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化学的基本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高中化学;校本选修课程;课程开发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1-005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1.020
2012学年开始,浙江省实施新一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其主要特征是推进特色普通高中创建,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开设是重要组成部分。校本选修课程分为知识拓展类、兴趣特长类、社会实践类和职业技能类。其中,因经历背景和学科资料背景等原因,普通高中教师在开发职业技能类时普遍感到颇有难度。
研读教材,可以发现,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突出化学的实用性,渗透着职业性。在《化学1》、《化学2》的必修教材中,以化学应用专题来编写,突出工业生产的原理和技术。如,“海水中提取化学物质”为专题,介绍了氯碱工业、镁的工业提取。由此我们找到化学基础知识和地方化工的契合点来开发职业类校本选修课程,从而发挥我们自身的专业,又能接地气,让学生体验化学在当地经济中的作用,了解当地化工业特点,激发职业意识。
一、选题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把开发视点定位在跟高中化学与地方化工特色的结合点,确定课程名称为“金属冶炼与玉环冶金工业”。一是为了体现学科优势和学科特色,但不属于学科知识的拓展,只需高中必修化学的基础知识,使之成为面向包括文科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选修的课程。二是为了体现我县地方化工特色,普查与梳理我县产业,发现我县利用金属材料的制造业比较发达。我县是全国阀门基地、炊具基地、汽车摩托车配件的生产基地……与之相配套的金属冶炼与电镀等化工类的产业也较发达。有些学生家长就从事这些行业,学生有亲近感,又为课程资源的拓展提供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了解我县金属冶金化工产业的状况,体验家长挣钱的艰辛与知识的重要,感悟“勇立潮头奋勇争先”的玉环创业精神,催生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一个窗口。
二、调研
我们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课程开发前的校本调研,以便确认这门选修课程实施的可行性。
1. 了解我县金属冶金化工的基本情况。通过企业走访、网络资源、探访亲朋好友、学生调查等途径,了解我县金属冶金化工产业情况,发现主要集中在铜的冶炼、铁的熔炼、合金材料生产等。如果仅限于此,内容太少不足以课程形式体现,也不利于拓展学生视野。
2. 了解学生对金属冶炼产业的兴趣。通过班级询问与个别交流等途径,我们发现各班均有少数学生对此有兴趣。按照学校对选修课程开发的相关要求,若每班有3位学生有兴趣选修,整个高一年级将有近40名学生会选修本课程,达到了课程开发的要求,如果我们实施得好些,将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来选修。
3. 了解化学教材中金属冶炼相关内容。教材涉及钠、镁、铝、铁、铜等金属冶炼的化学原理,我们想既要体现我县特色又应有所拓展,课程内容包括基本原理、发展现状和产业调研。
三、构思
按照校本选修课程的一般要求和我校具体要求,我们确定本选修课程针对高一、二学生开设。总课时数为18课时,,修习合格的学生可获得1学分。课程提纲如表:
四、激趣
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因共同的选择走班到一起,靠行政班级的纪律约束、传统纸笔测试等强制性管理校本选修是走不远的。激趣成为吸引、凝聚学生并使之学有所获的必然选择。
1. 从展示资料到设计学生活动
校本选修课程不同于讲座。资料展示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我们的选修课程侧重于金属冶炼化工的技术与现况、前景,为学生的职业意识提供一个平台,没有丰富的资源,课程也将不能存在。但展示资料的同时,也应增加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只有让学生动手,才能可持续地吸引学生的参与。
例如,“铜的冶炼”教学过程设计如下表:
2. 从老师的一言堂到学生分组任务式的参与
选修课程有些专题缺乏学生实验探究,如何变老师过多的资料性介绍为学生积极参与呢?为此,我们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申报一个任务,课外准备,在下节课时进行讲解,实现同伴交流。
指导学生开展查阅资料,制作演示文稿。同时也要查资料,掌握更丰富的资源,以便在学生汇报交流中给予评价与补充。
从实践来看,学生能高兴地接受任务,小组汇报、相互交流中积极地展示自己,倾听他人,获得自信。
3. 从课堂到企业
根据本校本选修课程性质,我们安排一些企业走访的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企业实地观察,了解产业。本活动组织一般有三个阶段:
①活动准备:联系企业,让企业主了解课程性质、学生特点与人数、参观目的,向企业主征求参观的注意点,与企业主协商供学生参观的项目与讲解内容、参观时间、访谈内容等。与学生家长沟通,征求家长意见。提出安全预案,向学校提出申请。指导学生预先了解企业生产特点与基本知识,准备访谈问题,准备必需的文具、相机等记录工具等。
②企业参观:例如,我们选择了铜粉回收、还原与冶炼的企业,与企业主约定后提出参观全套生产过程的要求,企业主请技术人员作讲解员并向学生演示。选择一些无危险性的生产让学生动手实验以获得体验。
③总结:参观访问后,要求学生交流讨论,自建小组撰写参观报告,作为选修课考核的重要依据。
五、评价
考核与评价是校本选修课程的组成部分,没有考核与评价,无法保证选修课程的正常实施,无法激发学生参与选修课程学习的热情,但过于刻板的考核与评价往往让学生望而生畏。我们的实践是:考核与评价方式与化学学科不同,即不采用传统纸笔测试,注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个体表现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论文关键词:中职 化学教学 基本概念 记忆
论文摘要:每一种类的化学知识都有各自的特点,在学习中可以采用不同的记忆策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贯穿于化学知识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还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情感意志的重要手段。
化学基本概念是指中职化学教学大纲里规定的最一般、最广泛应用的概念,通常用词来表示,是中职化学教学中起关键作用的核心内容。因为它不仅是学习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前提,还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基础。学生能够清楚、准确、深刻地理解和记忆化学基本概念,对学好化学十分重要。
一、知识组块化记忆策略
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所有正常的成人而言,短时记忆的容量只有7±2个组块。而根据个人的经验和认知,使记忆材料中孤立的事物组合形成更大组块的思维操作过程称为“组块化”。这是记忆活动中最一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它可以转换记忆单元,使人脑中较小的记忆材料结合成较大的记忆单元,从而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提高记忆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有必要将庞杂的化学知识进行组块化,再通过联想和扩充掌握知识,不仅能够增加大脑的记忆量,更能提高记忆的效果。例如,学习电解质概念时,让学生抓住“或”、“化合物”两个关键字词来记忆电解质的概念,就容易把握实质。“化合物”表明只有化合物才可能是电解质,由此可知单质和混合物都不在电解质之列;“或”则表示对化合物而言,无论其熔融态还是水溶液,只要两种状态下有一个满足条件能够导电,该化合物即属于电解质。
化学基本概念的语言描述是概念本质的抽象概括,任何一个成熟概念的定义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和锤炼的语言。所以在教学中,找准并抓住概念的关键字词,进行适当的分析论证、比较对照、综合推理,就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顺利完成概念的教学。抓关键词法就是中职化学基本概念学习中一种行之有效的知识组块化记忆策略,普遍适合于化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二、对比记忆策略
中职化学有不少容易混淆的概念,如电解池与原电池、电离与电解、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和加成反应、硝酸的酯化和硝化反应等。为了使学生对概念有较深刻的理解,就要加强不同概念之间的对比分析,弄清并把握它们之间的差异点和相同点,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及本质区别,使输入的信息加强对大脑的刺激,从而让记忆变得容易起来。例如,认识原子核涉及三个概念:元素、核素和同位素,这三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是难点,学生对这三个概念易混淆。在学习完原子结构表示方法后,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尝试着用原子结构表示方法画出,引出氢的三种原子表示法,再通过层层设疑形式,理清这三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掌握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由具体的实例出发设置驱动性的问题,这样做能够牵制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质疑、引起探究的冲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兴趣和动机。再借助韦恩图,对概念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加以对比分析,加深对这些概念的记忆和理解。
三、直观记忆策略
在中职化学基本概念中,涉及许多抽象的概念,如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化学键、同素异形体等,对刚刚进入中职阶段的学生而言,掌握起来比较难,常常只是机械地记住他们的定义,难以理解,时间一久概念就模糊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可以运用生动、形象化的语言介绍概念,也可以充分利用幻灯、视听工具、实物、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加深记忆。例如,“电子云”的概念比较抽象难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以根据氢原子瞬间照相图制成一系列幻灯片,在课堂上将幻灯片逐渐重叠放映出来,就不难让学生理解“电子云”的概念。再如,在学习“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时,将其文字叙述形式变形为数学表达式,如“物质的量浓度”这一定义的文字叙述形式为: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物质的量。此时,我们可以用“n ”表示“溶质物质的量”,用“V”表示“溶液的体积”,“C ”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由此按照定义,物质的量浓度的数学表达式为:C= n/v。通过这一直观的表达式,学生就不难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了,记住也更容易。
基于化学概念抽象性的特点,加强直观教学是提高化学概念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因为只有用鲜明的感性材料,才能使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形成深刻的概念。其中,实验是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即可由实验现象引入概念;或者由旧概念不能说明的问题引入新概念;亦或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常识作为感性材料引入新概念,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浓厚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直观、形象的知识总是比枯燥、抽象的知识更能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所以,教师应当把枯燥乏味的知识讲得生动、形象、有趣味,增强学生的感知,在不违背科学性的前提下,恰当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比喻,便于学生通俗易懂。
参考文献
[1]杨志亮等.对化学新教材的研究与实践[J].化学教育,2001,(Z1).
论文摘要:每一种类的化学知识都有各自的特点,在学习中可以采用不同的记忆策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贯穿于化学知识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还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情感意志的重要手段。
化学基本概念是指中职化学教学大纲里规定的最一般、最广泛应用的概念,通常用词来表示,是中职化学教学中起关键作用的核心内容。因为它不仅是学习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前提,还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基础。学生能够清楚、准确、深刻地理解和记忆化学基本概念,对学好化学十分重要。
一、知识组块化记忆策略
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所有正常的成人而言,短时记忆的容量只有7±2个组块。而根据个人的经验和认知,使记忆材料中孤立的事物组合形成更大组块的思维操作过程称为“组块化”。这是记忆活动中最一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它可以转换记忆单元,使人脑中较小的记忆材料结合成较大的记忆单元,从而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提高记忆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有必要将庞杂的化学知识进行组块化,再通过联想和扩充掌握知识,不仅能够增加大脑的记忆量,更能提高记忆的效果。例如,学习电解质概念时,让学生抓住“或”、“化合物”两个关键字词来记忆电解质的概念,就容易把握实质。“化合物”表明只有化合物才可能是电解质,由此可知单质和混合物都不在电解质之列;“或”则表示对化合物而言,无论其熔融态还是水溶液,只要两种状态下有一个满足条件能够导电,该化合物即属于电解质。
化学基本概念的语言描述是概念本质的抽象概括,任何一个成熟概念的定义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和锤炼的语言。所以在教学中,找准并抓住概念的关键字词,进行适当的分析论证、比较对照、综合推理,就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顺利完成概念的教学。抓关键词法就是中职化学基本概念学习中一种行之有效的知识组块化记忆策略,普遍适合于化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二、对比记忆策略
中职化学有不少容易混淆的概念,如电解池与原电池、电离与电解、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和加成反应、硝酸的酯化和硝化反应等。为了使学生对概念有较深刻的理解,就要加强不同概念之间的对比分析,弄清并把握它们之间的差异点和相同点,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及本质区别,使输入的信息加强对大脑的刺激,从而让记忆变得容易起来。例如,认识原子核涉及三个概念:元素、核素和同位素,这三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是难点,学生对这三个概念易混淆。在学习完原子结构表示方法后,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尝试着用原子结构表示方法画出,引出氢的三种原子表示法,再通过层层设疑形式,理清这三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掌握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由具体的实例出发设置驱动性的问题,这样做能够牵制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质疑、引起探究的冲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兴趣和动机。再借助韦恩图,对概念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加以对比分析,加深对这些概念的记忆和理解。
三、直观记忆策略
在中职化学基本概念中,涉及许多抽象的概念,如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化学键、同素异形体等,对刚刚进入中职阶段的学生而言,掌握起来比较难,常常只是机械地记住他们的定义,难以理解,时间一久概念就模糊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可以运用生动、形象化的语言介绍概念,也可以充分利用幻灯、视听工具、实物、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加深记忆。例如,“电子云”的概念比较抽象难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以根据氢原子瞬间照相图制成一系列幻灯片,在课堂上将幻灯片逐渐重叠放映出来,就不难让学生理解“电子云”的概念。再如,在学习“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时,将其文字叙述形式变形为数学表达式,如“物质的量浓度”这一定义的文字叙述形式为: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物质的量。此时,我们可以用“n ”表示“溶质物质的量”,用“v”表示“溶液的体积”,“c ”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由此按照定义,物质的量浓度的数学表达式为:c= n/v。通过这一直观的表达式,学生就不难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了,记住也更容易。
基于化学概念抽象性的特点,加强直观教学是提高化学概念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因为只有用鲜明的感性材料,才能使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形成深刻的概念。其中,实验是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即可由实验现象引入概念;或者由旧概念不能说明的问题引入新概念;亦或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常识作为感性材料引入新概念,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浓厚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直观、形象的知识总是比枯燥、抽象的知识更能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所以,教师应当把枯燥乏味的知识讲得生动、形象、有趣味,增强学生的感知,在不违背科学性的前提下,恰当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比喻,便于学生通俗易懂。
参考文献:
[1]杨志亮等.对化学新教材的研究与实践[j].化学教育,2001,(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