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和谐 传统节日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交流不断加强,许多西方节日逐渐在我国流行起来。加上商家的利益驱使,许多洋节日在中国华丽登场,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反观中国的传统节日,一些传统习俗逐渐流于形式,连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端午节也不知怎么变成了“舌尖上的粽子”,蕴含其中的深层次的文化的厚重的东西却被渐渐遗忘。对此,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公布了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结果,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三个节日确定为我国的法定假日。这是符合民意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行为表现形式,起源于我国古代农业社会文明,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厚重。其中很多优秀的精神内容为我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可以吸收传统节日文化的优秀资源,也必定会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研究表明, “文化”是人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通过不断创造、总结、积累、流传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体现。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2]。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也不例外。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物质层面
1.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
自古“民以食为天”这种思想已经潜移默化于各种传统节日活动中。如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大年三十吃饺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是农耕社会由于祭祀活动发展而来的,这些在祭拜神鬼、祖先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习俗的食物不仅肩负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渴望,更代表了一种深厚的民俗情感。
2.传统节日的祭祀文化
祭祀活动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青铜器铭文和甲骨文中均能找到有关祭祀活动的文字记载。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绚丽多彩。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腊八节,这些传统节日中保留着民间生活独特的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各式各样的中国传统节日将轻松和愉快的氛围植入于人们的生活当中,让不断流逝的时间用循环的方式参与到人们的生活节奏中,给人们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生机与活力[3]。发展到今天的节日庆典活动大多与古老的祭祀仪式、迎神赛会、驱邪免灾的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层面
节日从起源和发展上来看,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并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潜移默化地完善着,再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里的过程。与社会的发展一样,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传统节日伴随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不断演变进化成为中国独特的节日文化,并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多种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完整和谐而意义深远的节日体系。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风俗活动起源于对自然和神灵力量的崇拜,大多都与民间流传的迷信传说和禁忌有关系;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和传奇故事都给节日文化增添了神秘、浪漫的色彩;在宗教流传以后,其内涵和行为规范对节日的设立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人们对一些历史人物的纪念与缅怀也赋予了节日特殊的内涵,如是种种,都在节日的内容里得到了凝聚于升华,让中国的节日具备了独一无二的历史感与文化感。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深厚传统文化。从古至今,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历史起源、动人传说和独特民俗趣味以及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传统节日中的民俗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的传统习惯、人们的道德观念和,承载着五十六个民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憧憬,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4]。
二、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传统节日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贵人伦,重亲情”的教育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减少,甚至家人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而变得越来越陌生。很多家长只顾得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缺乏情感交流。很多独生子女只知索取不懂回报,漠视父母的辛苦付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也越来越深。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亲情伦理,这种理念也反映在传统节日文化精神当中,中国的伦理文化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表露无遗,而这种伦理情怀也在传统节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清明节的祭祀扫墓、重阳节的登高敬老、中秋节的团员和睦都体现了这种“贵人伦,重亲情”的思想。传统节日为亲人之间周期性的团聚提供了可能。
(二)传统节日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时机
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越是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越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生活化的,对人们影响深远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更容易接受。所以我们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原则,讲求工作的方法和艺术。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将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无疑是十分恰当的。通过对节日内涵的了解,通过对节日活动的参与体验,青少年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感染与熏陶。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传统节日之中能够使得青少年在快乐的生活体验中无声无息地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内涵,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如果能将庆祝传统节日作为纽带,将理想与信念的教育融入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当中,让青少年在体验节日的快乐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寓教于乐,在传统节日文化中融合理想信念教育理念,必将使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空洞乏味的说教局面得到极大的改观,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传统节日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和谐人际关系的教育,使青少年树立以“仁”为核心的人文价值观
现如今不少青少年热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滔滔不绝,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沉默寡言,不喜与他人交往。现实社会的某些思潮也容易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和谐的关系。我国儒家自古以来就强调“规矩之道”要求爱人如己,推己及人,强调“以天下为己任”,“仁民爱物”的人文关怀,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关系。春节通常是亲戚朋友聚在一起,畅谈生活联络感情的契机;中秋节将团员作为庆祝的主题,倡导全家人聚在一起;重阳节则提醒人们要注重尊老敬老。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而人与人的关系则在逐渐的淡漠。这种情况下,传统节日的存在成了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密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重要平台。我们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交通越来越便利,通信越来越发单,而人深处闹市却常常感到越来越孤独寂寞,人与人直线距离越来越近而心与心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我们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不妨将传统节日的文化教育融入其中,这不但有利于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可以是学生通过和周围的同学、老师、朋友共同庆祝节日、共同体验节日的快乐,既可以让心灵得以慰藉、情感得以寄托,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开展传统节日活动可以为增强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增加青少年与老师、学生的交流提供有利条件。在节日活动中让青少年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照相,在生活的细微之处做到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来审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和所处的环境,掌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方法。所以,传统节日对青少年建立谐人际关系起到了十分必要的作用。
(四)传统节日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贵和谐,尚中道,追求团结统一。传统节日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的功能。在民族精神中,民族凝聚力具有突出的地位。民族凝聚力整合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激发着人们的强烈的向心力,构筑了中国人加过统一的群体意识。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和五十六个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也承载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的文化精髓,对于维系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春节、中秋节期间,举国上下一排欢腾,男女老少阖家同乐,呈现出和谐喜庆的节日氛围。端午节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其中蕴藏的爱国主义情怀更化为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激励着一代代炎黄子孙不畏艰难、昂然奋进,造就了一幕幕铭刻在民族记忆深处的动人事迹与不朽传奇。例如,端午节这个对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进行纪念的日子,其中就包含着许多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屈原这个历史人物是爱国者的代表,他身上流传下来的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他是中国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代表,端午节中有很浓郁的爱国主义气氛和传统文化氛围,这对净化当今社会中浮躁的风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重阳节、除夕节等节日中饱含了人们对故乡的眷念和对亲人的思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传统节日又增加了诸如民族大团结、祖国统一等新内涵。
参考文献
[1] 王文章,李荣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J].艺术百家,2012(3).
[2] 教育部高教司组,编.张岱年,万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3] 李欣.中国传统节日与祭祀文化[J].新闻爱好者,2008(6).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及现状
(一)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1.重亲情、尚伦理
起源于农耕文明的古代中国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创造了特有的经济模式,形成了以家族为基础的政治结构。在特有的社会环境下,中国自古以来奉行以孝为先的价值准则,崇尚忠孝意识,形成孝道至上、礼治为本的伦理道德观,重视亲情,崇尚伦理。“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传统节日蕴含了厚重的亲情伦理观,表达着人们对亲人、故乡的思念,形成了人们对家庭团圆幸福的文化价值取向。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佳节,身处异乡的游子,无论多远的距离都无法阻挡他们回家的脚步。除夕之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聊家常,在欢声笑语中体会亲情的温暖。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日子,表达子孙后辈的“缅怀”之心和对亡亲的怀念之情,更是表达了国人“慎终追远”的悲痛情怀。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年八月十五月圆之日,也是亲人团聚之时,吃月饼,赏月,正是历代中国人Α叭嗽铝皆病钡拿篮米非蟆<负趺扛龃统节日都体现着人们对亲人团聚的美好希冀。
2.贵和谐、亲自然
中国是以农为本的农业大国,在古代农耕社会形成了“天人和谐”的价值观念。“和”是中国人民从古至今秉承的重要价值理念,“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目标,也是当今社会着力建构的社会规范。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观念,“‘和’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表现的尤为显著,并成为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在精神。”
首先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珍视、推崇人际关系的和谐,特别是亲族之间的和谐,我国很多的传统节日都非常注重人际间的交往”。作为中国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期间亲朋好友通过拜年、探亲访友、互赠礼品等节庆活动,凝聚情感,消除隔阂,增进亲朋好友之间的人际交往,维持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清明节有祭祀祖先和悼念亡亲的传统,身在异地的人们在这天回乡祭祖,家族成员相聚在一起,缅怀祖先,“慎终追远”,在祭祀活动中凝聚宗族情感,促进家庭内部、宗族之间的关系稳定;中秋节以家人团圆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家庭圆满和睦的美好希冀。
其次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传统节日植根于中国农耕文明,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且中国传统节日大部分都是依靠岁时节令而形成的节日,与固定的节气,四季更替的自然周期规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例如在清明节草长莺飞、万物生长,通过踏青、插柳等活动亲近自然。
3.爱家国、聚民族
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特色标志,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节日更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激励人心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传统文化造就了无数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典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成为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有“大诗人屈原忧国忧民行吟汨罗江畔的身影,有介子推居功无争自敛退隐的风骨,有万众一心驱除鞑虏的民族气节,还有各族人民战胜邪恶、追求幸福生活的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提到端午节,人们无不想起那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忠贞铁骨屈原,在国家大义和民族气节面前,屈子怀着他悲壮的爱国情怀投身汨罗江,化作汨罗江的灵魂,与他所挚爱的家国共存亡。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可歌可泣的民族操守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民的士气,激励着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之情和民族精神,是国家兴盛、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
(二)传统节日文化的现状
1.传统节日文化处于边缘境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改变了过去积贫积弱的局面,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追求越来越胜过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人们共同处于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难以免受影响,以至于人们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中沉迷物质享受而放弃自身的精神建构;此外,市场经济制度下,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个人利益,一切朝“钱”看,物质追求远胜精神追求,导致了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缺失,从而使传统节日文化处于边缘化境地。
2.西方流行文化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文化成功渗透中国社会,并且西方流行文化对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产生冲击,西方流行文化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影响持续升温,尤其是以西方节日和中国传统节日的碰撞最为突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渐渐被洋节喧宾夺主的趋势,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一方面因为互联网时代下,文化多元化深入人心,某些西方节日习俗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需要,也为生活、工作紧绷的人们提供了相聚狂欢的氛围,例如圣诞节前夜的狂欢,送苹果祝平安;情人节的浪漫约会,赠送玫瑰花、巧克力表达爱意等。另一方面是人们的“崇洋”心理,认为只要是外来的就是好的,更何况在西方影视文化作品的影响下,人们对西方文化有一种仰视的态度,对影视文化上带来的视觉享受充满好奇与赞赏,为他们释放内心的压抑找到合理精神寄托,致使他们盲目的追随西方流行文化,增加自己的“优越感”。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价值渗透功能
1.在日常生活中崇尚勤劳节俭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劳节俭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传统节日扮演着弘扬中华美德的作用,在农业文明的逐步演进中,传统节日文化渗透着勤劳节俭的美好品德。传统节日在物质贫乏的农耕年代产生并逐步流传至今,小农人民敬畏自然,感谢自然的恩赐,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人们坚守着勤劳节俭的价值观念进行自我约束,在以“吃文化”为本的传统节日中,更是教育子孙后代秉持克勤克俭的优良风气。“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逸为耻”,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对大学生进行勤劳节俭的价值渗透,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
2.在待人接物上秉承贵和持中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中庸思想,无论是古代君王先贤,还是现代文人政客都在待人接物中力求贵和持中。论语有云:“礼之用,和为贵”。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主张“以和为贵”,崇尚“中庸”。和谐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核心内涵,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春节、中秋节强调家人团圆,寄予了家人之间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人们对家庭和谐美满的企盼。人们在安静祥和的节庆氛围中欢庆佳节,享受生活的美好,感受家人之间的温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和谐的生活状态的追求。通过春节走亲访友、拜年祝酒,重阳节年轻一辈会回家看望老人,给予关心等活动,也表现出了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里的那份伦理和谐的观念。
(二)文化整合功能
1.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整合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重要方面,显著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之情和民族精神的价值内涵。此外,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节庆活动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交流整合,传统节日文化在新的时代环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几千年,经久不衰,与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竞争力,打造了中国的独特文化品牌,使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永葆活力。
2.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当今西方流行文化的整合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联系日益紧密,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改革开放后,西方流行文化主要是随着欧美影视文化的入侵和互联网的普遍应用进入中国市场的,并且深为部分中国人民追捧,尤其是迎合了大学生需求的大学生主体。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以“吃”为本源,更多的偏向于物质层面,而西方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精神信仰,追求的是精神上的享受。采取优秀的西方文化,摒弃中西文化对立的观念,在多元文化共存的今天,促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当今西方流行文化并行互补发展,形成以中为主的互补的中国特色文化体系,赋予中国文化新的文化内涵,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力量凝聚功能
1.传统节日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
中国传统节日不仅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而且凝聚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广大人民在中国传统节日中追求安定祥和、幸福圆满、慎终追远等共同理想,传统节日又扎根于家国亲情、伦理秩序上,因此传统节日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系着整个中华民族,体现了中华儿女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春节是阖家团圆的节日,外出的游子都会踏上归乡之路。在春节期间的普天同庆,所有家庭成员聚在一起守岁、吃年夜饭、放鞭炮,共度除夕,即使是身处海外的华侨,每年春节都会庆贺祖国的传统佳节,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祖国的无限眷恋。这充分说明了中华儿女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漂泊海外,都有着对家的牵挂,都有着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对祖国强烈的归属感。
2.传统节日文化凝聚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和谐
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秉持着传统的人际交往原则,谦卑有礼,贵和中庸,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和家国伦理情怀,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有利于凝聚各社会阶层的力量,增强民族认同感,尤其是听到对中国不好的言论时,更有利于增强社会向心力,维持社会的正能量。通过春节访亲、清明节祭祖、中秋节家人团圆、端午节祭祀屈原、吃粽子等多种节日仪式,传递人世间美好的情愫,“使传统节日超越时空界限,始终发挥着凝聚民族情感、融洽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
三、传统节日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对策
(一)学校方面的主要对策
1.课堂上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加强传统节日教育是大学生传承传统节日的重要手段,而纵观当前全国各大高校教育,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几乎是空白。在各个高校中,几乎没有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专门开设的必修课程,选修课也是寥寥无几,质量层次不齐。此外,学校领导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设计不合理。首先,学校领导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要过分的强调升学率、就业率、发明专利等功利性成果,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文化建构。其次,学校应该把传统节日文化内容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课程中,加强德育教育。最后,作为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然后结合学科特点由浅入深地组织教学。通过讲授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来源和风俗习惯,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寓教于乐,在教学过程中唤起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
2.活动中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在高校教育中,更要利用好第二课堂即课外活动的教育引导。高校各社团、部门应积极探索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融合现代特色的社会活动,尤其是在节日期间,更应该以节日为依托,举办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各色品牌活动,发挥学生自己的实践能力,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水平。在互联网时代中,微信、微博、QQ和贴吧等社交网络平台的兴盛,为高校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提供了有力的契机。学校应该加快校园网络平台建设比如校园贴吧,学校的官方微博、微信等,宣传传统节日文化,吸引大学生的广泛参与。
3.立足学校教育的同时纳入家庭教育,实现双轮驱动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立足学校教育的同时,加强家庭教育,实现学校与家庭的双轮驱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家庭教育对孩子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和家庭生活的紧密结合,使节日文化的内涵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父母和亲戚长辈的言传身教,孩子从小的耳濡目染,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和认同感。家庭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教育的第一平台,所以在启动学校教育的r候,强化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合作,实现互补驱动。
(二)家庭方面的主要对策
1.重视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教育价值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于孩子的初步教育要求父母细心的在生活各个方面寻求教育价值的实现。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父母先要养成这种教育意识,同时也要具备认同并热爱传统节日文化的优秀素养。只有父母认同并重视传统节日文化,才可能为孩子的节日文化启蒙教育奠定基础。父母可以通过以故事的形式告诉孩子节日的来源以及节日的意义,并带领孩子参加节日活动,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对孩子进行节日文化教育。
2.营造良好的传统节日文化育人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历来被社会所关注。家庭环境容易对孩子形成价值渗透,尤其是在孩子缺乏理性,认识不足的童年时期。一个家庭环境的好坏对孩子的性格、价值取向以及人生目标产生巨大影响。近年来,由于父母的溺爱导致孩子成年后独立能力差、面对挫折心理脆弱等严重的脱离社会化现象,最后一蹶不振丧失希望,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案例比比皆是。究其原因,问题的源头还是出在家庭教育上,父母在养育孩子时没有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使孩子在第一任教育时没有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优良品格。而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包含着贵和持中、慎终追远的价值追求,对于孩子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父母可以通过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营造良好的传统节日文化育人环境,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3.家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曾子杀猪”的故事家喻户晓。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同时这个故事也教育无数父母,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要以身作则,自己的言行要对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在待人接物上要真诚,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对子女造成负面的价值效应,不利于子女美好品德的形成。家长做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要担负起言传身教的作用。在家庭环境中,家长通过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正确的价值取向,赏罚分明,通过亲情感恩教育与传统节日文化相整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社会方面的主要对策
1.政府积极保护传统节日文化
近年来,政府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力度并没有太大加强,每年传统佳节的时候,政府举办的节庆活动还是形式单一,不具品牌特色,以至于不足够吸引人们的参与兴趣。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进一步挖掘各种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内涵,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于现代社会主义文化、优秀的西方文化相整合,打造富有的品牌活动,形成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主的文化产业链。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的保护,比如逐渐消亡的民族技艺和风俗习惯。
2.重视大众传媒、善用大众传媒
互联网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快速发展的现代网络媒体具有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方便快捷等优势,在社会舆论中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现代传媒的受众对象是自发组成的网络群体,网民有言论的自由,这就容易造成对某一问题盲目跟风的不良社会现象,也容易造成反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人们发表不利于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影响,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同时完善相关法律,如有扰乱网络秩序的行为,严惩不贷。此外加强传统节日文化建设,离不开大众媒体的支持和参与。大众媒体应在传统节日期间营造良好的节日宣传氛围,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要摒弃自身缺陷,去娱乐化和肤浅化,认真对待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
3.在传承的基础上,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多元文化的并存,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转变,所以作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要在继承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的基础上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广大青年学生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因此开辟年轻人的文化市场是关键,而广大青年学生作为流行文化和开放思想的受众群体,创新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要符合年轻人的思想特点,紧跟社会发展潮流。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来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形式,比如古代春节拜年是磕头行礼,如今可以利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微博、微信等网络拜年形式,也可以在网络上举办春节祝福语、春联或者最受大众喜爱的春节习俗评选等活动,全国各地的网民聚集在一起,各自发表自己对于春节的看法,吸引民众的参与热情。这些新的形式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认识传统节日文化的新平台,能够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增加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
【参考文献】
[1]李大明,传统节日文化的时代价值及其实现[D].海南大学,2009.
[2]张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
[3]王学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杨英杰、赵玉宝.四季飘香―清代节令与佳肴[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
[5]孙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传统民俗节日在现实中已悄然蜕变为单纯的消费假日,传统民俗节日的文化意蕴在国人的心中已渐渐趋于淡漠。因此,把传统民俗节日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必须对传统民俗节日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具有高度的自觉,才能使之真正成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载体。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体现为一种一贯的民族文化心理,这种民族文化心理蕴藏着中华文化的层层积淀和累累成果,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性格,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那么,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呢?下面我尝试从四个角度做一分析。
神圣的虔敬
民间崇拜和信仰是民间至高无上的精神情感,也是一般百姓日常生活的精神支柱。在传统民俗节日中,对天地、祖先和诸神表达虔敬,给节日蒙上一层庄严而神秘的色彩,这最真切地显示了人性深处所固有的“有所敬、有所畏”的朴素宗教情感。
在汉民族的传统民俗节日中,以祭祀为主要内容的节日占有很大的比重。这种祭祀主要包括对日月天地神灵的崇拜、对祖先的虔敬、对民族英雄的追思。对日月天地神灵的崇拜,是上古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据《周礼》所示,在周代普遍流行在节日里祭天祀地、祭日祭月等活动。沿袭到现在,日月天地崇拜在节庆活动中的印记仍旧或隐或显地保留着,如,中和节焚香祭日、中秋节赏月、春节扎天地棚祭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等,无不体现出人们对日月天地神灵的敬畏。对祖先的虔敬是在古老的灵魂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们最早敬拜的祖先往往是生前为氏族或部落立有功勋的“保护神”。延至后世,对部族保护神的敬仰逐渐演化为对家族祖先的祭祀。春节、清明节、中元节和十月初一等节日,家家户户都隆重地举行祭祖敬宗、上坟扫墓等仪式,表达对先祖的思念和虔敬之情。除了敬神(天地日月神灵)、敬鬼(祖先)之外,对神圣的崇拜还包含有对一些集中体现本民族价值观的民族英雄的纪念和敬仰,如寒食节纪念“居功无争、自敛隐退”的介之推、端午节纪念“忧国忧民、风骨独具”的屈原等,都反映了对一种民族理想和价值的追求。
民间传统信仰虽然是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孕育的根源,但随着信仰由自发向自觉的跃进,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系统化的宗教对节庆活动也有明显的影响。如现在传统民俗节日普遍存在的灶神财神崇拜、百姓在家中设置佛堂和灵位,体现了道教、佛教、伊斯兰教与民间传统信仰的某种融合,形成了民间浓郁而细致的崇拜神圣的景观。
给神圣留下位置,对于民族文化的存续和传承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个民族在文化意义上没有任何神圣的精神,而只是一味的消费,那么它就会蜕变成一具僵尸般的空壳。保留神圣的位置,给民间崇拜和信仰留出空间(尽管不一定非得固守传统的祭祀程式),正是体现了人性对真善美的朴素追求与渴望。实际上,在当今社会,信仰的阙如和精神的失落,已经成为一切社会病症的症结所在。这种精神的失落比物质的贫穷更可怕,并且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裕,这种感受会更明显。在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中给神圣保留位置,无疑是对信仰虚无主义的一种救治。
和谐的崇尚
素有追求真善美传统的中华民族,对和谐的理念向来青睐有加。而作为源于日常生活又对日常生活高度浓缩且立体呈现的民俗节庆,更是十分注意凸显和谐的理念,并在潜移默化的时间累积中,将其标识为一种富有特色的民族精神和价值取向。
“和谐”主要是天人和谐,即在自然和人之间寻求一种最佳的结合,从而保证自然和人接近或最终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完满境界。中华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在倡导和谐方面,可谓无处不在:从节日的日期选择,到节日游乐、饮食、祭祀活动的安排,方方面面、时时处处都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映成趣的基本精神。
首先,节日的日期选择弥漫着和谐对称的特点。民俗学者乌丙安在其《中华民俗史》中指出:“‘节’正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由此“分节”,逐渐演化为“日月同数”、“月内取中”和“年内对称”的现象。“日月同数”如春节(正月正)、重阳节(九月九)等,“月内取中”如元宵节(正月十五)、中秋节(八月十五)等,“年内对称”如元宵节与中元节对称、花朝节与中秋节对称等,这些错落有致的对称设计,能给人以爽心悦目的和谐之美,同时使人在美的体验中领受中华文化所独有的价值追求。
节日文化注重和谐的另一个特点是“四时节庆,纷至沓来”。《易传》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体系的形成兼顾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包含着天文物候的知识,体现了适应自然节奏、人与自然和谐的宇宙观。春节迎新,清明踏青,端午备夏,七夕观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腊八暖冬,小年辞灶,除夕守岁。一切都是那样的井然有序,一切又是那样的错落有致:节日的娱乐,四时佳节各异;节日的饮食,也与时序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晖夕阴,都在娱乐和饮食中得到了回响和照应。亲近自然、顺应自然而又有所作为,重视阴阳调和,与万物共生共荣,不断地升华天人合一的意境。
当然,和谐亦包含着人与人的和谐。节日里走亲访友、优游聚会等群体性活动,是人们交流沟通的良机,也是实现人际协调的佳径。在声声问候里,营造着与人为善的和谐氛围、团结友爱的和谐关系,这既是社会矛盾的化解剂,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巨大文化资源。
亲情的滋养
在中华传统民俗节日中,对亲情的滋养和呵护可以说是最核心的文化心理。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一个民族比中华民族更重视人间亲情的了。家庭的信念、团圆的信念、故土的信念,一直是中华传统民俗节日最内在、最深刻的东西,甚至可以说,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DNA。
在民俗节庆中对家庭骨肉团圆的炽热追求与期盼,可谓俯拾皆是。中国古人通过仰观俯察认识到“月有阴晴圆缺”的循环规律,从而把月圆作为人间骨肉团圆的象征。“明月千里寄相思”,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等一家团圆的佳节,正是刻意安排在“一轮明月转玉盘”的月圆之际。元宵节的汤圆和元宵、中秋节的月饼,除了内在的甜美可口之外,外形的团团圆圆,还有团圆、和睦、幸福的深刻
寓意。当然,一年中最能体现亲情团圆的节日还是春节。每逢这个节日,人们都要阖家团圆,围坐一桌吃“团圆饭”,享用“团圆饺子(交子)”,共庆美好的新春。时至今日,每到农历的腊月中下旬,数千万在城市打工的民工、在外地求学的学子就潮水似地奔涌回家过年,这也许是最能体现传统民俗节日意义的社会景观了――回家、尽孝、阖家团聚,共享天伦,还有一种深深的对根的认同。从文化的角度看,这包含着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情感和精神力量,体现着一个民族最具原生态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一直过着群体生活的中国人,最美好的向往就是人间亲情。这种人间亲情,有对父母与长者的敬爱之情,也有手足之情、邻里互助之情、朋友相援之情,以及对先人和故土的依恋之情。清明、端午、中秋、除夕、春节等传统民俗节日活动都淋漓尽致地传递着这些情感。亲情是生长的,它首先是我们的血缘亲情,即与生俱来的对亲人的情感,然后生发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的普遍观念。由此观念可以一层一层往外推展,“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进一步扩充为对所有他人的仁爱、对宇宙万物的息息相通的关爱。由亲善亲人然后能行仁于民,行仁于民然后能关爱万物,从而造就出人的“民胞物与”的宇宙情怀。
乐感的诉求
当代哲学家李泽厚通过对。中国古代思想的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中国人总是“愿意乐观地眺望未来”。确实,乐感的诉求是中华传统民族性格的突出特点,也是民俗节庆最鲜明的趋向。
传统民俗节日寄托着一个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是人们在千百年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宴。追求乐感首先表现在节庆活动突出庆贺和游乐两大主题,以纵情的文娱活动展现和抒发人们的欢乐和喜庆。如,春节的放鞭炮、扭秧歌,元宵节的舞龙舟、划旱船,清明节的放风筝,端午节的赛龙舟,七夕节的赛巧会,重阳节的登山活动等,都是展现人们欢庆喜悦之情的有效形式(当然很多活动可能最初是源于娱神)。传统民俗节日能创造一种普天同庆的情感氛围,使人们在这种情感的弥漫和氤氲之中深深体会到天地人三才的贯通一气,给单调的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平添无限的生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一千古绝句,十分传神地概括了中华节庆文化“普天同庆,共享吉祥”的乐感诉求。
传统民俗节日文化追求乐感十分有趣的一点,就是人们总是喜欢拉近理想和现实的距离。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认为,传统中国社会一直是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农耕文明往往特别注重把享受生活本身作为对生活最贴切的理解,相应地,对美好生活本身的企望也自然而然成为节日文化心理最实在的内容。在节日里,将美好的向往与实实在在的生活神奇地合为一体,把理想和现实糊涂又美滋滋地混在一起,使生活变得可亲可爱、有滋有味,便是中国人独特的节日文化心理。这种心理虽然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日趋淡化,但是作为一种定型的心理结构却通过各种方式一直在潜滋暗长着。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真正让全院广大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我院根据县文明办印发了《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网上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科室要充分认识当前开展好“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各科室要把开展好中秋节主题文化活动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二、活动丰富多彩
按照创建全国文明旗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开展了形式多样,更具实效的活动,效果显著。
一是开展网上“中秋赏诗文”活动。组织全院职工参加“中秋赏诗文”,并吟诵欣赏、即兴赋诗,同时评选自己喜爱的中秋诗文。从而调动我院医务人员感受中秋佳节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是开展网上中秋祈福活动。根据中秋祭月的传统习俗,组织我院医务人员通过网上横拟制作“爱心月饼”,并在饼上留言祈福,向亲朋好友、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送饼祝福。
三是开展“中华大团圆,家家乐中秋”活动。
三、广大医务人员踊跃参与
国家把传统节日列入法定假日后,广大职工对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文化活动有着强烈的愿望。组织开展中秋节主题文化活动,顺应了群众的新期待,满足了群众的节日文化需求,群众参与热情高。让人们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同时,更感受到家庭亲情、人间真情的可贵,活动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文,注重发挥群众的主题作用和主动精神,把群众发动起来,让群众参与进来,使群众真正成为节日活动主角。
关键词:节日复兴;传统节日;节日文化
一、中国节日现状:东冷西热,西盛东衰
传统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和,是一个民族集体的文化创造和结晶,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终极价值观,鲜明集中地体现了民族精神DNA。但事实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正在不断地被淡化和削弱。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许多西方节日纷纷涌入国门,中国传统节日不再是唯一“信仰”,一些传统节日被日益冷淡,甚至呈消亡趋势。
相比照而言,对西方文化的无限追捧和痴迷狂热则迥然不同。比如,每逢圣诞节时街巷商场的圣诞气息声势弥漫,而同时间段的冬至却很冷清。多数人都认可2月14日是情人节,而鲜有人会再去想起牛郎织女的古老爱情传说。我国的传统节日不像西方国家以宗教为主,而是讲求礼义忠孝、仁爱康寿,传统节日代表着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文化根基和历史印记。如果没了这种根基和印记,我们的文明就会失去一些绚丽色彩。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脱胎于农耕时代的传统节日生存的土壤逐渐萎缩;天伦之乐、以孝为先等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传统节日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形式被忽略。加上现代商家的刻意商业炒作,现代教育对乡土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得“洋节”契合了当代人的心理,借机求得放松和发泄。他们幸福地过着“洋节”,注入了自己的独特内涵,张扬着自己的个性,在那些本不该属于自己的日子里将自己陶醉沉沦。
二、以“吃”为突破口做文章的原因
1.“吃”易于与现代社会生活接轨
传统节日的式微自然是由诸多原因引起的,包括国民传统文化意识的淡薄、相关内容教育的力度和方式不当、外国文化的猛烈冲击、商家的放大炒作等。此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文化难以与现实生活“连贯地对接”,传统节日的内涵不能得到更多人认同,导致氛围越来越淡,传统节日渐行渐远。一些传统节日源于农业文明,有的和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生存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缺乏现代人希望的生活习惯和浪漫气息,这让富裕起来并开始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人提不起兴趣。因此,必须重新挖掘和发扬节日文化内涵,寻找到其与现代人的沟通桥梁,让节日文化与现代人的生活重新对接。
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便可以承担起这个沟通桥梁的作用。“吃”是中国每个传统节日里必不可少的内容,几乎每个节日都与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有众多的节俗,而每一个节俗都伴有吃食。这种吃食带有浓厚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如年糕、馄饨、春卷、粽子、月饼、汤圆、酥油茶等。虽然现在随时可以食用,但它们主要是供节日时用的。”1可以说,饮食文化是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每个地方在传统节日的长期发展中,也形成了独特的节日饮食文化。节日来临时,人们在准备节日食物的时候是最热闹的时候,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孩,都有着各自的兴奋点。各式各样的节日食物充实着节日的内涵,把节日文化直接转化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世代相传。饮食让一个个符号式的节日有了直接的形象代表,自然地起到了传承节日文化内涵的作用。
“吃”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代中国节日的主要形式活动,不论是什么节日,与“吃”毫无关系的节日几乎没有。因此,在现代社会,我们要重拾和复兴传统节日,从节日的饮食上下工夫能够较易为人们所接受。因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吃饭这件事情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吃”上着眼便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可以让传统饮食焕发生机,让人们吃出节日的味道来。
2.“吃”与传统节日的内部契合
首先,饮食与礼仪有着深刻地历史渊源。常言道:“得温饱而兴致发”。管仲也说过:“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饮食生活本身就是文化中国人在漫长的饮食生活中创造的。《礼记•礼运》中有:“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古人以美味食品敬奉神灵以求幸福是“礼”的本来含义。祭祀时必有祈求,祈求时又往往以饮食为象征,而且当时人的等级地位是以占有食物的多少来衡量。由此可见饮食是礼仪之父。我国周代仪式饮食最为繁复,祭祀神灵、分封诸侯、报捷献俘、检阅军队都要举行宴飨。
其次,饮食与养生有着密切的联系。饮食疗法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周代已有专管宫廷饮食的食医;《黄帝内经》记载的13种药方中,有2个食疗法;唐末产生我国第一部食疗专著《食疗本草》。食疗的主要特色有:①因人制宜,辩证施食;②因时制宜:根据时令和水土的不同,选择有利于养生的食物。
第三,饮食中蕴含着中和观。《中庸》有言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烹饪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烹饪艺术中的五味之说(五味:咸、苦、酸、辛、甘)源于五行(水、火、木、金、土)。
第四,饮食与娱乐也密不可分:①投壶:始于春秋战国,宴上设一壶,宾客依次投矢其中,中者胜,负者饮酒;②行酒令:推一人为令官,其他人轮流说唱诗词,违令或负者饮酒;③流觞曲水:三月初三,聚会溪边,置杯于溪流之中,取而饮之;④猜单双:将钱币、瓜子等小物件握于手中,让人猜单双数;⑤联诗:酒席上由一人先背一句诗,其他人依次接联诗句。
综上所述,饮食不仅仅只是单纯地吃,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意义,所以单纯地说如果只注重吃就会变成“吃节”是片面的,有失偏颇。
三、在传统与现代的博弈中求得统一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的传统节日更是蕴涵了深厚的中国的文化。传统节日的特色饮食便是深入到了文化的内层,中国人对饮食方面颇有研究,早就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之说。传统节日中的特色饮食,便是将中国的文化精髓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中国有很多在长期的历史文明发展和进步过程中流传下来的节日饮食文化,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使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继续得以保留,从而延续中国特色的文化瑰宝。比如,春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年货,过年吃饺子和年糕;元宵节时家家户户吃汤圆、汤团庆贺团圆;除夕时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等。“吃”完全可以算得上很多节日的重头戏,如果与“吃”相关的民俗得以被良好地继承,则中国传统节日的复兴也便指日可待了。反之如果我们再不予以高度重视和采取措施进行保护的话,中国传统节日便会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视线,甚至有消逝和绝迹的危险。
以“吃”打头阵,讲究“食尚”生活,通过“吃”来带动公众的节日意识和文化产业观念,从而扩大传统节日的受众群体,将传统寓于现代之中,在现代中追寻传统的记忆,这便是中国传统节日发展的良性道路。
注释:
1.陈勤建:《中国民俗学》116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
参考文献:
[1]陈勤建.《中国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2]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1994.
[3]张建宏.中国传统“节日饮食说略”.《餐饮世界》.2010年第1期.
(一)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上千年历史的沉淀,它是中国文化的历史缩影,具有强大的生命感、认同感、鲜活感。“传统节日是普天之下普遍共享的生命感恩,这是节日最深刻的人类学意义:正如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不可能去爱别人,一个缺少亲情体验者无法拥有真正人性的同情。节日因此拥有一种神圣性和宗教意味。”传统节日中所体现的饮食文化,也烘托出了中国人追求健康长寿的主题。我们的祖先依靠着耕种年复一年的生活,在长期的耕种生活下,他们根据自然规律创造了“二十四节气”,在每个特定的节气,都有其特定的规律。“‘节’正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把两节气相交接之日时定为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而中国传统节日也就顺其自然依托二十四节气依次产生。春天,是一个让人如痴如醉的季节,春意阑珊、桂馥兰香。春节、清明节等接踵而来。秋高气爽之时,我们迎来了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大家登高、赏月、吃月饼等,来庆祝大丰收。入冬,寒冬腊月,人们迎来了腊八节、小年、除夕,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借着节日的热火朝天驱赶严寒。每一个节日的到来都伴随着节气,这也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每个节日的到来,少不了的是节日中的饮食文化。大自然赋予了我们食物,我们的祖先怀揣着感恩,在节日中用美味佳肴祭祀。在传统节日中,每个节日中都有其特定的饮食文化,它寓意了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文化包含了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一种文化,其物质带来的是质感,而真正意义上的是精神层面带给人的一种鲜活的生命力。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传统节日文化
“汉语热”越来越被全世界的人们所看重,这不仅是中国经济实力的雄起,同时汉语作为一种软实力也在茁壮成长。面对突如其来的汉语学习者的大量涌入,汉语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起着尤为重要的地位。如端午节吃粽子等,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在端午节没有吃粽子,犹如没有过端午节一样,节日的习俗中蕴含了一个节日所涵盖的文化内涵。在汉语教学中,要做到真正教汉语学习者学习传统节日文化,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东西。
二、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的策略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能更好让学习者掌握汉文化知识,是汉语教师值得考量之处。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同的,针对每节课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学习者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建立以形象为主体的、具有一定情感色彩、具体生动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态度体验,进而辅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帮助学生心理得到发展的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插入,能够让汉语学习者在听、说、读上面一起练习,这就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法。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习者都参与其中,寓教于乐,在参与中学习文化。同时在情境中,适当穿插有关中秋节的诗词歌赋,作为一种扩展学习,在诗词的韵律中感受中秋节带来的文化气息。
(二)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上,即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转由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的体验性质的课堂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体验为主,教师教授为辅。在传统文化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能够让学习者切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进行交际和练习。传统的文化教学,大都以“灌输式”的教学法授课,教师通过展示图片等,对传统节日文化“泛泛而谈”,并没有真正把节日文化讲透彻。例如,在讲解春节的专题时,大家都众所周知只知道在中国春节作为一种象征有很多饮食讲究,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吃饺子。同时,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习者的文化差异,帮助学习者排忧解惑。
(三)专题讲座法
专题讲座法是以教师为中心,根据不同的专题进行讲解的教学法。专题讲座法针对的汉语学习者是中高级水平,具有一定的汉语基础,对汉文化相对感兴趣的。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汉语学习者对汉文化有进一步的扩展学习,在专题讲座中,深入学习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在专题讲座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讲座的主体虽然是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主要通过讲解做笔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感到乏味无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增加互动的环节,让学习者通过听讲座,在互动中查漏补缺,也大大提高了讲座的学习效果;其次是文化节日讲座的选题适应问题,教师面对的学生都有了一定的汉语基础,但是他们毕竟了解的只是皮毛,教师在选题的时候,要考虑学习者的接受能力和适应性,内容难度要适中。不能让学习者产生“一头雾水”的效果;最后是对汉语学习者的要求,在讲座开始之前,教师应该提前布置讲座中所涉及的内容,让学生提前收集相关资料并预习。
三、传统节日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一)教学内容上存在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教学目标是让汉语学习者掌握汉语知识的能力。而传统节日文化属于文化知识,在传统节日选材方面应该注意普遍性、典型性以及接受的能力。应该避免和没有太大价值意义的节日。同时,对于传统节日,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取其精髓,重点分析。由于教学对象的汉语水平不同,教师应该根据不同阶段的水平的学生,选择适合的主题进行教学。
(二)文化教材上存在的问题
随着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各类教材大量涌入市场。而专门的文化教材却少之又少。对于教材的编写,学者对语言和文化的界定比较模糊,现在大量的教材中,涉及文化课方面都是穿插语言要素教学中,归结于综合课型。在节日内容的制定上,编者所编写的书籍较为广泛,根据调查显示,我们的教学对象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同。同样的一本教材被各个层次的学习者所用。的确,一本好的教材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而一个好的编者却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节日教学的展望
对外汉语教学炙手可热,近几年来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是各种问题。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不同国家的汉语学习者,文化的越来越重视,让学者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如何更好进行教学。首先,汉语教师需要学习的不再只是单纯的专业技能,我们需要的是预备综合性知识的教师,对传统文化要有深入了解。其次是要制定明确的教学大纲,根据不同汉语水平的学习者,侧重点也不同,要有针对性的学习。再者,是引入新型的教学方法,我们的汉语课堂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不能停留在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上,借鉴新的教学法,势必会让汉语学习者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最后,是对教材的编写,文化被重视起来了,但是教材却没有跟上步伐。希望编者能在教材的改进上推陈出新。
四、结语
关键词:中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独特的传统节日,它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美传统节日是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中发展起来的,有着各自的特点。本文将对中美传统节日进行了比较,以此对节日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
一、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共性与差异
1.1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共性
中美主要传统节日中的某些食品都具有纪念意义和象征意义。首先,纪念意义,或纪念某些事,或纪念某些人。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为国而死的屈原。在美国,感恩节吃火鸡是为了纪念先民勇于开拓的精神。其次,具有象征意义。“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的月饼香又甜”。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人们边赏月品尝月饼,边思念亲人,圆圆的月饼在中国人的心里就成了中秋节的象征,也是家庭合乐,美满团圆的象征。在美国,2月14日是美国的情人节,一提到情人节,人们自然会想到巧克力。在这一天,不论是恩爱的夫妻,甜蜜的恋人,还是亲朋好友,都会赠送巧克力,表示关怀。于是在美国人们的心里,巧克力当之无愧地就成为了幸福美满、温暖甜蜜的象征。
1.2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差异
第一,饮食所占比重不同。“民以食为天”的古语反映出中国人对饮食的重视。特别是节日的饮食,更是重中之重。如春节要吃饺子,端午节要吃粽子,中秋节要吃月饼,小年要吃灶糖等。饮食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占有很大比重。在美国传统节日中,庆祝、纪念的活动占比重较大,饮食习俗所占比例就小得多。相比较吃什么食物,圣诞节时,圣诞树、圣诞老人和圣诞贺卡则更具代表性;感恩节时,举行游行活动才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第二,合餐制和分餐制。中国人庆祝节日时,大家喜欢围坐在一起用餐,而美国人庆祝节日时,常常采取分餐和自助式。第三,节日食品反映的内容不同。在我国,传统的节日食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除夕夜吃饺子,意为财源广进;南方人过年吃年糕,意为年年高;元宵节吃元宵,象征着招财进宝等。而在美国,节日食品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在节日通过庆祝的方式表达信仰,交流感情。
二、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比较
2.1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共性
第一,进行前期准备。在重要的传统节日来临之前,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人们都会提前进行购,准备好所需的食品。第二,庆祝活动。不管是在中国还是美国,人们都会在节日期间进行户外庆祝活动,如中国的舞龙、舞狮、闹花灯、猜灯谜等等,美国的复活节游行等。第三,聚会。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不论是中国春节的年夜饭,还是美国万圣节的化妆舞会,人们都喜欢用聚会的方式来庆祝节日,以此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2.2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庆祝节日的活动方式上,中美两国也有着各自的特点。中国人在庆祝节日时,往往表现的更为含蓄和内敛,如清明节的扫墓祭祖,中秋节赏月以寄相思,重阳节登高望远等等。与美国人全民狂欢的活动方式不同,中国人更喜欢用静态的方式来庆祝节日,表达美好的愿望。其次,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来庆祝节日,重视家的概念,讲究阖家团聚。特别是像春节和中秋节这样重要的节日,很少会邀请外人参加,大都是家庭内部成员,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佳节。然而,美国人则更注重个人的价值。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通常会把节日活动看作是是发泄情绪、缓解压力的最好平台。在节日期间,人们会打破社会的束缚和社会地位的限制,不分长幼,不论贫富,尽情狂欢。
三、中美传统节日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的差异
3.1集体主义和个性张扬
中国几千年来都处于封建农耕社会,而农耕劳动主要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强调个体与群体的和谐统一。而且中国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儒家思想的统治之下,推崇社会有序和谐,提倡个人要对群体忠诚,因此形成了注重血缘和家庭、强调团圆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当中国的春节来临,人们不管离家多远,都会想方设法地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与中国不同,美国的节日文化更多的是强调个人贡献,崇尚和追求个体的价值。他们推崇“人性”和“自然”,追求个人价值和自由主义。每当节日来临的时候,人们无所顾忌地疯狂唱歌、游行、跳舞,充分张扬自我,毫不在乎他人是否感同身受。
3.2 农耕思想与宗教思想
中国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因此直接决定农业生产状况的岁时节令自然格外受到重视,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土壤。例如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都来源于岁时节令。同时,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便把希望寄托于神灵,逐渐形成了祭天、祭祖等节日活动,例如春节前的祭灶神;中秋节的祭月神等等。而美国的传统节日透露出一种浓浓的宗教文化色彩。无论是节日的饮食还是节日的活动,无不带有浓浓的宗教色彩。例如圣诞节是庆祝耶稣诞生的日子,复活节是耶稣受难后重生的日子。人们在复活节互赠彩蛋,因为彩蛋象征着耶稣的重生。而复活节吃烤羊肉是为了纪念和感谢耶稣为洗刷人类的罪恶而奉献自己的生命。
3.3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现代思潮的显现
由于长期受封建社会制度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的节日文化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社会传统的烙印。虽经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节日的传统性有所减小,但节日的骨血里仍然强调宗法、家族和集体等传统观念。“亲情”和“团圆”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永恒的主题。相反,在美国,现代思潮则是影响美国节日的重要因素。由于没有经过漫长的传统社会,人本主义对美国人民的影响较深。传统的节日文化更多地体现了现代思潮的特征,更注重挖掘个人的价值,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追求个性的张扬。“浪漫”、“狂欢”和“个性张扬”是美国传统节日的精神核心,体现了现代思潮对美国节日影响。
四、总结
中美两国由于历史背景,文化内容和社会传统方面的不同,使得两国的传统节日在形式和内涵上有很大的差异。节日文化作为中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中美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能帮助中美两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达到相互理解,促进友谊和建立互信。
参考文献:
[1]于桂敏,贺丽励.中美传统节日折射出的深层文化内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2)
[1]李子银.从传统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J],科教文汇.2007(4)
【关键词】传统节日;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754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3-0104-02
一、对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的认识
1、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但在20世纪的一百年里,国人持续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持不信任态度,甚至简单粗暴地予以拒斥,从而妨碍了国人对本土文化传统辨证与科学的认识,也导致现在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传统文化仅以“成语”、“引语”或“戏说历史”的方式残存于他们的意识里。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加快,中国人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西方文化不仅不能满足我们习惯性的精神需求,甚至与我们传统的价值观有着根本性的利害冲突。中国人如果要在世界族群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有自己的文化本位、文化价值观与文化立场。于是,让传统回归现实成了当今中国的心理需求与社会需要。
2、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是教育现实的需要。重庆师范大学教授、重庆市孔子儒学研究会会长鲜于煌先生认为:传统节日与一个国家的文明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关系,节日文化实际上就是民族文化。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是民族精神的瑰宝。由等联合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实施意见》指出:“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要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要利用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可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有利于弘扬传统美德、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是教育现实的需要。
二、传统节日承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健康的民族精神
我国的传统节日数量很多,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是灿烂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与传递着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健康的民族精神,是弘扬传统美德、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的教育资源,值得我们认真挖掘、汲取。
1、传统节日文化洋溢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华伦理文化十分兴盛,传统节日文化无不渗透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因素。“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等中华传统美德在传统节日文化中时有体现。如春节期间,亲友之间要相互拜年,从而营造了仁义、重礼的浓厚氛围。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祭祀节日,在古代祭法中,除了家族祖先应该祭祀外,还祭祀对人类群体的生存发展有特殊贡献的人物。比如重要的文化创制者(黄帝、伏羲等)、能够抵御大灾大难的重要人物、抵御外敌而献身的先烈。因此清明节,除了对家族祖先的纪念,还要对许多有功德的人进行纪念,通过祭祖和扫墓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敬祖崇德的美德。重阳节的登高习俗具有敬老、祝福老人长寿的意蕴。自1989年开始,我国把每年的9月9日定为“老人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的传统美德。
2、传统节日体现出蓬勃向上的民族思想和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体现出精忠爱国、刚健有为、敬畏生命、自强不息、天人合一、贵和尚美、感恩崇德等文化精神,正是因为有着这些文化精神的存在,使得中国传统节日及节日中的一些习俗经过几千年的历程仍被保存、遵守着,体现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
3、传统节日具有精神调剂的重要作用。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许多不同节日独特的食品,如饺子、元宵、巧果、月饼、重阳糕、团年饭等。可见物质生活尤其是“吃”在传统节日中体现得非常充分。然而,传统节日却并不局限在物质生活层面,每一个节日都蕴含了精神、文化、审美等方面的因素。传统节日伴随着中国的农耕文化而发展兴盛,具有让劳动者定期精神享受和精神调整的重要功能。经过长期的劳作之后,过节具有精神调剂的重要作用。使人的生产生活节奏与自然节律协调。
4、传统节日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和谐的功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在海内外华人中有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发挥其所具有的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有力地抵制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渗透。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同时,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和合”文化的集中体现。有学者认为,“和合”是中华文化传统的精髓。这种“和”的思想,不仅是指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而且也包括了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
三、在语文教学中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的策略
正是基于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上述重要意义和教育价值的认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才要利用好传统节日这个载体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健全的品格。具体做法如下:
1、挖掘教材内涵,适机渗透节日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教育的优势,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节日文化内涵,适时、适度地融入传统节日文化教育。通过“传统节日之旅”知识大考场、“节日赛诗会”“节日故事会”等竞赛活动,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由来、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其象征意义,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进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2、组织指导学生进行“传统节日诗文研究”。节日诗词是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经典,具有开朗涵宏的气象、优雅高尚的情怀,博大精深、意存高远,蕴涵民族精神、审美情趣、人生哲理等,是人文理想的荟萃,是构成炎黄子孙民族凝聚力、民族自信心、民族文化素质的源泉之一。因此,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各类诗文进行诵读、体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挖掘传统节日的人文内涵,以建设与补充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同时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我国传统节日诗文,然后按主题归类为:如勤学篇、爱国篇、忠义篇、励志篇等,或按节日类型归类为:如春节诗文、清明节诗文、端午诗文、中秋诗文、重阳诗文等。同时,整理修订成册供学生诵读欣赏;建立“传统节日诗文欣赏”网页或利用校刊、校报以及校园广播台开设节日专栏,加强沟通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节日为契机在班级里举办传统节日诗文学习沙龙,交流学习心得或设立专题引发讨论,引起争鸣。如“我谈诗人笔下的节日”、“悲欢交融的清明节”、“一轮明月多样情”等。培养学生诵读、说话、写作的语文素能,促进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四、结语
总之,语文教师要有文化的眼光和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的意识,站在传承文化与培养人才的高度上理性地审视语文教学,并利用好传统节日这个载体,使学生获取语言技能,感受传统文化,探寻民族精神,进而提升文化品位、充实文化底蕴,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成为新时代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汉秋,让传统佳节湿润民族精神[J]红旗文稿 2008
2、严考亮,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2007
3、张贷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4、陈松林,论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 2003
5、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0年出版
一、开展季节性的儿童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一年中四季的变化都是幼儿能够直接感受到的,而且这也非常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一年四季的变化也是幼儿园开展教学活动时经常选用的一种主题,这就需要在开展幼儿教学活动时,对季节性主题进行充分利用,以此来实现对幼儿的传统艺术教育,其具体的实施步骤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选用能够表现出不同季节且适合幼儿演唱的歌曲[1]。比如,可以选用《春晓》以供幼儿在春天的时候演唱;选用《知了》以供幼儿在夏季演唱;选用《秋天到了》以供幼儿在秋季演唱;还可以选用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歌以供幼儿在冬季演唱。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特点,同时,让他们对所运用的音乐风格产生深刻的体会。
其次,在不同季节选用合适的国画供幼儿欣赏。比如,可以让幼儿欣赏《游春图》《春山泛舟图》等与季节相关的传统绘画作品,让幼儿体会不同季节中不同绘画技法的运用,让他们学会欣赏传统国画作品,让幼儿能够充分感受到优秀国画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意境,使幼儿在欣赏国画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国画所运用的技法。
二、以节日主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传统节日能够很好地体现出中国元素,以节日主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能够很好地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同时这种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非常高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在以节日主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时,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可以利用传统节日的习俗开展传统艺术教育活动,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性,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拥有不一样的习俗表现,根据不同节日中的不同习俗,可以针对幼儿开展传统艺术教育活动。
比如,可以举办贴春联、写福字等活动;可以针对著名的书法作品开展欣赏活动;可以开展剪窗花活动,让幼儿能够充分地感受到我国的民间艺术;在元宵节的时候,可以与幼儿一起制作花灯、做元宵,利用不同传统节日的不同习俗,可以让幼儿在不同的传统节日中,感受到不一样的习俗文化,让他们能够充分地体验到丰富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
其次,还可以利用传统节日为幼儿开展传统艺术教育活动[2]。不同的传统节日中都会具有特定的节日活动,这些节日活动的开展能够为传统艺术教育的施行提供切实有效的资源。比如,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就会具有特定的舞龙舞狮活动和相应的戏曲表演活动,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则有赛龙舟、吃粽子等特定的活动,这些活动既蕴涵着传统的音乐元素,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一种重要体现。
三、以民族传统文化主题开展教育活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为了让幼儿充分了解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艺术,可以利用民族文化特点来开展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活动[3]。我国的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活动和祭祀方式,每一项民族活动都具有非常独特的音乐作品,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可以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不同的民族文化,以此为基础来开展民族文化学习活动,可以让幼儿了解到不同的民族舞蹈,这样既能开阔到幼儿的视野,又能培养他们良好的民族艺术审美情趣。每个民族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同时也具有独特的民族音乐乐器,这些都是非常丰富的传统艺术教育资源。因此可以根据不同民族之间的不同特点,为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选用不同民族特色的歌唱、欣赏活动[4]。
关键词:传统节日;精神内涵;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是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的重要载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全国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传统节日达两百多种,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农历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和重阳节这六大节日,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通过对天人、群己、义利等关系的约定,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和生命力,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
中华文化有着上万年的文明发展历史,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在于农业。中国传统节日也根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周代才叫“年”。“载”“岁”“年”都是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熟,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收的寓意。清明节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农业上开始忙于春耕春种。江南有农谚这样形容清明:“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种树造林,莫过清明”。另外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秋报的遗俗,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还有重阳节在陕北也是正式收割的季节……故从传统节日的起源看,大多出于农耕目的,虽然在流传过程中,有些节日淡化了农耕印象,但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农耕文化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2 中国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长期受到人们尊崇,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行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它所表现得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精忠爱国”“刚健有为”都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2.1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即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亦即认为人与自然界不是敌对的关系,而是具有不可割裂的关系。 “天人合一”的观念成熟于先秦。《左传》中有许多论述,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了这种观念。无论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他们都强调了“人”必须与“天”相认同、一致、和睦、协调。到汉代董仲舒,天人合一在其思想系统中扮演了中心角色,其特征是具有反馈功能的天人相通而“感应”的有机的整体的宇宙图式。直到宋代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而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的春节迎新、清明踏青、端午赛船、中秋赏月、七月观星、重阳登高都体现了天人合一。
2.2 贵和尚中
中国古代以“和”为最高价值。孔子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同之辩始见于西周末年周太史史伯的言论中。《国语》记述史伯之言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这里对和的意义的解释最为明确。不同的事物相互为“他”,“以他平他”即聚集不同的事物而达到平衡,这叫做“和”,这样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以相同的事物相加,这是“同”,是不能产生新事物的。古人在这里提出了高度关注和积极倡导万物和谐的思想。尚中的“中”即不偏不倚,不走极端的意思。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基本概念。《易传》云:“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就是要人们效法天,在行为上允当适度,中道而行,即“持中”,无过、无不及。贵和尚中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它超越民族、地域、阶级、时代的局限,激励古往今来的中华儿女奋发向上,锐意进取,不断地超越现实。同样这一思想在我国传统节日中也有体现。其中春节最能体现这一精神。春节是我国人民生活中最隆重的节日。民俗的年夜饭一定要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包饺子和面的和就是“和”和“合”的意思,饺子的“饺”是“交”谐音,“合”和“交”是团圆、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
2.3 精忠爱国
精忠爱国思想是我国最悠久的传统。古往今来,也涌现出许多这样的英雄人物。而这一思想在端午节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端午节的来历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听说后纷纷驾船前去打捞,并把用大米包裹的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虾,以免鱼虾吞食屈原的身体。从此,我国人民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和吃粽子等,与屈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屈原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爱国和忧民的楷模,已转化为精忠爱国的象征。
2.4 孝悌之道
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仁”是人生所应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它包含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是各种优秀品德的总和与概括。而在“仁”的诸多道德要求中,“孝”与“悌”被看作既是人之所以为人(即做人)的一种天经地义的纲纪要求,又是一个人“修身养性”,追求“仁”、实践“仁”的根本,在《论语》中,有关“孝悌”的章节达16处之多,足以见得孝悌观念在儒家学说中的地位。同样,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的清明节和重阳节中就有体现。清明节的扫墓活动体现了慎终追远、尊老行孝的历史传统;还有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重九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我国于1989年将重阳节定为了敬老节,这都体现了孝悌之道。
3 中国传统节日的现实意义
3.1 弘扬爱国主义,增强民族凝聚力
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中的典礼和仪式,是民族情感的激发器,其中充盈着亲情情结、敬祖意识、寻根情理、报本观念,最容易唤起对亲人、对家庭、对故乡、对祖国的情感,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同宗同源的民族情、文化同根性的亲和力。所以,办好过好传统节日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同样也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者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好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在海内外华人中有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当前,中国传统节日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节日的无形内容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对于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促进民族认同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发挥其所具有的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好国家认同感,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有力的抵制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渗透。
3.2 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传统节日文化可以增强人与自然的交融,促进人与人的情感联系。中国传统节日大都是岁时节日。岁时节日不仅在节期的选择上根源于自然界的征候,而且大都有为适应季节、气候、物候变化采取相应活动的节俗。如清明万物复苏之期,人们户外踏青,感受大自然朝气蓬勃的生命力;重阳节时逢秋高气爽,人们登高远望,可在大自然里直抒胸臆。同时,传统节日有着浓厚的人情味,几千年来已经成为维(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时机,有着协调、促进人际关系的功能。在人情日渐冷漠的今日,传统节日无疑是“和谐人事”、沟通心灵的平台。
3.3 推动文化生产力发展
传统节日文化的背后实际上存在一条“文化产业链”,节日食品、节日服饰、节日吉祥物、节日文艺展演、节日旅游、信息服务、交通服务等,节日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几乎都可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元素,这些元素如果得到了适当的开发,不仅有利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传统节日有很多符号系统。这些符号或符号(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系统各自都有独立的形式和意义。因此,只要能够找到合适的产品载体,每个符号或符号系统就有可能开发为一种文化消费品(产品)。最近几年市场上越来越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结、灯笼挂饰、鞭炮挂饰、福字、窗花等精美的传统节日吉符的流行,主要就是源于商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商家出于经济利益的追求,自发地把传统吉符打造成了具有现代流行文化时尚元素的商品,使得沉寂多年的传统吉符焕发出了新的生命活力。由此可见,运用商业途径重建传统节日的文化体系,是一条实现经济与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把中国传统节日及其文化作为商品经营,作为产业来经营,作为市场来经营,这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不仅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且是意义重大的事。
总之,我们应该重视传统节日文化。传统节日也要随着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既要发扬民族传统、充盈民族精神,也要与时俱进,增强时代精神的内涵。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只有扎根于群众现代生活的土壤,才有生生不息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黄辉.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8(06).
[2] 李汉秋.让传统佳节温润民族精神[J].红旗文稿,2005(08).
[3] 严正亮.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01).
[4] 董金权.节日符号与文化软实力[J].政工研究动态,2009(Z1).
[5] 卢晨.对传统节日文化现代价值的考虑[J].文学教育,2009(08).
[6] 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齐鲁学刊,2003(05).
[7] 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中西方; 节日文化; 比较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节日是指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是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现,是各地区、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节日作为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包含着一个民族历史形成和沉淀下来的性格、心理、信仰、观念、思维方式以及诸多民族文化深层结构内涵的价值取向,是民族精神在特定的社会土壤中长期孕育的结果和重要载体。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节日。
一、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不同点
1、 中西方传统节日的起源不同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与人文文化有关,西方传统节日主要与宗教文化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最初的雏形是一些祭祀的日子。人们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到自然地变化规律,总结出时令。将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进行归纳排序,便形成了岁时节令。岁时节令不仅指导了我国古代农业,而且深深融入我国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之中,有的节气还成了民间重要节日。如:元旦、立春等。节日活动的目的都与农事生产直接相关。人们通过农闲时的这些欢庆活动,祭祀日月星辰,庆祝五谷丰登,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与中国传统节日相比,西方的传统节日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在西方,人类社会早期的节日活动也具有企盼丰收的性质。自从欧洲大陆被基督教文明侵染后,西方基本所有的影响重大的传统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在这些节日中,圣诞节、复活节和主显节是基督教三大节日。这些节日,有的是信徒自发形成的,有的是教会规定的,几乎贯穿一年的始终。随着基督教跨文明的普世化和欧洲移民向世界各大洲的播散,这些节日大多成为了世界性的节日。
2、 中西方节日文化中价值取向方面的差异
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也源于中西方的不同价值取向:礼仪和法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是反映华夏主文化特征的核心文化。这种礼治思想从集体本位主义出发,强调个体的义务,崇尚个体服从集体,因此中国节日注重的是节庆活动中的集体参与。西方文化中的“法”,是反映西方主文化特征的核心文化,“法”是从社会成员外在行为规则中引出来的范畴。这种法治思想建立于个体本位主义基础之上。西方文化奉行个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注重人的人格和尊严。此外,中国传统节日还注重伦理道德的传承,中国人向来讲究含蓄深沉,提倡以克制的心态发泄欢乐情绪。而西方节日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侧重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心、友爱和亲情。西方的节日文化,十分注重个人性格的张扬与个人情感的表达。风靡欧美各国的狂欢节最能淋漓尽致体现这一文化特点。
二、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相同点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尽管属于两种文化形态,但节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两者还是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
1、 中西方节日表达的愿望是相同的
在中国,春节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具凝聚力的一个节日。春节为一年之始,民间俗称“过年”。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做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
同样的,圣诞节也是西方国家中一年最重要的节日。圣诞的来源据说是为了纪念救世主耶稣的降生。由于圣经记载耶稣生于夜间,故传统称12月24日夜为“圣诞夜”或“平安夜”,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夜饭一样,西方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聚会,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美餐,并齐唱圣诞歌,祈求幸福。
春节与圣诞节的对比,显示出中西方的传统节日都体现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以及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
2、 中西方节日都表达了对生命的崇敬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两者合二为一,成为清明节。清明节有祭祖扫墓、踏青、插柳的习俗,还开展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
西方人的鬼节是万圣节。关于万圣节的由来,最普遍的版本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古西欧人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古西欧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怪异的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人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当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
中国的清明节极具纪念的功效,主要是表达对逝者的悼念和追怀。它体现着中国传统思维中的“死而不朽”的价值观,生命并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学上的延续,更重要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延续。而西方的万圣节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崇敬和对逝者的缅怀。
3、 中西方节日都表达了对永恒爱情的向往
中国古老的七夕节,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节日,称为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七夕节”的意义,更多的是女性祈求美好的生活。因为一则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让七夕有了爱情的成分。
而西方的情人节来历众多,说法不一。其中之一是,公元3世纪,古罗马的战事连绵不断。暴君克劳多斯强迫大批男人奔赴战场。丈夫们不愿抛妻离子,小伙子们难与情人分开,人们怨声载道。克劳多斯恼羞成怒,他不准有情人举行婚礼,甚至命令订了婚的青年解除婚约并开赴前线。罗马人崇敬的修士瓦伦丁对暴君的行为感到非常难过。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瓦伦丁在神庙的祭坛前为他俩悄悄地举行了婚礼。劳多斯闻知此事后,将瓦伦丁投入地牢并将他折磨至死。朋友们把瓦伦丁安葬在圣普拉教堂,那一天是公元270年2月14日。为了纪念他,人们便将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爱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中西方文化中对爱情忠贞的信念都在节日中得到了应验和传播。
三、结束语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文化也逐渐融合在一起,因此对比研究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比,可以透彻地了解中西方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了解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内在价值,使跨文化交际能够更加顺畅地进行。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一方面要接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这一事实,借鉴西方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不能盲目地崇洋,要牢记和弘扬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文化,让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在交流中一起得到发展和传播,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参考文献
[1] 方泽庆.《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比较》[D].山东大学,2008.
[2] 高钰.《浅谈中西方节日文化对比》[M].新西部,2010.
[3] 乐佳妮.《从中西传统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9.
[4] 李景光.《浅析中西方节日的文化渊源及演变发展趋势》[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
[5] 李蜜.《中西方重大节日对比研究》[J].岳阳纸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6] 林丹.《从中西方节日对比中透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J].安徽文学,2010.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文化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形成的文化瑰宝,又是植根于民族民间土壤中的活态文化,其文化内涵及习俗事象都是随着社会文化的演进而变迁的。中国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就是因其具有万古常新的文化精神和与时俱进的传承活力。中国传统节日所具有的活态流变性,决定了我们对它的研究不能仅仅固守于对其源流和古老节庆习俗的考据,更要关注它在当代社会生活和文化语境下的呈现状态,关注广大民众对传统节日的心理诉求和过节方式。所以,关于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非常重要,有助于我们较全面地了解和把握传统节俗在当代的演变、发展情况,了解和认识当代民众的节庆文化需求,进而更好地引导广大民众以他们喜爱的方式过好传统节日,并使传统节日在与时俱进的传承发展中,永葆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引人参与的魅力。
当代中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的迅猛推进,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步让位于都市化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传统节日中的一些农事节庆习俗已经悄然退出节庆文化舞台,一些古老的节庆事象、仪式活动、节日符号,已魅力不再。然而,在周而复始的传统节日中,人们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时,又能巧妙地利用新载体,不断地创造出了一些过节的新形式和新习俗,使传统节日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和生命活力。
围绕本课题,我们对一些民众进行了访谈,同时查阅了大量的有关传统节日的书籍、论文和相关报道。但发现有关本课题的材料不多,民众对一些问题的回答也比较简单。基于我们掌握的情况,对于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的调研进行如下综述、评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传统节庆活动中出现的新形式、新载体
中国的传统节日众多,不可能全面顾及,只能用解剖麻雀的方式,以调研春节为主,兼顾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现将这四大节日呈现出的过节新形式、新载体的情况,做一简要的综述。
(一)当代民众中流行的过节新形式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今天,传统节庆活动的方式与农耕时代已有了越来越多的不同。人们在继承传统节庆文化时,不断地创造出一些与现代生活相交融的文化元素和新的过节方式。最显著的变化是传统节日的过节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个性化了。
春节,人们不再以满足物质享受为期盼,而更多的是追求一种精神或文化的盛宴。因此,对于吃喝穿戴的欲求已不是春节的时尚了,追求身心放松、精神享受成了过年的主要目的。近些年,每逢春节前夕,许多单位都要组织团拜活动,大家欢聚一堂,畅叙友情,喜迎新春。在除夕阖家团聚时,人们除了包饺子、吃年饭、游戏聊天外,又多了一项“除夕团坐看春晚”的新风尚。自从1983年诞生了“春节联欢晚会”后,“央视春晚”便成了年年除夕之夜必不可少的一道精神盛宴。时至今日,收看“央视春晚”几乎成为中国唯一一个大型的、收视率极高的集体性过节的形式。2010年央视广告部公布的数据显示:“CCTV—1、4、7、9频道,以及湖南卫视等23个上星频道同步直播了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国网络电视台、CCTV手机电视和IP电视直播,中国电视长城平台转播了晚会实况。中国网络电视台还通过台海宽频、CCTV手机电视与台湾网、台湾移动运营商合作,成功在台湾落地,覆盖台湾网民及400万手机用户进行春晚直播。”①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又创新高。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对1705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今年央视春晚的收视率为86.1%,地方卫视春晚为33.3%,网络春晚为28.7%。在评论201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时,《纽约时报》称,中国这台长达5个小时的豪华演出,其观众人数轻而易举地超过美国收视冠军“超级碗”橄榄球赛,甚至能与2010年世界杯决赛一较高低,堪称真正的“超级晚”。 ②
在农村,传统“年味儿”更浓,舞龙、耍狮、扭秧歌、跑旱船等古老的欢庆方式依然受到民众的喜爱。在城市,年轻人更热衷于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年,利用年节假日去健身房健身、去图书馆畅游书海、去电影院看大片,或约上朋友去泡网吧、玩具吧、酒吧、咖啡吧等,以追求自由、快乐。众多的人走进互联网看影视剧、交流感情、玩网络游戏等。朋友相聚不再满足古老的游戏,而是唱歌、溜冰、滑雪、跳舞,等等。春节期间,许多城市兴办的庙会非常红火,反映地域文化的各种花会、民间艺术、民俗活动令人目不暇接,古老的民俗文化中又融有现代文化元素,因而,逛庙会依然是广大市民喜爱的过年方式。2011年2月10日BTV《北京新闻》报道:据统计,今年的大年三十儿到初六,全市参加庙会、灯会、展览展示、民俗活动的人流量达到711万人次,表演队伍1157支,表演人数21840人,表演场次1992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83项。其中,十二大庙会入园人数累计398万人次,与去年持平;庙会营业收入4137万元,同比增长3.5%。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思想政治教育;开发利用
节日是人们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以开展有特定主题的社会活动日。它根植于文化系统之中,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它内在地蕴含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有着特定的形态。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生长在中华民族文化大地上的一朵奇葩。传统节日不仅包含衣食住行、娱乐等民间文化习俗,而且还蕴含着科学、哲学、伦理、宗教等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不论从儒家、道家还是后来传入的佛教,中国哲学思想一直围绕着“天人合一”思想不断发展,节日文化也不例外,节日来源于农耕社会节气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来源于自然必然要反映自然,万象更新的春节、春回大地的清明、百虫滋生的端午、寄托相思的中秋节无不体现着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心理。
第二,孝道至上的伦理观,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浓浓人情,不论是春节磕头敬老的孝道文化,清明节祭祀祖先的感恩心境,还是游子归来、万家团圆的中秋之夜无不体现着人伦亲情。节日文化亲情的挖掘是对于现代社会钢筋、水泥、混凝土层层包裹下的淡漠的人际关系的最好的提醒。
第三,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所有的中国传统节日无不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节日期间,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期盼合家团圆、健康长寿,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生活和谐美好的期望,寓意美好,鼓舞人心。
第四,深厚的国家民族情感和爱国精神,传统节日凝结着本名族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不论是纪念屈原的端午、祭奠先祖的清明,还是登高思亲的重阳,都深深的体现着民族的胸怀与爱国大义。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对于单纯的说教,渗透于节日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能得到受众的认同,我们利用传统节日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发挥它的规范功能、引导功能、心理调节功能和凝聚功能。
第一,规范功能。传统节日作为规律的社会活动,依靠传统习惯势力和心理信仰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和意识,对节庆活动的各项要素、各种做法都有具体明确的要求。以春节祭灶为例,“祭灶时将家中原来供的造神供在案上,供上关东糖、糖瓜、南塘、草料一碟,清水一碗,再点上香。然后用关东糖在灶口上抹一抹,表示将灶爷的嘴粘住了,为的是不让他报告本宅所做的恶事,“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在香烧尽后,就将造神和钱粮草料一块儿焚化,凉水则泼在地上,这祭祀之礼便算完了”①传统节日复杂的节日形式虽然带有某些封建迷信的色彩,但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能够起到规范作用,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入到传统节日中,不依靠单纯的说教,而以不成文的礼节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这应该比单纯的理论灌输有更高的时效性。
第二,引导功能。传统节日的形式虽然是丰富多彩的节目活动,但传递的是文化和情感。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引导人们自觉遵守社会规范,践行伦理道德。每个节日都有它特定的引导内容,如春节是亲人团聚的日子,能够联络感情、增加友谊,从而激发人们对团结、祥和的向往;清明节代表着对亲人的怀念,它引导人们孝顺父母,珍爱生命;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人们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传统节日作为一个民族传达情感的重要渠道,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我们应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引导功能,使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参加节日活动,将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教育内容逐步转化为自我的内在意识,然后外化为日常行为,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第三,心理调节功能。“节日是调节人生最美好的精神慰问品,是人类送给自己最美好的礼物。”②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对着的社会、工作和家庭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这样的压力得不到很好的释放,将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传统节日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调节点,是紧张生活的剂,也是人们释放内心情感的重要时机。传统节日对于培养人们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乐观豁达的进取精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四,凝聚功能。所谓凝聚功能是指将分散个体的思想、信念与价值观凝聚成一股力量,充分发挥整体合力,为实现共同目标而不懈奋斗。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标志性的民族文化,已成为增强炎黄子孙凝聚力的重要载体。
三、中国传统节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开发利用
传统节日作为对民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传统节日,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第一,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要使传统节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以更好发挥,首先必须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这样才能使以传统节日为依托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大力宣传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当前,国家十分重视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和建设工作,将端午、清明、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增设为法定假日,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不仅是为了让人们获得更多的休息时间,更是传承节日文化的载体和保障。
宣传和弘扬传统节日,还需要文化部门及专家学者们在内涵上下功夫,在充分利用假期这一载体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橱窗、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节日文化的渊源和内涵的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并接受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另一方面积极围绕节日主题开展活动,为人们参加节庆活动提供平台,让节日文化深入人心,通过节日活动引导人们形成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保障社会和谐。
第三,创新节日活动形式。传统节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依靠丰富的节庆活动来承载,但当前情况下,人们普遍感受到过节的气氛没有以前浓了,过节越来越单调了,这严重制约了传统节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我们应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创新节庆活动的形式,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接受水平和心理特点,以群众乐于参加和便于参与作为举办节庆活动的出发点,不断增强节庆活动的亲和力和感召力,使传统节日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当然,传统节日中也有糟粕,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传统节日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应敏锐鉴别,取其精华,以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使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群众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相得益彰。(作者单位:鲁东大学)
参考文献:
[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钟明善、朱正威.中国传统文化精义[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3]娄淑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4]陈崔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探索[N].科技创新导报.2008.
[5]刘惠,传统节日:青少年德育的重要载体[J].教育导刊。2010.
注解:
【关键词】传统节日 大学生 文化素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和建设者,无疑应该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积淀,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最具民族特色和个性的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增强大学生民族意识、培养爱国情怀、提高文化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节日和大学生文化素养
(一)传统节日概述
“中国传统节日是源自人们生活中的共同需要而通过积淀形成的,并以传统礼仪、仪式、游艺等为重要内容和方式,在特定时空关系中利用相应的物质载体表达思想、信仰、道德、理想等的民众群体活动的日子。”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较重要的传统节日主要包括春节、元宵节、头牙、寒食节 、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腊八节、尾牙、祭灶、除夕等。
(二)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内涵
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主要包括认知、情感、伦理道德和信仰价值观等四个方面。从认知方面来说,要求大学生基本知识丰富,有一定文化品位和文学艺术修养;从情感方面来说,要求大学生具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明辨是非;从伦理道德方面来说,要求大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弘扬“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从信仰价值观方面来说,要求大学生坚持及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弘扬传统节日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意义
(一)传统节日的传承功能从认知方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文化传统深厚,很好地传承了餐饮美食、风俗礼仪、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传统文化。餐饮美食方面如春节的饺子、年糕,端午节的粽子等。风俗礼仪方面如春节要祭祀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等。伦理道德方面如“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传统美德等。文学艺术方面如历代的文人墨客为节日谱写的诗词歌赋,舞狮子、踩高跷、猜灯谜等民间艺术等。大学生通过教育学习或者通过亲身参与传统节日能很好地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传统节日的交流功能从情感方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传统节日具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春节阖家团圆、举国欢庆、邻里乡亲互相拜年,其乐融融;清明远足踏青、拜祭祖先,既体现了孝道又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现代社会,原有的以亲属、伦理关系为纽带的社交网络发生了很大变化,亲友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少,需要更多的通过传统节日来增加亲友相聚的机会。传统节日的情感交流功能能使大学生更好地感受家庭温情和血缘亲情,更加重视亲情、友情和爱情。
(三)传统节日的教化功能从伦理道德方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伦理型文化,它要求广大民众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礼”的规章和“乐”的法则,对民众进行礼乐教化。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礼乐文化内涵,如,清明节有远足踏青、祭拜祖先之礼;端午节有吃粽子划龙舟、缅怀忠烈之礼等等。中华传统节日中所体现出的“仁义、忠孝、廉耻”等礼乐文化基本品格对指导我们现代生活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引导国人尤其是大学生正确对待本民族传统文化,加强伦理道德,提高人文素养具有非常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四)传统节日的凝聚功能从信仰价值观方面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中,传统节日逐步成为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结晶,成为凝聚中华儿女民族感情的强大纽带。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保护和弘扬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用传统节日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育,对于青年大学生“树魂立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三、大学生传统节日观调查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传统节日观现状,2012年3月份,笔者在宁波的四所高校(宁波大学、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中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85份,有效回收率97%。被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45.8%,女生占54.2%。调查对象涵盖了文科、理科和工科的学生,其中文科类占52.3%,理工科类占47.7%。在发放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我们还召开了一次座谈会,更深入更详细的了解了情况。
(一)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情况
对于中国传统节日,24.2%的大学生能说出3—5个,50.5%的大学生能说出6—9个,其余25.3%的大学生能说出10个及以上的中国传统节日的名称。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及其包含的文化内涵的了解, 大学生中10.4%的能了解10个及以上,18.6%的能了解6—9个, 49.8%的能了解3—5个, 21.2%的了解1—2个。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途径主要包括:家庭教育(65%)、亲身参与(54.4%)、媒体传播(39.8%)、学校教育(10.2%)和其他(13.7%)。这表明,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度较高,但了解较浅,不够深入和全面。认知途径以家庭教育和亲身参与为主,学校教育较为欠缺。
(二)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参与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经常过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98.2%)、中秋节(87.6%)、元宵节(85.1%)、端午节(59.7%)、清明节(54.3%)和七夕节(25.6%)。其他节日如腊八节、中元节等则参与较少或从不参与。大学生在过传统节日时,参与比例较高的传统节日习俗依次为:春节吃年夜饭、放鞭炮、贴春联,清明节祭祖扫墓,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七夕节与喜欢的人约会等,其他传统节日习俗则较少参与。这表明大学生能积极参与主要传统节日和坚持一部分传统节日习俗,但对于一些不是特别重大的传统节日和其他一些节日习俗参与相对较少。
(三)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基本态度
在调查中,大学生们均表示中国传统节日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但大学生们也普遍表示现在的传统节日氛围不够浓厚(47.8%),节日形式不够活泼有趣(32.3%),节日内涵的宣传和挖掘还不够(31.8%)。在对待中西方节日这一问题上,相当多的大学生表示出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的喜爱,但同学们也普遍表示过西方节日只是对过传统节日的一种补充而不是取代。这表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但西方节日对传统节日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
四、弘扬传统节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对策思考
(一)政府引导与还节于民相结合,构建弘扬传统节日的大环境
政府引导与还节于民相结合,指的是老百姓是过节的主体,政府是节日的引导者与宣传者。一方面政府不要在老百姓过节的方式上给予过多地干涉,以保持节日文化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政府要做好传统节日的引导和宣传,着重从两个方面做好工作:
1. 保持传统节日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发掘节日文化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表现形式上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政府要保持传统节日的民族性,发掘节日文化内涵。具体来讲,就要保护和大力宣传传统节日物质、精神和仪式三方面的民族文化传统。如,物质方面对年画、生肖产品、中国结等节庆用品,饺子、年糕、汤圆等节日美食的文化内涵进行大力宣传;仪式方面可精心开展如舞龙舞狮、灯会、文化庙会等;精神方面要注意提炼传统节日文化主题,如春节期间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聚的主题等。
2. 拓展传统节日的娱乐性和公共性,加强节日文化创新
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主张“要形成家庭生活和公众生活相衔接的节日传统”“娱乐是节日的灵魂”。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活动多是在家庭、家族范围内进行,缺少轻松浪漫的娱乐氛围和大型欢庆活动。因此,政府要在传统节日的娱乐性和公共性方面进行拓展,适当引入商业元素。在节日文化的表现手段上,可在节庆文化产品、节庆用语、节日食品等方面推陈出新,如近些年清明节兴起的网络祭奠、将七夕节包装为“中国情人节”等,都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参与。此外,政府还应在公共场所举办多种欢庆游艺活动,让更多的人们体味到节庆的欢乐。
(二)节日教育与节日参与相结合,学校与家庭共同引导和谐的节日文化
节日教育与节日参与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从前面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参与情况总体较好,但在认知、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还有欠缺。
1. 高校要多开展节日实践活动,将节日教育与参与相结合
从调查得知,大学生节日认知途径以家庭教育和亲身参与为主,学校教育较为欠缺。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尤其是节日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教育方面除了传统的课堂、讲座、论坛等外,还要突出实践教育。如端午节的包粽子吃粽子活动,中秋节的赏月咏诗、文艺联欢活动等。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让学生接受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达到提高文化素养的目的。
2. 家庭要注重对大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熏陶,加强亲情交流
相对于社会和学校而言,家庭对大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具备更好的亲情优势,具有言传身教和终身教育的特点。家长自身要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坚持传统节日习俗,从而使子女耳濡目染。此外,家长还要注意避免传统节日情感交流的庸俗化。如,“压岁钱”是极为普遍的岁时节令习俗,谓能压邪驱鬼,借以祝福,但现实社会生活中则异化为了一种攀比之风。家长应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从而形成良好的家庭节日文化环境。
(三)大学生要理性对待中西文化,通过“文化自觉”实现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但西方节日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既要避免崇洋,又要有开放和兼容的气魄。著名社会学家先生曾提出过“文化自觉”的概念,他指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
对于大学生而言,“文化自觉”首先意味着要有“自知之明”,即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认同本国本民族的节日文化。其次意味着要承担“文化责任”,即要将节日文化的接受与传承作为自己的一种责任,作为自身文化归属的一种象征。最后意味着“自我创建”,即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为弘扬和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如,将传统节日文化的符号和仪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与现代生活观念和习惯相结合进行改良创新;将西方节日中欢乐有趣、注重交往交流等好的方面吸收借鉴到传统节日文化中去等等。
【参考文献】
[1]杨红英.增进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文化情感刍议[J].教育评论,2009(6).
[2]陈建胜.传统节日之淡化与中国社会之转型[J].理论界,2007(9).
[3]方敏.浅论传统节日与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10).
[4]黄涛.保护传统节日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 [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5]李心峰.当前专家学者关于中华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探讨[J].艺术百家,2012(4).
关键词: 高中生 传统节日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智慧、道德,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平台,是我们的“根”,重拾和复兴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请善待传统节日。
可最近研究小组进行的《我们的节日――高中生中国传统节日认知调查》显示92%的学生认为传统节日的气氛变淡了,曾几何时,连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也没有往年热闹,春节、中秋、端午这些节日吃的越来越好,可让我们感觉这些节日离我们越来越远,传统节日怎么了?
从客观方面看,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主要以吃喝饮食为主题,伴随着时展,生活条件改善,人们不再对月饼、粽子等有兴趣;温饱解决,昔日“穿新衣、戴新帽”的期盼降低。交通通讯技术日益发达,人际沟通方式多了,过节时“团圆”的渴望降低。节日娱乐活动更多了,人们对放风筝、看花灯等民俗活动兴趣下降。现在中国高速发展,每一个人都处在忙碌之中,工作学习压力大,在进行的调查中不能坚持传统节日习俗的原因中没有时间占51.3%。经济全球化,世界青年的生活方式日益接近,趋同。西方文化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的流传,简单轻松,富有浪漫气息。节日意义被商业化扭曲,成了商家借机赚钱的机会,这些都在无形中消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从传统节日自身看,传统节日不受高中生欢迎的原因中,庆祝形式单一,缺乏能提起人们兴趣的精神文化活动排在第一和第二位,传承固然重要,但缺乏创新的传承是没有生机的,传统节日需要创新。
注重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从而让高中生树立传统节日的文化自信。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蕴藏的内涵。如中秋节这个古代中国最具诗意、最有清誉的节日,在今天却被蒙上“月饼节”的恶名,成了专门吃月饼的日子,究其原因在于中秋节内涵缺失,传统节日的传承应该是精神内涵传承和形式传承并重。即使是吃,也是有讲究的,是精神生活的延伸。而抽空这些精神的内涵,只剩下热闹和吃,甚至演变成推销热闹和吃,传统节日只会越来越淡。在进行的调查中,只有6%的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历、故事能讲不少,而且讲得基本准确。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迫切,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是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家、学校管理者、普通教师应该研究的问题。
创新传统节日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喜欢。调查中反映出传统节日不受一些高中生欢迎的原因中处于第一、第二位的是庆祝形式单一,缺乏能提起人们兴趣的精神文化活动,而且这些庆祝活动中有一些封建迷信色彩。有一些形式遭到人们的反对,如南京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在这样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创新传统节日活动形式,给传统节日以新的活力。如开展辩论赛,就春节期间是否该禁鞭等展开辩论,元宵节学做元宵,制灯笼,猜灯谜;清明节踏青;端午节讲屈原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拔河健身运动;重阳节进行敬老爱老活动。传统节日需要新的符号。这方面可以借鉴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有苹果、圣诞老人,情人节有玫瑰,都是一些富有浪漫欢快的节日符号,可以开展传统节日符号的征集评比。
要改变疏远传统文化的状况,必须创造更多环境条件,唤醒高中生对优秀节日的自觉意识。将传统节日和学校德育学科课程相结合,发现传统节日的道德之光。如重阳节中中华民族尊老的优良美德,端午节中屈原上下求索、九死未悔的爱国情怀等都可以挖掘运用于学校德育中,通过主题班会、宣传海报等传播给高中生。我坚信将传统节日文化与高中生德育课程巧妙对接,开发其中蕴涵的道德教育资源,并赋予时代教育主题,学习人类先进道德、学习做人的道理,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那么既能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含义的理解,又能避免新一代的文化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