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科研成果评价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 科研成果评价的概念及作用
科研成果即科研人员通过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和研究, 采用不同形式所表达出来的研究结果,如论文、著作、专利、标准、品种、产品、图纸等。科研成果的评价即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对科研成果进行分析和评判,以此来考察管理部门在资助科学方面的政策及相关措施,审查科研经费的使用效果,证明科研工作的效率和成就,向公众展示科学研究的价值。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教兴国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各级政府及高校都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如何加强科研管理,尤其是如何评价投资效益,成了投资者和科研管理部门考虑的重要问题。
1.1为科研管理提供信息
科研评价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详细地向资助机构报告科研的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就。资助机构常常需要这方面的信息,以考察他们所要投资的对象及其取得的各方面成就。可以说,评价是获取科研管理信息的一种重要来源。
1.2阐述职责及其履行情况
评价是公共部门阐明其责任的一种重要手段。公共部门不仅要让纳税人理解公共资金资助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哪些收益,而且,需要通过评价证明它们的资助工作获得了有价值的结果,从而有助于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
1.3为科研决策提供建议
评价可以对科研决策产生直接影响。例如,对科学政策进行评价,可以发现它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后果,为下一阶段制定科学政策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和建议。特别是对期限较长的研究活动,评价对研究决策的影响尤为显著,因为,它在下一阶段能否获得连续资助依赖于对上一阶段研究绩效的评价。
1.4提高质量与绩效
评价是资助者、管理者和研究人员认识其工作质量和绩效的一种机制。通过评价,可以提供成功与失败的有关证据,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向人们揭示成功与失败的过程,同时也可以促进研究人员努力使自己的研究符合评价框架内确定的质量标准,从而影响研究人员的行为。由此,评价能提高研究活
动的质量和绩效。
2 科研成果评价的主要方法
在我国高校科研评价经历了大约行政评价、同行评议、指标量化评价和国际科研计量评价四个发展阶段,主要使用的评价方法可以归纳为评议和计量分析。
2.1评议方法
评议是某一或若干领域的专家采用同一种评价标准,共同对涉及相关领域的某一事项进行评价的活动,其评价结果对有关部门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多采用同行评议,它也是合理判断研究绩效的最基本方法。
由于同行评议是一个主观过程,它依赖于评议者的看法和过去的经验,因此,在这种不完美的环境中,利用同行评议合理判断研究绩效不仅要遵循同行评议的运作机制、过程、方法与程序,而且更应该注重针对具体评价目标与对象,采用适当的评价战略。
2.2计量方法
计量方法可以把复杂现象简化为指标及相关数据,从而可以对研究活动进行数值上的比较。一般而言,有两种类型的计量方法:一是文献计量法。以出版物、出版物的引文和专利、专利的引文为对象;二是经济计量法。主要与资金的测度有关,范围包括从成本/效益分析到R&D经费。
其中文献计量分析在研究评价中的作用是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因为,对于某些组织性和结构性较强的问题,如某个国家与其他国家比较在各学科领域的研究影响力;国际合作的规模和特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新技术开发中的作用;学科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尽管“学科同行”能根据自己的专长对它们进行定性评判,但是,这些评判一般都是零散的,而组织性和结构性较强的问题需要从整体上进行评价,特别是对于交叉学科研究以及具有特殊社会和经济目标的研究,经验证明,同行不能对它们做出较圆满的评判。而且,现代科学发展迅速,新的特征不断涌现,即使是科学家,也不能清楚地阐明科学研究的
资源和其他形式的馆藏资源。在成员馆之间实施公共检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联机合作编目,特别是发放大学城内各成员馆通用的图书证或读者证和复印优惠等,从而达到成员馆之间各种馆藏资源的共享,为大学城内各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更高的文献保障水平。
(2)人力资源共享。各成员馆人力资源的积累是不同的,就专业人员而言,不仅是数量和水平层次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专业方向和特长的不同。通过联盟,使各成员馆的专业人员及其他各种人员实施互通有无,调剂使用,从而在整个联盟范围内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
(3)信息资源共享。这里的信息资源,是指上述馆藏资源以外的,图书馆运行中各种经营管理信息如各种资源提供商信息、价格信息、读者信息、人才信息、技术信息等。这些信息资源的共享,对各成员馆自身的运行和经营管理有利。
(4)其他各种物质资源共享。尤其是馆舍和运输工具等,如举办各种学术报告、展览、联宜、学习等活动时所需馆舍的调剂使用;再如人员和物资运输时所用车辆的调剂使用等。通过联盟以实现资源共享。
2.3有利于协同发展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建立后,以资源共享为出发点,将各成员馆的发展纳盟的总体范围内,进行统一规划,协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馆藏建设。首先,各成员馆不要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在联盟的统一规划下,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采购,扩大整个联盟馆藏的覆盖面,减少资金浪费;其次,对于某些价格昂贵的馆藏资源(特
别是电子资源,如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子图书阅读器,不仅价格贵,而且产品升级快,不定型),小馆无力购买,合各成员馆之力共同购买,大馆节约了资金,小馆也获得了无力购买的资源。
(2)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可以由联盟统一规划,多渠道组织员工开展继续教育;并集全联盟的力量,将各成员馆的员工合在一起,按不同专业方向和不同水平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
(3)馆舍和其他物质资源的建设。馆舍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在选址、规模、规划等方面,不仅要和本校的总体规划协调;而且还要和整个大学城图书馆联盟内各成员馆协同发展。除馆舍建设外,其他物质资源的建设,也可纳盟的统一规划之内协同发展。
2.4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独特优势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与其他的图书馆联盟相比,至少还有如下独特的优势。
(1)各高校图书馆的地理位置相近而且集中。结成联盟后,各高校师生可以更加方便地利用各成员馆的各种文献资源,有利于读者节约时间和费用。
(2)大学城内各高等院校是按整体规划建设的,其目的是为了各校的公共设施和后勤服务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各高校图书馆的方方面面,也会随之形成规模效应,这对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建立和建设非常有利。
(3)我国大学城本身都是近年来的才兴起的。各高校图书馆的馆舍、各种设施和其他资源,有的刚建成不久的;有的还处在拟建或在建之中。因此大学城图书馆的联盟与其他图书馆的联盟相比,可以更具整体性、计划性和科学性。
(4)各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对象、开放时间、服务和管理方式等方面所具有的共性,使联盟更具可操作性。就服务对象而言,都以高校师生为主;就开放时间而言,都有相同的寒假、暑假和作息时间;此外在服务和管理方式也很类似。这是其他图书馆联盟所没有的独特的优势。
3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途径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建设的途径,主要包括联盟合同的订立;联盟机构的设置;联盟运行机制的建立等。对此,笔者有以下看法和建议。
3.1 联盟的合同应由各高校校长订立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是通过订立合同创办的,但该合同不能由大学城内各高校图书馆之间订立,因为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不同,不是法人实体,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由此订立的合同没有法律效力。所以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合同应由各高校之间,并由各高校校长(法人代表)或受其委托的人出面依法订立。
同时,只有各高校校长统一思想,更新观念,高度重视,才能保证联盟的有效运行,因为每一个成员馆不仅仅拥有权利,还要承担义务。如每一个成员馆都是各种资源的输出馆;都要在联盟的统一规划下运行;各成员馆之间还要共担一定的风险。
3.2 应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是大学城内各高校的一种横向联系,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形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应当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至于该机构是否法人实体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如有条件,最好将其办成非赢利性的有限责任公司(法人实体)。董事会由各高校校长组成,当然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由校长(法人代表)全权委托分管图书馆的副校长或图书馆馆长加人董事会。董事会下设执行机构,由该执行机构具体操作,并对董事会负责。须注意,该执行机构宜小不宜大,我国著名的图书馆联盟——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简称CALLS)的专职人员也只有9名。大学城图书馆联盟机构的专职人员应由各种专业人员担任,尤其是首席执行官,应由专业经理人担任。
其实,设立非法人实体的专门机构也不错。当然,有时会不大方便,如每一次集团采购合同的订立,都要由各校盖章签字。
3.3 应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要使大学城图书馆联盟获得预期的效果,还应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首先是制度,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按制度办事,联盟才能有效的运行;其次是流程,特别是要制定各种科学的操作规程,并要严格执行。严格按规程操作很重要,CALLS联机编目,约有90%的重复记录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第三是标准化,由联盟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制定统一的标准,或选用同一标准,以供联盟和各成员馆共同执行。
参考文献
1 林倩青.图书馆联盟: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方式选择[J].津图学刊,2004(4)
关键词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1科研成果评价的概念及作用
科研成果即科研人员通过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和研究,采用不同形式所表达出来的研究结果,如论文、著作、专利、标准、品种、产品、图纸等。科研成果的评价即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对科研成果进行分析和评判,以此来考察管理部门在资助科学方面的政策及相关措施,审查科研经费的使用效果,证明科研工作的效率和成就,向公众展示科学研究的价值。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教兴国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各级政府及高校都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如何加强科研管理,尤其是如何评价投资效益,成了投资者和科研管理部门考虑的重要问题。
1.1为科研管理提供信息
科研评价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详细地向资助机构报告科研的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就。资助机构常常需要这方面的信息,以考察他们所要投资的对象及其取得的各方面成就。可以说,评价是获取科研管理信息的一种重要来源。
1.2阐述职责及其履行情况
评价是公共部门阐明其责任的一种重要手段。公共部门不仅要让纳税人理解公共资金资助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哪些收益,而且,需要通过评价证明它们的资助工作获得了有价值的结果,从而有助于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
1.3为科研决策提供建议
评价可以对科研决策产生直接影响。例如,对科学政策进行评价,可以发现它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后果,为下一阶段制定科学政策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和建议。特别是对期限较长的研究活动,评价对研究决策的影响尤为显著,因为,它在下一阶段能否获得连续资助依赖于对上一阶段研究绩效的评价。
1.4提高质量与绩效
评价是资助者、管理者和研究人员认识其工作质量和绩效的一种机制。通过评价,可以提供成功与失败的有关证据,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向人们揭示成功与失败的过程,同时也可以促进研究人员努力使自己的研究符合评价框架内确定的质量标准,从而影响研究人员的行为。由此,评价能提高研究活
动的质量和绩效。
2科研成果评价的主要方法
在我国高校科研评价经历了大约行政评价、同行评议、指标量化评价和国际科研计量评价四个发展阶段,主要使用的评价方法可以归纳为评议和计量分析。
2.1评议方法
评议是某一或若干领域的专家采用同一种评价标准,共同对涉及相关领域的某一事项进行评价的活动,其评价结果对有关部门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多采用同行评议,它也是合理判断研究绩效的最基本方法。
由于同行评议是一个主观过程,它依赖于评议者的看法和过去的经验,因此,在这种不完美的环境中,利用同行评议合理判断研究绩效不仅要遵循同行评议的运作机制、过程、方法与程序,而且更应该注重针对具体评价目标与对象,采用适当的评价战略。
2.2计量方法
计量方法可以把复杂现象简化为指标及相关数据,从而可以对研究活动进行数值上的比较。一般而言,有两种类型的计量方法:一是文献计量法。以出版物、出版物的引文和专利、专利的引文为对象;二是经济计量法。主要与资金的测度有关,范围包括从成本/效益分析到R&D经费。
其中文献计量分析在研究评价中的作用是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因为,对于某些组织性和结构性较强的问题,如某个国家与其他国家比较在各学科领域的研究影响力;国际合作的规模和特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新技术开发中的作用;学科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尽管“学科同行”能根据自己的专长对它们进行定性评判,但是,这些评判一般都是零散的,而组织性和结构性较强的问题需要从整体上进行评价,特别是对于交叉学科研究以及具有特殊社会和经济目标的研究,经验证明,同行不能对它们做出较圆满的评判。而且,现代科学发展迅速,新的特征不断涌现,即使是科学家,也不能清楚地阐明科学研究的
资源和其他形式的馆藏资源。在成员馆之间实施公共检索、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联机合作编目,特别是发放大学城内各成员馆通用的图书证或读者证和复印优惠等,从而达到成员馆之间各种馆藏资源的共享,为大学城内各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更高的文献保障水平。
(2)人力资源共享。各成员馆人力资源的积累是不同的,就专业人员而言,不仅是数量和水平层次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专业方向和特长的不同。通过联盟,使各成员馆的专业人员及其他各种人员实施互通有无,调剂使用,从而在整个联盟范围内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
(3)信息资源共享。这里的信息资源,是指上述馆藏资源以外的,图书馆运行中各种经营管理信息如各种资源提供商信息、价格信息、读者信息、人才信息、技术信息等。这些信息资源的共享,对各成员馆自身的运行和经营管理有利。
(4)其他各种物质资源共享。尤其是馆舍和运输工具等,如举办各种学术报告、展览、联宜、学习等活动时所需馆舍的调剂使用;再如人员和物资运输时所用车辆的调剂使用等。通过联盟以实现资源共享。
2.3有利于协同发展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建立后,以资源共享为出发点,将各成员馆的发展纳盟的总体范围内,进行统一规划,协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馆藏建设。首先,各成员馆不要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在联盟的统一规划下,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采购,扩大整个联盟馆藏的覆盖面,减少资金浪费;其次,对于某些价格昂贵的馆藏资源(特
别是电子资源,如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子图书阅读器,不仅价格贵,而且产品升级快,不定型),小馆无力购买,合各成员馆之力共同购买,大馆节约了资金,小馆也获得了无力购买的资源。
(2)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可以由联盟统一规划,多渠道组织员工开展继续教育;并集全联盟的力量,将各成员馆的员工合在一起,按不同专业方向和不同水平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
(3)馆舍和其他物质资源的建设。馆舍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在选址、规模、规划等方面,不仅要和本校的总体规划协调;而且还要和整个大学城图书馆联盟内各成员馆协同发展。除馆舍建设外,其他物质资源的建设,也可纳盟的统一规划之内协同发展。
2.4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独特优势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与其他的图书馆联盟相比,至少还有如下独特的优势。
(1)各高校图书馆的地理位置相近而且集中。结成联盟后,各高校师生可以更加方便地利用各成员馆的各种文献资源,有利于读者节约时间和费用。
(2)大学城内各高等院校是按整体规划建设的,其目的是为了各校的公共设施和后勤服务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各高校图书馆的方方面面,也会随之形成规模效应,这对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建立和建设非常有利。
(3)我国大学城本身都是近年来的才兴起的。各高校图书馆的馆舍、各种设施和其他资源,有的刚建成不久的;有的还处在拟建或在建之中。因此大学城图书馆的联盟与其他图书馆的联盟相比,可以更具整体性、计划性和科学性。
(4)各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对象、开放时间、服务和管理方式等方面所具有的共性,使联盟更具可操作性。就服务对象而言,都以高校师生为主;就开放时间而言,都有相同的寒假、暑假和作息时间;此外在服务和管理方式也很类似。这是其他图书馆联盟所没有的独特的优势。
3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途径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建设的途径,主要包括联盟合同的订立;联盟机构的设置;联盟运行机制的建立等。对此,笔者有以下看法和建议。
3.1联盟的合同应由各高校校长订立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是通过订立合同创办的,但该合同不能由大学城内各高校图书馆之间订立,因为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不同,不是法人实体,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由此订立的合同没有法律效力。所以大学城图书馆联盟的合同应由各高校之间,并由各高校校长(法人代表)或受其委托的人出面依法订立。
同时,只有各高校校长统一思想,更新观念,高度重视,才能保证联盟的有效运行,因为每一个成员馆不仅仅拥有权利,还要承担义务。如每一个成员馆都是各种资源的输出馆;都要在联盟的统一规划下运行;各成员馆之间还要共担一定的风险。
3.2应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大学城图书馆联盟是大学城内各高校的一种横向联系,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形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应当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至于该机构是否法人实体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如有条件,最好将其办成非赢利性的有限责任公司(法人实体)。董事会由各高校校长组成,当然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由校长(法人代表)全权委托分管图书馆的副校长或图书馆馆长加人董事会。董事会下设执行机构,由该执行机构具体操作,并对董事会负责。须注意,该执行机构宜小不宜大,我国著名的图书馆联盟——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简称CALLS)的专职人员也只有9名。大学城图书馆联盟机构的专职人员应由各种专业人员担任,尤其是首席执行官,应由专业经理人担任。
其实,设立非法人实体的专门机构也不错。当然,有时会不大方便,如每一次集团采购合同的订立,都要由各校盖章签字。
3.3应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要使大学城图书馆联盟获得预期的效果,还应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首先是制度,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按制度办事,联盟才能有效的运行;其次是流程,特别是要制定各种科学的操作规程,并要严格执行。严格按规程操作很重要,CALLS联机编目,约有90%的重复记录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第三是标准化,由联盟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制定统一的标准,或选用同一标准,以供联盟和各成员馆共同执行。
参考文献
1林倩青.图书馆联盟: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方式选择[J].津图学刊,2004(4)
【关键词】科研成果 层次分析法 评价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科学领域科研成果的评价主要定性方法,如同行评议法、定量分析法。由于定性指标中存在太多主观性,评价结果易偏离公正性:定量指标中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如SCI数据库有限及该数据库严重的语言偏见问题,使得评价结果有失合理性。同时,社会科学领域,由于各种新兴交叉学科不断产生,社会科学研究范围日益扩大,影响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因素也愈来愈复杂,成果价值的标准除要考虑其学术价值外,还要考虑社会价值、经济社会效益,以及其他相关的外围因素。定性评价方法愈来愈不能满足成果评价要求,单独使用定量评价的难度比较大,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使成果评价有更多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这里使用最广泛的主要是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因素决策分析方法,对一些较为复杂、较为模糊的问题做出决策的简易方法,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如科研成果评价。这种方法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数量化,在目标因素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数据的情况下使用更为方便,因而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应用范围已遍及经济计划和管理、能源政策和分配、行为科学、军事指挥、运输、农业、教育、人才、医疗和环境等领域。但是目前将层次分析法在科研成果评价的运用并不多见,本文探讨了层次分析法在建立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的具体应用。
二、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模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
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本世纪70年代初,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在现实世界中,往往会遇到决策的问题,在决策者做出最后的决定以前,他必须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或者判断准则,最终通过这些准则做出选择。这些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这样的复杂系统称为一个决策系统。这些决策系统中很多因素之间的比较往往无法用定量的方式描述,此时需要将半定性、半定量的问题转化为定量计算问题。层次分析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层次分析法将复杂的决策系统层次化,通过逐层比较各种关联因素的重要性来为分析、决策提供定量的依据。
层次分析的四个基本步骤:(1)在确定决策的目标后,对影响目标决策的因素进行分类,建立一个多层次结构;(2)比较同一层次中各因素关于上一层次的同一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构造成对比较矩阵;(3)通过计算,检验成对比较矩阵的一致性,必要时对成对比较矩阵进行修改,以达到可以接受的一致性;(4)在符合一致性检验的前提下,计算与成对比较矩阵最大特征值相对应的特征向量,确定每个因素对上一层次该因素的权重;计算各因素对于系统目标的总排序权重并决策。
运用层次分析法有很多优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简单明了。层次分析法不仅适用于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信息的情况,还允许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运用经验、洞察力和直觉。也许层次分析法最大的优点是提出了层次本身,它使得买方能够认真地考虑和衡量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将问题包含的因素分层:最高层(解决问题的目的);中间层(实现总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必须考虑的准则等。也可称策略层、约束层、准则层等);最低层(用于解决问题的各种措施、方案等)。把各种所要考虑的因素放在适当的层次内,用层次结构图清晰地表达这些因素的关系。
三、层次分析法与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科研成果的不断产生,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科研成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利于克服在评价过程中的盲目性和主观臆断;有利于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科技事业的进步和科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假设用三个指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学术效益来评价科研成果,并假设在三个科研成果A、B和C中进行考虑,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
这个模式分为了三个层次,分别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目标层即为从三个备选科研成果中选出一个获奖项目,准则层设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学术效益三个指标。经济效益一般是通过经济活动中劳动消耗同适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比较来衡量的,在科研成果中,主要是指科研项目的产出同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社会效益主要是指科研项目的创新程度和先进程度,对整个科研所处学科的带动性和示范性,以及项目对社会的外部效益以及社会对该项目的反馈情况等。学术效益主要指该科研成果在本领域与其他科研成果比较所处的位置,对科技发展的作用。每个准则层下面还可以包括一些子指标,如学术效益准则层下,可再列出论文被引指数、学术界对科研成果的评价、科研团队的建设和培养等等。
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后,上下层次的隶属关系已经确立,上一层元素支配下一层元素。现在需要对各层元素相对上层准则的相对重要性赋予相应的权重。层次分析主要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导出权重,对指标间两两重要性进行比较和分析判断。每个判断矩阵是同层次各元素对上一层单一准则的两两比较,因此,需要构造4个判断矩阵。首先是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学术效益这三个准则的重要性程度进行赋值。赋值过程中要注意重要性之间的连续。这里如表1所示。
在本例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学术效益的权重分别为0.539、0.297、0.164。因此,经济效益的权重是社会效益的1.8倍(0.539:0.297),是学术效益的3.3倍(0.539:0.164);社会效益的权重是学术效益的1.8倍(0.297:0.164)。
再接下来就是对A、B和C三个科研成果就每个指标进行比较,这个过程与建立指标的两两比较矩阵的步骤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在于对每一个指标都有相应的比较矩阵。评价主体,首先就经济效益对科研成果进行两两比较,然后再对其他两个指标社会效益和学术效益重复上述过程。由于每个评价主体两两比较的结果不尽相同,这里不再详细列示三个科研成果两两比较的结果。
最后再将每个科研成果的四种指标排序与指标的权重进行总排序,即可得出最终结果,假设根据排序总分,三个科研成果次序分别为:A>C>B;也就是说科研成果A是三个成果中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学术效益三个准则,进行权重设置后,得分最高的。
四、层次分析法在科研成果评价中的发展方向
层次分析法在科研成果评价中应用的意义在于,在难以对科研成果的目标进行整体定性或定量评价的情况下,采用对目标系统中的多指标逐级进行两两判断,判断结果具有相对强的可信度。在层次分析法的实际运用中,可借助计算机进行辅助运算,从而有助于评价工作更加准确、快捷。层次分析法擅长多目标、多层次的综合评价,科研成果的评价本身就是个多目标的问题。科研成果评价对全社会、科研管理机构以及科研人员具有重要作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对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还会在全社会树立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其指挥棒的功能。评价是资助者、管理者和研究人员认识其工作质量和绩效的一种机制。通过评价,可以提供成功与失败的有关证据,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向人们揭示成功与失败的过程,同时也可以促进研究人员努力使自己的研究符合评价框架内确定的质量标准,从而影响研究人员的行为。
传统的科研评价易采用统一的客观评价指标,如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看成果完成人在国际国内著名学术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以及论文被引用的情况。采用的计量学指标主要有期刊的影响因子(论文论著的公开发表与出版及出版物等级);学术论著的传播与反响程度(被转载、摘录,被权威检索工具收录情况);引文分析(学术论著被引用的频次)。而由于现在科研成果的多样性,传统的评价体系也需要适时改进,需要新的评价方法来解决科研成果评价中出现的多目标、多层次综合评价问题。
层次分析法结合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的优点,能将复杂问题分解不同要素,再按性质分为不同层次,对各要素的定性关系进行两两比较,使之定量化,避免了单纯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缺陷,当然,层次分析法决策的正确程度判断矩阵的构造和准则的选择和评分;但是,层次分析法适用的领域也还不十分广泛,而且这种方法又是一种高度公式化的方法,而科研成果又带有很多的抽象性和理论性,不是仅用数学公式就能计算出结果的。因而,科研成果中还有许多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任何一种指标体系都不能十分全面地反映出科研成果的因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应考虑其它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尽可能使决策做到既科学又合理。此外,尽管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摒弃了人的主观性,但无论是判断矩阵的建立,还是各准则的选择和评分,都是人通过分析,主观确定,从最终的决策结果来看,结果是否正确,取决于判断矩阵的构造和准则的选择与评分,这些都是层次分析法有待完善和补充的,也有待于我们更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彭本红,孙绍荣,吴晓伟.面向知识创新的科研成果评价研究[J].软科学,2004,(4):33-37.
[2]陈党生.关于高校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2):389-340.
[3]付静,杨小平.道德激励在高校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2):190-192.
[4]马健.科研组织的委托—分析:现状及其问题[J].科学管理研究,2005,(06):49-52.
[5]任全娥.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评价比较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工作者,2007,(3):1-8.
关键词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3-0078-04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同样肩负着引导与激励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的任务,以提升其个人业务水平,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服务。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张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教师职称评审的需要,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有了较大程度的进步,公开、纵向与横向课题立项、专利等科研成果数量激增,科研实力不断提高。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普遍存在转化率低,科研成果服务教学、服务社会能力不足的问题,在高职院校表现尤为突出,造成了学校科研经费投入的巨大浪费。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效用,是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面临的紧迫任务。
一、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分析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是指高职院校将其科研成果进行开发、应用、推广,从而形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服务等的过程,包括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转化为教学资源两个过程[1]。从目前的条件来看,高职院校将科研成果进行教学转化,即转化成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实践,是非常现实与有效的选择。
(一)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必然性
高职院校的教育任务主要是以教学为主,即“以教学为中心”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同时,高职院校的师资构成中,专职的科研人员配置甚少。因此,从高校类型上说,高职院校是应该划归教学类高校范畴之内。这样的教育功能定位,决定了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而教学效果则是教学质量的最重要保证。高职院校教师必须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有研究表明,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存在正相关,有科研成果的大学教师的教学效果显著好于无科研成果的教师[2]。据此,将科研成果进行教学转化,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
由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时间很短,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普遍存在怀疑,企业既不愿意主动与高职院校取得联系,商洽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开发,也常常会拒绝高职院校主动上门推销自己的科研成果。因此,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将其科研成果市场化,实现科研社会化服务的路途还较为坎坷。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在千方百计寻找科研成果社会化转化路径的同时,必须转变科研成果转化思路,寻求成果的“内部消化”,即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服务学校的教学工作,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以实现科研成果的应有价值,避免教师科研成果的闲置以及学校科研经费投入的巨大浪费。
(二)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可行性
目前,高职院校中的科研工作者绝大多数都是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教学任务重,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压力极大,因此其主要精力和时间大多投入到了教学实践中。教师的科研思维和研究命题基本上都是在教学中产生和形成的,科研本身即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事实证明,当前高职院校科研与教研的运行轨迹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并行甚至是重复的,相当一部分科研项目都是由教改项目衍生而来。监管过程中也发现,部分项目存在着科研与教研重复立项的现象,说明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果之间交集甚多,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不存在形式上的束缚。
作为科研的开发者与教学的实践者,高职院校教师拥有着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极大便利。一方面,教师可以对教学实践及时进行总结,提取有价值的教学经验、教学感悟作为科研题材;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从事教学实践的机会,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充分融入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丰富专业知识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种转化程序极其快捷,过渡环节少,管理流程简约,成效明显。
二、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策略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虽然存在必然性与便利性,但是这个转化不是教师简单的自为活动。就现实而言,科研成果常常只用来完成教师个人业绩考核或者职称评定,然后就被归入教师档案。因此,高职院校相关管理部门必须采取合理的策略,引导教师自觉将科研成果及时充实到教学过程中,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服务,提高科研工作的实效性。
(一)树立“教科研一体化”的科研工作理念
教学始终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任何工作都必须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现阶段,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基本上是和学校的教学工作并行独立的,二者之间交互很少。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做好科研课题的立项与结项管理、科研成果奖申报、级别界定、全校科研业绩年终统计与考核等工作。这些工作基本上只和教师个人的科研行为关联,和学校的教学工作并无直接联系,科研对于教学工作的支持与推动作用没有明显体现。“教科研一体化”的科研工作理念形成之后,科研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转化科研成果为教学资源的方式,直接支持学校教学工作,同时也彰显科研管理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教师通过科研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科研管理部门通过转化科研成果为教学部门增加教学资源,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二)突出课题研究的教学应用性
课题管理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除了科研管理部门专人负责组织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结题之外,学校还会为获得立项的课题进行经费配套。这些课题的取得,从现实情况来看,除了课题负责人晋升职称时能够提供科研业绩帮助之外,在转化方面实际建树不多。虽然教师的职称晋升在客观上充实了学校的办学实力,但是科研经费的使用与实际效能上的这种巨大反差,也确实与科研经费投入的初衷相去甚远。基于此,高职院校应该确立“不做亏本生意”的科研课题申报原则[3],做好课题申报的前期论证,严把课题申报质量关。第一,对课题进行分类管理,除了一部分课题能够充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需求,具备社会化转化成熟条件之外,将大部分课题导向可以解决学校人才培养实际问题以及对专项教学有明显推动作用的项目。第二,课题立项前由科研管理部门召开评审专题会议,进行严格的课题可行性论证。高职院校科研课题的校内评审专家一般都是由学术委员会成员组成,学术委员会的成员构成中,除了来自于教学一线的高职称教师之外,其余绝大多数都是各教学部门的负责人。这些学术委员会成员了解高职教育的办学性质,熟悉学校的教学工作,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课题的实用性与成果转化潜力,选择立项既能产生效益为企业所采纳应用,又能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课题,最大程度上实现课题立项的实际功用性。
(三)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一般是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的思考与创新,既反映了教师的知识水平,也彰显了教师的个性特色。教师把这些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引入课堂,一方面可以通过向学生传授前沿性的专业知识,扩大课堂学习的知识容量,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科研所表现出来的研究能力与知识水平,可以提升个人魅力,既能够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又能够开发学生对于课题研究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如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迎接百年校庆,需要对校园环境进行升级改造。学校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在细致研究学校校史、文化底蕴与办学特色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精心设计出一套精致大气、美观舒适的校园景观改造方案。改造工程完工后,学校的校园环境形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校庆结束后,该教师将这次成功的景观改造方案引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因为方案所涉及内容就是身边的校园,所以学生反映强烈,对于课程学习的兴趣被突然性地激发了。该教师趁机向学生介绍自己正在从事的设计项目,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地表现出参与兴趣。因势利导,该教师就把这些项目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
(四)建立科研成果校内共享平台,拓宽成果的教学转化渠道
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包括论文、获奖成果、专著、教材、专利与课题材料(立项申请书、结题研究报告等),如果单通过成果拥有者个人的教学转化,则很难实现服务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高职院校目前师资引进力度很大,一批企业人员进入教师岗位。但是,这些人未经过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不了解高职教育现状,不熟悉教学规律,所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困难重重,亟需得到有效的指导。这种指导完全可以引用其他教师的科研成果实现,科研管理部门应鼓励科研成果拥有者将其成果在校内进行共享,以利于其他教师从中汲取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经验,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快速提高。
科研成果的共享平台应该先由科研管理部门搭建,比如在科研处网站上专门设立成果展示栏目,及时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如论文、课题材料、专利等成果相关内容出去,然后教学管理部门在其网站上进行链接,实现成果部门共享、校内共享。对于专著、教材等难以在网站上的成果材料,可以委托图书馆以图书流通的方式实现成果的校内与共享。
三、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评价体系建构
效果良好的科研成果教学转化需要高职院校内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持续、全面地开展转化效果评价是保障成果教学转化质量的重要措施。
(一)建立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激励机制
评价的开展是建立在教师有意识的转化行为基础上的,教师如果没有主动进行转化的意识,任何评价都是无用的。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把科研成果实现教学转化,为教学服务作为教师职称晋升、评优的一个重要指标。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完成后,获得较高评价的教师将优先晋升职称、评优评奖,并根据评价等级,给予适当的科研经费追加奖励。
(二)制定科研成果转化评价标准
科研管理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联合成立成果转化评价小组,对成果的最终转化结果进行合理评估。评价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一是根据教师科研成果中关于成果在教学中运用的阐述,例如课题立项与结题时关于成果应用于教学的承诺,检查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具体落实情况,并在检查情况不佳时进行及时督促。二是结合科研处提供的最新科研成果清单,评价小组定期深入课堂,通过听课、学生问卷调查的方式,检查教师是否将科研成果进行了教学转化,以及转化后的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着重向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及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等方面倾斜。三是通过教师问卷调查以及走访调查的方式,评价小组检验科研成果在共享平台中的教学辐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通过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促进了其他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提升,就可以判定成果的教学转化效果与教学辐射作用得到实现。
积极推进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对于教师专业成长、教学业务能力发展以及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科研成果转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高职院校在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避免成果“睡大觉”以及科研经费浪费的同时,必须加强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策略研究,制定合理的转化成效评判标准,充分调动校内相关职能部门的力量,形成转化合力,为科研成果的可持续性教学转化创设积极条件。
参考文献:
[1]杨虹,刘楚达,肖贻杰.基于高职院校视角的科研成果转化策略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5-7.
[2]魏红,程学竹,赵可.科研成果与大学教师教学效果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85-88.
[3]任培华.教科研一体化教学模式与新加坡“教学工厂”[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2(6):49-51.
[4]李飞.教学型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影响因素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9):69-70.
Study on the Mechanism Translating Research Achievement into Teaching Resources and Evaluation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ZHU Xiao-feng
(Zhe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erce, Hangzhou Zhejiang 310053, China)
企业是最能了解市场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主体,能够有效地把握自主创新的方向,在技术创新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为使自主创新的技术、产品等成果符合社会需要,企业本身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企业可以通过市场将投入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而收回研发成本,并取得收益,以此体现科研成果的作用和价值。因此,科技成果产出的价值则成为评价企业激励机制实施效果的最直接要素。
一,企业创新能力激励指标的选择、样本与数据来源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对象,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将研究时间界定为2002—2008年之间,以样本的历史数据为基础,研究其历年来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过程中收集了评价期内相关的数据资料。
2,指标确定和说明
(1)企业内部激励因子
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体现在创新资源的投入上。创新资源投入包括两个部分:资金的投入和人力资源的投入。资金的投入主要是投入到R&D活动中的资金。而人力资源的投入主要可以用企业科技人员及全体员工的平均工资指数来计量。因此,本文选取企业R&D投入、企业R&D人员、平均工资指数这三项指标代表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激励程度。见表1。
(2)企业创新程度指标
评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创新投入指标、创新环境指标、创新资源指标和创新程度指标。其中企业创新程度指标最能直观评价大中型企业投入资源的成果,因此选取企业高技术产品工业产值、主营业务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年末从业人员数等五个指标,包含了技术创新的深度和创新的广度。其历年数据见表2。
二,数据分析
采用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分析方法。使用SPSS14.0forWindows统计软件中的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计算功能,对表1的企业内部激励因子和表2的企业创新程度指标的数据进行相关系数分析,结果如下:
从表3中的相关系数数值可以看出,在检验年度内企业R&D投入与评价创新程度五个指标均呈正相关,并且相关系数均达到0.900以上,相关程度很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体现出企业投入的R&D经费直接影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到其自身的经营成果,为企业带来良好的业绩。
企业连续五年的R&D从业人员数成增加趋势,并与评价创新程度五个指标有很高的相关程度,其相关系数均超过0.900。从这一程度上说明大中型企业R&D从业人员的递增会直接引起产品工业总产值的增加,导致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加大,使得企业总体销售收入呈现良好增长趋势。
在检验年度内的企业平均工资指数和创新程度五个指标的仍呈正相关,但相关程度明显小于企业R&D经费的投入和R&D从业人员与创新的相关程度,pearson值均低于0.900,该检验仍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提高企业员工的平均工资指数,使其与企业的科技资源和人力的投入成正比,应该得到企业的重视。
三,结论与建议
1.企业在R&D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
企业R&D资金来源以政府资助和企业投资为主。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企业R&D资金中来自政府资金813.5亿元,企业资金545.3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17.3%、9.0%,同时国外资金和其他来源的资金261.7亿元,增长10.9%。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R&D活动绝大部分依赖于国家财政的资助。近年来,企业R&D经费的来源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政府对R&D的资助保持在50%—60%,企业的投资超过三分之一。从R&D强度来看,2008年,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1.13%,也高于上年的1.09%,说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已对自主创新给予了很大关注,创新投入强度不断增加。体现了在国家大力提倡自主创新过程中,企业已经逐渐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的趋势。
2.企业更加重视自主创新
2007年我国的R&D经费总额实现高速增长,跃升至世界第五位。2008年,我国科技投入和人力资源总量继续增长,全社会投入科技活动和R&D活动的人力数量达到历史新高。2008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4200万人,比2007年增加500万人,增长10.5%,与全国对科技资金的投入成同比例增长。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约为1800万人,比2006年增长12.5%。根据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2008》,我国本科级以上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赶上美国。仅2007年我国R&D人员占科技人员的38.20%,而在为企业服务的R&D人员就占全国R&D从业人员的49.42%。直观的数据显示出,目前国家对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视,以及企业无论从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上都认识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是当务之急。
3.主要经济产出指标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根据2008年的数据统计,全国大中型企业全年营业总收入突破了5万亿元大关,达到5.93亿万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0715.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6.8%和25.8%。其中新产品的销售收入1.25万亿元,占总收入的22.78%,比2007年增长2.06%。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9736亿元,实现净利润3159.3亿元,上缴税额2614.1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2495.2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964.2亿美元,出口创汇1728.1亿美元。与2007年相比,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增加14.42%、10.48%、4%、16.04%。均实现了企业经济实力的稳定增长。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4.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有待提高
以2002年为基准的连续六年职工工资平均指数虽然有所提升,但增长速度缓慢,只有2008年有显著提升,但排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外仍旧增长较慢。可见企业在科技经费投入中对研究人员的薪酬激励没有与科技人员增长达到同步,这样会导致科研人员甚至普通员工不能实现个人满足,从而降低创新效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该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人力资源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因此针对员工的激励对于企业经营业绩至关重要。激励机制的根本作用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乃至决定企业自主创新的成败,对有创新精神的高管层、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企业创新成功的关键。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员工实行薪酬、绩效、福利以及自我发展的激励措施,以保证创新的有效进行,进而全方面提高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制定和执行激励机制的目标。激励机制将企业远景目标转化为具体行为,结合国家为企业提供的直接人力财力支持和间接的政策扶持,以及企业内部的动力,朝着组织所期待的目标做出持久努力。反之,自主创新能力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收益和竞争地位的提升,企业拥有了收益权、支配权,才能为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注入资金,承担风险,为激励机制能够在企业内部顺利进行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共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直接动力,同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才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参考文献:
[1]沈文京.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保证.中国科技投资.2006.(4):12-13
[2]张义梁.张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经济学家.2006.(6):131-152
1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原则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 也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一个难题。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学科的渗透、交叉与融合的不断加强, 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越来越要求从重数量向重质量、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具有预测性、前瞻性、社会效益的时滞性、实践检验的不统一性和间接性, 它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在评价的客观性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如何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原则的客观、科学、公正、公平, 并以此形成一个科学、健康的科研导向, 一直是广大社会科学管理工作者十分重视的问题,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原则是科研管理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笔者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应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1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 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创新程度。科研工作是用已有的知识、方法、手段去探究新的知识。如果研究人员缺乏基本的创新精神, 是不可能做出优秀科研成果的。长期以来, 在我国形成了一种主流的评价模式,即职称评定、博士点、硕士点的评定、科研项目的评审都要看申报者已发论文的数量,这导致了学术研究的浮躁虚假, 八九成论文没有真正价值, 致使科研水平低下。所以,必须把创新作为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最高标准,并且要鼓励创新、重视创新。这样才能引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上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康庄大道, 才能真正体现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意义。
1.2 评价方法的综合性原则。
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定性评价是利用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判断通过记名表决进行评审和比较的评价方法。定性评价的优点是简便快捷,效率高,成本低,便于操作。缺点是评价专家个人的知识、经验和好恶在评价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具有较大主观随意性。因此评价结果有时可能不是完全客观的。
而定量评价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做出定量结果的评价方法。定量评价具有客观化、标准化、精确化、量化、简便化等鲜明的特征。但定量评价往往只关注可测性的要素,事事都要求量化,有些要素勉强量化后,并不能对评价结果作出恰如其分的反映。因而,它忽略了那些难以量化的要素,把所有的要素换算为抽象的分数表征与数量计算。
定量评价方法的优点是它根据成果发表刊物的权威程度和成果系列反响来作为评价标准, 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不受个人主观因素的干扰和其他非科学因素的影响, 有助于规范评价行为。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比如成果统计上有时间的滞后效应;定量指标只能评价以公开发表或出版的科研成果, 而对于那些不宜公开发表, 但已经被有关部门采纳, 并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却不能充分评价;其次, 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而言,主要采用成果发表的刊物级别、论文收录转载情况、获奖情况、成果被引证情况等间接方法测量。间接测量时采用的指标与评价目标的相关性难以完全确定。再次, 由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单纯的定性方法或定量方法都不能准确、客观地评价社科成果。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中, 一定要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1.3 评价程序的易操作性原则。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要讲究科学性、合理性, 这是首要条件,但同时也要兼顾可操作性。因此, 在设计指标体系时, 既要严格筛选评价指标,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又要简化操作程序, 使评价工作简明可靠, 易于操作。
2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机制
2.1 评价机制的内涵。
《辞海》对机制的解释是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用来阐明一种生物功能的机制,意味着对生物的认识从现象的描述到本质的说明。可见,当机制一词是从机械构造理论中借用的,用于社会科学,指的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联系。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可以定义为: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工作正常运行有关的各部分(即政府、企业、社会科学工作者、社会组织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可以看出,此概念强调的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处于何种关系及如何相互作用,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评价方法、评价程序和监督体系。
2.2 评价方法
同行评议法和计量评价法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工作中广泛应用的两种方法,也是目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
在同行评议中,专家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行评议的优势是,专家代替了科学外行拥有了对学术问题的决策权。同行评议是科学研究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操作得当的同行评议能够对科学研究发挥巨大的激励和支持作用。
计量评价法是一种定量的评价方法, 是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的一些内容指标化、数值化,通过对作为研究成果载体的各种文献及文献间关系的“计量”来考察研究成果。由于用客观数据部分取代了主观判断,利用计量评价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评价的质量,但计量评价方法也有缺点:一是过分依赖于数据, 二是易产生投机取巧, 三是易引发学术不端。
2.3 评价程序。
"所谓评价程序, 是指在评价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过程或步骤。从目前的研究文献来看, 众多学者对评价程序论述不多, 侧重于说明评价程序的重要性。相对实质评价来说,评价程序更易把握, 可操作性更强, 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道路。如果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要达到实质上和理想上的公正、公平, 光靠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难以保证的,还应该从制度上加以保障, 因为“法制”比“人治”更可靠。合理可靠的程序是制度的基石, 因此, 为保证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公正、公平, 就应该制定公正、公平的评价程序。就目前的研究状况和工作实际来看, 如何制定学人公认的评价程序, 诸如专家的选择程序、评审的步骤、异议的处理程序、成果的报奖程序等, 应是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的重中之重。 [1]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成本法;评估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北农业大学社科基金项目:“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成本法研究”(SK201505-4)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8日
在现代农业的建设过程中,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发展中起的作用逐渐增大,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自20世纪之后,我国农业虽然产量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分散经营方式已经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等各项工作都离不开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农业科技成果是指在农业方面的科技成果,即它也是科技成果的一种,但是这种科技成果主要应用于农业领域。农业部(88)农科字31号《农业科技成果鉴定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农业科技成果是指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具有较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为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农业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研究、开发、应用、推广以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从而发展新产业的活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质就是将农业研究成果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终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产品产量,提升农产品品质。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数量越来越多,但转化率还不高,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2014年在全国科技成果中,应用技术类的科技成果达到39,218项,占科技成果总数的88.71%,其中农业科技成果只占15.73%。可见,农业科技成果所占比重比较低,这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目前,科学技术对我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41%,与20世纪70年代的27%相比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离预期目标50%还存在差距,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美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日本也有70%,西欧的一些国家为60%。
“十一五”期间,我国每年大约有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是转化率只达到40%左右,还不到一半,这不仅造成了科研资源的浪费,还影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目前,我国农业在很多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国家。首先,农业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0%左右,而发达国家已超过70%;农业化肥有效利用率只有30%左右,发达国家已然达到了50%~60%;农药的有效利用率30%左右,发达国家达到了60%以上。灌溉、化肥、农药的利用效率低,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化肥、农药超量使用,最终导致水位下降、土壤板结、农产品品质下降、农药含量超标,这些都对我国农业不利,最终都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我们生存安全。
如何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这不仅关系着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还影响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对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对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成本法研究
通过评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价值评估,体现出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估的方法有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
采用成本法评估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原理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掌握,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农业科技成果价值=农业科技成果的重置成本×(1-农业科技成果的贬值率)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要确定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关键是确定农业科技成果的重置成本和贬值率。农业科技成果属于无形资产,只有无形损耗,即只需要计算经济性贬值和功能性贬值。如果是评估刚刚研究得出的农业科技成果,技术上还处于先进水平,就不需要计算贬值率。
(一)重置成本确定。农业科技成果的重置成本,是指现时市场条件下重新取得一项全新农业科技成果所耗费的全部货币总额。也就是说,将农业科技成果研发过程中所有的耗费加起来就是其重置成本。农业科技成果有的是自行研制,有的是从外部购买,取得方式不同,重置成本的构成也不同。
1、自创的农业科技成果。如果是自行研制开发的农业科技成果,在研发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耗费,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具体可以细分为以下项目,如图1所示。(图1)
虽然农业科技成果成本中包含的项目很清楚明晰,但实际中确定起来存在较大难度。
(1)价值与成本费用对应性弱。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过程比较漫长,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很多费用,却没有实现任何有价值的成果,也可能有成果,但是能不能转化也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有的研究费用不多,却得到了一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有时可能在大量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如何向这些成果分配费用也比较困难。研究成果带来的预期效用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预期效用的多少与其研究费用的多少又没有必然的关系。
(2)账面成本不完整。目前,我国财务会计制度中规定研究阶段的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费用满足资本化的计入资产成本,不满足资本化的计入管理费用。这样一来,账上反映的农业科技成果成本就是不完整的。农业科技成果往往还存在大量的前期费用,但这些都没有计入成本,这导致账面成本不完整。
根据农业科技成果账面成本不完整和价值与账面成本弱对应性这些特点,对农业科技成果价值的评估时要区分其是否具有明确的账面价值,从而采用不同的方法。
第一,如果农业科技成果具有明确的账面价值,可以运用价格指数法进行调整评估。运用成本法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价值评估,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有农业科技成果账面价值;二是农业科技成果价格变动情况能够确定,此时重置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农业科技成果重置成本=农业科技成果的账面成本×价格指数
或者:
农业科技成果重置成本=农业科技成果的账面成本×(1+价格变动指数)
第二,如果农业科技成果由于财会制度等方面的制约而没有账面价值,则需要按成本的构成要素采用现行标准确定重置成本。现行标准包括消耗量标准和价格标准,消耗量标准指的是现状重置的消耗量,而不是原来实际消耗量,价格标准指的是现行的价格水平,也不是过去的价格水平。这种情况下,如果现在重新研制农业科技成果时发生的工资成本、材料成本、资金成本和设备折旧费等,按现行费用标准和价格标准进行估算,然后汇总,就能求出重置成本。
农业科技成果重置成本=∑农业科技成果材料消耗量×现行价格标准+∑农业科技成果工时消耗量×现行工资标准+其他费用
2、外购的农业科技成果。从外面买来的农业科技成果一般都有明确的购置价格,从而账上有原始成本,这样确定其重置成本就比较简单。直接利用账面成本和价格指数就可以确定重置成本了。具体公式如下:
农业科技成果重置成本=农业科技成果的账面成本×价格指数
(二)贬值率的计算。农业科技成果贬值率的计算一般是根据使用时间来确定,计算公式为:
贬值率=已使用时间÷总使用时间
总使用时间=已使用时间+尚可使用时间
农业科技成果的使用时间一般是以“年”为时间单位。已使用时间是指从开始使用到现在所经历的时间,尚可使用时间是将来还能用的时间。将来还能用多少年,指的是农业科技成果还能实际发挥效用的时间,并不是指法定有效时间。确定科技成果将来可使用的时间,既要根据科技成果现在的情况,还要考虑科技进步等因素,尚可使用时间是估测出来的,这需要利用评估人员的丰富评估经验。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骞.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关键词:城市 科技驱动力 时序 全局因子分析 空间分异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The Evaluation Research of Driving For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oastal Cities in China
Shen Liwen(Zhoushan middle school,Zhoushan 316000,China)
Abstract:The driving force of urb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driving factor of urba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which is the reason of the difference of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17 indicators are selected 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power sup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terial support, city innovation preference, city demand driving and c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By using the time series global factor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riving forc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16 cities along the coast of China from 2007 to 2012,and analyzes the dynamic changes of urb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riving force.By using the method of system clustering, the city is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The gradient analysis is used to classify the city into three gradient from low to high.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urb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riving force lies in urban innovation preference and urb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Key words: Urban The driving for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ming Global factor analysis Spacial differentiation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力量,只有正确把握科技进步的驱动因素,才能找到促进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当前,尽管我国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比较明显,但各城市都呈现出“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的紧迫态势,亟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本文研究城市科技l展的驱动因素,应用时序全局因子分析法对沿海开放城市科技驱动力进行动态评价,并研究其空间分异规律,为城市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借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科技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城市科技驱动力研究现状及概念内涵
目前研究企业创新动力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文献较多[1]-[5],关于区域科技驱动力方面的研究较少。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方面,王焕祥、孙斐(2009)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是竞争合作、网络效应和知识外溢[6]。
赵黎明、李振华(2003)、张省、顾新(2012)等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了城市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7]-[8]。
对创新驱动力的评价有一定研究的是李柏洲、朱晓霞(2007)、朱晓霞(2008),从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中小企业的角色、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和产学研联系四个方面衡量创新驱动力[9][10]。
腾向丽、王义娜(2014)从科技进步、创新投入和创新突破三个方面建立了创新驱动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华东六省一市创新驱动力进行评价[11]。
创新驱动力的评价指标选取欠缺科学性,部分反映了科技驱动力的评价指标。因此,有必要对区域科技驱动力研究进行进一步展开,补充现有的研究。
科技驱动力迄今并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从字面意义理解,驱动力是动力的来源,是一种作用效果的合力,科技驱动力是区域科技表现存在差异的原因。城市科技驱动力应包括城市科技投入支持(人力支持、物质支持)、城市创新偏好、城市需求拉动、城市科技服务等四个方面。城市科技投入反映了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相关组织对科技进行的人力和物质投入支持,城市创新偏好反映了政府及企业等主体对创新的偏好程度,城市需求拉动反映了城市经济及产业发展对科技进步的需求,城市科技服务反映了金融、科技中介组织等对科技进步的促进性。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上述城市科技驱动力的概念与内涵,并确保评价的可比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等原则,构建城市科技驱动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见下表1),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
二、数据来源与评价模型
(一)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各地市统计年鉴2008-2013年、各省科技统计年鉴2008-2013年以及国研网数据库2008-2013年数据。
(二)时序全局因子分析模型
因子分析中主成分分析方法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用于即时性多维平面数据做降维处理及分析,但是多维动态数据的综合简化,需要采用时序全局因子分析来进行分析[11]。对于时序立体数据表,不能简单进行主成分分析,会形成完全不同的主成分,无法保证时序区间内系统分析的统一性、可比性和整体性。城市科技驱动力是具有显著动态特性的复杂多维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样一种按时间顺序排放的数据表序列就像一个数据匣,即为时序立体数据表。针对城市科技驱动力的动态性特征,运用时序全局因子分析方法,得到各年份统一的主成分公因子,便于对各年份的科技驱动力进行分析,把握各城市科技驱动力演变的规律。
三、沿海开放城市科技驱动力时空分异规律
(一)城市科技驱动力时序变化规律
应用上述的时序全局因子分析模型,计算得到我国沿海开放城市科技驱动力2003年至2012年各一级指标得分和综合得分,其中综合得分值(见表2)两表表明,11个城市的科技驱动力综合得分均在增加,城市科技进步的驱动作用明显增强。
(1)16个沿海开放城市的科技驱动力均有所提升
16个地级城市的科技驱动力的综合水平均有所提升,其中大连增加幅度最大,从2007年的0.329增加至2012年的0.533,驱动力得分增加0.204,表明大连的科技发展潜力巨大;增加值排在第二位的是宁波,驱动力得分增加0.181;随后是烟台,增加值为0.152。驱动力得分增加最小的城市为福州,增加0.005,表明福州科技发展动力不足。
(2)16个沿海开放城市科技驱动力呈现明显的分级特征
从2007年到2012年,上海一直处于第一层次,占据第一位,广州与上海的差距在逐渐缩小,显现出广州较强劲的科技动力;北海、温州、湛江处于较低水平,其中湛江六年间始终处于末位。梯度水平上,16个沿海城市在2007-2012年间科技驱动力改善明显,高梯度城市增多,低梯度城市减少,中间城市增多。
(3)城市创新偏好是科技驱动力的短板
从2007年到2012年,城市创新偏好占科技驱动力的比重平均值为18.9%,城市科技服务占科技驱动力的比重平均值为6.6%,而科技人力支持占的比重平均值为24.4%,科技物质支持的比重平均值为19.8%,城市需求拉动占的比重平均值为30.3%。
(二)城市科技驱动力的系统聚类分析
为了更好地研究沿海城市科技驱动力的分级特征,将16城市各个一级指标和综合得分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运用组间平均数联结法生成聚类树状族谱(见图1、图2)。2007年,将16城市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上海,第二层次为福州、广州、大连、天津,第三层次为威海、青岛、宁波、南通,第四层次为其他7个沿海城市。舟山处于第四层次,与秦皇岛、北海、连云港的驱动力水平最接近。2012年,16个城市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天津、上海,第二层次为大连、广州,第三层次为宁波、青岛、南通、威海、烟台,第四层次为其余7个城市。舟山处于第四层次与福州相当。
(三)城市科技驱动力的空间梯度分析
根据系统聚类结果,将0-0.3表示为科技驱动力低梯度,0.3-0.5为中梯度,0.5以上为高梯度。
2007年,上海、V州、天津、福州、青岛、大连竞争力为中梯度,其他十个城市均为低梯度。2012年,上海、广州、大连为高梯度,天津、宁波、青岛、威海、南通、福州、连云港、烟台、舟山为中梯度,秦皇岛、北海、温州和湛江为低梯度。16个沿海城市在2007-2012年间科技驱动力改善明显,高梯度城市增多,低梯度城市减少,中间城市增多。
四、结论与建议
(一)沿海开放城市科技驱动力稳步提升
城市科技驱动力是城市科技进步的综合驱动因素,城市科技驱动力的水平越高,则城市科技未来的表现会越好。动态评价的结果表明2003-2012年沿海开放城市科技驱动力每年都在提升,这与沿海城市稳步提升的科技水平相符合,城市科技人力支持、物质支持、创新偏好、需求拉动和科技服务等一级指标的得分均在增加,表明沿海城市科技驱动力的提升是五项因素综合改善的结果。
(二)沿海开放城市科技驱动力呈现出空间分异
系统聚类和梯度分析的结果表明,沿海城市科技驱动力呈现出空间分异,科技发展不均衡,其中杭州、宁波科技发展潜力最大,绍兴、嘉兴、舟山、湖州、台州、金华次之,衢州、丽水、温州最差,科技驱动力较差的城市应注重借鉴杭州、宁波等先进城市的经验。
杭州在科技人力支持、科技物质支持、城市需求拉动、城市科技服务等均处于极高水平,2012年其R&D人员全时当量占总人口的比例为每万人88.96人年,R&D投入占GDP的比例为2.92%,人均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为663.6元,均为浙江城市最高水平。宁波市突出表现在创新偏好高,2012年科研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与全社会平均工资比例系数为1.61,为浙江城市最高水平,这与该市实施强化创新驱动战略,出台大量政策促进高层次人才引进,给予人才物质激励有极大关系。
(三)沿海开放城市科技驱动力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科技服务、创新偏好
变异分析的结果表明,城市科技驱动力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科技服务和创新偏好的差异较大,这说明沿海城市当前的科技驱动突出表现为投入驱动和需求驱动,各城市必须针对自身的产业和科技基础,建立相应的科技扶持政策,激励区域内的企业和个人创新,促进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夯实特色产业的科技基础。
由于数据搜集的限制,科技驱动力的指标选取还有待深入。对科技驱动力的评价仅采用了时序全局因子分析方法,可采用更多其他评价方法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⒖嘉南祝
[1] 项保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1994(01):44- 49.
[2] 徐维祥.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01):70- 73.
[3] 欧阳新年.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与利益激励机制[J].科学管理研究,2004(03):21- 25.
[4] 孙冰,李柏洲.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评价指标体系[J].改革,2005(08):83- 87.
[5] 葛红岩,刘晨书洋.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0(06):59- 62.
[6] 王焕祥,孙斐.区域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9(01):36- 40.
[7] 赵黎明,李振华.城市创新系统的动力学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01):97- 100.
[8] 张省,顾新.城市创新系统动力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05):35- 39.
[9] 李柏洲,朱晓霞.区域创新系统(R IS)创新驱动力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08):93- 99.
一、什么类型科技成果适合运用评估方式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对科技成果进行定义和分类,从而确定适合运用评估方式的科技成果类型及其属性
(一)科技成果的定义和分类
1、科技成果的定义
科技成果是指对科学技术研究课题,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通过调查考察、实验研究、设计试制和辩证思维活动,所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研究成果。科技成果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①创新性;②先进性;③成熟性;④实用性。
2、科技成果的分类
根据科技成果的作用与功能,可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
(1)科学理论成果
科学理论是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发现、阐明自然现象、特征、规律及其内在联系,在学术上有新见解,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或国民经济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基础研究理论成果和应用基础研究理论成果。
(2)应用技术成果
应用技术成果是在改革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为解决生产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科学技术问题所取得的具有创新性、先进性、成熟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新方法、新用途以及为社会公益服务的标准、计量、科技情报等技术基础工作。
(3)软科学成果
软科学成果是指运用系统、信息、控制论原理及方法,为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成果,软科学成果对促进科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起重大作用,在有关战略、政策、规划、评价、预测、科技立法及有关管理科学与决策科学的研究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能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适合运用评估方式的科技成果类型
根据对科技成果三种类型的划分,我认为可以运用评估方式的科技成果,应属于第二种类型,即应用技术成果。以下研究的科技成果评估方法只针对应用技术成果。
二、什么是科技成果评估
(一)科技成果评估的定义
科技成果评估是指具有一定资格的评估主体,根据特定的评估目的,选择公允的评估标准,依照一定的评估程序,运用科学的适当的和公认的评估方法,对科技成果的技术水平、价值含量,在某一时点上进行确认、评价、估算和报告,为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提供技术认定和价值尺度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二)科技成果评估的范围
科技成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都可进行科技成果评估:
1、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自行研究开发的应用技术成果,并要求进行评估的;
2、产权利益主体发生变动的(包括技术转让、拍卖、技术出口作价、以科技成果与国内外企业合作、合资等),需要进行评估的;
3、科技成果转化立项、贷款、投资过程中需要进行评估的;
4、企业和事业单位作为法人在变动或终止前需对科技成果资产作价的;
5、列入国家各级政府科技计划内的应用技术成果,各级主管部门认为需要进行评估的;
6、各级行政、司法机关委托进行评估的;
7、法律、法规允许进行其它技术评估的。
另外,未列入科技计划的科技成果、民营科技企业的科技成果及非国有科技成果因推广与转化的需要而要求评估的,也可以进行评估。
三、科技成果鉴定与科技成果评估的区别与联系
(一)科技成果鉴定与科技成果评估的区别
1、两者的行为方式不同。科技成果鉴定工作是国家政府机关的行政行为,而科技成果评估工作是科技成果管理部门选择有资格的科技成果评估机构对科技成果进行确认、计价和报告,为科技成果提供技术认定和价值尺度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2、两者评价成果的范围不同。成果鉴定只对列入科技计划的应用技术成果进行鉴定。而成果评估的范围既包括科技计划内要进行转化的科技成果,也包括计划外的成果及对非国有科技成果的评估。
3、两者的评价形式不同。科技成果鉴定可选择检测鉴定、会议鉴定、函审鉴定三种形式。而科技成果评估则是由科技成果评估机构独立完成的一种形式。
4、两者评价的内容不同。成果鉴定的内容主要有是否完成计划指标,成果的先进性、成熟性和适用性,应用价值及推广条件等。而成果评估的内容既包括上述内容,还能为科技成果提供一个价值尺度。
5、两者的应用范围不同。科技成果通过了鉴定表示完成了科研计划的指标要求,并且对该项成果有了明确的鉴定结论,是对科技人员工作的肯定。而科技成果的评估结论除了上述应用外,还可以作为成果产权变动作价的依据,在投资入股时的计价基础和成果转让时的定价依据,发生成果侵权事件时,可作为法院判决时的公证材料。
(二)科技成果鉴定和科技成果评估的联系
科技成果鉴定和科技成果评估都是科技成果评价的一种方式,两者都是为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服务的。两种评价方式选择的专家都是科技资源专家库的人员,两种方式的评价结论具有同等效力,同时,都接受科技管理部门的监督与检查。
四、科技成果评估的目的、意义和作用
(一)科技成果评估的目的
由于科技成果能够为转化方在一定时限内带来一定的超额或垄断利益,所以根据科技成果的转化途径决定着科技成果评估的目的。科技成果评估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科技成果转让为目的的评估
2、以科技成果投资为目的的评估
3、以价值补偿为目的的评估
4、以科技成果评价认定为目的的评估
5、以司法需要为目的的评估
6、以科技成果作为抵押物,为单位融资为目的的评估。
(二)科技成果评估的意义和作用
科技成果评估工作将对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建立,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作为一种特殊的重要资源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科技成果的价值评估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
2、发展技术市场,推动科技成果商品化,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通过对科技成果的评估,给了科技成果一个公平的参考价格,更加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
3、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间科技的交流与合作
建立科技成果评估制度,是开展国际科技交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科技成果进行科学、公正、合理的评估作价是保障中外合作各方利益,促进合作成功的必要手段。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防止国有技术资产的流失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特别是对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和计算机软件的保护,都要求科技成果评估机构对这些技术成果进行合理评价、鉴定和估值,以维护技术持有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法院对侵权者进行处罚,确定赔偿额提供参考依据。
五、科技成果评估的内容
我认为科技成果评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一)成果技术的先进性、创造性
技术的先进性、创造性是判断一项技术价值的前提。在评价中应对该技术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状况作简要综述,明确技术先进性、创造性的实质内容、特点以及对技术发展的贡献及影响,查新报告的主题词要准确、科学、合理,正确做出对该技术的评价。不得滥用“国内先进”、“国内首创”、“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填补空白”等抽象用语。
(二)成果技术的成熟性
成果技术的成熟性直接关系到技术转化的可行性和风险性。评估中应明确表述该成果属于“实验室技术”、“中试技术”、“小批量试生产技术”、“批量生产技术”、“大规模生产技术”中的哪一种。工艺是否稳定,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性质(关键问题还是次要问题)、解决问题的难度。
(三)成果技术的产权归属及实用的可行性
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评估中应明确表述该成果的产权归属。成果是否具有实用性是衡量一项技术是否具有应用价值的重要因素。可行性则表明该项技术在什么条件下能被企业实施,满足什么要求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评估报告中要对实施该技术所需要求和条件进行表述,并对实用性、可行性做出明确结论。
(四)成果技术的经济效益
决定该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是技术产生经济效益的高低,它是评估一项应用性技术的重要指标,在评估中应明确表述以下几点:
1、被评估技术的经济寿命预测
2、适宜的投资经济规模,以及在该规模下每年可获得的收益
3、评估在所得效益中技术成果的贡献率和技术含量
(五)成果技术的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是指对国家、社会的贡献,如出口创汇、替代进口、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促进相关行业的科技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改善环境等内容。
(六)成果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应明确表述,被评估技术是否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实施后对环境带来那些不良影响。如噪音、三废及其排放程度,以及磁场、辐射等的危害程度等内容。
(七)成果技术是否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及有关规定
根据国家对行业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发展纲要等要求,评估该技术成果是国家鼓励、支持类别,还是限制、禁止类别。
(八)成果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
评估中要对实施被评估技术成果可能存在的国内外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并对该技术成果做出明确结论。
(九)成果技术的价值
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能够在一定的时期内为成果的所有者或使用者在经济行为中带来一定的超额或垄断的利益。在评估工作中,根据成果持有方申请价值评估的要求,针对该成果的前期投入、重置价格及未来收益等情况,选择适当的价值评估方法,对该技术成果的价值做出准确的评价。
(十)科技成果评估结论
评估结论是对全部评估内容的总结。结论要简明扼要,含义清晰,用词准确,并对成果推广价值做出明确判断,并用有“重大推广价值”、“较大推广价值”、“一般推广价值”、“无推广价值”中的一种表述。
对专利技术评估,除上述内容外,还应说明专利名称、类别、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专利权人、发明人、专利法律状态、是否转让、转让次数、转让地点等内容。法律状态包括法定有效期,剩余有效期、当前有效期。
六、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适用方法
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适用方法,我认为可以参考对无形资产的三种评估方法,即:现行市价法、重置成本法、收益现值法。下面分别简单介绍一下这三种评估方法。
1、现行市价法
现行市价法也称市场法、市场价格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被评估成果与最近售出类似成果的异同,并将类似成果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从而确定被评估成果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
2、重置成本法
重置成本法也称成本法,是指在评估成果时按被评估成果的现时重置成本扣减其各项消耗价值来确定被评估成果价值的方法。
3、收益现值法
收益现值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成果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成果价值的一种成果评估方法。
关键词: 课程价值取向 概念界定 研究成果 现状分析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概念界定
在对课程价值取向的认识中,不同的学者由于理解层次的不同,表述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有关课程价值取向概念界定中主要存在三种不同表述层次。有学者认为,课程取向是人们对课程的总的看法和认识。由于人们在哲学思想、价值观、方法论、文化背景及对个体的心理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认识存在差异,形成对课程的不同看法,进而演变成不同的价值取向。[1]有学者认为,课程的价值取向代表的是一种价值倾向性,主要表现在人们在制订和选择课程方案及实施课程计划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倾向性,换句话说就是人们对课程的有意识的选择和取舍。[2]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靳玉乐、杨红等人。李广、马云鹏等人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价值取向在课程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对其进行了定义。他们指出课程价值取向是课程价值的主体按照当前的认识水平,以一定的客观价值标准为依据,在价值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与行为趋向。[3]审视种种有关价值取向的含义,尽管角度不同,表述也各异,但共同之处是都认为价值取向是连接价值观念和行为的桥梁。因此,可以说课程价值取向是联系理论与实际的中间环节。
从对课程价值取向的概念界定上来看,人们对课程价值取向概念的认识有较高的一致性。从性质上来看,课程价值属于课程问题的哲学层面;从表现形式上看,课程价值取向课程主体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而表现出的行为或心理的倾向;从功能上看,课程的价值取向对课程实际的设计、编制、实施、评价都起制约作用。因此,课程价值取向的不同不仅会影响人们对课程的整体认识,而且对课程开发过程的各个环节及课程评价的标准等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
二、国内有关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的成果
(一)课程价值取向类型的确定化
陈玉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纷繁复杂的课程价值观归纳为: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和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三种,这是我国学者普遍认同的课程价值取向存在的三种形态。在《课程价值论》一文中,他指出:“以知识本位价值取向的课程‘必须根据知识本身的状况和逻辑来组织’。社会本位的课程,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作为基本取向,集中地表现在国家主义的教育课程中。学生本位课程价值取向在于为每个学习者提供真正有助于其个性解放和成长的经验,重视人的存在,强调学习的内部动机基础。”[5]陈玉琨将课程价值的类型划分为知识、社会、学生三种,无疑为价值判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使研究者在纷繁复杂的课程哲学的研究中找准价值取向准确的定位。但是,它也可能会产生人为分隔的痕迹,因为课程价值取向不仅存在于价值主体的判断之中,而且要考虑教育的特点。教育是合规律性的存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既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和科技的进步,又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因此,不存在仅以其中某一项为价值取向的单一的课程价值,而是体现在价值判断过程中更倾向于其中某种价值。
(二)课程价值主体更倾向于以学生为本位
人的主体地位的不断强化扩展到教育领域表现为对学生主体性的不断关怀。从卢梭的《爱弥儿》中对遵循自然规律,发展儿童天性的启蒙到20世纪杜威提出的“三中心”,无一不体现学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这对我国教育的影响十分深刻。针对我国以往课程价值取向中过于重视社会的价值和知识本位的倾向,课程设置中忽视学生的需要,不少学者提出了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主要从教育价值主体的维度分析,认为社会和个人是价值关系中的主体形态,强调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弘扬人的主体性。杨军、万明钢通过对20世纪课程价值取向演变的分析,指出从教育价值取向应从“化人”转向“人化”,充分意识到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6]也有学者从课程政策研究角度指出课程在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价值选择上应该坚持两者辩证统一基础上的个体本位优先。[7]还有学者通过课堂实践观察,运用质性分析的方法指出课程价值应该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8]总之,从价值主体的角度出发,在社会和人的主体作用的比较中,应更强调人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中则是更强调学生本位。
(三)课程价值取向结构走向融合
由于不存在以单一价值的课程,从而使课程在其价值表现形式上出现多样性。从价值取向的结构上来看,仅支持某一单一课程价值的学者不多,更多的学者趋向于将社会、知识和学生三种价值取向进行融合。而在论述三者关系时,不少学者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中,以学生取向为主体,社会和知识取向相协同的观点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同。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有陆启光、张瑞玲等人。陈玉琨等人则认为社会、知识、学生三者在课程价值取向上体现的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他指出教育和课程只能在尊重教育规律、尊重科学逻辑的基础上为社会发展服务,同时背离了社会需要的教育自身也会成为问题。[9]苏强以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为理论依据,提出了发展性课程观,试图将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10]
从课程价值取向结构的研究中,我国学者看到了学生、社会、知识三者之间并不是唯我独尊的,三者存在一定的联系,并起到制约作用。他们试图将三者有机组合,从而使课程结构更趋合理化。问题关键则在于知道三者是如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把三者的有利面扩大,共同促进课程的发展。
(四)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视角的多样化
课程是一种多样化的存在。对于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部分学者已经不满足于从教育本身来探讨,而是试图从多种学科背景之下对课程价值取向进行研究。
课程的属性决定了课程必须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以文化学为基础对课程进行研究则形成课程文化学这门学科。[11]一些学者试图从更高的角度审视现代课程价值取向,将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置于文化的角度,这一部分的研究较为充分。从文化视角审视课程价值,主要是探讨课程价值与文化的关系。一种观点认为课程本身就是作为一种文化选择的结果。丁钢认为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象征。[12]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课程与文化相互制约。靳玉乐、杨红通过文化历史的考察,得出课程能对文化进行选择与传递。另外,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价值取向。[13]基于这方面研究的还有李广、马云鹏等人。从文化视角对课程价值研究较为深入的还有刘旭东等人,他指出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就是人文精神,课程应致力于人文精神的培养。[14]
还有学者从伦理学角度审视课程价值取向,提出了课程价值主体的选择应该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核心,课程价值的内涵选择以非功利性取向为旨归。[15]王牧华则根据生态主义价值论提出了生态主义观的课程价值取向,具体表现为承认价值存在的普遍性和自然价值的内在性。[16]还有学者通过对课程政策和实践层面的教师的课程价值取向对课程价值取向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现状的分析
在我国,有关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大多建立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之上,早期主要是对国外有关研究的介绍。我国学者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基于本土化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课程价值取向总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相联系。我国的文化沉积深厚,有关教育理论与思想的论述更是博大精深,基于我国国情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课程价值取向的进一步发展还应处理好与我国教育实际和文化基础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并具有本土气息的课程价值取向观。
针对社会、学生、知识三方面的关系,不少学者提出了从实然走向应然。课程价值取向是主体对课程的总的看法和倾向性,它是在综合地审视多方面价值的基础上进行的选择和判断。因此,当前研究中对于课程价值取向的内容不再拘泥于非此即彼的单一关系,在课程价值结构的构成方面许多学者都试图从整合的角度分析和研究。同时,学生的需要是课程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考虑因素。在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以往课程设置中对学生主体的忽视,指出课程价值取向更人性化,价值主体应更突出学生本位,关注学生的实际和活动。但值得注意的是,学者们更多探讨的是对于社会、学生、知识三者应然的结合,而应然如何在实然中得以体现还需进一步加强。
通过对搜集的文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有关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在方法上主要以哲学思辨和教育学描述及解释为主,仅有为数不多的研究采用政策分析和质性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还需进一步加强。同时,我国有关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上。由于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高度,对课程的实际操作方面的指导作用不明显。不少学者试图从多学科的视角审视课程价值取向,他们从伦理学、文化视角、生态主义观和实践层面的教师课程价值取向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这一部分的研究除了文化视角的研究较丰富外,其他研究的文献数量还十分有限。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还要借鉴其他学科研究的成果,从而扩展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国外关于课程取向的研究及对我们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1998(3).
[2][13]靳玉乐,杨红.试论文化传统与课程价值取向[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6):62.
[3]李广,马云鹏.课程价值取向:含义、特征及其文化解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4].课程价值取向的时代走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0).
[5][9]陈玉琨.课程价值论[J].学术月刊,2000(5).
[6]杨军,万明钢.从“化人”到“人化”:20世纪课程价值取向演变探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总第120期).
[7]王玲.课程政策的价值取向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0(1).
[8]姜美玲.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价值取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质性研究启示[J].江西教育科研,2002(11).
[10]苏强.发展性课程观:课程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J].教育研究,2011(6).
[11]靳玉乐,罗生全.在课程论研究三十年成就、问题与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09(1).
[12]丁钢.价值取向:课程文化的观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14]刘旭东.文化视野中课程的价值取向[J].教育评论,1997(6).
关键词:评价;专业知识;学习兴趣
与普通教育不同,中职教育的目标定位为职业化教育,向社会输送职业型人才,提升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而地理作为一门知识性学科,其并不像其他专业性学科那样备受学生青睐。在中职教育中,轻知识重专业技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加之地理学科存在抽象、涉及范围广的特点,中职学生基础较差,这些都导致中职地理教学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
一、注重对中职学生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首先,教师应该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即中职学生地理课堂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树立地理学习观念,帮助学生对地球、自然有所了解,以拓宽学生的眼界。因此在中职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结果,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针对中职学生基础较差、兴趣不高的特点,教师应该在过程性评价过程中注重鼓励性评价,将鼓励性评价贯穿到日常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实现过程性评价的日常化和通俗化。在过程性评价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日常课堂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学会分析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能力及方法。如在讲授区域地理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我国哪些区域有哪些特点,还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区域,通过课后收集资料、当堂讲解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并将学生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参与热情、资料收集方法、课堂讲解程度等全部纳入教学评价过程中去。再如,针对中职学生基础较差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评价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关注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而应该在学生以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只要发现学生有进步,即使只有一点,教师也不应该吝啬自己赞美的语言。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多给学生肯定性、鼓励性的语言,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注重专业与知识评价的融合
针对中职学生专业性强的特点,为了更好地促进中职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和知识技能的提高,并将二者予以有效融合,实现课堂教学过程评价的双重性。要实现这种过程,首先教师要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并对自己所教授专业的学科特点有所了解,在课前做足准备,建立一套符合学生专业特点的中职课堂教学过程评价体系。如对铁道运输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讲授时,教师要明确该专业涉及的地理内容主要针对运输方式的选择和旅游资源的分布。在教学涉及这两方面的内容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铁道运输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专业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让该专业的学生针对教学内容结合专业进行讲授,并对这一过程进行评价;再如在对音乐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明确其与地理相联系的内容主要为区域地理,而音乐中涉及的民族音乐则会与区域地理有效联系。如在讲述我国西部区域地理环境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讲述西部音乐的特点,并试着让学生分析这种音乐特点反映了这一区域的什么特点。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予以有效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知识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一举两得。
三、注重对学生的活动性过程评价
针对当前中职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中职教师不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注重知识的讲授,还应该注意适当组织相关的活动与实践,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课堂活动作为中职地理教学的重要部分,对其的评价更加全面,不仅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包括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力,其中学生在该过程中的诸多表现也是课堂评价的重要部分,教师更能根据学生的表现充分了解学生。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准备过程、活动过程中的诸多表现,如活动能力、协作能力等进行评价。地理的学习往往需要进行考察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地区进行考察,如考察农作物与地理位置的联系,将学生在考察过程中的考察方法、考察能力等记住,同时还要对学生事后的考察报告等进行评价。再如为了活跃课堂,教师可以针对特点进行“你画我猜”的游戏,在区域地理中教师可以通过让一个学生画省份地图,另一个学生猜省份名称和省会城市的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掌握程度等进行评价。
总之,为了改变中职地理课堂效率不高的现象,教师应该建立科学、有效、合理的课堂教学过程评价体系,拓宽评价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力等,促进学生学习,课堂教学过程评价应该全面而具体,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中职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我校小学二年级(水平一)的学生为对象,教师教授《立定跳远》教材内容的第一次课为课例进行教学过程性评价的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相关的图书和期刊,全面了解小学体育教学过程性评价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专家咨询法
通过咨询体育教学领域的专家,进一步深入探讨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主体、内容和方法,有效地融入到立定跳远的教学过程中去。
1.2.3问卷调查法
在教师教授完立定跳远的课后,分别向观摩教师和参与学生现场发放《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调查法》进行问卷调查。本次向教师共发放问卷20份,回收20份,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100%。向学生发放问卷40份,回收问卷40份,有效问卷38份,有效率为95%。
2.2.4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1.5进行分析和处理。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2.1.1在立定跳远的教学过程中,评价主体以教师评价为主,辅以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小组互评等多种评价相结合。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从不同的主体视角中得到肯定和认可,促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和发展,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
2.1.2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内容,体育教学过程的评价内容也是多样化的,本研究主要对学生学习态度、体能、知识与技能、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师生对评价内容的调查评价等级均以优秀为主。
2.1.3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采用了不同的教学评价方式,从调查结果看来,师生对评价方式的运用调查评价等级均以优秀为主。
2.2建议
2.2.1 在体育教学过程性评价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使每个学生的体育技能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体育专业 篮球专修课程 评价体制
一般来说学习评价是教育评价的核心内容。因为学习评价不仅反映了课程的最终结果,也是教学结果的反映。篮球专修课主要包括篮球理论知识、篮球技能和篮球战术水平的课程。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花费4个学期的时间学习这门课程,教学实践将近占据了总教学时数的20%。在传统的教学方式里,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程的评价方式就是采用终结性的考核评价。这种考核方式注重客观测定与定量的分析,强调对学生的最终评价,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进步、学生个性的发展。终结性评价方式使得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看不到进步的自己,导致学习热情的消退。所以必须重视体育专业篮球专修课程的过程性评价。
一、过程性评价
所谓过程性评价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当一个教学单元或一系列教学活动结束时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不同层面的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一样重视客观测定与定量分析,但过程性评价还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主观判断和定向分析。新时代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体育课程由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所以我国的学校也应站在素质教育的新起点,创新性的构建篮球专修课程过程性评价机制,不断探索运动技术类课程评价体系的新方向,有计划的实现篮球专修课程学习评价的多元化和科学化,为体育教育事业提供高素质的体育人才。
二、过程性评价对篮球专修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
(一)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水平
一般来说,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是依照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对预定教学目标的达标程度和总体认知水平进行客观的分析,对学生认知能力在各目标层次的分布特点进行评估。布卢姆教学目标理论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运动技能领域从低到高主要分为四个层次:模仿、操作、精确化和连接。模仿指的是教师已经展现过的技战术方法的重复,操作主要是指独立完成某项技战术行为,精确化是指学生能够准确的完成复杂技战术的行为能力,连接是指学生能够有效的完成高难度技巧或者一系列复杂技战术行动的衔接并形成新的动作技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长此以往,教学目标达到连接的层次,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提高有显著影响。
(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态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态度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篮球教学中教师看采用观察法和交谈法来分析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依据学习评价原理,针对运动专业的篮球课程进行多期考评实施,提高学生对篮球专修课的兴趣、端正学习课程的态度,达到教学目标。
(三)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
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是学生学习篮球专修课的外在表现,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反馈信息。在教学过程坚持过程性评价的使用,不仅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还可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过程性评价机制的实施,让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与进步,从而拥有了学习的信心,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坚持锻炼的习惯。
三、过程性评价实施要点
(1)在教学活动中具体实施过程性评价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评价主体双方的互动。二、教师学生的评价方式要多种多样,不要单调统一,导致学生对评价真实度的怀疑。三、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面应该是多元化的。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学生的发展。
(2)评价以尊重学生为前提。教师应该承认学生在篮球专修课程中的表现具有差异,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在体育运动课程中,学生因为自身身体素质的差异会有不同的表现,所以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于学生身上。教师和学生开展具有互相鼓励的对话,充分尊重学生,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和挑战自我的勇气。
(3)评价以鼓励宽容为主。许多名师都认为鼓励是教育最为有用的法宝。教育的根本在与对学生的唤醒、激励和鼓舞。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空间,积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行学习,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当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错误的出现是难以避免的,教师应该秉着宽容的心态对待,允许犯错,并帮助学生改过。
(4)评价应该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教师应该建立自评、师评和互评体系。自评就是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师评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互评是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只有这样的评价体系,才能完整的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性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督促学生自我鞭策。
(5)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制作一些在教学评价中应用的学生进步记录档案。档案中的内容可包括:课堂成绩、教师的表扬、学生的体验、同学评价等等。只有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详细记录在案,才能时刻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结语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也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的教育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对学生的评价不能简单的停留在学期终结时的成绩考核,而应加强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态度、个性发展、成绩进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各个方面全方位的评价,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袁玉涛.高等体育教学与学习评价的创新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0,(08).
[2]张健,潘绍伟.建国后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标准研究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03).
关键词 过程性评价 航理课程 飞行人才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飞行人才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贯穿行人员的整个职业员涯。所以对于航空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是结论性或者结果性的,应是过程性和发展性的。进行过程性评价有利行人才的长远发展。
1过程性评价
1.1什么是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就是在事物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具有导向、激励、诊断、调节作用的分析和评价。就教学活动来说,过程性评价是对学员学习活动和教员教学活动的过程进行观察评价。
1.2过程性评价的意义
过程性评价对于学员来说是客观性和全面性的评价。使学员及时暴露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缺陷,培养学员的学习情感,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水平。过程性评价也是引领教员提高自身专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过程性评价可以对教员从组织课前学习到课上教学,再到课后作业练习的整个过程进行客观评价,从而使教员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达到及时评价,自我调整,整体提高的良性循环。
2航空理论课程特点
2.1各学科相关性强
飞行人才运用航理知识指导飞行训练时,是多门学科的综合运用。这就要求在航理课程学习时将各门课程的内容融会贯通。教员在授课时要重视与其他学科交叉内容或相关内容的讲解,使学员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利行技术的全面掌握。
2.2理论与实践有效衔接
航理课程的主要和直接的目的就是指导飞行实践,所以教学的侧重点应是理论在实际飞行中的应用,必须将理论知识与飞行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做到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源于实践
2.3课堂的“主角”是学员
如果学员在航理学习阶段,延续了以往教学中被动学习的习惯。总是认为自己被动的接受知识,对于相对较长的基础航理学习,就渐渐地失去了兴趣。学员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未来知识的运用者,应将学员作为课堂的主角,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融入教学的全部过程和环节。
3构建过程性评价体系
3.1参与评价人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人员都应是参与评价的人员,包括学员、教员、教辅人员和同行专家等。上述人员通过民主参与的方式共同构成过程性评价的参与者。
3.2评价内容
3.2.1学习方式
学员的学习由内在动机产员,为满足兴趣、探究意义而自发、主动学习。从短期看,学员的学习方式是相对固定的。从长期看,学员的学习方式是不断变化并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我们可以通过过程性评价确认学员的学习方式,了解学员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质量。
3.2.2学员能力发展的过程性成果
在学习过程中,以过程性评价作为交流的平台,通过学员之间的相互观察和提醒,可以促进他们不断自我反思,从而提高学习策略和水平。与学习紧密相关而难以通过结果性评价衡量的能力因素,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也可以通过过程性评价反映。
3.2.3非智力因素
过程性评价通过考察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如对学习的动机,学习的习惯,以及透过学习过程反映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等,给学员以信息反馈,促进学员进行反思和总结,使其对自身建立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过程性评价的另一个目的是促进教员自身发展,其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考察教员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关注点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了适应军事飞行人才的培养,院校教员应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体现教育的终身化、民主化、信息化。教学方式以培养学员自发主动学习为目的。采用学员参与度更高的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激发学员学习的内动力,提高学员的课堂参与度,促进学员自发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的关注点应由教员自己转向学员,转向学员的学习过程。更多地关注学员是否感兴趣,参与度高不高,学习效果如何等。教学的关注点转移后,教员自然会更新教育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
3.3评价方式
3.3.1以学员为评价主体的自我评价
在评价前学员参阅相关的评价标准:反思通过完成任务学到了什么;查找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寻求未来改进的方向和需求。
3.3.2学员之间为评价主体的互评
加强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为教员提供评价依据。
3.3.3以教员为评价主体的自我评价
教员反思教学内容学员是否感兴趣;教学过程学员的参与度如何;查找教学方式的优势和不足:寻求未来改进的方向。
3.3.4教学员之间为评价主体的互评
可以增加评价结果的相对公正性和透明度。
4总结
采用过程性评价集中体现着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指导下的教学艺术的创新。在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的氛围中获得动力,真正体现出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因与果的重要关系。
参考文献
[1] 徐慧仁.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的价值与策略探究[J].学术t望,2012(8):17.
一、过程性评价方案的设计
首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性评价方案应当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评价指导思想,同时注重过程性自我学习评价、他人评价,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其次,这个评价方案要有一定的尺度和规则,在课程实施前让学生充分了解。第三,评价的尺度和规则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不断修订和完善。
(1)通过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实施课程教学环节的时候,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价,学生可以回头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掌握了哪些知识,与评价标准、学习暂时领先者之间的差距还有多少。这样,过程性评价就起到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在这个评价模式中,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他人的评价感受自己的进步,知晓自己的问题,从而主动掌握自己在这门学科学习中的发展情况。
(2)开展过程性评价的具体方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可以采取布置阶段任务的方式,促使学生逐步实现学习的目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前一阶段的学习,开展下一阶段的学习,实现学习和评价之间的相互交融。首先,明确评价的目的。“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新课改倡导的课程评价理念。过程性学习评价,应该清晰地显示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向。其次,明确评价的具体内容。高中信息技术过程性学习评价内容,包括学科知识、技能的评价,也包括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与积极的学习情感等方面综合素质的评定,即包括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再次,明确过程性评价的参与者。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决定了除知识性之外,还有技能性。因此,这门学科的过程性评价的参与者,应该包含教师、学生、家长、学校以及社会,使评价成为多元的交互活动。根据主体互补原则,应当以学生自评为主,教师、他人评价为辅,配合以社会、家长、学校评价。第四,采取合适的过程性评价方式。本人重点采取电子学习档案评价。强调观察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取得的成果,淡化学生之间的互相攀比,强调关注自己的优点,发现他人的优点。因此,电子档案可以采取开放式的问题。另外,反映学生历程的各阶段学习成果,如作业设计、小报、参赛作品、实验报告、活动记录、小结反思等表明学生学习状况的原始资料,也可以放进学生的个人电子档案。
(3)确保过程性评价的有效实施。评价方案的效果实施如何,关键还取决于学生对过程性评价的理解和认知度。本人认为,首先是培养评价意识。无论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还是对同学的评价,需要在相对宽松的氛围下进行。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适当和学生交流,要让学生有自主话语权,引导他们关注自我评价,并能公平、公正地对他人作出评价,这样学生完成评价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其次,要让学生明确了解评价的规则和标准。好的评价标准,其本身就是教学目标,它有利于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对他人评价的能力。教师对评价标准作出合适的解读后,要允许学生提出修改意见,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评价的基本规则和标准,了解自己的问题和优势,从而有利于学生改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率。最后,师生间交流评价结果。依托过程性评价,师生之间的交流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电子档案的建立,记录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得到保护。师生交流的增多,也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