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诗歌的基础知识范文

诗歌的基础知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诗歌的基础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诗歌的基础知识

第1篇

关键词:着眼点;C++;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061-02

C++程序设计语言是一门既注重理论学习又着眼思维训练的基础课程,在计算机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基于教学中的不断总结,认为学习者在具有了一定C++入门知识后,可以从以下几个着眼点来学习和巩固C++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牢基础。

一、从内存着眼的观点

迈入程序设计门槛重要的一步是理解冯・诺依曼的“存储程序控制”原理。相当多的基础概念都是围绕内存及对内存的操作展开的。教学中以内存条的实物展示结合内存的物理结构来介绍存储数据的空间,强调它们是一系列连续编号的“房间”。每个房间有门牌号和存储空间(即一个字节)。基于实物的认知,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理解并掌握对内存访问所涉及的基础概念。诸如,变量(对象)的名、值、地址、别名(引用)及指针;另一方面介绍系统内存是分区存在,以巩固用户区和代码区、静态存储区和动态存储区的概念,可以帮助理解函数原型、函数接口、函数指针等较为抽象的相关概念。

授课时,板书内存并标注在静态存储区和动态存储区后,可以形象地演示在动态存储区内动态申请和撤销对内存的使用情况,便于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习者轻松掌握生存期、作用域、输入输出流等一系列相关概念。由于程序设计语言中大多数概念都是与内存相关的,初学者有了对内存形象全面的认识,对掌握概念和理解原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从类型着眼的观点

类型是一个贯穿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将类型作为深入学习的一种视角,有助于学习者在理解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克服学习中的难点。首先,深入了解万事万物是分型的,类型表明一类变量(对象)的示数能力、运算功能、占用存储空间。除系统支持的基本类型外,另有指针类型、引用类型、函数类型以及关联这些类型指针类型。集中巩固这些类型的定义形式、应用场合,将快速提升阅读程序代码的能力。接着,很自然引入自定义的类型――结构和类类型,指出与基本类型定义变量一样,自定义的类型定义对象也要开辟空间和赋初值(调用构造函数来完成),只不过开辟的空间是本类中数据成员空间的组合。这样从基本类型、变量的概念和应用,引申至类与对象,从而克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概念难点。

三、从语言着眼的观点

C++程序设计首先要介绍的是一门与机器打交道的语言,和外语课程的学习一样,基本概念语法规则等必须记忆、迁移和联想,以达到牢记并熟练应用的目的。

学习语言首先必须从基本的词汇和语法学习开始,在入门阶段需要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和规则,作为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石。以运算符教学为例,做一叙述。教材中会以表格的形式列出的关于运算符和结合性规则。教师在讲授时,首先强调这一表格是C++程序设计指令系统语法中的基本规则,一些运算符不同场合可以有多种语义功能,除去表上列出的功能外,还可以按照一定规则重新自定义其功能,但其优先级和结合性不变。其次,还可以告诉学生一些前人总结的牢记方法。如,关于优先级、结合性记忆方法如下:①习惯上和数学规则一致;②括号优先级最高,“豆腐条”(即优先级最低的运算符是逗号、赋值、条件运算符)优先级最低;③在一个表达式中,可能包含算术运算、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优先级从高到底为:“!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旷;④关于结合性,一般情况是从左到右,但是单目运算符和赋值(含复合赋值)运算符是从右到左。以上从记忆角度对书中表格的解读简洁实用,十分便于记忆。掌握了这四条后,通过较少的实例训练,学生即可将这一基础知识点牢固掌握。

牢固掌握上面的基础知识后,在后续讲解复杂类型时,如,int([3]),就可以利用语言学习迁移原理帮助初学者轻松掌握:可以按照上述知识记忆点分析如下:括号()和后部的括号[]优先级相同,从左到右先看()内的(口。其中与[]比较,[]优先,表明此处声明的是个数组,该数组元素是指针类型。()外部的int[]是指针的关联类型。于是可以明确地知道,该语句声明了包含3个元素的一个指向整型数组(有4个元素)的指针数组。该指针数组中元素有3个,为指针类型,每个指针可以指向一个包含4个元素的整形数组。

通过以上分析,向学生表明,从优先级和结合性的角度来看待复杂类型声明语句,复杂类型就不是什么新东西,而是新瓶装旧酒。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引导学生通过前边已学知识迁移贯通,轻松迈过这一语言知识难点。

持有“我们正在学习的是一门语言”这一观点,可以在C++学习的进程中不断鼓励自己发现和总结记忆规律,为深入进阶学习阶段打下基础。金盾出版社于2010年7月出版的赵卫滨教授《背口诀14天精通C语言》就是理论口诀化方面长期经验总结的结晶。该书中结合各个知识点用归纳总结了一系列口诀,帮助初学者记忆。这些记忆口诀不但能给学习C++带来帮助,还能启发学习者立足自己的情况,在学习语言的道路上不断总结记忆新知识。

四、从参数化着眼的观点

进入到全局变量、预处理、函数和对象等知识的学习阶段后,学生逐渐体会基础知识中的参数化概念。有如刚小升初后接触代数一样,小学接触的确定的数据到初中开始被抽象描述为变量,此时程序设计逐步运用参数化来实现代码的复用、提高代码的通用性和灵活性。C++中的方法、函数、类库头文件等体现软件工程的设计思想:让程序模块化,把特定的代码逻辑独立封装,只传人参数和返回参数,外部集中调用。

以参数化的观点看,预定义全局变量值的修改可完成后续设计代码中同一量的同步更新;预处理中条件编译可以依据参数不同选择参与编译的代码语句段;函数参数及其相关概念如参数传递机制:值传递、指针传递、引用传递均体现了数据量本身的参数化;函数模板、类模板所代表的泛型编程体现了数据类型的参数化。模板把函数或类要处理的数据类型参数化,用于表达逻辑结构相同但具体数据元素类型不同的数据对象的通用行为。参数化建模编程,为解决通用程序和特定需要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途径。

持有参数化的观点学习和巩固C++知识,可以在编程实践中不断体会代码复用优点和好处,还可以从更深的层面理解结构化编程和面向对象的编程提出来的封装、交互、接口、抽象、复用、容器、泛型等较为抽象的概念术语,对后续学习数据结构及算法分析等相关课程做出充分铺垫。

五、与编译器打交道的观点

C++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编程语言之一,很多硬件和软件中都有对应的C++编译工具。编写C++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源程序,首先要考虑能通过编译程序的编译,形成低级语言目标代码供调试和运行;其次要考虑能够移植到方便移植到的当前大部分平台上运行。编译系统软件程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有着典型性和广泛性,在软件工程、逆向工程、语言转换及其它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谭浩强教授在《C++程序设计题解于上机指导》一书的前言中指出,学习C++不应只局限于使用一种编译环境,希望读者能掌握一种以上的编译和运行C++程序的环境与工具。

第2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基础会计》 考试方式改革

课程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我们长期以来采用的考试方式是单一的闭卷笔试方式,而高职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如何改革现有的考试方式,使考试有助于提高学生岗位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院对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考试方式改革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建立适应《基础会计》教学目标的考试方式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入门课,是会计专业针对会计岗位(群)职业能力进行培养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职业最基本的职业活动、工作过程。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学生应初步了解会计工作环境和职业道德,认识会计工作的一般流程,理解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主要会计报表,具备会计基本职业技能,具备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

由课程的教学目标可见,该课程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而传统的考试方式只适宜于考查学生在理论方面的掌握程度,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很难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不利于全面、真实地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与能力,探索适应高职教学特点的新的考试方式显然是必要的。

二、《基础会计》考试方式改革思路及实践

(一)考试内容要与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需要相适应。

《基础会计》课程考试多年来以知识考试为主,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记忆,考试试卷主要采取客观标准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与经济业务处理题组成的标准化试卷。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往往将精力过多地花在死记硬背上,而不注重基本理论的理解和会计方法应用。考试内容是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的指挥棒,要真正做到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培养,就要在考试内容上狠下工夫,真正做到考核“应知应会”的知识与能力,考核内容的具体设计要本着体现“职业基本素养”的原则,贴近工作岗位,体现工作过程,符合职业要求;要注重以任务或项目等实际内容为载体的考核方式,将考核的重点向注重实践、注重技能及个人的创新精神等方面倾斜。比如会计工作中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典型工作任务都是《基础会计》考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以多元化的考试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单一的笔试考试形式难以测试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根据《基础会计》课程特点,我们可以设计出多元化的考试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对于基本理论知识可以采用笔试、口试、计算机网上考试等形式考查其掌握和理解的程度;对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各类账簿、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操作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可以为学生设置工作情境,布置工作任务,将基本知识点融入现实的经济业务中,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学生对会计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在这种测评方式中,教师可以会同行业专家根据相关法律规范及实际工作要求制订详细的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逐项测试,使学生既了解操作要求,又对操作过程加深印象。《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对会计的本质、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等职业认知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小论文或小组讨论的形式考查,比如在学完本课程后,以“我看会计”为题撰写体会或展开讨论。

这些多元化考试方式既能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又能评价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口头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是较理想的评价方式。

(三)建立形成性考核体系,合理安排考试的频率和时间。

形成性考核,是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可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兼顾学习内容和学习行为两个方面,采用多种测评方法和手段进行考核。多元化的考试方式已为建立形成性考核体系奠定了基础,但还应合理安排考试的频率和时间。传统的课程考试时间大多集中在学期末,考试时间相对集中,不利于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易导致考试评价产生片面性。学生在学习中也普遍存在前松后紧的现象,他们通常认为:平时去不去听课无所谓,只要考前突击一下,考试能过关就行。可以说这种重总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的考试安排是导致出现此类现象的重要因素。

《基础会计》课程考试的安排可根据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而定,如基本理论的考试可安排在期中、期末进行,填制会计凭证等实际操作考核可在每个操作项目训练结束后进行。此外,考核的内容甚至还可以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平时成绩。这种形成性考试制度,有利于学生投入到学习的全部过程中,实现课程既定的目标。

三、考试方式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考后的分析反馈工作。

如果考试结束后,学生得到的仅是一个成绩,教师及教学管理部门仅关注及格率、优秀率,则考试就只是教学管理的一种手段,未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应该意识到,考试并不是一门课程学习的终结,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学生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还有哪些技能不够熟练,或者在对知识理解和运用方面存在哪些误区,这些信息应及时总结、分析并向学生反馈、传递。考试的分析反馈工作一方面可以为教师提供第一手资料,促进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身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训练,为学好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二)关注教师在考试方式改革中的作用。

考试方式改革要通过教师去完成,改革能否顺利进行、能否达到预期目的,教师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教师一方面要从考试内容、形式、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另一方面要客观地、全面地评定学生的成绩。《基础会计》课程在考试方式改革中,由于采用多元化的考试形式,教师对学生成绩的主观性评价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一些实作考试要求教师认真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但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需要具备更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学校应给教师提供充分的条件到专业院校、现场单位进行学习、调研,从而更新观念、提升技能水平,为更好地开展课程建设奠定基础。

总之,在高职《基础会计》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不断探索适合该课程的考核方式,逐渐将单一、静态、侧重知识的考试向多元化、动态,侧重素质、能力的方向转变,从而全方位推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兰明.基于职业基本素养的高职课程考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

第3篇

疾病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思维是深化识别疾病的重要思路。在疾病共性与个性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中,认识疾病的主要方面在于对疾病个性的了解与掌握。深入与强化疾病个性的了解与掌握,关键在于知识拓宽与更新。

医学飞速发展,对疾病的认识日益加深,新的病种不断出现,新的辅助检查方法层出不穷。这一切都在促使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临床知识库,与时俱进,跟上形势的发展。

巨细胞病毒感染

这是1例某县医院的同仁经历的病例。不久前,他们内科消化病组收治了1例以发热、脾大为主诉的年轻患者。

住院后第3天,进行首次主任查房。住院医生简单地介绍病历如下。

患者,男,28岁。入院前1个月开始感冒发热,在家自用一些常用的治疗感冒药物后,病情略有好转,但是,发热始终没有恢复正常,并相继出现咳嗽、咳痰,但痰量不多且非脓性。

病后10天,出现呼吸不畅。因病情加重,不得不到附近医院求治,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仍然不佳,后他们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初步诊断为“肺炎”,用抗生素治疗近2周后,发热始终持续不退,并且在治疗期间又发现有脾肿大,因考虑为消化系统疾病,转到内科消化病组治疗,做B超检查和肝功能检查。除谷丙转氨酶(GPT)略有改变,其他基本正常。经用一般保肝治疗,未见明显效果。此时,有人提出可能是血液系统疾病,则正式转来同仁的科室。

体格检查:患者比较消瘦,精神欠佳,少言懒动。T 38.4℃,HR88次/分,R 22次/分,BP 114/78 mmHg。全身皮肤未见黄染。浅表淋巴结触诊未见明显肿大,两上肢屈侧有轻度散在小出血点。胸部外形正常,两侧语音震颤基本一致,叩诊清音。除右肺下野听诊呼吸音粗糙之外,其余未见异常。心脏各个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异常杂音。腹部略膨隆,全腹部柔软,无压痛和反跳痛。肝在肋下缘未触及,脾脏轻度肿大,无明显触痛。脊柱、四肢检查无异常所见。外生殖器未查。胸部透视基本正常。血常规检查:RBC 4.0×1012/L,Hb 108g/L,WBC 6.3×109/L,中性粒细胞0.4,淋巴细胞0.5,出现不典型的异常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0.05,单核细胞0.05。血小板80×109/L。

查房会诊结果,建议行骨髓穿刺。

在第2次查房时,公布了骨髓穿刺检查结果,基本正常。大家对该患者的诊断一时处于困境,罗列了很多疾病名称,如以发热和脾肿大为主诉的风疹、恙虫病、鼠咬热、莱姆病、布氏茵病、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但是,上述疾病都不完全符合本患者的病情,那究竟是什么病呢?这时,刚刚从某医科大学进修回来的刘医生说:“主任,现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不断增多,该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又呈现出白细胞减少,分类显示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不典型的异常淋巴细胞,可不可以考虑为病毒感染性疾病?”一句话,顿开毛塞。调整方向,按照巨细胞病毒感染这条思路考虑,提出要进行血清学诊断方法检查。因为目前医院尚不能进行此项检查,故建议患者转到上级医院确诊治疗。

家属接受建议,到上级医院诊治。

后来随访证实,该患者确实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经过合理治疗。很快痊愈出院。患者家属后来还专门到医院来一次,对及时提出转院治疗表示感谢。

诊治过程提示

开始的诊断思路全被疾病共性所笼罩以发热和脾肿大为共性表现的疾病,如风疹、恙虫病、鼠咬热、莱姆病、布氏菌病、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

消化道出血原因 该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呈现出白细胞减少,分类显示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不典型的异常淋巴细胞,如何解释?

疾病个性表现的归类——病毒感染能否是病毒感染性疾病,主要考虑巨细胞病毒感染。

无法取得确切依据,转院诊治 需进行血清学诊断方法检查。因医院尚不具备进行此项检查条件,建议患者转到上级医院确诊治疗。

知识链接

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人巨细胞病毒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在人体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可以发现有巨细胞病毒(CMV),并可以从尿、唾液、血、、乳汁、宫颈分泌物和大便中排泌和分离出来。巨细胞病毒的宿主细胞范围狭窄,仅限于在人胚、肺或成纤维细胞。在人体内巨细胞病毒主要在内皮细胞和纤维细胞中复制,如果宿主的免疫功能正常,巨细胞病毒可以形成静止状态的潜伏感染,也可以在一定诱因激活下,出现感染症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密切接触(性接触),其次是呼吸道传播,还可以通过输血和接受器官移植而受感染。巨细胞病毒侵入人体后,经血液循环到达和侵犯体内的器官组织,最常见的侵犯部位是腺体和腔道的上皮细胞,其次是脑、肾、肺、肝等重要器官。

正常免疫状态的人体感染巨细胞病毒常表现为一种原发的自限性感染过程,临床显示为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候群。具有发热、脾大、轻度肝功能异常,血常规发现淋巴细胞增多,出现不典型的异常淋巴细胞。可以同时伴有皮疹和咽炎,也有血小板减少表现。

如果免疫功能低下,可以形成弥散性全身感染。临床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肝炎、脑炎、视网膜炎等。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将临床标本直接接种于组织培养基中能分离出CMV,为确诊的重要方法。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包括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迄今尚无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特效治疗药物。抗病毒药物、转移因子、抗血清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初步应用,都显示出一定效果,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中,二羟基丙氧甲基鸟嘌呤(更昔洛韦),效果更为突出。

心得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