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安全生产的分类范文

安全生产的分类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安全生产的分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安全生产的分类

第1篇

关键词:小型露天采石场 安全生产事故类型 事故原因 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b)-0025-02

1 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事故的类型

1.1 物体打击

小型露天采石场经常要进行爆破作业,而由于现场作业人员的疏忽大意,加上管理人员没有及时的进行检查提醒,作业面上仍有一部分爆破时产生的碎石、险石等没有被及时的清理干净,很有可能发生滚落,砸到之后进行现场作业的人员,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1.2 高处坠落

由于采石场的现场作业人员的工作性质,要经常在高处对岩石进行挖凿和爆破作业,如果作业人员没有按照安全作业规定进行操作或者没有系上安全带,就很有可能从高处坠落,发生安全事故。

1.3 触电事故

小型露天采石场的电气设备很多没有专业人员的定期检修,加上现场作业人员对安全用电知识了解不足,对电气设备的操作不规范,或是在选用电气设备时没有专业人员指导,选用的设备与现场实际操作环境不符,电气设备的线路安排混乱等,都会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1.4 机械伤害

小型露天采石场有很多机械设备,现场作业人员如果没有按照相关安全操作标准进行操作,或是机械设备本身存在问题,都有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机械伤害事故主要是运转中的机械设备与人体直接接触而给人体造成绞伤、割伤、压伤等伤害。

1.5 车辆伤害

车辆在小型露天采石场主要是用于运输石料和设备材料。进出场地的车辆由于行车人的安全意识薄弱,或者是在通行时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当等行为,都会导致运行的车辆与现场作业人员发生碰撞,或是车辆运输物品摆放过高,发生掉落,砸伤行人。采石场的道路条件通常很差,这也是导致车辆伤害事故的原因之一。

1.6 坍塌事故

《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第十二条明确规定:“作业单位应当采用台阶式开采,淘汰落后和不安全的开采方式,严禁采用扩壶爆破、掏底崩落等开采方式”。但是部分小型露天采石场的经营管理者为了节约生产成本,追求更多的利益,采用先将底部岩石进行爆破,采空后,让上方的岩石由于重力影响而自行坠落。这样进行石料开采,虽然可以减少成本,但是会使上方的岩石可能出现坍塌的危险,尤其是在雨水天气和附近进行爆破作业时,极易出现塌事故,造成现场作业人员生命财产的损失。

1.7 爆破事故

采石场经常要进行爆破作业,而爆破作业中的炸药用量、炸药放置位置、爆破角度等都需要专业的爆破作业人员进行设计执行,在爆破作业过程中,如果作业人员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就很有可能产生很多飞石的情况,有很大的危险性。爆破作业的导火索长度一定要经过精确计算并符合标准,不能为了节约成本,私自缩短导火索的长度,埋下事故隐患。

2 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分析

2.1 安全作业条件差

很多小型露天采石场的经营者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并不按照安全设计方案进行开采,违章开采的现象经常出现;在现场作业时,也没有按照安全操作规范给高处作业人员配置安全带,甚至私自缩短爆破导火索。经营者对安全生产的投入不足,开采工艺落后,现场设备老旧,没有给现场作业人员配置必要的安全装备。

2.2 现场作业人员素质不高

现在,我国小型露天采石场的现场作业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并不完全了解我国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由于他们在进行作业之前很少能接受必要的相关的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从而使他们对于安全生产知识与法律法规没有足够的了解或者出现没有相关的专业证件就被允许上岗的情况。在进行现场作业时,他们缺乏对自我保护的意识,没有正规培训也导致他们操作的水平并不能达到相应的标准,由于缺少相关的工作经验,也不能在日常操作中及时的发现问题,问题出现时也很难加以解决,会给现场都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

2.3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大部分小型露天采石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管理手段的落后,在现场作业中,经常会出现人员管理混乱的情况。采石场的经营者长期以来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不重视,也使情况进一步的恶化,一些采石场更是不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或者对于安全管理部门没有必要的支持,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在第一线去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监督,管理者与现场作业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不通畅,现场作业人员发现问题也没办法第一时间向上面反映,而安全监督人员也没用在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措施

3.1 提升现场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第2篇

《暂行办法》按照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和更精细管理原则,对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要求,从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本质安全出发,提出了安全生产管理重点关注的要素,如安全生产发展规划、管理体系、风险辨识与评估、隐患排查、“三同时”制度、安全费用提取、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责任追究等。

《暂行办法》确定了对中央企业的分类监管原则,根据企业主营业务内容和安全生产的风险程度,将中央企业划分为三类,并实施动态管理。《暂行办法》加大了对中央企业的安全业绩考核力度,规定中央企业发生瞒报事故,发生特别重大责任事故并负主要责任的,该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一律实行降级;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中央企业年度内发生较大责任事故或重大责任事故,都要依据规定进行降级、降分的处理,安全生产业绩考核结果与企业负责人薪酬挂钩。

《暂行办法》的出台有利于国资委更好地履行出资人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实现国资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有利于规范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解决责任制不落实、生产安全投入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促进先进企业向国际一流企业看齐,鞭策落后企业迎头赶上,努力推动中央企业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暂行办法》的,对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暂行办法》出台的有关背景情况。

国资委负责人: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52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国资委安全生产监管的职责。根据《通知》要求,国资委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有五项,即:按照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责,负责检查督促中央企业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督促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搞好对企业负责人的安全业绩考核;依照有关规定,参与或组织开展中央企业安全生产检查、督查,督促企业落实各项安全防范和隐患治理措施;参与企业重特大事故的调查,负责落实事故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督促企业搞好统筹规划,把安全生产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保障职工健康与安全。在近期公布的国资委“三定方案”中,进一步明确国资委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是“按照出资人职责,负责督促检查所监管企业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等工作”。

五年来,国资委认真履行出资人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积极探索、扎实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趋于好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一些中央企业还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完善、安全费用投入不足、较大以上事故多发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非常有必要出台一部加强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规章,督促中央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中央企业职工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资委在充分总结五年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调研,充分听取意见,结合中央企业的实际,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过一年的起草、修改,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暂行办法》。

国资委制订《暂行办法》的宗旨:

国资委负责人:《暂行办法》的定位是力求到位而不越位,既有效履行出资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又不干预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既不大包大揽,又要清晰地界定综合监管、行业监管和出资人监管的关系。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发挥监管的综合效能,保障中央企业资产安全,监督企业减少事故损失,提高资本回报率,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二是将对人民群众负责和对企业负责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过程中,保障中央企业员工安全与健康,推动中央企业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履行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暂行办法》的主要特点:

国资委负责人:《暂行办法》以牢牢把握出资人的安全生产监管定位为基础,紧密结合中央企业的实际,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体现了对中央企业的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和更精细管理。更高标准,主要是要求中央企业在继承过去行之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不断探索新方法、不断创新新方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的新水平,力争成为同行业安全生产的表率和标杆。更严要求,主要是要求中央企业把以人为本与依法治企结合起来,落实“铁腕治安全”;通过“一岗双责”和严格的问责制,形成“谁不重视安全,组织上就让他的职务不安全”的氛围。更精细管理,主要是抓住中央企业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以健全责任制和加大安全投入、安全培训为重点,引导中央企业树立科学发展观,落实“要安全的效益,不要带血的利润”,强化“安全是效益、安全是品牌”的意识。

二是对中央企业实施安全生产的分类监管。根据中央企业行业分布广、规模差异大、管理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国资委将普遍性要求与行业、企业特点结合起来,依据中央企业主营业务范围和安全生产风险程度将中央企业划分为三类,国资委根据不同类型实施分类监管,既坚持了实事求是,又体现了公平合理。同时,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对下属企业也要实行分类监管,通过分类监管和行业对标,一方面抓好安全水平的普遍提升,另一方面加紧解决好重点企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出问题。

三是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报告制度。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明确了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应当报告的事项、程序、要求等,目的是便于我委对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有个总体掌握,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出资人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更重要的是引导企业增强信息透明意识,强化报告责任,防止迟报、瞒报、漏报事件的发生,树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四是加大了安全生产业绩考核的力度。在总结过去五年安全业绩考核经验的基础上,对降级降分处理的规定进行了细化,规定中央企业发生瞒报事故,发生特别重大责任事故并负主要责任的,该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一律实行降级。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中央企业年度内发生较大责任事故或重大责任事故,都要依据规定进行降级、降分的处理。安全生产业绩考核结果与企业负责人薪酬挂钩。同时,对安全投入达不到法定要求的,规定在考核业绩利润时相应予以扣除,目的是引导企业增加安全投入,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暂行办法》的主要内容:

国资委负责人:根据当前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发展仍不平衡,个别行业、个别领域、个别企业事故多发的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基础不够牢固,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的现实情况,《暂行办法》以强化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线,以推进建立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为重点,以加强安全生产业绩考核并与绩效薪酬挂钩为手段,对中央企业实施分类监管和有效监管,最终实现中央企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的提高。《暂行办法》共分正文六章四十三条和六个附件。

《暂行办法》重点细化了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制,要求中央企业必须按照“统一领导、落实责任、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全员参与”的原则,逐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组织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尤其对企业主要负责人、主管生产的负责人和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的责任进行了明确,同时要求中央企业要认真履行对出资企业的监管责任。

《暂行办法》按照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和更精细管理原则,对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要求,从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本质安全出发,提出了安全生产管理重点关注的要素,如安全生产发展规划、管理体系、风险辨识与评估、隐患排查、“三同时”制度、安全费用提取、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责任追究等。

《暂行办法》确定了对中央企业的分类监管原则,根据企业主营业务内容和安全生产的风险程度,将中央企业划分为三类,并实施动态管理。《暂行办法》还规范了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报告制度,细化了对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考核与奖惩的具体办法,并对安全事故等级划分、境外安全管理等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

《暂行办法》对中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投入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央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安全生产费用应当专户核算并编制使用计划,明确费用投入的项目内容、额度、完成期限、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确保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的落实。国家和行业没有明确规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比例的中央企业,应当根据企业实际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投入足够的安全生产费用。中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落实情况要随年度业绩考核总结分析报告同时报送国资委。

第3篇

【关 键 词】车 务 站 段 风 险 控 制 管 理

铁路安全生产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安全隐患,其中许多是具有不可预见性的,这也是一 直是困扰铁路管理者的老大难问题。因此,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将安全风险控制的关口前移,通过按照季节、时间、岗位、人员、工种等不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安全风险提前介入和事先防范,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平稳有序。

1 安全生产风险概述

1.1 概述

铁路车务站段安全生产是指全面分析研究铁路车务站段运输生产中所遇到的多发性或者偶发性事件,将这些事件列为安全生产风险和风险源,同时针对这些风险和风险源所制定的具有一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以保证运输安全。

1.2内涵

铁路车务安全生产风险的内涵涉及到安全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管理办法,以及为了确保安全生产的规章和管理制度所制定的各种经济考核手段和职工思想动态教育引导等科学。

1.3 外延

铁路车务安全风险的外延涉及到铁路车务运输站段的安全和生产组织各个层面。

2 自然风险

2.1常见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是铁路车务站段安全生产中经常性遇到的不可抗力的风险之一。自然风险中的有泥石流、水害、塌方、落石、雨雪冰冻等恶劣自然天气和气象灾害,对铁路安全生产的威胁也是最大,是铁路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重点性防御工作。

2.2 特殊自然风险

特殊自然风险是指地震、暴风、大暴雨、沙尘暴等极端自然灾害,是不可抗力的灾害,一 旦发生涉及面极广,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也是难以预防的。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开行和投入使用,这类自然风险的危险系数不断加大,给铁路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威 胁 。

2.3主要作业风险

2.3.1调车作业

调车作业安全一直是长期困扰运输站段安全生产的老大难问题,虽然铁路总公司、路局等各级组织和部门就调车安全问题展开各类整治活动,应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全路仍然发生多起因作业人员惯性违章等原因导致的调车事故,“看惯了、干惯了、说惯了”等惯性的思维,调车作业往往嘴上一套、实际一套,运输任务大了松一点,安全形势紧了严一点,对安全生产控制存在疏忽麻痹。

2.3.2 非正常接发列车

接发列车特别是非正常接发列车做为铁路车务安全生产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安全风险,始终是路局、站段接发列车的重中之重的工作。但是,运输和运能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在很多特殊情况下不能单纯的靠停车进行相关的检修和维护设备,只能边维护、边行车,利用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的标准进行接发列车和调车作业,同时非正常情况下行车涉及的人员较多,一旦发生人为疏忽或者简化作业程序等问题,将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2.3.3 危险品及装载加固运输

危险品和超限运输是铁路车务站段安全生 产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风险点。铁路运输具有运输时间长、运输距离长等特点,长时间的疲劳磨损会对在途的易燃、易爆、易腐蚀的危险品和超限运输的物资和设备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易燃、易爆、易腐蚀的危险品和超限运输的物资和设备涉及的工种多、部门多,需要路局、车务站段从各个作业环节采取严格精细的安全控制措施和手段,确保危险品运输的绝对安全。

2.3.4 其他风险

接发列车作业标准执行不到位,调车作业简化程序,作业标准执行不力,劳动安全标准执行不到位,施工安全措施制定不到位,分路不良区段接发列车和调车作业安全卡控措施执行不到位,列尾管理不到位,调度指挥不当,路外安全存在隐患,干部履责不到位,调车机车运用操纵不当,调车机车保养保洁不到位,货物装载加 固不良,危险货物安全卡控不力,专用线、专用铁路管理不到位,货检 作业标准落实不力,货场防火管 理及秩序维护不力,货运劳动安全卡控措施落实不力,杂物清理不彻底、排空(重)车辆车门开启,集装 箱运输管理不力,消防安全,客运及行包作业安全等等。

2.4 综合风险

2.4.1 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是技术规章滞后安全生产实际需要,新技术、新设备的操作流程不适应一线的安全生产需要,某项作业标准存在疏漏、错误操作 、简化流程等技术层面造成的风险隐患,存在不易被人发 觉的特点。因此,技术风险具有隐蔽性、不易察觉性,往往是在发生了安全生产事故,或是发生了严重的安全生产违章,或在大规模的安全反思活动中查找到安全生产隐患时才能得到发现和纠正。

2.4.2 设备风险

主要是铁路安全生产一线的干部职工,尤其是操作人员对投入使用的新设备、新装备存在掌握不熟练、操作不正确、应用不恰当,或者是设备老化、维修不及时,在关键的时候发生故障,从而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

设备风险最大的弊端在于操纵设备的人员仅仅只是知道操作环节,而往往不掌握设备的设计原理和应用流程,在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缺乏针对性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操控新设备的技能,从而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2.4.3 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主是铁路安全生产中管理层面和管理干部自身存在的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滞后,不适用实际安全生产的需求,应该修订完善或者细化的措施没有落实。管理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不全面、不能全面掌握运输方面的规章技术,同时缺少一线生产的经验,应急判断能力不强,在出现非正常情况时指挥失误,或者错误判断,延误抢险救援,导致事故扩大等等管理层面的风险因素。

2.5 人为风险

2.5.1 纪律风险

纪律风险主要包括劳动纪律和技术纪律,如职工在安全生产中的偷懒、麻痹大意、疏忽、粗心、思想不集中、班前未进行充分休息;班中打盹、睡觉,看书、看报、玩手机等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等等,涉及到劳动纪律和作业纪律的各种安全生产危险源。

2.5.2 情绪风险

情绪风险主要包括职工家中出现问题而负气上班,班前、班中饮酒,不执行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同管理人员、同事发生言语冲突;以及职工家属亲人死亡、职工本人患病、职工岗位调整、职工本人受到处分或者是经济上被考核等导致情绪剧烈波动的诱因。

2.5.3 人身风险

违反《铁路人身安全标准》,涉及到顺线路行走、横越线路、绕行车辆、翻越车辆、在车辆的闸台上;恶劣天气下的作业;上下班途中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等各种有可能造成职工个人出现重大意外伤害等各种安全因素。

2.5.4关键时段

因为铁路是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根据个体差异都存在薄弱时间段,也就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间段,主要是后半夜、午后、交接班前后等特殊时段,上述时段的职工生理上疲倦,精力不集中,极度容易出现不按标准化作业,简化作业程序等情况;同时交接班、饭前饭后等特殊时段,职工心理上也会出现松懈,盼望下班或者刚接班注意力不集中,存在安全隐患,

3安全生产风险控制

3.1 风险源点

3.1.1 查找风险源

铁路车务站段安全生产最关键的就是要查找风险源,结合岗位特点、人员特点、作业特点、时间特点、季节特点等各种重要因素查找各自的安全风险源。结合各个基层站段安全生产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将安全生产的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从事后整改向事前防范转变,最大限度地延长安全生产事故周期,确保安全生产的平稳有序。

3.1.2 区分风险点

安全生产风险源查找出来后,还要区分不同的风险点,逐一对照检查和防控,从根本上杜绝安全生产的事故和隐患。如接发列车安全风险源,就可以细分为(1)旅客列车、挂有超限货物车辆的列车未接入固定线路;(2)错传、漏传、漏交调度命令;(3)未办或错办闭塞(预告),错办方向(区间)、车次等;(4)出站信号开放后,违规关闭信号、取消发车进路时接发列车等风险点。

3.2 安全风险控制

3.2.1风险分类控制

安全风险控制首要的任务是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只有分清安全风险的因果来源,弄清安全风险的种类,才能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一般来说,铁路安全生产中安全风险地域性差别较大,如自然风险中南方多防洪抢险类,北方多雨雪冰冻类。因此,对铁路安全生产要实事求是地深入调研和认真排查,把真正影响安全生产的各类风险按照自然、技术、设备、管理、人为等类别认真分类,便于针对性的进行安全防控和采取措施。

3.2.2 风险岗位控制

铁路安全生产中不同的岗位、工种、员工个人、不同月度的风险都是不完全相同的,安全风险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之中。因此,铁路的安全风险控制要按照岗位的特点研究制定,如车务站站段的安全风险控制就可以按照车站值班员、助理值 班员、信号员、调车区长、车号员、扳道员、清扫员、防护员、制动员、连接员、调车员、货运员、货检员、货运安全员、货运值班员等岗位进行专门的分类,以保证安全风险控制真正落到实处,起到应有的效果。

3.2.3 风险人员控制

铁路安全风险在积极推行岗位控制的基础上,要适时科学合理的进行风险的人员控制,针对关 键岗位、关键人员的安全风险控制,才能形成一个闭环,把安全风险降低到最小限度。如新员工就细分为新定职职工、新入路职工、新提职职工、新调入职工;潜在风险人员就分为职工发生严重违章违纪的、职工亲属出现死亡的、职工情绪激动的、职工家庭遭受重大灾害的、职工班前饮酒的等等,这些不同于平常安全生产的人员,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风险,是安全风险控制中人员环节要的一个环节。

3.2.4 风险环节控制

铁路的安全生产是由一个一个的作业环节组成,每个环节相互衔接。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对下一个环节带来影响,有的时候就会造成严重的生产事故。因此,安全风险控制要重视 作业环节的控制,把安全生产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隐患和环节梳理出来,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控制,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有相互支撑和对策的控制,如接发列车风险中就可以将后半夜、后半天、交接班时段、非正常情况等几个关键环节作为安全风险重点环节进行重点盯控,防止这些重点环节上出现疏漏。

3.2.5风险事先控制

生产中有时违章不一定造成事故,但事故一定是违章引起。因此,生产中要格外注意安全风险的事前控制,通过科学合理的控制手段和保安措施,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如针对职工班前饮酒、班前未充分休息等安全风险,可以通过建立车间、中间站代班间休室,让夜班职工到车站休息,有效地防止班前饮酒和班前未充分休息的风险;对职工当班打盹,可以采取前后半夜轮班的办法,保证后半夜职工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安全生产中去。

第4篇

【关键词】桃源县;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是以安全生产为核心,以责任为基础,以考核为动力,以确保安全生产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落实得如何,我们对湖南省桃源县进行了一些调研。

一、近几年桃源县关于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所做的工作

桃源县安监局于2003年7月成立,2004年县人民政府根据省、市关于《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制定了该县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对安全生产实行定量控制和目标考核,并由县安监局制定了考核细则。这一考核办法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为实现安全生产的工作目标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实行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双重考核。对上级下达的安全生产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工矿商贸事故死亡人数、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其它事故死亡人数及较大以上事故起数等绝对指标,及时分解到各行业、各乡镇,列入年度安全生产考核内容,对超指标和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单位实行严格考核,同时将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率作为政府经济发展统计指标体系的内容,列入年度统计公报,有效提升了安全生产的社会关注度。

(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县政府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各乡镇、各单位的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内容,考核分值逐年提高。对乡镇的分值由2004年的3分提高到目前的5.5分,县直单位由倒扣分到设2分考核。考核形式采取日常考核、集中考核和专项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内容逐年调整,突出当年工作重点和实际。

(三)坚持对事故控制的预警制度。从2005年开始建立了生产安全事故“月通报”、“季警示”制度,对事故超进度指标的单位及时预警,重点督查,及时扭转被动局面。

(四)严格兑现了奖罚。对每年度考评获得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由县政府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控制指标超标单位,严格扣分;对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乡镇、单位实行“一票否决”。2006年该县木塘垸乡因发生一起一次死亡3人的较大事故,综合治理工作被“一票否决”。2007年观音寺镇因发生一死亡12人的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被“一票否决”。县安监局因承担安全生产的考核工作在2009年的目标管理考核中被扣0.3分。大部分乡镇也实行了安全生产与包干责任奖金挂钩的考核制度,凡包保的村组发生责任事故的,扣发一定额度的责任制奖金。

二、桃源县当前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存在的问题

(一)绝对指标考核严于相对指标考核。目前,对绝对指标超标和发生较大以上的事故的考核,标准和处罚都十分明确。作为县、乡两级只要发生一起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事故,就面临“一票否决”。而相对指标的考核目前既没有标准,又没有罚则,只是一个统计数据。对绝对指标考核的严格,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负面效果,个别单位出于保指标不突破,避免扣分和“一票否决”,铤而走险瞒报和少报事故死亡人数,从而造成事实失真。

(二)效果考核严于过程考核。安全生产的考核以安全生产效果论成败,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一些怨言:“不出问题。谁都无责”,“一出问题,再严的安全措施也有漏洞和责任”,“安全生产一半靠天保佑,一半靠运气”。对于安监力量薄弱,监管手段不足的乡镇,更容易产生侥幸心理。越是高危企业集中的地方发生生产事故的频率越高,一味重效果轻过程,导致扎实工作的人失去信心,而马虎工作的人侥幸心理更强,特别不利于监管任务重、难度大的政府部门提高安全工作的主动性。

(三)考核以罚代管,激励少。对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单位,除“一票否决”外,还取消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的评先评奖资格,当年不能提拔和重用,触犯相关法律法规的,还要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这对强化安监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安全生产工作出色的单位和个人激励机制不健全。一是奖励规格低。同样实行“一票否决”的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的奖励由党委、政府在一年一度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共同进行表彰。而安全生产仅作为政府工作来奖励。二是奖励投入无保障。对于安全生产奖励资金没有作为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往往是与其它资金捆在一起。三是无政治待遇留人。对于多年从事安监工作且成绩突出的干部,也不像计育干部一样,有一定的政治待遇享受,缺乏用事业、感情留人的激励措施。

(四)考核无层次类别区分。无论监管任务重还是监管任务轻,都使用一个标准、一个尺度考核,有失考核的公平与公正。监管任务重、压力大的地方和单位,监管的漏洞肯定会比监管任务轻、压力小的单位多,在安全效果上保指标、控事故的难度也大得多。不分层次、类别的考核结果,往往是监管任务重、控事故难度大的单位得分低;而监管任务轻、控事故难度小的单位反而得分高,考核工作难以服众,考核对象也抱怨多。改变考核方式和方法,使之更加合理和公正客观,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对完善桃源县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的几点思考

(一)平衡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的考核。将绝对指标用逐年上长或下降幅度来衡量考核,并制定上升或下降幅度的考核标准,采用与去年的对比数、3年对比数、5年对比数来考核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安全指标的控制情况。比采用单一的绝对指标考核更合理,更增加了可比性,同时也可以较为客观、公正反映安全事故指标控制情况。

第5篇

【关键词】油田企业,安全管理,特殊性,现状,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TE33+1

一、 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

随着社会及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石油已经成为现代化生产与人民生活密不可分的能源,是工业建设的血液,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油田的开采与生产是一种资金投入量大、回报率高的能源行业,但是在获得高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存在着很高风险性。石油生产行业涉及的面较广,从勘探、开采、生产到运输、销售、服务,这些环节都会出现易燃易爆的安全隐患,这也决定了油田企业必须将安全生产放到第一位,只有安全得到了保证,油田企业的生产、开发以及销售才能持续稳定的发展。这几年来,随着油田市场的扩大,安全性管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油田企业在加强安全管理的同时,还推出了HSE管理模式,有效的确保了油田生产的安全性。

二、 油田安全生产的特色性

油田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在安全管理方面具有其特殊性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油田生产环境复杂多样,安全隐患较大

油田生产的环境多样,有陆地开采还有海洋开采,陆地开采的主要环境在盆地、沼泽、丘陵、沙漠和湖泊中,地理环境恶劣,工作条件较差。海洋开采的环境遍布近海、深海等,容易受到海啸、台风的影响,危险度也非常高。

(二)油田生产跨越的行业较多,安全隐患种类多

石油企业设计到勘探、钻井、运输、炼制、化工、销售等等,具有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涉及到地面建设、水电通信、机械加工、油库管理等等方面,每个方面的安全管理涉及的内容不同,因此安全隐患种类繁多。

(三)人为因素干扰较多,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由于石油是目前最为热门的能源,导致受到社会治安环境的影响较为普遍。例如,石油输送管网长期受到违法分子打孔偷油的现象。这些人为因素给油田生产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四)油田生产本身存在严重的危险性

油田生产长期处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并且生产的油脂物质、原材料等大部分属于易燃易爆、且有毒物品,一旦出现泄漏,十分容易出现大范围爆炸,涉及面积可达方圆几百里,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三、 如何开展油田企业安全管理

(一) 完善油田生产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

我国为了确保油田生产的安全性,制定并颁布、完善了各种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安全生产法》、《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等等。使各油田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效的指导油田企业在生产中如何做好安全生产,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问题涌现出来,目前的法律法规无法保证现阶段石油行业安全的管理要求,因此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根据油田生产的新形势,改进安全管理法规,更好的发挥政府安全监管的能力。此外,油田企业首先需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规的要求,做好油田安全生产工作。

(二) 增强油田企业内部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1、在油田企业中,管理人员要严格依据《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制定适合本油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使安全管理责任到人,建立油田安全生产绩效考核机制,做到安全生产与奖罚机制挂钩,有效加强油田生产人员的责任意识,真正将油田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2、将安全生产管理与先进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HSE管理体系是现代化油田生产中非常先进的管理模式,油田企业可以将HSE管理模式引入安全管理中来,改变现有落后的管理思想,采用国际安全管理指标,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骤的逐步推行,进一步规范油田安全管理,提高油田整体的安全性。

(三) 加大油田设备管理,避免生产安全隐患

油田生产中,涉及到的大型机械设备较多,安全隐患非常大,安全管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机械设备的特点和要求,制定严格的年检制度,并为每种机械设备建立安全管理档案,设定安全级别,做到有重点,有计划,有目的的分类管理。对于重点设备做到时查、日查和月查等,按照设备的运转周期,做好更新和大修工作,保证油田生产设备始终处于正常的运转状态下,确保油田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 结语

总之,石油在目前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追求油田高效生产的同时,安全管理对于现代油田生产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确保油田企业稳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作为油田管理者,应当充分认识到油田安全生产的特殊性,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法,进一步促进油田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矿工安全;问题分析;管理措施

一、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

(一)检查、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工作责任、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压力与拥有的职权在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问题相当突出。安全监督力量最为薄弱的、安全生产监管最为直接、任务最重的地区,以及连应付日常的运行都十分困难的县的安监机构,国家的监察缺乏手段,有权无威。

(二)主体责任不到位

1.相当部分企业没有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规定职责的主要负责人。

2.没有保证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培训教育、企业安全生产设施、事故隐患整改所需要的经费。

3. 相当多的私营煤矿或个体主要负责人其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生产意识差。

4.对于各类事故的直接受害者和引发者,蛮干、冒险、违章作业的现象十分普遍,企业对从业人员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

(三)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切工作不到位最为深层次的根源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领导没有树立牢固"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对安全放松要求,首先不保证安全,当安全与效率发生矛盾时。安全生产法规观念和安全意识较为薄弱的当地部门、单位和领导,消极被动应付安全生产工作态度,时有存在干部群众安全意识不强,进行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的现象。

(四)企业管理滑坡,行业管理弱化

目前,各自为政的煤矿企业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取消煤炭部后,不严格执行原有体系的矿井安全质量或行业管理弱化,这给安全管理留下了隐患。分散生产,数量过多的小煤矿,不能做到对高瓦斯真正的"先抽后采",违法作业。

(五)安全投入不到位

采煤技术落后、办矿标准低、设备简陋的个体或乡镇煤矿,安全隐患多,保障安全能力差,"一通三防"、失修、设备严重老化等现象普遍存在,其生产安全系统不完善。

二、煤矿安全生产的存在问题分析

(一)安全意识不强

没有真正处理好生产、效益和安全之间的关系,没有真正理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生产管理的关系,没有深刻认识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创造利润和效益,安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无法满足煤矿安全管理需要的安全管理理论

缺乏矿井的管理分类依据,无法满足现在的安全管理需求,我国的危险源辨识评价技术的研究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井下素描、井上填图的事故调查取证方式多以专家现场鉴定为主,缺乏可靠、权威和统一的鉴定分析和模拟实证装备,许多调查分析鉴定工作零散。所以,为提高煤矿安全科学的管理,迫切需要的是鉴定技术、事故分析和开展危险煤矿辨识评价技术。

(三)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目前,专业技术知识缺乏,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煤矿企业里的大多是临时工、合同工、协议工、农民工,而他们大多缺乏专业技术知识,没有集体观念,不能进行高度的机械化既集约化作业。报酬低、强度大、风险大的煤矿工作难以吸引人才。

(四)监管力度不够

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力度较弱,奖惩力度不够,职工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监管部门的监管人员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以致煤矿企业不能及时发现实质性的安全隐患。

(五)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落后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不健全,滞后于煤矿安全生产发展要求的标准化,无法真正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支持。

三、全面提高煤矿安全科学管理措施

(一)安全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

传递、采集、处理和控制系统是现代安全管理系统工作中重要的基础工程。所以,大力应用和推广信息处理系统,制定分钟检查的安全信息网络,报表进行电子化和标准化,通过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和资源采集。

(二)强化安全生产培训教育

加强素质培训教育、安全意识培训,从源头上抓好预防,完善安全生产的培训,要提前制定好预防措施,加强矿工的培训工作,这都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

(三)建立可靠有效的煤矿安全技术保障体系

虽然研究队伍、健康科研机构和职业安全已经逐步建立起来了,但是因为力量分散,资金不足,加快健康技术进步与职业安全是不利的。所以,要依靠进步的科技、手段、信息建立一套功能齐全和完善的全国性的安全技术保障体系,这是很有必要的。

(四)加强安全与技术投入

稳定并充足的财政预算是保证煤矿科研投入和安全检查的基础,在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的同时,建立煤矿的科研专项资金,在国家财政预算中建立煤矿安全检查账户。

四、结语

煤矿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管理。国家提出的"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安全为天"在新的形势下对煤矿企业敲响了警钟。要准确而迅速地采取措施面对安全问题,仅仅靠专业部门的一两名安全人员是不可能实现的。解决其问题需要齐心协力,上下一心,深入生产第一线。要分类排查隐患,进行调查研究,整理归纳问题要有轻重缓急,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抓紧落实,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伤亡,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沈颂策.矿井有害气体异常预警系统及应用[A].2004年全国矿山信息化建设成果及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

第7篇

生产技术档案不仅记录了生产流程,科技技术,科研成果,还有员工的所有信息,因此企业需要一个独立而完善的档案室。档案室需要做到:

1.将档案分门别类归档,当需要查询的时候可以提高效率。

2.在档案的使用过程中有严格的借还制度,保证档案的完整性。

3.有专门的负责人进行档案室管理,并且此管理人员需要有一定的素质。

4.可采用电子系统对档案室进行管理和管控。

二、提高生产技术档案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

作为企业档案管理员也是必须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责任心,细致严谨,能熟练操作电子系统,能够准确的对档案进行分类,编排顺序,然后进行归档,并能为企业的需要作辅助作用,从而科学的、规范的管理生产技术档案。通过规范生产技术档案管理,可以使管理更加科学化,条理化,电子信息化,这样就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电力企业的需求,能够全面的为电力企业服务,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且生产技术档案还记录着企业所有员工的信息。因此规范生产技术档案管理也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必备条件,可以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服务,可以从以下几点体现:

第一,规范的管理生产技术档案可以使企业更好的了解自身发展的历史,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更有目的性的进行改善,使电力企业能够更加安全的生产。生产技术档案详细记载了企业的发展史,这样有利于企业对自身进行科学的分析,找出本企业优势与劣势,从而取长补短,将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使企业的管理层能够更准确的制定发展策略,提高电力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发现自身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从而进行改善,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发展。

第二,规范的管理生产技术档案可以使企业通过了解科研成果的产生过程将其运用的更加合理,从而使生产可以更加安全并且提高效率。科技技术的实践和推广是需要不断改进的,如果一种科研成果在使用的不合理会使生产具有不安全性,尤其是在电力企业。现在很多国家都在用核能发电,核能发电的科技含量还是比较高的,对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如果在核能的使用上不够合理可能就会引起核泄漏,从而导致核辐射,这样会使电力生产产生危害,造成严重损失。而规范的管理生产技术档案可以让科研人员对记录的资料进行不断的试验,分析,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研究的效率,形成更好的结果,提高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性。

第三,规范的管理生产技术档案可以使企业合理安排员工的岗位。生产技术档案中详细记录的员工的具体信息,这样就有利于增加企业对员工的理解,从而根据员工的特点安排合适的岗位去做,这也有利于安全生产。比如动手能力比较强,且细心的人,我们就可以安排在比较精细的工位,动手能力较差的可以安排在普通工位,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可以提高安全系数。反之,动手能力较差的员工不能够胜任工作,甚至违规操作,不仅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还会产生不安全因素,不利于安全生产。同时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信息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员工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因此合理安排员工岗位也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性。

第四,规范的管理生产技术档案要求管理人员具有高素质,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性。规范的管理生产技术档案要求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历史责任,增强使命感,激发工作热情,严谨细致,踏实努力,认真负责的工作。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生产技术档案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将所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所有的信息都能够按照要求进行分类、汇总、排序、归档,并且将资料都输入电脑,组成资料库,方便查阅,其中也包括了安全生产的各方面的制度与要求,如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制度,设备的安全使用以及电路安全等,从而为电力安全生产服务,提高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系数。

三、结语

第8篇

“七项措施”,即组建安全生产企业志愿者协会、定期发送安全知识小贴士、企业“三项岗位”人员分层分类精准培训、周到细致的执法服务、全面推进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建立和完善动态的“一企一档”、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一个目标”,即助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协会解决“三不”难题

苏北的基层企业,特别是县域企业,因其规模相对较小,在安全机构的设置、安全人员的配备、安全管理的层次上难免不足,存在不懂安全管理、不会安全管理的问题。

针对这一现状,洪泽县建立起了安全生产企业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协会”)。该协会是由政府部门倡导,部分企业发起,洪泽县域内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生产分管领导参加,自愿结成的专业性、非盈利性的企业安全生产公益性活动团体。

协会按照行业特点引导协会会员设立行业分会,充分运用企业安全生产专家资源,通过企业间互观互摩、互帮互助、互查互改、互推互进,及时发现隐患、整改问题,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行业内企业间资源共享、信息互动,最终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特别是化工企业志愿者协会,每月定期组织专家到各个企业进行安全检查,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集中开展会诊,协助企业整改。在一次安全检查的过程中,专家们发现实联化工(江苏)有限公司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即将到期。由于该公司的安全管理人员刚刚上任,对于如何办理基本是一无所知。针对这一情况,化工企业志愿者协会会长专门安排三名专家,协助企业整理好有关材料,及时更换了新证。

“小贴士”丰富安全知识

目前来看,洪泽县的部分企业还有着“管生产必须管安全”意识不到位的问题。对于安全生产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还存在,发生事故或是监管部门管得多了就重视一下,过后就淡化、漠化甚至是边缘化。

为此,洪泽县安委会整合现有资源,将安全生产短信平台、安全生产隐患自报系统和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进行重新整合,着力发挥平台功能。

每月按行业情况分别将安全生产最新法律法规,中央、省、市、县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以及安全生产小常识、安全生产警示语、安全生产知识简讯等方面的内容摘编浓缩成简要信息,通过“小贴士”的方式,经由安全生产短信平台,做到每周一次,每次一个行业或领域,即每月第1周对化工企业、第2周对冶金企业、第3周对纺织企业、第4周对食品建材企业。

有针对性地发送安全生产知识小贴士,既可杜绝不适用的垃圾短信,又可以提高安全知识发送的精准率。

分类培训“三项岗位”人员

2015年以来,洪泽县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是重大隐患”的意识,坚持依法培训、按需施教的工作理念,实施分类、分层、分别培训企业 “三项岗位”人员(即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

除正常的持证上岗培训外,还会向企业主要负责人宣讲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的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等,重点解决安全生产意识、理念、重视程度和安全投入等方面的管理知识,强化其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对企业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以例会的形式,向他们讲解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事故现场应急处理措施、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方法等,重点强化其现场管理的能力。

对特种作业人员以落实持证上岗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为核心,努力做到应培则培,实行教考分离。内容上主要是加强对工艺流程的安全管控知识和操作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培训,以解决其现场处理和紧急避险能力,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自身权益,着力提高其遵守操作规程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将服务寓于执法

洪泽县要求安监部门的执法人员,在严格安全执法的同时,必须将服务寓于执法工作过程中。从提高执法服务水平入手,不仅要告知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违法,更要告知企业在哪个领域、什么环节存在问题,在安全行政执法中做到精准服务,避免当事人或其他人以后发生类似问题。

在行政许可方面,要求执法人员必须全面、完整、一次性告知当事人许可内容和办理步骤,以节约当事人的时间。

推进小微企业标准化创建

洪泽县有近200家小微企业,这些企业的安全标准化建设几乎处于空白。虽然小微企业普遍面临资金不足的难题,但是,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刻不容缓。

对此,洪泽县由政府出资,聘请专家,制定完善有关标准,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对小微企业进行面对面指导、一对一帮扶。从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开始,到每个从业人员、每个操作岗位,对企业的“人、机、环境”安全三要素的每个要素都做出规范,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都做了明确的制度约束,全面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一企一档”动态监管

洪泽县全面建立完善了企业安全生产动态的“一企一档”。档案内容为分类监管工作台账、安全检查基础档案和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

“一企一档”的重点是县区内各企业行业性质、生产规模、法人、从业人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隐患重点监控部位、特殊工种从业情况、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生产投入、历次检查的执法文书、隐患整改情况等。

洪泽县使企业安全生产档案成为动态档案,结合日常安全检查,及时收集、记录、整理辖区内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及时更新企业的基本信息,丰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信息档案管理。

建立安全生产诚信制度

洪泽县有关部门联合制订出台了《安全生产诚信“黑名单”制度》(以下简称《制度》)等五项制度,对五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公开曝光,对纳入“黑名单”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采取严格限制或禁止其新增项目的核准、土地使用、采矿权取得、政府采购、证券融资、政策性资金和财税政策扶持等措施,并作为银行决定是否贷款等重要参考依据。

第9篇

关键词:通信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U321 文献标识码:A

当前,通信领域处在高速的发展时期,通信工程建设全面开发,在一些从事通信建设的企业中,只重效益不顾安全的现象比较严重,在安全生产上投入远远不够,经常发生电线路阻断、人员伤亡的事故,给国家、企业、个人和社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事实告诫和警示我们,要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就需要工程建设各方都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下面,就如何搞好通信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工作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1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名词解释

所谓的通信工程安全管理是指对通信工程建设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安全进行的管理,包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活动中的安全问题所进行的行业管理和从事建设活动的主体对自己建设活动的安全生产所进行的企业管理。从事通信工程建设活动的主体所进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包括通信工程建设单位对安全生产的管理,通信工程设计单位对安全生产的管理,通信工程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的管理,通信工程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管理等。

2实施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1有利于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保证机制的形成。通过实施通信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能够使参与工程建设各方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从而保证通信建设市场领域的安全生产。

2.2有利于提高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国家通过对工程安全生产实施三重监控,即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管、施工单位自身的安全控制、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理,一方面,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安全事故;另一方面,通过监理单位的介入,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进行时时的监督管理,从而提高通信工程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

2.3有利于防止或减少发生通信工程建设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目前,通信工程的安全管理缺少不了监理单位的参与,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的作用很重要,他能及时发现工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并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消除,有效地防止或减少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4有利于实现通信工程建设投资效益最大化 通过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保证了通信工程质量,也保证了施工进度和工程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投资的正常回收,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3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依据原则

第10篇

关键词:监狱企业 安全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279-02

山西太原西峪煤矿作为从事煤矿生产的特殊单位,承担着管理改造和煤炭生产的双重任务,肩负着监管安全和生产安全的双重责任,煤炭生产的安全与监管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人对安全生产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人对安全与生命的价值取向,促进人的行为更加规范严格,用文化铸造起安全生产的盾牌,进而为监狱安全注入不竭的生机和活力,保证监狱的安全与稳定,是煤矿在新形势下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应当切实抓好。

一、加强安全教育,培育安全理念,构筑安全文化之“魂”

推进人性化安全管理,以抓思想、强意识、转观念为切入点,把“人本”管理当作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安全教育,不断打造精神层面的安全文化平台。要让“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抓安全就是抓效益”等安全理念牢牢扎进企业职工和服刑人员的心中;要以各种安全活动为契机,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为安全文化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要形式多样地开展各种安全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凝聚人心,构筑安全文化的精神之魂,动力之源。

二、加强业务培,提升安全素质,强化安全文化之“手”

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管理者和作业者的安全素质,只有安全素质得到提高,才能使安全生产不成为空谈。要紧密结合监狱管理的特点和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两手抓,抓两手。一方面,在打造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上下功夫,侧重于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使他们树立敬业爱岗,勤勉履职的职业理念,懂生产、善管理,不断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和生产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要针对服刑人员的年龄、文化、技能、经历等特点,以培训教育为平台,加强应知应会能力的培养训练,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施有效的岗位技术培训。按照“凡上岗、必培训”的原则对特殊工种和岗位、新入井人员严格进行安全培训,以实践为基础,提高培训实效性。分阶段地对情绪波动大、习惯性违章的人员开展培训和帮教工作,从而使他们在增强安全生产的意识的同时,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实施有效的奖惩制度,加大评比考核力度,将安全生产目标任务与个人的切身利益挂钩,激发遵章守纪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为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创新管理机制,实施动态管理,走出安全文化之“道”

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是创新安全管理机制,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要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责任意识的增强,管理制度的落实,为安全生产拓展新的途径。在安全管理机制上求新,在安全管理体制上求实,完善安全文化之道,打造安全管理的新模式。深入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未雨绸缪。把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事故的超前防范上,对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检查,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逐步完善起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落实到人,整改到位,使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真正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竞赛活动,使安全生产的理念贯穿于日常生产活动当中,提高管理人员及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在落实上下功夫,在效果上做文章,构建安全生产管理新机制。

四、投入安全设施,提高自身安全能力,夯实安全文化之“基”

营造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避免事故发生首先要加大安全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这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和保障,是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有效措施。因此,紧密结合煤矿生产的实际和特点,强基固本,抓好本质安全建设,夯实安全文化的基础是极其重要的措施。要围绕“一通三防”和“五大灾害”预防控制,不断加大安全投入,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进一步改善生产作业环境,优化劳动组织与劳动管理,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准和生产能力,保证本质安全能力的增强,实现“人防”“机防”“技防”综合治理。

五、培育安全文化,落实安全责任,浇注安全文化之“根”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打造安全文化要用制度来约束人的安全生产行为,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目标,要加强培训,树立员工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让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团队管理的安全文化在企业中漫延,从被动接受变主动自律。最终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以安全生产“零”事故为目标,通过安全文化系列活动,把人的思想、理念、意识、行为引导到安全至上的境界,增强珍爱生命,重视安全的自觉性,提高“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能力。坚持开展人的行为、设备的状态、环境状况的安全大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安全问题,设备缺陷,人员违章,环境隐患等隐性安全问题必须彻底排查解决。通过签订各级安全生产责任状,增强各管理层的安全责任意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网络体系。做到安全生产的事情有人管,安全生产的责任有人负。使安全生产的网疏而不漏,安全生产的弦紧而不松,安全生产的钟长鸣不息。

六、加强领导重视,发挥组织保障作用,扬起安全文化之“帆” 只有企业领导重视,安全文化建设才能有序进行,只有领导重视,才能为安全文化建设保驾护航。

安全文化建设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企业领导要高度认识,用行动去表达安全文化的内涵。牢固树立“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求新务实,当好安全文化的倡导者;高度重视,整体规划,精心组织,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当好安全文化的组织者;建立保证体系,落实组织责任基础工作,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和保证,全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当好安全文化支持者;带头反违章、查隐患,评最优、抓最差,以严细的作风、严谨的态度把安全文化的建设紧紧抓在手上,落实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当好安全文化的实施者。

安全文化的倡导和推进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不断地创新、挖掘和凝炼。对于负有特殊管理职能和生产任务的监狱而言,更需要我们以充分的信心,百倍的努力,在业已形成的浓厚的国学文化氛围下,创新思维,凝心聚力,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安全文化,为监管安全和煤矿安全双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柴计旺.太阳纸业安全文化建设六个“字”.造纸信息,2012(8)

[2] 刘秋志.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经营管理者,2011(2)

[3] 曲静原.如何保证核电厂的环境安全.中国改革,2010(8)

第11篇

关键词:危险源辨识;预测预控;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1-0060-02

1 企业开展作业现场危险预测预控的必要性

安全生产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洛阳栾川钼业集团的领导以长远发展的目光对企业实行安全管理,重视企业的安全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对危险源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对企业的生产设备、设施、生产工艺以及环境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企业管理中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危险源预测预控技术和手段,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综合运用预测预控管理系统,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成功实现自主性安全生产的转型,形成了具有企业特殊的安全管理模式。

2 危险源辩识

2.1 辩识对象

通常情况下,危险源辨识的对象应该是系统性的,包括企业完整的生产系统, 生产的工艺、设备设施以及生产环境等。为了提高危险源辨识结果的质量,危险源辨识的具体对象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设备设施、辅助系统以及周围环境。

2.1.1 生产设备设施和作业区域

企业生产中,生产设备设施和相关作业区域是危险源辨识的重要对象。设备设施的标准以及安全状况、设备设施的工艺危险状态以及作业环境中工作人员的暴露时间等都是危险因素。

还有其他的危险因素,企业要将危险源的名称、单位以及危险的级别和危险管理级别都要记录,对危险源进行排除。

2.1.2 辅助系统

生产辅助系统是指辅助主体生产的各类子系统,包括生产供电、消防以及维护检修等。辅助系统是安全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要加强对辅助系统的危险源辨识,分析子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对辅助系统的检修,降低辅助系统对主体生产的负面影响。

2.1.3 外部环境

生产的外部环境是指生产系统的外部条件,包括企业的生产位置、布局、外部供水以及自然条件等,安全生产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外部环境的危险源辨识,减少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2.2 系统危险源辨识的损坏程度

系统危险源辨识的损坏程度,见表1,危险源管理级别,如图1所示。

3 危险预知活动的开展

3.1 危险预知训练

工作人员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定期安排危险预知训练,在危险作业中加强对认为危险因素的管控,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技术,明确各个岗位的安全职责,规范生产中的安全操作。

同时,企业还要加强对作业区域中危险因素的辨识,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

企业要根据生产区域的危险因素辨识结果设计训练课题,安排生产部门在安全时间内完成危险预知训练,数次训练后,统计训练的结果,形成系统的危险预知训练的依据。

部分高危险操作,企业要在危险预知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应急预案,确认预案设计可行性后,进行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以及危险应变能力。

3.2 工前危险预知活动

企业生产前,要开展危险预知活动,工作人员上岗前,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根据危险训练的结果,确认工作人员、设施以及环境等因素,落实各个环节的安全措施。

在安全生产中,要结合预知活动记录危险对人员、设施、环境进行安全确认,明确作业区域中工作人员的职责,加强对安全生产的控制和监督。工前危险预知活动记录表,见表2。

4 结 语

目前,洛阳栾川钼业集团已经推广了作业区域的危险源辨识和预测预控管理体系统。根据运行的结果显示,安全生产中的工作人员树立了安全意识,掌握了安全操作技能,安全生产中的危险因素得到了有效的预测和控制,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效果非常明显,并且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的危险源辨识和预测预控的管理系统,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第12篇

关键词:钻探施工;安全生;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F53 文献标识码:A

对于钻探施工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永恒的追求,是企业有效管理的灵魂。这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任务。我们应当通过研究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等多种要素,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约束机制。这对提高相应部门的安全施工效率、有效目的执行、减少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钻探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也应当将安全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进行科学安全生产。我们不能因为追逐片面的经济效益或者赶进度而忽视安全问题,更不能将安全生产管理当做一种可有可无的摆设。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涉及企业的各个管理系统和执行系统,我们还要建立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文化和营造和谐的安全生产管理环境。那么,我们的工作应当从哪些方面展开呢?

一、我们首先要了解钻探企业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众所周知,钻探企业施工的环境大相径庭,地理环境、气候环境、操作因素、安全意识等等都会造成企业的安全问题,也是钻探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所不能回避的问题。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是我们改变不了的,我们只能通过各种数据信息的采集,分类归结安全生产条件,建立一套相应的生产条件管理要素说明。也就是说,在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安全生产的影响范围内,我们最有效的规避方式就是提高钻探企业的条件适应性。在钻探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最难控制的方面是人的因素,这也是事故发生原因的主因素。我们只有认清这些问题的危害和发生根源,才能彻底的解决这些问题。那这些问题有哪些呢?

经营管理层的安全生产意识是一项重要因素,其主导的安全管理监督约束机制是否健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管理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安全生产才能提高生产效率,才能追求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在钻探施工企业中,安全生产管理不规范,被动的情况居多。再加上钻探施工陈旧设备的影响、安全生产承包责任的不明确,我们的安全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隐藏事故。随着石油市场国际化的发展,钻探施工企业必定要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而这些安全生产隐藏事故就成为了制约我们发展的桎梏。因此,我们必须要积极行动起来,来解决人为要素方面的安全事故。

二、规范钻探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约束机制

对于钻探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我们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约束机制。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钻探企业的安全生产需求,将目标责任做到具体化、清晰化执行管理。根据钻探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需求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及时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以适应全局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层层相扣,层层负责,层层落实。只有这样,安全生产的目标责任才能够被主动地分割开来,才能做到合理、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执行。在推行安全生产管理的执行过程中,我们也要实现管理方式方法的转变,以现代的安全生产管理方式代替传统的手段。

现在我们很多钻探企业已经推行了HSE管理体系,并建立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机制。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要求下,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还要量化。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有效执行安全监督约束机制,这就成了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要重点检查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审查安全生产的隐患和薄弱环节。这样做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些安全隐患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我们生产经营才能够正常持续地发展进行。这是钻探企业监督约束机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我们不要怕得罪人,不要怕多事儿,因为我们的工作是在为大家的生命安全负责。

三、重点加强钻探企业的安全生产文化的建设

在钻探企业中,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既是企业核心文化的体现,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企业对广大员工生命财产的承诺。有一家化工企业,因为运输甲醇管道发生了泄露不得不进行焊接修理。因为总经理的一句“现在立刻修好!”,仅仅用沸水冲洗2时就做了焊接修理。众所周知,甲醇是易燃易爆气体,明火作业是要坚决杜绝的。可这家企业没有!幸运的是,管道没有发生爆炸。不然,这家企业损失的将不只是财产,还有数十年辛苦建立起来的安全信誉。在这里,我们不免感叹:企业的安全生产文化哪去了?"安全第一"真的只是一句口号吗?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安全生产过程中人是第一要素。我们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构建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建设,并多渠道、多方位弘扬安全文化。在钻探企业的核心文化中,我们要构建安全文化组织体系,促进安全生产精神文明建设。为了强化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我们还要培训各个部门系统和人员的安全技能,提高他们的素质。我们还可以建立一系列的安全生产文化激励措施或流程,争取广大员工的理解和配合。

结语

在钻探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我们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参与进来,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安全生产环境。总之,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改善影响安全生产管理的环境,提高安全生产的有效执行。

参考文献

第13篇

关键字:地质勘探;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地质勘探工作不仅属于资源开发的基础工作,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地质勘探工作条件恶劣,自身具有高流动性、高危险性等特点,已经给野外实践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如若再出现技术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团队管理水平较低,导致工作中出现违规指挥或违规操作,为现场施工带来很多的安全隐患,不仅影响企业的利益,更威胁人员的安全。因此,企业应重视地质勘探工作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以保证勘探工作的能够安全、顺利的进行。

一、地质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安全生产意识

首先,当前有很多地质部门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没有足够的安全生产意识,对安全生产工作不够重视,因此不能采取合理的、正确的安全管理措施,来保证地质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行。有些地质勘探企业或部门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严重不足,导致地质安全部门难以落实生产主体的责任。其次,地质勘探单位往往过于追求眼前的短期利益,对生产与安全、效益与安全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将生产设施投入和隐患整改工作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使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变得表面化、形式化,导致企业或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混乱不堪,阻碍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此外,部分企业不能对地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根本上的认识,没有掌握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无法有效落实地质安全生产的责任,对生产中的安全隐患也没有彻底的检查。最后,部分企业在安全事故处理问题上存在侥幸心理,隐瞒不报或者弄虚作假,甚至采用不正当手段如金钱手段对事情自行了结,结果导致类似事故不断出现,造成恶性循环,反而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二)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地质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门涉及到多方面学科的综合性问题,因而具备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然而在普遍关注经济效益的现代市场,管理部门忽视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的现象也普遍出现。地质勘探行业本身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地质单位的安全监管机构往往不能对该行业的特殊性有正确的、彻底的认识,从而没有足够的安全监管意识,不能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措施。管理人员没有明确的任务和职责分工,再加上人员不充足、专业知识较差、文化水平不够、责任心不强、对各项制度不熟悉等问题的存在,以至于监管部门无法有针对性的开展对地质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工作,从而为安全问题埋下隐患。

(三)事故处理不彻底

由于地质行业自身的特殊性和工作的复杂性,地质单位往往不能运用正确的方式处理该行业所出现的问题或事故。因此,安全事故发生后,企业或单位不能对事故进行及时的调查和彻底地处理,不仅为生产的顺利进行带来麻烦,为以后的工作也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地质行业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一般由施工单位处理,监管和负责部门没有进行责任追究和仔细调查,处理事故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不能彻底排查安全隐患,整改措施不到位,最后导致类似的施工反复出现,给生产带来更大的阻碍。

二、处理地质安全生产管理中问题的对策

(一) 加大对地质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程度

地质单位要把生产中的安全意识放在第一位,加强对地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提高领导及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的基础上,地质单位还要在安全生产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及时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将生产安全主体责任落到实处,使各项安全管理机制和措施得到具体化、实际化,做到人人懂得安全常识、人人遵守管理制度,使各个生产单位及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有根本上的提高。最终提高地质单位整体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地质生产工作的安全进行。

(二)加强对地质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力度

地质单位除了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监管法律和制度来加强对地质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力度外,还要加大经费的投入,完善监督管理的相关设施建设。地质单位要对地质行业的特殊性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了解其特点,从而建立一支高效的、高素质的监管队伍。监管部门要定期检查地质安全生产的进行情况,及时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就行分类处理,做正确的记录和归纳,方便以后监督管理工作的进行。

(三)完善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机制

当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及时的、彻底的调查,划分事故责任,明确事故责任人。对事故遭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行彻底调查,整理出事故报告递交上级。根据事故的发生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进行适当的惩罚和处理。部门应立刻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及时排查事故留下的安全隐患,采取防范措施以避免事故再次发生。调查人员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及早处理事故,及早结案,帮助恢复地质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

结语

作为地质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质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不容忽视。地质行业已经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的基础产业,因此,加强地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安全生产的实现和经济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也在不断深入,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对地质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进行科学管理,保障地质工作的质量和地质单位经济效益,为整个地质行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妩.地质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河南科技,2013,20:232.

[2]刘俊.地质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风,2012,05:251.

[3]廖明语.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民居,2012,02:142.

[4]郭忠平.煤田地质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2004,04:183-184.

第14篇

摘要: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头等大事。它既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职工身体健康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同时又为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如何有效地加强地质勘探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一直是地质勘探从业人员长期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地质勘探, 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Abstract: the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is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 the top priority. It is related to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enterprise, enterprise worker health and safety of the nation's wealth, and for the whole soci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provides a strong security. How to effectively in the process of enhanc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has been the geological prospecting employees long-term research topic.

Keyword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prod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0引言

“安全生产”这个概念,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方法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就是说,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设备设施免受损坏、环境的免受破坏的一切行为。地质勘探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其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搞好安全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可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减少职工伤亡,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损失;减少财产损失,可以增加企业效益,无疑会促进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必须安全,则是因为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管理本质

“地质勘探”即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根据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是在对矿产普查中发现有工业意义的矿床,为查明矿产的质和量,以及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提供矿山建设设计所需要的矿产储量和地质资料,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工作。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管理本质是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是安全生产最根本、最深刻的内涵,是安全生产本质的核心。它充分揭示了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导向性和目的性,它是我们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本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在安全生产领域的鲜明体现。突出强调了最大限度的保护。所谓最大限度的保护,是指在现实经济社会所能提供的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尽最大的努力,采取加强安全生产的一切措施,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突出在生产过程中的保护。生产过程是劳动者进行劳动生产的主要时空,因而也是保护其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的主要时空,安全生产的以人为本,最集中地体现在生产过程中的以人为本。同时,它还从深层次揭示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在劳动者的生命和职业健康面前,生产过程应该是安全地进行生产的过程,安全是生产的前提,安全又贯穿于生产过程的始终。二者发生矛盾,当然是生产服从于安全,当然是安全第一。这种服从,是一种铁律,是对劳动者生命和健康的尊重,是对生产力最主要最活跃因素的尊重。如果从、不尊重,生产也将被迫中断,这就是人们不愿见到的事故发生的强迫性力量。突出了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保护。这个一定的历史条件,主要是指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最大限度保护应该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最大限度,受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体制、法制、政策、科技、经济实力、劳动者素质等条件的制约,搞好安全生产离不开这些条件。因此,立足现实条件,充分利用和发挥现实条件,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同时,最大限度保是引力、是需求、是目的,它能够催生、推动现实条件向更高层次、更为先进的历史条件形态转化,从而为不断满足最大限度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这一根本需求提供新的条件、新的手段、新的动力。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关于安全生产条件提出要求之前,平均每年发生事故70多万起,死亡12万多人,伤残70多万人。2001年至2005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73起;一次死亡10-29人特大事故587起[1]。不过,在国家和企业意识到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实之后,全国的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2010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363万起,比2005年的718万起下降494%。事故死亡人数显著下降。2005年全国事故死亡人数127万,而2010年降到8万人以下,为79552人[2]。虽然全国安全生产事故逐年下降,安全生产状况趋于好转,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事故总量仍很大。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流于表面,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考核也只是依赖于有关安监部门的检查。对于关键的安全生产条件片面理解为“物的安全状态”,而忽略了重要的“人的安全行为”,从而无法真正扼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安全工作管理既强调管到底,又强调理到位。强调管到底,就是要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人心。 要在进一步深化、完善 “五标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领导决策、执行操作、评估监督的运行体系。要健全领导决策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会议制度和决策事项的程序,进一步理清科室之间、科室与车间之间的管理权责。对广大职工进行生产作业安全技术知识、家庭生活安全知识、社会公共生活安全知识等各种内容的普及教育,使员工充分了解、掌握各种环境下的安全知识,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生活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注意事项

地质勘探的伤亡事故管理, 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事故处理。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以及对事故责任者提出的处理意见,由发生事故的勘探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处理,伤亡事故的处理应分清责任,按章处罚。伤亡事故档案管理。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将各种相关资料归档,建立伤亡事故档案。伤亡事故档案应做到完整、有序、查找方便,有条件的还应存入计算机中。

结语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搞好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安全生产关系到企业的利益,人民的安全和国家的利益。地质生产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第15篇

关键词:安全生产;电力;管理

中图分类号:X9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国民经济前进的基础,电力企业必须保证其生产的安全性,以此保证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电力企业必须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生产的首位,以安全作为获得效益的前提,精益求精,安全稳步的向前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素养,树立安全意识,明确安全生产同促进发展之间的关系,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1 电力安全生产概述

1.1 安全生产内容。所谓的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依照标准的秩序以及在符合安全条件下的操作,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避免人员上网以及设备损坏,从而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保证职工的生命健康安全所采用的措施以及活动。从而围护电力系统发电、送电、变电、配电、用电的正常稳定。

1.2 安全生产范围。电力生产包含了发、送、变、配、用等环节,同时还包括了电网生产的安全内容;另外基本设施的建设、生产安全以及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活动的生产安全都属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范围,即火电、水电、送电、变电等的施工安全。

2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2.1 理念的创新。目前的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已经得到电力企业的广泛关注,在新形式、新理念下,必须牢固安全理念,以关爱生命、关注安全作为基础使命,一方面针对生产中的安全问题以及管理措施必须严格纠正、坚决杜绝,以认为本,将人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保障作为生产的前提,不断提高电力企业自身的能力,更好的应对突发时间,并在更加复杂的局面中赢得发展空间。积极主动的开展安全创建活动,在企业的发展中转变原有的生产管理理念以及方法。做到管理工作向着以人为本转变,将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到所有工作的首要位置;做到预防为主,对安全事故的处理由原先的被动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将日常管理预防作为工作重点,将隐患和安全问题扼杀在摇篮里;做到管理工作从理论向实质转变,落实隐患的治理以及预案工作;优化管理制度,杜绝松严不一的管理作风;做到管理的科学化,通过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技术含量以提高安全防范效果。

2.2 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健全。责任建立安全生产体系的基础,管理不是个人的事,也不是某一个生产环节的事,需要全体的配合,需要人人负责。所以在企业内部想要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生产责任制度,具体到人、明确任务、细化责任,坚持治本原则,将应对措施以及日常的预防工作落到实处,在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对事故以及安全隐患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处理,提高电力系统整体的安全性能,以此保证生产安全水平的有效提高。

2.3 完善检查制度。一些安全事故大多是高破坏性的突发事故,但是这种事故都会在日常的生产中有所预兆,因此生产安全检查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只有保证检查制度完善健全,并加强详查力度,规范研究的进行日常巡查,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摒除安全隐患,就能够有效提高生产的安全水平。

2.4 加强人员培训。人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只有对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才能够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质量。通过对管理人员责任心以及综合素养的培训,提升管理质量,并定期进行岗位的考核与监察,确保运行管理人员能够依照安全法规、技能进行操作。

2.5 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电力事业不断进步,电力改革不断深入使得现在的法律法规有些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的电力发展形式以及体制,因此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并且在进行电力相关法律的编制中,电监会应当听取电力企业意见,以实际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以及日常监管力度,将安全作为所有工作的首要内容,保证安全生产有法可依,电力企业有法必依。

2.6 提高监管水平。电力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要认真研究新形式下电力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当前,要把维护好春节期间的电力安全生产只需作为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潜在的风险问题要抓紧解决,努力提高电力安全监管工作水平,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在电力供需紧缺的情况下,要有限保证重点区域、重要用户和居民用电,确保电力的有序供应。

2.7 强化安全教育。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标准化作业反违章,程序化作业防事故”是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宗旨。要在建立企业文化的大框架下,构建地方电力特色的安全文化氛围,进一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把安全生产的制度、规范和要求融入到各个环节和各项工作中去,打理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使安全管理得到落实,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2.8 增强监督力度。细节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关键,也是必须被重点落实的关键。日常管理中必须从细节入手,抓紧每一个细节的监察工作,将每一项安全检查任务落到实处。按照规范流程以及规范要求进行每一步操作;针对常见的事故,预先做好应急预案;将安全生产放到工作守卫。保证安全投入能够满足要求,加大安全监督力度,不断改善基础生产条件,以及生产环境的安全状况,确保各项活动始终处于安全状态。

结语

电力安全生产是实践性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总结探索,积累经验。另外政府也需要从政策上予以配合,社会也要予以支持。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企业必须在安全监督上予以加强,同时确立严格的奖惩制度,一旦发现事故以及事故隐患,必须严惩不贷,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够确保落实生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