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效沟通的要素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 课堂教学有效沟通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综合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出发点,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则是最终目标。?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师生之间交流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实现。在课堂教学中教育的过程重在沟通,尤其是课堂上师生的沟通与交流,成功的沟通将会达到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成功传递知识的结果。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质就是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课堂教与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更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课堂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教学应该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流畅,这就要求教学中的两个主体的信息不断流动,角色不断变换,以促进教学的氛围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师生信息交流的质量。
二、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的有效性
教育实践表明,师生之间沟通的好坏,交流是否畅通,将直接决定教育交往和活动的效果。课堂英语的教学离不开师生的交流,如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师生对问题的质疑和探讨等等,都是教学交流的形式。成功的师生沟通,课堂上就会出现教师激昂并富有抑扬顿挫的讲课声,学生积极参与、跃跃欲试的活跃气氛。有效课堂师生交流和沟通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释。
1.信息交流过程的重要因素
所谓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来往和交流信息的过程。交流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一个连续过程,整个沟通过程由八个要素组成,即信息的发出者、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和情境、反馈等。课堂教与学就如信息发送到信息接收的整个过程,信息由信息的发出者始发沟通过程,选择沟通对象,并决定沟通的目的。有效的课堂师生交流是指信息接受者学生在任何语境下都能够理解信息发出者教师的意图并能做出及时合适反馈。完整信息交流过程正如下面的课堂教学信息交流过程。
2.课堂信息交流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师生交流的过程中,首先由信息的发送者老师或学生,可以对某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发送信息。作为信息发出者重要的是如何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编码、知识文化化作语言或其他的符号体系(信息)能顺利地让沟通对象学生接受,这也就是教师在上课前为什么不仅要熟悉教材和教学技能和了解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的原因。第二因素就是信息的编码,在课堂上,教师要熟悉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运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将教材中抽象的概念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保证与学生有效的沟通。第三要素是信息传达的方式通道,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所有的能力和手段来传递知识,如教师集动作、抑扬顿挫的声音、丰富的面部表情、各种手势并配合使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使知识图文并茂,声形结合,学生更容易接受。第四要素是障碍,信息接受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障碍,它可以是外部障碍、内部障碍、生理障碍和心理障碍。信息接受者要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过程,如注意、知觉、记忆、储存等来充分了解发送信息者的意图,从而进行解码。但可能由于外部环境的干扰、自身的身体欠佳状态,以及极差的心态都有可能严重影响信息解码接收的效果。第五个要素是反馈,有效、及时的反馈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同时,要把学生的反馈加以归纳、总结、整理,再及时地反馈回去,形成互动。情境或场景是师生沟通互动过程中的重要第六因素。它包括:物理的场所、环境,如教室里、办公室等。因此要想成为成功的沟通交流的人就必须了解信息沟通的各个环节和要素。
三、课堂师生沟通特点
交流可以借助语言,也可以借助非语言。沟通的种类也很多,如口语、书面沟通、个人和群体沟通等。交流的渠道也很多如广播电影电视、书报杂志、广告、告示牌等,但都有它的特点。课堂教学师生交流的特点如下:1)课堂师生双方交流是动态的,沟通是一个循环往复、没有结束的动态过程。课堂上师生交流都是在不断地质疑和探讨中进行,由于讨论的主题在不断地改变,主次也随之变化,双方的角色也在不断地变换,由信息的发出者转变成信息的接受者。2)非语言交流,无声胜有声。文字交流只占信息交流的30%,70%的信息交流是通过非语言,即身体语言来实现的。身体语言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身体姿势与外表、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等。美国人类学家霍尔(1995)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指出:“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而且深刻得多……。”教师课堂上可采用它以活跃课堂气氛。3)交流强调相互理解,成功的交际应该是相互理解对方的意图,无任何误解,交际就是有效的。课堂上教师要设法将与学生交流中可遇到的障碍降到最小,充分预测交际双方交流的目的和意图,不要忽视环境、学生心态和现有知识水平,这样才能达到交际的最佳结果。
四、结束语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的师生信息交流动态系统,它是直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渠道,也是大学英语教师们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永恒主题,更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志。“有效”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高校大学英语改革的核心思想。要实现高效的课堂教与学教师们要了解课堂信息交流的重要因素、过程理论和课堂教学师生沟通的特点,遵守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在课堂上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只有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大学英语的最终目的,实现高效的大学英语课堂师生交流。
参考文献
[1] 王坤;康捷.英语课堂交互活动中的教师话语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0(01)
[2] 白娟.浅析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26)
[3] 付嗣琴. 架起心灵沟通之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J].文教资料.2009(28)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执行力;要素模型;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147-02
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言,知识已经超越资金、设备等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了决定性的力量,对知识的高效利用日益成为企业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中知识的创造、利用与增值,企业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实现战略目标,知识型员工的执行力成为关键因素,针对知识型员工执行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知识型员工执行力的内涵
1.1 知识型员工执行力界定
提到执行力,就企业中操作型员工而言,是指在理解和认同企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按照企业中已有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高效完成既定工作任务的业务能力。这主要是强调针对既定的工作标准和作业内容,员工保质保量完成的能力,是一种“正确的做事”的能力。然而,由于知识型员工在知识结构、素质水平、角色定位等方面具有自身区别于传统操作型员工的特殊性,知识型员工执行力可以定义为:知识型员工凭借自身拥有的知识和技术等人力资源,在创造性地完成工作目标和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工作能力。这主要是强调面对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以及自身的工作特点,员工所变现出的一种灵活应变能力,从而高效完成工作目标,是一种“做正确的事”的能力。
1.2 知识型员工执行力的特性
(1)综合性。知识型员工执行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围绕完成具体的工作目标,不仅需要相应的专业技术,还包括在工作中所需要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上述因素综合构成了知识型员工执行力的全部内容。
(2)主动性。知识型员工与操作型员工在执行力方面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知识型员工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更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操作型员工被动接受工作任务,按照已有的程序,其执行力是被动的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而知识型员工独当一面的工作性质决定其在选择工作方式、控制工作进度、实现工作效率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因此,知识型员工在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执行力也更具有主动性。
(3)过程性。知识型员工作为企业中的“知本家”,掌握着企业重要的知识资源,在工作中实际的参与决策和目标的制定,目标执行的全过程,并对目标的实现进行跟踪和控制。知识型员工执行力的高低就体现在制定和实现目标的整个过程之中。
2 知识型员工执行力影响要素模型
知识型员工执行力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除了受到员工个人知识结构水平和工作态度的影响之外,还要受到组织机构、工作流程、沟通系统等企业中其他要素的影响,知识型员工执行力的高低是这些因素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1 知识型员工执行力影响要素构成图
(1)领导者。企业的领导者尤其是高层领导者,是企业中其他员工关注的焦点和工作学习的榜样,处于企业执行力系统的关键位置,其工作态度、领导能力等因素对知识型员工的执行力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作用。
(2)目标系统。清晰明确的企业发展目标是所有员工前进和努力的方向,基于共同愿景的企业未来发展目标会在实际的工作中对知识型员工的执行行为产生极大的牵引和指导作用。
(3)工作流程。每个企业都依靠自身独特的工作流程在运作,然而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企业工作业务流程是知识型员工实现其绩效的基础条件,企业业务流程是否合理顺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知识型员工执行力的高低。
(4)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和企业宗旨,它在潜意识里指导和规范企业对内和对外的各种活动。强调执行力的企业文化对知识型员工执行力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5)企业制度。知识型员工相对独立的工作特性,使其处在一种自我管理的状态以及时时处理大量不确定性和突发性的问题,规范和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为知识型员工执行力的发挥提供根本性的制度保障。
(6)组织结构。合理而规范的企业组织结构可以为知识型员工的执行力提供基础和支撑,企业的组织形式、权责匹配、管理幅度、分工协作程度等都与知识型员工的执行力息息相关。
(7)沟通系统。沟通系统也是影响知识型员工执行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层面,知识型员工执行力的有效发挥需要企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充足的信息,并建立在对错综复杂的信息正确理解和判断的基础之上。因此,企业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渠道和机制,构建高效的知识信息共享平台至关重要。
(8)激励设计。知识型员工的执行力仅靠自身的工作意愿和职业道德的软约束是无法实现长期高效的,唯有健全而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才能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内在动力和外部刺激,从而使其执行力保持长久的生机和活力。
3 提升知识型员工执行力的对策
提升知识型员工执行力已经是企业现阶段以及未来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十分紧迫的管理课题,基于知识型员工执行力影响要素模型,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升企业领导者关注度。领导者是企业中执行力系统的中枢神经,是影响企业执行力过程的关键因素。在实际的企业管理过程中,领导者在关注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内部各种管理活动,强化自身执行力的同时,也应该将管理目光投向企业中知识型员工一个群体,关心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生活和成长,这样会使知识型员工感到组织的温暖与关怀,产生一种集体的归属感,从而在本职工作中产生高效的执行力。
(2)明确企业发展目标,落实工作目标。企业发展目标不仅是凝聚知识型员工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指导其向正确方向努力的灯塔。一方面,管理者要制定企业发展的远景目标,发挥其对执行力的导向作用,同时将企业目标分解为知识型员工必须承担的清晰明了的工作目标,强化目标意识,用任务目标规范和指导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行为。另一方面,目标的制定要重视知识型员工的参与,这样员工才会对目标印象深刻,理解正确,进一步将目标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在工作中有的放矢,高效执行。
(3)优化和完善工作业务流程系统。企业中的任何活动都依靠一定的流程或程序进行,知识型员工执行力也要以企业的工作流程作为发挥作用的渠道。企业的管理者要充分意识到工作流程对于知识型员工执行力的影响作用,要认真梳理整顿企业内部的运作流程,摸清业务的价值流向,剔除流程中冗余和无效的环节,扫清流程中的种种障碍,必要时进行流程再造,达到流程规范化、标准化和顺畅化的效果,使知识型员工在合理的工作流程中实现高效执行。
(4)打造重视执行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员工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理想和行为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内化的精神动力。管理者要通过宣传、示范、教育等多种方式在企业中培育和建立重视执行的企业文化,一方面,管理者要强调自身的执行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去影响企业中的知识型员工,起到模范带头的榜样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在企业中营造一种人人执行的企业文化环境,使知识型员工在意识深处理解、接受并且认同企业所倡导的执行力文化,从而激发和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5)建立规范和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科学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同时也是维持和提升知识型员工执行力的根本保障。企业在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建设和完善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并保证制度的开放性、透明性和针对性,强调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实现“制度治理”在企业中的权威地位。在这样的企业治理环境下,各项工作都实现有规范操作和有序管理,知识型员工的执行力就得到根本性的制度保证。
(6)塑造强化执行力的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是指企业内部各种组织机构的组织程序,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协作联系状态。由于知识型员工在完成工作目标的过程中要求更多的信任、授权和相对的自由独立,这就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以迎合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特性,摒弃以往科层制和集权化的组织形式,建立更加扁平化和分权化的组织结构,赋予知识型员工更大的工作自主性,为提升其执行力清除组织结构方面的障碍。
(7)构建高效的信息沟通系统和信息共享平台。知识型员工的执行力就是建立在对企业内外各种信息的掌握和高效利用的基础之上,因此,企业要完善信息内部沟通的渠道,理顺企业各类信息流向的规范性,引入以IT自动化技术为支撑的企业信息管理工具,建立高效的信息收集、储存、处理和传播机制。同时建立企业内部各个协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做到互通有无,为知识型员工执行力的发挥提供企业内外全方位的信息。
(8)建立健全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也是提升知识型员工执行力的重要维度,一方面,企业要根据知识型员工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性,施行差别化激励机制,同时实行物质激励、成就激励、荣誉激励等多种激励方式在内的组合激励措施,为知识型员工执行力的发挥提供长久动力。另一方面,企业还需建立内部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不良行为,防止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行为偏离正确的轨道。激励和监督双管齐下提升知识型员工的执行力。
参考文献
[1]邢以群,吴伟平.执行力模型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商业,2009,(1).
[2]王小洋,闫福丽,姜丽红.企业执行力要素模型及提升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3).
【关键词】团队,选拔测评体系,考核指标
引言:ERP沙盘模拟是目前运用的较为成熟的教学与实践课程,目前的选拔测评体系基于团队视角将360度考核、聚类分析和层次分析法有机结合,为选拔人才提出新方式。
1人才选拔测评体系的建立
在完成选拔任务时,首先根据最终选拔目的建立人才选拔测评体系,设计选拔测评指标;具体步骤如下:(1)建立测评要素:选拔测评要素的选择根据岗位的要求、职位说明书,结合访谈及岗位胜任素质模型得出。(2)确定评价要素的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要素权重。通过构建层次分析结构;构造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输出结果,得出各评价要素的权重。(3)构建数据库:依据所得出的评价要素和评价要素权重,建立二维数据表。(4)测评:依据不同的岗位要求、测评要素,选择多角度测评,对候选人在各要素的表现上进行打分。(5)转化评分信息:依据编写好的转换公式将原始数据转换为标准评分。(6)计算并输出结果:根据得分情况得出符合岗位要求的候选人。
2人才选拔测评体系合理性分析
人才选拔测评体系的核心是测评要素、测评要素的权重及如何转化为各候选人的最终成绩的转化方式。首先,针对每项团队活动所测评的要素的不同,根据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测评要素权重。其次,将不同的衡量标准进行加权求和。通过原始数据的转换得到各候选人的最终成绩,根据岗位要求,进行筛选排序,选出候选人。最后,依据人才选拔测评体系构建思路得出测评结果。
3人才选拔测评体系在ERP沙盘模拟大赛中的应用
基于团队视角的人才选拔既要体现个人专业技能,又要保证团队和谐。基于评价体系指标建立原则,建立以下评价体系。
3.1确定评价指标。根据ERP沙盘模拟大赛并结合360考核方法,从裁判评价、对手评价、队友评价、自我评价结合比赛数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1所示。
3.2 ERP沙盘模拟大赛指标权重确定。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
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其中:B1团队协作能力(0.044);B2技能主观测评(0.0366);B3技能客观测评(0.1832);B4对手好评度(0.0636);B5工作质量(0.0202);B6工作效率(0.0202);B7专业知识(0.0081);B8判断能力(0.0081);B9沟通能力(0.0081);B10团队合作(0.0081);B11创新能力(0.0081);B12全局意识(0.0183);B13责任感(0.0092);B14纪律性(0.0065);B15积极性(0.0065);B16团队贡献度(0.0081);B17表现(0.0018);B18能力(0.0018);B19态度(0.0018);B20总结评分(0.0274);B21决赛第一场成绩(0.2231);B22决赛第二场成绩(0.2231);B23复赛第一场成绩(0.0319);B24复赛第二场成绩(0.0319)。
3.3 基础数据搜集。
通过最简单的方式进行基础数据搜集,以表3-1数据项为例,B1、B2以优、良、中、差的评价方式录入数据,B3-B15、B17-B20用十分制的评价方式录入数据,B16用突出、一般、差的评价方式录入数据,B21-B24输入比赛名次。
3.4 编写转换公式。
由于数据中存在大量包括“好”、“突出”等数据,因此需要建立转化公式将所有的评分标准统一成量化评价方式,转换后计算总成绩,经过处理,得出排名。
3.5聚类分析及结果输出。
聚类分析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成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
在此案例中需要按照职位(CEO、市场总监、财务总监、生产总监和采购总监)进行聚类,选拔CEO时只从CEO中排序,选拔市场总监在CEO和市场总监中选拔,选拔财务总监在CEO和财务总监选拔,但优先考虑财务总监,选拔生产总监和采购总监从生产总监采购总监和CEO中选拔。
3.6评价结果。
石家庄经济学院第九届“用友杯”ERP沙盘模拟大赛利用此选拔方法,获得良好效果。
4 总结
本文基于团队视角,建立人才选拔测评体系。引入360度评价体系,结合多种人力测评体系,构建出一套全面评价参赛选手的评价指标,进而构建适合团队选拔测评体系。
结合层次分析法与聚类分析,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善高效的团队成员选拔测评体系,将其应用到石家庄经济学院ERP沙盘模拟大赛中。
此评价选拔体系打破以比赛成绩挑选团队的常规方法,把比赛过程、结果及团队沟通协作相结合,综合评价队员素质,组建高效高质团队。希望该体系能为其他活动团队成员选拔提供科学的方法依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