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网络流行语的思考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引言
作为语言系统中的新兴成员,而且是当下最能体现时代特征以及当代人生活状态和精神诉求的语言形式,网络流行语成为了当今语言学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从语言学视角研究网络流行语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探究语言内部系统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语言内部的发展规律、语言变迁规律和语言发展动态,进一步丰富语言本体的研究;第二,追踪时代前沿,掌握最新的语言文化动态,为网络语言学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也有利于语言学相关理论的补充、拓展和完善。
在我国,语言学界主要从语义、句法、功能、认知、心理、社会、文化等角度,就网络流行语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然而,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归纳整理了最近几年语言学界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缺口和问题,以期对完善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二、从语言学视角解读网络流行语
在文献方面,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资料为文献来源,以“篇名”为检索项,以“网络流行语”为检索词,选择全部文献,不限年限,共检索到1334条。从时间和数量特征来看,最早的研究始于2001年,前期研究成果比较少,在2008年以前,每年发表的论文数不超过10篇,在2008~2010年期间,相关研究论文的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几乎每年都成倍增长,之后速度放缓但仍处上升趋势,2015年达到顶峰,有233篇,2016年降到188篇。
这些科研文献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绝大多数都是从语言学视角进行研究的,截止到2016年,知网上收录的从语言学视角研究网络流行语的资料有1228条,由此可见,语言学是网络话语分析领域的主力军。赵乐平(2015)指出:“语言学的探索已经深入到网络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修辞、语义、语用、语境、语体等多个层面。”面对1994~2010年间中文CSSCI来源期刊中关于网络语言的大量研究成果,陈敏哲、白解红(2012)指出:“在近二十年来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学者们逐步将研究的范围从网络语言本体(包括网络语言的性质、词汇、句法、修辞特征等)、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以及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问题,逐步拓展到网络语言与语文教学、网络语言与当代社会文化、网络语言与网民的心理特征、网络词语及其意义生成的认知机制等领域,学者们对网络语言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近几年,尤其是最近两年,从语言学视角分析网络流行语的文献来看,以生态和认知语言学视角居多,这也体现了语言学界对网络流行语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但也不乏从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以及语言本体等视角出发进行研究分析的科研文献。
三、从生态语言学视角解读网络流行语
生态语言学视角,是将网络流行语看作语言生态系统的新成员,或探究其在语言环境中是如何促生和变化的,或探究其是如何反过来影响语言生态系统的环境的:邹春燕(2015)在《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网络流行语研究》中,利用生态性的全息论和生态位理论对网络流行语在形式和意义上的动态变化作了定性和一定程度上的量化研究,并首次构建了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词汇研究模式,既观察了语言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又重视了语言和环境的关系;或运用生态语言学中的语言的多样性与动态性探究网络流行语:石杰(2016)在《从生态语言学视角看网络流行语》一文中从网络流行语的来源、特征、带来的多样文化及其发展情况等方面出发,论证网络流行语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的特点,进一步证实了其符合语言发展的生态原则,应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积极促进其成为汉语体系的一部分;或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网络流行语的趋势以及应持有的态度:毕会英(2013)在《从生态语言学视角谈网络流行语》中指出,网络流行语作为语言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有其存在的客观原因,语言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发音和结构上的变异,而网络流行语幽默、诙谐的生动表达往往通过此变异实现其效果,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语言规律,反而增强了网络流行语的幽默效果,因此人们应该乐观、宽容地对待网络流行语。从保护弱势语言的角度出发,人们应该公正地对待新兴语言,容许新兴语言在语言生态环境中存在,进而保持语言生态的多样性。
也有从生态语言学视角直面探究网络流行语的语言污染和治理问题的学者,如杨勇、张泉(2015)在《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网络流行语的语言污染和治理探究》中指出:“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已经构成大面积污染,需要多方合作,加强网络跟踪、评估和监管,才能提升网络语言的规范度,捍卫母语的纯洁性,保障现代汉语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四、从认知语言学视角解读网络流行语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有学者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认知C制、概念隐喻、转喻以及概念整合等相关理论,探究当今网络流行语的意义建构,如王婷(2016)在《流行语的认知机制分析》一文中,以《咬文嚼字》2012~2015年的“十大流行语”为研究语料,按照汉语构词法对其进行分类,并探究各类流行语意义建构的机制。王婷的研究结果为:旧形新义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重新分析,如“任性”一词本义是由着自己的性子、不加约束,而现在的意思则是敢作敢为、天真率性,这种从贬义到褒义的词义色彩的变化中涉及重新分析;缩合式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概念转喻,如“网红”是“网络红人”的缩略语,两者存在于同一认知域中,在具体的语境中,源域(前者)为目标域(后者)提供心理可及性,“网红”形式简洁,作为认知参照点,为“网络红人”这个整体提供心理可及性,用部分代整体,进而引导识解者获得整体意义。
有的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原则出发进行研究。王寅在《论语言符号象似性》一文中将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定义为: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李燕芳(2016)在《象似性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认知探析》中,从影像、图示和隐喻三种象似性视角出发研究网络语言的象似性,认为象似性现象也有一定的认知理据,并从省力原则、情感交流需求以及心理需求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网络流行语形成的认知理据。
五、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解读网络流行语
有的学者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研究网络流行语,认为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不同时期的语言不仅反映了其自身的语言特点,还从侧面体现了社会的发展状况,并将网络流行语看作是特定网络群体使用的一种方言。如徐先梅、马东(2013)指出:“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方言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依据地域范围的分布界定的,它在这一地域内具有全民性的特征。社会方言是具有某种社会特征的人(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阶级、阶层、原居住地等)在某些场合所使用的语言。网络流行语是网民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在网络这个交际平台上使用的一种特殊的言语表达方式。”
关于网络流行语的规范性问题,网络流行语的研究资料中几乎都有涉及。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流行语给语言带来了活力,如徐先梅、马冬(2013)在《网络流行语语言变异现象研究》一文中指出:“网络流行语作为语言变异的一个体现,在时代的发展中是一种新鲜血液,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语言的发展,受到广大网民的喜爱。”语言学家陈原指出:“语言因为有了变异,才能够把不适用(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成分淘汰掉,才能够使自己丰富起来,换句话说,语言的变异使语言本身经常有活力,不至于僵化。”在2015年1月召开的第十届青年语言学者沙龙上,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2015)指出:“新媒体时代曾有一种观念很盛行,就是‘语言纯洁论’。”李宇明认为,“纯洁论”是五十年前甚至更早时代的看法,语言是不可能纯洁的,语言一旦纯洁,那么这个语言就死亡了,语言一定是在每个人心上想的、键盘上跳动的,绝对纯洁的语言并不存在。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流行语这种语言形式是对现代汉语规范性的挑战,一些不问出处和真正内涵只为追求娱乐的流行语所折射出的大众文化趋势和社会心理,正在冲击着网络流行语文化的积极意义。网络流行语简单地“复制”和“粘贴”,正在让汉语变得干瘪、乏味,这种思考不无道理。
在语言学界,网络流行语是语言系统的新成员、新的语言形式,充满朝气和活力,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知网上检索到的文献为资料源,归纳整理了有关从语言学视角解读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可以看到,相关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且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深化。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问题在于对网络流行语的定义不统一、对网络流行语的规范性治理看法不一以及研究Z料单一等。希望本文可以为国内学者今后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为2016年度大连外国语大学科研基金项目“传播语言学视域下网络流行语研究”[项目编号:2016XJJS2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毕会英.从生态语言学视角谈网络流行语[J].学术交流,2013,
(12).
[2]王婷.流行语的认知机制分析――以《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
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6,(9).
[3]石杰.从生态语言学视角看网络流行语[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16,(2).
[4]赵乐平.从语言学视角看国内外网络语言研究概况[J].新媒体研
究,2015,(1).
[5]杨勇,张泉.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网络流行语的语言污染及治理探
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5,(3).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1-0036-02
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能通过网络学习知识、结交朋友,丰富了学生的大学生活。网络流行语,这一新鲜事物的出现,很快就受到了大学生的追捧与热爱,他们能在网络上使用自己所喜欢的网络流行语,也能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编制出一些网络流行语,这一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将网络流行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进行探讨,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 网络流行语具备的特点
网络语言,实质上就是指网民在网络沟通中使用的语言,这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现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跟随时代的脚步,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时刻关注网络语言,尤其是当下网络上比较流行的语言。
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网络语言一样,是一种语言现象。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群体的运用中,不仅是一种语言信息的交流方式,还可以通过网络流行语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活动状态。网络流行语是网民在网络上创造的一种独特语言,它有自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动性、幽默性
现代大学生在思想上都较为开放,有自身独特的个性与想法,所以他们喜欢在网络上创造一些自己喜欢的词汇语言,如一些大学生将“521”这三个阿拉伯数字组合在一起,寓意为“我爱你”。
2.简单、便利、迅速性
现代大学生在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游戏时,由于时间、金钱等因素的限制,需要在网络上使用一些简单的文字语言来概括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而网络流行语通俗易懂,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一些新颖、生动的网络流行语,很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在大学生之间的传播速度也非常迅速。如人们在分别时往往要说“再见”、“拜拜”,网络上新出现的一种流行语“886”,就能简单明了地表达出这层意思。
二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代大学生在交流中热衷于使用网络流行语,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与了解网络流行语言,这些网络流行语能有效、准确地反映出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资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无法准确理解一些网络流行语的意思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与大学生进行面对面地交谈,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活动状态、思想状况,而一些大学生已不仅是在网络上使用网络流行语,且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使用,如现代大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汗”,其所想表达的意思并不是“流汗”,而是指“逊色”。所以,一些不了解网络流行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无法在与大学生进行交谈的过程中理解他们所想要表达的意思,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活动状态。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难以进入大学生在网络中组织的群体
在网络交流的过程中,由于网络自身所具备的隐蔽性,能够让大学生在网络交谈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大学生在交谈中所使用的网络流行语,就难以进入大学生网络群体,从而无法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时刻关注网络流行语的变化,了解网络流行语,才能有效融入到大学生网络群体中去。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预测结果受到影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科学的思想预测时,主要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预测:一是思想信息数据资料;二是调查者的主观意识;三是对环境与实际情况的了解。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网络群体中的广泛应用,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思想信息数据方面的收集,同时也无法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网络群体中存在的网络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不便,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工作要求。
三 处理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措施
网络流行语能在大学生群体中受到追捧与喜爱,引起大学生群体的共鸣,主要是因为网络流行语充分地满足了大学生群体在语言交流方面的特殊需求。但是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针对网络流行语进行深刻的思考与研究,正确处理网络流行语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以下措施: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了解并掌握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能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就说明它必然有其存在的社会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一实际情况,利用空闲时间收集、了解网络流行语,实时掌握网络流行语的最新动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必须时刻关注现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观察大学生网络群体中发生的新状况,充分掌握网络流行语,不仅能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视野,还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造出新的教育思路与方法。
2.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获取思想信息时采用的传统方式,一般都是到社区、学校等地方进行问卷调查,虽然这种方式能够获取一些相关的思想信息,但是需要花费的资金成本较高,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时间、精力的消耗也较多,如果能将传统的问卷调查方式,转变为网络问卷调查,就可以有效、合理地解决传统问卷调查方式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网络问卷调查不受地域、时空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需要在网络中将调查问卷整理好,然后再将这些调查问卷发放给调查对象就可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要想让接受网络调查问卷的大学生完成问卷,需要结合相关的网络流行语,尽可能使用大学生喜欢的网络流行语,这样能调动大学生完成调查问卷的积极性,达到很好的调查效果。
3.高等院校中的其他部门,也要积极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高等院校中的其他部门也应当积极地参与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在高校中成立相应的网络流行语研究小组,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制定出完善的教育方案,并结合高校各个部门对于网络流行语的认知与意见,将其综合起来。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对各个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职能分配,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还要更新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需要的网络仪器、设备。在高校网站上可以设立关于网络流行语方面的内容,可以将网络流行语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不仅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与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四 结束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站在大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网络流行语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广泛的支持与应用,有它存在的必然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重视网络流行语的价值,实时地关注网络流行语的变动情况,将网络流行语有机地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进入大学生网络群体,了解与认知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让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思想政治。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对于网络流行语的掌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摘要:2011年已经过去一大半,2010年大热的“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等似乎已现式微之势,新的流行语开始出现。本文拟对2011年前半年新兴的网络流行语进行简要介绍,并概况出网络流行语的分类和特点;同时,网络流行语的这种“集体无意识”也许也带给我们一些启发和深思。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分类;特点
2011年过去一大半,网络流行语似乎又翻开了新的一页,2010年大热的“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等似乎已现式微之势,新的流行语开始出现。流行语就是这样,它从不愧对自己“喜新厌旧”的根本特点,何况是以年轻人为主导的网络空间。本文拟对2011年前半年新兴的网络流行语进行简要介绍,并概况出网络流行语的分类及特点;最后,网络流行语的这种“集体无意识”也许也带给我们一些启发和深思。
关于流行语定义的界定,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但无论怎样表述,流行语的特点是共同被认可的。首先最重要的是――时效性,即流行语只在一定时间段内流行,若超过这个时间段,就不再流行。所谓“不再流行”,不外乎两个结果:“一是消失,即在使用中被淘汰;二是被接纳,进入一般词汇。”[1]其次,大多在青少年当中流行。以上所探讨的是“流行语”,而网络中的“流行语”除了以上特点外,显然还具有自己的特点。在后面的内容中,我们讲一步步探讨。
1.新年新语
1.1“有木有”
这是今年大热的咆哮体的其中一种。“有木有”的意思是有没有、是不是、对不对,一般认为来自方言中的语音。陕西、青海、宁夏、甘肃、山西、山东(寿光、广饶临沂等地)等地的方言,就是“有没有”的意思,同时也可以理解为“是不是、对不对”。因为这些地区的网民在网络中大量使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使用的人也越来越多。
“有木有”用在一个句子的末尾,一般都要加感叹词“啊”和若干个感叹号来表达感情。很多时候,为了增强语气,使用者会连用几个“有木有”。比如说:“法语一共尼玛23种时态啊!!!!!!!!都要背啊!!!!!!!!!!!!!!!!考试要考啊有木有啊有木有!!!!!!!!!!!!!!!
1.2“伤不起”
和“有木有”一样,“伤不起”也是随着咆哮体的流行而大热的一种表达方式。意为个体本身就屡屡受伤,伤痕累累,已经经不起折腾,经不起伤害。
相较于“有木有”,“伤不起”的用法相对丰富。首先,“伤不起”一般用在“有木有”之前,中间用逗号隔开;“伤不起”也可以不和“有木有”合用,直接用在“某类人”的后面作谓语,一般形成一个主谓谓语句。如:学摄影的你们伤不起、设计飞机的女生你们伤不起等等。另外,“伤不起”还可以作定语,修饰后面的中心语,如:伤不起的论文、伤不起的六月。这时候,中心语不再限制是人或职业。
2.分类
笔者主要统计了某论坛网友的发帖和回帖来对现今的网络流行语进行分类。通过统计,主要有以下几类:
2.1谐音
现在网络上的很多流行语都是通过谐音而成的,谐音的用法较多,还可以分为几个小类。
2.1.1中文谐中文
2010年大热的杯具家族――杯具(悲剧)、洗具(喜剧)、餐具(惨剧),还有鸭梨(压力)。
2.1.2数字谐中文
如:54(无视)、9494(就是就是)、520(我爱你)等等。
2.1.3中文谐英文
如:普里斯够昂(please go on)、奥特(out)、马克(mark)。
2.2 方言的影响
如:介个(这个)、俺、偶(我)、灰常(非常)等。
2.3 首字母
这类又可以分为两小类,一是拼音的首字母,如MS(貌似)GG(哥哥)LZ(楼主)等。一是英文的首字母,如OMG(oh my god)等。
2.4 图形
如:O(∩_∩)O~、(^ω^)等。
3.特点
前面已经列出了流行语的一般特点,而作为网络上的流行语,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3.1谐音的广泛运用
关于这个特点在前面的分类中已经详细阐述了细类,这里就不再赘述。
3.2强调事件意义
不难发现,当前的网络流行语和以前的网络流行语相比,更强调其事件意义。如2010年的“神马都是浮云”、“我爸是李刚”、“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等,无不向我们讲述了其背后的故事,让人或鄙视,或感叹,或愤慨,或娱乐,总之,它们都有一个让人记住的记忆点。这个事件也许太长,让人很难记住,人们便从中抓住一个关键的有代表性的句子,既能让人容易记,也能起到幽默讽刺的效果。
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条规律。网络流行语其实来源于现实生活,现实中所发生的事件经过网友们的“一传十,十传百”,更加扩大了它们的传播面,有助于集中整个社会的关注点。同时,网络语的流行,也要依赖于现实生活。当有新的事件发生,而且更值得人们关注的话,无疑,现有的流行语就有可能被新的所代替。比如“我爸是李刚”就成功代替了“跷跷板”。另外,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互动也会对网络流行语产生影响。“每一个网络流行语的出现,都会受到了传统媒体的高度关注,并通过它们的介入,使流行语从网上走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产生新一轮的传播效应。”[2]
3.3情态化
另外,网络上的用语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情态化,看到这个词我们就可以联想到说话人当时的表情动作。如“看到上面的阵型我噗了”,仿佛让人看到一个正在电脑前看帖子的人看到某个笑点,“噗”的一声笑了出来。这是用词方面的。另外,上文所提到的网络流行语中其中一类,图形,也是造成情态化的一个原因。当一个表示心理活动的词用相关的图像表示出来的时候,情态化更加明显了。
结语
正如祁伟先生所说,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必然是和世界上大多数事物一样,既有利也有弊。好处在于“流行语和网络语言正折射出了社会中人们的审美体验、精神风貌和心理特征,反映了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表现了百姓的多彩情感,发挥了人们对语言的创新能力。”而其弊端在于“第一,影响了汉语言文字的纯洁与健康。第二,网络语言中的错误较多。第三,有一部分流行语和网络语言不符合正确的构词规律和语法规范”[3]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网络用语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走向一个“自治”的阶段,网友们越来越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创造一个新词或新句,并且总能够产生或讽刺或幽默的表达效果,并越来越呈现出一定的特点。但是,网络用语比我们平常用语更精彩的地方往往也是使得它凌乱、无规范甚至带有不健康因素的极大诱因。因此,如何使网络用语既能够保持它鲜亮、活泼、及时反应社会动态的优点,又能够引导它走向健康文明发展的道路,这是一个值得全体网民而不只是有关部门思考的问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参考文献:
[1] 劲松.流行语新探[J].语文建设,1999,(3):22
一、现状
中国互联网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的主要群体集中在10至39岁这一年龄段,占总网民数的70.8%,其中20至29岁年龄段占比最高,达27.9%;1当今在校的高校大学生基本正处在此年龄段,且此次调查报告中还显示在网民中以学生群体最多,比例达到总体网民的24.8%。作为网民主力军的大学生正经历着互联网带给他们的“轰炸”,大量“新词新语”凭借着网络流行语这股风潮蜂拥而至,以其“易记易上口”、新潮、简洁、多样、幽默的风格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广泛受到推崇和喜爱。戴卫克利斯特尔曾说过,网络语言是一种全新的语言媒介,它可以被我们爱且恨,但我们决不能够忽视它。2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课堂更不能够忽略这样的现状,不可否认,网络语言已经成为我们的教学对象乃至全网民的一部分。
二、网络流行语对艺术设计课堂教学的影响
艺术设计教学以培养多方位全面型人才为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必然会与现实社会,社会实践融合起来。当然,网络流行语这样一种流行文化,有其生动接地气的一面,但沙石俱下,也存在低俗和对抗主流文化的一面,这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是无法被忽视的,在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也必须重视。面对网络流行语的大多数接受群体会因为其简洁、幽默的表达方式而忽略了它的粗俗性。比如“屌丝”、“SB”等较粗俗的网络用语,时常会被网民用来情绪发泄,日久便形成了口头禅挂在嘴边。在艺术设计的课堂教学中,有必要着重关注一些负面表达的网络流行语,不能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误导学生,影响学生的文明素养。
【关键词】网络语言 魔弹论 网络流行语
一、网络流行语风靡
网络语言最初发展起来是因为文字或字母简单、内容有趣,并且使用方便。如早期的“MM”代表美眉,“伊妹儿”代表E-MAIL,并没有太多的社会含义。但“随着网民队伍的扩大和素质的提高,很多热点新闻事件和新闻现象,造就了一批网络流行语,而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又反过来加速了新闻事件的传播和对社会现象的探讨”①。由此产生的流行语,较之早期符号的简单替代,有着更为丰富、更加深刻的新闻学和社会学意义。
1、网络流行语的内涵
网络流行语即在网络上风靡,却又迅速被淡化的语言,是广大网民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具有年轻化等特征。这种年轻化不仅是使用群体的年轻,更是时展的体现。尽管网络流行语有自身的特殊性,但它来源并影响着现实社会。
2、网络流行语风靡的原因
(1)网络普及,人人能参与
网络的兴起和发展,传播技术的普及和成本的降低,使现代社会进入一个“人人都当记者,事事都是新闻”②的时代。这是网络语言发展的基本原因。任何语言的产生和兴起都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是其时代的投影。从一定程度上说,社会的发展推动了语言的发展。麦克卢汉认为:“每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传播中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③
(2)新闻事件的不断出现
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表达的欲望日渐强烈,于是他们在各类新闻事件和新闻现象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每个网络流行语的背后都有一个颇具影响的社会事件。在这个人人可以参与的网络社会中,在相同的语境下,相似的文化价值观使网民们的意见极易形成共鸣。
(3)网民表达自由
网络的诞生,使人类社会成为 “人人参与的社会”,从中国内地网络普及度来看,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达18200万人,2009年达到3.8亿人,19-35岁间的人群占83.1%,高中以上学历占64.7%。④在以年轻人为主导的网络里,人们思想活跃、追求新奇、渴望交流,在虚拟的空间里尽情发挥,使“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成为可能。
二、“魔弹论”在网络流行语传播中的体现
1、“魔弹论”
魔弹论又叫靶子论、枪弹论或皮下注射论。这种观点强调大众传播媒介的强大威力,“认为大众媒介就像射击子弹一样,公众犹如靶子,子弹一旦击中,靶子就应声倒地。”这种理论将受众描述为受其本能驱使、人数庞大、缺乏教养、没有个性和独立见解的人,他们“孤寂无援,彼此隔离,难以沟通,除了有限的社会规章、法制、契约外,严重依赖大众传媒跟社会发生关系”。⑤
因为“魔弹论”本身的理论缺陷,很多传播学研究者对其进行了批判,认为魔弹论夸大了媒体的力量,忽略了客观因素,并否定了受众的能动性。一边是全能的传媒在传播,另一方是无力的大众在接受,靶子迟早要倒在魔弹下。学者们还对美国总统选举进行了研究,发现大众煤介对选民的态度并未产生左右局面的影响。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有力地驳斥了魔弹论,结论是大众远不是无能为力的“牺牲品”,他们“相当主动, 善于选择,想要操纵信息而不愿受信息摆布。他们会抗拒说服信息, 而且总是固执地想反过来影响说服者。”⑥
2、网络语言中“魔弹论”的体现
(1)从传播者看
在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中,传播者是广大网民。我国网民的年龄集中在19-35岁,他们从一些在社会上反响比较大的新闻事件或新闻现象中找到灵感,发挥想象力,自由发表意见,发泄情绪(包括不满,思考和愤慨的情绪),在无形中给了接受者压力,同时也给了社会压力,给了媒体压力。传播者利用其本身的创新性和探索性、创作力和号召力,将传播内容铸成“魔弹”,发射出去。
(2)从受传者看
网络语言的传播并没有刻意设定传播对象,但因为网络的使用群体集中在19-35岁之间,年轻人更具活力,对新事物有好奇心,也有精力将自己遇到的新鲜事物传递出去,所以传播速度快,网络语言的使用也更加普遍。各媒体受网络影响,网络语言也流行到了媒体上。由此可以看出,在网络语言的传播中,被“魔弹”击中的不仅是广大网民,报纸的读者、电视的观众和广播的听众,媒体本身也在无形中成为被射击的“靶子”。
(3)从传播内容看
现代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是个讲究时代个性的社会⑦,因此信息要想得到广泛传播一定是具有时代特色、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新颖有个性、方便传播、容易记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受众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击中”更多的目标,广泛并迅速流行起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而网络流行语具有这些特性。
三、“魔弹”产生的效应
1、正面效应
首先是加快了新闻的传播。网络流行语都是来源于一些新闻事件或者新闻现象,由于网络流行语的幽默诙谐,通过大众媒体的不断介入而扩大传播范围,与互联网共同发力,使其很快就被大众所熟知。而对词语来源的好奇会促使受众去了解新闻事件本身,从而形成大众舆论,促使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形成舆论的合力。加之这些语言通常不仅仅只指某一个具体事件,而是某些社会现象的缩影,具有更为宽泛的新闻学意义。“网络流行语在大范围中得以流行,还体现了社会宽容度的提高以及舆论监督空间的提升”⑧。其诙谐幽默的语言也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受众生活中的压力。
类似“打酱油”“躲猫猫”“做人不要太CNN”等都是来源于复杂或者重大的新闻事件,体现了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网络语言本身有简洁、幽默、活泼、隐喻等特征,它往往暗示着社会发展的动向,虽不及传统媒介那般严谨,不能完整地将整个新闻事件表述出来,但它同样肩负着记载事实的角色,“是社会新闻的浓缩记忆。”⑨人们在平时的使用中,这些浓缩的诙谐字眼,提高了传播效率。
2、负面效应
虽然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智慧的结晶,在网络上大肆传播,能引起人们共鸣,创作者会有成就感、认同感和喜悦感,也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但现实与虚拟的角色异化,使个体自我认识模糊不清,甚至严重影响到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使他们沉溺于虚拟世界中,不愿面对现实社会,造成不良后果。
另外,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接触到这些极度浓缩的网络语言,所以语境的不同也极易使语言交流产生障碍。而不同的年龄层次,例如“70后”“80后”“90后”关注的内容不同,接触的信息有差异,也容易造成失效传播。同时,网络语言对少年儿童的影响也不可小视,在许多中小学生的作文中,新潮的网络词汇屡见不鲜,让教师、家长颇为头疼。
更为严重的是随之引发的网络暴力现象危害着人们的生活。比如“人肉搜索”,引发网民对当事人的集体施虐, “史上最恶毒的后妈”、“虐猫”等事件都不同程度地引发了网络暴力现象。
综上所述,在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过程中,“魔弹论”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网民便是传播者,也是子弹的射击者,而那些反映社会情绪的语言就是子弹本身,中弹者除了广大网民、报纸的读者、电视的观众和广播的听众等,还有媒体自身。网络语言是伴随着新媒体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来源于社会又影响着社会。网络流行语体现出来的嘲讽、挑衅等“批判”色彩也是一种非正统、反常规的表达方式,但却能大范围流行开来,也表明现代社会的宽容度大有提升,言论自由度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①高阳,《网络流行语中词语变异现象初探》,北京文艺网,2009
②赵金、叶匡政、张修智、曹轶宁,《网络之上看下看》[J].《青年记者》,2009(7)
③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新华出版社,1984(2):201
④胡翼青,《对“魔弹论”的再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9(8)
⑤胡翼青、何乔,《传播与城市的想象》[J].《当代传播》,2010(5)
⑥乔新生,《网络流行语爬上了人们的身体》[J].《长江商报》,2009(6)
⑦李培林,《图像传播语境下的媒体受众观与受众读图心理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6)
⑧郑也夫:《城市社会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28
⑨邵培仁:《传播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169
关键词:网络;新潮语;流行语
2012年9月联合国下属的国际电信联盟报告称,韩国是2012年全球互联网和通讯业最发达的市场,互联网接入水平、使用量和使用技巧都很高,因为网络的发达,韩国网络用语自然非常丰富。韩国的网络流行语是韩国人在网络上自发创造出来的一种新潮语言,这些新潮语是由特定的某些网络族群使用,具有专门限制使用的特性,但是有些人气旺的新潮语则被广泛传播,网民、电子媒体,纸质媒体等纷纷采用,变成全民皆知的流行语。
1 现存的语言体系与新潮语
根据韩国的国立国语院1999年刊行的《标准韩国语大辞典》,从2000年起国立国语院开始进行网络流行语、俗语等词典所不收录的新潮语进行调查整理工作。这既是丰富规范韩民族语言工作的一环,也是研究现存韩国语言体系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并为以后的韩国标准语辞典修正提供参考的资料。通过新潮语调查工作每年刊行《新潮语资料集》,从2001年开始收集整理的资料在国立国语院的网站上可以被检索。后逐步通过与各大搜索引擎的合作在一般的网站上也可以被检索到。
2 历史与起源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网络信息狂潮,网络用语开始发展起来,最初的流行语如′(你好)′、′(见到你很高兴)′其终结语尾′′原应是′′,因发音简便输入笔画少而用′′替换了′′;还有像′(的缩略,意为考试)′,′(的缩略,意为初次)′都是把原来的单词进行缩略合成的新潮语,还有由许多单独字母构成的新潮语等等不一而足。
3 网络新潮语的种类
根据其构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别:
3.1 一般网络新潮语
从新闻、报纸、电影、电视剧、小说或外国传入而产生的流行语。例如:1)(大人辈),小说《幸运王》的作家金成模根据′(小人之辈)′的反义词而创造出来的,意指度量大有包容心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的人。2)(闪电相亲),指男女像闪电一样突然见面的行为,由(闪电)+(见面)结合而成,是由单身男女在网络上率先使用的。3)(哈日派),起源于日语オタク(韩语音译为,意为发烧友),在韩国用来鄙称热爱日本文化的人,后来逐渐引申为对某些物品或者爱好有着强烈执着的人。4)(禽兽男),指的是像野兽一样粗犷的男性,引申为非常有男子汉气概的人,与之相反的是(草食男),意指个性温柔,有点柔弱无害的男子。
3.2 由缩略合成而产生的新潮语
韩国的网络新潮语大致都是从缩略合成中产生的,常用的此类新潮语有以下几种:一是单词的缩略,1):是′′(请等等我)的缩略用语,由两字的首字母缩略而来。2):′′(谢谢)的缩略用语也是由两字的首字母缩略而来;二是短语的缩略,如:由 ′′缩略而来,意为装可爱;三是句子的缩略,例如:,是‘(妈妈朋友的儿子)’缩略用语,指的是各方面都比自身出色的人,因为母亲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时候总是拿朋友的子女做比较对象:“你看妈妈朋友的儿子某某多好多出色,你再看看你自己……”
3.3 由输入拼写谬误发展而来的新潮语
网民在使用电脑键盘时候因敲击过快导致词字输入谬误,某些词字在输入时常发生错误,因而这些词字就发展成网络流行语。例如,1):是‘(下一个)’的错误写法。2),是‘’(完全)的错误写法。
3.4 由网络游戏发展而来的新潮语
1),满血,是()(Level)的合成语,表示尽自己最大努力的意思。2):由(Team) +(Kill)组合而成,攻击自己队的队友之意,意为同类相残。3)PK(Player Kill):源自于韩国MMORPG游戏玩家相互作战,后引申为对决的意思。
3.5 由网络表情符号衍生出来的新潮语
1),, TT,T^T:哭。2)-_-,-_-;;,-,:僵硬,呆滞。3):(:起鸡皮疙瘩。4)^^,:),:-),^o^,^-^,^_^,^v^:笑。5),:默默注视。6)OTL,orz:遭遇挫折双膝下跪两手撑地。7):无话可说。
3.6 因电台放送而产生的流行语
:放屁精之意,是2009年韩国MBC(韩国文化广播公司)情景喜剧《穿透屋顶的highkick》中而出现的流行语,在剧中,爱放屁的爷爷顺才经常在孙女海丽面前放屁,刚刚开始学习说话的海丽把爷爷顺才称作“放屁精”,随着该剧的热播,“”也开始在韩国社会中流行开来,有趣的是韩国放送通信审查委员会认为该词是一种语言暴力言行而对该剧提出了警告。
4 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与对我们的启示
刚接触新潮语的人们非常难以理解其含义,被称作外星语,但随着其广泛使用,网络流行语被认为是与现存语言体系对立的一种破坏性存在,而是一种反应社会与民众的思考、生活方式变化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经过了民众广泛使用并被承认具有强大生命力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传统语言体系中的过程。
目前汹涌澎湃的网络语言也正在逐渐改变世界的语言习惯,很多网络流行语言和行为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现实生活,甚至改变了人们的一些生活习惯。很多人现在口头禅都是一些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更新速度非常快,每个年度都有新的流行语成为主流。我认为网络语言还是利大于弊的,它的简单快捷增强了信息的传递速度,而且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创新,只要不滥用,就不会造成什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韩国国立国语院.新潮语:字典中没有的话(ISBN:9788959661817)[M].2007.
一、社会流行语介入学生作文的原因
大量的社会流行语能够介入学生作文,学生喜欢运用,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对“创新”思想的片面理解和对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抵触情绪,增强了学生吸收社会流行语的愿望。
2.影视文化、网络文学的兴起和当代浓厚英文学习氛围的影响。随着影视文化、网络文学的兴起,它们在丰富文学样式的同时也带来了词汇、语法的变异。
3.社会流行语大量介入学生作文,反映了学生趋时求异的心理。
二、大量社会流行语介入学生作文的利弊
“有文采”,是好作文在语言上的一个要求。从这个角度来看,部分社会流行语进入学生作文,确实可使文章语言形象生动,充满活力。
1.一些专业术语、广告语以及传统用语等被学生赋予新的内涵,引入作文,不仅增强了语言表现力,而且使文章语言内涵丰富,回味无穷。如,把广告语“我们一直在努力”引入作文,就展示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天天去,早请示,晚汇报”这种本来含有庄严感的政治用语,在作文中引用,也产生了一种诙谐幽默的效果。
2.有些社会流行语,学生引入作文,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学生以之表述心志。比如,学生对崇敬的人常会来一句“世界因你而精彩”,这种引用可以说是一种语言艺术,取得千言万语无法言明的效果。受网络文学风格影响,学生作文中许多词汇意义也得到了拓展和延伸,这在客观上对孩子创造力的开发产生了很大益处。
当然,中学生对社会流行语并不能有明确的理性认识,大量的社会流行语进入作文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已越来越明显。
1.学生对明知违反语言运用规则的用语也不愿纠正,甚至有意为“标新立异”而出错,致使语言表达粗俗化,不中不西。如:“他这个野人,这次考试居然囊括各科第一。”
2.把“废物”捡来当时髦,视一些品位低俗的社会流行语为“新潮”,片面求异,以为“求异”就是有“个性”,如,用“恐龙”来称呼相貌丑的同学,开口“哇塞”,闭口“真爽”,这种种表现,不仅造成学生的不良思想倾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为不规范的语言推波助澜。
三、规范作文中的社会流行语
写作是学生生活的反映,写作语言不能一味拒绝社会流行语,但对社会流行语完全吸收,也是一种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一方面大力提倡恰到好处地引用生活中鲜活的社会流行语,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对学生作文中的社会流行语仔细考察,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表情达意,从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人们的审美感受等多种角度出发来全面认识社会流行语,力求使学生能自觉抵制粗俗化的社会流行语。下面谈几点我们的思考:
1.从文章中具体的社会流行语入手,建立社会流行语的使用档案。对有一定代表性的社会流行语,我们主要从社会、道德和审美的因素来具体剖析,使学生了解其基本内涵和一般使用的范围以及程度,对作文中使用不恰当的社会流行语,我们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辨别。
关键词:新媒体;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
一、当前网络环境给汉语言发展带来的困境
(一)网络流行语给汉语言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随着科技的开展,催生了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同时带动了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了众多的的网络流行语言,网络流行语言的出现,一方面使人们的网络交流形式更加多样化以及丰富化,另外一方面网络流行语言的的大量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语言文学中的词汇量,间接的促进了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同时使人们对汉语言文学有了更多的了解与更深的喜爱,这种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言对汉文学语言的影响是革命性的,改变了传统汉语言文学的形式,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流行语言,它所呈现的则是当前时代下青年人的对个性的追求,在语言形式方面独具一格。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现实生活脱节
传统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我们很容易能够感受到其教学模式几乎只是一种简单的平面式的传授教学过程,在传统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下,汉语言专业基础教学则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这种传统中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改变了语言教学的本质,语言的本质是用于交流与沟通,语言的学习起源于生活,但语言的作用也是服务于生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就是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总结生活词汇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忽视新一代学生对汉语言独特的感知和把握方式。
二、在网络平台中传播汉语言文学知识的特征
(一)网络教学资源具有高效性和便利性的特点
网络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化,也使人们的工作与学习更加高效化。在当前网络时代下,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处处都离不开网络,同时,在教学中也大量的使用了互联网资源,网络资源已成为当前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对于汉语言文文学的教学,教师与老师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查阅与浏览各种与学习有关的资料,同时,教师以及学生已获得的网络学习资源,也能通过互联网下的新媒体进行时时的共享与交流,这种学习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对当前汉语言的教学与学习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自主学习,也能更好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另外也能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汉语言知识结构体系。
(二)网络教学资源具有高度的可塑性
高等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能够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网络中的学习资源进行合理的编排,同时网络环境下丰富的汉语言文学学习资源,能够被老师以多种多样的结构与顺序组合出出来,最终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新媒体的出现使汉语言的教学模式更具有灵活性与多样性。另外,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的出现,使高校的教学与学习更加的依赖网络资源,长久以来,也使互联网资源成为了当前高校中汉语言教学资源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三、解决新媒体下汉语言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规范汉语言文学教学,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网络流行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以及快速发展,网络流行语言也在不断地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与多样化,同时使汉语言文学也在随之而改变,汉语言文学的内涵也在变革与进步,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言的大量涌现对汉语言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冲击,此时,教师应该发挥他们的指引作用,指导学生恰当的对待络流行语,同时,也不能一味的对网络流行语言进行否定,而要客观地看待汉语言文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网络流行语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影响不只是负面的,另外也具有积极的一面。在网络流行语中,使汉语言词汇更加丰富,使部分汉语文学中的部分词语具有了新的含义,这对汉语言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的时代的需求。但在新媒体下的网络流行语中不乏有些低俗的词汇,影响了汉语言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低俗的的词汇进入书本,另外在当前的网络流行语中也存在着较多的不规范,教师在对学生引导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规范的引导。
(二)利用网络平台,提升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网络的出现丰富与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的查找各种所学的资源,因此,在未来要想使汉语言得到更好地发展也必须离不开互联网平台,将汉语言教学引入互联网平台是汉语言走向现代化必然趋势,在当前部分高等院校中,使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进行汉语言教学正是汉语言走向互联网的验证,因此,在当下以及未来对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任务就是将互联网新媒体时代下德多媒体网络技术与汉语言文学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人们带来的便捷,充分使用互联网资料库与各种资源,使其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汉语言学习基础与发展基础,同时更好地增加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了解与喜爱,增加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校园流行语;从众传播;网状传播;球状传播
所谓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社群内被人们普遍使用的话语形式。一般为口语,带一定的方言性,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并且在传媒的推动下盛行的词、短语、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校园流行语就是在校园里流行的一种言语形式,它除了具有一般流行语的流行性、时间性等特点外,还具有较强的群体性、封闭性、隐秘性等特点。
最近几年,语言学界密切关注校园流行语这一具有时代特色的语言现象。他们从语言学角度研究了校园流行语的产生方式,归纳为三种:语音手段、语法手段和语义手段;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了校园流行语产生的原因,校园流行语的影响以及失范现象。这些成果的取得对校园流行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校园流行语只在他们内部交流使用,表达他们“圈子”内心领神会的独特含义,它既是学生现实生活的反映,又是学生心理状态的反映。我们这样想,校园流行语的传播方式究竟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本调查研究试从新的视角探讨校园流行语,拟解决以上问题。
一、校园流行语的内容
校园流行语涉及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如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等。校园流行语有一类已经虚化,表达的不再是实实在在的意思;另一类表达实实在在的意义,反映具体的客观事物或抽象的精神意识。因此,我们把它分为两大类:
1. 表达实在意义类
表达实在意义的一类较多,包括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等方面。由于不可能完全枚举,我们只是例举性地给以归类。
(1)特定称谓类:如美眉、老板、另类等。
(2)打架骂人类:如脑残、恶心、鸟人、有病啊等。
(3)日常生活类:如QQ、聊聊、再吵我就唱《忐忑》了等。
(4)心理状态类:如郁闷、随便、不想活了等。
2. 不表达实在意义类
这一类流行语我们认为主要是起表达语气的作用,因为意义已经虚化,在学生人群中随时脱口而出,就像空气一样,到处弥漫。如“哇噻”“哦尻”。当然表达实在意义类与不表达实在意义类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从实词虚化成虚词是语言发展变化的一个重大规律,因为校园流行语多为词和短语,所以这一规律在校园流行语中表现得较为明显。例如“爽”“郁闷”就表现出明显的虚化趋势。
二、校园流行语的传播特点
1. 从众传播心理
校园流行语的载体主要有三种:口语交流、 网络交流和短信。韩希明认为校园流行语流行的原因,不外乎四个方面:一是网络联系与交流,二是强势媒体的影响,三是外来文化的影响,四是人际交流中的从众效应。网络交流中多用短句式,频繁使用语气词,较多使用独词句,受强势媒体(如电视、网络等)和外来文化(如影视作品、通俗歌曲等的影响,它们都具有高频、大众化的特点。据此,可以这样认为,校园流行语的第一个最为本质的传播特点是从众心理传播。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正处在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的时期,有着极强的盲目从众心理,相同年龄层次之间的相互影响较为强烈,再加上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都非常集中,因此,从众心理至使校园流行语迅速在校园里扩散、传播。
2. 网状传播形式
黑格尔曾说过:“语言是一种社会事实。” 说话人有了说话的环境,说出了话语,听话人听到话语后作出反应。这种言语交际的形式我们可以归纳为三种最为普遍的模式:(1)一对一、(2)一对多、(3)多对多。如下图所示(图3线条较多未画箭头):
关于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际模式我们不难体会,在此不再加以论述。根据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际模式,我们可以推出,由于学生的盲目从众心理,校园流行语由最先的一对一,迅速扩散成一对多,进而扩散成多对多。这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成为校园流行语的主要传播形式。校园流行语的传播要求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有一种默契,这种默契大多数情况下只在他们内部交流使用,表达他们心领神会的独特含义,“圈子”外的人则不知所云。因此,校园流行语具有较强的群体性、封闭性、隐秘性。
3. 球状传播空间
校园流行语具有较强的群体性、封闭性、隐秘性,这就像是一个球体。该球体的任何一个剖面我们都可以看出上面的网状传播形式(如图3所示),反之,多个网状传播形式的叠加,就能得到我们现在所说的球体,也就是说,校园流行语呈现出球状传播空间的特点。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证明校园流行语的群体性、封闭性、隐秘性的特点。同时我们从这里又可以看出其失范性。由于他们容易接受新思潮、新观念,对新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大多数中学生喜好张扬个性,过度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因而常出现一些不合“常规”的语言现象。
根据以上的论述,我们对校园流行语的扩散、传播有了新的认识:从众心理使校园流行语迅速在学校园里扩散、传播,具有群体性特点;网状传播形式使得流行语只在他们内部交流使用,具有很强的群体性、封闭性、隐秘性;球状传播空间进一步证明校园流行语的群体性、封闭性、隐秘性,同时我们从这里又可以看出其失范性。
参考文献:
[1]陈章太.语言变异与社会及社会心理[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
[2]韩希明.关于校园流行语的观察与思考
[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一)对学生语言习惯的冲击
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包括:形象、新颖、便捷等,这种特性使得网络流行语深受学生群体的欢迎。网络流行语生动形象,表现内容具有弹性,想象空间开阔,丰富了校园话题的内容,增加了交流过程中的趣味性。但由于其产生的环境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加之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许多负面问题。网络环境会对学生语言使用的规范性造成影响,表现如下。
1、随意更改词性。
在学校里经常有学生因为在网络流行语潮流的影响下,混淆了许多词义。例如“套牢”本来是适用于股票行业的专业用语,意思是“因为股票价格下跌,使得买入的股票滞留在手里”,却经常被学生用来形容某些较为繁重的负担。
2、不合理地打乱句子结构。
现代汉语语法有着非常严密的格式,必须讲究一句话中词语的相互搭配关系。可是学生们在使用网络流行语时经常忽略这些,甚至有的为了追随潮流故意破换语法的搭配。例如他们受影响,经常说“吃个饭先”,这就话中就把状语后置了。还有他们在省略句的使用上,则把“你在宿舍吗?”省略为“宿?”这种形式。这种毫无原则的省略,是对句子结构的严重破坏。
(二)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语言和思维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语言作为思维活动的载体而存在,和思维发生相对作用。一个人的语言能力通常会影响到自己的思维模式。在实际交往中,需要学生正确掌握两种标准,分别是口语交际词汇和语法准则,就可以慢慢给思维赋予逻辑性。但如果学生受网络流行语的影响比较深,他们的思维逻辑就容易产生混乱。比如部分学生因为网络流行语的影响,过分的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忽略甚至不尊重别人的感受。除此之外,因为人的思维一般具有深刻性、广泛性、灵活性和敏捷度四个特点,现在的学生们由于处在一个多媒体的时代,深刻性的思维本来就差,对于问题的思考不够全面,一定要多加培训和提高有深刻性的思维。但是网络流行语大多比较肤浅,思维特征方面的深刻性就比较差,因此影响学生提高思维深刻性。
(三)对学生道德意识的熏染
网络流行语比较开放,自由度也比较高,其内容就可能出现庸俗,浅薄的东西。由于学生的是非标准和价值观还不完善,对于问题的看待不够全面,受网络流行语的影响,极易对社会的主流的价值观和是非标准产生怀疑甚至否定。这对于学生良好道德意识的产生了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可能使他们的人生误入歧途。
二、从语文教学出发提出相应对策
(一)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网络流行语具有很强的娱乐趣味性,对学生群体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削减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改良,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把精力集中在语文的学习上。例如在进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为情景模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应用的氛围下完成练习,从而提升应用文写作能力,并且可以深刻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取得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二)亲近传统经典,提高审美情趣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经典文化,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文化精髓。教师的责任就是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文字本身的美感,感悟经典,抵御网络流行语的不良影响。在教导学生之前,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并对于经典文学有这一定的赏析能力,在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兴趣时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爱好。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诵读这一形式,让学生感悟经典的意蕴。例如教师通过解读《水调歌头》,亲自诵读,带领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体会别样风情,让学生领略作者那份感情。当学生受到这些经典的洗礼之后,他们的审美观念自然就向更高点进步了。
(三)结合学校和社会的教学,建立一套体系
学校通过考试,依照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去考一些专业技能方面的证书,并予以奖励,比如普通话职业等级证书、秘书职业资格证书等,最后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缩小理论知识与就业需要的差距,又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四)进行课程研发,深化课程改革
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出发点,为社会的需要培养相关人才。教育要发挥出这样的作用,因此课程的改革和研发就尤为重要。在进行改革和研发的时候,就要以这一目标为基础,进而构建合理的应用体系,把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放在第一位,贯彻一切都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服务的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语文是为以后工作服务这一意识,加强相关能力的学习,使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将来的就业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三、结束语
一、师生在线会话的基本形式
师生之间的在线会话一般包括实时互动与异步互动两种形式。
实时互动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利用移动电话、社交软件的文本、语音等功能,就某一主题、特定话题,在同一时间进行交互式会话。使用文本方式的实时互动,信息接收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发送者传递的信息并及时做出回应,提高了信息交流的迅捷性,如同面对面交谈。区别在于对话双方是在“写”而非“说”信息。使用移动语音功能时,教师将自己的语音传送给学生,通过调整自己的语音语气等,可向学生表达更多的意思。教师还可以透过学生反馈的话语的语调、语速等了解学生的状态,及时找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面对面交流的效果。这种实时互动避免了当面阐述的尴尬,有助于拉近交流双方的距离。
异步互动指教师与学生不需要同时在线,信息接收者可以在下次上网时读取信息后再做出回应,即利用留言功能进行延时互动。与实时互动相比,异步互动具有以下优势:第一,灵活掌控沟通时间,不会干扰既定的学习、工作、生活节奏。互联网时代收发信息的便捷,也带来了时间碎片化的问题。与当期工作、学习无关的信息可能随时破坏既定的节奏。因此,异步互动的意义在于,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发送或接收信息,为会话双方提供了灵活的交流时间与空间,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时间碎片化问题。第二,交互内容更审慎。对于信息发送者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撰写信息,并选择合适的时机再发送,以促成接收者更好地理解信息内容。接收者也可以等到合适的时机再查看,细致考虑如何回复信息,避免了交互内容的碎片化。
二、在线会话对教师语言运用提出的新要求
师生在线会话是日常教育教学的延伸。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邮件、社交软件等网络通讯工具的普及,使教师有更多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但是,与日常对话相比,在线会话方式对教师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对教师文本化语言表达能力与精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线会话主要采用文本的方式“写”信息。由于双方往往处于不同的物理空间中,容易受到身边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会话过程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例如,学生在家上网与教师交流时,可能一边浏览网页一边与老师对话,教育效果可能因学生的分心而大打折扣。为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对话,减少外界的影响,倒逼教师不得不接受网络语言形式,这对教师的文本化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挑战。
另一方面,在线会话的聊天记录是可以被保留并转发的,使得教师在较正式的对话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语言使用的精确性、规范性。例如,日常对话中如果发生口误可以立刻修正,基本不会产生负作用。但是,在线的方式尤其是在群聊情景中,参与情况比较复杂,不规范的表述方式一旦发出,就可能已经被保存或转发,其影响很难消除。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不少教师比较排斥网络流行语。
(二)对教师语境控制与把握谈话效果提出了新要求
传统的师生对话,教师与学生双方通常是在同一物理空间,如在办公室、课室、操场等,围绕某一话题面对面地进行持续不间断的交谈。对话双方必须处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使得听话者可以清楚地听到说话者的语音,能够把握其基本语义,联系前言后语并进入特定的语境中。在这种情境中,对话双方可以彼此观察到对方说话时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感受到语调语气等辅助信息,从而获取对方的情绪、态度等非语言信息,进而领会会话的要义。采用文本方式的在线会话,双方只能通过文字、符号等信息揣度对方的状态。网络语言中图形图像符号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非语言信息缺失的问题,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第一,对话过程中所出现的大量与主题不直接相关的图形符号,容易导致理解歧义。例如,教师发起在线讨论,学生没有给予正式的回复,仅仅给出了一个“笑脸”。那么,这个图形究竟表示“明白”“不明白”“您继续说,我得到更多信息就可以理解了”,或者只是敷衍而已等等。由于教师与学生处于一个异度空间,无法把握学生所处的物理环境,很难把握学生的真实意思。这就对教师语境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日常谈话无论有多少人参与,在一定时间内总有一个主讲人,其他人轮候发言。虽然有时候会出现多人同时发话的发言重叠现象,或者大家都保持静默的情形,但是各方往往可以通过即时判断他人的状态来调整自身,从而解决改变当前状态。然而,在线会话中发言重叠现象非常普遍。这种情形的发生,可能有利于谈话走向深入,挖掘出符合谈话目的的新问题,但也有可能导致话轮失控乃至走题等状况的出现,削弱谈话效果。
三、网络流行语进入师生在线会话的应对策略
一般研究认为网络语言最初只是网民为提高输入速度,采用谐音等方式改造了传统文字、图片等交流符号,所形成的新式语言符号。在会话中大量使用图形符号,可能出现话轮片段化、走题等问题,使得部分教师反对以在线会话的形式开展教育教学,或者拒斥一切非规范语言。实际上只要善用网络语言,发挥网络流行语在营造语境、调节对话气氛等方面的作用,网络流行语进入师生话语系统并非不可接受。
(一)借用网络流行语体营造轻松的教育教学语境
网络流行语体特指网络语言在语言学意义上的风格、格调等,其遣词造句往往偏离语言文字的正常规范,新奇好玩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也被指责不利于学生的思想与语言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网络流行语体不可用,只要恰当利用其形式,将这种语体所呈现出的幽默、夸张、简捷等风格,用于教育教学语境的创造,有利于营造一种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例如,对于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可以借用“甄痔濉钡谋硎鲂问健O炔捎檬槊嬗铮以概念叠加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表达出来,让学生思考一会儿。接着用日常语言来转折,即以简单直白的口语方式再表达一次。这样的语境非常有利于化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与巩固。
(二)利用图形图像调节会话气氛
在线交流中肢体语言等非语言信息的缺乏,使得图形图像的作用凸显,但这属于典型的不规范用语,师生对话中要慎用这些素材。需要注意的是慎用图形图像不是说不要使用,而是要有目的性地运用这种表现手法,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图形图像,发挥其增强语言力量、调解对话气氛等作用。例如,教师在发言前可以使用图形化文本,表示一段教学即将开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假如这是一段带有较强教育性,甚至带一定程度批评的对话,那么在对话的结尾部分使用幽默或者带有鼓励性的图片,可以起到调解对话气氛的作用。帮助学生从正面理解这样一段对话,削弱逆反心理,增强接受度。
(三)引导学生解析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机制
语言作为反映社会事实的一种社会现象,折射出的是人们对现实的看法。网络流行语良莠不齐,所指各有不同,承载着形形的价值观。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流行语的性质与作用,规范他们的网络语言行为,就需要解析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机制,引导学生辨清网络流行语指向的社会现实,引导他们分清网络空间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近年来不断曝光的“网络大V”事件,提醒了人们不能只从规范语言行为本身出发,更要注重挖掘网络语言背后隐含的社会事实。辨明事实,才能解构去魅。因此,在日常教育中教师们要敢于面向网络流行语,积极使用具有正能量的网络流行语。对于负面的语词则要通过挖掘其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等方式,减轻其对学生们的负面影响,从而形成良好的在线会话环境。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存在,进入师生话语系统已成事实。它的出现对教师网络应用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只要积极接受而非拒斥这一新事物,必将促进我们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前行。
关键词:十大流行语 研究 述评
从2008年开始,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每年都会推出由读者推荐、经专家评议后的年度“十大流行语”。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十大流行语”条目时,《咬文嚼字》编辑部明确指出“十大流行语”征集要求是流行、创新、文明。在“十大流行语”的评定时,专家们并不止是考虑词频的高低,更要考虑三方面的价值,即时代价值、语言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十大流行语”一经公布,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语言学者对于历年“十大流行语”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根据中国知网搜索结果显示,从2008年《咬文嚼字》公布“十大流行语”至今,共有20篇关于“十大流行语”的研究论文,综观这些论文,在研究角度上,有的学者以某一年的流行语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当年“十大流行语”的来源、结构、特点、词义、心理等;有的学者则把历年的“十大流行语”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归纳出历年“十大流行语”的共性特征。在研究方法上,分别运用了词汇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修辞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知识。
一.对某年“十大流行语”的单独研究
以某一年的“十大流行语”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年“十大流行语”的生成、特征、传播、影响。如林洁雯《2009年十大流行语分析与流行语特点研究》(2009)对流行语的特征、形成和传播进行了分析,认为流行语有四个基本特征:流行性、时段性、新型性、快速传播性,流行语形成和传播的条件有社会条件、文化条件和使用者心理因素。
对2013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数量稍多,王B《刍论新词语的产生方式和传播特色――以咬文嚼字的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为例》(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9)对2013年十大流行语的产生方式进行分析,认为流行语的传播特色突出了快和大众接受时间越来越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流行语的影响,包括映射科技进步、诉说文化变迁、传播正能量以及由此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翟潇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析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名作欣赏,2014.12)把流行语的社会特征与行业、性别、社会地位、心理状况、社会现象等因素相结合,进而分析流行语产生的原因,包括网络流行语本身的特点、政治经济的催生、热点事件的促使、多元文化的诱惑、大众传播的多样化、社会交际圈的分化、网络民众的积极性,而对于流行语的影响,作者分别从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加以辩证看待。兰金梅《流行语的文化心理透视――以2013年十大流行语为例》(钦州学院学报, 2014.7)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解读流行语蕴含的文化心理,认为流行语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人们注重类比的思维方式、映射了人们的联想心理和滞后心理、凝聚着人们从众入时心理、反映了现代社会文化多元价值取向多层面的社会心理、呈现出母语优越和形象优先的造词心理。
对2014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主要从词汇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展开。吴冰沁《2014年十大流行语的词汇学研究》(2015.10)从词汇学角度分析十大流行语的来源、结构、词义生成方式,总结了2014年十大流行语的几个特点:来源广泛政治性强、结构多样语言简练、推陈出新形象生动、时效性强前途未卜。丁祥倩《从语法化角度看流行语的生成与流行――以2014年十大流行语为例》(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7)运用语法化理论对流行语的生成与流行进行语言学层面的解读,认为流行Z的生成方式有隐喻、转喻、主观化、推理,而流行语的流行缘由有高频使用、语言接触、创新表达、交际原则等。作者认为语法化是流行语的生成方式之一并会成为一种生成趋势,对于这种生成方式应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既要给予关注又要树立正确的使用观,切忌滥造滥用。
对2015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有谢娜娜《2015年十大流行语的特征分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6.6),该文分析了流行语的来源、结构、词义生成方式、语言特点,认为2015年十大流行语主要来源于网络和政经领域,结构上以词为主且构词方式多样化,短语形式则相对较少;词义生成方式主要有旧形新义、旧形旧义、新形新义、旧义新形4种类型;呈现出网络性强、亲民性强、创新性强和时代性强等特点。
学者对某一年流行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流行语生成、特征、传播、影响等方面的分析,这类研究较为细致,能够全面反映当年流行语的面貌特征。不足之处在于此类分析多停留在浅层分析,结合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分析的还较为少见,不利于发现流行语的内在规律和普遍特征。
二.对历年十大流行语的综合研究
社会在发展变化,政治经济不断向前推进,热点事件不断出现,导致流行语不断更新。每年的十大流行语各有特色,但把历年十大流行语放在一起进行历时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性和规律。
王婷《流行语的认知机制分析――以咬文嚼字版十大流行语为例》(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0)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机制从深层次探究了2012――2015年十大流行语的意义建构,作者先按构词法对40个流行语进行分类,分别归纳为旧形新义式、缩合式、借用式、合成式、句子式、谐音式六个类别,探究各类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发现:旧形新义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重新分析、缩合式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概念转喻、合成式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概念整合、借用式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概念转喻和概念整合、句子式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是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谐音式是流行语的意义建构机制为概念隐喻。
潘苏悦《流行语的语言变异探析――以2009-2012年十大流行语为例》(学术探索2013.12)从变异语言学的角度探析了历年十大流行语语音、语法、语义的变异现象。
刘懿《流行语模因的类型和特点――以近五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为例》(广州大学学报 2014.4)运用模因论把2008――2012年50个流行语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基本类型,基因型又分为同义同形、同义异形两种,表现型又分为同音异义、同形联想、同构异义。在类型上,基因型和表现型所占比例平分秋色,发展较为均衡;从特点上来说,基因型的同义同形和表现型中的同形联想多为简单模因,使用时激活缺省语境。基因型中同义异形和表现型中同构异义则多能与新的语境结合,产生新的模因复合体。
李靖《流行语之生成理据考察――以咬文嚼字公布的流行语(2008-2012)为例》(现代语文,2013.7)对2008-2012年十大流行语的生成理据进行了考察,提出内部理据和外部理据,在此基础上又把内部理据分为形态理据、语音理据、语义理据,把外部理据分为拟声理据、拟像理据、临摹理据、省力理据。
这些学者对历年十大流行语的认知机制、语言变异、模因、生成理据进行了研究,探索出不同年度十大流行语共同的内在规律。此类研究非常有价值,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对流行语的规范使用具有指导意义。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历年十大流行语的研究,数量不多,质量也还有待提高。
流行语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们自身的新颖度,是人们创造力的发挥,也因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大众情感的载体,反映了当下社会的大众心理。但流行语也有些语用问题,比如过于追求新奇和创意、使用不规范等。所以语言学专家对流行语褒贬不一: 支持者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反映了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更新,大大地促进了汉语的发展;反对者认为这对规范的汉语是一场挑战,大大伤害了汉语的纯洁性;这两种用法都有其偏颇的一面,对于流行语,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长远来看,流行语和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呈现出优胜劣汰的趋势,那些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流行语终会沉淀下来,成为新的汉语规范的一部分,有些只是昙花一现,终会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流行语的出现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我们一方面应该对其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我们也需提倡正确的语言观和规范观,让流行语不断为汉语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F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靖.流行语之生成理据考察――以咬文嚼字公布的流行语(2008-2012)为例》[J].现代语文,2013.7
3.谢俊英.新词语与时尚词语社会知晓度调查与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第1期
4.张陈晨.近十年流行语研究[D].安徽大学,2012
5.刘懿.流行语模因类型与特点――以近五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为例
[J].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4)
6.夏中华.关于流行语性质问题的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12年第1期
7.王婷.流行语的认知机制分析――以咬文嚼字版十大流行语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0
8.翟潇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析2013年度十大流行语[J].名作欣赏,2014.12
选择赞成燃放,可以从民间习俗、人情需求、文化传承等角度正面阐述;同时还可以由禁放原因如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出发,指出暂时性燃放的烟花爆竹并不是环境污染的最大原因,而安全隐患主要与产品|量和自身安全意识有关等。
选择禁止燃放,可以正面例证其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也可以论证“年味”也能换一种形式,不健康的习俗可以休矣。
选择限制燃放,则更容易写作,只要结合前两者即可。
要注意的是,对燃放烟花爆竹的三种不同态度,实质上是传统民俗与环境保护、城市治理的激烈碰撞和博弈。行文时除了罗列理由,最好能再提出几点解决方法,比如提高烟花爆竹“国标”、改善城市规划布局、改变经济和能源结构等,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这个题目将成语“买椟还珠”放到了当下的社会环境来思考。
“还珠”的行为固然愚笨,但制作精美的“椟”的确能吸引顾客的目光,增加“珠”的价值,所以,适度的包装会“锦上添花”。但过分的包装只会“喧宾夺主”,无端增加消费者的负担,久而久之会失去消费者,得不偿失。由此出发,可以立意为:产品需要包装,但要“适度”。
当然,也可以从材料的对立面出发立意:不需要在意外在的包装,内在的品质最重要,要有自己独到的眼光。还可以做更深层的思考:剖析内在品质和外在包装的辩证关系,引申到“文”与“质”的关系。
在这个作文题中,陈道明反驳的话语是关键句,从中可以挖掘主题,如:(1)世界是由平凡的人组成的,没有这么多英雄,正是看似“平庸”的人通过努力奉献了精彩,所以,要看到平凡的人的价值;(2)孩子们赢得了观众的喝彩,获得了集体荣誉,个人英雄是英雄,团体英雄也是英雄;(3)孩子们的动作虽然整齐划一,但“每一张脸是不一样的”,在群体表现中也可以体现个性,“集体荣誉”与“个人英雄”并不矛盾;等等。
题目中的两则材料都是关于“理想”的。第一则材料揭示了孩子们的理想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科学家”变成了“明星”“老板”这类受人关注、收入丰厚的职业。第二则材料进一步说明,当下中国青少年的理想极少与科学相关。
材料的内在指向在于引导同学们思考物质与精神、名利与理想的关系。科学家的物质生活未必丰富,但精神往往是富足的;而明星、老板的一大特点就是有名有利、物质生活不错。所以,人们应该更多地追求精神的富足还是物质的富有?是追求名利还是理想主义?写作时,应该就此话题展开辩证思考,可以赞同追求物质,因为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也可以提倡人应该有点理想主义,应该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还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阐述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并非矛盾对立的双方。
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客观、全面、真实地揭示了大数据给人们带来的利与弊。“面对大数据,你有怎样的思考?你会怎么办?”不外乎三种态度:其一,看到大数据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利”,并且全力投入这种生活;其二,更多地看到大数据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弊”,于是远离大数据,保持大数据出现之前的生活状态;其三,辩证看待大数据的利与弊,不拒绝,但也会小心,更重要的是学会应对和运用大数据。
相对来说,第三种态度更客观。大数据存在隐私安全问题的弊端是客观存在的,关键看人们如何应对和运用。只要我们学会变大数据之弊为利,就能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比如可以这样立意:不做数据的奴隶;趋利避害,让大数据造福人类;让大数据为我所用;以敬畏之心面对大数据。
在具体写作时,好的文章应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追求思想的深度。如何正确对待网络大数据,不仅关系到自我将来的生活,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涉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能从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角度深入思考,文章自然就会走向深刻。举例来说,如果数据分析能预测一个孩子在学校表现如何,他将来适合怎样的工作……那么,这个孩子该如何生活下去呢?如果数据分析能预测迎合观众或听众的口味,那么,创意、灵感和惊喜还会存在吗?
写作立意的方向可以有:
(1)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是利。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类“善假于物”,可以“绝江河”,可以“致千里”,何乐而不为?
(2)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是弊。以中学生的知识背景,很难从纯科学的角度对这一新技术做精细的弊端评估,所以不妨切换视角,从科技对人们生活的负面影响,以及人们在科技生活中丧失的东西如人文情怀等角度着笔,更易成文。
(3)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利弊皆有,弊端要在发展中去解决。许多人类自身的价值,如创新、审美的能力是人工智能永远无法替代的,这是人类的信心与优势所在。古往今来,科学和人文,从来都是人类发展中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大重要力量。
应该说,最后一种立意是这个作文题比较好的立意。
材料从2016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出发,对网络流行语传播的利弊给出了三种意见:(1)网络流行语是对汉语文化的丰富;(2)长期误用、滥用网络流行语是对汉语文化的一种亵渎;(3)语言有其固有规律,应包容地看待网络用语。
三种意见,各有道理。同学们在写作时,应该综合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立意如:
(1) 赞赏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因为网络流行语虽有不成熟之处,但其时代性、创新性不容抹杀。
(2) 包容地看待新的语言形态。我们应该相信汉语的自我净化能力,可以在欢迎美好的、有正能量的网络流行语的同时,坚守好汉语言文字的纯净。
【关键词】校园流行语;校园文化;现实生活;学生心理状态
所谓校园流行语就是在校园里流行的一种言语形式,它除了具有一般流行语的流行性、时间性等特点外,还具有较强的群体性、封闭性、隐秘性等特点。中学校园面对的是一群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青少年群体。特殊的学生群体,特定的校园文化,单调的校园生活,使得他们在和朋友、同学谈天说地的时候,总会千方百计地幽默、调侃一番,蹦出许多奇思妙语,以博得众人大笑。这些校园流行语,有的来源于校园生活,有的来源于电影、电视、广播、报纸、广告、网络和文学作品等大众传媒。它以鲜活的形式来表达特殊的含义,丰富了他们的话语空间,又不失幽默、调侃的意味。然而,这些流行语有利也有弊,很多流行语已经转变成了粗话、脏话。部分校园流行语除了对学生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外,还对学生语言的纯洁与运用造成了威胁。
校园流行语要求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有一种默契,这种默契大多数情况下只在他们内部交流使用,表达他们“圈子”内心领神会的独特含义。校园流行语既是学生现实生活的反映,又是学生心理状态的反映。那么,校园流行语对校园文化、现实生活、学生心理状态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维特根斯坦说过,“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校园流行语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在校学生特定的生存方式和社会心态,反映了当今中学生敢于想象、创新,要求独立的价值追求;又夹杂许多不健康的成分,对学生产生不良的负面情绪,还混乱了对学生语言的纯洁与运用。
一、从校园流行语看校园文化
所谓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作为校园流行语文化,从大的方面来说它属于语言文化,从校园文化来说,我们可以把它归入校园学生文化里面。目前,我国经济、文化都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外来文化源源不断地涌入,网络通讯技术飞速发展,手机日益普及。年轻人面对着一个日新月异,新事物、新思想不断涌现,思想、文化日益多元化的社会,这就使得流行语的出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使用也更加频繁。校园流行语作为流行语的一支,也就蓬勃发展起来。我们没有必要引起非议,甚至是恐慌,我们完全可以以积极的姿态看待校园流行语。然而,我们又决不能忽视其消极方面的影响。部分校园流行语对学生语言的纯洁与运用造成了威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有语言,就有规范,否则,语言就会影响其交际功能。”我们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情感上没有认同感、归属感,这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重病。
二、从校园流行语看现实生活
根据美国学者布赖特提出的“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理论,我们认识到语言作为社会必要的存在条件,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一方面对社会有绝对的依附性,另一方面,它对社会的发展有应变性”。当今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网络联系与交流、强势媒体的影响和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前所未有。一方面是紧张、枯燥的校园生活,一方面是影视剧、报刊、广告等大众传媒冲击学生视听,根据心理学上的“压抑说”,这一对看似不调和的矛盾正强化了学生对校园流行语的使用。他们希望彻底放松自己,减轻学习和生活压力。再加上他们身心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急于模仿社会上正在流行的生活和语言方式。就这一点来说,我们既要认识到校园流行语的积极作用,又要能够加以正确引导。
三、从校园流行语看学生心理状态
中学生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特定的校园生活方式。校园流行语的扩散、传播,这种语言现象不但最能体现学生生活状态,而且最能体现学生的心理特征。下面我们就来分析这种语言现象背后深层心理原因。杨文全对此有专文论述,他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心理原因:一是“群体聚合心理”,寻求角色认同;二是“求新好奇心理”,张扬个性意识;三是“摹拟仿效心理”,同化流行潮流。在此多种心理因素的背后,我们有一点还要特别注意,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年龄群体,他们正处于从准备投入社会生活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的关键期,由于心智的不成熟,他们在认识上和价值上都极易走向极端,认识上一类是过分欣赏自我和苛求社会,另一类是心理严重失衡;价值上一类是以个人为中心,没有社会责任感,另一类是看不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只求生存适应,不求发展创造。校园流行语是学生心理特征的表现,因此,我们不但要深刻认识到流行语的积极意义,更要关注其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陈章太. 语言变异与社会及社会心理[A].语言·社会·文化.北京:语文出版社,1991.
[2]韩希明.关于校园流行语的观察与思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关键词:新媒体;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
一、新媒体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特征
(一)快捷多样
互联网具备及时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处在新媒体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想要谋求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善用互联网的优势推动自身传播、共享,拓展自身的影响范围。与此同时,多媒体为汉语言文学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学习者可以借助媒体技术以及相应的移动终端查看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有利于丰富汉语知识,提高汉语言文学素质。
(二)可塑性
新媒体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的创作和学习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汉语言文学学习为例,学生可以借助各种搜索引擎搜索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教学资源,可以很好的梳理自身头脑中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构架,进而突破传统的汉语言文学学习模式。
(三)互动性
汉语言文学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之中,应用性能极强。在旧媒体背景之下,汉语言文学的相关交流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制约。而在新媒体背景之下,汉语言文学的交流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等,相关人员可以借助媒体技术就汉语言文学进行及时的交流互动,有利于促成良好的汉语言交流氛围形成,进而推动汉语言文学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困境
(一)网络流行语冲击
新媒体背景下,各种网络流行语不断涌现,这对汉语言文学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首先,网络流行语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词汇量以及表达方式,推动了汉语言文学的改革发展。极具个性的网络流行语增加了汉语言文学的特色,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内容,使得汉语言文学能够更为准确的表达人们的情绪和感受,人们更愿意接受汉语言文学,这无疑为汉语言文学的推广和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流行语并非正统的汉语言,必然会对社会意识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群众观念、道德观念、历史文化等方面,网络流行语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和杀伤力,对于汉语语序的规范以及正确的用语习惯等必然会产生不良影响。
(二)受众的作用和地位发生了变化
当前阶段新媒体盛行,网络语言对受众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平台所扮演的角色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此同时,受众对大众传媒的包容性不断增强,但由于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并没有处在平等的交流位置之上,因而受众的发声影响被制约。网络语言利用大众传媒不断扩散,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虽然推动了纸质传媒的更新换代,但也使得受众出现了“提笔忘字”的问题,容易导致错误的汉语言不断扩散。此外,纸质媒介更利于受众感悟汉字的内涵和精髓、更为深刻的体会汉字的书写魅力。电子媒介的快速发展,大有替代纸质媒介的趋势。加之电子媒介内汉语言文学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存在较强的碎片化和谣言化等问题,一方面容易误导受众,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受众深入思考,这无疑会影响其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进而影响其综合素质。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脱离现实生活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不断被强调,但是在汉语言相关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等,很多人仍然以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落实教育教学工作,新媒体未能与汉语言文学教育融合,这导致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较为严重的时代不适用性,而这必然会影响汉语言教学的长远发展。
三、推动新媒体环境下的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意义
推动新媒体环境下的汉语言文学发展意义主要有三:第一,能够矫正新媒体的发展方向,使之不断朝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在推动汉语言文学创新的同时优化其传播形式,促使汉语言本身创新。新媒体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是传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更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大势所趋,群众易于接受这种新的汉语言文学传播模式,新媒体的矫正难度将会大幅度缩小。第二,能够促进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学生对网络技术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在学习应用网络技术的同时了解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有利于打造新媒体技术与汉语言文学的共赢格局,进而推动汉语言文学传承。第三,与新媒体技术融合的汉语言文学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效率。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到汉语言文学中蕴含的文化精髓,更利于文化传承以及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四、新媒体环境下推动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策略
(一)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网络流行语
新时代背景之下,社会的文化形态和规律都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用语习惯和思维模式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网络流行语方面,不应该全面抵制或是全面排斥,而是应该选择性的接受衍生出的新的汉语言语义和词汇的新用法,努力为汉语言文学打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与此同时,网络流行语与正规的汉语言毕竟不属于同一个档次,一些网络流行语言符合汉语言发展趋势,还有很多网络流行语言并不符合汉语言发展趋势。因此,应该有意识的控制不符合汉语语言发展趋势的网络流行语应用范围扩大,应加强社会各界的流行语使用规范度,以确保网络流行语真正引领汉语言文学发展。
(二)提高受众的汉语言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因此,想要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健康、全面发展,必须帮助广大学生正确认识汉语言文学、正确认识网络平台,能够以健康的心态合理运用网络平台,推动汉语言文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由于新媒体具备资源丰富、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因而教育者在端正学生汉语言文学学习心态的同时,应当注重挖掘学生的汉语言学习潜能,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以推动学生构建汉语言知识体系。
(三)优化现有的汉语言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