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数学课堂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范围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进行,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课堂管理的理念上,已经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发展,认为课堂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课堂管理的策略上,由注重行为控制转向注重协调课堂中其他因素,满足学生需要。在课堂管理的方式上,强调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承担自己可以承担的责任,自己管理自己。对于课堂管理作用学者们已经达成了普遍共识,认为科学有效的课堂管理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教学效率,是小学数学老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课堂管理概述
(一)课堂管理
课堂一般是指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管理一般是指统一组织协调工作各部分而为目标服务的过程行为。因此顾名思义课堂管理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参与课堂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与课堂教学有关的事项,包括准备课堂环境和资料、建立和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处理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等内容。可以说,课堂管理主要包括了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管理监督和促进引导两个方面内容,新课改后,课堂管理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参与教学,强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也符合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
(二)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课堂管理的最终目的。所谓有效教学是随着教育学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教学理念,国内外学者对有效教学有不同的含义界定,综合学者意见和我国有效教学理念运用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科学的途径、最优的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都获得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中体现出的一种现代教育理念。
二、小学数学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后,新课程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及课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实际生活中,新课改后小学数学课堂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课堂管理难度较大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性课堂要求,强调数学课程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是学生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等多方面也得到进步和发展;同时还强调要改变原有单一的被动学习方式,要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更加主动的积极学习,教师要进行引导和激励,这些都对教师在课堂管理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教师课堂管理的难度。
有学者曾就新课改后课堂管理难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2.5%的教师认为在新课改后,由于对课堂教学过程有更高的要求而造成教师对课堂管理的难度加大;6.7%的教师认为和以前没有什么区别;0.8%的教师认为课堂管理变轻松。由此可见,现实生活中教师已经感受到新课改后,课堂管理难度的增大。
(二)引导方式缺乏有效性
新课改之后,在课堂上教师开始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增加了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的内容,最常见的就是在课堂上采用合作学习、个性化等引导学习方式。但是,合作学习方式在运用中存在混乱的状况,比如在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时,几个学生开始一组讨论,看似更加自主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其实是不是所谓地瞎说一通,或是借学习讨论之名讨论别的事情,思想开小差,真正学到的知识很少,缺乏有效性。个性化是指在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可以依照自己不同的个性选择感兴趣的讨论题目,进行发散思维的思考,但过分强调以学生为本,给学生过多的个性空间,而不加以适度引导,使得学生不能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学生成长的教育有效性不足。
(三)探索学习方式不完善
新课标提出了一种新的学习数学的方式,就是探索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探索发现数学问题,在实践中充分理解理论,以便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但是实际情况是,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教师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和数学知识给予及时有效的回答,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敷衍了事甚至感觉厌烦而置之不理;现在小学生通过电视、电脑,了解了很多新奇的现象,接触的也是新鲜的事物,有的教师已经不能够回答这些千奇百怪的问题。
三、完善小学数学课堂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树立明确的课堂管理目标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因此,体现在课堂管理中就是要树立明确的课堂管理目标,首先是营造出宽松而又严谨的课堂氛围,其次是要适度地强调课堂秩序,最后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课堂管理中教师的有效引导
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的引导作用,重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改其知,非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这也正是目前课堂管理中教师要做到的。首先是要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乐于接受的引导方式;其次是用合理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学习;再次是在学习过程中重视让学生养成思考的逻辑,善于总结和概括;最后是在引导方式中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但不盲目注重学生个性,要进行一定的监督和指导。
一、尊重学生,建立师生友好关系
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课堂上教师是为学生解答疑惑的良师,课下教师是学生在生活上的益友。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友好关系,成为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和生活上可以交心的朋友。教师要建立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实现课堂管理的民主化。融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数学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学生尊敬老师,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对于学生的优点给予表扬,对学生的不足予以指点教导,要注意态度和语气,宽容学生缺点,避免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加强学生改进的信心和动力,展现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优势,乐于表现自我,在融洽的氛围中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二、注意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履行“育人”的职责,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对学生行为给予鼓励和纠正,好的要发扬强化,不好的就要改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积极的心态。例如,在平时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注意监督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生活行为,如课堂听讲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人际交往情况等等,需要改正的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改正,优异的行为要给予肯定与表扬,帮助学生养成上课积极听讲、下课认真复习、课后独立完成作业、不交损友的良好行为习惯。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就建立了奖罚制度,例如上课认真听讲就奖励一个“花朵”,作业优异者就奖励一个“花朵”,做了好人好事的也奖励一个“花朵”,到了学期末后,学生可以凭借自己手中的“花朵”兑换奖品和礼物。这种游戏形式的教育方式,抓住了学生活泼好玩的心理特点,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动力和积极性,在生活中有效地监督自己,不知不觉中就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在“游戏”教学中得到了锻炼,是一个“一箭双雕”的好办法。
三、采用隐形管理教学提高管理质量
公开的管理教学有许多不能解决的问题,对于那些不服从管理的问题学生,教师要采取隐性管理,在不影响授课的情况下,进行非公开的教育指导,例如兴趣示意法、提问示意法、手动示意法、表扬示意法等。隐性管理具有其他方法不具备的高效性、灵活性,不失为一种教学管理的艺术,既能帮助小学生纠正错误,又能维护小学生的自尊心,是教学管理中一种高效实用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管理策略
有效教学和课堂管理,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授课时所要把握的重要方向。有效教学是指在老师的指挥下,为完成教材分配任务而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课堂管理,则是围绕课堂的有效教学而进行的约束手段,目的旨在使教学手段得以顺利实施。两者结合起来,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理性设定有效的课堂管理目标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不同,课堂的教学目标和管理目标也会相应的不同,老师要灵活地寻找出让学生遵循的课堂教学方法,课堂的环境决定了其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老师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果的优劣,决定学生能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所以,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仅要对教学课程有清晰的方案,对课堂管理,也要有一番目标的设定,这样既能辅助课堂教学的进行,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在整个课堂管理中让自身水平不断得以提升,使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尽管新课改的进程在逐步深入,但是关于课堂管理,老师也不能随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而放松下来,反而需要更加合理地将管理的目标设定与课堂教学更加贴切。例如,在六年级的“几何图形探究”教学中,多数老师也采取情景化的教学方式,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然后让学生利用剪刀、美工刀等来制作一些几何图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肯定会暴露出来,如果老师在事前没有设定合理的管理目标,只是一味地放任学生自主进行,那么很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使教学效率大为降低,所以,老师不妨在活动开始前,设定一个小纪律目标:制作交流的过程,只限于在本组,或者有疑问时,只能在书本上寻找答案,当然,在制作完成后,老师可以在全班进行制作总结,以免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挫。
二、基于管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当然,教学是一门艺术,不能只是简单地灌输理念,要让学生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分析利用,所以,老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的同时,还要保证教学质量,就要下些功夫了。不能仅仅是利用自己的教师身份来立规矩,要通过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遵守课堂纪律,完善课堂管理。在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可以通过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老师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构筑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维护小学数学课堂的管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中的“分数问题”时,老师可以在“认识分数”这一章节中,利用一些简单的小道具,可以是一块饼干,也可以是几个漂亮的玻璃球,同时从下面选出几名同学,来进行分配工作,在活动的进行中,老师可以拿教材上的实例和自己进行的活动来对比,这样就能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清晰地认识到分数的概念知识。
三、重视课堂的总结与课后的巩固
一堂高效的教学课,是离不开总结的,在结构上,整堂课必须要首尾呼应,有开头,有结尾。经过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老师不重视课堂内容的总结,导致学生虽然听了很多,学了很多,但对内容没有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导致在课堂后面的“留白”时间,老师感觉轻松了,学生感觉自由了。每堂课的最后,都是纪律涣散的高发期,而一堂课的所有努力,也很有可能在那段短短的时间里,化为泡影,所以,老师要在每堂课的最后,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这不单单是对课堂知识的总结,还是对课堂纪律的约束,通过课尾的讲授,老师也能够更好地将作业任务下达,对教学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总而言之,课堂的管理得当,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授课,但管理方式不能只是盲目地威吓,老师要与学生多多交流,促进课堂环境的和谐,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作者:邹凤林 单位:江西省贵溪市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1]龙燕.有效教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管理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