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牧业发展现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现状分析
(一)农牧业增加值适度增长,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
内蒙古农牧业增加值“十五”期间年平均增长6.6%,比其“九五”期间年平均增长速度加快了0.2个百分点。内蒙古2006年农牧业增加值641.7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6%;2007年农牧业增加值784.0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5.8%2008年农牧业增加值906.9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7.5%;2009年一季度农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约4%,2009年上半年农牧业增加值146.8亿元、同比增长3.5%。可以看出,内蒙古农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比较适中。
但与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相比,农牧业(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较小,特别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2007年,内蒙古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一年增长5.8%,而第二产业增长25.3%、第三增长15.6%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而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3%、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6%,第一产业无论增长速度还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比第二、三产业低得多。2008年,内蒙古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一年增长7.5%,而第二产业增长20.5%、第三产业增长15.5%,第一产业增长速度比第二、三产业小得多: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而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4%、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6%,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低。2009年第一季度,内蒙古农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约4%,而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97亿元、同比增长19.2%:2009年上半年,内蒙古农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而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046.1亿元、同比增长18.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319.9亿元、同比增长14.2%。
(二)农牧业结构趋向合理,农畜产品的质量有所提高
“十五”期间,在内蒙古农业部门结构中,种植业的比重由56.8%下降到48.3%,畜牧业的比重由37.8%上升到45.4%,林业和渔业的比重也有一定幅度的增加。种植业内部粮、经、草结构协调,集约化、优质化水平逐渐提高;草原畜牧业特色化、绿色化的优势明显,农区畜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有所拓展:林业特别是生态林草业加速发展,生态环境局部得到改善:渔业的养殖规模扩大、捕养技术提高、产品品质优化。
2008年,内蒙古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的比重达到61%,比上年增加5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推广地膜覆盖面积1531万亩,比上年增加143万亩;坐水点种971万亩,比上年增加346万亩:间套复种面积1155万亩,比上年增加110万亩:推广配方施肥面积4251万亩,比上年增加1064万亩。2008年,畜牧业占第一产业的比重为45.9%,农区牲畜存栏占全区牲畜总存栏的70%牲畜良种及改良种比率达到93.3%,畜种、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大牲畜总量增加,肉牛、乳牛均保持增长势头,羊存栏总量小幅下降,优势畜产品保持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
2009年,内蒙古继续优化农牧业布局,加快东部玉米、中部马铃薯、西部农区肉羊和东部草原肉羊、肉牛以及城郊奶牛产业带建设:科学合理布局粮食生产,集中建设东部嫩江流域、西辽河流域和西部黄河流域两大粮食核心产区;在全区54个旗县(场)落实100万亩粮油高产作物示范田,同时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全区设施马铃薯面积新增40万亩、达到100万亩。设施蔬菜面积新增26万亩、达到100万亩,大力实施百万肉牛、百万奶牛和千万只肉羊高产创建工程。畜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牲畜的良种化、改良化水准提高,截至2009年6月内蒙古家畜改良比重达到95%,目前全区家畜改良配种总规模达3000万头只,其中牛改良配种270万头、冷配220万头,绵羊改良配种2000万头只、人工授精1035万只,山羊改良配种720万只、人工授精2213万只,马、驴、驼改良配种10万匹(峰)。推广良种猪660万口,推广良种家禽3800万只。
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新的提升。目前,全区无公害农畜产品达到851个,产品生产总量达到1787.74万吨,产值达到80.89亿元;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达到571个,产品实物总量达到488.3万吨,产值达到76.7亿元,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900多万亩:有机农畜产品达到226个,产品实物总量达到20.1万吨,年销售额3.68亿元。全区动物防疫监测预警和应急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重大动物疫病始终处于稳定控制状态。
(三)粮食总产量增加,但小麦、稻谷的产量减少
2008年,内蒙古农作物播种面积686.0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9.93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25.4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5.27万公顷。2008年,内蒙古粮食总产量首次达到2130.23万吨(420多亿斤),比上年增产319.16万吨,增长17.6%,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连续5年增产;其中,玉米、大豆和薯类产量分别增长21.5%、23.8%和26.4%。全年油料产量117.54万吨,甜菜产量170.04万吨:蔬菜产量1360.84万吨,增长6.5%;水果产量238.16万吨,增长15.4%。需要特别关注的是,2008年内蒙古小麦的产量为154万吨、比上年下降了12.5%,稻谷的产量为70.5万吨、比上年下降了13.4%,小麦和稻谷产量下降的幅度都很大:说明在一定程度上粮食总产量的增长主要是“粗粮”增多了,而“细粮”反而减少了;为了满足消费的需求,我区小麦和大米的购入量要相应地增加。
内蒙古的粮食内部结构不合理,在2007年1750万吨的粮食总产量中,“粗粮”占85.8%、特别是玉米占64.1%,小麦、水稻仅占14.2%;这就使玉米、粗杂粮等严重过剩,小麦、水稻等的缺口增大。粮食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加剧。
2009年第一季度,内蒙古春耕所需要的农用生产资料即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种子等货源充足,价格回落幅度较大,从而降低了种植业生产成本,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增加较多。2009年上半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8137万亩,比上年增加255万亩。内蒙古玉米播种面积比上年
增加了4%左右,连续9年稳步增加。
(四)大部分畜产品的产量增幅较大,但牛奶等的产量下降
2008年,内蒙古牲畜存栏10677.2万头(只),比上年下降1.6%;其中,大牲畜存栏达到1063.8万头,比上年增长3.0%,而羊的存栏为8442.9万只,比上年下降了3.8%。全区肉类总产量219.37万吨,比上年增长6.3%:牛肉产量43.1万吨,增长6.1%;羊肉产量84.8万吨,增长4.9%;山羊绒产量6890吨,增长3%:牛奶产量912.2万吨。2008年内蒙古部分畜产品产量增速回落的幅度较大,如牛奶等;特别是小畜羊下降的幅度较大,需要引起注意。
2009年上半年,全区牲畜总头数达10852.6万头只,比上年增加174.8万头只,连续7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牛羊生产持续增长,出栏肉牛93.7万头,肉羊1614.3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3.9%和2.2%;牛肉、羊肉产量分别达到17.1万吨、25.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5%、1.6%;全区奶牛存栏313.8万头,同比减少1.3%;牛奶产量324.5万吨。同比下降14%。可以看出,牛奶等畜产品的产量及奶牛存栏数出现了大幅度下降;说明“三聚氰胺”事件,对我区奶牛养殖业、乳制品产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五)农田、草场基本建设加强。农牧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等增长
2007年,内蒙古农牧业机械总动力2209.2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6%;机耕地面积518.61万公顷,增长6.6%:机电井数量38.51万眼,增长0.3%:年内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7.73万公顷,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2.47万公顷:全年农村牧区用电量34.10亿千瓦时,增长6.7%;化肥施用量(折纯)140.29万吨。增长10.5%。2007年,内蒙古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0.1%,进入全国中级机械化水平省区行列:内蒙古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43.16%。
2008年,内蒙古农牧业机械总动力2779.4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5.8%:机耕地面积523.33万公顷,增长0.9%:机电井数量39.31万眼。增长2.1%:年内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64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1.54万公顷:全年农村牧区用电量36.50亿千瓦时,增长7%;化肥施用量(折纯)154.10万吨,增长10.1%。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2.5%,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5.41%。
内蒙古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开始于1989年,到2008年,全区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投入资金124.52亿元。20年来,开发范围不断扩大,项目和投资逐年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范围已由最初东四盟市的12个旗县,发展到12个盟市的81个旗县、6个国有农牧场管理局。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028.35万亩,开发利用盐碱及沙荒地154万亩,营造防护林293.31万亩,草场建设1407.42万亩,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7亿公斤。
内蒙古河套灌区由于水利设施老化,有灌无排或排水不畅,灌区内土壤盐碱化严重,现有787万亩引黄灌溉农田中,中低产田面积占65%。1992年,内蒙古河套灌区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15年来,共投资13亿元,累计完成土地治理项目263.9万亩,占全市现有耕地面积的28%。2008年1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再次立项,从2008年起至2017年止,改造中低产田500万亩,每年安排实施50万亩。
(六)集约化、技术化水平有待提高,现代农牧业的发展速度需要加快
尽管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化、水利化等的水准有所提高,但是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较低,集约化、技术化水平不高,农牧业水利、电力、防护及机械等的设施、设备的建设、更新、维护滞后,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
在内蒙古的农牧业机械设备中,20马力以下的拖拉机占拖拉机总数的76%,且40%多的拖拉机超期服役,玉米的机收面积只有5%左右:全区74%的农田没有灌溉条件,灌溉饲草料地面积仅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0.4%,设施农业面积占种植业面积的不到1%;一些作物品种已经推广使用了20多年,变杂退化现象非常严重,没有有效地提纯复壮和更新。
内蒙古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缓慢爬升,由“八五”期末的34%逐渐增加到“九五”期末的39%,又增加到“十五”期末41%左右,2007年为43.16%,2008年达到45.41%;然而,我国“十五”期末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8%以上,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升到了60%―80%的水平,相比之下,内蒙古农业的科技进步水平还比较落后。农业科技研发机制、服务机制、推广机制及创新机制等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要重视农牧民、农牧业与农牧业技术、农牧业科技人员紧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内蒙古农牧民文化素质低,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人才严重短缺,阻碍了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据内蒙古第二次农牧业普查资料。到2006年底,内蒙古农牧民家庭劳动力中文盲的比例高达7.4%,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3%,初中文化程度者占49%,高中文化程度者占1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不足1%,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比重明显高于发达省区。
(七)农牧业生产资料价格回落,粮食价格变幅不大,畜产品价格下跌
2009年上半年,内蒙古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8%;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下降0.9%,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下降0.7%。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消费价格的降幅要比城市居民消费价格的降幅低0.2个百分点。 2009年第一季度。内蒙古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呈全面下降的态势。如。呼和浩特市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总体下降了12.57%,其中复合肥下降26.1%,尿素下降8.51%,农用薄膜下降14.19%,农药下降13.96%。种子下降13.39%。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回落,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成本,加之各项惠农政策的有效实施,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使2009年全自治区的粮食播种面积又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2009年上半年,内蒙古农牧民出售粮食的综合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2%,其中稻谷平均每公斤1.71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玉米每公斤1.17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5%。2009年第二季度,内蒙古粮食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0%。第一季度略降,第二季度微涨。主要粮食的价格变幅不大、比较平稳。
2009年上半年,内蒙古畜产品价格同比下降了6.1%;其中,活猪的价格
为每公斤11.81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1%,去骨猪肉每公斤17.21元、比上年同期价格下降6.8%:牛肉每公斤21.81元、比上年同期上涨10.5%,羊肉每公斤23.67元、比上年同期上涨了0.3%:山羊绒的价格为每公斤186.15元、比上年同期价格下降15.0%,绵羊毛每公斤6.34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2%。内蒙古畜产品价格下降的幅度较大,特别是山羊绒、活猪的价格下降超过两位数,绵羊毛价格的下跌也接近10个百分点,这会使草原畜牧业及农区养猪业的收益锐减、甚至出现亏损,农牧民特别是牧民的收入增长更加艰难。
(八)农牧民生活改善,但城乡差距继续扩大,牧民收入低于农民收入
1.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逐渐增长,恩格尔系数大幅度下降,说明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990年为647元、1995年为1300元、2000年为2038元、2006年是3342元、2007年是3953元、2008年是4656元。2008年比2007年实际增长11%: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6年为2772元、比上年增长13.3%,2007年为3256元、比上年增长17.5%。2008年为3618元、比上年增长11.1%:改革开放30年来即从1978―2008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31元增加到4656元、后者是前者的35倍多,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38元增加到3618元、后者是前者的26倍多。农民恩格尔系数,1995年为59.7%、2005年为45.1%、2006年为41.0%,2006比1995年下降18.7个百分点:牧民恩格尔系数,1995年为48.1%、2005年为34.3%、2006年为30.8%,2006比1995年下降17.3个百分点:农牧民恩格尔系数,2007年为39.3%、2008年为41%。
2009年第一季度,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672.4元,同比增加242.8元,增长17%,增幅比2008年第一季度提高6.5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现金支出1461.3元,同比增加237元,同比增长19.4%,增幅比2008年第一季度提高10.7个百分点。2009年上半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达3362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达2476元、同比增长8.1%;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617元,同比增长12.3%。
2.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消费差距均呈扩大的趋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出现了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的现象。内蒙古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牧民纯收入的比,1990年为2.2:1,2000年为2.52:1,2005年为3.06:1,2008年3.1:1: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受的一些福利待遇等,实际上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农牧民收入的5倍甚至5倍以上。
1985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为325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95元,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比为1.83:1;2006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为2771.97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7666.61元,前者比后者少4894.64元;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9281.5元,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256元,前者是后者的2.85倍: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0827.04元,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618元,前者是后者的2.99倍。2008年,内蒙古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8%,农牧民恩格尔系数为41.0%,前者比后者低8.2百分点。说明农牧民消费水平、生活水平与城镇居民的差距还较大。
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1990年,全区为647元、全国为686元,全区比全国低39元;2000年,全区为2038元、全国为2253元,全区比全国低215元;2005年,全区为2989元、全国为3255元,全区比全国低266元:2006年。全区为3342元、全国为3587元,全区比全国低245元2007年,全区为3953元、全国为4140元,全区比全国低187元2008年,全区为4656元、全国为4761元,全区比全国还低105元。
据内蒙古农牧业经营管理站的统计数据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内蒙古牧民的人均收入一般要低于农民的人均收入。2001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61.6元,2002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199.3元,2003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197.2元,2004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125.7元,2006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98.4元,2007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124.6元。原因主要是:草原严重退化。产草量减少、载畜量下降,牧户牲畜牧养量的增加受到了限制;围封、舍饲,禁牧、休牧等实施后,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了,而近年来畜产品的销售价格稳中有降,特别是山羊绒等的价格下跌的幅度较大,这样草原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不良,牧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减少:由于受专业技能、语言交流等方面的影响,牧民输出劳务的困难更大一些,这样牧民的工资性收入也不会多;农民种粮已享受到了一系列相关的补贴,牧民养畜几乎没有补贴,当前牧民享受的政府补贴仅相当于农民的大约1/66;牧民为有效保护、永续利用草原资源,为恢复、维持、扩大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效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草原生态补偿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牧民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
(九)不合理开矿、办厂,已造成一定程度的农牧业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
不适当地开矿、建厂、修路以及城镇建设等对农村牧区特别是草原及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污染。截至2007年,内蒙古全区矿山开发占用破坏土地75801.27公顷,其中占用破坏草地占44%,林地占3%,耕地占9%。其它地类44%:内蒙古东胜矿区面积3481平方公里,其中沙漠化面积占57%,且沙漠化土地还以每年0.5%的速度扩展。内蒙古的霍林河煤田、神府煤田、准格尔煤田等开发过程中,造成了较大面积的绿色植被的破坏,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沙漠化:如,准格尔煤田建设区的沙化面积以每年大约4%的速度增长。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部分旗近年来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开矿、建厂愈来愈多,但所引起的草原破坏、生态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如。二连油田开发区。开发前草地生产力为21105公斤/公顷,开发后变为1095公斤/公顷左右,盖度由原来
的45%―55%降为28%――38%。
二、发展展望
由于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农牧民生产积极性的空前高涨,对农牧业与农村牧区投入的大幅度增长,如2009年上半年涉及农、林、水的财政支出资金达54亿元、同比增长75.2%。高出地方财政支出速度32.4个百分点,所以,虽然受旱灾、病虫害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2009年内蒙古的农牧业经济总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09年内蒙古农牧业(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预计为5%左右,增加值达到950亿元左右。2009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比2008年增长6%左右,达到4900元左右。2009年全区牲畜总头数达10852.6万头只,比上年增长约1.6%。尽管2009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42.4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7万公顷,其中玉米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4%左右:但是由于全区局部遇到了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特别是全区大部遭受了比较严重的旱灾,截至2009年8月10日全区农作物受旱面积达4727万亩,其中重旱2050万亩,因旱造成189万人以及427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自8月17日10时起全区启动了抗旱Ⅲ级应急响应:所以,2009年内蒙古的粮食总产量要比2008年有所下降,预计保持在360亿斤左右。
如果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2010年内蒙古的农牧业经济形势估计要好于2009年,农牧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发展的质量也要有所提高。2010年,内蒙古农牧业(第一产业)的增加值预计比上年增长6%左右,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比上年增长7%左右:全区牲畜总头数预计比上年增长1%左右,达到1.09亿头只左右:全区粮食总产量预计比上年增长5%左右,达到380亿斤左右。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符合农村牧区实际的农牧业补贴制度和保护制度
当前正在实行的对生产销售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农民的直接补贴,还增加了购买农机补贴、购买良种补贴等,这是很好的办法。其实,既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农牧业的保护价制度,也应该制定实行对农民与牧民的直接补贴制度;除了粮食的直接补贴等,还可以尝试根据农户与牧户承包经营的耕地、草场的面积,按亩制定标准定额,由政府给予农民家庭与牧民家庭直接的现金补贴。
要建立牧民养畜的直接补贴制度。比照农民种粮的直接补贴制度,根据牧户承包经营的草场面积和饲养牲畜的情况,由政府财政每年给予直接的补贴,从而建立牧民养畜的直接补贴制度。
要建立生态草业发展制度。牧区应发展一批生态草业户。以维护、培养所承包的草场为主业,政府或基金会根据维护草场的面积、草的生长情况等给予草原生态效益补偿费,从而使保护草原、恢复植被成为牧民的自觉行动。
要建立草原生态补偿制度。草原畜牧业开创了可持续发展的先河,绿色大草原是在广大牧民世世代代的维护下才保留到了今天。要根据牧民为有效保护、永续利用草原资源,为恢复、维持、放大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效能做出的贡献,进行长期的生态补偿;可按照户(牧户)、人(牧民)、承包草原的面积与等级等。每年进行一定金额的补偿。
要建立牧区大宗畜产品的政府储备制度。牧区的羊肉、牛肉、山羊绒、绵羊毛等大宗畜产品,要建立国家或省级政府的储备制度:通过政府的购入或发售,调节这些畜产品的市场价格,使其维持在比较合理的水平,从而保障草原畜牧业的收益水准,保护牧民的利益。
进一步完善退牧还草制度。既要按照牧户禁牧草场的面积,分年度连续性给予足够的粮食与现金补偿,根据牧户休牧的时间与规模给予充足的饲草料补偿:也要对于禁牧、休牧的模范户给予奖励:还要适当延长对禁牧、休牧的补偿时间,下一步可考虑延长3-5年。
(二)拓展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增加对农牧业及农村牧区的投入
各级政府要继续增加对农牧业基本建设、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财政投资,且随着GDP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加,用于农牧业与农村牧区的财政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要以一个科学合理的速度不断增大,而不是减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的建设。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牧区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牧区的公共服务,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牧区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牧区电网,逐步解决人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加速推进农村牧区信用社的改革完善,增强其生机活力,特别是对“三农”、“三牧”的信贷支持能力。规范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为_农牧业与农村牧区服务的职能,开拓农村牧区、农牧业、农牧民的保险业务,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牧区商业性与政策性相结合的金融体系,从而大幅度增加农牧业与农村牧区金融资金、信贷资金的投入,使农牧业与农村牧区资金短缺、投入不足的不良局面有所改观。吸引社会各界对农村牧区进行资金、技术、人才的投人,鼓励其到农村牧区发展第二、三产业,发展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第一产业。引导、激励农牧户自身增加生产性的投入,提高其发家致富的积极性。
(三)发展绿色、安全的农牧业,继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等
绿色农牧业的核心是在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的前提下,以标准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品牌建设为突破口,提高农牧业综合经济效益。要充分发挥内蒙古绿色环境优势和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加强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和认证。当前最受消费者青睐、最有市场竞争力的农畜产品主要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非转基因食品等。内蒙古农牧业资源环境受污染的程度不大,符合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基本条件的地域很多,只要生产过程与加工、运输、包装、储藏等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完全可以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高质量产品。
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要注意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小麦、水稻等精细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随着粮食播种面积的扩大,小麦与水稻播种面积也应该相应地拓展,从而使全区的粮食结构趋于合理,减轻购入细粮的压力和出售粗粮的难度等。
(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选择新型工业化和科学城市化的发展路径
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提高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努力在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上下功夫,在提高农村牧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上下功夫,在提高城镇化水平上下功夫,逐步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争取到2020年,内蒙古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基本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呼包鄂”地区2015年基本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内蒙古农牧业发展承担着保障农牧民收入、保障国家和自治区的粮食安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等重大责任。但是,内蒙古农牧户缺乏对现代种植、养殖技术的应用,科技创新推广机制滞后,分散生产的经营模式不利于发展现代设施农牧业,基于此,我公司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依托现代化、科学化的技术,改善了传统农牧业的缺点,坚持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原则,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牧业,着力帮助提升农牧民收入。
2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内蒙古农牧业发展承担着保障农牧民收入,保障国家和自治区的粮食安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等重大责任。内蒙古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有诸多问题值得关注,需要深入研究逐步缓解。
2.1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现状
第一产业增加值持续增长。2006年――2013年内蒙古农牧业的年增长率均处于较高的水平,同自治区整体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保持一致,第一产业基础地位进一步稳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稳健增长。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平稳运行。农业产值所占比重下降,畜牧业产值所占比重上升。内蒙古初步建成了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农畜产品加工水平已经处于国内前列,牛奶、羊绒等部分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保持国内领先。
2. 2内蒙古农牧业存在问题
农牧业的物质装备水平较低,机械化程度尚不能满足现代农牧业发展的需求,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困难,科技贡献率不高。目前,我区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进入基本实现农牧业机械化阶段,但属于低层次、简单机械化阶段,主要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程度仍然较低,特别是牧区畜牧业机械化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只有一些打草、捆草等简单机械。由于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科技基础的不同,全区各地农机化发展不平衡,根据有关资料,呼伦贝尔市的农机化综合水平已进入比较高级的阶段,达到70%以上,而呼和浩特市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还在初级阶段,仅38.6%。内蒙古农牧业机械服务体系发育不全,服务能力较低。首先,农机生产企业一般把维修站设在市一级农机销售单位,县乡两级维修站很少,农牧民为修理农机需要付出很大精力和财力。其次,农机具品牌和配件品种多,更新换代速度快,而现有维修服务网点设备简陋、规模小,不能从事大型农业机械的大修保养,只能以换件维修为主。最后,农牧户家庭经营、分散生产的经营模式不利于耕地资源的整合利用、草牧场连片经营,那些已经习惯于个体、家庭经营的牧民大多担心合作带来的潜在或不可预知的风险,不利于发展现代设施农牧业。
3基于内蒙古发展背景的设施农牧业产品初探
3.1施农牧业发展策略
1、提高对设施农牧业重要性的认识
要从战略高度去认识设施农牧业,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助推现代农牧业发展。既不能“一窝蜂”式扩大设施农牧业的规模,也不能“蜗牛式”发展设施农牧业。要正确认识设施农牧业,要结合实际,要用发展眼光、超前意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
2、加强生产队伍素质建设
设施农牧业对从事设施农牧业生产和开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进设施和技术只有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素质生产者运作,才能充分发挥设施和技术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巨大的增产潜力。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引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现代农业思想、熟悉现代农业理论、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并且具备创新能力的精干的技术、经营管理和研究开发人才队伍,提高生产队伍的素质。
3、制定优惠政策
要制订扶持设施农业发展的产业、人才、金融等优惠政策,要设立发展设施农牧业专项资金增加投人,解决农牧民的资金投入问题。对于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给予政策和资金适当支持,重点发展温室、大棚,积极发展大中棚;对于经济薄弱的西部地区,要给予更大政策倾斜和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引导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三资”投向设施农牧业,重点发展标准化节能型设施农畜牧业。
4、推进设施农业规模化
连片成规模,规模出品牌,品牌出效益。设施农牧业投入高、产出高、效益高,只有进行规模化生产才可能形成品牌效应,占领市场,使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优势得到有效的开发与持续利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要培育一批重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扶持和培育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基地,加快设施农业企业的发展。
5、培育专业合作组织
实践证明,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开辟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增强农民市场竞争力的基本手段,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个体农民的市场力量较弱,缺乏竞争力。要引导那些具有近乎相同的产品、相同的利益、相同市场地位的农户组成利益共同体,大力培育适合市场竞争的共同利益集体,促进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同时,建立相应的政策与法规,规范各类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健康运行。
6、加强技术创新研究
要加强技术创新研究,加大科研开发力度,解决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特别是加强基质栽培、节水滴灌、营养液配置及管理、生物防治、环境、计算机控制等技术的应用和研究;重视协作攻关,积极开展配套技术开发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施农业设备和技术,形成集成优势,促进设施农业的技术。
3.2设施农牧业产品模式初探
本产品是铰接链式三角形模块相拼接的凸圆形、多功能镶嵌式、一体化的设施农业建筑,主要分为农业与畜牧业两大部分,运用高科技进行牛、羊、鸡等多种养殖以及各类植物和有机农作物的种植,改粗放型传统农畜牧业为高度集约型的现代化农业,发展节地、节能、节水、经济型的设施农畜牧业也是我国农牧业发展的一个趋势。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集中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形成了以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力密集为主要特征的集约型、高效型产业。本产品最大单体设施面积达到463平方米,具有高附加值、高效益、高科技含量等特点,体现了集约化、产业化、模块化等理念。
公司产品根据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不同,分为家庭型、集体型以及企业型,规模可大可小,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各类需求。另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制定了设施农业的财政、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再加上公司产品价格合理、收益高,可以促进设施农业协调有序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本产品具有如下优势:
第一,结构现代化、模块化,易拆卸,易拼装,不损害土地,可以因地制宜搭建;
第二,采用风光互补的自然能源方式,独自供电供热,其风电达到2000瓦,且光伏搭建在建筑顶部,同时可以起到遮阳调节作用;
第三,采用养殖的粪便沼气发酵处理,沼气可用于民用生活燃气,发酵粪便可直接还田;
第四,考虑到地区太阳直射角1.7,采用逐步退台,可保持光照,同时顶部采用集约化喷灌,起到了顶部与支撑作用;
第五,产品结构轻型稳定,造价低,通风自如,整体具有合理力性结构,空间大且适于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种养殖,顶部用PE薄片安装,具有透光性好,不易破碎,使用年限长等特点。
3.3产品简介
本产品是铰接链式三角形模块相拼接的凸圆形、多功能镶嵌式、一体化的设施农业建筑,运用高科技进行牛、羊、鸡等多种养殖以及各类植物和有机农作物的种植,最大单体设施面积达到463平方米,具有高附加值、高效益、高科技含量等特点,体现了集约化、产业化、模块化等理念。
3.4产品分类
公司产品根据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不同,分为家庭型、集体型以及企业型,规模可大可小,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各类需求。另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制定了设施农业的财政、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再加上公司产品价格合理、收益高,可以促进设施农业协调有序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3.5产品优势
本产品具有如下优势
第一,结构现代化、模块化,易拆卸,易拼装,不损害土地,可以因地制宜搭建;
第二,采用风光互补的自然能源方式,独自供电供热,其风电达到2000瓦,且光伏搭建在建筑顶部,同时可以起到遮阳调节作用;
第三,采用养殖的粪便沼气发酵处理,沼气可用于民用生活燃气,发酵粪便可直接还田;
占农业总产值的的1.8%;牧业产值1894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3%;
副业产值904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9.7%;渔业产值292.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0.3%。
2、农作物生产结构情况
××县主栽农作物有大豆、玉米、马铃薯。版权所有
200*年三大作物占总播面积的73.5%,200*年占85.8%,平均年递增2.2%。
200*年,三大作物总产占粮食总产的81.0%,平均单产212.8
斤/亩,200*年三大作物总产占粮食总产的99.2%,平均单产403.1斤/亩,平均年递增9.6%。
200*年三大作物平均亩生产成本144.3元/亩(农业经营管理总站4
个乡镇上中下农户平均数,下同),200*年三大作物平均亩生产成本123.9元/亩。200*年,粮、经、饲种植比例为85.5:13.5:1,200*年为89.2:9.8:1。
3、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其构成情况分析
200*年,××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490元(90年不变价,下同),2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82元,平均年递增8.2%。200*年从种植业收入1028元,
从养殖业收入149元,从加工业收入224元,从其它收入89元。200*年从种植业收入1968元,从养殖业收入301元,从加工业收入198元,从其它收入115元。7年中,种植业收入平均年递增9.7%,养殖业收入年递增10.6%,加工业收入呈负增长,其它收入年递增3.7
%。
4、农副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及其构成情况
200*年,××县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7456.4万元,其中,油脂加工业产值5914万元,占79.3%,淀粉加工业产值509.5万元,占6.8%,其它加工业产值1032.9万元,占13.9%。200*年,农副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0135.5万元,其中,
油脂加工业产值7264.9万元,占71.7%,淀粉加工业产值1702.6万元,占16.8%,其它加工业产值1168.0万元,占11.5%。7年中,农副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4.5
%,其中,油脂加工业平均年递增3%,淀粉加工业平均年递增18.8%,其它加工业产值平均年递增1.8%。
5、养殖业生产情况
200*年,××县牲畜存栏31.8万头(匹、只),其中:大畜5.6万头,小畜10.
8万只,生猪15.4万口。200*年,全县牲畜存栏76.2万头(只),乡镇部分牲畜存栏60.5万头(匹、只),其中:大畜3.8万头,小畜39.
7万只,生猪17万口。从200*年到200*年的7年中,
牲畜存栏年递增9.6%,其中:大畜近几年逐年增长态势,小畜年递增20.4%,生猪年递增1.4%。
6、农机具状况
200*年,××县大中型牵引动力机械1342台/54426千瓦,200*年,
大中型牵引动力机械779台/25275千瓦,呈下降缓升趋势。小型牵引动力机械从200*年的10881台/97929千瓦,增加到200*年的18517台/197976千瓦,台数和动力分别平均年递增7.9%和10.6%。200*年,大中型配套农具2971台,配套比为1:2.21,200*年,
大中型配套农具1302台,配套比为1:1.67。200*年小型配套农具16453台,配套比1:1.67,200*年,
小型配套农具46940台,配套比为1:2.53
7、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投入情况
200*年以来,××县从中低产田改造、农田防护林建设、农田道路建设、
小流域治理和水源井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200*年到200*年,共改造中低产田17.
5万亩,累计投资4310万元,80%属农民自己投资。共营造农田防护林1.55万亩,投资194万元,60%为农民投入。共修建农田道路286公里,投资509版权所有
万元,均为农民出义务工完成。从200*年开始,共新打水源井445眼,投入69万元,绝大部分为农民自己投入。
8、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投入情况
棚圈建设2001年2400个,投入11万元,200*年3000个,投入14.88万元。
关键词:农业;电视节目;现状;对策;研究
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科学发展是紧迫的时代命题。中央强调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三农问题的解决,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成功实践。当前电视媒介是我国拥有广大受众的大众传媒,是我国农民接触最多、且对农民影响最大的媒介。因此,作为强势媒介,电视传播应该通过农业电视传播的大力发展,沟通上下内外,协调城乡,服务三农,从而在促进“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上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农业电视传播应该以服务三农、沟通城乡,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科学发展为己任,以农村观众、农民为服务主体,同时满足其他关心、关注三农问题的城市观众的需要,在全社会营造城乡一体、共同解决三农问题的环境氛围。同时,要建立农业电视传播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农业电视传播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政府对其发展应给予政策、资金和人才的支持;应从服务三农出发,重新建构农业电视节目评估体系;农业电视传播应实施人才战略和制度创新,积极推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形势下积极开展自身内容产品的新媒体搭载工作。农民的影像实践的意义与价值已有充分显示,农业电视传播应积极主动地吸收农民的影像实践,整合农村传播资源,让农民能够运用媒介表达自己的意愿、反映问题,充分发挥主体性。
一、农村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
农村是个相对独立的乡土社会,具有浓重的乡土特点。由于农民世世代代定居在某一地区,以在这片土地种植粮食为主并易于满足生存需要,因而形成了小而全不求人的封闭经济,同时也形成了灿烂纯朴的民间文化和民族文化。当然,在这个不流动的地区里生活,往往会产生一种不善于适应,想回避新事物的性格和重农轻商的思想。尽管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逐步波及乡村社会,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观念造就了大部分农民喜守旧、追求静,想变又害怕变的性格。
不过,我们也明显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思想不断深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的信息借助各种媒体流入农村,农村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部分地区的农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与城市人的生活水平差距在逐渐缩小,农民这个称呼也在开始淡化。
目前,我国的社会结构正从城乡分割、向城乡融合与协调发展的阶段。由于受文化素质、生活消费环境、欣赏习惯等因素的制约,相对而言,电视媒体比报纸、广播、网络等其他媒体更容易让农民朋友接受。电视不光是农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也能起到丰富其文化生活的作用。2008年据济南市农村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调研组调查,在所属的5个县(市)的乡村和农户进行调研,回收的2000份问卷中,在回答“你都喜欢收看哪类电视节目”的问题时,问卷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反映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的节目,其次是新闻节目,第三位是电视剧,第四位是农业科技节目。对于“你对现在的电视节目是否满意”的问题,回答不满意、不太满意的有1402人,约占70%;满意、比较满意的有598人,仅占30%。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媒体传播系到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调查显示,无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是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农户最需要的信息集中表现为四大类:宏观类信息――政策、法律、法规等;实际操作类信息――新技术、新品种等;市场类信息――农产品价格、销路、供求等;科技知识类信息――科学文化常识、教育、卫生、健康等。另外发现,无论是贫困农户还是富裕农户,看电视的动机主要是娱乐和消遣,他们大都偏爱影视和文艺节目。
专家分析认为,农民现阶段最需要的节目应当是改变旧观念,增加现代化观念的电视节目,也就是通过电视艺术的手法将现代意识注入农村,逐步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审美情趣的节目。俗话说,转变思想,黄金万两;观念更新,黄土成金。观念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在农村的变革中,改变落后的过时的文化,保留优良的传统民族文化,引进先进的创新的文化,是农村变革的根本。被誉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的晏阳初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深入农村作了大量的调查,总结出中国农民身上存在的四个问题:贫、愚、弱、私。到现在为止,我国农村依然存在这四个问题。要解决这四个问题,就要从四大教育入手,即生计、文艺、卫生、公民教育。生计教育就是提高村民的生产力,以达到致富的目的;文艺教育是提高村民的知识力,以达到治愚的目的;卫生教育是提高村民的健康力,以达到治弱的目的;公民教育是提高村民的团结力,以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贯穿这四大教育内容的电视节目正是我国农村最需要的电视节目。
二、农业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思路
第一,扭转重城轻乡的思想观念,把关注的目光不光局限在城市,也投向农村。以传播先进文化为己任的电视媒体,应该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出发,承担起满足农民观众的收视愿望和需求的重要使命,改进和加强农村电视节目,做好电视媒体之间的联合与合作,交流和引进农民喜爱的电视节目,立足服务“三农”,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第二,播放改变旧观念、增加现代观念的节目。农民面对多变的世界、面对城市化的转移,如何解放自己的思想,更新自己的观念,在创业的道路上如何勇敢地面对一个个的困难和挫折?电视剧《刘老根》中主人公对待人生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式,无不带有时代色彩,而这种用形象演绎着的观念,常常成为受众的示范,并考虑效仿、采用或改进。因而,在节目中增加现代化观念,是促进农民发展创新的主要途径。
第三,加大信息量,加强节目实用性。信息是农村发展与农民生计发展创新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任何一个农村社区,都会发现有些农户采用有别于其他农户的发展方式。导致这种区别的重要因素是获得了别的农户所没有获得的信息,而电视就是信息获取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在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收视调查中,农村受众把电视所提供的文化知识类和市场类信息又排在四大需求信息的后面,主要原因之一是电视所提供的信息与农民的需要相差太远。我们还没有做到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电视节目内容,推荐的致富经验实际上大部分农民都没法学习。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条件,为农民提供及时的、准确的信息和经验,让他们觉得节目对生产、生活有用,能让他们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来。
第四,创新农村节目形式,提高节目娱乐性。无论是贫困农户,还是富裕农户,看电视的动机主要是娱乐和消遣,他们大都偏爱影视和文艺节目。由于农村受众文化程度较低,对节目中生动有趣、直观的形象比较容易接受,因而观念更易受其影响。所以我们的节目不应该是简单的声画两张皮,也要研究如何发挥健康有益的娱乐效应。我们可以尝试利用个性化的语言,改“播”为“说”;在节目中设计小插曲,强化节目的戏剧性;提倡农民“参与式”的、“双向式”的、“互动式”的节目形式,充分尊重农民的乡土创新,以此来抓住观众,在潜移默化中使其逐渐从农村的旧文化状态进入新文化状态,接受现代化的观念,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乡约》栏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三、对策研究
第一,在宏观政策方面,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应该明确界定包括电视在内的农业传媒的公共服务属性,将其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目前,国家尚未对频率、频道的所有权与使用权进行分离,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电视台难以避免的行为准则,其结果导致了带有明显的公共服务属性的频道和节目处境尴尬,甚至是举步维艰。因此,把农业传媒定位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将其纳入公共服务体系,由国家投入资金运营,由本级政府财政纳入预算或进行差额补助,要求为本行政辖区农民无偿解决农业电视频道落地和覆盖问题。同时,在对其进行考评时,应根据农村受众实际,建立单独的考评标准,对频道和节目进行独立评价,建立绩效奖惩机制,使从业人员不仅能够摆脱后顾之忧,还能专心从事农业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
第二,在节目传播环节,要加强传播渠道和传播基础设施建设,真正落实“村村通”。传播渠道畅通、传播基础设施完备,才能保证农民都能看到农业电视频道和节目,它是农业电视节目成败的先决条件。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等,旨在加强电视覆盖,意义十分重大。尽管进展顺利,但是完成难度仍然很大。农村市场由于经济等各方面原因,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无线覆盖或者自己架天线接收。在覆盲区要采用村村通补点,通过卫星接收、小功率转发、小片网分配等方式,数台卫星接收机集中接收信号后,再通过多道小功率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机将接收机输出的基带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无线发射,用户采用开路方式接收。电视与调频广播两套发射天线可共杆架设。对于地广人稀、地理环境复杂、难以架设线缆而又适合采用卫星接收无线转发的地区,可以妥善解决农民群众看电视的问题。
第三,在农业电视节目制作环节上,找准定位,精心编排;在节目选题内容上,要拓宽思路,转换视角,贴近生活;在节目形式方面,要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农业电视专业频道必须紧扣定位,突出“农”的特色,做对象特征明显的专业化节目,在对农村受众深入调查、了解、分析的基础上,使电视节目和电视剧合乎农村受众的收视习惯,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电视频道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农业电视节目应该具有强烈的“农味”,要在准确定位观众的基础上,对广大农民观众的参与、节目的长度、观众的收视习惯与作息时间准确把握,合理安排,精心设置。把受众关心的乡村气息浓重的节目进行现代化的包装,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农业、农村、农民。
目前我国正从城乡二元分割向城乡统筹、一体发展转变。在这个转型期,农民对国家的方针政策、对新的经营观念和变化多端的市场信息需要越来越多,对相应的农业节目需求更强烈。国家的重视和受众的需求正构成了农业电视传媒绝佳的发展机遇,而农业电视传媒自身只有切合实际深入农村市场,了解农民所想所需,调整思路,加大力度,转换视角,拓宽内容,活跃形式,明确定位,塑造自己的“农村”品牌,才是农业电视专业频道和农业节目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马梅.中国农业电视传播发展研究[M].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
2.郑树柏等.农业电视节目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新闻界,2009(4).
3.赵洪明,张学玲.农业节目发展理念探究[J].电视研究,2008(11).
关键词 贺兰山农牧场;紫花苜蓿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 F3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259-02
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最广的多年生豆科作物,具有高产、质优、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几乎所有畜禽都需要其作为粗饲料。宁夏贺兰山农牧场发挥国有农场集中管理、农田集中连片,土地平坦,机械化作业程度高的优势,大力发展苜蓿产业。本文就贺兰山农牧场紫花苜蓿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就促进紫花苜蓿产业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1 发展现状
1.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宁夏农垦贺兰山农牧场已建苜蓿人工草地2 133.33 hm2,是宁夏农垦10万头奶牛饲草原料和全区及周边省份饲草原料基地。苜蓿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资金全部通过自筹和争取国家项目取得。通过配套完善苜蓿草场安全生产设施,健全规章制度,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生产的苜蓿初级干草捆、二次加密干草捆、苜蓿草粉等产品,销往区内外奶牛场。
此外,截至2014年底,贺兰山苜蓿产业建设累计投入近2 500万元,其中草场建设轻型彩钢储草棚6座4.5 hm2、水泥地坪3.2 hm2、办公用房、地磅等固定资产共投入1 454.7万元,购置进口苜蓿收割、散草、拢草、打捆等机械109台/套,投入1 035万元,实现苜蓿生产全程机械化。
贺兰山农牧场草产业实施名牌战略,坚持高起点,运用新技术,推进苜蓿种植、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区内外投资者在扬黄灌区和苜蓿草集中种植地区建立加工企业,并扶持扩大生产能力[1-2]。
1.2 产业效益不断增长
近年来,贺兰山农牧场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共获得368万元国家项目资金支持,2013年、2014年分别建成2个200 hm2的自治区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区,使得贺兰山农牧场成为当地最大的优质苜蓿种植企业。
2014年,贺兰山农牧场累计销售苜蓿干草2.8万t,销售收入5 211.9万元,实现利润896.6万元,占利润总额941.4万元的95.2%。职均收入由1.48万元提高到3.72万元,增长151.35%,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1.3 实现了产业化经营
贺兰山农牧场是自治区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紫花苜蓿草产业化经营是企业的主要经营项目。原农牧场下属的草业公司现在属农垦奶牛集团公司下属,成立于2000年,被国家科技部和自治区科技厅确立为“优质紫花苜蓿出口加工基地”,被自治区农牧厅列为“三个十”工程之一和自治区“优质紫花苜蓿示范基地”。草业公司设有生产部、机械部、质检部、财务部、销售部5个职能部门,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进行运作,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效果,草业公司有管理人员20名,熟练技术工人200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名,与社会各类专业技术单位有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已成为全国三大草业公司之一。
2 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链条简单
贺兰山紫花苜蓿草产业的发展无疑是成功的。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难免存在种植品种单一、科技程度低等问题。
苜蓿产业链条一般有苜蓿种子培育、初加工、深加工三大部分。苜蓿产品主要有草捆、草粉、草颗粒、草块、叶蛋白等类型。青干草草捆属于低加工水平产品。目前农牧场苜蓿草产业主要是初加工的干草捆。深加工产品较少,尤其处于价值高端的苜蓿叶蛋白的生产还处于空白。种子培育基地小,不成规模,整个产业链条比较单一。
2.2 产品的数量、种类和质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我国的牛羊每年对草产品的需求量为3 000万t左右,猪鸡每年需250万t草粉作饲料添加剂,鸵鸟、鹿等特种动物对草产品的需求量也在10万t左右。可见市场需求巨大,且对草产品种类的需求也是多样化,而农牧场主要产品是初加工的干草捆,深加工产品较少,很难满足市场对草产品数量、种类的需求[3-4]。
苜蓿种植的品种单一,质量参差不齐,苜蓿草产品质量等级划分简单,加上苜蓿收割时节多在夏季雨季,收割晾晒过程容易遭受雨淋,致使落叶、霉变,影响草产品质量。质量是产业的生命,必须建立具有权威性、检测手段先进的苜蓿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与监控体系。
3 发展对策
3.1 产业发展目标
贺兰山农牧场要以现代化的经营理念,采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和市场化运作,整合资源布局,巩固农场川区种植基地、借助山区草源优势,实现山川共举,努力将贺兰山农牧场苜蓿产业建成品质一流、品种多样、品牌名优、全国有影响的草业龙头企业。
3.2 产业发展具体措施
3.2.1 加强紫花苜蓿研发,提高科技化水平。苜蓿深加工是苜蓿产业化发展的根本,除增加草产品各种类型外,应着手大力开发苜蓿的各种用途。不应将苜蓿仅仅当作牧草,而应将其进一步深加工成为健康食品原料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做一些探讨。
3.2.2 争取政府资金支持,提高机械化水平。贺兰山农牧场应该在现有的机械化生产的优势基础上,积极争取政府的农机资金,适时地学习最先进的机械操作技术,借鉴其他发达地区的适于苜蓿生产加工的新型机械,不断更新苜蓿收割、散草、打捆、深加工等机械设备,努力实现机械化发展的高效率。
3.2.3 加强管理,提高种植和育种水平。贺兰山农牧场在多年的紫花苜蓿种植中也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但这些管理经验和技术还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因此,企业应该围绕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使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以管理引导产业的发展。
3.2.4 进一步提高紫花苜蓿产业化水平。贺兰山农牧场需要在政府产业政策指导下,通过草田轮作、引进优良品种,实行统一种植、统一农艺措施、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统一结算,进一步提升优质苜蓿生产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加强苜蓿商品的生产、销售力度,提高服务意识;还要不断引进人才,更新观念,用新的知识、新理念服务苜蓿产业。
4 参考文献
[1] 刘晓宏,杜桂娟.中国苜蓿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2(3):28-29.
[2] 希斯.牧草:草地农业科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辽宁省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气候,发展设施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自20世纪90年代朝阳市委市政府将设施农业列入主导产业予以大力扶持和推进以来,朝阳市设施农业经历了自然发展、迅速扩张两个向规模、质量、效益同步发展的阶段。
目前,已经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效、生态、安全、优质为目标,以科技为动力,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管理、品牌化经营的设施产业发展之路。
到2010年,全市设施占地面积136.8万亩,设施农业生产面积105万亩,总产值实现8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580元。设施农业产业累计拉动二三产业需求28.4亿元。“十一五”期间,设施农业产量、产值、人均纯收入等三项指标平均年递增17%以上。设施农业已由单一的蔬菜生产延伸到花卉、水果、食用菌和养殖等方面,形成了多元发展的格局。设施蔬菜总产量(包括食用菌)330万吨,拥有番茄、黄瓜、青椒、茄子、角瓜、韭菜、食用菌等20余个年产5万吨以上的蔬菜生产基地。所辖的凌源、北票两市作为国家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分别成为北方最大的日光温室黄瓜、番茄生产基地,被北京市列为市场准入的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凌源市已形成了北方最大的设施鲜切花生产基地,产品有百合、剑兰、玫瑰、郁金香等10多个品种,年产切花7亿枝,种球4亿粒。设施农业摆脱了自然环境的制约,扭转了朝阳“靠天吃饭”、“雨养农业”的被动局面,改变了传统的“春种秋收”的种植方式,实现了花、果、菜四季飘香,依靠发展设施农业致富的富裕村不断涌现。
主要做法
1 以安全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致力于高产优质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集成。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得到普遍应用。在温室建造方面,从过去的低矮向高举架、大跨度、钢结构、厚墙体、无支柱、半地下的方向转变,采光保温能力明显提高。新品种方面,重点引进了国内外生长势强、效益高、采收期长的品种,如189番茄、布利塔茄子、红罗丹青椒、赤玉黄瓜、冬玉西葫芦等。目前全市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国外新品种应用率超过40%。设施大宗作物的采收期由原来的两、三个月延长到五、六个月,个别新的种类和品种达到8个月以上。工厂化育苗方面,按照设施农业发展规模;全市加大了育苗中心建设扶持力度,出台了关于种苗中心建设的有关扶持政策。凌源馨百种苗有限公司、双塔天宁种苗公司、朝阳金艺花卉公司、北票庄头营市场育苗中心等一批育苗中心企业得到发展和加强。目前全市育苗中心达25个,年育苗能力达到6.5亿株。2011年,全市将继续争取省政府支持,计划再建育苗中心8个。新技术、新模式方面,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对提高地温、增加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改良土壤效果明显,平均亩增产30%以上,应用率平均达到30%以上,其中喀左和凌源两县应用率分别达到50%和60%;大垄双行、嫁接技术、膜下微喷技术、无公害综合病虫害防控技术、后墙培土等技术措施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率达到98%、100%、40%、70%、50%;推广了卷帘机、小型旋耕机、放风器、自动落秧器、滑走式运输机等,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加了劳动效率。
2 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逐渐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制度化、常态化;设施农业技术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全市各县(市)区蔬菜站都已得到加强,凌源市由站上升到蔬菜花卉管理局;喀左县成立了141人蔬菜总站。借乡镇服务改革的契机,预计在2011年上半年,全市所有乡镇全面完成乡镇农业技术服务机构“三定”(定编、定岗、定员)工作,按照“一乡一站、三权在县”模式完成乡镇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保证基层技术服务力量。在农民科技培训方面,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农民培训的扶持文件,由市农委、市科技局牵头成立设施农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设施农业培训工作。各涉农培训资金都重点向设施农业倾斜,市县两级分别设立了农民培训中心。2011年每个县(市)区建设区域性农民技术培训l中心,定期开展技术培训与交流活动。其次,深化与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合作水平,成立了辽宁省设施农业产业创新团队朝阳工作站,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全市将成立7个以县为单位的分会和7个产业分会。借助协会平台,提高生产经营的组织程度,共享技术资源和产业发展经验,增强全市设施产业市场竞争力。
3 健全设施农产品生产安全监管体系。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政府制定了八项措施,主要内容包括:①落实蔬菜生产质量安全工作责任,建立蔬菜生产质量安全属地化管理责任制;②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③各县(市)区已陆续出台甲拌磷(3911)、水胺硫磷、克百威等19种高毒高残留农药全面禁止或限制销售与使用的具体规定,从源头上确保蔬菜质量安全:④大力开展培训以及合理用药技术指导;建立健全了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推行入市检测和基地采收前检测“双检制”、拟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加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牌子,实现每乡一站并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负责对本辖区内企业和农户生产蔬菜的全面检测,确保生产基地检测全覆盖:⑤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将蔬菜生产质量安全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对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药监管、试验示范、产品认证以及宣传培训等方面,财政给予资金支持,保证蔬菜生产质量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⑥加强相关部门的工作配合。卫生、公安、农业、工商、质检等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协调与配合,严厉打击有关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查处有关违法、违规案件,确保蔬菜生产质量安全。
同时,全市今年拟开展对部分蔬菜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追溯制度试点工作。把好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采前自检、产地准出和生产档案四个环节,做到不合格的产品不采收,超标的产品不放行。建立产品质量档案管理制度,做到生产者有农事作业档案,运销户有货源和流向档案,实现蔬菜产加销全过程的质量可追溯。
4 完善销售体系,拓展国内外市场。目前,全市已有大小批发市场30余处,其中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4处,除少量供应本地消费外,95%以上销往外地。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凌源黄瓜、北票番茄成为世博会专品。目前,在凌源市八里堡蔬菜批发市场,每天有1万kg蔬菜专供首都机场。凌源花卉批发市场占地近10万m2,是集产品交易、货物暂存、产品保鲜、信息和技术服务、科技示范、三产开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花卉市场,全市花卉可在24h内空运到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全市设施产品销售范围从东北三省、京津唐地区,拓展到了上海、广州、深圳等南方各大城市,并出口到俄罗斯、东盟、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全市已形成了“冬销北、夏走南、四季生产、市场不闲”的格局。“凌罄”、“喀绿”、 “庄头营”等一批品牌成为朝阳地产蔬菜的知名品牌,享誉国内外市场。
建设朝阳市百万亩设施农业工程
朝阳市“十年九旱”,春旱秋吊经常发生,属于典型的“雨养农业”,特别是2009年,朝阳市遭遇了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农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2010年,为了进一步挖掘朝阳的产业发展优势,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本市农业发展的“瓶颈”,实现农业稳步增产、农民稳定增收,按照国家蔬菜产业发展要求,省委、省政府对朝阳设施农业建设进行了多次专题研究,决定拿出10亿元,对朝阳设施农业建设给予大力扶持。百万亩设施农业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预计总投资需160亿元,工程完成后,可增加产值9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520元,朝阳市将实现农村户均一栋温室。
2010年6月,朝阳市委、市政府召开了深入实施百万亩设施农业建设动员大会,省长陈政高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陈政高省长指出,朝阳建设百万亩设施农业,条件充足,时机成熟,希望朝阳市紧紧咬住既定目标不放松,以前所未有的干劲和真抓实干的精神,确保全面完成百万亩设施农业建设任务,造福朝阳人民。会议之后,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集中一切力量,不惜一切代价,排除一切困难,以高昂的斗志,全党动员,全社会参与,掀起了设施农业建设。年内实现了3个”前所未有”,即一年内召开3次市县乡三级干部大会加以推进,领导力度前所未有;省委、省政府及省直相关部门支持朝阳市设施农业建设,投入资金支持力度前所未有: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入干部激励机制推动集中连片开发建设,机制创新和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据统计,2010年,全市设施农业建设开工建设面积达到72万亩,完成52万亩,当年建设面积超过过去20年间全市发展规模的2/3。2011年3月1日,朝阳市再次召开了由市县乡三级党政主要领导参加的百万亩设施农业春季动员大会,明确要求,到5月底,必保全面完成百万亩设施农业建设任务。目前,全市上下正积极动员,紧锣密鼓地进行设施农业建设用地的平整、建棚物资的准备、小区配套工作的落实、育苗中心和市场规划建设以及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各项工作。
设施农业发展急需要解决的“瓶颈”
尽管朝阳市设施农业发展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要促使设施农业再上新台阶,还需要进一步解决产业发展的一些关键环节和技术。
技术问题
1 设施农业机械化装备和技术问题。设施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制约设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从事设施农业的龙头企业表现尤为突出。密集型的劳动产业、繁重的体力劳动,以及相对低的劳动效率,让一些想投资设施农业生产的企业望而却步。尽管全市引进了一些机械设备,但多数存在适应性不强、作业环境差、生产效率低、产品价格昂贵等问题,难以被广大农民接受。
2 土壤问题。土壤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重茬栽培、农作物栽培年限延长,以及化肥使用不当,加上土壤管理措施不力,引起土壤微生物种群的改变、土壤结构的破坏和次生盐渍化以及养分平衡失调,造成土壤质量退化、病虫害频繁发生,导致设施产品质量和产量严重下降。一些农民为取得好的效益,不得不再次加大化肥、农药使用量,形成严重的恶性循环。
3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问题。近年来,为了提升全市蔬菜安全质量水平,各地都相继制订了多个品种的无公害操作标准。但这些标准难以被农民接受。主要原因,一是标准繁琐,增加了农民劳动量:二是制定的标准技术含量低,许多标准只从安全方面考虑,没有把产量和效益结合起来,采用或不采用收益差异不明显;三是由于温室种植年限不同、结构不同等,许多标准针对性不强。
4 育苗企业的管理问题。目前尽管育苗企业育苗能力达到6.5亿株,但是实际育苗产量很低,主要原因除农民应用种苗的意识还有待提高外,企业育苗还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一些企业育苗质量比较低,加上购买种苗的农户栽培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使用工厂化种苗的农户在产量和效益上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甚至一些农民认为工厂化种苗效益和自育苗效益相同,农民需求不高。
市场问题
承载实施产品销售的批发市场布局还不尽合理,功能不够完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流通环节多,未能实现从产地到餐桌的直供,影响农民效益的提高,由于流通环节滞后,一些品牌的效益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缺少大的龙头企业牵动,农民组织化程度还很低,农民不能充分驾驭市场。
其他问题
1 资金问题。设施农业建设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项目,建设1栋日光温室需要资金5万元左右,加之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量更大,再加之银行贷款难,依靠群众自筹建设困难多,一定程度制约和影响着设施农业的发展。
2 科技创新能力问题。由于产业创新经费缺乏,科技人员整体科技素质较低,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十二五”发展目标及发展重点
朝阳市设施农业发展目标
充分发挥朝阳市工业污染轻,土壤残留少,空气和水质洁净的优势,着重发展绿色蔬菜生产。到2015年,设施农业总面积将达到20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将达到170万亩,设施蔬菜总产量达到660万吨,带动露地蔬菜生产20万亩,总产量60万吨,蔬菜总产值实现142亿元:实现设施鲜切花15亿枝。实现设施农业总产值190亿元。把朝阳市建设成布局合理、定位清晰、优势产品聚集、设施技术高端、品牌效益显著的中国北方优质设施农业生产基地,逐步把朝阳市打造成为北京的“菜园子”、首都的“后花园”,把朝阳市建设成为全国北方最大的优质蔬菜生产供应基地。
朝阳市设施农业重点工作
1 继续巩固扩大设施农业生产规模。按照辽宁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全力以赴,抢时间、争进度,到2011年5月底全面完成百万亩设施农业建设任务。“十二五”期间,围绕公路沿线继续巩固扩大规模,使设施农业面积发展到200万亩。
2 全面实现设施农业提质增效。一是打造优势产品集群。深入研究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朝阳资源优势,合理安排品种和生产茬口,科学市场定位,坚持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发展理念,突出环保生态、优质高效两大特色,建设优势产品集群,“十二五”末,建成年产10万吨以上的优质果菜生产基地30个。发挥朝阳夏季降水少、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发展越夏栽培,形成温室、冷棚、露地配套发展,果菜、叶菜生产同步推进,鲜品上市与精深加工相结合,使朝阳发展成为“冬销北,夏走南,四季生产,市场不闲”的产业格局。
二是全力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按照生产工厂化、产品品牌化、销售高档化的经营理念,帮助企业引进和创新机械化播种、机械化移栽、机械化管理、机械化环境调控、机械化收获、机械化筛选和包装等技术和设备,解决目前人工管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随机性强,不利于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的难题。对龙头企 业引进设施农业机械设备和装备给予优先资金扶持。同时,通过与大专院校合作,把国内外生物技术、物理技术等技术结合起来,突出生产的关键环节,帮助企业制定简明的、可流水线操作的绿色优质生产标准,创建名优品牌,提升产品档次,瞄准高端市场,成为真正的龙头企业。
三是建设高效生产示范区。加大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区的建设力度,不断发挥优良品种、高新技术的引导作用,到“十二五”末,全市建成500亩以上的高标准、大容量的蔬菜科技示范园区5个,园区集科研、推广、培训等功能为一体,成为全省重要的蔬菜试验、示范基地:蔬菜集中产区的重点乡镇至少建成一个示范小区,每个设施蔬菜小区要有示范棚或示范户,形成“县有示范园区、乡有示范小区、村有示范户”的典型示范体系。
四是加快种苗基地建设。将种苗基地建设作为蔬菜生产前端环节的重要基础,通过新建一批、完善一批,保障全市蔬菜种苗的供应。“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建年育苗能力2000万株的育苗中心10个,新增年育苗能力2亿株;完善现有25个育苗中心基础设施,使每个中心年育苗能力提高到2000万株。全市种苗基地年育苗能力达到7亿株,加上农民自育苗规模,基本满足全市蔬菜生产需求。
五是提高生产销售组织化程度。在全市蔬菜主产区,通过多主体创办、多形式发展,大力推进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建设,实行统一生产质量安全标准、统一技术服务,提高蔬菜品种档次,不断推动蔬菜生产的标准化、市场销售的品牌化;加快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在5个县(市)新建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批发市场8处,其中北票市1处(南部地区)、凌源市1处(青龙河流域)、建平县3处(三家乡、深井镇、黑水镇各1处)、喀左县1处(县城近郊);扩建朝阳果菜批发市场,使之成为供应朝阳城区、辐射辽西的大型综合果菜集散地;大力培育本地蔬菜经纪人队伍,使经纪人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实现“自己的菜自己卖,自己的钱自己赚”。
六是加强对农民培训。采取多种形式,集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金,对农民进行全面培训。市县两级都设立农民培训基金,扶持建立农民培训中心。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对农民实行实名制培训,做到有棚农户每年培训一遍,全力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能够迅速被农民掌握和应用。
保障措施
1 积极争取国家、省的支持。2010年,国务院为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出台扶持计划,鼓励发展蔬菜产业,建立优质蔬菜基地。朝阳市发展设施农业符合国家产业发展需求,我们将积极争取国家、省支持,推动朝阳市设施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纳入省和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为产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2 制定产业发展激励政策。市、县、乡三级继续加大对优质安全蔬菜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在蔬菜示范园区和基地、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监控、技术研发与推广等方面重点扶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农机具补贴、农田水利工程、现代农业项目等涉农各类项目资金向设施农业产业基地倾斜;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吸引社会资金流入到产业发展中来:开展设施农业保险工作,积极引导菜农投保。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设施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3 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加大《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让农民了解政策,消除误解,放心流转。深入探索土地流转机制,创新流转方式,引导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集中土地、运作土地的能力,使农民真正得到流转的经济实惠。
关键词:河北草原;生态安全;草地农牧业;有效策略
河北省草地资源丰富,草原类型和植被类型众多,草原总面积较大、覆盖范围较广,各类草原总面积为5.01×106hm2,占到了全省总面积的26.7%,非常适合发展草地农牧业和畜牧业。但是在长期过度开发过程中,自然草原发生严重退化,打破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导致大风、沙尘暴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草地农牧业的良好发展,加强河北省草原生态安全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1 河北草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近些年,北方地区沙尘暴现象变得日益严重,尤其是北京、天津等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内蒙古、河北等地草原退化,很难起到防风固土的作用,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河北省作为京津地区的绿色屏障,加强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建设,可以充分发挥草原的生态功能,有效减少京津地区的沙尘暴现象,提高环境质量,确保京津地区水源的充足与安全。同时,保证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可以减少草原鼠虫、火灾等灾害发生频率,提高草原生产能力,为当地草地农牧业的良好、稳定提供基础保障,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和发展,并且,还可以对草原的开发力度加以控制,加强草原管理,在充分发挥草原利用价值的同时,保证草原生态平衡,保证人与草原的和平共处,协调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关系[1]。
2 河北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现状
从当前的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建设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大量自然草原经长期过度开发之后,物种类型及数量锐减,导致草原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恢复能力大大降低,严重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全省退化、碱化、沙化草原面积高达2.17×106hm2,占到了草原总面积的42%左右。另外,生物物种和数量的大量减少,破坏了草原物种生物链和生物网中的平衡关系,加剧了草原鼠虫病害现象,据统计,近些年河北省受鼠虫病害威胁的草原面积大约有9.93×106hm2[2]。这些都是当前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当前河北省草地生态农牧业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先进的技术保障,农民和牧民的的生态意识薄弱,人工草地植被品种以及家畜品种有待改良,草原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现象严重,畜群数量超出草原承载能力比较常见,河北草地农牧业发展水平落后。
3 河北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策略
为了改善河北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现状,就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草原管理,保证草原开发的合理性,实现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的协同性。
3.1 提高对草原生态安全的认识
提高思想认识和重视力度,是加强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建设,促进草地农牧业良好发展的基础。河北省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民众了解草原生态稳定的重要性,提高民众的生态意识。同时,应该加大对河北省草原资源的调查力度,了解不同地区草原资源类型及草原分布特点,树立起发挥草原多项服务功能的科学发展观,推行休牧还草的生态保育工程[3]。
3.2 保证草原开发和管理的科学性
在开发利用草原资源的时候,应该控制好开发力度,避免出现过度开发现象,结合当地草原资源情况及农牧业发展特点,制定科学的开发利用方案,以国家法律、法规为指导,限制放牧数量和放牧频率,在维护牧户合法权益的基础上,避免因过度放牧对草原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同时,应该加强对退化草原的治理力度,针对退化现象严重的草原采取封育管理,丰富草原物种类型,提高草原自我恢复能力,实现草原的更新复壮。同时,还可以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实现对草原资源更新信息的动态监控。
3.3 构建新型草地农牧产业体系
要想提高草原资源的利用率,保证草原生态健康与安全,就需要对传统草地农牧业生产方式进行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首先,应该改良人工草地牧草品种以及家畜品种,建设农牧业生产示范基地,实现种养结合,实现利用当地龙头企业和农牧大户,带动农牧业良好发展。其次,应实现牧区与农牧交错区优势互补,实行系统耦合,构建集约化、产业化的新型农牧业生产体系。
4 结束语
加强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建设,促进草地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针对当前河北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对草原生态安全的认识,保证草原开发和管理的科学性,构建新型草地农牧产业体系等策略加以改善,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实现草原与草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钟龄.北方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J].草原与草业,2014,(1):7-16.
[2]张彦虎.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
关键词: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有效推广
据研究,目前我国畜牧养殖业环境污染现象相当严重,导致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急剧增长[1]。为改善该现象,应从转变生产方式、行政管理、技术、法律等层面来对绿色畜牧养殖技术进行推广,做好疫病防治,造就良好的生态环境,充分提高畜产品质量。本文将对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进行分析与研究,分别从绿色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促进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有效推广的相关策略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1绿色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养殖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规模也逐渐扩大,从原来的分散养殖变成了集中养殖,同时也带来了污染问题,北京现有大中型畜牧场2500多家,其一年排放的废弃物多达700多万吨,例如:峪口鸡场,养殖规模非常大,导致其地下水硝态氮污染也比较明显。此外,水产养殖也会带来很多污染,如:鱼类粪便、饵料沉淀都会影响到水环境,兽药等有害物质残留到水田中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对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养殖户不科学的喂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污染的产生,部分养殖户都是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未完全掌握科学的养殖方法,导致环境污染现象逐渐加剧,对我国农牧业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食品安全越来越得不到保障,对人们身体健康起到严重威胁[2]。为促进我国绿色畜牧养殖业的有效发展,我国政府必须大力支持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制定相关法律,加强对养殖户的文化素质水平培养,减少畜牧养殖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
2促进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有效推广的相关策略
2.1加强监管机制
为促进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牧业环境的严格监管,环境污染的治理需要多部门互相配合管理,然而在目前,还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存在条文不配套,监督执法力度不够的情况,环保部门没有发挥出有效作用来控制农牧业发展中产生的污染,对于绿色畜牧养殖技术优化程度不够[3]。因此,相关部分必须制定相对完善的农牧业污染防治政策,健全农牧业环境污染法律法规,增强监管机构执法能力,利用监管部门来对污染现象进行严格管理,充分降低绿色畜牧业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
2.2加强对养殖户专业知识的培养
为促进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养殖户专业知识的培养,例如:养殖户在养鸡时应选用肉鸡全价颗粒料,最开始应用水将饲料浸泡一下,同时应添加5%~10%的完整谷粒(或小麦),并给予10%~15%的青绿饲料。帮助养殖户形成良好的专业养殖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多开展一些养殖知识培训,让农民积极参与到其中,对于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要予以分析警戒,让他们知道加强环境保护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事项。
2.3做好疫病防治,提高畜产品质量
动物疫病严重影响了畜产品质量的提高,养殖场应树立“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理念[4]。加强对动物疫病的监测,提高动物疾病诊疗水平应严格规范兽医的管理,需以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实现兽医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避免出现为了牟利而产生的乱象情况。规范管理时可以实施相关兽医法,规范兽医的执业流程,根据实际需求补充修改兽医执业制度。制度的建立保障了动物疾病诊疗水平,进一步促进该水平的提升。另外,针对兽医组织机构方面作出的规范性管理,可以相应的增加机构的数量,以满足实际的需求,保障兽医组织机构的资金投入,对兽医组织机构的职能持有充分的认识,从而良好的发挥出该组织机构的一定作用。
3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在绿色畜牧业养殖技术的推广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为保障农牧业全面发展,必须加强对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监督管理,做好疫病防治,提高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有贵.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J].中国农业信息,2014(07):234.
[2]王海.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研究[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4(07):19.
[3]孟凡明.畜牧养殖技术的探究[J].中兽医学杂志,2014(10):79.
关键词: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必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一、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一)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生态环境中,农牧业作为其主要部分与自然环境之间联系紧密,这就使得农牧业的经济系统也被逐渐的纳入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过程中,并最终建立起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而在农牧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来说,农牧业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这一地区人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从现行的农牧业生产方式上来看,其主要具有消费高、产量低、环境污染严重等特点的单项流动的线型模式,这就造成了资源利用率低,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果在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及时的对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创新,势必会造成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浪费,最终危机整个区域原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破坏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最终制约区域可持续经济的发展。要想改变传统农牧生产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就应该发展资源消耗量小、可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农牧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农牧业
由于人类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同时也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其主要参与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以及能量转换,在很大的程度上实现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并从根本上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农牧业与人们自身的消费是密切相关的。而在农牧业发展规模较大的地区来说,人少地多,生产水平低,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传统的农牧业生产规模会使得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更加的脆弱。而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能够合理的利用可开发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这一地区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最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优化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措施
(一)转变发展理念,重视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对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提高农牧业的综合生产力,同时也是促进区域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所以,要想促进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最重要的还是要转变农牧民的发展理念,重视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首先,政府部门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将推进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作为促进可持续、节约型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此外,政府部门还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制定相应的规划和发展措施,确定重点发展区域。其次,农牧业企业和经济主体还要转变生产观念,并通过大力的宣传和推广循环经济模式使农牧民树立循环经济意识和绿色消费观,最终实现健康文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现代化的消费和生产模式。
(二)构建以农牧业为主要载体的循环经济平台
第一,要搞好循环型农牧产品工业园区的建设,如制定发展规划,并以生产要素作为相互联系的纽带,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再利用。第二,要搞好各个区域内生态园区的建设,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具有居住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以及循环经济功能的生态居住园区。第三,利用特色农牧产品,建设农牧产品的出口园区,实现农牧产品的清洁生产,规范农产品的生产,使得农牧产品的质量和环保方面都符合国际标准的要求。
(三)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还需要技术力量的支撑,而科学技术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导力量。所以面对发展循环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就应该整合农牧业区域的科技力量,针对本区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攻关,为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在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中,我们主要应该推行的技术主要包括:对农牧产品的加工技术;高寒地区风力发电、太阳能照明以及太阳能取暖等技术;雨水、雪水的储藏和净化储存技术;抗旱植被破坏后的修复技术;特色农牧产品的种植和再利用技术等。
(四)加大资金投入,搞好区域试点
在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地区选择重点发展区域建立区域试点,为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示范。如青藏高原的农牧业可以根自身的地理环境以及农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多方面的集资活动,扶持青藏高原地区林草种植业、药材种植业以及养殖业等产业的建设,并将建设的重点主要放在水、电以及沼气等设施的建设上,为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
(五)建立健全促进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对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引导和激励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完善和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的标准,规范政策法规体系,将循环经济的建设工作纳入到农业标准化以及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此外,还要依法对农牧业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实施必要的审核和检查,最终促进农牧业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总结
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发展农牧业的过程中,我们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发展循环经济,从而规范我国的农牧业生产。
参考文献:
[1]郑利霞,周琳琳,张树礼.内蒙古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探[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7,(1).
[2]沈铁冬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配套措施研究[D].辽宁大学,2010.
[3]a在坪.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8,(9).
2015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会议明确指出,当前的工作中,必须要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保障农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以此更好得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就是实现农业结构的调整,形成结构合理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就乌兰察布市目前农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农业供给侧改革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当前乌兰察布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乌兰察布市农畜产品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马铃薯、蔬菜、肉羊、奶牛、生猪、肉鸡等绿色农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是全国地级市中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建立了冷凉蔬菜和饲料科学院士工作站。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马铃薯之都”,被评为“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全国十大牛奶生产强市”。
近年来,我市农业发展基本呈稳定发展态势。
笔者于2016年9月初,对乌兰察布市11个旗县市区的乡镇苏木领导干部通过问卷的形式,就我市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主要问题集中于以下几点:
1.政府宣传工作不到位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不断发展,我市经济水平和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提升。我市有86%的乡镇农业发展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但是农业生产率低,且农产品的供给品种、数量上与市场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偏差。加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推动农产品结构调整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2.市场矛盾突出
从调查中发现,当前制约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还存在两个因素,首先是缺乏优质的明星、品牌产品。虽然,我市生产的部分农产品已经获得国家“三品一标”认证,但是由于种植的规模化程度不高,品类较为单一,因此在市场中仍然缺乏竞争力。
其次,就是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于城镇化建设,导致物流成本高,价格优势不明显,同时农产品季节性强,在不恒定的自然环境中容易变质,尤其是标准化方面存在先天不足,难以做到产品的优质优价。
与低廉的价格相比,农产品的成本却在不断地攀升。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市农业生产中土地分散、种植户分散的现象较为严重,这无形中就增加了农产品的成本。再加上农业生产中所必需的化肥、农药等消耗品的价格也在增长,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农产品成本的居高不下。
3.农村短板效应
从当前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存在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引进,同时也缺少具备较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投入到农牧业的发展当中。从数据上显示,当前我市虽然有76%的农牧业生产开始了机械化作业。然而使用率较高的仅占32%,还有半成农牧业的机械化作业依然停留在初级阶段。与此同时,先进农业技术的来源仅有28%是来源于社会企业,超过半成的先进技术来源是农业部门。 虽然从调查中发现,有超过60%的被调查者愿意或者正在进行有分散经营向规模化集约经营的转变,但是从实际的推进过程来看,由于土地流转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导致我市广大农村地区进行土地流转难度大,最大的问题是农牧民不理解、不支持土地流转工作,这就极大地影响了我市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进程。同时,由于当前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人员年龄普遍偏大,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专业技术支持,也为我市农牧业现代化推进工作造成了更大的阻碍。
二、关于当前我市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目前,我市农牧业发展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发展的高成本与低效益的矛盾。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快推进土地流转
要想解决乌兰察布市农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就必须从供给侧入手,尽早实施我市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我市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工作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推进以及规范土地流转工作。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落实我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当然,落实经营权权属工作一定要基于不改变二轮承包时期权属关系与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之上进行,可以说,该项工作是对于二轮承包工作的补充。土地流转主要是以出租和承包为主,再次就是转让和互换,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将农户土地集中起来招商引资,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壮大土地流转受让方,推动土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同时还可以通过建设生态保护项目,吸引种植大户承包土地,扩大经营?模,建立采摘园、观光旅游等。这样既促进了当地土地流转,又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收入,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也可以返乡创业发展现代农业。当然,在进行土地流转时,一定确保农牧民的利益,这样一来农牧民才更愿意进行土地的流转。
宇宙地镇农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农业基础条件薄弱。由于宇宙地镇水利建设年代较早,一些水利设施已到服务期限甚至是超期服役,新的农田基本建设项目又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水位下降,致使前些年打的深井变成了“浅井”,镇域内木石匣河和热水河也由于连年干旱出现干涸或断流,保灌面积不多,尽管近年来,水利主管部门为宇宙地镇的水利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仍显不足,仍然制约着农业发展。二是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需进一步加强。三是由于连续几年的干旱,使草原生态面临恶化的威胁,人工种草不足、棚圈建设和饲草青贮窖建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影响了生态建设和保护。四是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尚不健全,缺乏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中介组织、农民经济协会作用发挥不够。五是科技支撑不足,农牧业仍沿袭传统的种养管理模式、机械化水平低。六是农牧业均没有形成龙头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生产表现为一家一户的个人行为各自为战,尚未形成体系,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缺乏市场导向。
宇宙地镇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告诉我们,要促使宇宙地镇农牧业持续、快速、有序、协调发展,就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协调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的推进生态农牧业发展。
一、坚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生态、特色农牧业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着力抓好产业结构调整。首先,依据实际,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其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作为农业生产的主攻方向,尤其是把特色种植作为农业产业结构的重点,加强 “国家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努力打造蔬菜这一强镇富民的产业。今冬明春,我们将在刘营子村实施19975亩田、水、林、路一体化的土地整理项目,在新地村实施7000亩中低产田改造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项目完成后,将新增土地3000亩左右,地力增加10%以上,借助实施两个农业项目这个机会,依托现有的无公害蔬菜种植的优势,在扩大蔬菜规模上做文章,力争三至五年内,蔬菜面积超过40000亩,在效益上做文章,有组织的组织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单位面积收入,加大资金投入,在蔬菜品质选优、规模合理、精深加工、市场营销上多下功夫,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并将这个产业培育成富民兴镇的支柱产业。另一方面,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努力实施“粮经饲”三合复合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其次,以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大力发展效益型畜牧业,推进畜牧业产业进程,下大力量引进优良基础母畜,改进畜群结构,强制性淘汰劣质畜。并借旗委、政府建设“牧业强旗”的大势,积极申请建设资金,加强畜牧改良力度,提高良种畜和改良畜在畜群中的比重,使我镇畜牧业逐渐走上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路上。加大畜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积极发展生猪、家禽等特色养殖,大力发展和建设育肥牛、育肥羊、育肥猪养殖小区,形成规模,带动并辐射周边地区搞规模化经营。
关键词:巴彦淖尔市 农牧业 产业化 经营研究
结合土地以及草地等生态环境因素来看,在考虑到企业各种原料基地建设和生产加工基地、质量监管力度的情况下,对怎样发挥农牧业产业化的优势进行深入性探究,并且明确了农牧业产业化的重点发展路线。 伴随着绿色农畜产品的生产加工输出的进一步推进改革,必然带动了巴彦淖尔市的整体发展,进而实现走绿色有机道路、精品加工、培育著名产品、逐渐将巴彦淖尔市推向面向全国的具有一定规模化、产品化的经营理念。
一、现阶段巴彦淖尔市农牧业产品发展现状
(一)重点加强对农畜产品的建设
巴彦淖尔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条件,并且有着久远的农牧业生产传统化理念,对于发展现代化的农牧业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近几年来,巴彦淖尔市凭借着较为丰富的农畜产品加工,在建设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生产基地的过程中,着重于利用其自身的优势,进而推动基地的整体建设,逐步建设具有现代化特色的产业集群,重点推动粮油产业、番茄产业、炒货产业、肉羊产业、乳业、以及绒纺产业等六个主要的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全市农畜产品在国内外整个市场的竞争能力。
(二)加强精品加工,推进绿色标准化生产
随着巴彦淖尔市进一步培育和引进了一批精良的产品精加工企业,其系统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也在随之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了以蒙牛乳业、伊利集团为代表性较强的乳产业;发展以小肥羊品牌、草原宏宝品牌、草原鑫河为主要代表品牌的羊肉产品;以恒丰粮业、鲁花花生油为代表的酱油基地等等,大力发展有特色并且质量有保证的畜牧业产品。经统计,在去年,巴彦淖尔市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面积达到514万亩左右,占据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一半,在这其中,经由农业部认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占地面积两百多万亩,充分说明巴彦淖尔市大多数的产业都已经获得了驰名商标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都是绿色有机无害的食品。
(三)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优势
首先,巴彦淖尔市的资源比较丰富,其耕地面积广阔高达一千多万亩,人均耕地面积达到五亩多,粮食总产量在全面高达五十六亿斤之上;并且草原的面积同样广阔,总面积接近八千多万亩。其次,巴彦淖尔市不单单在粮食上是全国粮食产区之一,而且在畜牧业方面,牛奶和羊肉的年产量更是名列全国前茅.最后,农畜牧业在生产能力以及加工水平上都在不断的突破,巴彦淖尔市凭借粮油、番茄、有机蔬菜等主导企业进一步整合市区的发展,推动产业化经营。
二、优化巴彦淖尔市农牧业产业化的有效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生产规模的扩建
建设有机绿色畜牧业生产加工基地最主要的是加大其生产规模,这样一来才能打开市场,进一步发展相关的科技服务体系、技能培训体系、运输机制等具体服务,所以要做足产品供应的前提下,进一步将市场的影响力凸显出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第一,要进一步增强巴彦淖尔市的设施农业的投入,提高建设质量,进一步突破科学技术落后、资金紧缺的束缚,坚持将设施农业建设做好。要制定相应的农业发展规划,做好配套制度的服务项目,做好必要的财政支持。第二,要着重于推动规模化的养殖业,大力发展羊肉养殖业。要立足巴彦淖尔市的实力情况,增强巴美肉羊的繁殖,强化母羊的基本繁殖,加强肉羊的育肥情况等等。第三,要重点抓好对小麦产业、玉米产业、葵花等产业的种植水平,要优化农产品的基本规模建设。要进一步稳定小麦的种植面积,着重于发展玉米深加工,合理规划向日葵的产业结构,以及稳定管理经济作物。
(二)做好品牌建设,保障绿色农畜产品质量
农畜产品的加工业的持续发展与各主导企业的联系密不可分,一些龙头企业对于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对于鼓励农畜产品的发展要大力落实扶持政策,进而推动大龙头企业的发展。
首先,对于巴彦淖尔市的农畜产品而言,绿色是它的灵魂,也是整个巴彦淖尔市的最大特别之处。历经多年发展,巴彦淖尔市的农畜产品的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此基础上,想要进一步发展名牌产品,其重点在于要进一步提升发展的档次,以及在技术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并且创建相应的品牌,加强对“三品”保障认证。最后,要不断的强化现代化农牧业的生产以及服务保障。巴彦淖尔市要进一步增强对于农牧业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市场流通以及技术培训等实际服务,不仅农牧业的现代化健康发展,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实行排水系统改造以及农村土地整治等具体措施。重点加大对农牧业科技化的培训手段,实行技术应用的有效推广。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整体的研究可以看出,对巴彦淖尔市的推动发展是一项较为综合性、系统化的工程项目,其中的具体范围涉及到对于基地的建设、畜牧业的发展、产品的细致加工以及物流运输流程、市场的流通性等,并且与此同时,还需要科学化的专业技术知识,有效的产品质量监管、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等多方面的协调共同完成,从而进一步带动巴彦淖尔市的整体农牧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学军,贾俊龙.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以巴彦淖尔市为例[J].北方经济,2010(6):89
一、 我市生态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
我市养殖业目前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畜禽养殖场绝大多数未进行干湿分离,畜禽养殖业大多以粪便、污水形式排放。畜禽养殖场产生的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导致养殖场与周围群众关系十分紧张,影响社会和谐。
我市生态农牧业处于起步阶段,畜牧局计划今年创建2~3家种养结合示范场,探索猪-沼-果(林、菜)发展模式。面对紧迫而艰巨的治污任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掌握生态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关键因素,避免进入发展误区,少走弯路进而实现农牧业经济的洼地崛起、弯道超车。
二、生态农牧业经济发展迟缓的原因
(一)公众对无公害农产品认知不足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生态环境质量,生产过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规范,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质量允许范围内。由于这类产品生产过程中限量、限品种、限时间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化学农药、兽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因此无公害农产品相比较传统农产品有更可靠的安全性。然而,“与普通农产品比较没啥两样,价钱却贵不少”是公众对无公害农产品的直观认识。因此在挑选过程中,公众更愿意选择价格较低的普通农产品,这无疑导致了该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下降。
(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不透明
公众对食品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这就不断要求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过程透明化。由于生产过程不透明,导致了公众对其认证缺乏了解。许多人认为是普通农产品为了卖高价格,贴了“标签”,增加宣传的噱头而已,对其是否是真正的无公害农产品持怀疑态度。
(三)政府对企业生产环节监管不足
无公害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农药、化肥、添加剂等有严格的限制,而在实际生产中,政府缺乏对企业生产行为的监管。这就导致企业的生产行为不受约束,滥用农药、抗生素等现象分严重,许多无公害产品在认证前都是“临阵磨枪”,最后“压线通过”,这无疑使无公害农产品“水分过高”。
(四)无公害农产品价格偏高
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处于起步阶段,各种基础设施并不完善,企业的前期投入很大,生产成本较高,这就导致无公害农产品价格偏高,缩小了消费群体范围,市场狭窄。
三、 生态农牧业经济发展迟缓的对策
(一)增强公众对无公害农产品认识
政府可通过举办公益讲座、培训班等传统方式进行宣传,亦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等新媒体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知识推广。
(二)生产过程透明化
将“互联网+”工程应用于畜禽养殖,实现产品链条追溯。消费者可以通过认证条形码、动物标识等手段来监控农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
(三)政府加强企业生产行为监管
1基本情况
1.1畜产品生产情况。据2014年度统计,鄂前旗年屠宰出售和自食的肉猪头数53078口、肉用牛17601头、肉用羊568872只。肉类总产量18445吨,同比增长1.96%,其中潴肉4012吨,牛肉2783吨,羊肉11589吨。出售肉类产量16810吨,同比减少1.91%,其中:猪肉3611吨,牛肉2504吨,羊肉10545吨,禽类150吨。年奶产量8729吨,以当地供应为主。年产山羊毛518吨,绵羊毛1250吨,山羊绒240吨,牛皮11962张,绵羊皮31万张,山羊皮259839张;绒毛皮张主要销往宁夏灵武和河北地区。出栏育肥牛20000头,同比增长33.3%;出栏育肥羊220000只,同比增长10%。
1.2畜产品销售情况。鄂前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畜牧业旗,受饲养技术限制,牲畜总量小;受放牧传统影响,出栏季节集中;受加工落后影响,牲畜出栏主要还是以活畜交易为主。通过三段地、城川镇、布拉格社区及临近的陕西白泥井、柠条梁镇活畜交易市场销售,其中仅三段地交易市场年交易量达60万只羊,布拉格和城川活畜交易市场交易量为20万只羊左右。鄂前旗已经成为宁夏畜产品市场的主要原料供应基地,由于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畜产品价格整体低糜,羊肉价格较常年同期下滑10―20%左右,山羯羊肉26-28元/斤,山母羊肉18-20元/斤,绵竭羊肉18-20元/斤,绵母羊肉14-16元/斤;活畜价格较往年同期下滑30%左右。而畜产品经营成本基本与往年持平,且略有增长。
1.3畜产品加工情况。鄂前旗共有农牧业合作社209家,正常运作的部分合作社仅局限在蒙古族传统风干肉加工制作上,利用传统的风干肉加工技术和当地的气候优势,在冬季将牛羊肉进行分割、风干后主要是在旗内销售,少部分销往鄂尔多斯、呼和浩特等地区。鄂前旗目前仅有一家建于80年代的屠宰场运行,仅能提供简陋厂地,管理极差。鄂尔多斯市恒科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年屠宰加工30万只羊、10万头牛的肉食品加工基地处于试运营阶段,而蒙力、熹里和二道川供销合作社的屠宰加工企业,目前正处在建设阶段,短时期内还不能承担起畜产品加工流通作用。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能起到引领带动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实力弱,作用发挥不够,产业链条延伸不足,产品加工转化率极低、附加值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对农牧民增收后劲不强。
2.2现代经营理念推进力度缓慢,没有充分依靠鄂托克前旗独特的生态、环境、资源优势,没有得到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认证,使得地方优势特色产业没有成为发展优势,没有解决农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2.3相关企业、农牧业合作社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健全,缺乏农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使得农牧民不能及时、准确、有效的掌握产品的销售信息,导致农牧民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信息不对称、农畜产品进入市场难,运销环节多、成本高等问题。
2.4农牧业产业项目协调带动、引领示范作用发挥不充分,一些有项目的户子,由于发展生产的能力、后劲不足,不能充分发挥项目的应有作用去推动现代农牧业发展,还有的户子通过项目,实现了现代农牧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但没有帮扶带动周边农牧民去发展生产。
3建议
3.1统筹谋划,注重分析预测。旗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结合鄂托克前旗现代农牧业发展现状,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现代农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重绿色农牧业基地建设的同时,强化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市场化、标准化、品牌化农牧业;引导和支持农牧民走商品化发展模式,积极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绿色有机农牧业、旅游休闲农牧业、特色农牧业发展,有序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市场贸易等产业融合发展;
3.2不断培育壮大农牧业龙头企业。围绕肉羊、肉牛等主导产业,制订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重点扶持自身能力强、诚信度高、带动能力好的农牧业企业,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牧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依托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提高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转化增值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3.3积极培育名优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对于龙头企业品牌开发、名牌创建等给予政策倾斜,大力推进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培育更多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建立健全农畜产品追溯体系,加强产品检测检验,切实保护好原产地品牌声誉;要充分依靠银川穆斯林清真食品原料输出地的市场区位优势,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形成上联市场、下联农牧民,集加工、采购、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一体的销售格局,积极打通鄂托克前旗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销往银川市场的渠道,不断促进产品效益最大化,切实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
3.4健全信息服务体系,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借助草原英才这一平台,建立健全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强化现代农牧业的科技支撑,促进鄂托克前旗农牧业精细化耕作、规模化经营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现代农牧业科技人才,有效指导农牧民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加强嘎查村本土实用人才的培养,为现代农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国将鲜洋葱捣烂后混于饲料中,充分拌匀,连喂2~4天。治愈率在83%以上。洋葱富含钙、铁、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和配糖体,能杀灭或抑制多种病菌。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紧紧抓住国家加大投入、扩大内需和支持甘肃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坚持“保护、发展、稳定”并重的原则,以建设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为首要任务,继续深化“农牧互补、一特四化”,大力支持发展以五大示范区为主的战略主导产业和五大产业为主的区域性特色产业,提升畜牧产业化水平,增加产业值,增强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发展后劲。发展成立畜产品加工企业2个,注册成立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77个,其中,适度规模经营54个,资产总额达6671万元,年产值达3262万元,占全县牧业总产值的28.5%,年饲养牛4.18万元,羊8.38万只,猪2.8万头,带动农户达1446户。
2主要措施
2.1强化政府引导,职能部门配合协作近年来,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三农”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全县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化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组织安排,不断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实现龙头企业的规范化、体系化建设,促进卓尼县龙头企业的良性发展。
2.2充分发挥项目拉动战略,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近年来,全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支持藏区发展建设的大好时机,充分利用扶贫开发、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扶持发展具有高原特色农畜产品生产优势的企业和组织。并积极帮助企业搞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和开拓市场的能力,达到示范带动的目标。
2.3发挥资源优势,提升市场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和农牧业重点项目的深入实施,龙头企业和组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而且具有生产加工高原特色农畜产品的资源优势。为确保大量农畜产品可以便捷地通过各种形式上市交易,卓尼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由政府引导,通过订单合作、合同收购,以及集贸市场、农贸市场自由交易等多种形式都有效的解决了农畜产品的销售问题,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及时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二是通过农产品订单合同销售等利益联结机制,解决了销路问题;三是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为企业减少了运费开支,降低了生产成本,确保了农牧民和企业双增收。
2.4加大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围绕五大示范区为主的战略主导产业和五大产业为主的区域性特色产业,结合农牧业重点项目,以打造技术成果推广平台为重点,以科技人才培训为补充,推广和转化了一批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并不断加大良种引进、选育,扩大产业规模,增强科技服务能力,实现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生产,增加农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2.5多层次培训农牧业科技人才首先是结合事业单位公开招考招录了一批学历高、专业性强、业务水平高的农牧业科技人才。其次是以阳光工程为主,充分利用卓尼县职业技术学校的有利条件,通过课堂教学、远程教育、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对农牧民进行农牧业技术培训及涉农职业技能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农牧村人才的技术技能。三是通过政府引导和体制机制创新,每年将由县、乡、村技术人员,组成“三位一体”科技服务指导组,确定科技示范点、科技服务内容、形式和人员,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包棚蹲点、全面开展定向、挂牌科技服务和实用技能培训,提高农牧业从业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应用水平。
3存在的问题
农牧民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对发展现代农牧业认识不够,靠天吃饭,传统、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和观念还未彻底改变;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草场超载放牧依然严重,生态保护工作任务艰巨;良种化程度低,技术推广不够深入,生产能力差,种养效益不明显、产量低;农牧民培训和科技服务力度不够,内容单一,农畜产品科技含量低,产业值增长缓慢;农牧业发展基础还很薄弱,加上自然条件较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小,效益差,产业化经营水平低,龙头企业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农牧业发展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组织引导。
4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