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职业技能大全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项目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
赛项组别:高职组
赛项归属:电子信息大类
二、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检验高职学生VR场景设计、三维数字建模、VR交互制作、VR外设应用、VR项目等VR资源设计与制作的核心知识及技能,熟练掌握虚拟现实常见硬件与相关软件操作使用,提升高职学生虚拟现实设计与制作技能及职业素养。
通过竞赛,加强VR这一新兴专业方向在高职院校的普及,促进VR人才的培养,满足VR设计与制作领域人才快速增长的需求;促进社会对VR设计与制作相关岗位的了解,提高社会对高职专业人才的认可度,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水平。
通过竞赛,进一步促进VR相关专业方向教学内容更新与教学方法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引导专业教学方向调整,以适应VR产业快速发展。促进VR技术在各职业院校的普及,加强VR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建设“VR+教育”生态体系。
三、竞赛内容
竞赛内容围绕虚拟现实技术,以“一带一路”为背景,以“思政教育”为主题进行VR设计与制作。竞赛内容分为两个任务:
任务一:VR设计部分:紧扣竞赛所选主题,根据任务书要求及所提供的参考资料,编写相关VR作品设计部分的策划文档,使用101 VR编辑器软件,并采用合适的素材资源实现任务书及策划文档中要求的表现形式、功能等,在指定的VR设备上运行。
任务二:VR制作部分:根据任务书要求及所提供的参考资料,使用3ds Max三维建模软件完成指定的三维模型建模,利用VR引擎完成VR作品的制作,并打包到指定的VR设备上运行。
竞赛时间:本次赛项的竞赛时长为4个小时。
成绩比例:
序号
名称
成绩占比
1
VR作品策划文档制作
10%
2
VR编辑器设计VR作品
30%
3
VR模型素材3D建模
17%
4
VR引擎制作VR作品
40%
5
职业素养
3%
四、竞赛方式
根据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赛项特点,采取团体赛形式,每个参赛队由3名选手(设场上队长1名)和1-2名指导教师组成。
不得跨校组队,同一学校报名参赛队不超过1支。参赛选手须为全日制在籍学生,选手年龄须不超过25周岁(当年);指导教师须为本校专、兼职教师。
3名参赛选手在竞赛现场按照竞赛任务书要求,相互配合完成比赛任务。
凡在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选手,不得参加同一项目同一组别的赛项。
五、竞赛试题
本赛项的命题工作由赛项执委会指定的赛项专家组负责,按照竞赛规程的内容要求进行设计。本赛项公开样题,样题随本规程同时(见规程附件)。正式比赛试题由专家组依据竞赛规程和样题模式进行编制,正式比赛试题的内容与样题内容不重复,但题型、分值一致。
六、竞赛规则
参赛选手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籍专科学生。本科院校中高职类全日制在籍学生,五年制高职四、五年级学生可报名参赛。参赛选手年龄须不超过25周岁(年龄计算的截止时间以2021年5月1日为准)。
报名要求:根据相关规定执行。
赛前准备:参赛队在比赛前一天由赛项执委会统一组织熟悉赛场。参赛选手须按规定提前入场,入场前须携带参赛凭证和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和学生证)。不得私自携带任何软硬件工具(各种便携式电脑、各种移动存储设备等)、技术资源、通信工具等。按工位号就位,检查比赛所需竞赛设备齐全后方可开始比赛。迟到超过10分钟不得入场。
正式比赛: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服从指挥,着装整洁,仪表端庄,讲文明礼貌。各地代表队之间应团结、友好、协作,避免各种矛盾发生。竞赛过程中,每个参赛队内部成员之间可以互相沟通,但不得和任何其它人员讨论问题,也不得向裁判、巡视和其他必须进入考场的工作人员询问与竞赛项目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有关的问题,成员间的沟通谈话不得影响到其他竞赛队伍。如有竞赛题目文字不清、软硬件环境故障问题时,可向裁判员询问。选手在比赛中应注意及时保存结果文件。竞赛期间参赛选手不准出场(去洗手间会有工作人员陪同),竞赛结束后方可离场。竞赛过程中除裁判和其他必须进入考场的工作人员外,任何其它非参赛选手不得进入竞赛场地。竞赛结束后,参赛队要确认成功提交竞赛要求的文件,裁判员监督参赛队队长签字确认,参赛队在确认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
成绩公布:赛项成绩解密后,在闭赛式上予以公布。
七、竞赛环境
1. 竞赛场地:现场保证良好的采光、照明和通风;提供稳定的水、电和供电应急设备,同时提供指导教师休息场所。
2. 竞赛设备。所有竞赛设备由组委会负责提供和保障,竞赛区按照参赛队数量准备比赛所需的软硬件平台,为参赛队提供标准竞赛设备。
八、技术平台
硬件环境: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1
101虚拟现实设计开发实训平台
ND-VRPT-C
套
1
2
计算机
台
2
3
工作台
张
3
软件类型
软件名称
软件版本
说明
操作系统
Windows
64位 Win10
VR资源制作软件
3ds Max(3DMax)
2014版
Photoshop CC
2015版
VR引擎
Unity3D
5.4.0f3版
VR设计软件
101VR编辑器(含素材资源)
离线版
安装在VR设计工作站
支撑软件
JDK
8u121版
Android SDK
API23
Oculus SDK
1.0.4版
Steam + SteamVR
Microsoft Office
2016版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5版
红蜻蜓抓图软件
2016版
九、成绩评定
竞赛评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分标准注重对参赛选手价值观与态度、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组织与管理能力的考察。以技能考核为主,兼顾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素养综合评定。
各技能点分数分布如下:
序号
名称
占比
考核内容
1
VR作品策划文档制作
10%
考核参赛选手在特定主题下进行VR作品策划能力,结合VR项目开发的理论知识、相关技术标准与项目开发实践知识制作符合行业标准的规范化策划文档。
2
VR编辑器设计VR作品
30%
根据策划文档从资源库中选择合适的场景与素材资源,并按要求进行场景与素材资源调整,从时间轴及逻辑轴两个维度进行交互事件的设计,生成运行流畅、符合策划文档要求的VR作品。
3
VR模型素材3D建模
17%
根据要求对VR模型素材进行三维建模,掌握3D建模、UV展开、模型贴图、VR次时代等建模技术。
4
VR引擎制作VR作品
40%
根据任务书要求完成指定VR硬件设备环境上的VR作品制作,考核Unity3D的基本使用、图形系统与组件的使用、物理引擎使用、图形用户界面、光影效果使用、地形系统、寻路技术、脚本代码开发、常见VR硬件SDK使用等。
5
职业素养
3%
考核参赛选手在职业规范、团队协作、组织管理、工作计划、团队风貌等方面的职业素养。
竞赛评分将采用客观评分方式,客观公正地评出各专项任务的分数,根据评分标准精确打分。为了确保赛事评判的客观性,评分的重点在于能客观评价的功能实现上。并且,针对每一套竞赛试题,针对该赛题需要实现的功能,提供赛题评分标准,将评分项细化到每一个可客观评价的细节,避免裁判主观判断,确保赛事的客观公正。
十、奖项设定
本赛项奖项设团体奖。奖项设置按参赛队数量确定,最终奖次以正式获奖文件为准。
十一、赛项安全
赛事安全是技能竞赛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是赛事筹备和运行工作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赛项执委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大赛期间参赛选手、指导教师、裁判员、工作人员及观众的人身安全。
具体比赛环境、生活条件、组队责任、应急处理和处罚措辞方面的安全规定参见本赛项国赛规程或本区域相关规定。
十二、申诉与仲裁
各参赛队对不符合大赛和赛项规程规定的仪器、设备、工装、材料、物件、计算机软硬件、竞赛使用工具、用品,竞赛执裁、赛场管理,以及工作人员的不规范行为等,可向赛项仲裁组提出申诉。申诉主体为参赛队领队。参赛队领队可在比赛结束后(选手赛场比赛内容全部完成)1小时之内向仲裁组提出书面申诉。
书面申诉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时间、涉及人员、申诉依据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并由领队亲笔签名,非书面申诉不予受理。
赛项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报告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将复议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方。赛项仲裁工作组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申诉方可随时提出放弃申诉,申诉方不得以任何理由采取过激行为扰乱赛场秩序。
十三、其它
其它未尽事宜,将在赛前向各领队做详细说明。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中职组;技术分析
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大赛(下面简称“大赛”)中职组项目比赛在江苏成功地举办了三届,目前它已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关注最广泛的农业职业技能赛事。为充分发挥大赛以行业标准和企业要求为准绳检验农业职业教育改革与建设成果,以转化教学资源为手段推进农业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要作用,下面将对三届大赛中职组项目进行技术点评,以帮助对各参赛学校提供训练与比赛指导,从而更好地促进大赛持续健康发展。
大赛基本情况分析
1.比赛项目适度调整
中职组大赛每年比赛项目为3-4个,分别涉及园艺、农业机械、园林技术、 畜牧兽医等相关专业。2010年设种子质量检验、农机维修、艺术插花、动物外科手术4个项目。2011年艺术插花项目改为园林植物修剪;2012年取消了动物外科手术项目,园林植物修剪有恢复为艺术插花项目。比赛项目的设计与评判标准越来越接近行业需求,紧跟行业发展趋势。
2.参赛队伍逐年增加
2010年总计34个代表队参赛,2011年增加了一个新疆建设兵团,2012年又增加了一个厦门单列市。三年参赛学校数分别为68、128、128个,大赛层层选拔制度凸显,校校之间、选手之间竞争更加激烈。2010年首届大赛,部分省份准备不是很充分,或缺少相关专业选手,未报满所有比赛项目名额。2011、2012年各省份对技能大赛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专业设置也逐步完善,除农机维修外其它项目基本报满。
选手获奖情况分析
1.奖项设置与分布
参赛选手奖项等级为一、二、三等奖。以竞赛项目参赛队(或参赛选手)总数为基数,2010年一等奖占比10%,二等奖占比30%,三等奖占比40%;2011、2012年一等奖占比10%,二等奖占比20%,三等奖占比30%。
三年比赛总计产生48个一等奖,106个二等奖,155个三等奖,获奖选手总计309人(或组)。
2.一等奖地区分布
三年比赛总计产生48个一等奖,36个代表队中有16个代表队获得,其中江苏13个,上海6个,重庆5个,吉林4个,广东、宁波、青岛各3个,山东、浙江各2个,北京、四川、甘肃、广西、河南、湖北、湖南各1个。获一等奖较多的代表队,主要来自我国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西部地区获奖较少,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不够平衡以及不同省(市)对技能大赛重视程度的差异。江苏代表队在农业技能大赛中一枝独秀与江苏代表团在全国技能大赛中四连冠相匹配,他们从举办省赛到组织参加国赛这一系列的工作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工作机制,积累了较丰富的工作经验。
3、选手比赛成绩分析
2010、2011年每个项目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按30%计入总成绩,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按70%计入总成绩。2012年加强了对技能操作的考核力度,每个项目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按20%计入总成绩,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按80%计入总成绩。按总成绩高低决定比赛名次。
(1)理论成绩分析。
三年中职组比赛主要设置了种子质量检测、农机维修、艺术插花、动物外科手术、园林植物修剪等5个比赛项目,考试范围分别为国家职业标准《农作物种子繁育员》(四级)、《农机修理工》(四级)、《插花员》(四级)、《动物疫病防治员》(四级)、《绿化工》(四级)规定的应知内容,采取人机对话方式进行。理论成绩平均分如表2:
三年中职项目比赛理论总平均成绩为65.8分,试卷难度总体较高。种子质量检测试卷
难易变化不大;农机维修平均分数逐年升高,试卷有简单化趋向,但幅度不大;艺术插花2010年试卷较难,2012年显得十分简单。
2012年种子质量检测、农机维修、艺术插花3个项目理论成绩分数段分布如图1:
技能大赛的理论考试,目的是考查选手的专业理论水平,反映课程理论教学成果,准确区分选手之间的差异,选出一、二、三等奖选手。因此种子质量检测、农机维修试卷体现非常合理,分数段处递增趋势,能较好地区分选手之间的差异。而艺术插花刚好相反,整个分数段处于递减趋势,呈倒金字塔分布,作为比赛的艺术插花试题应适当增加难题比例。
(2) 技能成绩分析。
技能比赛是技能大赛的核心,它已逐渐成为检验职业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在大赛中,技能操作考核成绩都按70%以上比例计入总成绩,突出技能的核心地位。下面主要剖析目前3个项目的技能成绩。
中职项目主要设有种子质量检测、农机维修、艺术插花3个项目。种子质量检测比赛内容为150分钟内完成作物种子的净度检验、测定作物种子的千粒重、快速测定作物种子生活力。农机维修比赛内容为在60分钟内完成大中型轮式拖拉机(江苏清拖750型轮式拖拉机)电路和油路故障的诊断排除及柴油机供油提前角的检查调整,启动拖拉机。艺术插花比赛内容为根据现场抽取的主题,利用现场提供的花材和器具,在100分钟内,完成插花作品,并填写作品名牌及主题表现说明。
种子质量检测在测试选手技能水平的同时,也测试选手的心理素质,小麦种子的分取、分离、称量、取样、计数、切取、染色操作既考核选手的规范性又考核选手的熟练性。2010年选手技能平均得分仅为63.2,从分数段分布图可以看出80分以上选手人数为0,反映了教练和选手在首届大赛中缺乏经验,训练时间不足,规范性不到位,选手的临场应变能力差等。在积累了一定经验,保证一定训练时间的基础上,2011年、2012年参赛选手操作规范性、熟练性均显著提升,高水平选手明显增多。
农机维修中职项目考查选手电路技术要求:①准确排除拖拉机电路故障;②灯光及仪表信号等工作状态良好。考查选手油路技术要求:①准确排除柴油机油路故障;②准确判断出不能工作的某气缸。考查选手启动拖拉机技术要求:常温度下,发动机5秒内能顺利启动,燃烧正常。三届比赛选手得分较低,平均分均未能及格,从分数段分布图可以看出,三届技能成绩60分以下的选手占最多,尤其2011年、2012年占到60%左右,体现选手在规定的60分钟内,基本没有完成故障排除。大多数选手能够根据流程进行操作,但是操作规范性不强,技术要领掌握不够全面、到位。部分选手故障的分析能力不够强,许多故障不能正确排除。许多选手在油路故障排除中,由于对油路的工作原理不够清楚,判断故障的思路和方法不对,导致判断错误,而且耽误了时间,同时对最后一项听诊操作产生干扰,影响了比赛成绩。
艺术插花项目的两届比赛有着明显的区别。2010年内容是选手50分钟内完成反映“海纳百川”、“花艺美化生活”、“环保节能”等方面题材的创意插花,2012年选手需要在100分钟内完成两件作品,一是以窗外、望归、超越、盛夏的绿荫为命题的创意插花;二是礼仪插花庆贺花篮作品。创意插花和礼仪插花平均得分为76.3和73.4,分别占技能成绩的60%和40%,凸显选手作品创作能力较强,专业基本功比较扎实,成功地检验了各职业院校插花教学课程的教学成果。通过两届创意插花技能成绩比较,选手显然对2012年比赛中临时公布完成两件命题作品准备不很充分,时间的分配能力和心理素质受到了严峻考验。
大赛成效分析
大赛进一步强化了职业学校涉农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技术运用能力,对大力培养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课程的教学改革等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完成
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要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他们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开展技能大赛紧密结合了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完成。
2.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组织教师直接参与或指导学生参加大赛,对促进教师全面掌握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及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与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自身“双师型”素养与水平,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实现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举办高水平的大赛,让参赛选手展示了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才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按照大赛的标准和要求训练学生,使专业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一致,毕业生能很快适应企业的需要。学生在模拟的实际工作场景中竞赛,能够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和技能水平,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的提高。
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属于国家级一类大赛,自2003年至今,已举办四届,每三年一届。本届大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由各省(区、市)组织实施,各工种决赛计划于今年9至10月间举行。
据全总经济技术部负责人介绍,本届大赛遵循经济发展急需、应用范围较广、从业人员较多、技术含量较高的原则,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结合,传统手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既保留了传统工种,又增设了紧跟技术发展前沿、紧贴企业和职工队伍实际的工种。设置的5个工种中有4个属于“互联网+”范畴或与之密切相关,动画绘制员就是今年新设立的赛项。
大赛总裁判长金福吉表示,本届大赛突出了引领现代工业技术发展方向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并关注基础性技能。如加工中心操作工和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都是影响现代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作为传统赛项的焊工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则属于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种。尤其是焊工从业人员中农民工较多,大赛有助于调动广大农民工学技术、练本领的积极性,为他们搭建岗位成才的平台。
大赛更关注以赛促学,沿用以往成熟做法,提前公布样题和技术文件,带动基层广泛开展职工学习、练兵、比武活动。此外,还将尝试引入媒体和大众评委,保证比赛的公开透明。
值得一提的是,各工种决赛前5名,将按照相关规定,由人社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并直接晋升技师职业资格;已具有技师职业资格的,可晋升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获得各工种决赛6至20名,可直接晋升高级工职业资格;已具有高级工职业资格的,可晋升技师职业资格。
“要成为制造强国,必须培养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全总经济技术部负责人表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成为一线工人切磋技艺、交流技术、提升技能、快速成才的重要舞台。据统计,前四届大赛累计吸引4000多万职工参加;大赛带动各级地方(行业)各类比赛广泛开展,2011年至2014年,有8953.68万人次职工参加工会组织的各级技能比赛,423.82万人次职工晋升了技术等级。
(本刊记者 赵晓丽)
【备战全国大赛各省市技能大赛相继展开】
北京:启动“职工技协杯”职业技能竞赛2015年北京市“职工技协杯”职业技能竞赛日前正式启动。据介绍,本次技能竞赛共涉及58个工种,其中焊工等5个工种的比赛将直接纳入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北京选拔赛。本次大赛还将加大对优秀选手的奖励力度,优秀选手不仅将被纳入市总工会在职职工职业发展助推计划,获得相应奖金资助,还将获取“北京市职工高级职业技术能手”证书,并优先推荐申报“首都劳动奖章”。
(杜琳琳)
山东:举办第五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
日前,由山东省总工会、科学技术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全省第五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正式启动。
本次大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由各市(大企业、省行业)组织实施,各工种决赛计划于今年7月至8月间举行。在工种设置上,本届大赛设焊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动画绘制员5个比赛工种。
(王振宇 郭一博)
吉林: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开赛
日前,由吉林省总工会、省委宣传部、共青团吉林省委员会、省妇女联合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学技术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的2015年吉林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已进入实施阶段。
据介绍,本次大赛设焊工、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动画绘制员3个比赛工种,采取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各类企事业单位一线在职职工(不含院校教师)均可报名参加。大赛分初赛和省级比赛两个阶段进行。初赛由各地组织实施,各工种省级比赛计划于今年7月份举行。
(李晗)
福建:举办网络安全技能竞赛
福建省总工会、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福建省委近日决定联合开展“中国梦·劳动美”福建省第一届网络安全职工技能竞赛。
竞赛由理论知识和上机技能操作两部分组成,参赛对象主要为福建省基础电信企业、增值电信企业从事互联网运营、管理和维护的工作人员。报名的选手应持有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无此证书人员须从事本职业五年以上,经单位推荐,竞赛组委会审核后方可参加选拔赛。决赛将于9月举行。
(丘永清)
商丘:启动产业聚集区技能大赛
日前,河南省商丘市总工会正式启动产业聚集区职业技能大赛,希望通过技能大赛推动产业聚集区企业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引领和带动全市各行各业广泛开展“十万职工技能大培训、十万职工岗位大练兵、十万职工技术大比武、十万职工素质大提升”,为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推进商丘跨越崛起建功立业。
市工会为此次大赛做了充分的宣传发动和准备工作,他们向企业和职工广泛宣传开展技能竞赛的重要性,着力营造“学业务、练技术”的浓厚氛围;紧密结合岗位实际和应知应会要求,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按照中、高级工的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标准,制定竞赛的技术文件和评判标准,组织职工开展岗位练兵,为企业开展技术比武奠定了坚实基础。
(陈传志)
福州:举办2015年职工劳动竞赛
日前,由福州市总工会、福州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办,福州市公路局承办的2015年福州市职工劳动竞赛(交通公路养护专场)在福清龙田举行。
福州市公路局各县(市)公路分局和直属分局派出8支代表队共40人参加了本次竞赛。竞赛内容包括理论考试、路面清灌缝、路面裂缝修补等。比赛中,各参赛队积极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充分展示了“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新型养护队伍的良好素质和形象。
(王绮萍)
太原:举办第十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
近日,由太原市总工会、太原市科学技术局、太原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太原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联合举办,山西省司法学校和太原市新发展速录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太原市第十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速录师比赛在山西省司法学校开赛。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全市职工劳动技能大赛启动仪式,这标志着全市职工劳动技能大赛拉开了帷幕。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市广大职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积极参与并认真承办各项大赛活动的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荣获年“市五一劳动奖章”的代表们表示衷心的祝贺!
当前,正处在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决战“十三五”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蓝图已经绘就。大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全面提升广大职工整体素质,建设一支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人才保证。多年来,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紧围绕科教兴市战略,以人才强市为主线,以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创建学习型班组、培育技能型职工”活动为载体,坚持开展群众性的技术比武、技术练兵、技术创新等项活动,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人才,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我市高技能人才仍然十分紧缺,人才培养的任务依然艰巨。这次职工劳动技能大赛活动正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具体措施。举办全市职工劳动技能大赛活动,为广大技能人才搭建一个开拓视野、展示才能的平台,激励引导全市广大技术人才学练技能、奋发成才,对于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民工大市”向“技工大市”的转变,推动加快调转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对全市职工及参赛选手提几点希望:
一、要以推进加快发展、加速崛起为己任,胸怀大局,目光远大,积极投身勤学技能、苦练本领的活动中来。
当今时代,知识经济正在兴起,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但现在的竞争不是拼体力,而是比知识、比智力、比才干。谁拥有真才实学、掌握过硬技能,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胜利。而没有知识的劳动者将无法参与未来的竞争。广大职工要深刻认识到,学习和掌握技能不仅是我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更是你们实现自身价值、发展自己事业的需要。广大职工一定要以推进加速崛起为己任,全身心地投入到勤学技术知识,苦练劳动技能活动中去,完善自己发展自我,不断增强自己应对竞争和挑战的能力,在转型发展加速崛起的进程中更好地发挥主力军作用。
二、要以岗位为舞台,甘于吃苦耐劳,乐于无私奉献,在实现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进程中去建功立业。
实现跨越发展,共建共享和谐,你们既是推进发展的参与者,又是共建共享的受益者。的发展与你们息息相关。你们思想的解放程度、素质的提升程度、潜能的释放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水平。希望你们要勇敢的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把每一个工作岗位都当成奋斗的舞台,把每一项工作都作为奉献的途径,在实现加速崛起的进程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你们要增强创新意识,围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要增强环保节约意识,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坚定改革信心和决心,围绕“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努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为实现加速崛起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要以成才为目标,勤学技能、苦练本领,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
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做出了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决策。“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正在全社会的形成,新型人才观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同,技能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的肯定,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渠道得到进一步畅通。广大职工要把劳动技能大赛当做新的起点,工作中勤学技能、苦练本领,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岗位的技术能手和工种的能工巧匠,争做新时期的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职工。
以今天的启动仪式为标志,全市职工劳动技能大赛各项比赛将相继举行。希望广大参赛者珍惜机会,以最好的状态积极参赛,沉着应战、赛出能力、赛出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各相关单位抓紧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认真做好各项比赛的实施工作。同时也希望各位评委严守职责,不循私情,公开、公平、公正的裁判,为各位选手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竞争环境。时代呼唤技能人才,技能人才推进事业发展。加快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实现加快发展、加速崛起,对我市职工队伍的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今后发现人才创造了机会。我相信,有各有关单位的团结协作和广大职工的参与支持,全市职工劳动技能大赛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 技能竞赛;职业能力;能力矩阵;能力模块;制件到制件;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32-0091-03
一、问题的提出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国赛)已经举办了多年,在校企紧密合作、应用企业新技术、大赛技术规范、组织管理方面获得较大提高和发展。但是,与世界技能竞赛相比,国赛仍有提升的空间与潜力。国赛的试题与评分标准都着力于反映选手“做出了什么”,即达到竞赛项目的功能性要求。部分国赛的赛项注意了选手“怎么做的”,如注意技术操作规范、安全防范、文档规范,但很少关注选手“为什么而做”,如选手是否有节约成本的考虑、是否有人性化设计的考虑,是否有事故预防的考虑、是否有环保的考虑等。如果选手没有这些考虑,那么即使达到了行动目标而且按照规范行动了,也不代表职业能力水平高,因为他的行动只是习惯与固化的结果,这种固化行为难以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因此,如果国赛不注重选手“为什么而做”的考查,那么很容易变成单纯的技能测试,这也是不符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1]。
二、两种竞赛目标的比较
(一)世界技能竞赛的目标
世界技能竞赛的目标是培养选手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完成工作任务需要采取的行动或策略,包括动作技能和智慧技能。其内涵包括:第一,人的职业能力只能通过实际“行动”来获得和发展,职业能力需要通过完成具体的真实任务来培养;第二,职业能力与相应的职业领域是紧密相关的,职业能力的获取不能脱离职业情景;第三,职业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其各个能力要素不能被割裂而应作为整体综合的进行培养;第四,职业能力强调在完整的工作任务中解决问题,既需要掌握具体的专业知识,又需要具备通用的思考能力。
世界技能竞赛共设计了8项职业能力指标:一是直观性/展示。通过语言或文字描述,利用图纸和草图,条理清晰、结构合理地向委托方展示完成任务后的结果,是工作交流必不可少的能力。二是功能性。解决方案要想满足任务要求,实现功能是最基本、也是决定性的要求。三是使用价值导向。职业行动、行动过程、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始终要以顾客为导向,因为顾客的利益代表了工作成果(产品)的使用价值。四是经济性。职业工作受到经济成本的影响。这是一个专业人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高低的表现。在工作中,需要不断估算经济性并考虑各种成本因素。五是企业生产和工作过程导向。以企业生产流程为导向的解决方案会考虑与上下游过程之间的衔接,还要考虑跨越每个人工作领域的部门间的合作。六是社会接受度。人性化的工作设计与组织、健康保护以及其他超越工作本身的社会因素,例如委托方、客户和社会的不同利益。同时也要考虑劳动安全、事故防范以及解决方案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七是环保性。环保性对所有工作过程和生产流程都是一个重要指标(无害的材料、节约能源和废物回收、再利用等)。八是创造性。创造性是评价解决方案的一个重要指标。完成任务预留的高度的设计空间。
(二)国赛的目标
国赛更注重“技能”的评比,而不是职业能力的评比。技能是指生活或从事某种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主体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练习形成的对待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就是一种产品加工制造出来的能力。
三、两种竞赛设计理念的比较
以世界技能竞赛中“塑料模具工程”赛项和国赛中“模具制造技术”赛项为例,加以说明。
世界技能竞赛中“塑料模具工程”赛项设计是按照“制件到制件”国际流行最佳模具教学理念设计的。“制件到制件”模具教学方法为:学生在学习模具课程前,教师给定学生一个制件,学生根据这个制件学习模具理论和技能,并设计出模具;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模具图,选择机床,并加工出所需的模具零件;再根据自己设计模具装配图,把模具零件组装成模具;学生把模具安装到成形机上,操作成形机,进行试模;学生成形加工出指定的制件;教师对两个制件进行比较,并评定出学生的成绩。赛项体现了模具设计、制造以及成形的全过程。而国赛模具类竞赛达不到覆盖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只是产品生产的间断过程或几个生产的片段[2]。
四、与国际竞赛接轨的策略
(一)解决“做出了什么”的问题
对国内近百家现代模具企业进行调研,得到第一手资料,即“岗位能力矩阵”。“岗位能力矩阵”是由企业制定的每个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把各个工作岗位所需的能力汇聚在一起,形成了“矩阵”,就是“岗位能力矩阵”。依据相关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经过综合分析,得到模具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岗位能力矩阵汇总图”,见图1。
从图1可见,模具生产经历四个过程,也就是需要四个模块的能力,即造型与分析能力(1模块)、模具设计能力(2模块)、模具成形零件加工能力(3模块)和模具装调维修能力(4模块),才能完成模具设计、制造和生产的任务[3][4]。
运用“岗位能力矩阵”分析方法,确定四大能力模块。对于中职学校和技工学校主要选择模具成形零件加工能力(3模块)和模具装调维修能力(4模块),根据这两个模块岗位能力,设置相应的课程;对于高等职业学校和职业本科主要选择造型与分析能力(1模块)和模具设计能力(2模块),根据这两个模块岗位能力,设置相应的课程,课程设置能与企业岗位能力对接,培养出的人才能力能满足企业生产需要。
(二)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在国赛赛项中,增加编写制造说明书环节,并在评分标准中充分体现。
1.注射模具制造技术竞赛
参赛选手根据赛场给定的塑料制件图和半成品注射模具,完成该制件测绘数字建模、成形零件数字建模设计和加工,完成模具装配、调试、试模等任务,最终成型加工出合格的塑料制件,并编制注射模具制造说明书。
2.冲压模具制造技术竞赛
这是一项在2014年模具制造技术赛项基础上新增的分赛项。参赛选手根据赛场指定的金属制件图和半成品冲压模具,完成该制件测绘数字建模、需要加工的成形零件数字建模设计和加工,完成模具装配、调试、试模等任务,最终成形加工出合格的金属制件,并编制冲压模具制造说明书。
3.三维数字化建模与3D打印竞赛
这是一项在2014年模具制造技术赛项基础上新增的分赛项。参赛选手使用三维扫描仪扫描指定工件,逆向建模并进行数字模型创新设计,用3D打印机将参赛队创新设计的产品加工出来。选手还要根据给定的制件图纸,手工制作与产品相配合的制件手板,并编制产品与制件制作说明书。
(三)解决“为什么而做”的问题
在国赛赛项中,设置理论考核和答辩环节,设立若干道综合性的题目,如选手要考虑节约成本、人性化设计、事故预防、环保性、可扩展性等问题。要求选手在比赛结束前完成。在评分标准中,根据8项职业能力指标,增加了职业能力评价的比例。在策划和设计赛项时,还引入大量的现代模具企业运用的高新技术,如精密测量技术、数字建模技术、3D打印技术、模具数字建模设计与制造技术,以及精密数控加工技术、精密电切削加工技术和精密磨削加工技术等。通过国赛,引领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将这些高新技术注入到专业课程和实训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1]庄榕霞,赵志群,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实证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周明星.职业教育学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构建协同高效机制
技能鉴定工作是促进人才成长、提升人才素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中心高度重视技能鉴定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亲临考试、考核现场督察。
中心结合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情况和工作目标,对全省技能鉴定工作统筹规划,年初鉴定计划,提出工作要点,年底对鉴定站实施情况进行考核,鉴定站全面负责技能鉴定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每批次鉴定一个月前均鉴定公告,加大宣传力度,确保一线员工及时了解鉴定有关政策与动态。同时,为确保鉴定管理、标准、质量的高度统一,除农网配电营业工外,其它电力行业特有工种高级工及以上的理论考试、实操考核全部集中在省公司培训中心进行,大力开展技能人员的培训和技能鉴定,地市公司培训中心配合鉴定站完成农电中、高级工鉴定工作。
确保鉴定质量
保证技能鉴定工作质量是鉴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树立鉴定权威品牌的重要保证。为保证服务公司发展的需要,鉴定中心加大管理力度,实行精益化管理,做到制度系统化、流程规范化、场地现场化、队伍专业化、档案精细化、服务常态化,从题库到档案,从管理到服务做到高标准、高规格。从工作要求到考试管理各环节,由鉴定中心组织,先后制定了《江西省电力公司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办法》、《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工作规程》、《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控制规定》、《职业技能鉴定档案管理规定》、《职业技能鉴定保密工作规范》以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系列规章制度和文件,并汇编成册,确保鉴定工作有据可依。
创新技能鉴定模式
为提高鉴定工作的优质服务水平,鉴定中心定期鉴定公告,宣传技能鉴定的有关政策和规章制度,负责技能鉴定的答疑和咨询。及时收集和听取基层单位、考生对鉴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和完善鉴定工作。
鉴定中心指导鉴定站深入公司系统各地市、县公司,定期鉴定公告,广泛宣传技能鉴定的有关政策和规章制度,保证鉴定信息的畅通。尤其在对各县公司一线员工的鉴定工作中,鉴定中心采取“送鉴上门”的模式,深入到生产一线,将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仅限于农网配电营业工)场地安排在各地市公司和有条件的县公司,解决鉴定和生产的矛盾,大大提高了县公司一线员工参加鉴定的积极性。
在鉴定中心的努力工作下,2011全年完成省公司系统各等级鉴定10699人,较2010年增长263%,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经过严格考核,2011年取得各等级、各工种职业资格人数为6921人。2012年,鉴定中心完成员工鉴定9587人次,各等级、各工种职业资格取证人数5957人。
树立技能鉴定权威
鉴定质量是技能鉴定的生命线,为全面提升鉴定质量,鉴定中心从资格审查、试卷质量、理论考试、操作考核、潜能答辩、业绩材料报送、评审等重要环节严抓严管。每一项流程、每一个节点,着力加强过程监控,努力打造鉴定品牌,树立鉴定威信。
严把资格审查关
资格审查采取单位审查、鉴定中心复审的方式进行。鉴定中心对所有申报人员资格在单位自审的基础上进行复审,尤其是对申报技师、高级技师的人员,对其工作年限、工作岗位、工作业绩和资格证书进行重点复审,不符合申报条件者,坚决予以退回。如2012年第一期技师理论考试,报考人数2743人,通过复审人员为2371人,由于资格不符退回人员为372人。
严把理论考试关
所有理论考试都实行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监控、统一程序。每次考前,制定工作方案,成立考务工作小组,落实工作职责。召开“三个会议”(考务协调会、监考及考务工作人员会议、阅卷工作会议)。监考人员、考场安排都列入保密内容临时公布。考试过程中,公司人资部、鉴定中心、培训中心负责人亲自督导,监考老师认真履行职责,执行到位。发现违纪行为,严格按照《江西省专业技术(技能)人员资格考试应试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进行处理,取消当次成绩,两年禁止报考并纳入业绩考核,公司行文通报。
严把操作考核关
严格按照技能鉴定操作考核工作流程和标准化作业要求,考核过程实行“三对一”考核,首席考评员负责制,考核记录详细、评分严格准确、操作考核期间,鉴定中心派专人每天到考核现场进行检查、督导,及时排除各种干扰,净化考场环境,确保鉴定权威。
严把综合评审关
技师、高级技师鉴定工作具有环节多、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在报送评审材料、综合评审阶段,鉴定中心严格按照鉴定管理办法,对报送评审材料、组织初审、组织综合评审各阶段严格控制。尤其是综合评审阶段,鉴定中心负责人亲自遴选各专业权威担任评委,邀请公司副总工程师担任评委主任,严格按照评审程序集体讨论,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评审,评审结果经各单位一周公示后行文确认,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公开。
高级技师评审,鉴定中心本着对中电联鉴定指导中心和参评人员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参评人员的申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将技能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一线员工报送中电联参加高级技师评审。近年来,江西省的高级技师参报材料一直受到中电联的高度赞誉,2011年江西省参加中电联的高级技师评审通过率93%。
【关键词】 国赛;建筑;CAD;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01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建筑CAD项目竞赛,从6月25日开赛,至6月28日完成成绩评定。大赛在建筑CAD基本投影能力、规范制图能力、精确制图能力、高效制图能力、打印图纸能力、协同工作能力和拓展工作能力方面对选手进行全面的考核。在历届大赛的技术准备和裁判工作中,引起了对职业院校建筑CAD教学现状的思考。
综合分析2012届大赛的总体情况,CAD基础部分计算机绘图能力(图形绘制、编辑、标注等各种计算机制图工具和方法)和图样画法(使用计算机绘制正投影视图和轴测图)完成效果比上届有明显提高。专业建筑工程图(建筑工程制图技术)完成情况在质和量方面都较上届有很大的提升,并成为本次大赛学生的主要得分点。从成绩的地区分布情况分析,地区差距明显缩小,特别是西部和欠发达地区成绩和技术提高很快,竞争异常激烈。以下对比赛情况具体分析。
一、选手基本投影能力的考核体现在三视图、轴侧图和建筑平、立、剖工程图的表达上
选手整体在几何形体的三视图上完成情况较好,轴侧图大部分没完成。这一部分的考核反应出选手在画法几何方面的知识储备和三维观察能力不足,几何形体三视图的投影关系把握不准。赛前各校都把基础知识部分作为比赛的分点,选手比赛过程中还是不能全部看懂图,说明我们的中职选手这方面还是弱项,这也正好是我们中职学校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中的难点。这一难点还反映在选手在处理建筑平、立、剖图时,只能按原图抄图,不能发现图中存在的投影错误。CAD技术早已发展到三维技术层面,在计算机上能方便快捷地实现三维投影和各种三维视图,工程类专业学生投影能力的教学,建议通过CAD三维立体模型来展示和解析,充分发挥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优势,改进教育技术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制图能力方面执行规范的能力有待提高
从工程实践的要求来看,企业CAD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企业设计制图中的一个重要质量控制手段,赛前制定大赛CAD标准,就是效仿了企业CAD标准的制定方法,并在大赛中要求选手贯彻实施这一标准,也就是考核选手的“贯标”能力。如果选手都能按大赛CAD标准作图,所有选手的成果图都应该会很一致,建筑图的图幅、图线、比例、字体、尺寸标注样式都会很规范,图层设置和出图方式都会比较统一,就能形成优质规范的计算机绘图文件便于共享、管理和识读。从比赛的成果图看,能认真“贯标”和正确“贯标”选手不多。
首先,参赛选手不“贯标”,看似提高了速度,但是影响了对选手“专业技术基础知识”中识图能力的考核。工程图是通用的图形语言,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之前,我们只能用黑白的形式通过线的宽度来表达图形对象的剖切和投影关系,只能对图形对象的“形”做出判断和表达,对于图形对象的“属性”只能主观判断。在工程CAD技术基础上,我们不但可以对图形的“形”延续传统的表达方式,还通过“图层”表述图形对象的“属性”,解决了图形“是什么”的问题,丰富了建筑工程图的表达形式。不按大赛CAD规定对图线进行正确的图层归并,不正确的图层表达就有可能是学生没有正确识图,反映出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没有形成遵守企业CAD标准的意识。
其次,指导教师忽视“贯标”的重要性。学校工程CAD制图是从手工制图发展而来,教学上也延续了传统的手工制图教学要求,只对学生在“形”方面进行考核,不重视对图形“属性”的表达,这种教学方式影响了工程人员和学生对工程图的正确表达和识读,也是国家重视制定工程制图标准的原因。国家在的工程制图标准中明确:“为了统一房屋建筑制图规则,保证制图质量,提高制图效率,做到图面清晰、简明,符合设计、施工、审查、存档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标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有义务和责任贯彻和推广国家工程制图标准,教师如果以“企业习惯”为由忽视对学生的要求,这种做法的结果必将造成学校在教学上,降低CAD工程制图课对学生专业识图能力培养的要求,也将进一步影响专业院校作为专业技术推广阵地的作用,不利于学生今后在工程专业软件和BIM技术上的发展。
三、在精确制图能力和高效制图能力方面
大赛中优秀的选手展现出了规范科学的绘图方法和流程,也有部分选手还没找到正确的绘图方法。由于CAD建筑制图操作技术是从机械工程CAD技术发展而来,所以很多建筑CAD制图方法没有脱开机械CAD的绘图方法,如:绘墙线很多职业院校学生不知道用“多线”和“多线编辑”命令。其后发展起来的建筑专业软件为适应计算机自动计算的要求,开发出专门针对计算机运算方式的制图方法,又误导了手工CAD作图的技术方向。部分选手在手工CAD绘图时用打“井”字轴网(部分专业软件上的轴网制图方法),不知道要修剪轴网,影响绘图速度和效果。这些问题需要更多地开展技术交流,普及科学的绘图方法。所以大赛技术成果的交流应该是大赛的后续工作,希望引起相关机构的重视。
四、布局出图和打印图纸技术方面
最早的CAD标注出图是在模型空间实现的,之所以现在发展到CAD布局空间出图,是因为:①标注和图形对象在同一个空间,当出图比例改变时,标注和符号会随比例改变大小,这不符合国家规范的相关要求。如果在布局中出图,能方便地改变出图比例,文字和符号大小不会随比例改变。②在模型空间不同比例出图要重新做一个放大比例的新图(如:大样图等),而布局出图可直接对原图进行多比例出图不改变原图比例,便于图形在图纸上合理布局,出图效果实现“所见及所得”直观方便。③用布局出图时模型空间只有图形没有标注,当原图作为“图块”和“参照对象”时不会影响到其它工程图的成图效果,可以方便地进行二次设计和二次标注。竞赛选手在赛场觉得设置布局麻烦,其实是对布局功能的误解,这说明先进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滞后。图纸的打印中关于是否关闭轴线的问题也引起争议,国家标准在2001版以前建议关闭轴网出图,2010版则建议不关闭轴网出图,但不关闭轴网影响了最后的出图效果和识图,所以本次大赛保留了传统方法,要求关闭轴网出图。
五、协同工作能力的考核要求
关键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选聘
为推动产教结合、持续提高职业教育服务于国家经济转方式、调整结构战略目标的能力,教育部联合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共同举办了2013全国职业院校导游技能大赛。
竞赛分普通话导游服务组和英语导游服务组,分别包括形象风采、导游讲解、现场知识问答、情景再现和才艺展示五部分。这五部分从着装形象、表达能力、知识积累、服务技能等各个方面全面考查了学生作为导游员所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
本人指导的学生参与了英语导游赛,获得二等奖。通过参赛,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校企合作、教师选聘等各个方面我都受到了很大启示。
一、完善课程设置,重视能力培养
为适应市场需求、注重实用性,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兼顾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专业。高职院校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因此也就不能采用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本科院校专业教材。可是只顾及了实践而忽视了理论也是断然不可取的。导游在工作中需要涉及天文、地理、历史、自然等各方各面,这就要求导游工作者是一个样样粗通的“杂家”,充足的知识储备必不可少。从这点来说,大赛对于知识能力方面所占分值比例设置是很客观的。一个知识匮乏的导游即使形象再好也无法赢得客人信任、圆满完成工作。
因此,院校在开设课程时除了《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外,也十分有必要开设《中外史话与宗教》《中国旅游地理》这类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专业必修课程。形象风采和才艺展示两个环节则从整体上考查了导游员的气质、才艺、形象等综合能力。整洁的着装、具有亲和力的微笑、风趣幽默的交流以及甜美的歌声都很容易活跃气氛、拉近与客人之间的关系。为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民族舞蹈表演与形体训练》《歌曲演唱与娱乐活动策划》这类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设置就不可忽视。同时,旅游人才的培养又主要是为本地区经济发展而服务的,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就应该在对本地区资源优势进行分析后引入具备区域特色的课程,比如《大连旅游特色项目》等。
二、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传统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以课堂为中心,与现实社会联系较松;以书本为中心,与知识的更新及应用联系较差;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自主支配时间太少,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不够;以传授为中心,课堂照本宣科,不能旁征博引等。诸多问题的存在使旅游专业教育整体上与旅游业发展速度不同步。
由于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动手能力强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多种方法并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旅游服务规范》《旅游法规》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便可采用案例分析法,列举有代表性、时效性的典型案例来与学生交流互动,从而加深学生印象。而在《模拟导游》的课堂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讨论法,让学生分别扮演接、领队、全陪等角色,临时应对预设的意外事件,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积极性,还能让学生清楚地理解导游工作的职责。
在教学手段上也应该将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介绍某地风土人情时,可将各地的特色美食、山河景色、节庆活动等场景用PPT、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上能直观的接触到真实情景,提高学习主动性。
三、完善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
从本次大赛来看,几个环节的命题基本是按照导游职业能力要求来安排的,侧重考核学生对本专业综合理论和综合技能的运用能力,通过比赛能够选拔出真正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若要专业技能训练很好地与现行的行业岗位要求对接,无论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还是校外的实训过程中,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实训基地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校内可以建设模拟导游和虚拟旅游实训室建设。模拟导游实训室采用旅游模拟视景仿真系统,营造一种旅游景区景点全景实境仿真环境,使学生置身其中仿佛真的身临各大景点之中,既方便360度地了解景点的每一个角落又可以熟悉景区路线,弥补了校外实训无法到达所有景点这一不足。在虚拟旅游实训室,通过虚拟景点编辑器、交互式数字平台,可以进行学生的虚拟旅行社经营、虚拟旅游产品设计开发、虚拟旅游产品宣传、营销等方面的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熟练的旅游企业信息处理和操作能力。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最终是要走向企业、服务社会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校企合作,更利于了解企业用人要求、明确人才培养方式。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践,能够学以致用、发现自身不足,及时向企业人员请教所遇到的问题以缩短工作后的适应期。企业则需要安排有责任心的人员担任学生的指导老师,耐心解决学生的问题。同时,学校也要定期安排企业人员到校为学生做讲座,将最新的业内信息传达给学生,便于学生及时了解旅游企业的工作实际,拉近学生与社会现实需求之间的距离。
四、引聘结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衡量办学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只有加强高校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激励广大教师并充分调动他们的教学、科研积极性与创造精神,才能实现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大部分老师都是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缺乏实践经验,以至于授课时很难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还有一些从企业直接聘用上来的老师,无法将自身经验清晰而有条理地传授给学生,这些问题都会对旅游专业教学产生影响。旅游专业教师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行业工作经历,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将有时效性的行业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在实训中也能就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前向学生警示,解决实际问题。对此,高校应该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应结合教师的具体情况,分期、分批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和挂职锻炼,以解决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提高青年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学校也应聘请优秀的旅行社经理、计调、导游员到学校任教,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做到“引聘结合”。从年龄结构上,各年龄层次的教师比例要合理分配,既要有经验丰富的资深老教师,又要有精力旺盛的中青年教师。从学历结构看,要统筹各级各类人才,扭转高尖人才缺乏的局面。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职业教育发展紧密相连,大赛在赛项设置上融入最新的生产技术要素,代表了行业生产发展水平。高职院校应该以技能大赛为导向,展风采、促交流,提升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模式,以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的高技能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阮炜.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教学方法改革浅探[J].企业导报,2011(17).
[2]李彦.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功能与定位探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7).
【关键词】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 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021-02
自2008年以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五届(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五年间,大赛对于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展示职业教育发展成果、推进中国特色职教体系建设、营造发展职教社会氛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10年起,教育部已经成功举办两届(2010年和2012年)全国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
一、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背景
为充分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现职业院校师生的风采,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结合,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进一步深化“教产合作、校企合作”,提高社会参与面和专业覆盖面,完善制度建设,提升组织化水平,努力扩大国际影响与合作。
二、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汽车检测与维修)概况
所有赛项全部是团体项目(三名参赛选手,两名指导教师)。单项赛项重点体现参赛队的汽车维修检验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资料查阅能力、安全意识、环保意识。汽车综合故障诊断除了单项赛项的要求外,重点考察参赛队的整车故障诊断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不管是单项赛项和综合赛项,都要求参赛队完成对整个作业过程和作业记录的填写、分析,并对作业工单数据分析,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同时也是过程考核。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单项赛项汽车维修检验的作业工单和综合赛项中汽车故障确认和排除,并要详细记录排除故障的诊断流程和逻辑分析结论。通过对整个赛项的分析,只有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参赛队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笔者所在的院校连续两次代表广西二队参加全国高职院校汽车类职业技能大赛项目――汽车检测与维修,并两次取得全国三等奖的成绩。通过参加技能大赛的过程、体会和收获,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以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推进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设的举措
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要构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评价体系。这就要求高职学院把人人成才观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遵循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成才规律,让行业和企业全程参与,按照企业的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让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常态化。
(一)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推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改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办学条件。由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比赛项目是由政府部门组织,行业与企业积极参与,为相关高职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提供了机遇。众所周知,对于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的省份,影响专业建设因素之一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滞后。由于全国性的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这就使得相关院校对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变得更为主动和积极,可以改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办学条件,为培养符合行业和企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进行有效对接。因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真实的工作任务、真实的企业管理和市场化的评价标准,从而能够满足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熏陶的基本要求,体现理论与实践、教与做的高度统一。
(二)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增加教学设备,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提供硬件支持。要想办好汽车检测与维修与维修专业,培养符合行业和企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教学设备是也是最为基础的条件。国家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高职学院除国家级示范高职学院和国家级骨干高职学院有国家的专项投入经费外,一般的高职学院投入教学设备的经费相对还是比较少的,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的省份更需要增加教学设备的投入。而通过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选拔赛,原本投入很少教学设备的高职业学院会克服困难,采购回相应的教学设备,改善了办学条件,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提供硬件支持,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高等职业院校要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专科层次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
由于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企业和高职学院搭起一座联系的桥梁,相关汽车整车企业在全国拥有众多的4S店,通过大赛校企双方从不了解到认识;从认识到熟悉;从熟悉到深入交流;从深入交流到合作。技能大赛为企业和高职学院合作搭建平台,为此,相关高职学院以此为契机,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这就要求高职学院利用国家对学院教学设备和教学场地建设的投入,引企入校,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形成“厂中校”和“校中厂”,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供需、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课程体系、评价标准、教材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实习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指导作用,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鲜的血液。
(四)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推动教师队伍综合实力提升。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最高水平的技能大赛,能代表所在的省份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的院校是一项较高的荣誉,也是一所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体现。但是,技能大赛取得较好成绩的学院也不是代表专业建设取得很丰硕的成果,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实训基地、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获奖不是最终目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只是一个平台,不管成绩如何,通过技能大赛,会培养一批教师综合实力的提升,而教师综合实力的提升会进一步推动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技能大赛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能讲、能做、能写,还要会逻辑分析),会进一步推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团队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热情。因为每个学院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都是力争展示自己学院的最好形象,学院就会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培养和打造自己的教学团队,提升教学团队的综合实力,这样,专业的发展就会进入良性循环;为专业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五)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推动科研项目的开展。通过技能大赛的平台,扩展相关的教学设备,而教学团队的综合实力提升后,会进一步拓展专业在实践和教学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对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的检验,进一步完善专业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让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行业企业的要求。
(六)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推动教材的建设。通过技能大赛的平台,企业就会把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为培养合格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指明了方向。同时相关企业免费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维修手册、维修工艺和诊断流程)。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内容、标准、技术规范等也严格按照行业企业的标准;包括考核、调度、计划、流程、定置、统计、“6S”及安全与文明生产管理至着装等都严格参照企业的制度执行。技能大赛提供的比赛文件在质量、效率、团队、成本、流程和安全选择等在接受“教学标准”评价的同时,还要参照行业和企业、客户对服务的验收标准进行综合评判。更为重要的是大赛方案是汽车新技术在汽车的应用与发展。所有这些,如能把它们融入到校本教材和专用教材中,会为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如虎添翼。
(七)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推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通过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把职业技能大赛相关教学资源融入到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中去,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针对职业岗位要求,强化就业能力培养;开放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同时,把技能大赛的教学形式融入到常规教学中去,加强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提升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教育部到各级地方政府、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全程参与,它对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很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推进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设备、校企合作、教师队伍建设、科研项目的开展、教材的建设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等某个方面取得突破性的发展,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建设引入新的思路和顶层设计。当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培养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时,这才是我国举办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安江英,王利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4)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内蒙古;选拔赛;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56-01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切实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展现职业学校学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和熟练的职业技能,有关主管部门拟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中等职业教育护理技能大赛,通过规范护理技能操作及选拔优秀护理人才,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内蒙古地区由我校承办参加全国大赛选手的选拔赛工作,为了保证本次选拔比赛的科学、合理、公平、公正,选拔出能代表本区参加全国大赛的最优秀选手,我校选拔赛组委会特制订如下比赛规则,望各界人士参照执行。
1 选拔赛参赛对象、时间
1.1 参赛对象。参赛选手须为各盟市中等职业卫生学校中的在籍学生,不接受个人报名。报名人员经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参赛。要求参赛队参赛人数为6人,其中领队及指导教师2人,选手4人。
1.2 时间。决定于2011年4月18日(周一)报到,下午3:00召开领队会议并抽签,会后各校领队和选手参观熟悉比赛场地和设备;19日(周二)上午8:30开始比赛,12:00结束;下午14:00开始比赛。
2 选拔赛评委及评分
评委由教育厅确定,每赛点设2人。评委依据相应的评分标准独立评分,取其平均值即为该选手该项目技能操作最后得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 选拔赛场地、项目及设施
3.1 场地。比赛在包头市卫生学校临床护理实训中心举行。场地功能单元包括:选手休息室、工作人员休息室、选手更衣室、选手检录处、抽签处、比赛物品准备室、分项目赛点(五个项目同时进行)、赛后物品处置室、分数统计处、申诉仲裁室。
3.2 选拔赛项目及设施
3.2.1 项目。徒手心肺复苏,密闭式静脉输液法,卧有病人床更换床单法,氧气吸入,无菌技术,每位参赛选手考5项操作。
3.2.2 设施及备物
3.3 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中职护理专业《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材,及人民军医出版社(配光盘版)《护士岗位技能训练50项考评指导》执行,届时比赛项目依评分标准进行。
4 选拔赛规则和注意事项
4.1 参赛须知
(1) 选手参赛时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学生证,并配带统一签发的参赛证,缺证者取消参赛资格。
(2) 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服从指挥。各队之间应讲团结、友好、协作,避免发生矛盾。
(3) 赛前一日,组织各领队和选手参观熟悉比赛场地和设施。比赛当日选手必须按比赛时间,提前30分钟检录进入赛场,迟到15分钟者不得参加比赛。
(4) 参赛选手须服从评委及工作人员指挥。比赛过程中或比赛后发现问题(包括比赛或其它问题),应由领队在比赛当天向仲裁组提出申述。领队、指导教师、选手不得与比赛工作人员直接交涉。
(5) 选手在比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工作人员和评委同意后作相应处理。
(6) 在比赛规定时间结束时,应立即停止操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比赛时间。
4.2 选拔赛规则
(1) 参赛选手必须统一着装,不得在参赛服饰上作任何标识物,不得携带移动电话及其他通讯工具,一经查实则取消本次比赛成绩。
(2) 所有参赛选手抽签决定分组及参赛顺序,依组按顺序在相应赛点逐项逐个进行比赛。
(3) 参赛选手凭参赛证和身份证两证齐全进入赛场,赛场工作人员负责对各参赛选手进行资格审查。比赛前30分钟每批次参赛选手由赛场工作人员组织指挥到指定的准备室进行各项赛前准备工作。
(4) 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独自完成各比赛项目。比赛过程中如出现仪器设备故障问题,应提请赛场工作组负责人及评委确认原因。如果确实是因为设备故障原因导致选手中断或终止比赛,由评委视具体情况作出决定。
(5) 选手开始操作和结束操作,均须举手向评委示意。比赛终止时间由评委记录在案。经评委检查许可后,参赛选手方可离开比赛场地。
(6) 选拔赛设一个电脑计分台,一个人工计分台。
4.3 其他注意事项
(1) 本项赛事各类工作人员必须统一佩戴由赛事组委会统一印发的有效证件。
(2) 各赛点除评委、赛事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未经赛点工作组允许不得擅入赛场。
(3) 参与赛事报道工作的各类新闻媒体须经赛事组委会允许方可入场,并且入场后须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和管理,不可影响赛事正常进行。
(4) 各参赛队可有一人凭辅导教师证进入赛场。
5 成绩评定
5.1 比赛成绩由评委会集体评定,依据赛场纪录和评分标准,力求客观公正的评判、计分。
5.2 本次赛事只计个人成绩,根据选手五项比赛总成绩直接排序,出现相同成绩时,由仲裁组作最终裁定。
6 申诉与仲裁
6.1 对不符合比赛规定的设备,有失公正的检测、评判、奖励,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参赛选手均可依照有关程序提出申诉。
6.2 选手申诉须由本代表队领队或辅导教师按照规定时限以书面形式向仲裁组提出。仲裁组对选手申诉不得拒绝并须认真负责地进行审理后,将处理意见反馈给领队或当事人。
关键词: 职业英语技能 教学实践 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对职业院校提出教学质量的要求,要求职业院校以服务于大众为宗旨,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职业型人才。每年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都会发现很多的教育人才与技能人才,同时也让许多院校发现某些教学不足。本文主要讨论英语写作项目上的缺陷及教学实践和改革。
1.高职高专院校英语写作上的问题
1.1学生对英语写作的认识有很大缺陷。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一般情况下知识的掌握水平不是太高,对于英语的认识,一般停留在语法的学习上,这就导致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过于重视英语语法的应用,而忽略文章的整体性,在竞赛中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1.2学生英语的写作能力差。
由于目前各大高校的扩招,使得高职教育招收的学生由原来的普招生变成了掺杂中专生、技能高中生等多种形式上的学生,生源上的改变使得教师在教学中面临很多困难,很多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汉化”的想象。西方人善于用抽象的事物来描述现实存在的事物,中国人正好是相反的,在英语写作中,经常可以发现这种“汉化”现象的存在。
例如在句型结构中,由于文化的差异,这种“汉化”现象更明显。在“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了”的翻译中,很多学生会把这句话翻译为:“We don’t know evening has fallen.”不能说这句话的翻译有误,只能说翻译不符合英国文化的习俗,英语重“形合”,咱们国家则重视意思相同,按照英语的习俗,应该翻译为:“Evening came before we realized it.”除了在写作中普遍存在的“汉化”现象,还有一点就是主谓宾的顺序,由于习俗上的不同,很容易造成学生翻译的语句不符合英文的习惯表达形式。
1.3教学中教师或是学校安排的课程有一定缺陷。
在英语的学习中,对学生的要求是“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上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但是在英语教学中,写作的教学一般是与其他的内容放在一起的,在整个教学中,英语分为好多的单元,时间再长,分为好几段后,每单元所占的时间就十分有限,在教学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会花费很长的时间进行精读上的教学,写作方面的教学留的时间很少,甚至仅仅用几句话描述,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得不到系统性的理论知识。
2.基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写作项目的教学实践与改革
2.1提高教师及学生对于写作方面的认识。
从目前职校教师和学生的英文写作的认识看,绝大多数人都对英文写作持“应付考试”的心理,学生不明白为什么写作、为什么要考试,甚至有些教师对这些也不太明白,教师的不清不楚更是影响学生对写作的热情。
为了提高学生英文写作的能力,学校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教师队伍,使教师本身明白写作的重要性,而后教师再对教学和考试内容作出一系列的调整,使调整后的内容适用于职校技能大赛,同时更适用于对学生未来职业技能上的提高。
2.2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风俗的认识,走出“汉化”难题。
在改革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掌握英语词汇词形的同时,比较同义的汉英词汇的一些差异,让学生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掌握了解英文化的词语的用法,避免词语使用时产生的“汉化”现象。具体举一个例子,如“fall”的学习,教师可以举出这个词的多种用法:Don’t walk along the top of the wall,you might fall;She fell asleep;The city fell to the enemy等,指导学生体会相同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差异。
在进行语句的讲解时,教师要格外强调一些非常具有英文化特色的语句,先让学生翻译成汉语,教师再说出在英文中的具体含义,然后对这些句子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体会到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如After you的翻译,按照咱们国家的习俗,它的意思应该是“在你后边”之类的,但正确的英文翻译应该是“你先请”,是一种谦词,可以说学生翻译的意思与本意相差很多。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风俗的认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背诵一些英文美好诗句,摘抄一些篇章,指导学生积累英语惯性用法,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大量写作方面的训练。
2.3调整英语教学的一些教学内容。
上述提到英文教学课堂时间安排上有不合理之处,因此学校或是教师应把英文写作列入教学大纲,并作为硬性指导。同时,英语写作的教学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课后指导也相当重要。在学生进行写作之后,教师亲自且逐一对每位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修改,这将大大促进学生对英语写作的重视,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水平。另外,将职业技能大赛中对学生英语写作的要求时常地贯通于平时的英语写作教学中,适时地将职业技能和英语写作进行有效的合并,以求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除了上述内容上的实践和改革内容,还有一项就是多媒体的应用,不可否认,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着多方面的优势。因此在英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在讲解学生常犯的“汉化”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放一些英文电影片段,让学生更好地明白词语的意境及用法。
3.结语
为了满足全国职业技校职业英语技能比赛的需要,更为了适用于社会的发展,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推进是必需的。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把参与技能大赛作为契机,将技能大赛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对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中心 天津 300222)
摘要:自2010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组织以来,我国持续派出代表队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这一代表着国际最高水平的职业技能竞赛。为做好相关技术准备工作,对赛会相关技术文件进行详细分析及持续跟踪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对第41届、42届世界技能大赛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及相关技术文件进行了研读,并对所涉及的各项安全认证体系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世界技能大赛;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认证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012-05
世界技能大赛(Worldskills Competition,以下简称为大赛)作为世界技能竞技的国际性舞台,被称为职业技术领域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着国际性的先进技能水平。到2013年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已设立了6个大类共计46个项目。大赛的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及相关认证体系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今世界的主流水平。自2011年伦敦第41届大赛及2013年德国莱比锡第42届大赛以来,主办方均提出了“零事故”(Zero Accident)这一共同目标。尽管选手众多,比赛项目较多,且竞赛日程较长,但世界技能组织(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和第41届、第42届大赛主办方英国、德国还是实现了大赛“零事故”这一目标。
为了给我国相关专家提供健康与安全防护相关参考信息,为我国参加、举办类似的职业技能竞赛在健康安全规范方面提供相关参考资料,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劳动安全防护相关法规规范,推广并普及必要的劳动防护,最终促进我国职业技能竞赛、制造业安全防护水平乃至整体安全防护水平的提升,对世界技能组织及大赛主办方所指定的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egulations,OHS)、规定的设备、工具、个人防护规定及相关的认证体系开展研究很有必要。笔者拟以第41届、第42届两届大赛的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及认证体系为主要对象进行相关分析与探讨。
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内容解读
每个竞赛项目,按照不同的技术层面及领域,通常包括如下几个重要的技术文件及资料:(1)竞赛规则(Competition Rules),对所有竞赛项目的整体规则、原则、组织形式、整体管理、监督投诉机制等进行整体说明;(2)技术说明(Technical Description),对特定的项目名称、能力要求、工作范围、测试项目赛题的原则及赛题开发形式等进行约定;(3)基础设施列表(Infrastructure List),给出特定项目竞赛所提供的设备工具等相关设施工具列表;(4)测试项目(Test Project),详细的项目竞赛图纸及赛题;(5)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egulations),对安全防护的策略及程序进行规定,并就大赛时的安全方针协调机制、大赛中的技术代表、专家及场地主管等责任划分进行详细描述,并就赛前安全培训、健康与安全合约签订、监督体制等进行规定。下面本文将对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相关情况及内容进行分析及说明。
每届大赛,赛会组织方均根据世界技能组织及主办国自身安全相关规定,在健康及安全防护方面制定详细的说明。在2011年英国伦敦大赛之前4个月,大赛主办方颁布了各个大赛项目对应的《职业健康安全规程》(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egulations)。而2013德国莱比锡大赛各专业的《职业健康安全规程》同样在赛前4个月由主办方颁布。除此之外,2011年的伦敦大赛主办方在赛前4个月颁布了面向所有大赛相关人员的《安全健康手册》(Health and Safety Manual)。
(一)《安全健康手册》
第41届伦敦大赛《安全健康手册》(以下简称为手册)分为15个部分,就大赛的相关文件政策、整体健康安全策略、不同岗位赛会有关人员的安全方面的责任分工、主办方的相关规章制度、个人防护用品、赛前安全教育、大赛中的健康安全监察、紧急情况处理、火灾警报及疏散、残障人士及易受伤的妇女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安全事项、安全手册的发放方式及数量等所有涉及赛会安全相关的问题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手册中将大赛中的安全防护按专业相关将防护类型分为通用职业健康安全、电气、机械、热加工、食品卫生、个人防护用具等几大类。
按照历届世界技能大赛的惯例,除了遵循世界技能组织所颁布的健康安全规则之外,还需要遵守主办国的相关法令,如果法令之间存在冲突,则以最高标准(最严)为准。2011年伦敦大赛援引的英国健康与安全相关法规为1974年《工作健康与安全法案》(The Health & Safety at Work Act 1974),包含了自1989年到2008年颁布的健康与安全相关法令,涵盖了安全管理、个人防护用品、高处作业、电工作业、火灾等相关的32项法令。
手册的附录中,就赛会健康安全指导委员会的构成、大赛中的保险、无线电通信协议及术语规范、紧急电话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为便于操作,制定了相关表格模板,包括赛前竞赛区安全检查清单表A、健康安全教育检查清单表B1、健康安全教育签字表B2、竞赛就绪检查表C、轻微受伤记录、事故报告填表、事故调查报告表。
根据手册内容,需要大赛主办方负责检查参赛代表队携带的工具设备能否符合相关认证并允许在大赛中使用和选手参赛资质,主要有以下几点:(1)所有在大赛现场中使用的手工电动工具、设备等,必须达到赛会认可的安全认证要求,即通过产品源产地国家或地区的相关安全认证;(2)参赛者携带的工具、设备,除需要通过如上相关认证之外,还需要张贴检验合格标识,标识上需标明产品上次检验的时间和下次检验的时间;(3)手动工具需要通过手动工具振动评测(Hand Arm Vibration Assessments),并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在有效期内的相关证书;(4)原则上不允许携带化学物品及有害物质,如大赛中确需使用化学及有害物质(如化学溶剂等),经大赛主办方批准且通过英国有害健康物质控制认证并具备证书的方可带入大赛场地;(5)竞赛中一旦出现违反职业健康安全规定的危险操作,在场的场地主管、专家将立即对选手提出警告,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警告之后,第三次将中止选手操作,中断的时间不从竞赛时间中扣除。
上述设备、工具、个人防护用具安全认证规范及文档,事先需经大赛主办方的专家、场地主管、专门的健康安全专家、专门的健康安全协调员或主办方监察组成员等进行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工具、设备将粘贴不得使用标识并移出赛场。
(二)《职业健康安全规程》
第41届和第42届大赛主办方均提出了“事故为零”的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所颁布的《职业健康安全规程》(以下简称安全规程)对赛会安全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以2013年第42届德国莱比锡大赛为例,其健康与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
第41、42届两届大赛主办方所颁布的安全规程包括总则、责任与保险、通用职业健康与安全规则、专业相关健康与安全规则四个大部分。以41届大赛主办方公布的机电一体化项目的通用职业健康与安全规则部分为例,其内容较为详尽,包含的36项具体内容总结如表1所示。
大赛场地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并制定紧急状况下的应急程序,在赛前对所有相关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参赛选手需签订专门协议。大赛场地需配备如下安全设施:(1)外伤急救包、外伤急救中心;(2)紧急洗眼站,用于眼部异物清洗及损伤防护;(3)火灾初期灭火设备,包含灭火器、灭火毯、相关标识指示;(4)报告及通信协议;(5)紧急疏散路径指示标识。
除上述安全设施以外,前往外伤急救中心的交通车辆、化学品喷溅泄漏的处置、与外界火灾控制等紧急处理的联系方式也必须保持随时就位及畅通。场地主管或专门负责安全的专家须事先对所有参赛选手、专家进行安全教育,内容包含急救设备、洗眼站的位置、火灾疏散及逃生路径、疏散后集合地点、紧急情况下的警报内容及撤销警报的广播内容等相关信息。
从近两届大赛的安全规程来看,其总体格式基本相同,区别主要是根据主办国的不同而分别引用了主办国的相关职业健康安全法规。
在上述两个文件中,除大部分与我国安全规定类似的内容外,尤其需要我们引起注意的有如下内容:
参赛选手不得佩带任何珠宝饰品 个人防护用品(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按个人防护用品用途及伤害类型不同,分为眼睛防护、头部防护、呼吸防护、肢体防护、手部及臂部防护及足部及腿部防护。根据各专业性质不同,一部分如防护眼镜、防护鞋等为必须使用;部分如耳塞等则为建议使用;而在对旋转机械的操作中,手套为严禁使用。按照大赛专业不同,基本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防护鞋、眼部防护、噪声及听力防护、工作服或防护服,特殊情况下还需要使用呼吸器、面部防护罩、焊接个人防护、手套等特殊防护设备。按照规定,所有大赛相关人员,无论是比赛期间还是在前期准备熟悉过程中,在大赛场地车间中必须全程穿着符合赛会要求的防护鞋及工作服,以及根据规定使用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德国莱比锡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22个有中国参赛的项目对个人防护用品的要求如下页表2所示。
较为严谨的安全操作规程规定 对于安全操作规程规范中给出的较为严谨的规定,除了赛前的安全检查外,在比赛中,选手也将有一次临时中止比赛的机会,由组织方再次确认安全状态。如果出现违反操作规程的情况,选手将受到警告,两次警告之后如仍未达到安全操作的要求,将可能面临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如在第42届大赛电气操作中,规定所有的电气装置必须符合德方的BGV A3要求,而且必须完成两端电路断开、意外连电防护、确认无电压、接地与电容放电、遮盖保护及拉设警戒线等一系列全部预防操作之后,才能开始操作。与此类似,在焊接、压缩气体操作乃至磨削砂作、大赛期间食品卫生等,均规定了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
责任与保险 与往届情况类似,作为参赛的前提条件,各参赛代表队需自行承担如队员受伤、疾病及自身原因造成的伤害、财物损失等可能发生的风险责任。各参赛代表团是否自行购买保险,主办方未作强制性要求。但鉴于大赛主办方既不承担参赛代表队大赛期间及在主办国逗留期间的人身伤害、财物损失,也不提供任何保险。因此,建议参赛国代表团事先购买适当的保险。
机床、设备、工具等的相关规范及认证体系
赛会要求,不论是主办方提供的还是自行携带的机床、设备、仪器需通过原产国或地区的安全强制认证,包括欧盟、韩国、澳大利亚、日本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强制认证。2013年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主办方认可的部分国家或地区安全认证体系如表3所示。
按照大赛各项目技能管理计划,在赛前,将在专门的时间会同首席专家、场地主管(Workshop Supervisor)、专门的专家(Experts with Special Responsibilities,ESR)、本国专家等对机床、设备、工具等进行安全资质检查,不符合安全认证及标准或检验有效期过期、存在故障的机床、工具、设备由大赛主办方张贴禁止使用的标记并移出赛场,不得在竞赛中使用。第42届大赛主要采用CE认证。CE认证作为世界上最严格的安全认证之一,包含了健康、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欧洲法规要求,并且不定时更新。如按照最近的CE认证要求,机床等带电机械,需符合电磁兼容性(EMC)和低电压(LVD)规范;而冰箱这样的家用电器,除了符合电磁兼容性和低电压规范之外,还需要符合有害成分限制(RoHS)、报废电子电气设备(WEEE)等规范。而电气照明设备的认证,则涉及《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干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EN 55015:2006+A1:2007+A2:2009等至少6项的相关标准。
为保证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能够顺利参赛,根据前期案例以及按照41届、42届两届大赛相关安全规定文件的规定,按照国际赛会通行的做法,参赛项目采购并携带的机床、设备、工具,一是确定事先通过规定最新的相关安全认证,设备、工具等经过定期检验并张贴标签;二是工具、设备机床制造商必须经过相关认证并附有认证标识;三是对于一些重要的机床设备等,为避免届时出现麻烦,除了经过认证、标识和检验标签齐全之外,建议随机床、设备携带必要的认证资质证明文件。
个人防护用品规范及认证
就我国劳动防护整体而言,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普及与使用,乃至操作者的安全意识、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意识和知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要想在个人防护用具上达到大赛要求,首先必须采购符合规定标准并通过相关认证的个人防护用具,而且需事先研读职业健康及安全规则相关技术文件,必要时需与外方、主办方沟通交流,弄清相关信息。在训练中、比赛中持续做好个人防护,养成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良好习惯。
按照第41届技能大赛的规定,在电工操作中必须穿着符合《英国工作个人防护用品(1992)法规》(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at Work Regulations1992)所规定的个人工作防护用具,其防护服的阻燃、耐电弧性均需达标。又如,规定在使用手电钻钻孔工作的情况下,必须佩带符合EN166 FT标准(欧洲面部防护标准)的防护镜。2013年大赛主办方对于个人防护用品,除要求按不同的比赛项目需采用不同的防护用具外,均要求使用符合欧盟的CE认证标准,如参赛队携带的个人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主办方将“指定主办国符合资质的个人防护用品供应商信息”。也就是说,如果参赛代表队自备的防护用品或工具不符合资质,届时需自行购买符合资质的防护用品或工具后,方可允许带入赛场用于比赛。
结语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为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源源不断地输出中国制造的产品,就大多数中国制造的产品而言,按照外方标准从技术要求上达标不存在太大难度;但作为制造大国,我国的相关劳动保护标准、劳动防护意识、国际相关标准熟知程度以及在竞赛、生产制造乃至日常生活中切实运用的安全防护相关用品和规则等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意识,还是规章制度、硬件设施,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提高我国技术工人的职业防护水平,提升我国民众对安全防护的认识,最终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乃至我国产品的竞争力,还需要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持续努力。
此外,在参加区域性或世界技能大赛中,要保证健康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相关硬件和软件具备标准条件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是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切实进行防护,另一方面是需要事先深入了解并学习赛会相关规定标准,在专业人员意识、认证资质、相关技术等方面达到要求。这对我国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和提升我国工业制造、社会服务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WSI)WorldSkills Internationial 2013. Competition Rules[EB/OL].//W. I.(WSI),5.1 edn. 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Keizersgracht 62-64,1015 CS Amsterdam,The Netherlands:69.
[2]WorldSkills Leipzig 2013.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egulations - Mechatronics[OL].May,2013 edn. WorldSkills Leipzig 2013;Leipzig,Germany:21.
[3]WorldSkills Leipzig 2013.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egulations-Manufacturing Team Challenge[EB/OL].May,2013 edn. WorldSkills Leipzig 2013;Leipzig,Germany:21.
[4]WorldSkills London 2011.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egulations–Mechatronics[EB/OL].WSL2011,London,U.K.:21.
[5]WorldSkills London 2011. Health & Safety Manual[EB/OL].WSL2011,London,U.K.:30.
[6]王俊玲.欧盟CE认证对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EMC要求[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2(5):53-56.
关键词:物联网;无线传感网络;射频识别;安卓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2-0011-02
物联网专业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很强的专业,涉及到微电子技术、控制工程、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领域。2010年,教育部批准第一批40所高校开办物联网工程专业;2011年初,批准第二批27所高校开办物联网工程专业;2012年2月,再次批准80所高校开办物联网工程专业;教育部先后进行了3批物联网相关专业审批,约200所高职高专办“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我校也于2012年成功申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教育部和天津市教委联合举办2012年、2013年、2015年3届全国高职物联网技能大赛,都由我校来承担此项赛事项目,对职业院校物联网专业教学改革起到巨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促进专业体系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提高专业教学师资队伍素质、加强学院实训基地建设,构建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平台、培养学生技能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1 历届全国高职物联网技能大赛分析
1.1 2012年全国高职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
2012年大赛,主要考察高职学生在RFID技术、二维码技术、网络技术与信息系统等领域的应用实践能力,检验高职学生在物联网组建、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关键技能和职业素养,以及对质量、效率、成本和规范的意识。大赛促进专业教学内容更新与教学方法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引导专业教学方向调整,以适应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及高度关注物联网应用技术的趋势。
2012年全国高职物联网技术大赛,主要还是对物联网专业基础知识结构进行考察,围绕着专业的基本理论、简单应用设计大赛试题,考查选手使用传感器、二维码、一维码、Zigbee、RFID等基本应用的开发能力,对物联网三层架构: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的专业基础技能进行考察。可以说本届大赛促进社会对物联网应用技术相关职业岗位的了解,提高社会对高职专业人才的认可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水平。
1.2 2013年全国高职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
2013年大赛内容模拟学生“e动校园生活”的一天,集物联网时代的移动支付、智慧生活等主题应用。从本届大赛内容上看,不仅包括对物联网基础技术考察,更多融合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很多生活中应用,更加有深度和广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时代特征,本届大赛促进专业的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展示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快速增长的人才需求;促进物联网技术(包括自动识别、网络传输、应用开发等)的普及。
1.3 2015年“物联网技术应用赛”赛项
2015年大赛内容对物联网工程应用实训系统的操作,涵括了智慧社区、智能环境监控、智能商业、智能农业等物联网主题应用。可以看出,本届大赛主要对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范围进行很大扩展,从2013年的生活领域应用扩展到专业领域应用,包括商业、农业、环保领域等等。通过竞赛,提高学生在物联网组建、物联网产品配置与应用、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关键技能和职业素养,进一步促进专业教学内容更新与教学方法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引导专业教学方向调整,高度关注物联网应用技术的趋势。
2 全国高职物联网技能大赛引领和带动物联网专业建设
传统物联网专业建设本着专业的知识体系来进行课程设置,物联网知识体系可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三层,针对三层设置了相关的教学课程。
这3届全国物联网技能大赛,极大地拓展高职院校对物联网专业的认知,不再单纯的认为物联网就是多个专业课程的简单堆砌,而是专业课程之间有着很强的内在联系,有着自身专业的核心思想、理念、技术,明确地提出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的建设方向,与现有相关专业进行整合而不是孤立的发展物联网专业。
通过对技能大赛使用设备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了解物联网专业在当前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物联网应用的前沿技术信息,感知未来的发展方向。对物联网专业建设指出明确的培养方向,经过3年的教学应具备哪些素质和技能。以本校为例,通过参加这3届全国物联网技能大赛促进物联网专业进行深入建设:
1)结合本校在电子专业优势和计算机专业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与物联网专业进行深度结合,利用电子系嵌入式实训室、传感器实训室等现有设备重点培养学生感知终端的操作和应用,包括各种传感器的使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传感器等,嵌入式芯片开发和应用技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电子设备知识、数字和模拟电子知识、嵌入式开发知识等内容。
2)结合计算机专业软件开发、网络技术的优势,重点培养学生在实训室物联网应用层的软件开发和设计能力,充分利用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实训室、移动终端平台实验室,锻炼学生在Android移动终端的程序设计、开发能力,具备一定的开发水平。
3)基于物联网技能大赛背景,侧重物联网基本架构及应用架构,专业建设可容纳6个班的实验场地,随着专业规模的扩大,实验场地也将及时增加。实验室的建设将包含4个平台:基础实验平台,云信息处理平台,综合实训开发平台,创新实训平台。
3 全国高职物联网技能大赛改革专业课程和课程内容
全国物联网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课程建设,课程内容的设定有着深远而积极的影响。2012年物联网大赛内容主要是对物联网专业基本技术的考核,即物理网专业核心技术的应用,包括传感器、二维码、一维码、Zigbee技术、RFID技术等基本技术,可以说这些技术早已经广泛应用在超市、商业街区、局域网等方面,但是并没有得到重视、认同,原因在于物联网的基础应用领域早已存在多年,并没有更多新技术的产生,更没有在社会多领域的应用和普及,所以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物联网。
2013年物联网大赛内容有突破性进展,在硬件设备种类上有很多更贴近生活,例如:无线射频IC卡、RFID电子标签、智能电表、智能窗帘、感应式门禁、火焰探测器、烟感探测器等,这些设备都会在生活中的某个领域得到广泛使用,有了这些实际应用设备作为开发对象,再有2012年物联网中的部分设备让很多高职院校对物联网应用前景、应用领域都有深刻认知,在广大职业院校引起强烈反响。很多高职院校在大赛结束后,组建专门团队学习研究物联网专业的课程,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转变教学方式。
2015年物联网大赛在2013年基础上有新的变化,把这2年来物联网应用领域进行大规模扩展,涵盖智能社区、智能环境监控、智能商业、智能农业、智能楼宇等物联网主题,对于物联网专业的人才需求有很大促进作用;同时,大赛上物联网设备种类进行一步扩展,出现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智能网关、LED电子屏等,前2届物联网大赛设备也都出现,与计算机无线网络进行互连互通,桌面软件开发、移动终端软件开发的综合性、难度有很大提升,可以说是真正的实现多种设备的“物联网”,整合到统一的开发平台,成为一套综合性的物理网管理平台。
物联网技能大赛出现各类设备、仪器,考核的内容引领着专业课程建设,改变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上进行全面优化,围绕着物联网核心技术、重要知识点重新安排专业课程,尤其是安排大量的实验、实训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再以“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进行课程设置,而是以“核心技术课程实验实训”、“开发技术课程实验实训”、“物联网平台综合实训”为主。
1)核心技术课程实验实训,主要是传感器技术实验、RFID射频识别实验、Zigbee网络技术实验等物联网核心技术课程实验。
2)开发技术课程实验实训,Android移动终端技术实训、嵌入式技术实验、移动终端平台实训等。
3)物联网平台综合实训,智能社区实训、智能家居实训、智能温室控制实训、物联网RFID智能车辆管理实训等,既包括对核心技术的应用也包括对开发技术的使用。
例如,本校在举办物联网大赛后进行课程改革,设立物联网综合实训课程,主要采用技能大赛中的各种物联网设备,对竞赛试题进行改造进行实训。其中智能家居实训内容: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通过手机、PDA、互联网用户可以控制家用设备、执行场景操作,使多个设备形成联动。主要功能为楼宇对讲、安防视频监控室内灯光、窗帘控制、家电控制、远程操控访客环境、灾害远程监控与报警、老人健康监测、家庭能源管理、社区信息查询与服务。智能家居是物联网技术的综合应用,涵盖有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无线传感、RFID技术、嵌入式网关、中间件、电机控制、计算机、网络通信、音视频多媒体技术。
参考文献:
[1] 温显斌,肖迎元.物联网专业实验室建设初探以及注意的几个问题[J].物联网技术,2015(3).
[2] 孔锐,张冰.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课程设置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2).
[3] 刘韬.物联网专业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研究[J].软件导刊,2014(1).
[4] 周亮,张克功.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专业建设研究[J].职教通讯,2015(6).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大学生
一、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意指大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结合现实情况和具体问题,提出新方法或者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体现了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具有发现的眼光和创新的智慧,能够从已有的领域中发现新的商机,并将新的商机投入运营且产生经济效益的能力。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都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两者相辅相成。[1]
知识产权知识和技能贯穿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始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驾护航:
(一)创新创业认知阶段
在创新创业认知阶段,大学生首先需要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在此过程中储备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学习创新创业的相关教育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若是同时能够运用专利检索功能,提前对可能申请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进行检索、,就可以有效避免重复研发,真正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二)创新创业筹备阶段
大学生在创业之初进行项目规划与组建团队时,企业或者团队成员往往掌握着对企业或者创业至关重要的一项或多项秘密,比如策划创意、创新技术、独特的生产工艺等。如果不了解如何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没有和相关人员签订商业秘密保护合同,一旦出现知晓重要商业秘密的员工跳槽事件,就可能给刚刚成立的公司带来严重的后果。
(三)公司成立阶段
在公司正式成立之后进行商标注册时,必然用到知识产权法中商标法的有关知识。我国《商标法》第8条规定了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的构成要素,第10条界定了不能作为商标使用注册的标识范围,为大学生申请商标注册提供了明确指南。如何进行商标注册、如何保护自己已经注册的商标,发生商标纠纷时如何处理等等,都离不开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制度的学习。
(四)公司运营阶段
在公司正常运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加盟与合作的重要性开始显现。但是由于创新创业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比较淡薄,少有在加盟或者合作合同中明确约定一旦产品或技术做大或者发生利益冲突时应如何保障自身利益。因此,对于发明、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的权属、使用期限等都应该事先达成合意。类似的知识在知识产权教育中都会涉及。
二、目前高校开展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不足之处
(一)高校对知识产权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自1978年、1980年、1985年商标局、专利局、版权局先后成立后,中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与执法体系才渐趋完善;1994年6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首次发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详细阐述了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基本立场和态度。1996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成立知识产权审判庭,负责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指导监督全国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直到最近几年,国务院总理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并分别在2014年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部署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助力创新创业、升级“中国制造”,在2015年9月10日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提出中国政府将尽最大力量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才逐渐得到全社会的认可。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4年11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其目的就是要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为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但落实到高校层面,教务、学生管理部门、专业院系以及大学生自身普遍认为知识产权属于法学专业教学内容,与非法学专业学生没有多大关系。在这种意识主导下,知识产权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多数高校没有设置相应的知识产权教研机构,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研究也很粗浅,与外界的知识产权实务部门更缺乏联动,不能及时为大学生提供相关政策和知识及实务咨询,导致大学生对知识产权教育开展的认知度不高,给高校创业型大学生的培养造成不利局面。[2]
(二)高校知识产权教育资源匮乏,教学手段单一
知识产权教育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既需要大学生熟悉知识产权的相关理论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在实践中如何去运用它们。例如:在研发出一项新技术、新产品后如何判定它们是属于哪种专利,是属于职务发明还是非职务发明,应该如何进行专利申请,申请的一般过程是什么,提前都需要准备哪些相关资料等;在现实生活中被他人侵犯了专利权后,应该通过何种方式向哪些部门提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诉求;如何避免无意识地侵犯他人权利等等。真正将知识产权法带出课堂、带进生活,切实地为大学生们的创新创业保驾护航,才是最受学生们欢迎的教学方式。
(三)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当前,知识产权课程主讲教师普遍精通法理,但缺乏实践经验;法学专业背景的老师不懂科技和理工科知识,具有理工科教育背景的教师又不精通知识产权的运营管理和法律制度。[3]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需要更多跨学科背景、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
三、加强知识产权教育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措施
(一)加大高校知识产权教育资源投入,力求教学形式多样化、实践化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及传授知识产权的相关理论知识外,要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论坛、知识产权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宣传普及知识产权文化。全面运用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增加实训内容,必要时也可带学生旁听知识产权案件的庭审,拓展视野。
(二)提高知识产权教师整体素质
在提高高校知识产权教师整体素质方面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邀请国内外的知识产权教育专家与教师进行交流,分享他们的教育教学心得,对教师在知识产权教育中产生的困惑进行解答,并向教师介绍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知识产权师资的整体教学水平。其二,鼓励知识产权教师兼任知识产权领域的社会职务,丰富知识产权的实践经验。[4](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4JZ028):理工科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研究;西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xjy1510):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理工科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研究――以校选课《知识产权法》教学改革为切入点
参考文献:
[1] 钱赵华.大学生创业素养多层次培养体系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27).
[2] 徐阿进.浙江省高等学校知识产权教育现状与对策[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2,(3).
关键词:临床技能大赛;医学生;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069-03
临床医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技能的培养是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核心。随着医学模式的转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医疗行业法制化建设的逐步完善,传统的医学教育体系和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教育部从2010年开始组织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R床技能大赛,旨在推动高等医学院校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工作,提高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1]。本文结合我院连续三届举办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活动的体会,探讨临床技能大赛在全面提升医学生专业素质中的作用。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4年9月―2016年11月和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开展了三届针对临床医学和临床医学专升本专业实习学生的临床技能大赛,参赛队伍逐年递增,每年4个参赛队,参赛人数累计达443人次。培训指导教师均来自我院技能实训中心和实习基地医院的临床医生。
2.比赛方法。临床技能大赛采取自愿报名的形式,分赛前培训、初赛以及决赛三个阶段进行。赛前培训阶段参加预赛选拔进入个人赛和团体赛初赛,在初赛基础上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团体赛和个人赛决赛。团体赛比赛项目为:缝合包扎、双人徒手心肺复苏、创伤院前急救。个人赛比赛项目为:心脏体格检查、胸肺体格检查、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经口气管插管术、穿脱手术衣、戴手套和外科换药。(见表1)
3.比赛评分。采用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技术规范进行评分。所有评分中满分100分,其中准备质量10分,操作流程质量80分,终末质量10分,全面考察医学生的仪表、操作方法、操作流程、操作时间控制以及沟通交流能力等。
二、结果评价
采用问卷调查、师生访谈等方法对三届参赛的443名学生和30名指导教师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473份,全部有效收回,回收率为100%。调研内容主要为:大赛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与参与效果,大赛对提高医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评价。赛事结束后,采取师生访谈法听取学生和教师对大赛的合理化建议。
1.参赛医学生对临床技能大赛的评价。全部参赛学生认同参加临床技能大赛增加了实际动手锻炼的机会,激发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其临床实践和临床思维能力。通过提前进入临床基地接触患者和在大庭广众之下参加比赛,锻炼了心理素质,提升了医患沟通的能力和人文修养,并加强了团队协作的观念。(见表2)
2.参赛指导教师对临床技能大赛的评价。参赛指导教师均认为临床技能大赛加强了师生沟通,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在对学生进行培训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了教学积极性,积极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可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参赛指导教师也认为通过比赛的方式,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可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见表3)
三、讨论
临床医学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临床技能大赛不仅是人才培养的载体,而且是一种人才培养质量检测的有效手段[2]。近几年来,我国临床技能培训普遍得到重视,通过举办临床技能大赛,不断探索与创新医学实践教学,全面提高了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职业岗位能力。
1.激发学习积极性,提升临床思维能力。在临床上,实习生存在采集病史时思路不清、顺序不当,体格检查手法不规范、不系统,对主要症状、体征变化及病情演变,不善于观察、归纳和分析,等等问题。扩招和医疗环境现状导致学生动手机会少,临床思维局限,基本诊疗操作不熟练。临床技能大赛中针对性的临床技能强化培训,增强了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迅速提高临床技能,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迅速进入临床实习状态[3]。
2.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开展临床技能大赛,把全体参加实习的学生均作为参赛候选人,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比赛当中,为大家提供一个展示个人技能风采、互相学习的开放平台。一方面使学生尽快克服刚入临床时的紧张恐惧感,另一方面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学习不畏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这对学生心理承受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对以后的职业生涯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大赛采取以团队参赛的形式,通过比赛不仅检验了每一个参赛成员的专业理论和临床技能,也检验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和配合的默契程度。同学间互教、互帮、互学的学习气氛逐渐加强,而团队精神正是医院对临床医生的重要要求之一。
3.增强医患沟通能力,提升人文素质。高等医学院校中存在医学生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人文素质培养的情况。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也常常将“病”与“人”分离,关心的是病而不是人,技能训练及操作中动作粗暴,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对待患者及家属态度生硬,与患者及家属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医患关系协调能力差,责任意识不强,缺乏同情心,缺乏医学人文关怀[4]。
临床实践期是医学生人文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5]。以临床技能大赛为契机,利用临床上的典型病例对学生进行医学素质教育的讲座及案例分析,将医学人文知识应用于实践,引导学生从医学、道德、法律、政治等不同方面去思考和解决医疗问题。在临床技能中心培训时,要求学生面对模具应视同为真实的患者,操作前和操作中必须给予适当的人文关怀,使学生认识到临床实践不仅是学习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和应用医学人文知识的过程。只有实现了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结合,才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促进教学相长,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临床技能大赛不仅考核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也考核了临床教师的带教水平,促进了教学相长。教师通过深入比赛,了解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比赛所获得的经验及教训,便能够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主动提高教学能力,推动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四、结论
在医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大多数医疗单位在招聘时都希望招到有工作实践经验的人才,其核心也就在于人才的实践能力。综上所述,临床技能大赛为培养医学生专业技能,锻炼其实践能力提供了有效的平台,集中展现了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技能及人文精神,全面提升了医学生的专业素质。同时,也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了我院临床实践教学的改革,促进了我院和实习医院之间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燕,张津铭,刘春艳,等.从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看医学生教育[J].高等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1,1(1):45-48.
[2]唐翠兰,袁强,黄续,等.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全面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的探索[J].浙江医学教育,2013,12(2):8-9,25
[3]刘松,宋淑菊,徐波,等.临床技能强化培训对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和实习效果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12):1039-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