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艺术创意美术教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移动互联 大数据 广告媒介 精准 市场细分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传播学家麦克卢汉的一个著名观点即是“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在当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媒介变革对于人类生活带来的颠覆,正如火车取代马车时人们只以为有了一种新的交通方式,而没有看到其对工业生产、经济社会所造成的巨大影响。但在移动互联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日益走入千家万户之中的今天,人们已经实实在在看到了技术所带来的改变,微信让人们能够低成本高效率的沟通,嘀嘀打车让人们能够便利的找到出租车,今日头条让人们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新闻,而广告媒介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正因为技术的成熟而将出现新的机遇。移动互联技术让广告媒介更少地受到地理位置的约束,大数据的收集则让广告媒介更有方向性。
一、广告媒介的发展现状
1、 金字塔结构的广告媒介构成
之前诸多学者对广告媒介进行定义时会按照媒介自身的形态进行分类,如广播、电视、报纸、户外等。也有学者根据媒体所能覆盖的受众人群,将广告媒介分成了大众广告媒介、小众广告媒介、碎片化广告媒介。但是这些分类对于真实的商业运作而言并不具有太大的区隔度,笔者更倾向于笼而统之地从企业(广告主)的角度来对广告媒介进行分类,在市场调节的体系里资源的稀缺性直接反映为价格的高低,那么价位高的优势广告媒介是一类,这一类媒介包含前面所讲的广播、电视、报纸等,所谓的大众广告媒介也在其中。另一类则是价位低的劣势广告媒介,如街边小广告、发单员散发的传单等,这类广告媒介在此前的诸多研究中并未进入到学者的视野当中,因为其形态多样,测评难度大,研究结果也难以被正确对待。但是这一类广告媒介是普遍存在,如果说两者的构成,那么正是一个金字塔的结构,20%乃至更少的优质广告资源被大的广告主所占有,80%及更多的劣势广告资源被中小广告主占有。其背后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资金实力制约着对广告媒介的需求,二是经营能力制约着对广告媒介的需求。
2、 技术给广告媒介带来着巨大的变革
据艾瑞咨询根据美国互动广告局16年的《美国网络广告收入报告》的整理结果显示,整个网络广告市场总额16年间增加470倍,而反观中国的网络广告市场也是这般遍地开花,自2003年中国互联网出现转机之后网络广告奋起直追,近年来已经明显有超越传统媒体之势。而网络广告的形式也开始变得多样化和富媒体化,旗帜广告、焦点图广告、互动广告、搜索引擎广告等等共同丰富了今天的广告媒介。而技术带来多元的同时也同时让广告媒介在往“窄”告媒介的方向过渡,地理IP定向、时间定向、年龄定向都让广告媒介变得更加精准。
3、 技术对广告媒介的影响不均匀
如果说技术带来变革是一个绝对的事实的话,那么这种变革无疑让优势广告媒介与劣质广告媒介的差距越来越大。尽管劣质的广告资源中也出现了QQ群推广、门户新闻评论推广、论坛推广等廉价推广而有一定创新的推广形式,但远不及优势广告媒介受益的多,准确来讲应该是技术变革产生得更多的是优势广告媒介,而这部分优势媒介也被大广告主所占有。
二、中小实体商家广告媒介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1、投入量与投入成本的矛盾
如果要对劣质广告媒介的所有者进行定义,其中很大一部分便是人们进行实体消费时的中小型商家。这些商家每年用于推广的投入非常有限,一块每月得花3000元的公交站灯箱对于他们而言也是一种很奢侈的广告媒介,面对动辄上万、上百万的广告媒介而言,他们往往只能望而却步。
2、推广经验与推广形式创新之间的矛盾
劣质广告媒介所带来的广告效果尽管非常有限,但是也往往能让他们感受到促销的效果。对于一些新的广告形式创新,中小实体商家往往很少有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要钱或者竞争者说好的广告媒介,他们才会愿意去接受创新的广告媒。
3、对收益率的追求与不可测的广告效果之间的矛盾
中小商家的推广的核心需求往往都是促销,因而广告媒介的经济效果成为了他们密切关注的点,但是劣质广告媒介往往无法提供精确的广告效果,甚至广告效果根本就不可测。可出于竞争的迫切性,他们又不得不面对这一现实。
三、基于移动和大数据视角的广告媒介创新
其创新机遇正来源于这种对于广告市场的细分,一直使用劣质广告媒介的中小实体商家迫切地需求廉价却又能有精准效果的广告媒介。那么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的时代给中小商家的推广带来了机遇。移动互联让基于位置的服务成为了现实,只要获取了用户的位置,广告媒介便可为在广告主周边的受众进行广告投放,例如一个人站在海滩上,广告媒介可以给推荐遮阳伞,一个人站在小吃街,那么广告媒介为他提供食物应该是食物的攻略。大数据让广告主用数字就能够清晰的看出每一个潜在消费者的习惯。连续一个月每天喝纯牛奶一次,那么基本可以断定这个消费者会定期去超市购置牛奶。智能机的出现让位置获取成为现实,加之数据的搜集和使用能力的成熟,让中小实体商家的推广不再与劣质广告媒介产生必然联系。
关键词:校园舞蹈艺术;大学教育;审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246-01
一、校园舞蹈艺术在大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校园舞蹈教育主要包括专业的舞蹈教育与非专业的舞蹈教育两种,本文所论述的是非专业的舞蹈艺术教育,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陶冶情操,而不是为了学到非常专业的舞蹈技能。从校园舞蹈艺术的教育中,使学生对舞蹈艺术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并在实践中让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得以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舞蹈艺术教育属于大学美育教育的一部分,所以它有着挖掘大学生想象力、提高审美鉴别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校园舞蹈艺术的教育,可以充分拓展大学生的思维领域,不断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在充分领略舞蹈艺术的独特美之后,也扩大了自己的审美视阈,提升了审美的层次。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形象思维活动主要由人的右脑来承担,抽象思维活动主要由人的左脑来承担,舞蹈艺术活动属于形象思维活动的一部分。同时使用左脑和右脑可以有效提高大脑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进行舞蹈的练习和表演过程中,可以让全心身都得到和谐的发展,开启换位思考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拓宽了思维的领域。
舞蹈中蕴含着人类丰富的文化精神内核,不同国度的舞蹈、不同民族的舞蹈、不同形式的舞蹈,其中所能体现的艺术思想、文化思想、美学风格、哲学内涵都是不同的,舞蹈具有更广博的艺术包容性和综合性,从中可以充分领略到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生活风貌,在相互的融合中也可以达到自我的完善。在校园舞蹈教育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智水平,还可以帮助大学生达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境界。很多大学都有舞蹈选修课,大学生在舞蹈选修课上不仅可以逐渐加强对舞蹈艺术世界的认识与了解,还可以通过教师的形体语言,来感受舞蹈艺术对人的形体美、气质美、心灵美的影响,并身体力行,使自己的风度、情感、形貌、言谈举止都得到了美的陶冶。
二、校园舞蹈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是民族永葆青春的源泉。校园舞蹈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校园舞蹈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每一门学科都以其独特的视角诠释着世界和人生,舞蹈艺术也以其特有的感觉方式来提高人们对生命形态的认识。舞蹈艺术非常注重感觉的敏锐程度,包括对音乐、灯光、旋律等的感觉,这也是人认识世界万物的根本所在。校园舞蹈教育的中心不在于培养多少个舞蹈家,而在于要提高大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通过运动神经的刺激,不断积累一种内在的感觉经验,为智能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创造力的发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其次,校园舞蹈教育可以更好地解放心灵,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创造能力。美的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用艺术美的方式去思考人生,会给本来稍显平淡与枯燥的生活增添很多情趣,也使大学生更加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在精神与生理的双重放松中,更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舞蹈艺术的博大精深可以让大学生的心灵和身体处于愉快的状态中,并且舞蹈艺术本身就有着极大的创造性,从舞蹈的创作到排练,再到最后的演出,都淋漓尽致地体现着人具有无穷的创造力。创造能力具有迁移性,在舞蹈艺术中的创造力也可以运用到其他的领域中,优秀的情操和高水平的创造力往往是合二为一的,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三、总结
综上所述,校园舞蹈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舞蹈艺术教育的功能,扩大其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影响力,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才能为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审美艺术 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 素质培养
伴随着当前社会快速发展,人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素质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在实际素质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的培养始终较为薄弱。而教育部则要求把加强社会文化素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点。素质是指人的身心组织的特点和品质,主要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这三方面。这些分居于人的素质结构的不同水平,相互作用和渗透,构成人的整体素质。而在整个社会文化素质教育中,审美艺术素质又是弱中之弱。因此,大力加强学生审美艺术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审美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帮助广大大学生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活跃审美心理活动,促进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
一、当前学生审美教育面临的现状与分析
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一个人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却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是带着和多数人一样美好的愿望踏上漫漫的教育旅程的。但是深入课堂后,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素质让我大失所望。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大部分学生,尤其是我校占绝大数比例的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缺乏艺术素质教育,艺术欣赏能力偏低,缺乏应有的审美能力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加上学生所处的年龄和环境的不同,文化素养、生活阅历、心智品格的差异,使不少学生分不清美与丑、雅与俗、文明和野蛮、高尚与卑劣的界限,反而以丑为美,以丑为荣,对人类宝贵的精神产品缺乏起码的欣赏能力,无法鉴别高雅艺术作品和低俗艺术作品的区分,如果他们的欣赏长期偏离常规,还会对艺术作品的主题和方向产生误导,例如一些学生在看过西方电影后,学嬉皮士的打扮,男同学扎耳环、留长发,女同学用蓝黛色指甲油抹指甲。可见大学生艺术知识贫乏,审美意识浅薄,是由于他们“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听见美的耳朵”。
二、审美艺术教育在大学生人生观培养中的作用
审美艺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成才的作用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正处在心理、生理的发育期和成熟期,对美的追求有着无限美好的向往。但对美的认识不尽相同。有的认为庄重高雅是美,有的则认为赶时髦攀比。这就有个教育和引导问题。怎样才能培养和锻炼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艺术意识、审美艺术情趣是至关重要的。十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对于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造就完善的人格,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促进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和谐的发展都具有特殊的作用,这是因为审美艺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而艺术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艺术欣赏。美学家罗丹曾说过“艺术就是情感”。优秀的艺术作品中灌注了作者的激情,充分发挥了作者的想象力,它能使大学生启迪智慧、净化心灵、美化思想、升华感情,在欣赏中使人回肠荡气,心旷神怡,迷恋向往,同时作品情感越强烈,越能打动人,从而点燃大学生生命的火花,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
1.实施审美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大学生如何做人
大学生时期是人生生命火花最明亮、最炽烈的黄金时代,是对未来充满幻想,朝气蓬勃的一代,是形成人生价值观、理想和信念的重要时期,理想是人生的一盏明灯,没有崇高的人生理想,人一生必将处于茫然之中。古往今来,许多科学家、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和教育家都是在大学生时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立志成才奋发进取,而大学生人生观的正确培养除了依赖于德育的理教育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艺术教育,因理性支配人,感情同样支配人。教育学认为,人的身心教育是由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部组成的,大学生时期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和掌知识,因此加强大学生自身的修养,提高道德水,妥善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的关系,塑造自我形象和个性,成为有理想、有抱负、敢于开拓的一代新人,要通艺术欣赏这个有效途径,教育学生崇尚真善美,丢弃假恶丑,透过有情感的艺术形象,品悟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内容及社会意义,树立正气、陶冶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
2.高层次的审美艺术教育是创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长期封闭的国门的迅速开放,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思想道德领域呈现鱼龙混杂,多种价值观互相冲撞,腐朽思想沉渣泛起,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对人生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少数大学生贪图名利、爱慕虚荣、悲观厌世、崇拜金钱、追求低级情趣。思想水平不高,导致对艺术欣赏的肤浅认识,产生错误的欣赏心理,甚至以丑为美,以美为丑,对低级趣味和高雅健康的价值取向的评判标准模糊,在人生理想方面产生了真空,经过多年的美育和音乐教学实践,我发现,高层的艺术欣赏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的审美需求,同时可以激发其生活热情,发挥联想,丰富情感和知识,升华道德情操,而低层次的艺术欣赏则会诱使处于心理生活剧变期的大学生猎奇窥私、寻求刺激,甚至醉心于粗俗浮浅的欣赏客体而失落人生的现想目标。所以我国教育体制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作为美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审美艺术教育这个有利阵地,适时结合道德品质教育,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结语
21世纪的人才是具备有知识、有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因此,高等院校在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同时,还需要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艺术教育来帮助加强审美艺术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美学观念和美学思想,使整个社会形成健康的、高尚的审美风尚和新型的人际关系,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素质和品位。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罗丹.罗丹艺术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
一、现当代艺术对于高中美术教育教学的意义
世界现当代艺术迅猛发展,现当代的艺术品、艺术观念以及材料层出不穷,这些对于社会各个行业带来深刻的变化或有益的启示,其中也包括美术教育领域。从事高中美术教育的工作者需要深思的是我们如何在现今教育中有选择地引入现当代艺术,现当代艺术在现今的高中美术教育教学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开放的21世纪,我国的美术教育理念也正在逐步发生改变。“创造力”成为核心概念。而对于我们高中美术教育来说,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已经出现了很多的弊端,例如美术欣赏课教学,老师一言堂,既无多媒体设备、亦无多样的美术实践活动,加之高考压力,美术教学如同鸡肋。因此导致学生无法拓展自己的视野、创造能力较差等。而笔者认为将现当代艺术引入到高中美术教育中就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格局,并带来新的理念和发展。而现当代艺术对于高中美术教育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以下笔者谈谈自己的观点。
二、通过当代艺术拓展高中学生的艺术视野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作品承载着文化历史的诸多信息,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欣赏一两幅画和单纯的绘画技能,而是一种文化的学习。21世纪东西文化交融,西方现代艺术运动迭起,艺术形式、流派异彩纷呈,从宣言到行动无不标新立异,并且现代派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创作方式方法也是极为复杂和多种多样的。所有这些都冲击着现代人们的观念,激活人们的创意思维。学习现当代艺术本身就是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尊重。伴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艺术的门类也会日新月异,表现形式也会更加多元。随着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的更新,目前我国的高中学校美术教育通过开设选修模块,如卡通、陶艺、版画、水墨、设计、摄影、民艺、新媒体等模块注重引导学生参与美术实践,如在民艺模块教学中可以利用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再加上利用现当代艺术的创作思想、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提高学生们的创造美的能力。这样既注重了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又使其不断创新。又比如现当代艺术中讲求艺术品与观众的互动,在互动中了解艺术家的观点。并且当下我国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创新型创意人才。美术教育可谓培养创意人才途径之一。因此高中学校美术教育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了解世界现当代艺术,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使其看到绚丽多彩的艺术天空。
三、现当代艺术引入高中美术教育的策略阐述
首先,对美术课程进行合理定位。美术学科具有丰富的视觉形式和重要的教育意义。有“以美育代宗教”的学术观点,这足以说明美育的重要性。我国当下的高中美术教育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高中美术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学科作用,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大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其次,转变旧的美术教育观念,实施多样的美术教育方法。高中美术教育不再是教师的口言相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才是重要的。除了利用高科技的教学手段外,教师也应该重视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例如,高中素描教学始终脱离不了静物、石膏像的临摹与写生。那么教师可以将课堂搬到校外,寻找一些比较具有特色的风景区,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写生。这样的教学方法更加能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和灵感。传统的素描教学都是采用铅笔和素描纸进行绘画训练的,但是为什么素描一定要局限于固定的绘画材料呢?其实教师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笔在不同的纸张甚至布面上进行创作,这种教学尝试的结果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突破传统美术教学对学生创作思想的束缚。
再次,端正对待“艺考热”的态度,尽可能地避免“艺考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艺考热”的强烈刺激,美术高考的方式越来越形式化,这就相应地导致美术教育方式也越来越集中化和机械化。这样的恶性循环只会破坏学生原有的审美能力与创作能力,更遑论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学校领导在重视升学率的同时,也应该多关注学生的成长。高中美术教师应该传授学生更多的美术知识,并不一定要局限于美术高考知识的范围,此外,学生也应该端正选择专业的态度。面对“艺考热”,无论是校方、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学生,更要明确选择美术专业的目标、原因,并计划好将来的发展,而不能一味地只图眼前之利而盲目跟风。
最后,完善教学评价机制,重视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应在美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工作好坏的评价方面做出积极的探索。尽快构建起一个相对统一和完善的,充分考虑了美术教师工作特殊性的考核评价制度,传统的仅凭学生期末考核分数高低来评判教师工作绩效的做法必须改变。要将美术教师的课前准备、授课过程、课后辅导等多方面的工作整体纳入考核的范围,学校对于那些教学认真负责、工作表现突出的美术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表彰,由此激发美术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和智慧,从而提高美术教育的品质和质量。与此同时,在学生学业的评判上,教师同样要尽可能全面地评价每位学生,对于学生的美术作品应杜绝仅凭某个画面效果给分的不良现象,学生评价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作品制作过程中的多方面因素。同时以正面肯定和积极鼓励为主,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自己在美术方面的潜质和长处,引导他们在美术学习中体会到探索自我和发现自我的快乐和价值。
关键词:创意美术活动;幼儿美术;意义
一、创意美术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艺术天赋
美术教育为幼儿在语言表达不健全的情况下,增加了一种简洁的表达方式,促进了幼儿的视觉思考能力。创意美术活动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提供幼儿独立自主的思考和审美方式,用美术的方式来表达所见所想,促进幼儿表达方式的多元化。由于创意美术活动的丰富性、多元性,幼儿的观察力不同观察方面也不同,造成幼儿不同的审美感受,丰富了幼儿的审美素养,启发了幼儿的艺术天赋。
二、创意美术活动有利于拓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单一,一味地追求对个别事物的绘画能力,强调模仿技能。而创意美术活动突出创意两字,追求全新的美术教育理念,以培养幼儿的个性,感受创新成就感和想象力乐趣为目的,让幼儿真正喜欢上美术并且从中受益。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丰富的美术材料,来刺激孩子的美术感官,获得美的独特欣赏,同时激发孩子们对事物的想象力。
三、创意美术活动以多样形式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创意美术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只限于绘画方面。在以美术教育为宗旨的基础上,创意美术活动,包括了除基本的绘画外,剪纸贴画、涂鸦、泥塑、手工制作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美术的基础性和多样性。在活动中,以幼儿为中心,营造出健康活泼的氛围,让幼儿亦学亦乐,保持对美术的兴趣,主动参与到美术活动中。
四、创意美术活动有利于幼儿性格健全成长
在创意美术活动中,对于幼儿的美术作品,教师不仅仅是给予作品简单的评价,像与不像,好看与不好看,而是尊重幼儿的表达需求,保护幼儿的创造情绪,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多以鼓励表扬等方式,促进幼儿性格的健康发展。
幼儿期是人生可塑性最高的时期,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是培养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黄金时期。创意美术活动的积极实施,提高了幼儿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幼儿的智力启迪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激活幼儿的艺术细胞,陶冶幼儿的审美感官。创意美术活动是幼儿美术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对于幼儿的美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创意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对跨界人才和创意人才日益重视。然而,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对幼儿美术技巧的培养,难以满足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的需求。随着国内中小学升学压力的增大,美术逐渐沦为副课,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难以得到培养。而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的空间日益变小,社会各界为保护与开发幼儿想象的能力,强烈要求进行创意教学。
一、传统幼儿美术教育的特点
传统的幼儿美术教育主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因此,幼儿学习美术主要是临摹前人的绘画与书法,注重对绘画功底的训练,因此,幼儿的美术技巧通常能够得到培养与强化。然而,传统的幼儿美术教育模式通常将美术与其他学科分离开来,忽视了幼儿其他方面文化素养的培养,造成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受到严重的限制。人们通常认为,幼儿临摹得越接近对象本身,就越能体现绘画功底,然而一味地临摹对象造成幼儿的美术学习枯燥无味,不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二、幼儿早期创意美术教育的研究
1.确定幼儿美术教育的方向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创意与跨界受到人们的欢迎。何谓跨界?可以是跨学科、跨领域,也可以是跨文化,逾越两种或多种边界,创造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幼儿的美术教育也应该向创意与跨界方向发展,突破传统单一的绘画边界,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从而不断提高幼儿的感知性与创造性,在探索过程中创造属于自己的表现形式,实现自身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日益提升。
2.营造自由的精神环境
幼儿在早期绘画的过程中,通常会依据自身的意欲与情感进行想象与发挥。教师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应不断地启发与引导幼儿,鼓励幼儿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给予幼儿太多的限制与约束。营造一个自由的精神环境,有助于幼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与感知美的存在。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必对画材、造型、色彩等进行严格规定,而是鼓励幼儿随自己的想法自由作画,从而不断激发幼儿的灵感,使其拥有更多的独特的构思与创造。
3.采取多元化的教育形式
在进行幼儿美术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采取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如组织个人独立创作、小组合作创作、集体互助创作或户外写生等,不断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使幼儿积极地参与到美术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此外,美术活动不应只是停留在对前人绘画的临摹上,而是让幼儿在欣赏名画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兴趣,大胆发挥想象力,进行自由创作,从而不断发现自我。为了实现幼儿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实现表现美、创造美的目的,教师可以提供多元化的绘画媒介,如可以利用木棒、贝壳、小汽车、废弃卡纸等有趣的物品作为印刷图案。通过各种形状、色彩不同的材料与工具,使幼儿能够利用不同的方式或组合进行绘画。
三、幼儿早期创意美术教育的实践
1.利用瓶盖、纸板进行印画
瓶盖与纸板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幼儿利用瓶盖与纸板进行作画,在印画过程中进行大胆的创新,并培养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利用瓶盖进行印画的过程中,首先在瓶盖表面涂一层颜料,之后将瓶盖的颜料印到纸上,幼儿可根据自身的想法,印出如乌云、花朵、青蛙等各种图案。对颜料厚薄的控制和印画过程中的轻按与重按,从而造成不同的印画效果。幼儿在印画过程中,还可以加入绘画,使画面元素更加丰富。纸板主要是利用瓦韧纸,将纸板折成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多种形状,在纸板一侧涂上颜料,再将涂有颜料的一侧印到纸上,印出如雪花、树木、风车等多种图案,幼儿通过将纸板折成不同的形状,从而能够印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2.利用手作画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通常会利用手势造型的影子,让幼儿猜测是什么动物,如拇指相连、双手张开是鸟儿的形状。幼儿在作画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双手创造出各种轮廓,再加上绘画与上色,形成各种可爱的小动物。有时同样的轮廓,经过幼儿的想象,可以画成不同的动物,如同样是五指张开的形状,部分幼儿可以描绘成孔雀开屏,而部分幼儿则会把五指想象成大象的鼻子与四条腿。除手势之外,幼儿还可以利用手指作画,描绘出各种不同的人脸或者动物的形状,幼儿的想象力在利用手作画的过程中得到发挥。在幼儿早期美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创意教育日益受到社会的欢迎,通过确定幼儿的美术教育方向,营造自由的精神环境,采取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实现幼儿早期创意美术教育的发展,在具体实践中,可利用瓶盖、纸板、手等工具进行作画,从而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实现幼儿创意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邱洪艳.创意美术对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实践与研究[J].赤子(中旬),2014,4(2):253-254.
[2]马倍利.论创意思维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2,6(10):126.
科幻灵感、创意和兴趣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构是:兴趣是滋养灵感的内心源泉和动力,微弱闪现的灵感意念在兴趣之泉润物细无声地滋养下催生出稳定可以感知的创意之果,缤纷灿烂的创意果实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即创新思维之树。三者的逻辑关系是:兴趣(内心源泉和动力)产生灵感(微弱闪现的灵感意念);灵感产生创意(稳定可以感知创意之果);创意聚合为想象力(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之树)即创新思维。
因此,通过少儿科幻画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他们在兴趣基础上产生的灵感之关注、维护、强化和放大。
【关键词】科幻画 灵感 创造性思维 培养
少儿科幻画创作,是一项深受中小学学生喜爱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教育活动,亦是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以少儿科幻美术教育的基本概念、要素、特点为基础,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和体会,通过对科幻灵感、绘画创意和美术兴趣以及三者关系的论述,探索了少儿科幻画创作中学生创造性即想象力思维的机制,同时借助在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中获得大奖的作品实例加以论证。
一、对少儿科幻美术教育的再认识
(一)少儿科幻美术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养成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是偏向形象思维的学科,是以颜色、形体甚至物件的外观等图像视觉来传导信息,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则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美术教育虽然在教学大纲中有培养创造力的要求,但在其目前的教育模式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具体表现为绘画题材和画作内容缺乏大胆想象、美术创作的表现手法缺乏新颖性与独特性、作品大同小异、创作思路相互模仿了无新意,不适应现代社会对艺术教育的要求等。上述现状亟待改变,以适应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时代需求。
(二)少儿科幻美术教育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少儿科幻美术教育不同于一般美术教育。所谓“科幻画”中“科”指的是科学常识、科学知识;“幻”指的是幻想、联想和其他符合科学逻辑的想象;“画”则是指美术技法和技巧。总之,科幻画是把科学元素渗入到美术创作画教学中,它涉及到科学知识、科学幻想和美术表现能力三大要素,是三位一体的艺术结晶。
少儿科幻美术教育,是一种通过平面艺术展示创造性思维和绘画表现技术有机结合的科学和艺术的教育,也是一种倡导动手动脑的教育。学生可以通过科幻画来表现对未来世界的种种憧憬,以及对困扰人类种种难题出于科学角度的解决方案。因此,一方面想象空间不能局限于科学原理,另一方面又不能毫无科学性的漫无边际地把绘画变成科学神话。就教师或科技辅导员而言,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加幻想的创造力,而学生创造力的生成和发挥来自于对科学和美术的双重热爱以及把科学融于美术的冲动。但是光有内心的创造冲动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使其外在化的美术语言。而科幻画就是这样一种着眼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力图探索出符合少儿兴趣的把科学和绘画融为一体的创造性思维规律和艺术表达形式。
基于上述的基本认识,可以归纳出少儿科幻美术教育的如下要素:第一,受教育对象是中小学学生;第二,教学内容是围绕着科学题材的美术绘画技法的传授;第三,教学途径是积极启发学生的科学加幻想的想象,随之用各种美术技法加以具象化地表现;第四,教学目标和重点不是绘画作品本身的优劣和奖项的层次,也不是美术技法的娴熟和艺术性,而是着眼于学生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对科幻美术具体化的创造力的不断挖掘、激发、发现、催成、培养和成熟,即内在的创造力的培养。至于绘画作品所使用的美术技法、技巧,是否得奖等都是教学效果的客观评价参数,绝不是也不应该是教学目标本身。
(三)少儿科幻美术教育的特点
科学幻想绘画是学生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想象,运用绘画语言创造性的表达出对宇宙万物、未来人类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遐想而形成的绘画作品。以科幻画为媒介的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应该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因而具有如下一些重要的教育特点:
第一,要十分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特别是美术心理特点。受教育对象一般为7岁至 14岁的中小学生,他们的美术心理特点具有阶段性,从“画内心自己”到“画外部世界”,从“无目标地为玩而画”到“有目标的题材创作画”,各个阶段的心理感受和反应是不一样的。此外,学生们富有无边无际的幻想而常常缺乏合情合理的科学,要把“幻想”和“科学”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变成科幻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需要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的。
第二,要十分关注丰富多变的绘画技法对学生的美术心理的影响。正如现代中小学生对教师的年龄、着装、打扮十分敏感,这对教学效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一样,美术技法的表现力对教学效果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加上科幻画题材的迷幻神秘性,绘画技法就显得更加重要。可以这样说“简单的一只蜡笔虽然可以成画,但成不了科幻画,正如自行车的快慢无法表达飞机的速度,何况是光速”。
第三,要耐心地启发和期待并小心翼翼地关照和呵护学生流星掠空般转瞬即逝的科幻灵感。而科幻灵感恰恰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要素。
二、对少儿科幻画创作中创造性思维机制的探索
在指导少儿科幻画创作的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要着眼于对学生科幻灵感、科幻创意以及科幻兴趣的研究。灵感一词有点玄妙难以捉摸,在心理学意义上解释为作者在独创性活动中,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有意识和无意识地相互作用突然激发的情绪特别亢奋的极富创造力的意念;从上述心理学意义上的概念出发,科幻灵感则可以解释为用绘画的形式来展示具有科学幻想内容的意念。科幻灵感、绘画创意和美术兴趣是彼此关联、作用的,是创造性思维机制的三大核心要素,抓住它们就抓住了打开学生创新思维之门的钥匙。
(一)科幻灵感与科幻画创意
就科幻灵感与创意的关系而言,科幻灵感是科幻画创意的起点,一种主题创意的产生首先来自某种灵感意念,灵感如流星掠空,耀眼夺目又转瞬即逝,活跃灵动但不够稳定,要形成真正的创意则必须善于感知灵感,抓住灵感,并不断强化和放大灵感,使它最终成为可以感知的东西,成为画面所要表现的主题。
(二)科幻灵感与美术兴趣
就科幻灵感与兴趣的关系而言,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为灵感的产生奠定基础,灵感的基础是兴趣,兴趣是灵感的源泉和滋生土壤。
要让学生对科幻美术创作产生灵感,就必须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让科幻画真正走进他们的视野,走近他们的心灵,诞生于他们的笔下。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用其带有童稚的美的原则,把心中的世界再造成为眼中的艺术世界。这会让学生在科幻画的创作中丰富情感体验,领略成功带来的满足和欢乐,而教师的使命就在于发现、唤醒、引导他们的兴趣。
兴趣的产生可能来自学生自然禀赋和生活环境的熏陶,但比兴趣的产生更为重要的是兴趣的维持。兴趣的维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兴趣的鼓励,特别是来自教师的鼓励――即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鼓励对学生兴趣的维持具有显著的作用,这也构成了现代美术教育以及少儿科幻美术教育理论的基础。
科幻灵感产生的依据来自科学的引领。科幻灵感不是胡思乱想,应该遵循科学规则。少儿科幻画不是神话或童话故事的绘画作品,它是富有时代性、前瞻性、科学性和技术性的少儿幻想绘画作品。中小学生是不缺乏想象力的,但是丰富的想象则需要遵循科学的规律,而不能漫无边际。笔者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的同时,十分注重想象力的科学化引导,即在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有趣的科幻知识的基础上再进入科幻联想,同时对科幻联想也还要加以积极引导,不能随意放鸭子,否则联想的效果也可能达不到教学目的。
(三)科幻灵感、创意和兴趣三者的关系
如果把科幻灵感、创意和兴趣三者一并考虑相互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如下简单的关系结构:
兴趣是滋养灵感的内心源泉和动力,微弱闪现的灵感意念在兴趣之泉润物细无声地滋养下催生出稳定可以感知的创意之果,由此构成了创造性思维的运行机制。
上述三者的逻辑关系是:
创造性思维的运行机制:兴趣(内心源泉和动力)灵感(微弱闪现的灵感意念)创意(稳定可以感知的创意之果)
因此,在少儿科幻画创作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他们在对科幻画兴趣基础上的科幻灵感的关注、维护、强化和放大。
三、少儿科幻画创作中创造性思维机制的实证探索
(一)从作品“奇特的树”看对科幻灵感的敏感、捕捉和提炼
“奇特的树”这幅画获得第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该画的诞生在于小作者有感于马路上的电线杆极难看又影响行人走路,于是灵感闪现,要用树来代替电线杆,后又想把电话亭、售货亭、商店等都搬进树里面,但这显然不科学,一棵树心怎么能容纳一个商店呢?怎样才能把商店压缩进一棵树呢?经过对幻想的科学整理,小作者只把售货亭搬到树里面,从而确立了 “奇特的树”的创作主题。
在创作过程中,小作者还产生过要把行道树用作公共汽车站牌的灵感,笔者并没有简单地否定她这个不科学的灵感,而是带她逛马路,让她仔细观察公共汽车站牌和行道树数量之间的关系,让作者对自己的科幻灵感经受科学和常识的选择。无数个与树有关的科幻灵感在不断得到提炼、升华,最后诞生了具有公用电话亭、售货亭、广告招牌、街头地图、交通指示牌功能的奇特的树,树叶白天收集太阳能,晚上用于树上水果灯的照明。
(二)从作品“仿生鱼”看对绘画创意的鼓励和放大
画作“仿生鱼”曾获第1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画面中三条环保鱼,一条鱼专吃垃圾,一条鱼专喝污水,第三条鱼给其他鱼看病。该画在构思上把被保护动物变成了具有环保能力的动物,这种动宾颠倒的奇思妙想充分再现了儿童的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和打破常规又合情理的童趣。该画的构思起先来自于国外画有鱼的装饰画,画面装饰性很强很漂亮但没有任何科技成分,笔者引导学生由鱼想到了大海和海洋污染,再想到清除海上污染的机器,再想到可以像鱼一样在海里游动的机器鱼,最后想到可以治理污染的仿生鱼,该画的创意就这样产生了。
该画在绘画技法上也非常具有创意,是在色布纸上使用了固体水彩笔、珠光立体笔、珠光笔,甚至修正液,画面效果非常特别,有些部位的颜色即便是成人也难以理解其形成的机理效果,几乎无法复制。许多看过该画的儿童画专家对其绘画技法惊叹不已。当作品最后完成后,作为教师的笔者也弄不明白这幅画究竟用了哪些材料。
学生的创造性不仅仅表现在对科幻主题内在的构思,同样也表现在对科幻主题外在的艺术表现,这种兼具形式和内容的双重创造机制恰恰是科幻美术思维机制的特点,也是科幻美术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罗恩菲德(美国).创造与心智的成长.湖南美术出版社
[2]鲁道夫・阿恩海姆.对美术教育的意见.湖南美术出版社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工艺美术;人才培养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非常快,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美术作品缺乏创意、复制现象严重等,都阻碍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美术创新需要美术人才来支撑,如何培养美术人才,提高美术人才的专业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通过建立特色化教学,提高教育水平,设置专业课程,能够促进高校对美术人才的培养,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更好,传承我国的工艺美术。
1 文化创意产业及其特点
文化创意产业指的是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以创新为主要竞争力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动漫产业、传媒产业、工业与设计产业、影视广播产业、广告装潢产业等方面。霍金斯教授在其著作《创意经济》中曾提到,文化创意产业一旦形成一定的规模,必将创造出非常高的价值,且发展前景非常好。由此可见,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作为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增长点,创造出更高的价值。同时,这一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非常高。
文化创意产业对社会的作用是巨大的,带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创造了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同时,文化创意产业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并且文化创意产业也促进了我国艺术行业的发展,挖掘了美术创意人才的潜力,培养了美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发挥了美术人才的最大价值。
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美术人才教育现状
在我国美术人才教育中,美术教育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多方面:理论性、实践性同时具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艺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从原来的单一性人才向高质量人才转变。
首先,我国美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不明确。我国高校美术教育并没有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设定专业课程,多数高校都只是教授理论知识,学生的实践能力不高,创新意识比较缺乏。其次,高校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美术专业课程的设置存在很多的问题,学生所学的知识过于杂乱,没有系统性,学生的知识结构混乱,对于美术作品也只是表面的了解,对于其功能性、设计性和艺术价值毫无概念,学生不具备独立设计的能力。最后,学生评价方法单一。高校中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来源于老师,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教师只负责教授知识,对于学生却一点都不了解。课程设置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难以培养。
3 文化创意产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
3.1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美术人才的支撑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让文化创意产业对于美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创新能力受到非常大的考验。只有具备非常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具备非常高的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才能够很好地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水平。创意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同于其他产业,美术人才的基本能力是创新能力,这对于文化创意产业非常重要。创意产业的人才服务意识比较高,能够不断地进行创新,并且对本行业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有这样的创意人才作为支撑,才能够带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就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文化创意产业急需综合性人才,既要了解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又要懂得商业运作,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创作,符合市场需求,带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3.2 培养美术人才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现今是信息技术和知识文化的新时代,知识社会的重要构成就是创新。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需要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美术人才。创意产业就是将创意出来的艺术品通过加工推广到市场中去,如果创意产业没有创意,那么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创意产业中,人才是创意的灵魂,理念是人才的核心。在文化需求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创意是产业中最为需要的亮点,拥有创意型人才为创意产业提供保障,满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求。
4 文化创意产业下的美术人才培养建议
4.1 改善教育观念,确定培养方向
美术是一项具有个性化、特色化的艺术类别。美术类学生步入社会之后多以从事创意产业为就业主流。文化创意工作要求从事者必须要根据市场状况、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来进行。这就要求美术教育上必须与市场接轨,改变传统美术教育中强调自我感觉和张扬个性的教育方式,引导美术学生研究消费群体的审美观和需求心理,将美术技能同市场需求相结合,使创意作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产生共鸣。
4.2 优化教学内容和体系
通过构建新的教学体系改善教学内容为文化创意产业下的美术人才培养提供基础依据。首先,对课程的结构进行重新调整,根据整个课程内容知识来归纳总结,进而对整个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和整合,使之符合现今人才教育需求。教学内容作为贯穿整个知识链中的主要载体,优化过程中一定要符合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良好的课程体系是教学的重要支撑,通过将课程教学优化整合,为人品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
4.3 构建实践培养工作室
对于现今美术人才教育的培养中,工作室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工作室中以社会实践岗位职业要求来进行针对性培养,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对于低年级的美术生,可以先进行理论教育巩固美术基础。高一届的可以进行简单的模式设计培训,将要踏入社会的年级美术生可以根据学生所想发展的方向进行灵活教学。工作室在培养方向和风格特点上一定要有明确的划分,这样让学生才能明确的、有目标的进行学习和锻炼。同时可以通过与校外实习基地结合,以校企合作模式扩展学生实践培训空间,满足美术教学中实践训练的需要。
5 总结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为我国的教育模式带来一次新的改革,我们应将从设计技能、思维创新以及实践能力等多方面来对美术人才进行全面培养。将培养创新型和能力型人才目标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下的美术人才培养主要方向,注重发掘具有个性化的文化特色,让我国美术教育走出中国特色化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周斌.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思考[J].装饰,2010(01).
一、艺术与科技素养的均衡提高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进行创新教育改革,以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科技美学融入美术教育,能够在美术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及科技素养。新时代下,将科技美学与美术教育的融合,一方面符合学生的审美情趣的改变,另一方面促进艺术与科技的有效衔接。在美术教育中,越来越多的加入科技元素,使传统教育观念发生改变,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使学生的艺术素养与科技同时提高。科技美学与美术教育的融合,即是美术教育领域的创新理念,也是培养学生艺术与科技双方面素养提高的重要方法。
二、科技美学的融入,促进校园开放式文化
科技美学融入高校美术教育,应用科学技术参与美术教学,为高校的文化交流搭建更加宽阔的平台,为促进高校开放 式文化环境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应用科学技术,促进美术教学科技美学与高校美术教育的融合体现在多个方面,应用科学技术,促进美术教学,是一种内在的影响,对提高学生对科技的认可有着重要作用。高校美术教学管理,包括对教学材料的整理分析、对教学课件的制作以及对教学形式的丰富创作。教师通过应用科学技术,建立教学交流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不同,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同时,应用计算技术在美术教学中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应用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美术教学,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枯燥,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创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应用科学技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对构建开放式校园文化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二)应用科学技术,培养科技美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应用,是使学生最直接感受科技美学的方式。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将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组合,提升应用软件的神秘感和实用性,培养学生对科技美学的认识[4]。例如,在课堂上通过科学技术,将美术教育中的文字理论知识以及平面静态图像,以更加生动的形式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切实的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科技美学。
(三)建立科技平台,促进文化交流在高校美术教育中,通过科学技术,建立开放的沟通平台,促进美术教育教学的沟通交流。以计算机为科技平台,教师将教学资源有效整合,并放置在开放的交流平台上,学生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自主进行答案的探讨,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的沟通交流有效构建开放式校园文化。同时,通过建立科技平台,能够进行大量科技资源的寻找并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学生对科技文化的认识深度,从自身领悟去感受科技带来的重要影响。
三、科技美学融入开放式高校美术教育文化的科学意义
科技美学融入开放式的高校美术教育文化,有着重要科学意义,对促进学生独特审美能力的培养和促进校园文化开放,培养复合型创意人才有着促进作用。
(一)促进学生独特审美能力的培养以高校美术教学为途径,融入现代科技美学,对提高学生整体科技素养,培养学生的独特审美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历程中,长期存在传统教育方式和教学理念,使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受到限制,造成了学生审美能力较低。学生审美能力的受限,使学生在美术作品创作中,缺乏创新性、科学性,缺乏用科技的眼光去发现周围一切事物的美[5]。将科技融入美术,将科技美学理念传播给高校学生,对更加全面的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正如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指出:“艺术与科技既不同而又相互关联;他们在审美方面交汇”。在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全球趋势背景下,科技美学融入高校美术教育,突破以往偏“艺术美”轻“科技美”的局限,改变以往单一美育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实现审美教育的兼容并蓄,既有个性特征,又具社会性、时代性,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独特的审美个性的形成。
关键词:创意美术;教育策略
美国美术教育学家罗恩菲尔德提出了以幼儿为中心的美术教育主张,强调了美术的教育价值,重视美术创作的过程,主张通过美术创作促进幼儿健全发展.创意美术教育能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逐步向形成个性化发展。因此 我园注重开展创意美术教育,它能打开幼儿的思维,唤醒他们的创造能力, 孩子们的创意设计,实际创作,观察的学习过程中,感受探索发现的乐趣。自主自由地在的在绘画海洋里遨游。
1.创意美术教育活动的有效策略
1.1有效的观察是创意绘画的基础
艺术来源于生活,从生活出发,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首先创设幼儿随意绘画的空间,鼓励幼儿多看多观察开展“小眼睛看世界”的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美环境、物品、小花、小草、小动物、汽车、人物等,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绘画.例如我们秋天带孩子们参观植物园, 认识植物,花卉了解它们的特征。孩子们身临其境观察植物,并进行写生,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区别,做到细心观察,发现其中的微妙差别。幼儿观察是积累表象的重要策略. 集素材的方法就是多多观察,多亲近大自然,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中的事物,并随时做好记录,由这些事物来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
1.2欣赏艺术大师的经典作品是创意灵感重要途径
中外艺术大师的作品极具灵性,创意无限。孩子们通过作品中生动形象,明快夸张的色彩,对感官的刺激,去感知了作品的魅力。不知不觉中吸收了艺术大师构图线条的作画方式,以及色彩的运用。因此我们每周开展欣赏“艺术大师”教学活动。欣赏大师名家的创作作品的同时,要了解他们的创作背景及意图,艺术作品和"图形创意"进行联想。激发了孩子们的创意。例如:在欣赏马蒂斯的作品《开着的窗户》《戴帽子的妇人》这两幅画颜料不分青红皂白地铺在画面上,不仅仅是背景和帽子,还有这位妇人的脸部、她的容貌,都是用大胆的绿色和朱红色的笔触,把轮廓勾勒出来的。孩子们欣赏后自由联想,有感而发,有的小朋友说:我画一个五颜六色的脸才美丽。有的小朋友说:“我给小狗画一个有标志的绿色的脸,这样小狗就不容易丢了。”听着孩子们稚嫩的话语感觉到孩子们的创意天马行空。幼儿在潜移默化中的欣赏获得愉快的体验,丰富了幼儿的艺术品味.
1.3多元的操作材料是培养创意绘画的源泉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多元的材料多样的表达。是创意绘画的源泉。为幼儿准备油画棒、水粉、宣纸、报纸、花布、剪刀、纸杯、纽扣、橡皮泥、吸管、毛线、绳、废旧材料(各种瓶子,纸盒。水果网套,各种包装盒)等等。这些多元的材料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孩子们将这些作品进行创意组合、粘贴制作。有的小朋友用矿泉水瓶和彩笔制作了小飞机;有的幼儿用绳和塑料袋、橡皮泥制作了降落伞;有的小朋友用布、皱纹纸、彩色塑料袋制作了小裙子,一幅幅千姿百态的创意作品应运而生。从这些作品中表达了孩子们的个性特征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满足了幼儿的创作意愿。
1.4赞赏评价幼儿的作品是创意绘画的动力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成功或失败会在心理上引起对这种成功或失败的情绪体验,常常形成一种循环效应。让幼儿体验更多成功,让更多的成功带来兴趣——成功成为一条规律。对于孩子们的作品,教师应在尊重他们的独到见解,保护他们自尊心,保持持久兴趣给予正面合理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充满创作的兴趣,保持创作的信心.在幼儿绘画中经常会发现幼儿画得浓重的色彩一片黑暗,看起来乱七八槽。这时教师应倾听幼儿的心声,孩子会说:“老师我画的是阴天,要下雨了”。还有的幼儿会对独特的线条加以联想,并积极地想要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应善于用幼儿的眼光看待他们的世界。给予真诚赞赏的评价。让孩子在感受教师爱意与期待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无穷的动力。
1.5注重想象力的培养是创意绘画的翅膀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可以这么说想象力是创造性的翅膀.教育家陶行知也说:生活及教育,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教师开展小小设计师的活动,幼儿自己创意设计营养午餐,幼儿可以运用大米饭创意出各中小动物的形象,再配上营养丰富的蔬菜造型,一款款美丽诱人的午餐栩栩如生。制作三明治的小朋友们自己制作娃娃笑脸--用番茄酱给面包挤上一条条刘海,再配上巧克力豆的眼睛,美味好吃的三明治诞生了,非常有食欲。最后为幼儿创设“秀便当”的活动,幼儿可以向介绍广告一样,推销自己的作品。通过发现--启迪—联想--创作—表述给孩子想象的空间,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并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与满足。
2.总结
我认为创意美术教育活动蕴含着的丰富的现代教育价值和发展潜力,通过多年的实验研究,我们班的孩子们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使我体会到在工作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幼儿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感受到创意美术教育的无穷魅力,萌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对幼儿的多元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创意美术活动开展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幼儿园;创意美术;教育: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幼儿依葫芦画瓢,模仿老师范画。老师则较注重技能的培养,如注意物体的外部形状、色彩的搭配,画面的空间安排;评价幼儿作品的好坏也仅以“像不像”为唯一标准。这样,幼儿在绘画时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抑制了自我表现力,扼杀了幼儿潜在的创造意识。还有一种一味追求发展想象为主,让幼儿自我表现,没有一定的绘画技能要求,幼儿在创作时经常表现为无目的性。在活动中,教师常常会走极端,要么“以结果为重,以学技能技巧为主”,要么“以发展想象为重,以放任自由为主”。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在模仿学习和鼓励创新两者中找到一个最佳的“合适点”,鼓励幼儿进行美术创造。
一、改变对美术教育的认识,重视素质培养。
作为教师,切不可追求一时的教育效果,更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或有盲从的心理,更不能过分强调绘画技巧,要呵护好孩子心中的艺术之芽,进行科学的美术教育,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才能有效的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纲要》提出:“要避免仅仅重视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生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往往是通过看、摸、听、嗅等一些初级认识手段来了解事物,了解世界的。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所以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的世界才是真世界。”这里所说的真正世界也是幼儿进行创意的美好世界。
二、利用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加强表象训练。
表象训练是组织幼儿进行创意美术活动的第一步,也是绘画的基础阶段。所谓“表象训练”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让幼儿观察、发现、理解、记忆,最后让幼儿说出绘画的主要部分,让幼儿做到心中有形、脑中有影,再进行绘画。表象训练首先是选材,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或是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然后在平时多创设情境和环境让幼儿经常接触此内容的图片或玩具,利用观察训练强化幼儿注意的集中性与持久性。
比如在绘画斑马的教学活动中,可先选用一张孩子感兴趣的斑马图片,让孩子先观察,然后提问:①图片中有什么?②斑马的头和身体是什么样子的?③斑马的身上有什么?④斑马身上的条纹是怎样的颜色和形状这样不断深入的对细微环节追问下去,使孩子的注意指向点越来越小,持久性越来越高。经过多次训练,最终让孩子看到东西能集中注意力,从整体到细微的观察下去。然后让他们根据图片在自己脑中的印象,进行创意性绘画。
三、有效地创设美术环境,增进创作兴趣。
首先我们在美术区域环境中,投放了各种材料,让幼儿通过对材料的反复探究,与材料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这种在玩中学的教育方法对我们幼儿创意活动的开展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孩子们利用晨间游戏、区角游戏等自由游戏时间到美术区角里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活动,有的进行变形拼贴、有的刷色、有的塑形等等,逐步加强幼儿的创造技能练习,让孩子无拘无束的创造与想象,提高了幼儿的自信与创造力。其次我们利用班级的主题墙记录孩子的成长足迹,并为孩子创设了作品展示墙和活动瞬间照片墙,孩子们在展示墙中互相欣赏,学会交流,学会创造,并且体验到成功与快乐。我们还在园内设置了创意坊、巧手坊等美术工作室,让幼儿随时可以参与到创作活动中去。通过我们合理利用空间和材料,从不同角度出发,为幼儿营造了更好的游戏与活动环境,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四、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激发创新思维。
幼儿期是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此阶段幼儿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又富于幻想,所以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良好时机。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结合幼儿思维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实施正确的教育,使之更好地发展。
1.用新颖的手段激发幼儿创新思维。以游戏形式:小朋友喜欢捉迷藏,老师可以抓住孩子好玩的天性,和小朋友一起玩变色游戏。以绘画方式:油水分离画时孩子们先用油画棒画网,再用水粉涂色,一张网马上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在刮蜡画活动中先用各色油画棒涂底色,然后盖上一层黑油画棒色,再用牙签刮画,一种全新的画跃然纸上;我们还尝试着用透明胶先在纸上勾勒出想要的图案,再上色,撕去胶纸……
2.用独特的方法拓展幼儿创作思路。平时都是画平面的图片,现在可以创作成立体的造型。比如先用报纸做基本凹凸面,再用胶纸加以固定,最后用餐巾纸加乳胶定型上色。五、多元化利用生活材料,开展创意美术活动。
《纲要》中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陈鹤琴先生也曾经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色彩、造型都很漂亮、别致的废瓶、包装袋、包装盒,扔了都挺可惜的。还有如蛋壳、种子、布头、吸管、彩纸等等,都是制作的好材料。用它们作为一种美术活动材料,请孩子们动脑筋,想办法,把他们制作成一件件有趣的艺术品,既可以废物利用、保护环境,又可以引导幼儿发现、创造生活中的美。
一是引导创作。根据废旧物品的形状进行引导创作,通过观察,让幼儿讨论这些材料可以做什么,需要哪些辅助材料,用哪些作画手段?通过示范,启发幼儿对废旧物品的创作兴趣,并掌握简单绘画形式、粘贴、组合等。主要是教师引导为主,熟悉创意美术的活动形式,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勇于创新。二是综合浓缩创作。一种是把各种美术形式、内容浓缩到一个有趣的主题故事中。随着故事情节的的展开,将简笔画、创意画、拓印、渲染、版画、线绳画、立体纸塑、纸的不同形态、各种美术技巧揉到故事情节中,使幼儿的创造更有趣、更有意义。三是生活用品的再创作,比如不用的木质椅子,给椅子改变外形,准备材料水粉、丙烯、油画颜料,幼儿自主选择进行创作,通过创作幼儿会发现这三种颜料的不同,水粉干了后,一碰会脱落,画不上等,即使能画上,但还是遮盖不住椅子原来颜色,因为丙烯没有那么强的覆盖力。
五、结语
进行创意美术教育主要以独特、新颖、形象、生动的幼儿美术创意作品为主,注重生活与美术教育的紧密结合,尊重 幼儿的个性发展,从材料的选择到内容的设计以及方法的运用上,都力求做到“趣味”、“创造”、“独特”的美感。引导幼儿 多角度多感官去观察、发现、讨论、思考,逐步形成丰富多彩的美术形象,让 幼儿 在宽松、自主的创意活动氛围中尽情地发挥想象,创造地表现美。创意美术活动,为孩子搭建一个广阔的创意空间,让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尽情地表现美、创造美,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创意之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幼儿;美术绘画;基本功;培训
幼儿从事绘画与成人是有区别的,他们往往以内心对美的追求的无意识与外在的表现力幼稚相结合的,使作品天真、富有生命力、简单而又直率,由于它只属于涂鸦期而必须在幼儿继续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更加写实或概括性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基本功培训的需求的增大,故使教育存在急功近利,存在盲区,使幼儿基本功培训有所良性循环必须提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因素。
一、教师的综合素质及引导方向与基本功培训
在幼儿基本功的培训中,教师给予的引导方面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引导方向的偏失往往造成的后果也是潜在性的,一位品质高洁,艺术修养全面丰富,极富创造力的教师,他在潜心教育中的引导必须是具有广博性发展空间的,反之,能力水平低下只会吹捧的教师,必须将使教育基本功走向刻板的死胡同,走入浅薄的功利性作品式培训过程之中,甚至基本功培训与学生未来发展脱节,使培训失败。
二、幼儿的自身兴趣与绘画能力的培训
幼儿的自身兴趣多半是由自身的需要和周边人的鼓励而得以持续的,这也是支撑幼儿进行基本功培训的潜在根本因素,幼儿从事生活学习都是以自身兴趣的寻找实施为快乐的,如幼儿学习英语时,就希望有动画、声音等等,使自身兴趣大增体验到快乐,而在现实培训中产生了厌烦的情绪,最终将绘画能力的培训终结,基本功培训到此停止。
三、绘画能力基本功培训的两面性
幼儿基本功训练有积极性与消极性两个方面。一方面基本功训练只重技不重思考理解,只重视作品的完成的结果不重视作品制作中思考的主导作用,必须导致绘画能力培养的无意义,再如教师给电脑设置好绘画程序,然后完成作品,这样否定了幼儿本身的思考,审美表达的主体,理解控制能力,也就失去了训练的积极性,而走向消极完成结果的培训之中,另一方面将技与智相结合,在讲解技的同时开发幼儿的思维观察能力,不断融合主体人的脑、手、眼的作用和客体物象视觉因素的认知,使幼儿基本功的训练积极性地开发幼儿思考、分析、观察表达的综合性能力,许多幼儿甚至在一位只重技的肖似不重其他综合性能力的教师那里一学就是十年之久,得到的与失去的,开发的与泯灭的轻重是难以衡量的,在幼儿美术教育的大潮中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几个方面无疑对幼儿基本功训练起到积极性作用,反之只能培训出死板的机器式表现的画匠,根本不适应未来要迅猛发展的社会美育发展的要求。
四、鼓励和认可幼儿真实的思想及绘画水平
幼儿在接受教师教育的过程中,不自信,否定自我往往是创新精神泯灭的标志,对于学生最初毫不掩饰的欣赏和鼓励可以使一个非常没自信的孩子改变对自我的认知、并放弃否定自我的想法,能建立起对自我审美追求的坚定,同时愿意在情感上、绘画技能上下工夫。任何一名幼儿在鼓励的目光下都将持续自我感兴趣的事,当一名美术教育者潜意识地从内心尊重幼儿,那么幼儿就首先具备了自我独立的审美判断,那么幼儿的创新精神自然也就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五、培训幼儿创造性得精神
(一)幼儿身心特点的客观性决定了他们的创造性精神,对幼儿来说,关键是强调感受审美情感的体验,在教育中离不开激发幼儿审美的情感需要和快乐情感体验,因此,正确地实施幼儿美术教育,能有效地增强幼儿的信心、独立性和意识性,如在美术教育中贯穿神话故事的情节性审美功能,往往使教育问题更加敏感,更能使幼儿富有创新精神,幼儿天生的想象力的无束缚性特点,如果能得到教师的正面认可积极的引导必将使他们超凡的想象力生发出力量,从而使幼儿的创新精神更加自由。
关键词:儿童;创意美术;设计体系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我国教育部对孩子的教育也作了积极的部署。教育部明确要求学校与教师,必须本着育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为孩子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从而给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全面性人才。本文对儿童创意美术教学设计进行实践与研究,希望能够给美术教育工作者和美术专业大学生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1重视创意美术的内涵
1.1美术教师的形象与举止
众所周知,由于年龄的特性,儿童对学习缺乏认知,需要教师通过教学组织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且培养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因此,美术教师的形象与举止,就成了创意美术教学的前提。在这里,笔者认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或即将踏上美术教育岗位的研究者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约束自己。第一,必须要树立一个良好的、正确的审美观。通过对美与丑的严格划分,将美的气息带入课堂,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享受美的同时,感悟美的内涵。第二,要注重个人形象。通过服饰的色彩、亲切的言语,引导学生关注色彩,进而挖掘美术艺术。第三,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有亲和力。为人师表,育人为本是每个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因此,在指导儿童学习美术时,不宜给儿童过多的学习压力,应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将美术知识传授给儿童。
1.2美术的内涵及体验
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其毕业踏上工作岗位后必须在实际生活和教学课堂中将美的内涵展示给儿童。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观、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这对儿童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大学生应充分理解美术的内涵,体验美术的魅力。所谓美术内涵,就是通过美术艺术,使人们利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感悟美术的存在价值和内在魅力。即将走向美术教育事业的毕业生,应了解儿童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儿童正处于成长的开始阶段,帮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美术,参与美术活动,感受美术成果,体会美术的价值,从而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带领儿童去公园游玩。通过对大自然实物特征的讲解,使儿童理解这类实物的颜色,以及其基本特性。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增加幼儿强烈的学习兴趣,还激发他们了解大自然的好奇心,锻炼其敏锐的观察力。
2创意美术的设计体系
2.1明确教学设计目标
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它能够激发孩子的艺术创作潜能,培养孩子多元的美感素质,建立多角度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启发孩子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引导孩子去观察、思考、想象、创作建立完整的艺术体验感受。因此,明确教学目标,通过不断设计教学内容,提升儿童的学习能力。那么如何设计美术教学目标呢?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征,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学生应通过不断学习,理解耐心授课的重要性。儿童是一个人成长的特殊阶段,离不开教师的耐心指导和充满爱意的教育。再次,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对正确的课程引导,趣味性的课程设置,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更具说服力。最后,教师应学会对幼儿进行客观的教学评价,不断反思教学效果,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2.2引入合理的教学内容
儿童创意美术教学,离不开娱乐体验和文化体验。教师应不断地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专业素养,将美术所涉及的生活知识、文化知识、美学知识用轻松愉快的方式传授给儿童。例如,在讲解大山和河流的表现技法时,可以引用唐诗或者宋词,对儿童进行文化熏陶,然后再通过色彩、线条等知识,向儿童讲述如何勾勒大山与河流。将山性、水性、土性完全展示给儿童,从而将知识更好地展示给儿童。
关键词:创客时代;高校美术;教育改革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高校美术教育起步较晚,基础也比较薄弱。在当前的很多高校,美术教育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硬件设施,与其他学科相比都明显不足。另外,我国高校美术的教学模式与体系也无法适应创客时代的特殊要求。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必须对传统的高校美术教育进行改革,从而使我国高校的美术教育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在创客时代能够抓住机遇,培养出适应时代潮流的优秀毕业生。
一、当代高校美术教育现状
(一)当代美术教育呈现大众化趋势
目前我国的美术教育日渐普及,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其具体表现为小学与中学美术基础教育的普及,以及方兴未艾的“艺考热”。造成这一情况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追求已经从简单的物质层面过渡到了精神层面,开始追求美的享受,而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美术教育大众化提高了全民的审美素养;另一方面,各类企业虽然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但为满足自身对于企业文化与内涵的宣传需要,也必然会对美术人才产生新的需求。
(二)招生形势火爆
自从各大高校开始扩招以来,高校中开设的美术专业每年都会为社会输送大批美术人才。与此同时,各高校为适应就业形势的需要,也更加重视对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然而,在当今美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学校盲目扩大教学规模,设置美术专业,却不重视对教学条件与师资力量的加强。另外,盲目扩大教学规模还导致了生源质量的下降,而且在相关的就业市场上毕业生数量供大于求,美术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三)当前高校美术专业就业现状
由于我国高校扩招带来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与质量下降,现在各个高校美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对于高素质美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数量越来越多的高校美术专业毕业生却在实践能力、专业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往往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如今高校毕业生对于工作的条件要求越来越高,新招聘的员工容易跳槽,也使用人单位更愿意招聘一些年纪较大的员工,而不愿意聘用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这也增加了高校美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二、当代高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文化缺失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极为迅速,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日渐加快。然而快节奏的生活却导致现在高校美术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文化积淀。在我国,美术专业的高考文化课录取线要比普通学生低很多,导致各高校招收的美术专业学生文化素养普遍偏低。而学生在入学之后也缺乏对文化课的学习,艺术院校和专业对于学生的文化学习也缺乏重视,这些因素都导致美术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深厚的文化积淀,所创作的作品缺乏文化内涵。美术教育尤其是高校的美术教育必须由丰富的人文知识作为基础,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才能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创作出底蕴深厚的好作品。最近几年来,创客时代的到来对现代高校美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教育不应该仅仅是对学生绘画技法的培养,更应该是对学生文化内涵的培养与升华。美术专业的学生只有认真学习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并将其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形成独特的文化底蕴,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二)教学体系陈旧
与国外相似的美术院校相比,我国美术院校的教学体系相对滞后,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教育理念无法适应新时代对于美术专业学生的新要求。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美术的教育一直沿袭过去的教育理念,学生学习到的往往都是很多年以前的知识,无法适应当前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形势。相对于当前社会亟需的创新精神,旧有的教学理念更加重视的是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功的培养。正是因为如此,我国美术专业的学生与外国学生相比,基本功更加扎实,却缺乏创新精神,在走出校门之后,很难适应工作的要求。
其次,教学模式单一。旧有的美术教学模式过分地强调基本功与绘画技法的教学,而忽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与批判精神的培养,这就导致学生的画作匠气有余而灵气不足。然而现在一些教师则过分强调创新,忽视对学生基础知识与文化底蕴的培养,这些都是教学模式不足的表现。需知对于美术教学来说,基本功与创新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真正合格的毕业生。
最后,一些院校对于课程与专业的设置不合理。我国高校的美术教育受到西方的影响,各美术院校所设置的专业大同小异。另外,我国高校对于美术的专业劃分太过细致,又缺乏对于美术通用知识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过窄。例如,油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就很少涉及国画、水彩、艺术设计等其他的课程。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既非“一专”,也不“多能”,根本无法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
(三)师资建设有待加强
首先,我国的美术院校师资结构缺乏合理性,缺乏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教师,而且在年龄结构上也出现了断层。众所周知,年轻的教师往往富有创新精神,专业基础功底与教学经验相对缺乏,而年纪较大的教师往往正好相反。在一些美术院校中,往往是老教师与青年教师占多数,而缺乏既有专业基础功底与教学经验又有创新精神的中年教师。其次,现在高校中的美术教师多是直接从师范院校或其他院校的相关专业毕业后就参加工作的,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也不了解现在的行业动态。而高校真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则往往可遇而不可求。
(四)教学硬件设施投入不够
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很多高校更加重视招生的数量与学生的毕业成绩,而忽视了相关的硬件建设。美术专业自然也无法幸免。随着“艺考热”的到来与社会上对美术人才需求的加大,一些本来没有美术专业的院校也开始设置美术专业。与旧有的美术院校专业相比,这些新设置的专业硬件设施更加匮乏。而一些院校和专业虽然比较重视硬件设施的更新与引进,然而其改善硬件设施的过程中缺乏专业教师的参与,导致很多新添置的设备都是错误的甚至是不必要的。
三、创客时代高校美术教育的改革措施
(一)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
相关高校面对美术专业优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必须采取多管齐下的方法:首先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与文化素质;其次,还要不拘一格地引进优秀人才,在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同时,优化教师的年龄结构,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梯队;第三,积极开展教师挂职锻炼活动,同时聘用一些社会上的优秀美术工作者来学校授课,扩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最后,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吸收外校或外国的先进教学经验为我所用,还可以以对外交流为契机,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环境
首先,建立高校内部的“创客空间”,为创客创造出发挥才能的空间,使创客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来;其次,高校还应该加大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相关的雕塑制作室、陶艺制作室等专业的美术实验室,从硬件设施上保障创客们的创作工作正常进行;第三,多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高校可以建立相关的实践工作室,在工作室内给学生创造时间的机会,也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形式,定期派遣学生到合作企业去参观一些实际工作,使学生在工作中了解现在用人单位对于学生的专业需求,并增强自己的实践经验与能力。
(三)开展教学模式的创新
首先,必须改变旧有的以技法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与教学中坚持技法与创新并重,从而培养出基本功扎实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其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应该打破传统的壁垒,多设置一些交叉课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国画专业加入一些艺术設计的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加入一些国画或油画的课程。第三,要适当增加实践类课程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实践经验。需要注意的是,实践课程的内容必须与当前的社会发展与就业形势相结合,以便学生更早地适应将来就业或自主创业的需要。第四,创新教学方法。在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探究性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改变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转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并进行自主创新。在当今的创客时代,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社交工具寻找创意,并展示自己的创意和作品,通过这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与创作的积极性。
(四)建立新型的网络创客平台
高校建立美术专业的互联网创客平台,必须满足以下的功能:首先,网络创客平台必须能够使学生在平台中自由交流自己的创业或创作的新体会;其次,网络创客平台必须能够使学生自由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或创意,并能对他人的作品与创意进行评论;第三,网络创客平台还要使学生能够和社会上的专业人员或相关企业展开交流,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平台学习到社会上一些先进的创意或理念,企业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发现对自己有用的创意和优秀的人才。此外,对于综合性的艺术院校来说,网络创客平台还可以尝试把不同艺术专业的学生组合起来共同创作。而在综合性大学,甚至可以吸收一些对艺术感兴趣的非艺术生加入创作中。例如,可以把音乐、舞蹈、美术、艺术设计、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共同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软件进行创作。
四、结语
关键词:多元化;民俗艺术;创新意识
一、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有陶冶情操、潜移默化的作用,它能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学生将来生活是十分有益的。尤其是1~6年级,学生以及家长可以尽早发现自己的美术天分或者培养自己的美术修养和功底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在德、智、体、美中,虽然“美术教育”提出得较晚,但是人类美术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却很早,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的孔子、老子。美术教育历来受到教育家的格外重视,然而,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为升学,美术教育被挤得无影无踪。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日益强烈,美术教育必将体现出它更多的功能和实用价值。
二、民俗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说明了地域之间有民俗差异。地域的差异就决定了文化的差异性,也就体现了多元性和独特性,而地域间文化的差异促进了艺术的融合,这就为我们的美术教育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广阔的创造空间。民俗在我国古书《礼记》中说:“礼从宜,事从俗”。“民俗”是由“俗”――“风俗”(习俗、民风)――“民俗”这样一个过程演变而来的。就民俗艺术本身而言,可以理解为:“民间艺术”“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文艺”,等。民艺的分类大致可以分成艺术性、民俗性和生活性。
(一)民俗艺术为小学美术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如人教版十二册《儿歌配画》一课,我和学生共同收集了大量的本地儿歌,如儿童游戏拍手儿歌:“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娃娃坐飞机;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娃娃搬小凳;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娃娃爬雪山……”并且还收集了许多图片,其中有许多都是学生自己动手画的自己或者其他同学玩耍的图片。
(二)民俗艺术为美术课程提供了独特的创作素材
如人教版第十册《记忆画――家乡风情》一课,我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相对完整的家乡的风土人情,有的学生为我们有这样丰富的民俗文化感到十分自豪,他们积极地搜集有关资料,向他人描述或者独自创作,写出与自己相关的素材。有表现广场上扭秧歌的、有表现清晨跑步以及练太极拳健身的,还有表现乡下制作榨菜的情景,还有的在过年过节放鞭炮、玩龙、舞狮等热闹场面。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学会思考、乐于发现、喜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