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范文

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医学科研实验室建设

第1篇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综合实验室;医学院校

运动人体科学是在体育学基础上与医学、生物学相互交叉派生而来。实验教学是运动人体科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国外目前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发展迅速,为推动教学、科研、训练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国内院校该专业实验室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经费有限、设备配置不合理、专业实验人才缺乏、管理制度不完善等诸多情况制约着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的发展。

我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2004年开始招生,2010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但长期以来,没有专门的综合性实验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各专业课程在不同的分实验室完成,学科间缺乏交流,使学生的知识显得支离破碎,不能形成统一的知识体系;此外,局限于传统模式的实验室,很少能够与运动实际相结合,不能给本专业乃至全校师生提供健康促进、运动处方、运动心理等方面的指导,使学生失去了参与实践的机会。为了适应当前形势,必须进行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教学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人、财、物的统一管理,资源共享,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1 优化实验室设置,建立综合性实验室

我国各院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的经费和研究条件,难以达到本专业今天高度发展的需要,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交叉和合作,通过多学科的合作解决一些运动人体科学中的重大问题。把实验室功能单一,小而不全,很难形成有相当规模与水平的专业实验室,如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实验室合并为运动人体科学综合实验室,突出本专业特点,将原各学科实验室的师资、设备统一调配,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增加相关各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提高学科的发展和实验水平。适应学生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应安明等报道,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按教学、科研、开发三类和教学技术体系、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和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三个层次重新规划调整垒校实验室的设置,实验室由原来的85个调整组建为52个,减少了40%。这样基础教学和技术教学等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或者说借助整个学校的力量,如基础医学院、药学院以及心理学系的力量,使实验室能更好的利用有限的资金发展自己的特色优势专业。

2 调整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立创新性实验室

运动人体实验可以本专业学科的内在结构,对现有实验进行重新调整,将以单门课程为基本单位形成的课程设置,调整为由几门密切相关课程共同组建的综合实验,形成功能明确、层次合理的优化结构。突破传统的验证型实验模式,开设多种类型的实验,使之从验证性实验向创造性、设计性转变,按照必修与选修实验相结合,现成与自创设计实验相结合,应用性与设计、创新性实验相结合原则构建新的实验模式。建立起导师制,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不断更新实验教学手段,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软件、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探索运动人体科学中仿真性和虚拟性实验的实践与应用。坚持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更应知道如何应用这些实验方法、手段于体育实践中,进行人体机能测试、运动选材、体育康复理疗等解决实际问题。

3 建立开放性实验室

3.1 知识传播方式的开放

首先在实验项目上向学生开放,学生自选或自行设计实验项目,实行预约式实验教学。建立实验室网站,将全部实验项目制成网页,包括实验内容、要求,实验要达到的目标、实验方法,向学生公布。让学生自选项目或自行设计项目。或将部分仿真、虚拟实验推向因特网,可通过网页获取知识完成部分实验操作。

3.2 实验对象的开放

首先,实验室在完成其基本教学科研任务后,可面向校内师生和社会人员提供体质测评、健康监督、健身、减肥、体疗康复、心理测试、运动处方等,在提高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同时,更好地为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提供服务。其次,为各级体委和运动员选才提供相关服务,向各类运动会、运动队、健身俱乐部、民间体育运动会等提供机能测试、健康监督、康复服务、心理测试、心理咨询,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帮助。

4 建全实验室队伍

实验室队伍建设是能否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多途径多方式吸引高学历的人才从事实验室工作,尽快建立自己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实验室人员的业务素质,拓宽实验人员的知识面,打破了原有实验技术人员固定在某个实验室的格局,实验室全面负责实验教学工作,使实验教学人员具有一专多能的要求,掌握相近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使实验技术人员至少掌握两门学科以上的实验教学工作,人力资源达到一定程度的共享。周月娟认为实验室队伍建设是实验室能否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可以设立流动编制,聘请研究生当实验指导教师是实验室队伍建设工作的一大亮点。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的实验队伍建设可以参照其他大学和专业的做法,一方面提高当前实验队伍的素质,一方面采取多种方式吸引高学历的人才从事实验室工作。

5 结语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为学生今后的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际动手能力。建立以为教学为主要目的的运动人体科学综合实验室,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综合型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的建立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加接近体育运动的实践,同时使实验室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全民健身活动的实施,发挥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占坤,吴兰花.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大学生专业承诺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9,22(7):68-69.

[2]孙建翠,亓建洪,于学美.医学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调查与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88-90.

[3]范学辉,胡柏平,宋伟,张清安.高校体育科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路的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2):103-106.

第2篇

摘要: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对唤起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本校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实践,从平台的运行模式、运行效果等方面做了介绍。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33-02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精神,大学生培养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大学课程设置要“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1,2]。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要良好的研究平台。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搭建了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扎实的科技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建设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意义

医学是实践性科学,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一个学校的实验室建设水平和实验教学质量是体现其教学水平的重要方面。先进、高效和开放运行的教学、科研实验室是一流大学的标志。传统医学实验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并认为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课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只要完成“规定动作”即可,故注重课内实验,轻视自主学习[3,4]。上述观念在强调培养能力、鼓励创新的今天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改革当前传统的医学实践教学模式和体系势在必行。为了培养创新人才,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应运而生。这一平台既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基地。搭建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对唤起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运行

1.分层次运行模式。(1)基本实验技术培训。实验中心选取常用的实验技术,包括细胞培养、基因转染、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纯化和鉴定、DNA提取和鉴定、RNA提取及RT-PCR、免疫荧光、免疫组化、蛋白质提取及western blot、动物疾病模型制备等,专职带教老师指导学生掌握相关实验技术。通过基本实验技术的培训强化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2)指导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建立实验方法,完成选题及实验的全过程。在实验进行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引导和启迪。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自己查阅文献资料,学习最新理论与技术、最新方法和手段并应用到自己设计的实验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实践能力。(3)申报科研项目,开展科研实践。第一,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综合设计实验的基础上,中心鼓励学生申报院级、校级和省级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安排教师指导,提供实验场所、试剂耗材和仪器设备,为各项训练计划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第二,选送拔尖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中心依托学院科研实验室,为动手能力强、对教师的科研课题有兴趣的学生提供直接参与科研课题的机会。在老师直接指导下,本科生围绕部分课题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直接参与科研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可以为学科提供优秀的研究生后备队,从而促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中心已组织数十名学生进入老师的课题组,学生们普遍反映,经过系统科研训练,具备了基本的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强,在读研读博时能更快地开展课题研究。(4)组织学生参加各级竞赛。参与科技竞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因此,中心不断培养并选派优秀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科技竞赛,如全国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展等。参与竞赛的同学充分体验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无论获奖与否,享受过程中的苦辣酸甜,为学生成长积累了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

2.平台运行的坚强保障。(1)人员保障。平台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凝聚了一批热衷于本科生实验教学的教师和教辅人员,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相互合作、密切配合,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人员相对稳定、老中青结合、学历层次较高、热衷于实验教学、充满朝气的实验教学团队。这支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互通、<嬷敖岷系氖笛榻淌Χ游橐约耙滴袷炝贰⑺刂式细摺⑾喽晕榷ǖ氖笛榧际醵游椋为保证平台顺利运行提供了坚强的保障。(2)制度保障。学校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改革,在学校发展规划制定时,优先考虑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革。在组织、制度及管理方面有保障。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建设与管理、经费投入、教学质量监控和鼓励实验教学改革以及规范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相关政策。实验中心始终坚持“管理机制―质量体系―评估制度”三维并举,保证中心“以人为本、高效集约”的运行,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平台。(3)经费保障。学校每年均投入固定的实验室建设经费、实验教学仪器设备费和教学消耗费,专款专用。学校也建立了激励机制、奖励机制、约束机制和运行机制,优先保证中心在人员配备、经费配套等方面的需要,创造良好的实验中心建设环境,激励高水平教师参与实验教学。

三、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的运行效果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接触科研,学生们自觉自愿去学习、去探索。在创新实验活动中,鼓励广大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去设计自己的课题,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创新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准备实验动物、安装调试实验仪器、配制实验试剂,动手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3.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科研训练中,学生首先要确立实验目的,围绕实验目的查阅大量文献,最终设计出详细的项目方案并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遇到实验技术方面的问题时,需拓展思维,分析解决的方法。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学生们无论是申报科研项目还是参加各级竞赛,都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小组成员有分工有合作,在团队协作中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竞争意识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四、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取得的教学成果

近年来,学生设计和完成创新性实验近60项,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被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收录9篇,多次获得全国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获得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五、结语

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增加了学生的动手机会,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求实的科研态度,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5]。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实验平台值得在更多的医学院校推广。

参考文献:

[1]宋凤兰.高校创新实验平台建设的几点思考[J].广东化工,2014,(15):281-282.

[2]成丽,杨祖幸,汤洁,李峰,汪宏,吴勇.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与管理机制创新[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3):166-168.

[3]郭静,周红,吴晓燕,郭军.基础医学分级实验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6):529-531.

第3篇

【关键词】本科医学生 分子生物学 开放型实验室 建设

【中图分类号】R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038-02

现代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基础扎实、多学科、适应性强、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教育部也明确提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建立开放型实验室并向广大学生开放成为评估学校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平台。课题组依托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通过借鉴其丰富的实验室建设管理经验,进行了本科医学分子生物学开放型实验室建设并应用到了本科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教学。现将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一 本科医学分子生物学开放型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医学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疾病的学科,涉及的生物大分子不能直接观察,仅有课堂理论教学不能给予学生形象直观的认识。且医学分子生物学在理论课教学中涉及大量先进分子生物学技术,学生需要通过具体操作才能掌握这些技术,所以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传统的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由于教学时间和实验室场地的局限,大部分实验内容由教师与实验员事先准备好,学生按照书本内容机械模仿或者由老师示教。这种方式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建立开放型实验室是实现资源共享、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实行开放型实验教学是实验教学方式的创新,是课内实验内容补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已有的实验室资源实行开放式使用,利于设备资源的充分利用;利于组织和引导学生系统地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实践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本科医学分子生物学开放型实验室建设要点

1.场地规划

开放型实验室不同于普通实验教学实验室,需要全工作日开放,学生科研实验也需要一个相对集中的场地完成。为了便于管理、统筹安排,本实验室从已有的场地中专门划分了一间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在该实验室中划分如下区域,中间放置实验台和试剂架作为公共实验区,四周边台划分为常规仪器使用区、精密仪器使用区以及污染实验隔离区。学生在该实验室中能完成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大多数操作,既合理利用了场地,又方便了人员和设备的管理。

2.仪器配置

在开放型实验室中,仪器使用频率高,常规仪器设备需求量大。因此实验室配置有足量的常规耗材如EP管、玻璃试管、离心管等,对于经常使用的普通设备如电泳仪、电泳槽、普通离心机等基本配置为2~3台,对于一些较为贵重设备,如电子天平、转膜仪、PCR等至少配置一台。上述仪器配置能完成大多数常规分子生物学科研实验。

3.人员配备

开放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的合理配置,对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合理规范使用仪器设备等具有重要作用。人员配备包括管理人员、专职指导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其中,管理人员主要进行实验室设备、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入室本科生的统筹管理,由具有多年工作经验、责任心强且具有较强统筹协调能力的高级职称专职科研人员担当。指导教师负责带领入室本科实验小组设计并完成分子生物学科研实验,需由具有较丰富的理论和实验教学经验,具有一定科研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学或科研人员担任。实验技术人员负责常规仪器的使用指导和日常维护,应由具有多年仪器使用经验且具有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的实验技术人员担任。各成员明确分工,各尽其职,共同完成入室本科生的培养工作。

4.制度建设

一个实验室的正常安全运行,离不开合理健全的规章制度。作为一个面向本科生的开放型实验室,制度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开放型实验室人员流动大、开放时间长,学生科研工作能力参差不齐,仪器数量多,仪器使用频率高,这些都加大了实验室管理的难度。因此,本实验室制定了实验室入室管理制度和仪器使用制度,包括《入室申请及承诺书》《本科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开放管理规程》《仪器使用及管理制度》《仪器使用申请及预约申请制度》等。对于常用仪器均编写了标准操作规程,高级贵重仪器采取专人专管制度。通过制度的制定、试行和进一步修改,使实验室的各项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的体系。

三 本科医学分子生物学开放型实验室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本科医学分子生物学开放型实验室成立之后,通过在课堂上大力宣传,学生入室进行科研实验学习的积极性高涨。学生首先填写《入室申请书和承诺书》,提交实验室主任审查批准后,组织学生学习实验室管理制度和仪器使用制度,对常规仪器的使用进行统一培训,按学生需求将他们分为多个兴趣小组,每个兴趣小组安排一名专职指导教师进行指导,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设计实验,并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实验课题。目前,本实验室已接纳本科兴趣小组十余组,本科入室学生56人次,其中由兴趣小组设计并申请的“香樟挥发油对人胚肺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课题获学院院级课题立项资助,相关文章也在正式省级刊物上发表。

综上所述,通过本科医学分子生物学开放型实验室的建设和开放,为本科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和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场地,通过入室进行实验或科研,可大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科技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宝林.提高军队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

[2]王朋.高校开放型实验室建设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1)

[3]卢常伟、李岩、刘陵顺.实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4)

第4篇

一、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现状

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门类偏少,学时比重偏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较差,他们热衷于考级拿证、热衷于上网冲浪,而阅读诗歌、欣赏高雅音乐的不多。鉴于以上情况,许多高校开始重新修订教学计划,加快人文课程改革。经过几年努力,医学院校的人文学科建设出现了一些可喜势头,但总体来看还是十分薄弱的,大多数课程是依据教师的兴趣开设的,缺乏学科的整体规划,课程安排不够严密,随意性较强,课程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近几年来,随着高等院校对人文教育认识的重视,以及部分医学院校合并入综合性大学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师资较强,医学院校在人文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医学人文学科的水平离它应当承担的责任还相距甚远,医学人文教育依然任重道远。

二、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存在问题的原因

1.对医学人文教育认识上存在偏差

医科院校对医学人文教育的认识,把人文教育曲解为人文学科教育,认为开设了人文课程、讲授了人文知识就是进行了人文教育,没有形成一个对学生的内化教育机制。人文知识被老师概念化地体现在教学内容中,学生仅记忆这些知识的表面含义,而没有理解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对人文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理论课程考核方法,采用开卷或闭卷的形式考核学生的人文知识,且考试结果与学分挂钩,学生为获得学分而学习。此外,医学人文课程归为一般素质教育范畴,没有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1]。

2.对医学人文教育重视不够

在医学教育上,侧重专业技术教育,忽视人文教育。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施文理分科,形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长期对立的局面。医学教育对医学人文教育重视不够,单纯追求专业技术的提高,虽然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开设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但课程设置较为单一,选修课为多,课时相对偏少,教学形式不够灵活,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3.医学人文教育师资匮乏

我国医学人文教育起步较晚,师资力量薄弱。一方面,医学人文教育横跨医学和人文科学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对师资素质要求较高,但专业从事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师非常少,医学人文教育多由人文科学教师、医学专业教师或医学教育管理者兼职,医学专业教师缺乏人文知识,人文科学教师缺乏医学知识,教师的知识结构欠佳;较少开展对医学教育领域教师的人文课程培训,使得教师人文修养的后续培养不足。

三、医学人文课程实施策略

1.合理设置医学人文课程

按照循序渐进、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原则,分阶段构建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第一阶段为人文课程基础内容学习阶段,在大学一、二年级进行,主要使医学生了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对医学及医学这个职业的相关知识有正确的认识。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临床医学导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第二阶段为人文课程综合内容学习阶段,在大学三、四年级进行,结合专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对医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等。第三阶段为人文课程应用阶段,在大学四、五年级进行,这个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提高学生处理和解决医疗和社会问题的能力,注重实践能力锻炼。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集中见习、分散见习、案例讨论、实习等。三个阶段相互联系,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教师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影响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引进人文学科和医学学科的双领域人才、教师人文素质培训、聘请外校医学人文专职教师等方法解决。此外,在医学人文专职教师的待遇、地位等方面加以重视,出台相应政策支持鼓励其继续教育和深造,避免医学人文专职教师人才流失。

3.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为了保证医学人文课程的质量,要加强课程建设。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加强人文课程的管理,规范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大纲,加强对课程的质量控制;二是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社会实践,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水平;三是为医学人文课程的学科研究创造条件,规定学生人文素质课程的学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5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实验室;

管理艺术设计实验室是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艺术教育和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改进与创新,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数量逐渐增多,且计算机新技术等设计复制课程也在不断的改进与完善,给高校的艺术设计实验室的发展与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高校需要建立起科学的艺术设计实验室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高校的艺术设计实验室能够有序运行,能够促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践操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1]。

一、艺术设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艺术设计发展较快,但是起步较晚,而且随着近年来市场中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在高校中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招生和录取规模也在逐年扩大,但是高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空间以及师资力量却没有变化,这导致高校教学资源远远不能满足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艺术设计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中也就相应的存在一些问题。

(一)地域条件阻碍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大多数高校在选址的时候,会选择远离市区环境较好的郊区,这虽然可以营造舒适的校园环境,但却不利于艺术设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因为艺术设计需要紧紧抓住市场的需求,学生艺术设计的产品需要在市场中接受检验。但是高校离市区的距离较远,学生就缺乏实习和实训的环境,不能及时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术和设计水平进行检验[2]。

(二)师资结构不合理,管理缺乏约束

在高校中由于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较少,青年教师较多,教学师资结构不平衡。青年教师虽然观念新颖,但是教学管理的经验不足,在艺术设计实验室的管理中,往往不能妥善处理出现的突发性问题,这就使得实验室管理缺乏实际的约束性。中年教师虽然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但是在设计实验室的一些新的设备以及掌握全新的教学理念方面就显得比较欠缺,这就严重影响高校的艺术设计实验室作用的发挥。

(三)教师的压力较大,疏于管理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尤其是主任教师不仅要负责学生的教学工作,还要负责招商引资以及设计实验室的基础设施等工作,且在高校的实验室建设中的一部分经费需要教师自行筹措,这就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就使得教师很难平衡设计实验室管理和其他工作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教学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学生提高艺术设计实践水平[3]。

二、艺术设计实验室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同时展保持一致,满足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一般在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会开设平面、动画、陶艺以及装饰教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具体包括书籍、广告、家具、展示等平面设计课程,印刷、玻璃、金属等装饰设计课程,以及平面动画、多媒体、影视、虚拟立体动画等动画设计的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是以工作式教学为主的,即把艺术设计实验室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学生在大学阶段会学习到各个方面的知识与内容,这些教学内容是与商品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开设艺术设计实验室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满足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二)校企联合,实现互惠互利

高校的艺术设计实验室可以加强同企业之间的合作,来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一方面,学校可以解决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合理和问题,并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体验机会。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就可以检验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与艺术设计相关的知识,并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收入。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和学校合作,向学生提供实习工作岗位,可以应用学生新鲜的艺术设计创意,还可以有效的控制企业用于招聘雇佣艺术设计工作人员的成本。通过校企联合既能解决学校建设管理艺术设计实验室资金匮乏的问题,也能缓解企业的用人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

(三)使学生、教师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艺术设计实验室不仅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地方,还是学生不断参与实习与实践的场所。高校建设发展中加强艺术设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实验室,在自己的空余时间只有的进行艺术创作,学生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其中,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三、建立科学的艺术设计实验室管理机制

(一)加强校企合作,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能够不断的提高高校艺术设计实验室的整体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设计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不断提高,学校就有必要谋求更高层次的合作与发展,将一些优秀的企业引进来[4]。引进优秀的企业,加强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学生可以通过在企业的实习经历获得宝贵的艺术设计的经验,有效的反馈艺术设计实验室的教学成果。同时,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应该只局限于在学校的艺术设计实验室中检验自己的操作技术,应该从校园设计实验室中走出来,走到企业和社会中去。学生可以在与学校合作的企业中实习,参与到实际的设计中,不仅可以为企业创造出经济价值,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企业同学校的设计实验室进行合作,为学校实验室提供一定的资金、项目支持。另外,企业为学生提供岗位的同时,也可以深入了解学生,从中选拔出一些对企业发展有利的人才。

(二)完善设计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要想能够建立起科学的艺术设计实验室管理机制,就需要建立和完善设计实验室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的规章管理制度可以使设计实验室的管理更有依据,这样才能把每项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这样才能建立起艺术设计实验室良好的管理和使用秩序。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的特点,制定类似于《艺术设计实验室管理办法》、《艺术设计实验室贵重设备使用管理办法》等相关的管理细则[5]。在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制度后,要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这样该细则和规章制度才有现实意义。因此,就要严格执行这些规章制度,使用设计实验室的学生和教师不仅要充分的了解其中的内容,还要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师要保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遵守使用守则,实验室的管理员要进行及时的检修与升级,保证设备可用于教学。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室的管理中来,增强其管理意识和维护意识。

(三)合理配置实验室教学资源

在高校中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课堂教学所需的设计实验室较多,如果各个实验室在设计和建设的时候没有进行及时的沟通,就会出现实验室重复建设的现象,就会造成严重的教学资源浪费。这就需要高校在进行设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时,能够对各实验室的功能、所需设备等因素进行考察与分析,对艺术设计实验室进行长期的、可持续的长远规划。学校应该组织相关的教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考察本校对艺术设计实验室的设备、功能的具体需求,同时还要到其他学校进行考察,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当学校的设计实验室建成后,教师就要对教学设备、教学资源等进行统筹,并优化其配置,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减少实验室资源闲置和实验室效益不断下降现象的发生。艺术设计实验室的管理人员要定期对实验室的设备、器材进行及时的维护与检修,还要及时升级系统,使实验室的系统能够满足市场中对艺术设计的需要。

(四)提高设计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设计实验室是否能有序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实验室的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高低。他们不仅负责安装和调试实验室设备,还要负责其日常维护检修和指导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因此,要想在高校建立科学的艺术设计实验室管理机制,就要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可以针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开展相关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具备处理实验室常见和突发使用故障的能力;并鼓励他们积极的参与到相关的科研和竞赛活动中,通过实践来不断提高其专业素养;还要建立起完善的奖惩制度,通过经济手段等途径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进行评价,这也会刺激他们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促进科学的艺术设计实验室管理机制的建立。

(五)加强艺术设计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设计实验室开展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建立起科学的艺术设计实验室管理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实验室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高校要加快对艺术设计教师的培养,消除教师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教学观念,要尽可能的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艺术设计理论教学教师和实践教学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要有针对性的派出相关的教师到有优秀的管理经验的其他院校去学习、考察,学习外校先进的管理经验,并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提高艺术设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建立起科学的设计实验室管理机制,促进学生艺术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呈现出一种蓬勃发展的态势,因此各个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要加强对艺术设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的探索,建立起科学的艺术设计实验室管理机制,使实验室的各个因素都能和谐有机发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华明,吴傲冰,王萍,白汶灵.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难点和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05).

[2]张方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2).

[3]徐凯歌.医高校艺术设计实训室科学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装饰(理论),2013(4).

[4]卢梅英.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文教资料,2011(5)

第6篇

关键词: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科学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数量稳步增加。高校实验中心是教学的主战场和科研的基本平台,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集教学、科研和技术转化为一体。大型仪器设备是推动高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基础,同时是高校开展科学研究的硬件支撑条件。大型仪器的管理和使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重视高等院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从仪器设备购置、设备安装、验收、调试使用、技术资料建档、维护保养、维修和报废等各环节进行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作用,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检验数据。因此,科学管理大型仪器设备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加强购置计划的审查与论证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加强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计划的论证。把好购置计划的审查论证关,根据学科发展建设规划,教学科研任务,经费来源,技术人员等条件,提出大型仪器购置计划。组织学科专家的论证会,论证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的必要性,提出设备购置品牌、技术参数、价格等意见,提交学校会议审批。

2建立仪器设备档案

为了掌握仪器设备的技术状态,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有必要对仪器设备进行动态管理并建立完整的档案。大型仪器设备建档内容主要包括:档案卡、使用说明书、保修卡、合格证、验收表、仪器检定、校验情况记录、使用记录、期间核查记录、仪器损坏、故障、修理记录、仪器维护保养记录、仪器设备存放位置变更记录和仪器设备报废情况记录等。

3建立使用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工作要坚持专管专用的基本原则。对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要实行专业技术培训和高温高压仪器设备操作培训。建立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网站,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简介、功能介绍、用途情况、简单的操作规程、使用论坛、使用预约等。一是制定操作规程简表,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人员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后,要结合大型仪器维护的相关资料,制定大型仪器制作操作规程。二是制定使用规章制度,学校层面制定的大型仪器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办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实验中心实验技术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大型精密仪器使用规范和大型仪器实验记录本等操作性标准,以便提高大型仪器管理和使用的可操作性。

4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及维修

仪器设备的保养维护是一件经常性的工作。操作使用人员要严格按照仪器设备的操作指导规程进行维护保养。实验室应建立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设备责任人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认真填写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设备使用人员在使用中或使用后发现仪器设备有异常时,立即停止工作,迅速查找故障。如果无法排除故障,应及时向实验室设备管理人员报告,安排工程师检修。维修后重新进行检定和校准,检定校准合格后方可再次投入使用。核查仪器设备的异常是否对之前开展的分析测试造成影响,如果有影响,需要告知相关人员重新测试。

5仪器设备的报废

实验室仪器设备损坏无法修复、计量检定达不到要求无法使用时,根据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予以报废处理。仪器设备的报废由实验室提出,经实验室设备管理人员鉴定确认后,填写仪器设备报废表单,报实验室主管部门批准,并上交仪器设备给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并在报废的仪器设备上做明显的标志,隔离存放。在仪器设备档案中做好报废仪器记录。

6结语

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是各高校普遍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入手,积极探索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的新机制,不断解决新问题,总结积累新经验,大力提升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学与科学研究,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S].国家认可认证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

[2]王陇德.实验室建设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关丽萍,宋皓.探索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新模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

[4]邹月利,徐雅琴.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科学管理体系的构建[J].广州化工,2011,39(15).

[5]何兰花,王瑞晓.提高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3.

[6]谢忠.构建平台吸纳精英—分析测试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

第7篇

【关键词】输血医学检验;实习课程;设计

1检验专业实习现况

医学生实习阶段承前启后,至关重要。通过临床实践,学生对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加深理解,完善吸收,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1]。输血科是医学检验专业,尤其是医学检验专业(输血方向)学生毕业实习的重点科室。近年来,国内各级医院血库纷纷从检验科中独立出来,成立输血科,临床输血检验专业飞速发展;全自动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分析仪的普及进一步推进了专业的进步。以往昂贵的血型试剂越来越平价,更多的供货渠道使试剂更易于得到。因此,目前几乎所有输血相关血型血清学检测实验都能在基层的医院开展。以往由于条件所限,检验专业学生在输血科实习内容匮乏,现今,学生在输血科的学习充实且有成就感,学到相关知识和技能。

2实习带教课程

通常,医学院校的实习手册规定的医学检验专业在输血科轮转实习时间为4周,为了让短暂的实习期充实而有计划,我校设计了输血医学检验实习带教课程。课程分为两大部分共23个内容,第一部分为自学部分,3个内容,第二部分为带教部分,20个内容。2.1自学部分自学部分主要是基础理论知识,只有熟练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在实验带教过程中灵活运用,充分理解实验原理,解释实验结果。血型血清学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主要是免疫学基础知识、血型理论和主要血型系统。

(1)输血相关免疫学基础。了解血液免疫学基础知识,能较好地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

(2)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和其它主要血型系统。熟悉血型理论和主要血型系统,才能针对检测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选择需要的试剂和仪器。

(3)血型血清学检测理论。提前熟悉各项实验标准操作规程,熟悉血型血清学检测原理和步骤也是必要的,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进入带教实习。

2.2带教部分

带教部分共20项内容:

(1)ABO血型鉴定(平板法、试管法、卡式法)。

(2)Rh血型鉴定(平板法、试管法、卡式法)。

(3)交叉配血试验(盐水介质法、凝聚胺介质法、抗人球介质试管法及卡式法)。

(4)不规则抗体筛检(盐水介质法、凝聚胺介质法、抗人球介质试管法及卡式法)。

(5)不规则抗体鉴定。

(6)抗人球蛋白试验(DAT、IAT)。

(7)血型抗体效价测定。

(8)吸收放散试验(冷吸收、热放散、酸放散)。

(9)疑难ABO血型鉴定。

(10)疑难Rh血型鉴定(WeakD)。

(11)新生儿溶血病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测、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检测。

(12)血液标本接收与处理。

(13)血液制剂的接收、处理、入库、出库。

(14)临床合理用血。

(15)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程序。

(16)输血不良反应实验室处理。

(17)临床用血质量控制。

(18)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19)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输血科部分。

(20)输血科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3实习带教内容

带教20项内容可分7大类。

(1)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最基本的血型血清学实验是输血科主要的日常工作。掌握常见几种血型的各种鉴定方法,熟练不同介质的交叉配血实验。

(2)疑难血型鉴定和疑难交叉配血。临床工作具有不确定性,由于受到患者年龄、免疫、疾病、药物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个别患者会出现血型鉴定和或交叉配血困难的问题。学生应熟悉常见疑难血型和疑难交叉配血现象,掌握正确的鉴别和处理技术,确保输血安全。

(3)抗体筛查与抗体鉴定。不规则抗体的出现,会影响到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造成疑难血型鉴定和疑难交叉配血情况。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文献报道0.2%~2%[2],属于比较常见,交叉配血困难时,需进行抗体鉴定,选择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供应,学生应掌握基本方法。

(4)临床合理用血与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临床输血治疗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用血情况,调查研究报告显示[3],医院等级越低,不合理用血比率越高;各种血液成分中以血浆不合理用血比率最高,甚至高达70%以上。学生应了解合理用血的重要性,掌握《输血技术规范》中内外科输血适应证的界定。熟悉特殊情况紧急抢救的输血程序,掌握输血相容性输注的原则。

(5)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文献报道[4],目前国内总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8%,其中最常见输血不良反应有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有溶血性输血反应、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等,可造成患者死亡。临床科室有输血不良反应报告时,学生应掌握实验室的处理程序和检测内容,及时反馈临床,抢救患者生命。

(6)新生儿溶血病相关检测。国内ABO-HDN的发病率为每140个新生儿中约有l个[5],Rh-HDN的发病率较低但更严重。重度HDN,可致新生儿核黄胆,严重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甚至造成新生儿死亡。学生应掌握相应检测技术,积极宣传新生儿溶血病产前筛查的必要性。

(7)输血科实验室质量控制。广义上,输血科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覆盖临床用血全过程每一个要素的质量控制,狭义上,输血科实验室质量控制主要指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做好质量控制,才能保障输血安全。学生应该领会质量控制的要点,掌握质量控制的方法。综上所述,输血科实习时间有限,设计好的实习带教课程,会让实习学生的实习过程充实而不紧张,充分感受到输血医学的意义所在,培养对输血医学专业的兴趣和热情,愿意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疗工作者。

参考文献

[1]王文献,高加蓉,邹利光,等.临床实习在医科生教育中的重要性[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1):1398-1400.

[2]葛云萍,于冠秀,李晓雪,等.反复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1):1207-1208.

[3]刘慧南,林振平,胡文静,等.我国临床合理用血的状况及管理措施探讨[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5,28(2):138-140.

[4]滕方,张燕,孙桂香,等.我国三甲医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5,15(3):282-289.

第8篇

关键词:材料;本科;创新能力;实验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269-03

一、前言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要合理调配和使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和创造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而建设创新型国家决定的因素是人才,关键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支撑和动力的高等学校,必须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真正担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之路,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培养大批接受过良好工程教育,具有坚实基本工程素养和卓越创新能力的未来工程师,是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教育改革必须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

二、材料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材料是一个科技含量高、学科范围广、技术密集、应用性强的学科,其理论构想、创意、验证和研究都必须依赖实践来完成,即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其有形化、物质化。实验教学在材料专业教育中占据着战略性的重要地位,是培养材料领域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具有其他任何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实验室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平台,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不仅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更要受到严谨的科学作风训练,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科学实验产生科技发展突破性成果的一个个实例中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激情,形成创新人才所必须具有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目前的材料类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一般是将本科教学和科研分开,本科实验教学自成一体,有专门的实验室,专门的实验人员负责指导学生实验,而科研资源是博导、硕导带着研究生在科研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本科教学实验项目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而在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的年代,这一本科实验教学模式显然与时代的发展不符,与培养创新性材料人才的目标相差甚远。以山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的本科教学实验为例,本科教学实验室承担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该体系传授材料学科基本实验知识和技能,但对于训练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实践能力则力不从心。而学科所拥有的国家工业陶瓷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不承担一个本科实验教学项目,在创新性材料人才培养过程中暴露出许多不足。因此,我们将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的材料学科教学和科研实验资源重新配置,最大限度的做到资源共享,提高利用效率,期望能更好地服务于本科教学,提高材料类本科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也拓宽了科研和社会服务资源,为高校实验平台资源建设和管理模式改革进行探讨。

三、材料学科教学科研一体化实验平台的建设措施和成果

我们的实验室改革围绕如何科学配置实验资源和功能,最大限度的做到资源共享,提高利用效率,更好服务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开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中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材料学院实验资源现状分析。截至2007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科实验室完成了初级建设阶段,拥有了较为完整的学科教学实验体系和实验基础条件,实验设备总值达到了950余万元,但是没有一台单价5万元以上的设备,承担着材料学科三个本科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实验任务由实验中心的专职实验员准备、指导完成。而以国家工业陶瓷工程研究中心为代表的科研平台科研仪器设备资源总值达到了1800余万元,其中5万元以上的设备50余台件,承担研究生培养和教师的科研任务。但科研平台在运行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管理人员不足、设备开发利用不够、教学科研资源分离,导致资源设备的利用效益偏低,大型设备的人才培养功能得不到利用,设备的领用、管理、使用、服务机制不够健全。这种状况使大型设备的人才培养功能得不到利用,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得不得保障。随着学校建设教学科研型大学目标的提出,学校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材料学院也明确提出以培养“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如何做好实验资源的优化配置、精细管理和充分共享,推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教学、科研一体化实验平台建设。课题组通过调研相应高校材料学科实验室建设的情况,研究分析我校材料学科实验教学及科研方向等,针对实际找出实验资源配置、共享、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制定调整改进管理办法并付诸实施。根据学科特点和仪器设备类型重新划分实验室,按照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确定实验室的教学功能,充分整合学科资源建设教学科研一体化实验平台,打破教学科研资源壁垒,实施学科实验资源共享,以中心为依托统一构建学科教学科研实验平台。不再将实验室明确分为本科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将原来的本科教学实验室和各类研究中心(国家工业陶瓷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陶瓷基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陶瓷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工程陶瓷制备技术国家地方共建工程中心、先进陶瓷材料研究所、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晶体材料研究所、表面工程研究所、皇冠新材料研究所、鲲鹏精细陶瓷材料研究所、15个校企共建工程技术中心等)有机整合为材料学科教学科研共享资源平台,平台管理人员实行专兼结合,实验室专职人员负责仪器设备管理、维护和维修工作,兼职教师参与实验教学的指导和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实验中心的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实行专人专管,将中心拥有的29台大精贵仪器设备按照功能分为15个机组,每个机组聘用2名以上的管理人员,实行机组负责制,每个机组必须利用大精贵仪器开设3项以上本科实验项目。材料学科教学科研一体化实验平台实行时间和仪器设备全方位开放。大学生可以利用实验平台信息网站进行实验仪器设备使用预约、实验时间预约。实验时间上的开放,可以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安排实验,有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验设备自由开放,学生在实验室预约登记后就可以随时去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室会有专门的实验教师安排指导。

3.开展创业,创新训练、竞赛,与教学实验互相补充。材料学科教学科研一体化实验平台除具备进行大学生实验教学功能外,还建设成为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学科竞赛的平台。利用平台优质资源开展各层次的材料实验技能大赛、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组织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开展国家级、校级科技创新项目,与实验教学互相补充,弥补实验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模式上的局限和不足,形成完整的实践创新体系,这是提高当代大学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

4.充实实验教学队伍,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教学科研一体化平台聘任高水平的理论课教师和科研人员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充实实验教学队伍,提高实验教学队伍水平和素质。目前平台已经聘请了28名专任教师为兼职实验指导教师。中心实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动态流入机制,提高了实验指导人员的数量和水平。实行“科研导师”制,为每个本科生配备科研导师,引导本科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以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研究活动和开放实验室项目为纽带,加强课外实验教学,将实验教学延伸到学科的科研基地,逐渐使课外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5.规范过程管理,完善监控体系。实验资源平台建立以后,运行和管理由实验中心统一组织和协调,学科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实验教学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建立完善各项平台运行过程管理制度、平台开放制度和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实行实验室房间责任人制和大精贵仪器设备机组负责制,实验室责任人和大型机组每年年底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为大学生服务的实验项目数、实验教学质量、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数、参与学生人数和大学生获奖情况等方面,考核合格的实验室和机组续聘,不合格的解除聘用。

6.教学科研一体化实验平台实践效果。实验教学打破本科生实验单一的演示实验方式,组织各种形式的兴趣科技小组,配备大型精贵设备机组责任人为指导教师,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提高样品处理、仪器操作、结果分析等实验技能。平台“以研究引领教学,以研究促进创新,教学和研究相互交融”,大量科研项目整合提炼为研究创新实验内容,通过课程实验、创新活动、技能大赛等多样的实验教学方式锻炼学生。把科研活动、工程实践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每年中心大型设备使用培训相关实验项目和学生创新活动课题达30多项,受益学生170余人。如培训学生对化学气相渗透炉、多功能高温烧结炉、计算机控制流变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大精贵设备操作熟练,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学生在毕业时受到企事业单位技术开发部门、质量控制检测部门的欢迎。利用教学科研一体化实验平台资源,近三年毕业生论文有7篇获得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42篇获得学校优秀论文;17名同学在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和“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比赛中获奖;本科生正式发表学术论文22篇;在“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活动”项目中,本科生承担完成285项;材料学院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

参考文献:

[1]刘英,李佳,徐兆军,等.工程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实践[J].化工高校教育,2011,118(2):25-27.

[2]程清蓉.改革设备管理模式,建立共享技术平台[J].大学教育,2013,(2):42-43.

[3]欧阳津,申秀民,赵云岭,等.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性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8,(2):79-80.

[4]许志刚,刘智敏,字富庭.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3,(9):20-21.

[5]顾文豪,齐元胜,赵世英.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与学科竞赛平台的辩证发展关系[J].大学教育,2013,(2):19-20.

第9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科学实验;自主学习

科学课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实验课的重要性也毫无异义,但实际实验课的开展和实践仍旧十分欠缺。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尝试,以供大家商榷。

一、凸显学生“当小科学家”的感觉,让学生更主动学习

很多学生进实验室很兴奋,但有的却像旁观者,出实验室后的效果也截然不同。一间教室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师,即使学生是主体,教师的安排仍会决定整个课堂的走向。

在实验室我首先做的是“弱化了自己,凸显学生”,在语言上暗示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公”。其实,很多学生小时候都有当科学家的想法。鉴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暗示,让学生过一把“当小科学家”的瘾,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主动学习更容易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反过来又可进一步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进入良性循环。

二、创造安全自由的学习环境

很多时候,我们教师会在开学第一次进实验室时给学生来点“下马威”——讲一大堆实验室守则,然后就可以享受孩子们守规矩的“成功”果实,但“害怕”不是教育的捷径。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而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

实验前,我先要求学生观察摆放好的实验仪器,如量筒是如何放置的,并让学生思考原因。然后向学生解释,其一,让他们知道仪器正确的摆放方式,实验结束后可正确整理;其二能及时发现前面使用的学生是否损坏了仪器,报告老师,规避风险。这样平等地与他们“讲道理”,就能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更符合学生接受新知的心理特征,效果良好。在“心理安全、自由”的前提下,更有利于创造一个人人都能参与科学学习的环境。这样就保护好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好奇心,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表达自己想法和开展科学探究的机会。

三、让教师有“偷懒”的机会

把课堂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活动舞台”,并不是要老师无所作为,而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究活动的指导与开放程度不同,学生的参与度也就不同。对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这个简单实验,我只是说明实验目的“测量某些物体的长度和体积”,舍掉步骤介绍。接下来就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在“偷懒”时有更充分的时间来观察学生的表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当好“询问角色”,虽然只是提醒“如何测量可以提高准确性”,却可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更严谨。

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实验的时间再长一些。科学探究是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进行的活动,如果学生对某次探究活动特别感兴趣,或者探究过程中学生又发现了新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则可以延长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究和讨论。教师应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需要灵活掌握时间。

四、及时进行实践活动评价,提升学习动力

实践活动评价是对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作出的评价,既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实验过程中有行为不当的学生,往往只限于个别,不应全体受到牵连,但及时的反馈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有个别学生在做实验时出现了不当行为,我会告诉他,“请你放下所有仪器到旁边去,看大家是怎么做实验的。希望你能把握好每一次做实验的机会。”最不公平不合乎逻辑的处罚通常是由于个别学生捣蛋导致全班受罚。科学课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这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对不当行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让学生停止正在进行的实验活动,这样的处置既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保留了学生求知的兴趣,还不干扰其他学生的探究活动。

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在具体设计评价方案时都要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进步来提升学习动力,同时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给予适当惩罚。

五、动脑思考比说出标准答案重要得多

初中科学课程强调让学生“动手”,但并不削弱“动脑”,恰恰相反,“动手”的目的在于“动脑”。在实验课的最后我预留了一点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不一定要给出正确的解释,只需把自己碰到的疑问和想法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即可,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可能是错误的)观点。学生讨论老师负有定调和引导之责。为鼓励和引导学生提问,我会提出以下问题:

今天实验你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今天实验你有收获吗?

实验过程中你发现哪些实验操作会影响你的实验结果吗?

有什么方式可以改进实验吗?

听到学生提出的疑问和想法,有的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觉得很是满足。在《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的实验中,就有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

学生:测长方体木块长时,木块的边缘有些磨损,会导致测量不准。

师:有解决办法吗?

学生:对着木块中央测量。

【问题2】

学生:实验桌不水平,会影响量筒的读数。

【问题3】

学生:小石块放入量筒后表面会有气泡。

师:会影响实验结果吗?

学生:会影响,实验测得小石块的体积会变大。

师:有解决办法吗?

学生A:先把小石块在烧杯的水中浸一下。

学生B:把小石块提起来再浸下去,反复几次气泡就没了。

师:大家觉得这两位同学的方法怎么样?

学生讨论。

【问题4】

学生:第一次测量得到的小石块体积和第二次测量体积不一样,第二次的读数要大些。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通过自己记录的实验数据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大家可以帮忙找找原因吗?

学生:可能第一次测量后小石块表面沾有水,导致第二次测量的体积读数偏大。

下课铃声响起后,学生的回答热情依旧没有减退。学生这样的“提问和思考”正是我们教师所希望看到的,这些问题也正是这节实验课的重点难点,这样既高效达到了这节实验课的教学目标,也是对这节实验课的最佳总结。

六、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总的感觉课堂是有限的,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外活动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通过课外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活化知识,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各种活动。

课后的延展内容不必刻意去选择,完全可以是课堂上一些问题的延伸。如在《质量的测量》中,也有学生提出桌子不平会影响实验结果,在课堂上学生就对“桌子不水平是否影响天平的测量结果”这一问题产生了分歧,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课后拓展活动。

总之,初中科学课是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这节课只是一种尝试,少了些有序性、可控性,更多的是学生的积极表现以及给我的惊喜。从我自己的角度来感受,在课堂中教师相对比较轻松,课后自己也觉得很兴奋,很有满足感。所以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交给学生,从而实现师生平等交流、相互启迪、教学相长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08.

第10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6-0026-2

一、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在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中,各学科的发展存在寿不平衡现象

其中有些学科起步较早,已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有些本身叉分为若干分支,学科研究向着更加深人的层次、更加广阔的领域发展,处于成熟或继续发展期;有些学科正处于初创阶段,趋于形成。广播电视艺术学科领域中的空白点较多,一些分支学科研究者共少。这种不平衡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广播电视艺术学科体系尚不完善。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似吸要原因之一在于对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作宏观思考不够,缺少对学科体系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在一定程度卜仅仅是从各自所在分支学科出发并局限于自己所熟悉的学科去进行学科建设,以单科拓进和学科的局部开发祷代学科整体格局的系统运筹,缺乏对学科体系发展的榷休视野和锥体规划。

(二)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尚未与新时期传媒业改革问题的研究建立起互动机制,尚未走上同改革实戏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轨道

从我国广播电视艺术学科体系的建设来看,我们实际上遵循了一种“体系先行”的学科建设模式,即仅仅从学科的内在逻辑关系关注学科的建设,往往从学科的知识体系考察学科的发展,对休系作了片面的追求。这种“体系先行”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科建设上的封闭性和狭隘性,使作为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发展客观前提和现实土壤的活生生的广播电视业的改革实践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进而对发展变革中产生新艺术形式、艺术手段没有予以足够的关注并开展全面、深而入和系统的研究。因而从总体上看,在“体系先行”模式下所建立起来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缺乏鲜活的时代气息,有偏于纯理论研究之嫌。这使一些学科的分析跳不出陈旧的框架,无法吸引并得到广大电视工作者的认同和参起来。在改革大潮中难以确立应有的地位。这样,就不可避活动及理论探讨来进行学科建设,才能找准学科的生长点,免地在实践问题上显得苍白无力,既缺乏解释力,又缺乏指导力和预测力。

(三)广格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般来讲,学科体系的确认标准有三方面:其一,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有相对独立的概念、范畴、原理,并正在或已经形成学科结构体系;其二,有专门的研究者、研究活动、学术团体、传播活动、代表作等;其三,该学科的思想、方法已经在实践中被应用、被检验,并发挥特有的功能。以这三方面标准来衡量,我国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并不成熟和完善,虽然确立起了应有的门类和框架,但还应当从深度和广度上积极拓展各门学科的建设。

二、构建广播学学科体系的主要任务

学科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以之立足于世界科学之林;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肩负着提高全民族发展与培养人才的任务。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广播电视业产业化的大的国际国内传媒业发展背景下,广播业不管是内容改革还是经营改革都在快速地推进。广播学既要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媒介环境,又要加快学术建设步伐,以便达到指导实践和立足于学科之林的双重目的。

(一)学科理论体系建设

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学科的研究客体、学科的理论基础、学科的主要理论、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学科的思维定式与研究路线和学科的方法论等。从广播学目前的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情况来看,虽然在传统广播学研究领域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完备性方面还十分欠缺,尤其是在广播的网络化生存、经营与管理、道德困境与公信力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还十分薄弱。有的研究领域如广播伦理方面还未展开,大部分研究缺乏深度。对于广播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即对于广播以声音传播为唯一传播符号的特殊传播规律及其衍生出来的一系列传播特征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学科体系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首要问题,而合理的学科体系分类既能够促进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又能够涵盖学科研究对象实践领域的各个方面,但一门学科应当如何划分体系,则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需要广播学界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讨论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加以调整和更新。目前,对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分类问题,学术界尚存在较大的争议。不同的分类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难以达成一致的意见。谢鼎新对于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架构的设想基本具备了一门学科建设应有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具体可操作性特征。该设想将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概括为-两大领域、三大模块.,即理论研究和活动(现象)研究两大领域,基础理论、交叉学科和独特内容三大模块。参考其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架构,广播学的学科体系建设架构可由下图表示:上图的学科分类方式基本上涵盖了广播学及其学科体系建设应当包括的所有内容,但这种分类方式也难免呈现出一种复杂性的表达特征。如何寻找一种更为简洁和易于让人接受的学科分类方法,学界的讨论众说纷纭,尚未形成一致意见,而按照广播史、广播理论、广播实务、广播工程与技术四大模块的分类方式并结合上图的学科体系分类方法,既简洁和公允,又全面、明晰和严谨,基本上可以描绘出广播学及其学科体系的基本图景。实际上,目前学术界争议较大的各种交叉学科均可以整合进广播理论和广播实务两个板块中去。此外,学科体系建设的相对性特征决定了在广播学学科体系建设过程中,会有新的交叉分支学科内容的不断涌现,但是这些内容同样可以整合进以上两大板块之内。

(二)加强与广播业界沟通,增强广播学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从广播学学科特点看,实践性是广播学的最主要特点之一。因此,重应用、重实践应成为广播学研究的基本取向。广播学应当从纷繁芜杂的实践领域总结发现理论知识并指导广播业的健康发展,进而谋求实践与理论的良性循环。目前,广播学的研究队伍分为相互割裂的三个方面:一是学界研究者。这是目前广播研究的主要力量。但是,学界的研究者们因缺乏实践知识的积累,倾向于从理论到理论式的逻辑推理和分析,对于实践热点问题的把握滞后于实践发展的需要,有时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的现象。二是以各地电台为代表的业界研究人员。这些研究者有着丰富的实践资源和经验,但是往往仅限于就事论事,就经验论经验,无法把实践中的新发现和新经验上升到必要的理论高度,并且存在着严重的规范性与严谨性问题。三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同志。他们往往从政策或监管角度对广播进行研究,但成果相对较少。广播学的学科建设及其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是相关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的过程。因此,打破研究各界之间的壁垒,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发挥各自的所长,是广播学学科建设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应当加大对广播研究的投入。对于广播业界来说,建立相应的广播研究机构尤其是节目、管理的专业研究机构是现代企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广播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有实力的广播电台应该在这方面先行一步。从目前各传媒类型在这方面的实际动作来看,广播业的科研机构建设明显滞后于报纸、电视等其他媒体类型。而各高校以及独立科研院所、广电协会也应当加强这样的机构建设以为广播学理论研究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其次,进行合理的分工。广播业界以及政府管理层在业务操作和行政管理实践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应当在不断提高科研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应用理论方面的研究。而学界由于具有较强的基础理论创新方面的优势,应该着力于基础理论方面的创新与发展。再次,应当建立各种定期和不定期的合作交流平台。目前,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及其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以及其他各类广播学研究刊物和各种各样的由业界、学界所组织的交流活动为广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是,这类活动研究角色错位、形式大于内容的成分较多,对广播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并没有真正地加以研究探讨。开展以合作为目的的各种广播专门研究,增强学界、业界及政府相关部门三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推动广播学及其学科建设。

(三)完善研究与教学培养体系,努力培养广播专业人才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设计理论课程;教学实践;设计理论

关于高职艺术概论设计理论的研究,一直被赋予了“理论”教育的含义,教学往往局限与书本知识体系,忽略了理论学习中仍然可以对学生进行应用能力的培养。笔者查阅图书馆书籍文献并搜索互联网,发现有关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搜索如火如荼,但大多数探讨集中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方面,对于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在教学及其实践缺乏相对实在的研究。即使有也只是教学论教学,而未能跳出“理论”结构之外寻求新的出路。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教学实际出发,遵循高职教学的基本规律,充分体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色,不过多强调高深的理论知识,使理论教学能有效地融入实践的教学活动。试图以《设计概论》课程教学为例,力图贴近高职培养目标、教学实践、学生需求,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较为合理可行的建议。

根据前面提出的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改革设想,以下从实际出发以《设计概论》课程为例,提出了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教学实践方案。

一?理论教学内容的设定研究

1. 结合笔者所在单位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目标:在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方面主要是通过设计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对现代设计理论的系统学习和研究,使学生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艺术设计的素养。将丰富的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图例展示出来,以使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和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有关艺术设计的专业分类方式及产品项目的介绍,注重主要设计作品的设计风格流派、造型特点、色彩装饰、材料运用、工艺制造技术及社会经济效应的分析,注重艺术设计师基本职业素质及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与技能的培养。

2.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本课程的重点主要有艺术设计的分类形式、艺术设计的职业素质、艺术设计的工作程序。其中艺术设计的分类形式这一章(包括的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空间设计)是难点。

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组织和实施教学的具体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解决办法:

在制定课程教学计划中,注重加大重难点内容的教学时间;

认真研究教材,注重教学内容的延展,围绕重点及难点问题做拓展教学;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性与生动性。

3. 设计理论课程学习的社会互动:

表1.3理论教学内容作业与选取依据(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

二?实践(实训)教学内容的设置研究

1.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第一类型为案例教学,在案例的欣赏分析中理解设计概论所介绍的专业基本知识;第二个类型是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安排参观、实习、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操作等环节,将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结合;第三个类型是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接受相关的艺术设计与制作实务的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最明显的表现是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设计概论》课程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提高。

2、实践课程实施、教师指导方法与教学效果:(1)艺术设计成果参观,教师带队到博物馆、设计公司等场所参观,听取有关讲解;(2)艺术设计实训室、工作室或专业设计公司等的实践学习,教师跟踪指导,直观的教授学生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3)市场调研,由教师带到指定的场所,现场指导并帮助修订调研报告;(4)艺术设计案例赏析,主要由教师分析,有条件的情况下到实地进行参观考察。这些方法的使用,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研究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讲授、设计作品体验和分析、设计主题讨论三部分相结合:(1)讲授部分:《设计概论》课程的目标在了解设计的职业、基本观念、习惯与意义,阐明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本质、工业领域与工作内容,并讲述设计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关系。使设计的初学者能够对“设计”的职业、工作内容、今后的设计学习方向等有全盘的了解;(2)作品欣赏分析部分:怎么体验,怎么分析空间设计、工业设计、商业设计及一般设计(如:设计元素);(3)主讨论部分:视教学情形找出相关的设计主题来讨论,评论要点为上课专心程度、作业认真程度及笔试成绩等等。

理论教学部分主要采用的是课堂讲授方法,但不是简单的概念、知识点的照本宣科,而是将各个知识点串联,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讲到概念性知识的时候,将搜集的有关背景辅助材料介绍给学生,在讲到艺术设计的分类等专业性较强的知识点时,配合大量的图片或案例分析,使学生在直观的环境中接受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样,课堂的气氛也就自然活跃起来了。如在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可分别解析“丽莱家居”产品设计案例,“channel[v] 的节目宣传及片头设计”案例。比如在讲到中国现代化设计部分时,就可选用大量关于建国初期重要的建筑与艺术设计成果的图片案例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并做相应的背景知识介绍,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较容易记住所传授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实行集体大众教育。40人左右为宜,一般选择在多媒体教室或图书室上课。

实践教学部分主要采用的就是参观学习、访谈、模拟演练等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内容灵活选择:让学生走进设计事务所或公司进行参观、交谈、对设计最前沿的人或事进行具体直接的体验和感受;把学生带到艺术设计实训室或艺术设计工作室,让学生在电脑上学习初级的图形绘制或在图纸上动手绘制简单的事物。教学一般采用小组合作进行,每四人一组,在实训指导教师的配合下完成教学工作,一般选择到设计工作室或实验室上课。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拥有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不仅是胜任当前技术密集型岗位的需要,也是知识再生和迁移,进一步学习与提高以适应将来岗位变革的始发点。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教学不仅不应该忽视,而且应该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这样才能适应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子东.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1(3):5—8

[2] 马云鹏主编.课程与教学论[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3] 胡俊敏.完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质[J].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4] 谭支华.张玉金·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理论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 装饰,2005,(2)

[5] 吴尚君.现代艺术教育总教学实践课程改革新探[J]. 装饰,2002,(08)

[6] 何召峰·中国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7] 张健.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体[J]. 中国高教研究,2008,(1)

[8] 孙红阳.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方法探索[J]. 装饰,2004,(10)

第12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 课程设置 就业导向就业观 模块化

一、引言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理论取向,其内涵是以职业、岗位、工作为基本依据设立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以最大限度实现课程教学体系与职业、工作岗位的对接,从而最大限度促进学生的就业。就业导向的课程观要求我们彻底打破按照学科边界、知识的相关性设置课程的习惯,转为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设置课程,把工作实践作为课程体系展开的起点,课程设置从职业需要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教学内容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缺乏针对性等。以下以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为例,分析其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二、目前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 目前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基本模式大致为“英语专业课十经济类课程”模式。即在基础英语课程(听、说、读、写、译)里加少量的商务英语课程,如贸易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其次,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纯理论课程课时大大超过实践课程课时。课程设置中仍偏重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

2. 当前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三个缺陷:(1)课程的局限性和不系统性。课程设置局限于基础英语的设置。因为这种局限性加之高职学生的学制较短,课时有限,所学商务知识不够系统,毕业后可塑性和竞争能力不强。(2)课程的残缺性和重复性。因课时所限,缺乏前期相应的知识储备做基础,学生对英语授课的接受存在困难,根本达不到商务英语课程标准对人才培养的要求。(3)专业实训在摸索中无所适从。实训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起来。但很大一部分院校在实训项目的内容选择及实施办法上缺乏科学有效的机制。

三、人才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技能和素质的要求:

目前人才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的需求有两种:一是应聘者进人单位后能独立处理进出口报关、涉外文秘、涉外营销等业务;二是以前有过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才。社会对英语教育或英语文学专业学生的需求有所降低,而多达60%的英语类人才需求是针对诸如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外语+专业)的关于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也有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最急需人才的涉外岗位中,外贸业务员占40%,涉外文秘占20%。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人才市场对营销方面人才的需求占60%,这表明用人单位对大部分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是熟悉市场营销业务,具备推销的技能和策略,具有了解和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

四、针对商务英语课程设置问题需把握几个原则及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首先,课程设置应有针对性:即各个阶段都要达到的和完成的具体目标。其次,要符合实践性原则,使所有设置的课程能够满足人才培养需要,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建议商务英语专业从偏重语言学习转向专注于商务专业学习,增加更多更新的专业课程,并可考虑将低年级的“基础英语”课程以商务专业词汇+语言知识技能培训代替,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尽量多地接触商务知识,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运用能力。另外,还需要处理好以下几种问题和关系:

1. 处理好社会需求和课程体系完整性之间的关系。课程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建立突出高职院校特色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过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会减少对学生具体专业技能的培养,同样,过于突出某一具体专业知识或技能也可能破坏学科的完整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设置课程时既要考虑到学科的完整性,又要照顾到市场所需求的具体知识和技能。

2. 处理好英语基本技能与商务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之间的关系。商务英语教学,既要培养普通英语技能,即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语言技能,又要传授商务知识和技能,涉及贸易、管理、法律、金融、会计等众多方面。

五、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立足的课程模块 :

1. 课程设置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的需要, 将课程分解为通识模块、语言知识模块、商务知识模块和应用能力模块四大模块。在每一大模块下面再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群的角度及学生求职趋向,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进行分解,确立小模块, 每一小模块确立几门核心课程, 为课程结构的构建打下基础。这种模块式的课程设置框架既突出了社会需求导向,又兼顾了对学生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如思想道德素质、英语语言素质、商务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

2. 也可 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整体知识和能力构成的分析,确定公共课模块培养学生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专业基础课模块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素质,使学生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专业技能课模块培养学生的商务知识和技能;完成这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认真分析和研究已有的课程设置模式,运用科学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处理和解决好现实中的矛盾,使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真正体现鲜明的职业特色,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Z].2006

第13篇

关键词:一流;学科建设;启示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242-01

一、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经验

(一)学科门类向多样化发展,注重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史,不难看出,世界一流大学几乎都经历了一个由单科性、多科性到综合性大学的发展过程。如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则从以技术学院为主,发展到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当下的世界一流大学也几乎都是真正的综合性大学,而且水平最高的单科性学院(如医学院) 也大多是在综合性大学里。大学学科设置“由点到线进而由线到面的发展,大大增强了学科的繁衍能力。学科发展要以重点学科为基础,大力加强一批优势学科、积极建成一批先进学科、努力建设一批交叉学科、积极扶植一批新兴学科,使学科朝着一个领域内不断深入和多个领域交叉综合的方向发展。重点大学的竞争中,成功的关键是看谁能在学科的交叉、融合及学科方向的提炼上集优势、创特色、树名牌、争一流。有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相对成熟的学科有6 000个左右,其中相互交叉的占45%以上,交叉性的合作研究在诺贝尔奖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率,据最近25年的统计,这一比率已达到50%左右。在麻省理工学院,交叉学科的研究十分活跃,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如怀特学院、电子实验室、雷达实验室等) 已超过64个,许多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在跨系或跨学院的多学科交叉中心或实验室中工作。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是美国同行评比中排行第一的系,招博士生、硕士生涉及领域,每个领域又设10多个分支学科,累计有107个学科分支。

(二)发展特色学科

特色学科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而形成的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秀的学科,是大学特色的标志。世界一流大学虽然各门学科发展水平都很高,但在学科建设的发展战略上,仍然强调以突出重点、形成特色为指导思想。如:同样为经济学学科.哈佛大学偏重于经典理论研究,麻省理工学院则与其理工优势相结合,并不热衷于传统的会计学、企业管理、财政学等领域,强势学科为工业组织、管理信息系统、运作管理等。在商业领域,也是充分利用其强大的理工基础,发展能够发挥其理工优势的后勤运输管理、生产运行管理等领域,特点鲜明的研究领域使得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一直居于榜首。任何大学即便是世界一流大学都不可以拒绝走特色发展之路,放弃培育和打造自己的学科特色和学科品牌。一所大学如果不能在一些高科技领域内,或在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领域内,集中力量发展一些特色学科,大学的各项工作将难以面对科技进步的挑战,也难以办出学校的特色,将丧失竞争力和生命力。相反,一所大学如果有一个或几个独具特色的学科,这所大学就能在国际上产生影响,就能在社会上立足。如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以航空航天工程、天文学而闻名;华中科技大学集中力量发展激光专业,使激光成为独具特色的学科,为“武汉・中国光谷”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纵观国内外所有一流大学,无论是中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还是美国的哈佛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等,它们并不是在所有学科均处于一流,往往是在某些学科领域各有优势和特色,从而形成了各自的办学风格,并提升和确立了整个学校的知名度、地位和影响。

(三)构建优秀学术团体

学科建设水平归根到底取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世界一流大学的师资中汇集了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强调高门槛、“远缘杂交”和良性流动。如: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在教师的聘用和升迁上,哈佛大学要求教授进校,要广泛征求校内外乃至世界本学科一流专家的意见,以衡量其学术水准;编内讲师,聘期五年,到期非升即走,以保证其学术创造力,确保哈佛大学在美国乃至世界的地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丹尼尔・科伊特・吉尔曼为了保证新建的霍普金斯大学从一开始就有较高的科研起点,他不惜一切代价延聘名师。他请来了英国皇家军校的数学教授塞尔维斯特、弗吉尼亚大学希腊文教授格尔德斯利夫、生物学教授马丁、物理学教授罗兰德、化学教授瑞姆森,并为他们提供了最好的科研设备。依靠这些著名教授组成的人才高原,加之首创的研究生奖学金制度,霍普金斯大学的学科发展水平很快得到了提高。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它便一跃而成为美国的一流大学。

二、外国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一)建立合理的、完善的学科门类

首先,科学合理的构架学科结构,走集约化路线,可以合理充分地利用学校资源,有利于学科的交叉融合及学科的分化和组合,保持和发展传统学科中的优势和特色。其次,正确评估自身实力,在充分发掘和重点发展学校传统优势学科基础上,拓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空间,推进学科群建设。再次,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协调发展,重视不同学科的特点,确定不同的标准。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是雄厚的基础学科和强大的应用学科相结合,互相促进,互相依托,并不断产生出新兴学科和交叉边缘学科。

(二)凝练学科建设方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学科发展是无限的,即使只有一个学科,也有很多发展方向,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在所有学科或所有发展方向上争创一流。世界一流大学也并非每一个学科都是一流。所以,我国重点大学在学科建设战略上也应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集中力量,选择最能发挥本校优势、最有可能取得重大成果的一两个学科,重点发展,率先突破,以形成特色。特色学科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特点和亮点,是大学学科建设的个性化特征。特色学科应宜精不宜多,特色一旦形成,应具有可持续性,在社会上具有较强和较持久的影响力。例如斯坦福大学被认为是美国二战以后发展最快的大学。这和大名鼎鼎的“硅谷之父”特曼教授密切相关。”20世纪50 年代,身为斯坦福副校长兼教务长的特曼大胆地提出了“学术尖顶”的构想,决定打破所有学科方向均衡发展的传统做法,采取特殊措施,吸引冒尖人才,重点发展一些有条件的科系,以把它办成学术尖顶。为此,特曼首先选择了化学、物理和电子工程三个学科作为突破口。经过特曼等人的努力,斯坦福大学很快一跃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三)组建优秀的学术群体

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表明,凡是其学科发展较好的,除了有一批优秀的核心成员尤其是有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之外,都有一个好的学术群体。只有建设一流的学术群体,才能建成一流水平的学科。而一流水平的学术群体,不仅表现为其学科带头人具有一流水平的学术造诣和学术声望,而且还要求这支学术群体应具有一定的水平和实力。一般而言,一个学科仅仅有一两个学科带头人是不够的,还必须注意培养杰出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或科研项目第一负责人,使他们逐步具备学科带头人的水平和能力,促进学科能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并且,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品牌效应,吸引大批优秀专家和学者团结在他们周围,形成高水平的学科梯队和学术群体。

总之,建设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是学科建设。我国大学必须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经验,立足自身实际科学定位,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强化优势学科,创新交叉学科,重视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以特色和质量取胜。

参考文献:

第14篇

【关键词】《设施园艺学》;课程改革;实践策略

0引言

《设施园艺学》即设施栽培,是指通过人为设置适宜园艺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将不宜露天生长的植物配置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养殖棚、连栋温室等特定设施中,使园艺品优质生长的环境可控制农业。园艺设施的抗不良环境作用也使得在沙漠、高寒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成为可能。因此,设置设施园艺课程,对我们更好地探究设施园艺在节约水资源、提高粮食产量等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设施园艺学》课程的建设目的与指导思想

我国园艺产业在二十多年的建设历程中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成为了我国农业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设施园艺的面积也位于世界首位。然而,从生产效率上来说,当前我国的设施园艺行业仍与先进国家存在差距,原因则是受到自身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科技要从人才的培养上入手,因此设置《设施园艺学》课程,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设施园艺学》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融合了环境、园艺、信息科技、经济等多个领域的众多学科,同时《设施园艺学》是为满足社会需求而设立的学科,与时俱进是该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该课程也只有在社会飞速发展中不断进行改革和发展才能达到学科设立的目标,因此,《设施园艺学》的内涵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补充。

2目前《设施园艺学》课程教学现状与主要问题

2.1教学内容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

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没有突出重点是当前国内《设施园艺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如前所述,《设施园艺学》是一门覆盖环境、经济、信息等多个领域的学科,涵盖的知识面也必然十分广泛,而在一定的课程学习时间内是无法将所有内容面面涉及的。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中很容易出现教学没有侧重性、将众多知识泛泛讲解带过的现象,学生也就抓不住重点,并难以掌握知识精髓,贪多必嚼不烂,最终影响最后的教学效果。

2.2教学模式与方法单一

《设施园艺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行的学科,只注重课堂的理论教学必然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而对于实践教学还不够重视。比如,对于一些材料采光、大棚湿度控制、温度控制等物理原理的教学适合课堂讲授,而对于设施类型设计、育苗技术、栽培管理等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习则需要在理论讲解之后辅以实践操作。此外,设施园艺教学中会用到大量的图片和一些操作的讲解,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放映相关图片和视频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知识,同时也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2.3课程考核模式陈旧

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在这门课程学习成果的检验,而学生的学习成果仅仅通过期末的考试成绩是无法准确评判的。有些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中并没有付出很大的精力,但却能依靠考试前夕的死记硬背取得高分成绩。因此,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在这门课程中的收获和学习成果是不合适的。当前《设施园艺学》的课程考核还处于过分看重期末考试成绩的弊端中,既影响了考核的真实性,也无法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能力状况。

3优化《设施园艺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策略

3.1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明确而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确学习的重点,同时找到学习的方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完善教学的内容,参考并引进国内外较为先进的课程教学方法,让学生接触到更为前沿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在向国外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不能照搬国外的模式,设施园艺是农业产业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不同,适合的设施园艺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设施园艺的课程教学要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向学生传授设施园艺的教学理念要建立在国情基础之上。

3.2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3.2.1改革教学观念,实施启发式教学

教学观念即教师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有着直接的影响。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侧重于教授的过程,学生处于一种相对较为被动的学习状态,这一教学观念容易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一味地灌输,而忽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学习中的引导。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的是全面性和自主性人才,启发式教学正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而过去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观念应该加以摒弃,发展和实施启发式教学模式才是正道。

3.2.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而教师则需要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学活动中,学生学到多少,学生学会了没有才是教育活动最需要关注的内容。很多时候,教学活动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将重心放在教师的讲授上,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在设施园艺的教学中应该对这一问题加以整改,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3.2.3建设教学实习基地,进行实地讲授

《设施园艺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课堂学习与实践教学并重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掌握这门课程。因此,建设教学实习基地,并进行课程的实地讲授对于学好这门课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最好能够成立自己的教学实习基地,可以是自己建造,也可以与相关的管理机构合作,从而给予学生更多的地学习机会。比如,在进行实践性知识的教学时,可安排学生在教学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同时加深印象。一般来说,适合在教学实习基地进行的内容主要包括园艺设施类型、结构、设计等模块。

3.3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如前所述,《设施园艺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这门课程的学习最终也将落实到实践中去,因此,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学好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多时候“理解”、“想得明白”并不等于你可以将这件事情做成,而“做”同时也是这门课程的最终归宿,故而,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实践教学的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在园艺设施的设计这部分内容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亲自动手制作模型,并说明其设计的灵感以及这种设计的优越之处,从而让学生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发散其创新思维。

3.4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将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

考核不应该仅以期末考试成绩来进行,决定学生真实水平的也并不是一纸试卷。在如今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很容易受到阻碍,为了避免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我们可以将更多的模块引入到学生的考核体系中。比如,学生平时的考察报告、实验报告也是学生实践学习效果的一种反馈形式,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引入到最终的考核当中。

4结语

《设施园艺学》课程的改革首先要从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入手,在教学中突出教学重点,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关心学生到底学到多少,怎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切实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15篇

一、农村小学的小学科教育基本现状

从课程设置来看,所有学科一律平等,无所谓大小。那何为学校的小学科呢?它是在现实中被学校群体默认使用的一种称谓,指的是语数英以外的其他学科。它们在课程中所占课时少、任课教师数少,而且学科地位被边缘化,是弱小的学科群体。具体表现在:

1.课程普遍不被学校重视

不少学校不设课程或虚设课程,以课程表为伪饰,兼科教师将课表的小学科课程上成主科课程;兼科教师对小学科课程缺乏深入研究、课堂质量不良,领导没有或较少关注小学科的质量情况。例如,广州市白云区4个乡镇共73所小学,人和镇从没有固定调研课的学校,江高镇学校领导对小学科从未调研课达64%(见表1)。

2.校本教研未有实质性开展

小学科任课教师不开展或少开展集体备课、观课研讨、研究反思等校本研究活动,在调研中笔者发现,除语数英学科外,较少见到小学科校本教研的原始性材料,包括计划、总结、集备记录、听课记录、学业期末评价记录等,也较少见到有学科业务学习资料、学科电子资源等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材料。4个镇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档案资料调查情况(见表2)。

3.学科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之路艰辛

小学科专任、专业学科教师人员数量较少,开展校本教研少,对专业缺乏追求,学校对小学科关心激励少;也有一些素质较高的专业教师,但被学校转岗教主科,本学科成为其副业(见表3和图1)。学科专任率普遍较低,任主科兼教信息科占了主要比例,可见,小学科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之路较为艰辛。

4.学生学科素养发展不均衡

由于学校的课程安排、教师的学科态度、课堂的教学质量、学校校园文化生态等各种原因,导致学生除了语数英以外,其他学科素养的发展甚为薄弱,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被制造成公开的秘密:学习是语数英,评价也是语数英。

二、农村小学的小学科教育问题分析

上述小学科教育的问题在各种层次学校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但在农村小学中问题尤为突出,越是偏远的学校、学校规模越小的学校,问题越严重。归结其原因有:

1.教育价值取向明显功利化

在现行评价指标体系中,小学科没被纳入升学评价体系,因而在社会、家庭、学校等强大的功利驱动之下,应试的压力从一个学段往一个学段下移。不同的价值取向,必然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为了短期的升学利益,在显性或隐性的文化舆论面前,学校的教育活动形成了大小学科与主次学科、主流与非主流教师群体等俨然成型的文化生态,还有现时的绩效工资方案在教学成果利益分配的差异,更让小学科教师感觉被边缘化。

2.区域教育资源调配有先后

白云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原农村地区逐步转化为城乡二元化结构地区,致使区情愈加复杂。尽管近年来已加快了对小规模学校的合并,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校舍改造、实验室配置、图书采购等教育装备的建设,但是在改造进程中,区域资源调配有先后,显然,农村学校硬件资源调配的投入对学校带来的促进作用,及不上早期已发展、现已进入软件建设进程的学校。特别明显的就是钟落潭镇、江高镇等镇偏远农村小学。

3.教师队伍存在结构性缺编

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是农村小学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影响小学科教育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城乡差异带来的农村骨干教师流失日益增多,另一方面生源减少,教师政策性超编造成的“只出不进”影响学校改变队伍编制结构,还有就是课程改革中新增的课程设置如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缺岗。因此,农村小学长期缺编信息技术、音乐、艺术、等学科专业人才。

4.学校校本教研管理缺力量

在新课程专项调研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校在校本教研这一块上做不下去。基本形式上是有的,例如学校公开课、科组活动、教师集中学习等,但是缺乏建设成效。例如学校课堂存在什么问题?科组活动研什么?怎么研?这些问题,都是学校缺乏认识的。学校开展的专题讲座缺乏校本性、针对性、系列性、延续性、反馈性,而且是纯理论、较虚空的专题,缺乏一些实践性问题的诊断和专项研究。意识、方法、理论也相当缺乏,导致此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学校缺乏校本研修的专业引领和管理人力。

三、缓和小学科教育问题的策略思考与实践

教育的责任不允许等待与不作为,缓和小学科教育问题,笔者认为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种研究机构需要加大重视和研究解决力度的。针对目前状况,笔者提出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政策、强化资源配置、加强培训等方面策略在教师研修建设上改善小学科教育问题。以下是策略及实践方法。

1.更新教育观念,发挥多元教育文化导向

在行政管理上,调研员要深入调研区域小学科教师专业配置及岗位现状,要从区域整体科学配置人力的角度出发,系统筹划小学科专业人才的招聘与培养;在专业发展机会上,要平等对待小学科教师,优秀的小学科特色学校及教师要扶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支持小学科优秀教师潜心发展。

在业务管理上,各级教科培研究机构要从自身做起,除却小升初、中考、高考等专项研究外,还要均衡资源和力量分配,在部门建设上重视小学科教科培研究工作,别让小学科研究人员本身也生存在被边缘化的状态,积极性受到打击。只有由上至下的教科培机制建设及文化导向规范、持续,这才有可能对下产生导向、督促、引领、建设的作用。

2.优化教育政策,实施多样化师资交流方式

农村小学缺人用,缺人才用,都是长期存在的难题。要缓和它就要建立多样化的人才交流方式,形成一种有效的全区或全市的人才交流机制,谓之“活水工程”。例如:

(1)教研员蹲点基层:到边远农村学校建立教研工作站、引领周边学片发展;蹲点学校扶持特色学校建设等。

(2)教师对岗交流: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去开展学年性支教、农村教师到优质学校交流、骨干教师学片内对岗交流等。

(3)结构性转岗调整:超编教师区内流动,结构性超编教师转岗、跟岗培训交流等。

这些方式,虽然受惠面窄,似乎有点望梅止渴,但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缓和的策略。待小学科人才逐步引进,结构性缺编问题逐年缓和,小学科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师资交流方式就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强化研修引领,实施多层次研修管理机制

在实践中,建立多层次的区域性教科培研修管理机制,以机制去制衡大小学科的落差过大,一定程度上推动学校小学科的运作。

建立“区教育发展中心―镇教育指导中心―学校”三级研修管理机制,加强第二级教研业务领导力和指导力的建设,为三级教研的力量传播起促进作用。

从业务管理上操作:第一级研修管理为“区教育发展中心―镇教育指导中心”;第二级研修管理为“镇教育指导中心―学校”。

从研修建设上操作:第一级研修建设为“教研员―学片中心组长”;第二级研修建设为“教育指导中心―学校”研修指导及“学片中心组长―学校教师”研修指导。

每一级研修管理和建设承担的职责和任务都不一样:在第一级更多的宏观策略调控指导,在第二级更多的是具体学科、具体业务操作引领和指导服务。在这样的研修管理机制下,由市、区落到校这一层,小学科活动被忽略、被打折扣的现象得到较好的改善。

4.省略),不仅做好了信息、资源共建等常规工作,还有基于社区的教师教育博客耕耘等。在平台上,教研员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展开专业对话,拓宽教师交流的途径,实现跨时空网络研修。

5.质量监测,发挥评价诊断反馈作用

建立小学质量评价体系监控新课程实施后小学学业质量,具体是以“主科+小学科”组团式实施抽测。抽测之后,学科教研员进行详细的质量分析,对各镇学校情况进行同类型、同层次学校对比分析,例如优秀(A级)率、不合格(D级)率,学生样本差异程度分析等(如表5和图2所示)。

同时,也将结合区“小学教学水平综合评估”工作,将小学科课堂教学质量及学科抽测评价写入指标,这样利于促进各学科相对平衡的良性发展。这不能不说是对小学科教育发展的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