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范文

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第1篇

一、比较学习法

比较学习法是指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以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分为二种情况:一是寻找出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寻找出同类事物之间的不同处,即同中求异。

在生物学习中,比较一般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两种方式。

一是横向比较法。例如,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特征的对比;人体4类组织特点的比较;动脉血和静脉血特征的比较等等。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有深刻的印象,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是纵向比较。例如:植物6个类群(藻类、菌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主要特征的比较;脊椎动物“五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特征的对比等等。通过这些比较,不仅可以使学生“温故而知新”,而且还可以为讲授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历程和规律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

二、分析综合法

分析综合法是指把一个整体事物分解成几个部分来进行研究,然后又把分开的各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

分析综合一般同时进行,边分析,边综合。当然也可以先分析,再综合,或先综合,再分析,这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而定。

例如,在讲到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时候。教师问:“生态系统的成分有那些?”学生答:“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教师又问:“一个森林生态系统,如果在没有外界干扰下,它会怎样发展呢?”学生答:“它自身可以调节,使得生态系统中的各个成分保持相对稳定,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师又问:“如果我们现在大量砍伐树木,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学生思考答到:“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什么会这样呢?教师分析总结说:“森林破坏后,使得一些动物无处藏身,使得一些动物无处觅食。最后,这些动物要么被大量扑杀,要么被活活饿死。进而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又由于植被破坏,使得水土流失加巨,环境污染现象等生态危机出现。如此恶性循环,最终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可见,生态系统中的各个成分必须维护相对稳定,如果人为加以破坏,就会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造成我们的生存危机。因此,我们应该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这样,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以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为例,先分析了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连接关系,进而由这些关系得出如果森林破坏就会影响整个生态平衡,从而总结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必须保存持相对稳定,我们必须加以保护的结论。这样边分析例子,边总结结论,显得自然而然,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而且对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大为有利。

三、实践应用法

这是指把已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或用实例说明理论知识的一种思维方法。生物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十分密切,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

如:在学习了循环系统一章后,教师不妨举例问:“如果我们遇见车祸,看见伤者的下肢伤外暗红色的血液成涌流出,我们应怎样帮助他临时处理伤口?”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思考、讨论出结果。教师应提示到:暗红色血液涌出,应是伤到了下肢静脉,我们不应象平时处理毛细血管出血一样用手压住止血,而应用纱布或布条捆住伤者的出血处远心端才是。然后立即送医院治疗。又比如说,在学习了传染病一章后,让学生自己调查我们平时生活中存在着那些易染上的传染病隐患,我们应怎样消除它们。这样多举例,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其多学多思的学习习惯,进而增强思维能力。

四、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由大量已知的事实做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例如:通过对各种细胞的研究,归纳出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通过各种花的结构的学习,归纳出花具有花柄,花托、花被、雄蕊群、雌蕊群的一般结构;通过对各种鸟类动物的学习,归纳出鸟类动物的体表被有羽毛、有翼、恒温、卵生并能在空中飞行的主要特征等。

演绎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即从一般结论出发,去认识特殊现象的方法。例如: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但鸭嘴兽虽是哺乳动物,却是卵生的;双子叶植物种子多无胚乳,而胡萝卜、蓖麻、烟草、桑、是双子叶植物,但它们的种子里是有胚乳的;单子叶植物种子多是具胚乳的;但慈菇、泽泻是单子叶植物,它们的种子里却没有胚乳。

通过归纳和演泽,可以把多而杂的生物知识有条不絮的掌握,从而在大脑中形成一个严整的生物知识体系。

五、系统归类法

系统归类法:是指把相关事物或材料,按照一定的标准出发,把它们的本质特性抽取出来,以区别于具有另一种特性物体,从而系统的掌握这些事物或材料的本质的方法。

自然界内,事物万千,各色各样。我们正是运用了系统分类这样的方法,才使得它们虽乱而有序。如:我们从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进行区分。把自然界分为生物与非生物两大类;把生物又分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病毒等几大类;而在每一类中,又依据不同特征分为不同的门、纲、目、科、属、种。这样,系统的反映出各种生物的本质特性,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和掌握。

第2篇

1.1企业生态系统的定义企业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企业员工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所构成的一种小型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1.2企业生态系统的组成成份企业中存在着各种角色,包括同事、为解决某一专业性的问题而组成的临时团队中的合作伙伴、不经常或者几乎没有接触的陌生同事、公司中潜在的竞争对手、非正式组织中的朋友、因业务关系而结识的客户等,员工与这些角色扮演者有着经常性的或者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并影响着员工的工作行为。

1.3企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1.3.1成员的主要特征成员的特点:相互依赖性,员工须与其他成员联系并发生感情、信息资源等的交换关系;主观能动性,员工必须能积极主动的搜集、处理信息,并做出相应决策;智商性,员工是有智商的,有自我意识和创新的能力,能有意识地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环境,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地改造环境。

1.3.2系统的主要特征系统的特点:相互适应性,各员工之间竞争与合作并存,共同享用各种资源;创新性,员工有主观决策能力,能整合系统信息并依靠自己的能力结合以往经验进行加工,最终以一种新的内容格式,创新新知识;共同进化的能力,企业中的员工可以有意识的促进企业生态系统的进化,为企业塑造有利于其健康稳定向前发展的生存环境;开放性,它不断的与外界进行物质或者能量的交换从而维持自身的平衡。

2企业生态系统的模型构建

2.1企业生态系统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分析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企业生态系统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理解系统本质的关键,并为企业生态系统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下去打下坚实的基础。

2.1.1各成员之间追求共同利益在“狼多肉少”的企业环境下,员工为了获取晋升机会,利用所有能获得的资源以及自身的能力和优势与其他成员进行竞争。

2.1.2各成员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在新经济形势下,员工意识到要与企业中其他成员共享命运,在注重自身生存发展的同时兼顾利益相关者群体和企业的整体利益,最终实现整个企业生态系统的共同发展。

2.2基于微观系统的视角构建企业内部生态系统

2.2.1生态系统理论的微观系统微观系统是指个体直接面对面接触和交往而组成的系统,是员工从事日常工作中所面对的最重要的系统,同时也是与员工接触最多关系最为密切、对员工有最直接最频繁影响的系统。

2.2.2企业生态系统模型的构建员工既是一个单独的系统,也是其他系统的构成元素之一;系统内部的各个构成元素之间相互依存,一种元素发生变化必将引起其他元素发生相应的变化,甚至整个系统也会有所改变;系统若想维持内部的平衡与发展,必须保证其组成元素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系统的平衡依赖于各元素之间及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员工的存留与发展就会受到威胁。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著名的生态系统理论,但没给出利用该理论指导社会工作实践的具体方案,本文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出发,类比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结构图,把企业内部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即微观系统用结构图宏观的表示出来,如图1所示。

2.3企业生态系统的竞争与合作机制企业生态系统从环境中汲取资源,通过传递并加工转换,最终实现增值。不同员工组成的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宏观决策方向不同,所以形成了为不同目标而进行竞争与合作不同生态系统,企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表现为不同层次的竞争与合作机制。

2.3.1企业生态系统内部员工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机制员工为了晋升,与其他成员竞争来获得客户、企业的支持,从而获取更多的资源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如果企业瓦解,那么员工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就不复存在了,员工就要考虑进入另外的系统中,所以,员工与系统之间要相互依存。员工在为生存而最大限度地争夺资源的同时要维护其赖以生存的系统,引导其他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生态系统的建设,避免恶性竞争行为,共同推动企业生态系统的建设,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3.2员工与所处企业环境之间的互动性员工在适应变化的企业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企业环境,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向前发展。员工必须遵守企业中的各种规章制度,同时规章制度的变化又可能推动或者制约企业生态系统的发展,这是员工与企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的表现。

3案例分析

3.1IBM企业发展的概况上世纪30年代,很多企业开始引进企业社会工作,如通用电气的社会工作屋、微软公司的社会工作部,其中,IBM成为最早引入企业社会工作的企业之一,它拥有深厚的经验。IBM员工心声计划是企业社会工作的一个成功实践,它在企业中营造小型生态系统并通过与员工的持续沟通,倾听员工心声,向员工提供建议和咨询等方式来帮助员工成长、改善组织氛围,以此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感,推广组织文化,最终提升组织绩效,最终保证企业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3.2IBM企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思路IBM以满足员工需求为导向,以建立员工之间的紧密合作为目标,使各员工分工协作、共享资源,不断创新并推进软件企业生态系统向前发展。

3.3实例分析从生态系统理论的微观系统来分析IBM的员工心声计划:

3.3.1加强各子系统的稳定性IBM设立辅导员,实行内部导师制,通过促进员工的成长来增强员工对企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逆力。该辅导员可能是自己的同事、部门领导等微观系统中的成员,并通过辅导员解决思想困扰、工作绩效、职业生涯、自我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为员工提供良师益友。各子系统稳定了,整个企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相对增强了。

3.3.2促进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作为动态复杂的系统,其内部各子系统通过互动不断推动着向前发展。公司层面设定持续的员工沟通机制,使员工工作得到可持续的闭环管理,其中最重要的沟通机制有:一对一沟通,辅导员主动与员工进行不定期的沟通、辅导和帮助,使员工感到被企业关注,增强其归属感;圆桌会谈,高层管理者不定期与员工集体会唔,讨论企业文化、价值观、组织战略等问题,同时回答他们的疑问;门户开放,员工有权利直接访问他们觉得可以帮助他们的高层管理者,而无需通过中间层传递,同时要求高层管理者要对员工的意见进行正式的回应。

3.3.3保持各子系统的开放性各子系统之间畅通无阻的互动需要建立在各子系统的开放下。该企业员工有权利直接访问他们觉得可以帮助他们的高层管理者,而无需通过中间层一层层的传递,同时,高层管理者有责任和义务对员工的意见进行正式的回应。

3.3.4重视闭环管理,确保该计划协调有序高效的运行下去IBM以绩效考核的手段来推动员工心声计划,有明确的定量和定性的工作目标。例如:高层管理者一年至少要完成4次圆桌会谈,辅导员每个月至少要完成4次以上的一对一沟通。这些工作过程同时在电子平台得到跟踪和反映,通过规章制度的约束来确保系统持续运行。

4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城市湖泊生态系统环境健康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城市湖泊生态系统的概念

城市湖泊生态系统的概念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狭义上,也就是仅从自然意义上,城市湖泊生态系统指的是其内部生物群落与其外部生存环境长期互相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系统,物理位置上包括城市湖泊水体和湖滨带。广义上,由于城市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一个高度人工化的区域,而位于城市内的湖泊是城市的资源和环境载体,关系到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受到城市高强度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是人类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2]

2.生态系统的健康

生态系统健康(Ecosystem health)是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集地球科学、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与社会科学等于一体的生态系统管理科学。虽然早在18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生态系统健康”的萌芽,此后又有学者发展了“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但这个概念一直未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3]

在众多的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中,Constanza提出的概念得到广泛认可,即:.健康是生态内稳定现象;.健康是没有疾病;.健康是多样性或复杂性;.健康是稳定性或修复性;.健康是有活力或增长的空间;.健康是系统要素间的平衡。他强调生态系统健康恰当的定义应当是上面6个概念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测定生态系统应该包括系统修复力、平衡能力、组织(多样性)和活力(新陈代新)[4]。

生态系统健康从指标体系的选取角度可分为两类:指示物种法和指标体系法。指示物种评价生态系统健康,主要是依据生态系统的关键种、指示种、濒危种和敏感种等的数量、生物量、生产力、结构功能指标及一些生理生态指标来描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这种评价方法适用于一些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即没有外界影响或受外界影响较小的生态系统。指示物种法是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常用的基本方法,但其存在着指示物种的筛选标准不明确的缺点。指标体系法评价生态系统健康首先要选用能够表征生态系统主要特征的指标;然后对这些特征进行归类区分,分析各个特征对生态健康的意义;再次对这些特缸因子进行度量,确定每个特征因子在生态系统健康中的权重系数,每类特征因子在生态系统健康中的比重;最后建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3]。在对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面,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经历了两个阶段,对应了上述提到的两种方法。早期阶段,多选用生态指标,如毛生产力指标;(gross ecosystem product),生态系统压力指标(ecosystemstress indicators),生物完整性指标(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包括能质、结构能质、生态缓冲能在内的热力学指标等[4]。评价指标的选择侧重于从生物、物理、化学机制等方面进行评价。这样得出的评价结果不能从总体上反映整个湖泊的健康状况,评价缺乏全局性、整体性、宏观性[5]。

对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和内涵理解存在分歧。甚至目前在对能否用“健康”这个词语限定湖泊生态系统.以及湖泊生态系统究竟有没有“生命健康”这一论点学术界仍存在很大争论。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学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6]。

3.城市湖泊生态功能。

城市湖泊作为重要的城市水体形态和财富资源,其功能主要体现在旅游、娱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由于湖泊资源的过度开发与不合理的利用,已造成了湖泊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的严重局面。因此,对城市湖泊生态系统的水量、水质和水生态进行研究,可为其可持续管理和利用提供依据[2]。城市湖泊是一个由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和自然资源(包括水分、气候、土地、地下矿藏)组成的生态系统。其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是结合该湖泊生态系统特征及其生态过程所形成与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与效用,主要是指支撑与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生命支持系统的功能,包括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持、调节气候、减轻洪涝与干旱灾害、改良土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维持进化过程、有害物质的控制、环境净化等生态功能[7]。湖泊湿地的存在具有多种价值,首先由于其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稳定性较高,为许多水生动物、水生植物提供了优良的生存场所,也为多种珍惜濒危野生动物,特别是为水禽提供了栖息、迁徙、越冬和繁殖场所,同时湿地的存在也为许多物种保存了基因特性,使得许多野生生物能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生存和繁衍;再次由于湖泊湿地的水分蒸发和植被叶面的水分蒸腾,使得湿地和大气之间不断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对周边地区的气候调节具有明显作用:最后由于湿地具有很强的降解污染的功能,许多湿地生长的湿地植物、微生物通过物理过滤、生物吸收和化学合成与分解等把人类排入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无害甚至有益的物质,如某些可以导致人类致癌的重金属和化工原料等,能被湿地吸收和转化,使湿地水体得到净化[8-9]。

4.指标体系。

城市湖泊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经济-复合系统,其健康评价必然要涉及自然、环境、生态、社会经济等众多评价指标。

1988年、1994年和2001年滇池生态系统的熵权综合健康指数呈递减趋势,这表明滇池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近几十年来,人类的经济活动对滇池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滇池生态目前严重恶化,其生态调解机制已不能保持系统的良性循环,系统向退化方向演替。该文的计算结果与滇池的实际情况相符合,验证了文中采用的熵权综合健康指数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该方法可用于湖泊不同时空健康状况的对比,得出湖泊生态系统的演替趋势,为湖泊生态系统的管理、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依据,从而促进湖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终实现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10]。

5.结语

城市湖泊湿地的健康评价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理论研究也处于萌芽阶段,但由于近年来在城市发展中,湿地建设程度的逐渐增加,城市湖泊湿地的建设也变成了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建立相关的评价体系就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窦勇.基于RS、GIS和调查资料的青岛市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2012522

[2]徐文杰.城市湖泊综合需水分析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20090610,81-84

[3]赵磊. 许延生.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济南250061

[4]赵臻彦,徐福留,詹巍.郝君宦,张颖,赵珊珊.胡维平.陶澍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定量评价方法.生态学报,2005,25(6);1466—1474

[5]张硕辅.基于健康理论的洞庭湖生态系统评价、预测和重建技术研究[J]博士学位论文 2007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