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劳动教育策略范文

劳动教育策略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劳动教育策略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劳动教育策略

第1篇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教育;生活化;多样化;自主化;开放化;创新化

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磨练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未来公民的重要素质之一。下面就结合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的教学体会,对其实施的策略谈一点肤浅的看法,愿与大家齐讨论,共进步。

一、坚持劳动与技术教育生活化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全面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服务。因此,劳动与技术教育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生活,所以我们应坚持劳动与技术教育从生活中引出问题、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学习。如:在引导学生制作《万花笔筒》中,先引导学生调查生活中笔的放法、多种笔筒的特点及存在的缺陷,让学生自己寻求解决方法,利用现有资料设计一个方便实用的笔筒;学生的杰作会令人大开眼界,有的学生用饮料瓶子制作成精致、美观的笔筒,有的学生用各种纸盒制作成笔筒等等;从它们的加工难度来看,虽不算很大,但可以看到学生在调查、准备及材料收集方面下了功夫,这才让我们看到了由各种各样的材料做成的形形的笔筒;在此过程中学生开阔了思路,广泛地利用了生活中的废旧资源,并渗透了环保教育。

二、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多样化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如简易制作、手缝、种植、饲养等等,其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生活实际来确定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及形式,如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指导他们做一些纸工、泥工、穿袜子、系鞋带、扣扣子、戴红领巾、搞好个人卫生、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等活动,可以采用比赛、表演、游戏的形式;中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要求他们学会洗衣、植树、饲养等;而对高年级的学生,则要要求他们学会做饭、洗衣服、缝补等等。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使学生养成善于动脑、勤于动手的好习惯,培养他们的劳动兴趣,让学生学会劳动,体验劳动的快乐,深化劳动光荣的思想意识。

三、强调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自主化

对学生进行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自我服务劳动,这种劳动能够培养日常生活必需的劳动技能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会生活自理,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学生的自我服务主要包括在家的自我服务和在校的自我服务;在家的自我服务有自己穿衣服、铺床被、搞好个人卫生、整理好个人物品、做简单的饭菜、掌握常用电器的使用方法等;在校的自我服务有打扫教室或校园卫生、布置教室、绿化校园等等。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后,还要随时做好督促检查及评价激励工作,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通过开家长会、家校联系卡等形式搞好家校联系及配合工作,了解学生在家做了什么?是怎样做的?做的怎样?做后有什么体会等等;并做到经常检查一下学生的个人卫生。要让每天做值日的学生知道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的还不够好,需要进行改正,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劳动过程中,激发从小爱劳动的思想感情,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四、注重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开放化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可以在教室中学,也可以在生活中学,在社会中学;可以是独立制作,也可以是合作完成;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超越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开放性地学习。教育界近年来流行三句话:你听来的就会很快忘掉,你看见的就能记住,你做了的就能学会。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培养更是如此,只有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奔向更广阔的学习天地――社会,放手让学生亲自去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体会,才能发展他们的多方面素质。如:把生产线上的工人请来为学生上课、作报告,让学生走出去,到实习基地体会锻炼,能够加深学生对职业的了解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从而倍加珍惜劳动成果。

五、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创新化

第2篇

为了全方位地开发和利用劳技技术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技术需求和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技术素质,我们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教学实践研究。

一、优化教学环境,强化技术教学

1.优化劳技教学环境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单纯地搞"纸上谈兵""黑板上种田"是无法完成学习内容的。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掌握基本的操作要领,形成自己的能力。

劳技专用教室的设立,完善的教学器材配备,能够满足学生在劳动实践基地开展观察、尝试和实践等活动,充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和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2.改进劳技教学方法

兴趣是学生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心理基础。凡是学生感兴趣的事他们都愿意学、愿意做,因此精心设计教法,能使学生对学习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成果展示法、谜语法、游戏法等等。

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具体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教学上教版四年级《双椎体模型》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大型教具进行实物演示,让学生通过实践观察,发现现实状态与原有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冲突,学生立刻就会产生疑问。当学生带着探究科学奥秘的心情去实践制作时,这时的动力是十分强大的,同样也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加强劳技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学生是技术实践的主体。学生个人单独实践的形式,可以锻炼其独立的品质,培养其创造精神。可俗话说:十个手指伸出来也有长短。因此,教师也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善于根据教材的需求,适时改变学习方法指导,为他们创造一种协作环境,引导他们互相帮助,彼此取长补短,共同协作完成任务。这样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在活动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每个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变化,需要他们灵活地运用劳动技巧协调动作,搞好配合。这种合作,本身就是一种有力的教育因素。

4.体验劳技教学成果

成果展评是劳技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于学生作品的展评,既可检查教学效果的好坏,又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并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和创作意识。

评价的方法可以多样化,如小组互评、集体展评等。而展示的方式也可以多元化,如将班中评出的最佳作品,放置在教室的展示橱里,让来专用教室上课的同学都能观赏。或将各自的特色作品拍摄下来,打印成稿,期末贴在每个同学的成长记录册上,永留纪念。这些不同的形式,都能让学生体验到通过劳动创作,生活能够变得更加美好,从而使学生对劳动技术的感情得到升华。

二、科学选择内容,进行拓展延伸

课外的延伸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原有的教学之后,也可以用新颖多变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的兴趣持续不断,创造有增无减。

1.布置有趣的技术实践作业

作业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寻求教学的最优化,必然要对作业的优化进行探索。劳动技术的作业不同于语、数、外的作业,它可以有意识地沟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引进学生课外获取的信息。

例如:四年级第一册第一课关于纸张的来源,五年级教材中木材的来源,还有五年级第二册第一课关于废旧电池的回收等,教师都可以让学生结合自然课中所学到的知识,再深入地进行探究。回收信息资源之后,可以利用制作小报、汇报调查成果。这样把学习兴趣延伸出去,达到课后巩固发展的目的,使学生能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2.进行有意义的技术竞赛

有竞争,才有进步,学技术也是同样道理。当学生学习了一系列的技能之后,需要检验学生是否学会这些技能,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熟练地运用。这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竞赛来达到检验的目的。

例如:四年级第二册学习金工的技能,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弯折一笔画铁丝作品的比赛。通过比质量、比速度等方式,让学生在竞赛中激发兴趣,从而再次达到巩固技能的目的。

三、利用科技活动,开发校本资源

把劳技教育和科技活动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劳技教育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把学生源于生活和课本知识提出的奇思妙想在劳技教育中去检验与实践。通过植物种植活动、建模制作活动、发明创造活动等,能营造一个良好科技教育的校园氛围,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

我校在四年级开设建筑模型兴趣小组的目的,既是为了在学生中开展建筑模型科技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丰富和促进兴趣课的开展和提高,同时也是为参加市区的中小学科技模型比赛做准备。因为每个学期区里比赛的模型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每一次对学生们来说都是一次新的尝试、新的挑战。

比如制作木质的中国馆,这个作品因为材质的关系,制作的效果远比纸质中国馆要好得多。通过基础训练和集中制作,同学们制作的中国馆,个个都很棒。在参加区里组织的比赛的基础上,学生接下来的任务是将这些完成的中国馆进行整合。教师结合劳技课的教学内容,利用电工与金工技能,让学生对中国馆进行再创作。正逢世博会召开期间,去过中国馆的同学说晚上亮灯的中国馆很漂亮,大家就思考如何使我们的中国馆模型也能亮起来。在教师的指导下,五年级的学生在每个中国馆的内部都安上了一盏灯,然后在底板下,通过导线的正确连接,最终接上开关,就能使四个中国馆同时亮灯。当灯点亮的一刹那,所有成员包括教师在内都一起叫了起来,太高兴了!学生的潜能真是无限的,在接着设计围栏时,同学们设想了好几个方案,可大家仍感到不太满意。这时,一位男孩提议用2010和EXPO这八个字母组成围栏。大家一听,异口同声地说这个创意太棒了!大家立刻行动,四年级学生经过一学期金工技能的训练,弯制铁丝作品已经非常熟练。每人负责一个字母,一共弯制6个,一会儿工夫就完成了。大家排好序,依次将字母插入底板,仔细地整形后将铁丝固定住。会发光的中国馆完成了,学生们看着自己努力创作的成果,都为自己的聪明才智所感动,激动地鼓起掌来!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A-

0123-01

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大胆创造。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需要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想学、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多变导入,增添趣味

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巧妙的教学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要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该优化课堂教学导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玩游戏、讲故事等方式导入教学,从而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形象而直观地展示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由生活情境导入教学,唤醒学生的已有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教学苏教版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下册课文《漂亮的礼品包装盒》为例,课前,教师要求学生拿出事先收集到的礼品包装盒,相互展示与交流,同时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展示的礼品包装盒。接下来,教师逐一展示自己预先准备好的大小不一的礼品包装盒,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礼品包装盒的欲望。在教学苏教版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上册课文《钉纽扣》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唱儿歌《钉纽扣》引出课题,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然后创设问题情境,提问学生:“衣服上的纽扣脱落了怎么办?书包破了怎么办?”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习钉纽扣,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教学,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优化活动,自主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习得技能,仅仅依靠教师的传授还不够,还需要自己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自主探究。劳动与技术是实践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需要学生动手、动脑。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好动、爱玩,喜欢动手操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信任学生,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他们在观察、实验、探究、创作中获得发展,并意识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以上文提到的《漂亮的礼品包装盒》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给予学生自学的空间,引导他们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自主构建知识,主动体验,提高自学能力。比如,在第二个教学环节,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自学内容:①这个手工制作可以分为几个步骤?②哪个部分制作起来比较困难?③是否可以自主设计礼品包装盒上的装饰物?学生依据自学提示和制作说明,运用材料制作礼品包装盒,在制作过程中自主解决问题,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学生在制作礼品包装盒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制作的难点,提出一些疑难问题,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交流,基本上能够自主解决,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三、尊重差异,分层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特点、学习需求、动手能力等,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时要实施分层教学,优化教学设计,给每一位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以教学苏教版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课文《纸工制作:房子相框》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存在的差异,提出不同的制作要求。比如,展开想象,大胆尝试,设计与制作自己喜欢的相框。假如学生设计的相框不够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鉴教材里的模型进行制作。教师根据学生的动手能力、认知能力,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能够促使学生自由发挥,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体验收获成功的喜悦。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比如,对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大胆创造,设计不同图案、不同形状的相框,并在制作相框的过程融入一些有创意的设计,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对于动手能力比较弱且缺乏耐心的学生,教师在进行个别指导时要适当降低要求,同时引导他们制作出简单的相框,当学生制作成功后,也能够获得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