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贸易历史论文范文

贸易历史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贸易历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贸易历史论文

第1篇

国际贸易惯例一词的使用频率日渐增多。但是,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在国际贸易惯例的涵义、国际贸易惯例的法律属性等问题上认识都较模糊,分歧颇大。

国际贸易惯例要义阐释。

《辞海》对外贸易一词是这样定义的:一国或一个地区与他国或另一地区之间的商品买卖活动,即国际间的商品交换。对外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亦称进出口贸易,而国际贸易则是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如果认为商品分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则这一定义并无不妥。但在国际贸易学界,占主流意见的观点是,商品专指有形的物质产品,无形的产品即是服务。因此,国际贸易的对象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还包括无形的服务。长期以来,商品买卖一直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而所谓国际贸易惯例大多指有关商品买卖或与商品买卖有关的各类服务的惯例,这也是本文的讨论对象。具体而言,本文研究的是从买卖双方贸易洽商到最终履约(或未能履约) 整个过程的有关国际贸易惯例,由于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金融服务、交通运输等所谓服务贸易范畴,因此源于有形商品的跨国交换,并为卖方交付商品和买方支付货款提供便利或保障的有关服务也属本文的研究范围。惯例是一个经常使用却又语义含糊的词,也是一个在我国学术界备受争议的用语(国外也有类似争议) 。学术界对惯例应用的普遍性和实践性有着大致相同的看法,但在涉及惯例的本质问题方面,则歧见颇大。

(一) 惯例是否需要成文化。

有学者认为,惯例需经过民间国际组织或贸易协会的编纂后才会有明确的内容,才能称之为惯例。而大多数学者则认为,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固然是国际贸易惯例的主要形式,但不成文的却又为人所知并广泛采用的国际商业习惯做法也是国际贸易的惯例。笔者赞同后一种看法。从国际贸易惯例的发展历史来看,国际贸易惯例常常起源于一些主要贸易口岸的大公司的实际做法。由于这些公司具有广泛影响力,以及这些做法本身也具有减少贸易障碍等方面的作用,这些做法逐渐成为某一行业或某一地区的共同做法。但是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对同一问题的处理手法或对同一术语的解释不尽相同,这就难免造成地区间或行业间的贸易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组织担当了统一解释和编纂工作,这就形成了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国际商会编写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发展过程便是如此。但是也有一些做法由于早已广为所知并被普遍遵守或因其它原因而没有载入成文的国际贸易惯例,如纺织界人所共知的一旦坯料被剪开即不能退货的惯例。

甚至还有一些做法曾经被写入一些组织编写的国际贸易惯例,后因歧见消失、做法统一而又被撤出成文惯例。比如,国际商会在1980 年出版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关于CIF 术语卖方责任的表述中认为,卖方应提交清洁提单,但承运人在提单上对货物的内容、重量、尺码、品质等无所知的批注并不表明该提单是不清洁提单。但在1990 年实行的新的《国际贸易解释通则》里则没有这句话,这并不表明国际商会改变了看法,相反它正是显示了贸易界及相关各界已认同了这一点,从而无需再用文字描述了。

(二) 惯例的法律约束力。

第2篇

80年代以来西方贸易理论界出现一些新现象,强调工业品国际贸易市场的垄断竞争性和规模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国家对贸易的干预可以增加福利,一国应把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结合起来由国家支持形成战略贸易理论与政策。这些新的理论和政策必然会对当前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有所影响,值得我们加以注视。同时在某些方面也似应考虑我们如何更好地把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结合起来。总之,当前世界的国际贸易既非纯粹自由贸易,也非纯粹保护贸易,而是西方称之为的“管理贸易”。这对我们认识当前世界贸易形式也有启发。以下拟分四部分加以阐述。

一、垄断竞争与规模经济

这一理论认为,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上的古典贸易理论假定自由竞争、市场机制决定价格,对一定规模经济的报酬是恒等的。比如投入增加一倍,产出也增加一倍。事实上现代许多工业具有规模经济特点,也即报酬递增、成本递减。规模经济愈大生产效率愈高,投入增加一倍,产出可以增加一倍以上。举一个小例,生产10双鞋用15小时劳力,生产25双鞋用30小时劳力,前者投入产出比例为2,而后者为2.5。

从目前大工业看,大规模经济多半为资本、技术集约的大垄断公司经营。它们通过机器与劳力的专业化、流水作业大批量生产,又善于利用副产品,并且大量购买原料及部件取得价格折扣等,从而降低了成本,报酬递增。比如汽车厂、钢铁厂每年产量数以十万、百万单位计,通过技术革新、流水作业,省工省料,成本自然降低。而大规模生产必须有大市场容纳,所以必须打入国际市场才能维持大公司较大而长期的生产规模。据云美国波音公司的喷气式飞机一半销路在国外,如无国外市场则很难弥补其昂贵的固定成本与设计及研究费用。

规模经济要求每一国家的几家大垄断公司生产少数产品,每种产品有差异,从而在国际上进行分工、交易,形成一个国际一体化市场。而通过国家贸易,事实上使市场规模扩大。因为一国生产的品种与规模受一国市场限制。如进行国际贸易形成一体化市场会大于国别市场,可以增加消费品种,降低价格,有利于消费者。比如两国进行汽车贸易,每一国生产100万辆在国内消费,如果进行贸易,两个市场形成一体化,共有200万辆汽车。在此市场,汽车品种增加,平均成本下降,有利于消费者。即使两国资源和技术条件差不多,也即要素秉赋相似也可交易,所以制约贸易的因素不是俄林等的要素秉赋相异论,而是规模经济。

但是这个规模经济形成的市场是寡头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市场。它建立在垄断与竞争均衡的模型上。在此,垄断和竞争相互依存,其假定条件有二:(1)每一大公司的产品有差异,因此每一大公司有其一定的市场与消费者。(2)忽视自己价格对别家公司的影响,例如汽车行业中有通用、福特、雷诺、菲亚特、尼森等大公司,产品有差异,各有自己一定市场,但彼此又在竞争。

下面说明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模型(见图1)

图1表明,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公司数目与价格是由两方面关系决定:①公司数愈多,竞争愈激烈,工业品的价格愈低。这由PP线表明。②公司数目愈多,每个公司卖的工业品相对愈少,平均成本愈高,由CC线表明。如果价格超过成本,该工业赚利,有更多公司进入该工业。如果价格低于成本,该工业亏损,有些公司就退出该工业。当价格等于平均成本即PP与CC交于E点,价格与公司数达到均衡。

图1

图1还表明,如公司数少于均衡点n,为n[,1],价格为p[,1],平均成本为AC[,1],公司赚取大量垄断利润,许多公司进入该工业。如公司数大于n,为n[,3],价格为p[,3],而平均成本为AC[,3],有些公司亏损,退出该工业。所以,只有在E点公司数为n[,2]、价格为p[,2],平均成本为AC[,2],达到均衡。

通过出口扩大市场后,平均成本下降,公司数增加,品种增加,价格下跌。如前所述形成一体化市场对消费者有利,品种多,价格下降。(见图2)

图2

在垄断竞争工业中,公司数与价格受市场规模制约。

图2表明市场规模扩大对长期均衡的影响。最初均衡点在A,价格为p[,1],公司数为n[,1]。当市场扩大,公司销售多,平均成本下降,即由C[,1]C[,1]降为C[,2]C[,2],新均衡点为B,公司数由n[,1]增为n[,2],价格由p[,1]降为p[,2],公司数增多,产品品种会增加,消费者可以较低价格选择多种产品。

总之,生产规模扩大,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特别对资本技术集约产品如此,比如钢铁、电力、飞机、汽车等。每一大公司必须有最低生产规模方可存在。多少公司能存在,依赖于有效生产规模与市场大小之比例。如果市场规模不足以保证该产品的最低有效生产规模,这就产生不完全竞争的寡头垄断竞争。所以垄断竞争两要素:其一为产品差异,其二为公司内部的规模经济。

二、战略贸易理论和政策

80年代一种以工业目标政策和贸易目标政策相联合的新理论兴起。最初由斯宾赛(B,spencer)和布兰德(J.Brander)等人首创。他们认为,某些工业、特别是高科技工业处于不完全竞争情况,市场经济失灵,需要政府干预。在这些行业中,少数大公司垄断市场,形成寡头垄断,参与有效竞争。他们可以影响市场价格,它们拥有的市场力量可以获取超额或垄断利润。如果政府加以干预和支持,可以将外国公司获取的超额利润转向本国公司,从而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并可取得外部经济利益。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加以支持,比如政府可以对本国大公司给予补贴,从而使外国竞争对手推迟或停止投资与生产,使本国公司占领市场获得超额利润,其利润大大超过政府补贴。这样可以通过补贴获取外国公司利润,增加本国国民收入。这称之“利润转移”理论。

这种战略工业与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基础之上,也建立在报酬递增与专业化的基础上。换言之,寡头垄断公司随着专业化产量增加和规模经济的实现,将昂贵的固定资本分摊在增加的产量上,使成本递减,报酬递增。据估算,美国波音公司在销售一架777喷气式飞机前须投资30亿美元,销售300架后方可拉平成本与收益。这样高昂的固定成本需要巨大的规模经济。而世界需求或世界市场容量只能支持三家这样的寡头垄断公司。据估计,1995年到2005年对波音777喷气式飞机需求只有1500架,每家公司销售500架,才能对其投资有较好利润。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家大公司首先打入市场可以占据市场,阻止其它公司进入。这叫做“首动优势”(Firstmoveradvantage)。换言之,第一家公司获得规模经济之利形成对其它公司的“准入壁垒”(BarrierToentry)。所以目前只有波音(Boeing)、空中客车(airbus)和麦克道尼尔(mcdonnel)道格拉斯三家大公司具有规模经济而占领该飞机市场,阻止其它公司进入市场。一家大公司如何具有首动优势?该理论认为须具有发明创造精神、企业家的创业才能和历史的机遇或幸运等三个要素。波音公司首占市场即具有上述三个要素。但战略贸易理论的重要一点是政府的干预和支持形成战略贸易政策。美国通过国防预算对波音公司资助了大量的研究发展费用,有助于波音公司取得首动优势。

从世界范围来看,近年来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取得较成功的行业如钢铁、汽车、电子等行业,很大程度上得到政府的积极支持与资助。特别是日本政府,这种战略工业与贸易政策较为明显。50及60年代日本政府利用外汇供应与低利贷款,加以进口限制与保护关税,支持发展了重化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从而将比较优势由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转化为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重化工业。7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利用对半导体等知识技术密集工业的研究发展费用加以资助,并鼓励政府和工业联合研究开发新技术。这种战略工业和贸易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鉴于日韩等国鼓励目标工业和贸易的成功,前述的斯宾赛、布兰德等人根据寡头垄断的博奕理论(gamoTheory)提出政府可以支持工业,比如利用津贴等方式可以抢占市场将外国大公司利润获取过来,并逼使外国公司退出市场,从而获取垄断利润。例如美国波音公司与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竞争生产新型飞机,因市场容量只能允许一家公司获利,如果两家公司同时生产,双方都要亏损。如欧洲空中客车,或波音公司单独生产可以各得1亿美元利润,如两家公司同时生产,每家将亏损500万美元。这时欧洲政府对空中客车每架津贴1000万美元,即使两家同时生产,空中客车也肯定赚利500万美元,而波音公司因恐亏损,则放弃新型飞机的生产。这时空中客车将独家获利1.1亿美元,归还政府补贴1000万美元后仍余1亿美元。这就是说把美国利润转移到欧洲了。

根据寡头垄断博奕理论(gameTheory),战略贸易理论建立了“利润转移”模型,图3简略显示了这一模型。图3表明欧洲和日本都在竞争美国高清晰度电视市场,企图取得垄断利润。两方都得到政府科研经费的支持,其结果依存于谁先进入美国市场;政府对垄断公司有多大资助;和竞争对手的反应。假如欧洲一家大康采恩垄断公司先进入美国市场,每台边际成本3400美元,由Mco表示,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交决定价格在A点为每台售3800美元,共销售4台,垄断利润为4×400=1600美元。美消费者得益AXY,消费者剩余为800美元,世界得益800+1600=2400美元。

图3

现在一家日本大公司也生产高清晰度电视,边际成本也是3400美元一台,但政府每台持久津贴400美元以加强国际竞争。日本公司的边际成本变为MC1即3000美元。欧洲大公司认为竞争不过日本大公司,从而退出美国市场。这时日本大公司取得独家垄断地位,MC1=MR,价格定为3600元在B点,共出售6台,获得垄断利润3600美元,扣除政府津贴2400美元,仍得1200美元垄断利润。美国消费者得益XBZ共1800美元,世界得益3600-2400+1800=3000美元。如果欧洲加以报复,也每台津贴400美元。其边际成本也是每台3400美元,两国竞争最后导致价格降为3000美元一台在C点,共销售12台,则无垄断利润。两国政府共津贴12×$400=4800美元,美国消费者得益XWC=7200美元,世界得益7200-4800=2400美元。列表如下:

欧日大公司得益

1.欧洲大公司首先打入美国市场垄断销售$1600

2.日本政府补贴日本公司垄断美国市场,欧洲公司退出$3600

3.欧日国家都补贴该国大公司在美市场竞争0

欧日政府津贴

1.欧洲大公司首先打入美国市场垄断销售——

2.日本政府补贴日本公司垄断美国市场,欧洲公司退出-$2400

3.欧日国家都补贴该国大公司在美市场竞争-$4800

美消费者得益

1.欧洲大公司首先打入美国市场垄断销售$800

2.日本政府补贴日本公司垄断美国市场,欧洲公司退出$1800

3.欧日国家都补贴该国大公司在美市场竞争$7200

世界得益

1.欧洲大公司首先打入美国市场垄断销售$2400

2.日本政府补贴日本公司垄断美国市场,欧洲公司退出$3000

3.欧日国家都补贴该国大公司在美市场竞争$2400

这一战略贸易理论在美国影响颇大,也引起不少争论。赞成者认为:政府应当资助一些战略工业(特别是高科技工业),可以从外国竞争者手中获取经济利益,这对美国未来经济增长与外部经济有广泛利益。当前某些工业的世界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少数大公司可以垄断市场,影响价格,有潜力获取长期经济利益。只要政府加以支持,可以对外国竞争者取得优势,从而把经济利益转向本国公司,对本国经济发展有益。

但反对者认为:(1)为获得政府资助往往形成特殊利益集团。(2)容易引起联锁报复,损害彼此及世界福利。(3)政府往往缺少完整、正确的信息,不知如何更有效地干预市场,如干预错误,反而遭受损失。

这一理论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尚缺乏有力的实证数据加以检验。不过在理论上它已提出不完全竞争下寡头垄断竞争存在于某种行业,修正了古典的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理论。此外,它还明确提出了国家干预的必要性,修正了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反对国家干预。而且,在事实上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不同程度地实行了这种战略。它们对某些战略工业和贸易特别是高科技工业,国家曾直接、间接地不同程度地加以支持。例如前面引述的欧洲空中客车和美国波音公司的喷气式飞机等,以及日本对重化工业和半导体工业的支持等等。

三、波特(Portor)的新国际竞争优势论

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波特教授(m.chaelportor)及其同事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它们调研10个国家100家大工业的情况,发表了“一些国家的竞争优势”的报告,以探究为什么在国际竞争中,一些国家的某些工业取得成就,而另一些却失败了。

波特认为当前的贸易理论只能解释部分原因,还不能解释全部原因。比如为什么日本在汽车工业,瑞士在精密仪器工业,以及美国在化工工业方面比别国生产率更高、更富于竞争力,用比较优势理论不能完全加以解释。

波特认为有四个特征或因素形成一国公司的竞争环境,从而加强或减弱其国际竞争力。

(1)要素秉赋。他把俄林的要素秉赋论加以进一步发展:分为基本要素如自然资源、气候、地势、人口等;其次为高级或先进要素,例如通讯设施、技术劳工、研究设备、技术知识等等,高级要素对竞争优势更为重要。而高级要素往往是国家和公司投资的结果。例如政府对教育和科研的投资会提高一国的技术水平。例如,日本虽然自然资源贫乏,但重视教育,按人均计拥有很大数目的工程师,这对日本许多工业的成就是一个重要因素。

(2)需求情况。国内需求是提高竞争优势的原动力。公司对国内顾客需求更为敏感。因此国内需求的特征在形成国内产品的属性与促进发明以及提高质量方面的压力特别重要。如果一国国内消费者十分精明,对质量规格要求高,这会促使公司生产高质量高水平产品。日本的照像机工业不断创新和提高质量,多半由于日本顾客的多方要求。

(3)优势工业的发展需要相关工业的支持。对高级要素的供应工业加以投资,所取得的利益往往渗透到优势工业本身助其发展,益加强其国际竞争能力。例如80年代中,美国领先的半导体工业是促进美国个人电脑及其它高科技电子产品成功发展的基础。这一发展过程的结果是,一国成功的工业及其相关工业往往形成一个工业集群(cluster)。比如德国颇有盛名的纺织及服装部门,实际上包括许多相关工业,如高质量的棉、毛、人造纤维业、缝纫机业、以及一系列的纺织机器行业等,从而形成一个工业集群。

(4)一国公司的组织结构、经营策略、经理才能,都涉及竞争情况。不同的国家往往具有不同的“经理哲学”,从而有助于或有害于其竞争优势的形成。比如,日本和德国公司的高级主管经理多半是工程师出身,他们重视公司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设计,而美国公司的高层主管多半为财务专家出身,特别在70和80年代,他们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设计往往不太重视,而过分强调短期内的最大财务收益,因而美国许多以工程技术为基础的行业往往丧失竞争能力。

波特同时十分强调国内竞争状况,这与某些工业的竞争优势的创立和持久很有关系。因为国内竞争激烈可以产生种种压力,促使工业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投资于先进设备,提高效率,促进发明创造,从而加强国际竞争能力。日本的情况即是如此。

因此波特认为,如要提高某一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必须将上列四个特征或因素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钻石圈表,这即有名的钻石理论。

这一钻石联合因素会积极影响国际竞争能力,而政府可以积极地或消极地影响钻石圈形中的任何因素。比如,政府可通过补贴对工业竞争力加以影响;对教育的支持可以影响高级要素秉赋;对产品的规格、标准条例等的规定将影响产品的需求与供应;通过财政金融政策可影响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供求与竞争状况等。

波特的贸易理论很新,尚缺乏实证检验,但已具有一定影响。这一理论的主要含意是,企业的最高利益在于投资于高级要素,如职工培训、加强研究发展等,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支持钻石中的四因素,特别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科研及发展的鼓励与支持以及鼓励国内竞争等。这些都有助于加强国际竞争能力。

四、结论与启示

当前世界贸易中实际上有两种趋势交相影响。其一为战后形成的关贸协定以至目前的世界贸易组织。它基本上奉行古典的自由贸易理论,宣传自由竞争,由市场机制决定价格,不赞成国家限制与干预贸易,多年来致力于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另一种趋势是近二三十年来兴起的在工业贸易中的新贸易理论。它强调世界市场在工业品方面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与规模经济是取得竞争优势的主流,而国家的干预是必要的、有益的,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国家福利。特别是将某些工业(当今主要是高科技工业)的生产与贸易列为国家的战略目标。国家对这些工业的支持与资助有如古典的“保护幼稚工业论”,也可以称之为”保护高科技工业论”,是“保护幼稚工业论”的现代翻版。在发达国家争相提倡这一理论,赞助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与贸易。它们是现代化的前沿,工业的灵魂,国家的荣誉。

此外政治与贸易的结合在当今可谓十分密切。一些发达国家元首出访往往带着数十家、甚至上百家公司往返,以为该国工业打开市场。

总起来看,30年代以邻为壑恶劣的保护主义,结果“搬起石头打了自己的脚”,害人害己经济损失很大,世界贸易和经济都遭受严重创伤。战后发达国家总结经验已不会走向极端保护主义之路,从而推行较自由的贸易政策。然而纯粹的古典自由贸易尽管战后在理论上多方宣传,但在现实中也很难实行,各国都为自身利益实行一定的保护措施。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兴起的如前所述的垄断竞争与战略贸易,从理论上阐述了当今工业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与寡头垄断情况,从而在理论论述上也修正了古典的自由贸易理论,明显地提出国家干预的必要性与有益性。因此当前的世界贸易既非纯粹的自由贸易也非纯粹的保护贸易,而是西方称之为的“管理贸易”。这对我们认识当前世界贸易形势颇有启发。

我国的外贸在经济发展中应占何等地位?我国是否也应该有战略目标工业政策与贸易政策?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资源也相对丰富,国内市场广博。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发展十分迅速,据报道,进出口贸易已占我国国民产值近40%左右,这对我国经济建设大有裨益。但是我国毕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很难走“外贸带动型”或“外贸导向型”发展经济的道路。我认为,我们仍应走自力更生为主、外援为辅的道路,“发展国内外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外两方资源,采取多种策略实现四个现代化”。

在这样一个原则方针下如何确定我国的工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笔者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应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工业、特别是轻纺工业等,以应付我国众多人口与广大市场之需,而且也是出口外汇的重要来源,除发达国家外,中东、东欧,第三世界仍有广大市场。

其次,我国应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包括钢铁、机电、能源、交通工具(如汽车、铁路、飞机)和化学工业,这些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经济基础,也应该是我国当前的战略工业与贸易政策。我国应在世界市场上争取多出售机电产品以及其他工业品,争取更多的外汇收入。

至于高科技工业,我国在某些领域已有一定基础,但一般而言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距离。目前阶段以吸收消化改进为主,国家在财政许可下应多方资助其发展,以期将来走向高科技之国。

第3篇

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克鲁格曼、赫尔普曼、布兰德、斯宾塞、迪克西特、兰开斯特和诺曼等分析和论述在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贸易格局及其成因,提出了战略贸易政策理论模型,开拓了贸易理论研究的新领域。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贸易壁垒来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掠夺他国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即贸易干预能够增进国家福利。

虽然这类政策主张有悖于自由贸易学说的经典理论,但是给当前风行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辩护。毕竟,人们看到,诸如日本这样的国家从贸易保护主义和指导性产业政策中获得重大利益。而与此同时,美国由于其自由贸易政策遭受了损失。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在WTO这样一个趋向于对贸易干预持否定态度的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的影响向纵深发展的情况下,战略贸易理论与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另外,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透过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实施条件和政策效应能够得到什么有裨益的启示?

一、重新审视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之上,按照这一理论,发展中国家在选择贸易战略时顺理成章的行为就是以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换取他国的比较优势产品。然而,这一理论本身的完美却因其在指导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发展中目标的战略选择时的不适应性而面临挑战。由一系列“完美”假设而推导出的“自由”必须要放入现实重新加以审视。

(一)自由的代价

在人们的观念中,发展中国家缺少资本和技术,而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的优势,发达国家则具有资本和技术资源优势。因此比较利益的贸易格局是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的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发展中国家则反之。我国目前的进出口结构基本上是这种格局,但是问题在于,我国的这种贸易结构能否长期化,这种低附加值的出口战略是否会使我国的所谓比较优势陷入低水平循环的陷阱。

曾就不平衡发展进行研究的部分学者发现国际贸易有一种内在的不平衡机制在起作用。世界上总是只有一部分国家率先开始工业化的,不管是由于国家历史、经济结构、社会制度发展的必然因素,还是由于诸如个别伟人的偶然因素,也不管工业化的资本是来自“清教徒”式的节俭还是来自圈地运动、奴隶贸易的残酷的掠夺。不平衡发展在工业国出现即开始。工业品的投资利益率高,导致资本向工业聚积,其规模经济发展空间远大于农业,导致工业增长速度高于农业,再加上工业的外部效应远非农业可比,所以工业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实力迅速改变,并挤占了农业国独立发展制造业的空间。工业国发展到一定程度,一部分资本将流向少数相对比较具有发展条件的国家,但是不会流向更穷的国家,从而形成一定比例的“中产阶级”国家(如“四小龙”等)。这样以来,工业国、新兴工业国和穷国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但新兴工业国和工业国的差距将越来越小。这个推导与90年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格局相吻合。在没有外在因素的时候,这种专业化分工将持续不变,相对的生产率分别按照工业的高速和农业的相对低速不断地深化发展下去。

并且,由于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低,工业品收入需求背景性大,农业国对工业国的产品需求增加,而工业国对农业国的产品需求不变或变化相对要小,则贸易条件恶化,农业国不得不用更多的农产品换取同样多的工业品。虽然随着两国的生产率和收入的提高,农业国在国际交换中还是能够得益,但是,第一,它的得益的增加小于工业国得益的增加,长期看来,差距会扩大,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第二,农业国因片面出口农产品可能导致对外贸易引起的有效需求增加大部分都流向工业国了;第三,农业国的得益是静态的(与本国既生产工业品又生产农业品相比),但若动态来看,如果放弃暂时的静态得益,发展本国的工业品,努力降低成本,从长远来看可提升本国的贸易条件。

(二)自由的挑战

按一般分类,我们可将产业由低位到高位划分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划分依据主要在于各类产业产品的生产率的增长率和收入弹性分别由低到高,进而决定了各类产品的竞争能力由低到高。产业高度化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有竞争优势的国家)的贸易条件越来越优,其维持固有贸易格局的意愿就越来越强。如果现实按照主流贸易理论的假设运行,那么产业低位化国家的福利日相对缩短小是“自由”的必然结果。可是,由于主流贸易理论的诸多基本假设与现实严重不符,它就更不能解释世界贸易中的如下现象:一是里昂惕夫之谜展现的美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实证分析与该理论不符;二是国际贸易伙伴结构揭示出的国际贸易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而非在要素禀赋不同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三是国际贸易内容主要是资本品与资本品之间的贸易而非资本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资源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

于是,经济学家们日益重视世界经济中普遍存在的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他们以此为出发点,结合产业组织理论和搏弈论探讨对国际贸易格局的解释。他们的研究是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贸易各方的政策及行为对国际市场竞争、贸易获益、贸易量的影响入手,结合对国内种种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相互关系以及旨在提高市场绩效的各种管制政策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是,一国采取在称之为“战略性贸易政策”框架内的多种贸易干预措施可以防止或限制外国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增加本国企业成本竞争性:第二是,出口补贴可降低本国企业的成本,增加其市场份额和利益;最后是,通过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紧密结合可以支持具有高度技术机会和外在性产业的发展。这意味着,如果国内厂商行为及其后果不能令人满意,则要求设法纠正即产生了政策干预的可能性,一些产业和压力集团要求保护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贸易利益有时是一致的,与别国是冲突的。总之,这类经济学家认为,相对于完全竞争这一最优境界而言,不完全竞争的次优境界并不能保证潜在的收益一定能实现,理论上政府干预能够改善市场运行的结果,一种贸易政策新思路似乎产生了。

至此,我们看到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两者的产业结构级别通常不同)的竞争优势是由产业级别决定的,两者间的贸易越自由对发达国越有利,而同产业结构的发达国家或者是发展中国家之间则由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存在并不会使某国自然具有竞争优势,所以政策主张倾向于干预。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方面多边贸易体制致力于减少管制,促进自由贸易,一方面似乎是一种所谓“战略贸易理论”的形成正掀起为保护正言的逆流。

作为发展中国家可以从这两种看似对立的理论得到启示:接受现有国际贸易格局的产业发展政策会使发展中国家陷入一种低水平增长,并且在国际贸易利益这块日益膨胀的“馅饼”中分得的份额越来越小。干预的贸易理论与产业政策的结合是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高度化的手段。发展中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的联合体要么通过资源转换在高位产业中拥有与发达国家同享贸易利益的竞争优势(“四小龙”的发展轨迹是一个例子),要么形成对低位产业的垄断优势(欧佩克组织因为输出石油而获得贸易顺差,但国家竞争力并不强),才不致于使贸易条件恶化。

(三)再定义自由

因此笔者认为,所谓自由贸易的目标应该是全球各利益集团(以国家或国家联合体为单位)致力于尽量“公平”地分享国际贸易得益而达成的使贸易自由度最大化的激励与约束相交织的贸易制度的形成。这里提到的自由隐含“公平”的前提,已非主流贸易理论中的绝对“自由”。在这种“自由”目标下的国际贸易制度存在一个使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可能实施其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的边际区域。所谓“战略贸易理论”等保护性理论应服务于这一边际区域。各国只能在这一区域内实施贸易干预,并且通过干预尽快改善市场运行的结果,否则就要落后于自由化的趋势而陷入被动,自由化的进程是主流。在这样一个多边体制下,发达国(工业国与新兴工业国)有必要协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其加入自由化进程的条件。另外,实现这种“自由”的结果也与主流贸易理论的“最小的政府是最好的”的论断矛盾,因为即使这种贸易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使得“自由”的程度越来越大,那也是各国政府作为“谨慎的干预者”(克鲁格曼)合力的结果,是努力创造“自由”条件、减少“不自由”的产物。

二、新贸易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

在确定我国的对外发展战略时,需要明确我国发展开放经济的目标定位。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对国家贸易依存度与发展中小国不可同日而语。发展中小国的国内市场狭小,其经济的发展要依赖出口的扩大。我国的国内市场容量和资源条件为其发展专业化和规模经济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我国的对外贸易目标不是片面追求外向度,而是在扩大开放和扩大对外贸易中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提升国内的产业结构。那么,为了创造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国家要在市场选择的基础上,通过在国际市场上以低位资源换取高位资源,引进技术和资金或使两者结合的机制,有重点地培植一批高位产业,如目前比较切合我国市场需求的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建筑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某些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性产业如计算机、电信、生物技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对国外资源及国外产业建立一定进入壁垒,鼓励高位资源和高位产业进入我国。确定目标后,我们可根据我国的市场结构、发展水平的实际并运用战略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实施条件、政策效应得到一些启示。

(一)我国的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贸易干预

我国虽然在世界上属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但我国疆域辽阔、人口庞大、目前经济增长较快,显示了市场容量潜力巨大的前景,我们是完全有可能依托国内市场需求发展规模经济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已建立的部门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是在国家的高度保护下建立起来的,有着规模小、生产效率低下、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特点,行政区划导致的地方主义和国内交通运输通讯的落后从主客观造成市场的分割,在高额关税保护下,厂商所获得的高额利润驱使国内重复建设(如汽车、医药行业)。所以尽管从全国来说,市场潜力很大,但无论是在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方面,还是在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通常高位产业由于拥有巨大的外部效应而产生聚集经济,由于规模经济而要求最小有效规模,在我国却因为国内市场分割和过高的保护而导致现实的反差。并且,信息失灵、地方割据、要素流动不畅使得我国的不完全竞争也大大有别于发达国家的同类行业的不完全竞争。因此,相应的对策是:对目标发展行业实施行业进入壁垒,对行业的关税保护要适度,使国内厂商由于高关税壁垒的存在而仅凭小规模就能享有地方市场的垄断租金减小到刚好能使外国厂商放弃阻止我国厂商进入该行业。否则,高度保护导致的垄断租金会扭曲厂商的行为,盲目进入该行业,导致该行业持续处于需要高度保护的幼稚状态。另外,打破行政垄断和地方封锁,促进企业联合兼并,成立大型企业集团,保持行业内竞争活力,并规范市场行为,给行业施加竞争压力,使企业通过自发的市场行为和竞争实现最优生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