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财务借贷记账法范文

财务借贷记账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财务借贷记账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财务借贷记账法

第1篇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将会计科目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左方和右方,一般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分别用“借”、“贷”两个记账符号来表示各会计要素的增加或减少。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会计科目的性质及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一般“借”表示资产、费用的增加和权益、收入的减少;“贷”表示资产、费用的减少和权益、收入的增加。初学者对于此类的论述如果死记硬背不讲究技巧的话,刚开始运用借贷记账法会相当困难,因为各会计要素都包含很多会计科目,且各个会计科目的借贷方代表增减情况容易混淆。为此,一些专家及学者对借贷记账法的教学和学习方法不断的进行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借贷记账法的起源和发展;二是借贷记账法中借贷符号的含义和借贷规则的介绍;三是借贷记账法在编制分录的具体应用。然而,很少有学者借助会计等式来判断经济业务会计科目的借贷方向,进而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进行研究。本文针对借贷记账法中借贷方向及其代表的增减情况借助于会计等式作一探讨,以帮助初学者能迅速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进而完成业务核算。

二、会计等式在借贷记账法中的使用技巧

会计等式是运用数学方程的原理描述会计要素之间数额相等关系的表达式,包括静态会计等式和动态会计等式。静态会计等式反应的是静态会计要素,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其表达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动态会计等式反应的是动态会计要素,即收入、费用和利润,其表达式为:收入-费用=利润。下面笔者借助两个会计等式对借贷记账法中的“借”、“贷”方向的确定进行探讨,以达到迅速掌握此方法,顺利完成业务核算的目的。

从图1可以看出,借助两个会计等式对借贷记账法中的“借”、“贷”方向的确定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将动态会计等式作一变形。将其变为:

费用=收入-利润。

其次,将静态会计等式和动态会计等式的变形等式上下对齐,在两行中显示。

第三步,从两等式的等号处画一条竖线。初学者先对会计要素增加情况的借贷方向进行记忆,竖线左边包括资产、费用,其增加在“借”方,这里的费用是广义的概念,即包括期间费用又包括成本。竖线右边包括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其增加在“贷”方。会计要素减少情况的借贷方向正好和增加情况的借贷方向相反。需要说明的是,这两个等式只需关注会计要素,无需看等式中加减符号。

第四步,基于会计等式及其变形,在借贷记账法视角下经济业务的发生主要存在三种情况的会计处理:

第一种情况,只涉及静态会计等式的会计要素中会计科目的“借”、“贷”方确定。

[例1]徐丰公司开户银行收到大鹏公司投入资金10000元。

该笔经济业务涉及“银行存款”、“实收资本”两个会计科目,这两个会计科目属于静态会计等式中的会计要素,分别属于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在竖线的左右两侧进行列示,且都增加了10000元。

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该笔业务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实收资本 10000

[例2]徐丰公司向银行借入三个月期限的短期借款25000元存入银行。

该笔经济业务涉及“银行存款”、“短期借款”两个会计科目,这两个会计科目属于静态会计等式中的会计要素,分别属于资产和负债,在竖线的左右两侧进行列示,且都增加了10000元。

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该笔业务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25000

贷:短期借款 25000

[例3]徐丰公司因缩小经营规模,经批准减少注册资本30000元,并以银行存款发还给投资者。

该笔经济业务涉及“银行存款”、“实收资本”两个会计科目,这两个会计科目属于静态会计等式中的会计要素,它使属于资产要素的银行存款减少了30000元,属于所有者权益的实收资本减少了30000元。在利用会计等式或会计等式的变形等式确定“借”“贷”方向时,只讨论了增加的情况,对于减少的情况,正好和增加情况确定“借”“贷”方向相反,同理,两个会计科目分别在竖线的左右两侧进行列示。

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该笔业务的会计分录为:

借:实收资本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例4]徐丰公司向银行提取现金12000元。

该笔经济业务涉及“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两个会计科目,这两个会计科目都属于静态会计等式中的资产要素,都在竖线的左侧列示,库存现金增加12000元,银行存款减少12000元,属于资产内部变化情况。

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该笔业务的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现金 12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

[例5]徐丰公司向银行借入100000元直接用于归还货款。

该笔经济业务涉及“应付账款”、“短期借款”两个会计科目,这两个会计科目都属于静态会计等式中的负债要素,都在竖线的右侧列示,短期借款增加100000元,应付账款减少100000元,属于负债内部变化情况。

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该笔业务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账款 100000

贷:短期借款 100000

[例6]徐丰公司经与债权人协商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将所欠40000元债务转为资本。

该笔经济业务涉及“应付账款”、“实收资本”两个会计科目,这两个会计科目都属于静态会计等式中的会计要素,都在竖线的右侧列示,实收资本增加40000元,应付账款减少40000元,分别属于所有者权益和负债,是等式右边会计要素变化情况。

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该笔业务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账款 40000

贷:实收资本 40000

[例7]经批准徐丰公司将盈余公积80000元转增资本。

该笔经济业务涉及“盈余公积”、“实收资本”两个会计科目,这两个会计科目都属于静态会计等式中的所有者权益要素,都在竖线的右侧列示,实收资本增加80000元,盈余公积款减少80000元,是等式右边会计要素变化情况。

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该笔业务的会计分录为:

借:盈余公积 80000

贷:实收资本 80000

第二种情况,只涉及动态会计等式的会计要素中会计科目的“借”、“贷”方确定。这种情况一般指损益月末结转。

[例8]2013年12月31日,为了计算本期损益,徐丰公司将本期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82000元,营业外收入10000元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该笔经济业务涉及“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本年利润”三个会计科目,这三个会计科目都属于动态会计等式中的会计要素,都在竖线的右侧列示,主营业务收入减少82000元,营业外收入减少10000元,本年利润增加92000元,是动态会计等式右边会计要素变化情况。

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该笔业务的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收入 82000

营业外收入 10000

贷:本年利润 92000

[例9]2013年12月31日,为了计算本期损益,徐丰公司将本期发生的主营业务成本350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5300元、销售费用7480元、管理费用16450元、财务费用600元和营业外支出2000元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该笔经济业务的发生,要求企业进行期末费用的结转,即从“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外支出”转入“本年利润”账户,成本费用支出类在竖线的左侧列示,利润在竖线的右侧列示。

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该笔业务的会计分录为:

借:本年利润 66830

贷:主营业务成本 35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5300

销售费用 7480

管理费用 16450

财务费用 600

营业外支出 2000

第三种情况,静态会计等式中的会计要素和动态会计等式的变形等式会计要素混合在一起,所涉及的会计科目的“借”、“贷”方确定。

[例10]2013年12月13日,徐丰公司向东海公司销售100件01产品,每件售价300元。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30000元,税款5100元。全部款项共计35100元已通过银行转账收讫。

该笔经济业务涉及“银行存款”、“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三个会计科目,分别属于资产、收入和负债要素,且银行存款增加35100元,收入增加30000元,增值税税金增加5100元。分析该笔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的“借”、“贷”方向时需同时借助两个等式,即静态会计等式和动态会计等式的变形等式。“银行存款”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两个会计科目分别属于静态会计等式中的资产和负债要素,分别在竖线的左右两侧列示,而“主营业务收入”属于动态会计等式的变形等式中的收入要素,在竖线的右侧列示。

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该笔业务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35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

[例11]2013年12月31日,徐丰公司计提本期银行短期借款利息600元。

该笔经济业务涉及“财务费用”、“应付利息”两个会计科目,分别属于费用和负债要素,且财务费用增加600元,应付利息增加600元。分析该笔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的“借”、“贷”方向时需同时借助两个等式,即动态会计等式的变形等式和静态会计等式。

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该笔业务的会计分录为:

借:财务费用 600

贷:应付利息 600

三、应用说明

使用这种方法来确定“借”“贷”方向,初学者必须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熟练掌握静态会计等式和动态会计等式的变形等式。二是熟悉各个会计要素包含的会计科目,且看到会计科目就能够归入其所在的会计要素中。三是初学者看到业务题,必须能够确定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四是这种方法是针对初学者刚一接触借贷记账法时采用,等熟悉这种方法后,就不必再借助会计等式来判断“借” “贷”方向。

参考文献:

第2篇

在日常的会计业务处理中,发现错账以后,要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更正方法更正。常用的错账更正方法有:划线更正法、补充登记法和红字冲销法。应用这种方法更正错账时,先用红字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更正第x号凭证错误”,并据以用红字金额登记入账,以示冲销的错帐更正方法。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要求:对于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或事项,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予以登记,如果一个账户记入了借方,另一个账户就必须记入贷方。举例说明错账更正不能遵循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例1]某企业用银行存款6000元支付短期借款利息。这项业务应借记“财务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但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误将“财务费用”科目填写成“管理费用”科目,并已登记入账。

原先的错误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6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企业的短期借款利息,是企业的一种筹资费用,应当计入财务费用。因此,会计处理上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一是填制一张与原先会计分录完全相同的红字记账凭证,并以红字金额入账后,再填制一张内容正确的蓝字记账凭证,据以入账。

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6000 (红字)

贷:银行存款 6000(红字)

借:财务费用 6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二是填制一张与原先分录借贷方向相反的蓝字会计分录,以示转出,然后,再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并据以入账。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6000

贷:管理费用 6000

借:财务费用 6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第二种账务处理方法。银行存款账户的借方,登记的是银行存款的增加数,其贷方登记的是银行存款的减少数。而这里,既没有增加银行存款,也没有减少银行存款,只是出现了记账错误,管理费用亦是同样道理。显然,这种记账方法违背了账户登记的内容。

以上两种账务的方法,第一种需要做两笔会计分录,登记两次账;给记账工作带来了麻烦。在经济业务非常繁多的情况下,会增加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错账的可能性。第二种记账方法,不符合账户登记的实际内容,违背了会计准则的客观性原则。在以上的会计分录中发现,其贷方所记的账户、方向和金额,并没有出现错误,出现错误的,只是借方的账户。因此,对于贷方账户,我们不必去处理。我们需要处理的,只是借方的账户和金额。因此,只要编制红字凭证冲销管理费用,蓝字凭证计入正确账户就可以了。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6000 (红字)

财务费用 6000 (蓝字)

这样,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在这里就不适用。

[例2]某企业购入材料一批,价值50000,材料尚未验收入库。这项业务应借记“材料采购”,贷记“应付账款”,但会计在选择会计科目时,误将“应付账款”选为“应收账款”,并据以入账。会计分录为:

借:材料采购 50000

贷:应收账款 5000

处理这笔经济业务,也是有同样的两种方法。一是红字冲销原记账户,再填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据以登记入账;二是做与原先相反的账务处理后,再按正确的会计分录填制记账凭证,据以入账。

第一种账务处理的会计分录为:

借:材料采购 50000 红字

贷:应收账款 50000 红字

借:材料采购 50000

贷:应付账款 50000

第二种账务处理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 50000

贷:材料采购 50000

借:材料采购 50000

贷:应付账款 50000

分析这笔业务,其借方账户、金额并没有错误,只是贷方出现了错误。因此,只需纠正贷方所记账户和金额就可以。

贷:应收账款 50000(红字)

贷:应付账款 50000(蓝字)

这与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相违背。但并不违背账务处理的基础。笔者认为,只要不违背资金平衡公式,又能减轻记账负担,降低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也不必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二、增值税账务处理与借贷记账法的关系

会计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它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向谁提供财务报告。二是报告使用者使用怎样的信息。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政府、投资人、债权人和其他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人;税务会计的目标是向税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税收决策或经济决策的会计信息。税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各级税务机关。因此,在设计应缴税金有关账户的时候,既要方便会计人员记账,又要考虑到国家税务机关的需要。做到两者兼顾。表1、2是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的两个明细账户简单格式。

其中,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由于不涉及有关账务处理,所以使用了简化的T型账户格式。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账户结构看,如果遇到因某种原因购货方退货,在退还因退货涉及的增值税时,只能以红字冲销,而不能作反向处理;销货方在处理因销货退回需要退换增值税时,也需要在贷方红字冲销,亦不能做反向账务处理。如果非要进行进项税额或销项税额的反向处理,那只有增加三级账户了。这样,势必增加设账的成本和麻烦,对于经济业务不多的中小企业,是不适用的。

三、增值税销售退回的两种情况

一是销货退回的购货方账务处理。购货全部退回,在未付款并未作账务处理的情况下,购货方只需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退还给销货方即可;如果已付款或者货款未付但已做账务处理,而发票联和抵扣联无法退还的情况下,购货方必须取得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及索取折让证明单”送交销货方,作为销货方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合法依据。销货方在未收到证明单以前,不得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货方收到证明单以后,根据退回货物的数量、价款、税款、或折让金额,向购买方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例3]天华工厂8月2日收到光明工厂转来的托收承付结算凭证(验单付款)及发票,所列甲材料价款5000元,税额850元,委托银行付款。会计分录如下: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

贷:银行存款 5850

9月10日材料运到,验收后因质量不符而全部退货并取得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证明单”送交销货方,代垫退货运杂费800元。9月20日收到光明工厂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红字发票联和抵扣联,会计分录如下:

9月10日将证明单转交销货方时,因没有取得销货方的红字专用发票,所以,增值税额不能做账务处理,只能暂时冲销材料采购帐。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光明厂 5800

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5000

银行存款 800

9月20日收到销货方开来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及款项时,除了借记银行存款6650元(5800元的应收账款,800元的代垫运费)外,还需冲销应收账款和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但由于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账户的特殊性,我们无法在贷方予以冲销,只能以红字在借方登记。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66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 (红字)

贷:应收账款――光明厂 5800

按照账户的对应关系,分析以上会计分录,可以发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对应账户,不是应收账款,而是银行存款。这样一来,两个对应账户都在借方,无法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但它完全符合资金平衡公式,记录的结果并不破坏资金平衡关系。

购货部分退出,购进的材料如果发生部分退货,在货款已付,发票无法退还的情况下,应向当地税务机关索取证明单转交销货方,并根据销货方转来的红字发票联和抵扣联,借记“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记账时,用红字记入借方)、“材料采购”。仍以上例:

[例4]天华工厂8月2日收到光明工厂转来的托收承付结算凭证(验单付款)及发票,所列甲材料价款5000元,税额850元,委托银行付款。9月10日,材料运到,发现2000元的材料不合格,天华工厂在征得光明工厂同意后,从税务局开出证明单交与光明厂。并代垫运费500元。9月20日,光明工厂开出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交与天华工厂。

9月10号退货并代垫运费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 2500

材料采购――光明工厂 2000红字

贷:银行存款 500

9月20日收到红字专用发票时:

借:银行存款 2840

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红字)

贷:应收账款 2500

分析以上会计分录,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对应科目仍然是银行存款,而不是应收账款。这样,两个对应科目都在借方,而不是一借一贷。

[例5]以前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验单付款)购进的材料2000千克,5元/千克,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元,材料验收入库时发现质量不符,经与销货方协商后同意折让10%。会计分录如下:

材料验收入库,按折让后的金额入账,并将证明单转交销货方时:

借:原材料 9000

应收账款 1000

贷:材料采购 10000

收到销货方转来的折让金额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及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117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红字)

贷:应收账款 1000

二是销货退回的销售方处理。销货全部退回,如果售出的货物被全部退回,购货方在未入账的情况下,只需将“发票联”和“抵扣联”退还给销售方即可。如果已付款或者货款未付但已做账务处理,而发票联和抵扣联无法退还的情况下,购货方必须取得当地税务机关开具的“进货退出及索取折让证明单”送交销售方。销售方在收到证明单以后,根据退回货物的数量、价款、税款或折让金额,向购买方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售货物全部退回,并收到购货方退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因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对方尚未付款。应该将上述入账科目作反向会计分录。其中,对方代垫的运杂费扣除增值税,余额列作营业费用。并冲减应收账款。

[例6]天华工厂上月26日销售给天方公司的丁产品发生全部退货,已收到对方转来的发票联和抵扣联,上列价款80000元,增值税额13600元,并转来代垫运费500元(应计进项税额35元),和退货费用600元(应计进项税额42元)的单据。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第二、三联与退回两联订在一起保存)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天方公司 94100 (红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5

营业费用 465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000 ( 红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00 (红字)

借:营业费用 55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2

贷:其他应付款――天方公司 600

分析第一笔会计分录,应收账款的对应科目是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和营业费用。而这些对应科目均在借方。所以,借借相对的会计分录,同样违背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销货部分退回,销货部分退回并收到购货方退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一般情况是对方尚未付款。如果销售方尚未登帐,应将退回的该发票联和抵扣联、存根联和记账联以及所填的记账凭证予以作废,然后再按购货方实收数量、价款和增值税额重新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如果属以前月份销售,应将退回的发票联和抵扣联注明“作废”字样,然后根据购货方实收数量、价款和增值税额重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根据作废的发票联、抵扣联与专用发票的“记账联”作为冲销退回当月产品销售收入和相应销项税额的凭据。

[例7]天化工厂上月销售给长城公司的甲产品50000元,退货10 000元,已收到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以及退货运杂费480元的单据,其中运费金额400元。应在退回的发票联和抵扣联上注明“作废”字样,按购货方实收金额和税额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冲销产品销售收入为10000元,冲销销项税额1700元,增加产品销售费用452元,应记进项税额28元。

处理这笔经济业务,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一是根据销售、退回增值税专用发票作废、重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处理退货费用的顺序,登记入账;二是按原发票和新开专用发票价款的差额和增值税差额,冲销“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和应收账款;发生的退货费用也冲销“应收账款”,其借贷差额,作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和“营业费用”处理。

第一种账务处理方法的会计分录为:

(1)销售实现时,天华公司作如下分录:

借:应收账款 5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2)收到退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联和抵扣联及退货费发票。A 在退回的专用发票发票联和抵扣联上注明“作废”字样,并将其与原先的存根联和记账联订在一起,红字金额冲销原记入

账户。

借:应收账款 58500 (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红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 (红字)

B 按实销金额重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据以入账。

借:应收账款 46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00

C 处理退货费用

借:营业费用 45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8

贷:应付账款――长城公司 480

D 因480元乃欠长城公司,故抵消应收账款

借:应付账款――长城公司 480

贷:应收账款――长城公司 480

分析第一种方法的第二步骤,应收账款记了三笔账,如果我们用红字冲销退货的差额,就会省去三个步骤。因此,

第二种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长城公司 12180 (红字)

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 28

营业费用 452

贷:主营业务收入――甲产品 10000 (红字)

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 (红字)

这样,记账的最终结果相同,且减轻了记账人员的劳动量。

分析以上会计分录,可以发现:应收账款的对应账户是主营业务收入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分别属于借贷两方,符合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但是,营业费用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其对应账户是应收账款,且全部都在借方。这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不一致。

综上所述:如果绝对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来处理账务,在采用“红字冲销法”更正错账时,会出现记账的双方都是贷方或都是借方的情形;但这因为一红一蓝,并不违背资金的平衡公式;在用借贷记账法处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务时,也会出现借方相互对应或贷方相互对应的现象, 但因为其金额分别以红字和蓝字分别表示,也完全符合资金平衡关系。因此,我们在处理账务时,并不一定绝对遵循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只要符合资金平衡公式,只有借方或者只有贷方的会计分录,也是允许的。

参考文献:

[1]盖地编著:《税务会计筹划》,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3篇

信息新技术促使人们改变原先的思维方式,重新考虑新的会计方法。美国前会计学会会长井尻雄士教授在80年代初提出了“三式簿记”新概念,美国的阿妮塔。霍兰德等教授提出基于事件驱动法的事项会计,主张打破原有复式记账原理,变原有的货币反映为多维反映,他们的研究都是建立在信息新技术应用的基础之上的。虽然信息新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会计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重构未来的会计格局,但这种重构必须是会计科学性与信息新技术科学性的相互融合与完美结合,忽视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会使会计的发展受到影响。基于这一认识,这里对电算会计中的若干会计方法加以探讨。

一、电算会计中借贷记账法是否不适用

在借贷记账法中,“借”既可以表示增,也可以表示减,而“贷”既可以表示减,也可以表示增,卢卡。帕乔利提出的复式借贷簿记方法之所以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推崇,正是因为其“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锱铢必较、泾渭分明的科学原理。

尽管我国会计实务也曾一段时间对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情有独钟,但最终仍达成共识,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借贷记账法。

本质上说,在借贷记账法中,借和贷只是代表一种符号,而其实质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换句话说,不管是在手工会计中,还是在电算会计中,衡量记账凭证是否采用借贷记账法,主要看其是否体现“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基本原则。在电算会计中,尽管记账凭证库文件的数据结构有“借贷金额”型、“借贷方向”型和“借贷科目”型等几种,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基本实质都是通过记账凭证编号维系着凭证的借贷记账法。

有人以会计软件常以正、负号分别替代借、贷符号为由,企图说服人们相信这一记账法已经难以胜任新形势。应当注意的是,即使借、贷符号在数据库中不采用“借”和“贷”加以表示,也并不表明借贷记账法就可放弃。不可否认,在将借贷记账凭证的发生额登录到总账之后,对于登账后所结计的期末余额往往以正数表示借方余额,而以负数表示贷方余额,甚至在借贷库文件中只设一个金额字段,在该字段中分别以正负号表示借贷方。但所有这些标记都没能改变“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其实质仍然是借贷记账法。这里的正、负号与增减记账法的增减符号的属性风马牛不相及。

从长远来看,随着原始凭证的逐步电子化,记账凭证的自动生成势在必行,届时,何种记账方法使自动生成更可行,当然要根据其科学性而定。智能软件的设计凭借的是科学的方法和严密的思维与推断,而经过了数百年磨练的借贷记账法,无疑是未来智能专家设计会计软件的最佳选择。当然,一味否定增减记账法的科学性也是错误的。

在计算机之中,当采用增减记账法填制记账凭证之后,我们完全可以编写一段简短的程序将其转换为借贷记账法下的相应记账凭证。其转换的主要依据是各该科目的记账符号与所属科目类别。以从银行提取现金为例,在增减记账法下,增记“现金”,减记“银行存款”。现金和银行存款都是资产类科目,对资产类科目,其增加就转换为“借”,其减少就转换为“贷”。依此,也可将借贷记账法下的凭证转换为增减法下的凭证。

事实上,过多地去研究借贷记账法与增减记账法如何在计算机中运行是不明智的。

因为这两种方法仅是用于数据的输入而并非是用于信息输出,换句话说,记账方法与信息用户的需求无关,信息用户所需要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以会计科目为标识的发生额或余额(至少当前是如此)。

二、“反结账、反记账、取消审核”的可行性

至今,尚有不少会计核算软件设置“取消审核”、“反记账”、“反结账”的功能。在实际工作中,这些设置的确给会计人员的会计处理带来许多方便,尽管许多学者对此提出异议,但不少实务工作者却对其依依不舍。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在计算机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反记账的作用不可替代。其理由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大量错误的记账凭证,如果不施行反记账的做法,则将导致账簿中存在大量无用的冗余信息,影响对会计信息的使用。

所谓电算化会计中“反记账”,事实上也就是将一批原先已经登录到账簿上的发生额从各该账户再予以扣减,使各该账簿恢复至该批凭证登账之前账簿的发生额和余额状态。毋庸置疑,没有人会赞同手工会计下采用“反记账”。对手工的账簿记录,为了保证其有案可稽,当其发生错误时,不准涂改、挖补、刮擦或者用药水消除字迹,不准重新抄写。同时,对两种出错情况的更正应当分别加以严格处理:一是登记账簿时所发生的错误,“应当将错误的文字或者数字划红线注销,但必须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二是由于记账凭证错误而导致账簿记录发生错误的,则“应当按更正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记账凭证出错而导致账簿记录发生差错时而发生。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进行相应的修改:一是红字冲销法,二是补充更正法。这些详细而又具体的规定所强调的一点,那就是对出错之处必需留有修改的痕迹。

在电算会计之中,记账错误和记账凭证填制错误仍然在所难免。但由于计算机特定的工作环境,迫使我们不得不改变手工会计原有的更正作法。虽然红线注销法在电算会计中难以操作,但对出错的电子数据,却不能不留下修改的痕迹。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保留错误电子数据,另作更改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登录账簿,换言之,要将正与误两张凭证同存于会计档案之中,同时,其所登录的正与误两处账簿记录并存于同一账簿之中。《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第十八条也作出与上相同的规定:“发现已经输入并审核通过或者登账的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可以采用红字冲销法或者补充凭证法进行更正;记账凭证输入时,红字可用‘-’号或者其他标记表示”。

由上可见,不管是手工会计,还是电算化会计,对出错的修改均强调留有痕迹。

事实上,在电算化会计中,由于电子数据的修改在技术上可不留痕迹,因而更需要对留有痕迹予以强调。

反结账的错误做法也是显而易见的。当期末已经结账并编制企业会计报表之后,如果将其“反结账”,则意味可以对该给账月继续输入凭证数据,无论这些新凭证是否已经记账,都存在账表不一致的错误,而当根据其登账后的账簿重新编制报表,摆在人们面前的两张报表是绝不相同的。如果某一会计期反复操作结账与反结账,并生成相应会计报表,会计信息的生成不啻是在搞数字游戏!

进而言之,将“取消审核”、“反记账”与“反结账”同时使用,其后果更不堪设想:结账后可以再增减当月经济业务,账簿错误可以在原错误之处不留痕迹加以修改,而业已记账和编制报表的记账凭证在取消审核后又可对该记账凭证的电子数据不留痕迹地修改,承认这种逆操作的合法性,又置会计的证、账、表勾稽关系于何地?

它只会给制假者提供机会,而对电算化内部会计控制百害而无一利。这种只顾及方便操作者而不考虑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做法,还需要会计工作规范吗?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首先要评审,正说明会计软件必须遵守包括证、账、表等操作在内的工作规范之重要。

本质上说,上述所有的逆操作,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对记账凭证库文件上的电子数据作不留痕迹的修改。事实上,发现证、账错误而采用红字(“-”号)更正法或补充更正法填制记账凭证,再据以登记账簿、会计报表,并不会给会计人员带来太多麻烦。无论是结账前作为当月凭证的更改,还是结账后作为下月的凭证的更改,对会计人员来说都是举手之劳,何况证、账的错误毕竟不会太多,因而不至于导致账簿中存在大量无用的冗余信息,影响对会计信息的使用。

三、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否改弦易辙

在成本核算过程中,由于各企业生产组织特点和生产工艺流程的不同,致使至今难有通用的成本核算软件面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电子商务活动的普遍展开,成本核算受外部环境影响与日俱增。首当其冲的是,定制式的生产方式及由此而形成的“适时生产控制”(JIT)等生产理念和生产模式。在定制式生产情况下,按批量计算的分批法似可适用,然而,由于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除了要考虑生产组织特点之外,还应当视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而定,即使未来企业生产快捷,但其各自的生产工艺流程的差异却永远存在。无论是单步骤连续式生产。还是多步骤连续式生产,抑或是多步骤装配式生产,都必须在这分批法前提之下再根据各自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管理要求确定各车间、部门的成本计算方法。看来,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诸如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等仍有其存在的必要,只是面对日新月异的外部环境,考虑如何将新酒装入旧瓶而已。

成本信息细化也许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未来市场的竞价、压价的竞争使企业不得不从内部挖掘潜力。以产品为主线,集成了产品设计/制造/控制层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问世,使产品的管理决策、设计开发、加工制造等过程和经营控制等过程通过计算机科学地联结为一个整体,把管理和技术的信息直接用来控制机器进行加工,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纵向集成,进而极大地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在这一背景下,以作业成本管理(ABCM)与”成本企画“(TC/CD)为代表的两大成本管理方法崛起并表现出卓越的成效,并以此为基础,”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ABC)和”目标成本计算“崛起而成为成本计算的生力军,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无论从其形式还是内容都面临着挑战。例如,采用分批法虽然按产品生产周期计算产品成本计算最终产品,但借助于计算机的海量存储的优势,将周期再分割成若干时间段(甚至以天为单位)进行明细计算、汇总与报告,无疑更能适应成本管理的需要。同时,以最终产品为计算对象也显得粗糙与不适时宜,代之而起的则可能是细分至工序、半成品、在产品的成本计算,如此,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也必然要赋予新的内容。

第4篇

关键词:复式记账;箭头法;巧用

会计实务中最基本的记账方法是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能否正确运用,直接影响会计工作的质量。但是,在会计实务工作中,经常出现用错会计科目和用反账户借贷方向的问题。本文遵循阐明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思路,给出了用“箭头法”巧妙解决以上问题的新方法。

一、借贷记账法会计实务操作中常见问题的表现

1.不能从经济业务中抽象出对应账户

会计实务中,经济业务往往以一件件的事例出现,需要会计人员从这些经济业务事件中分析抽象出与之对应的会计账户。但是在会计实务中,经常出现经济业务和对应账户链接不起来的怪现象。如“财务费用”会计科目,就经常被错误地改用为“财务利息”。

2.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清晰,借贷方向易出错

复式记账要求,每项经济业务发生时,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都以相等的金额,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相互关联的登记。但是在会计实务中,对应账户之间的方向出错问题极为频繁。如:在接受投资方将长期借款500万元转为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中,常出现因账户方向用反而致错的会计记录:

借:实收资本 500万

贷:长期借款 500万

很明显,会计科目正确,借贷方向用反导致会计分录出错。

二、借贷记账法会计实务出错原因分析

1.缺乏一个系统的框架结构体系来规范会计要素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报表。尤其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完美展现了六大会计要素对于企业经营概况的描述。但对于初等会计从业人员而言,大多从事的是经济业务的基础会计处理,往往习惯于从小处着眼,不擅于从财务报表的高度来思考会计要素之间的勾稽关系。从理念上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框架,来规范那些不同性质的经济业务及其处于变化中的会计要素。

2.会计教材根据账户的不同性质将借贷方向强行分类的方法,不利于初学者掌握

现行基础会计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先安排会计假设、记账原则等,在教材最后章节才给出财务报表,来汇总之前学习的各个环节。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基础会计的学习过程中没有体现,账户间的对应关系也难以形成有效的互动和对应。

在教学方法上,对于该部分内容,没有开创性的归类。照搬教材,死记硬背,将下表1的格式作为记住账户“借”、“贷”方向的法宝。只介绍“借”、“贷”二字,完全失去其原始的字面意义,变成纯粹的记账符号或会计专门用语。一味强调“借”、“贷”方向与账户业务的增减无关,那么,“借”、“贷”方向与什么有关,则没有说明。

对于会计实务人员而言,这样机械的归类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为要正确运用这张表格,首先必须按账户的不同性质强行记住它;其次还要回忆会计要素下有哪些具体的会计科目。即:需要将会计业务和对应账户及“借”、“贷”方向之间的关系理清楚。显然,以上以会计要素为单位,将增减关系强行与“借”、“贷”方向的关联是不恰当的。这样的结果是,学习者纵然背会了上表,在遇到具体的会计业务时,还是不会处理。因为该表没有找出经济业务增减变化时,引起的对应账户间的左右方向变化及其借贷方向转换之间的关系规律。

3.个别会计科目字面意思与对应的经济业务含义难以链接与理解

会计的专业性要求在会计业务实务中,采用专门的方法来记录核算经济业务。熟练、准确使用会计科目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功。一般情况下,会计科目与经济业务之间的对应关系较为明显,如原材料、固定资产、应付账款等。但也有一些会计科目字面意思与对应的经济业务性质难以链接与理解。如:“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属资产类,但在盘盈时却记入贷方,盘亏时记入借方,需要特殊账户个别记忆。

4.汉语母语状况,易引发增减与借贷之间的联想

长期的汉语言习惯,使得会计人员见到“借”本能联想为增多,见到“贷”自然联想为减少成为一种本能反应,结果容易陷入会计实务处理中,不分账户,增加必记借,减少必记贷的误区,引起借贷记账方向的混乱。

三、“箭头法”建立的基础

1.观念上的创新

有效解决会计实务处理中借贷方向屡屡出错的问题,化解只能依靠死记硬背,比着葫芦画瓢的尴尬,需要会计实务工作者敢于打破常规,摒弃一切不合理的、固化的思维模式,开创性的建立一个新的框架体系,来规范会计要素的增减与账户借贷之间的对应关系。

2.理论结合实践,引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来规范所有会计要素,开创“箭头法”表达方法,准确定位会计账户的变化

针对借贷记账法会计实务中借贷方向容易出错的难题,首先,必须分析出待处理经济业务的实质是什么;其次,确定对应账户及其性质,分析数量的增减变动情况;最后借助资产负债表中会计要素及相关账户位置,完成账户定位。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原理,将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最终采用在资产负债表上添加箭头的方法,成功将经济业务引发的账户数量增减关系,转换为箭头的左右不同指向,再进一步将箭头的左右方向置换为借贷表达形式。

3.定义“箭头法”

“箭头法”是指会计实务中,以资产负债表的中轴线为基准线,用箭头的左、右方向表示会计要素代表的经济业务数量增减情况,数量增加时,会计要素的箭头方向指向外侧表示扩张;数量减少时,会计要素的箭头方向指向内侧表示收缩;最后将业务对应的会计科目进行整理,向左的会计科目记入借方,向右的会计科目记入贷方,填写相关数字,并试算平衡,完成借贷记账的一种方法。

四、“箭头法”会计实务应用流程

1.用资产负债表定位具体经济业务类型对应的账户

首先将资产负债表抽象简化成“田”字形式,明确表内各会计要素的位置。其次分析经济业务的类型,找准对应的账户名称,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定位。此步骤应非常熟悉,如:支付贷款利息3000元,应马上明白,此业务将引起资产类要素下银行存款账户的减少和负债类要素下应付利息的减少。

2.根据不同账户业务量的增减情况,用箭头在资产负债表上标出方向

完成经济业务对应的会计账户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定位后,以资产负债表的中轴线为基准线,引起账户业务量增加的经济业务,箭头方向向两侧水平画出,表示数量的扩张增加;反之,引起账户业务量减少的,箭头方向向中间水平画出,表示数量的收缩减少。

3.熟记“箭头法”歌谣,读写出会计分录

自创箭头法歌谣:“箭头向外表增加,箭头向内表减少;箭头向左记入借,箭头向右记入贷”。结合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框架,理解记忆。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对应的账户名称和画出的箭头,将箭头方向指向左的账户记入“借”方,将箭头方向指向右的账户记入“贷”方,核算出数量,保持借、贷方平衡。

4.未能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的账户处理

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分析出经济业务涉及的所有账户后,先确定那些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的账户名称及其方向,然后根据“有借必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倒挤”出在资产负债表中空缺的账户及方向。

比如,企业支付行政部门电话费300元。分析:此业务引起资产类下库存现金账户减少300元,库存现金账户的箭头向内画,指向右,借入贷方;但“管理费用”不在资产负债表中,方向怎么办?可以根据“有借必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将管理费用“倒挤”入“借”方,得出:

借:管理费用300

贷:库存现金300

五、实例演示(注:箭头的数字标号与下面每小题的编号相一致)

①大华公司收到投资款80万元。分析:此经济业务将引起资产类下银行存款账户的增加和权益类下实收资本的增加。所以,以资产负债表中轴线为基准,箭头向外侧画表扩张增加。然后将向左的箭头记入借方,将向右的箭头记入贷方,读写出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80万

贷:实收资本 80万

②大华公司提取备用金1000元。分析:此业务将引起资产类下库存现金账户增加,银行存款账户减少。以资产负债表中轴线为基准,库存现金箭头向外画,银行存款箭头向内画。得出左、右两个箭头,根据箭头法歌谣,读写出分录如下:

借:库存现金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③经协商,大华公司将长期借款30万元转增资本。分析:引业务将引起长期借款减少,实收资本增加。以资产负债表中轴线为基准,实收资本箭头向外画,长期借款箭头向内画。得出左、右两个箭头,根据箭头法歌谣,读写出:

借:长期借款 300000

贷:实收资本 300000

④大华公司购买5万元办公设备一台,开出3个月期银行承况汇票一张。分析:此业务引起固定资产增加,应付票据增加。画出箭头,向左的箭头记入借方,向右的箭头记入贷方。得出以下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 50000

贷:应付票据 50000

⑤大华公司采购商品一批金额20000元,税率17%,用于销售,货款未付。分析:此业务引起库存商品的增加,可以抵扣的应交税费增加,应付账款增加。以资产负债表中轴线用基准,分别画出箭头,依次读出左右箭头,得出如下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

贷:应付账款 23400

⑥大华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0000元,税率17%,货款已收到。分析:此业务引起银行存款增加,应交税费增加,箭头向两侧画出,左箭头记借,右箭头记贷,空出收入类账户无方向,再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原则,“倒挤”出主营业务收入账户记入贷方。得出:

借:银行存款 35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

⑦大华公司结转本月销售成本15000元。分析:此业务将引起库存商品的减少和主营业务成本的增加。先在资产负债表中标出库存商品的方向,箭头向内画表减少。然后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倒挤出主营业务成本为借方科目。得出:

借:主营业务成本15000

贷:库存商品15000

以上各例准确验证了“箭头法”的妙用:先分析出经济业务对应的会计要素,继而找出变化方向,以资产负债表为框架,用箭头画出增减方向,结合复式记账原则和“箭头法”歌谣,轻松读写出会计分录。

六、小结

“箭头法”在资产负债表的原有结构上,用箭头图示的方法将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标记为左右方向,进而将箭头的左右方向置换为借贷方向。利用箭头指向巧妙地回避了账户间增减关系和借贷之间的混淆问题。配以“箭头法”歌谣,简单明了,易学易记,在会计实务应用中极具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第5篇

在借贷记账法中,借既可以表示增,也可以表示减,而贷既可以表示减,也可以表示增。尽管我国会计实务也曾一段时间对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情有独钟,但最终仍达成共识,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借贷记账法。有人以会计软件常以正、负号分别替代借、贷符号为由,企图说服人们相信这一记账法已经难以胜任新形势。应当注意的是,即使借、贷符号在数据库中不采用“借”和“贷”加以表示,也并不表明借贷记账法就可放弃。不可否认,在将借贷记账凭证的发生额登录到总账之后,对于登账后所结计的期末余额往往以正数表示借方余额,而以负数表示贷方余额,甚至在借贷库文件中只设一个金额字段,在该字段中分别以正负号表示借贷方。但所有这些标记都没能改变“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其实质仍然是借贷记账法。这里的正、负号与增减记账法的增减符号的属性风马牛不相及。

从长远来看,随着原始凭证的逐步电子化,记账凭证的自动生成势在必行,届时,何种记账方法使自动生成更可行,当然要根据其科学性而定。智能软件的设计凭借的是科学的方法和严密的思维与推断,而经过了数百年磨练的借贷记账法,无疑是未来智能专家设计会计软件的最佳选择。当然,一味否定增减记账法的科学性也是错误的。在计算机之中,当采用增减记账法填制记账凭证之后,我们完全可以编写一段简短的程序将其转换为借贷记账法下的相应记账凭证。其转换的主要依据是各该科目的记账符号与所属科目类别。以从银行提取现金为例,在增减记账法下,增记“现金”,减记“银行存款”。现金和银行存款都是资产类科目,对资产类科目,其增加就转换为借,其减少就转换为贷。依此,也可将借贷记账法下的凭证转换为增减法下的凭证。

二、反结账、反记账、取消审核

至今,尚有不少会计核算软件设置“取消审核”“反记账”、“反结账”的功能。在实际工作中,這些设置的确给会计人员的会计处理带来许多方便,尽管许多学者对此提出异议,但不少实务工作者却对其依依不舍。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在计算机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反记账的作用不可替代。其理由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大量错误的记账凭证,如果不施行反记账的做法,则将导致账簿中存在大量无用的冗余信息,影响对会计信息的使用。

所谓电算化会计中反记账,事实上也就是将一批原先已经登录到账簿上的发生额从各该账户再予以扣减,使各该账簿恢复至该批凭证登账之前账簿的发生额和余额状态。毋庸置疑,没有人会赞同手工会计下采用反记账。对手工的账簿记录,为了保证其有案可稽,当其发生错误时,不准涂改、挖补、刮擦或者用药水消除字迹,不准重新抄写。同时,对两种出错情况的更正应当分别加以严格处理:一是登记账簿时所发生的错误,应当将错误的文字或者数字划红线注销,但必须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记账凭证出错而导致账簿记录发生差错时而发生。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进行相应的修改:一是红字冲销法,二是补充更正法。这些详细而又具体的规定所强调的一点,那就是对出错之处必需留有修改的痕迹。

在电算会计之中,记账错误和记账凭证填制错误仍然在所难免。虽然红线注销法在电算会计中难以操作,但对出错的电子数据,却不能不留下修改的痕迹。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保留错误电子数据,另作更改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登录账簿,换言之,要将正与误两张凭证同存于会计档案之中,同时,其所登录的正与误两处账簿记录并存于同一账簿之中。《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第十八条也作出与上相同的规定:“发现已经输入并审核通过或者登账的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可以采用红字冲销法或者补充凭证法进行更正;记账凭证输入时,红字可用”-’号或者其他标记表示”。

由上可见,不管是手工会计,还是电算化会计,对出错的修改均强调留有痕迹。事实上,电算化会计中,由于电子数据的修改在技术上可不留痕迹,因而更需要对留有痕迹予以强调。

三、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否改弦易辙

在成本核算过程中,由于各企业生产组织特点和生产工艺流程的不同,致使至今难有通用的成本核算软件面市。首当其冲的是,定制式的生产方式及由此而形成的“适时生产控制”等生产理念和生产模式。在定制式生产情况下,按批量计算的分批法似可适用,然而,由于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除了要考虑生产组织特点之外,还应当视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而定,即使未来企业生产快捷,但其各自的生产工艺流程的差异却永远存在。无论是单步骤连续式生产。还是多步骤连续式生产,抑或是多步骤装配式生产,都必须在这分批法前提之下再根据各自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管理要求确定各车间、部门的成本计算方法。看来,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诸如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等仍有其存在的必要,只是面对日新月异的外部环境,考虑如何将新酒装入旧瓶而已。

成本信息细化也许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未来市场的竞价、压价的竞争使企业不得不从内部挖掘潜力。在这一背景下,以作业成本管理与“成本企画”为代表的两大成本管理方法崛起并表现出卓越的成效,并以此为基础,“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和“目标成本计算”崛起而成为成本计算的生力军,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无论从其形式还是内容都面临着挑战。例如,采用分批法虽然按产品生产周期计算产品成本计算最终产品,但借助于计算机的海量存储的优势,将周期再分割成若干时间段(甚至以天为单位)进行明细计算、汇总与报告,无疑更能适应成本管理的需要。同时,以最终产品为计算对象也显得粗糙与不适时宜,代之而起的则可能是细分至工序、半成品、在产品的成本计算,如此,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也必然要赋予新的内容。

EXCEL表处理软件在会计中的使用似乎给了我们许多的启迪。财务会计报表上的各项信息,尽可以通过公式定义的方式对其取数来源详加规定,继而运行报表生成模块,瞬间编制出所需的报表。从本质上说,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制造费用分配以及成本计算单等账表数据都是一系列关系型二维数据,均可以使用EXCEL软件定义、计算并生成用户所需的成本信息。随着表处理软件功能的日益增强,各种产品成本的计算可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频道点播”。

参考文献:

[1]张光正.浅谈电算化会计下的审计[J].西部资源,2011.5.

[2]王朝侠.浅谈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利用[J].会计师,2011.12.

[3]]殷春霞.浅析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8.

第6篇

    初学会计,要掌握的主要会计理论和基本核算方法有:会计基本理论、账户设置、借贷复式记账法、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告、会计核算程序与组织等。其中,设置会计账户、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核算方法都是建立在借贷复式记账法基础上的。可见,要学好《会计学原理》或《会计基础》,首要的任务就是透彻理解并掌握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借贷复式记账法的简称)是世界各国现行通用的会计记账方法,是现代财务会计的核心基础理论。但是,现有的会计学原理或会计基础教材在对借贷记账法作阐述时,大都没能全面和深入剖析,给会计初学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惑。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如果初学者不能在一开始就对其核心内容——借贷记账法深入理解,势必影响后续的会计课程的学习,更别说在以后的会计实务中做到得心应手。笔者通过多年的《会计学原理》和《会计基础》的教学研究与总结,认为要透彻理解和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首先要明确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综合会计恒等式,再根据综合会计等式判断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账户是属于等式左边还是右边类型的账户,最后按两大类会计账户的结构特点和记账规律,对经济业务进行借贷记账。

    二、明确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综合会计恒等式:资产+广义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广义收入现行《会计基础》教材大多以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作为借贷记账的理论依据。笔者认为,正是这些《会计基础》教材对借贷记账的理论依据阐述不完整、不透彻才让会计初学者对会计的核心理论——借贷记账法的理解一头雾水。当然,也有一些《会计学原理》教材以综合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作为借贷记账的理论依据的。结合新会计准则中全面收益理念,笔者认为,将综合会计恒等式“资产+广义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广义收入”或者“资产+狭义费用+损失=负债+所有者权益+狭义收入+利得”做为借贷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最完整、最科学的。因为:

    (一)若以不能涵盖会计要素整体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做为借贷记账的理论依据,由于该会计等式只能反映特定时日企业存量的资金状况,无法全面记录和反映企业在一段时期内大量涉及到收入要素和费用要素的经济业务,也就无法全面、完整、准确地反映企业所有资金的来龙去脉。

    (二)综合会计恒等式“资产+广义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广义收入”由特定的相互依存的会计要素所构成,涵盖了全部会计要素,能科学地揭示各个运动变化的会计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数量上的平衡关系。其包含的经济内容和数学上的恒等关系全面、科学地反映了企业资金运动规律的全貌,将动态与静态的会计要素巧妙地结合起来,体现了资金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该等式右边反映了企业资金所有的来源途径,左边反映了所有资金的运用情况(资金去向),在任何时期或任何时点都是成立的,其科学性和技术性是任何其它会计等式难以比拟的。而且这一等式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联系起来,从而揭示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要素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和数量上的关系。是设置会计账户、进行借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和依据。由此,也奠定了综合会计恒等式在借贷记账法和现代会计中的基础性地位。综合会计恒等式中,等式左边的会计要素记录和反映各种状态资金的占用情况(资金的去向),其所属会计账户的记账方向相同,即: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等式右边的会计要素记录和反映了各种状态资金的来源情况,其所属会计账户的记账方向相同,而且与左边类型账户的记账方向正好相反,即: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三、巧用综合会计恒等式“资产+广义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广义收入”进行借贷记账综合会计恒等式“资产+广义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广义收入”决定了会计账户的基本类别,也决定了各类账户的性质和基本结构特点,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各类账户试算平衡的基础。把综合会计等式和等式两边的两大类账户的结构、记账规律联系在一起,绘成“综合会计恒等式与会计账户结构关系图”(见图1和图2两种表现方式)。“综合会计等式与会计账户结构关系图”形象直观地反映了两大类(左边和右边)会计账户的结构特点及其记账规律。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从借方和贷方两个相反方向,以相等的金额全面地、相互联系地进行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法。会计主体发生了经济业务,如何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即会计实务中填制记账凭证)和登记账户(即会计实务中登记账簿)呢?

    (一)如何编制会计分录

    1.分析判断该笔经济业务涉及哪些账户及其金额,这些账户分别属于哪个类别,是属于以上综合会计等式左边的资产或费用类,还是属于右边的负债、所有者权益或收入类账户。

    2.判断经济业务使得该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若是属于等式左边的资产、广义费用类账户,其记账规律相同,即:增加记在该账户的借方,减少记在贷方,期末余额通常在借方;若是属于等式右边的负债、所有者权益、广义收入类账户,其记账规律相同,而且与左边的资产、费用类账户的记账规律正好相反,即:增加记在该账户的贷方,减少记在该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通常在贷方。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狭义的收入类和费用类账户期末要结转到利润账户上,通常期末余额为零。根据以上两个要点,基本可以分析出经济业务借方和贷方分别涉及到哪些会计账户。

第7篇

[关键词] 掌握 会计等式 账户结构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提供经济管理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参与经济决策。而基础会计是高职高专教育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为以后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未来从事会计工作、使用会计信息奠定理论基础。但通过多年对基础会计的教学工作,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会计基础的过程中掌握账户的结构普遍感觉难度较大,从而影响了对其他知识的理解运用。本文以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为基础进行分析。

一、账户

1.含义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以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2.分类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可以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五大类。

3.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的基本结构具体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和余额等。账户通常分为左右两方,一方记增加,一方记减少。具体哪方记增加,哪方记减少,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经济业务的类型。账户的基本结构通常可简化为丁字账户(或T型账户)表示。

4.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统一地将左右两方分为借方和贷方,在丁字账中,左方固定为借方,右方固定为贷方。在借贷记账法下,不同类别账户的借贷方反映了不同的经济内容。

(1)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在资产类账户中,一般资产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记录在账户的贷方,账户的余额在借方。用丁字账表示为:

(2)负债类账户的结构

在负债类账户中,贷方记录负债的增加,借方记录负债的减少,账户的余额在贷方。用丁字账表示为:

(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在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中,贷方记录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借方记录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账户的余额在贷方。用丁字账表示为:

(4)收入类账户的结构

收入类账户指损益类账户中的收入收益类账户,在收入类账户中,贷方记录收入的增加,借方记录收入的减少,期末将收入的增加额和减少额的差额转入本年利润后该账户无余额。用丁字账表示为:

(5)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成本、费用类账户指损益类账户中的费用类账户及成本类账户,在成本、费用类账户中,借方记录成本、费用的增加,贷方记录成本、费用的减少,期末将成本类账户中的制造费用按一定的标准分摊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后无余额;期末将费用的增加额和减少额的差额转入本年利润后费用类账户无余额。对于成本、费用类账户(主要指生产成本账户)如有余额一般在借方。用丁字账表示为:

二、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指反映各项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表达式。由于它是用数学方程式来表示各项会计要素之间客观存在的数量恒等关系,因此,也称会计恒等式。在不同的情况下,会计恒等式可分别表述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费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三、巧用会计等式掌握账户的结构

复式记账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的一种基本的方法,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我国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作为记账方法。要想掌握借贷记账法,掌握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是关键,而初学者往往难以掌握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因而如何更为方便、有效地掌握账户的结构呢?笔者认为可以借助会计等式来实现。

可以先将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作一个简单的移项处理,即将会计等式改为: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这样,由于资产和费用在等式的同一方,所以记账方向相同,即在借方记增加,在贷方记减少,如果有余额,余额在借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收入类账户在等式的同一方,所以记账方向相同,又因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收入类账户在等式的另一方,所以记账方向与资产类、费用类账户的记账方向正好相反,即在贷方记增加,在借方记减少,如果有余额,余额在贷方。而成本类账户记账方向与费用类账户相同,所以也是在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如果有余额,余额在借方。另外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同属于损益类账户,期末均应转入本年利润账户以结算企业一定期间的财务成果,因而期末结转后应无余额。

如此一来,要掌握账户的结构,就只需掌握变形后的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然后再掌握一种最典型的资产类账户如库存现金的结构,这样所有账户的一般结构也就掌握了。当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一些特殊的账户的结构。如坏账准备、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它们虽均属于资产类的账户,但账户结构正好与资产类账户的账户结构相反,即在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余额一般在贷方。

参考文献:

[1]康述尧:《基础会计》.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第8篇

关键词:会计记账体系;会计恒等式;借贷记账法;记账符号

一、前言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采用借贷记账法作为基本记账方法,它已成为了国际上通用的会计记账语言。而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的第十一条也有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总的说来,借贷记账法的记账原则可以概括为这几句话“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资产、费用增加记录在借方,减少记录在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增加记录在贷方,减少记录在借方”。这寥寥几句看似简单,却是囊括了会计记账的整个体系流程。但是,前人的研究文献并没有对其理论本质进行全面、科学的论证。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和记账规则长期以来也受到不少学者的质疑。在此,笔者在会计恒等式的基础上,通过以下的深入分析来探讨“借贷记账法”的理论本质和经济原理。

二、会计恒等式

1.“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在会计等式体系中,基本的会计恒等式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式1

会计恒等式反映的是一个企业资金的来龙去脉情况。等式的右边是企业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为企业资金的来源;而等式的左边是企业的资产,是企业对从外部获取的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和表现形式。类似能量守恒定律一样,资金权益者向企业投入了多少资金,那么企业就有多少资金可以使用。这是基本会计恒等式的经济含义。

而扩展的会计恒等式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式2-1

扩展的会计恒等式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动静结合。我们对式2-1进行变形,可以得到以下等式: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式2-2

式2-2的右边为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这三个要素均表示企业获得的资金的来源,其中包括投资者投入(负债、所有者权益)和自身经营所得(收入)。而等式右边的两个要素代表的是企业对资金的使用和耗费,具体来说,费用就是企业已经消耗的资源,而资产则是留存在企业里可供未来消耗的资源。因此,在企业的各个会计要素中,资产和费用可以视为属于同一性质的要素,表示资源的使用状况;而负债、所有者权益及收入则属于另一性质的表示资金的来源。

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发生的经济事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情况:

(1)通过负债、所有者投入、经营增收三种渠道从企业外部获得资金来源,从而使得可供企业消耗使用的资源(资产、费用)增加,这种情况就是会计等式的左右两边的要素同时增加或减少相等的金额,不影响等式的平衡;

(2)企业内部可供日后消耗的资源(资产)在经营过程中不断转化为已消耗的资源,这种情况就是等式左边的要素资产减少,费用同等金额的增加,同样不影响等式的平衡;

(3)企业从外部获取了资金来源,直接在外部体系循环,不进入企业内部,这种情况会使等式右边的要素相互之间以同等的金额进行增减变动,比如债转股,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负债同时减少,这个结果也不影响等式的平衡。

由此可见,任何经济事项都会以同等的金额造成会计等式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的增减变动,而最终会计等式的平衡是保持成立的。这就是借贷记账法的规则之一:“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2.会计要素在等号两边的方向

会计恒等式是针对企业这个会计主体的经济等式。对于企业而言,资产才是企业自己拥有的资源,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只是企业记录下的投资者(包括债权人和所有者)对企业的权利要求,它们的本质是属于外部投资者要求的权益。对企业进行经济分析,必须站在企业的角度进行。进行分析时首先接触到的是企业拥有的可供消耗的或已经消耗的资源,然后才去追踪这些资源背后的来源和路径。所以,对企业进行经济分析时的核心应该是企业具有权利要求的要素,即企业的资产;从数学角度而言,被分析要素(即因变量)通常是列示在等式的左边,分析项(即自变量)列示在等式的右边。

因此,资产作为企业真正拥有要求权的要素,应被视为是被分析项,而作为投资方的要求权,即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应被视为分析项。所以在会计等式中,资产列示在等式的左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列示在等式的右边,这是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它既符合会计等式背后的经济意义,也符合我们的数学分析惯用的思路。

三、资产、费用为借增贷减;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为借减贷增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依据是会计恒等式,经过上述分析,可得出了一个初步结论:对于会计等式而言,资产和费用属于同一经济性质的要素,并根据经济意义和数学分析的惯例将其列示在会计等式的左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属于另一经济性质的要素,记录在会计等式的右边。

代表两类不同经济性质的会计要素位于等式的不同方向,因此代表它们增减的记账符号必然是相反的,即当企业发生经济业务事项时,必然有一类会计要素表示为“借减贷增”,而另一个性质的会计要素会相应表示为“借增贷减”。

我们的T型账户,其实可以视为是一个式子,中间的竖线为等号,借贷表示等号的左右两方,当我们把会计要素记录在T型账户的左右两边时,就是我们对该会计要素在会计等式左右两边的记录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结合会计等式和T型账户来分析各个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意义。

根据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如果企业借入资金500,所有者投入权益500,那么企业拥有的资源就是1000,这个可以表示为:

资产(1000)=负债(500)+所有者权益(500) 式3

如果企业继续借入资金100,那么企业的负债将会增加100,同时可供使用的资产相应增加100,这个可以用式子表示如下:

资产(1000+100)=负债(500+100)+所有者权益(500) 式4-1

即: 资产(1100)=负债(600)+所有者权益(500) 式4-2

从式子中可以看出,将负债记录在了等式的右边,最后的结果表现为负债的增加。

而如果企业用自身的资产偿还200的债务,式3就会变成:

资产(1000-200)=负债(500-200)+所有者权益(500) 式5-1

即: 资产(800)=负债(300)+所有者权益(500) 式5-2

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出发,那么这个偿还债务的经济事项也可以用式子表示如下: 资产(1000-200)+负债(200)=负债(500)+所有者权益(500) 式6-1

变形后即:资产(800)=负债(300)+所有者权益(500) 式6-2

企业在等式的左边增加负债200,减少资产200,这样的记录也可以表示与式5-1同样的经济事项。而式5-1与式6-1最终可变形为同一结果。由此可见,对于负债而言,当经济业务发生时,将其记录在等式的右边表示的是增加,而反之则表示为减少。由此可见,负债在T型账户中记录的规则是“左减右增”。

同理可推,资产与费用的记录规则是“左增右减”,而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负债的记录规则是“左减右增”。

而由于在T型账户中,代表左方的记账符号为“借”,代表右方的记账符号为:“贷”,因此,资产和费用的记账规则是“借方表示金额的增加,贷方表示金额的减少”,而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的记账规则是“借方表示金额的减少,贷方表示金额的增加”。

四、结论

综上所述,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的理论依据如下:

1.会计恒等式的成立与资金的来龙去脉有密切关系,正是因为企业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涉及到资金的来源和使用两个方面,因此借贷记账法的规则之一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2.根据我们企业分析的经济本质和惯用的数学分析语言,会计恒等式中资产和费用应该记录在等式的左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记录在等式的右方。

3.根据会计要素在会计恒等式中的记录方向和经济意义,资产、费用记录在T型账户的左边即借方时表示金额的增加,反正则表示金额的减少。这就是借贷记账法中的“资产、费用为‘借增贷减’,而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为‘借减贷增’”。

第9篇

正确的会计分录,不仅能够体现出企业近期的财务状况,更重要地是能够为以后整个企业的发展计划制定提供一定的导向作用。我国的会计发展也是有着一定的历史,对于财务动态的记录方式随着时代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在此,笔者将简要地介绍借贷记账法中的简单会计分录的制作。

【关键词】

借贷记账法;会计分录;单项记载

古人曾说:“零星算之为计,总和算之为会”。而会计分录也正是这些财务活动的具体体现。会计分录的制作对于企业的资金流去向的记载有着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的古代,充满着智慧的古人们,会采用“结绳”、“刻木”等方式来记载身边常事。在后来,随着私有财产的兴起,关于财产的记录方面更是得到很大的改善。现今的人们已经逐渐地运用起了会计分录来记载财务活动,从而明确资金的使用动向。

1 会计分录简要介绍

1.1会计分录的格式

企业制的发展模式是现在市场团体盈利发展模式中一个很常见的模式。关于一个庞大的企业,无论其财务活动有多么的复杂,其会计分录基本准则都是一样的。都是上借下贷,即先记下借出多少,后记下还贷多少。在制作会计分录时随着大家约定俗成的习惯,贷方一定要在借方的下行起头空两个格开始写,另外借方、贷方的金额也需要错开来记录,避免数字堆积,影响审核。借、贷字后均要添加冒号以增加会计分录的简洁性。这样的制作方式,规律且整洁,能够使得财务人员一目了然,能够减少财务工作人员后续工作中的审核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1.2会计分录的制作准则

如前所述,会计分录的制作主要是为了体现出企业财务活动的问题,即是如此,那么会计分录中所涉及的财务金额,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应该是相等的。如果最终的结果不一致,那么财务人员在制作会计分录时,一定在中间出现了什么差错。为了保证会计分录制作的准确性,行业流传中有着一个顺口溜:“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也是说,在制作会计分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保证记录一条借方信息的时候,还要注意添加一条贷方信息。借方、贷方,两个人是双胞胎,一定是成双成对的出现。“借贷必相等”指的是企业最终流出去多少钱,一定会流进来多少钱,不差分毫。

1.3会计分录的制作方法

如今的财务活动不似以前那么简单,况且现今的计算机技术发达,许多企业的财会人员开始使用起会计软件来帮助自己制定会计分录。计算机中数据库的强大数据存取功能会给财务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大的便捷性。如今会计分录中的制定,有着一借一贷式、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贷式。四种会计分录的制定都有着自己的优点,但是它们均是属于双向的会计分录制定。也就说,在制定会计分录的过程中,我们都需要记录借方、贷方。但是近期,出现了一种单向的会计分录制定,即在会计分录中只有借方、或者只有借方。这样的会计分录制定似乎已经是背离了我们最初制定会计分录的原则:“有借必有贷”。究竟这样的会计分录制定法则可行还是不可行,还的需要你我的共同见证。

2 单向会计分录制定的利弊

2.1单向会计分录的制作

单向会计分录的制作口诀是:“记账方向相同,红蓝金额相等”。在单向会计分录中,虽然借、贷不再如影随形,但是此时的红蓝两字开始一前一后了。即红、蓝两字互相冲销,从而保证最终的借贷记录相等。虽说单向记账法没有遵循双向记账法那样的借贷必相等,但是其所采用的红、蓝字想抵消的方式,不过也是双向会计分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换汤不换药而已,从总体上来看,两者都是要保证最终企业财务活动的出入相平衡。

2.2单向会计分录的优点

2.2.1更简洁

单单从会计分录地制作来看,我们就能够发现单向会计分录比双向会计分录更加地简洁。因为单向会计分录只是涉及到了一方,我们无须像双向会计分录地制定那样,从两头抓起。这是单向会计分录审阅上的简洁性。另外在企业财务活动上,其关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具体信息记录也更加简洁。我们知道,借方一般记录地是企业的资金流入活动。但是企业所涉及的资金流入活动有很多种。例如,企业在收纳应收账款时,此笔账款到底是从企业的商品成本结转出来的,还是说这是从企业进货时候被退回的呢?因为企业在进行进货之前,财务方面不可能恰巧地拨出那么多的数额,总会有着盈余或者亏损。这就给了财会人员,分析会计要素时出了难题。但是使用了单向的会计分录时,财务人员能够很快地就了解到该笔资金的性质。所以说,就此来说,单向会计分录比起双向会计更具有简洁性。

2.2.2更便捷

双向会计分录在制作的过程要涉及借方、贷方两方的会计分录制作,自然比单向的会计分录制定要繁琐些。而单向会计分录在制作地过程中只需要巧妙地领用红字、蓝字即可,省略另一方的记载。另外,在企业记录财务活动的明细账时,更是方便省事。例如:“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多采用多栏式账页设置明细账,其借方、贷方均预先印好和填好各栏目名称,但一般不设对应冲减内容的栏目。这类账户若遇有冲减内容的业务,就只能将其以红字记入相应栏目,如销售退回,应冲减销项税额。采用单向分录,就可直接按分录登记。

2.2.3更通俗

会计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能够正确地表达经济业务和资金运动的实质,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简明准确地记录和表述经济业务的实际面貌。如“商品销售收入”账户的贷方反映实现的销售额,借方反映销售退回额,这就使得该科目贷方发生额不真实,混杂了销货退回数。而在编制损益表时,商品销售收入栏选择的是“商品销售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无形中夸大了企业的销售水平,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而采用单向分录后,销货退回数用红字在“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登记,从而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3单向会计分录的弊

总体来说,单行会计的制作还是与我们常年来制作会计分录的习惯相矛盾的。其在制作会计的过程中,只是涉及了一方,并且考虑到另一方的制作,许多财会人员暂时很难从养成已久的习惯中改过来。另外,单向会计分录的适用性也没有双向会计分录那么广,单向会计分录的制作仅仅是涉及一些少有的经济活动,很难将其普遍化。同时,因为单向会计分录是个“蹶子”,不能够像双向会计分录那样肆意变动,限制了会计分录在同一个会计目录下的转换。

3 结语

单向会计分录的制作,毕竟是会计分录制作发展史上一个很重要地跨越。关于财务的单向会计分录制定,还是需要经过一定的完善之后,才能够为大众所接收,所推广。

【参考文献】

[1]旦志红.对几个会计分录编制问题的探讨——基于会计分录概念和会计记账规则[J].

会计之友.2012(24).

第10篇

在借贷记账法中,“借”既可以表示增,也可以表示减,而“贷”既可以表示减,也可以表示增,卢卡?帕乔利提出的复式借贷簿记方法之所以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推崇,正是因为其“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锱铢必较、泾渭分明的科学原理。尽管我国会计实务也曾一段时间对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情有独钟,但最终仍达成共识,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借贷记账法。有人以会计软件常以正、负号分别替代借、贷符号为由,企图说服人们相信这一记账法已经难以胜任新形势。应当注意的是,即使借、贷符号在数据库中不采用“借”和“贷”加以表示,也并不表明借贷记账法就可放弃。不可否认,在将借贷记账凭证的发生额登录到总账之后,对于登账后所结计的期末余额往往以正数表示借方余额,而以负数表示贷方余额,甚至在借贷库文件中只设一个金额字段,在该字段中分别以正负号表示借贷方。但所有这些标记都没能改变“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其实质仍然是借贷记账法。这里的正、负号与增减记账法的增减符号的属性风马牛不相及。

从长远来看,随着原始凭证的逐步电子化,记账凭证的自动生成势在必行,届时,何种记账方法使自动生成更可行,当然要根据其科学性而定。智能软件的设计凭借的是科学的方法和严密的思维与推断,而经过了数百年磨练的借贷记账法,无疑是未来智能专家设计会计软件的最佳选择。当然,一味否定增减记账法的科学性也是错误的。在计算机之中,当采用增减记账法填制记账凭证之后,我们完全可以编写一段简短的程序将其转换为借贷记账法下的相应记账凭证。其转换的主要依据是各该科目的记账符号与所属科目类别。以从银行提取现金为例,在增减记账法下,增记“现金”,减记“银行存款”。现金和银行存款都是资产类科目,对资产类科目,其增加就转换为“借”,其减少就转换为“贷”。依此,也可将借贷记账法下的凭证转换为增减法下的凭证。

二、“反结账、反记账、取消审核”的可行性

至今,尚有不少会计核算软件设置“取消审核”、“反记账”、“反结账”的功能。在实际工作中,这些设置的确给会计人员的会计处理带来许多方便,尽管许多学者对此提出异议,但不少实务工作者却对其依依不舍。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在计算机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反记账的作用不可替代。其理由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大量错误的记账凭证,如果不施行反记账的做法,则将导致账簿中存在大量无用的冗余信息,影响对会计信息的使用。

所谓电算化会计中“反记账”,事实上也就是将一批原先已经登录到账簿上的发生额从各该账户再予以扣减,使各该账簿恢复至该批凭证登账之前账簿的发生额和余额状态。毋庸置疑,没有人会赞同手工会计下采用“反记账”。对手工的账簿记录,为了保证其有案可稽,当其发生错误时,不准涂改、挖补、刮擦或者用药水消除字迹,不准重新抄写。同时,对两种出错情况的更正应当分别加以严格处理:一是登记账簿时所发生的错误,“应当将错误的文字或者数字划红线注销,但必须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记账凭证出错而导致账簿记录发生差错时而发生。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进行相应的修改:一是红字冲销法,二是补充更正法。这些详细而又具体的规定所强调的一点,那就是对出错之处必需留有修改的痕迹。

在电算会计之中,记账错误和记账凭证填制错误仍然在所难免。虽然红线注销法在电算会计中难以操作,但对出错的电子数据,却不能不留下修改的痕迹。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保留错误电子数据,另作更改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登录账簿,换言之,要将正与误两张凭证同存于会计档案之中,同时,其所登录的正与误两处账簿记录并存于同一账簿之中。《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第十八条也作出与上相同的规定:“发现已经输入并审核通过或者登账的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可以采用红字冲销法或者补充凭证法进行更正;记账凭证输入时,红字可用‘-’号或者其他标记表示”。

由上可见,不管是手工会计,还是电算化会计,对出错的修改均强调留有痕迹。事实上,电算化会计中,由于电子数据的修改在技术上可不留痕迹,因而更需要对留有痕迹予以强调。

三、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否改弦易辙

在成本核算过程中,由于各企业生产组织特点和生产工艺流程的不同,致使至今难有通用的成本核算软件面市。首当其冲的是,定制式的生产方式及由此而形成的“适时生产控制”(JIT)等生产理念和生产模式。在定制式生产情况下,按批量计算的分批法似可适用,然而,由于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除了要考虑生产组织特点之外,还应当视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而定,即使未来企业生产快捷,但其各自的生产工艺流程的差异却永远存在。无论是单步骤连续式生产。还是多步骤连续式生产,抑或是多步骤装配式生产,都必须在这分批法前提之下再根据各自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管理要求确定各车间、部门的成本计算方法。看来,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诸如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等仍有其存在的必要,只是面对日新月异的外部环境,考虑如何将新酒装入旧瓶而已。

成本信息细化也许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未来市场的竞价、压价的竞争使企业不得不从内部挖掘潜力。以产品为主线,集成了产品设计/制造/控制层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问世,使产品的管理决策、设计开发、加工制造等过程和经营控制等过程通过计算机科学地联结为一个整体,把管理和技术的信息直接用来控制机器进行加工,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纵向集成,进而极大地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在这一背景下,以作业成本管理(ABCM)与”成本企画“(TC/CD)为代表的两大成本管理方法崛起并表现出卓越的成效,并以此为基础,”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ABC)和”目标成本计算“崛起而成为成本计算的生力军,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无论从其形式还是内容都面临着挑战。例如,采用分批法虽然按产品生产周期计算产品成本计算最终产品,但借助于计算机的海量存储的优势,将周期再分割成若干时间段(甚至以天为单位)进行明细计算、汇总与报告,无疑更能适应成本管理的需要。同时,以最终产品为计算对象也显得粗糙与不适时宜,代之而起的则可能是细分至工序、半成品、在产品的成本计算,如此,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也必然要赋予新的内容。

EXCEL表处理软件在会计中的使用似乎给了我们许多的启迪。财务会计报表上的各项信息,尽可以通过公式定义的方式对其取数来源详加规定,继而运行报表生成模块,瞬间编制出所需的报表。从本质上说,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制造费用分配以及成本计算单等账表数据都是一系列关系型二维数据,均可以使用EXCEL软件定义、计算并生成用户所需的成本信息。随着表处理软件功能的日益增强,各种产品成本的计算可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频道点播”。

同时,由于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以及联机分析处理(OLAP)等技术的采用,成本信息的电子化与实时化呼之欲出,成本计算方法可望日趋准确、科学,成本分析与管理也必将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光正浅谈电算化会计下的审计《西部资源》2011年第5期

第11篇

一、借贷符号具有经济意义

1.记账符号的本质:由数学意义到经济意义。在借贷记账法之前,人们曾广泛使用过“入出”、“收付”等记账符号,这些记账符号的含义是很简单、直观、浅显的,无非就是增加和减少的意思。十多年前还盛行于我国的增减记账法的记账符号也是如此。也就是说,这些记账符号只有单纯的数学含义而没有经济意义。与此截然不同的是,借贷记账法一开始就是作为一种经济意义出现的。借贷的本义是:“借”,就是“借给他”的意思,反映债权增加;“贷”,就是“他借给我”的意思,即债务增加。

2.借贷符号:经济意义抽象化。早期的借贷符号,仅仅表示银行发放贷款和吸收存款等业务而已。但随着经济业务的越来越复杂和借贷记账法的推广,借贷记账法不仅要核算债权债务,而且要把现金、商品、产品、设备等纳入会计对象。为了使借贷记账法能有效地核算会计的全部对象,借贷的含义必须进一步扩展和深化。这就需要对日益复杂的会计对象的各个特殊部分的共同本质进行抽象。这种抽象分为两个方面:①借贷,由表示债权的增减扩展到表示各种资产的增减。这是因为债权和各种货币、货物等资产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都具有价值,都作为经济资源而对企业有用,都属于企业的资产。②债权和债务这两个对象性质不同,但在中世纪意大利的商业银行里,并没有把他们分开核算。当时意大利商业银行一般是按人名设置账户。也就是说,他们把债权和债务记到了同一个账户中。这一做法意味着他们已经承认了这样一个事实:债权和债务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财富的组成部分。这一认识(或抽象)对借贷记账法的形成起了关键的作用!

可见,借贷记账法是建立在这样一个深刻的基础上的:不仅各种资产(包括债权)都有相同的本质,而且负债和资产一样也有相同的本质(负债是一种负资产)。也就是说,会计的全部对象包括资产和负债,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财富。借贷的含义就是指财富的增减。

资本账户出现以后,会计的对象进一步扩展,借贷的含义也随之变化,更进一步抽象。但不管怎么变化,借贷二字总是有确定的经济含义,决不仅仅是一个记账符号。

二、借贷表示财富的增减

企业作为一个营利者,会计核算的对象应该是财富,借贷表示企业财富的增减。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事实上,对财产情况进行核算,一直是会计的基本任务。在早期的会计里,财产情况简单,仅仅表现诸如金钱、粮食、货物和房屋而已。对于这些对象,借表示企业财产增加,贷表示企业财产减少。市场交易中信用关系产生后,产生了债权债务。债权债务应纳入会计核算的对象。

概括地说,会计的对象就是资产和负债。把千差万别的财物和债务概括为资产和负债似乎已经是一种高度的抽象,但我们认为,这种抽象并没有完成。把资产和负债相并列会妨碍我们对资产和负债此同本质的进一步认识——似乎二者是根本不同的两种东西。实际上,资产和负债有相同的本质,并且可以在一起加减运算。它们的共同本质那是财富。也可以说:资产是财富的加项,是正资产;负债则是财富的减项,是负资产。财富就是净资产。借表示财富的加项增加,财富的减项减少;贷表示财富的加项减少,财富的减项增加。可以把借贷的含义概括为:借表示企业财富(净资产)的增加,贷表示企业财富(净资产)的减少。

可是,如果再把视野扩大到另一类要素或账户(即扩大到会计对象的全部)——“资本”,则借和贷的意义又正好相反,因为“资本”是借“减”和贷“增”。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财富和资本其实是一回事,反映的都是同一个客体,数量也相等。资本是资产和负债相抵后的余额,不过是一个平衡项而已。财富和资本是我们从两个角度观察同一个会计对象所得到的两个不同印象。借贷含义之所以相反,主要是为了建立的记账规则的需要,以便借贷试算平衡,查错验证。我们还可以这样认识:“资本”是“财富”的“倒影”,其“方向”当然也应该是相反的。

三、借贷表示权利和责任的变化

企业作为一个市场交易中的民事主体,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享有民事权利。企业会计核算的对象应该是企业的经济权利和经济责任,借贷也可以表示权利和责任的变化。

经济关系的不同,往往导致人们对会计对象的理解也不同。在股份制产生以前,企业是业主的附属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目标就是为业主谋求财富的最大化,因而会计的对象就是财富。两权分离后,企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拥有“法人财产所有权”,企业成为一个利益关系综合体,其目标已经不单纯是财富的最大化,企业的目标应该是:充分有效地利用掌握的资源(各种权利),向所有的资金提供者负责。会计的对象因而转化为权利和责任。

在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对绝大部分资产拥有完全的所有权,因而保护企业的资产权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企业也很少从外界取得大量的资金投入,因而保护投资人权益、切实承担受托责任也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所以,这时的把核算的重点放在财富变化上,不重视对权利和义务的核算。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市场主体,企业要开展大量的经营交易和资本交易活动。在这些交易活动中,必然产生各种复杂的权利(主要是债权)、义务(主要是债务)关系。要经营好一个企业,实际上就是要维护和合法、有效地行使民事权利,恰当地承担民事责任,充分了解面临的机会和风险。在会计上就必须对企业的经济权利和经济责任进行有效的核算。

从的角度来看,法律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企业的经济权利和经济责任是对等的,有多大的权利,就有多大的责任,反过来也是一样的。这种权利和责任的对等性与会计等式(资产=权益)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资产即权利,包括所有权和债权;权益即责任,包括偿债责任(负债)和受托经营责任(资本)。

因为借表示资产增加和权益减少,贷表示资产减少和权益增加,因而有以下判断:借表示权利增加和责任减少,贷表示权利减少和责任增加。然而把权利和责任并列放在一起不利于对借贷本质意义的揭示。我们还要对权利和责任进行抽象:权利和责任的性质是完全相反的,二者对企业的也是完全相反的,因而可以把责任称为“负权利”,权利责任之和就为“净权利”。这样,借贷的经济意义就可以简化为:借表示净权利的增加,贷表示净权利的减少。

四、借贷表示投入和产出

企业作为一个经营者,其工作就是要开展多种经营活动,其经营活动可以看做是一个投入产出过程。如果将会计核算的对象视为投入和产出,那借就是产出,贷就是投入。借表示:①资产增加:通过交易活动增加了财富,是某种交易活动的成果、产出。②负债减少:通过交易活动减少了负资产,卸脱了责任,增加了财富,同样也是某种交易活动的成果、产出。③资本减少:通过交易活动(如利润分配、退股甚至亏损等)卸脱了部分受托经营责任,是某种交易活动的成果、产出。贷表示:①资产减少:通过交易活动减少了财富,是某种交易活动的投入、耗费。②负债增加:通过交易活动增加了债务,加重了责任,增加了财务风险和资金成本,是某种交易活动的投入、耗费。③资本增加:通过交易活动(如接受投资、提取基金等)增加了部分受托经营责任,增加了经营风险和机会成本,也是某种交易活动的投入、耗费。

通过以上可知:凡借,都表示产出(财产的形成、增加或责任的消除),是一种收获,一种成果,一种愿望的实现;凡贷,则表示投入(财产的耗用或责任的产生和增加),是一种牺牲,一种代价,一种投资。

第12篇

【关键词】新制度 事业单位 会计 影响

一、会计主体有所改变

在《原制度》中,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认为是预算资金活动,即“以预算资金活动作为记账主体”。这使得事业单位变成了是国家财政的一个报销单位,事业单位加强自身经济管理的观念淡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四条明确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事业单位自身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事业单位自身的各项经济活动。”这就从概念上明确了事业单位是一个会计主体。事业单位会计主体的确立,有利于事业单位加强自身的经济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也有利于事业单位以主体的身分参与市场竞争,谋求自身发展。可以认为,事业单位会计主体地位的确立,是这次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最主要的内容之一,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改变、会计核算平衡公式的改变、预算内外资金核算方法的改革以及会计报表的改变等,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

二、确定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在《原制度》中,只注重对具体会计核算方法的规定,没有对指导会计核算工作的一般原则作出全面而系统的规定。这种情况对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带来很多不利的因素。《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一次集中、全面而又系统地提出了11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这11条一般原则是:客观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清晰性原则、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专款专用原则、实际成本原则、重要性原则。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确定,对于统一协调各部门、各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会计要素有所改变

在《原制度》中,设置了三个会计要素,即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资金结存。很明显,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事业单位围绕资金运动组织会计核算,不确立事业单位会计地位。《新制度》对此作了根本性的改变,确定了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个会计要素。这五个会计要素的设置,体现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有利于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更好地满足各有关方面的需要,也有利于国际交流。

四、记账方法有所改变

在《原制度》中,记账方法规定采用资金收付记账法。这与当时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依赖财政预算资金以及由此采用收付实现制的记账基础相关。《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八条规定“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改变记账方法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目前的事业单位已经形成收人来源多渠道、支出使用多用途的基本格局,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资金收付记账法难以适应,而借贷记账法有一套完整、严密而科学的方法体系,能适应新形势下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

(2)目前,企业会计通过改革,已经全部采用了借贷记账法,国际上也普遍使用借贷记账法,为与国内企业会计以及与国际会计交流方便起见,事业单位也采用借贷记账法非常有必要。

五、会计科目的设置有所改变

在《原制度》中,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按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和自收自支预算管理单位分别设置三套会计科目,并且还按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分别设置两套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的设置不可谓不复杂。在《新制度》中,所有事业单位统一设置一套会计科目,即会计科目不再按三类预算管理单位设置,也不再按预算内外资金设置,而是按新的会计要素设置。这样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取消了三类预算管理单位的区别,所有事业单位可以认为全部是接受财政的补助,无非是补助金额的多少,补助的金额也可以为零。这样,在各事业单位之间,就不再是阶梯式的差别了,而是平滑式的差别,这有利于国家对各事业单位进行更为科学的经济管理。由此,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也没有必要再区分三类预算管理单位,分设三套会计科目。

(2)《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对事业单位实行“事业单位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的做法,即事业单位预算内外的资金实行统一运行,综合平衡的做法。因此,会计科目也没有必要再区分预算内外,分设两套会计科目了。应该说,《新制度》科目的设置,比《原制度》更科学更简明。

六、预算内外资金的核算方法有所改变

《原制度》实行预算内外资金分别运行,各自平衡的做法。这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包办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的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预算外资金数字极小相关。《新制度》对预算内外资金实行统一核算,综合平衡的做法。这是因为,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合理组织业务收入,增强了单位自我发展的能力。由此,预算外收入较大幅度的上升,并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生存和发展。事业单位大量的预算外收入通过抵支收入转入预算内,抵顶事业经费的不足。预算内外资金的分别核算、各自平衡就好像是一个单位有两套账,各自分别记账、算账和报账。预算内外资金不能统筹安排和合理调度,已经影响了资金的有效使用,也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此,《新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一核算、综合平衡。事业单位对各项资金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形成资金合力,这不仅有利于国家加强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而且也有利于事业单位更合理更有效地使用资金,保证事业活动的需要。同时,这样做也可以使事业单位提供全面、合理、真实、准确和完整的会计信息。预算内外资金统一核算,综合平衡的作法,也体现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

七、会计报表体系有所改变

《原制度》的会计报表,主要有资金活动情况表、经费支出明细表、拨入经费增减情况表、预算外收支明细表、差额单位收支情况表、专用基金收支明细表、产品收益表等。这些报表主要为财政服务,区分三类预算管理单位,区分预算内外资金。《新制度》规定,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改变,突出了基本会计报表的地位,同时也简化了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更加符合国际惯例。《新制度》规定的会计报表,体现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对政府加强宏观管理,促进事业发展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曲少华,李大连,李明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主要改革内容[J];科学与管理;1997年04期;60

第13篇

关键词:会计学原理;会计科目;白话解读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2

众所周知,“万事开头难”,对于刚接触会计的人来说,会计学原理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对于一直固步于学堂,没有接触到社会的学生来说,会计学原理更是用来描述企业生产运营过程的一种全新的语言。而现在的学生最突出的特点是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他们最不能接受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讲授基础概念和专业术语时不能太教条,应尽量采用一些比较直白、比较容易理解的语言进行讲解,增强学生们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和会计实践工作中总结出的对部分名词的白话解读,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一、“钱”的不同会计名称

同样都属于企业的钱,由于存放的地点不同,称呼它们时使用的会计名词却不同。如果存放在企业财务部门,比如出纳的保险柜内,我们称其为“库存现金”;如果存放在银行常用账户上,我们称其为“银行存款”;如果被他人借支或存放在企业其他部门,我们称其为“其他应收款”(当然“其他应收款”不仅仅指企业借出去的货币),比如个人出差借支或企业其他部门领用备用金,会计记账时,一方面是增加“其他应收款”,一方面是减少“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如果是企业销售自己生产的商品应该收“钱”但对方却暂时没钱支付,这种状况下的“钱”则有一个专有的名字,叫做“应收账款”。

即使同样是存放在银行的钱,因存放地点及用途不同,财务核算时使用的会计名词也会有不同。存放于企业常用账户,比如企业基本账户、一般账户,为企业的日常经营所储备的资金,我们称其为“银行存款”;但企业还有一部分货币资金,同样也存放在银行,我们却称其为“其他货币资金”,这类资金一般有:(1)企业因临时或零星采购需要,在注册地或所在地以外的城市开设银行账户,存放在此类银行账户里的资金,会计上核算时称其为“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2)企业为取得银行汇票或银行本票,按规定在银行存入相应款项,由银行出具汇票(或本票),企业即可持此票据在异地(银行汇票)或同城(银行本票)支付相应购货款。规定了这种具体用途的存款,会计上核算时称其为“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或本票)存款”。

二、“物”的不同会计名称

采购的材料,尚未运回企业或已运到企业但还处于挑选整理状态,只要没有进入原材料仓库,会计上核算时称其为“在途物资”(实际成本核算)或“材料采购”(计划成本核算)。采购回来的材料经过挑选整理或不需要挑选整理直接进入仓库的,只要进入材料仓库,会计上核算时便称其为“原材料”。还是这些材料,如果被生产车间领用了,材料实物的位置从“材料仓库”转移到“生产车间”,相应的会计核算时,材料成本也要从“原材料”科目转到“生产成本”科目。接下来,这些材料经过生产车间加工完成形成成品,这些成品的实物形态会被人从“生产车间”转移到“成品仓库”,在成品仓库里等待出售。这个转移过程,会计核算时是将“生产成本”转到“库存商品”。企业销售产品,发出商品后,该部分实物资产的价值又从“库存商品”账户转移到了“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在该流程中,其实物的位移和账户转换的对应关系如下图:

反过来,如果有人想知道一个企业下阶段有多少材料可用,就到“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和“原材料”账户去查找;想了解本时点生产线上有多少未完工产品,那就去查看“生产成本”账户;想了解尚有多少货物可供销售,那就要翻看“库存商品”账户了。

三、会计等式的白话解读

众所周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会计学原理中最重要的等式,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但对于刚接触会计知识的人来说,这个等式无异于天方夜谭,总也弄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等式。大多数会计学原理的老师在讲授这个等式时,都要求学生把它当做一个公式先背下来,然后照着套就行了。其实,这个公式和一个简单的道理不谋而合,那就是“物质不灭定理”。

这个等式右边,是告诉我们一个企业的资金来源途径有两种。

第一种是欠别人的“钱”。如果是欠银行的钱,时间在一年以内,称为“短期借款”,时间在一年以上,称为“长期借款”;如果是欠企业内部职工的工资,就形成了“应付职工薪酬”;如果是欠个人除工资以外其他的钱,则称为“其他应付款”;如果是因为买其他企业产品而形成的欠款,又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应付账款”……

第二种是股东的“钱”。如果是股东在公司设立时就投给公司的钱,叫“注册资本”;如果是公司运营期间赚钱后累计存留下来的钱,属于企业的“未分配利润”。

企业的资金来源明白了,那么这些“钱”都到哪里去了呢?等式的左边就清晰了列明了这些资金的去向。你看,如果这些“钱”还躺在企业保险柜里,就是“库存现金”;如果保险柜不安全,“钱”放到银行去了,就是“银行存款”;如果拿去买了材料,或者用去生产成了产品,就形成了企业的“存货”;如果拿去买了房产、设备,就形成了“固定资产”……

如果某个企业的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不一致,那只能说,要么这个企业的会计糊涂,要么这个企业存在贪污现象。

四、借贷记账符号的非白话解读

在整个会计学原理基础理论的讲述中,这个知识点是最难用白话语言解读的。但如果了解了记账方法形成的历史过程,也许就不觉得那么迷茫了。

我国先后沿用过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等复式记账方法,无论哪种记账方法,记账原理都是一样的,其中的“增”与“减”、“收”与“付”都是一种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是由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借贷资本家最先采用的一种记账的方法,他们从贷主处借入款项,计入贷主名下的贷方,归还记借方;将款项借出时,计入借主名下的借方,收回记贷方。贷主名下所记内容表示的是“借贷资本家”债务的增减变动,借主名下所记内容表示的是“借贷资本家”债权的增减变动。这时,“借”和“贷”分别表示借贷资本家与债权人、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以后的几百年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借”、“贷”两字逐渐失去其本来含义,变成了纯粹的记账符号。记录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货币资金的借贷业务,而是逐步扩展到财产物资、经营损益和经营资本的增减变化,并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随后,借贷记账法传遍欧洲、美洲等地,成为世界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

“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借”和“贷”何时为增加、何时为减少,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在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中,等号左边的资产类和费用类是“借”增“贷”减,等号右边的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收入类是“借”减“贷”增。

再次友情提示,请千万记住,“借”和“贷”其实什么也不是,只是符号而已。如果不考虑会计语言的通用性,而只是用来记录你自己的家庭开支,你可以用阿凡提,或者白毛女,也可以用阿诗玛,你爱用什么用什么,并无本质区别。

五、“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是会计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对于初学者来说,毋庸置疑,是一定要记住的。该规则充分体现了会计复式记账的科学思想,对企业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都清清楚楚的描述了下来,向我们展现出了企业运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对称的平衡美。

概括的说,企业的资金运营一般都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企业的资金占用形态发生了改变,资产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比如用企业存在银行的钱去买原材料,由会计语言描述为: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在该业务中,企业资产内部一增一减,一借一贷,数量相等,资产总量保持不变。

第二种情况是企业资金来源和占用相互促进,资产和权益同时发生改变。比如企业运营中缺少流动资金,由老板从自己腰包里掏出一部分钱借给企业周转,由会计语言描述为: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

在该业务中,由于企业资金来源的增加带动了企业资产占用的增加,资产和权益一借一贷,数量相等。

第三种情况是资金来源途径发生了改变,由一种新的资金来源替代了一种旧的资金来源。比如上述业务中,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的流动资金缺口成持续性发展态势,企业老板想在短期内收回自己刚借出去的钱似乎没太大的希望。这时,老板就可以把自己原来暂时性借给企业钱转变也对企业的增资,这个过程用会计语言描述为:

借:其他应付款

贷:实收资本

在该业务中,权益内部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一增一减,一借一贷,数量相等,权益总量保持不变。

六、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一个合格的会计专业人士,不仅要能看懂报表,解释报表,最终还要学会编制报表、运用报表。而对于一个非专业人士来说,看会计报表确实是一件很让人窝火的事。但是如果用白话来解读会计报表的话,却是一件相对轻松的事了。

你看,资产负债表清楚的记录了在某个时点(一般是某个月的月底)企业静态的财务现状,表的右边描述了在这个时点上,企业的资金来源的各种渠道,以及截止到这个时点上从每种渠道聚集到企业的资金量;表的左边则描述了在同一时点上,这些聚集来的资金以何种姿态在企业展现。由于资产负债表是一种静态的报表,是同一时点同时出现的一种状态,所以表中以数字形式记录的各价值量可以互相累加。

而利润表中各数量都是企业一段时间内运营过程中某个财务指标的发生额累加形成的,是一种动态的时期指标。利润表中的各种价值量之间通过固定的勾稽关系最终计算出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的经营成果,用大白话的描述也就是“这个企业是赚钱了还是亏钱了”。

当然,对于会计名词的含义,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描述。以上笔者对部分会计名词的白话解读只是向会计入门者打开了一个通道,不至于让初学者看到条陈繁多的会计专业术语产生为难情绪,以至于发展成排斥心理。无论怎么解读,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想真正掌握这门会计语言,都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并在练习中不断强化。

作为授课老师,我们不仅要在语言上尽量采用直白的语言把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解释清楚,在教学中,我们还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讲述理论知识和演示实训过程,把一个生产型企业的资金周转周期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同学们追逐着企业生产经营的脚步一步一步去感受资金运营的过程,进一步理会这种全新的会计语言。

参考文献:

[1]刘建胜.在会计学原理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4).

[2]田丽娜.本科《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初探[J].财会月刊,2011(11).

第14篇

关键词:会计学基础 会计基本技能

会计学基础课程主要讲授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熟悉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借贷记账法的相关理论及其运用;掌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财务报表的基本内容与实务操作。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会计学基础课程有其相应的特点和特有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适当地关注这些特点并处理好相应的问题将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门课程作为会计学的入门课程,涉及诸多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例如会计目标、基本假设、信息质量特征、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计量属性、复式簿记等等。对于初学者而言,此类概念极其抽象,难以理解,并且枯燥乏味,很难提起学习兴趣。针对这问题,笔者在授课的过程中,时常深入浅出,即结合同学们非常熟悉的实际生活,用他们身边的例子来解释理论,以便帮助同学们尽快地理解和掌握。例如,为了解释会计主体假设,可以让同学们一起成立一个公司,每位同学都拥有定的股权成为公司的“老板”。此时,这家公司就是个独立的会计主体。一方面,这一主体的经营活动与每位股东的个人行为是泾渭分明的;另一方面,这一主体与其他公司之间尽管可能存在业务往来,但是它们之间并不会混淆。笔者以这样的例子来解释会计主体假设,让同学们对枯燥抽象的会计理论立刻就有了较为直观的感受,并且让他们参与其中、乐在其中,达到了教学互动的效果。

本门课程涉及的其他重点和难点包括借贷记账法、会计分录与实际运用等。其中,借贷记账法的借贷符号常常引起混淆。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早已失去了原有的中文含义,反而与数量上的增加和减少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对于不同类别的会计科目,借贷与增减的关系并不相同。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不让学生陷入形而上学的困境,而是掌握问题的精髓,是教学的关键(邓亦文,2011)。对于会计分录教学,邓亦文(2011)提出应注意讲解会计分录的形成过程、会计分录之间的衔接、编制某些会计分录的目的和会计分录中某些会计科目之问的逻辑联系,从而使学生掌握原理,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二、区分不同专业授课对象的差异性

般而言,会计学基础课程是所有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必选课程。对于不同专业学科的同学,尽管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并无实质性变化,但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各专业同学对待本门课程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差别很大,以致不同专业同学最终的学习效果存在实质性差异。

有鉴于此,根据本门课程的教学计划,笔者时常针对不同专业学科的特定情况,着重向同学们介绍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重要性以及对他们未来工作与生活的意义,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对于会计学专业的同学而言,本门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基础入门级课程,他们只有学好本门课程,才能为将来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同学来说,本门课程则可能是他们学习的唯――门必选的会计学课程。因而,很多同学只有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才有机会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知识并帮助他们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重要信息,这对他们将来的学习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会计学基础课程是学习会计学专业的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以及高级财务会计等核心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会计学基础课程侧重于对会计基本理论、借贷记账法、科目与账户的运用等知识的讲解。虽然会计学基础课程仅是对其后续课程的前沿知识或核心内容作以基本概括,但是如果同学们在此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将会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产生长远的影响,从而有助于他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其中的难点和重点。

此外,会计学基础课程也可以作为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企业管理以及投资理财等专业或相应课程的重要基础和补充。学习上述专业或课程的同学通常需要全面了解包括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在内的企业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信息,学好本门课程乃是其必由之路。

四、会计学基础与会计基本技能

第15篇

关键词:平衡 账户 试算表

一、试算平衡

账户的试算平衡方法: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可以采用两种试算平衡方法,即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余额试算平衡法。它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根据余额时间不同,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与期末余额平衡两类。期初余额平衡是期初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相等,期末余额平衡是期末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相等。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的货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的货方期末余额合计实际工作中,余额试算平衡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方式进行。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它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二、试算表错误

试算表是在一个特定的会计期间结束时编制的工作文件。它不构成双输入过程的一部分。这只不过是一个方便的方法检查所有的交易,所有的结余已在正确输入分类账户,虽然它也可以用来帮助准备损益账及资产负债表。它列出了所有的借方余额和所有从每个提取的贷方余额占整个台账制度的百分比。总的所有借方余额的,然后比较与所有贷方余额的总和。确定这两个总计是否相等。

试算平衡表可定期或不定期地编制,它是企业经营性的会计工作之一。因为试算平衡表使用频繁,所以企业大多事先印好企业名称、试算平衡表名称、账户名称,实际编制时只要填入各账户余额或发生额并予以汇总即可。与上述两种试算平衡原理相对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有账户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账户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前者是以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依据的,后者是以资产等于权益(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依据的。试算平衡表一般设为六栏,既可以进行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的试算平衡,又可以进行总分类账户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的试算平衡。 把一定时期例如一个月或一个年度的各项经济业务,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做成会计分录,并全部登入总账以后,如果不发生错误,那么,每一笔会计分录中的借贷两方金额及全部帐户中借方发生额合计和贷方发生额合计都应能自动保持平衡。在此基础上,企业便可以结计本期利润,编制会计报表。

试每个借方和贷方项的值已在适当的账户被输入;每个账户的余额已经计算,提取并正确输入在试算表内;在试算表的借方和贷方列是相同的。但是,这不是由试算表披露了一些错误。它们是如下:遗漏:一个事务可能已经完全从帐簿省略;输入完成逆转。借记原理:一个事务可能已经在错误的帐户类型输入,如购买一个新的送货车可能已记入帐户,而不是送货车帐户。佣金:交易可能已进入了正确的帐户类型,但在错误的个人帐户,例如在比尔的帐户,而不是在本的账户。这证实了交易似乎已被输入正确帐簿。总金额平衡没有任何意义,除非证明试算表余额。补偿:可能已在一个错误的借方帐户,并在加入另一个账户的贷方作出了相同的错误;这两个错误相互抵消。原始条目:一个事务可能已经在两个帐户中输入不正确,如291英镑而不是作为921英镑。如果审计做了复式簿记的这种错误可能会被发现。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其结果与前期相比错误会变得更明显。同样的,如果他们影响到债权人和供应商,客户就开始抱怨不正确的发票。尽管有这些可能的误差,试算表编制仍然是有用的,因为在帐簿所做的项目的算术精度可以确认;拖欠或因每个账户的余额可以很容易地提取;财务报表的编制被简化。

三、基本财务报表

试算表有两个重要的功能:它使簿记检查的准确性提高;它为财务账目编制提供了基本的数据。此类声明的确切性质将取决于实体是否在获利部门或非牟利机构获利,以及它是否是一家从事制造,买卖或提供服务的卖家。在贸易实体营利部门,这种类型的实体将使我们能够解释大部分的你所需要知道的有关一套基本的财务报表。牟利的贸易实体,通常会准备一个交易账户,利润和损益表以及资产负债表。交易账户相匹配的实体已经从销售赚取了销售收入,它的成本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会得到补偿。所不同的是所赚的收入被称为毛利。毛利润(或亏损总额)加上任何其他收入,就是实体业务已经赚的所有利润。所不同的就是所谓的净利润(或净亏损)要少一些。无论是交易账户和损益帐户都是双输入系统的一部分,所以每个借方记录必须在一个贷记其他地方的系统内。资产负债表是所有没有被列入任何交易账户或损益期帐户(也包括了净利润)的结余。该资产负债表不是双输入系统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财务与会计》编辑部:以诚信的名义――会计诚信的诉说与会计人的心灵图存[M] 2006

[2]劳伦斯・A・波尼蒙:会计基本财务报表研究 [M] 2006

[3]湖南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学习丛书编委会:财经法规与试算表[M] 2009

[4]会计基础[M] 2009

[5]陈燕:会计试算表与自律机制研究[J].课题研究报告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