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浅谈数字媒体艺术范文

浅谈数字媒体艺术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浅谈数字媒体艺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浅谈数字媒体艺术

第1篇

21世纪是数字信息的时代,数字媒体产业也被认为是数字信息时代最具发展潜力的阳光产业,国家政府也对这一新兴的融科技、文化、艺术为一体的产业给予大力扶持。巨大的市场需求刺激着许多与数字媒体相关产业和领域的变革与发展。在教育领域,国内各大高校都纷纷结合各自的优势背景和特色,开设和创办与数字媒体相关的学科和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这样的背景和发展趋势之下应运而生。

1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发展现状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跨学科新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需要掌握信息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数字媒体制作、传输与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数字媒体技术主要依托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工科性质的技术,而将艺术修养,人文知识素养置于附属、辅助位置,从而导致学生综合知识素养的缺失,缺乏创意与内涵。另外,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对学生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培养也不如计算机科学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那样严谨,造成学生文化艺术不如文科或艺术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技术也比不上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往往难以顺利就业。

2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

艺术媒介的变化和基于数字手段的内容整合,使得以数字科技、艺术设计和新媒体研究相统一的新型教育模式成为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所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与艺术创作为一体的专业,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字技术应用基础和艺术理论基础,掌握数字技术在影视艺术领域、网络多媒体艺术领域中的应用原理、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影视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领域中进行创作实践的应用性人才。可以看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要求具备数字技术应用的能力,包括相关的数字艺术设计软件的应用,网络技术的应用等。同时也比较注重艺术理论的学习和艺术修养的陶冶。但是,有艺术专长的学生对于相关技术的学习难以精进,对相关技术软件的使用也局限于表面,因此即使有好的创意在运用数字技术表现时会受到一定的束缚,作品的展现形式不能完全符合于本人的创意和思想。

3 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

3.1 科技、艺术与文化

在古代,技术与艺术都指的是在劳动生产中的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科技与艺术才逐渐分化。但随着数字高科技时代的到来,科技与艺术又有了共同生长的土壤,依托于现代数字科技与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媒体技术更是与新兴数字艺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同时,数字艺术只有依赖于先进的数字技术才能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其艺术创作形式和风格才会趋于更加成熟与完美。

不论是科技还是艺术,都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写照。因此,我认为科技与艺术的灵魂都根植于人类社会所积累的宝贵财富―文化之中。最高的科技,一定需要人文思想作为基本指针,才会避免人类全面彻底物化的危机或毁灭的末路。因此,在数字高科技摇篮中诞生的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在培养学生时应注重文化的熏陶,加强学生的人文知识素养。

3.2 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字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但还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数字产业需求的是具有过硬的计算机技术,同时又具备一定艺术创意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在长远来看有利于培养市场所需求的人才。此外,人们对数字媒体产品也越来越挑剔,数字媒体作品的创意层次和品位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在考验着作品设计与创作人才。一件作品好不好,关键看创意好不好,创意在于赋予作品什么样的灵魂与思想,只有灵魂思想饱满充实的作品才会被人们所认可,而一件作品的灵魂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精粹的体现。既然现代的数字艺术根植于文化而又借助于数字技术得到展现,那么在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逐渐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加之于文化的滋养,以赋予其鲜活的思想与灵魂又未尝不可呢。

俗话说,过去的奢侈品是今天的必需品,那么今天的奢侈品也将成为明天的必需品。在计算机发展之初,只有专业人士才能较好的掌握使用,但在今天,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了。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媒体技艺在作品创作,娱乐视听等各方面的发展将会越来越普遍化,运用新媒体进行创作的人将不再局限于艺术家,任何一个行业的人都有可能,所以说跨学科跨领域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在于更加有利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而且,许多杰出的艺术家,科学家等都是跨领域跨学科的人才,比如日本著名动画大师宫崎骏就拥有经济政治学的背景。

总之,我认为从长远来看,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吸收和借鉴双方各自的优势和特色,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逐渐融合的过程。

4 数字媒体技艺的人才培养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目前在学生培养方面存在一种文化涵养缺失问题。艺术创作的内容来自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起来的财富构成了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缺失了文化的底蕴,即使再精湛的艺术,运用再好的技术,创作出的也不过是缺少灵魂的作品。因此,在数字媒体技艺的人才培养中应重视文化修养。

另外,数字媒体技艺是在交叉学科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上的再次交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学生的知识分离化现象。在教学指导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避免陷入培养“被复合型”人才的误区。

最后,由于缺少实践,许多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欠缺,在就业时往往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因此数字媒体技艺的人才培养应注重实践,可以创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工作室,以及数字人才培养创新工作室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2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表现元素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65-1

一、数字媒体艺术

对于当今时代的艺术领域而言,数字媒体艺术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社会的发展。随着网络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数字通讯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电视、电影也逐渐向数字媒体方向靠拢。数字媒体艺术也是一门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声音和画面进行情感传播的动态艺术,因此,它的艺术审美主体所承载的内容也就决定了其表现的元素内容。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给时代带来了崭新的发展前景,其传播性能高、表现形式广和多样化的艺术特点也使得其成为了网络媒体艺术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体艺术的创作形式已经全面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传统的艺术通常利用自身固有的艺术特征表现艺术风格,其表现形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而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则很好地弥补了艺术领域的这一缺失。与传统的传播艺术相比,数字媒体艺术拥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其通过计算机网络运行并对媒体信息进行双向传播,具有明显的数字化特征,这些都是传统媒体艺术所无法比拟的。数字媒体艺术是传统媒体艺术与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的结合体,同时也是一种超越传统媒体艺术的创新形式。其媒体艺术形式主要包括数字电视图像艺术、多媒体设计艺术、数字游戏动画艺术和数字网络电影技术等。数字媒体艺术不仅是媒体艺术的一种,同时还是计算机网络数字平台中的多种媒体样式。它不仅能够将数字工具和技术语言结合运用于各种网络数字传播媒体之中,在传播过程中还能够无限复制信息数量并采用多种技术进行传播,数字媒体艺术开拓了媒体艺术的新兴领域,其发展已经不仅存在于互联网,在日后也必将成为世界信息产业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能量来源和运行的不竭动力。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元素

(一)动感元素

数字动感的使用涉及科学技术和文化传播等方面,其不仅能够还原出动态的媒体艺术,同时还能够创造出动态媒体艺术。目前的数字动感主要运用于电脑动画,如使用虚拟摄像机将计算机数据的变化和光、声、影的传播技术结合创作出无限的动态媒体艺术。虚拟摄影机在电脑中能够摆脱现实事物的限制,用人类所不能达到的目视角度进行全角度拍摄,使媒体影像达到前所未有的灵活程度,这种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元素不仅赋予了媒体画面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也使其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且变得更加鲜活。

(二)音效元素

在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元素中除了视觉的表现外,数字音效的使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声音作为媒体艺术的传播形式,和画面具有同样的感染效果,数字媒体艺术在媒体艺术传播中就充分利用了声音的传播功能,使可视影片的时空变得更加具体生动,也使其展现变得更加形象化。

除此之外,声音还可以用来展现和表达人们内心的思想感情,使影片在传播过程中令人物感情更加细腻丰富,形象更加饱满立体。因此,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媒体艺术中关于数字音效的表现元素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数字音效取代传统声音传播的时代已经出现。

(三)特技元素

特技指的是电影殊镜头的拍摄技巧,在传统的电影拍摄中,所有的高难度动作或者难以实现的背景都是由特技演员和道具制作而成的,这种传统的特效制作和拍摄方法不仅耗费时间和人力,而且难以达到理想的放映效果。而数字特效则能够将各种数字艺术的表现元素结合在一起运用,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影片的图形图像进行后期处理,并在计算机中利用维度动画的特效软件制造出人物、动物以及拍摄背景的特效。因此,数字特效的出现不仅开拓了影片特技制作的新领域,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更为精彩的情感享受。

(四)色彩元素

色彩不单单是一种使视觉产生感应的事物,同时也是艺术美感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广告形式的多样化,色彩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如今的数字媒体艺术处理中也开始越来越频繁地重视色彩的使用,如对于广告的拍摄和电脑游戏的画面制作,数字色彩就通常会利用计算机软件创造出整体形象,再采用色彩学原理对其进行色彩的分析和加工,以满足人们审美的需要。这种科学与技术结合的表现元素使用,无疑能够使数字媒体艺术具有更高层次的艺术美感。

三、结语

数字媒体艺术因其数字技术的无限复制性而在艺术传播中占有极大的优势。其出现也为艺术传播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作为一个年轻化和多样化的新型艺术形式,数字媒体艺术除了要充分发挥其表现元素的最大化作用,还应当全面汲取传统媒体艺术的精华部分,打破常规的束缚,使自身的表现元素得到更多运用,从而全面提升艺术表现能力,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袁亮,黄利.浅谈数字媒体艺术对动画设计的影响[J].电影评介,2009,(01).

[2]武斌.数字媒体艺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1,(02).

[3]陈沿儒.数字媒体技术对动画设计的影响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11).

[4]王晓芬,陆凯,苑鹏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基础课与软件课教学新理念[J].电影评介,2009,(07).

[5]程晓婷.山西平阳木版年画的地域性特征[J].装饰,2011,(08).

第3篇

关键词:网络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美学特征;艺术风格;交流

0引言

伴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我们的艺术创作形式已经进入到了数字化的时代。艺术创作者们的艺术创作理念在向数字化的方向过渡,他们的艺术创作手段也开始渐渐具有了数字化的特征。这样一种新生代的艺术风格样式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审美特征。

1关于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指的是传统艺术与计算机图形图像数字化技术的融合。新一代的数字媒体技术包括传统的影视、广播、电视媒体向数字视音频、数字电影方向的快速发展,也包括日益普及的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动画技术等[1]。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计算机对图形和图像进行的创作、设计和制作,从而产生能让人们感到无比真实的立体动画和场景。数字媒体艺术包含了听觉和视觉上的感受,它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主体涉及到了三维虚拟场景、动态构图、角色形象、运动规律、音效、灯光照明等多个方面,这些审美主体所包含的内容比传统艺术要多很多。具体来说,数字媒体艺术包括着以下的领域:数字图像(数字图形图像艺术创作、数字二维绘画);数字动画(数字影视后期艺术创作、数字三维动画);数字音频艺术(电脑合成音乐、声波艺术、数字音乐创作等);网络数字艺术作品的创作;虚拟现实艺术;电影、舞蹈、戏剧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数字媒体艺术。在数字媒体艺术看来,即使是同一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如果不同的艺术家来赋予它不同的艺术审美特征,那么创作出来的作品风格也就迥然不同了[2]。

2数字媒体艺术审美

在来谈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审美的概念。审美,指的是领悟和感受客观事物或者现象本身呈现出来的美,它是人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构建起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审美成为了人类认识和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理智与情感的具体统一,从而能够追求发展,追求真理。具体到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指的是人们通过观赏艺术家们根据数字媒体艺术理念和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式创造出来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从而感受到和领悟到数字媒体所带来的一种别样的艺术之美。它的审美对象便是动态的或者静态的二、三维数字化图像作品。在高度的信息化社会里,以计算机为主要代表的数字媒体艺术,将会对当前的艺术审美产生革命性的、颠覆性的、深远的影响[3]。在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与一般审美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先要看到它们的差异性。由于审美对象的不同,一般审美是对现实美的感受,审美对象为现实的自然物和社会物,它们并不是专门为了审美而存在的。而数字媒体艺术审美对象为艺术作品,它们的存在则以审美价值为体现。不过数字媒体审美艺术和一般审美在实质上却是相同的,它们的审美都归根结底的指向了人类的审美精神,都归根结底的来源于现实。

3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

3.1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技术之美

技术的发展是数字媒体艺术的最大特点,技术与艺术作品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技能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直接决定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技术环境为审美价值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每一次新技术的采用,都造成了新的视觉上的冲击。因此,与传统艺术相比,数字媒体艺术审美价值更多表现为技术之美。如著名导演卡梅隆创作的热播影片《阿凡达》,从它惊人的票房业绩就可以看出此片高超的艺术与科技价值。在全新的3D数字特效的支撑下,人们在影院中享受到了漂浮在云中的山峦、旋转飞行的蜥蜴、夜间发光的森林、一落千丈的飞流瀑布,这些拍摄手法和特技效果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都是不可想象的。在这些真实而脱俗的美妙视觉的背后,有着众多数字媒体技术手段的支持,他们搭配着全新5.1声道AC―3音响环绕的声音效果,给电影增添了巨大的震撼力。另外,先进的动作捕捉设备、自主研发的数字拍摄系统和强大的CG制作团队都支撑了这一完美艺术作品的出现。

3.2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动态之美

数字媒体艺术体现着视觉元素在空间中的不断变化和运动,与传统艺术的静态画面相比,它不仅包含了光影、构图、色彩等要素,而且还具有空间、时间、运动等数字媒体所特有的艺术特点。它的艺术元素并不是固定某点,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的在移动,时而加速运动,时而减速运动,有着丰富的变速运动,这就构成了一种动态的秩序,表现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动态之美[4]。

3.3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互动之美

数字化的艺术作品,在作者和观众之间、创作者与受众之间是一种共同参与、沟通互动、角色换位、共同分享的艺术模式。在网络艺术的互动性数字平台上,不管你是任何人,处在何地,只要进入到数字网络系统中,就可以找到你感兴趣的艺术作品惊醒补充、修改和再创造,他们可以对这些“开放式”的作品进行多次的再创造,不断注入新的想法和内容,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原创者和艺术家们扮演者向导的服务角色,每一个参与者都品尝着艺术参与的和艺术家的荣耀,在此,每一个观众都能够找到与自己有着共同点的艺术作品,他们享有更大的修改权和选择权,形成了艺术家与非艺术家之间的互动,使艺术创作得到了换位思考和真诚的对话机会,因此,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互动之美,人们得到精神和情感上的陶冶和满足。

3.4数字媒体艺术表现着未完成之美

在传统意义上,一件艺术作品,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创作者的目的,作者就会对作品进行收笔,而数字媒体艺术正在改变着这一局限,开放式的作品结构使得作品在共同参与和互动中可以随时删改、剪切和复制,这样就无限延续了它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期盼,在这种大众化的创作链接中,你很难看到终结,只要有人欣赏和接受,作品就会在互联网中无限创作,无限传播,永不会结束和停息,艺术家们永远在期待着意想不到的艺术奇观的产生。

4结语

在数字媒体时代,传统的艺术形式得到了无比广阔的延伸,传统的艺术审美理念也被重新定义和诠释着。只有力图把握住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才能进行深入的探索,从而对现代艺术进行正确和科学的定位。

参考文献:

[1] 邱晓岩.试论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2022.

[2] 王伟毅.数字媒体艺术的多种可能性[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5.

[3] 马凌燕.论新媒体艺术与数字艺术的异同[J].湖北社会科学,2007.

第4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现代广告设计;结合;应用

0引言

数字媒体艺术与现代广告设计的结合应用,能够推动现代广告设计的繁荣和发展,为商家提供了更多广告工具的选择,推动不同传播方式的重叠和组合,具有很强的渠道化特点。数字媒体艺术不断的丰富着现代广告设计的信息内容,使得商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来选择适合自身产品宣传的广告工具,与其合作,又能够直接促进数字媒体艺术与现代广告设计的共同发展。

1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片头广告设计的结合应用

所谓影视片头广告,也就是说,为了更加淋漓尽致地凸显出影视节目的丰富的思想内涵,更加深入地迎合观众的审美需求,可以通过采用先进的数字媒体艺术来科学有效地融合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元素,从而形成一种集视听艺术和文化创意于一体的动态多维立体艺术结构,这就是影视片头广告。事实上,影视片头广告并非一个真正独立的艺术元素,首先,影视片头广告和影视节目的具体内容是息息相关的,其次,影视片头广告的设计也必须考虑到观众的审美需求。同时,影视片头广告自身也是一种特殊的视听艺术元素,它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在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片头广告设计的结合应用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第一,影视片头广告的画面必须具备新颖的创意以及视听美感;第二,影视片头广告的视觉效果必须和影视节目的情感追求密切联系;第三,影视片头广告的设计一定要在具备较强的审美性和功能性;第四,影视片头广告的设计一定要综合权衡视听素材独特的时代气息及文化特点。影视片头广告视听设计必须实现数字技术与文化艺术的科学有效的融合,对于多种形式的视听元素,必须结合目标影视节目的定位有机地联系和整合,从而产生出来一个具备多种功能的视听艺术作品。在影视片头广告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也必须对以下几个重要因素深入考虑:第一,影视片头广告的视觉构图;第二,影视片头广告的色彩配置;第三,影视片头广告的文字应用;第四,影视片头广告的运动控制;第五,影视片头广告的音效设计;第六,影视片头广告的数字化特效。如获得82届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阿凡达》,其三维制作极其震撼,让受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梦幻感觉。花鸦三维影动研究室的捕捉虚拟合成扣像技术在影片中被加以提升,通过演员穿上有节点的衣服适时捕捉到逼真的动画。3D摄影机拍摄主角穿上动作感应紧身衣的一举一动时,现场即可在电脑上看到主角在特技森林场景中演戏的画面,这个实时观看3D拍摄效果的技术是史无前例的,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影片的巨大成功做出了非凡贡献。从应用对象来讲,数字化特效技术可以分为声音特效和视觉特效;从技术角度讲,又可以分为三维特效、合成特效、数字绘景等;从理论上讲,在电视节目片头制作过程中,特效技术几乎可以应用到任何片头元素。需要注意的是,数字化特效技术虽然能帮助设计者创造出强大的视觉冲击效果,但设计者还是应该充分考虑目标节目的风格和主题内涵,而不可以随心所欲地乱用以追求所谓的视听冲击力。

2数字媒体艺术与网络广告设计的结合应用

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各种新兴的数字媒体广告形态逐渐地产生出来,这就是网络广告。目前各大网站那些融合了声音、动态图片、FLASH、动画、视频、JAVA的广告,都是数字媒体艺术与网络广告设计的结合应用的杰作。网络广告要想增添其表现力,依靠的就是这些复合型媒体。数字媒体技术充当了网络广告的技术基础,借助其作用能够将不同的信息转化为数字格式,从而提高传播效率。比如,广告设计人员通过一系列专业处理程序,将信息转变成具有较强逻辑功能的广告形式,然后以实物媒体的形式存储,最后将广告到网络上以感觉媒体的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另外,网络广告具备非常新颖独特的体验的方式,因此,众多受众都对于这种广告形态喜闻乐见,网络广告所具备的个性化和体验化的特点使其演变成为一种受到广大受众所追求的时尚和潮流。目前两者结合应用较为典型的实例如:开心农场以及QQ农场中所融入的多种丰富多彩的新鲜可爱广告形态,都综合运用了先进的数字媒体艺术。在二十一世纪,消费者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为数字媒体艺术与网络广告设计结合应用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搜索引擎这种网络广告形态中表现的最好的“百度搜索”引擎,在数字媒体艺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探寻出来一种崭新的竞价排名的广告形态,为数字媒体艺术与网络广告设计的结合应用带来了非常良好的灵感和标本。

3数字媒体艺术与户外广告设计的结合应用

在我国,户外广告这种广告形态由来已久,在不同地区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对于其他广告形态来说,其发展速度是较为缓慢的。在二十一世纪的初期,数字媒体艺术与户外广告设计的结合应用使得户外广告走在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上面,户外广告这种广告形态的营业额占整体媒体的投放率逐年大幅度的增长,呈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如今,户外广告公司可以利用精密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通过卫星技术找出某一指定路牌的确切经度和纬度;而且通过在桌面电脑装备了高级新软件之后,媒介采购员可以将上述信息与市场人口学特征以及客流统计数字结合起来,判断哪块路牌的位置最好。在数字媒体艺术与户外广告设计的结合应用的过程中,为了适应数字媒体艺术带来的变革,各种户外新型媒体工具层出不穷,如电子显示屏、数字橱窗、数字墙体、楼字电视、电子互动触摸屏、电子票据、交通工具数字媒体广告等等;由于现代消费者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居住空间的不断改变,他们所生活和经过的街道、建筑物、车站、视线所能企及的有效视觉范围,都成为新媒体广告不断扩张和占领的地盘;这些新的广告形态已经发展成了一定规模,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居住空间里社区广告,借助逐步社区化分片的模式,个人所关注的社区成为许多日用品以及个人用品公司关注的重点广告区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与现代广告设计的结合应用进行了深入地探索,分别详细地介绍了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片头广告设计、网络广告设计、户外广告设计的结合应用。现代广告设计在市场规模急剧扩张的同时,自身内容也不断丰富和多样起来,在不同行业和领域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通过实现数字媒体艺术与现代广告设计的结合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现代广告设计质量和内涵,从而推动现代广告设计向更深的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永亮.数字媒体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J].现代传播,2005(05).

[2] 孙西龙,申泽.数字媒体在创意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7(06).

第5篇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设计;信息传播;传播媒体数字技术

1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兴起

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对艺术设计领域的变革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成为艺术形式繁荣的发展动力。在整个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医学和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为素描、雕塑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理论参考;几何与透视学的发展,为绘画提供了符合人体视觉原理的透视理论;颜料化学的进步,为油画家提供了明亮而富有层次的颜色表现空间;光学原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使印象派画家遵循光学的原理,分析和组织物象的各种关系,同时光学应用的研究还促成了摄影技术的诞生,从而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切都体现着科技对于艺术的重要推动作用。

进入20世纪以来,科技对艺术的影响变得更加强烈和迅猛,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造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上世纪80年代初,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成为现代尖端的视觉表现手段和形式,快速迅猛地出现在电视、电影、平面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展示艺术设计和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等大众传播媒介和视觉艺术设计领域之中。计算机图形学的出现,被称为第三次图像革命,其意义甚至大于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前两次图像革命…。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数字艺术设计”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出现在艺术设计领域,它融合了“艺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生的艺术形式,关于新媒体艺术的特点新媒体艺术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接性与互动性。”从国际学术界和教育界对数字化“设计”的诸多称谓及科学内容的设定来看,数字媒体艺术主要涉及到视觉艺术、人机界面、信息传播、多媒体、数字网络、动画、广告、游戏、虚拟环境,虚拟产品设计等,其主要范畴都在2l世纪数字化“设计”的“数字媒介”囊括之中,由此就可以比较明确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基本内涵和范畴。

进入2l世纪,全球范围内以新媒体、数字影像、CG特效、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内容创作行业已经成为当代知识经济产业的核心产业,在美国、日本其产值超过了传统的汽车工业,而韩国更是将游戏为代表的数字内容产业作为立国之本,并已成为韩国经济成长的新动力。目前全球数字内容还在不断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扩展,而这个产业也必将成为中国最具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在未来的几年,数字媒体创作人才将是市场需求的热点。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将需要20万工业设计师和l5万动画设计师。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环境和人才需求,国内数字艺术设计却是刚刚开始兴起,还未建立完善的新媒体艺术理论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导致了设计产业所真正需要的核心职业设计人才匮乏和新媒体艺术设计在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的产生。

2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对传统的艺术设计的伸展和丰富

新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得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拓展。网络、数字电视、互动媒体、交互游戏、虚拟空间等都成为信息传播的形式和主要介质,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范畴受到突破性的冲击,数字载体的发展极大地延伸了视觉传达的设计形式和内容,在当代数字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情况下,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理论和美学理论就显得非常薄弱。

新媒体艺术设计理论和美学范畴继承了部分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体系。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体系依然可以作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在艺术理论基础上有几个方面是共同的:首先都要满足功能性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美学的审美理论基础是相同的

第三设计的理论法则、平面视觉创意法则等是近似的.设计和表现的内容是基本共通的。在数字媒体设计过程中满足功能、审美需求,符合美学、设计法则,运用数字媒介所特有的声、光、电以及人机互动的特点来更有效地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可以认为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内涵和特征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进一步丰富。

当然新媒体艺术设计是时代的产物,它具有时代的先进性,它的表现形式更丰富,信息量更大,更具备科学性、时代性,因此在新媒体设计中还需要创新的传统设计理论体系,必须根据其信息传播的形式、媒介以及传播的复合性、学科的综合性、技术的数字化等特征来完善提高这一新兴学科。

3目前数字艺术设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艺术设计及其产业的迅速发展给国内外视觉艺术设计界带来了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跨学科人才的知识分离化现象严重,其次是人才需求和教育模式的问题,传统的艺术教育体系在设计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两极分化现象。

以上问题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在认识新媒体艺术设计和培养数字艺术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而产生的:

首先是认识的问题,数字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大致可以归纳三个大的方面:①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②数码新媒体艺术设计(包括网络、多媒体、电子产品、动画、游戏等方面)。③非商业化艺术类数码艺术创作在平面、环境等一些学科方面,数字技术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在广告、新闻等方面它是传媒的载体和形式,或是一种工艺和创作手段。④数字媒体设计是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艺术相结合的新型学科,同其他的艺术学科相比,它具有实用性、时代性、跨学科和复合性的特点。对于新媒体艺术需要有新的思考和理解,如果还保持原有对艺术类理念的认识,它既不符合学科的发展,也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因此正确地认识理解和探索新媒体艺术及其相关领域对于数字艺术设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是人才素质结构的培养问题。数字艺术是一门跨学科、多学科结合的复合型学科,培养和训练既懂得艺术设计规律,又懂得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能操作相关应用和后期制作软件的数字艺术设计人才,已成为当今数字艺术设计产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课题。数字技术人才和创意人才都是社会急需的,但是需求的比重却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制定培养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和创意人才的教育目标。

最后就是培养对象问题。随着普及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艺术类学科,随之而来就产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专长的相互矛盾的问题,学生的综合修养和知识结构错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和培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种现象在艺术类院校表现得尤为突出,可以考虑数字媒体教育不要只限于文科的艺术类学生。

4根据新媒体艺术的特征来完善人才培养

为了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和新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4.1在人才培养院校建立各个学科间的交流和资料的资源共享、学科间的优势互补的教学体系。

4.2开设学科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学习教学的立体化平台。这样有利于形成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培养扎实的艺术设计功底和熟练的数字工具操作能力、充分利用各方面有用的信息资源。

4.3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设教学资源立体化平台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将传统艺术教育与现代数字技术教育有机融合,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创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工作室,以及数字人才培养创新工作室。

第6篇

关键词: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233-01

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新兴应用型的专业学科,它在数字科技发展领域中独树一帜,被看做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核心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因其直接挂钩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而被广泛关注。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在国家文化创意产业中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数字媒体技术结合文化转向社会消费品行业的重要过程。目前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迅速,在各个产业中均有立足之地,故这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技术与艺术的分裂 创新型数字媒体产业与科学技术密不可分,涉及领域广泛,包括数字影视、传媒、动画、特效、音频、虚拟仿真等技术;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是由文化、艺术及技术的结合,其知识的更换速度迅速,对于媒体创作人员及教育人员提出了严酷的考验,跟不上时代潮就极容易落后。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既要有高端的数字媒体技术,又要对艺术有独到的领悟以及良好的艺术素质。这就要求保证学校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中的师资质量。目前我国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还属于新兴专业、新兴课程,高校培养中普遍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优秀教师,一般高校内的这门专业的教师直接任命计算机专业教师以及艺术专业教师各自授课,这就造成了该课程的分割,无法实现创新型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2.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且课程较难 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将计算机专业技术以及艺术传媒集于一体的学科,目前高校内教学普遍存在课程繁杂且课程之间缺少衔接而各自为政的缺陷,并且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主要课程计算机专业技术含量较高,内容涉及到多媒体网页设计、动画设计、图像处理、游戏设计等,如要深入研究充分掌握这门技术,学生则需要充足的学习时间,然而目前高校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这门课程的教材设计完成教学时间均在三四年间,对于学生来说三四年间要掌握十几门课程学习难度较大,故平时的掌握的不过是技术的较浅显的部分。以上因素严重阻碍了培养高新复合型人才的进程,其根本原因是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1.更新高校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学校是正规的教育机构,具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其对人才的培养时间较长,且较专业化,整体素质较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注重教师的讲解,而不注重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故应更新教育理念,高校应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办学以学生为主,注重的师生间的互动,注重激活学生艺术潜在能力,开发学生心智,尊重学生个性,积极开展相关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活动及比赛,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2.以实践为主办学 在课程的教学上应注重知识的应用性,有效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在课堂上尽量拓展教学内容,举出一些较典型案例与学生进行分析探讨,可以将一些较大较复杂的项目分解成部分小段子放在课外完成,然后在可以堂内开展研讨会,不拘泥于课堂而注重课堂思维发散,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校内实践要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学校可以承接部分企业与公司的项目,拿到课堂上让学生根据项目要求,分成小组自主分工,查找相关资料,团队间互相配合完成项目,然后由学校、项目客户给出最终评价结果。这种以学生为主的项目承接,能积极调动学生热情,且能与社会接轨,了解客户及市场需要,及时得到教师点评,同学间互相交流共同创新,共同得到社会沟通能力及适应能力。另外,高校也要注重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高校应根据当地的文化发展,分析当地资源优势,实现适合本地各区域的各种特色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及产业的有效衔接,实现高校实践及实习基地建设对于高新复合型人才的联合培养。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人生实践平台。这就要求高校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完成对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

三、结语

在经济与各行业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发展程度与我国经济与文化在全球的发展密切相关,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无无疑成为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社会需要的人才既要有规模又要有质量,这就要求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既要掌握相关技术又要学会适应社会,又要建立与客户之间的良好沟通及较好的项目管理能力,这就要求相关高校要加强对高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及社会的大力支持,共同完成这项责任重大的任务。

第7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优势应用;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P37

实际上数字媒体技术也是媒体中的一种,即传播信息的媒介,它通过光盘或者磁带等固体载体寄存,通过图画、视频、声音等表现出来,而数字媒体一般意义上指感觉媒体、表示媒体、实物媒体三者的总和,但是若是从狭义来讲,数字媒体也可以仅仅指感觉媒体,它以二进制的形式来吃力信息载体,主要表现形式有动漫、游戏、影视、音乐等。按照媒体发展的趋势来看,他们深深地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尤其是影视和广告业的发展,通过这方面的影响力数字媒体逐渐把其影响力扩大到其他领域,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数字媒体的特点

顾名思义,数字媒体就是数字技术和媒体的结合,一个提供载体,一个提供对感觉媒体的转化方式,共同承载着多媒体的功能,所以在表现形式上有些复杂,有以下特点:

1.1语言数字化

数字媒体技术时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体技术,通过运用二进制数来对音频、视频、图像等进行处理,这样的二进制数在计算机中容易识别,之后通过音乐、视频、图像表现出来或储存在硬盘等字体中。所以总的来说,数字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所要表现得事物数字化。

1.2多样性与差异性

数字媒体技术的多样性指的是虽然其使用的是统一的语言和工具,但是它却具有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媒介,来实现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很多时候活动中使用的都不只一种媒介,如利用音乐、视频和灯光、道具等来共同表现,很容易产生良好的效果。但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单单是多样性是不能够征服市场和消费者的,只有在发展中不断形成自己的个性,才能在竞争中获取更多优势。

1.3创造性与高效率

对于数字媒体技术来说,它的每一次发展、更新、活动都是在不断地进步,通过不断将良好的创意加入到技术中,并通过用户进行反馈,实现不间断地创造。在实际的应用中,数字媒体技术之所以比传统的媒体技术应用更加广泛,是因为执行创作步骤时,可以在修改步骤上有足够的便利。

2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应用

比之传统媒体技术,数字媒体无论是在信息容量上、检索速度上还是运行效率上都有着巨大的优势,这些都是基于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而言的,它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社会的运行更为顺畅。我们从应用对象来区分数字媒体技术使用的范围,大多是在影视、动画、广告等现实领域和虚拟现实领域。

2.1现实领域

在这个领域,数字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向人们传递图像、视频、音频等信息,来产生对自己有利的效果。如在广告行业,数字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无论是LED、广告牌还是广告片等,都是利用数字媒体向人们进行产品宣传。与传统的纸质广告相比,数字媒体投放的广告在内容上更加r活,被人们所接受,且能够同消费者形成良好的互动。但是数字媒体技术被应用于广告行业也是随着时代进行分层的,在之前数字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代LED、霓虹灯的广告效应是当时广告的巅峰,而在随着影视行业的火热之后,在其中进行植入广告和广告短片成为广告界新的宠儿,也就是广告行业的下一个阶段。之所以影视类的广告会流行起来,是因为它在传播速度和表达的艺术效果上都有不俗的实力,通过非线性编辑、数码特技、影视合成等技术使影视类的广告在刺激人们的神经的同时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也是一种新的形式的创新。

2.2虚拟现实领域

数字媒体技术在虚拟现实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一些技术的综合运用并进行创新,让人们享受到更好的视觉、听觉、感觉体验,如仿真技术、多传感器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等,他们相互作用,往往能够让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3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大概经历过三个阶段:被动接受信息、构建交流平台、跨行业跨网络服务,通过交互式的系统来拓展数字媒体的发展空间,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而目前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的方向与虚拟现实有关,即通过数字媒体技术来使显示和虚拟之间的感觉胡同。

3.1增强现实技术

伴随着数字媒体技术在影视、动漫、广告等行业的应用,其发展趋势越来越注重用户的体验,而增强现实技术就是这样背景下数字媒体的发展趋势,即将人类在现实时间和空间中很难感受到的信息通过科学技术仿真出来,然后转化为人类能够感知到的信息,可以说这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现实世界。它的出现是基于目前已有技术的发展而定的,同时也是市场、社会需求的产物。

3.2深化整合IT、IPIV产业

在目前的电子市场上,IT与IPIV产业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关联之处,但是就其具体应用来说,联系还是不够紧密,由此导致用户的需求不能被满足,影响数字媒体的实际使用效果。所以若是将IT与IPIV两个产业进行深化整合,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同时根据收集的用户数据来为用户提供合适的建议,带来更便捷的生活。

3.3更加细致化

在面对传播对象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来提供不同的服务,数字媒体技术就是对这一需求进行提取的技术,并且会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缩小服务范围,也就是将需要传播信息的对象的信息进行细分,这样在进行服务时将会提供更精确的体验,用户的满意度更高,这就会形成新的产业链,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做出贡献。

4总结

总的来说,数字媒体技术因为其快捷性、高效性、多样性等特性而被广泛用于当今的许多行业,为我国人民生活的便利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并且随着它在靠近人民需求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它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广阔。本文旨在对数字媒体技术进行一个大致的描述,并就其应用和发展进行阐述,为我国数字媒体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朱叶,田源. 浅谈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应用以及发展前景[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1:161-162.

第8篇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彼得?卡尔?戈德马克就提出了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知识理念,其本身主要是采用移动通信技术以及数字通信网络,进而通过无线网络向用户提供射频服务。就现实情况来说,艺术信息在数字媒体中的传播有着较大的变化,从技术上来看,计算机处理功能的逐渐增强,网络技术的成熟为新式的信息传播提供良好的环境。数字媒介中艺术信息传播模式能够很好的解决传统信息传播模式问题,新的信息传播模式不再利用大量的信息对相关的要求进行满足。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充分利用网络中人的主体作用,让网民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为其他信息接受者提供个性化信息。

1 传统艺术信息的传播

就现实情况来说,当今的艺术信息无论是文化推广还是文化继承,都存在非常大的困难。因此,我国政府应当加强对于艺术信息传播的重视,适当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今天,社会上也存在一些新鲜的人文艺术取代了原来的艺术,从而使得传统的艺术信息处于濒临消失的窘境。因此,要想很好的实现对于艺术信息的传承,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于艺术信息不断进行改进,满足当今市场的不断需求,并且从源头的角度加强对于艺术信息的保护,加强群众对于艺术信息的认识,使得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1.1 艺术信息传播依赖社会各阶层的支持

在21世纪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要想进一步推广我国的艺术信息,那么就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传媒技术,从而加强宣传力度,确保民众能够接受到最为纯粹的艺术文化;与此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播形式,进而在保证纯粹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满足当代人们对于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无尽追求。因此,我们应当充分采用现代化的新媒体技术,扩展我国民间音乐艺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程度,从而促进我国艺术信息的进一步发展。

1.2 艺术信息传播根植于本民族和本地域

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艺术信息已经不能再固步自封,而是应该积极融入到现代新媒体的发展模式中。民间艺术的不断前进与发展势必要借鉴现代艺术发展的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与现代艺术文化相融合,得到现代人的认可。举例来说,我们可以适当的举办各种类型的民间艺术节,招商引资、广交朋客,吸纳资金,让民间艺术信息的产品融入强大的市场经济浪潮,获得青春的活力。

1.3 艺术信息传播根植于校园教育

就现实情况来说,要想能够很好的体现当今艺术信息,首先要做的就是注重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这是因为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校园中,都可以蕴含有艺术文化的影子,其中不仅仅蕴含着文化的底蕴,同时还可以承载着我国的艺术信息。在现实生活中,当高等院校的教育和民间音乐艺术紧密结合,意味着当地极为注重民间艺术的发展。

就现实情况来说,我国的艺术信息的变化并不快,这是因为其中牵扯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努力。为了能够进一步保护新媒体时代下艺术信息的发展,无论是政府部门,又或者是民间的群众,都需要形成一种非常顽强的团队力量,进而构建全方位的民间艺术信息。

2 数字新媒体发展对艺术传播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中,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大程度的促进了我国艺术信息的进步。

2.1 数字媒介的传播特点

2.1.1 艺术传播的互动性

互动性是数字媒介进行艺术传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在大多数的时候,人们被动的阅读他们所观看的内容和相关的信息,但是没有办法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表达,人们通过网络传播就可以随时的关注自己的艺术形式。

2.1.2 艺术传播的主动性

就现实情况来说,人们主要是主动地获取艺术信息。对于这些受众人群来说,他们只需要打开相关的信息渠道便可以理解艺术,使得受众人群必须在艺术信息传播中?于主动的角色,自己去寻找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可以发现,艺术信息无处不在,总是主动地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2.1.3 艺术传播的参与性

在过去,人们对于艺术信息的传播和交流程度是比较低的。因此,我们不仅主动的探索和寻找艺术信息;与此同时,还应当积极的通过电子邮箱进行艺术交流,甚至是通过数字新媒体进行交流也是方便快捷的。

2.2 数字新媒体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数字媒体自身是有着特殊性的,让其成为传统媒体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无形中使其成为传统媒体加快更新观念运行的步伐。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和数字媒体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的,形成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在这场变革的过程中,他们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2.3 数字新媒体对新闻传播的积极影响

就现实情况来说,在我国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艺术信息与新闻的传播也存在有很大的关系。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其中的内在机理关系。

2.3.1 使新闻的即时传播成为现实

信息传播主要就是指在最近发生的事情或者事实,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新的新闻和信息是构成要素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技术设备的落后等原因,传统新闻信息往往是滞后不畅的现象,这样就严重地影响了新闻的时效性。

2.3.2 单项传播转为双向交互传播

结合文献[2]的研究可知,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数字媒体传播方式的路径是具有单向性的,受众是没有办法利用这些媒体对传播者进行反向信息的传播。网路使双向交互方式的传播成为可能性。数字媒体可以全方位的对信息进行传播,全方位的提供新闻信息。因此在全面多元化的分析中,信息的传播速度会进一步加快。

2.3.3 多元化的艺术信息传递方式

数字媒体集中了所有的传统媒体的模式。可以形成文字、声音、图像、图表等为一体的传播的单元模式,构成了多媒体信息的模式,让人们能够接受和习惯性思维的逻辑。也更加符合人们接受习惯和思维规律,提高传播的综合效果。因此可以发现,我国的艺术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因此要想能够深入分析我国的艺术信息,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

2.3.4 数字媒体能够适应不同个人的需求

虽然每个人对于艺术的需求不同,但是这不会影响他们对于艺术信息的追求。就现实情况来说,每一个个体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独立的愿望重视受到共同环境的塑造和规范的,这也是大众传媒的基础。由于新媒体背景下信息时代的到来,更多的人开始注重自身的艺术生活,将眼光转向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因此,网络满足大众共同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部分人的个人化需求。

3 防范数字新媒体对不良艺术信息的传播

3.1 加强对数字新媒体艺术信息的监控

数字媒体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升级和活力,但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加强数字媒体法制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加强发展建设,规范网上行为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数字媒体艺术信息的真实性,强调立法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对数字媒体中不良的艺术信息进行筛选,防止各种网上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网络的健康发展。

3.2 提高艺术信息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对于当今的艺术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应该坚持对正面宣传的力度,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是当前艺术事业的根本任务。数字媒体的变革都是随着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同时也是现实社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信息传播模式越来越对提高社会效率、促进社会中不同群体写作是有着积极的意义。数字媒体作为一种技术的革新,对于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9篇

关键词:自主保先 配套 整合平台

数字媒体技术是继IT硬件、IT软件之后支撑信息社会发展的新基础性技术。此技术是融合了IT技术的升级技术,是在服务业中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技术,其不仅具有较强的经济增长带动性,而且将会在根本上改变社会的文化生态,提升社会的文化功能,可以认为,发展数字媒体技术已经是国家级战略举措,当前尤其要注重以下几点问题:

1、技术、标准、载体三足稳固发展基调

数字技术是以现代艺术为指导,将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管理领域的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综合交叉技术。从某种角度讲,这种交叉性决定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范围的广泛性,尤其在一些服务业,教育业等领域都会引起新的媒体革命。

1.1 技术坚持保先化

基于巨大创意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需要随时保持更新与领先去满足实时变化的数字媒体行业。数字技术是媒体传播向数字化演进的根本推动力,随着全球媒体数字化整体转换的不断推进,数字媒体技术实时研发与更新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它是衡量数字媒体产业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数字产业的规范有序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2 标准指向国际化

目前,我国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音视频标准AVS和DRA,虽然已打破了MPEG系列、H.26X系列、杜比、DTS等国外标准垄断的局面,但AVS、DRA目前还不是国际化核心图像压缩编码技术的标准。而且,我国尚不是音视频制造强国,对于音视频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有些专家指出,自主标准在某些方面的不完善会影响到产业化发展的进程。虽然AVS视频标准和DRA音频标准在国内的广泛推广和应用略见成效,但要成为世界标准还需要很大的技术支持和市场竞争力。所以要保证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必须对我国自主技术不断升级,并且随时与世界标准技术水平保持同步。

1.3 载体牵引多样化

数字终端载体的多样决定了对于数字媒体技术的需求。大到网络媒介,小到迷你播放器,配合不同传播理念的数字载体,根据载体本身特有的数字特征,数字媒体技术的跨界创新与多样性应用主导着我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进程的节奏。

2012年数字营销峰会,着重强调社交媒体对于数字新媒体世界的重要影响。以“新微博”为主体的社交载体,正慢慢改变着数字媒体的新面貌。这种无论从信息传播还是营销角度来看,都极具潜力的社交性工具平台,改变了以往“一点对多终端”的媒体传播方式为“多点多终端双向传播”的优势媒体模式。让每个用户都可以做媒体源,把“自媒体”的又一新媒体概念发挥到极致。

2、政府、产业、市场立体创拓发展空间

2011年中国数字媒体峰会提出中国数字媒体的深度整合,这就提醒着所有与新媒体相关的产业、市场平台、政府扶持机制要有着绝对开放的心态,并且推动各种数字媒体形式的深层合作,才能够实现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空间的最大化。

2.1 政府角色的深入

政府扶持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深入角色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战略发展。创造条件,支持数字媒体领域不断跟踪国际标准化工作的进展。动用政府资源推动数字媒体产业的战略发展模式。例如,定时定量评估我国数字媒体技术部门整体的素质和表现,引导数字产业界的技术发展目标和走向。

政策指导。强调技术与经济的一体化,政府要把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培训、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资的重点。并且要担负起推动技术“保先”开发的责任,把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有机地融合起来。加快形成一批市场竞争力强、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型数字媒体企业,组建若干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和竞争力、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主导企业,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基础,大中小高技术企业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数字行业格局。

版权管理。版权问题已经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但是,要打破国内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版权困境,关键在于加快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体系的建设,版权保护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之外,还应推进版权保护技术的发展。

2.2 产业进程的加速

产业化的进程是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程度最直接的反映。它在刺激技术保先的同时,也为技术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提高产业多样化。产业的多样化需要数字媒体产品的创新与跨领域革新。它不再只是应用于教育、传播等传统媒体领域,而是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包括房地产展示、医疗、考古等等。与此同时,针对高端或者民用数字媒体需要采取多种选择应用模式,逐渐普及高技术含量的媒体产品,提高产品的大众通用性,从而使高端媒体不再让普通用户望尘莫及。

完善产业链。我国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国内数字媒体产业化进程息息相关。产业链尚需拓展,这是关键。当前,业界对我国自主技术的质疑主要还不是在其技术性能上,而是其产业化程度太低、产品应用不足、产业链不够完整。

加大产业群辐射作用。目前我国数字媒体技术研发基地较为分散,重点建设研发机构最密集、创新实力最强劲、创新氛围最活跃的区域,是带动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办法。发展数字媒体技术核心研发基地,加速了相关技术产业群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化转变,而且通过创新成果的辐射和扩散,也带动了全国其他地区数字媒体技术和其产业的发展。

2.3 市场运营的配套

技术硬、软配套与创新的商业模式是维持数字媒体技术原动活力的基础。

标准化配套。要实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就必需有自己特色的硬、软件产品和相关的市场运营配套标准。多媒体标准化工作的技术性很强,但是要实现产业化,只凭技术还不够,还必须有标准化的市场配套支持,多媒体标准的制订过程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创新商业模式。这里需要提到的就是“苹果”企业。用户为了定制某种个性内容的服务,去购买特定品牌的产品,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功,尤其是带动了数字媒体行业终端的销售,这种模式的背后就是一套特殊的运营配套系统。

3、多维人才层次护航发展进程

随着我国数字媒体产业的潮涌兴起,以及数字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多维多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成为了当今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的关键。需要注意到问题有:

3.1 教学资源体系的整合

数字媒体技术作为一个朝阳专业,全国的各类院校纷纷开办此专业,这样的结果势必造成课程教学体系的不系统、师资队伍的不整齐以及相关教学材料和设备的缺乏。要解决教学资源不完备问题,一是要确立高素质高标准的师资人才选拔方案,各院校根据就业需求向不同方向进行师资人才侧重。二是,需要建立统一的教学资源整合平台,一方面为了统一杂乱的地方性教材,另一方为各个院校的资源交流也提供了方便。第三,要大力投入教学设备的建设,通过为学生提供实践上机学习的机会,来达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3.2 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

我国是数字媒体技术正处于起步阶段,当前大量的专业人才缺口是制约技术发展的直接原因。人才培养需要从本科抓起。国内诸多院校往往过于注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但数字媒体技术人才是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要掌握先进的媒体技术,还要有一身高雅的艺术涵养。所以各院校培养方案需要明确这种技艺兼容的培养目标。在学习专业之前,通过选拔一些具有一定美术功底或一定艺术鉴赏能力的学生进入专业学习,是培养高要求,高适应性人才的保障。一门要求将科学技术与艺术创意紧密融合的学科,不但需要从业者的高端技术支持,同时更需要从业者个人具有独特创意的艺术表现能力。在学习阶段,加强人文素质型培养。针对大多数学生人文素质缺乏的现象,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艺术与技术的互补教育,确实落实交叉培养的理念,使得学生获得不只是单纯技术性的学习,而是成为多才多艺的创意性人才。

第10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数字技术;艺术本体

0 引言

有人说艺术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继而产生有之密切相关的艺术形式,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与电脑的普及,视觉工作者开始改变传统的以纸和笔记录社会变化发展的方式,开始使用电脑与数字科技来描述生活、表达思想、传播信息。一种被称为数字媒体的新艺术形式应运而生并在上世纪末获得了迅猛发展。是一个年轻、多元、高速发展着的新艺术领域,数字媒体艺术不是特指某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而是基于现代计算机数字平台创造出的多种媒体艺术形式。

1 新时期数字媒体艺术界定

数字媒体艺术是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媒体发展的大环境下产生的新艺术形式,信息技术是数字媒体艺术产生的先决条件,同时也为数字新媒体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技术支持。目前学术界对数字媒体艺术的范围界定基本可以概括为:以计算机数字化技术为支撑,革新艺术方式,打破传统艺术创作手段、传播途径与承载媒介,由功利到审美,继而在伦理界发生深刻变革的一种新型艺术形态。

数字媒体艺术的产生,是人们对更高层次的审美追求的结果,传统的艺术形式如版画。雕塑等只能满足人们的视觉需要,但是视觉只是人们多种感知方式之一,还有味觉、触觉、嗅觉等。对于传统艺术形式的作品而言,永恒性与静态性是其明显特征,人们对于作品中所包含的信息只能被动接受,正是在这样的原有资源不能满足审美需求的情况下,数字媒体艺术应运而生,它不但能够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更高更快的传达信息,同时人们可以加入到其中进行艺术的创作,并且他们的参与体验作为作品的一部分被记录下来。

2 新时期媒体艺术的特点

数字媒体艺术包含了多种学科的元素,导致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区别越来越不清晰。新时期的媒体艺术特点表现在:

2.1 技术特征明显

所谓技艺,传达的信息是技术与艺术是分不开的,艺术的发展需要技术来做支撑,传统艺术由于其强大的感染力,技术的作用并没有得到重视与发挥,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兴起,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日益密切,技术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技术,甚至发展到关注技术本身,因为这是实现艺术创作的必经途径。随之而来的是现代艺术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高,技术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数字化创作与表达方式

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创作与展示都离不开技术,计算机的软件是实现艺术创造的工具,计算机硬件与投影设备是展示艺术作品的手段,与传统艺术作品不同,数字媒体艺术是以0和1构成的虚拟数据为承载媒介,而非实际存在的自然界物质元素。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在作品的创作与展示上都有很大区别。

2.3 信息传播途径多感官化

目前在电影院看故事片的人越来越少,视听感受强烈的动作、科幻电影受到了人们的青睐,追求多感官享受与真实空间感的数字化立体电影是影响未来的发展方向。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多感官信息传播途径不是将人体感受机械撮合,而是在融合之中保留各个器官的不同。数字媒体艺术的多感官信息传播途径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讯技术、音乐学、影视学、艺术美学等多种学科的艺术创作形态,最终协同为一体。

2.4 数字媒体艺术的偶发性与交互性

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创作有时是由计算机操作程序进行控制,在此可以将计算机理解为创作者与观者的对话媒介,二者通过计算机实现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在数字媒体艺术中,观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和创作者,参与方式不同,感受到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不同。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由于其交互性有偶发性的特征,这种偶发性的特点改变了传统艺术作品一成不变的形式,实现了艺术创造的多样性。

2.5 数字媒体艺术的超越时空性与沉浸特征

沉浸感是和交互性处于同等地位的一个数字媒体艺术特征,人们在观看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时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使用虚拟内容代替实像,依然可以使人获得真实的感受。同时数字化技术大大拓宽了艺术家的创作视野,使艺术创作范围得到极大拓展,甚至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进行艺术创作。

2.6 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走向平民化

传统的艺术形式需要创造者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与特别的创作风格,而数字媒体艺术的诞生使创作大大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于艺术创作的群体认知,出现了平民化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艺术作品的创作者,艺术创作不再是少数人的事情。

3 数字媒体艺术出现偏离艺术本体的现象

3.1 数字媒体艺术的风格趋向标准化和同质化

处于数字时代的当今社会用写作管理模式思维,将包含人在内的客观世界作为征服与控制对象,为实现管理的方便,导致世界日益趋同,丰富性与多样性减少。数字时代用封闭性网络进行构架,统领对人类发展有益的资源,在这个构架内,有已定标准引导人们进行艺术创作,所有的创作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而任何与协议标准不符的内容都会被过滤掉,数字时代的这种限制大大的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压制了人们的创作渴望,减少了艺术创作的独创性与多样性,艺术创作风格趋向标准化和同质化。

3.2 过度信仰技术,偏离了艺术本体

计算机的操作使用并不是艺术家的强项,因此他们在技术面前可能会不知所措,导致过分追求技术制作的完美而忽视了对艺术本身的关注度。尽管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并不清楚信息对他们自身有什么价值以及获得这么多信息做什么,但已经相信整个社会已经处于信息时代,我们身边的每台计算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冲击下,人们开始怀疑自我独立存在的价值,甚至开始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系统将主宰未来世界,人们再难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分辨开来。

3.3 艺术创作出现模块化问题

科技的发展对艺术创作有利有弊,计算机操作的便捷性与模块化改变了传统的艺术创作形式,很多人认为创作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要有想法与创意就能够就行创作,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很多人在艺术创作之前不再进行积累与思考,而是希望利用计算机获得意外的创作效果。人类在人工智能中逐渐失去了独立的存在价值,思想越来越多的受到技术的制约,随着计算机实现合成功能越来越强大,创造性在艺术中也越来越少,艺术创作过分依赖技术会使其变成机械生产,有人预测,按照这样的形式继续发展下去,终有一天艺术作品也会像普通商品一样可以进行批量生产。

4 总结

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艺术创作方式,技术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成为进行艺术创作的一个关键部分,但是数字技术有机械性的特征,如果将其作为进行艺术创作的主要实现形式,会导致艺术创作的多样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艺术观念受到影响,艺术创作应回归到艺术创作的人类本体,打破观念束缚,实现思想的解放,使艺术创作不再受技术的束缚。

参考文献:

[1]朱润.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性研究[C].山东师范大学,200904.

[2]李若岩.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与本体研究[C].艺术探索,201202(01).

第11篇

【关键词】 数字媒体 数字媒体艺术 动画创作

现如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媒体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当代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已经是在成指数的形式在飞快的进步。数字艺术和基于数字媒体的新艺术形态已经全面渗入到了人们生活生产等各个方面。现在数字技术已经和文化产业融合在了一起,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数字化的文化产业,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其在动画创作中的影响也是越来越深。

一、什么是数字媒体

1.1数字媒体的含义

所谓的数字媒体,实际上就是以二进制数的形式对各种信息进行记录、整理、传播的一种信息载体。它对于各种类型的媒体信息都会做出一定的处理。像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等就被称为感觉媒体。展示这些感觉媒体的编码则通常被称为表示媒体,而存储、显示、传输逻辑媒体的就叫做实物媒体。一般来说,我们所说的数字媒体大多都是感觉媒体。

1.2数字媒体的主要分类形式

数字媒体主要分为: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以及传输媒体。感觉媒体主要是指那些可以直接对人的感官造成影响的媒体信息;表示媒体则是指为了将那些感觉媒体传达给人而研发出来的一种媒体信息载体;显示媒体是指那些可以将感觉媒体显示出来的设备;存储媒体,顾名思义就是对那些表示媒体或者是数字化后的代码进行存储的媒体(如硬盘、光盘。录像带等等);传输媒体则是指那些用来传输信号的载体(如光纤、电缆、无线电波等等)。

二、什么是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就是将数字技术以及先进的传媒技术和人的艺术思维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数字媒体艺术不但具有艺术本身的魅力,同时它也有其自身技术上的表现形式。从目前看来,数字媒体艺术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以及巨大的生命力。数字媒体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电脑美术”。其利用数字技术来进行各种设计作品的创作。数字媒体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最为不同的一点体现在创作方式上。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过程必须全部应用数字技术。

三、动画创作

动画是许多艺术的结合(绘画艺术、文学艺术、影视艺术)。在动画的创作当中不但包含了剧本创作的文学思想以及影视表现手法的电影思维,同时它也有对人物造型、场景造型、动物造型等构成元素的创意性思维。从前这些都是要靠手绘在二维空间完成的。数字技术的出现为动画制作带来了一场革命。数字扫描等技术的应用接替了过去繁重的上色工作。数字合成技术吧过去笨重的合成摄像机放进了杂物间。

动画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体,动画中的很多艺术形式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技术来表现的。从艺术上讲,动画和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具有更强的技术性,因此,技术上的突破就是动画表现形式的突破。从技术上来讲,如果只有技术而缺乏艺术性的话,那么动画将只是一个符号,并不具备生命力和感染力。所以,技术和艺术是动画创作中必不可少的两大条件。

四、数字媒体艺术对动画创作的影响

迪斯尼曾经是全球手绘动画的最高境界。但是随着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的引入,迪斯尼手绘动画在上世纪末不可避免的走了下坡路。随着迪斯尼手绘动画的“凋落”,CG公司却大行其道、发展形势迅猛。现如今,数字媒体艺术已经很好的融入到了动画创作当中,这种动画的表现形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动画创作更加多样化。这也促使动画创作的形式发生了变革。现如今,很多的动画制作公司都已经意识到了数字媒体技术对动画制作行业的重要性。三维动画以及虚拟现实渐渐取代了二维动画的市场。因为三维动画可以更加自然的表现出人物形态,动画人物的表情也更加的丰富。数字媒体技术使得动画创作更接近生活,大大丰富了动画设计。比如,备受追捧的动画片《疯狂原始人》。在这部动画片中,不论是人物造型还是场景设置都是利用电脑进行建模制作的。因此,不论是人物造型还是场景造型都非常自然逼真。这些都是传统的动画所不能表现出来的。但是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却可以将其实现。

总结:随着数字媒体的大力发展,动画创作也朝着更加多样化的方面不断发展。这不但使得动画创作具有了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同时也使动画创作更加贴近人们的真实生活。本文就数字媒体以及数字媒体艺术为动画创作所带来的客观影响做出了简要分析。

参 考 文 献

[1]袁亮,黄利.浅谈数字媒体艺术对动画设计的影响[J].电影评介,2009.

第12篇

当今的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即教学以学生的先导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和认知特点作为切入点而展开。以接受了几年甚至几十年传统音乐教育的学生作为教学对象时,不能只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去传输计算机音乐的知识,而需兼顾学生的艺术特点和计算机的技术特点,以数字化的理念指导教学,以媒体的视角检验教学。

本文借助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理念,提出一种新型的计算机绘谱软件的教学方法,以充分挖掘学生的艺术底蕴,合理运用计算机的智能化,使学生在掌握软件操作方法的同时,能遵循艺术规律,灵活创作艺术作品。

一、计算机绘谱软件教学现状分析

计算机音乐是伴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换代而不断发展的。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提出与普及,软件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计算机音乐亦是如此,合成器、采样器、音源等诸多重要硬件因素的软件化使得计算机音乐逐步走向通用和自由。

软件教学是计算机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而计算机绘谱软件能够将乐谱由纸媒介输入到计算机中,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到磁媒介上,继而可以对乐谱进行编辑修改、MIDI回放、输出打印、联机等处理,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和重复利用,因此,计算机绘谱软件常被作为计算机音乐的入门级软件,以及作曲、配器等课程的先导课程。许多艺术专业教师对计算机绘谱软件的教学法进行了相应研究,也有许多软件工程师对软件技巧进行了探索与总结。然而,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侧重的是音乐织体、曲式特征等专业因素的考量,忽略了软件本身的智能化;而软件工程师则注重软件技巧的运用,忽略了音乐的视听规律。这样的教学往往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学生对于软件的学习止步于打谱、改编、输出、回放等与音乐相关的片面功能;二是学生对于软件技巧的关注过度,而不能从音乐的角度激发灵感、创作作品。这些都不是计算机绘谱软件教学所追求的效果,因为绘谱软件是音乐艺术与计算机数字化结合使用的工具,故而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单方面传输知识都是不科学的。

如果从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理念出发,在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各个教学环节都做到艺术数字化,便能够使学生真正理解绘谱软件,并合理利用软件进行艺术创作。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教育指导理念

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是以数字科技作为必要的创作手段、以数字媒体作为传播途径、以数字媒体用户作为传播对象的艺术,具有综合性、交叉性、艺术性、多样性以及大众化等特征。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与设计的核心是艺术创作和设计与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交叉,其研究的重点是如何运用数字艺术创作工具(如数字图形、图像、音频等采样、创作工具和软件等),根据人们的使用需要、审美需要以及艺术创作和设计规律,来创造具有艺术美感的作品。

数字媒体艺术可以说是在艺术构思与创新思维的基础上融入了当代数字技术的最新成果,其结果是促成了集视、听、触等多种感官效应于一体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出现,引导了艺术观念以及艺术创新思维模式的改变。李四达先生曾撰文论述数字媒体艺术的符号学解读,即借助现代逻辑符号学,将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过程进行分解,定义为由元数据经过模块化、数字化、语法表现到交互艺术的过程,进而阐释了在符号学分解的情况之下对元素经过剪切、拼贴、扭曲、重组、合成而得到新型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的可能性与具体构想,这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创作的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

计算机音乐是影音艺术与数字化科技相互交叉融合的数字媒体艺术,同样具有数字媒体艺术的全部内涵和外延,因此,将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和设计理念应用于计算机音乐软件教学是科学合理的。特别是计算机绘谱软件作为基础软件,如果其教学理念渗透了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思想,便能够将这一理念延续下去,体现于后续其他软件的教学当中,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创作。

三、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计算机绘谱软件教学法

本文讨论的是音乐院校(或专业)计算机公共课中计算机绘谱软件的教学。作为计算机音乐课的先导课程,计算机基础课担负着多重任务,并具有其明显的特殊性,即必须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软件的使用,而又不拘泥于软件的操作技巧,其教学重心应定义为在艺术的层面讲授技术层面的内容,这正是数字媒体艺术理论教育理念的宗旨,具体表现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1.教学目标的定位

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科技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艺术的一种非线性表达,具有即时性、时空性、交互性、多样性、数字化和虚拟化等特点,由此分析,计算机绘谱软件的教学目标势必要顺应其自身的特点及内涵,第一,使学生在学习软件之初理解软件在处理乐谱中的数字化与非线性表现;第二,使学生在简单使用软件时理解软件在设计编排乐谱中的即时性与多样性表现;第三,使学生在深入掌握软件时理解软件在作曲、配器中的时空性与交互性表现。

如此定位教学目标,既可以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理解和掌握软件的功能与数字化技术,又抓住了学生对计算机音乐的研究和学习兴趣,从而为后续内容的学习积累必要的技术能力和音乐情感。

2.教学方法的选择

李四达先生在数字媒体艺术方面做了大量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他论述的数字媒体艺术的符号学解读是对数字媒体艺术的一种精髓式的分析,也是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教学方法的全新解释。计算机绘谱软件作为借助计算机处理乐谱的工具,具有很强的符号学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学之初的内容可以类比“语法、表现形式”的认识,采用发现法与讨论法,使学生在掌握乐谱导入导出、MIDI回放等基本功能的同时通过讨论加深对绘谱软件操作手段的认识,同时发现绘谱软件的强大功能,并培养起对计算机音乐的浓厚兴趣和学习意向。

其次,乐谱深度处理的内容可以类比“元数据、模块化”的理解,采用演示法与实验法,使学生在观看演示的同时掌握软件的相关功能和操作方法,随后在主题实验中练习软件的操作,并运用专业知识合理改造编排乐谱,加深学生对计算机音乐及计算机辅助处理功能的理解。

最后,乐谱创作及配器作曲的内容可以类比“数字媒体与交互艺术”的定义,采用互动法和开放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运用专业知识,激发音乐创作灵感,借助绘谱软件,在设定的主题和曲式范围内进行音乐创作。

3.教学评估的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是现代科技手段与艺术思维相互结合的体现与产物,新技术、新媒体带来新思维,这就意味着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评估不能只从某个或某几个方面去片面地进行,而应集中考察教学在技术层面、艺术层面和交互层面的效果,因此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计算机绘谱软件的教学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在不同阶段进行评估。在教学初期,教学评估应考察学生对绘谱软件功能的熟悉程度和对计算机音乐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期,教学评估应考察学生对绘谱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对乐谱处理的感知水平;在教学末期,教学评估应考察学生对绘谱软件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作曲配器的艺术设计与创作水平。

结语

计算机音乐的产生与发展为音乐领域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和研究方向,计算机公共课也肩负着普及音乐软件的重要使命,如何向非计算机音乐专业的学生恰当地介绍音乐软件成为一项急迫的研究课题。本文以绘谱软件的教学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当前绘谱软件的教学现状入手,讨论了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对计算机音乐教学的指导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法,对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估进行了研究。本文提出的教学法兼顾了绘谱软件教学的艺术与技术两个属性,能够科学合理地指导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完备的绘谱软件操作方法,培养基本的计算机音乐素养,适用于音乐院校(或专业)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

(注:本文为沈阳音乐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kyb083)

参考文献:

[1]林贵雄,吕军辉.计算机音乐与作曲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

[2]唐霁虹.大学计算机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

[3]黄志鹏.我国电子音乐相关学科与专业发展回顾及展望(上)[J].音乐研究,2008(2).

[4]黄志鹏.我国电子音乐相关学科与专业发展回顾及展望(下)[J].音乐研究,2008(3).

[5]孟繁,张晓峰.浅谈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音乐的结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7).

[6]侯蕾.浅谈我国计算机音乐课程的发展策略[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8(12).

[7]徐德雷,高金香.从琴房到机房――谈计算机音乐对音乐教育的意义[J].艺术教育,2009(1).

[8]赵欣.电脑音乐与电脑音乐教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3).

[9]翟沁.计算机音乐教学法研究[J].发展,2008(2).

[10]冯杰.高师计算机音乐教学模式之探究[J].歌海,2009(2).

[11]徐恩平.计算机软件辅助音乐教学[J].科技信息,2009(2).

[12]林贵雄,吕军辉.计算机绘谱[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

[13]谢键铨.Finale 2004绘谱软件快速攻略(一)―(八)[J].乐器,2005,(4―11).

[14]电声研究所.Sibelius 5来了[J].乐器,2008(10).

[15]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

[16]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学科体系的探索[J].装饰,2011(4).

[17]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的符号学解读[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第13篇

关键字:数字媒体;公共艺术;融合;地域文化

1发展现状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的名片,在塑造城市独特性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已成为构建当代城市多元文化、传播公共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公共艺术作为城市中不可缺少的视觉艺术形象,记载着城市的历史,蕴涵着城市的文化。其设计既应满足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又应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数字媒体打破传统的单项公共艺术交流模式,使观者不自觉地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与之形成互动。数字媒体作为艺术与技术的结晶,是一种直接的信息传播方式,活跃于公共服务领域。在英国,数字媒体产业的产值约占GDP的7.9%,是第一大产业;在日本,电子游戏、动漫卡通、网络游戏等产业成为仅次于汽车业的第二大产业。国内数字媒体产业也在飞速发展,近几年,数字媒体技术与公共艺术设计的融合较为普遍。数字媒体具有公共性和人情味,不仅传播符号多样,而且反馈灵敏、调整迅速,对消费者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

2数字媒体融入公共艺术的意义

城市公共艺术在设计中越来越多地与影视广告、三维动画、网络游戏、网络艺术、数字音乐等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相结合,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凸显公共性

数字媒体介入公共艺术设计,以视频艺术、音频艺术、编码艺术、交互艺术、网络艺术等手段为基础,将艺术与技术巧妙结合,产生了全新的动态艺术表现形态,丰富了公共艺术的内涵。在城市广场公共艺术设计中,利用数字媒体艺术的独特传播方式有利于广场氛围的营造,趋向大众化,具有亲和力,增强了公共艺术品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凸显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质。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中的皇冠喷泉(CrownFountain)就是数字媒体与公共艺术完美融合的典型实例。设计者将媒体艺术巧妙融入公共艺术,将喷泉的背景设置为多媒体屏幕。由电脑控制的多媒体显示屏交替播放着代表芝加哥的1000个市民的笑脸,以此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每隔一段时间,多媒体屏幕上从市民的口中会喷出水柱,为观众带来一阵阵惊喜,加强了媒体公共艺术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凸显了公共性。

2.2增强互动性

数字媒体融入公共艺术设计,丰富了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为公众营造出网上虚拟空间。随着数字技术的介入,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进行交流,互动性增强。为纪念遇难同胞而建的“国家公祭网”就是很好的例子。网友可通过网络媒体为遇难同胞点蜡烛、献花,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国家公祭网”设计色调以血红、黑色和白色为主,凸显了“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的主题。目前,该网推出了中英日三种文字版本。中文版主要分为公祭资讯、海外公祭、在线公祭、公祭回音、公祭教育、公祭知识和网上史料馆等七大板块。英文版和日文版均分为在线公祭、公祭资讯、公祭知识、论坛互动等四大板块。媒体艺术的应用不仅为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了高科技的设计平台,也丰富了公共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

2.3塑造城市美好形象

多媒体公共艺术作为动态艺术表现形式,通常以动态的形式与公众进行互动。通过动态媒体艺术手段,融独特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与现代城市的气质于一体,可以彰显城市个性,营造城市的美好形象。在部分欧美国家,公共艺术已发展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标志。例如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不仅形象地记载了城市的历史,而且体现了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又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策划者运用数字媒体艺术方式将各个国家的国旗以超大电子屏动态传播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给观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3南京公共艺术设计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六朝古都、十代都会。远古文化、六朝文化、明文化、清()文化与民国文化交相辉映,悠久的历史为南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奠定了南京特有的文化底蕴。而目前真正能够体现出城市地域文化特征,且满足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公共艺术设计很少。南京公共艺术的设计大多没有与数字媒体艺术相融合,形式单一,不能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公共艺术设计要想体现出一座城市独特的审美价值,就应加强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

3.1数字媒体在南京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数字媒体技术以“智能化”为主要特色,结合平面媒体、网络交互、影视动画等多种形式使得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化。2014年南京青奥会上大量采用了数字媒体技术,让南京在交通疏导、安全保障、休闲购物、旅游住宿、文化及运动场馆建设等公共空间的现代化设计方面均展现了世界一流水平,从而给各国游客留下了美好印象。南京多数公交站台的上方设置了显示“XX路公交车离本站还有几站”字样的多媒体电子屏。等候者可以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清楚地了解等候的时间。

3.2数字媒体介入公共艺术的对策

3.2.1视频和音频取代传统媒介借助视频和音频等新媒体表现方式能够更好地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塑造城市的美好形象。可以在南京城中心地段设置多媒体大屏幕,交替播放南京的文化、历史、娱乐、美食。在城市公交站台橱窗中,可以结合数字媒体手段,交替展示两幅广告,用多媒体动态广告代替静止、单一的传统广告。另外还可以在站台旁设置MP3播放器,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播放不同的音乐作品。3.2.2WIFI全面覆盖城市中心三年内实现无线宽带全面覆盖市中心,加快推进城市网络数字化系统建设。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介入,人们可以借助无线网络技术与他人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交流。数字媒体技术结合网络交互艺术,由WIFI向游客提供手机定位导游。公众可以借助无线网络交互艺术,参与网络问卷调查,及时反馈信息,与他人互动,与公共艺术品互动。

4结语

在数字信息化时代,公共艺术设计应加强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数字媒体与公共艺术的融合,有利于增强城市环境的趣味性,增强公共艺术与公众的交流互动。这种互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更好地体现城市的文化,提升城市的品质,凸显城市的个性,塑造城市美好形象。

参考文献

[1]马骏,张新宇.浅析当代城市广场公共艺术与媒体艺术跨界设计[J].装饰,2012,(3):139-140.

[2]唐丽.唤醒城市的记忆———六朝文化背景下的南京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2,(3).

[3]陆明明.浅谈数字新媒体公共艺术的互动性[J].大众文艺,2012,(10).

[4]谢甜琼.论新媒体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4,(21).

第14篇

媒体艺术作为当今设计界的主流,与公共艺术形成互动,赋予了公共艺术新的内涵,拉近了公共艺术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结合数字媒体艺术的多样性,对南京公共艺术设计进行研究,探讨数字媒体艺术与公共艺术的融合,有利于加快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领域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突出南京的历史文化,塑造南京现代化的大都市形象。

关键词:

数字媒体;公共艺术;融合;地域文化

一、发展现状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的名片,在塑造城市独特性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已成为构建当代城市多元文化、传播公共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公共艺术作为城市中不可缺少的视觉艺术形象,记载着城市的历史,蕴涵着城市的文化。其设计既应满足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又应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数字媒体打破传统的单项公共艺术交流模式,使观者不自觉地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与之形成互动。数字媒体作为艺术与技术的结晶,是一种直接的信息传播方式,活跃于公共服务领域。在英国,数字媒体产业的产值约占GDP的7.9%,是第一大产业;在日本,电子游戏、动漫卡通、网络游戏等产业成为仅次于汽车业的第二大产业。国内数字媒体产业也在飞速发展,近几年,数字媒体技术与公共艺术设计的融合较为普遍。数字媒体具有公共性和人情味,不仅传播符号多样,而且反馈灵敏、调整迅速,对消费者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数字媒体融入公共艺术的意义

城市公共艺术在设计中越来越多地与影视广告、三维动画、网络游戏、网络艺术、数字音乐等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相结合,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凸显公共性

数字媒体介入公共艺术设计,以视频艺术、音频艺术、编码艺术、交互艺术、网络艺术等手段为基础,将艺术与技术巧妙结合,产生了全新的动态艺术表现形态,丰富了公共艺术的内涵。在城市广场公共艺术设计中,利用数字媒体艺术的独特传播方式有利于广场氛围的营造,趋向大众化,具有亲和力,增强了公共艺术品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凸显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质。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中的皇冠喷泉(CrownFountain)就是数字媒体与公共艺术完美融合的典型实例。设计者将媒体艺术巧妙融入公共艺术,将喷泉的背景设置为多媒体屏幕。由电脑控制的多媒体显示屏交替播放着代表芝加哥的1000个市民的笑脸,以此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每隔一段时间,多媒体屏幕上从市民的口中会喷出水柱,为观众带来一阵阵惊喜,加强了媒体公共艺术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凸显了公共性。

(二)增强互动性

数字媒体融入公共艺术设计,丰富了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为公众营造出网上虚拟空间。随着数字技术的介入,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进行交流,互动性增强。为纪念遇难同胞而建的“国家公祭网”就是很好的例子。网友可通过网络媒体为遇难同胞点蜡烛、献花,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国家公祭网”设计色调以血红、黑色和白色为主,凸显了“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的主题。目前,该网推出了中英日三种文字版本。中文版主要分为公祭资讯、海外公祭、在线公祭、公祭回音、公祭教育、公祭知识和网上史料馆等七大板块。英文版和日文版均分为在线公祭、公祭资讯、公祭知识、论坛互动等四大板块。媒体艺术的应用不仅为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了高科技的设计平台,也丰富了公共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

(三)塑造城市美好形象

多媒体公共艺术作为动态艺术表现形式,通常以动态的形式与公众进行互动。通过动态媒体艺术手段,融独特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与现代城市的气质于一体,可以彰显城市个性,营造城市的美好形象。在部分欧美国家,公共艺术已发展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标志。例如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不仅形象地记载了城市的历史,而且体现了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又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策划者运用数字媒体艺术方式将各个国家的国旗以超大电子屏动态传播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给观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三、南京公共艺术设计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六朝古都、十代都会。远古文化、六朝文化、明文化、清()文化与民国文化交相辉映,悠久的历史为南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奠定了南京特有的文化底蕴。而目前真正能够体现出城市地域文化特征,且满足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公共艺术设计很少。南京公共艺术的设计大多没有与数字媒体艺术相融合,形式单一,不能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公共艺术设计要想体现出一座城市独特的审美价值,就应加强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

(一)数字媒体在南京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数字媒体技术以“智能化”为主要特色,结合平面媒体、网络交互、影视动画等多种形式使得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化。2014年南京青奥会上大量采用了数字媒体技术,让南京在交通疏导、安全保障、休闲购物、旅游住宿、文化及运动场馆建设等公共空间的现代化设计方面均展现了世界一流水平,从而给各国游客留下了美好印象。南京多数公交站台的上方设置了显示“XX路公交车离本站还有几站”字样的多媒体电子屏。等候者可以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清楚地了解等候的时间。

(二)数字媒体介入公共艺术的对策

1.视频和音频取代传统媒介

借助视频和音频等新媒体表现方式能够更好地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塑造城市的美好形象。可以在南京城中心地段设置多媒体大屏幕,交替播放南京的文化、历史、娱乐、美食。在城市公交站台橱窗中,可以结合数字媒体手段,交替展示两幅广告,用多媒体动态广告代替静止、单一的传统广告。另外还可以在站台旁设置MP3播放器,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播放不同的音乐作品。

2.WIFI全面覆盖城市中心

三年内实现无线宽带全面覆盖市中心,加快推进城市网络数字化系统建设。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介入,人们可以借助无线网络技术与他人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交流。数字媒体技术结合网络交互艺术,由WIFI向游客提供手机定位导游。公众可以借助无线网络交互艺术,参与网络问卷调查,及时反馈信息,与他人互动,与公共艺术品互动。

四、结语

在数字信息化时代,公共艺术设计应加强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数字媒体与公共艺术的融合,有利于增强城市环境的趣味性,增强公共艺术与公众的交流互动。这种互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更好地体现城市的文化,提升城市的品质,凸显城市的个性,塑造城市美好形象。

作者:唐丽 黄文静 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马骏,张新宇.浅析当代城市广场公共艺术与媒体艺术跨界设计[J].装饰,2012,(3):139-140.

[2]唐丽.唤醒城市的记忆———六朝文化背景下的南京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2,(3).

[3]陆明明.浅谈数字新媒体公共艺术的互动性[J].大众文艺,2012,(10).

第15篇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媒体艺术;交互艺术;教学互动;数字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TP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2019703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等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人类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管是在认识世界的角度上,还是在探索自身发展问题上,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数字技术作为发展的手段,作为人类表现意识的工具,具有不同于传统形式的有形化方法,如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相对应的数字化内容,是数字媒体所表现出来的数字化艺术,这是数字技术所能表现的内容,在教育领域有不同的教学数字艺术,包括内容艺术、交互艺术以及结果艺术等,这也是数字媒体给教育带来的数字化革命。

1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就是把客观事物和想象的事物通过数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以后的艺术将由多媒体数字化的影音视听与网络传输的艺术形式所替代,数字将成为通用的语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不仅从观念上影响人们对现代艺术概念本身的理解,而且将成为人们沟通方式的一种应用工具。数字化技术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所依赖的物质媒介,因为应用方式的不同,人们对其期待也在逐渐加强,更多的是通过突破媒介的依赖,打破时空界限,缩小文化差异。教育领域中的数字化技术应用更是令人振奋人心,随着新技术的参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将形成新的交流和沟通方式,更加自由,更加具有积极付出的欲望。

(1)数字化技术的内容。从广义上说,数字化技术所能表示的内容很广泛,如各种技术所蕴含的功能性和工具性,这是技术化内容中最普遍的领域;从狭义上说,数字化技术的内容包括数字技术的工具和技术内容,数字化技术工具最突出的是数字媒体,它包括媒体功能的内容,而技术内容则是关于数字媒体的发展和技术水平。

在教育领域中,不仅仅是技术内容推动教育的变革,更是数字技术的工具内容所引起的。数字媒体功能的内容包括数字媒体的特定技术应用,以及与信息有关的获取、处理、传递和使用等。这也是教育变革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一部分。数字化技术的内容包含的数字技术的工具和技术内容这两方面也是数字化技术内容的特点所在。

(2)数字化技术的形式。数字化技术的形式是指技术内容所能表现的意义。数字化技术形式一方面利用数字处理优势得到前所未有的效果,如艺术欣赏、教育目的和社会问题冲突等,另一方面拓宽了人们理解事物的角度以及处理客体的方式和手段,把技术看作是展现方式,因而也参与了现实的构成。数字媒体的内容所带来的形式包括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不同的数字媒体作品所带来的艺术感受和价值不仅仅带有主观性,更主要的是数字媒体的技术手段达到的内容表达使得作品更加神奇。

传统的教育更多的是教材中内容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主体用技术丰富知识的能力,教育变革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内容的编辑和交流,教师更多的是更好地说明教学目标、学生最终要实现的要求以及怎么引导学生使用学习策略和各种学习媒体。数字媒体艺术是潜在地传递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学生感受教学内容的价值,另一方面,学生自我有了艺术感染,因而能促进自我表达以及和其他人的交流。

2 数字媒体交互艺术

交互是经验,这暗含着在时间和空间中发生的经验累积。它往往和激起、选择性注意、感知等这些词有关,这些词与行为有关,伴随着情感的变化。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随着学习者的动机和情感参与,交互性过程开始从技术交互和交互环境转变为情感交互。数字交互不仅让人体验日常的经验,而且让人能够体验生与死,探索生命的边缘和宇宙的断裂地带。数字交互从行为出发,塑造经验,创造境界,一种以往任何方式所不能给予的境界,因此,数字交互甚至比真实交互走得更远。Ske Dinkla在《交互艺术的界面历史》中认为:游戏赋予玩家个性,并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根本上,技术运用于对话彻底改变了图像的传统。因此,艺术家主要关注彼此的对话和界面的设计,这关系到最终呈现给大众的内容和形式。交互艺术的产生和存在伴随着内容的呈现和结果的展示,因此交互艺术的载体离不开内容和结果。交互、内容和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同样是不可忽略的。

(1)数字媒体的内容艺术。教学媒体的内容艺术是指利用数字媒体将教育内容用更丰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内容艺术就是体现出内容形式和含义符合教学性以及突出学生主体意识和参与性,更多的是能引起学生对内容的思考和反思,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产生影响。数字媒体艺术拉近了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综合形成了一个很强的载体,使它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当今教育,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但是至今没有给教育者和学习者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信息的数字化是数字媒体最核心的特征,所以一方面,教学内容上突出的是教育内容的符号化,其次是信息化,然后是内容的艺术性,教育变革不能单单只从内容上来行动,还要从方法上。

(2)数字媒体的方法艺术。数字媒体的方法艺术是指怎么样利用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实现教育手段的变革,更多的是教学观念上的变化,数字媒体艺术特征中的互动性是教育改革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数字媒体艺术是以新兴媒体为载体、依托和手段,具有不同于传统艺术特色的、集艺术与科学技术于一体的艺术形态。媒体和艺术之间的差距首先来源于艺术理解的不同,其次是由于技术手段的表达不利于真正的现实和理想的结合。媒体艺术对技术手段的依赖,本身已经被限定在了手段之中,常常成为一种技术能力的运用和展示,成为人对技术特性的理解的展示,因而弱化了艺术本身的目的性,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使艺术原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然而,从教育理论中得到,反馈是必须的,因此,在形成媒体艺术时,要突出其互动价值。

(3)媒体艺术的互动性。互动性是数字化艺术在创作与接受之间,作者与观众之间,过程与结果之间所表现出的一种角色换位,互动沟通、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艺术模式。例如,互动性的数字创作平台,给予观众对作品享有更大的选择权利与修改权,每一个观众都能以个人的方式,找到有共同点的作品样式。观众阅读他人的故事之后,又以“媒体艺术家”的高度在个人意念的支配下对作品做出回应和新的探索,主动的参与创作,在互动式的沟通中,真正实现艺术家与观众,艺术创作与接受的换位思考与真诚的对话。观众在分享作品中,得到切身的精神满足与情感的陶冶。

数字媒体的结果艺术。数字媒体的结果艺术不同于是数字媒体的内容艺术,更多的是数字媒体以及其艺术影响以后带来艺术作品,或者说是通过各种形式包装艺术产品。数字媒体艺术运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在资讯、传播、图像、生物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艺术创作的形成与过程。包括:①数字图像,包括数字矢量图形艺术作品、数字绘画、数字摄影等;②只读光盘艺术,即基于CD-ROM、DVD-ROM的多媒体艺术作品;③虚拟现实艺术作品,如基于VR技术的电脑游戏、基于VR技术的场景展示等;④网络艺术,即基于Internet或其它信息共享网络的数字艺术作品等。

教学领域中,学生的学习结果应该更注重学习作品,如作业或者是学生个人思想变化和提高。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为人们创作和发表自己的艺术作品提供了可能,个人表达与个人创意已经由艺术家延伸到了观众,艺术创作不再是少数艺术家的特权而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不断地建构起一个图像化的生活世界和文化世界。这时,艺术家的任务不再是自我创作,而是设计环境,空间,构造框架,让观众能参与其中,任由观众在其中创造自己的世界。在网络时代,各种理念也相继产生,如凡客体的背后是一种自由表达理念的支撑,这对于教育的变革也是很有价值的,凡客体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表达。

3 数字化教育中的启示

数字时代将人自身数字化,将自我意识数字化,从而形成外在于自我的数字自我,使人的身份和自我认同得到新的实现。麻省理工的马文・明斯基在《心智的社会》中提出,把意识移至到机器内将可能实现。还有人提出,可以存在一种不依赖于具体的人的“网络智慧”。 “数字化生存”成为数字时代个体和社会生存方式、发展模式的典型概括和表达。

学习者需要学习多媒体信息,同时用多媒体作品来反馈自身的学习效果,使教学结果更有直观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完成程度。计算机网络媒体能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如互助学习、个别学习、ELearning和远程学习等。

(1)数字媒体的教育大众化。数字艺术作为最普及的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媒体,始终与大众媒体携手共进。从当今“第四媒体”的网络艺术而言,其中的交互性及双向互动传播而论,如开设电子论坛(BBS)、公布记者电子邮件、在每篇报道之后设置评论区等手段与途径,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换意见和发表评论的场所,使进入网络的人们能够直接参与作品和新闻报道。这不仅做到了媒体原创,还实现了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从而真正使媒体与学生融为一体,真正实现了数字媒体成为教学“学生的代言人”。但是,教育功能是否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公共的参与性的水平,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教育媒体内容和形式如何统一。数字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艺术活动由一种美的艺术变成了后审美的艺术,前者是指本身具有审美属性和自主性外观的艺术,后者则不具有这种直接的审美属性和自主性外观,它的审美属性是间接而来的,其存在也不再是自主的,而是依附在数字技术的展示价值上;二是人们对艺术品的接受由凝神专注式向消遣式转变,这对教育也提出了挑战。内容艺术、方法艺术(互动等)以及结果艺术是数字媒体艺术在教育变革中所能体现的三方面,这也是数字媒体给教育带来的数字化革命。但是在用数字媒体变革教育内容时,若达到内容艺术实现的同时不能达到教育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那么还有必要为了数字技术的艺术形式舍弃内容吗,还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来决定呢?这是值得思考的,也是教育变革中应该处理好的问题。

(3)教学互动的意义。交互是人与机器的共同参与,让世界改变。教学作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能够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实现对可视的和可听的实际教育内容进行操作。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交互是衡量计算机是否更为人性化的一个标尺之一。人性化教育是可以通过艺术互动来说实现的。交互艺术可以认为是一个过程和选择媒体的一种方式,以及使用媒体的一系列准则,通过那种媒体所能够表达的一系列价值,即信仰、观念、感觉或者一种感觉。特里・威诺格拉德把交互设计描述为“是人类和交互空间的设计”。交互艺术是艺术家与作品、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它时常强调交流、过程和知觉的建造。

教育领域中,学生与内容交互,与教师交互,与其他学生交互,无时无刻都在交互环境中,因为交互,使得学生不再限制在课桌上,不再限制在安静地放好双手,不再机械地接受着教师的灌输,更不在学校中受到学习的限制。由此,数字媒体为学习开发了具有艺术性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这为教育的数字化革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例如,日本京都ICCNTT Inter Communication 博物馆 “生命的空间”的互动场景,用户与网络用户通过Email 传来的文字创造的生命产生互动。

4 结语

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计算机网络媒体发展下具有多样性,而转变的直接目的是让学生去接触教学媒体,与其发生交互,要发生交互行为,一方面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另一方面,就必须要了解人类学习的认知过程,依据人来设计教学材料,如视频材料、多媒体课程等等,才能更有效地将教学信息传递给学习者。计算机网络媒体提供了强大的资源,又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并能满足学习者进行交互和沟通。

多媒体学习方式是个笼统的概念,具体来说是抛弃学习依赖的想法,自主地寻找学习资源,不要只靠别人提供的资料,而是要在知识世界中有目的、有意义地形成自己的知识概念和结构,并通过各种渠道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 杨虹.数字媒体艺术的呈现浅析\[J\].电影评价,2008(4).

\[2\] 杜卫民.浅析数字艺术的产生与发展\[J\].艺术理论,2007(5).

\[3\] 李于昆.从膜拜到展示――对数字艺术中的数字技术之解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4).

\[4\] 曹田泉.数字艺术的交互本质与特征\[J\].艺术与设计,2007(1).

\[5\] 周年国.新媒体新体验新设计――浅谈基于数字媒体的信息设计与传播\[J\].艺术与设计,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