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对采购管理的认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物流;职业岗位;学习领域;学习情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2-0090-03
所谓“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就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以现代职业工作整体化分析为基础进行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与学科课程教学体系相比较而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更适合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含中职与高职)。职业教育强调的是获取自我构建的过程性知识,强调工作过程专业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即获取专业知识、积累经验、获取职业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首先要进行整体化的职业分析,抽取典型工作任务,再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本专业学习知识领域,最后在各知识领域中设计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
莱职院(全称为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成立于2008年,2012年被山东省教育厅审定为省财政重点支持专业,为莱芜市及山东省周边地区培养了大批营销人才。在教育部16号文件的指导下,大力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通过对《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把采购管理课程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典型任务,设计相应教学情景,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贴近企业管理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设计过程如下。
一、采购管理工作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本课程以山东力创科技有限公司实际采购业务为载体,教、学、做合一,理、实、训一体;以W生的适岗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以采购人员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培养为核心,设计项目训练;以企业真实的任务或项目为导向,设计教学情境,构建单元教学内容。
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关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通过模拟谈判、情景教学、流程模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任务驱动等训练手段,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项目设计以山东力创科技有限公司采购的业务流程为主线,主要包括采购计划、采购方式与成本管理、供应商选择与管理、采购谈判、采购合同管理、采购绩效管理等模块的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如表1所示。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的确定
进行高职《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学习领域设计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职业教育直接决定学生的职业生涯,所以,要注意学生向上的职业发展空间;第二,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第三,教学的组织要围绕采购工作过程进行,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体设计过程中,课题组首先对《采购管理实务》从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双师型教师的配备、学生所具备的能力以及考核和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内容见表2。
三、采购管理学习情境设计
在学习情境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确定每一个学习情境的目标,选择相应的工作内容,设计工作环境,融合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整合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于工作过程中。按照这个总体思路我们课题组对《采购管理实务》的学习情境进行了设计,部分内容如表3所示。
结语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只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先导课,要想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采购人才,需要有完整的课程体系的支撑,包括各门课程教学情境设计合理、教学领域分析准确、契合职业能力需求,才能使学生对从事采购工作的各岗位充满浓厚的兴趣等,才能真正体现物流管理课程改革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梦,葛宏翔.现代采购管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3,(21).
[2] 刘晓博.浅谈企业强化采购管理之途径[J].中国外资,2013,(3).
[摘要]2016年12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央预算单位2017—2018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正在拟定《人民银行2017—2018年政府集中采购项目及标准》(下文合称“新《标准》”)。新《标准》明确了2017—2018年集中采购的政策导向与有关规定,加强了采购实施的规范性与透明度,同时对分支机构在新形势下开展采购工作、加强采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采购;管理;标准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0.144
1 新《标准》的主要变化
1.1大幅提高限额标准,体现集中采购规模效益
新《标准》将政府采购货物、服务的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由原来的12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将货物、服务项目的分散采购限额标准由原来的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将工程项目的分散采购限额由原来的60万元提高到120万元(见表1)。由此可见,新《标准》大幅提高了公开招标与分散采购的限额“门槛”,更加注重集中采购项目的规模化。
1.2分支机构集中采购实施主体受到严格限定
新《标准》对集采目录内、各级政采网不能满足需要的项目由委托社会机构组织实施或自行组织实施,改为委托总行集中采购中心、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地方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集采中心”)组织实施。对于公开招标限额以上的项目,由委托社会机构实施或自行组织实施,改为只能委托集采中心组织实施。
2.委托社会机构组织实施或自行组织实施1.优先在政采网中选择采购
2.委托总行集采中心或地方政府采购中心组织实施
2 对基层行采购管理的主要影响
2.1分支机构集中采购管理面临新挑战
新《标准》推行后,原通过自行组织、委托招标机构组织实施的集采项目,均将转为委托集采中心组织实施。分支机构集中采购工作程序将发生较大变化,使原有的管理要求难以适应。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的集中采购管理模式与工作规程迫在眉睫。
2.2预算与采购需求编制的要求更高
按新《标准》要求,分支机构部分集采项目将委托集采中心组织实施,要求分支机构进一步加强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提早安排好各类采购项目,以更好地适应集采中心的工作流程与采购周期,从而提高采购效率。同时,集采中心较分支机构实施部门更为专业、规范。这对采购需求编制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2.3基层行组织实施集采项目存在一定困难
新《标准》要求下,基层行面临的主要困难有:一是部分县支行地方政采网提供的产品种类有限,难以全部满足业务需要。二是部分县支行地处偏远,没有中央、省级政采网所确定供应商的销售点,需求量小且运输成本较高,供应商配送积极性不高,影响采购效益。三是部分地市或县支行当地政府采购中心不够成熟。根据西安分行前期摸底调研,部分地市中支对应的地方政府采购中心不愿接受人民银行委托任务。而全部委托总行集采中心组织实施协调成本过高。这种情况下,如何引导、组织基层行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规范高效实施采购,成为新形势下采购实施环节亟待解决的问题。
2.4零星采购风险有所提升
零星采购由于在集采目录外,且金额较小,不纳入政府采购范畴,其审批程序、实施过程均相对简单。新《标准》推行后,零星采购上限由50万元(工程类60万元)提升至100万元(工程类120万元),使以往部分分散采购项目划归零星采购。目前,零星采购规模较大、种类繁杂,但缺乏统一的制度与规范的程序,存在一定的管理风险和采购风险。如何建立便于操作的零星采购内部控制流程、规范开展零星采购项目是下一步采购管理关注的重点。
3 新《标准》下优化采购管理的建议
3.1尽快探索新形势下采购管理模式
建议各级机构进一步加强会计财务部门的采购管理职能。一是立足实际,积极与集采中心沟通,探索研究适应当前形势的工作模式与管理流程,加强关键环节的管理力度,全力保障各类采购项目顺利开展。二是利用会议、培训等多种渠道,向需求、实施部门宣传政策,并加强对地市的指导,使新《标准》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
3.2提升部门预算与需求编制质量
建议各级机构加强“矩阵式”管理,进一步发挥综合性业务部门的主体作用。一是加强项目库管理。加强业务中长期规划,及早安排项目入库,充实项目储备,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合理安排库内项目执行时间。二是提升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进一步发挥综合性业务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将预算编实、编准、编细,便于次年有条不紊地组织采购。三是加强采购需求编制的规范性与完备性。组织需求部门按照集采中心有关要求,规范编制采购需求。特别是与人民银行特殊业务相关的项目,采购需求务必完整、准确反映业务需要。同时,建议总行业务主管部门研究制定相关设备的配置标准与需求编制指南,便于全系统统一更新。
3.3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组织实施集采项目
建议各级机构按照新《标准》要求,组织实施部门合理安排集采项目。一是充分掌握中央及地方政府采购网各类产品,并加强与需求部门的沟通协调。政采网产品能够满足业务需要的,优先通过政采网选择采购,提高采购效率。二是充分发挥政采网的作用。利用政采网上竞价、电子反拍等采购手段,尽可能多地发挥政采网选择采购的优势,切实满足各项业务需要。三是适度集中,对于在政采网中选择采购或委托当地政府采购中心组织实施确有困难的基层行,由管辖行根据情况适度集中组织实施,增加规模效益并降低运输成本。
【关键词】 理念;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实践
Abstract:Aiming at the new request for fostering qualified personnel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put forward by the new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domestic, and Guangdong provincial development, our college has advanced the notion of "three dockings" in fostering qualified personnel. This paper introduces systematically the practice of our colleges constructing the fostering system in recent years in docking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with the social request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system of specialized subjects, the mode and quality of qualified personnel cultivation.
Key words:notion; undergraduate course; the system of qualified personnel cultivation; practice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际医药模式的变化、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ISUME)的提出,对高等教育人才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中国加入WTO、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要求高校找准定位、培养具备竞争能力的人才;广东省做为医药大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建设教育强省、文化强省、中医药强省的目标。这些国际、国内及广东省的新发展及新变化,对广东省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介绍我校近几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
一、提出“三对接”理念
我校作为省属医药院校,定位为培养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因此,我校从2003年开始,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路,并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发展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要在专业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上与广东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三对接”理念。
二、“三对接”人才培养理念的实践
(一)构建与广东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本科专业体系
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瞬息万变,加之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时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而高校人才培养有一个培养期(即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时间)。因此,我校在专业设置前,通过开展大量的社会调研(包括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查)及分析,准确掌握国家及广东社会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及各行业特别是医药卫生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建立起社会人才需求预测机制,从而确保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满足社会需求。
在2002年以前,我校仅有医学1个学科门类和药学、预防医学、药物制剂3个本科专业。在“三对接”理念的指导下,近年来,我们把握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和广东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趋势,加强学科门类及新专业的建设和拓展力度,学科门类从1个拓展到医、理、工、管、经、法、文7个,本科专业从3个拓展到21个,增设专业及方向44个。专业设置针对广东医药卫生行业对医药、管理、营销、信息等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步构成了与广东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本科专业体系(见图1、图2)。
(二)更新人才观和教育思想观念,创建与社会需求相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除了在专业设置上体现相对接外,针对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们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与社会需求相对接。
首先,我们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了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使全校师生从观念和思想上树立起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人才培养观念,把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思想融入每个教学环节。
其次,制定以综合素质为核心的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创建与社会需求相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从2003年开始全面实行学分制,经过几年的探索,目前我校已形成了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体现在:(1)构建大平台教育的课程体系;(2)创设综合素质学分;(3)开设创新教育课程,加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4)除了课程有实验学时外,还开设各类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5)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及开设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6)要求学生选修不同板块的公选课及不同学院的专业自选课,学习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
第三,探索建立毕业生反馈机制。通过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实习单位的跟踪调查,发现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不完善的地方,并指导我们进行调整优化,使培养模式达到真正与社会需求相对接。
(三)树立科学质量观,构建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相对接
人才培养质量的对接是“三对接”理念的核心,只有高质量的人才才能真正满足社会的需求,为此我们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制定与学校定位相吻合的质量标准,构建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加强教学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1、树立科学质量观,建立与学校定位目标相吻合的质量标准
近几年来,学校上下树立起要使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文化、业务、身体、心理等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建立起与学校定位相吻合的课堂教学、考试、实验教学、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2、建立教学质量长效管理机制
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为了确保学生培养质量,我们致力于建立起一套教学质量长效管理机制。
(1)学校成立了“广东药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确保教学工作决策的正确性及权威性。
(2)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近年来,仅教务处就制定和修订了包括《广东药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措施》、《广东药学院教学工作条例》、《广东药学院本科专业建设评估办法(试行)》等在内的教学管理文件及制度逾50项,使各项教学工作有章可循,管理规范。并印发了《广东药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方便师生和管理人员查阅。另外还举办了教学管理人员培训、教研室主任培训等活动,确保制度的贯彻落实及规范执行。
(3)在2006年开展“教学质量管理年”活动。出台了《广东药学院“教学质量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全面加强教学管理,以管理促质量,9大活动27项内容覆盖教、管、学的方方面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4)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独立设置教学质量监控科,负责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管理;建立起校院两级教学督导队伍;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落实三级听课制度;坚持开展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的“三查”制度,试卷抽查制度等。另外,2004年还建设了覆盖大学城校区、赤岗校区、中山校区所有公共教室的教学监控中心,实现了对124间多媒体教室和17间语言实验室的监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监控效率。
(5)引进先进的教务管理系统。投入十几万元购入正方教务管理系统,实现教务管理网络信息化,实现成绩报送、查询、教学评价、选课、考试报名等的网络化,方便师生,提高管理效率。
3、开展教学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引进教师特别是高层次教师的力度,同时加快对现有师资的培养提高,使我校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获得了较大改善。目前,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一支数量合适、素质优良、业务精通、结构合理、具有竞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2)加强专业建设。首先,经过不断的建设和优化,我校符合申报资格的药学、预防医学、药物制剂三个本科专业全部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并投入120万元(包括省、校经费)启动“名牌专业建设工程”,以使我校名牌专业特色更明显、优势更突出。其次,出台了《广东药学院本科专业建设评估办法(试行)》(广药教〔2006〕30号),建立本科专业4年一轮的评估常规工作机制。要求名牌专业按照《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评估方案》,新专业按照《广东省高等学校新增专业建设基本要求(试行)》进行建设及评估。通过建立专业评估机制,让专业建设成为常规性工作,促进专业建设工作。第三,确立“分类建设,分层达标”的专业建设思路,将所有专业分为名牌专业、重点建设专业、普通专业三个层次进行建设。第四,出台了《广东药学院新专业管理建设资金暂行管理办法》,确定了每个新专业给予6万元(分3年投入)的新专业管理建设专项资金,促进新专业管理及建设。
(3)加强课程建设。首先,出台了《广东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条例》,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对省级精品课程,学校给予3万元的专项建设经费,校级精品课程给予每门课程1万元的专项建设经费和2千元的网站建设经费。目前我校共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11门。其次,出台了《广东药学院课程管理与建设规范》和《广东药学院课程建设与评估工作方案》,建立3年一轮的课程评估制度,促进了课程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第三,开展优质课程评选工作。通过课程申报,专家评审的方式,建设一批具有一定特色、管理规范、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建设水平较高的优质课程,给予立项和投入。
(4)加强实践管理和实习基地建设。我校定位为培养基层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环节的管理,如独立设置实践教学管理科、加强及规范实习基地的建设管理和毕业论文管理、推进实验室开放、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认定、拓展实习基地等。
(5)重视教材建设。在教材建设上,首先是严把教材选用关,规定必须优先使用国家、部、省级优秀教材、国家规划教材及卫生部、教育部统编教材;其次,鼓励支持教师参加高水平教材的编写;最后是进行教材供应社会化改革,由社会进行教材的供应及发放等繁琐的工作,而学校则专注于教材的选用、高水平教材的建设及供应的监督等工作。
(6)树立培育思想,加强教学改革力度。通过经常开展调研活动,及时发现教学中初具特色的地方,并通过立项的方式将其培育为教改项目。02年以来校级教改立项513项,立项金额超过68万元,取得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改立项10项,承担广东省“151”工程项目5项,评选出校级教学成果奖36项,这些教学成果反映了我校在教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对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三、实践成效
1、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大大提高。正是由于我们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教学内涵建设以及建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在大规模扩招后,我们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创新精神仍然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加强。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各项国家、省级比赛及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挑战杯”奖项共38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37项;首次参加 2006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全国一等奖1项(同时获广东赛区一等奖)、广东赛区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首次参加2006年“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获广东赛区第三名1人。
2、学生就业情况良好。由于“三对接”理念在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实现与广东省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的相对接,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依托我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近几年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
3、社会反映满意。通过对广州、深圳、中山、佛山、肇庆、韶关、汕头、东莞等8所地级市相关单位的抽样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思想品德和身体素质的满意率超过95%,近87%的接受调查的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所有调查的单位均表示欢迎我校的毕业生。2006年12月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2006年首届毕业生进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满意较满意率达到92.11% 。
[关键词] 采购 采购管理 供应链管理 物流管理 物料管理 供应管理
采购作为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在企业中的地位日益提升。现在采购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它已渗透到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对采购进行有效的管理会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做出巨大贡献。因此,企业必须重视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最早在西方国家被提出,已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我国对采购管理的研究虽然发展的比较晚,但已有大量的学者作出了相关研究。然而,我国企业中的采购管理没有跟上研究的步伐,有许多企业的采购管理还停留在传统水平上。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对采购管理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进行述评,以期对我国企业采购管理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一、采购管理发展历程
从全球范围来看,对采购管理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采购管理的职能也发生了演变。总的来看,采购管理的职能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迁:文书阶段、交易阶段、战略阶段。在文书阶段,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之前,大多数企业主要把采购职能当作一种文书活动。这一时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采购管理,采购职能完全出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被动的去完成企业已决策好地与采购相关的文书性工作。此后,采购管理进入交易阶段,这一阶段大约经历了从1940年~1990年50年的时间。在这一阶段内,采购职能在企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很多企业意识到采购对于高层管理的作用,把首席采购官等关键采购人员提升到最高管理层,也开始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采购职能。但这一阶段的采购主要关注的还是采购自身的交易,并没有把采购战略融入到企业战略中。20世纪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从企业战略的高度来研究采购管理,采购职能从以交易为基础的战术职能发展到以流程为导向的战略职能,采购战略开始融入到企业战略中来。
二、采购及采购管理内涵评析
在采购管理职能变迁的过程中,采购和采购管理的内涵也发生着变化。目前对采购和采购管理的概念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学者们通常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下面分别对采购及采购管理的内涵进行评析。
1.采购内涵评析
对于采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看,有些学者将其简单定义为“以购买的方式,由买方支付对等的代价,向卖方获取物品的行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所有权的转移。”这种定义方式有些笼统,并没有将企业采购与普通的购买区分开来;还有的学者将其定义为“以最能满足企业要求的形式为企业的经营、生存和主要及辅助业务活动提供从外部引入产品、服务、技术和信息的活动(Van Weele, 2000年)。这种定义站在企业的角度,将企业采购与普通购买区别开来,指出了企业采购的目的与范围。从广义来看,学者将采购定义为企业中一系列活动所形成的过程,这些活动包括购买、储存、运输、接收、进场检验及废料处理等。这种广义的定义与某些文献中对采购管理的定义相类似。
2.采购管理内涵评析
对于采购管理,不同的学者也是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多种定义。基于传统采购管理的一个定义是“5R”管理,即企业为了达到生产或销售计划,从合适的供应商那里,在确保合适的品质下,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购入合适数量的商品所采取的管理活动。这种定义将采购管理的主要目标定位在维持经营活动和降低成本上,没有体现出从战略的高度来关注采购管理。
有的学者从采购管理的其他目标出发,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如将目标定位在消费者需求上,给出这样的定义:在全球和动态环境中,通过产品、服务以及供应网络的革新,来创造、积累、捕捉和满足终端消费者需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从而制定和执行合理的战略。这样一种经营管理过程,即是采购管理(Harland, 1999);或将目标定位在供应商管理上,这样来定义采购管理:采购管理,即优化采购基础,选择协调供应商,提升供应商绩效,挖掘供应商潜力(Gillingham,2003)。
此外,有的定义是从运作流程的层面给出:采购管理是计划下达、采购单集成、采购单执行、到货接收、检验入库、采购发票的收集到采购结算等采购活动的全过程。对采购过程中,物流运动的各环节状态,进行严密跟踪、监管,实现对企业采购活动执行过程的科学管理。这种定义罗列出采购管理涉及的一系列活动,比较适用于传统的采购管理,体现不出采购战略与企业战略的融合。
为了从战略的高度来理解采购管理,可以这样来定义:采购管理是计划、执行、评价和控制采购战略的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执行采购决策,指导所有的采购活动,利用企业能力范围内存在的机会,从而实现公司的长期目标。相比较而言,这个定义更能体现采购战略与企业战略的融合。
三、采购管理相关概念辨析
在采购管理相关文献中,出现了一系列与采购管理相关的概念,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物料管理、供应管理。为了清晰地认识各种概念而不产生混淆,下面将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供应链是指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从原材料采购直至最后由销售网络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用户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功能性网链结构,通过物资的移动和信息流的反馈形成一个系统。供应链管理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从而发挥供应链中所有企业的协同效应,实现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实力和价值增值的目的。
物流管理是在指某一系统中,为达成某一目标而对人员、物资及相关要素的移动过程进行计划、执行和管理的过程。其中,系统是制造功能、运输功能、送货功能和服务功能等组合而成的集合体。目标是指满足顾客需求。物流管理是能够优化企业的产品、原材料、信息及其他各种资源的移动方式,是实施高效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企业的物流活动通常包括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采购物流和回收物流,采购物流是企业物流的重要起点,是企业物流管理的主要环节。
物料管理把物料流动看成一个系统,计划、组织、激励与控制与采购物料有关的所有活动。它的主要业务包括:预测物料需求、寻找货源并获得物料、把物料引入企业、按流动资产控制物料状态。物料管理的目标是从整个公司的角度来解决物料问题,它通过协调不同物料的性能表现、提供交流网络和控制物料流动来实现这一目的。物料管理与采购管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供应管理是采购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代名词,20世纪90年代以后,采购管理从以交易为基础的战术职能发展到以流程为导向的战略职能,人们不再认为采购仅仅与供应上有直接关系或仅仅是购买。一些企业随之把职能名称从采购管理改为供应管理。供应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采购、使用和运输各种资源为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提品或服务。
四、简评
现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管理的发展,采购管理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企业战略决策中越来越多地考虑到采购,采购管理发展到战略层面,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操作的层面。此外,采购中越来越多的使用新技术,电子商务在采购管理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在这些新趋势下,采购管理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原有的采购及采购管理的概念已不能完全适用于新趋势。新趋势下需要考虑更多的问题,例如,采购管理发展到战略层面,需要更好的理解采购管理的职能边界,需要考虑与多少供应商保持战略合作关系等;电子商务与采购管理结合后,会给采购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采购中如何更好的使用电子商务等。这些都是采购管理新趋势下,新的内涵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准确的理解采购及采购管理的内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采购管理。而且不同的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相应的采购管理发展阶段也不同,有的企业中的采购管理更侧重于操作层面,而有的企业更侧重于战略层面,因此可以选用不同的概念为指导。
参考文献:
[1]利恩德斯费伦,张杰张群译:采购与供应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张建良:浅谈采购管理的新理念.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02:119~120
一、信息技术的优势特点
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社会中,各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凭借着其强大的信息综合处理功能,实现了信息管理的新方式,利用各种软件实现了信息综合,可以按照操作者的意愿进行信息处理。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信息之间的互通,将世界变得很“小”,可以实现远距离的信息传递,这对于物资采购管理而言很关键,通过互联网信息收集实现物资对比,最终选择合适的产品,这对现代物资管理有很大便利性。
二、物资采购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供求信息缺乏针对性。一是存在着多批次小批量的问题。二是物资供应生产厂家的批量生产存在着高批量的问题,实际需要与供应量不匹配。三是未对供应商资料进行实时档案化管理,对供应商的推荐、考核、使用不规范。
(二)供求信息有效性不足。供求信息是物资采购管理的基础,可靠的供求信息便于石油企业和物资供应商之间进行沟通和买卖,同时有效的信息是采购管理的基础,现阶段物资供求信息可靠性不足,经常会出现完整性、实时性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对于同一种物资,有多个供应商,物资信息提供不全,在采购过程中会造成物资质量与要求不符等情况;对供应商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导致在选择供应商时仅根据档案记载情况对供应商进行选择,缺乏对供应商现阶段的调查了解。
(三)缺乏科学的物资采购管理体系。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对物资采购很重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飞速发展的科技面前,专业的管理人员、规范的采购形式和统一的采购渠道都需要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支撑。现阶段物资采购管理中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由于企业对物资采购工作不重视,忽视对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使得工作人员技术、思想等方面都受到影响。同时采购形式和采购渠道管理不到位,造成了物资采购工作问题不断,影响工作的稳定性。
三、信息化在物资采购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石油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将其运用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物资采购这种工作量大且复杂的工作,更需要信息技术的辅助。
(一)建立物资采购管理平台。采购管理平台的建立是实现信息化的关键一步,石油企业要针对物资采购管理的特点进行分析,设立科学有效的物资采购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将管理平台打造成集物资信息、供应商信息等为一体的自动化平台,实现平台订单管理系统,实现物资采购管理自动化。要注重信息平台的宣传,让更多供应商参与到平台的建立中去,实现信息平台的建立完善。
(二)实现内部管理信息化。物资采购不仅需要和供应商之间进行沟通,还要与企业其它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对各部门物资需求情况进行了解,以便更好地进行物资采购。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信息化档案,利用物资精细化管理系统对各部门物资详细情况进行记录分析,通过系统平台实现信息对比,进行信息调用,确保信息可靠性。也便于对各个部门物资需求情况进行详尽分析,制定分析表、分析图,便于资金管理等工作的进行。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因为物资剩余或者采?过多造成的物资浪费。
关键词:企业;卓越采购;管理
随着最近几年国内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企业采购管理模式已经逐渐朝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在当今的大形势下,又应该如何实现卓越采购呢?这一直都是业内相关人士研究的重要所在。
一、实现卓越采购,要明确采购管理的定位
如果我们无法将采购管理定义清楚,那么我们就根本找不准卓越采购的关键所在,卓越采购管理也就无从谈起。在实际的管理当中,采购管理往往容易同合同、供应以及资金等方面的管理相互的混淆,绝大部分企业的采购流程是从计划开始到采购的实施、合同签订执行,到最后的供应商评价等。这样会使得对采购管理的认识错误定位在供应管理以及完整的采购之上,甚至是还包含资金管理等方面,导致采购管理当中的采购、财务、需求等各个部门出现了相互混淆、纠缠不清的情况。
在企业的运营管理当中,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就提出了:采购管理应该与人力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保持一致的属性,是能够成为企业各个方面活动开展的重要支撑。因此,想要实现卓越采购,企业首先就应该明确管理的定位。
二、实现卓越采购,离不开采购集约化管理的价值
(1)对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支撑。集约化的采购管理更能体现出企业的意志,但是也需要配合上企业的布局调整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才能够对企业当前的业务以及未来业务增长做好有力支撑,因此,只有形成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才能够实现卓越采购管理。
(2)是采购规模效益的实现。只有将企业所需要的直接物资、间接物资以及服务集中,做好内部资源整合以及外部市场风险的规避,强调供应商结构优化,才能够在采购成本降低的同时,获取最优质的产品、服务与最优惠的价格,从而实现企业的卓越采购。
(3)企业运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和高效化得以提升。采购集约化管理主要是通过对标准流程以及管控机制的优化,做好企业的各项采购活动的规范,做好采购寻源和采购执行的区分,才能够提升战略采购的比率,实施差异化管理,并且通过统一的电子采购平台来提升效率,从而让采购管理实现规范化、专业化和高效化。
(4)强化采购风险管理。集约化管理有利于采购管理透明度的强化,也有利于“阳光采购”的实现,并且通过采购绩效考核,可以实现多维度、全过程的监管,将采购管理分散中面临的权利性风险、制度性风险、供应价格风险等做到最大限度规避,从而实现卓越采购管理。
三、实现卓越采购,离不开卓越的服务
(1)以身作则。在采购中,个性也是卓越服务的一部分。对于常常需要深入客户当中的采购人,不仅要与客户建立出信任与融洽的关系,还要为企业奠定一定的发展基础。如果仅仅是停留在办公室,这样就会给员工传达一种错误的思想,认为不亲近客户也没有关系。
实现卓越采购,最好的方式就是与客户交谈,他们可能会告诉你一些企业不能反馈给你的东西。所以,能够真正地了解客户、了解他们的日常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建立出融洽的关系,同时还能够制定出更多满足客户的服务,从而让采购更加顺利。
(2)团队努力。服务应该是没有任何缝隙的,为了更好地鼓励采购人员占据主动,就不应该相互推诿,分配到了责任就应该具体落实。这样让每一个人都承担相应的责任,就算某一个人不在,也能够正常运转,才能够实现卓越的采购。
四、实现卓越采购,需要采购信息化的实施
(1)建立采购信息化系统。只有清楚的认识采购业务架构,才能够架构合理的采购管理信息化系统,才能够满足卓越采购管理的需求。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设计企业的采购管理业务架构应当要优先于设计信息化系统架构,能够考虑到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信息技术的本身能够为采购业务模式带来何种变化,其中有些变化是巨大的。比如:通过网络模式开展采购招标,在数量上、地域上,参与投标的人数都会发生突破性的变化,所以,在采购管理上也应该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否则,就算手里面拥有自动步枪,但是却依然将其当作长矛使用。这也是有效的卓越采购管理之前必须要进行专业化的优化改进的重要原因。
(2)采购管理系统应该开展分阶段迭代建设。完善、实现与应用采购管理系统架构设计,就需要分阶段进行开发的交付,并且每一个阶段又需要多次系统迭代开发改进以及交付验证。信息化采购的实施,才能够对采购管理带来质的提升,但是也可能带来大量的不确定性,甚至是负面的影响。比如:一线的采购人员在新系统熟悉上存在难度,在真正使用之前很难做出预估,这样也是在开发了管理系统之后出现大量不用功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需要认识这一些不确定性,能够通过分步详细设计以及采取整体架构的方式来实现验证的正确步骤,才能够将变革存在的不确定性消除。这样在开发迭代系统的过程中,也就成为开发管理信息化的标准过程。
五、结语
想要实现卓越采购,就需要从管理出发,站在定位、集约化管理、卓越服务以及信息化实施的基础上,才能够将卓越采购进行到底,才能够让企业采购更好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关键词: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现状;措施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新一轮改革,大型企业尤其是集团化企业的管理质量愈发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降低企业采购成本,提升企业采购效率与质量,成为当前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所研究的重要课题。企业采购管理是一项涉及到众多理论分支的研究内容,采购管理的改革需要集团化企业内部审计监督、营销执行、行政管理等多个部门的倾力配合。只有在实现集团各个子公司、部门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组织整合,才能完成跨越式的资源调配,提升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效率。
一、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概念及相关理论
1.集团化企业管理概念
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研究由来已久,但是将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纳入集团管理的整体战略还需要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Dean•S•Ammer提出的集团化采购管理流程理论。集团化采购的具体概念有很多,结合当前我国的集团化企业发展现状,应该被定义为通过规划和设计采购控制战略、执行采购实施战略的采购决策和管理过程。
2.集团化采购管理相关过程
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需要有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进行支撑,并且明确对采购各阶段的战略任务、涉及的组织机构、执行的具体工作进行划分,并根据流程规定的步骤和方法完成动态管理和静态分析。根据管理学相关研究,集团化企业的采购与管理体系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组成(见下图)。阶段一:前期准备阶段前期准备是集团化企业采购战略管理的基础阶段,该阶段企业主要针对集团企业采购的事前信息进行基础性的准备,包括采购战略的制定、部门采购计划的申请以及采购信息的汇总。有采购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梳理和规范后提交集团的采购管理审核人员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正式进入该事项的采购操作。阶段二:实施阶段实施阶段,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人员需要按照采购部门需求和采购物标的将采购计划进行划分,分为普通型物资和战略型物资两种。普通型物资包括办公用品、福利用品必要的损耗等。这部分物资是集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必要的消耗,并且有着数额小、采购渠道固定、采购渠道透明的特点,采购者只需要按照计划值向固定的供应商进行选择即可。战略型物资包则是企业制造、经营中依靠的主要原材料等供应物资,其价格的高低、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状态。对于这部分物资,则需要企业根据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的物资价格,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通过严密的手段圈定供应商,并且签订严格的物资采购合同,配合物资质量检查技术手段。采购过程中需要监督和审计人员对采购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阶段三:改进阶段该阶段是对采购准备和实施阶段的重要总结。包括采购结果的审计监督,采购管理人员工作绩效的评定、采购流程的优化、采购战略的动态调整和采购组织的调整等。
二、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集团化采购管理缺少“新”认识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大型集团化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越来越重视工业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与推广,并因此而引入了更多的工业制造理念,比如德国的“工业4.0”体系,就是工业制造与信息网络的完美结合,进一步降低了企业成本,利用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冗余资源。但是在物资采购管理上,很多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人员还没有很好地认识到物资采购的新趋势,对于“采购=信息”的新理念认识不透彻,执行不到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
2.组织结构管理混乱
当前大部分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在组织结构上采用混合组织结构,即将职能式组织结构与指令型组织结构混合布置,缺少矩阵型组织结构的标准化设置。导致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组织结构混乱,不同指令源的指令相互矛盾时工作人员难以借助评价指标确定指令优先级,必须经过固定的请示程序来确定指令内容。这种混乱的组织结构模式制约了集团化企业采购部门的人均利润率提升。
3.采购方式单一,审计监督效用弱
当前企业根据所在行业和采购规模制定采购方式,相比于国外灵活多变的自动化采购信息网络,国内的采购方式较为单一,大多采购招标和竞争性谈判的方式进行采购。在无形中增加了采购的流程和时间,对于不同规模的物资采购也缺少灵活的变通手段,提升了采购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对于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中的审计工作,首先是审计工作管理不严格,监督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其次是对内部审计“重视”态度的来源上,不少部门和个人对待审计“畏之如虎”,怕审计、不愿接受审计,想方设法躲避审计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新时期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质量提升措施
1.转变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理念管理
对于新时期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质量的提高,还需要从转变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理念上着手。大型集团化企业在采购管理上,首先要树立时效意识,提前针对集团的采购战略进行物资储备管理,包括物资采购方式战略、渠道战略、数量战略、品质战略和价格战略。利用新型的数字化集成采购系统完成集团采购的上下游沟通,理顺产业链,调整资源配置,实现采购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规范化。让集团的各个子公司、项目部、办公室都能针对自己的发展需要获得适当的资源支持,提高办公、经营和生产效率。
2.理顺集团化企业采购组织结构管理
当前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效率提升的重要方式就是理顺集团化企业采购组织结构的管理。集团化企业体量大、部门多、业务复杂,采购管理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过程,为绝大多数部门服务,难免接受不同部门的指令。对此集团化企业应当设立自己的组织管理模式,结合组织轮中的矩阵式组织结构,采用横竖两条指令线完成指令的输入和判定,当指令发生冲突时,自动判定优先级并完成沟通。实现采购管理部门的高效化、自动化办公。最终提升采购管理组织效率。
3.完善集团化企业采购方式管理
对于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方式,应当结合企业的采购内容与规模生成相应的采购方式。但是也并非绝对按照既定的采购方式进行采购管理。比如针专用的行政法规和别地方政府法规,就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方式进行采购。再有就是结合供应商选择范围、数量和供货渠道、付款方式选择采购方式,灵活掌握招标、谈判、询价、网上竞价、协议采购等方式的具体操作流程,实现采购方式的多样化和供货方选择的适用性。
4.创新集团化企业的“审计增加价值”作用
审计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增加企业的效益。因此,在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中,必须创新审计形式,采用“审计增加价值”理念指导当前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把审计工作由原来的单纯监督管理变为预防风险,提升企业管理价值的工作部门。提高企业采购管理部门甚至企业整体的人均利润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当前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需要结合市场的现实状况和经济的整体运行态势来完成改革和管理。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多样化的采购方式、高效严格的组织管理模式,实现对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还要增强企业的采购管理监督审计,让采购管理在阳光和规范下运行,提高集团的经济效益。
作者:张彦君 单位: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郭龙.公司采购成本管理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7(7):78-80.
【关键词】企业;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力度;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各企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也越来越激烈。而据相关实践研究可知,企业物资设备采购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经济效益。换言之,企业增强本身竞争力的一条重要有效途径是提高物资设备采购管理的水平。因此,对加强企业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力度的途径进行探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企业物资设备采购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所谓“物资设备采购”是企业通过相关的支付方式来对供应商进行支付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物资设备采购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生产的成本和经济效益。因此,做好物资设备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物资设备采购管理的现状并不乐观,存在一系列问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资设备采购的计划并不完善,不仅原材料的准备缺乏一定的计划性,而且没有科学地测定采购过程中的经济订货量,从而导致生产成本处在较高的水平;二是,物资设备采购询价并不全面,不仅忽视了调查供应商的信息,而且也缺乏相应的采购人员评价制度,从而难以确保采购货物的质量;三是,采购人员的整体素质并不高,不仅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而且业务素质也不高,从而严重影响了物资设备采购管理的水平;等等。
二、加强企业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力度的途径
物资设备采购管理既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企业中的重要经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物资设备采购管理是否做到位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物资设备采购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强其管理力度,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有利于促进企业长久、稳健、健康的发展。笔者根据上文所述现状及问题,并结合相关的工作经验共总结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组建一支高素质的采购人员队伍
人才既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又是其各项工作的执行者。在一定程度上,人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要加强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力度,应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组建一支高素质的采购人员队伍,以此来提高其整体素质。其具体措施如下:一是,企业应对物资设备采购人员的招聘制度进行规范,并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和考核制度,以此来确保物资设备采购人员整体素质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二是,企业还应定期组织物资设备采购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再教育活动,以此来提高其业务素质和专业素质;三是,企业还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奖惩制度和监督机制,以此来提高物资设备采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这还能有效的规范物资设备采购人员的职业行为;四是,为了防止企业物质设备采购人员因与供应商相勾结而影响了企业物资设备的采购,企业还可以实施物资设备采购人员的轮换制度,并制定各种相关的管理制度;等等。只有组建一支高素质的物资设备采购人员队伍,才可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物资设备采购管理水平,从而有利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二)建立并健全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制度
由于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因此,企业要加强物资设备采购管理的力度,应先建立相关的采购管理制度,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对其进行健全和完善。而一般而言,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制度由比价采购制度和费用审批制度这两部分组成。故而,企业要建立并健全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制度,则应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其具体内容如下:
1、制定合理的比价采购制度
由于采购价格是采购成本的主体部分,且采购价格的比较是降低采购价格的重要且最为基础的途径之一。因此,企业必须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制度一个科学、合理的比价采购制度,以此来实现对采购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从而达到经济最大化的目的。
2、制定合理的费用审批制度
由于采购与仓库经费也是采购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直接影响了采购成本的高低。因此,企业必须根据具体实际的情况来制度一个合理的费用审批制度。同时,在发放到采购部门之前,相关部门还应严格对这两项费用进行审批。
(三)进一步规范物资设备采购权利的管理
企业要加强物资设备采购管理的力度,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对采购权利的管理进行规范。其具体措施如下:一是,企业应将采购管理中过于集中的权利进行分化,并将隐蔽的权利公开出来;同时,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建立分工协作与分段管理的工作关系;二是,企业应明确物资设备采购部门内部的职责,并实现分工的专业化;三是,企业还应建立并健全监督机制,以此来实现对采购过程的全程动态监督以及效能监察;等等。
除此之外,企业加强物资设备采购管理的力度还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供需新关系、形成科学的合格供应商的评审办法、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管理、严格控制物资设备采购的成本以及形成科学且严谨的定价机制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管理中,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换言之,物资设备采购管理既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又是企业中的重要经济行为。同时,企业物资设备采购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其经济效益的高低。此外,它还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企业要获得长久、稳健、健康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并做好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工作。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必然存在不足之处。故而,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对加强企业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力度的途径进行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程国满.规范和加强物资(设备)采购管理的初步探讨[J].现代商业,2013(8).
[2]赵曼青.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经贸,2014(23).
[3]胡宪武.供应链集成下的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与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2011(20).
关键词:低碳采购;绿色采购;环境管理;供应链;饭店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10)06-0108-04
一、引言
企业采购的材料和产品在企业生产系统的各个阶段均会对降低环境冲击产生重要影响(全球环境管理倡议,GEMI,2001),故而企业环境管理的有效策略为将环境管理与采购管理结合起来以促进环境管理技术的传播,这是企业提高环境绩效(Robert Handfiel,Steven v Walton,et al,2002)及获得真正的竞争力(GEMI,2001)的有效途径。
尽管饭店采购从传统采购过渡到绿色采购已经经历了一场采购范式的革命,然而,现行的绿色采购由于仅仅关注所采购商品或服务在使用、加工、替代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而未能将诸如生产、运输、消费、(废弃物)分解等环节纳入管理范围,因而使采购管理缺乏系统性而难以真正全面满足饭店对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双重需求。这一问题的出现呼唤饭店环境管理的深化,并由此催生出一种更为先进的采购过程和模式的问世。2003年,英国提出了低碳经济,它为包括饭店业在内的诸多业态指明了一条新的企业绿色管理途径。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开始了低碳经济与低碳物流概念的讨论,这些讨论带给人们诸多启示,并进一步导致了最近(2010年上半年)一个崭新概念――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出炉。从理论上讲,低碳采购将开启新的饭店管理理念、文化、环境、过程,并将引发经营管理人员行为模式的变迁。
为进一步推进绿色饭店创建及绿色采购工作,厘清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概念、内涵、模式、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实现途径等问题已经正当其时。饭店的低碳采购不仅是绿色采购的延伸,它更是一种管理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通过构建饭店低碳采购管理这一更为系统的绿色采购管理机制,既可降低饭店的总体采购成本,又可降低采购过程和供应链中的总体碳排放。有理由相信,这一新型的采购管理方式将成为未来饭店业采购的发展方向,同时,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普及将使饭店业真正获得一种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的和资源节约型的经营之路。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经涉猎有关饭店绿色采购问题的研究,并且在本领域已经有一些典型的研究成果问世。这些研究成果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然而,随着世界饭店业的快速发展,饭店绿色采购所依存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因此,有必要来评估及重新审视现行饭店绿色采购的现状及问题以便找到应对变化的对策。不仅如此,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大都以国外的饭店业为研究对象,鲜见针对中国大陆饭店业的相关研究报道。对中国大陆饭店业的低碳采购管理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有利于饭店业实业界和学术界加深对这一新型采购管理模式的认知和理解,推动饭店低碳采购管理在国内的实施和普及,同时推动相关学术研究的繁荣。当然,中国饭店业的低碳采购管理的实践和研究对世界饭店业的低碳采购管理的实践和研究也将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饭店低碳采购管理
尽管已有学者就绿色采购和低碳饭店提出了不同的定义,并且已经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然而“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定义直到2010年才由洪文艺提出。在他看来,“饭店低碳采购管理”要求饭店在采购设备、物资、食品时,既要关注商品的质量价格,又要关注所购商品在生产、运输、使用、加工、消费、降解等过程中的碳排放,在综合比较权衡中作出既有益于饭店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又有益于环境保护的选择。这一定义较好地把握了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采用这一定义。
通过将饭店低碳采购管理与绿色采购管理进行概念对比,可以清晰地了解两者的差别。绿色采购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考虑环境因素并作出环境保护努力,有利于资源的再循环、再使用、材料的替代使用和废弃物的减少。当我们选择所关注的环境因素对两者进行比较时,会发现在低碳采购管理与绿色采购管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于前者,各个环境因素均被考虑;而在后者,诸如生产、运输、消费及降解等因素并未涉及(见表1)。比较显示,低碳采购管理比绿色采购管理具有更高的系统性、生态性、技术性。
三、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模式
传统的饭店采购管理流程一般由5个步骤组成:制定采购计划;比较商品的价格和质量;选择采购方式;商品验收、入库和使用的动态管理;总结、修正并制定新的采购计划。“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方法是:对应传统饭店采购管理的全过程,在每一个环节(步骤)上实施不同内容的“低碳干预”。即:考虑饭店的环境绩效和减碳目标;比较商品的碳排量;选择低碳排量的采购方式;对商品库存和使用的碳排放进行动态管理和监测;对结果进行总结、调整和修正并制定新的低碳采购管理方案和目标(如图1所示)。干预的结果是:饭店通过自身的低碳采购努力达到减排的目的,并不断提高饭店的整体低碳管理能力和环境绩效,使饭店业为全社会的减排和环境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 必要性
(1)在气候、环境、能源、人口等世界性的问题不断加剧之时,国际饭店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注重环境意识、实施环境管理、实现饭店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共识。饭店低碳采购管理是深化饭店环境管理、实现饭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中国的人均资源能源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消耗量却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又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相互交织。传统的发展方式,不仅中国的国情不允许,全球的资源容量也难以承载。因此,饭店业有必要采用低碳采购来降低资源的利用以为国家的资源节约作出贡献。
(3)“全球环境管理倡议”通过研究发现,企业所采购的材料或产品对于企业产品生产系统的各个阶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均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饭店企业为降低环境影响,有必要通过低碳采购来对材料和产品的采购流程加以干预。
(4)绿色采购的有效实施直接决定了供应链的整体绩效,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包括绿色采购管理可以使企业获得真正的竞争力。饭店低碳采购管理是对现行绿色采购管理流程的革命性再造,饭店企业对
自身真正竞争力的持续追求使得低碳采购成为必然。
2 可行性
同传统的饭店采购比较,低碳采购管理具有“新颖性”、“生态性”、“经济性”、“政治性”、“文化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它本身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1)新颖性。低碳饭店及低碳采购管理均是新生事物,前者以饭店的资源节约性和环境保护性为特点,后者则表现为一种新的采购模式;前者是目标,后者是手段。全球低碳经济浪潮的兴起预示着低碳采购管理在低碳饭店创建的热潮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而获得较大的成功。
(2)生态性。饭店低碳采购管理最大的特点是低碳排放。饭店要么通过购买低碳材料、商品,要么鼓励提倡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来实现低碳排放。饭店低碳采购管理最直接的目标便是通过供应链干预来从源头上和全过程降低饭店运营中的碳排放,降低环境冲击。这一环境价值取向顺应了国内建设和谐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的潮流,必将受到普遍的欢迎和重视并走向成功。
(3)文化性。饭店的生产经营是一种生产方式,饭店产品与服务的消费同时又是一种生活、消费方式,饭店的低碳采购管理涵盖了从生产到服务的各个环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饭店低碳采购管理实际上是在营造一种新的采购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和消费文化。这一文化营造恰好契合了国家对新型旅游文化的弘扬,更具体地说,它是对中央政府于2009年大力提倡“低碳旅游方式”的一种管理响应。文化上的融通可以使饭店的采购部门借助政府对低碳消费文化底蕴的主导式夯实,消除或减少推行低碳采购管理的文化壁垒,培育饭店低碳消费的客源市场。
(4)经济性。采购是饭店运营和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瞄准所购买的产品在生产、运输、使用、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性,这实际上有助于节约采购成本。降低能源消耗和浪费,有利于饭店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显然,这一经济性特点本身便可充分调动饭店业主从事低碳采购管理的积极性。
五、饭店低碳采购管理的实现途径
1 政府创建低碳化的政策体制环境
低碳经济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稳定平衡全球生态系统而提出的。人类是全球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具体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往往是该地区生态系统的主要调控者。企业固然应当承担一定的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然而,在环境体制尚未制定和完善以及各种环境机制尚未有效运行,特别是当饭店采购部门的经理认为环境管理的成本高(如认为循环使用意味着不经济等)的情形下,企业的环境行为特别依赖于政府环保政策的引导。当前,中国饭店业低碳化目标的实现,首先离不开包括饭店采购的低碳管理在内的饭店自身的低碳化管理。但仅有饭店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政府鼓励性、引导性政策的出台,公平、合理的协调机制的建立是实现饭店低碳化管理的不可或缺的政策体制环境因素。引导性政策可以使饭店企业明晰努力的方向,鼓励性政策可以激发和调动饭店企业实施环境管理、推行低碳采购管理的潜能和积极性,而合理的体制、机制则可以有效地协调各个阶层和部门实施低碳管理的社会责任。
2 饭店业主及管理者树立低碳理念
高层领导的环境意识是企业绿色采购的动力。国外的实践表明,采购部门及采购经理已经在环境管理中发挥着比以往更为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在没有强制性和奖励性措施的情况下,中国饭店企业主动实施低碳管理的可能性较小;而企业缺乏环境意识和低碳理念指导的低碳行为,可能会脱离可持续的发展轨迹和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中国饭店业加强环境绩效、实施包括低碳采购在内的低碳管理的直接动力,往往来源于饭店业主和管理者所持有的低碳理念和他们对饭店环境绩效的不懈追求。
3 选择专业化、集约化的低碳采购方式
由于单体饭店所占比例大,个体采购规模较小的原因,中国饭店传统的采购方式一般以购买式(临时性)采购、比较式采购、招标式采购等方式为主。前两种方式常使饭店采购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被动和劣势的状态,招标式采购一般只适用于四、五星级的饭店,更多的中小型饭店无论国营还是民营,一般不会采取开招标会的形式来进行采购。即使是招标式采购,也多以成本和质量为主要追求目标,对环境因素考虑得不多。低碳采购管理对饭店采购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委托式采购、网络式采购、集团式采购等专业化、集约化的采购方式有利于饭店采购管理的低碳化,其中,委托式采购是指饭店将采购业务委托给专业的采购公司,并对采购公司提出低碳要求和低碳管理目标;在网络式采购中,饭店企业采用“绿色+资本+网络”这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通过“绿色”、“资本”、“网络”这三大抓手,可推进中国饭店业实现以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为导向的采购流程战略转型;集团式采购,无论是若干个单体饭店组成采购联盟或联合体,还是饭店集团或饭店管理集团的统一采购,均能以集团的优势来提出低碳管理的目标诉求,以达到提高饭店环境绩效的目的。
4 从有关研究机构获得技术支持
尽管低碳理念在全球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各领域、各行业有关低碳技术的研究正处在不断的探索和修正之中。专业技术往往依赖于专业机构的研究,饭店业只能从有关组织和研究机构那里获得专业的低碳技术支持。当前,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了在有关商品贴上“碳标签”的做法,中国的一些企业也已经开始了贴“碳标签”的尝试。但由于饭店采购的商品涉及的行业和品种特别繁多而且复杂,因此较为成熟的饭店采购管理的低碳技术,特别依赖于有关环境组织和饭店协会等机构的权威。
5 提供低碳采购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保证
低碳采购管理对饭店采购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化的低碳采购管理人才必须做到:掌握丰富的低碳知识和生态学基本知识;有较强的环境意识、良好的环境伦理道德和较高的环境责任感;有追求平衡的心态和工作技巧,即在追求饭店经济效益和环境绩效的平衡以及饭店整体和谐的大前提下,善于追求商品价格与质量的平衡,追求成本与效益的平衡,追求采购成本与服务质量的平衡,同时保持采购人员心理的平衡。只有同时具备了相应的知识、意识、伦理、道德、意志和情商的人才队伍才能为饭店低碳采购管理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撑。
六、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和自身的责任承担,已经不可能无视环境问题的存在。事实上,许多跨国公司都已经认识到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将其付诸实施。同时,有关“低碳”的研究也正在成为国内外饭店业研究的热点。饭店环境管理应当注入低碳经济的理念,以推动绿色饭店的创建从理论到实践的双重转型升级;具体到饭店绿色采购,则是推动饭店低碳物流在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与上、下游企业的低碳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
[关键词]:企业物资采购 管理
一、引言
采购是为满足自身的一种需要,它是以经济为主体,通过一定代价的支付方式,换取商品或劳务的经济行为,其目的是以最少支出获得最大收获。物资采购是任何一个企业重要的经济行为,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重要业务过程。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是企业实现生产和销售计划的重要保障。在确保品质的前提下,采购过程中选择适当的供应商、适当的价格、适当数量的物品或劳务,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强物资采购管理,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的首要环节。对企业而言,有效的监督和控制采购环节,才能减少企业在资金和物资的损失。企业真正认识到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要性,并实施相应对策以加强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企业产品质量,也同样影响企业的成本,因此加强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卖方市场日趋透明,给企业采购创造了有力的条件,企业采购以资金、成本管理为重点,将预算管理、采购计划、采购质量、采购信息等方面,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从而建立科学的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机制,是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升竞争力的有效办法。
二、企业的物资采购存在的问题
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企业物资采购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资采购在企业里有这严格制度,并已经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操作过程。物资采购是保障企业生产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物资采购的好坏也制约着企业的其他经济活动。因此如何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是企业采购管理的基本原则。企业物资采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过度采购:因采购回来的新物资设备,功力强、风险小、维修强度低,生产部门都乐于采购新设备,以减少维护强度及维护风险。造成采购成本提高、浪费加大。实际采购质量和效率并没有提高,导致企业资金流失严重。
2、缺乏规范的制度:在采购中不能严格按采购的程序,操作过程中执行,这样就产生了暗箱操作,在加上当前市场法规不完善,运行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到位,对风险缺乏认知度,导致在物资采购过程中上当受骗,使企业遭受损失。
3、人员素养低下: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能力、采购产品的专业知识等总体水平不高,在采购过程中采购运作不透明,导致采购人员暗箱操作,以次充好、抬高进价、伪造票据、暗吃回扣等。
4、缺乏周密的采购计划:在采购上制定的计划不完善,采购数量超过计划的物资量,就形成库存积压,采购环节多,使企业成本加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加强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的对策
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企业所需各种物资进行有计划、有组织购买的采购过程,是企业日常生产,和经营活动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物资采购,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如何价廉物美、经济合理、多渠道、少环节地采购企业的物资,就需要加强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是企业加强竞争力、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
1、建立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化
控制物资采购成本的基础,就是要建立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化,物资采购相关制度的完善,可以减少采购人员的暗箱操作。企业要制定完善采购制度和费用审批、报销制度,来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制定价格比较的采购制度,采购中的成本主要来自采购价格,而降低采购价格的手段就是在采购过程中,对采购价格进行比较。价格比较制度,可以很好的以动态形式来监控采购的全过程,并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保证质量,、实现降低成本。让价格比较的采购制度,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尽可能地减少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的漏洞,让企业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制定费用审批、报销制度,采购成本很重要的一部分来自采购经费和仓库经费等,这些费用的多少直接影响采购成本,做好采购成本控制就是要建立完善的费用审批、报销制度,建立严格审批、报销核对程序,降低采购经费,使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化。
2、加强人才管理,提高采购人员素质
采购不仅购买这样简单的行为,也是一门技术。采购人员应该熟悉业务知识,能满足工作要求。其包括:掌握业务的谈判、签约能力;熟悉企业采购政策;了解企业和供应商的需求,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灵活的头脑,了解整体的要求;有较强专业技术知识,包括特征、检验和判定质量好坏的标准和方法等。加强人才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点,提高采购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进程,也关系到企业的兴亡。企业加强对现有采购人员的培训,以提高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
3、建立良好的沟通体制降低成本
建立良好的沟通体制,可以提升企业精神、企业文化,是完善企业管理的主要方式。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使企业员工要认同企业价值观和目标,以成为自己本身的使命。建立良好的沟通体制,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途径。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体制,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效能和效率。在企业采购过程中更需要沟通,在采购过程中需要和许多部门和人员,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创造良好氛围,进行行之有效的沟通,来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镱霏.关于现代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1,02
[关键词] ERP供应链采购物流
当前市场经济趋向国际化,地域经济趋向全球化,供需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消费者的需求瞬息万变,多样化趋势更加强烈,企业只有把各种能力综合起来,将企业、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合作所形成的供应链不断优化,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企业为了适应这种需求,纷纷求助ERP系统管理,通过ERP系统的实施,为自己的企业谋求更大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一、ERP与供应链管理
1.ERP系统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资源优化调配,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ERP系统是紧紧围绕物流这条线索,控制物流信息。而采购则是物流的源头,它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和经营,并结合了供应链的思想。
2.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通过分享信息和共同计划使整体物流效率得到提高,它使物流渠道安排从一个松散的联结着的、独立企业的群体,变为一种致力于提高效率和增加竞争力的合作力量。在本质上,它将每一个独立参与者进行存货控制,变为一种物流渠道整合和管理,增加了物流渠道群体的竞争力。
二、基于ERP的供应链采购管理
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使管理者充分了解整条供应链的信息;从原材料的获得开始,到产品的生产,一直延伸到把产成品送到客户手中。管理者获得了这些信息后,可以做出更加科学、全面的决策。
1.基本思路
传统的ERP,侧重于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贯穿起各个业务环节来提高效率。但是,企业相关的供应商和客户也是ERP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提高企业内部效率的同时,注重对企业外部资源,如供应商、客户、外协企业的协调管理也显得格外重要。企业分别把客户、销售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同他们建立起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组成一个企业的供应链;实现某种程度的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即在基本合作伙伴不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时,企业可以由特定供应商或销售客户组成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以适应商场的需求。因此,对采购的要求不仅仅是完成一定的采购本身的这些具体事务,还要求采购管理者提供对供应链管理的有效支持,同时还需要拓宽ERP系统的功能、服务对象,使ERP系统正真成为供应链管理的工具,实现现代采购管理。
2.基于ERP的供应链采购管理方案
在ERP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供应链采购管理模式不仅要有传统的采购事务处理,而且要沿着供应链将供应商纳入ERP系统中来,以信息形成对供应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信息流加以控制。采购管理作为整个ERP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如图所示。
在ERP环境下,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采购除了基本的采购业务,还提供了对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支持。主要功能模块如下:
(1)供应商计划
它记录供应商的各种信息,包括供应商的供货范围、供货能力、供货质量,以及本企业合作关系的历史记录。帮助企业根据供应商本身条件和本企业的合作记录,确立合作伙伴,整合企业供应链。
供应商计划根据采购计划要求,产生相关供应商的近期采购请求。供应商通过供应链上的ERP系统获取这些需求信息,一方面便于其自身的经营活动安排,以保证对企业的供货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双向的交流,帮助双方建立、保持、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最后,供应商计划在基本合作伙伴不能满足采购要求时,能够帮助企业找到特定的供应商组成临时性的供应链,适应这种变化。
基于ERP的供应链采购管理总体结构示意图
(2)基于ERP系统的供应链采购计划
供应链采购计划处理企业ERP计划模块提出的采购要求。根据采购要求并立足于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的短期工作计划。通过这种采购计划也可以处理非生产性采购要求。实现这种部门性质的小计划提高系统的独立性,增加其适用范围。
(3)基于ERP系统的供应链采购业务
基于ERP系统的供应链采购业务类同于传统的采购业务,因此对采购业务人员而言,仅仅是采购管理工作方式改变,由传统的人工记录,改成电子数据的登记,在数据登录过程中提示的操作界面与人工方式类同。基于ERP系统的供应链采购的所有功能被集成在系统软件中,由扩展ERP系统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功能,通过Internet实现物料需求企业的计划部门与供应商之间实时互动。
(4)电子银行应付款管理
采购应付款通过电子银行实现网络收付,并同时提供于财务系统,在本系统中建立对应的数据接口。其中的核算工作由财务系统完成。
三、基于ERP的供应链采购管理方案的实现
虽然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ERP系统的功能都相当成熟与稳定,但是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实现效果不佳,其原因是没有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直接工具,传统的ERP系统是从企业内部角度集成企业资源,进行统一计划与控制。为此,实现基于ERP系统的供应链采购管理方案应当着重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ERP系统扩展功能设计
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相对稳定,各ERP系统软件产品功能类同,但是,企业规模不同、所属行业不同、生产过程不同、形成的供应链不同,企业实际选用的ERP系统不同、应用程度不同,直接影响供应链采购管理方式和所构建的ERP系统功能。因此,实现ERP系统的供应链采购管理首先要分析企业采购管理、ERP系统、信息化进程现状,特别要分析ERP系统功能及其应用现状,寻找最佳的ERP系统的供应链采购管理方式、数据库结构、操作功能的切入点,最后设计出实用、有效的ERP系统功能。
2.供应链采购功能实现
用户通过ERP系统实现供应链采购管理。录入原始数据、处理各种相关单据,完成各项事务。不同用户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输入的原始数据直接更新对应的数据库。采购的各种信息一部分由用户设置,一部分根据采购业务进行情况更新。设置供应商信息接口获取这些信息并根据要求反馈相应的数据给供应链组合和供应商选择。供应商信息接口是提供对供应商信息访问的统一接口。一方面定制了一些常用条件下的检索,例如所在地区、供货范围等;另一方面提供用户自定义检索条件的功能。
3.供应链采购优化实现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企业;采购管理
在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深化的今天,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就要提高自身实力。对于企业而言,物品采购已经不仅仅是为企业提供生产原料,更是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我国企业物品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采购渠道过于单一,采购效率较低的问题,企业要积极加强对物品采购的电子化管理建设,提高企业采购管理的质量。
一、信息化对企业采购管理的意义
信息化对企业采购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信息化是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细化管理监督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将信息化应用到企业物资管理的每个环节中,严格落实物资入库管理、验收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从而实现物资管理的细化。第二,信息化能够实现管理的专业化和精细化,企业在进行信息化采购管理建设后,就不需要再投入大量的人工成本,用于对采购数据的重复记录和填写,将管理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大大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企业采购管理的工作效率。第三,信息化还能使采购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化,使管理人员逐渐从传统的工作方式转向深层次的信息处理工作,促使企业采购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化。
二、企业信息化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企业信息化采购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采购管理部门还没有建立较为完整统一的物资管理系统,许多物资的采购数据与仓库的库存数据不完全匹配,一些数据不能得到及时反馈,导致企业的仓库数据无法实现共享,库房信息管理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重复现象。长此以往,会给企业的数据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其次,企业当前的采购计划、供应商联络和合同管理还都处于传统的手工管理阶段,对采购管理计划的控制有较大的随意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的采购风险。最后,企业的采购流程缺乏必要的信息化管理,企业在采购物资时无法做到对流程的及时公开,因此无法及时采取各项监督措施。
三、企业采购管理信息化的完善策略
(一)询价书管理信息化
企业在进行采购管理信息化建设时,可以根据询价方案制作出询价书,其包括报价截止时间、交货地点以及相关的采购措施等内容。采购员在编制完毕询价书后,可以根据实际采购情况和形势的变化对询价书进行适当的录入、修改和删除,最后将其发送给供应商,以便于供应商根据询价书对报价方案进行一定的调整。
(二)采购方案管理信息化
企业还要进行采购方案的信息化建设,企业的每次采购都是对采购方案的落实。在一般情况下,采购方案的内容主要受供应商及价格的影响,采购员在对采购方案进行科学的评价后,要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批。然后,企业采购部门才能进行方案实施。在管理采购方案的过程中,企业要加大对物资采购计划的执行力度,并根据合同规定时间对货物进行验收,从而提高企业采购方案操作的效率,大大降低企业管理成本。
(三)采购合同管理信息化
在企业中,采购合同的管理包括对采购订单的审核与变更,以及订单的初始化和退回等工作内容。采购部门不仅要做到对采购方案的信息化管理,还要做到对采购合同的信息化管理。采购合同应该包含供应商和企业的名称、交货时间与地点以及采购数额、资金等基本信息,采购员要及时修改和删除采购合同。企业必须及时解决签订采购合同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使合同执行的各个环节都能够被有效监督,提高采购合同的管理水平。
(四)财务结算管理信息化
企业要将信息化应用到企业的财务结算管理中去。企业财务结算管理主要包括出入库汇总、统计收发单据及申请付款等内容。企业应加强财务结算管理信息化建设,除了对采购过程中所有的出入库清单、合同以及货款发票等进行审核和统计,并办理相应的凭证外,还要统一物资采购中的资金管理,定期审核采购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来源趋向,做好对资金流向的管理工作,对企业财务结算工作进行有效监督。
(五)企业计划管理信息化
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对物资采购计划进行接收,也可以充分利用书面物资需求清单,对采购计划进行录入,从而实现企业对物资库存情况等信息的汇总,进而制定详细的物资采购计划,更好地开展企业下一阶段的生产工作和销售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在信息化背景下,将信息化应用到企业的采购管理中,对提升企业采购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需要认识到信息化对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从而积极利用信息化,提高采购管理的质量,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作者:赵赟莉 单位:尚美世家(北京)贸易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高雯.基于信息化的企业采购管理模式探析[J].企业导报,2016(05)
[2]国燕萍.基于会计信息化视角的中小企业存货采购管理新探[J].财会月刊,2015(11)
[关键词] 铁建施工 企业物资 采购管理
物资采购是实现物资供应计划的重要环节,是铁建施工企业生产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现代化大生产中,每个施工企业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物资。如果物资的数量不足,规格不符,质量不好或供应不及时、不配套,就会直接影响生产的进行。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首要地位,一般占50%~70%,甚至更多。要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是关键。因此,物资采购对于企业发展生产,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努力做好物资采购工作,物资供应计划才能实现,企业生产才能正常进行,企业经济效益才有可能提高。
1 物资采购管理对于铁建施工企业的重要性分析
物资采购始终是铁建施工企业经济往来中的一项主要经济活动,在市场化进程加快,铁建施工企业实施资产经营责任制的形势下,物资采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日益显现,更成为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以物资招标采购为核心的统一集中采购模式给传统物资采购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影响力正在不断地扩大,逐步地被企业越来越广泛地承认、应用和推广,成为企业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和规范采购行为的重要手段。
1.1 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是铁建施工企业提高铁路工程质量、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证
安全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而物资质量是工程质量和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以往铁路事故隐患和基建工程质量问题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是由于采用不合格的物资、设备所造成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由相关技术、经济以及法律等方面专家集体组成进行的物资招标采购行为,由于有一整套事先设计好的,包括对投标者参加投标资格审查等质量监控的程序,这就可以有效地制止不合格产品通过物资采购环节流入施工领域的可能,为确保基建工程质量和铁路运输安全打好物质基础。
1.2 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是铁建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重要途径
任何生产企业运营成本的主要部分都是物资和设备的消耗,物资消耗占铁路基建成本的65%以上,因此,千方百计降低物资采购供应成本,是铁建施工企业控制工程成本、扭亏增盈的重头戏。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采购控制和管理对利润的贡献是巨大的,采购金额一般占销售额的50%以上,以利润率10%计算,采购成本降低10%,利润率提高近50%,相当于销售额增长50%才能达到的效果。笔者根据本单位历史某一时期物资招标采购实践统计得到的数据,投标人的最低投标报价比平均投标报价低5%以上。为此,铁建施工企业通过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实现物资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是降低工程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
1.3 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是铁建施工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关口
在当前普遍存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物资采购环节中,卖方采取送回扣、给好处等不正当手段推销产品的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将物资采购的“暗箱操作”变为“阳光下的交易”,增加采购上的透明度和监控制度,杜绝人情采购、关系采购,防止和减少物资采购环节腐败行为的发生,是推动物资系统廉政建设的首要突破口。
1.4 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是铁建施工企业落实“法人管项目”的重要支点
推行由“经理管理项目”向“法人管项目”转变,是施工企业由“广种薄收”向“精耕细作”转变的重要举措,“经理管理项目”的管理方式将物资、设备采购权,工程分包权等权利完完全全地交给了项目部,又缺乏有效监督,极易发生物资采购和工程管理的漏洞和管理者的腐败。“法人管项目”既限制了项目经理的权利,也更加明确了项目经理的权利和责任,因此又能在制度上保证项目经理权利的行使,充分发挥企业与项目两方面的积极性,能充分保护国家、企业、个人应得的利益,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法人管项目”的核心就是要实现项目资源的集中管控,即资金、物资、设备、分包、施组集中管理,实行资金支付审批制度、主要物资设备集中采购制度、劳务分包集中招标制度等。
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是强化铁建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的重大举措,是铁建施工企业做大做强的客观要求。
2 影响铁建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2.1 施工地点分散、流动性大,是影响铁建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客观原因
同一个法人单位有多个分布在不同省份和线路的施工工地,由于施工地点分散造成用料的分散,必然会在数量上减弱批量采购的优势。同时,由于铁路施工的流动性,无法和当地的物资供应商建立比较长期、稳定的物资供需关系,当然难于享受到类似固定长期客户的价格优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物资供应商参与铁建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竞标的积极性。
2.2 二级法人管理体制是影响铁建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现实困难
目前,铁建施工企业仍然存在二级法人的管理体制,在铁建施工企业的一个项目部里可能存在几个不同法人的项目分部,由于受各自利益的影响和缺乏统一协调机制,项目分部都按照各自施工的需要进行物资采购,这无形中造成了采购数量的分散。因此,在涉及两个及以上法人单位的项目分部,对完全能形成采购批量的物资采购,能否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对物资采购管理工作而言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2.3 物资要料计划滞后和设计多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影响铁建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外部困难
铁路基建“边设计、边施工、边计划”的“三边”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令物资人员感到困扰和头痛的事情。不管是计划经济年代,还是市场经济年代,应该说物资要料计划都是必须而且至关重要。但是在现实施工中,那种工程早已开工,物资已经采购,但物资需用总量计划却迟迟到不了物资部门的现象早已是司空见惯。没有较为准确的工程施工物资需用总量计划,物资部门在和物资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上就不能占有数量上的优势进行充分的讨价还价。很多情况下,物资人员只是根据技术部门提供的分部分项工程物资需用计划进行订货,计划提出多少就先订多少。
2.4 缺乏一套符合国家《招标投标法》和适应“法人管项目”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
当前,铁建施工企业要进行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急需根据铁建施工企业的特点,在满足落实“法人管项目”要求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铁建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形成以物资招标采购为主,询比价采购为辅的物资采购管理约束监督体制。
3 铁建施工企业进行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方对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人的一切自觉行动都是受认识的引导和支配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物资供求关系以买方市场为主,这使得物资采购工作有了滋生腐败的温床。因此如何规范物资采购行为,历来都是各级领导和监察部门重视和关注的焦点。1999年4月,国家经贸委公布了《国有工业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暂行规定》,1999年8月30日,九届人大第十一次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及2011年11月30日国务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更是从法律的角度,进一步明确了物资公开招投标采购的工作。与此同时,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也下发了物资招标采购的指导意见,各铁建施工企业相应制定了物资招标采购实施办法。物资招标采购是一项涉及计划、技术、物资、财务、质量、监察等专业部门的系统性工作,需要各部门经济技术人员的参与、配合和支持。必须充分利用简报、新闻媒介和会议等形式进行大力宣传,介绍物资招标采购工作推行情况,将各方面人员对物资招标采购工作的认识,提高到遵纪守法的高度,自觉推动物资招标采购工作的开展。
3.2 适应铁建施工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寻求新的物流组织管理方式
在国有企业开展转机建制的改革中,有的铁建施工企业已经取消两级法人的施工管理体制,这就为建立新的物流组织管理方式开拓了改革的思路。比如,有的铁建施工企业已经组建了物资设备供应中心(简称物流中心),将下属各公司的物资设备管理人员,配套设施以及现有的物资设备资源集中整合到物资设备供应中心,由物资设备供应中心对物资设备进行统一管理,直接对各施工项目部负责物资采购供应和设备租赁业务,这样的物流组织管理方式有利于对物资设备进行集中招标采购和资源调剂。
3.3 制定物资招标采购相应的一套管理办法、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
首先,成立物资招标采购领导小组和物资招标采购办公室,健全物资招标采购工作的组织机构。为了加强对物资招标采购的管理工作,应成立由物资分管领导亲自挂帅,计划、技术、物资、财务、质量、监察等专业部门参与的物资招标采购领导小组,负责审定物资招标采购文件与标底,确定中标单位。同时,设立物资招标采购办公室,负责物资招标采购的日常组织和信息管理等工作。
其次,按以下相关内容和原则制定物资招标采购管理办法。物资招标采购管理办法一定要遵循国家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贯彻执行企业上级主管部门物资招标采购的有关规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体现真正选定技术先进、质量可靠、交货准时、价格合理、服务周到的投标单位作为物资供应商的评标定标标准。其次,坚持“物资采购五权分离”的原则,形成物资的采购决策、执行采购、物资验收、资金拨付、使用监督等环节和职权相互分离,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制约的运作机制。再者,应体现加强物资计划管理的要求,只有加强物资计划管理,才有可能变“多头”采购为“牵头”采购,变分散采购为集中采购,变无序采购为计划采购,变零星采购为批整采购。通过管理促使采购的集中,通过计划形成采购的批量,这是实现物资招标采购的前提条件。最后,应有利于推行以项目施工为中心的“物资集招分供”采购管理模式,在用料比较集中的地区,将所属施工单位的某些物资集中起来,统一进行采购,中标后,由中标单位根据各用料单位的计划,分不同地点、不同规格和数量,逐步供应物资的采购供应方式。
再次,应组建物资招标采购专家库机构,确保物资招标采购评标工作的科学、公正、有效。
最后,应加强对物资招标采购工作的监督检查。对物资招标采购工作的监督检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监督检查是否存在采取化整为零等各种手段想方设法规避招标采购的行为;二是监督检查是否存在招标过程中违反招标采购原则,不按招标采购程序进行规范操作的问题。
2012年上半年,笔者所在单位通过加强物资招标采购管理,组织物资招标采购合同金额共7274.5万元,比平均报价7809.2万元降低了采购资金534.6万元,降低率为6.85%。
3.4 强化物资询比价采购工作
在当前多变复杂的施工环境条件下,要求铁建施工企业所有的主要物资都进行招标采购显然有很多的实际困难,那么,对于那些不适合采用招标采购方式和不符合招标条件的物资,最好的管理办法就是执行物资询比价采购审批制度。物资询比价采购是物资招标采购的初级简化阶段,两者在目的和意义上的实质是相同的。把物资招标采购和物资询比价采购结合起来,做到大宗物资通过招标形式进行采购,达不到招标采购条件或者不适合招标的物资,经过询比价审批制度进行采购,是铁建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较好选择。
3.5 加强物资信息计算机网络化建设和物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
一方面,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化的电子商务应用深入渗透到物流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长期以来,铁建施工企业物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非常薄弱,造成物资队伍普遍存在年龄老化、知识层次低下、计算机等管理技术应用落后。因此,当前要做好铁建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工作,还必须加强物资信息计算机网络化建设,培养一批既掌握铁路施工物资管理业务知识,又能熟练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物资专业技术人才。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开始运行推广的物资设备电子商务平台(http:),就是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在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应用的实例。
4 结论
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经济、法律和政策的系统工程,只有从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从体制上改革物流管理方式,从制度上建立完善的约束,从硬件上投入相应的建设,才能建立起一套适合铁建施工企业特点的物资采购管理体系,实现“管理形式制度化、项目采购集团化、采购工作标准化”,实现物资采购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铁道部体改法规司. 铁道法规新编大全[M]. 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3.
[2] 法律出版社法律法规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注释本[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11.
[3] 魏国辰. 采购实际操作技巧[M]. 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3.
关键词:新背景;创新;物资;采购管理;体制
在企业的经济化主体中,为了满足自身生产需要,采购这一工作应形式而生。采购是利用支付货币或者等价换取形式向其他企业换取产品以及劳务的一种经济化行为。为了达成少支出,多收益的目标,在进行物资采购时需要按照采购要求选择多个供应商进行价格、质量、性能的对比,并且落实采购后续事宜,从而签订正式合同,履行付款义务的过程。在经济瞬息万变的今天,很多企业由于采购工作出现问题从而导致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综上所述,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大潮中,加大对采购工作的管理力度将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手段。
一、创新物资采购管理体系的现状
创新采购物资的相关管理工作在我国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中占据着及其重要的位置。针对管理者而言,应充分关注采购物资的相应管理工作,以此扩大企业的经济收益。伴随着我国经济化水平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也在随之提升,我们已经形成了买方的专属市场,同时也给我国物资采购的管理体系带来了创新
契机。
(一)近些年来,受金融危机影响,一部分大中型加工企业随之倒闭,企业自身的亏损额也在递增。在物质市场价格巨大波动的状况下,一部分企业因市场误判占据了大量资金。伴随着商品价格下调,产品出现销售困难的状况,相应企业也因资金无法迅速回笼而致使资金链,进入了发展瓶颈期,在这种状态下,急需对企业现有的物资采购管理体系进行相应创新。
(二)近些年来,在国家大力度鼓励和支持下,多数企业取得了优异的发展。一部分企业的物资流动量相对较大,这也给采购管理中的控制成本工作带来了充足空间。伴随着我国经济化水平的快速发展,企业以寻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成为根本目标。减少成本支出是提升自身效益的根本途径,这也就促使了我国物资管理领域的创新及发展。
二、创新物资采购的管理体系的针对性思考及对策
物资采购的相关管理工作极其重要,它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在满足相关供应需求的条件下减少企业采购支出的成本,支出成本的减少直接导致经济效益的增加。为了使采购工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创新机制工作就变得势在必行,下文针对工作实际中的采购管理进行充分认识及思考:
(一)增强建设采购管理新型制度,形成采购规范化
普遍情况下,物资采购的相关管理总则明确指出:采购管理工作应从减少成本、保证供应以及缩减风险等方面着手。在物资的采购过程中,应该建立一套具有规范性的制度,利用合理科学的物资采购管理体系对各项工作进行约束及控制,例如:物资集中采购以及物资采购监督检查的相关制度。
经过反复实践表明,对所需物资进行分散采购是导致一部分腐败问题的重要因素,而利用物资集中采购的形式可以将采购时产生的漏洞进行充分填补。在大型企业中,利用集中采购的方式可以获得很大优势,从而直接减少采购成本。根据管理对象,增强采购管理的相关制度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针对采购人员进行相应的监督及控制,一是需要从基础教育着手,提升采购人员的法务知识以及观念;二是运用相关监管技术,例如建立评标专家库以便随时调取专家进行共同招标,避免暗箱操作的发生。
2.对采购商家加大监督力度,在进行采购招标前期,应预先起草出规范文件并且在进行招标时需要严格据此执行,同时还需要对采购全过程进行追踪式监督,例如不定期针对中标规则进行调整,以避免投标单位发生串标事件。
3.对采购成本的相应控制力度予以加强,凭借高端电子设备增强信息化管理以及相关市场调查,针对已定的采购成本做出合理的成本预算,并且在物资采购工作全部完成后进行成本结算以及评估,避免采购经费出现“合理流失”。
(二)对数字化平台进行应用结合,提升资源信息及物资共享程度
物资采办站针对物资管理的数字化模块进行开发,历经一年试运行,在试运行中逐渐转换原有的思维模式以及管理方法,这对物资管理人员来说,起到了一个有效的促进作用,为业务人员的日常办公提供了方便,充分丰富了原有的管理手段,在物资管理的日常办公,教育学习方面均提供了优质平台,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三)运用网络招标的方式,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
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招标采购工作主要是利用相关计算机技术作为承载载体,把已有招标过程向电子商务类转化。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电子化的采购方式,因为双方未发生见面的状况约束,可以有效避免人为采购的随意性,将原有模式颠覆。上述措施做到了规范相应采购成本的原则,同时也达到了日常化采购的目的。
结束语:增强采购物资的管理工作是企业减少成本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主要手段,更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前提。在物资采购管理的新型体制下,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给予供应商真实评价,对物资采购工作起到了充分保障作用。综上所述,物资采购的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对管理方式进行不断创新,保证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安全生产的整体水平,完成企业的后续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建利.新背景下创新物资采购管理体制探讨[J].中国商贸,2012(15).
[2] 赵建萍.电力物资采购管理创新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20(12).
关键词:大型钢铁企业;集中采购;统一管理
前言
目前,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设备集中采购管理的重要性。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就应该将拥有的所有资源管理好,并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发挥在自身的优势领域之中。大型钢铁企业的设备集中采购管理是指对材料、设备由企业总部进行集中的采购与调配管理。通过此类办法,可使得很多大型钢铁企业实现经济收益目标。作者所工作的宝钢某150万吨/年的热轧厂,设备、材料、备品备件种类约有13000余种,更不要说长流程(包括原料、炼铁、炼钢、轧钢等从原料到成品的生产线)的钢铁企业。通过这一情况来看,提高大型钢铁企业设备的采购管理,对于企业的优势与产业链构建、企业设备质量与核心的竞争力来说都将有极其深刻的影响,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 当前大型钢铁企业设备集中采购管理现状
1.1 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规模效益
大型钢铁企业往往经历了数年甚至几十年的运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比较完整的采购管理制度。总的来看,当前的钢铁企业采购管理状况参差不齐,随着钢铁企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很多不足也越来越明显。首先来讲,很多的大型钢铁企业并没有发挥有效的采购规模效益。为了满足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需要,这些企业的设备材料采购往往在数亿元左右,部分企业甚至达到几百亿元,大部分物资通常在经济发达的城市进行采购。常见的采购工作都是由大型钢铁企业的分公司、设备采购部或者项目工程部来完成。因采购规模的不经济性和总量的不确定性,很多大型钢铁企业不能使自身的资源优势发挥到最大,在价格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无法有效控制采购成本,使得采购成本偏高[1]。
1.2 重复采购情况增加了库存
由于一部分企业并没有实行统一的采购管理制度,很多内部的分公司与项目经理需要根据自身所承担的任务去采购设备,形成了管理的混乱和购买上的冲突。如型号基本相同的通用物品:行车、泵、阀门、备品备件,分子公司各自采购其各自的数量都不多,显然价格也比集中采购偏高。部分企业为了确保现场的安全生产,在库存上都留有一些余量,导致库存总量的过剩。很多企业的设备属于闲置不用的状态,这也就使得了大型钢铁企业中内部浪费了宝贵的运行资金,管理成本大大提升,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竞争力的下降。
1.3 使用率和利用效率较低
因大型钢铁企业内部缺少集中采购管理模式,重复的设备采购也使得设备超过了实际的工作需要。但内部调度上没有协调好,使得部分设备处于闲置或者半闲置的状态,尤其对一些为适应工程设计的要求而购置的特殊设备。据以往经验来看,很多的大型钢铁企业的设备使用利用率并没有达到百分之百,这也就代表了有一部分的设备处于闲置的状态,因此还存在较大的使用潜在空间。大型钢铁企业应在设备的使用率与利用率上进行精细化管理,解决资源不足与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使企业的整体运营规模不断扩大[2]。
1.4 管理能力欠缺
随着大型钢铁企业的经营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因此设备的数量也在不断上涨,但管理设备的资源却显得明显不够,并且很多技术人员的数量也无法满足现场的管理需求,影响了大型钢铁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并且很多企业内部的制度并不清晰完善,监管的力度也并不强,从各个方面均一定程度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发展。
2 加强大型钢铁企业设备集中采购管理的措施
2.1 对设备集中采购认识的提高
为了提升企业的成本竞争力,需要将设备集中采购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实践运用。首先需要提高企业内部对于设备集中采购管理的认识,目前很多的大型钢铁企业对于设备集中采购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盲目采取一些措施,虽然有一定的效果,总体还是非常混乱。对于设备集中采购的重视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但具体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瓶颈。实际的困难源于对实质的认识程度不够。对设备的集中采购管理是为了杜绝重复设备的购置,保证设备的质量能够达标,提高使用效率,最终节约成本。公司相关的部门与管理人员需要提升对此方面的认识,推行大型钢铁企业的设备集中采购方案[3]。
2.2 管理制度的完善
因大型钢铁企业设备采购范围较广,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的介入。制度中应明确注明各个分公司所负责的项目与职能,将相关的责任进行清晰明确的划分,并将所需要的手续与程序明确制定,使得设备的集中采购管理运行规范化。在集中管理制度施行过程中,应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能任何设备都采取集中采购的办法,应依照实际设备的需要情况进行规划。节约生产周期的总成本才是根本目的,可以说,集中采购管理制度的完善也有利于大型钢铁企业更好的发展。
2.3 做好拟购设备的分析研究
大型钢铁企业的设备采购需要的投资金额较大,占企业成本比例也较高,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也大。对于设备的采购需要统一的安排,进行前期的采购方案策划,事先要做好可行性研究,对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在此之前应思考权衡拟购设备是否技术先进可靠,能否为企业创造经济收益、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等等。并且需要研究设备能否在不同的工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并且要考虑重复设备的购置问题,使大型钢铁企业的资金利用发挥大最大化。
3 集中采购的关键点
沃尔玛供应链体系是集中采购的典范,他们建立了高效的集中采购方式,而且第一家使用了卫星的方式对全过程信息化进行高端支撑。集中采购是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对一系列的产品进行及时的收集、分析、统计、计划。根据作者的多年经验,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1)建立有效的集中采购的目录名单,包括产品、主要参数的信息,编制详细的物料代码。
(2)对信息进行有效的跟踪、记录、管理,作者所在的公司采用了SAP数据库软件系统,进行项目情况的全程沟通。
(3)进行有效的供应商管理。进行集中采购供应商的质量是成败的根本,在社会化大体系的背景下,企业和供应商需要签订质量承诺协议。
(4)建立供应商后评估和评价体系。在集团范围建立建立供应商的评估体系,对供应商的各种行为进行综合评价。
(5)对物流进行有效、系统的管理。在大型钢铁企业中,物流占了整个成本链中的重要部分,特别是西部企业,物流本身就可以转为效益。物流仓库的重要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4 集中采购的效果分析
任何单位通过严格控制各方面成本,特别通过集中采购降低工程、设备等采购成本。例如,表1为作者2015年7-12月份收集的同类产品招标前后价格比较表,集中采购后采购成本低约15%-28.35%;甚至在植被绿化上,招标后比招标前的总价格降低了约45%,见表1。
例如行车的钢丝绳从原来的6400元/吨降到降到4200元/吨,扣除因物价变化因素,采购后比采购前优惠率6.25%,对于通用物资,不同的规模意味着不同的话语权和价格。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型钢铁企业的设备集中采购管理对于企业的经济收益来说十分重要,并且能保证钢铁企业的工程需要。但目前我国的大型钢铁企业内部的设备集中采购制度还存在极大的不足之处,解决其中的问题是我国相关部门应思考的首要问题。对钢铁企业的设备集中采购,对制度完善管理,并实际应用于工程建设之中,将极大程度改善我国钢铁行业的收益水平,并整体推动基础工业的发展,对我国的整体经济建设来说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樊建忠.大型钢铁企业设备维检集中管理的思考与探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4,6: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