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医药行业市场研究范文

医药行业市场研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医药行业市场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医药行业市场研究

第1篇

关键词:医药行业;产品市场竞争;资本结构;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009-03

1 引言

资本结构的现论是从Modigliani和Miller(1958)的著名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开始的,他们指出:在假定有不受限制的套利机会、公司不可能破产、没有公司税的前提下,公司总的市场价值不受其发行的负债数量影响。即在某些条件下,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无关,这些条件就是基于阿罗-德布鲁世界中的条件(完备的市场、无交易成本、无税收、无破产成本)。此后,学者们在逐步放松假设条件的情况下,不断得出更加符合现实的结论,丰富和发展了资本结构理论。如考虑公司所得税(Modigliani和Miller,1963),成本模型(Jensen和Meckling,1976),考虑破产成本(Warner,1977)及非对称信息(Myers,1984)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与资本结构互动关系开始受到金融经济学家和产业经济学家的关注,一些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资本结构模型开始出现。该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始于Brander和Lewis(1986)。他们在《寡占与财务结构:有限责任效应》一文中采用Jensen和Meckling(1976)的基本思想:杠杆的增加诱使股东采用风险较大的策略。分析了公司资本结构对产品市场竞争行为的影响,首次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公司金融理论融合起来。在Brander和Lewis的模型中,卖方寡头采用更有攻击性的产品策略来增加风险,从而使得在随后的古诺博弈中采用较有攻击性的策略,厂商于是选择较高的负债水平,证明了企业资本结构影响产品市场均衡。他们在1988年的论文中引入破产成本,进一步研究了企业负债水平对其在产品市场上行为的影响,但并没有改变他们1986年的研究结论。Glazer(1989)进一步指出如果从长期考察Brander和Lewis模型,厂商有发行长期债券、提供财务杠杆来加强串谋的动因。但是,如果寡头共谋很重要,则债务有限而且债务容量随需求弹性增长(Maksimovic,1988)。理论模型(Maksimovic,1988;Bolton and Scharfstein,1990;Dasgupta and Titman,1998)和实证研究均发现,以财务杠杆衡量的资本结构影响公司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包括后续投资能力、价格战和营销竞争的财务承受能力)和业绩。Zingales(1998)关于美国1980年解除运输公司管制时各个企业的财务杠杆水平与竞争地位和生存能力关系的考察,进一步证实在竞争环境下公司当前的融资选择和财务杠杆影响后续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当前高财务杠杆对公司后续投资能力和价格战的财务承受能力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是,在竞争过程中,仅仅经营效率高并不能够保证企业生存,只有兼备经营效率高和充足财务资源的企业才能够长期生存。Showalter(1995)将古诺竞争延伸到伯川德竞争,同时考虑到需求不确定性和成本不确定性的作用。发现企业发行债务的动力既依赖于不确定性的类型,也依赖于竞争的类型。他的研究结论是,如果企业进行的是伯川德竞争,在成本不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将不会负债经营。而在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伯川德竞争的企业将选择一定的负债水平,从而提高产业的产品价格,弱化了产品市场竞争程度。Gabrielle(2003)通过建立不确定需求下异质产品双寡头竞争模型,研究了特定供需特性下厂商产出市场和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债务在斯塔克博格模型中的战略应用。Lyandres(2006)以1950-2003年间美国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表明,公司财务杠杆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正相关。

从国外实证研究的结果看,公司资本结构与其所处行业是否显著相关并无一致的结论。Scott(1972)对美国12个非管制行业进行了横截面分析,结果表明,在给定行业中,企业资本结构确实以一种明确的方式聚集,行业似乎存在最优资本结构。Bowen(1982)、Bradley(1984)研究发现,同行业企业具有相似的资本结构,不同行业的资本结构则确有差别,并且具有时间上的稳定性。医药、器械、电子、食品行业负债率较低;造纸、纺织、钢铁、航空、水泥行业负债率较高;政府的管制对于资本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政府管制行业如:电话、电力、汽油等公用事业以及航空业的负债率最高。Aggarwal(1990)研究了亚洲12个国家中940家大公司的资本结构,发现日本、台湾等7个国家或地区资本结构具有显著的行业间差异。然而,Wippern(1966)却得出结论,除管制的电力公用事业外,不能拒绝8个行业间相等杠杆比率的假设。Martin和Henderson(1974)发现,只有少数债务比率在行业间呈现出显著性差异。Belkaoui(1975)研究了加拿大公司的资本结构,结果无法拒绝行业间差异不显著的原假设。Ferri和Jones(1979)在对10个行业进行研究后也得出行业和债务结构间只存在微弱关系的结论。

产业集中度的高低也会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在集中度比较高的行业,当业内主要企业因为融资约束或者杠杆收购(LBO),导致财务杠杆高时,低财务杠杆、现金充裕的竞争对手往往会主动发动价格战或营销战(增加广告收入、给经销商让利等),降低产品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逼迫高财务杠杆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从而降低竞争程度(Phillips,1995;Chevalier,1995a,1995b;Kovenock和Phillips,1995,1997)。因此财务杠杆低本身就是一项竞争优势因素,特别是在主要竞争对手之间经营效率无差异时候。另外,宏观经济环境、商业周期和产业政策的急剧变化,使得财务杠杆高的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大大超过财务杠杆低的企业(Campello,1999)。Andres Almazan和Carlos A. Molina(2005)研究结果表明,集中度高以及公司普遍采用租赁融资工具的行业,不同公司之间的资本结构差异较大,而激励不足、内部人在董事会占比过高、公司历史较长、资本支出少的行业,公司之间的资本结构差异较小。

我国学者对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之间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限于数据搜集的困难,目前研究成果还很少。朱武祥等(2002)研究发现,当公司预期未来竞争程度越激烈,当前选择的债务规模越低,从而产生财务保守行为,他们以燕京啤酒为例进行的案例研究有效地支持了理论假设。赵蒲和孙爱英(2004)运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没有发现财务保守行为与公司竞争战略间的相关性,他们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在资本结构管理方面较少考虑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之间的互动与协调。邓剑琴和朱武祥(2006)研究发现,在产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且现有业务衰竭很快的情况下,若受到融资约束,公司将选择财务激进行为。刘志彪等(2003)以1997-2001年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的研究表明,企业的资本结构与其所在的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姜付秀等(2008)利用中国上市公司1999-2004年的数据,对产品市场竞争及其变化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公司所在的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公司资本结构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幅度越小;同时,在产品市场竞争强度趋向更加激烈时,资本结构表现出向目标资本结构接近的趋势。但是,产品市场竞争的动态变化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调整状况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

在资本结构与行业方面,国内相关研究大都发现不同行业的资本结构存在显著差异(陆正飞和辛宇,1998;郭鹏飞和孙培源,2003;童光荣等,2005;姜付秀等,2008)。但洪锡熙和沈艺峰(2000)以1995-1997年期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21家工业类公司为样本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行业因素并不显著影响公司资本结构。

纵观国内外相关文献,不同视角下研究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间关系所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本文以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之间的关系,对医药行业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的其他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第三部分描述了研究设计,包括研究变量、样本选择等;第四部分是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论。

2 研究假设

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均表明,企业所在行业的竞争状况一直被认为是影响企业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Leibenstein,1966)。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逐步确立,企业所在市场的竞争程度日益加剧。目前,我国大多数行业的进入壁垒逐步消除,外资经济、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在几乎所有的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产品市场竞争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机制,竞争性的产品和要素市场作为一种“硬预算约束”和激励机制,时刻考验着企业的生存能力,并淘汰不合格企业,给企业经理造成了极大的压力(Hart,1983)。中国医药行业由于同质化产品较多、产能过剩,因此是高度竞争的行业。在这种情况下,医药企业将更加重视经营和财务战略,公司的负债率将随着企业间剧烈竞争而增加。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行业内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与企业的资本结构正相关,产品市场竞争度强的公司更可能使用高的负债水平。

产业组织理论和反垄断政策中的一个基本命题是资金充裕的企业能够掠夺缺乏资金的对手(梯若尔,2007)。如果公司负债过高,而且行业里的竞争对手也了解到这一信息,那么高负债可能会导致财务状况好的竞争者的掠夺行为,这将导致那些尽管有正的预期利润但财务状况不好的公司过早退出。这与Telser(1966)提出的债务融资“深口袋”(deep pocket)理论相一致。因此,为了防止竞争对手采取策略使公司陷入财务困境,行业内公司之间的资本结构决策有可能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同一行业内公司资本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相似性。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选择

为了检验上述理论假设,且克服行业特征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本文选择在沪深股市于2004年及以前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时间跨度设定为2004-2007年。本文数据部分来自CSMAR(中国股票市场数据库),部分数据来自巨潮资讯,从年报中手工整理得到。另外,在选取样本时,遵循了以下原则:(1)上市公司年限相对较长,这是为了确保公司行为相对成熟;(2)由于外资股的股价与公众A股的股价不同,为方便起见,剔除了拥有B股或H股的公司;(3)剔除ST类上市公司。最终符合要求的样本共有81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324个样本。

3.2 研究变量

(1)公司资本结构(BDR)。资本结构有账面资本结构和市场资本结构两种度量方式,尽管使用市场价值来计算公司负债率更能真实价值(Sibley,1991),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中约三分之二的股份为非流通股,无法计算其市场价值。Glison(1997)认为,在度量资本结构时,无论是用账面价值还是市场价值,都会存在“测量误差”。Bowman(1980)指出资本结构的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的横截面关系较高,故由使用账面价值度量资本结构而造成错误设定的可能性相当小。因此,本文采用总负债/总资产,即资产负债率指标来反映公司资本结构,且采用账面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

(2)产品市场竞争(Competition)。目前还没有一个合理的指标可以用来准确反映产品市场竞争,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反映产品市场竞争最常用的指标是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比率(一般表示为CRn)、交叉价格弹性等。但是,市场集中度指标度量的是行业中最大的n家厂商的产出占行业总产出的比例,它反映不出企业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程度,即它难以准确衡量企业之间的竞争强度。此外,由于我国企业数据库不健全,部分企业的数据难以得到,仅以上市公司的市场集中度来反映市场竞争,必然会存在较大的偏差;而由于企业定价资料难以得到,交叉价格弹性指标难以计算。Nickell(1996)和Grosfeld和Tressel(2002)采用租金指标来反映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他们认为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企业的“垄断租金”,租金越高,意味着进入成本越高,新进入者进入市场的难度就越高,从而市场竞争程度就越低。同时,如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的存货周转速度也较低。刘志彪等(2003)和Lyandres(2006)采用行业内企业数目、赫芬因德指数(HHI)和企业对竞争对手行为的敏感度作为度量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替代指标。考虑到数据获得的便利性,本文以主营业务利润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增长率作为产品市场竞争的替代变量,取倒数将其全部变为正指标,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主成分因子征根大于1的前两个主成分因子合成一个指标,该指标越大,说明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

(3)公司规模(size)。公司规模越大,公司的融资手段可能越多,负债的可能性越大。根据权衡理论,大公司倾向于多元化经营,具有较稳定的现金流量,抗风险能力较强,不易受财务困境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规模越大的公司负债率较高。Friend和Lang(1988)、Wald(1999)等研究采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Titman和Wessels(1988)、Rajan和Zingales(1995)等研究采用主营业务收入的自然对数。本文采用公司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值来反映公司规模。

(4)公司盈利能力(profitability)。关于盈利能力变量可以有多个指标度量,Titman和Wessels(1988)采用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总资产两项指标来代表企业盈利能力。国内学者陆正飞和辛宇(1998)采用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指标;陈小悦和徐晓东(2001)采用主营业务利润率指标。本文以净资产收益率来度量公司盈利能力。

(5)成长能力(growth)。本文选用托宾Q比率来度量公司成长能力,通常,托宾Q以资产的市场价值除以资产的重置成本得来。考虑到中国上市公司的特殊情况,托宾Q的计算有所不同。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不能按流通股等价计算(否则会高估公司市场价值),计算托宾Q时股权的市场价值由考虑非流通因素的股权的市场价值来替代,负债的市场价值和资产的重置成本分别由负债账面价值和总资产的账面价值代替,即托宾Q=(流通股的市场价值+非流通股总股数×每股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总资产。

(6)资产流动性(liquidity)。由于我国资产交易市场欠发达,公司固定资产的流动性较差,公司的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在公司遭遇财务困境时,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变现。本文采用流动比率指标来衡量资产的流动性。

4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横截面和时间序列数据混合回归模型分析,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

本文建立如下回归模型进行检验:

BDR=a0+a1Competition+a2Size+a3Liquidity+a4Profitability+a5Growth+μ

其中,ai为回归系数,这里i=0,1,2,3,4,5;μ为残差项;BDR、Competition、Growth、Liquidity、Profitability、Size分别代表公司资本结构、产品市场竞争、成长能力、资产流动性、公司盈利能力、公司规模。

表1列出了样本公司的描述性统计结果。2004-2007年间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4.04%,标准差为0.2012,说明样本公司资产负债率差异较小,证明同一行业内公司资本结构具有稳定性,验证了本文的理论假设2。公司规模的均值为21.1622,标准差为0.7725。

表2是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回归所得到的各变量的回归结果,面板数据的调整R2为47.77%,模型拟合度较好,且由F值可知,回归模型高度显著。本文对回归模型进行White异方差检验,不能拒绝存在同方差的零假设,表明模型没有异方差问题。

从表2中可以看出,代表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变量系数为正,且该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异于零,说明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产品市场竞争与资本结构呈正相关关系,即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资产负债率越高。这也证明了本文的理论假设1。

公司规模的系数为正,且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公司规模对资本结构的正面影响与许多实证研究结果相一致(Rajan和Zingales,1995;Booth等,2001),说明规模较大的公司有较强的债务融资能力,更容易进入债务融资市场。资产流动性与负债水平显著负相关,表明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通常用流动资产为其投资项目融资提供资金。盈利能力与公司资本结构显著负相关,一方面说明获利能力较强的公司更有能力通过留存收益进行内源融资;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资本市场机制不完善,外源融资渠道较少。成长能力与资本结构负相关,说明有更多成长机会的公司具有更高的风险,因此具有较高的财务困境成本。

5 结论

本文利用2004-2007年间中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公司资本结构与其所在的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2)医药行业内公司资本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相似性。

同时也检验了公司规模、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资产流动性等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这些结论对公司经营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乃至医药产业的发展演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企业经营者应根据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同行发展和竞争战略,全面考虑他们间的组合与资本结构间的互动与协调,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及优良业绩,进一步促进医药行业整合与发展。随着医疗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医药行业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资本结构更趋合理,整个医药产业将会更加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Andres Almazan and Carlos A. Molina, “Intra-Industry Capital Stricture Dispersion”, 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2005,14,(2):263-297.

[2]Bowen, R.M., Daley, L.A. and Jr C.C.Huber, “Leverage Measures an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Review and Additional Evidence”, Financial Management,1982,(11):10-20.

[3]Bradley, Michael, George A. Jarrell and E. Han Kim, “On the Existence of an 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 Theory and Evidence”, Journal of Finance,1984,(39):857-880.

[4]Brander, J.A. and T.R. Lewis.“Oligopoly and Financial Structure: The Limited Liability Effec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956-970.

[5]Evgeny Lyandres,“Capital Structure and Interaction among Firms in Output Markets: Theory and Evidence”, Journal of Business,2006,79:2381-2421.

[6]Gilson, S.“Transaction Cost and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 Evidences from Financially Distressed Firms”, Journal of Finance,1997,52:161-195.

[7]Glazer, J.“Live and Let Live: Collusion among Oligopolists with Long-term Debt”, Working Paper, Boston University,1989.

[8]Jensen, M.C. and W.R. Meckling.“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Capital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305-360.

[9]Modigliani, F. and M. Miller.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8,48:261-297.

[10]Rajan, R. and L. Zingales.“What Do We Know About 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 Some Evidence from International Data”, Journal of Finance,1995,50:1421-1460.

[11]朱武祥,陈寒梅,吴迅.产品市场竞争与财务保守行为―以燕京啤酒为例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2,(8).

[12]刘志彪,姜付秀,卢二坡.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强度[J].经济研究,2003,(7).

[13]赵蒲,孙爱英.财务保守行为: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11).

[14]邓剑琴,朱武祥.产品市场竞争、股权融资约束与财务激进行为[J]经济学季刊,2006,(3).

[15]陆正飞,辛宇.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主要影响因素之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8,(8).

[16]郭鹏飞,孙培源.资本结构的行业特征: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5).

第2篇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 市场营销 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升,这就为中医药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同时中医药专业的市场营销人才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现在大部分中医药院校都建有营销专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怎样加强中医药院校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就成了现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中医药院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中医药市场也得到快速的发展。中医药产业是朝阳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中药的发展更是具有特有的优势,因此对于中医药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型销售人才。就现状来看,限制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因素就是具有中医药专业背景的营销人才的匮乏。据调查,从2007开始,具有专业技术背景的专业型人才是企业最为紧缺的人才,特别是中医药行业具有的特殊性,在进行营销专员招聘时,看重点逐渐由营销知识转变为中医药专业知识,由此可以看出,中医药市场专业背景营销人才的紧需。而中医药院校在进行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时,在专业中医药师资、专业中医药文献以及学校特有的品牌效益都具有丰厚的优势,对于中医药型销售人才的培养更具有优势,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医药行业发展的需要。

二、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起步晚,体系不成熟

就目前我国中医药院校开设营销专业现状来看,只有五成左右,而且因为中医药院校一般规模都比较小,再加上营销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很多院校都是采取了“边讲、边改、边完善”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安排不合理,很多内容在不同的课程中来复的讲,但是有的知识点却是漏讲。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听讲是会出现知识点混乱的现象,不能形成自己的完整知识构架。医学院校以为营销专业起步比较晚,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应用上还不完善,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2.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人才培养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这样中医药院校在进行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时,才可以有目的的实施教育,努力将学生培养到人才的规格。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界的分工也日益细化,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中医药院校培养的具有中医药背景营销专业人才就是为了更好的适应中医药行业发展的需要,为了可以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但是,现在中医药院校在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中,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目标规划,对于人才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对于中医药院校营销专业与综合性大学、财经类大学的营销专业有什么区别?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明确。

3.理论与实践脱节

中医药营销是一种对实践具有很高要求的活动,要求学生不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需要学生可以将中医药知识与营销要求完美的结合,进而表现在实践行动里面。但是现在我国中医药院校在进行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时,还是停留在注重理论知识的阶段,对学生进行大量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并不能适应中医药市场发展对实践型中医药营销人才的要求。

三、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策略

1.根据市场要求进行课程制定

因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进行课程制定时,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制定,要以培养学生营销专业技能,增强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学校要按照中医药市场的需求规律对专业课进行调整,避免出现重讲、漏讲现象,在专业课制定时要以营销技巧为重点,比如开设《营销策略》、《营销技巧》等。

2.确定中医药市场营销人才发展目标

中医药院校在进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时,应该区别于综合类、财经类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根据市场的要求创建自己的特色,全面培养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营销人才。因此,中医药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策略时应该根据国家政策方针以及中医药实诚经济发展对营销人才的需求,以及就业方向、人才质量等方面为目标,致力于使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中医药经济的发展。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中医药院校在进行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时具有一定的师资优势,但是却缺乏一定既具备教学理论功底又具备时间能力的“双师型”人才,因此,如何提高市场营销专业教师队伍的专业业务水平也是提升人才培养效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针对这一点,中医药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以项目带动的方式,为教师参与实践项目提供更多的机会,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各种营销企划的设定,使教师与营销市场可以有更紧密的联系,进而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培养学生营销能力。

结语: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中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中医药型营销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怎样使中医药院校在营销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具效率,这就需要学校根据市场的需求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制定更能培养学生中医药专业知识与营销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课程,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好的适应中医药市场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凌志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探讨[J].江苏高教.2009(3):95-96

[2] 吕继洲.中中医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医教育.2009.11(03):7-9

[3] 徐亚洲.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渝州大学学报.2009.18(02):106-107

第3篇

当前药品营销专业市场调查实训课程开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专业实例较少,针对性不强由于药品营销专业是高校近年来才开始兴办的交叉学科,专业发展尚在起步阶段,专门针对医药行业的市场调查实训实例目前还较少,而医药行业的经营管理具备其特殊性,涉及较多的医药专业知识及行业特殊管理,如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药品经营企业必须通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等,因此,普通大众行业的市场调查实例,对药品营销专业学生而言,针对性不强,不能为学生在真正接触医药行业的市场调查时提供参考,且由于与专业相关性不强,也不能达到极大地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问卷设计脱离实际,周密性欠缺从学生进行问卷设计实训的结果看,学生设计的问卷条目多有脱离实际,周密性欠缺的情况[5],如“您认为贵企业的经营失败吗?”,学生设计该条目的目的是为了解调查对象对企业当前经营的看法,却忽略了“失败”这种字眼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而拒绝合作。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学生的本科学习基本为理论填充,有实践训练的课程较少,而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人际关系处理间尚有差距,导致设计的问卷理想化、片面化、僵硬化。

实地调查经验不足,成功率低学生在进行实地调查时,大多缺乏调查经验及措辞技巧,不懂得如何提高目标对象的调查兴趣,亦不能打消目标对象的戒心,往往导致调查对象直接不接受调查,或由于不耐烦不配合完成整体调查,甚至出现有些调查对象本已接受调查,而中途因学生解释不当,调查对象直接撕毁问卷的情况。

软件运用、统计分析能力较差学生在进行数据处理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一些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软件,如问卷录入软件EpiData、数据处理软件Excel、统计分析软件SPSS等[5]。而运用这些软件,需要一定的统计专业知识,据了解,药品营销专业本科学生数理统计课程的开设多作为大一、大二公共基础课程开设,并且学习内容多为基础理论学习,对统计软件的运用较少也不熟练,但是市场调查课程开设多为大四,其间相隔时间较长,学生对统计理论知识已有忘性,而市场调查实训课程并没有足够时间再次详细讲解统计知识,从而使学生在数据处理分析时,由于两门课程间的衔接较差,导致一知半解。

改良市场调查课程实训教学的措施及对策建议

注重对医药行业市场调查实例的积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市场调查方案设计、样本抽样、问卷设计、调查数据采集、数据整理与分析等实训时,均需要相关实例讲解[6]。由于普通大众行业的市场调查实例,对药品营销专业学生而言,针对性不强,教师平时应注重对医药行业市场调查实训实例的积累,一个重要途径是进行医药行业市场调查方面的科研研究[7],如“某省药品生产企业的营销现状调查研究”,将科研课题改编为市场调查实训实例。这不仅可使所举实例与药品营销专业密切相关,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且科研课题的研究步骤通常涵盖从调查方案设计到数据整理分析与报告撰写的市场调查整体流程,可使学生学习内容前后联系,实训系统化、连贯化。

加深对问卷设计时应注意事项的强调问卷是当前市场调查最常使用的调查工具,也是将定性问题转化为定量分析的桥梁,问卷设计的好坏将影响调查的整体质量,因此,培养学生设计优质问卷的能力非常重要。为避免学生设计的问卷条目脱离实际及周密性欠缺,教师应加深对问卷设计应注意事项的强调,如避免使用不明白的缩写、俗语、生僻字,避免使用贬义词,避免直接提出敏感性问题,避免问题提法中包含没有根据的假设等,并且多举一些设计不当问卷条目的例子,便于学生理解。同时,教师有必要让学生设计一些问卷条目,进行课堂讨论这些问卷条目的不足并改进,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注意模拟场景以丰富学生实地调查经验市场调查中收集数据资料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进行实地调查,优秀的调查员通常拥有丰富的调查经验和娴熟的措辞技巧,能够冷静、正确地处理调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况,使调查事半功倍。为解决学生实地调查经验不足,成功率低的问题,教师应注意模拟场景,现场指点学生实地调查及措辞技巧,丰富学生实地调查经验,如告知学生应首先向调查对象介绍自己,表明调查目的,强调调查结果可带给对方的影响,及准备一些小礼物等,以消除调查对象的戒心,提高调查兴趣和合作度。另外,在模拟场景前,可引用一些社会学、心理学案例或测试,让学生对人群心理及行为特征有所了解,并潜移默化地运用到实地调查实践中[8]。

加强对药品营销专业数理统计课程与市场调查课程的衔接在市场调查的数据处理分析阶段,涉及大量的公式和复杂的数据计算,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软件开发的更新,原始人工计算逐渐被计算机软件处理所取代,但是学生仍需要具备扎实的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基础。因此,建议加强对药品营销专业数理统计课程与市场调查课程的衔接,将药品营销专业的数理统计课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在大三开设,并加强学生对统计软件的运用训练,以避免与市场调查课程开设的间隔时间过长,学生在进行市场调查数据处理分析时,因对统计知识产生忘性或对统计软件操作不熟悉,影响最终分析。

结语

第4篇

关键词:原料药行业;SWOT分析;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4000503

目前,国内尚无对原料药的权威定义,一般认为原料药是可以直接用来制备制剂的主要活性成分。原料药按来源可将分为化学原料药、生物原料药、植物提取物等,由于化学原料药占据了原料药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因此,狭义上的原料药指的就是化学原料药。本文所指原料药即为化学原料药。在国际上,一般将原料药和中间体一起统称为药物活性成分(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API或Drug Substance)。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原料药生产国和最大的原料药出口国,我国每年生产的原料药90%用于出口,其中欧盟是我国原料药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其次为印度和美国。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2011年我国原料药的出口额为220亿美元,占医药保健品总出口额的49%以上,可以说原料药是代表我国医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产业。但是,众所周知,我国的原料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成本优势,随着我国人力、原料和环保成本的上升,原料药出口的利润越来越低。特别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欧债危机愈演愈烈,“通胀”压力不断增大,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对我国的原料药市场无疑于雪上加霜。在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我国的原料药行业该如何选择?在此笔者希望通过对中国原料药行业的内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以及面临的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进行综合分析(即SWOT分析),给国内的原料药企业提供策略选择支持。

1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1.1国际方面

(1)全球医药市场继续保持增长。据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IMS)预测,至2015年,全球医药市场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3%-6%,同年全球销售额预计将超过11000亿美元。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仍居全球药品消费的主导地位,但是市场增速放缓。与此同时,以巴西、俄罗斯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医药市场崛起,成为拉动全球药品消费的主力。

(2)仿制药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化学制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2011-2015年,全球将有130多个专利药物陆续专利到期,总销售额在1000亿美元以上。专利到期后同一种药物将由四五家医药企业生产,仿制药市场扩容,对原料药的需求也将大幅度增加。此外,各国政府为减轻财政负担,控制医药费用支出,纷纷出台政策鼓励仿制药的开发和使用,也将极大地促进仿制药销售的增长。例如,在欧盟仿制药经常作为一线药品成为一些疾病的治疗标准;此外,欧盟政府还出台政策给仿制药企业提供拨款或低利率的贷款、给出口药品企业减税等。

(3)产业整合呈现新趋势。合同研发和合同生产发展迅速,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临床资源丰富、综合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全球合同研发和合同生产的重要基地。并购重组活跃,大规模的并购交易不断涌现,专利药公司通过并购和联盟等方式大力发展仿制药。去年以来,辉瑞公司与海正药业、先声药业与美国默克、复星医药与瑞士龙沙等纷纷成立合资公司,瞄准专利即将到期的仿制药品;今年初,阿斯利康仿制药战略新投资,将在江苏泰州投资2.3亿美元打造其在全球最大的独立生产基地。

总体上,我国医药工业发展面临有利的国际环境,有助于稳步提高医药出口和加快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跨国医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在主导专利药市场的同时,大举进入仿制药物领域,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我国医药工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1.2国内方面

(1)医药行业需求快速增长。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速度加快,医保体系不断健全,人民群众对医药保健品的需求升高,我国已成为全球药品消费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有望在2020年以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

(2)药品质量安全要求提高。2010年10月1日,新版药典实施,2011年3月1日,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实施以及药品电子监管体系的逐步建立,均对药品生产质量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提高药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行业有序竞争和优胜劣汰。

(3)环境和资源约束更趋强化。原料药行业具有高污染高耗能的特点,2010年7月1日,《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全面实施,化学原料药生产面临更大的环保压力;能源成本上升以及国家节能要求的提高,对医药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形成了“倒逼机制”。

总体上,我国医药工业发展面临有利的国内环境,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国家对医药行业的扶持力度加大,质量标准体系和管理规范不断健全,有利于医药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环境和资源约束加强,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药品价格仍有降价趋势,医药工业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制约因素。

2我国原料药企业的SWOT分析

2.1优势(Strength)分析

(1)产业规模大,生产成本低。目前我国约有3600家医药工业企业,能生产原料药近1500余种、24大类,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原料药生产国和最大的原料药出口国,具有规模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力资源、原材料以及环保成本较低,我国的原料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成本和价格优势。

(2)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制药企业国际化速度加快,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熟悉国际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产品获得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关认证,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据统计,截至2009年9月12日,我国原料药获得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EDQM)颁发的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COS)206个;截至2011年1月12日,我国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登记的原料药药物管理档案(DMF)数量达到674个。

(3)以规模小、种类多、附加值高为特征的特色原料药崭露头角,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大宗原料药相比,特色原料药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小,市场需求大,是原料药行业新的发展方向,符合企业和社会的多方利益。据了解,海正药业生产的他汀类系列特色原料药,其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同类产品1/3以上的市场份额。近两年海正药业经济效益大幅增长,主要就是受益于辛伐他汀等专利药的专利过期影响。截止到2012年6月,我特色原料药出口量同比增幅为46.71%,平均价格同比上涨24.18%,比较优势明显。

2.2劣势(Weakness)分析

(1)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产能过剩。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原料药的利润率及增长速度不如制剂,但与一般化工产品相比,仍然要高出许多,而且原料药生产投资小,其生产过程与化工过程基本相同,因此国内不少精细化工企业纷纷投入到原料药的生产中,从而使我国的原料药企业呈现出“多而不优”的状态。大宗原料药的产能过剩所引发的低价竞争,使我国原料药出口陷入两难境地。发改委、工信部的VC行业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全球VC总需求量不过12万吨左右,中国总产能已接近18万吨;国内VC出口11万吨,而国际市场需求约8万吨左右,产能过剩使近3年VC价格跌幅近70%。

(2)产品质量标准未与世界接轨。我国生产的原料药90%主要供应国际市场,这就要求我们从产品质量到体系认证方面都必须与世界接轨。但是,虽然中国新版GMP已经实施,但其在软件管理等诸多方面仍与欧美GMP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并不被国际市场认可。在体系认证方面,我国的原料药必须取得欧盟的COS认证或美国DMF文件方可“合法地”进入欧美市场。原料药生产的环境保护也难以达到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14000标准。

2.3机会(Opportunity)分析

(1)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迅速。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经济增长和政策保障将继续促进医药消费的快速增长,是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基本药物制度广泛实施,药品价格进一步下调以及“以药养医”体制有望得到改革等都将促进原料药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2)国际市场的刚性需求。国际市场对我国原料药仍存在刚性需求,我国原料药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短期内其他国家无法取代;以维生素C、青霉素盐为代表的大宗原料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绝对优势,特色原料药将依靠技术优势继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3)全球范围内原料药的生产转移。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五个原料药生产区域:西欧、北美、日本、中国和印度。近年来,跨国制药公司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结构大调整,纷纷把原料药的生产逐步向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或是直接向发展中国家购买原料药,这一趋势为中国的原料药企业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提升制剂工艺水平带来新机遇。

2.4威胁(Threat)分析

(1)世界经济不景气,国际医药市场增长放缓。2008年爆发自美国的次贷危机和今年以来的欧债危机接连重创世界经济,目前全球经济处于缓慢复苏阶段,国际医药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不容乐观,我国原料药出口风险加大;

(2)原料药竞争优势被削弱。原料药生产工序多,原材料利用率低,产生大量的“三废”,且排放物成分复杂,污染治理难度大。2010年7月1日,《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全面强制实施,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加上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上涨,我国原料药的生产成本增加,国际竞争力被削弱;印度等主要竞争对手货币贬值严重,而人民币却仍面临升值压力,我国原料药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被进一步削弱;

(3)贸易摩擦频发及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国原料药出口构成严峻挑战。以欧盟为例,新指令2011/62/EU出台,要求出口到欧盟的原料药不仅要通过严格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符合性现场检查,还需要我国的药监部门对出口的原料药产品出具书面证明,实际操作难度很大,相当于对我国的原料药出口增加了新的技术贸易壁垒。

3我国原料药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在新形势下,我国的原料药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下面采用SWOT矩阵(见表1),寻找适合我国原料药行业的发展战略。

4结语与建议

(1)加强原料药产品质量管理,优化产业结构。这样既可以优胜劣汰,减少原料药企业内部间的恶性竞争,又可以提升我国原料药企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原料药行业的良性发展。

(2)应进一步巩固大宗原料药的国际竞争优势,提高特色原料药出口比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原料药出口大国,我们必须坚持巩固如抗生素、维生素传统优势产品的地位,也要开拓创新,顺应时代的潮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特色原料药的开发和生产上。接下来几年内,专利药到期和仿制药物市场的到期为特色原料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的原料药企业应把握机会,注重原料药生产的技术投入,提高特色原料药的出口比重。

(3)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开展药品国际注册和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国际认证,推动EHS管理体系及其他各项标准与国际接轨,为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中国大宗原料药行业概况及投资机会分析[EB/OL].,20120621.

[2]IMS 2009 Pharmaceutical market forecast[R].Diana Conmy,Corporate Director,Market Insight,2008,(10).

[3]“十二五”规划原料药市场呈现新特点[EB/OL].,20101008.

[4]特色原料药如沐春风[J].医药中间体及其化工原料,2004,(4).

[5]国内特色原料药市场:赚足未来眼球[EB/OL].http://.cn/Industry/201112/yuanliaoyao131605.htm,20111213.

[6]原料药结构调整需要国家“一把尺子量到底”[EB/OL].http:///20110531/n308939311.shtml,20110531.

第5篇

非常荣幸,作为首批联盟企业的代表做这个简短的发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今天,我们在这里成立了“北京新药创制产学研联盟”。这个联盟将成为促进北京生物医药从研发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的重要平台。我谨代表联盟企业对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

同时,我们也由衷地感谢市委市政府对联盟的大力支持与亲切关怀!感谢各发起单位对联盟的热烈响应!这是为整个行业做了一件好事,一件实事!

众所周知,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虽云“触底”但依然严峻,国内经济回暖迹象初现,却并未全面复苏。在危机中,我们不但要坚定信心,更要看重机遇。今年上半年北京的生物医药产业保持较快速度发展,增速在各行业中名列前茅。同时我们也看到,相比北京领先全国的科技水平-市场规模等优势,生物医药科技成果的本地转化率和北京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北京新药创制产学研联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孕育而生的。联盟确定了四大工作方向,即:资源整合、能力提高、融资渠道与加强沟通。它的成立将有助于解决北京生物医药行业的四个矛盾与难题:一是,有助于解决基础科研雄厚与工程化研究相对不足的矛盾;二是,有助于促进研发项目立项的市场导向问题;三是,有助于为优质的生物医药企业、投资高端的研发项目、提供资金的支持;四是,有助于引导北京高端研发项目落户北京。

大家知道,实验室技术不等于工业技术,工程化研究是成果转化的关键,我们很高兴的看到联盟首批成员中就有象北京大学这样的顶级学术单位积极参与,通过我们的联盟,工业企业成员与院、所早期合作,有利于“技术向市场扩散”;同时,北京的多家企业积极地参与到联盟中,从项目立项阶段就与市场研究紧密结合,确保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研究方向;医药项目的研发投入规模巨大,企业规模与资金后劲,确实是制约研发投入和成果转的瓶颈。联盟的合力更具公信力,联盟促成基于项目的融资合作,一定大有可为。同时,政府引导是“撬动”企业创新投入、产学研早期合作最有力的杠杆,这个“撬动”与“跟进”的时机、方向和比重-可能依托我们的联盟有更大的创新与突破。

在此,我呼吁所有的联盟成员发挥自己的业务特长,以联盟为平台,以项目为纽带,重契约、守信用,真正做到资源整合。建议尽快在联盟中筹建项目市场评价委员会,建立工程研究、临床研究、政策研究、金融服务等不同方面的专业委员会或工作组,实现科技成果快速在京落地,快速转化成经济效益。我们也希望,联盟内联合开展的、落地北京的项目,其市场研究、工程化研究、乃至项目融资、资本合作,都能够争取到政府更大力度的专项支持与政策倾斜。

我们理想中联盟是纽带,是桥梁,是链条,能把我们北京众多生物医药企业与大学院所、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紧紧的扣在一起,促进产业集聚,正如刘淇书记在5月8日座谈会上提出的,我们要打造出一批“大生物医药”概念下的“航母型企业”。这个目标实施的关键是有科技含量的成果在北京落地、转化,培育几个全国领先的“重磅炸弹”品牌产品,带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第6篇

系统营销是药企

应对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中国医药行业是一个受政策性影响很大的行业,从药品招标采购到企业GMP准入,从药品降价到反商业贿赂,国家每一次对医药行业政策的出台都会对医药行业产生重大影响。而此次新医改将会从根本上改变医药行业的生态格局。因此,作为药企必须从政策解读中探究企业未来发展的道路,在适应当前形势的基础上,为企业未来的发展预留通路。

那么,随着新医改方案的逐步推出,新医改究竟会给药企带来哪些影响?从营销的角度来看,药企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呢?

新医改各项政策和措施给药企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药品集中采购制度;二是基层医疗机构改革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基本药物制度;三是新的药品定价制度。迄今为止国家的各项医改政策从以上三个方面对药企产生了直接影响,而药企和整个医药行业将因此有三个不可避免的生存主题―产业集中、创新和政府事务。

产业集中就意味着中国医药行业中大型医药集团将占据70%的市场份额,另外30%的市场份额由拥有新、特、专产品的药企占据,今后可以预见的局面将是大规模的企业兼并重组。

而在产业集中的大趋势下,作为药企,要生存下去只有三条路:一条路是成为大型医药集团,兼并别人;第二条路是走新、特、专之路,把自己打造成专业化企业;第三条路是争取被别人兼并整合的资格。

走专业化道路的药企和拥有新、特、专产品的药企,创新是它们的必由之路,而对大型医药集团来说,不但需要产品创新,还需要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

随着政府主导的新医改政策的颁布和逐步实施,药企必须与药品集中采购部门,与基本药物、社区、新农合、医保等目录相关的机构,与物价部门等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而要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不能够仅仅依靠各地的业务人员或是商,药企必须有专门的高层管理人员负责相关事宜,并为此设立专项预算资金。

从营销的角度看,面对新医改给医药行业带来的新形势,药企必须从“一招鲜,吃遍天”的战术营销转向以战略为导向的“系统营销”,才能够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什么是系统营销?

■一组公式的启示

老师曾经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三个公式:

公式1:1×1×1×1×1×1×1×1×1×1=1

公式2:0.9×0.9×0.9×0.9×0.9×0.9×0.9×0.9×0.9×0.9≈1/3

公式3:1.1×1.1×1.1×1.1×1.1×1.1×1.1×1.1×1.1×1.1≈3

10个1连乘得1,10个0.9连乘大约得1/3,而10个1.1连乘大约得3。如果一个系统有10个子系统,每个系统的效率都能够达到100%的话,整个系统的效率才能够达到100%;如果每个子系统的效率达到90%,整个系统的效率就只能够达到30%;要是每个子系统都能够提高一点,整个系统的效率就能够达到300%!

做到90%,这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企业内部可能会认为已经做得很好了。然而,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每个人、每个部门、流程的每个环节只做到90%,最终结果却是企业只能得到30%的成果。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想一下,在你的企业内部,大家是做到了1,还是0.9,还是1.1呢?

■系统营销的解释

医药行业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许多药企靠的是“一招鲜,吃遍天”,也许是抓住了一个市场机会,也许是有一个比较适合市场的产品,也许是靠广告大战,也许是一个比较新的销售模式,成就了一个企业,此时企业还来不及考虑什么“系统能力”,只要单点突破,就可以快速发展。

然而,时光流逝,世易时移,医药行业的环境如今发生了剧变,新医改、新形势逼迫企业“不变则亡,变则通”。药企只有从“一招鲜,吃遍天”的战术营销转向以战略为导向的“系统营销”,才能制胜未来。

系统营销就是说要把营销看作一个系统,而不仅仅是把营销看作是营销部门,甚至仅仅是销售业务员的事情,就是要把企业当作一个营销系统来运营,通过合理的组织架构和资源配置来使整个系统的运营达到或接近最佳。

如果把系统看作是一辆汽车,那么,只有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肯定是不行的,发动机再好,轮胎出问题,一爆胎,照样翻车,只有各个部件都能够协调统一、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保证汽车正常行驶;只有各个部件发挥最大作用,汽车才能飞速奔驰。

就拿现在药企推崇的学术推广来说,为什么许多药企学术推广越做越不见效果,越做越困惑呢?就是因为这些药企没有用“系统营销”的观点来看待学术推广这件事。

学术推广绝不仅仅是做几个PPT,开几个推广会,弄几个专家讲讲课这么简单。用“系统营销”的观点看,学术推广是营销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学术推广要以企业战略和营销战略为指导,同时,学术推广本身就是一个系统,也要以系统的观点看待它。学术推广是否能够成功,关键在“学术”上,所以,学术推广之前的市场调研、产品定位、支持定位的学术证据的积累、专家顾问体系的建设等都至关重要,这些工作都不是一两个所谓的产品专员或市场经理就能够编出来的,而是要有系统的规划和实施才能够完成。

系统营销的步骤

那么,企业怎样进行系统营销?

系统营销有五个步骤:定战略、搭结构、选对人、做计划、行动。

■定战略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系统营销就像每个人使力推一个物体,如果大家的方向一致才能产生最大的合力,如果有人使力的方向出了偏差,力道就分散了,力量肯定会减小。战略的作用正在于此,它会保证在系统中,每个人、每个部门、流程的每个环节都是为了确保战略的完成,与战略指引的方向相一致。

可是什么是“战略”呢?

尽管许多老板把“战略”这个词儿挂在嘴上,不过当你一问他的企业战略时,他的回答往往是“明年我们的销售额要达到8亿元”、“我们要成为现代中药的领航者”等。这是战略吗?当然不是!

战略是什么?迈克尔・波特在《什么是战略》一文中指出,战略就意味着定位,就是创造差异性。

什么是差异性?差异性就是你能提供与竞争对手不同的、独特的价值。

河南皖西制药厂定位于地道药材,符合大众消费者对中药的认知―好中药就应该是地道药材,从而成为六味地黄丸市场的领导者;四川蜀中制药将自己定位在“精品平价普药”上,于是成为普药企业中的佼佼者;天士力是中药现代化的代表;恒瑞制药则倾全力发展抗肿瘤药品;长春金赛是本土生物制药的先锋;贵州益佰定位于“克咳家族”,5年累计销售额超过15亿元。差异化的战略定位使这些企业方向明确,从而从众多制药企业中脱颖而出,获得成功。

反观大多数中国药企根本就没有战略,大家都是走一步看一步。所以走到今天这个境地,也就不足为怪了。

即便有些企业有战略,战略雷同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大家都差不多,要么是发展生物制药,或者把现在的品种排排类,分成几大类,然后提出涵盖几大类的发展方向。于是大家的战略看上去竟然差不多,根本没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没有差异,没有品牌,只有拼有限的销售手段,最终是拼价格,大家的销售费用越来越高,而企业的利润却越来越薄。

药企要改变现状,就必须改变思维方式,由过去单纯的战术思维转变成战略思维,将战术营销转变成以战略为导向的“系统营销”,制定独特的企业战略,才能摆脱困境,突破困局。

■搭结构

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其名著《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中指出:战略决定结构,结构决定结果。

企业在制定战略后,就必须建立相应的、适宜的结构来完成战略。

搭结构,就要回答以下问题:

为了完成战略,你的组织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

你需要什么样的人力资源结构?

你应该怎样规划你的产品结构?

研发方向是什么?

成本结构如何?

资源如何配置?

最后,不要忘记回答这个问题:这些是否与其战略保持一致?

■选对人

《从优秀到卓越》一书的作者吉姆・柯林斯曾经说过:“让正确的人上车,让不合适的人离开,并让正确的人坐在正确的位置上,然后决定把车子开向何处。”

做过营销的人都会遇到一件事,就是有些业务员无论你怎样给他做培训、指导,他就是成不了好业务员。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不适合做销售工作。这就是没有让“让正确的人坐在正确的位置上”。

其实,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关键的一个方面就是看企业能否选出“正确的人”。所以,许多跨国企业都非常重视招聘工作,把选人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选人的关键在招聘,可是许多企业在招聘上却过于简单,人力资源部门筛筛简历,相关经理问问不着边际的问题,反正最后由老板定夺,根本没有一个正规的流程,也搞不清应该如何选人,这就是现在大多数药企选人的现状。

怎么办?

只有领导者改变观念,把选人、选对人看作是一件重要的大事,接受正规的有关如何选人的培训,才能够改变企业不会选人、选不到正确的人的尴尬局面。

杰克・韦尔奇以个人身份来到中国,给中国企业家答疑解惑。在论坛上,听众问:“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杰克・韦尔奇简洁地回答说,找到好的人,激励他,培养他,产生好的业绩,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就是GE做大的奥秘。

找到优秀的人才,这就是企业成功的秘诀之一!

■做计划

计划就是确定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什么时候完成,也就是做到事事有人负责,时时有人负责。

做计划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列出完成目标需要做的每一件事,即计划清单。

第二步,列出完成这些事需要的资源,包括资金、人力、设备、知识和技能,即资源清单。

第三步,列出了计划清单和资源清单之后,你应当用以下两种方法对其进行组织:

其一,根据重要性组织各项活动。确定哪些事情重要,哪些事情相对不重要。

在管理学上有一个重要的原则―80/20原则,即80%的价值来自20%的因子,20%的价值来自80%的因子。所以,你要确定哪些事情是属于重要的20%。

你也可以使用三级分类法来确定事情的重要程度:用A表示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不能完成,将产生严重的后果;用B表示应当完成的事情,但重要性不如A类的事情;用C表示最好能够完成的事情,但重要性不如B类的事情。

能否确定计划中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哪些事情是不重要的,是计划取得成功的关键。

其二,根据完成任务的时间进行组织。你的计划清单上的每一件事情都要有一个时间要求,都应当按时间顺序进行组织。

■行动

最后你只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行动。没有行动,就没有结果。所以你要马上行动。

系统营销需要培养四大能力

■战略能力

系统营销的第一步就是“定战略”,没有制定战略的能力,如何推进以后的步骤?

那么,企业如何拥有战略能力呢?

通过与外脑合作,可以对企业内部的人员进行培养,但是如果要快速提升企业的战略能力,则要通过引进战略型人才来解决。

■规划能力

规划力就是知道要做什么,做这些事情需要怎样的组织结构,由什么人来做,怎么做,怎样做才做得好,需要配置怎样的资源,做这些事情需要什么样的业务流程等。

战略力需要规划力才能够实现,只有通过规划才能够知道战略是否能够实行,如何实行,才能够预期战略实行的结果。

■执行能力

没有执行力,一切战略、规划都是纸上谈兵,不能够落到实处,这已经是所有企业的共识。

每个企业都会喊需要执行力,但是,要想得到执行力首先要搞明白什么是执行力。如果连执行力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还谈什么提高执行力!

接下来还要搞清以下问题:影响执行力的重要因素有哪些?打造执行力有哪些步骤?有哪些管理工具可以使用?

只要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企业的执行力就会打造出来。

■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可以说是贯穿在整个系统运行之中的能力。

第7篇

【关键词】 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外包广东省产业发展

前言

生物医药产业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高科技产业,它同信息技术、先进材料术并列成为决定未来的三大最重要高科技术产业。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也把生物医药产业确定为前沿和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广东省是医药大省,“南药”更是广东省的骄傲,广东医药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利税、产品销售收入多年来稳居全国首位,均超过全国总量的1/10。广东省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寄予厚望,在《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把生物医药作为积极培育的“战略产业”,提出支持生物技术、现代中药等领域的创新研发和重大产业化项目,试图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广东新药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十二五期间,广东省继续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期间将投入约5亿元人民币重点引导和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核心技术发展。《广东省十二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强调“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增强产业竞争力”,并将生物技术药物、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设备和医用器材作为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点。到2015年,广东要基本建立起一个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产业链较为完整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实现总产值1800亿元,实现增加值6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

研发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单纯活动,它是一个研发协同与交互网络,具有高效信息搜索能力、研发网络的学习能力和技术外包的集合体[1]。在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企业不能仅仅依靠自己进行独自研究和开发,要保持企业的持续增长绩效就必须整合外部资源和实施开放式创新[2]。生物医药研发的主要特点就是耗资大、周期长、风险高,而生物医药行业研发外包的商务模式能有效缩短生物医药研发周期、节约研发成本、分担研发风险,能有效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因此成为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性选择。近年来,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外包服务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据统计,2005年全球制药行业研发活动中的外包比例为24.7%,约1/4的研发工作选择了外包途径,到2010年外包研发支出占研发总费用的比重提高到40%。

2 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外包发展现状分析

(1)生物医药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生物医药科技服务的市场化和企业化运作机制逐步健全。广东省政府鼓励企业开展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和测试外包服务,推进新药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药物安全监测以及医疗保障等标准化外包服务业的发展,重视提升专业服务水平,促进生物医药科技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构建网络化和连锁化的生物医药科技服务体系。例如,2009年广州成立了生物技术外包服务联盟(GZBO),旨在改变以往生物技术外包服务业散点式状态,满足区域行业发展需求,整合各家技术优势,促进成员间合作交流,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专业服务体系。GZBO的发起单位有20家,聚集了广州地区较为强大的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资源,主要包括广州生物工程中心、广州金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东华南新药创制中心、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博济新药临床研究中心等。为保障GZBO的组织规范和运行效率,GZBO设立了专业技术委员会和业务发展委员会,聘请了一批技术与经济领域专家为联盟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国际市场业务拓展指导。GZBO的成立将与北京和上海形成很强的互补性,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对华南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有利。[3]

(2)打造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外包基地,构建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大平台。广东省政府打造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外包基地,按照国际标准要求,进一步完善广州、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服务外包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华南(国家级)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服务大平台建设。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为例,其结合自身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积极推动大型生物医药研发平台项目发展,打造东莞及周边城市生物技术创新链,努力发展成为中国生物科技产业新的增长极,在生物医药服务产业重点打造了三大技术服务平台:一是专业技术类平台,如新药筛选、安全评价、模式动物实验研究等;二是技术支撑类平台,包括实验动物中心、药品检测中心、专业孵化器、公共实验室;三是专业咨询和服务平台,如合同研发外包服务机构(CRO)、医药咨询和信息服务公司,可依托体外检测、生物芯片及其他先进诊断技术提供研发服务和技术支持。

(3)整合优势资源,完整的生物服务外包产业链逐渐形成。广东省生物技术外包产业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和优势,例如,广东在中药研发方面技术力量雄厚,科技资源丰富。最突出的是现代中药研制开发系列规范的实施与关键技术发展及应用在全国较为先进,其中药技术创新链之完整,在全国绝无仅有。又例如,广州有三大动物饲养基地,仅在动物实验方面,如新药临床实验的病理、毒理检测条件就十分突出。同时,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其体制、思想、方法创新不断,对于有效孵化生物经济,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完整、合理的产业链,做大做强广州生物技术外包产业非常有利。

第8篇

新医改会加速行业的集中度,会在一定时期内改变中国医药企业散、乱、差的局面,这种集中带有市场资源优先向国有医药企业集中的明显趋势,这给国内民营的中小企业的发展设置了障碍,增加了壁垒。某企业这时必须先解决生存问题,然后解决长大问题。

某企业目前采用临床、普药销售、otc销售三条线在运作,史立臣三条线在市场上相互独立,比如一个省级或者县级市场存在三只队伍在运作,三条线自成体系,在公司内部由三个事业部各自独立管理。

某企业连续几年在销售业绩上没有实现突破,而且还存在下滑的现象。某企业的产品线规化很乱,普药品种为主,约有七八十种,特色产品没有,独家产品缺乏深层次的挖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品牌产品。

某企业在团队建设上缺乏系统的内训体系和培训体系,基本上招来业务人员后进行企业文化和企业介绍培训后基本就推向市场,导致营销队伍战斗力较弱,实战能力低下,企业的营销人员流动性较强。

市场布局上,还没有强势的根据地市场,在全国分散运作,各自发力,缺乏市场运作统一性,导致营销资源分散,史立臣虽然企业在上海等地设立了分公司,但是其分公司的在整个市场的作用定位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划。

尤其是某企业的名称,在网络上搜素,可以发现很多相同的名称,只是地域名称存在差异,导致企业的品牌建设存在先天的缺陷,无法形成独一无二的企业品牌,这位企业品牌建设认为的设置了严重的障碍。这一点在中国的企业中很少见,但是可以看出当初定名企业时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考。史立臣

某企业也曾经聘请了几个营销总监,意图把企业从现状中带离出来,但是这些营销总监都没有做到,经过了解,我觉得其实也许不是营销总监的责任,因为中小企业本身的历史渊源和老板的统领地位的不可或缺性,空降的营销总监不可能从几个角度就解决了企业的问题,因为老板不可能放权给营销总监,一方面老板内心的不放心,另一方面社会资源掌握在老板手中,这些社会资源的动用必须由老板出头,那么营销总监就得靠后,最后是老板的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肯定不买空降营销总监的帐,综合以上种种原因,单纯的医药营销或者销售出身的空降营销总监在这个企业注定失败,重要表现是营销总监在企业内部环境下不可能的进行系统的思考,并且在平等的基础上和老板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从而全面的解决企业的问题,而企业的问题吧不是解决一两件事就能使企业获得新生和活力的,很多历史的顽疾必须进行根本性的革新,这是任何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但是这种革新必须是建立在老板内心的认可和变革的决心下定的基础上,否则就不可能会成功,但是,那个营销总监能够进行根本性变革呢?即使有这个想法也不敢执行,起码得保护自己的职位吧!这也是很多企业聘请营销高管不能成功的原因。史立臣

某企业也曾找一些咨询公司的人进行过探讨和咨询,我不知道某企业找的是哪家的咨询公司,起码不是我所知道的知名的医药行业内的咨询公司,某企业的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不是解决一两个问题就能解决的,同时更是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是老板的企业发展思路的问题,表象看,某企业的各个方面都存在问题,各个部门都很弱,执行力不高,管理不系统不科学,企业战略对企业的指引性不强,但这些问题解决的根本还在于老板的企业经营思路的转变。的确,老板的企业经营思路的转变是最难的,这也是很多咨询顾问畏惧的地方,也是很多咨询顾问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方,因为说的太深了,会引起老板的不理解,容易让老板恼怒,说的浅了又不起作用,解决的办法需要多次的和老板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和对老板进行逐步的引导,比如,如果建立了管理制度,而老板习我行我素,自身漠视制度的存在,那么,下属就会同样不在乎制度,史立臣制度就会形同虚设,没了制度的约束和管理,企业就是一盘散沙。

经过系统的思考,本人根据众多国内医药企业的众多弊病,结合行业和企业实际,提出了一下营销变革建议,当然,建议实施的前提是和老板进行多层深度沟通、进行长时间的指导和进行多次的系统性培训。

主要思路:建立系统化营销体系。

一. 明确企业的医药板块的发展战略

核心思想:

某企业目前正进行多元化扩张,但是必须明确企业医药板块的战略地位,多元化的触角必须经过多层次的论证,防止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危及企业医药板块的正常运行,毕竟,医药板块是某企业的安身立命的支柱,据此。必须确立某企业医药板块在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根据5年的战略规划,将经营指标分解到每一年,那么在保证医药板块每年所需要的资源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其他多元化的投资,如果5年内企业所获得的资源不能满足或勉强满足医药板块的需要,进行多元化投资应该慎重。但是,医药板块内部多元化行业横向多元化根据尽职调查和市场研究等结果,可以选优性进行行业内部扩张,根据全国医药市场现状,针对性的进行收购可以扩展某企业的产品线和收购营销团队及市场资源。

医药板块战略的发展中,产品线规划应该放置首位,必须规划好作为载体的产品,明确企业在治疗领域的竞争方向,在明确的竞争方向上拓宽或加深产品线的规划,同时,根据企业生产竞争和产品线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学术推广队伍和产品经理队伍。同时逐步建立效率较高的战略管控体系和公司治理的结构。史立臣

某企业要在5年内发展成为年销售10亿人民币以上的企业,进入中国医药企业前20强,必须明确的进行经营指标分解,要在两年内建了起高效的营销团队、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完善的全国市场布局,逐渐改变企业内部诸多问题。

二. 营销组织变革:

核心思想:

整合现有营销体系,把三条营销线或团队整合到一个队伍,由三个事业部针对分公司进行归口管理,事业部提出年度经营目标,分公司进行市场资源的分配利用,进行区域市场的整体配合。其他部门调整略。

三. 产品线规划

核心思想:

根据现有产品情况梳理出核心竞争产品,清理边际利润较小或者为负数的产品,可以采用大包或者全国总的方式进行处理,确定某企业的规模产品,利润产品,品牌产品,市场拓展产品和战略产品,对每种经营功能的产品进行5年,3年规划和一年经营分解。根据目前和未来企业的治疗领域的竞争方向,确立企业未来5年的产品研发战略。

四. 培训体系建设

核心思想:

建立实效的学习型企业,把内训、外训、定期学习提高和市场实际操作需求结合起来,建立企业自身强大的培训体系,新招聘员工必须经过系列培训和训练后交付分公司选用,同时建立员工长期培训机制,人力资源必须对交付分工的员工负责,定期考核其工作成绩,通过员工培训、成长和业绩等指标反向考核人力资源部门。史立臣

五. 渠道梳理和规划

核心思想:

对现有经销商、商好医药中间人进行梳理,实行合理的客户分级管理,建立客户审核、发货、服务等相关流程和体系,不同的市场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不同的渠道结构设置,最终要逐步建立一级经销二级分销的渠道体系,更重要的是各个区域市场必须进入主流渠道。

六. 全国市场重新布局

核心思想:

打造某企业的根据地市场,保证根据地市场的可复制性、竞争力和人才输出基地的作用和功能,确定企业的战略性市场,根据地市场,弱势市场和强势市场的经营目标。

根据目前企业的分公司市场 运作情况,明确各个分公司的市场地位和作用,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和分公司的分布划分几个大区,分公司总经理主管大区,没有分公司的大区设置大区经理,当大区经营业绩达到经营指标后可以根据设定的要求和标准奖励性设置分公司。

七. 制度和流程建立,标准化手册的制定和完善

核心思想:

完善企业内部的流程和制度,打通企业内部的营销通路,各个部门根据制度流程进行协调、运作和管理,在一定时间段内改变目前人管人的低效率局面,增加市场的反应速度。

建立标准化的动作手册,产品介绍,区域市场开发,员工规范,经销商管理等手册逐步制定并在运行中逐步定期修改和完善,以图提升营销人员的市场实操能力和企业对员工的管控。史立臣

八. 薪酬绩效

核心思想:

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新的绩效考核体系必须能留住人,留住能人,留住对企业充满激情和认同企业文化的人。同时薪资标准必须具有竞争力和指导性。具体内容略。

九. 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建设

核心思想:

建议改变企业的医药贸易公司的名称和各个分公司的名称,二者应该统一。企业独一无二的名称是企业品牌塑造的基础。在规划产品线的同时,确定产品品牌的建设路径和方法,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应该相得益彰,相互依附和促进。

十. 企业文化建设和运用

核心思想:

梳理董事长和总经理创业以来的功勋和事迹,总结出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及企业文化宣传运用机制。

第9篇

制药行业的新药开发费用巨大,并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而成功开发出新药的概率并没有提高,因此充分利用上市新药获取高额回报是制药公司十分迫切的愿望,而品牌管理是提高成功的有效方法,当一个品牌的价值被开发的时候,就可为卫生管理人员、处方医生和病人创造利益,而这一利益反过来也将加强药品买方和卖方的联系。

(一)强势品牌能直接与顾客建立稳定的关系平台

一个药品品牌在卫生管理部门、处方医生、专业人士和患者的心目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时,在医院药房和零售药店也具有其优势地位,成为经销商必然销售的药品。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广告和互联网都有助于品牌拥有者和消费者建立这样的关系,而且一旦这种关系得以确立,外界的干预和影响将变得很小。

(二)强势品牌能够提高具有显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强有力的品牌管理能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尤其是在药品专利保护过期以后,成功的品牌管理能加强消费者对品牌药品的认知,使消费者很容易区分品牌药品和仿制药品,并形成了品牌药品性能更优的信念,愿意为自己接受的品牌支付较高的价格,从而使品牌拥有者获得竞争优势,使制药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回报。(三)强势品牌能够跨越国家和市场疆域的限制

在制药行业中,随着非处方药市场的拓展,将一个处方药品牌的价值延伸到非处方药市场已变得越来越具吸引力,品牌管理能使该品牌在转换后继续加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影响他们在品种繁多的非处方药市场的购买决定。同样,在药品营销趋于全球化的今天,强势品牌所形成的声誉也保证药品更容易获得广泛的认同。

(四)强势品牌能够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和态度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关注程度的日益提高,愿意更多的了解有关疾病和药品的知识,直接面对消费者营销的品牌建设过程提供了方便、可靠的途径,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疾病和治疗的正确认识,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效果。

(五)强势品牌能保持消费者的忠诚度

品牌管理已经成为一种管理的重要工具,品牌代表着产品的特点和带给消费者的利益,在处方医生、药剂师和患者的心目中形成了这一品牌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的信念,能持续支持其购买决定,保持消费者的忠诚,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二、药品品牌策略实施的对策

制药行业是非常特殊的消费品行业,其药品品牌管理也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品。从确立品牌策略到品牌管理的实施,都需要针对消费者的需求、药品的特性和竞争市场等方面做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并将品牌策略整合到产品开发的各阶段,明确品牌承诺带给消费者的最大利益。

(一)建立品牌管理组织

创建隶属于公司最高决策者的战略性品牌管理组织,是必然趋势。如品牌管理委员会、品牌领导团队、全球性品牌经理等。这些战略性品牌管理组织负责人均位居公司高级执行层,资历较高,经验丰富,富有战略头脑,能应付更复杂的状况,竭尽全力推动品牌发展。品牌管理组织要负责品牌管理程序的制定、执行及控制,令企业全部活动都围绕品牌展开。并且品牌管理组织还要负责寻找专业的品牌管理咨询机构合作,更加精细、专业地进行品牌管理工作。

(二)选择时机启动品牌策略

药品品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其是否能获得先行者的优势。对一个刚上市的处方药而言,一旦这一新产品的疗效得到确认,其可能的市场定位已经粗略地确定时,品牌策略就应该开始实施。在理想状态下,应该开始于二期临床阶段。这样能使产品在进入三期临床时,医学界、科学界就已经开始讨论各自的看法和需求了;对于一个准备开始大规模销售或准备作为非处方药销售的产品,只要这样的转换已经进入考虑阶段,也应该开始实施品牌策略;随着消费者对了解疾病和健康知识兴趣的增加,制药企业不仅要最大限度的扩大品牌在商业上的吸引力,而且要保证潜在消费者接受到能决定选择的产品信息是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因此,决定产品定位和沟通的品牌发展战略应该越早越好。[]

(三)确定战略目标及品牌承诺

设计品牌信息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品牌的长盛不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品牌名和品牌价值必须附加承诺-品牌承诺。对于药品而言,品牌承诺应该能够提高处方医生或患者对治疗效果的信任,是值得患者期待的、可以测量的结果,是药物在疗效、安全性以及方便性等方面卓越性能的表述。这样可以提高患者忠诚度、减少沟通障碍,从而实现长期利润。品牌承诺的有效传达可以有3个标准进行衡量:更高的初次使用率、更低的转换脱离治疗率、更高的转换加入治疗率。

(四)做好客户研究——分析、定位

第一,分析市场上竞争产品的位置和消费者认知的价值。这样的分析过程明确了消费者的心目中每个产品品牌所占据的特定或独一无二的位置。产品的定位再加上产品在营销和科学上的准确评价,就可以形成关于这个新产品的独一无二的产品信息和描述语言。

第二,细分市场。对药品的两大客户——处方医生和病人进行更仔细深入的分析,对他们的动机、感受的强度、失望和被满足的需求都做出明确的界定。这一过程可以进一步地确认细分市场的界限和需求的范围,揭示未被目前已有药品所占据的未满足需求的市场空白。客户研究可以探索品牌形象、首要描述语和描述语调等语言和形象的表现。一个由病人需求推动的产品和一个纯粹由技术推动的产品在品牌设计和执行、临床和药物经济学研究的途径都不同。营销人员也应该认识到,在以病人需求推动的和以技术推动的产品,在各个治疗领域的市场是不同的,其创新能力、市场复杂性和目前临床需求也是不同的。

(五)积极进行品牌形象设计

医药行业品牌形象设计主要包括品牌词汇和产品促销材料。将一个产品的科学基础和市场理解转变为适合的品牌语汇需要丰富的医学经验。为了在医学和医药管理界达到最广泛的认同,品牌语汇表现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满足不同的要求时,保持品牌核心信息的连续性。最有效的品牌语汇是能推动客户对产品进行深入研究的语汇,是能包涵疗效、安全性和品牌价值的语汇。品牌语汇包括:产品承诺和信息、商标、品牌标志与形象。

产品促销材料的视觉形象,从展会展台、病人教育资料、到销售的详细辅助材料和品牌广告,都应该以同一品牌语汇进行宣传,并揭示品牌核心价值观。如果品牌的视觉学习能得到市场研究和于二期临床开始的以品牌为核心的策略支持,那么在品牌上市前和上市时的努力就能为各级顾客所接受,包括最终消费者和影响病人选择的人士。这也是成功上市新产品的标准。

另外有效的公司内部沟通、培训和控制过程要为品牌建设提供支持,品牌首先必须在整个组织内部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何丹.品牌药归来[J].中国药店,2007,(2).

[2]许奕,朱昌蕙,魏端.试论非处方药的品牌定位、管理与传播[J].西部药学,2006,(4).

第10篇

关键词:制药行业药品品牌品牌管理

长期以来,作为需求量最大的消费品之一,药品的销售较少依靠品牌的力量而蒸蒸日上。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各国政府都对药品生产、销售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办法和监督措施;由于消费者普遍缺乏医药知识,制药企业在向消费者介绍和宣传他们的产品及特性方面又受到严格的限制,因此消费者用药选择主要根据处方医生的建议。而购买药品的费用主要依靠政府和保险公司来支付。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的保护使新上市的产品在其专利期内享有垄断地位。近年来,人们对自身保健的意识和兴趣不断增强,愿意对自己的健康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非处方药市场迅速扩大,失去专利保护的药品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新药的开发费用又不断增加,这些因素使得制药企业需要面对消费市场的变化采取更好的措施来提高消费者忠诚度、巩固市场份额。药品品牌的建立和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品牌管理在制药行业中的意义

制药行业的新药开发费用巨大,并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而成功开发出新药的概率并没有提高,因此充分利用上市新药获取高额回报是制药公司十分迫切的愿望,而品牌管理是提高成功的有效方法,当一个品牌的价值被开发的时候,就可为卫生管理人员、处方医生和病人创造利益,而这一利益反过来也将加强药品买方和卖方的联系。

(一)强势品牌能直接与顾客建立稳定的关系平台

一个药品品牌在卫生管理部门、处方医生、专业人士和患者的心目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时,在医院药房和零售药店也具有其优势地位,成为经销商必然销售的药品。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广告和互联网都有助于品牌拥有者和消费者建立这样的关系,而且一旦这种关系得以确立,外界的干预和影响将变得很小。

(二)强势品牌能够提高具有显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强有力的品牌管理能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尤其是在药品专利保护过期以后,成功的品牌管理能加强消费者对品牌药品的认知,使消费者很容易区分品牌药品和仿制药品,并形成了品牌药品性能更优的信念,愿意为自己接受的品牌支付较高的价格,从而使品牌拥有者获得竞争优势,使制药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回报。

(三)强势品牌能够跨越国家和市场疆域的限制

在制药行业中,随着非处方药市场的拓展,将一个处方药品牌的价值延伸到非处方药市场已变得越来越具吸引力,品牌管理能使该品牌在转换后继续加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影响他们在品种繁多的非处方药市场的购买决定。同样,在药品营销趋于全球化的今天,强势品牌所形成的声誉也保证药品更容易获得广泛的认同。

(四)强势品牌能够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和态度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关注程度的日益提高,愿意更多的了解有关疾病和药品的知识,直接面对消费者营销的品牌建设过程提供了方便、可靠的途径,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疾病和治疗的正确认识,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效果。

(五)强势品牌能保持消费者的忠诚度

品牌管理已经成为一种管理的重要工具,品牌代表着产品的特点和带给消费者的利益,在处方医生、药剂师和患者的心目中形成了这一品牌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的信念,能持续支持其购买决定,保持消费者的忠诚,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二、药品品牌策略实施的对策

制药行业是非常特殊的消费品行业,其药品品牌管理也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品。从确立品牌策略到品牌管理的实施,都需要针对消费者的需求、药品的特性和竞争市场等方面做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并将品牌策略整合到产品开发的各阶段,明确品牌承诺带给消费者的最大利益。

(一)建立品牌管理组织

创建隶属于公司最高决策者的战略性品牌管理组织,是必然趋势。如品牌管理委员会、品牌领导团队、全球性品牌经理等。这些战略性品牌管理组织负责人均位居公司高级执行层,资历较高,经验丰富,富有战略头脑,能应付更复杂的状况,竭尽全力推动品牌发展。品牌管理组织要负责品牌管理程序的制定、执行及控制,令企业全部活动都围绕品牌展开。并且品牌管理组织还要负责寻找专业的品牌管理咨询机构合作,更加精细、专业地进行品牌管理工作。

(二)选择时机启动品牌策略

药品品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其是否能获得先行者的优势。对一个刚上市的处方药而言,一旦这一新产品的疗效得到确认,其可能的市场定位已经粗略地确定时,品牌策略就应该开始实施。在理想状态下,应该开始于二期临床阶段。这样能使产品在进入三期临床时,医学界、科学界就已经开始讨论各自的看法和需求了;对于一个准备开始大规模销售或准备作为非处方药销售的产品,只要这样的转换已经进入考虑阶段,也应该开始实施品牌策略;随着消费者对了解疾病和健康知识兴趣的增加,制药企业不仅要最大限度的扩大品牌在商业上的吸引力,而且要保证潜在消费者接受到能决定选择的产品信息是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因此,决定产品定位和沟通的品牌发展战略应该越早越好。[]

(三)确定战略目标及品牌承诺

设计品牌信息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品牌的长盛不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品牌名和品牌价值必须附加承诺-品牌承诺。对于药品而言,品牌承诺应该能够提高处方医生或患者对治疗效果的信任,是值得患者期待的、可以测量的结果,是药物在疗效、安全性以及方便性等方面卓越性能的表述。这样可以提高患者忠诚度、减少沟通障碍,从而实现长期利润。品牌承诺的有效传达可以有3个标准进行衡量:更高的初次使用率、更低的转换脱离治疗率、更高的转换加入治疗率。

(四)做好客户研究——分析、定位

第一,分析市场上竞争产品的位置和消费者认知的价值。这样的分析过程明确了消费者的心目中每个产品品牌所占据的特定或独一无二的位置。产品的定位再加上产品在营销和科学上的准确评价,就可以形成关于这个新产品的独一无二的产品信息和描述语言。

第二,细分市场。对药品的两大客户——处方医生和病人进行更仔细深入的分析,对他们的动机、感受的强度、失望和被满足的需求都做出明确的界定。这一过程可以进一步地确认细分市场的界限和需求的范围,揭示未被目前已有药品所占据的未满足需求的市场空白。客户研究可以探索品牌形象、首要描述语和描述语调等语言和形象的表现。一个由病人需求推动的产品和一个纯粹由技术推动的产品在品牌设计和执行、临床和药物经济学研究的途径都不同。营销人员也应该认识到,在以病人需求推动的和以技术推动的产品,在各个治疗领域的市场是不同的,其创新能力、市场复杂性和目前临床需求也是不同的。

(五)积极进行品牌形象设计

医药行业品牌形象设计主要包括品牌词汇和产品促销材料。将一个产品的科学基础和市场理解转变为适合的品牌语汇需要丰富的医学经验。为了在医学和医药管理界达到最广泛的认同,品牌语汇表现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满足不同的要求时,保持品牌核心信息的连续性。最有效的品牌语汇是能推动客户对产品进行深入研究的语汇,是能包涵疗效、安全性和品牌价值的语汇。品牌语汇包括:产品承诺和信息、商标、品牌标志与形象。

产品促销材料的视觉形象,从展会展台、病人教育资料、到销售的详细辅助材料和品牌广告,都应该以同一品牌语汇进行宣传,并揭示品牌核心价值观。如果品牌的视觉学习能得到市场研究和于二期临床开始的以品牌为核心的策略支持,那么在品牌上市前和上市时的努力就能为各级顾客所接受,包括最终消费者和影响病人选择的人士。这也是成功上市新产品的标准。

另外有效的公司内部沟通、培训和控制过程要为品牌建设提供支持,品牌首先必须在整个组织内部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何丹.品牌药归来[J].中国药店,2007,(2).

第11篇

6月,诺基亚宣布裁员10000人;

RIM公司裁员5000人;

柯达累计裁员2700人;

李宁上半年也进行了裁员,相继关店1200家。

……

这已经是多家公司自去年年底以来的第二次裁员信息,如此大规模的裁员是非常罕见的。我们知道,虽然数码通讯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优胜劣汰是市场不变的规律,但大批的“行业巨头”集体性的溃败,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是企业没有创新,缺乏创新型的产品。

例如苹果,之所以能够在众多手机品牌中强势突围,主要根本原因还在于它总能带给让消费者惊喜的产品,一代代的新品创新,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新品策划,而是真正充满战略眼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是真正洞察消费者的外在和内在需求,引领消费时尚的产品。

糖果行业也陷入被“收购”、“被吞并”的“怪圈”

反观糖果行业,2012年上半年,全国糖果的产量达96.5万吨,同比增长7.08% ;6月份,我国生产糖果16.9万吨,同比增长6.67% 。整体产能在增长,但品牌格局在“裁减”,竞争的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数码通讯产品。行业的重组洗牌在不断上演,玛氏收购箭牌,雀巢吞并徐福记,糖果行业竞争趋向垄断化,国内糖果品牌生存面临巨大挑战。

糖果品牌究竟应该如何避免“裁员之路”,走出“被收购”“被吞并”的“怪圈”?

破局需从产品出发 聚焦打造战略新品

产品并不是越多越好,糖果企业需要的是聚焦、聚焦、再聚焦,最终形成、突出自己主打的战略新品,即在未来3-5年内,能为企业贡献绝大部分利润和较大部分销售额的核心产品。阿尔卑斯、箭牌、德芙、大白兔、雅客、徐福记、旺旺等,都是靠一款好产品在糖果市场站稳脚跟从而赢得一席之地,占据行业半壁江山的例子。

在遭遇医药行业GMP危机后,中国医药巨头石药集团受到产品单一、广告受限、利润下降等重重阻碍。危难时刻,志起未来建议果维康打造具有颠覆性的战略新品:一款可以像口香糖一样含着吃的VC功能食品——果维康。石药通过产品、价格、渠道等一系列的创新,将果维康这一战略新品成功推出上市。果维康的诞生,开创了OTC转快消营销模式先河,至今仍然是快消市场上的弄潮儿。

经过10多年的市场研究,志起未来发现——产品就是企业的核心,通过产品可以反射出企业战略、品牌、市场、生产、工艺、利润、财务等方方面面,产品就是一个浓缩的企业,产品就是企业的DNA。而一款战略新品足以让企业起死回生,战略新品的核心是创新,创新不能盲目,要讲究方法。

“七大武器”,创造新的局面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产品不创新,企业裁掉再多的人也无济于事;没有创新型的产品,只会被消费者所“抛弃”,被市场竞争的“洪流”所淹没。

比如蜡笔小新。企业起初是做饮料的,在1992-1993年发生了数额达两千万的坏账,这直接将其饮料业务逼到了绝境。当时的企业高层打算进入果冻行业,重新打开市场。但蜡笔小新果冻面临着“三无的境况”——没有品牌,没有资金,没有渠道网络。如何冲出重围?面对喜之郎在一、二线市场的强势地位,蜡笔小新决定从三、四线城市突破,在渠道上进行创新。同时,打破原来果冻市场大多 “杯”状的形态,开发了独特的“果冻条”产品,受到市场的一致追捧。在品牌传播方面,用“果冻行家”的战略理念有力地区隔了其他果冻品牌。蜡笔小新立足市场,以产品为核心进行创新,在果冻市场快速成长。如今,成为果冻市场数一数二的知名品牌。

志起未来总结来看,创新基本可以分为七种,即:“维持性创新”、“商业性创新”、“转型性创新”、“颠覆性创新”、“整合性创新”、“破坏性创新”、“模式性创新”。但如何通过这七种创新方式打造出自己的战略新品呢?志起未来认为:不同的企业要结合自己的企业现状学会运用适合自己的创新方式。

第12篇

关键词:制药行业药品品牌品牌管理

长期以来,作为需求量最大的消费品之一,药品的销售较少依靠品牌的力量而蒸蒸日上。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各国政府都对药品生产、销售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办法和监督措施;由于消费者普遍缺乏医药知识,制药企业在向消费者介绍和宣传他们的产品及特性方面又受到严格的限制,因此消费者用药选择主要根据处方医生的建议。而购买药品的费用主要依靠政府和保险公司来支付。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的保护使新上市的产品在其专利期内享有垄断地位。近年来,人们对自身保健的意识和兴趣不断增强,愿意对自己的健康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非处方药市场迅速扩大,失去专利保护的药品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新药的开发费用又不断增加,这些因素使得制药企业需要面对消费市场的变化采取更好的措施来提高消费者忠诚度、巩固市场份额。药品品牌的建立和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品牌管理在制药行业中的意义

制药行业的新药开发费用巨大,并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而成功开发出新药的概率并没有提高,因此充分利用上市新药获取高额回报是制药公司十分迫切的愿望,而品牌管理是提高成功的有效方法,当一个品牌的价值被开发的时候,就可为卫生管理人员、处方医生和病人创造利益,而这一利益反过来也将加强药品买方和卖方的联系。

(一)强势品牌能直接与顾客建立稳定的关系平台

一个药品品牌在卫生管理部门、处方医生、专业人士和患者的心目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时,在医院药房和零售药店也具有其优势地位,成为经销商必然销售的药品。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广告和互联网都有助于品牌拥有者和消费者建立这样的关系,而且一旦这种关系得以确立,外界的干预和影响将变得很小。

(二)强势品牌能够提高具有显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强有力的品牌管理能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尤其是在药品专利保护过期以后,成功的品牌管理能加强消费者对品牌药品的认知,使消费者很容易区分品牌药品和仿制药品,并形成了品牌药品性能更优的信念,愿意为自己接受的品牌支付较高的价格,从而使品牌拥有者获得竞争优势,使制药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回报。

(三)强势品牌能够跨越国家和市场疆域的限制

在制药行业中,随着非处方药市场的拓展,将一个处方药品牌的价值延伸到非处方药市场已变得越来越具吸引力,品牌管理能使该品牌在转换后继续加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影响他们在品种繁多的非处方药市场的购买决定。同样,在药品营销趋于全球化的今天,强势品牌所形成的声誉也保证药品更容易获得广泛的认同。

(四)强势品牌能够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和态度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关注程度的日益提高,愿意更多的了解有关疾病和药品的知识,直接面对消费者营销的品牌建设过程提供了方便、可靠的途径,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疾病和治疗的正确认识,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效果。

(五)强势品牌能保持消费者的忠诚度

品牌管理已经成为一种管理的重要工具,品牌代表着产品的特点和带给消费者的利益,在处方医生、药剂师和患者的心目中形成了这一品牌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的信念,能持续支持其购买决定,保持消费者的忠诚,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二、药品品牌策略实施的对策

制药行业是非常特殊的消费品行业,其药品品牌管理也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品。从确立品牌策略到品牌管理的实施,都需要针对消费者的需求、药品的特性和竞争市场等方面做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并将品牌策略整合到产品开发的各阶段,明确品牌承诺带给消费者的最大利益。

(一)建立品牌管理组织

创建隶属于公司最高决策者的战略性品牌管理组织,是必然趋势。如品牌管理委员会、品牌领导团队、全球性品牌经理等。这些战略性品牌管理组织负责人均位居公司高级执行层,资历较高,经验丰富,富有战略头脑,能应付更复杂的状况,竭尽全力推动品牌发展。品牌管理组织要负责品牌管理程序的制定、执行及控制,令企业全部活动都围绕品牌展开。并且品牌管理组织还要负责寻找专业的品牌管理咨询机构合作,更加精细、专业地进行品牌管理工作。

(二)选择时机启动品牌策略

药品品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其是否能获得先行者的优势。对一个刚上市的处方药而言,一旦这一新产品的疗效得到确认,其可能的市场定位已经粗略地确定时,品牌策略就应该开始实施。在理想状态下,应该开始于二期临床阶段。这样能使产品在进入三期临床时,医学界、科学界就已经开始讨论各自的看法和需求了;对于一个准备开始大规模销售或准备作为非处方药销售的产品,只要这样的转换已经进入考虑阶段,也应该开始实施品牌策略;随着消费者对了解疾病和健康知识兴趣的增加,制药企业不仅要最大限度的扩大品牌在商业上的吸引力,而且要保证潜在消费者接受到能决定选择的产品信息是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因此,决定产品定位和沟通的品牌发展战略应该越早越好。[]

(三)确定战略目标及品牌承诺

设计品牌信息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品牌的长盛不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品牌名和品牌价值必须附加承诺-品牌承诺。对于药品而言,品牌承诺应该能够提高处方医生或患者对治疗效果的信任,是值得患者期待的、可以测量的结果,是药物在疗效、安全性以及方便性等方面卓越性能的表述。这样可以提高患者忠诚度、减少沟通障碍,从而实现长期利润。品牌承诺的有效传达可以有3个标准进行衡量:更高的初次使用率、更低的转换脱离治疗率、更高的转换加入治疗率。

(四)做好客户研究——分析、定位

第一,分析市场上竞争产品的位置和消费者认知的价值。这样的分析过程明确了消费者的心目中每个产品品牌所占据的特定或独一无二的位置。产品的定位再加上产品在营销和科学上的准确评价,就可以形成关于这个新产品的独一无二的产品信息和描述语言。

第二,细分市场。对药品的两大客户——处方医生和病人进行更仔细深入的分析,对他们的动机、感受的强度、失望和被满足的需求都做出明确的界定。这一过程可以进一步地确认细分市场的界限和需求的范围,揭示未被目前已有药品所占据的未满足需求的市场空白。客户研究可以探索品牌形象、首要描述语和描述语调等语言和形象的表现。一个由病人需求推动的产品和一个纯粹由技术推动的产品在品牌设计和执行、临床和药物经济学研究的途径都不同。营销人员也应该认识到,在以病人需求推动的和以技术推动的产品,在各个治疗领域的市场是不同的,其创新能力、市场复杂性和目前临床需求也是不同的。

(五)积极进行品牌形象设计

医药行业品牌形象设计主要包括品牌词汇和产品促销材料。将一个产品的科学基础和市场理解转变为适合的品牌语汇需要丰富的医学经验。为了在医学和医药管理界达到最广泛的认同,品牌语汇表现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满足不同的要求时,保持品牌核心信息的连续性。最有效的品牌语汇是能推动客户对产品进行深入研究的语汇,是能包涵疗效、安全性和品牌价值的语汇。品牌语汇包括:产品承诺和信息、商标、品牌标志与形象。

产品促销材料的视觉形象,从展会展台、病人教育资料、到销售的详细辅助材料和品牌广告,都应该以同一品牌语汇进行宣传,并揭示品牌核心价值观。如果品牌的视觉学习能得到市场研究和于二期临床开始的以品牌为核心的策略支持,那么在品牌上市前和上市时的努力就能为各级顾客所接受,包括最终消费者和影响病人选择的人士。这也是成功上市新产品的标准。

另外有效的公司内部沟通、培训和控制过程要为品牌建设提供支持,品牌首先必须在整个组织内部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何丹.品牌药归来[J].中国药店,2007,(2).

第13篇

广告行业――“钱”程似锦

有关统计表明,2004年我国广告营业额达1264亿元,广告从业人员达91.38万人,但其中受过正规专业教育的不足2%。而在美国广告行业中,75%以上的从业人员是本科或研究生毕业。以上数据对比,充分说明了目前国内广告业的人才紧缺状况。我国各大院校早已注意到这个问题,纷纷开设相关专业,在广告业发达的上海,目前已开设广告专业的高校多达10所以上。然而,对广告企业而言,广告专业的毕业生存在专业经验不足、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他们更愿意聘用有过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对学历及专业并不重视,也不愿意花费精力来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和工作培训。

广告企业普遍的急功近利现象,使该行业人才总体水平难以得到提升。不过,据了解,继广告行业对外资开放以来,已有数家广告巨头看好中国市场,通过合资或独资方式对中国市场进行试探,相信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数千个职位,还有更为长远的员工职业规划。

调查发现,广告、公关行业薪情呈现两极化,以最具代表性的京、沪、广、深为例,市场专员年收入在4.5万左右,而市场经理年薪则在8万元左右,高者可达20万元。

医疗行业――供不应求

中国医药市场在迅速发展,预计到2010年销售额将达到600亿美元,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医药市场。世界著名的制药公司纷纷增加在中国的人力和物力投资,准备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今年,卫材、辉瑞、诺华等外资企业频频打出招聘广告,吸引医药代表及医药研发人员加盟。几大公司同时出手,搅热职场行情。这一年,医疗行业人才流动频繁,国内企业终于按捺不住,发起一场又一场大规模招聘活动。

据侧面了解,医疗人才需求井喷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各企业加大了对市场的投入,争相推出新产品抢占市场份额,使得人手吃紧。预计此局面还将在明年继续下去。

专家指出,2006年,销售人才仍将居于医药行业招聘需求首位,医药销售除一般销售才能外,对专业的要求较为苛刻,需要应聘者有医学或药理学功底。

此外,外企对学历和专业的要求高于国内企业。

IT行业――柳暗花明

年轻人都想到IT界一展身手或是实现抱负,况且一直都有一个说法――IT行业薪水高。

在过去几年里,IT业复苏后行情年年升高,去年IT企业招聘更是进入一个。打开中华英才网的首页,黄金位置闪耀着这些知名企业的招聘广告,都在通过该网站平台招兵买马。其中,招聘热点仍集中在高级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项目经理等职位,此外,大多数企业也将目光投向校园招聘,从毕业生中寻找技术人才。

较有代表性的京、沪、广、深尤其如此。每年全国大批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奔赴这几个城市,使得求职竞争加剧。IT业正由当年的朝阳行业步入寻常,不过与往年相比IT新人的待遇有所下降。

据介绍,一些知名IT企业的热门职位会收到上千份的简历。对此,中专家说,随着IT行业的发展,求职者不妨把眼光更多投向其他城市。不久前,大连某知名企业进京招聘IT技术人员,开出的条件并不比上述四个热点城市差。

那么2006年IT职场将会有何变化?专家认为,明年IT职场仍将延续上升的行情,招聘人数会加大。而在企业需求方面,有一定工作经验或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技术人员会受到追捧。此外,中层销售人员也会迎来招聘旺季。但薪水方面会向两极发展,IT新人的薪水会有所下调,对中层或有几年工作经验的技术人才开出的薪水会有所增加。

直销行业――蓄势待发

过去谈到直销,总会感觉与传销有些暧昧不清,直销人员也多为兼职,容易给人以“不务正业”的印象。

今年,我国推出的《直销管理条例》迫使直销企业打破了原有的销售习惯,也意味着我国直销行业已经正式开放,并从此进入法制阳光时代。

对于中国的直销市场,康宝莱中国区总裁钱港基乐观地预测,开放后的第一年,中国直销市场的容量可达500亿元,中国直销市场年增长率有望达到20%,甚至更高。同时还有人预测,实际数字将远远大于500亿元,可能达到1000亿元。

不仅市场有着惊人潜力,规范后的行业也对人才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禁锢7年的行业一朝开放,对有着创业欲望的人士而言,相当于突然出现一片天地。取得直销牌照的企业显然也注意到这一点,加紧团队扩容,动辄开出几千人“大单”。

专家分析,直销企业在中国的合法落户,带来的除直销人员“招聘大单”外,对行政、培训、管理、财务等相关人才招聘也会大规模进行。

预计2006年会出现井喷行情。

房地产行业――贤才难求

2005年,以调控过热甚至出现泡沫的房价为主线,各地房地产业均受到了影响,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的房价大幅下跌;北京也出现了市民持币观望的局面。

第14篇

媒体的评估与选择是技术也是艺术,成功的媒体策略就是在分析目标顾客特点、产品特点和媒体特点的基础上求得三者的统一,进而实现目标顾客的针对性、表达力和适宜性和广告开支的经济性这一广告媒体选择的目标。

营销目标决定媒介选择

两者寻求最大限度的吻合。扩大企业以及产品知名度、好感度与增加企业销售额的不同营销目标就有不同的媒介选择,前者以信誉较高的大众媒介为主,后者增加售点广告与邮寄广告为主。如果你业务的区域性很强,只在一个城市甚至几个街区,你就没有必要在别的地方瞎浪费钱了,在本地晚报或者日报上营销就行了,或者挨家挨户发送宣传单。能为你营销目的服务的媒介绝不止是四大媒介,能够传播你业务信息的任何工具,都应纳入你的媒介选择范围。无论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后代价上亿的广告时段,还是网上的一个小徽标,还是只印有你商号及地址电话的名片,都可以是你展开营销的工具。央视未必与企业市场基础配对。在现实市场运作中,企业在各地市场的销售状况并不相同,正如每个企业都存在重点、次重点或待开发市场一样。与之相反,央视对全国的影响力趋于平均,因此不能根据广告主的市场变化采取灵活的预算分配。作为仍处在区域市场阶段的广告主,在全国市场通路还未完善的情况下,选择央视的确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浪费;即使是已经拥有全国市场的广告主,把预算完全集中在央视也未必就是妥善之举。原因很简单,央视对各地实际销售的促进远远小于其对品牌形象的拉动,这显然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目标对象最有说服力

消费者行为研究告诉我们,消费者的行为是存在差异性的,这种差异性的表现之一就是消费者接触各种媒体的习惯是不同的。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及其各节目时段或栏目通常都有其相对固定的一部分观众、听众、读者和网民,在不同的媒体、网站上或不同的节目时段或栏目中刊播广告,路牌广告放置在市中心繁华地段与放置在城市近郊区,显然具有不同的效果。而采用不同的方式发放广告宣传单也同样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此外,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广告媒体在传播速度、覆盖面上也存在差异。因此,企业在选择广告媒体时,首先就应在确定目标顾客的基础上根据目标顾客接触媒体的习惯、他们的喜好,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频道,甚至具体到某个节目,选择合适的媒体及传递方式,使广告讯息能够有效地覆盖企业的目标顾客。

一个具有良好创意的广告,就一定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吗?未必。因为,广告媒体的选择同样对广告效果产生影响。“广告要做给买家看”,广告主必须选择买家看的媒体,广告才能出效果。如购买高级化妆品的女性,她们经常喜欢收看时尚和娱乐节目,购买汽车的高收入人群体,他们喜欢的是财经频道。掌上电脑的广告较多地出现在22点以后,因为掌上电脑的目标用户业务繁忙应酬多,回家看电视时一般很晚。

重庆有一公司在繁华地段建市场,并在《重庆日报》和重庆电视台上做广告,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因为作为该交易市场目标顾客的个体户基本上不看《重庆日报》,晚间也多在交际或娱乐。虽然《重庆日报》和重庆电视台的覆盖面很广,企业也投入了大笔经费,广告讯息仍不能有效传递给目标顾客。事后,重新策划了广告媒体策略,印制了一些广告宣传单,通过个体劳动者协会定向发放给个体户,投入不高但效果很好,市场的铺面摊位在短时间内就被订购一空。

消费对象有怎样的媒体接触习惯,喜欢看哪些节目,哪些频道,都在什么时间看等等是媒体选择必须非常重视的问题。一个节目或频道不能简单地因其收视率高便称其“好”,反之则称其“差”。传统的黄金时间的概念也不应束缚我们对收视时段的思考。晚间七八点钟并不就比十点以后的时段好。保险等的广告可能会选择在深夜播出,因为考虑到为事业和家庭打拼的白领通常回家较晚,同时夜深人静时人们更能以平静的心情来思考对高关心度的产品的抉择。每个群体差异是非常大的,并不是都能“假如”出来的。基于此,在选择媒体前一定要熟悉市场,并有较深入的市场研究和消费者调查,这样我们做出的结论才是基于理性的分析而非简单的猜想,才会更有说服力。

产品特点是选择的关键

适合自己产品特性的媒体才是最好的,“产品特性”决定了广告媒体投放的选择。央视调查咨询中心曾对我国360份主要报刊及340个主要电视台的打印机广告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打印机行业报刊媒体投放额是电视媒体投放额的3倍多。这说明,IT行业产品技术性强、专业术语多等特点,使其广告投放媒体的选择更倾向平面广告。

果汁饮料等大众消费品适合做电视广告;手机应当多做一些软文广告,花钱少效果好;行业性比较强的如香精香料、机械设备等,花钱少、效果好的广告就是DM直接邮寄广告,其他的广告应该主要投放在行业展览会、行业沟通报刊等上。

第15篇

对于这样一个迅速走红的家伙,我们有必要关注它重视它。

突然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正在从大洋彼岸的墨西哥迅速波及到美国等国家。由于担心疫情进一步蔓延至全球范围,给尚未见明显好转的全球经济带来更深的打击,甲型H1N1流感疫情成了影响全球市场最重要的关键词。

全球股市下挫,大宗商品未能幸免,相关行业的个股也因此受到波及。但有专家指出。疫情虽然会对短期内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但当前市场的反应较为过激,有炒家放大的因素。

这股甲型H1N1流感恐慌已经比其病毒更快地向全球市场蔓延。航空、旅游等相关行业个股成为疫情的直接“受害者”。香港最大航空公司国泰航空下跌8%,法荷航空、英国航空公司和洲际酒店集团跌幅均超4%;国内最大的猪肉加工商雨润食品一度重挫12%。而医药行业的企业却因此“受惠”,罗氏制药及葛兰素史克涨幅均超过4%。

市场研究机构指出,疫情爆发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冲击。但美林证券经济学家亚太区经济学家陆挺认为,短期内的消息对航空公司等的业绩影响其实并不大,但不可避免的是。市场往往会出现过分波动,其中的确有推波助澜的成分,有炒家放大的因素。“从以往经验看,疫情过后,大部分行业,甚至是航空业,受到的影响是比较小的。”

回顾2003年SARS的疫情,当年SARS对中国全年GDP、消费、投资、出口等方面的影响都是有限的。他指出,疫情虽在当月和当季会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但更多的是一种短期波动。

以恒生指数为例,2003年初SARS爆发时,恒指在当年4月底5月初跌至谷底。相比1月初下跌了10%左右,房地产跌幅最大。但该指数到6月初就基本回到了1月份的水平,市值也“回到原地”。陆挺认为。大部分情况下,疫情对于市场的影响主要是表现为波动,而几个月的波动不会引起某一公司基本价值的变化。

市场还担心疫情对于已经脆弱的全球经济将带来的打压。

虽然墨西哥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影响尚不明确,但市场应将潜在的全球流感疫情视为可能会危及部分国家经济复苏萌芽的又一个风险因素。

世界银行2008年曾估计,若出现流感大流行,全球可能要付出30万亿美元成本,并造成全球GDP下跌近5%。在疫情爆发的墨西哥,该国财政部长说,甲型H1N1流感爆发将给墨西哥经济产生严重冲击,但眼下确定影响程度尚为时过早。而奥巴马的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萨默斯也指出,美国经济将持萎缩一段时间。

“疫情对全球经济复苏将产生影响,但我相信影响不会很大,”陆挺说,“除了历史上少数几个特别案例外,流行病对经济的影响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一般而言。流行病短期之内对经济都有影响,但不会成为经济复苏,或者金融危机解决过程别关键的因素。”

小额贷款解决现金流 教你如何办理

安 新

小额贷款种类:

1、抵押/质押贷款:房产抵押贷款、房产质押贷款、保单权利质押贷款、

2、实盘外汇账户质押、理财产品质押贷款、存单质押贷款、国债质押贷款

3、消费贷款:综合消费贷款、车库车位贷款、住房装修贷款、汽车消费贷款

4、助业贷款:经营类贷款

5、助学贷款:留学贷款、商业助学贷款

6、信用贷款:个人信用贷款

7、委托贷款:个人委托贷款

在保单的质押贷款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有具备储蓄功能的分红险、养老险及年金保险具备现金价值。而且缴费超过1-2年后才有资格申请贷款。而消费型保险,比如意外险和医疗费用险等不具备现金价值的保险,不能通过质押获得贷款。

一般情况,质押贷款额度可以达到70%-90%,抵押贷款额度最高只能达到70%,贷款期限为半年。质押和抵押最大的分别是保单是否暂时交与对方持有。

贷款执行的利率在各保险公司略有不同,一般为人民币一年定期存款的利率上浮2%。目前多为4.4%-5%,略低于银行6个月贷款利率。

手续简单,只要携带保险合同原件、最近一次保费缴费凭证、身份证明原件,到保险公司柜台提出质押贷款申请,填写《保全作业申请书》即可。一般3天内就可以拿到贷款,保险公司会将贷款划入指定的银行账户或以现金形式支付。

可以提前还款,到期仍有困难的可以续借,但可能会有些附加的要求。比如还清利息等。也可以在偿还贷款后循环借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