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困境范文

传统文化困境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统文化困境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传统文化困境

第1篇

【关键词】原创绘本;幼儿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幼儿教师

“绘本”即图画书,是“以儿童为目标对象的一种特殊文学样式,其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文字大都简短浅近。”[1]由我国画家、作家等群体参与创作的原创绘本,内含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在表现形式、题材选择和内容构成上都彰显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个性,有助于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教师可以将原创绘本有效融入幼儿园的各个领域,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或是打通家园合作的平台,由此丰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拓宽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路径。

一、原创绘本融入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幼儿园教师对原创绘本认同度低。我国原创绘本起步晚,发展时间较短。自“丰子恺奖”“信谊图书奖”等国内原创绘本奖项设立后,虽然涌现了大批本土作家和优质绘本,但原创绘本的推广度依旧不高。调研发现,只有12%的幼儿园教师对原创绘本“非常了解”,他们能主动了解、挖掘原创绘本资源并加以有效运用。有51%的教师“比较了解”原创绘本,但在认识上还存在片面性,认为“原创绘本即自主创作的自制绘本”“原创绘本就是中国绘本,内容反映我们周边的人、事、物”而并未综合考虑创作人群、内容构成、价值意义的“原创性”。教师在选择原创绘本时,种类和题材上往往有所局限,易将原创绘本单纯理解为传统故事类绘本,选材偏重于传统节日、民间故事,而忽视时下主题的挖掘;也有的将原创绘本等同于故事书,忽视幼儿与绘本的有效互动;过度重视绘本画面精美,忽视绘本本身独特的文字内容和价值内涵。当然,更有37%的教师表示“不太了解”原创绘本。可见,教师对原创绘本的不了解也说明了他们对原创绘本的认同度不高。(二)原创绘本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单一。幼儿的发展存在年龄差异和个性差异性,幼儿对绘本的理解也各具特点,环境的熏陶和教育契机的把握都将影响着幼儿对原创绘本的感知[2]。从图1可见,集体教学活动并不是幼儿感知原创绘本的唯一路径。不仅这样,教师在开展以原创绘本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时,往往侧重于关注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而忽视了情绪情感、审美感受、社会性发展等多方面的综合体验。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亦未充分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需求及阅读体验,并及时做出有效的教育补充。图2基于原创绘本的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途径统计图区域是幼儿发现学习、自主操作与主动建构经验的重要场所,区域活动应通过区域材料的提供和变更促进幼儿的操作探索,主动获取经验[3]。除了集体教学活动外,原创绘本更多地被投放于班级阅读区角。但由于教师对原创绘本认识不足,致使班级区角、阅读区原创绘本的数量不多且更新慢。还有,原创绘本并未能与其他区域有效整合,教师未能创设更多有利条件与机会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三)原创绘本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缺乏相应支持。良好的环境创设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同时也影响着活动质量。对于原创绘本的使用,教师更倾向于将其作为集体教学活动的素材,与幼儿园传统文化环境的结合并不充分。幼儿园教师在开展基于原创绘本的活动时,往往只是简单借助于原创绘本本身,并未对原创绘本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有生动的讲述,这影响着幼儿对于原创绘本中的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影响活动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也并未充分挖掘、利用相关社会资源。当前,公共文化场所和教育基地面向社会开放,但能较好利用这些社会资源的幼儿园教师仅占30%。即使是博物馆游学等相关活动,教师在带领幼儿参观的过程中,也以走马观花式地浏览为主。绘本创作方面,原创绘本的创作人员很多并非是幼儿教育相关工作者,由于不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致使部分原创绘本作品不符合幼儿的审美风格,部分题材也不适合幼儿的特点。因此,当前能适应用于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创绘本数量并不丰富。原创绘本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亦缺乏幼儿家长的有效协作。家长表示“我一般从淘宝等电商平台上为孩子购买绘本,会参考平台推荐、绘本销量以及孩子兴趣。”“《大卫不可以》系列绘本是我印象最深的绘本,我对原创绘本的理解是不是就是自制绘本?我们班级内也有组织过孩子和家长一起制作绘本的活动。”由此可见,大部分家长对原创绘本缺乏正确认识,并未意识到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往往会首选《大卫不可以》《猜猜我有多爱你》等国外绘本。原创绘本作为一种流通方便的教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价值,但由于家长缺乏对原创绘本的认识,在家庭中并未能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

二、原创绘本融入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提高幼儿园教师对原创绘本的认同度。当前,原创绘本数量、种类的日益增长有助于教师进一步地了解我国原创绘本的发展历程、发展方向、蕴含的特性化表达手法,为幼儿园教师参阅、甄别优质绘本提供了条件,增强对优质绘本的甄别能力。幼儿园开展教研活动,教师分享、解读优质绘本作品,探讨对于优质绘本的筛选标准、阐释原创绘本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和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等,挖掘更适合于幼儿园实际的教育路径。教师应充分结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身心发展特征,选择适于幼儿欣赏的原创绘本,注重画面符号与文字的和谐搭配以及取材的广泛多样,绘本内容也要注重审美性、趣味性,主题丰富,层次分明。教师还应充分挖掘原创绘本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教育价值,使其更为有效地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例如可以借助原创绘本中所涉及的剪纸、水墨等艺术形式,将其迁移到教学活动中,在具体、直观的操作中加深体验,引导幼儿切实感知传统艺术的魅力。针对一些童谣类绘本朗朗上口,富有童趣的特征,教师可以采取艺术同构的形式,结合韵律游戏或是手偶玩具,调动幼儿多感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活动的趣味性;也可以借助《躲猫猫大王》等此类包含传统游戏的原创绘本,通过相似情境的营造引导幼儿玩中学,在游戏过程中适时渗透团结友爱、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等传统美德教育。(二)丰富原创绘本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园本课程是一种在幼儿园现实根基上生长起来的与幼儿园资源条件相一致的课程[4]。当前有不少幼儿园生成了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园本课程。台州市F幼儿园在带领幼儿实地参观台州刺绣馆、海门老街等文化场所的基础上,以“海门茶馆”“台州刺绣”“舌尖上的台州”为本,将其迁移到幼儿园互通游戏中,引导幼儿亲身感受台州手工艺、饮食文化等本土文化的渊源。台州市Z幼儿园通过开设“幼儿园戏趣课程”,将木偶戏、皮影戏进行儿童化加工,让幼儿在亲身实践与感知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基于此类经验,倘若能将原创绘本融入园本课程中开展实践,对于幼儿接受长期的传统文化熏陶定大有裨益。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提炼幼儿对于原创绘本的兴趣点,基于幼儿的需要衍生相关课程活动。与此同时,挖掘本土文化资源进行课程开发。幼儿园要利用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引导教师开展原创绘本应用模式的探索,或孵化相关课程活动,使原创绘本的融合更适合幼儿园教育实际。区域活动的有效协同更能使传统文化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幼儿园教师要善于挖掘原创绘本与区域活动的结合点,也要尝试挖掘除阅读以外其他的教育元素,并根据区域特征适时增减绘本内容,合理创设相关环境,将其转换成可供幼儿感受、操作、想象、创作的区域材料。例如针对美工类区角,教师可以甄选原创绘本中剪纸、中国画、泥塑等艺术元素,以图片形式呈现绘本片段,引导幼儿亲身感受传统艺术的美。表演区内,教师可以通过投放京剧脸谱等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材料,开发基于原创绘本的绘本剧表演等。在丰富原创绘本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时,教师还应树立“幼儿本位”的思想,在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尊重其对原创绘本的个性化解读;采取有效的观察策略,基于幼儿对原创绘本的选择,思考适合本班幼儿所接受的原创绘本特征,并结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及时更新和替换区域材料。(三)提供相关环境、资源的良好支持。原创绘本的融入离不开优良环境的支持。教师可以借助幼儿园走廊、楼梯等融合原创绘本。例如悬挂装订有原创绘本故事的小相框或是置放一些实物书籍,在潜移默化的氛围熏陶下引导幼儿感知多元的传统文化元素。借助家园联系栏、家长会、线上平台等分享优质原创绘本及相关讲座,引导幼儿家长对原创绘本及其内容有正确的认知、选择和解读。与此同时可以联同家长构建亲子共读的平台,例如充分利用楼梯底层拐角置放“亲子小书吧”,保证安全和正常通行的情况下,引导家长有效借助入园、离园开展亲子小阅读活动。在有效的亲子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对原创绘本内容的感知,聆听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个性化解读。同时,在家长的补充、引导之下,将原创绘本中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核春风化雨般融入幼儿内心,也能增强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走出去”,在社会环境中直观地感知传统文化。例如实地走访文化馆、民俗馆,进一步了解本土文化的渊源;借助“我是小记者”“小小观察员”等形式,引导幼儿在真听、真看、真感受的过程中将所见所闻以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邀请社区工作者分享社区周边的历史文化故事,增强幼儿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在幼儿拥有直观经验的基础上,教师还需结合本土文化资源成立原创绘本阅读活动室或表演小剧场,通过传统文化氛围营造和木偶、皮影、戏曲等相关材料的投放吸引幼儿兴趣,促进感知,使得原创绘本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更加持久、有针对性,教师也可以开展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形成具有体系的活动课程,全面贯穿于幼儿小、中、大班的成长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泉根.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53

[2]马晓红.“课程创生”视域下的绘本游戏及其指导策略[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5):31~34

[3]王玉金.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与区域环境创设的有效整合[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2:136~137

第2篇

关键词:师范院校 传统文化教育 改革 探索

师范院校作为我国高等院校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我国培养未来教师的重要基地。而中华传统文化在遭遇了时代的变迁和西方思想冲击的情况下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继承了祖先们传承下来的五千年文化,这是其他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发展必需与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面对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大国的一员,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举足轻重。此时,传承并弘扬中国文化是我们这一代必需肩负起来的责任与使命。但是,由于我国师范院校大部分由上世纪末期兴起,我国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师范院校存在诸多问题,其在体制上的单设性和课程设置的单一性等使其自身局限化,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越来越薄弱。如何改革师范院校并更好的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发挥作用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师范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1.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又称华夏文明,即中国人民几千年的历史积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人民世代相传保存下来的宝贵精华。传统文化包括天文地理、人文情怀,又有历史政治,还有医药、武术等等包罗万象,既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总结,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习俗继承。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本国对人民的进步发展有重要意义,由于中国和外邦的交流,也使得中国文化得以流传到世界,对世界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然而,由于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约百年的外侵史和内乱史,中国人民一度在饥饿与生命存亡上苦苦挣扎,多数文化继承人被淹没在历史洪流中,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出现断层。中国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带来的工业革命与信息革命,与其随之而来的意识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思想冲击而渐渐淡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恢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中国渐渐崛起时送给世界人民的一份宝贵礼物,比如,中医带给人们惊叹,尤其现在许多国家都开设孔子学院更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可。所以,传统文化不论是为了在国内的自我发展还是在全世界的弘扬,中国都应大力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此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

2.师范院校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而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基地无疑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弘扬传统文化最好的场所。师范院校应该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并努力培养能够适应传统文化教育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再者,传统文化包括我国优秀的思想和灵魂,师范教育也应以传统文化为根本进行基本教育,不论何种学科教育都应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基础,使祖国的下一代从小就沉浸在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才能使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在莘莘学子的灵魂之中,才能为培养祖国建设性的人才打好基础。师范院校中培养的人才作为未来教育中主体力量,对我国的教育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决定祖国未来的发展情况。所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有素质有能力的教师,是我国师范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必须实现的目标。

二、师范院校现有的一些弊病

1.师范院校体制问题

我国的师范院校沿用的仍是上世纪末期封闭式的培养模式,最初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到各地出任教师,因为有国家分配的名额,教师行业作为一个热门行业,不管喜不喜欢当教师,很多家长都会选择让孩子去师范院校学习,直到现在,教师的终身制优势仍然被很多学子选择。然而由于封闭式的培养体制,进入师范院校学习的学生毕业后只能做教师,而且教师行业大多数也只从师范院校招收职工。这种体制的后果是整个师范学习环境缺乏活力,不喜欢当教师的学生被迫无奈在师范院校学习,没有学习动力,喜欢当教师的学生由于高考时的各种问题没有进入师范院校而被排斥在外。这样封闭式的体制最终使未来教师的资质和地位降低。

2.师范院校普遍课程设置僵化

师范院校由于其培养学生的预定性,即学生学习其相关的专业方面的知识,只面对未来的教育人群而学习,对所学专业知识没有一定的探索性,其专业水平较其他高校中同专业学生专业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我国提倡全面发展,随着国家的日益强盛及科技快速发展,未来学生需要的知识也必定更具有前沿性和探索性。现有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教师很难满足未来学生的需要,也会给师范院校带来更多的困境。

3.师范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困境

传统文化本身涉及极广、丰富多样,仅师范院校培养教师这样一个机构很难使传统文化被全面继承,师范院校仅能将传统文化的表层传授,比如甲骨文字形的认识及含义学习、剪纸的纹样及技巧学习、戏曲的唱法学习、舞蹈的动作学习等,但是这些文化出现及存在的意义很难教授,最终学生们学习到的也仅仅是传统文化的表层而非其精神。每种文化的出现都有其复杂的历史意义,学生在短短的几年学习期间不可能将其认识并领会。尤其中国古代人民生活在极深的封建迷信思想中,并且这些迷信思想都是他们能够活下去的精神支撑,其文化也不可避免的带有迷信的含义。单独教授传统文化形式而去除这些精神层次,传统文化本身就已失去其本来含义。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科技事物正成为时代的宠儿,它们可以为社会带来极大地财富,可以为使用者拥有者带来荣耀,而研究探索传统文化却是必须忍受枯燥与各种压力。学生时代的年轻人正是血气方刚想有所作为的时候,很难静下心来潜心学习传统文化。

1.师范院校体制与课程改革

想要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必须首先是喜欢传统文化、愿意为之奉献的人。所以师范院校在招收传统文化专业的学生时必须考察其对教育及传统文化的态度,通过对学业及爱好等方面的谨慎探查才可能使传统文化被有效的学习及传授。在课程改革方面,师范院校开设的一些公共基础课程中,可以有选择地增加有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为师范生较系统地开展传统文化学习提供平台。另外,学校应开设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程,根据地方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师范生的必修或者选修课程,列入课程方案,供学生选择。学习通识课程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更好的理解与传承传统文化打好基础。再者,师范院校还应该通过讲座、交流、演出等方式增强传统文化课程的学术水平,把传统文化教育专家“请进来”,进一步构建良好的传统文化宣传与学习环境。

2.结合现代合理选择传统文化

一个完整的文化不仅包括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意义与精神。为了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师范生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应被鼓励多思考与现实的结合点,探索其传统意义的时候更应寻找其在现实中的意义,这样,传统文化的真、善、美才能在现实中展现出来,才能传承更久远。例如,今天,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继承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了解“二十四字”的传统意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践行。

四、结语

师范院校中培养的学生是未来教师行业的中坚力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程度。近些年我国加大力度弘扬传统文化,也就是间接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作为国家的精神核心,所以师范院校中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应同时被关注。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学习很重要,更要学会与现代社会结合在一起传承,师范院校应对现有的一些弊端进行改革,为发展传统文化、培养合格的教育师资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仝国斌.师范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5):49-52.

[2]欧阳常青.困境与出路:教师教育改革中的师范院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09):55-57.

[3]宋作德.简论初等师范院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3):13.

第3篇

关键词:新媒体 传统文化传播 困境 策略

文化传播与媒介发展密切相关。媒介是人类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是人类文化传播的必要手段。当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构成了全新的文化传播体系,给传统文化传播带来了困境和深远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困境

一、“数字鸿沟”的存在使得传统文化传播信息不平衡。“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指的是由于地域、教育、经济和种族差异,不同群体在掌握和运用电脑、网络等数字化技术及分享信息资源方面存在的差异,其实质就是一种因信息落差而引起的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亦可称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①我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存在,东中西部差别、地区差别、城乡差别、贫富差距等的存在,造成传统文化传播的信息不平衡。新媒体提供了更大范围和更为便捷的文化传播渠道,但“数字鸿沟”的存在,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并不一定比以前更为有效。

二、新媒体时代使得人际传播和文字传播缺失。对于文化传播而言,人际传播和文字传播这些最为传统的传播方式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力。新媒体时代,受众更多的是被数字化产品所包围,整天面对的是电脑和手机,通过人际传播和文字传播的机率大大减少。文化传播更多的是思想上的交流、言语上的激励和精神上的慰藉,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情感归属和维系。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由于历史承袭和渊源等各种原因,有些传统文化并不适宜新媒体传播,依然停留在传统的人际传播和文字传播等传统传播阶段。新媒体的发展由于技术手段的优势促使人们更易接受并选择新媒体,无形当中让部分不适宜新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面临无法传播的境地。

三、新媒体时代信息管制不到位。由于新媒体的发展过于迅速,我们还没有组建起完善的新媒体信息管理体系,加上新媒体的一些技术手段让目前针对新媒体的管理难度加大,使得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管制存在漏洞和空间,致使每天大量的信息充斥于新媒体上,甚至很多是虚假信息、负面信息。在信息大爆炸的新媒体时代,人们真假难辨,有时甚至很难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有用的、真实的、所需的内容,新媒体这种畅通无阻式的传播势必给传统文化传播带来不利影响。

四、传统文化本身与新媒体的隔阂。我国传统文化有着诸多自身的特点,世代传承延续,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世代积淀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同,涵盖经济政治、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各个层面,有着强大的内部凝聚力,形成了一种文化关系整体。传统文化本身的诸多特点,使得传统文化传播依然躺在历史的沉静中静默,面对新媒体这种发展迅猛、突如其来的传播媒介,要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更为重要的是,新媒体是现代技术的产物,对传统文化传播而言,有些方面是不适宜的。传统文化本身与新媒体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隔阂。

五、新媒体的娱乐化、碎片性冲击着传统文化传播。“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就是满足受众群体的娱乐性需求。”②因此传统文化传播通过新媒体传播就不可避免地掺入娱乐性的成分。传统文化的严肃性自然大打折扣,对传统英雄人物的塑造、对传统价值观的确立、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宣扬等都将加入娱乐化的成分,出现改编、戏说、重塑,这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扭曲。伴随新媒体瞬间性、碎片性的传播方式,对传统文化的简化、解构、快餐性消费,使得传统文化成为简单的文化符号复制,难以达到文化传播的真正效果。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策略

一、加强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挖掘。“中华文化是历史的沉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又昭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既包括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也包括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传统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③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我们首先要抓紧时间保护和挖掘传统文化,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二、宣扬自由自律和“以人为本、和谐共存”的精神理念,提高受众素质。新媒体时代构筑起全新的语境时空,从根本上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障碍,人与人之间应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共存”的理念,自觉提升精神文明素质,主动传播正能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社会的进步。“在新媒体传播语境下的自由与自律及社会监管具有辩证统一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自由为自律的出场创造了条件,而自律与社会监管恰恰是自由的保障。”④我们应该通过提高受众的素质,提升文化的接受程度,削弱“数字鸿沟”的影响;通过新媒体的新兴媒介手段,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更为快捷方便有效的传播方式,使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式不断调整,以更好地适应传统文化的传播。

三、推陈出新打造适宜新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项目,主动占领新媒体空间。时代在发展,新媒体被广大受众所接受,人们的学习、阅读习惯正越来越向新媒体转变。传统文化传播者要主动迎合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要积极主动占据新媒体空间,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各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分,创造出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精品项目,推陈出新打造适宜新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项目,赢得受众的尊敬、信赖与重视,使传统文化自身在新媒体的空间中有着更大的话语权。

四、加大对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开发与应用,构建文化传播产业链。“加大对新媒体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进一步激活文化产业创意、设计、生产、发行、消费的整条价值链。”⑤科学合理地配置新媒体资源,使传统文化传播变得更为智能化,给受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文化体验,通过新媒体的技术手段,服务传统文化传播。同时整合社会资源,使传统文化传播与社会资源紧密结合,积极利用互联网、数字技术、现代软件等高新技术,融合传统文化,推动文化生产方式、传播方式的创新,拓展文化服务功能,延伸文化传播的空间和辐射范围。

五、构建完善合理的传统文化传播渠道。新媒体时代网络、手机等占有较强的优势,但文化传播渠道也不能全依赖新媒体。传统文化的传播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做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传播渠道的有机结合。同时,应以内容传播为基础,为社会大众提供有用的文化和信息,在内容上把好关。

总之,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但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也是机遇,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加强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打造传统文化精品项目,构建文化产业链和完善合理的文化传播渠道,在宣传自由自律和“以人为本、和谐共存”的精神理念下,传播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本文系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14PY44。)(作者单位:重庆大学)

注释:①孙英春:《跨文化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②孔钰钦:《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渠道探索》,《编辑之友》,2013(8)。

③程 亮,颜复萍:《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特征与对策探究》,《中华文化论坛》,2010(4)。

第4篇

关键词:地方媒体;文化类节目;困境和出路

科学技术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便利,科技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科技产品也成为了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发展,网络电视、微博和微信的广泛应用,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新媒体在应用中非常的方便,而且其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非常的便捷,可以产生极大的互动。在新时期,地方媒体在发展文化类节目中如果获得更好的效果,如果突破困境,不断的完善自己,成为地方媒体研究的重点。

一、地方媒体面临的困境分析

智能手机的应用使得人们在接受各类信息中更加的便利,随着各类新媒体的出现,人们对文化类节目接收的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不仅仅采用电视的方式来观看节目,而且不再受到电视排播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爱好自主的选择节目。

(一)收视时间减少

如今,人们收看电视的时间在减少,使用网络终端的时间在增加,我国的网民已经达到接近6亿,互联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二)地方媒体受众的年龄偏大

如今,年轻人逐渐远离了电视媒体,他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在上升,很多年轻人一般会运用手机和平板电脑来观看节目,电视已经成为了摆设。

二、新媒体的优势

在地方媒体发展中,可以结合新媒体的优势,促进当地文化类节目的发展。

(一)具有较强的选择主动性

在新时期,人们运用新媒体可以随时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进行观看,而且可以选择自己的喜欢的电视节目章节,不用再受到电视排播的限制。很多电视节目,人们平时没有时间观看,可以选择在有时间的时候重新观看。

(二)具有较强的互动性

在新时期,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更多的使用微信和微博等,这些平台可以实现实时的互动效果,观众可以将自己看的节目分享给朋友,在网络上,即使是陌生人也可以分享收看节目后的心得,并且可以展开讨论,使受众的参与度大大的提升。

(三)具有及时的传播速度

在新时期,新媒体技术对于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当事件发生后,通过新媒体可以使信息迅速的传播。

(四)储存量大

在新时期,借助新媒体技术可以将大量的信息储存,不管是什么样的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及时的获取,人们即使不出门,也可以获取天下资讯。巴彦淖尔广播电视台开办的河套微传媒微信公众平台短短一年时间,粉丝量就达到22万,传播力度比传统媒体更加迅速快捷、广泛。

三、地方媒体播出传统文化类节目中产生的困境

地方媒体在对传统文化类节目播出中,还是沿用传统的媒介,受众通过电视观看节目,缺乏互动性,只能单向的接收画面和声音,不能将自己的感受及时的表达出来。而且受众要被动的接收电视台的排播,如果错过了节目,就不能重新收看。而且地方媒体对于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制播时间长,人们的猎奇心态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但是,在地方媒体传统文化类节目的播出中,他们借助传统媒体并不是一无是处,运用纪录片的形式介绍传统文化,使节目更加具有真实性,提高了节目的公信力。

四、新时期地方媒体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出路

(一)在传统的电视媒体中实施新的策略

在地方媒体播出传统文化类节目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电视的播出,可以将电视和网络结合起来,实现电视节目和网络节目的同步播放。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品牌电视节目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如果时间较短,还是不能见成效,而且很多传统文化类的精品节目在网络上播出还要收费,受众的观看率还有待提高。

在地方媒体制播传统文化类节目中,应该明确其核心价值,展现出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丰富节目的内容,吸引更多的网络受众。例如中央电视台的传统文化类节目《百家讲台》,其获得了好评,这档节目的内容非常的丰富,而且聘请了相当多的专家学者进行讲解,为人们普及了知识,使人们在娱乐中不断的充实自己。

地方媒体在进行传统文化类节目的播出中,应该完善节目的方式,在传统文化类节目中,常常是比较单一的,因此,在这类节目的制作中,可以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将一些娱乐化的元素加入到节目中,使人们在轻松的氛围下可以学习到中国的传统文化。

传统媒体应该实现与新媒体的合作,实现全媒体平台的打造。在新时期,新媒体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足,如果地方媒体在进行传统文化类节目的传播中只是采用单一的媒体,那么效果甚微。在传统文化类节目的传播中,应该实现多媒体的融合,通过打造全媒体平台的方式,可以将节目的内容、运营的方式进行改进,实现各类媒体互补的方式。通过电视媒体和搜狐、网易等网络媒体结合,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播。

(二)借助新媒体提升传统媒体的影响力

在地方媒体进行传统文化类节目的播出中,可以借助新媒体扩大宣传的力度,使受众的关注度提高,并且实现受众与节目组之间的互动。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通过留言的方式,受众可以发表感想,并且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节目组可以通过对受众留言的分析,不断的改善节目的形式和内容,选择一些受众比较感兴趣的传统文化进行播出,实现节目的创新和转型,使节目的内容更加符合受众的口味,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节目的影响力。

(三)完善自身优势,提高传播速度

新时期,在地方媒体进行传统文化类节目的播出中,可以选择更加便捷的方式。在传统的媒体中,可以采用纪录片的形式,展现地方的传统文化,给人以真实感,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更能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地方媒体在对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制作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其实现了电视节目的直播感,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地方媒体还可以借助网络,实现直播的转型,使节目中可以播出一些对于传统文化的新的认识。

(四)精简、节约,提高效率

在地方媒体进行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制作中,应该对节目制播的流程重新完善,将那些僵化、脱节的流程直接去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创新的形式,将那些重叠和无效的岗位去除,确保地方媒体具有科学和规范的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组织进行重构。在传统文化类节目制作中,应该节省时间和成本,目前,地方媒体在于传统文化类节目制播的过程中还存在的浪费的问题,在人力和物力的安排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地方媒体不能很好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导致节目的播出方式落后。在流程的再造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出地方媒体的优势,提高人们在媒体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实现高效的信息传播。

结语:

在新时期,新媒体的发展是必然,为了可以使地方媒体的传统文化类节目更好的满足受众的需求,地方媒体不仅仅要借助传统媒体,也要充分的运用新媒体,提高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可看性。在传统文化类节目的播出中,应该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起来,提高受众和电台的互动,这样节目的制作组才能更好的了解受众的需求,在节目的制作中更好的满足受众的心理,提高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可看性,促进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发展,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张先国. 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的突围之路[J]. 新闻战线,2015,05:17-19.

第5篇

传统文化版权保护权利主体创新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北朝民歌,让巾帼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千古流芳,美国迪斯尼公司将《木兰辞》所述的故事改编成动画影片《花木兰》,为迪斯尼公司带来超过3亿美元的巨额商业利润,然而因中国传统文化诗歌而来的《花木兰》电影的商业成功,似乎只属于好莱坞、只属于美国,作为花木兰故乡的中国却没有从中得到一分一毫的版权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此就提出了如何通过版权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问题。

版权保护是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知识产权冲突、国内地域产权冲突逐渐增多,为了实现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亟需对传统文化进行版权保护。一方面,传统文化版权保护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基石,是民族精神的记载,为了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世代绵延,使传统文化发挥出其独特的精神价值,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和管理,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财富,也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中华上下五千年,作为文明古国,我们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从美国动画影片《花木兰》的成功中,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潜在的经济价值,也发现了我们在管理文化产品商业开发方面存在的不足,只有做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和管理工作,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并重,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共拥。

针对我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不足的现状,本文试究传统文化保护不足的原因,在分析其立法困境的基础上,从多层次化权利主体、完善丰富权利内容、不限定保护期限以及创立数据库保护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完善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立法建议。

二、我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来临,对传统文化进行版权法律保护既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要求,又是应对国际文化竞争的手段。我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法律体系总体上仍处在起步阶段,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传统文化虽是我国版权法律体系保护的内容之一,但相关规定过于原则及宽泛。对传统文化进行版权保护已成为国际共识,在《伯尔尼公约》、《突尼斯版权示范法》中,都将民间文化作品列入版权保护范围。我国《著作权法》第六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并未对其他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作出具体规定;国务院制定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也只涉及对传统手工艺品种和技艺的保护。面对涵盖范围广泛的传统文化,国家虽然认识到了传统文化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但目前我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法律体系仍尚不成熟,存在空白遗漏和过于宽泛之处。2014年国家版权局起草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我们也期待这部条例的正式施行。

第二,目前我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体系主要有版权行政管理体系和文化行政管理体系两个部分,申报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程序较为复杂,由此可能产生申报路径不统一、重复申报的情形。

第三,相关企业和个人缺乏传统文化版权保护意识。以拥有丰富传统文化资源的陕西省为例,陕西户县农民画创作风格新颖、地域特色明显,当地很多农民都掌握这项技艺,也涌现出琳琅满目的农民画作品,但农民画作者却缺乏著作权登记的意识。与此相似的还有陕西延安剪纸,同样缺少著作权自愿登记的情形。

三、我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不足的成因

传统文化概念难以界定、范围难以确定,是我国传统文化版权立法不足和实践保护不够的根源。

(一)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特殊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广泛却有些模糊的概念,明确传统文化的界定与类别是实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关键。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能够反映特定民族风貌和精神的相对稳定的文化,主要包括民间艺术、文学作品、工艺品、绘画、表演、民族服饰等。

传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集体性,传统文化的集体性源于它的群众性,传统文化的生成发展是广大民众在长期历史实践和传承过程中集体创造的,它并非直接属于某个个体。比如年画技艺,可能同一地区很多人掌握这种艺术手法,这种艺术手法是属于该地区集体所有的。

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特征。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历史的积淀去不断丰富完善,在传统文化流传的过程中其影响不仅及于当代人,它是源远流长的能及于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

传统文化也具有变异性的特征。传统文化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在流传的过程中,作品不归一人所专有,人人可以改动,所以作品常常是不固定的,它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处于变化之中。”

(二)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立法困境

1.权利主体难界定。传统文化具有集体性的特征,这也使得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不同于一般的版权保护。相比于具有鲜明的、确定的权利主体的一般版权保护,对于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我们应首先明确其权利主体。

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即使最初它具有一个特定的创造者,但在世代相传的发展过程中,其创造者已不单属于某个个体,可能是属于一个地区集体共有的文化,是群体智慧的结晶,这使得界定其权利主体成为一个难题。

2.权利内容难确定。相同的民间传说,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上就有不同演绎。某著名喜剧演员在一个喜剧小品中戏说“花木兰”,将花木兰塑造成贪吃怕死的形象,被认为戏说尺度过大有恶搞嫌疑,破坏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统性。再如“乌苏里船歌案”中,歌唱家郭颂在赫哲族民歌的基础上改编创作出《乌苏里船歌》,这首《乌苏里船歌》几乎成了赫哲族民歌的代表,而后法院认定《乌苏里船歌》系改编作品,郭颂不是原创作者。另外,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文化不断碰撞交融,国际间因翻译问题而产生的版权纠纷也日益增多。龙,作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常用来象征祥瑞,被英译为“dragon”。然而,“dragon”一词在《约翰启示录》中被描述成魔鬼撒旦的化身, 代表着异常邪恶的力量。所以一些西方人的惯性思维十分乐意视中国龙为“dragon”, 把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与“dragon”挂钩, 妖魔化中国。针对当前纷繁复杂的传统文化版权纠纷,版权保护的权利内容应当包含哪些方面才能全面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管理,值得我们探究。

3.保护期限不统一。对于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期限理论界存在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版权保护应有期限限制。从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来看,知识产权是要保证权利人在法律所规定的期限内收回其所投入的成本和获得回报,在超过了这个法律规定的期限后,此权利即进入公有领域,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如果权利人可以无期限的垄断该知识产权,那么就会中断创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另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版权保护期应不受时间限制。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的特征,是在民族发展进步的过程中逐渐演进、形成的,很难给传统文化的形成确定一个起点。同时,传统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逐渐完善并永久的流传下去,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都将永存。因此,很难给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界定一个期限。

四、完善我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在传统文化被广泛运用到商业领域的今天,笔者试从版权保护立法角度提出完善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一点建议:

第一,在版权立法中确定传统文化多层次权利主体。在“乌苏里船歌案”中,黑龙江省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人民政府为诉讼原告,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四排赫哲族乡人民政府既是赫哲族部分群体的政治代表,也是赫哲族部分群体公共利益的代表,在赫哲族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可能受到侵害时,鉴于权利主体状态的特殊性,为维护本区域内赫哲族公共的权益,原告作为民族乡政府,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讼。”这说明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权利主体可以是集体,事实上,很多传统文化是某一地区、某一民族的群体作品,不存在个体著作权人。另外,当发生版权纠纷时,以某个集体例如地方政府组织为代表提起纠纷解决机制更具有可操作性、其诉讼结果可能惠益到这一地区和社群,也节约了诉讼成本,提高了诉讼效率。

同时,也应当鼓励企业和个人树立版权保护意识。我国目前的版权保护制度为自愿登记制度,由著作权人向各地登记机构提出申请,登记机构审查合格后依法予以登记并颁发著作权登记证书。经过登记的文化产品可以明确其版权归属,降低被侵权后的诉讼代价。拥有如年画、剪纸等文化产品的企业和个人可以对具体产品进行版权登记,如遇盗版侵权等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根据《著作权法》、国务院《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也可以主张许可、监督、收费、救济等权利。由此可见,对于传统文化版权保护可实行多层次权利主体,传统文化的涵盖面较大,单一权利主体显然不能满足其版权保护的需要,多层次权利主体在司法实践中有利于变通实现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目的。

第二,丰富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权利内容。针对目前传统文化版权纠纷状况,我们发现关于传统文化的改编、演绎、翻译纠纷较多。前文所述的“乌苏里船歌案”涉及对传统民歌的改编、戏说花木兰小品是对“花木兰”故事的歪曲演绎、“dragon”是对“龙”形象的恶意贬损。因此,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应注重维护传统文化的正统性,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演绎、翻译、改编的过程中,禁止他人歪曲、篡改、贬损使用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神内涵。

此外,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权利内容还应包括传统的表明来源权,即表明传统文化的来源地名称、来源主体等权利。以及复制权、表演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翻译权等财产性权利。

第三,不限定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时间。笔者认为,对于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应不受时间限制。一方面,传统文化的产生时间无法确定,其内容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要确定其版权保护期限几乎没有可行性。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弘扬民族精神,如果对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期限加以限制,则不利于载负着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依托传统文化产生的、非集体创作的具体文化产品,则应依据《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保护期限加以限制。

第四,创新传统文化保护模式。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版权保护的过程中,可以引入新模式以促进版权保护,例如建立传统文化数据库保护模式。依据欧盟1996年的《欧洲议会及欧盟理事会数据库法律保护的指令》,数据库保护模式是指,将独立的作品、资料和其他材料进行系统的或经有条理的方式整理过,并可用电子或其他方法单独访问的数据集合。建设传统文化数据库,可有效实现传统知识保护的最广范围公开明示要求,在惠益分享等配套知识产权保护实施体系下,实现对传统文化予以相应产权的保护、地域文化的跨国尊重及更正宗地广泛传承。将电子数据库运用到传统文化版权保护制度下,建立版权管理体系和文化行政管理体系共同的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版权申报路径的统一,有助于简化版权申报、查询的方式,避免重复申报版权情况的发生。

五、结语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瑰宝,既是精神财富也具有经济价值。完善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必然要求,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国际形势和国内现状与困境,从权利主体、权利内容、保护期限等方面健全完善传统文化版权保护法律体系,尽快实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相关法律条例,使我们的立法、司法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相信我国的传统文化版权体系会取得跨越式的发展。参考文献:

[1]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

第6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是勤劳的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培育民族精神与民族素质重要的精神财富。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之中,不断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并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当前的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困境,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基本素质。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

1.教育手段的局限性

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从本质上来看,还是应试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由教师不断讲解和学生课后自学来不断获取的,但是从课堂上所接受的知识毕竟还是十分有限的。从大学语文的教材可以看出,大多数课文是古代文学名篇,但数量少,有的还是阅读课文,教师一般不会进行详细的讲述,学生掌握自然也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其在编排上存在着衔接的问题,很多篇目比如《蜀道难》和《将进酒》等名篇在中学阶段已经出现过,大学教材中还会继续出现。很多大学生对古代传统文化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对古代文学名篇篇名的认知之上,在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考核之时,很多大学生采取复制粘贴的方式来对待,其缺乏程度令人堪忧。

2.教育定位的不科学性

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学校关注的是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与学生今后的就业情况,并没有重视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这导致很多大学生除了将主要的时间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方面,还要抽出时间去考各种证件,比如四六级外语证、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这种实际情况导致很多大学生即使想去看传统文化方面的书也没有时间,长此以往,很多大学生不仅是淡忘传统文化知识,甚至会认为传统文化知识在当代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这导致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间的鸿沟,将传统与现代分割开来。

二、 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1.多管齐下抓传统文化教育

首先要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教材编写工作,编写适合大学阶段使用的大学传统文化方面的教材。其次,教师要鼓励大学生多读书。教师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引路人,需要不失时机地向大学生推荐优秀的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让大学生自己去选择感兴趣的读,并通过网络、电话和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与大学生开展交流,让大学生对古代传统文化感兴趣,并加深了解。最后,对于传统文化的考查,要从实际出发。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去,并能为以后的生活提供理性的支持,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考核之时,注重将传统文化与时下文化连接,让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也能在当出光彩,重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信心。

2.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紧密结合

一所好大学看的是其文化的底蕴,这一文化底蕴,是在不断地继承与创新之间形成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时,其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等还没有定型,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去形成自身的“三观”,而传统文化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理念,教育了无数大学生不断去积极进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定时代精神的精髓,其形成的过程必然会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但是不同的时代已经给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其所包含的文化范畴方面,其内容则因不同时代的生产关系与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发生着变化,所以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之间不存在一个大的鸿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连接的关键点就在于古为今用,不断去发展创新,在传统文化之中注入新时代的气息。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教育手段的不科学性与教育定位的不明确等不足,面对现实之中存在的困境,应采取多管齐下抓传统教育、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紧密结合等措施,将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当作学校的重要事情来抓。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让全体大学生树立传统文化方面的意识,肩负起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振兴的重大使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湘西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困境;对策

教育是文化延续和传递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文化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是文化的一种生命机制。地方音乐新课程是现代中国音乐教育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有效传承并合理开发利用民族音乐艺术资源,不仅能提高民族教育的总体质量,而且能促进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在学校教育传承中面临的困境

(一)土家族文化课程开发不够

土家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民族音乐文化课程开发目前还未深入。从走访的一些学校发现,土家族地区绝大多数学校课程主要采用适合汉族地区的“大一统”课程模式,适应民族特点、照顾不同文化背景的多元文化课程模式尚未形成,民族特色体现不够。

如今,在州政府提出“民歌民舞进课堂”这一思想指导下,也有少数学校在这方面有过尝试。有的学校每周增设一节民族音乐文化课,自编教材有计划地传承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虽然有了诸多尝试,这些探索也仅仅是学校或教师的一种自发行为,欠缺目的性和系统性,并常常受其它因素影响而不能正常实施。[1]

(二)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开发程度较浅

湘西土家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人力、自然环境资源。尽管湘西的特色课程资源丰富,可开发的价值高,但实际开况不理想。从调查中发现,教师教授的教材大部分是国家统编教材和省编教材,仅有少部分教师教授的是地方州县所编教材,除了《美丽的湘西我的家》乡土教材、“蒲公英行动”试点学校的部分从事音、体、美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自主编写了少量校本教材外,非试点学校的教师自主编写校本教材的几乎没有。

(三)土家族音乐教师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往往是衡量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顺利进行的重要标志之一。懂土家文的音乐教师非常少。如今通过政府组织的统一考试,越来越多的接受正规主流教育的年轻教师走进中小学,但他们不懂得土家族民族语言,使得双语教育的师资面临更多更大的困难。

二、加强学校教育传承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对策

(一)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不仅是一定的文化精神的载体,也能对学生产生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校本课程的编写还需进一步利用好民族文化的教育资源。此外,在学校教育中的其它课程里,还要加入土家族的民歌、民族乐器和民族舞蹈等。

目前,土家族音乐文化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大量劳动力输出,使得土家族传统资源的传承产生了严重的危机。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不仅仅具有稳定性和低成本性特征,也能为中华民族传承土家族珍贵而稀有的音乐文化资源。土家族传统音乐资源对学生、教师和学校也是良好教育教学资源,有利于教师团结合作,增强科研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深层次发掘地方课程资源

湘西土家族地区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优美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宝贵的人力资源,而所有这些均有待于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不仅是记载和传播知识经验的重要工具,而且是传承本民族文化和思想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心理的表征。因此,学习本民族的语言,有助于深刻认识和理解本民族文化。此外,民族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反映了它们的价值体系、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等,这些都是可资利用的重要素材。[2]土家族能歌善舞,心灵手巧,创造了丰富的民间艺术,这些都是民族文化课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三)鼓励教师参与音乐课程设计

在教育体系中,教师不仅是课程改革的最终执行者,更是课程开发的研究者和参与者。从这个角度上说,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为此,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同时发挥教师在音乐课程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并使教师在课程发展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使他们能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经验、兴趣、学习风格和发展需要。

在教育发展中,我们鼓励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种途径改善课程设计模式,例如让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融入与土家族文化有关的内容。教师甚至可以在教学中设计“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单元,将土家族的舞蹈、音乐、戏曲等融合起来,运用室内、室外相结合的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习、了解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尊重。

(四)重视双语双文教学

在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既能掌握汉语又不忘记本民族语,这是土家族个人生活和土家族地区发展的需要,也是繁荣土家族本民族文化、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需要。

实施土家、汉双语教学,在促进土家族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丰富土家族学生知识、促进土家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双语双文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从而热爱本民族的文化,使其自觉接受、学习、掌握、传承和创新土家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另外,双语教学还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华主体民族文化的同时,可以提高土家族年青一代适应中华主流文化社会的能力,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必要的多元文化视野。

参考文献:

[1]王以东.在传统课程中寻找特色与新意[J].中国音乐,2007(3).

第8篇

>> 王琨:传统文化里的“牦牛精神” 王育琨 乔布斯创新源的拐点 王育琨:聆听自我的“沉默之堡” 王育琨:一位德国母亲带给国人的启示 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王世襄:传统文化的守望者 《王立群读〈史记〉》: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 王船山论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电影语篇的传统文化精神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室内设计的传统文化精神研究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浅议战斗精神培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当代学生需要传统文化的"精神补钙" 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密码 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塑造 追溯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精神 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 论李亚伟诗歌的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经济法律 > 王琨:传统文化里的“牦牛精神” 王琨:传统文化里的“牦牛精神”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潘呈杰 关天舜")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转经》 王琨

著名油画家、出版人。1958年生于天津,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创作研究班。现任《中国油画》杂志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

关于王琨先生,我是先观其画,后识其人。每届全国美展的获奖作品中都不乏高原题材,而王琨的《高原魂系列》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我常常想那一群群厚重而又坚实的牦牛背后是怎样的一个画家。直到多年后见到王琨先生,他的朴实和真诚印证了“画如其人”。三十多年来,王琨一直如同一头耕耘在画坛里的“牦牛”。

民族艺术中的牦牛魂

王琨自上世纪80年代初步入画坛,三十余年的个人艺术之路与中国当代油画同步。回顾改革开放至今的中国艺术创作,王琨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我们开始寻根了。”

王琨说:“在改革开放的前二十年,我们一直跟在西方的后面模仿他们的艺术。到最近的十几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了,国际地位提高了,中国艺术家在文化上有了自信,开始寻根,开始画有中国内涵的,中国自己的油画。这种回归和文化寻根也是时展的一种必然。”

最先接触到80年代思潮的一代画家依然是中国油画的中坚力量,这一代画家经历了漫长的向西方学写实、学写意的模仿阶段,艰难地寻找自己的语言。而这种大家都苦苦寻找的,在王琨看来正是我们最易忽略的东西:传统民族文化。

王琨自幼酷爱书法,多年的创作一直扎根传统,取法水墨,融会书法。他认为油画虽然是从西方传来的画种,但不代表画油画一定要学习西方。油画本身是一种材料,与我们的毛笔和墨一样,在艺术创作上不应因材料而拘泥了表现力。他将东方水墨的写意之美与油画材料的意向精神巧妙结合,创作了一批享誉画坛的名作,尤其是他早期的高原系列。

生长在严酷的高原环境中的牦牛与王琨的艺术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开始用大量的笔墨画牦牛。牦牛在王琨的心中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物种,它象征着,象征着一个民族。王琨说:“牦牛生存能力极强,耐高寒。一到冬天,高原上全是雪,在雪地里找半天,才能吃到那么一点点草。它和藏民的性格是统一的。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没有。它就是的魂。”

每当我们看王琨笔下的牦牛都会在形式感上受到强烈的触动。雪山、黑牛,色彩的视觉反差与中国传统水墨不谋而合,厚重的造型里讲述着一个个关于高原人的淳朴往事。高原魂与王琨的精神世界水融。

做植根传统的文化艺术家

《中国油画》杂志三十多年来挖掘、举荐了一批优秀画家。作为主编的王琨对青年画家有很多自己的建议。“过去我们的思想封闭,有过对西方的盲目崇拜。眼睛只盯着西方,把自己的好东西都给忽略了。现在我们生活水平和教育质量都提高了,可以出国读书、看展览,回来以后有了自信,才意识到该寻找自己的东西。很多艺术家经历完这个过程已经上了年纪,丧失了很多好的创作机会。所以年轻油画家要把握好学习西方和关注传统的比例,先做中国的文化人,再做艺术家。如果连自己的民族精华都不了解,在艺术道路上一定也走不远。”

第9篇

关键词:德夯苗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

引言

德夯苗寨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属于典型的苗族居住村。苗寨居住着上百户苗民,他们用苗语在日常生活中交流,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浓郁的苗族风情与独特的民族习俗,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其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浓厚、项目众多,例如,德夯是天下闻名的苗鼓之乡,曾出过五代苗鼓王,百狮会、赶秋、接龙、椎手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特色浓郁。

随着德夯苗寨旅游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现代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当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严峻挑战。文化生态是在社会经济、文化现代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既是一种对社会现代化的深刻反思,也是一种系统、全面的观察自然、科技以及社会的整体方法[1]。从文化生态视角来思考民族传统体育,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发展观,将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德夯苗寨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态发展困境

(一)经济结构的改变给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带来的隐忧

长期以来,德夯苗寨属于典型的农业经济型社会,人们通过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满足自己日常生活所需,生活圈狭小。在这种特定是空间和时间里,人们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关系融洽,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民族习俗和共同的。当地“寨老”利用农闲时间和固定的节庆日组织人们开展一些民俗活动,其中包括舞龙舞狮、苗族鼓舞、刀梯绝技、竹竿舞等众多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形式出现多样化。首先,外出做生意、打工的人数不断增加,加剧了德夯苗寨人口的对外流动,对传统体育活动的参与与组织产生负面影响。其次,旅游业的发展占据了许多原生态地理环境,人们自由活动的空间变小。许多百姓放弃了原有的农耕生活,参与到旅游经济建设中来,如开餐饮、旅游商店等。即使有部分人们还保持农业生产和劳作,但在农闲时间也会参与到旅游经济中去。慢慢的,人们没有了农闲时间的概念,居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时间随之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二)缺乏有效的民族传统体育管理机制

过去,德夯苗寨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较为稳定的组织体系。“晒谷场”是当地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的主要场所,“寨老”是传统体育活动的实际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会在农闲时间和各种节庆日举办一些传统体育活动。改革开放以后,当地传统的社会组织体系逐渐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政府相关部门。1986 年,矮寨镇建立了吉首市第一个乡镇文化站,文化站组建了一些民族民间风情艺术表演队,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交流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民族传统体育的管理起到推动作用,但远远没有达到科学、体系的管理要求。如今,德夯苗寨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主要是由当地政府引导,村委会和旅游公司组织。然而存在许多弊端,出现政府引导不够,村委会组织松散,旅游公司过多的商业化等问题。

(三)现代文化的交流传播对民族传统体育产生冲击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它与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行为规范、道德观念等因素息息相关,具有浓郁的地域和民族特色。然而,现代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打破了传统文化的固定格局,群众生活方式变得丰富多彩,必然会对传统体育产生冲击和影响[2]。首先,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倾向于现代的体育项目,如篮球、羽毛球等,只有部分老年人坚持参与传统体育活动。其次,人们的娱乐方式出现多元化,看电视、上网、打麻将等成了德夯苗寨居民日常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

(四)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管理人才匮乏

体育人才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是体育事业构成的核心要素[3]。德夯苗寨由于地处偏僻,交通环境闭塞,体育人才一直缺乏。据调查,当地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没有专门的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忽略了对民族传统体育事业所需要的体育实务人才的培养。德夯苗寨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主要依靠当地老一辈的认真解读和全面口述,但随着对外流动人口的增加,传承人才储备变得薄弱。此外,受现代文明的影响,当地居民对传统文化的意识逐渐淡薄,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认同感、参与意识和责任感减弱,导致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氛围逐渐消失。

二、德夯苗寨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态发展思维

(一)充分利用德夯苗寨的自然地理环境发展民族传统体育

德夯苗寨位于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地处德夯风景名胜区的中心位置。苗寨周围山势跌宕,绝壁高耸,溪流纵横,属于典型的卡斯特地貌。境内有“德夯大峡谷”、“天问台”、“流沙瀑布”、“峰”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伴随着矮寨大桥的建成通车,声名大噪,成为继湘西州张家界、凤凰古城之后又一重点开发的旅游胜地[4],为当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德夯苗寨应充分利用自然地理环境优势,开发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并与旅游相结合,促进当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二)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

文化生态系统比自然生态系统更加复杂,其中不仅包含着自然因素,社会、政治、文化等更是影响此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5]。近年来,德夯苗寨旅游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科技的进步对传统的手工艺和体育器材产生冲击,现代文明的传播使人们的信仰发生改变,现代法制逐步代替乡村“礼俗”治理的日常生活规范,部分民族传统体育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持续发展的条件和能力。因此,德夯苗寨民族传统体育要与当地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协调发展,努力维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和完整性,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

(三)原生态保护与创新性发展相结合

原生态保护与创新性发展相结合是德夯苗寨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加强德夯苗寨民族传统体育的原生态保护,特别是某些即将失传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要采取抢救和保护措施。例如,对德夯苗寨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全面的收集和整理,了解其历史、文化底蕴;组织相关人员和志愿者,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人和有经验者学习;充分发挥矮寨文化站的作用,对某些濒临失传的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收集、整理、记录并采取抢救措施;请民族传统体育专家对当地民族传统体育的原生态保护、利用进行指导等。另一方面,任何民族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地传习和“冻结”式的保护,民族文化不仅处在一种历时性的“传统”中,而且处在一种共时性的“生境”中[6]。因此,为了适应当地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要求当地民族传统体育不断发展,而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我们可以依据需要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加以改造,与现代体育相结合,注入新的内容,使其不断完善,做到创新性发展。

(四)合理引导德夯苗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走文化产业化道路,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最佳途径。近年来,德夯苗寨旅游业发展迅速,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渐纳入到旅游经济发展中,为当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德夯苗寨民族传统体育要立足于本地优势,面向旅游市场,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规模经营,形成经济利益链,这样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力、财人、物力、科学技术等资源投入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当中来。

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产物,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健身、娱乐、教育等价值。它产生于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并具有自身的文化生态系统。然而,随着自然、经济、社会等环境的变化,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经济结构的改变给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带来的隐忧,缺乏有效的民族传统体育管理机制,现代文明对民族传统体育产生冲击,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管理人才匮乏等一系列发展困境。结合德夯苗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实际,笔者提出,充分利用德夯苗寨的自然地理环境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系统,原生态保护与创新性发展相结合,合理引导德夯苗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等民族传统体育生态发展思路,试图为德夯苗寨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 熊春林,黄正泉,梁剑宏.国内文化生态研究述评[J].天地人文,2010,(3):153-155.

[2] 万义.村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生态学研究[J].体育科学,2011,31(9):41-50.

[3] 张琼,徐东富.文山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需求及对策[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2):36-39.

[4] 郑军,张小林.湘西德夯地区户外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8):411-412.

第10篇

1.农村学校传统文化教学的“零碎”

众所周知,农村学校长期以来都推行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但收效甚微,类似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往往沦为“零碎或失效”。首先,进校园的传统文化内容常常是能够“技术化、程式化”的农村传统文化“大拼盘”,最为突出的就是“手工制作、歌舞排练、双语教学或各类民族文化知识文本阅读”等。虽不能说这些活动无意义或价值,但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仅定位于此无疑是不周全或不到位的。如此的教育教学只得传统文化之“形”而遗其“神”,因为传统文化之“神”必须得在“活”的文化环境中“浸入”学生的“大脑”,化为其思维或行动的自然、自觉,而非单一的记忆或训练之“获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濡化”过程。其次,与“拼盘式”的教育内容对应的是农村学校传统文化教学的“任务化或应景性”,许多情况下农村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是为了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而开设的,并非是农村学校教育的一种自觉意识和实践选择,其结果是农村学校、教师或学生都应付式地来完成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将其当成一种“娱乐或消遣”活动,而缺乏精心组织设计或连续性的贯彻实施。总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校培养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教育教学活动是“碎片化”的,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的优势。

2.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的“消逝”

毋庸讳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经济增长有了明显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改善显著,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社会发展质量“水涨船高”,相反却存在着众多社会矛盾问题。其中之一即为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的破坏,如农村传统人生观或节日礼俗、语言、建筑、服饰、音乐歌舞及传统民间组织等不断受到“主流文化”价值的冲击而“消逝化”。越来越多的农村传统文化事项在内容或形式上不断“缩减、异化”以至消失,而这种趋势往往一方面使农村社会成员以“文化旅游增收”为“旗帜”而对农村传统文化“大刀阔斧”地“拆卸包装”令其“面目全非”。另一方面则存在着一种“敌视”的态度,将传统文化当做阻碍农村经济增长的“绊脚石”而“踢开”,视物质现代化的生活为唯一价值圭臬。换言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通过直接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以及耳濡目染传统文化的“熏陶”过程日益降低,他们或者过着“半吊子”的传统文化生活而远离其精神,或者不断被充满物欲的现代化价值所裹挟。因此,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的“消逝”意味着一种“活”的潜移默化影响农村中小学生思维或价值认同的教育形式不复存在,代之以深受外来植入式“主流文化”价值的同化,且都是以牺牲农村传统文化及其精神为代价。

3.农村家庭村落生活结构的“割裂化”

如果说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是影响农村中小学生思维或价值的“染缸”,农村家庭村落生活则是“染料”的制作者或设计者,以农村家庭和村落成人为主体成员组织的各种传统文化生活为农村中小学生提供观察、参与、体验、模仿的对象和时空环境,而传统文化生活内容、方式对中小学生思维或价值产生作用离不开成人榜样的教导和指引。然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村落生活结构处于“割裂化”状态,一方面为了增进家庭的经济收入,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挣钱,而使得农村村落的留守学生“队伍”日益壮大。他们双方经受着“骨肉亲情分离”的“煎熬”,此外还带来了承担农村传统文化精神培育的基础单位“家庭文化生活”之断裂,因为在作为家庭文化生活组织者或核心的青壮年缺位下,许多留守家庭的生产生活被“简化”。另一方面农村传统文化公共生活逐渐远离了村落,被当下一个个家庭为了“盖房、购车”疲于奔命的生活所“遮蔽或分割”。往昔村落成员互动、互助、互爱的温情乡村“集体生活”不复存在,农村社会生活不断走向了“家庭原子化”的“内敛保守”而无“开放性或交往性”。换言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村落社会人员、生产结构的变化冲击了传统文化生活的延续,且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加以“维护”,农村中小学生不断疏远于宁静、亲和的传统文化生活而被所谓的“攀比、名利”的现代生活所捆绑。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困境的成因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陷入困境,表现为孕育其传统文化价值或精神生长的教育时空环境失序。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困境的产生、存在及延续呢?

1.农村学校价值取向的“物质性”

长期以来人们对农村学校教育持有“复制城市教育”的评价,也即认为农村学校教育走的是一条“应试升学”的道路,而这背后无疑与“学历化”社会不无关系。因为学生只有考取一个好的大学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于是农村学校所有的活动都指向于让学生获得一个升学的“好分数”,其主旨不是为了培养完整人的生命质量提升,而是一个客观的目标“分数”。当然,农村学校价值取向的“物质性”还表现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方面,学习内容主要集中于与升学考试相关的部分学科知识上,为了让学生获得“最高的分数”学校往往运用“题海战术”的强化训练方法和“封闭式”管理,而与考试分数提升无关的学生“身体健康、情感交流、社会体验”等内容都被学校“拒之门外”。可以说,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物质性”日益强化,因为农村社会成员对“优质教育”需求不断增强,并坚定持有只有进“好学校”才能找到好工作的价值信念。而在其观念中所谓“优质教育”就是有多少考入重点的“升学率”,于是农村中小学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而更加强化学校的“分数门面”。总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校教育教学陷入“目中无人”的状态,学生完整的生命被降格为“物”,与学生生命相关的“自我生活”和“文化血肉”被“剥夺”和“抽离”,学校和学生都被异化为“干瘪”的“数字僵尸”。因此,虽然农村学校存在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但往往被置于“墙上”课程表里的“装饰”,即使间断性地被学校所开展也是出于一种“任务完成”,而且时常被“升学考试课程”所挤占。

2.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主体的“无力性”

如果说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的消逝化意味着外显农村传统文化“事项”及活动的缩减,那么农村传统文化传承的“后继无人”将终致农村传统文化的“覆灭”。因为文化的灵魂深藏于人的价值思维中,人们“无心”再过一种“传统文化生活”而对现代化生活“情坚意定”以致“走火入魔”。则农村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农村社会成员心理形成“冰火两重天”之态,农村传统文化及生活将不断被挤压而淡出农村社会时空环境。当然,这不是说当下农村传统文化已“奄奄一息”,更为严峻的问题是由于农村社会成员“权力地位”转换之后,以往作为农村传统文化主体的老年人虽然“忧心”于农村传统文化的命运走向,但其社会角色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而变为留守儿童或中小学生的“保姆”,以及其对农村社会和家庭经济增长“贡献率”的降低而导致他们“身份地位”的衰退。也即他们不再是过去村落和家庭事务处理的“权威”,他们“无社会权威和经济实力”去组织并号召后辈“中青年人”过一种有“传统文化”的生活,这就意味着农村传统文化活动势必被强势的得到“中青年人”认可的“现代物质文化”所取代。而因老一辈人的离世而产生农村社会熟悉或继承农村传统文化及精神的社会成员越来越少的状况,则危及整个农村传统文化生境的存续问题,包括以人为中心的农村自然社会生态系统的改变,影响重大而深远。

3.农村社会核心价值的“失序性”

农村社会成员生活中延续的“精神”或“信仰”是农村传统文化的核心,如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崇敬和效法自然”、人与社会(人)关系中的“亲仁善邻和以和为贵”、人与自我关系中的“平和坚毅”等,而这些恰恰与当下中国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如“诚信、友善、和谐”等。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农村传统文化发展的方向,农村社会成员只有建立起人人认可的基本价值信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表现出“诚信、敬业、友善”,并自觉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他们的生活才有了意义目标。可是,城镇化在不断将农村社会成员推向“现代化浪潮”的同时也“遮蔽”了人们的“心灵”,农村社会成员被“物欲”所役使而成为“追名逐利”的工具人,把自己变成了实现某一“实体目标”的手段。毋庸置疑,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会核心价值是“失序”的,发展上表现出“人与物”的倒错现象,造成农村村落及家庭生活导向“分裂”。许多农村社会成员为了长久以来摆脱贫穷、拥有财富的梦想而争相离家出走、“骨肉分离”,一旦他们“踏出家门”就会用“三年五载”的时间来“累积或创造”财富,而这种举动一致被农村村落成员视为有“决心意志”而大加赞扬或模仿。当然不可否认农村社会成员进行如此生活行为选择是一种现实趋势使然,但这一现象如果变成一种连锁反应引致大部分农村社会成员或家庭以长期“隔离亲情”的代价来筑就“梦想”,使得农村社会的空巢村落或留守老人儿童数量不断扩张,那么农村社会成员、家庭虽增长了经济收入却因失去文化滋养而“迷失方向”或变得“外强中干”。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困境的应对策略

影响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多维的,且不独以农村学校教育为“主”,还包括了校外社会教育环境的参与作用。所以,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困境的消解,须采用系统性思维视野,而不能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方式来围堵“漏洞”,理应通过“制度和人心”的同步建设进行标本兼治。

1.改革教育管理制度,实施以人为本的农村学校教育实践观

农村学校是“村落中的国家”,让农村中小学生获得与城市学生相同的知识内容和主流价值乃其理所当然的使命,但它不能以牺牲“农村传统文化”为代价,否则农村学校教育就成为“文化一元化”的助推力量和“文化多元化”的扼杀摇篮。而要改变这一状况,让农村学校教育遵循“教育之道”,应将培养和谐健全的农村中小学生视为使命,为其后续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身心品质”,而非把农村学校变为个别学生“学而优则仕”的桥梁而“淹没”了大部分学生。那么,如何避免这一状况呢?最为根本的是要改革现行的教育管理制度,注重教育于人发展的内在促进作用,从招生、考核、评价等方面凸显农村学校教育的“人本化”,确保农村中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能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让自己的兴趣、爱好、激情在学校中得以积极地培养和保护而非扼杀,并使其从小熏陶的“文化性格”得以延续生长而非被迫异化为割裂的“双重性格”。因此,以人为本的农村学校教育是一种自由教育,它关注农村中小学生文化认同自觉的培养,让他们在积极学习主流文化知识和价值的同时,也能坚守自我传统文化的精神延续。所以,现行的教育管理制度如高考、社会就业、评价学生等应从“应试教育”和“学历社会”中摆脱出来,让学校教育变为培养人的自主独立和身心和谐而非改变人命运的场域。而社会教育则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正气、公正、宽容的环境来施展个性或才能。

2.凸显农村文化个性,建构农村学校和文化心理场互补机制

农村传统文化是什么?它是农村社会成员在与周遭环境互动适应、调节基础上形成的稳定反应系统,包括外显的服饰、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组织、歌舞音乐、节日习俗等,以及人们在这些活动中濡化而成的内隐的价值思维和心理活动。可以说,农村传统文化在历史形成过程中因不同地域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殊异而逐渐建立起了不同的社会生活系统,也即农村文化是“个性化”的,这是其自然和历史属性的体现。因此农村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宜“一刀切地现代化”,需要在城镇化程中保留住其“文化个性或精神”,这需要依靠两方面的统一协调。首先,农村学校教育必须要树立起“弘扬”农村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通过系统化的思想教育引导、校本教材的编写、文化生活的实践参与等方式培养农村中小学生的乡土情怀,让其成为一个有“文化血脉”的生命个体,而非“无根”的“漂浮者”。其次,学校之外的农村传统文化心理场是重要的“活”的教育资源,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让中小学生在开放性、活动性、生活性的传统文化事项活动中形成价值和心理思维的趋同。因此,为了促进农村中小学生文化个性的生成,农村学校、社会、家庭要在意识上自觉地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积极保护,形成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的农村学校教育和校外文化心理场的互补机制,发挥它们对农村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精神孕育生长的统一作用。

3.加强社会成员启蒙,形成多元和谐的农村终身教育系统

第11篇

动画片的发展曾有非常辉煌的时刻,如《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动画片口碑非常好。在前夕,我国的动画片在国际上获得了许多大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动画片发展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欧美动画和日本动漫加大了对中国的输出,我国国产的动画片似乎自救无门。尽管政府出台了相关许多文化扶持政策,例如5155工程、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文化产业振兴纲要》等等。但是,我国的动画片制作仍然处在困境之中。主要表现为:第一、动画片的内容题材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不深。中国的动画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戏称为“动物世界”。主要是因为中国动画片的制作往往是将动物作为主角,拟人化的剧情简单,模式单一。近年来少有取得成功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也套摆脱不了将主角定位成人物画的“羊和狼”这一对天敌的命运。它成功的模式是,首先在小银幕取得成功,继而开发相关产品,最终登陆大荧幕。但是,这部动画片的内容实际上仍然是比较薄弱的。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寥寥无几。相比于欧美动画制作巨头迪斯尼制作的以中国古代勇敢女性代父从军故事为原型的《花木兰》这一人物动画片、带有英国名著哈姆雷特色彩的《狮子王》、经典童话故事《灰姑娘》等等成功的案例。我们就会发现国产动画片内容素材狭窄、故事单薄的缺点非常明显。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上文所述的《花木兰》就是取自中国的传统民间故事。风靡全球的《功夫熊猫》更是宣称向中国文化致敬。我国动画片制作没有充分利用我们本土的文化素材,反而是国外的包装让中国元素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第二、动画片的创意环节不足,形象塑造失败。在欧美和日本动画的双重重压之下,我国动画片对动画形象的塑造显得非常不专业。动画片消费市场的主体主要是青少年,典型的动画形象米老鼠、变形精刚、灌篮高手等都成了青少年市场流行的快消品。但是,我国的动画片鲜有形象鲜明的角色塑造。黑猫警长、孙悟空这种辨识度极高的动画角色非常少。国内制作方对动画片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是给儿童休闲娱乐的阶段上。实际上,有一大批的成年动画爱好者在追求动画文化,如典型的动画文化COSPLAY。动画创意的不足往往是因为故事挖掘的不够充分。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琴棋书画、四大雅戏、武术功夫中的可利用的鲜明形象、动作、故事非常多。仅仅是依靠重新包装传统故事都可以吸引市场的目光,例如《秦时明月》的历史题材、《风云决》的武术擂台等等都是塑造了鲜明的特色内容,历史人物、武术功夫的传统文化气息和民族特色扑面而来。

二、传统文化在动画片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是动画片素材的宝库。在我国的动画片制作历史上,有非常著名的“中国动画学派”。对于传统文化的利用和传承主要表现为:第一、中国传统画派水墨画在动画设计中的运用。水墨画是中国特色较强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借助本民族特色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毛笔、宣纸和墨),表现具有意象和意境的绘画。在动画片中利用水墨画,从屏幕里到屏幕外都透露出了强烈的古韵色彩。第二、传统文化中民间宝贵遗产剪纸、皮影等手艺艺术的运用。剪纸艺术主要来自于民间的镂空剪刻,皮影则是剪纸、戏曲、木偶戏静动结合的艺术。第三、动画角色的设计直接取材于经典故事。主要是对传统故事无论是民间杂谈还是神话故事的素材。取其中一个部分或是整个故事进行再包装。因为该故事原来就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只需要根据故事的设定对故事角色再润色就可以轻松的赢得观众共鸣。

三、以动画片为媒介,传承民族文化

第12篇

2014年年尾,路易十三正式宣布作为首席荣誉赞助商,倾力支持由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NCAF)发起的《今天传承 ・ 当代再造》计划,通过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融合,助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该计划首年,三位国内外知名的当代艺术家史金淞先生、梁绍基先生与杨心广先生分别与昆剧文化传承艺术家沈丽女士及缂丝文化传承艺术家王建江先生在思想和创作等层面展开交流与碰撞,以独具天赋的创新手法演绎当代艺术作品。

《今天传承・当代再造》

首年的《今天传承 ・ 当代再造》计划特意邀请到了昆剧文化传承艺术家沈丽女士和缂丝文化传承艺术家王建江先生参与其中。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剧和“织中之圣”的缂丝均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绚丽璀璨的瑰宝,也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昆剧更是中国第一个被评定为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传统文化反映了我们的生活,组成了我们的民族文化,让我们的华夏基因深植于血脉之中。但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却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标准化的推进使得以昆剧与缂丝为代表的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保护与传承的困境。

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 此次路易十三所支持的怀着独立反思初衷的《今天传承 ・ 当代再造》计划,是以当代艺术担当先锋,对此文化困境给予积极多元回应。邀请当代艺术家从文化脉络的继承上发起独立的反思,与文化传承艺术家展开对话,并携手创作出回归于传统的艺术作品,从哲学意义上来警觉、揭示和关怀中国当前所面临的文化困境。旨在对传统本源表示充分尊重的同时,提出具有当代意义的艺术态度,为传统达成一种有效保护、修复、延伸或者再造。这与路易十三矢志保护极致干邑酿造工艺并代代延续的核心精神恰是殊途同归。

至尚初心 致礼传统

在《今天传承 ・ 当代再造》计划中,路易十三关注传统工艺的保护,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支持,源自路易十三自创始以来,对于法式传统文化的敬畏和守护―有如路易十三对传统陈酿工艺的专注和坚守。其传世干邑酿造工艺历经世纪,经由家族极致艺术追求与天赋智慧,被不断传承并发扬,最终问鼎世界。

在《今天传承 ・ 当代再造》计划中,传统工艺对当代艺术的影响、传统与现代的相互融合,与路易十三佳酿背后所承载的文化精粹不谋而合,与路易十三家族及五代酿酒大师百年来始终秉持的沿革与创新的天赋之举相一致,亦彰显两者在艺术领域的独特创造力。路易十三期待《今天传承 ・ 当代再造》计划中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合作,助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唤起社会精英人士的共鸣与关注, 也让中国新生力量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光辉。远见、创造、传承是其天赋的本质,《今天传承 ・ 当代再造》计划更传递了路易十三精英消费人群所秉持的至尚初心和远见,并渴望回馈及造福社会的崇高愿景,更彰显了他们对于文化传承无国界的国际视野。

至臻匠艺 品质传世

固本溯源,路易十三的历史传承可追溯到干邑酿造工艺的最早期,酿造历时横跨百年。自1874年创立以来,路易十三始终将干邑文化传承作为家族的核心灵魂,其对至臻陈酿工艺的保护源自路易十三超越世纪的传承,经由五代酿酒大师拳拳守护。世代奉献、薪火相传,这是他们毕生的承诺。

这些大师深悉每一种细致幽微的芳香,充满灵性。这些生命之水将储藏于专属的蒂尔肯(Tieron)橡木桶中进行陈酿,经过时间的沉淀,无色的生命之水渐渐变成琥珀色并赋予自己独特的性格,在寂寞无声的酒窖里,秘密地沉睡长达百余年,经过历代酿酒大师日夜悉心关注,只待最后被唤醒并调配那玄妙神圣的荣耀瞬间,让世界惊叹它的香醇和深厚。

正是由于路易十三创始140年以来对于传统酿造工艺的专注与传承,最终才孕育出绝世佳酿。“我已经是苏州缂丝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运用四百多年前的明代皇家龙袍织造工艺,成功仿制明朝的龙袍。我有这个使命延续缂丝世家的荣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缂丝文化传承艺术家王建江先生同样铭感于心并责无旁贷。

同样,首年参与《今天传承 ・ 当代再造》计划的昆剧文化传承艺术家沈丽女士也曾说过:“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的昆剧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并且也是世界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我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将优秀的传统昆剧文化发扬下去,将宝贵的传统文化传给一代又一代。”这与路易十三背后对于坚持干邑酿造工艺传承的天赋之举不谋而合。

路易十三以无可比拟的天赋之举、王者之姿,将非凡的传统酿造工艺与干邑文化悉心保护并代代传承,以跨越百年的孕育与沉淀,吸引了相当一批世界各个领域的杰出代表人物成为其拥趸,铸就“干邑之王”之名。

左页

“路易十三140周年纪念限量版”(最新发行,全球限量775瓶)。2014年10月14日,在路易十三私人拍卖晚宴中,一瓶编号为“600”并由三位首席酿酒大师亲笔签名的“路易十三140周年纪念限量版”以32万元成交,拍卖款项全部捐至《今天传承・当代再造》计划。

右页从上至下

昆剧文化传承艺术家沈i丽女士(左)与路易十三中国区品牌大使朱晟琪先生(右) 。

第13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运用、动画片

1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儒家文化是核心思想。主要指从古至今居住在中国(华夏)域内的中华民族创造的、被民族成员一代代继承和创新的,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优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第一、博大精深。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个地区都保留了相对独立的地方特色文化。但是,中华民族文化表现出了有极强大的包容性。各个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博大”。“精深”二字说的是传统文化的深度。

第二、源远流长。我国的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通过各种方式一直在记录和传递。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了独具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内容。传统文学(主要指诗词曲赋)、诸子百家(儒、法、道等)、琴棋书画、传统节日(春节、中秋、元宵等)、礼仪习俗(十二生肖、龙舟等)、中国戏剧(京剧、昆曲、黄梅戏等)、中国建筑(长城、故宫等)、汉字汉语(成语、猜谜等)、传统中医(针灸、百草纲目等)、宗教哲学(五行、八卦等)、衣冠服饰(汉服、唐装等)、中国武术(太极、李小龙等)、饮食厨艺(菜系、茶酒文化等)等等都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中华民族以不同的方式传承了下来,并且成了中华民族的标示。

2 中国动画片发展的困境

中国动画片的制作起源非常早,早在1922年万氏兄弟就开始制作第一部动画片《铁扇公主》。动画片的发展曾有非常辉煌的时刻,如《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动画片口碑非常好。在前夕,我国的动画片在国际上获得了许多大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动画片发展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欧美动画和日本动漫加大了对中国的输出,我国国产的动画片似乎自救无门。尽管政府出台了相关许多文化扶持政策,例如5155工程、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文化产业振兴纲要》等等。但是,我国的动画片制作仍然处在困境之中。主要表现为:

第一、动画片的内容题材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不深。中国的动画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戏称为“动物世界”。主要是因为中国动画片的制作往往是将动物作为主角,拟人化的剧情简单,模式单一。近年来少有取得成功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也套摆脱不了将主角定位成人物画的“羊和狼”这一对天敌的命运。它成功的模式是,首先在小银幕取得成功,继而开发相关产品,最终登陆大荧幕。但是,这部动画片的内容实际上仍然是比较薄弱的。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寥寥无几。相比于欧美动画制作巨头迪斯尼制作的以中国古代勇敢女性代父从军故事为原型的《花木兰》这一人物动画片、带有英国名著哈姆雷特色彩的《狮子王》、经典童话故事《灰姑娘》等等成功的案例。我们就会发现国产动画片内容素材狭窄、故事单薄的缺点非常明显。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上文所述的《花木兰》就是取自中国的传统民间故事。风靡全球的《功夫熊猫》更是宣称向中国文化致敬。我国动画片制作没有充分利用我们本土的文化素材,反而是国外的包装让中国元素在世界范围内流行。

第二、动画片的创意环节不足,形象塑造失败。在欧美和日本动画的双重重压之下,我国动画片对动画形象的塑造显得非常不专业。动画片消费市场的主体主要是青少年,典型的动画形象米老鼠、变形精刚、灌篮高手等都成了青少年市场流行的快消品。但是,我国的动画片鲜有形象鲜明的角色塑造。黑猫警长、孙悟空这种辨识度极高的动画角色非常少。国内制作方对动画片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是给儿童休闲娱乐的阶段上。实际上,有一大批的成年动画爱好者在追求动画文化,如典型的动画文化COSPLAY。动画创意的不足往往是因为故事挖掘的不够充分。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琴棋书画、四大雅戏、武术功夫中的可利用的鲜明形象、动作、故事非常多。仅仅是依靠重新包装传统故事都可以吸引市场的目光,例如《秦时明月》的历史题材、《风云决》的武术擂台等等都是塑造了鲜明的特色内容,历史人物、武术功夫的传统文化气息和民族特色扑面而来。

3 传统文化在动画片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是动画片素材的宝库。在我国的动画片制作历史上,有非常著名的“中国动画学派”。对于传统文化的利用和传承主要表现为:

第一、中国传统画派水墨画在动画设计中的运用。水墨画是中国特色较强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借助本民族特色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毛笔、宣纸和墨),表现具有意象和意境的绘画。在动画片中利用水墨画,从屏幕里到屏幕外都透露出了强烈的古韵色彩。

第二、传统文化中民间宝贵遗产剪纸、皮影等手艺艺术的运用。剪纸艺术主要来自于民间的镂空剪刻,皮影则是剪纸、戏曲、木偶戏静动结合的艺术。

第三、动画角色的设计直接取材于经典故事。主要是对传统故事无论是民间杂谈还是神话故事的素材。取其中一个部分或是整个故事进行再包装。因为该故事原来就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只需要根据故事的设定对故事角色再润色就可以轻松的赢得观众共鸣。

4 以动画片为媒介,传承民族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艺术大宝库,其神话故事、琴棋书画等内容都可以直接被运用到动画片的设计包装之中。动画片的发展需要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本土文化氛围。国产的动画产业从本土传统文化中寻找文化形象,可以摆脱照抄、模仿的弱势地位。动画艺术真真实实的和中国人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极大的增强动画片的故事性和民族性。动画艺术能够从传统文化中借鉴形象、角色、艺术表现形式,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动画创作过度的消耗某一种文化资源。比如武术这一在世界范围内闻名的传统艺术,如果对武术的动画创作变成了“人人都是大侠,家家都会武功”,满屏幕各种飞檐走壁的人物形象,这也会对动画制作造成一定的伤害。最主要的是寻求传统文化和动画创作的平衡点,找到可以利用创作的题材。

需要通过动画能够获得文化和精神教育。如果仅仅把动画产业当作一个纯消耗产业,不从文化层面上思考。对增强下一代的民族自豪感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有非常大的伤害。动画产业的消费对象主要是青年人,选择通过动画产业这一青少年感兴趣的产业作为媒介,向青少年灌输传统民族文化所要传递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是极大的利好。动画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仅关系到文化产业这一朝阳行业的前景,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国下一代的精神文明培养和中华文明身份认同的重大文化使命。

参考文献:

[1]李丹丹.动画银幕中的中国传统元素[J].大舞台,2010(09).

[2] 饶威.论民族文化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性[J].科技创业月刊,2010(11).

第14篇

>> 对五年制高职医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探讨 加强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探析 网络环境下加强医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新时期加强医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 论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论在外语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浅析医学生音乐素质提高的必要性及对策 探讨传统文化对医学生教育的重要性 医学生开展专业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实践探索 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对书法专业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 中小学加强孝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探析 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及建议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医学生开展专业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实践探索 新时期医学生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论加强医学生数学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医学生职业信仰教育的必要性与途径 社区医学生影像技能培训的必要性及趋势 医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及措施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1-10-18.

[3]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周思远.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教师.2010(29).

第15篇

一、现阶段文学批评的现状和困境

当代文学批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进行了一次转型,伴随着国家的政策进行了改革与开放,改革的目标是改革现阶段的文学批评僵化模式,开放的目的主要是表现出走向世界的姿态,中国的文学获得的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是自从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当代的文学批评进入了失语的境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经济的全球化,中国的文学批评在西方的文学建设中失去了话语权,中国虽然人声鼎沸,当时西方的发达国家无人听懂,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现状境地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缺乏一套自己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

为什么出现这类的困境,主要的原因是现阶段对西方文学的滥用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抛弃,当代的文学批评过度的使用了西方理论的相关知识,将西方的理论直接的移植到了中国的理论中,将中国的当代文学批评全部西化,同时,中国的当代文学批评没有跟中国的传统文学批评全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这里,不是批评西方的文学评论理论,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学理论的时候我们需要化为己用,即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理论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并有效的运用批评对象的本身,而不生搬硬套,在现阶段全球化的背景下,最重要的是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形成一套优特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其中有两条的具体途径可以使我们寻找当代文学中的批评出路,首先是西为中用,确定本国的文学语境,并有目的的深入到西方的理论体系中,打破西方的相应看法,使用拿开主义的相关方式,立足于现阶段的中国文学评论,将中国的传统文学与西方的思想文化有效的结合起来。其次,我们可以古为今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有效的创新,对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沿革进行有效的把握,对精华进行有效的汲取,并古为今用,找到中国的传统批评文化之根,源远流长,在中国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以一种坚持自我,不卑不亢的思想,确立相应的文化体系,既不被当代的全球化潮流淹没,也不能故步自封放弃创新,准确的做出文学的判断与修正,在不脱离和不滞后于当代文学现实的情况下实现文学的发展。

二、中国文学批评的转变与出路

1.对外来文学批评的转化

文化理论的黄金时代已经消失,现阶段的社会变得相对浮躁,一些学者对一些所谓的主义进行大肆的鼓吹,并出现精神分裂等的情况,这种现象需要我们努力克服,我们不能对相关的内容模仿和照搬照用,我们必须走多元化的文学批评方式,并构建较为成熟的文学体系,对中国文学理论内容的精华进行汲取。

我们可以回归到第一种途径,西为中用,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讨论,确定本土的相关文化,并有重点的将西方文化融入进来,全方位,多领域的对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有效的解决中国文化的“失语症”现象,针对当前中国的文学批评在西方话语的霸权面前已经失去了相应的话语权,因此,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的一份权力,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内容,打破僵化的思想观念,开拓创新,找到属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之根,有效的实现中国传统文学和西方文学的融合。

2.转化中国的传统文学批评

中国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学基础,在具体的文学创作过程中,形成了较大量的文学理论资源,例如许多深刻的文学礼品成果,西方的理论思维相对来说偏向于追求思想文化的明确性,相对来说形成了较为严谨的理论体系,中国的理论则往往追求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因此理论体系相对来说看起来较为模糊,但是并不代表落后于西方的理论体系,我们的回归传统不只是进行全盘的恢复,而是兼容并蓄,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是中国的评论体系更加的富有活力。

我们需要对传统的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首先是理性的选择传统文化,必须对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的反思,并审视传统文化,对有价值的部分进行改造和转化,使之为当代的思想建构和理论建构服务,差异是特色,更是一种价值,我们必须掌握差异的基本常识,现代化的建构和价值建构的理论上,履行建构原则,注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精神世界中的“灵性”其中,传统文化的体悟性能够较好的解决相关问题。

3.多元化,创新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