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钢琴音乐教育专业范文

钢琴音乐教育专业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钢琴音乐教育专业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钢琴音乐教育专业

第1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钢琴教学;弹奏技能;综合能力

随着我国业余钢琴教育的蓬勃发展,不少青少年学生在钢琴弹奏技巧方面已经表现出较高水平,然而,对于业余钢琴教育最重要的成果接受者——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学生而言,受以考试、考级或比赛等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倾向影响,虽然绝大部分学生进校时的钢琴弹奏技巧已达相当程度,但由于过去的某种“功利性”目的始然,其在基本弹奏技术方面仍然还有许多需要梳理或改进之处。如何在教学中根据其特点选择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益,让学生在已有技术程度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钢琴弹奏水平,是值得业界认真研讨的问题。

一、因势利导

从心理学的角度思维,人从小到大的知识水平提高和能力发展的过程,必然受到“学习远期效应规律”影响。

对于业余钢琴教育而言,这个规律表明:处于幼年、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一方面思维反应灵敏但思想单纯、情感单一,在学习过程中倾向于严格按要求专注于纯技术方面,同时,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不仅身体机能活跃,记忆力较强,而且与钢琴弹奏相关的身体机能如手指、骨骼等的发育也正处于活跃期,因此,更容易使钢琴基本的弹奏方法及相关的身体机能等,通过他们的练习过程实现定型、提高与稳定发展。所以,尽管处于业余教育中的青少年学生理解力较弱导致其在音乐情感及内涵等综合素质方面表现不足,但仅凭借年龄上的优势也仍然容易从弹奏的熟练程度方面得到人们的赞许。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弹奏技术的进步速度在进入大学后会明显有所减缓,但在青少年时期(或在业余学习期间)所建立的钢琴弹奏技巧上的“童子功”优势,不仅仍然能够继续得以发挥,甚至音乐的情感与内涵等也可以被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提高和能力发展正是“学习远期效应规律”。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钢琴教学大纲》中明确:“钢琴基础课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觉、识谱、节奏感、音乐感和对作品的理解及表现力;丰富音乐知识,增强音乐修养,能弹奏各个风格的音乐作品,能适应今后的教学工作。”这个大纲不仅对学生已有基本钢琴弹奏技术水平程度的认可,也不单纯地强调其钢琴弹奏技术在大学教育中拔高等具体问题;不仅有对学生自身已有钢琴弹奏能力和水平的尊重,也没有超越音乐教育发展对未来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程度的预期。也就是说,在学生进校时的基本钢琴弹奏水平与能力已定的前提下,我国许多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大纲中对“全面培养”的教育目标的强调,明显受到了这个“学习远期效应规律”的影响。

遗憾的是,现实中个别教师在钢琴教学已将这个可供参考的“学习远期效应规律”抛弃了——在个别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不论学生已有弹奏方法及技术水平程度高低或谬误与否,一概强调钢琴弹奏技术技巧方法的改进与提高——单纯关注基本钢琴弹奏技术的训练,着重关注弹奏方法的所谓科学化、规范化,为了达此目的甚至不惜一味加难作品程度。此类无视学生实际能力且颇具“功利性”的做法,使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无形中成为了业余钢琴教育或“应试教育”模式的演变与继续。

现在大凡能进音乐教育专业学习的学生,估且不论其钢琴弹奏方法或技术科学、正确与否,一般都已经历了备考期钢琴“应试教育”的突击过程,即已经具备有一定程度的钢琴弹奏技术能力和水平。仅鉴于此,符合“学习远期效应规律”的“因势利导”的教学方法,应该是获取最佳教学效益的有利选择。

所谓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中的“因势利导”,即是关注与认可音教专业学生所具有的基本钢琴弹奏技术水平和能力,并根据学生现有弹奏技能这个“势”,来制定“乘势而上”的目标计划。钢琴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不至于将4年不太长的学习时间,单纯地视为钢琴弹奏技术或技巧提高的过程,还可以有的放矢,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弹奏技术技巧程度及改进与提高方向,增强学习自信心。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明确钢琴弹奏水平程度及能力提高与音乐和教育学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共同发展的音教专业的教育目标,从而增强学生钢琴学习的主动性与广泛性。

在具体的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现有钢琴弹奏技术技巧程度,来决定其技术改进方向和水平及能力提高的基本教学原则,而且,在基本教学原则的制定上,还应该遵从学生弹奏技术技巧进阶的连贯性与连续性,使弹奏技术能够在教师“因势利导”的教学中既不拔苗助长,又能在原有水平与能力程度上有较大的发展,还能使学生为自己钢琴弹奏技术程度及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方面增添信心,帮助学生对科学的钢琴基本弹奏方法准确掌握,以及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练习习惯。

二、难易无序

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过程如何安排?问题一提出,一些人的脑海中首先便会闪出“循序渐进”的原则。正因为此,一些钢琴教师长期冥思苦想,费心尽力地希望寻找到钢琴教学如何渐进的那个“序。”然而,“循序渐进”果真是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吗?

当然,从教育学的广度看,“循序渐进”的确是一个有效地基本教学原则,理论上不存置疑。然而,对于当今的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来讲,“循序渐进”的原则就值得商榷。

原因在于,虽然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弹奏方法因人而异,技术也可能参差不一,但其基本的钢琴弹奏能力和水平却应该是通过了严格的入学专业考试,并得到了相关专家的充分肯定。于是,在大学音教专业学生钢琴基本弹奏水平与能力已定的前提下,钢琴教学并不应该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一步一趋“循序渐进”的,即“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于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并不具有普遍性意义。

实际上,在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全面培养已逐渐成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具体的教学重心也开始从过去注重于“做”的单一模式,向既注重实践又强调“知”,更注重“知”“做”并重,即向提高学生素质、拓宽知识面以及重视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全新教育观念转变。而建立在有一定弹奏水平和能力基础上的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理当从具体的弹奏技术水平提高的钢琴演奏型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向未来需要全面发展的音乐教师培养的教学思路转变,以适应当今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然而,目前有个别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似乎将这个现实问题忽略了。例如,现今按“循序渐进”的原则编写的音教专业钢琴教材,似乎就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似乎编者们普遍都觉得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弹奏技术程度较低、水平较差,所以,如何提高学生钢琴弹奏水平才应该是教学重点。例如,四川地区过去普遍采用的是某大学2000年所编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材,在这套4册8级教材中,每级除大量用于弹奏技术技巧训练的练习曲外,只安排有4~5首钢琴音乐小品或是少量的中小型作品;而在其2009年最新出版的《高等音乐师范院校钢琴分级教程》的10级丛书中,中小型钢琴音乐作品总共不足20首,而较大型的钢琴音乐作品就更少,总共还不足8部。

其实,大多数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钢琴弹奏技艺在其业余学琴时就已经形成,因此,他们入学后除仍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有误的基本弹奏方法进行纠正,对一些弹奏技术技巧进行更加科学化的训练外,教学已然没有必要仍从“由浅入深”的传统教学模式重新开始。因为,这样的“循序渐进”反而容易得到“少慢差费”的教学效果。从实际来看,现行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教材的“序”也不尽合理。根据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一般都应当具有一定的钢琴弹奏技术技巧水平的特点,钢琴教学本就理当是一种跳跃式思维的“序”进,而不应当是亦步亦趋爬行式的“渐”进。  可见,虽然人类对任何知识的获取过程肯定都是有“序”的,但作为具有独特性的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所的“序,”却并不一定就必是过去那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传统思路。因为,鉴于自身学科以及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及程度特点,钢琴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就必须重视客观存在的“序。”在这一点上,“难易无序”应该是又一值得关注的方法。

三、不求甚解

将古人“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做法,来表述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一种方法,应该是一个有意义的提议。

从人生命发展过程规律看,大学生已开始处于记忆力有所下降、理解力大幅上升的成长期。青少年时期学习钢琴弹奏,许多方法与技术掌握的科学性或是作品情感与内涵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在当时并不能被完全理解、消化,也无法自内心主动产生表达的冲动或是能够被准确地表达出来。然而,当他们进入大学后,随着理解力的飞速发展,那种由理解而引发出的情感冲动,就很容易促使其借助已具有的钢琴弹奏技术水平和能力,将音乐作品的相关情感内涵准确地体现并表达出来。

这种由知识积累和水平提高而生成的钢琴弹奏技术能力表现,包含了“量变到质变”这个人类知识进步发展规律。也就是说,在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过程中,即使是有学生在音乐理解上出现了某些问题,在作品演奏上也可能并未完整熟练,在弹奏技术上也可能存在某种难点,但却不一定马上在课堂上予以彻底纠正或根本解决,有时甚至可以暂且不管并让其一带而过。因为“熟能生巧” ,只要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和对音乐的理解基本能达到教学及弹奏要求,教师就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布置新的作业,提出新的要求,以保证教学进度的正常进行。

当然,学生的弹奏技术出现了问题应当立即指出并予以纠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体现出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钢琴教学,却不宜斤斤计较。因为,惟恐学生在弹奏的方法学习、技术的练习,或是在钢琴音乐与艺术知识吸收和积累过程中有一点不完美,于是,抓住一点便一味纠缠,结果必然侵占和浪费了学生并不太充足的宝贵学习时间。

相反,随着学生弹奏及练习时间的增加,以及所浏览与接触的不同钢琴音乐作品的广泛和数量的逐步增加,不仅因弹奏水平不够所造成的技术问题或难点可能会迎刃而解,而且,还有益于学生在钢琴音乐与艺术教育的知识性和广泛性方面得到充实并获得提高。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不求甚解”不是不能求“解,”而是暂不求或暂缓求“解,”甚至暂不求“甚解,”一切皆应“因势利导”并以适可而止为宜。

四、发展音乐表达能力

由于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钢琴音乐表达能力——未来音乐教师应当具有的综合素质,于是容易产生一个误解:钢琴弹奏水平属于技术问题,而音乐表达则属于能力的问题。由此,导致一些大学音教专业钢琴教学大纲对这个问题混为一谈,表述模糊不清。

其实,无论是钢琴的弹奏技术还是音乐表达,需要发展的都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必须是包括音乐的、艺术的、文化的等综合素质在内。对于钢琴艺术来讲,钢琴弹奏技术技巧具有工具性,它的训练与提高不一定需要有情感内涵表达等艺术与文化方面的内容。而音乐表达能力却是弹奏者综合素质及能力的体现,而这个体现虽然应当建立在坚实的弹奏技术水平和能力之上,却也未必需要高超的钢琴弹奏技巧程度。钢琴弹奏技术指的是弹奏者以钢琴为媒介的音乐表达行为,而音乐表达能力则体现的是其钢琴艺术与文化方面的综合实力。两者虽然在钢琴演奏家的艺术创造活动中是同步的,但在任何钢琴学习与训练活动中却应有着明显的区别。

例如,在音教专业学生进校前的应考阶段,原则上解决的就主要是钢琴的弹奏技术(为应考的几首钢琴作品服务),这属于钢琴学习的低级阶段。而进入大学后的主要教学方向应该属于学生钢琴艺术发展的较高级阶段,原则上主要应该解决的是其音乐表达能力及其发展问题。二者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具体表现为:1、弹奏技术及方法是单纯的,原则上在任何时间段、任何年龄段的弹奏者那里都是一成不变的;音乐表达能力一般则会因为弹奏者自身年龄、知识结构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程度。2、掌握弹奏技术的活动允许历经思辨、重复、稳定、提高的内容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具体的技术技巧可被肢解与重复的成分比比皆是;而音乐表达能力的体现则是这一切内容和过程经历之后具体应用的结果,它要求精炼、准确,限制或根本禁绝重复或多重意义的表现形式。3、在教学过程中,各类具体的钢琴弹奏技术技巧难易程度的学习与掌握,虽然有大致规定的过程要求和质量标准,但顺序却并不一定是严格的,它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弹奏水平,来定制技巧难易程度教学的时间表,学生对已知或未知的某些难易程度不同的弹奏技术,原则上也可以不分先后。而较强的音乐表达能力与弹奏技术水平基本上是成正比的,不可能出现有倒装的情形。4、学习者针对某部具体的钢琴音乐作品,根据与完成作品技术要求相适应的自身条件,对某些并不急用的技术技巧可以允许有选择性的吸纳。而音乐表达能力的体现一般则是有一个较为恒定的艺术标准,不能见人见智具有随意性。5、相关弹奏技术技巧的方法要求具有同一性,因此,学习与弹奏的训练和掌握过程应当是科学的、严格的,不允许因人而异。而音乐表达能力虽然也能够具体体现弹奏者技术技巧水平和能力,但更主要的是其综合素质及能力和个性品格的展示,它可以是因人而异的。6、围绕各类弹奏技术技巧训练的练习曲或钢琴音乐作品可以是有限的,且掌握即可。但围绕音乐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接触与积累广泛的、风格各异的钢琴音乐作品却是必须的。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音乐教育;钢琴教学

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它与其他乐器相比而言,其特有的优美的音色和丰富的和声多变的织体和细腻的表现力等等,都是其他乐器所不能同时具备的。并且只需双手就能完美演奏,因此,对于演奏者而言,扎实的基本功,规范的演奏习惯,以及对作品的深刻理解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就尤为重要。这些对于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来说,亦非易事,同时,也给钢琴教学带来了挑战。面对这种状况,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从钢琴基础抓起,灵活掌握进度,有的放矢。下面,结合本人多年钢琴教学实践,对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一、突出基本功训练

钢琴演奏是一门讲究科学、讲究系统性的技术。弹钢琴对于手指、手臂,包括整个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放松要求都很高。比如,手指关节要站稳,触键要快,力量要弹奏到底等。规范的演奏基本功对于钢琴学习来讲,是基础也是根本,突出基本功训练是高职高专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第一要点。首先,要坚持每天练习音阶和琶音。流畅、均匀音阶和琶音是钢琴技巧的基础,大量而有效音阶和琶音训练会使手指灵活自如,从而增强钢琴演奏的能力。具体训练方法很多,比如:分手练、合手练、平行、反行等。练习琶音还要原位、转位一起练。弹音阶与琶音时,大拇指横向动作的灵活性很重要,穿指、跨指肘、臂要平稳。充分掌握这些细小的弹奏技术仅仅是起点,却是基础训练的关键。其次,要加强练习曲与技巧性乐曲的练习。在钢琴教学中,练习曲是训练各种技巧的载体,把一些有难度的练习曲或片段,从慢到快地精练,是提高技巧的有效方法。慢练的主要目的是熟悉和习惯乐谱中的指法和音的位置,逐步提高练习速度是一步步提高技巧的关键。第三,要重视八度技术的练习。由于高职学生钢琴基础不像音乐院校学生那么系统,手和身体都很僵硬,不灵活。在基本功训练中,八度的练习是有效改善僵硬,提高灵活度的又一有效方法。开始练习时,可能会使肌肉紧张或疲劳,注意量不要大,初期过量练习八度严重的会对手指造成严重伤害。还有其他钢琴基础性的训练,也要加强。比如,双手的跑动训练、分句动作等,都是要“补课”的内容。通过这些重要方面,重点练习,会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较快地提高钢琴水平。

二、规范读谱习惯

正确规范的读谱习惯是钢琴学习的第一习惯,难度不大,习惯很重要。每一次都能将乐谱上标记的分句、连线、跳音,以及强弱、快慢等准确地演奏出来,是钢琴学习、表现音乐的基本保证。良好的读谱习惯,是钢琴视奏能力的基础,也是准确地理解作品、表现作品的基础。首先,要结合音乐理论知识读谱。读谱第一关是识谱,识谱快慢、准确性是关键。如用音程关系熟悉键盘上的音符位置,用从五线谱的位置快速推算乐音。弹奏和弦时,利用指法手型位置识别和弦等等。这些有效的辅助方法也是提高识谱能力的重要方面。其次,要熟悉各种符号与记号。钢琴的乐谱是“死”的,只有演奏者将它弹“活”,才能成为音乐。弹奏的千变万化,主要是根据就是乐谱以及各种演奏标记。比如跳音,分为手指、手腕、前臂等弹法,在不同的作品以及不同作品的不同段落要求都不一样。快速跳音用指尖弹奏,例如《莫扎特奏鸣曲作品547号》,和弦跳音用手腕弹奏,跳音的弹奏要注意触键的变化和时值的概念。第三,要从读谱中了解作品的艺术处理。不断提高学生理解作品、处理作品的能力是钢琴学习的又一重要任务。通过分析音乐的发展手法、曲式结构特点、和声进行特点以及调式调性的变化等等,确定作品风格、主题、情绪等,较深刻的表现作品艺术内涵是钢琴演奏的最终目标。

三、加强音乐表现力

音乐的内在魅力就在于其丰富而细腻的表现力,这也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内容。学生在演唱声乐作品时,可以借助歌词形象理解来处理作品,但在器乐作品中,没有歌词,没有音乐内涵的外在踪迹,学生表现起来则感到很吃力,特别是钢琴作品,其音乐的表现方式和途径随着钢琴音乐的织体的丰富性而变得变幻莫测。钢琴构造决定了它不能像弦乐器那样,较容易的演奏连贯的歌唱性旋律。但钢琴有宽广的音域、多变的音色、丰富的力度变化等,都给处理钢琴作品带来了挑战。当然,只要掌握演奏要领,演奏者也完全可以像优秀的歌唱家一样纵情地“歌唱”。从器乐曲的学习途径来讲,一首练习曲或作品,从开始就要尽量先分手练习,先把作曲家在谱面上的演奏要求,力求完整、准确的表达出来。再单手基本熟练且能准确演奏后,再双手合练,后一步才是完整性训练。当然,高职高专音乐学生学习钢琴也是有明显优势的,比如综合知识以及音乐知识有一定积累,对作品的理解快,对音乐视听有一定感官认识,对于音色、力度、速度的变化有听觉上的基础等,钢琴教学中要发挥好学生在理解音乐上的优势和优点。总的来说,钢琴是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由于学生钢琴基础和条件参差不齐,钢琴教师既要从基础抓起,不断规范和加强钢琴基本功训练,还要不断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钢琴教学的压力和学生学习的压力,是伴随教与学整个过程的困惑与困难。因此,对学生的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演奏习惯的培养以及音乐表现力的提升是有抓手的突破。

作者:刘厚军 单位:荆州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2]赵晰.对高师院校钢琴伴奏课教学现状的思考[J].河南教育,2008(6):30-34.

第3篇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思考

随着各国在经济等方面的交流的增多,西方很多文化也广泛的传入了中国,音乐文化也是其中之一,中西音乐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高校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接触到西方音乐文化,这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思考如何平衡中西方文化的教学。钢琴教学是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的提高钢琴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应当对钢琴教学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其发展现状,并针对现存的问题进行探究,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途径。

一、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的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很多高校均陆续设置了与音乐有关的专业,钢琴教育在音乐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这门知识的学习既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音乐理论素质,又能够提高其自身的技能以及审美能力。第一,教学资源匹配度的问题。近年来,音乐教育专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扩招趋势,但是该趋势仅表现在招生方面,师资力量仍维持原有的状态,这种情况会导致师资力量难以满足教学实际需求等问题的发生,最终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另外,部分教师的能力水平也有限,并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第二,学生之间存在的素质差异。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环境、受过不同程度的教育,其音乐素质有高有低,这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教授的内容难度较低,则不能满足原有音乐素质较高的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反如果内容难度较高,那么音乐素质相对较低的学生则很难明白其中的难点。第三,教学内容偏向西方文化。以往的音乐教学通常会将西方的相关文化教学作为主要内容,学生在课上接触的音乐作品也多为莫扎特、贝多芬等外国钢琴名家的经典艺术作品,教师很少引用我国名家的作品,以至于学生对我国钢琴艺术发展以及优秀作品的了解不足。第四,教学中忽略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其他的教学相比,钢琴教学的实践性较强,因而教师也将实践教学作为重点,这种情况导致很多学生对音乐文化、音乐理论的了解不足,其音乐理论基础较为薄弱,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并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提升。

二、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现有特点

一方面钢琴教学是一门极具综合性的教学项目,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对音乐文化、钢琴理论的传授,又要注重对钢琴演奏技巧的传授,从而保证钢琴教学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如人文素养、审美素养、音乐素养等;又要能够促进学生钢琴技艺的提升,保证学生能够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钢琴教学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学生需接受长时间的教育才能够保证自身能力的有效提升,但是仅凭教师的单方面讲授是不够的,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并具备钢琴学习的基本技能,这样才能够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学生应当具有坚定的毅力与信念,以及对钢琴学习的极大热情,这样才能为钢琴能力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总的来说,钢琴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也极高,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钢琴教学应当思考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三、提高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以多元化的方式展开教学

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教学也应当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多元化的形式展开各项工作。首先教学内容应当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更新与补充,社会的发展带动文化的进步,很多全新的音乐因素或者钢琴作品纷纷涌现,钢琴教学应当与时俱进,容纳丰富多样的内容,在钢琴教学中突显时代特征。当前钢琴教学整体呈现出了单一的特征,除了教学内容外,这一特征具体表现在教学时间与教学考核方面。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钢琴教育所占的课时并不足够多,因此教学仅局限于对学生音阶知识、基本指法、基础曲目以及复调等方面,在教学期间,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很难有突破性的发展。而就考核方面来说,期末测试是大多数高校选择的唯一的考核方式,但是仅凭期末时演奏的几首曲子并不能全面体现出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为了改善这种情况,高校应当对钢琴教学时间做出调整,除了日常的教学课程外,还应当设置选修课并且对自习时间予以充分的利用,从而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钢琴知识并练习钢琴技能。在考核方面,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演奏效果、即兴能力以及期末演奏等方面进行综合的测评,以更加合理的方式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定,鼓励学生努力学习钢琴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

(二)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理论是学生展开实践的基础,虽然钢琴课程更偏向于实践,但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忽视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师应当适当的为学生介绍乐理知识以及钢琴艺术发展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加他们对音乐以及钢琴的了解,这样在欣赏经典的钢琴曲目时,学生会以更加专业的方式对音乐进行鉴赏与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够提升学生对钢琴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各高校应当对课时设置进行详细的规划,将文化理论教学的时间与钢琴演奏练习的时间按照合理的比例进行调控,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为学生讲述钢琴文化史等知识,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引用经典或是利用视频、音频等,在生动丰富的讲解中,提升学生对钢琴文化的关注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将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文化纳入到教学当中

由于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钢琴教学将西方的相关音乐文化作为主要内容,这严重影响了我国音乐文化的继承与传播,钢琴虽然源于西方,但是我国的音乐发展也极为久远,音乐文化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与传播意义,因此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应当将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文化纳入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首先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中国钢琴的发展历史,为学生介绍独具中国特色的钢琴独奏与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能够具备足够的传统音乐审美能力。其次,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增加民族钢琴音乐作品鉴赏的相关内容,如对《百鸟朝凤》《巴蜀之画》《夕阳箫鼓》等音乐作品的赏析,使学生能够深切的感受到中国钢琴曲目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中国民族钢琴艺术的传播与传承奠定基础。最后,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创作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钢琴作品,从而鼓励学生参与民族钢琴音乐创作与学习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在这种方式展开的钢琴教学极具综合性与丰富性,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性,尤其可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民族钢琴文化的兴趣,促进民族文化的顺利传承。

(四)丰富日常的课程教学方法

钢琴教学的时间较为漫长,且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学生要长时间的对钢琴曲目与基础技巧进行练习。但是长时间重复同一项练习会使学生产生枯燥感,继而渐渐的失去对钢琴学习的兴趣,这种现象的发生不利于钢琴教学的进一步展开,因此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需采取有效防范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拓展与丰富。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交流会,定期让学生对所学的钢琴知识或者自己探索得到的演奏技巧进行汇报与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部组织钢琴即兴演奏会,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对学生进行打分,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在钢琴演奏方面的信心;教师还可以组织民族钢琴音乐赏析会,学生自主查找相关曲目,在班级内对曲目进行展示与分析,这一活动的举办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与鉴赏能力。

四、结语

社会发展为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钢琴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钢琴教学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得到补充与发展。就当前的钢琴教学情况来看,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教学方式较为枯燥,学生与教师的基础情况都对钢琴教学的顺利展开有一定的影响。同时钢琴教学具有综合性与长期性等特点,针对这些问题,钢琴教学应当进行适当的改革,这样才能满足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变,使其能够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当适当增加理论内容,为学生基础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应当将中国音乐文化加入其中,促进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罗佳 单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参考文献:

[1]杨瑞雪.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教育的改革思考[J].黄河之声,2014,(18).

[2]孙岩.对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的思考[J].音乐生活,2015,(01).

[3]郑洋.关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8).

[4]赵元.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策略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02).

[5]邱敏.四川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抽样调查与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6]王嘉麟.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法”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葛冬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学习能力的养成及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年.

第4篇

对于初学者要打好基础,牢记理论原理,以及各种指法要求,触键盘、手指下键的要求等等。要坚持长期训练夯实基础,帮助学生在初始阶段提升兴趣、培养意志力、提升音乐素养,达到训练应有的效果。弹奏技巧也是重要的练习项目,通过加强技术训练能够使学生掌握更纯熟的演奏技法,学习表演技巧,逐步认识旋律、和声、织体三者的关系。以提升乐感为基础,积累演奏经验,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科学性

要求学生认真记录课堂笔记,更好的跟进每堂课程的内容,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为学生渗透课程要旨。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自觉形成独立思维,挖掘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提高演奏速度和准确性,逐步提升对作品的熟练程度。其次,教师应将自己的演奏经验有条理化的提高到理论认识的高度,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对比教学等方式,多渠道,多角度的对学生进行渗透,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增加音乐作品鉴赏课程,钢琴文化介绍,组织参加音乐会等形式,丰富学生的艺术素养,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学生应该熟知更多的钢琴艺术,全面的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钢琴文献,通过阅读不同风格的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使他们具备较高的音乐欣赏水平。

三.构建完善的评价和测试制度

科学良好的评价制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使学生的学习得到肯定,从而更有信心的学习。尽可能的多鼓励、挖掘学生的潜能和长处,减少心理负担,使之成为一种学习的动力。将每次的评价和测试成绩有效的保留,定期进行分析对比,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走向,及时发现进步并予以肯定,而对于产生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和纠正。使学生更好的认清自己的不足和优势,能够进行自我指导和锻炼也让教师更有针对性的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定期进行测试,并将结果进行保存并定期进行研究,发现教学内容的遗漏,完善教学方式,明晰每个学生现阶段的问题,可以有的放矢,明确下一阶段的教学方向,提高教学成效,也能有效节约资源和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完善教学设施

长期以来,音乐教育课程一直存在着教师无教材,没有内容规划,无大纲指引,较为松散随意。教师应该制作教学教案,按照计划进行规划安排,按照统一标准,规范课程记录,避免个别课程的随意性导致最终整个教学进程的打乱,提高教学效率。因此需要学教材,加强与艺术团、歌舞团等专业机构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也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技术纯熟的,优秀的表演者,邀请演奏家进行讲座或者交流会,丰富学生的课业生活。在进行钢琴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接触到其他乐器,为了使学生熟悉伴奏,学会乐曲的融合要开始其他介绍伴奏乐器的课程等等,帮助学生丰富创作灵感,更加全面的学习钢琴。

五.创新教学理论学习国外经验

学习借鉴域外的教学方法是提高高师音乐教育成果的一种途径,在针对我国学生的具体情况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学习国外的先进理论和已经较为成熟的教育管理制度、高效的教学方法等等,都是推动教学理论创新和完善教学模式的途径。在课程当中,教师也可以涉猎和尝试国外的教育方式,定期让学生进行反馈,了解学习进展,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六.结语

第5篇

以星海音乐学院及国内部分主流音乐院校音乐教育系的钢琴教学现状为基础,分析了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问题,并从招生考试制度设置、培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扩展与融合、教材编写、教师观念转变与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提出了新思路和具体建议。

关键词:

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新思路

当今人们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与个人综合文化气质的养成,音乐作为素质教育与文化气质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钢琴演奏是音乐教育者的基础技能,同时钢琴也是群众基础不断扩大的一种基础乐器。社会的繁荣发展与人们的观念进步对音乐教育和钢琴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钢琴教学者拥有更加全面的综合素质修养,以培养和提升儿童、中小学生甚至成人爱好者的音乐艺术审美水平,不断改善生活质量,营造生活幸福感。要达成上述的社会功能,需要有科学合理的钢琴教育体系作为支撑,培养一批业务水平过硬的音乐教育师资队伍。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应有别于钢琴专业的钢琴教学[1,2]。音乐教育专业与钢琴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在招生考试、课程与教材等诸多方面简单套用是不合理的。本文将主要以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钢琴教育现状为基础,参考其他几所国内主流音乐院校的实际情况,分析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现状,并从招生考试制度设置、培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扩展与融合、教材编写、教师观念转变与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提出新思路和具体的建议。

1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现状

1.1入学新生的钢琴水平参差不齐

音乐教育方向的钢琴专业主要侧重于培养钢琴教学的能力,音乐表演方向的钢琴专业主要侧重于培养高水平的演奏技能。要充分理解与把握两个不同方向的钢琴教育的侧重点。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目标需要设定为在提高学生演奏水平的同时重点培养其教学能力和键盘应用能力。在音乐教育专业的招生考试制度设置中,未能充分考虑上述差异,音乐教育方向与音乐表演方向钢琴专业的招生考试评价体系设计雷同,招生考试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入学新生的钢琴水平参差不齐。以广东省为例,差异仅为音乐教育方向的钢琴专业考试曲目和范围相对浅和窄一些,对音乐教育方向的钢琴专业学生而言比较重要的即兴演奏能力、即兴伴奏能力、视奏能力等却没有相应的考核内容。在这样的入学招生制度下,没有钢琴演奏基础的考生甚至也可以通过苦练一两首考试曲目考进音乐教育系的钢琴专业。现行音乐教育专业的入学考试制度,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考生的键盘能力,但是招生制度强大的引导作用却是丝毫没有被削弱。在现行制度的引导下,考生为了应试在备考中只练习一两首作品,忽视或放弃了全面的键盘能力训练,最终导致高校新生的键盘能力不全面且水平参差不齐,给后续的教学与培养带来了较大困难。

1.2钢琴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能充分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现阶段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大都抛弃了“钢琴系第二”的陈旧教学模式,不少学校提出了“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及类似的培养目标,但是钢琴教学课程及其内容的设置滞后于新目标的提出。目前,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由钢琴基础教学和即兴伴奏两部分构成。其中,钢琴基础教学又有几种不同的授课模式,以星海音乐学院为例,主要有钢琴集体课、两人一组的钢琴小组课、一对一单人课这三种教学模式。钢琴集体课主要针对主修声乐的零基础或只有初学程度的学生,两人一组的钢琴小组课主要针对一年级和二年级的钢琴主修学生,一对一的单人课主要针对三年级的钢琴主修学生。上述三种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仍以传统的钢琴教学内容为主,由练习曲、复调、奏鸣曲、乐曲这四部分组成。但对于熟悉各调性、在键盘上自由转调、对旋律小段的和声编配等等培养综合键盘能力的教学内容却极少涉及。这样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够全面,也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所以,近年,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基础钢琴教学中加入了简谱伴奏教学,对学生键盘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每个学期由教研组统一发给学生十首歌曲,每首歌曲都配有和弦标记,曲子后面都附有几种适合此曲的伴奏音型供学生参考。给出的和弦标记和伴奏织体主要是针对键盘能力相对薄弱的同学,让他们在练习中较易入手。键盘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进行和弦和伴奏织体的编配。每首作品要求用指定的调性来编配伴奏进行演奏,由浅入深从最开始的无升降记号到用三个、四个升降记号进行编配演奏,逐步提升学生对调性和转调的熟练程度。通过一年级和二年级的简谱伴奏练习,学生不但对伴奏织体的编配有了初步认识,也进一步熟悉了调性,为大三即将开设的即兴伴奏课程打下了良好基础。“简谱教学”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但除去对“简谱”的争议,这样的键盘能力培养确实收到了良好效果。在教学试点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困难,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钢琴教学以小组课的形式进行,每节课的时间有限,每人二十分钟的时间除了传统内容学习,时间所剩无几,对于一些钢琴程度较高的学生而言,这一点点儿时间还不够演奏完一首小作品。简谱伴奏则基本靠学生自行练习,老师定期检查,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指导,教师资源的不足显露无遗。

2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新思路

2.1增设或加强招生考试中对即兴伴奏、转调、视奏等综合键盘能力的考核

在招生考试中增设对即兴伴奏、转调、视奏等键盘能力的考核,有些高校及音乐学院已经开始考核上述项目,可以逐渐将其占比提升到合理比例,改变将演奏作为唯一评判标准的现状。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招生考试中就有即兴伴奏的内容,单是这一项考核就筛选掉了许多键盘能力不全面的考生。在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入学考试中引入对学生综合键盘能力的考查可以发挥考试制度的积极引导作用,使考生在备考阶段甚至更早的学习过程中有侧重地进行即兴伴奏或视奏转调等方面的学习与训练,通过有计划地训练与培养,日积月累不断提高键盘能力,为下一阶段在高等院校的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2设置适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育的钢琴教学法课程

现阶段大部分音乐学院的钢琴系,很早就设有钢琴教学法课程,然而在更需要学习钢琴教学法的音乐教育系,开设钢琴教学法课程的音乐院校并不多。钢琴教学法是一门具体的教学方法。它不但包含钢琴演奏的一般规律、钢琴技巧的训练、如何掌握钢琴音乐等专业性的钢琴问题,同时更包含教学的方法艺术,如教师应如何教,如何引导学生,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融入人文知识教育。钢琴教师不但要谙熟钢琴演奏技术,掌握钢琴教学的诸多特点,还需要具备一名教师应具备的所有素质,教书育人。钢琴教学是音乐教育中的核心内容,钢琴基础教学又是钢琴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作为培养音乐教师的摇篮,音乐教育系承担着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水平过硬师资队伍的重要使命,学生走向社会之后承担的主要工作是音乐教育和教学工作,演奏技能是基础,教学方法则更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备技能,提升钢琴教学方法方面的素养,可以显著地提高钢琴教学的效果。目前从事钢琴基础教学的教师,水平良莠不齐,虽然他们大都毕业于音乐院校或各高校的钢琴专业或音乐教育专业,但缺乏钢琴教学理论知识的储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大都仅凭个人的学习经历和学习心得进行教学,系统地学习与掌握钢琴教学法的教师不多。针对这样的现状,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课程引入钢琴教学法内容显得必要且紧迫。

2.3加强学科横向联系,融入先进教学理念,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只注重钢琴弹奏法与音乐分析法的教学,忽视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及键盘和声的融入,是传统钢琴教学的一大弊端。将乐理、视唱练耳及键盘和声有效地融入到钢琴教学中,基本乐理知识的学习会变得不再枯燥。基本乐理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更深刻的层面上精准把握和演绎作品,同时对结合实例学习到的乐理知识也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与更加透彻的理解。视唱练耳的教学与钢琴弹奏教学的配合,可以要求学生在正确唱出旋律的同时在钢琴上面进行简单的伴奏,一是可以提升视唱的音乐性,二是学生的键盘能力、自弹自唱的协调能力也会在这样的练习中得到有效提高。所以,不应单纯割裂钢琴弹奏法、音乐分析法、基本乐理知识、视唱练耳和声等学科的教学,应加强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互相融入,互相印证,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20世纪以来,在教育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推动下,音乐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理念与方法,并形成了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其中认可度较高并广为传播的有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体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3]。在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很早就引进了柯达伊教学体系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包括以肢体语言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律动课等,如能将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和钢琴基础教学结合起来,就会极大地丰富钢琴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为学生今后的钢琴教学实践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主要从事幼儿与中小学生的音乐教育工作,柯达伊教学体系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可使相对枯燥的钢琴基础教学变得更具趣味性,更易接受,这对幼儿或中小学生的钢琴基础教育是非常有益的。为提高钢琴基础教学的质量,拓宽学生视野,可以将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体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体系中的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有效地融入钢琴基础教学。在音乐教育系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可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课堂内部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机会。在高等院校音乐学科的教学中,钢琴教学是基础,各系各专业的学生都需要上钢琴基础课。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高校师资力量紧缺,不少老师面临超课时量和教学任务繁重的困境,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也相应缺乏教学实践的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设想开设一门钢琴教学实践课,让学生实践教学,以各系非钢琴专业的学生作为教学对象,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一对一教学或集体课教学等形式都可以实践,实践后由同学们进行互评和由老师进行点评。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师资紧张状况。

2.4选用多样化多层次的钢琴教材

在钢琴基础教育中,应在传统钢琴教材中加入更多的中国钢琴作品,特别是中国当代作曲家的作品。中国的钢琴音乐作品创作来源于中国人民的生活,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与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当代作曲家的作品更具有时代特征,更易被理解和产生共鸣。钢琴是发源于欧洲的西洋乐器,一直以来演奏的作品大多是西方作曲家的作品,重视与推崇中国作曲家的钢琴作品,有利于钢琴艺术的推广,有利于钢琴与中国文化的融合。认识清楚这一点,就应该在音乐与钢琴教育领域大力推广本土的钢琴音乐作品,推动钢琴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在音乐教育专业的教材编排与选择上,应充分重视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西并重,古今并重,促进有中国特色的钢琴艺术的发展繁荣。在即兴伴奏方面,优秀的教材层出不穷,在选择时应充分重视依据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选择教材,遵循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此外,可以组织学生每个学期或每学年开展一次钢琴教材的评价与推介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了解钢琴教育行业的新理论与新观点,这样不但可以提升个人的专业修养,而且可以养成读书、选书、评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毕业后教学工作中的教材选择能力。

2.5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师的自我提升

音乐教育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一专多能”音乐教育人才为总体目标,但是在实现这一目标中起重要作用的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师却大多是传统钢琴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他们所受的教育大都是精英式的教育。尤其是近年来,新进的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师有不少毕业于国外音乐名校,主修钢琴演奏,较少关注音乐教育理论。鉴于上述情况,需要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我提升,主动学习系统的钢琴教学法,并吸收、融合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配合自己的学习经验与演奏技巧,将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3结语

钢琴教学是音乐教育中的基础内容,音乐教育系的钢琴教学是为钢琴教学培养基础师资力量。培养真正的音乐教育人才不仅关系到基础钢琴教学的水平,也关系到整个基础音乐教育的水平。提升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水平,需要认清现状,从招生考试制度设置、培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扩展与融合、教材编写、教师观念转变与综合素质提升等诸多方面进行改善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孙岩.对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的思考[J].音乐生活,2015(1):79-80.

[2]邵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J].钢琴艺术,2004(11):7-8.

第6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钢琴教育;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121-02

近些年来,在许多高师院校中设置了音乐教育的专业,而钢琴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已经被普及到学生的课本中,作为教师授课重点学科。由此可见,钢琴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据位置的重要性。因此,学好钢琴对于音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目前国家倡导教育的方向,学好钢琴课,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艺术天赋,还能使学生视野开阔,同时提高审美观念。所以,培养钢琴教学人才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十分必要,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在钢琴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基础上进行分析探讨。

一、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地位

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使学生能够与时俱进,赶上时代进步的潮流。而现在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开设钢琴课程,因此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钢琴教育,在学生学习钢琴课程的过程中,包括钢琴基础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认知教育,这都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钢琴教育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气质和审美意识,还能开发学生的大脑,增强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和表现力。可以看出钢琴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另外时常接受钢琴音乐欣赏指导的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将其审美经验转移到其他领域中去,并在其他领域中发现美的存在。所以钢琴课程教学在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占有重要的和独特的地位。

二、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的基本教法

学好弹奏钢琴的过程就如同建造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和努力,因此,学习钢琴应该从基础课程开始努力,认真学习每一项内容,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曾有钢琴研究者将钢琴技能分为以下内容:(1)手指对震动音符、颤动音符和跳动音符能很好的区分开;(2)拇指对不同音节能够做到内向旋转;(3)手指对复调音乐的控制力;(4)手指的扩张(八度);(5)手腕的技巧。教师要结合学生在钢琴演奏方面的弱点,例如:钢琴基础差、手指不能完全独立、手掌不灵活等等,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从学生学习情况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教给学生一些弹奏方法。通过演奏不同类型的曲目,使学生对不同的音乐有不一样的定义。用不同的方式去学习不同的曲目,如歌唱型、舞曲型、进行曲类型的弹奏,以及古典音乐、复调音乐、浪漫派作品的演奏,为了能准确地看谱演奏,教师应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曲目让学生练习演奏,教师要根据学生在演奏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予以纠正,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学生的钢琴基础。由于钢琴弹奏对技能要求较高,并且演奏起来比较复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到每个学生对钢琴基础的掌握情况,并把弹奏钢琴时需要注意的内容单独划分出来,作为课堂上的重点去讲解,由浅及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区别钢琴在各教学阶段对难易程度有着不同的要求,注意考虑键盘在演奏中具有连续性,学习时要前后关联起来,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演奏技术,学好基础课。

三、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堂的氛围

(一)创造钢琴课堂的教学环境

音乐教育需要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因此,现代化的钢琴教学要求学校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相互探讨、相互学习,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尽快地掌握音乐知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经验和学习知识技巧,进而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钢琴教学不仅向学生展现音乐知识和演奏技能,还需要多给学生创造一个使听、看、感觉融为一体的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感受音乐的境界,从而对学习音乐及演奏钢琴产生深厚的兴趣。

(二)提高学生学习钢琴弹奏的兴趣

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对学习音乐没有兴趣,要让他们对音乐产生兴趣,就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表现天赋和教学技巧,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所谓的音乐天赋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可以自己通过后天努力学习学好的,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出高度的热情。

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来吸取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和谐的分配和即兴创作,以创造性的即兴合奏、创造性游戏和其他内容吸引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来引导学生,教师使用委婉语言,将起到不一样的效果。当教师要讲授轻柔音乐产生的效果时,可以先播放一段优美悦耳的音乐,使舒服缓慢的声音充盈着整个课堂,同时,再以具有诗意的语言去结合曲目进行讲解,使得悠扬的音乐和跳动的旋律结合起来,它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沉浸在梦幻般的音乐意境中,还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四、重视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的内涵

(一)课堂教育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

音乐教育实质上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首先,这个互动过程重要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其次,教学过程也是教师教育和和学生学习的统一体。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组织、引导上,它通过学生学习来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强调自学性、能动性,又要强调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能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

(二)课堂教育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分享

音乐教育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享受、交流、体验情感的过程,使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应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交流和沟通、真正形成彼此间的互动。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当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不能完全掌握时,或者对所学到的音乐知识不能完全理解时,就要求教师主动帮助学生学习,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者通过和教师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当师生交流到一定程度时,双方情感就会产生共鸣,同时处在高度热情的状态中,这时,彼此的情感得到了体现,自身的价值也得到了满足,更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在音乐课上,最好的学习效果就是师生双方产生共鸣。尤其是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提供发展平台,来促进人格成长。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音乐所处的文化环境,通过参与、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来提高自身的合作意识,积累经验。

(三)课堂教育要重视对作品的分析研究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作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理论分析研究,并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体会和欣赏,通过旋律、调式、节奏、和声、风格等方面,引导学生去感悟和欣赏,从而让学生从内心真正获得美的享受,进而使精神愉悦。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时间,使师生能够在学习、心灵、情感上保持沟通,从而营造一个好的教学氛围。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教学过程中来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师生情感统一,实现课堂上的和谐、默契,使师生情感产生共鸣。

通过教师在音乐课堂上的教学,可以看出:借助不同方式教学,让学生对钢琴学习产生兴趣,是教师教学成功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环境,创造不同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完全融入到音乐气氛中去,亲身体会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能把自己拥有的音乐理论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实践中。

五、重视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堂上的交流与合作

(一)重视钢琴课堂上同学们之间的合作

合作在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音乐中也如此。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团结的学习环境就是为了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使学生能够把彼此之间的能量、知识、智慧结合起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学生之间可以在合作中,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能从别人身上学到更多的优点,很好地做到取长补短,进而能不断地审视自己,这不仅创造了团结、互动的学习环境,充分提高学生的地位,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积极性,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重视钢琴课堂中同学们之间的技巧交流

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学习技巧、基础知识,一起分析音乐中的重点和难点,并把每个曲目都分别让学生自己弹奏,找到曲目的旋律后,教师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合奏,边弹边唱,最后让同学之间相互倾听彼此的弹奏,再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评价,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强化了课题训练,很好地发挥了互动作用,活跃了课堂气氛。所以,钢琴课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时,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品味音乐,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力。

通过高职高专院校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使师生能够通过相互沟通、交流、启发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取得成绩,促进高职高专院校钢琴教育专业稳步向前发展,并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六、结语

钢琴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一项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学生的气质以及审美意识,因此,在新时期的高职学校的教育中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本文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对于现有的高职学校的音乐钢琴教育进行了了解,首先发现了现有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提出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通过这些内容可以给高职学校的老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的价值,学生因而能够有独立的思想,提高学习的能力,受到更好的教育,更好地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完整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王君.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2]覃晓宁.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探讨[J].柳州师专学报,2008,(03):104-16.

[3]史岩峰.内蒙古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4]丁姗姗.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学科教改的设想[J].文化学刊,2009,(02):52-54.

[5]梁艺红.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学改革之我见[J].嘉应大学学报,2003,(2):93-95.

[6]田许生.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研究[J].成功(教育),2013,(18):45.

[7]荣飞,王琨.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培养初探[J].淄博师专学报,2007,(04):24-27.

[8]刘志刚.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教育多元化发展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202-204.

第7篇

一、存在问题

(一)学生钢琴水平整体偏低

新建本科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钢琴水平整体偏低,据统计,80%以上的学生进校前从未学习过钢琴,而学习过钢琴的学生中,大部分也只是从高一、高二开始学习,且为了达到高考要求,程度拔高的现象屡见不鲜。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面对我国就业现实,新建本科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对在钢琴相关领域的就业缺乏自信,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所在学校等级不高、自身学习钢琴时间较短,加之钢琴学习不如声乐、葫芦丝那样能够短时间内取得成绩,因此,许多学生对钢琴学习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三)师资队伍匮乏,专业技术水平较低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是刚升本学校,面对学校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原来的师资队伍无论从学历结构上,还是从人数上均已无法满足教学发展需求。此外,升本5年内的学校,90%的钢琴教师为本省甚至是本校毕业生,学缘结构比较单一,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且科班出身较少,甚至部分钢琴教师是之前演奏手风琴、电子琴的人员在学校升本后为缓解教学压力转为钢琴教师的。

(四)课程设置欠合理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时间较短,办学经验不够丰富,所以在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分设置不合理。由于专业课程学分设置过低,为修满学分,学生必须选修其他与专业没有密切联系的课程。

其次,任意选修课专业开设不均衡。其中钢琴相关的选修课程过少,而声乐、舞蹈方向的选修课程占据大量比重,这样对于钢琴主修学生来说可涉猎的知识范围相对狭小,对其专业学习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最后,“大锅饭”式的专业课设置。钢琴课在一年级、二年级为专业必修课(4个学分),且是以小组课的授课方式,三年级、四年级为限定选修课(4个学分),以“一对一”的授课方式。这样“大锅饭”形式的教学模式,使一些优秀的钢琴学生在一、二年级仍然接受小组课教育,严重影响其专业技能的提高进度。

(五)交流活动较少,高质量钢琴音乐会(演出)缺乏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资金相对短缺,无法举办高质量的钢琴音乐会,无法给教师、学生创造更多视听平台。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钢琴音乐会均由系(院)内部个别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钢琴教师担任演奏,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汲取到的知识比较单一,另一方面,钢琴教师自身演奏水平也无法得到提升。

(六)领导重视程度不高

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为综合性院校,学校工作重心为建设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对于音乐教育专业常常处于被忽视状态,所以在专业建设方面投入力度不大。

二、解决办法

(一)培养应用型音乐教育专业人才

创建应用型大学是切合新建本科院校实际的一个正确方向,在学校前进的大方向指引下,音乐教育专业也应沿着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目标前行,而钢琴教学作为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钢琴人才培养也成为必要任务。

首先,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意识形态上要深刻认识什么是应用型人才。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学科研方面不如老牌本科院校的实力雄厚,如果从钢琴演奏专门人才方面着手培养,容易产生高不上去、低不下来的状况,学生就业更加困难。因此,在钢琴教学中,要正确认识到我们培养什么类型的音乐人才,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而不能一味地以专业水平要求学生,一方面学生自己越来越失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与社会需求脱节。

其次,在教材选择上应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采用灵活变通的方法。根据调研发现,目前新建本科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中小学音乐教师,这些学校对教师的钢琴水平要求并非是演奏很艰深的音乐作品,而是集中于钢琴伴奏的需要。因此,在教材选择上,技巧练习与声乐正谱伴奏①练习应相互搭配,做到技巧练习是钢琴伴奏的补充,钢琴伴奏是技巧练习的最终目的。

最后,建立创新型钢琴课堂。由于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而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城镇、乡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因此,钢琴教学应打破陈规的“回课-教师指正-练习-新课预习”的模式,而是应创建一种应用型的新型钢琴课堂。据调查发现,80%以上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会上课,因为他们在学校学习的各类专业知识是零散的,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组织,而中小学音乐课要求的音乐知识是综合的,是将钢琴、视唱练耳、乐理、声乐、音乐欣赏贯穿起来的,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知识整合的能力。

(二)完善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程设置方面,钢琴必修课不应采用全盘统一的授课模式(即无论学生程度高低,均进行小组课或集体课形式),应在学生入学时进行专业分级考试,达到较高级别的学生可从进校起就上“一对一”的钢琴课,中等级别的学生上“一对二”的小组课,中等以下级别的学生上四至六人的集体课。但是,入学专业分级不是永恒不变的,是与每学期的专业考试成绩相关的,倘若中等级别学生经过一学期努力达到较高级别的水平,就可以在下一学期上“一对一”的钢琴课,反之,如果高级别的学生在一学期内没有刻苦练琴,学习效果不理想,甚至退步,便在下一学期转为“一对二”的小组课或集体课。这样在不断分级考试中,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学生为追求“一对一”的钢琴课而努力练琴。

(三)师资队伍建设

如前文所述,新建本科院校一般是通过专升本或几所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原师资队伍专业素质水平无法满足升本后的教学需求,因此,建设符合本科院校条件的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师资队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1.提高原师资队伍专业素质水平。原师资队伍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基础,是与学校共同前进的“老战友”,这部分教师既不能“一刀切”,也不能任由其阻碍学校发展,因此,进修学习是这批教师提升个人专业素质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

2.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师资匮乏的现状,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无疑是一个快捷而有效的办法。通过对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引进,既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知名度;又能带来学科前沿动态,促进学科发展;还能提升原师资的学术科研水平。

3.优化学缘结构。学缘结构不合理,会导致学术上的“近亲繁殖”,人事上的“关系纽带”,不利于学校的发展。而新建本科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师资学缘结构相对比较单一,甚至同事之间是师生关系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优化学院结构是师资队伍建设解决的又一难题。学校人事部门应在人才引进和教师进修方面把好第一关,广泛吸纳国内外各院校的毕业生。

(四)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实训基地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的“大后方”,是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同时学校也为实习实训基地提供先进的知识理念,“双赢”是学校与实习实训基地的核心。对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而言,中小学实习实训基地是其展示能力的最好空间。通过实习,学生能更清楚认识到自身学习中的问题,也能根据自己的特长,为实习基地的音乐教育献计献策。此外,新建本科院校钢琴教师通过与实习实训基地的密切联系,能够及时了解掌握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课程特点、变化以及所培养的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总结思考,形成科研成果,最后将科研成果实践于实习实训基地,真正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实习实训基地也在新建本科院校的带动下,不断进行创新型教学改革,提高音乐教育水平,深化素质教育。

(五)提升办学软实力

第8篇

关键词:高校 教师教育 钢琴课程 教学改革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modern education idea and education technology as the reference basis, using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musicology (teachers education) professional piano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experience of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training target,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three aspect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piano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to discuss and introduced, and the 21 st century to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education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employment marketing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talents.

Keywords: university teachers' education piano course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众所周知,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以下简称教师教育专业)的职能是向社会输送普通音乐教育的合格师资,也就是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进入21世纪,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就业市场化的形势下,特别是一些大中型城市,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除了一部分能够充实到中小学音乐教育队伍以外,还有一部分毕业生特别是主修钢琴专业的毕业生,进入了社会办学机构、私立的艺术中心,或者做了职业家教。正是在这种新就业形势的背景下,钢琴课作为教师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音乐理论水平和综合艺术修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钢琴教学改革将对高校音乐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在高校钢琴教学多年的经验,从培养目标定位、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拓展和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一些改革想法和建议:

一、明确培养目标

现阶段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院系中,除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大多数院校还纷纷设置了音乐表演专业。从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来看,“音乐学(教师教育)”与“音乐表演”这两个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和实际操作上还存在界限的模糊。笔者认为必须首先将培养目标区分开来,特别是教师教育专业与音乐表演人才培养的规格不同、定位不同,普通高校应当扬长避短,充分突出其“师范性”的特色和优势,重视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与教学管理。“教师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要以服务于教师教育为前提,以培养中小学普通音乐教师和钢琴基础教育师资为目标,同时结合就业市场需求,一些专业基础好、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教育”专业的钢琴主修专业学生,毕业后也可以走进中等艺术院校、少年宫、艺术培训中心,以及担任中小学艺术特长生和职业中学的钢琴教师,或者根据能力兼任一些艺术团体的钢琴伴奏等。这就要求高校在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上要有所创新,突出师范性“一专多能”特点的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专业知识与演奏实践、教学实践相结合,以适应新形势下复合型音乐人才的需要和就业市场变化。

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拓展

在钢琴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方面,要将钢琴技巧课与钢琴理论课有机融合,针对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的钢琴课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内容:技能技巧课、文献研究和教学法课、钢琴伴奏与钢琴合作类课程等。同时,作为理论课程的补充,实践课程方面要包括钢琴教学实验与舞台表演实践的内容。

对于技能技巧课的教学内容要区别于专业音乐院校的高难度作品,这是由其生源基础和水平差异所决定的。钢琴主修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弹奏技能,但对于钢琴基本奏法、触键方法等基础部分缺乏系统的掌握;钢琴副修生(非钢琴主修专业的其他声乐、器乐专业学生),由于入学基础层次不齐,学习要以基本功练习作为入门阶段的重要内容。因此,基础性教学仍然是高校教师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中曲目选择要广泛,可以采取精弹和泛弹相结合的方式,这一定程度上体现并解决钢琴训练中的质与量的要求,深度与广度的矛盾。精弹要有一定规格,要求学生对每首作品认真读谱,掌握基本演奏技法,正确表达音乐内涵。而泛弹要有一定时限,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视奏能力,不拘泥于技术细节,以了解各种风格类型的钢琴音乐,开拓艺术视野。在精弹与泛弹曲目的比例安排上,应以学生实际程度为依据。

文献研究课,在教学内容上应当全面概括各时期的作曲家及其作品,不仅有十九世纪以前西方钢琴音乐发展史、二十世纪各种风格流派的钢琴作品展示,还应该包括近现代西方音乐和中国作曲家的钢琴作品,也可以包括诸如爵士、布鲁斯等美国黑人音乐风格的钢琴流行音乐作品。通过网络、多媒体、音像资料等现代多种技术手段,让学生们对钢琴艺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钢琴教学法课,是教师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关键与核心,要仅仅围绕着与钢琴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可以包括钢琴弹奏基本技法、钢琴学习心理、科学的练琴方法、以及钢琴教学方法运用与教材选择等内容。教学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不仅仅有教师讲解基本理论、教师示范演奏方式,也可以由学生发挥主动性,采取讲解、示范或者教学实验的方式。此门课程的意义就在于一方面帮助学生们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钢琴学习的相关要素,另一方面,使得学生不仅“会弹”,而且“会教”,为今后可能从事钢琴基础教学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钢琴伴奏课的内容包括钢琴正谱伴奏与即兴伴奏两个方面,一般在正式的音乐会要求使用正谱伴奏的形式,学生通过正谱伴奏训练,提高合作能力的同时,在正谱内容的学习方面也可以对即兴伴奏有一种很好的借鉴,包括和声运用、织体布局等等。一般即兴伴奏的曲目更多运用于民歌或者创作歌曲,通过即兴伴奏的学习,全面地训练学生的和声编配能力、合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等综合能力。

三、教学模式的创新

众所周知,通常钢琴技巧课授课形式有:“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多”小组课或者钢琴集体课教学等形式。沿袭几百年教学历史传统的“一对一”个别授课形式,至今仍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通过个别教学,教师可以细致而深入地观察并解决每个学生在钢琴弹奏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技术和艺术两个层面上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这种授课形式也适用于各种程度的钢琴学生。同时如果能够与“一对多”小组课或集体课相结合,将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集体课上要突破传统的微观分析方式,配合科学、规范的教材教法。将教学着眼于传授钢琴弹奏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解决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学生们之间互相观摩与交流,有利于彼此取长补短,体会作为演奏者和作为听众时的不同心理趋向,感知演奏时与听众交流的表现欲望,提高当众演奏的能力,这种体验与收获恰恰是在“一对一”的个别授课中无法实现的。

钢琴理论类课程总体上是以集体授课形式为主。对于钢琴教学法课中的“教学实验”环节,也可以采取“一对多”的小组形式展开,内容可以由教师命题讲授,也可以由学生自由选题讨论,让每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尝试转换“师”与“生”的角色,提高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而钢琴合作类课程,内容与作品类型包括了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双钢琴作品、钢琴与其它乐器的重奏作品、协奏曲等等。教学方式可以采取多种类型,除了一些必要的理论讲解、作品介绍,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必须通过艺术实践的形式展开。钢琴学习离不开舞台实践,定期或者经常性的举办演奏观摩、汇报音乐会,不仅激发学生们对钢琴学习的热情,进一步加深对钢琴艺术的感受与理解,还可以在舞台实践过程中使自我心理素质得到锻炼,对积累一定的表演经验也十分有帮助。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多一些演奏观摩与交流的机会,学习形式灵活多样,既活跃了学术氛围,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动力,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结语

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在办学中要充分发挥“师范性”的特点和优势,确立正确的办学方向、明确的培养定位、科学的课程设置、合理实用的教学内容。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创新,积极在工作中展开教育实践,最终受益的必将是学生,使学生提高技能技巧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的竞争软实力,从而获得更广阔的就业空间。从长远发展来看,高校钢琴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于我国的钢琴普及教育、基础教育以及全民素质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樊禾心 《钢琴教学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2]郭建民、赵世兰《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我国高师音乐学院(系)表演专业的现状与思考》,《人民音乐》,2005年第6期

第9篇

【关键词】支教实践 教学现状 师范性特征 改革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5-0010-02

我国高师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经过长足的发展,获得了可喜的成就,这主要表现在钢琴教学设施的改善和师资力量的壮大、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等方面。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因其专业的特殊性而显示出与其他高师专业和专业音乐院校不同的教学特色。专业音乐院校与高师音乐教育的钢琴专业训练在演奏属性方面虽有共同之处,但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从而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显示其各自的特点。

目前,有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增设了学生实习支教这一实践环节,支教实践既是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校教学成果的客观检验。从学生实习支教实践反馈的信息来看,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音乐教育实践,大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内容与实际教学相互脱节的现象。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娴熟地为中小学生弹奏世界钢琴名曲,却无法完成教科书上或课外乐曲和歌曲的演奏与弹唱,有扎实的钢琴演奏能力却缺乏即兴弹奏与视奏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有关音乐、钢琴的知识一问三不知,知识面贫乏,只追求演奏技能不追求音乐内涵;出现你弹我不听的教学状况时不知如何应对,上课欠缺音乐感染力、教学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

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支教实践现状表明,高师院校钢琴教学存在着多种弊病,师范性在高师钢琴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教学目标模糊,培养的学生较多注重钢琴演奏技巧,缺乏综合的弹奏能力,毕业后不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教学能力相对薄弱。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基础教育输送具有综合音乐文化素质的师资。与专业音乐院校相比,其专业发展的特点在于它的师范性而不是纯粹地追求钢琴技巧和演奏水平。具体地讲,高师钢琴教学的“师范性”,指的是学生钢琴弹奏的综合能力(包括基本技术、视奏能力、即兴伴奏能力和对乐曲的理解能力)、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等。

现阶段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受音乐院校的专业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上虽然承认钢琴演奏专业训练与师范钢琴专业训练有所区别,但在教学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倾向钢琴演奏专业训练,教学时不能将钢琴弹奏能力和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起来贯穿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学中一味追求钢琴的技能、技巧而忽视了钢琴综合弹奏能力的培养;在实践能力上,学生在校所学的内容由于过于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没有从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需要出发,使得所学知识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实际教学相脱节;在主观意识上,学生较少主动意识到自己的未来角色与其在校学习的关系,教师在传授弹奏技术和技能的同时,未能及时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从而模糊了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学校音乐师资的总目标,后果是培养的师资质量和综合能力的下降。

加强“师范性”特征的高师钢琴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发展方向,提高钢琴弹奏的综合能力,能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使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有较强的适应性,为日后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高师钢琴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对培养和造就实用性师范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推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针对原有的高师钢琴教学结构,从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实施高师钢琴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 优化课程结构

将钢琴即兴伴奏和音乐实践作为每学期的必修课程,同时增加视奏课程,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多弹、多练、多想,让学生掌握钢琴演奏的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伴奏与视奏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渗透音乐教学的基本规律,使学生在弹奏和教学能力上得到全面发展。学习、借鉴与引用国内外各师范院校先进的教学模式,对即兴伴奏课程和视奏课程以及音乐实践课程进行合理的调整,培养学生钢琴弹奏综合能力及教学实践能力。

所谓即兴伴奏,指的是在一首歌曲没有配好伴奏谱的情况下,由伴奏者通过作品分析、和声编配、伴奏音型及钢琴技巧在短时间内综合地运用。课程的主旨应从基本教学手段的掌握转为兼容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开发音乐潜能,即兴进行音乐的深层阶段创作。

视奏是视谱和弹奏同时进行的一种钢琴技能,是弹奏者在其大脑活动主导下实现的视觉、听觉、运动觉和触摸觉等多种神经过程协同合作的产物。钢琴视奏要求视奏者瞬间完成复杂的心理操作和技能展现。课程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视谱能力、敏锐的辨音能力、熟练而精细的手指控制能力以及良好的节奏感、曲调感和美感等。

音乐实践课程,指的是在课程内容拓宽、延伸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音教法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显现。

二 强调教材运用的非局限性与多元性

在钢琴教学中,根据学生的钢琴程度及弹奏特点对现有钢琴教材进行适当补充,增添歌曲伴奏和视奏教材,合理、科学地选择适合师范教学的钢琴教材,使学生在钢琴演奏中既能弹奏古典作品,还能接触到具有现代风格的作品,如爵士乐、流行音乐的作品。同时,让学生通过分析、练量钢琴教材中的谱例,了解钢琴演奏、伴奏、视奏的基本特点,熟练掌握演奏、伴奏、视奏的弹奏技巧,培养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即兴能力,为适应实际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对教材作适当的调整与运用,表现为从古典到现代钢琴音乐的扩展、纯钢琴作品与歌曲伴奏谱例的搭配、视奏教程的补充与使用,从而扩展学生学习的知识面,通过积累大量的谱例,使钢琴演奏、视奏、伴奏能力得到平衡发展。

三 突破“一对一”的传统教学方式

传统的钢琴教学,均采用“一对一”的授课方式,体现了钢琴教学的特点。现代电子技术与网络的高度发展,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钢琴教学的“师范性”特征,也是极其重要的手段之一。运用电子钢琴、多媒体进行教学,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弥补小班教学时间短、进度慢、信息流量窄等不足,提高效益与质量,从多方位、多角度展开教学活动,既可增强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模拟教学,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可利用因特网在各校之间互通信息,展开诸如名师答疑、教学研讨、资料互传等网上教学、教研活动,学习先进的钢琴教学技术,开阔学生视野,提高钢琴素养。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实现小班、大班交替授课的教学模式,在电子钢琴的大班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教学互动,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学生音乐教学模拟实践的场地;运用网络技术,及时掌握有关专业方面的信息,探讨、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提高修养。

四 建立健全学生成绩的评价制度

作为评定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目前高师钢琴专业检查学生的成绩以观摩的形式进行,学生考试时弹奏1~2首早已准备好的乐曲。这种检查方式既没有客观的衡量标准又完全不能体现学生的钢琴演奏的实际能力。根据学习进度,将观摩演奏、视奏能力与即兴伴奏能力纳入每学期钢琴学科的考核内容,同时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音乐实践能力,使考核成绩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

钢琴教学考核制度的改革,首先,将演奏、视奏、伴奏融入考核内容中,体现学生全面的钢琴弹奏素质,使考核制度规范化、合理化。其次,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可将学生的考核成绩按理论30%、实践70%进行评定。第三,实践考核的评定可由社会、学校、学生三部分组成。第四,学习态度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10篇

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因培养音乐教师的属性使然,除了一般的钢琴弹奏技术和钢琴演奏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全面音乐文化素养的培养。它不只是钢琴演奏的知识讲授与弹奏技术的传授,它需要涵盖更加丰富的内容。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更具文化内涵,更具思想内涵,更具人文内涵,更具教育内涵,更具理论研究的内涵。

【关键词】

音乐教育;钢琴教学;教学内容;教学需要

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与钢琴演奏专业的钢琴教学在演奏属性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上又有其不同的特点。因为在培养目标上学生是做为未来教师而培养的,不是以舞台演奏为目的的教育,所以,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除了一般的钢琴弹奏技术和钢琴演奏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全面音乐文化素养的培养,更偏向对学生理论研究能力的提高,强调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法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在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中,就不只是钢琴演奏的知识讲授与弹奏技术的传授,钢琴教学需要涵盖更加丰富的内容,归纳如下。

一、艺术哲学的内容

一般来说,艺术哲学是指用哲学的观点探讨艺术问题,还有另一个定义是作为美学的别称而被人们所熟知。在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中,艺术哲学主要是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审美教育的内容,钢琴演奏教学是以表达音乐审美为终极目的的教学,审美意识决定了演奏者和教学者的艺术水平。二是美学要回答的音乐哲学的根本问题,既音乐的本质是什么,音乐的目的是什么,音乐内容与音乐形式的关系如何理解。艺术哲学的内容,对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具有理论研究的意义,和实践指导的作用。

二、教育学的内容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本质与目的,教育现象的发生与条件,教育教学的内容及其方法,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中外历史上都留下了无数的教育理论遗产,特别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学理论得到了极大的推进,不仅在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上达到了日新月异的进步,而且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出新、不断的现代化。在音乐教育专业的学习中,虽然教育学是一门专业必修课,但它主要还是一门理论课程,而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把这种理论用于钢琴教学的实践中,使学生明白教育学理论的实际意义。

三、运动学的内容

钢琴学习与演奏的过程中有大量的肌体运动和技能练习,现代的钢琴教学和学习与过去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对运动心理学和运动医学的研究学习。钢琴教学在技术训练中很大程度上与运动学研究的内容是一致的,也是研究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运动心理学主要是研究教学和训练中动作技能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研究运动知识的传授和运动技能的形成,研究运动技能迁移和反馈。运动心理学对于研究钢琴演奏技能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对于研究钢琴演奏知识的传授和演奏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对于钢琴演奏心理的训练都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运动医学作为专门研究运动及缺乏运动的集体生理病理影响的综合科学,在防治各种运动创伤和运动疾病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在评定程度,促进疲劳恢复等方面所运用的各种医学方法,对于钢琴技术训练中如何避免疲劳性损伤,从而发挥最大的训练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四、音乐学理论的内容

音乐学是研究音乐的基本理论的学科。与钢琴教学关系密切的相关分支学科有音乐史学的内容,在钢琴教学中对钢琴文献的学习和诠释,对钢琴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不同作曲家的作品风格的把握上有重要的意义。中外民族音乐学的内容,对钢琴教学中准确把握作品中各种民族音乐的韵味,乐曲中民族音乐的特点,演奏中民族音乐的风格等有极大的作用。音乐律学的内容,钢琴的音律是十二平均律,不同于其他音律,平均律是人为计算出的音律,不是自然产生的律,有其独特的音响特点,对律学的研究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把握钢琴的声音变化,更好的定位钢琴演奏中声音的优劣和取舍。

五、音乐技术理论的内容

音乐技术理论包括乐理知识、读谱知识、听觉训练、和声理论、复调知识、配器常识、音乐分析等等内容。由于音乐的内容是音乐形式的内容,音乐形式是音乐内容的形式,这一音乐美学的定义,使得钢琴教学中音乐形式和内容的学习占据了大部分教学内容。音乐技术理论是研究音乐形式与内容的主要理论方法,是钢琴教学的主要内容。由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和虚幻性,要真正理解音乐的内容,准确诠释作品的含义,就必须从研究音乐的形式入手,这就使钢琴教学中,师生要用一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花在音乐技术理论的分析和研究上,花在对音乐形式的学习上。

六、钢琴教学法的内容

钢琴教学法主要从研究钢琴演奏技术和音乐表现为出发点,以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为依据,对钢琴演奏方法进行理论的归纳和总结。它借鉴教育方法论的成果,把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中的教育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使理论指导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它使钢琴教学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钢琴教学方法,是钢琴教学最核心的内容。钢琴教学法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初、中级的钢琴教学,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具有实用性和现实意义。

七、系统论的内容

钢琴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涉及到乐谱的阅读分析、演奏技术的掌握、舞台演奏的方方面面、技巧与情感的关系、理性与感性的统一等等,领域广、层次多,要想得到理想的教学目的必须用系统论的科学方法建立结构与功能完善的、适应钢琴演奏和教育的钢琴教学体系。系统论的研究意义在于从事物普遍联系发展的整体去探索对象的规律和特点。它使钢琴教学得以综合多学科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深入探讨钢琴教学中最复杂、最困难、最深层次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总之,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不能局限于钢琴弹奏和演奏的范围,不能等同于钢琴演奏专业的教学,也不能等同于一般乐器的学习。要始终坚守教师教育的属性,要意识到为未来培养教师的使命,要注意深入研究、广泛涉猎,要为培养具有独立精神和批判能力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而努力。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师应该是技术的传授者,是文化的传播者,是思想的点燃者,是未来音乐教师的引路人。

作者:王珀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次炤.音乐美学新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2]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第11篇

论文摘要:高师钢琴教学这一课题是一个发展性课题,还有很大空间去挖掘。随着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对此关注的视点将更加广泛,深入。笔者期望通过中国高师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钢琴课的教学能够“会当凌绝顶”,“更上一层楼”!

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科目中,钢琴课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高师音乐教育的迅猛发展,社会对音乐教师的需求加大,钢琴课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在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需要。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师生,如何从事钢琴课的教学,,如何采取科学理性的方式,将这门复杂的功课做好,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程度因材施教,学会分级教学

随着国脚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入学率大幅提高,学生们的钢琴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入学前已经学过多年钢琴,基本功扎实,音乐表现力丰富,他们大多数会选择钢琴主修专业。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们教学难度不是太大,除了采用《高师钢琴基础教程.》第三,四册之外,常常辅以肖邦部分练习曲,夜曲,圆舞曲,贝多芬早期奏鸣曲,以及巴赫平均律等技术与音乐艰深的曲目,其目的是丰富学生的技术面,提高其音乐表现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与耐力。

还有的学生入学之前只学过一年左右的钢琴,他们只是学习一到两首曲目来应付高考,其本身钢琴演奏的技能很薄弱,基本功不扎实,弹奏动作僵硬,识谱很慢,用数字来标示五线谱的学生不在少数。对于这类学生,钢琴教师应在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他们需要老师更多的细心,耐心与爱心。对于他们,老师在教学上进行严密的安排与部署,需要最大限度的去开发其潜能,加强他们的基本功训练,在有限的两年中,使他们除了掌握一定的表演技能以外,还能够掌握钢琴即兴伴奏的知识,以适应其毕业以后得工作实际需要。

二. 教学中应贯彻融合性原则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目的是突出“一专多能”甚至“多专多能”的培养目标,走的是一条培养综合素质高的音乐人才的道路。它要求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演奏能力,同时对其他相关的学科的理论知识也应熟悉和了解,并且有独立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高师音乐教育的学生,除了会演奏钢琴以外,还有会教钢琴,用钢琴为个唱,合唱伴奏,在音乐欣赏课堂会用钢琴教学等等。

因此,要求钢琴教师在教学中应提倡综合式,融合式的教学,讲究课程的整合,按照音乐教育规律实现教学的协同效果,最终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作为音乐科目的基础课,钢琴课与其他终点科目,比如视唱练耳,和声及作品分析,西方音乐史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科目中与钢琴没有任何联系的少之又少。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钢琴课与其他姊妹学科的联系,能够渗透其他学科的部分内容,拓宽教学视野。当然,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也应保持钢琴本学科的侧重点以及自身个性,绝对不能将钢琴课上成音乐欣赏课,这就要求老师们有一种驾驭全局的教学功底,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

三 .教学目标要明确,要细致分析教材

钢琴教学的内容制定与教学目标,对象密切相关。老师在教授演奏技术的同时,应重视理论的教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具有独立思考习惯的“90后”学生,演奏与教学理论的研究可以使他们对钢琴技术的了解更加深入。学生通过老师的理论指导,会拓宽演奏与联系的思路,学会逻辑的分析自己的技术训练,最终突破技术的瓶颈。教师应明确的向学生阐述自己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习的方向更加清晰,从而能够活学活用,学有所思,学有所用,为自己将来从事教学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一名负责任的钢琴教师应随时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并修整自己的教学纲要,这样才能使教学更加系统化。

作为工具,高师钢琴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性的方向作用。教师应该明确教材的的作用是:通过它系统的传授给学生演奏技能;通过它研究中外音乐大师的经典曲目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通过学习它使得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心智得到发展等等。教师在明确其作用后,更应该研究教材的训练目的,明了教材所选曲目的艺术价值,能够准确分析所选曲目的曲式,和声特点。为了能够使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胜任毕业后从事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部分高师音乐教材还增添了中外乐曲的钢琴伴奏曲,同时为了促进学生的协作能力,又编选了一部分四手连弹曲目,教师应对这两类曲目同样重视,这样才能使教材的应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四.拓宽教学视野,提倡创新意识

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应大胆实践,不断拓宽自己的新的教学思路,不能拘泥保守,一成不变。钢琴课作为高师音乐教育的重要技能课,核心课,基础课,本身应该具备开放,多元,发展的特色。教师不应将视野只局限在狭窄的琴房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应该更加关注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关注国内外新的教育理念,通过学习再学习,使自己的教学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高师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面临着社会整体钢琴教育的重任,他们身后是几千万的琴童,这就要求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主科教师们迫切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自身的努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教师。一方面,他们要立足本土,通过观摩,学习周先生等老一代教育家的教学法,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等多媒体了解国外钢琴专家的演奏与教学,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广阔,更加多元化。

以上是笔者在观摩部分高师音乐教育钢琴教学之后产生的一些思索。高师钢琴教学这一课题是一个发展性课题,还有很大空间去挖掘。随着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对此关注的视点将更加广泛,深入。笔者期望通过中国高师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钢琴课的教学能够“会当凌绝顶”,“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吴 孙明珠 《简明钢琴教学法》

[2] 魏廷格 《钢琴学习指南——答钢琴学习者388问》

[3] 司徒壁春 陈郎秋 《钢琴演奏法》

第12篇

 

关键词:钢琴 音乐教育 高师 

 

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科目中,钢琴课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高师音乐教育的迅猛发展,社会对音乐教师的需求加大,钢琴课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在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需要。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师生,如何从事钢琴课的教学,,如何采取科学理性的方式,将这门复杂的功课做好,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程度因材施教,学会分级教学 

随着国脚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入学率大幅提高,学生们的钢琴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入学前已经学过多年钢琴,基本功扎实,音乐表现力丰富,他们大多数会选择钢琴主修专业。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们教学难度不是太大,除了采用《高师钢琴基础教程.》第三,四册之外,常常辅以肖邦部分练习曲,夜曲,圆舞曲,贝多芬早期奏鸣曲,以及巴赫平均律等技术与音乐艰深的曲目,其目的是丰富学生的技术面,提高其音乐表现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与耐力。 

还有的学生入学之前只学过一年左右的钢琴,他们只是学习一到两首曲目来应付高考,其本身钢琴演奏的技能很薄弱,基本功不扎实,弹奏动作僵硬,识谱很慢,用数字来标示五线谱的学生不在少数。对于这类学生,钢琴教师应在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他们需要老师更多的细心,耐心与爱心。对于他们,老师在教学上进行严密的安排与部署,需要最大限度的去开发其潜能,加强他们的基本功训练,在有限的两年中,使他们除了掌握一定的表演技能以外,还能够掌握钢琴即兴伴奏的知识,以适应其毕业以后得工作实际需要。 

二. 教学中应贯彻融合性原则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目的是突出“一专多能”甚至“多专多能”的培养目标,走的是一条培养综合素质高的音乐人才的道路。它要求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演奏能力,同时对其他相关的学科的理论知识也应熟悉和了解,并且有独立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高师音乐教育的学生,除了会演奏钢琴以外,还有会教钢琴,用钢琴为个唱,合唱伴奏,在音乐欣赏课堂会用钢琴教学等等。 

因此,要求钢琴教师在教学中应提倡综合式,融合式的教学,讲究课程的整合,按照音乐教育规律实现教学的协同效果,最终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作为音乐科目的基础课,钢琴课与其他终点科目,比如视唱练耳,和声及作品分析,西方音乐史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科目中与钢琴没有任何联系的少之又少。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钢琴课与其他姊妹学科的联系,能够渗透其他学科的部分内容,拓宽教学视野。当然,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中也应保持钢琴本学科的侧重点以及自身个性,绝对不能将钢琴课上成音乐欣赏课,这就要求老师们有一种驾驭全局的教学功底,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

三 .教学目标要明确,要细致分析教材 

钢琴教学的内容制定与教学目标,对象密切相关。老师在教授演奏技术的同时,应重视理论的教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具有独立思考习惯的“90后”学生,演奏与教学理论的研究可以使他们对钢琴技术的了解更加深入。学生通过老师的理论指导,会拓宽演奏与联系的思路,学会逻辑的分析自己的技术训练,最终突破技术的瓶颈。教师应明确的向学生阐述自己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习的方向更加清晰,从而能够活学活用,学有所思,学有所用,为自己将来从事教学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一名负责任的钢琴教师应随时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并修整自己的教学纲要,这样才能使教学更加系统化。 

第13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钢琴;教学

一、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仍然是传统的音乐教育,钢琴教学和训练的主要内容还是一些复习曲、练习曲和乐曲,教师还只是音乐知识、钢琴技能的传授者,学生还只是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的接受者。在教学中,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以致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和出现的问题不能够清晰的了解,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能有比较准确的认知。学生在经过了长时间的钢琴学习之后,却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和有效提升自身能力,教师教学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由此可见,在社会和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音乐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钢琴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学生水平的差异性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使得受高等教育学生数量增加,学习音乐艺术的学生也是逐年增加,音乐教育专业也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学生也感受到了钢琴的无限魅力,更加积极地学习钢琴相关知识和技巧。虽然说学习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学之前都具备一定的钢琴基础,但是学生入学时的钢琴水平和基础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学生受教育的环境以及受教育的程度都不同。有些学生因为文化课成绩不是太理想,迫于升学压力在高考之前才开始接触音乐,接触钢琴,内心没有对音乐由衷的热爱,以致于基础薄弱;有些学生是从小就喜欢音乐、喜欢钢琴,从小就开始学习音乐以及钢琴的相关知识、练习钢琴,基础扎实,进入高校学习音乐教育专业、学习钢琴是为了更好的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水平。因为学生接触钢琴、学习钢琴的时间不一样,一些学生错过了学习钢琴的最佳时间,他们在手指的灵活方面也不处于一个比较优势的状态。众所周知,从小开始学习钢琴的学生和高考之前才开始接触钢琴的学生他们对钢琴的理解力和学习能力也是有非常大的不同的,从小开始学习钢琴的学生理解力相对更强,也更容易进行学习,以致于学生在接受大学音乐教育、钢琴教育之后所呈现的状态和水平也各不相同。

(二)师生比例不协调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等院校的扩招使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增加,学习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增长,但是高校扩招带来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人数的增加也为学校师资力量带来了新的压力。部分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在学生数量增加的同时并没有相应的增加和提高师资力量,而是仍然维持原先的状态,难以满足现阶段的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实际教学的需要,钢琴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和目标有所差距。另外,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也是参差不齐,有的教师能够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但也有部分教师能力有限,又不注重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教学思想传统,逐渐落后于改革和创新中的现代化教学需求。随着我国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许多音乐方面的高端人才受各种环境和条件的影响不太愿意进入高校进行日常的教学工作,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师资队伍的发展。

(三)教学模式与资源滞后

在现阶段的钢琴教学中,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仍然被采用,如笼统的一刀切、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对于钢琴课程的内容设置不够丰富,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也不全面、合理。以往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西方相关文化为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触的也大都是莫扎特、贝多芬等国外艺术家的经典作品。而我国也有许多的钢琴艺术家,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但是都很少被引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了解我国的钢琴艺术的发展,不能对我国的优秀的钢琴艺术作品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在教学中过于注重钢琴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传授,不利于学生对音乐文化以及理论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弱化了理论基础也不利于学生的未来良好的发展。另外,高校资金来源相对有限,受资金影响教学设备也没有及时的进行更新,依然有比较老旧的设备在使用,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求。虽然部分设备得到了更新和补充,但是在数量以及品质上还不能完全、充足的满足教学需要。

二、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策略

(一)因材施教

在钢琴教学中要正确认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水平存在的差异化问题,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真实钢琴水平以及个性,根据不同的个体情况因材施教。但不能够急于求成,如果单纯、片面的追求教学速度,那么学生对于钢琴的学习也只会是一知半解,不能深刻领悟到钢琴学习的乐趣和本质,而应该循序渐进的进行钢琴教学,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首先安排多做一些曲目的练习,以锻炼学生的手指独立性和灵活性,在此基础上在进行一些手指的跳跃和跑动练习,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进行钢琴演奏和创作,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

(二)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面对教学资源的匮乏,高校要通过多种手段努力提高学校师资水平,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以及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改变一个教师教授大量学生的教学形式,积极实现精细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高校可以通过招聘的形式,以优厚条件吸引音乐、钢琴方面的高端人才进入高校进行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由此同时,还要加大培训力度,对现有教师组织和开展定期的业务水平的培训,使教师掌握和了解比较前沿的音乐方面的知识和文化。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品质,教师不但要对钢琴文化有比较充分的了解,还要对钢琴相关知识和技能有比较充足的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现代化的教学中去,让钢琴教学能够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力和表现力,而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性教学,让学生在了解音乐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钢琴学习。

(三)教学模式的科学化改善

要针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就业方向进行科学教学,教师不但要在钢琴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述钢琴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还要能够把钢琴教学法能融合、渗透到课堂中,让学生不但知道怎么学习,还要学会怎样进行教学。对于钢琴学习的基本内容可以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细节进行大课堂的钢琴教学,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可以对学生的钢琴水平进行必要的评估,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划分教学,让水平一致的学生划为一个小组,教师根据该小组的实际水平进行相应的教学;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之外,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以相互弥补各自的不足;还可以让基础和水平较好、较高的学生利用空闲时间进行指导,在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的同时实现同学之间的共同进步;对于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还可以实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进一步提升钢琴水平和能力。在教学内容上要适当的对我国优秀的钢琴艺术作品予以引用,使学生对我国现阶段钢琴艺术的发展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弘扬我国的钢琴艺术作品。在钢琴教学中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全面的对学生进行评价,重视评价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钢琴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重视其实践性固然是正确的,但是也要注重学生对音乐文化、音乐理论的学习,在提升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同时使学生各方面素质都能得到提高,为学生的长远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高校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及时更新教学设备,使之符合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以促进钢琴教学的顺利、有序开展。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优秀人才,才能不断提高钢琴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在提升学生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岩.对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的思考[J].音乐生活,2015,(01).

[2]郑洋.关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8).

第14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钢琴教学;弹奏技能;综合能力

随着我国业余钢琴教育的蓬勃发展,不少青少年学生在钢琴弹奏技巧方面已经表现出较高水平,然而,对于业余钢琴教育最重要的成果接受者——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学生而言,受以考试、考级或比赛等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倾向影响,虽然绝大部分学生进校时的钢琴弹奏技巧已达相当程度,但由于过去的某种“功利性”目的始然,其在基本弹奏技术方面仍然还有许多需要梳理或改进之处。如何在教学中根据其特点选择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益,让学生在已有技术程度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钢琴弹奏水平,是值得业界认真研讨的问题。

一、因势利导

从心理学的角度思维,人从小到大的知识水平提高和能力发展的过程,必然受到“学习远期效应规律”影响。

对于业余钢琴教育而言,这个规律表明:处于幼年、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一方面思维反应灵敏但思想单纯、情感单一,在学习过程中倾向于严格按要求专注于纯技术方面,同时,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不仅身体机能活跃,记忆力较强,而且与钢琴弹奏相关的身体机能如手指、骨骼等的发育也正处于活跃期,因此,更容易使钢琴基本的弹奏方法及相关的身体机能等,通过他们的练习过程实现定型、提高与稳定发展。所以,尽管处于业余教育中的青少年学生理解力较弱导致其在音乐情感及内涵等综合素质方面表现不足,但仅凭借年龄上的优势也仍然容易从弹奏的熟练程度方面得到人们的赞许。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弹奏技术的进步速度在进入大学后会明显有所减缓,但在青少年时期(或在业余学习期间)所建立的钢琴弹奏技巧上的“童子功”优势,不仅仍然能够继续得以发挥,甚至音乐的情感与内涵等也可以被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提高和能力发展正是“学习远期效应规律”。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钢琴教学大纲》中明确:“钢琴基础课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觉、识谱、节奏感、音乐感和对作品的理解及表现力;丰富音乐知识,增强音乐修养,能弹奏各个风格的音乐作品,能适应今后的教学工作。”这个大纲不仅对学生已有基本钢琴弹奏技术水平程度的认可,也不单纯地强调其钢琴弹奏技术在大学教育中拔高等具体问题;不仅有对学生自身已有钢琴弹奏能力和水平的尊重,也没有超越音乐教育发展对未来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程度的预期。也就是说,在学生进校时的基本钢琴弹奏水平与能力已定的前提下,我国许多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大纲中对“全面培养”的教育目标的强调,明显受到了这个“学习远期效应规律”的影响。

遗憾的是,现实中个别教师在钢琴教学已将这个可供参考的“学习远期效应规律”抛弃了——在个别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不论学生已有弹奏方法及技术水平程度高低或谬误与否,一概强调钢琴弹奏技术技巧方法的改进与提高——单纯关注基本钢琴弹奏技术的训练,着重关注弹奏方法的所谓科学化、规范化,为了达此目的甚至不惜一味加难作品程度。此类无视学生实际能力且颇具“功利性”的做法,使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无形中成为了业余钢琴教育或“应试教育”模式的演变与继续。

现在大凡能进音乐教育专业学习的学生,估且不论其钢琴弹奏方法或技术科学、正确与否,一般都已经历了备考期钢琴“应试教育”的突击过程,即已经具备有一定程度的钢琴弹奏技术能力和水平。仅鉴于此,符合“学习远期效应规律”的“因势利导”的教学方法,应该是获取最佳教学效益的有利选择。

第15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钢琴弹奏;心理探究

对于学习钢琴的学生而言,良好的心理状态无疑能使钢琴演奏获得自我能力可控范围内的最佳演奏效果。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就是演奏心理,它是在演奏过程中所产生的认识活动。例如,想象、紧张、热情、气息调整等。教师通常会这样评价学生的弹奏效果:某学生在技术方面不错,且手指较灵活,但表达能力欠缺。相反,某学生技术与手指灵活度较弱,但表达能力还可以。这里所说的“能力”,主要指的是音乐的表达能力,在平时的练习和学习实践中长时间积累而来,但能否将积累的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完美地表达出来,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性作用。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很可能从事钢琴方面的教学工作。那么,在本科学习阶段,教师需要从哪些方面建立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呢?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剖析。

一、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育的特点

对钢琴教育而言,它是集技巧、知识、技术几个方面于一体的一门课程。钢琴教育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基本知识与技巧,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音乐素养。从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教育的角度来说,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所以,音乐教育专业有着较高的教学目标,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要求与教学实践要求,教学内容也较为复杂。另外,从该专业学生的角度来说,学习钢琴需要一个漫长的阶段,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基本技术与知识,并具备持久学习钢琴的耐心与热情,在学习时还要培养音乐表现能力、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教育实践能力以及音乐理解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上述是关于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育的一些特点,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和教师,应对其了解并加以重视。

二、良好的钢琴弹奏心理需要正确的视谱习惯

学生从视谱阶段到练习阶段,再到登台演奏,在各个钢琴实践的环节中,一个一直活跃的因素就是“心理操作技能”。实际上,学生在弹奏钢琴时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例如,弹奏一首曲子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弹得断断续续,甚至无法接下去,而有些学生则可以将整首曲子流畅地弹奏完成。对于前者,不但无法满足演奏的基本要求,音乐也无法通过演奏得以表现出来,更别说是具有创造性的演奏了。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和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对于心理控制能力不断进行训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时常会说:视谱时,脑子需要走在音乐的前面,说的就是这一问题。如果音乐信息读取不及时、产生干扰,就会使弹奏出来的音乐出现中断或是不连贯的情况。长此以往,这种演奏习惯一经形成,就难以改变,会导致演奏过程中的阻碍。这里所说的音乐信息并不单指音符,还包含音符中的全部标记,例如,休止符、强弱记号、力度记号、表情术语等。实际上这与人们日常说话相同,在说话时,首先脑中要想到说话的内容,才能够组成通畅的句子表达出来。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忽视休止符,它的作用不仅是起到停顿几拍的效果,还是作为一种无声音符存在于音乐之中。可以借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唯美诗句,表达休止符对于音乐整体表现的重要性。演奏者需要在心理上提前做好充分准备,要充分理解作曲家的写作目的,并联系前后乐句展开想象力,将每个休止符完美地诠释。实际上,人们在说话的过程中,也不可能连续不断地一直说下去,是需要时间思考和呼吸的,这个道理对于音乐同样适用。休止符中所涵盖的内容很多。第一,通过短暂的停顿之后蓄积出更大的音乐爆发力。例如,在格林卡的《夜莺》尾声部分,有几个带延长记号的休止符,这种尾声的处理方式,能够将演奏者强烈的表现欲望显示出来,从而带给听众完美的效果。第二,短暂的停顿具有推动音乐的作用。例如,我国钢琴曲《北风吹》的主题部分,是描写喜儿的一段音乐,中间的八分休止符用作哭腔,将喜儿哭诉以盼爹爹早日归家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演奏者必备的心理条件

(一)需要适应环境与多实践练习

学生在琴房练习的环境与表演时所处的环境大不相同,乐器和环境都会有较大改变。因此,学生在开始演出之前,要去演出场地对环境进行适应。例如,钢琴的大小、音色、摆放的位置,以及演出场地的灯光等。通常将这个过程称为“彩排”或者“过台”。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钢琴的特点,并适应手感,防止在演出中因对乐器的不适应导致演奏效果不佳的情况出现。过台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心理因素的过程,如果学生内心平静、坚强,舞台经验丰富,那么演出的成功率就会大幅提升。如果学生过于激动、怯场,舞台经验不足,则说明学生在舞台上的精神压力过大,害怕因为弹奏失误导致演出效果不佳,这种想法会使学生的心理更加恐惧。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与有经验的同学多交流,也可组织参加多种钢琴教学或演奏的观摩活动。在日常课程中,需要进行适应性练习,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在实践中,学生要尽可能地克服由于环境改变而出现的心理压力,注意调节情绪,尽快适应环境。笔者简述几种实用方法,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酌情应用。第一,自我控制法。要达到四周空无一物的状态,除去一切杂念,尽量积攒积极的情绪能量,使全身心进入到弹奏状态中。第二,深呼吸法。在开始弹奏之前,首先进行深呼吸,以保持稳定的状态,放松心情,用沉着、冷静的心态开始演奏。第三,画面转移法。在开始演奏前,脑海中想象之前演奏成功的场景,进而把这种场景以及当时的感受转移到即将进入的场景中。可以联想曾经在屏幕上或是现场看到的优秀演奏家的表演,将其中演奏成功的感觉用于自身,从而为即将到来的演奏增加信心。灯光也是过台时学生需要尽快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的演出场地有不一样的灯光布置。一般专业音乐厅的灯光都比较柔和,演奏起来比较舒适,容易适应。而歌舞晚会类型临时搭建的舞台,往往灯光较强,色彩也非常丰富。如果过台时对灯光有不适应的情况,可以找灯光师根据自己的要求进行调整。如果正式演出时还是对灯光不适应或者临时出现灯光异常,可以采取闭眼演奏和深呼吸的方法进行调整。

(二)需要有极强的演奏热情与自信心

演奏者是否可以顺利完成钢琴的演奏,主要在于其是否具有热情和自信。由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琴起步比较晚,手指基本已定型,因此在学琴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困难,导致因技法不足而缺乏自信,最终影响演奏。在进行钢琴表演时,舞台上也经常发生“抛锚”的事故,这对于演出者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打击。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是演奏者心理状态不佳。因此,在演出开始之前首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将背熟的乐谱不断向前延展,思维不能停顿,并使身体产生适度的兴奋状态,从而为演奏做铺垫。其次,不管是在练习时还是表演时,都要时刻保持热情的状态,不然就会丧失表演的信心和欲望。最后,如果演奏效果不佳,在结束之后要对本场演出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总结,将不足之处找出,并加以分析,进而改进,为下次演出积累经验。一定要保持和延续演奏的热情与自信心,持之以恒定会取得最佳演出效果。

(三)避免急于求成

一些学生学琴时间不长,但又想在短期内获得较大提升,这就容易出现急于求成的心理。钢琴的学习需要学习者循序渐进地提升技法与能力,盲目的囫囵吞枣只会欲速则不达。只有由浅入深地学习钢琴演奏技艺,并不断积累与磨练,同时遵循钢琴学习的规律,才能够更好地提升钢琴演奏能力。反之,则可能一事无成,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四)需要消除干扰和具有应变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着各种“杂念”,在钢琴演奏中亦是如此。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应正确认识与对待这一问题。例如,学生在比赛时在意名次、在考试时在意分数等,这些杂念会使演出效果受到影响。当然,产生这些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人的思维有限,多些精力思考音乐就会少些杂念。若杂念过多,又对自己抱以过高的期望,就会产生较多的顾虑,导致处理音乐的效率降低,影响演奏效果。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了解这些“杂念”出现的原因,切忌过于注重结果,应对学生多加鼓励,培养其良好的演奏心理。但是,即便准备工作做得再到位,在弹奏时也可能会有意外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弹奏者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提升应变能力需要演奏者具有丰富的演奏经验。例如,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可能会暂时忘记某一部分内容,假若演奏经验不足,则很有可能演奏中断,最终影响演奏效果。如果经验丰富的演奏者,就会很灵活地弥补遗忘内容带来的尴尬,使弹奏出来的曲子具有完整连贯性。

(五)需要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演奏钢琴对乐感有一定的要求,但也不能仅仅依赖乐感来完成演奏,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并用逻辑思维来控制与组织自身的演奏。例如,有些学生在练习时不注重方法的运用,弹奏速度远超出自身能力范围,导致弹奏不连贯。或者只要出现不满意之处就停顿,使得练习不完整。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需要慢慢练习,一小节或一小段地练习,从而使音乐连贯起来。另外,有些学生在练习时无法集中注意力,不多做思考,长此以往思维就会变得越来越懒散,弹奏的曲子比较缺乏思想内涵。因此,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需要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对于演奏时的良好状态要长期保持下去。

(六)注重弹奏速度

演奏者需要把控好作品的速度,学生容易受心理因素或外界因素的干扰,弹奏作品时速度不稳定。有的学生越弹越快,有的学生弹奏需要快速跑动的段落时手指发僵提不起速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心理状态。若出现紧张情绪,则会造成肌肉紧张,导致演奏者手指不灵活,影响弹奏速度。第二,弹奏能力。如果弹奏者在之前就养成了错误的弹奏习惯,如手型不规范、乱用指法、坐姿不对等,这些不好的习惯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弹奏能力。也许平时练习时会比较顺畅,但遇到正式演奏的场合,随着情绪的波动手指会不听使唤,因此影响弹奏速度。第三,外界的干扰。个别学生平时练习演奏得很好,但正式演出时容易受到现场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如观众的咳嗽声、鼓掌声,甚至空调声,这些都会使学生的演奏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针对以上问题,学生在演奏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弹奏习惯,把平时的每次练习想象成有众多观众的现场演奏,有意识地锻炼排除干扰的心理能力,并加强舞台实践。此外,对于作品中渐快、渐慢或速度有变化的段落应加强练习。

(七)克服心理障碍

每次演奏过程中演奏者的心理状态是不一样的,可能会随着演出形式而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例如,比赛和考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比赛与考试的抽签顺序对很多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直接的影响。当面对这种考验时,演奏者应树立自信心,将心理障碍转变为挑战,欣然接受,将被动化为主动。同时要肯定自己,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在成功后应抱有成就感,而非解脱心理。很多时候学生面对考验会产生害怕心理,而对于挑战则是兴奋心理,这两者虽说在生理反应上存在类似之处,但本质上却大不相同。前者是负面情绪,会影响正常发挥,而后者则是正面情绪,会让人产生正能量,从而努力战胜困难。不管在何种环境下,演奏者只有克服心理障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才能使演奏的成功率大幅提升。

四、演奏中的失误处理方法

在演奏时,学生最害怕的情况就是弹奏错误。因为演奏经验不足,加上演奏过程中的应变能力欠缺,常常会因一些小的失误酿成严重的后果。笔者认为,任何演奏者在演奏时都可能出现失误,就算职业演奏家在演奏时也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失误。因此,从演奏者的角度来说,要尽量避免错误发生,同时还要学会将大错误转化为小错误,将小错误转化为零错误。面对演奏中出现的失误,笔者主要有以下三点对策。第一,在演奏时发生失误,首先要了解它是否会给作品完整性带来影响,演奏者本身意识到的失误是否高于观众所感受的,如果没有,就不必太过在意这个失误,避免因小失大。第二,在演奏过程中,即便发生失误也不要紧张,无论大小失误,都应从全局着想,不能仅关注眼前的失误而影响后续的演奏。此时要集中注意力,即便产生焦灼的情绪,也要保持冷静,给观众带来完整的体验,这也是演奏者必须具备的修养。第三,演奏结束后,要及时对自己的表现给予评价。对于出现失误的原因要认真分析和总结,防止下次再发生类似的失误。还要了解此次失误是在练习时就存在的,还是演奏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记录失误,反复练习。另外,还要对演奏的长处进行总结,如对音乐的处理、心态的调整等,做得较好的地方要继续保持,通过每次演出累积经验,使钢琴演奏越来越纯熟。

五、结语

音乐教育专业同其他专业并无二致,同样需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修养,这些都能够在演奏过程中体现出来。若想将音乐作品弹奏得惟妙惟肖,不仅需要演奏者具有较好的修养和高超的技艺,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钢琴演奏心理。演奏者应在钢琴演奏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受紧张、害怕等负面情绪的影响,这是演奏成功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能使学生在钢琴演出中发挥真实水平,对其长远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良好的心理素养会直接影响毕业之后的教学,或是影响到很多青少年钢琴学习者。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钢琴演奏的习惯、能力、技巧,以及音乐理论修养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还要用心观察学生演奏和练习时的心理状态,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可以组织学生多观摩学习、参加艺术实践,指导学生阅读一些有助于提升自信心的书籍和论文等,从而使学生既具备一定的演奏能力,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促使学生在钢琴的学习和演奏中全方位发展,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佳丽,张慧.钢琴演奏中紧张心理因素的分析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2).

[2]蔡晓琳.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钢琴演奏紧张心理的初步探索[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