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德育的特点和地位范文

德育的特点和地位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德育的特点和地位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德育的特点和地位

第1篇

一、身体练习规定了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

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学生在从事身体练习的过程中,通过体验而获得的身体认知就是技术,而技术又通过学生的不断实践而被掌握就是技能。由此可见,体育课中技能的形成离不开身体练习,体育课中身体练习的重要地位,直接体现在体育技术与技能的重要地位,体育技术与技能也就成了其学科特征。可见,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技术技能为主要特征,既为体育课的多种风格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也为不同学制阶段的体育课的多种形式提供了实践上的指导。

二、身体练习是体育课上技能形成的基础

新课程在改革进程中广大体育教师的认识也得到了提高――通过身体练习可以实现身体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的结论也被认可,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认识。但是,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应属于体能的范畴,诸如,走,跑,跳,投,支撑,翻滚等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既属于体能又属于技能,这些技能的高低主要是通过体育课中身体练习也成为动作,即通过后天的身体练习而获得的。

三、身体练习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新课标上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身体练习的多样性,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一些竞技运动项目移植到同样课堂上来,经过认真的选择,组合与改造使之成为体育课程的内容。但入选以后其适应身体练习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校的客观实际。特别是一些竞技项目中的技术技能的高难度,运动负荷的大强度,学生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是难以适应的要能引起我们的注意。

四、身体练习的可替换性

第2篇

【关键词】建筑电气;单相非线性设备;谐波特性;电能质量;谐波电流;谐波治理

0 引言

在理想的供电系统中,电能以单一恒定的工业频率(50Hz或60Hz)与规定幅值的稳定电压供电,对电能质量用频率和电压来衡量。因此各国就用频率和电压的允许偏差值对电能质量进行衡量并作出规定。但仅用这两个指标来表征电能的质量并不完善,波形畸变和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三相电压和电流的不平衡也是影响电能质量的重要因素,这两个问题在过去未对电力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

1 电力系统中谐波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目前,随着非线性设备的大量使用,电力系统谐波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非线性设备将发电机向电力系统提供的基波功率转化为各次谐波能量,成为“谐波能量”源,被称为电力系统谐波源。作为谐波源,非线性设备可大致划分为如下三类:

(1)以具有强烈非线性特征的电弧为工作介质的设备,如气体放电灯、交流电弧炉和交流弧焊机等;

(2)指具有铁磁饱和特性的铁芯设备,如变压器和电抗器等;

(3)以电力电子元件为基础的开关电源设备,如各种电力电子变流设备(整流器、逆变器、变频器等),相控调速和调压装置,大容量的电力晶闸管可控开关设备等。

在电力系统中,谐波危害问题随着谐波设备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日趋恶化,引起了学术界和供用电部门的密切关注。谐波不仅会消耗系统的无功功率储备,其危害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谐波引起的热损耗。谐波增加设备的铜耗、铁耗和介质损耗从而加剧设备的热应力。因谐波电流的频率为基波频率的整数倍,高频电流流过导体时,由于集肤效应(当交变电流流过导线时,导线周围变化的磁场也要在导线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使沿导线截面的电流分布不均匀。特别当频率较高时,此电流几乎是在导线表面附近的一薄层中流动,这就是所谓的“集肤效应”)的作用,导体对谐波电流的有效电阻增加,从而增加了设备的功率损耗、电能损耗,使导体的发热严重。

(2)谐波对通信系统造成的干扰。谐波对邻近通信线路产生谐波电压的静电干扰和谐波电流的电磁干扰,引起通信系统的噪音,降低信号的传输质量,降低语言或图像的清晰度,甚至会破坏信号的正常传递,引起信号的丢失,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在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系统中,由于谐波的影响,造成系统误动作,甚至无法运行,在谐波和基波的综合作用下,曾有多次触发电话响铃的记载,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将威胁到通信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3)谐波对住宅和办公建筑中低压电器造成的不良影响。计算机、绘图仪、打印机和很多家用电器、灯具既是小型或微型谐波源,也是受谐波有害影响的电器,谐波会使计算机数据丢失,程序出错,甚至损坏;谐波影响自动控制的家用电器的正常工作,如电视机、收音机、洗衣机等荧光灯的伏安特性是严重非线性的,因此会引起严重的谐波电流,其中3次谐波电流含量最高,同时电网中的谐波又会使日光灯、白炽灯异常发热减少其使用寿命,特别是对白炽灯光源的的影响,美国 EIS照明手册指出,若谐波引起电压升高5%,则白炽灯寿命降低47%。

2 低压单相非线性负荷的使用特性及危害

当今社会,节能是发展的主题,在这种意识的驱动下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得更加迅速。美国IEEE学会认为,伴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当代最重要的科技进步,已涌现出大量的作为非线性用电负荷的敏感电子器件。其负荷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要上升到1992年的4-5倍。英国同样有学者认为,自60年代以来由于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若谐波畸变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到80年代末,英国的供电电压畸变率可能高达10%。目前,电力电子设备被大量地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CFL、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空调、微波炉、电视机、冰箱等非线性设备被大量使用在住宅和办公楼建筑,谐波注入量因此而迅速增加。这些非线性设备与传统大功率谐波源有很大差异。传统的分析方法把各谐波设备看作固定谐波电流源或电压源,在这里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这取决于此类小功率谐波源的数量大、分布地域广,且不同设备间谐波相位具有较大的差异,既不能像大功率谐波源那样对其单独补偿,也不能对其进行简单的数值叠加。

低压配电系统单个非线性负荷如节能灯、计算机等接入系统并不会造成严重影响,但由于其数量众多,其总谐波危害不容忽视。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单相非线性负荷所产生的谐波,除了使电能的生产、传输和利用的效率降低,使电气设备过热、产生振动和噪声,并使绝缘老化,使用寿命缩短等危害以外,更严重危害之一,非线性负荷的广泛使用将导致大量3次及其倍数次谐波从中性线流过,其电流有效值甚至会超过流经相线的电流有效值。在现行的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对非线性负荷引发的谐波问题没有充分地考虑,认为流经中性线电流比相线电流小得多,在设计时中性线截面选择得较小。在大量3次及其倍数次谐波电流流过中性线时,中性线电流明显增大,甚至会超过相线电流,选择偏小的中性线截面积将使导线过载过热、损坏其绝缘,甚至会引发短路火灾,为电气火灾事故埋下巨大的隐患。

3 低压单相非线性负荷谐波特性研究的必要性

目前,电力系统中谐波畸变引发的电能质量问题,逐渐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其中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节能灯、计算机、电视机等单相非线性设备,对电力系统造成的谐波危害也日趋严重。对谐波治理的措施主要有三种:

(1)受端治理,即从受到谐波影响的设备或系统出发,提高它们抗谐波干扰能力;(2)主动治理,即从谐波源本身出发,使谐波源不产生谐波或降低其产生的谐波;(3)被动治理,即加设滤波器,阻碍谐波源产生的谐波注入电网,或阻碍电力系统谐波流入负载端。被动治理谐波的措施主要有:采用无源滤波器的谐波治理;采用有源滤波器的谐波治理;采用混合型有源滤波器进行谐波治理。混合滤波器可降低治理投资、改善传统滤波器的技术性能,成为未来抑制谐波的新的方向。但由于低压配电系统中这些单相非线性设备的功率小,分布广等特点,给谐波治理造成了困难。

另外,在低压配电系统中,谐波引起线缆过载导致短路火灾的问题也日趋严重。我国电气火灾火灾问题尤为严重,占火灾总数的30%,因电气火灾造成的损失占火灾总损失的40%,严重威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电气火灾中又以线路短路火灾居多,约占电气火灾的40%,因此防短路火灾是防电气火灾的重点。而线路因过载加剧绝缘劣化以致失效而引起短路是较为主要的一条。目前基于电力电子电路的单相用电设备(非线性负载)的广泛使用,导致低压配电系统谐波问题日益突出,时有因谐波过载而导致导线过热引发火灾的报道。

4 结束语

总之,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相非线性设备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低压配电系统的电能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琪辉,刘涛.民用建筑用电中的谐波危害及抑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1,23(2):81-86.

第3篇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和特点可以用“疯狂”这个词来形容,房地产乱象其实是我国经济脆弱的一种表现。

早在2007年,上一次流动性泛滥使得房地产价格飙升,随之而来的是信贷紧缩、打击囤地等调控政策出台,全国大中城市的房价疯狂上涨终于出现了缓和的趋势,一些城市的房价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调。但是,这次调控由于金融危机的突发又戛然而止,高举的皮鞭缓缓落下,市场也象猜透父母心理的孩子一样肆无忌惮,房价时过不久再次飙涨。房价的虚高和政策的朝令夕改投射出中国经济的脆弱阴影,GDP的增长对房地产业的过分依赖,使国家在进行经济调整时掣肘于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里,应该看到问题不是出在房地产,而在于国民经济中的其他产业过于羸弱,各种产业发展的不均衡突出了房地产在GDP中的权重。我们不能因为腿部萎缩了,就说是因为臂膀的粗壮让身体看起来不匀称。目前,房地产投资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接近20%,占GDP的比重为13.11%,考虑到我国正处于大规模城镇化和大面积棚户区改造这一长期进程中,这些数据并不是不合理的经济现象。

丛另一方面看,房地产不能也不应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我们不能因为其他产业的羸弱就赋予房地产无法承担的使命。国家的支柱产业是整个国家经济的栋梁,能够支撑、拉动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过去的支柱产业是铁路、钢铁、石油、飞机和汽车制造业,现在是航天、信息产业;日本是汽车、电子、光学和计算机产业,日本因此坐定了世界经济排名的第二把交椅,实现了国家复兴。迄今为止,世界经济史上只有凭着传统的制造业和新兴的信息产业,才能支撑和带动现代化经济发展,没有哪个国家能凭借盖房子把国家带进现代化。这是因为前者不仅带来产品,同时还刺激科技进步,提高效率,形成获取巨大利润和扩大再生产的良性循环。这种循环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正因为我国没有形成拥有自主产权和产业标准的支柱产业,过剩的流动资金无法从实体经济找到既安全又稳定的投资渠道,因此房地产才成为了中国投机资本长期青睐的对象,并助长了房地产的投机和恶性膨胀。依靠廉价成本支撑的出口和依靠资金推动的房地产,曾长期是支持我国经济腾飞的两副引擎,这也是发生金融危机后,出口出现问题使国家迫不得已重启另一个引擎――房地产的根本原因。这种有着严重缺陷的经济发展模式必将制约经济的发展,并且会让国家的刺激和紧缩政策产生变形和失效。

由于我国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长期偏离了“居者有其屋”的发展方向,房地产渐趋成为投机和致富的手段。由于房地产是关乎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疯狂会主动进行调整和打压。虽然如此,房地产所折射出的国民经济结构问题是不会随短期调控政策而发生逆转的;因此,经济结构的不合理而导致的资源错配还会长期存在下去,调控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负面效应也会迫使调控政策适时收手。在房地产这个投资领域就会出现在政策调整和经济增长需求之间不断地寻优和纠偏的动作,房价将在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下,形成长期震荡向上的走势。

长期、反复走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必然结果,政策调整和资金推动将成为此消彼长的一对矛盾体。因此,房地产市场在我国支柱产业没有形成以前,在可以预见的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将是长期投资的较好选择。

第4篇

关键词:德育实效性;现状;策略

一、德育实效性的内涵

狭义的德育,指道德教育;广义上的德育,指以品德教育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过程则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的心理、品德和思想健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传承先进文化,不断建构和提升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活动。

所谓德育实效性,就是德育的实际效果,通俗地说就是学校或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的心灵中到底有什么样的实际效果。

二、德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学校德育指导思想上忽视其地位性

我国的各中小学普遍存在着“重成绩,轻德育”的倾向,认为“三率”,“毕业率、升学率、优秀率”才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硬道理”,导致学校德育工作“提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盛行,普遍没有对德育足够重视,这样的观念现在看来是错误的,是不合时宜的。

(二)德育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应该是道德的主体,道德情感的主体,道德实践的主体,但是以往的德育过于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置于被动接受教导训诫的客体地位,在教育方法上偏重“被动灌输式”和“片面管束式”,忽视甚或抑制了学生的主体判断与选择。同时,在强调德育首位时,任意拔高关于政治的、信仰的、理想的、自由王国的认同,这些“高、大、空”的内容,不仅使德育陷入空洞注疏和运动式口号宣传的泥潭,而且使学生感到遥不可及。这种客体化的、没有参与决策权的学习使学生处于一个“他者”地位,又怎能期望他们对德育产生积极的态度呢?

(三)德育在方式方法上忽视其渗透性和多样性

德育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的教育,德育是一种文化,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整个教育过程中,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自然流露的教育。德育工作,也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并与时俱进。那种硬贴政治标签的空洞说教和“管”“灌”“卡”“压”的行政手段,手法单一,硬性老套,无疑削弱了德育的功能。

三、增强德育实效性的策略

所谓德育实效性,就是德育的实际效果,通俗地说就是学校或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的心灵中到底有什么样的实际效果。要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应做到:

(一)重视德育的重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德育是衡量人才的最基本的准则。从学校讲,它的内涵牵涉到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这几方面都得到了发展,才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应该改变。学校教育作为最根本的教育手段,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才无德不可用,德育工作应该被视为学校正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领导带头,全员动员,责无旁贷,从小抓起,不得忽视。

(二)提高德育的科学性

成功的教育首先必须是建立在对受教育者真正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在道德教育方面要切实使学生乐于接受,起点就不能固定在把学生当作被动受体这一传统模式上,而必须确定在对教育对象实事求是的把握上,摸索出符合时代特征和学生特点的新方法。教育方式、教育途径、教育评价体系应合理,与时俱进,具有科学性。

(三)转变德育育人模式、育人方式

主要是改变过去学校的教书与育人分离、管理与育人分离、环境与育人分离的现象,致力于构建新型的德育模式,除了课堂教育主渠道外,社会实践、党团组织,以及校园文化和日常德育等多渠道都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应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打破传统的狭小的德育天地,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就整个社会而言,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要形成一体化,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德育的最佳效果。转变育人方法,主要改变过去学校育人工作方法落后、内容单一、手段呆板的现状,更新德育教学观念,突破课堂德育空间,让德育从课堂走向社会,从说教走向实践,从遥远走向身边。

综上所述,德育始终是一个社会性的大课题,要扭转新时期德育工作之薄弱局面,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不但需要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让我们共同来营造适应青少年成长的大德育环境,给学生以好坏、是非的肯定评价,使社会道德在他们身上迅速内化,转化为他们自身的道德行为的提高,从而促进我校我省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之未来整体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第5篇

一、 探求德育本意,从本源上廓清德育的内涵外延

德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直接作用于人的灵魂和精神世界的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活得有意义、有价值,使人向善的方向发展。”可见,德育不仅是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更是对学生的道德、心理品质的教育以及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培养;换言之,德育要以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完善人、成就人为根本宗旨。过去,我们对德育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偏差,德育被赋予了很多的本不属于自己的功能,德育逐渐被工具化和功利化,更多地承担了政治教化的任务和意识形态的盾牌、铁幕,这实际上背离了德育的本义。只有廓清了德育的内涵外延,才能回归到德育本真。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在社会道德观念方面的教育都日益趋向社会人文主义的大道德观念,提高人文素质,弘扬人性。人文素质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即关于人类生存目的的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为何而生”,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较好地解决个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使每个人的智力、品德、情感、体格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个人的整体素质。因此,所有教育活动,包括德育都要从尊重人开始,以人性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要培养人,关心人,给人以发展提高的机会,要帮助人、爱护人,弘扬人的生物性;同时要满足人的合理要求,满足人高层次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最终达到人的社会性与生物性和谐统一。

二、 找准工作着力点,转变德育观念,确立正确的德育目标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无法唤起其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会使其对教育产生抵触。转变观念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主体参与的德育方式。提高其主动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增强学校德育实效。因此,转变观念具体而言就是:建立以教育对象为主体,适合教育对象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改善德育工作,提高工作实效的首要问题不是方法问题,更不是内容问题,而是观念问题,观念的转变必然会带来方法的变革和内容的更新。转变观念就是要以现代教育功能论为基础,全面实现教育功能的统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既不能因为强调教育社会功能的重要,而忽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又不能版面追求个人的自由发展,否定教育的社会功能。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期以来,德育目标定位上的“高、大、空、远”,使德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德育工作方法缺乏活力,德育工作的机制不够健全等诸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造成了目前学校德育工作“看起来重要、说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要提高德育效率,必须对德育目标重新定位,确立以下德育目标: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学生基本道德规范,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姿态去适应并驾驭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

三、 树立大德育观,齐抓共管,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大德育观即德育的社会观,在学校树立“三全”德育思想,即:全员――所有教职工都是德育人员,全校师生要共同参与。全方位――学生所有教材都是德育教材,充分挖掘各科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全过程――将学校所有活动均视为德育活动,抓住一切时机,全面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形成“人人都抓德育,事事与德育有关”的德育工作大环境。

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均不相同,各有优势和不足,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如何在这三种教育导向的前提下,全面实施德育大目标,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形成三位一体的合力网络是提高德育整体实效性的基础,也是从全局上根本转变德育薄弱现状的重要环节。学校也可与社区联手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德育优势,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合力网络的德育大格局,使学生在校与在家的5+2天时间内都能接受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德育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结合实际,走进社会、生活,适应学生心理实际,确定德育工作内容

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上,要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来开展教育,确定目标要实际有效。 要遵循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办事,要求青少年从日常行为习惯入手开展近距离、小目标、经常化的德育教育,使社会要求、学校规范“内化”成他们自己的道德行为标准。比如:文明上网、按时到校、爱护公物、团结同学、刻苦学习、尊敬师长、生活节俭等等,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使学生感受到德育就在身边。

积极探索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体现社会化、人文化特点的内容、方法和载体。更加注重德育的实践性、体验性、养成性。当前,学校德育必须注重有效地将德育的主旨内化为学生的心志,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文明的品行、高雅的品位、健康的品行、优秀的品质和高尚的品格,尤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同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与学生日常生存能力有关的训练以及危机状态下紧急干预知识的学习,使他们成为自理自立的人。

五、 创新载体,走入学生心灵,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文化对人的影响,既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也来自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因此要提高德育实效,既要创造良好

第6篇

以正确的德育理念作指导,就会把德育真正摆在“灵魂”和“为首”的地位,沿着育人的正确方向,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取得有效的结果。更新教师和班主任德育理念是提高德育现实性、针对性、实效性的前提条件。理念更新了才能摆位正确、目标明确,才能引起方法的变革,提高工作的实效。只有教师和班主任更新德育理念,才能实现德育实效性的稳步提高。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新课程下的德育理念有哪些新内容呢?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德育理念

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要求德育工作者务必坚持如下原则:一是真诚理解;二是肯定认可,三是设身处地。素质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健康的人。

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是现行教育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它有着丰富的内涵。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

确立“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德育理念,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个性化德育观念的本质是把社会道德内化、转化为个体的品德,强调以个性心理教育为基础,要求在德育中,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从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爱好、志向)、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等方面考虑,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实现其人生的价值。

基于这一理念,学校德育工作不能把学生作为客体的、被动的教育对象,而应从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考虑,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有尊严、能自主选择且有创造活力的人。学校的各种规范不能再是一种束缚和制约,而是一种保证个体发展、使学生自律以改造自我的积极因素。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要提倡多样化,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心理特征,要有不同的德育目标。德育档案也要个性化,能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德育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

让学生置身于具体道德矛盾之中并主动寻找解决方法,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极佳途径。笔者经常主动与学生聊天,了解他们对具体事情的态度,及时肯定他们的正确认识,也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看法。

“主体德育”,就是要根据学生品德成长规律,激活学生德育发展潜能,促使学生自觉形成追求高尚目标的愿望、行为和能力,进而实现学生自觉地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需求,自我拟定发展目标、自我督促、自我评估、自我反省、自我激励、自我调控,使德育成为“主体德育”的过程。“主体德育”更关注德育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人,德育的过程以学生主体的发展为转移。

在德育教育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利于培养开放性人才。这样就需要着力构建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发挥学生特长,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激发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我们坚持开展教育实践周活动,让学生尝试当校长助理、主任助理,在班级则尝试当班主任助理、班长等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德育工作的特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塑造和自我辨析,把时代的要求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使其具有优良的品德。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同时,教师也要大胆地坚持正确方向,这样才能全面地处理二者的关系。

二、坚持和谐发展的德育理念

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学生各方面和谐地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

坚持德育主体理念就是要求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者根据人自身、教育与社会需要,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德育需求,创设一系列和谐、民主、宽松的德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从而达到养成学生自主、主动、创造性地参加德育活动的目的。这就必须把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重视在德育过程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他们自主判断,科学地认识自己与社会、集体、他人、自然的关系,做到根据自己的思考和自己的判断,理解社会,顺应自然,接纳外界,并自觉参与社会改造,从而认识自我存在的价值、人生的真谛,把握人生的方向,服务于社会。在这个问题上,我采取同学生一起参加义务劳动,一起帮助困难同学,一起献血,一起看电影,一起探望贫困老人等方式,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

和谐德育,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一是提升校园和班级文化层次,发挥软环境的育人功能。二是加强社区教育,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格局。坚持德育的社会化和开放性,加强社区教育,充分挖掘、整合社区德育资源,努力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格局,不断丰富社区教育的内涵。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突出一个“实”字,讲究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形成的过程有它的自身特点:一是由浅入深,逐渐深化;二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影响;三是有较强的实践性。以上特点是学校德育工作者应遵循的道德素质教育规律,它对道德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个“实”字。“实”可以概括为起点、切入点要扎实,时间、空间要充实,活动内容要有实效。“实”是德育地位的体现。确定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应从基础教育的实际出发,既要考虑到德育在学校教育整体中的地位,又要研究德育的特殊性。德育工作做的实,学校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就落的实,德育工作才能实实在在地促进“五育”并举。

德育操作的原则应该是实效性,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以下原则:1.起点低,循序渐进的原则。学校德育工作有它的整体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目标和任务的达到要经过一段实践过程。目标实施起点要低,要使学生都能参与、都能接受,再结合阶段的发展特点,循序渐进。2.学生主动参与的原则。各种德育活动的基础是学生参与。“教师讲,学生听”是被动参与。以学生为主体、为主导的活动是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参与的效果远比被动参与强。3.寓教于学的原则。学校最多、最经常的活动是学科教学,所以德育实效性的发展必须与教育相结合,寓教于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要经过经常的规范性培养,要抓落实,以使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

二、解决“三个因素”间的矛盾,促使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发挥

德育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规范教育影响以及受教育者接受影响的过程。构成这种教育过程的因素主要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规范。德育教育过程就是以上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发展,是解决三个因素之间的矛盾的过程。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三个因素的矛盾。

1.德育教育实际上是教育者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马列主义理论和社会道德规范教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首先必须自己接受或者较完整地掌握社会要求。具体地讲,德育工作者要顺利完成教学目的,就要准确领会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将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和教材的内容所反映的社会要求转为自己的思想,然后通过言传身教,将社会要求传授给学生。反之,不但达不到教学目的,而且有愧于社会要求。

2.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工作者,要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必须自己认同社会要求,将社会要求完整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同时引导学生更好地观察世界、理解人生意义与目的,净化灵魂、完善人格,寻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之,教师不能接受社会的要求,而只是出于职业要求,例行公事或开展教育工作,甚至将自己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带给学生,将社会的反文化宣泄给学生,就会而使学生形成一些不良的或者错误的政治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样就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第8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班主任工作;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051-01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中学时期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帮助学生建立健全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塑造自我完满人格的关键性时期。而促进中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职责,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初中班主任的身上。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初中班主任应当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兴趣爱好来开展相应的德育工作。良好的德育工作能在切实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对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评判标准,帮助学生在应对复杂现实时能够更加游刃有余。因此,初中班主任要积极探索与实践德育工作的开展方式,革新自我观念,加强自身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班主任要做好德育工作,首要在于确保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往往对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地位的认识有所偏差。班主任主观上认为,在德育工作中自己应当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只要本分地听从教师的教导就好了。这样就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同时也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做好德育工作,就要求教师要重新审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放到与自己对等的地位上,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最终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对话、交流的关系,即意味着班主任要充分地尊重和保障学生的人格尊严,要肯定初中学生具有自我独立的人格,肯定学生与教师一样,在精神上都是同样独立的,学生也具有表达愿望、诉说自我需求[1]。不过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还是要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作用。与初中生相比,班主任的人生阅历和知识水平都远远高于他们,因此在德育工作中要给予学生们以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在引导和帮助的过程中,班主任不应在学生面前摆出一份高高在上的姿态,也不应单纯地进行相关知识的灌输,而需通过娓娓道来的方式,耐心、细心地进行教导,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

二、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环境,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之前,应当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健康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班级文化是指一个班级的成员在其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一种精神面貌。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能够帮助班主任在开展相关德育工作时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学生在这种外部环境中,能够充分感受到美的存在,受到美的熏陶,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为了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首先,确保教室环境干净舒适。要求值日生做好每天的教师清洁工作,将值日活动落实到位;其次,适当增添一些室内装饰。例如在室内放置几盆盆栽或者假花,美化教师形象;第三,构建文化学习氛围。班主任可以在教室一角设置一个图书天地,引导学生通过以图书互换阅读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阅读的良好习惯。班主任只有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断重视班级正确价值导向的建立,做学生的典型和榜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现实感召力和精神引导。

三、积极采用多种德育教育方式

1、沟通交流法

班主任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是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沟通交流之前,班主任应当对谈话的目的和内容进行确定,并且选择好合适的谈话场所和时间。在正式谈话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真诚地对话和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帮助学生消除在与班主任对话时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和不安全感,真正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在和他交朋友,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2]。此外,教师在开展交流教育时,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谈话,以达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目的。

2、自主管理法

自主管理法是班主任在班级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程度自律能力的基础上所采用的一种德育方法。它要求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通过给予每个学生以平等、自主的权利,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日常管理活动当中来。在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给予实时引导,要求学生要正确处理班级日常人际关系,对于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给予实时自省和及时纠正,以确保德育工作能够在班级生活中正常开展。通过采用自主管理办法,能够有效强化初中学生班级主人翁的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我。

3、社会教育法

由于德育工作不是一个单纯依靠学校和教师工作就能完成的活动,它是一个社会性的系统工程,要求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在内的多方面因素进行共同协作。因此,班主任要着力建设起以多系统、多渠道、多层次、多载体为特点的德育网络,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积极向学校汇报学生的相关德育成长情况。一方面,通过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具体发展变化情况,从而帮助家长制定出相应的教育任务;另一方面,通过向学校进行实时汇报,有利于学校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来进行必要的德育工作的决策和政策制定。通过形成学校―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互动德育教育网络模式,帮助学生真正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提高个人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第9篇

德育因素在学科中很少是显露的、直接的,往往借助于文学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德育因素寄寓于描述的故事情节、刻画的人物形象、

揭示的客观事实等具体的艺术性、形象性的文学内容之中。

关键词:高中语文;德育教育;渗透;

一、首先正确把握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就教学内容文体而言,语文教材的三大常用文体中,记叙文、议论文及说明文都具有思想性,都能在德育方面发挥影响。并且语文作为表情达意的信息载体,它又是涉及到思想感情的一切领域的,负载着一定社会理想、政治信念、阶级观点、人生哲学、道德情操等等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德育成份,并且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训练中也包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的教育。

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主要文体,作者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借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倾向,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和道德情操,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受到情感、情操、意志、志向等各方面的熏陶,从而接受教育。

鉴于二者的关系,我们应将德育立足于:一是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情感;二是在教学过程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三是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育爱美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德意志品格。

二、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方法与艺术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注意和兼顾到一些道德和思想品质教育,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然而,语文教学毕竟应该以语文教育为主,我们在教学中要主次分明,不能因为强调德育而冲淡了语文教育的本色和主体。因此德育教育在渗透中要讲究艺术性和操作方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

进行德育渗透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特征。现在的学生在正确对待人生和刻苦自律、热爱劳动、服务集体、勇于奉献等方面,都比较欠缺,他们看问题往往偏重于表面而忽略了本质。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德育与智育的统一,不能离开语文训练去进行德育,更不能让语文训练从属于德育,例如讲读课文,应使学生学好语言文字,了解字、词、句的含义,从而深入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在领会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受到思想教育,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析中,从而使学生获得更真实深刻的体会。例如讲解鲁迅小说《〈呐喊〉自序》一文时,有些学生对于“日本人惩戒为俄国做事的中国侦探”这一羞耻的场面无动于衷,认为不值得一提,我在向学生讲解当时背景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朗读本段内容,在朗读中体会当时看客们的麻木,借此教育学生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是由她的人民素质和经济基础决定的,进而教育学生要想使我们的祖国富强,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地位,必须现在就努力学习,将来好为祖国强大做贡献。

(二)用课外阅读教学实施德育教育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意志、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使学生收到实效。例如针对有些学生沉迷于某些谈情说爱、情意绵绵的情节,便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有关文艺理论的书籍,引导学生了解任何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总是离不开时代特点的,并且教育学生在阅读文艺作品时不能片面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三)名言警句的积累和理解

在高中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历久不衰的格言或名句,不论诗词、散文或小说,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出类拔萃的文学特色,而且往往含有一些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时就是通过其中的一段话来体现的。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我们应紧紧抓住,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例如讲解《离骚》,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的生平理想,了解楚辞体的文体特点,同时也要让他们铭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一名句,理解屈原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并在此基础上记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名句,理解屈原为解决人民的疾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由于作品中的名言警句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学生易记、易背,把它抽出来重点讲解,这对学生思想健康成长,无疑是注入了有益的营养。

第10篇

创设班级德育情境的目的就是让班级学生在“精心创设或人为优化的教育环境”中进行情境体验、训练及践行等系列活动。情境体验等系列活动要达到预期的德育效果,创设班级德育情境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1遵循目的性原则,创设目标情境。

“凡事预测立,不预则废”。目标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也认为,一个领域如果没有目标,那么这个领域就很容易被忽视。德育有很强的目的性,会表现出强烈的动机,能起到鼓舞与鞭策的作用;同时,德育目标也有约束作用,要求人们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明确德育目标是达成德育实效的前提,对个人而言,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前提。创设德育目标情境,就是要把德育目标具体化,使之可参照、可操作、可量化、可实现。

1.2遵循主体性原则,创设主角情境。

学生既是教育对象,是客体,也是情境体验与参与活动的主体。学生主体性的内涵包括学生的个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育的本质归根到底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德育也是如此。因此,创设主角情境,就是要特别关注学生在情境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既符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要求,又尊重学生在情境中的自我感受与体验,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1.3遵循生活性原则,创设生活情境。

德育应该是在生活中进行的。离开生活的德育,是空洞的、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德育要根植于实际生活的土壤中,才是真实的,可及的。因此,创设的德育情境要反映社会的实际、时代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品德状况,才能令受教育者身临其境,产生共鸣;另外,道德、价值观都是比较抽象的,当我们脱离学生实际,大谈思想道德品质时,常会使学生感到逆反,而创设具体的德育生活情境,让学生看到身边的诚信、自律等品质的真实表现,则能使学生觉得亲切易懂,从而达到易接受终认可的德育目的。

1.4遵循活动性原则,创设德育活动情境。

包括德育在内的教育要“动起来”才能体现出活力与魅力。在活动情境中,人与人、人与境的互动,可以消除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感,陌生感和异己感;同时成功的活动一定具有强烈的互动性,使人与人都互为参照物,互为“情镜”,彼此产生类似“见贤思齐”的可参照感,这样更能使受教育者在活动中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完善自我和提升自我。

1.5遵循情感性原则,创设情感德育情境。

德育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教育。从情与境的关系看,情在境中,境为情设,情因境生,情境交融。因此,创设德育情境就是要融入教育者的情感,创设情境交融的德育情境。只有融入教育者的浓情厚意,才能最强烈地触动和激发起受教育者的情感和心理活动,才能最强烈地吸引其主动地加入体验与训练,并自觉践行,而不是消极地排斥或远离,从而促成学生按德育目标“移情育德”,使其在思想道德情操上不知不觉地得到陶冶与提升,逐步迈向更高的思想道德层次。

1.6遵循美育德育原则,创设审美德育情境。

众所周知,美具有无穷的魅力和感染力,美的情境引人入胜。因此,在创设德育情境中要善于发掘美,展示美,让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的过程中,陶冶性情,催化真善美的德性,鄙弃假丑恶的陋习,促进完美品格的形成,达到德育目标。

1.7遵循多样性原则,创设多样化的德育情境。

通过对“境”的理解与探究,我们认为德育情境包括德育物理环境、德育心理环境以及体现师生及学生之间关系的人文环境等;另外,根据德育目标具有阶段性的相对的静态性和随着学生发展阶段不同而改变的绝对的动态性特征,德育情境还可分为德育动态情境与德育静态情境。总之,德育情境创设越新颖多样,就越有吸引力,德育效果就越好。

2、创设班级德育情境的意义

一直以来,社会、学校和教育者都十分关注德育实效性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加速,中职学生的价值观越来越多样化,中职德育的实效性也倍受挑战。精心创设的班级德育情境,凝结着教育者丰富的教育意图,这样的“情境染缸”具有很强烈的主客体交融性,会对受教育者产生强烈且积极的影响力,对提高德育实效会产生很强的效能作用,具有更显著的德育意义。创设班级德育情境立足于比较微观的班级层面,突破了在学校层面开展比较宏观的德育环境建设,可以使教育工作更具德育效能,提高德育实效。一方面,对教育者而言,更了解教育对象,教育手段也能更具针对性,其责任也更加明确;其次,以一个班级的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受众面比较小,教育者更能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对受教育者而言,微观的德育情境更可感可触,更具吸引力,更能激发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从而获得更佳的德育效果。

3、结语

第11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德育;学生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德育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21世纪被认为是生物科学的世纪,生物科学将因其领头学科地位的确立而在新世纪里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发挥学科教学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学科教学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中学生物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始终奉行“成人才能成才”的教学理念,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一、钻研教材,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德育教育不同于思想政治课,其思想教育内容并没有文字材料,它的理科特性,往往很容易使我们较多的重视它严密的知识体系传授,而忽略其深邃的德育内容的渗透。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因此生物教学要求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及道德规范的教育。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能使学生免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以及唯心主义思想的侵袭,使学生正确认识生物和人体的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更好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并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给了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正确观点和方法,我们教师要善于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指导他们逐步学会运用这些观点和方法。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生物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深化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讲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科学家在这方面的成绩以及我国科研水平与世界的差异,这样一方面从中体会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一方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方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还需要我们几辈子人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根据教材内容积极发挥服务育人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生物中,有很多规律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了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如在每年的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之际,我们都组织青少年学生观看预防艾滋病的专题片,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通过活动让青少年学生了解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艾滋病毒主要存在于人的血液、和唾液等体液中,主要通过性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让青少年学生在活动中树立珍惜自己、关爱他人的思想品德。

五、利用课外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生物活动课和生物主题活动,例如:高二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洗衣粉和清洁剂的数量,然后结合生活污水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生物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研究性活动,自己制作一下生态瓶,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我想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不要吝惜自己的情感,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要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会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毕慧芝.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2010-05.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生;思想品德;德育渗透

当前对于加强初中生德育教育是一项重大而又十分紧迫的任务,近年来,随着家庭中独生子女的增多,这对当代的初中生德育教育提出了更为艰巨的问题,引发了一系列严峻的德育教育课题。初中思想品德课正是德育教育的最好主阵地,它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积极探索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教育学生在努力学习科学理论的同时还注意陶冶情操,养成德育品德,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好品质。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结合学科特点和自身的教学经验,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

一、转变旧观念,在实际教学中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当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社会上有很多人常常把“分数”高低作为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认为只要分数高就一切都好,从而忽视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教育的倾向。然而现实的德育评价标准却是诸多方面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思想品德课本质上就是一门德育教育课,它的任务不仅在于给学生提供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更是铸造了学生的灵魂。思想品德课是集德育与智育内在统一的德育课程,它集中地体现了对学生德育知识教育,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准。

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在德育方法上,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展。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要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作用,必须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针对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和初中学生具有一定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的特点,我在实际教学中,较多的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研讨课、辩论课、演讲课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由的表达对某一事物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摆在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是怎样创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是教师的共同追求的目标。比如,我上每节课前安排5至8分钟的演讲,用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心理素质等能力。学生演讲的内容可以是身边小事、新闻时事、社会热点等。 还有,在具体教学中,可结合现实学生中存在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观点让学生进行研讨,最终引导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让他们结合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他们的是非的能力得到提高,促进了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从而达到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

三、注重教学流程,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为了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更有效地渗透德育内容,必须在知识传授的准确度上下一番功夫。教者要根据教材实际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进行生动的教学,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流程中,更应注重细节,合理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流程系统化、艺术化,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拥有表达自己见解和观点的空间,这是学生学好思想品德课的前提。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教者要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对他们进行教育,因为学生对身边的事倍感亲切,以引起学生在情感上和思想上产生共鸣。师生在感情上和思想上产生共鸣之时,也是教育的最佳时机。情感上的渗透不仅在课上,还可以延续到课后。教师就应该与学生多交知心朋友,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多谈话,以便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寻找一种更佳的教学方法,结合教材的实际内容,在师生情感交融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识,潜移默化的完成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

四、利用课外活动,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第13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德育工作 创新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和生长环境的影响,所接触到的外部世界是相对较少的,但受其天性的影响会有较重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其思想意识及其行为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在教学中,为了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便要注重思想教育的作用,为其思想意识的形成及其道德修养等给予一定的指导,使学生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是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德育工作开展的情况直接关系学生的个人发展,但是在实践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教师凭借其自身的教学经验来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没有丰富的理论作为其工作的支撑,使得德育教学未能充分发挥其主导的作用。在教学中,对于一些经常犯错的同学,教师通常只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片面的说教,没有将其上升到德育教育的角度,也没有应用德育理念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得学生无法更好的理解德育的含义。甚至一些教师会没有耐心引导学生认识其错误,并引导学生来改正错误行为。小学班主任对于德育知识及其小学德育教育的认识很多时候知识停留在对理论表象的认识,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也为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其教学内容或者方法进行有益的探索,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得德育教育实践与理论相脱离,降低了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

其次,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方式是比较单一的。在实践中,小学班主任在其德育工作中往往采用比较单一的方式,使得小学生不能更好的理解其教育的意义,未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教学过程中,教师严重传统的说教的方式来开展德育教育,没有让学生理解其德育教育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加之教学方式的死板,使得学生产生一种厌烦或者抵触的心理。信息社会的发展使得小学生早熟现象较为普遍,教师更多的还是将学生作为小孩子来看待,忽略了其心理和性格发展的特点,在德育教学中再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便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小学班主任还兼任某门课的教学,更多的时间会放在基础教学上而相对忽略德育教育,使得学生不能及时的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使德育教育背离其理念。

最后,德育工作的开展引导性不强。在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主动帮助、引导和关怀学生的现象是比较少见的,更多的情况是教师根据学校的德育教学任务、班级考核标准等来完成该项工作的。教师德育工作的开展源于学生某些问题的提出,从问题出发来寻求解决方法。这种被动的德育教学,无法实现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德育工作的作用也无法实现。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的方式

为了更好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对于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便要对其工作方式进行必要的创新。

第一,小学班主任应对其教学理念进行必要的创新。在当前的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更好的将教育学与心理学、管理学生等知识有机结合应用于关机管理中。在对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等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将德育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就当前一些学生多由爷爷奶奶照顾,使其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并且由于性格特点的影响容易与同学产生矛盾等,小学班主任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对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第二,要是德育工作的内容丰富多样。小学教育是一个多样化且充满活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好奇、求知的天性,以丰富的教学内容来满足其成长的需求。教师以多元化、多样性的教学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进行及时的引导,以游戏活动等方式使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下更好的认识德育知识,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品质。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条件,增加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学生德育教育的相关问题,保证其教育能够得到家长的认可,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三,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中注重情感教育的投入。德育工作与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德育教育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给予足够的关爱,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在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更多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思考一些问题,给学生充分的信任,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好的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在德育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爱心,营造一种温馨的班级环境,使学生更好的发挥和展现自己的能力,对其成长和学习都有积极的作用。

第四,注重对德育工作中正确引导的应用。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开展工作,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给学生充分的关系和爱护,耐心的倾听学生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寻求有效的解决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性,改进其批评教育的方式,通过言传身受的形式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结语

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逐渐突显,而其工作的开展也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为了使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小学班主任便要对自己的工作有正确的认识,从自身建设出发,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创新的方法来推进德育工作的开展,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习惯,为其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远涛.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3(12)

[2]张庆红.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研究[J].考试周刊,2012(85)

[3]曾海明.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4)

第14篇

全媒体过分注重商业化和娱乐性,严重弱化了道德教育的效果,导致中职生道德意识的扭曲和价值观的偏差。中职生上网更多是痴迷于网络游戏,甚至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长期的游戏使中职生将虚拟的网络和真实生活混淆,自我角色混乱,易形成错误的人生态度甚至出现犯罪行为,严重危害了中职生的身心健康。网络是一个巨大的信息源,既是信息的宝库,又是信息的垃圾场,这让社会经验欠缺、辨别能力低下又充满幻想、好奇的中职生难辨真伪。面对大量的黄色、黑色、灰色的信息,中职生往往在无防范的条件下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使得他们丧失了理性的思维和应有的思想、道德、政治价值观和立场。

二、全媒体环境下的中职生德育教育的研究分析

面对全媒体的发展和新的教育形势,中职生的德育教育应借鉴传统道德教育的优势和不断创新和拓展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利用新的的教育教学载体探索多样化、成效化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开创全媒体环境下的中职生德育教育的新局面。

(一)优化中职校德育教育资源,完善中职德育教育体系

在全媒体环境下开展中职生德育教育中,要优化教育资源,完善中职生教育体系。中职生德育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全媒体时代对当代中职生德育教育带来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应该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坚持学校教育、社会疏导、家庭辅导、自我提高等多种方式构建对中职生的立体教育网络,形成中职生德育教育的整体模式,建立对中职生的综合评价体系。(二)拓展中职生教育时空,构筑中职生德育教育新阵地在全媒体环境中开展中职生德育教育中,要拓展教育时空,构筑中职生德育教育新阵地。要将全媒体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把校园网络文化、手机文化纳入校园文化的总体格局,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拓展校园文化内涵、延伸校园文化功能。

(三)根据网络特点对中职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在全媒体环境中开展中职生德育教育,要根据网络特点对中职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建立有吸引力的德育教育网站,对中职生的上网加以引导,改革德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他们的免疫力,培养他们对有害信息的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

(四)更新中职校德育教育内容,提高中职生全媒体素养

在全媒体环境中开展中职生德育教育中,要新德育教育内容,提高中职生全媒体素养。所谓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能力。学校应将全媒体媒介素养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范畴,通过组织全媒体知识讲座和开设选修课普及全媒体知识,将全媒体应用渗透到有关课程教学中,同时,通过疏导性的德育教育和媒体伦理教育,强化学生的媒体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中职生树立自律意识和正确的全媒体观念,自觉遵守媒体规范和道德,合理利用媒体资源

(五)转变中职生德育教育观念,尊重中职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在全媒体环境中开展中职生德育教育,要改变传统德育教育局面,实现教育角色的转变,坚持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发挥,针对全媒体时代的特点和中职生德育教育的规律和要求,帮助中职生学会认识和分析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鉴别复杂的信息,引导土木积极自主参与整个教育过程,树立他们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教育的观念,使教育者和学生之间互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形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协同学习模式

(六)健全信息监管机制,提高全媒体信息监控的实效性

第15篇

1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意识体系变化对传统的德育教育造成较大冲击,影响着德育的效果,作为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对当前学校德育的现状再熟悉不过了:一方面学校的德育缺乏系统性;另一方面学科教师在德育的认识上不够,弱化了学科教育的功能,在学科教学中没能很好的渗透德育。社会上道德滑坡和诚信缺失现象的频频出现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我们的德育教育没有到位,加强德育教育刻不容缓。

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把德育目标和具体的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把德育分化到了每一节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让每一位教师都担负着学生德育的任务,使他们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进行高效教育、引导、熏陶,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道德品质也得到提升,最终达到全方位、立体式的全员育人目的。

3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将德育有效的渗透于学科教学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很好地补充,使学校的德育全面化和立体化。通过这样的渗透于分化结合,德育的阵地扩大了,德育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紧密了,把学生感觉枯燥无味的德育说教通过不同学科的自身特点溶解于课堂教学之中,使之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使得每一位受教育者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4研究思路和方法

首先加强理论学习,搞清楚学科教学中德育的特点,然后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寻找德育的生长点和着力点,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实施德育渗透,然后归纳总结德育渗透的策略与方法,形成可操作的结题报告。所采用的方法有: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和行动研究法。

4.1文献研究法

全面的研究和学习所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学习了冯文全的《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杜时忠的《德育十论》等德育专著,通过网络学习了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方面的文章,强化理论,借鉴研究方法,为开展实验研究打基础。

4.2调查法

一方面对教师进行走访、座谈,了解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鼓励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活动之中。另一方面对所实验的班级学生跟踪调查,通过问卷、走访及观察等方法了解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后对学生思想境界、行为习惯、道德情操等各方面的变化,写出调查报告。

4.3观察法

一方面观察教师课堂教学的情况,获取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方法的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观察学生参与实验前后(这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的各方面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参与实验研究的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情况。对观察所得数据与现象类比分析、归纳整理得出课题研究所需案例和结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案例支持。写出具体实践的案例。

4.4行动研究法

第一步由课题组成员所带班级和所教学科参与实验研究,确保参加实验的班级超过同年级一半,确保实验操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代表性以及可推广性;第二步在第一步实验的基础之上争取更大范围的实验研究,力争全员参与,取得更科学的实验结果。总结出结题报告。

5研究过程

5.1理论学习、资料搜集与整理阶段

首先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学科特点,加强德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强化自己的理论水平;其次主要搜集现有的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类分析,拓宽视野,理性借鉴;并写出学习心得。

5.2调查研究及实践阶段

对课题确定的目标进行实践研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之中探究数学教学和德育的有机结合,体验、归纳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写出各学科德育渗透的策略与方法、教学案例等。

5.3分析综合阶段

通过对第一、二阶段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身份特点,综合考虑中学德育在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完成结题报告,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切实可行的理论体系,在各学科教学中的贯彻执行。

6阶段性研究结果及分析

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组织课题小组成员学习,学习采用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进行,利用周四下午组织了两次集中学习,大家把前期准备的资料拿出共享,互通有无,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和任务,为正式开展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各学科德育渗透策略和方法做更为系统的归纳整理,为第三阶段结题报告做准备。

7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不光是中学老师的任务,小学教育、大学教育也要加强德育,而限于研究的范围,在小教和高教领域无法研究。感觉研究的时间有点短,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只有通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具体的实践,才能得到更为科学的渗透策略。研究人员少,研究范围窄,研究结果代表性不强。

8今后的研究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