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畜牧业经营管理的概念范文

畜牧业经营管理的概念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畜牧业经营管理的概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畜牧业经营管理的概念

第1篇

关键词:农牧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0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基于工业社会要求的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在世界许多国家还没有全面完成,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数字化为核心、网络化为趋势的信息化产业逐渐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化技术同时不断深入到农牧业生产的各环节中,形成了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数字农业”,给农牧业这个传统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1]。农牧业信息化对于农业经济深入增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并且可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2]。加强农牧业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农牧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在驾驭农村市场经济中处于前置性的基础地位,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有力手段[3],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途径。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农业信息技术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4]。没有农牧业的信息化,就没有国民经济的信息化,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农牧业信息化应当成为中国这个农业大国一种必然和必须的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农牧业信息化是一项亟待探讨而且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5]。

1农牧业信息化的概念

1.1信息化信息化概念包括信息和信息化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与工业化和现代化一样,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3个层面和6大要素。所谓3个层面,一是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二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与关键;三是信息产品制造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6大要素是指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法规环境与信息人才。信息化就是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6]。

1.2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信息化是指农业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广义的农业信息化是指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的全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农业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7]。贾善刚指出:农村信息化的概念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过程。

梅方权年认为,农村信息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应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装备现代农业,依靠网络化和数字化支持农业经营管理,监测管理农业资源和环境,支持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信息化[8]。

农业信息化可以从4个方面来加以描述和概括:一是农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三是农业技术操作自动自控化;四是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5,9]。农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

农业中所应用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信息存储和处理、通讯、网格、多媒体、人工智能以及“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等。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大致有以下方面: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业信息获取及处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系统模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农业计算机网络等[5,10]。数字化作为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就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数字农业主要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数字信息化、农业过程的数字信息化(数字化实施和数字化设计)以及农业管理的数字信息化[1,11]。农业信息化实质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营销以及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与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的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进程。农业信息技术就是实现农业各种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和贮存等方面的技术。

根据信息技术在农业应用领域的不同,主要分为气象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农业专家系统和农业自动化技术等[4]。数字农业的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重要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和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1]。

笔者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指涉农领域(农、林、牧、副、渔)所有对象的数字信息化,具体体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农业市场流通的数字信息化、农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以及农民生活的数字信息化,应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3S”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实现农业的数字信息化,并付诸实施于农田精耕细作、病虫害防治、林区规划管理、畜禽渔业的生产操作自动化和数字化管理以及农民生活消费的网络信息化等方面,集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以及网络科学等高端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领域。

1.3畜牧业信息化

畜牧业信息就是对畜禽品种资源的遗传育种、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疫病防制、器械设备、畜产品加工及其经济利用的有关理论和应用研究中表现出来的信息,主要包括各种畜禽遗传育种信息、饲料营养信息、畜禽经济信息、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疾病防治信息以及专家人才信息等内容。根据畜牧业结构和研究内容,畜牧业信息可以划分为畜牧业自然资源信息、畜牧业生产信息、畜牧业科技信息、畜牧业经济信息、畜产品市场流通信息、畜产品加工信息、疫病防治信息、饲料营养信息、器械设备信息和单位属性信息等类别[12]。畜牧业信息化指的是在畜牧业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在畜牧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各个环节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工具,实现畜牧业的科学化与智能化过程。畜牧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种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

畜牧业信息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领域:一是畜牧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包括畜禽疫病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各个方面;二是畜牧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包括与畜牧业经营有关的经济形势、畜禽供求、国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物资购销和物价变动等;三是畜牧业科学技术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快捷与方便的特点,改变传统的畜牧业技术推广方法和手段,加快科技成果的传播和转化,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四是畜牧业市场流通信息化,指畜牧业生产资料供求信息、动物产品流通(需求量)及收益成本等方面的信息化[13]。畜牧业信息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畜牧业信息服务系统化和网络化;畜牧业生产设施装备信息化;畜牧业技术操作机械化和自动化;畜牧业管理决策信息化;畜牧业劳动者的信息化和知识化等[14]。

笔者认为,畜牧业信息化是指畜牧业饲养设施的操作自动化及数字信息化、畜牧业生产管理的数字信息化、畜牧业经营管理的数字信息化、畜牧业市场流通的数字信息化和畜牧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等,运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3S”技术、通信以及网络技术,实现精细饲喂、科学育种、饲养环境的监控、疫情监测、疾病防治以及产品溯源等。

2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

2.1国外发展状况世界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3个阶段:第1阶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广播、电话通讯信息化及科学计算阶段;第2个阶段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知识处理阶段;第3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数据库开发、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的新发展阶段。

农业自动化技术在美国、西欧和日本已广泛应用于工厂化养殖、工厂化蔬菜花卉生产、仓库管理、环境监测与控制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如配合饲料全部生产流程的自动控制、日光温室中温湿度控制、灌溉及采收自动化控制。通过研制和使用农业机器人,代替人从事一些繁重的农事操作,如苹果收获、挤奶、喷药、组织培养以及作物育种等方面。

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将计算机应用逐步推广到农场范围。典型的农业信息化系统有:1975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创建了AGNET联机网络,现在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美国国家农业书馆和美国农业部共同开发的AGRICOLA;信息研究系统CRIS可提供美国农业所属各研究所、试验站和学府的研究摘要。

美国计算机在农牧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已相当普遍。譬如:畜禽饲养的计算机化,有管理猪生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农业机械化的计算机以及在在农副产品加工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计算机在温室环境方面的应用最显其能。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农林水产省就“人工智能与农业”专门组织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列出了知识工程在农业中应用的一整套实施项目;日本已建立了一些农业生产自动化管理系统,如植物工厂的蔬菜生产管理系统(菠菜、番茄、黄瓜、茄子、西红柿和草莓等已进入批量生产)、陆田水田耕作、畜牧生产、家畜卫生系统、农业工程和机械管理系统等。

德国在农业科学研究中,已广泛使用电子、信息技术等监测和自动控制各种试验场所的温度、湿度、光照时间和强度、风向风速等各项要素,均自动监测和记录;德国还研究出许多用计算机编程控制的试验仪器和设备;在农业生产中,装有遥感地理定位系统的大型农业机械可以在室内计算机自动控制下完成各项农田作业[15-16]。

荷兰在畜禽养殖基础设施以及温室种植方面的信息化工作水平处于世界前列。荷兰的科研人员在十多年前应用数字化技术,在奶牛自动饲养管理系统Porcod系统的基础上研发成功母猪自动饲养Velos管理系统[17]。

目前,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各方面:农业信息网络技术、农业数据库系统、农业管理系统、农业专家系统、“3S”系统、农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精准农业、生物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图书馆技术[15,18]。

2.2国内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始进入我国农业领域,少数农业研究机构开展了计算机农业应用研究,从此农业信息化逐步在我国农业生产当中得以发展应用,具体发展阶段[19]如表1所示。

表1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阶段

阶段时间主要内容起步阶段1981-1985年科学计算、科学规划模型和统计方法应用普及发展阶段1986-1995年数据处理(EDP)、大型数据库的建立和MIS系统开发提高阶段1996-2000年国家在“攻关”和“863”项目中都分别设置农业信息技术重大专题和课题快速发展阶段2000至今农业信息化技术全面向农业生产实际渗透.

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不少成果已得到应用,有些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了“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20]。

中国国家科技部从1990年开始连续支持“农业智能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数字农业”渐成气候,已研制出棉花、水稻、芒果等多种作物的生育全程调控和农事管理专家系统,以及鱼病防治和苹果生产管理专家系统。“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等部门继续加大对以“数字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以“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和“网络农业”等内容为切入点,组织实施“数字农业科技行动”。通过该行动的实施,突破一批“数字农业”的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研究开发一批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初步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技术框架,从而加速了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1]。

2003年,科技部“863计划”在生物与现代领域启动实施了“数字农业技术研究示范”重大专项。这些专项以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研制一批数字农业产品、开发数字农业技术平台、集成示范应用为目标,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及示范应用体系。在农田信息自动采集、农田植物生长模拟与数字化设计、稻麦品质遥感检测、数字化种植技术平台构建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1]。“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主题连续支持“农业智能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已研制出棉花、水稻、芒果等多种作物的生育全程调控和农事管理专家系统,以及鱼病防治、苹果生产管理专家系统[22]。由农软开发的农牧场管理系统、育种分析系统和目前尚待完善的实验室数据分析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已在部分科研管理部门和现代化农牧场推广使用[15]。现在,国内研制的多媒体小麦管理系统(WMS)和棉花生产管理系统(COTMAS)都可以应用于生产[23]。我国与世界各国一样,畜牧业信息建设与利用也是从单机到网络的一个发展过程。在单机应用方面,主要用于生产管理和决策应用[12]。我国畜牧业充分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资源优势,走畜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道路[24]。

3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有:农民素质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正常的信息需求;网络成本较高,阻碍了信息化的普及;农业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低;信息技术实用性差,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还没有完成,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缺乏[25]。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建立在网络化的基础上。我国的农牧业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虽然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12]。我国畜牧业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畜牧信息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提供给用户的有效资源严重不足;畜牧信息技术成果应用程度低,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这也正是当前实施畜牧业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在畜牧业生产部门及基层畜牧场,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和传统畜牧业的束缚,信息技术的普及远远不能同其他行业相比,从事畜牧行业的人员平均素质也远低于其他行业部门,尤其是基层的管理人员及边远的农牧场,其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26]。

笔者认为,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立与完善及完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4我国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1)网络化。信息技术发展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相互融合的高新技术。

2)智能化。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进步很快,在农业上的应用也将得到长足的进展。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和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现。

3)数字化。数字化内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原来的模拟信号被转换成数字信号,实现了在计算机网络上的高保真和快速传播,可以制成数字视频和音频信号在网络上传递,实现远程教育等;二是表现在科学计算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25]上。

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突破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数字农业应用服务系统,通过系统集成和应用示范,逐步建立我国数字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在统一的技术标准下,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开发,通过系统集成构建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初步形成我国数字农业技术框架。在我国不同生态经济类型和不同农业生产管理类型地区,对数字农业技术进行集成应用示范,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当地农业信息化的跨越发展,加速农业生产由传统、粗放、经验型向智能、精准和数字化方向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通过该行动的实施,突破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研究开发一批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初步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技术框架,加速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并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确化、远程化、自动化和虚拟化[1]。

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建设集约化、专业化和优质高效的现代畜牧业已经成为必然[27]。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及通讯技术,把畜牧信息及时与准确地传达到用户手中,实现畜牧生产、管理和畜产品营销网络化,加速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和升级,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26];改变传统的畜牧业模式,使农民依靠信息引导进入市场、组织生产,走畜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之路;加强对畜牧信息化工作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积极促进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24,26]。当前,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所衍生的“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和“网络农业\"等均是数字农业的不同侧面,成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方向[28]。

笔者认为,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应逐步实现农牧业生产的操作的全面自动化以及完全智能化,并最终进入网络化农牧业。

5我国农牧业信息化的作用

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必将大大推动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

作为21世纪农业的重要标志,发展数字农业及相关技术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必然选择的支撑技术,因此将数字农业确立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平台,符合时展的需要。数字农业展现了美好的前景,它将极大解放农业生产力,改变农业作业方式,实现农业生产质的飞跃[1]。先进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技术将有效地克服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的行业弱势。

强大的计算能力、智能化技术和软件技术,使农业生产中极其复杂和多变的生产要素定量化、规范化和集成化,改善了时空变化大和经验性强的弱点。将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A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相结合,加强了对影响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生产条件、气象、生物灾变和生产状况的宏观监测与预警预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控性、稳定性和精确性,并能对农业生产过程实行科学与有效的宏观管理[5]。信息自动化技术使现代的养殖业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是形成统一标准化饲养的一种优化养殖方式。它有利于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有利于解决人畜混居、相互交叉感染问题;有利于减少与外界接触,减少传染病的预防发生;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改善畜禽养殖环境和生产性能的发挥;有利于提高畜禽的品质;有利于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畜禽生产的宏观管理和相互之间的协调,从而促进畜禽业迅速发展,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29]。同时,利用计算机控制实现自动补料、补水和补光等作业,节约劳动力。另外,通过多媒体模拟,可以在最适宜时期扩大生产,在市场行情最佳时销售,从而获得最大利润[30]。

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和高效益化;通过计算机对来自于农业生产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及时采集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迅速地去控制系统中的某些设备、装置或环境,从而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检测、记录、统计、监视、报警和自动启停等,实现农业自动化生产和对自然环境的实时监测[4,23]。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得以改造,农业生产效率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下降;加快新品种选育,提高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止水平,减少损失,增加产出,获得更大的效益,这将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能力,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水、土、气等自然资源,减少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29]。科学指导农业生产管理,增加农副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决策水平,最大限度避免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

6结束语

推动农牧业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农牧业生产的全面自动化及数字化;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有利于农牧业生产的集中管理,有利于降低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不稳定性;有利于减少农产品市场波动,提高农业市场流通效率,从而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缪小燕,高飞.“数字地球”与“数字农业”[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2004,15(2):30-33.

[2]XuZenghu,iLiYingbo.Developmentofagriculturalinfor-mationservicesystemanditsinteractionwithagriculturale-conomicgrowth-intensive:theCasefromChina[C]//ServiceSystemsandServiceManagement,2007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hengdu,2007:1-5.

[3]付鸿瓒,解鸿博.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J].

现代情报,2008(6):76-78.

[4]佚名.农业信息化技术[EB/OL].[2009-03-16].

[5]胡伦赋.农业信息化研究[J].现代情报,2002,(11):43-45.

[6]黄胜海,邹剑敏.对我国畜牧业信息标准化建设的探索[J].中国禽业导刊,2003,20(14):9-11.

[7]佚名.什么是农业信息化[EB/OL].[2009-03-16].

[8]李道亮.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2007)[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9]佚名.什么是农业信息化[N].中国财经报,2005-12-28(6).

[10]杜桂莲,张勇.浅谈农业信息化[J].现代化农业,2003(11):23-24.

[11]熊海灵,杨志敏.试论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化[J].农业网络信息,2004(5):27-29.

[12]邹剑敏,黄胜海.对我国畜牧业信息建设与应用的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07(1):4-9.

[13]张晓航.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J].今日科苑,2007(16):30.

[14]陈新文.为畜牧业插上IT的翅膀[J].中国畜牧杂志,2003,39(6):42-43.

[15]赵静,王玉平.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述评[J].图书情报知识,2007(6):80-85.

[16]佚名.农业信息化[EB/OL].[2009-03-16]./directionary/showarticle.asp?id=121&sort.

[17]佚名.解放养猪业生产力的新技术-数字化养猪[EB/OL].[2009-03-19]./doc/2008/3/19/150228.htm.

[18]吕晓燕,卢向峰,郝建胜.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现状[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16(11):121-125.

[19]刘世洪.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0]张建立,张建鑫,世昌.数字农业概述[J].农技服务,2007,24(9):116.

[21]佚名.数字农业和精确农业[J].北京农业,2006(6):4.

[22]吴吉义.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现状分析[EB/OL].[2006-07-26]./tech/9/97096.ht-m.l[23]佚名.什么是农业信息[EB/OL].[2006-02-28].

[24]徐婷婷,付龙.加快畜牧业信息化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11):118.

[25]杜桂莲,张勇.浅谈农业信息化[J].现代化农业,2003(11):23-24.

[26]刘宇,蒋国滨.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促进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4):18.

[27]赵颖波.让信息化促进现代畜牧业建设[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07(2):1.

[28]卢钰,赵庚星.“数字农业\"及其中国的发展策略[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4):485-488.

第2篇

关键词:农牧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基于工业社会要求的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在世界许多国家还没有全面完成,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数字化为核心、网络化为趋势的信息化产业逐渐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化技术同时不断深入到农牧业生产的各环节中,形成了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数字农业”,给农牧业这个传统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1]。农牧业信息化对于农业经济深入增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并且可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2]。加强农牧业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农牧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在驾驭农村市场经济中处于前置性的基础地位,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有力手段[3],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途径。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农业信息技术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4]。没有农牧业的信息化,就没有国民经济的信息化,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农牧业信息化应当成为中国这个农业大国一种必然和必须的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农牧业信息化是一项亟待探讨而且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5]。

1 农牧业信息化的概念

1. 1 信息化信息化概念包括信息和信息化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与工业化和现代化一样,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3个层面和6大要素。所谓3个层面,一是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二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与关键;三是信息产品制造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6大要素是指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法规环境与信息人才。信息化就是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6]。

1. 2 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信息化是指农业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广义的农业信息化是指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的全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农业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7]。贾善刚指出:农村信息化的概念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过程。

梅方权年认为,农村信息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应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装备现代农业,依靠网络化和数字化支持农业经营管理,监测管理农业资源和环境,支持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信息化[8]。

农业信息化可以从4个方面来加以描述和概括:一是农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三是农业技术操作自动自控化;四是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5, 9]。农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

农业中所应用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信息存储和处理、通讯、网格、多媒体、人工智能以及“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等。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大致有以下方面: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业信息获取及处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系统模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农业计算机网络等[5, 10]。数字化作为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就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数字农业主要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数字信息化、农业过程的数字信息化(数字化实施和数字化设计)以及农业管理的数字信息化[1, 11]。农业信息化实质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营销以及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与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的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进程。农业信息技术就是实现农业各种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和贮存等方面的技术。

根据信息技术在农业应用领域的不同,主要分为气象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农业专家系统和农业自动化技术等[4]。数字农业的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重要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和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1]。

笔者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指涉农领域(农、林、牧、副、渔)所有对象的数字信息化,具体体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农业市场流通的数字信息化、农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以及农民生活的数字信息化,应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3S”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实现农业的数字信息化,并付诸实施于农田精耕细作、病虫害防治、林区规划管理、畜禽渔业的生产操作自动化和数字化管理以及农民生活消费的网络信息化等方面,集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以及网络科学等高端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领域。

1. 3 畜牧业信息化

畜牧业信息就是对畜禽品种资源的遗传育种、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疫病防制、器械设备、畜产品加工及其经济利用的有关理论和应用研究中表现出来的信息,主要包括各种畜禽遗传育种信息、饲料营养信息、畜禽经济信息、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疾病防治信息以及专家人才信息等内容。根据畜牧业结构和研究内容,畜牧业信息可以划分为畜牧业自然资源信息、畜牧业生产信息、畜牧业科技信息、畜牧业经济信息、畜产品市场流通信息、畜产品加工信息、疫病防治信息、饲料营养信息、器械设备信息和单位属性信息等类别[12]。畜牧业信息化指的是在畜牧业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在畜牧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各个环节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工具,实现畜牧业的科学化与智能化过程。畜牧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种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

畜牧业信息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领域:一是畜牧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包括畜禽疫病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各个方面;二是畜牧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包括与畜牧业经营有关的经济形势、畜禽供求、国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物资购销和物价变动等;三是畜牧业科学技术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快捷与方便的特点,改变传统的畜牧业技术推广方法和手段,加快科技成果的传播和转化,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四是畜牧业市场流通信息化,指畜牧业生产资料供求信息、动物产品流通(需求量)及收益成本等方面的信息化[13]。畜牧业信息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畜牧业信息服务系统化和网络化;畜牧业生产设施装备信息化;畜牧业技术操作机械化和自动化;畜牧业管理决策信息化;畜牧业劳动者的信息化和知识化等[14]。

笔者认为,畜牧业信息化是指畜牧业饲养设施的操作自动化及数字信息化、畜牧业生产管理的数字信息化、畜牧业经营管理的数字信息化、畜牧业市场流通的数字信息化和畜牧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等,运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3S”技术、通信以及网络技术,实现精细饲喂、科学育种、饲养环境的监控、疫情监测、疾病防治以及产品溯源等。

2 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

2. 1 国外发展状况世界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3个阶段:第1阶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广播、电话通讯信息化及科学计算阶段;第2个阶段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知识处理阶段;第3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数据库开发、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的新发展阶段。

农业自动化技术在美国、西欧和日本已广泛应用于工厂化养殖、工厂化蔬菜花卉生产、仓库管理、环境监测与控制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如配合饲料全部生产流程的自动控制、日光温室中温湿度控制、灌溉及采收自动化控制。通过研制和使用农业机器人,代替人从事一些繁重的农事操作,如苹果收获、挤奶、喷药、组织培养以及作物育种等方面。

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将计算机应用逐步推广到农场范围。典型的农业信息化系统有: 1975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创建了AGNET联机网络,现在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美国国家农业书馆和美国农业部共同开发的AGRICOLA;信息研究系统CRIS可提供美国农业所属各研究所、试验站和学府的研究摘要。

美国计算机在农牧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已相当普遍。譬如:畜禽饲养的计算机化,有管理猪生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农业机械化的计算机以及在在农副产品加工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计算机在温室环境方面的应用最显其能。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农林水产省就“人工智能与农业”专门组织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列出了知识工程在农业中应用的一整套实施项目;日本已建立了一些农业生产自动化管理系统,如植物工厂的蔬菜生产管理系统(菠菜、番茄、黄瓜、茄子、西红柿和草莓等已进入批量生产)、陆田水田耕作、畜牧生产、家畜卫生系统、农业工程和机械管理系统等。

德国在农业科学研究中,已广泛使用电子、信息技术等监测和自动控制各种试验场所的温度、湿度、光照时间和强度、风向风速等各项要素,均自动监测和记录;德国还研究出许多用计算机编程控制的试验仪器和设备;在农业生产中,装有遥感地理定位系统的大型农业机械可以在室内计算机自动控制下完成各项农田作业[15-16]。

荷兰在畜禽养殖基础设施以及温室种植方面的信息化工作水平处于世界前列。荷兰的科研人员在十多年前应用数字化技术,在奶牛自动饲养管理系统Porcod系统的基础上研发成功母猪自动饲养Velos管理系统[17]。

目前,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各方面:农业信息网络技术、农业数据库系统、农业管理系统、农业专家系统、“3S”系统、农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精准农业、生物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图书馆技术[15, 18]。

2. 2 国内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始进入我国农业领域,少数农业研究机构开展了计算机农业应用研究,从此农业信息化逐步在我国农业生产当中得以发展应用,具体发展阶段[19]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阶段

阶段时间主要内容起步阶段1981-1985年科学计算、科学规划模型和统计方法应用普及发展阶段1986-1995年数据处理(EDP)、大型数据库的建立和MIS系统开发提高阶段1996-2000年国家在“攻关”和“863”项目中都分别设置农业信息技术重大专题和课题快速发展阶段2000至今农业信息化技术全面向农业生产实际渗透

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不少成果已得到应用,有些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了“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20]。

中国国家科技部从1990年开始连续支持“农业智能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数字农业”渐成气候,已研制出棉花、水稻、芒果等多种作物的生育全程调控和农事管理专家系统,以及鱼病防治和苹果生产管理专家系统。“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等部门继续加大对以“数字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以“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和“网络农业”等内容为切入点,组织实施“数字农业科技行动”。通过该行动的实施,突破一批“数字农业”的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研究开发一批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初步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技术框架,从而加速了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1]。

2003年,科技部“863计划”在生物与现代领域启动实施了“数字农业技术研究示范”重大专项。这些专项以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研制一批数字农业产品、开发数字农业技术平台、集成示范应用为目标,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及示范应用体系。在农田信息自动采集、农田植物生长模拟与数字化设计、稻麦品质遥感检测、数字化种植技术平台构建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1]。“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主题连续支持“农业智能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已研制出棉花、水稻、芒果等多种作物的生育全程调控和农事管理专家系统,以及鱼病防治、苹果生产管理专家系统[22]。由农软开发的农牧场管理系统、育种分析系统和目前尚待完善的实验室数据分析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已在部分科研管理部门和现代化农牧场推广使用[15]。现在,国内研制的多媒体小麦管理系统(WMS)和棉花生产管理系统(COTMAS)都可以应用于生产[23]。我国与世界各国一样,畜牧业信息建设与利用也是从单机到网络的一个发展过程。在单机应用方面,主要用于生产管理和决策应用[12]。我国畜牧业充分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资源优势,走畜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道路[24]。

3 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有:农民素质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正常的信息需求;网络成本较高,阻碍了信息化的普及;农业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低;信息技术实用性差,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还没有完成,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缺乏[25]。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建立在网络化的基础上。我国的农牧业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虽然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12]。我国畜牧业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畜牧信息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提供给用户的有效资源严重不足;畜牧信息技术成果应用程度低,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这也正是当前实施畜牧业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在畜牧业生产部门及基层畜牧场,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和传统畜牧业的束缚,信息技术的普及远远不能同其他行业相比,从事畜牧行业的人员平均素质也远低于其他行业部门,尤其是基层的管理人员及边远的农牧场,其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26]。

笔者认为,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立与完善及完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4 我国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1)网络化。信息技术发展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相互融合的高新技术。

2)智能化。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进步很快,在农业上的应用也将得到长足的进展。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和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现。

3)数字化。数字化内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原来的模拟信号被转换成数字信号,实现了在计算机网络上的高保真和快速传播,可以制成数字视频和音频信号在网络上传递,实现远程教育等;二是表现在科学计算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25]上。

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突破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数字农业应用服务系统,通过系统集成和应用示范,逐步建立我国数字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在统一的技术标准下,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开发,通过系统集成构建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初步形成我国数字农业技术框架。在我国不同生态经济类型和不同农业生产管理类型地区,对数字农业技术进行集成应用示范,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当地农业信息化的跨越发展,加速农业生产由传统、粗放、经验型向智能、精准和数字化方向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通过该行动的实施,突破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研究开发一批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初步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技术框架,加速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并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确化、远程化、自动化和虚拟化[1]。

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建设集约化、专业化和优质高效的现代畜牧业已经成为必然[27]。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及通讯技术,把畜牧信息及时与准确地传达到用户手中,实现畜牧生产、管理和畜产品营销网络化,加速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和升级,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26];改变传统的畜牧业模式,使农民依靠信息引导进入市场、组织生产,走畜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之路;加强对畜牧信息化工作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积极促进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24, 26]。当前,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所衍生的“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和“网络农业\"等均是数字农业的不同侧面,成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方向[28]。

笔者认为,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应逐步实现农牧业生产的操作的全面自动化以及完全智能化,并最终进入网络化农牧业。

5 我国农牧业信息化的作用

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必将大大推动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

作为21世纪农业的重要标志,发展数字农业及相关技术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必然选择的支撑技术,因此将数字农业确立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平台,符合时展的需要。数字农业展现了美好的前景,它将极大解放农业生产力,改变农业作业方式,实现农业生产质的飞跃[1]。先进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技术将有效地克服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的行业弱势。

强大的计算能力、智能化技术和软件技术,使农业生产中极其复杂和多变的生产要素定量化、规范化和集成化,改善了时空变化大和经验性强的弱点。将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A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相结合,加强了对影响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生产条件、气象、生物灾变和生产状况的宏观监测与预警预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控性、稳定性和精确性,并能对农业生产过程实行科学与有效的宏观管理[5]。信息自动化技术使现代的养殖业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是形成统一标准化饲养的一种优化养殖方式。它有利于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有利于解决人畜混居、相互交叉感染问题;有利于减少与外界接触,减少传染病的预防发生;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改善畜禽养殖环境和生产性能的发挥;有利于提高畜禽的品质;有利于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畜禽生产的宏观管理和相互之间的协调,从而促进畜禽业迅速发展,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29]。同时,利用计算机控制实现自动补料、补水和补光等作业,节约劳动力。另外,通过多媒体模拟,可以在最适宜时期扩大生产,在市场行情最佳时销售,从而获得最大利润[30]。

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和高效益化;通过计算机对来自于农业生产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及时采集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迅速地去控制系统中的某些设备、装置或环境,从而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检测、记录、统计、监视、报警和自动启停等,实现农业自动化生产和对自然环境的实时监测[4, 23]。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得以改造,农业生产效率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下降;加快新品种选育,提高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止水平,减少损失,增加产出,获得更大的效益,这将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能力,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水、土、气等自然资源,减少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29]。科学指导农业生产管理,增加农副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决策水平,最大限度避免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

6 结束语

推动农牧业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农牧业生产的全面自动化及数字化;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有利于农牧业生产的集中管理,有利于降低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不稳定性;有利于减少农产品市场波动,提高农业市场流通效率,从而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缪小燕,高飞.“数字地球”与“数字农业”[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04, 15(2): 30-33.

[2] Xu Zenghu,i Li Yingbo.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 intensive: the Case from China [C]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Management, 2007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Chengdu, 2007: 1-5.

[3] 付鸿瓒,解鸿博.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 J].

现代情报, 2008(6): 76-78.

[4] 佚名.农业信息化技术[EB /OL]. [2009-03-16].

http: // countryside. com. cn/[5] 胡伦赋.农业信息化研究[J].现代情报, 2002, (11): 43-45.

[6] 黄胜海,邹剑敏.对我国畜牧业信息标准化建设的探索[J].中国禽业导刊, 2003, 20(14): 9-11.

[7] 佚名.什么是农业信息化[EB /OL]. [2009-03-16].

http: // sd - taishan. gov. cn/sites/yantai/articles/F00000 /1 /1155301. aspx.

[8] 李道亮.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2007)[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9] 佚名.什么是农业信息化[N].中国财经报, 2005-12-28 (6) .

[10] 杜桂莲,张勇.浅谈农业信息化[ J] .现代化农业,2003(11): 23-24.

[11] 熊海灵,杨志敏.试论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化[ J].农业网络信息, 2004(5): 27-29.

[12] 邹剑敏,黄胜海.对我国畜牧业信息建设与应用的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 2007(1): 4-9.

[13] 张晓航.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 J].今日科苑, 2007(16): 30.

[14] 陈新文.为畜牧业插上IT的翅膀[ J].中国畜牧杂志,2003, 39(6): 42-43.

[15] 赵静,王玉平.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述评[ J].图书情报知识, 2007(6): 80-85.

[16] 佚名.农业信息化[EB /OL]. [2009-03-16]. http: // wzma. gov. cn/directionary/showarticle. asp? id =121&sort.

[17] 佚名.解放养猪业生产力的新技术-数字化养猪[EB /OL]. [2009-03-19]. http: // agr.i com. cn/doc/2008 /3 /19 /150228. htm.

[18] 吕晓燕,卢向峰,郝建胜.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现状[ 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4, 16(11): 121-125.

[19] 刘世洪.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20] 张建立,张建鑫,世昌.数字农业概述[ J].农技服务,2007, 24(9): 116.

[21] 佚名.数字农业和精确农业[J].北京农业, 2006(6): 4.

[22] 吴吉义.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现状分析[EB /OL]. [2006-07 -26]. http: // soft6. com /tech/9 /97096. ht-m.l[23] 佚名.什么是农业信息[EB /OL]. [2006-02-28].

http: // tzag. gov. cn/documents/docdetai.l asp? doc-umentid=137491&sub_menuid=101.

[24] 徐婷婷,付龙.加快畜牧业信息化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7(11): 118.

[25] 杜桂莲,张勇.浅谈农业信息化[J].现代化农业, 2003(11): 23-24.

[26] 刘宇,蒋国滨.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促进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3(4): 18.

[27] 赵颖波.让信息化促进现代畜牧业建设[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07(2): 1.

[28] 卢钰,赵庚星.“数字农业\"及其中国的发展策略[ 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3(4): 485-488.

第3篇

农牧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在驾驭农村市场经济中处于前置性的基础地位,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有力手段,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途径。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农业信息技术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没有农牧业的信息化,就没有国民经济的信息化,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农牧业信息化应当成为中国这个农业大国一种必然和必须的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农牧业信息化是一项亟待探讨而且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

1农牧业信息化的概念

1.1信息化信息化概念包括信息和信息化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与工业化和现代化一样,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3个层面和6大要素。所谓3个层面,一是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二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与关键;三是信息产品制造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6大要素是指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法规环境与信息人才。信息化就是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2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信息化是指农业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广义的农业信息化是指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的全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农业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贾善刚指出:农村信息化的概念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过程。

梅方权年认为,农村信息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应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装备现代农业,依靠网络化和数字化支持农业经营管理,监测管理农业资源和环境,支持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可以从4个方面来加以描述和概括:一是农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三是农业技术操作自动自控化;四是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农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

农业中所应用的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信息存储和处理、通讯、网格、多媒体、人工智能以及“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等。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大致有以下方面: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业信息获取及处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系统模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和农业计算机网络等。数字化作为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就是按人类需要的目标,对农业所涉及的对象和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的表达、设计、控制和管理。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数字农业主要包括农业要素(生物要素、环境要素、技术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数字信息化、农业过程的数字信息化(数字化实施和数字化设计)以及农业管理的数字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实质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营销以及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与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的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进程。农业信息技术就是实现农业各种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和贮存等方面的技术。

根据信息技术在农业应用领域的不同,主要分为气象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农业专家系统和农业自动化技术等。数字农业的本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农业生产力重要要素,将工业可控生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想引入农业,通过计算机、地学空间、网络通讯和电子工程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在数字水平上对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使农业按照人类的需求目标发展。

笔者认为,农业信息化是指涉农领域(农、林、牧、副、渔)所有对象的数字信息化,具体体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信息化、农业资源环境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农业市场流通的数字信息化、农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以及农民生活的数字信息化,应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3S”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实现农业的数字信息化,并付诸实施于农田精耕细作、病虫害防治、林区规划管理、畜禽渔业的生产操作自动化和数字化管理以及农民生活消费的网络信息化等方面,集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以及网络科学等高端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领域。

1.3畜牧业信息化

畜牧业信息就是对畜禽品种资源的遗传育种、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疫病防制、器械设备、畜产品加工及其经济利用的有关理论和应用研究中表现出来的信息,主要包括各种畜禽遗传育种信息、饲料营养信息、畜禽经济信息、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疾病防治信息以及专家人才信息等内容。根据畜牧业结构和研究内容,畜牧业信息可以划分为畜牧业自然资源信息、畜牧业生产信息、畜牧业科技信息、畜牧业经济信息、畜产品市场流通信息、畜产品加工信息、疫病防治信息、饲料营养信息、器械设备信息和单位属性信息等类别。畜牧业信息化指的是在畜牧业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在畜牧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各个环节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工具,实现畜牧业的科学化与智能化过程。畜牧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种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

畜牧业信息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领域:一是畜牧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包括畜禽疫病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各个方面;二是畜牧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包括与畜牧业经营有关的经济形势、畜禽供求、国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物资购销和物价变动等;三是畜牧业科学技术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快捷与方便的特点,改变传统的畜牧业技术推广方法和手段,加快科技成果的传播和转化,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四是畜牧业市场流通信息化,指畜牧业生产资料供求信息、动物产品流通(需求量)及收益成本等方面的信息化。畜牧业信息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畜牧业信息服务系统化和网络化;畜牧业生产设施装备信息化;畜牧业技术操作机械化和自动化;畜牧业管理决策信息化;畜牧业劳动者的信息化和知识化等。

笔者认为,畜牧业信息化是指畜牧业饲养设施的操作自动化及数字信息化、畜牧业生产管理的数字信息化、畜牧业经营管理的数字信息化、畜牧业市场流通的数字信息化和畜牧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等,运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3S”技术、通信以及网络技术,实现精细饲喂、科学育种、饲养环境的监控、疫情监测、疾病防治以及产品溯源等。

2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

2.1国外发展状况世界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3个阶段:第1阶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广播、电话通讯信息化及科学计算阶段;第2个阶段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知识处理阶段;第3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数据库开发、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的新发展阶段。

农业自动化技术在美国、西欧和日本已广泛应用于工厂化养殖、工厂化蔬菜花卉生产、仓库管理、环境监测与控制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如配合饲料全部生产流程的自动控制、日光温室中温湿度控制、灌溉及采收自动化控制。通过研制和使用农业机器人,代替人从事一些繁重的农事操作,如苹果收获、挤奶、喷药、组织培养以及作物育种等方面。

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将计算机应用逐步推广到农场范围。典型的农业信息化系统有:1975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创建了AGNET联机网络,现在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美国国家农业书馆和美国农业部共同开发的AGRICOLA;信息研究系统CRIS可提供美国农业所属各研究所、试验站和学府的研究摘要。

美国计算机在农牧业信息化中的应用已相当普遍。譬如:畜禽饲养的计算机化,有管理猪生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农业机械化的计算机以及在在农副产品加工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其中,计算机在温室环境方面的应用最显其能。

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农林水产省就“人工智能与农业”专门组织了一个调查委员会,列出了知识工程在农业中应用的一整套实施项目;日本已建立了一些农业生产自动化管理系统,如植物工厂的蔬菜生产管理系统(菠菜、番茄、黄瓜、茄子、西红柿和草莓等已进入批量生产)、陆田水田耕作、畜牧生产、家畜卫生系统、农业工程和机械管理系统等。

德国在农业科学研究中,已广泛使用电子、信息技术等监测和自动控制各种试验场所的温度、湿度、光照时间和强度、风向风速等各项要素,均自动监测和记录;德国还研究出许多用计算机编程控制的试验仪器和设备;在农业生产中,装有遥感地理定位系统的大型农业机械可以在室内计算机自动控制下完成各项农田作业。

荷兰在畜禽养殖基础设施以及温室种植方面的信息化工作水平处于世界前列。荷兰的科研人员在十多年前应用数字化技术,在奶牛自动饲养管理系统Porcod系统的基础上研发成功母猪自动饲养Velos管理系统。

目前,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各方面:农业信息网络技术、农业数据库系统、农业管理系统、农业专家系统、“3S”系统、农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精准农业、生物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图书馆技术。

2.2国内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始进入我国农业领域,少数农业研究机构开展了计算机农业应用研究,从此农业信息化逐步在我国农业生产当中得以发展应用,具体发展阶段。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阶段

阶段时间主要内容起步阶段1981-1985年科学计算、科学规划模型和统计方法应用普及发展阶段1986-1995年数据处理(EDP)、大型数据库的建立和MIS系统开发提高阶段1996-2000年国家在“攻关”和“863”项目中都分别设置农业信息技术重大专题和课题快速发展阶段2000至今农业信息化技术全面向农业生产实际渗透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些重要成果,不少成果已得到应用,有些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建立了“中国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动态监测系统”。

中国国家科技部从1990年开始连续支持“农业智能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数字农业”渐成气候,已研制出棉花、水稻、芒果等多种作物的生育全程调控和农事管理专家系统,以及鱼病防治和苹果生产管理专家系统。“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等部门继续加大对以“数字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以“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和“网络农业”等内容为切入点,组织实施“数字农业科技行动”。通过该行动的实施,突破一批“数字农业”的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研究开发一批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初步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技术框架,从而加速了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

2003年,科技部“863计划”在生物与现代领域启动实施了“数字农业技术研究示范”重大专项。这些专项以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研制一批数字农业产品、开发数字农业技术平台、集成示范应用为目标,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及示范应用体系。在农田信息自动采集、农田植物生长模拟与数字化设计、稻麦品质遥感检测、数字化种植技术平台构建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主题连续支持“农业智能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已研制出棉花、水稻、芒果等多种作物的生育全程调控和农事管理专家系统,以及鱼病防治、苹果生产管理专家系统。由农软开发的农牧场管理系统、育种分析系统和目前尚待完善的实验室数据分析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已在部分科研管理部门和现代化农牧场推广使用。现在,国内研制的多媒体小麦管理系统(WMS)和棉花生产管理系统(COTMAS)都可以应用于生产。我国与世界各国一样,畜牧业信息建设与利用也是从单机到网络的一个发展过程。在单机应用方面,主要用于生产管理和决策应用。我国畜牧业充分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资源优势,走畜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道路。

3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有:农民素质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正常的信息需求;网络成本较高,阻碍了信息化的普及;农业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低;信息技术实用性差,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还没有完成,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缺乏。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建立在网络化的基础上。我国的农牧业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虽然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我国畜牧业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畜牧信息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提供给用户的有效资源严重不足;畜牧信息技术成果应用程度低,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这也正是当前实施畜牧业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在畜牧业生产部门及基层畜牧场,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和传统畜牧业的束缚,信息技术的普及远远不能同其他行业相比,从事畜牧行业的人员平均素质也远低于其他行业部门,尤其是基层的管理人员及边远的农牧场,其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笔者认为,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立与完善及完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4我国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1)网络化。信息技术发展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相互融合的高新技术。

2)智能化。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进步很快,在农业上的应用也将得到长足的进展。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和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现。

3)数字化。数字化内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原来的模拟信号被转换成数字信号,实现了在计算机网络上的高保真和快速传播,可以制成数字视频和音频信号在网络上传递,实现远程教育等;二是表现在科学计算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上。

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突破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数字农业应用服务系统,通过系统集成和应用示范,逐步建立我国数字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在统一的技术标准下,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开发,通过系统集成构建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初步形成我国数字农业技术框架。在我国不同生态经济类型和不同农业生产管理类型地区,对数字农业技术进行集成应用示范,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当地农业信息化的跨越发展,加速农业生产由传统、粗放、经验型向智能、精准和数字化方向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通过该行动的实施,突破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建立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开发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研究开发一批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初步构建我国数字农业的技术框架,加速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并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确化、远程化、自动化和虚拟化。

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建设集约化、专业化和优质高效的现代畜牧业已经成为必然。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及通讯技术,把畜牧信息及时与准确地传达到用户手中,实现畜牧生产、管理和畜产品营销网络化,加速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和升级,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改变传统的畜牧业模式,使农民依靠信息引导进入市场、组织生产,走畜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之路;加强对畜牧信息化工作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积极促进畜牧业信息化的发展。当前,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所衍生的“精准农业\"、“虚拟农业\"、“智能农业\"和“网络农业\"等均是数字农业的不同侧面,成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方向。

笔者认为,我国农牧业信息化应逐步实现农牧业生产的操作的全面自动化以及完全智能化,并最终进入网络化农牧业。

5我国农牧业信息化的作用

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精确化与数字化将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结果,必将大大推动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方向发展。

作为21世纪农业的重要标志,发展数字农业及相关技术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必然选择的支撑技术,因此将数字农业确立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平台,符合时展的需要。数字农业展现了美好的前景,它将极大解放农业生产力,改变农业作业方式,实现农业生产质的飞跃。先进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技术将有效地克服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的行业弱势。

强大的计算能力、智能化技术和软件技术,使农业生产中极其复杂和多变的生产要素定量化、规范化和集成化,改善了时空变化大和经验性强的弱点。将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A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相结合,加强了对影响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生产条件、气象、生物灾变和生产状况的宏观监测与预警预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控性、稳定性和精确性,并能对农业生产过程实行科学与有效的宏观管理。信息自动化技术使现代的养殖业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是形成统一标准化饲养的一种优化养殖方式。它有利于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有利于解决人畜混居、相互交叉感染问题;有利于减少与外界接触,减少传染病的预防发生;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改善畜禽养殖环境和生产性能的发挥;有利于提高畜禽的品质;有利于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畜禽生产的宏观管理和相互之间的协调,从而促进畜禽业迅速发展,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同时,利用计算机控制实现自动补料、补水和补光等作业,节约劳动力。另外,通过多媒体模拟,可以在最适宜时期扩大生产,在市场行情最佳时销售,从而获得最大利润。

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村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和高效益化;通过计算机对来自于农业生产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及时采集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迅速地去控制系统中的某些设备、装置或环境,从而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检测、记录、统计、监视、报警和自动启停等,实现农业自动化生产和对自然环境的实时监测。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得以改造,农业生产效率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下降;加快新品种选育,提高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止水平,减少损失,增加产出,获得更大的效益,这将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能力,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利用水、土、气等自然资源,减少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科学指导农业生产管理,增加农副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决策水平,最大限度避免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

第4篇

荷兰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和经营模式

荷兰,这是欧洲的一个小国:人口1600万,相当于我国的上海市;国土面积4万多平方千米,农业劳动力约占总就业人口的3%,农产品净出口超过美国高居世界第一,这与荷兰农业产业化经营密切相关。荷兰高度发达的产业化经营是其农业最主要的特征,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的专业化。荷兰的农业企业大多是私营家庭农场,多数采取了专业化的生产方式,生产高度专业化,完全从市场和效益出发确定生产和经营,市场高度细分,赢得了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生产专业化带来了农产品的高度商品化,也为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经营和利益的一体化。荷兰大多数农户在把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一体化经营的同时,还形成了利益均享、风险共担的利益一体化。

服务体系社会化。荷兰农业合作社作为荷兰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对荷兰农业的产供销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农民自愿参加的合作社体系,把荷兰全国农业凝成了一个整体,各地农业企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任一环节上都实现了社会化服务。

管经营理公司化。所有农户和农场都是依法注册的公司法人,独立经营,利润最大化是其生产经营的目标,进行公司化管理和成本核算。

高度产业化经营离不开相应的经营模式的支撑,其主要基本经营模式有 3 种:

市场与农户对接模式。这是荷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形式,市场与农户对接模式又具体表现为“拍卖市场”与农户对接和超级市场与农户对接两种模式。“拍卖市场”与农户对接模式是荷兰农产业化经营的特色模式。“拍卖市场”在荷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在国际上久负盛誉。“拍卖市场”实现了农产品供需双方的谋面,打开农产品的销路。同时,拍卖过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利于形成合理的市场价位,既保护了农户的利益,又调节了供求关系,优化了资源配置等。除此之外,以超级市场为中心对接农户的农业一体化经营模式在荷兰也很流行。

合作社与农户对接模式。荷兰的农业合作社广泛存在并发挥作用于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和农业信贷、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等多个领域。荷兰农业合作社表现出如下特点:合作社完全基于农民自愿和农民之间的协定而存在,进行民主管理,所有参加合作社的农民对自身的生产都付有完全责任和享有完全的独立性;合作社完全独立,不依附于政府,其活动不受政府的干预;合作社实行多重会员制,即一个农民可以同时成为几个合作社的社员;为了保护合作社的利益,全部农业合作社都被组织于全国农业合作局,全国农业合作局的职责主要是代表合作社的利益,协调合作社之间的关系,协调合作社与其他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推动合作社事业的发展。合作社在农业技术交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合作社的加工、销售活动,使农户与合作社之间形成了紧密联系,发展了农业一体化经营。

企业与农户对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一些农产品加工或贸易的龙头企业直接与农户连接,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一体化经营。由于拍卖市场的异常活跃,所以这一模式在荷兰不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

荷兰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经验

荷兰农业的现代化,是全方位的现代化。荷兰农业奇迹的实现,不仅体现在恰当的农业发展战略,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服务,坚实的教育基础,也得力于政府的政策和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荷兰农业一体化经营和农业发展获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就是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农业资源的配置和优化组合,农业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比较优势。荷兰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农业的比较优势出发,坚持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结构组合,即对于农业优势领域就多发展、快发展、多出口,对于农业非优势领域则少发展、慢发展甚至不发展,以进口来弥补国内消费,如谷物、豆类、油料以及发展畜牧业所需要的大量饲料等,主要依靠进口,每年进口粮食 440万-650万吨,其中小麦220万-270万吨,粮食自给率只有30%,小麦自给率大致为45%,这样就形成了以能够集约使用土地的园艺业和畜牧业为主体的农业结构。在荷兰农业构成中,畜牧业的份额超过了55%,园艺业的份额为35%,大田种植业所占份额只有10%,而谷物种植业所占份额则还不到1%,谷物生产在荷兰农业中已经微不足道。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进口那些非比较优势产品,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既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又提高了农业的外向度,实现了农业的有效发展。

高度重视市场体系建设。荷兰的市场体系建设非常完备,具有非常发达的农产品交易系统,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农产品营销制度,把农产品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项活动连接为浑然一体的农产品营销链。政府极为重视市场体系建设,制定并维护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公平的交易制度,维护市场秩序,对市场交易活动严加监管,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

为农民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为了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资金约束问题,荷兰发展了农民合作金融制度。农民合作金融制度的组织资源是农民合作银行,该农民合作银行1896 年成立,是世界上较早的农民合作金融组织之一,现已赫然成为荷兰国内第二大银行并跻身世界400强银行之列。农民合作银行以向其社员提供信贷支持和其他金融服务为主要职能,其强大的信贷资金来源有赖于其所吸收的存款和经营活动,目前在全荷兰农民的信贷中,90%以上的信贷来自农民合作银行。政府并不向农民合作银行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也不对农民合作银行的经营活动进行干预,政府的作用在于为农民合作银行的存在提供安全保障,并为其发展创造必要的外部社会条件。

为农业构建坚实的科技基础。荷兰有着良好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系统,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是荷兰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3大基石。政府非常重视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基础作用,把促进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事业的发展确定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农业教育由初等、中等、高等和大学 4 个层级构成,已然形成了相当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在正规农业教育之外,还存在着相当完备的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系统,培训系统的触角可伸展至农村的每个角落,同业农民自发组织建立并加入学习俱乐部,在俱乐部里相互切磋和交流农业产业经营经验。荷兰农民因为教育具有了较高的素养,多数都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能够紧跟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潮流。农业科研和推广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科技后援保证,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科技进步是荷兰农业高速增长的核心力量。政府保证了农业教育和科研的充足经费。

农业一体化的政府管理,处处彰显农民利益。荷兰政府对农业实行一体化行政管理,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发展提供了组织制度方面的保证。荷兰农业部作为中央政府管理农业的强大的农业行政管理机构,其职能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及国际贸易,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及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农业技术服务,农产品质量监督,农业政策以及对农业和农民的财政支持等方面,构筑了针对农业的完整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面临一系列必须解决的问题,如龙头企业规模不大,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未建立良性利益连接机制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荷兰现代农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助于解决我国自己的问题。荷兰农业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大致可归纳为:

市场化和外向型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条件。荷兰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和效益之大为世界所罕见,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产品准确定位于欧洲广阔而发达的农产品市场。如果没有广阔的市场销路,农产品积压,农业产业化经营必将难以为继,产业链难以流转,产、加、供、销的良性循环系统就会出现“短路”现象。中国作为有 13 亿人口的消费大国,发展农业产业经营应当与国外市场占领国内市场共进,一方面要开辟境外市场,走外向型发展之路,同时也要广泛地占领国内的消费市场。

集约化经营和深度加工增值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益的基本路径。荷兰农业产业化最重要的经验之一就是对农产品的大进大出、深度加工增值和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所谓大进,就是大量进口初级农产品;所谓大出,就是将本国生产的与国外进口的初级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使其附加值大大提高,然后再出口创汇,从而使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弱,特别是深度加工增值效益低,正是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的原因之所在。因此,增强农产品深度加工增值能力,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是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要创建良好的农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重在政府的财政投入。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但力度仍显不够。在财政经济明显转好的情况下,每年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占农业生产量总值的比重一直处于4%左右,这一比例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也算是很低的;财政对农业投入占财政总投入的比重一直徘徊在7%-8%,如果扣除具有广泛外部性的水利基础设施等投入,这一比例则更低,仅为4%-5%,这种投入力度对增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显然是不够的。

走股份合作制道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社会化程度是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条件和必然取向。荷兰农业经营管理走的是一条由农户自愿组织与由政府进行区域生产经营指导相结合的股份合作制道路,其经营管理的社会化程度很高。这种股份合作经营管理机制也很适合中国当前的情况。目前,中国许多地方实施的“公司+农户+基地”的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已经横跨了产、供、加、销及信贷等多个行业领域。沿着这种股份合作制道路不断前进,必将加速提高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程度。

第5篇

【关键词】生态林业 建设 意义 策略

生态林业,指的是将能量和物质投入到林业系统当中,在保证生态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之上尽可能的促进生态林业系统的输出,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林业的能量转化率以及生产率。然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态林业的价值还没有实现充分的发挥,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努力探索。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建设生态林业的意义进行了重点分析,之后提出了建设生态林业的几点策略,旨在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一、建设生态林业的意义

(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建设生态林业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基础保障。资源的使用与保护二者之间的平衡是判别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关键标准之一。现阶段,生态经济的发展对于环境革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森林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在生态经济的发展中表现出了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因此,建设生态林业是实现生态建设最为根本的举措。

(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

建设生态林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对林业的保护,以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则是保证经济林业的多样化,并确保林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平衡发展,从根本上符合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另外,森林资源的发展需要以系统为依托,植物资源的建设需要以经济发展作为支持,而生态林业的建设为以上这些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还为科技发展的生态化奠定了环境基础。

(三)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加快现代化建设是建设生态林业另一价值体现。一个国家的发展脱离不了经济建设,而建设生态林业的核心就在于⑸态林业和经济发展二者实现有机结合,进而实现林业和经济利益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从林业发展来看,其所提供的多样化生物资源和良好生态环境是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我国生态经济建设的内容集中体现在生物资源开发、绿色食品开发、旅游产业开发等方面,同时也是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要环节。

(四)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根本举措

建设生态林业是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当中,过度的人类活动对于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人均环境变得越来越少,乱砍滥伐则使得绿色植物受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加剧了土地沙漠化,对于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而生态林业的建设能够有效改善环境污染状况,在减少水土流失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成效。

二、建设生态林业的策略

(一)建设生态林业的原则

(1)实效性。建设生态林业首先要坚持实效性的原则,生态林业的建设应对效益予以高度的关注,在生态合理发展的范围当中将生态林业转变成为经济优势,同时对森林、生物和环境等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采取有效有段来实现投入的最小化和产出的最大化。

(2)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建设生态林业需要遵循的另一原则,这里所说的因地制宜,指的是结合生物和环境相适应的规律,合理的对生物种群进行规划;为了保证生产结构多样化和树种多样化,要根据林地区域的主要发展方向进行布局,适宜放牧的区域发展牧业,适宜开垦的区域发展农业,从而实现森林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3)合理组合。建设生态林业还需要坚持组合合理的原则。合理组合原则也被称之为是优化组合原则,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的组合,即在进行生态林业建设的过程当中,应对物种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搭配,在有限的发展空间当中实现物种之间的相互支撑和促进,从而实现区域生态的和谐发展。

(二)建设生态林业的方法

(1)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建设生态林业可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管理的方式,根据森林具体用途和生产经营目的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同时按照这两种类型林的各自特点和规律对资源的培育方式、组织经营形式、管理制度、经营政策等予以进一步的明确;通常情况下,生态林采取事业管理的办法,由政府和社会支持;而商品林则采取企业化的经营方式,以市场调节为主。

(2)确保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生态林业的建设还应该和其他产业之间实现有机融合。生态林业是外部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在缓解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将生态林业建设与加工业、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实现结合,做到科学统筹,实现生态森林功能的齐全化,更好的发挥出其在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空气条件改善等方面的功能。

(3)改变林业建设投入机制。生态林业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而其建设投入机制也区别于其他产业。首先,财政和金融等部分应进一步加大对生态林业建设项目的投入比例,保证林业配套资金的充足;其次,实现资金筹措渠道的多元化,各级财政在安排资金时应对生态林业重点工程予以倾斜;再次,构建林业基金制度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最后,进一步完善劳动积累工制度。

(4)坚持依法治林。坚持依法治林是建设生态林业的重要保障。林业法制建设的加强需要以新形势下林业建设的实际特点为依据,一方面要实行林度用途管制制度,另一方面还要严格林地征用和林种改变的审批手续,严禁毁林开垦现象的发生,为生态林业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环境。

第6篇

文章中提到的农业区域化管理不但包括了在农业经济领域的区域化管理,还包括了在社会领域和技术领域的管理。首先,农业区域化管理需要在经济领域达到一定的目标,这就需要从本地的经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地区资源和环境优势,通过建设完善的第二、第三产业来促进本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完善的资源配置来提高本地区的经济管理水平;其次,形成良好的协作组织是保证农业区域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再次,管理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采用科学的技术和手段,不断创新发展。农业发展不能只是从局部着手,要放眼整个大局,促进区域和其他地区的协作。

2农业生产区域布局优化的评价原则

在当前的农业区域化生产过程中,对于农业布局有着严格的限制,必须从当地的资源情况出发,打造具有专门特色的具有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多方位市场,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转型和优化,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我国农村的经济效益水平。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注重从地区优势和特色出发,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技术优势和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通过合理的分工实现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和专业化;另一方面要从当前农业的基本情况出发,打造具有战略意义的农产品,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注重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结合起来,促进三者的和谐发展,保障农业生态平衡,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区域化经营的良好开展。

3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的对策

3.1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当前在我国的农业经济中,仍然是以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为主,所以在进行结构调整时,主要就是针对这些领域。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第一是要突出优,在种子的选择上一定要是良种;第二是要体现出农业的生态优势;第三是要突出农业的高效和高质量,不但包括经济农作物的选择上,还包括对具有更高潜力的农产品的开发和引种上。我国当前进行农业区域化经营主要是从形成具有更高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出发,打造专属的具有高效高质的品牌产品。

3.2促进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品产业化发展

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就要改变以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养殖,而是从农业品的加工、储存、运输等领域出发,完善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的内在价值。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对农产品进行再次加工,突出农业的产业链经营方式,带动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经营;第二是培养更多的个人和组织,打造多样化的农业经济主体,促进农业经济领域的全方位发展,提高农业市场的活力与水平;第三是提倡中介组织的发展,扩大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业市场的营销水平,扩大农产品市场的规模;第四是要形成与产品市场相关的各个领域,包括信息市场、技术市场、资本市场等等,不断对农业市场进行优化和调整,从而实现农业区域化经营的目标。

3.3创名牌农产品,形成新的区域特色

在区域化经营过程中,将农产品做成品牌是必然的趋势。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市场的接轨程度不断加深,参与市场竞争的力度不断加大,所以农产品只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才能更好的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知名度和关注度,才能带动农产品质量的提升,从而在国际竞争中获取优势。我国开展农业区域化经营为建立农产品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区域化经营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本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建设农产品品牌的树立,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致富,也可以实现对农业产业的调整和优化,所以打造农产品品牌,可以更好的将本地区的资源进行整合,逐步凸显地区特色,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水平。

3.4全面推进农业科技

当前在粮食种植中,耕地资源的缺失使得粮食产量必须依靠新科技,所以在农业区域化经营过程中,一方面是对种子进行优化和更新换代,不断培育具有高素质水平的种子,另一方面是在技术方面进行革新,促进农业生产的高效和优化,通过对各级人员进行科技培训,从而不断提高农业的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经常发展。

3.5专业大户在区域化生产格局中的作用

第7篇

[关键词]战略管理并购发展趋势

企业战略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企业管理总体框架中,战略管理由于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的特点,把握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发展战略,那么这个组织就没有灵魂,就不可能聚合与铸就一支能征善战之师,就不可能有前途。中国企业已经进入战略制胜的时代。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含义

斯坦纳在1982年出版的《企业政策与战略》一书中指出:企业战略管理是确定企业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确定企业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大多数专家或学者总体认为,战略管理是指对一个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包括公司在完成具体目标时对不确定因素做出的一系列判断。

制定一个符合企业自身发展,关系企业利益的发展战略固然重要,但是战略制定后的实施更是一个重点加难点的工作。战略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内部投资(内部发展)、并购与合作。本文仅就并购相关战略做一些浅析。

二、并购的战略分析

并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快速聚集资本的有效途径,和内部资本积累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随着企业规模和实力的不断扩大,并购整合已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1. 并购的含义

并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和企业收购的简称,通常是指吸收合并。广义的并购是指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此外还包括分立、分拆、资产分离等形式。并购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实践中并购形式的创新在不断地丰富着并购的内涵和外延。

2.并购的意义

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一种内在机制。优势企业要发展,劣势企业要生存,必然寻求并购。企业并购对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可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促进存量资源再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企业改制、改组、改造的有效经济机制。

(1) 企业并购是扩大企业规模,促进企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并购是加速企业扩大规模,向集团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世界范围内产业组织的演变史可以看出,企业并购是培育大企业的土壤,许多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大财团都是在不断兼并与收购中成长起来的。

(2)企业并购有利于减少投资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

对并购企业来说,并购也是一种投资方式,而且是一种战略性的投资方式。并购与其它投资方式相比,有两个明显的优势:一是可以通过直接利用目标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尽快实现投资效益。二是节约交易费用。并购方式涉及的对象与部门少,特别是在目标企业处境不佳时,办理并购手续简单,交易费用低,是一种低成本扩张,比新建企业见效快、资金省、效益高。与此同时,企业并购是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的联合和重组,它使企业不需投资就能拓展市场,节省资金筹集、人才招聘与培养以及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成本。

(3) 企业并购有利于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意识,实现多样化经营,增强抗风险能力。

企业为了避免被兼并,或为了达到兼并其它企业的目的,会加强管理,强化风险与忧患意识。同时,企业间的混合兼并可以使企业增加产品种类,实行多样化经营,避免企业由于产品单一而出现的经营风险。

三、“中粮集团收购蒙牛”的案例分析

1. 中粮集团简介

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于1952年在北京成立,是一家集贸易、实业、金融、信息、服务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横跨农产品、食品、酒店、地产等众多领域。1994年以来,一直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1998年底,中粮被列为中央大型企业工委管理的163家国有重点企业之一;1999年上半年,中粮开始实施重组、改制,并在香港整体上市;1999年底,中粮被列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目前。中粮集团已经成为国家控制国内食品、粮油等经济的重要企业之一。

2. 中粮集团并购扩张之路

宁高宁自2004年空降到中粮集团以来,中粮集团的系列动作包括:重组新疆屯河,重组中谷,重组中土畜,控股丰原生化,招纳华润酒精,收购深宝恒,控股丰原生化,接盘五谷道场。在09年,中粮又完成了对乳制品行业的收购,而它收购正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一个巨头--蒙牛。现在中粮可称得上是食品产业的航母。

3.中粮并购蒙牛后带来的优势与困境

中粮成功收购蒙牛后所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并购后是否能顺利整合从而达到预期所料想的各种经济效应,如何使两个企业合并后达到最大的效应也是宁高宁所面对的难题。

(1)中粮并购蒙牛后带来的优势

中粮是中国食品行业的龙头老大,多年来一直通过并购的方式整合和打造中国食品行业完整的产业链。对于国外来说,可以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国内来说,可以减少国内同行业内企业之间竞争,节约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的交易成本,提高产业的各方面的效率。

中粮收购蒙牛,提高了蒙牛的竞争力,由于有中粮集团这样重要的产业链做后盾,使得蒙牛能够进入持续快速的发展道路上来。另外,中粮进军乳品行业,对于当时信誉低迷的中国乳业来说,无疑是带来了一丝暖流。

同时,中粮能够成功的收购蒙牛,对那些到海外去搞盲目收购的中国企业敲了一下警钟。以前的国内企业片面的认为国内没有好的兼并对象,盲目地到海外搞收购。结果却因为不能足够了解海外的文化、习俗、行业法规等原因,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像TCL集团收购法国的汤姆逊公司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反例。

(2)中粮并购蒙牛后面临的困境

中粮集团入主蒙牛,这两大集团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否能够融合。虽然宁高宁在两大集团重组时,一再强调在此项交易中,中粮集团是长期持股的战略投资者,不参与蒙牛的具体经营管理,不改变现有的经营团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不改变目前的战略方向。但是不可否认,当蒙牛的战略目标和中粮的战略目标发生冲突时,宁高宁不会坐视不管。

中粮的纵向型全价值链战略模式,尽管其最大好处是可以做到规模经济、协同效应以及符合产业集群大势下的占位效果。但正因为如此的长的产业链条,企业也必须同时能够经受住两大核心挑战:一个是整个管理系统的市场化运营能力和反应能力;二个是现金流的充裕保障能力和资本投入所产生的风险自控与消解能力。因此,中粮集团是否真正使得蒙牛集团重振旗鼓和继续发展提供资金和资源的支持空间,是一个令人费解的未知数。

两个集团合并后人力资源整合方面能否做好也是一个挑战。尽管两个集团的员工和农业、畜牧业以及乳业都有一定的交集存在,然而正是由于这些交集使得两个企业的员工合并后会不会就某些问题产生矛盾也是未知。

并购整合的人力资源配置是一项敏感度较高的工作,并购方关于目标企业不充分的人力资本及相关信息,使其在并购过程中不能充分地考虑和利用人的因素,把握不好并购后裁员的时机与火候等都不是简单的问题。两个集团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组织文化,这种文化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排异性,因此对于文化的整合以及经营理念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合并双方共同努力,必要时候还要借助于外界的力量。

四、企业并购的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企业并购的成功而迅速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那么,今后企业并购的发展趋势将是如何呢。调查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已步入并购重组联合的十年黄金时期。当前,在企业所进行的战略调整的作用下,中国企业并购正显现出以下四大趋势:(1)以生产上下游要素整合为目的的纵向并购日益活跃。(2) 以同行业整合,推动企业由大变强、由强变优的横向并购将全面展开。(3)大型企业间的强强联合加速,混合并购渐入。(4)企地结盟,异地并购趋于活跃。

通过对中粮集团收购蒙牛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并购对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不断地发展壮大,才能在竞争中求得自身的生存,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0.

[2] 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8篇

关键词:中外蛋业;产业化历程;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9-0051-05

在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各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业产业化经营首先适于在市场需求量大、产业链长(产业关联性强)、技术含量高、加工增殖空间大、流通周期短、易于专业化生产的农产品行业中率先发展,如养鸡业、乳制品业、畜牧业、果品业等,其中养鸡业是较为能够集中体现如上基本特征的农业产业。因此,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源地的美国,以及对于中国具有借鉴意义的亚洲各国,如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均最早出现于养鸡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科技进步、产业格局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限于发展条件及传统农业产业结构的制约,理应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前导产业的中国蛋业,其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尽管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蛋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中国蛋品的生产与销售仍然停留在主要依赖于大量的处于分散状态的农业养殖户的粗放式经营方式。蛋品产业的产、供、销一体化程度、生产规模、蛋品品种结构、产品深加工率,以及蛋品的技术标准和品质控制等,无论与国外发达国家蛋品同行业发展现状相比,还是与国内相关联的奶制品产业和肉制品产业相比都严重滞后。

一、国际蛋品产业化演变轨迹及基本特征

纵观国际蛋品产业的发展历程,在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高度商品化的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蛋品产业化经营方式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无论是欧洲、美洲,还是在亚洲)蛋品行业发展轨迹来看,其产业化过程基本上都经历了从分散生产到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过程。以农业产业化发祥地――美国为例,其蛋品产业发展过程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如表1所示。

目前,发达国家的蛋品产业已经完成了从饲料生产,到蛋鸡饲养、蛋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服务等全过程完整的产业链整合,现代农业的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运作的基本特征十分突出。

1.国际蛋品产业市场集中度高

发达国家蛋品产业已经完成了从农场经济向高度专业化、一体化经济形式的过渡,明显地形成了集约化产销体系,体现其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产业集中度高等基本特征。以美国为例,2004年美国100万只蛋鸡以上的公司总数已经达到62户,其中前10位的禽蛋生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40%,如表2所示。

2.蛋品深加工制品比重大

世界蛋品工业的发展已有百年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达国家蛋品深加工制品的市场消费率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如表3所示)。蛋品深加工制品主要指蛋粉、冷冻蛋、低温消毒的液态蛋,这些蛋制品不仅直接用于食品业、食品加工业、食品服务业,还用于做工业、制药业的原料和辅助品。近年来,由于蛋品深加工产品具有使用便利、易运输、易储存、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发达国家的深加工产品占蛋类消费的比重呈越来越高的趋势。

2.蛋品深加工制品比重大

世界蛋品工业的发展已有百年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达国家蛋品深加工制品的市场消费率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如表3所示)。蛋品深加工制品主要指蛋粉、冷冻蛋、低温消毒的液态蛋,这些蛋制品不仅直接用于食品业、食品加工业、食品服务业,还用于做工业、制药业的原料和辅助品。近年来,由于蛋品深加工产品具有使用便利、易运输、易储存、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发达国家的深加工产品占蛋类消费的比重呈越来越高的趋势。

目前,中国蛋品产业发展滞后的主要矛盾是日益提高的蛋品市场需求与分散的小生产经营规模并存,其发展程度与现阶段发达国家的蛋品产业化发展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生产经营高度分散,产业化程度不明显

自1985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蛋品生产国和消费国,连续20年保持世界第一产蛋大国的地位,蛋品产量超过世界蛋品产量的40%,比第2位到第30位的产量总和还要多。但是,一方面蛋品消费总量巨大,且逐年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蛋品集中生产程度和产业化发展水平比较低下,长期徘徊在以小农经济为主体、以分散生产为特征的经营模式上。根据各蛋品生产企业的网上数据搜集汇总,全国产量前12名的蛋鸡生产企业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仅为0.41%(如表5所示),说明中国蛋品生产的产业化道路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由于产业化水平低,蛋鸡养殖过于分散,防范措施不当,近几年禽流感在中国许多省份相继发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蛋业的发展,蛋品产业升级的形势比较严峻。

2.加工制品率过低,产品结构单一

中国的蛋品市场主要以消费初级产品――鲜蛋为主,中国蛋品的加工制品率仅在6%左右。在中国的蛋类深加工制品主要是指再造蛋,包括咸蛋和松花蛋,与西方具有可比意义的蛋品深加工制品比率还不足2%。在中国各大型超市中,各类肉制品和奶制品均占据半壁江山,而鲜蛋及其制品却形单影只,相形见绌。蛋品的市场消费结构十分单调,与发达国家相比,尤其与英、日、美三国相比差距较大。

3.蛋品市场消费量大,标准绿色蛋品比重失衡

尽管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绿色食品工业无论从品种上还是从产量上发展迅速,但是作为生命蛋白主要来源的“肉、蛋、奶”铁三角之一,在中国居民日常生活消费中占据显著地位的蛋品及蛋制品,在中国绿色食品中所占比重与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相比严重失衡。根据中国绿色食品网(2004年)统计数据,随着消费者对于绿色食品的消费意识和需求的逐年提高,绿色食品个数从127个增加到9 728个,年平均增长率为35.41%;绿色食品产量从15万吨增加到6 30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53.1%。但在绿色食品主要产品产量比重中食用植物油0.69%;面粉1.39%;蔬菜6.54%;液体乳及乳制品7.32%;大米7.39%;水果9.47%;肉类0.34%;茶叶0.30%;水产品0.06%;其他66.54%。几乎不见绿色蛋品踪影,表6中数据说明中国绿色蛋品产业相对市场需求的发展严重滞后。

4.

企业科技开发后劲不足,蛋品加工技术落后

由于蛋品产业中的企业经营规模小、产业化经营程度低,市场蛋品价格又处于无序的竞争状态,企业科技开发能力不足,依靠先进技术生产的高附加值蛋品在中国仍然空白。少数有能力的企业只能够进行初级的蛋品加工,如生产蛋白粉、蛋黄粉等低附加值产品,经济效益比较低。中国的蛋品加工企业用于蛋品深加工的资金的技术研发的投入明显不足,政府政策的扶持力度尚未达到相应水平。

5.缺乏蛋品品质的国家控制标准,形成蛋品出口瓶颈

中国食品产业与国际食品产业之间的差距主要是食品安全问题。蛋品行业质量安全标准的缺失成为制约中国蛋品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蛋品行业正处于发展初期,安全和防护体系尚未建立,市场对蛋品的健康与卫生控制标准比较模糊。由此导致如下结果:第一,由于缺少严格的蛋品质量安全标准,致使国内蛋品市场准入门槛较低,业内企业良莠不齐,蛋业一体化整合比较困难。第二,缺少接轨国际市场的蛋品质量安全标准,致使中国蛋品出口严重受挫。

6.中国蛋业未来发展趋势明显,产业化道路任重道远

在中国蛋业发展现状及国际比较中不难看出,中国蛋品产业的发展水平与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发展存在相当的差距。弥补这种差距需要中国蛋品产业在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内保持快速增长。国际农业发展实践表明,产业化或一体化经营是促进蛋品产业快速发展,实现现代化养鸡业的重要方式。同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对蛋品产业化发展提出要求:第一,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蛋品的消费量和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第二,蛋品产业的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投入,建立中国食品安全信誉,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三,蛋品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对于促进和带动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三、中国蛋品产业化的发展建议

1.蛋品企业的经营策略建议

(1)建立高效集约化产销体系。通过发展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基地,建立高效的集约化产销体系。中国蛋品生产企业或集团应该从产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认清中国蛋业面临的环境形势与市场机会,全面整合蛋品产业自身的资源及其上游和下游的产业资源,建立从饲料生产,到蛋鸡饲养、蛋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服务等完整的产业链,加快集约化产销体系步伐,提高产业市场集中度,逐步形成集约、高效的产业结构。

(2)提高蛋业经营管理的国际竞争力。中国蛋业巨大的未来产业发展空间,吸引了许多全球蛋品企业巨头的目光,他们纷纷筹划在中国投资建厂,准备分食中国蛋品市场。随着国际蛋品业巨头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步伐的加快,中国蛋品企业必须正视自身的缺陷与发展瓶颈,调整思路,快速加强内功修为,准备与“狼”共舞。中国蛋业可从如下四个基本途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第一,加强生产过程的蛋品质量控制。第二,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配送体系和信息管理系统。第三,尽快建立和培育自己的品牌概念和市场信誉。第四,加强销售渠道建设和维护。

(3)加强深加工蛋制品比率。随着蛋品下游产业以及蛋品加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蛋品生产企业可对如下两方面市场提升蛋制品加工率:第一,满足国内蛋品下游行业,如快速发展的医药行业、化妆品业、食品行业等对蛋制品的需求;第二,满足国外巨大的蛋品市场需求。中国蛋品行业应发挥农业产业优势,将不易储存和运输的鲜蛋转化成各种蛋制品(蛋粉、冷冻蛋及液态蛋),一方面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加大出口力度,推动中国蛋制品的市场发育。

(4)加大研制高附加值的蛋品投资力度。为了尽快缩小与国际蛋品产业的差距,中国蛋品企业应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引进先进蛋品加工技术,借桥过河;另一方面,也可以自我研发蛋品加工技术,研制高附加值的蛋品,探索中国特色的蛋品深加工道路。

(5)加大蛋品及蛋制品出口量。中国蛋品生产企业应在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包装和物流配送现代化等方面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较大差距。同时将加工生产成本优势迅速转化为贸易优势,加大中国蛋品和蛋制品的出口贸易量,争取国际蛋品市场的一席之地。

2.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建议

(1)加大对蛋品行业的政策扶持的力度。蛋品生产、加工企业是发展中国蛋品产业的主力军,同时也是促进其上游产业――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此,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蛋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政策扶持的力度,从生产资源、资金、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如,提供政策性贷款或拨款,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企业进行自主技术研发;减少税收,鼓励企业将利润进行再投资,以扩大企业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市场信息的服务能力,包括产品结构信息、技术研发信息、市场需求信息等;加强蛋品产业职业技术教育,保障蛋品加工企业的人才需求。

(2)加快蛋品行业质量安全标准的出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的蛋品质量安全标准,从饲料的加工、蛋鸡的饲养到最后蛋品的生产及包装等都是在严格的质量安全标准下进行。为加快我国蛋品产业的发展进程,提高我国蛋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敲开国际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大门,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速促进中国蛋品行业质量安全质量标准的出台。

(3)尽快成立国家蛋品产业协会。目前中国蛋品产业结构严重失调、企业之间无序竞争、产品质量缺乏统一标准的混乱状态,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能够进行产业宏观调控,维持产业竞争秩序,制定产业质量标准的产业组织。虽然目前已经有一些相关的组织机构,如中国畜牧行业协会、中国蛋品科技组委会等,但是都没有起到相应的产业调控和有效管理作用。中国蛋品产业协会的建立应主要体现以下基本职能:一是宏观调控;二是产业自律;三是制定行业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 陈焕生,聂风英.国外养鸡业发展趋势与经验[J].中国家禽,2005,(7).

[2] 胡宝寰.美国养鸡产业发展和一体化经营模式[J].中国农业信息,2003,(11).

[3] 黄海嵩.中国农业产业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 李易方.我国绿色蛋品产业发展前景[J].中国牧业通讯,2005,(4).

[5] 林洁冰.中国禽蛋产业的境况及主要问题[J].当代畜禽养殖业,2005.

[5] 马美湖.我国蛋制品加工研究报告[J].中国家禽,2004,(23).

[6] 任奕林,伍冬生,李荣旭.我国禽蛋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家禽,2005,(2).

[7] 王生雨,连京华,康爱玲.我国养鸡业历史回顾及发展趋势[J].山东家禽,2003,(1).

[8] 徐仕忠.禽蛋及禽蛋加工业的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家禽,2005,(5).

[9] 言思进.从蛋品加工看我国蛋业的持续发展[J].中国家禽,2005,(9).

[10] Hope,B.K.;Baker,A.R.;Edel,E.D.;Hogue,A.T.;Schlosser,W.D.;Whiting,R.An Overview of the Salmonella Enteritidis Risk Assessment for Shell Eggs and Egg Products [J].Risk Analysis,Apr2002,Vol.22 Issue 2.

[11] Mangels, Matthias.Safeguard Egg Industry Progress [J].Poultry World, Dec2004, Vol.158 Issue.

[10] Chavas,Jean-Paul;Johnson,S.R..An econometric model of the US egg industry[J].Applied Economics, Sep81, Vol.13 Issue 3.

[13] www.agri.gov.cn 中国农业信息网.

[14] www.ams.usda.gov美国农业部网站.

第9篇

当今人类经济和文明蓬勃发展,饲料企业处在极其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环境下,饲料企业文化必然成为市场经济波涛中的一个独立体系,饲料企业文化与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越来越凸显紧密。

关键词:

饮料企业; 企业文化; 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4009902

饲料企业文化是饲料企业围绕饲料及其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管理而形成的观念总和,它包括饲料企业的经营理念、饲料企业宗旨、发展战略、奋斗目标;员工品质、职业道德、行为规范;饲料企业作风、礼仪庆典、社会形象、信誉形象等。饲料企业中的文化现象又分四个层面:即精神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物质文化层面。这四个层面由里向外构成饲料企业文化的系统框架。正如海尔CEO张瑞敏在谈到海尔文化时指出:“海尔文化最外层的是物质文化,中间是制度行为文化,最内层就是海尔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一家饲料企业文化的核心,其实质是饲料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又可以称为“饲料企业精神”。“饲料企业精神”反映出饲料企业特有的追求,如众所周知的希望饲料集团的企业精神是“诚实做人,精明做事,勤奋工作,追求美好。”制度文化是一个饲料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仅反映了饲料企业的管理方式,也是饲料企业文化的体现。行为文化体现饲料企业的意志,反映饲料企业的文化品味。

1饲料企业文化是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寻找、创造、积累饲料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每个饲料企业决策者必须持久努力的方向。因为任何一家饲料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均主要取决于有无能力建立起核心竞争力,而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与其他非农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样,离不开饲料企业文化的建设。因此,饲料企业文化的兴起为饲料企业构筑和擢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新的途径。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饲料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管理等中某一两个环节上明显优于并且不易被对手模仿的,能够满足客户价值需要的独特能力。一般说来它具有局部优势性、显著增值性、延展性、独特性、时间性等特性。这正是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一般竞争力相区别的“核心”所在。核心竞争力能够使饲料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有效活力和持久生存发展。它表现为有号召力的品牌,强大的R&D梯队,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以及内部激发团队精神的管理模式等。它具体到饲料企业的物质载体——饲料产品上,则表现为饲料产品规模、饲料加工和养殖科技的含量、饲料的市场占有率、市场潜力、衍生能力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相容性等。例如,正大集团的的核心竞争力:一是无形资产——商标,二是核心技术——配方和成套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饲料企业文化的核心概念在于塑造一种全社会,尤其是养殖户都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或价值观念。价值观对外充分表达饲料企业对自己顾客(养殖户),社会发展和公众所负的责任,从而树立饲料企业所独特的良好的外部形象,达成与目标消费者有效的沟通。对内则协调各部门人员间的关系,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激发人的创造潜能。良好的公众形象、强大的勾通能力、合理的生产管理、迭出的创新成果是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支撑。达到这些效果的方式、方法、手段也许会为其它饲料企业所仿效。然而其源动力——饲料企业价值观,它却深深根植于本饲料企业的特殊土壤中,与饲料企业成员紧密结合在一起,表现为一种较稳定的新的定势和文化积淀,为本饲料企业所专有,别的饲料企业依样画葫芦,只会落得形似而神不似的结果。所以一个优秀饲料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它价值观念体系(即饲料企业文化),这才是该饲料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2饲料企业文化能从内到外构筑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

饲料企业文化能够从内到外构筑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饲料企业文化对构筑其核心竞争力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作为饲料企业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系,将会影响它对顾客(养殖户)需求的判断,这些判断又限定饲料企业将发展哪些具体的核心竞争力或核心竞争力的组合,最终通过饲料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等手段在市场上表现出来。正如成功的非农企业对“标新立异”的追求,使日本索尼(SONY)公司生产出来世界上第一台“衣袋装”晶体管收音机,第一台晶体管电视机,第一台家用盒式录像机,第一台轻便立体声放音机“Walkman”,第一台微型电视机“Watchman”,第一台微型激光唱机“Diskman”。这许多的“第一”,使索尼品牌成为世界高新技术在家用电器行业具有核心竞争力而成功运用的典范,使索尼在短短几十年中,在一个激烈竞争的行业茁壮成长脱颖而出,原因何在?是“追求卓越”与“人人爱新奇”这两种价值观的组合,决定了索尼公司会采纳运用高科技推出与众不同的新概念产品的决策。

这些价值观同样在饲料企业内部会演化为鼓励创新的饲料企业文化,自发的协调各个职能部门的关系。这种独特的能力与公司的其它资源(诸如强大的R&D梯队与经费支持等)相结合,造就公司在技术上的领先与差别化方面的优势,技术创新能力就这样会成为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例如创立于1998年的某饲料(集团)公司,一直坚持紧紧把握市场脉搏,早年曾经围绕农户养猪技术服务为核心而推出扶助“百万贫困学子上大学”服务项目,不断通过科技的创新、管理的创新、服务的创新,使企业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其目前已成为拥有六家饲料公司的集团企业;公司以“高档高回报”的产品定位,促进和带领广大养猪户实现养猪增收,赢得了广泛的美誉。产品市场分布在广西、广东、湖南、贵州、云南、海南、河北、河南、辽宁、山东、山西等省市及越南国家,年饲料总销售量为6 0万吨。以“猪”和“猪文化”为焦点,引进优质原种猪,建设大型种猪基地,通过全面改良猪种为突破口,为广大养殖户提供猪种改良、技术指导、生猪疾病检测、饲料供应、生猪流通等全程服务的“龙宝瘦肉型猪产业化”运作,在广西已取得显著成效。公司所生产的扬翔牌系列饲料产品连年被评定为“广西名牌产品”、“广西重点保护产品”、“中国畜牧业首批放心品牌”。公司年销量、总产值已连续6年荣居广西同行首位。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饲料行业百强企业、全国饲料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广西企业50强、中国优秀企业及2005年全国三十强饲料企业等称号。

饲料企业的价值观念体系好比是人的大脑,而经营管理则是人的手臂,价值观念像大脑一样指挥着经营管理中的各项活动,诸如激励制度、生产目标、营销手段、服务方式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方式与实现手段,是饲料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独特的价值观念的外显。反面的例子是美国著名的铱星公司破产,这个具有强大科学技术实力的巨大公司,不是没有竞争力,而是企业文化没有建设好,没有核心竞争力。世界500强的企业每一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独有的文化,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这使他们在变幻无常的市场鏖战中披荆斩棘,立于不败之地。可见,饲料企业文化对饲料企业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剖析饲料企业文化对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即能对内与对外构筑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

3饲料企业文化是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当今WTO条件下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饲料企业如何在这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蠃家?饲料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关键所在。有人认为,一家饲料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产品的价格和品质,然而能在全球竞争中得以成功的饲料企业,不论是西方公司还是亚洲新兴工业国内饲料企业,都有能力发展出类似的成本水准与品质标准,彼此间并没太大差异,不能形成强大的优势。惟有文化,饲料企业文化才是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永不枯竭的源泉。正如比尔.盖茨曾说的一样:“当今的竞争,企业文化才是竞争的最高竞争力,最终胜利是看企业文化的好坏。”对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饲料企业亦然。

也许不少饲料推销员有过这样的经历,与几个好友去饭店小酌,菜肴点罢,服务员微笑着报上一大堆饮料的名称,犹豫之下,会很自然的说:“算了,还是可口(百事)可乐吧!”其实,这样的碳酸饮料早已过时,可选择的饮料尽有纯天然的“绿色饮料”,然而怎么选择了可乐呢?恐怕是类似“生产标准的大众饮料”之类的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了人们的心中。同时,大家在推销饲料的过程中也常听到养殖户这样的话,你说的这个饲料产品没有听说过,还是用“正大的、普瑞纳的、希望的、大北农的…”可见,饲料企业文化对于其核心竞争力的贡献是通过强大的品牌号召表现出来的。

现代经济中,消费者选择某个品牌的产品,某种程度上也是选择该产品的企业文化,表示他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比如:选择麦当劳就是选择一种美国式的开放、自由、快捷、轻松;购买索尼产品的人,认的是一种日本式的精巧、创新;而喜欢奔驰的人所倾慕的则是德国式的严谨、精细、气派与古典。“品牌的一半是文化”。在这个“消费者就是上帝”的时代,在这个消费符号化的年代,迫切需要建立起自己独特和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构筑强大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世界500强都有自己知名的商标,这是它们企业文化的体现。可在这500强中我国有多少家企业呢?更何况是饲料企业?今天,中国很多饲料企业和外国饲料企业的差距不仅是规模,更重要的是信誉。信誉问题成为制约中国饲料企业的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那些信誉不好的中国饲料企业是因为饲料企业文化建设不好。饲料企业竞争的最高境界就是饲料企业文化,就是饲料企业家自身境界之间的竞争。

中国饲料企业文化建设存在大量的不足,文化建设的不足就难谈同其它饲料企业甚至国外饲料企业的竞争力了。主要是由于饲料企业内部的经营者没有重视饲料企业文化建设的缘故。据笔者实地抽样调查有中国畜牧科技城之称的重庆荣昌县域的饲料企业,在抽样的数据中只有34.2%的饲料企业树立有饲料企业精神,建立饲料企业经营理念的责任感,而有63.8%的都没有,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由于重视不足在饲料企业内部出现了极大的风险,这些风险来源于管理者的、经营者的、员工的等。首先,在管理者方面,他们要么是不够重视,要么是存在着极为扭曲的文化误区。如不敢面对坏消息,经常存在着赌一赌的心态。他们的管理方式方法不对,严重影响了整个饲料企业的形象;其次,是经营者,他们主要是没有正确的经营理念,以致于不能形成稳定的经营方式;最后是员工,一家饲料企业员工的人数最多,他们之间的关系最为复杂,他们的个性也尤为复杂,是一个极不好处理的对象。

当今人类经济浪潮的激进,从来没哪个时代的顾客(养殖户)会像现在这样频繁的转换品牌,他们在众多的产品和服务中精挑细选,稍不如意就投向其它饲料厂商(商家)。这样,愈来愈多的饲料企业又都努力提供出较完美的产品,完美的服务。而顾客(养殖户)他们的挑选余地就愈来愈大,从而转换饲料厂商(商家)的频率也就愈来愈高。今天的社会,要抓住顾客(养殖户),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饲料企业要有独特的饲料企业文化,这才能牢牢抓住顾客(养殖户)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人类学研究表明,人天生就有感情倾向,他们爱在多样化中寻求自己最合味的,最满意的东西,然后投入感情。在成熟的饲料市场中,只有塑造出独特的饲料企业文化,才能使客户群(养殖户)成为自身的忠诚者,才能谈开发出更多的客户群(养殖户);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同时,饲料市场竞争尤其愈来愈激烈,众多的饲料企业都要努力搞好自己的饲料企业文化建设;这也迫使饲料企业在众多的同类企业中充分表现有自己独特的饲料企业文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中国饲料企业要建设好饲料企业文化,形成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诚如青山高而望远,白云深而路遥。

参考文献

[1]希望集团的企业文化[EB/OL]/.../blog/item/da591bc8f543164df31fe725.html

第10篇

广东温氏集团是最早与农户展开准一体化合作模式发展高附加值禽畜养殖业的龙头企业,是很多学者重点研究的案例对象,但是学界关于温氏公司的研究焦点始终集中于其与农户稳定合作的实现机制,而没有看到温氏公司在实现高附加值农业产业化规模经济效益方面的鼻祖意义。笔者就近选择于本世纪初开始发展准一化运营模式的江苏立华牧业集团(以下简称立华公司)进行调研,并深入分析其实现规模经济的有效机制,对其他高附加值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适度规模的生产与规模经济效益

农业企业一体化运营是把生产、储藏、运输、销售等不同部分整合于一个公司内,以此节省交易成本,其规模取决于进一步扩大公司与分别在市场上交易间的不同边际成本。但我国的家庭承包土地制度、土地作为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大规模集中土地的成本是极其高昂的,并且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雇工成本和监督成本也随之上涨,农业企业一体化经营不仅成本高昂,其规模也易受限,难以获得真正的规模经济效益。立华公司早在1997年最初成立的时候采用一体化运作模式,集中土地进行规模化雇工生产,结果证明效果欠佳。这种方式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肉鸡养殖规模扩张缓慢。自2000年开始该公司做出调整经营模式的决策,尝试公司与农户合作模式,发展至今,效果显着。

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应以亩均产量或亩均收益为考察指标。在土地稀缺的资源禀赋下,应通过提高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提高产量和收益。一体化企业经营成本受制于雇工费和监督费的约束,难以通过增加亩均劳动力投入以加强精细化管理,不利于亩均产量或收益的增长。

高附加值的新农业,如拱棚或温室蔬菜、水果、禽畜养殖生产,从几亩地到十几亩地的、主要依赖自家劳动力的农场已经属于适度的规模。与立华合作的农户正是属于适度规模养殖的“小而精”的小型家庭农场,每条鸡棚占地面积一般为0.6亩(旧鸡棚标准)、0.8亩、1.6亩或2.4亩。新鸡棚标准为每0.8亩场地可建1条鸡棚,养殖1万羽鸡,这是最小规模。这种小型家庭农场经营人员一般为夫妻两人,最多3条鸡棚就达到充分使用自有劳动力的边界水平。如果继续扩大规模,则需要雇工养殖,雇工费用将要占去收益一大部分,即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因此充分使用劳动力的适度规模为不超过2.4亩。单个小型家庭农场规模虽小,但是数以千计的合作农户使得公司的总体养殖场地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每年上市鸡总量达到1.5亿羽,净收益达2亿元以上,这是立华公司一体化经营实现不了的规模经济效益。这种模式既让公司具有大规模经营的优势,又让小规模养户获得了精细管理的优势,农户的收入也高于作为雇佣工人的收入,是为有效模式。贺雪峰1的田野调查表明了小规模家庭农场在亩均产量和收益上的优势,而立华模式又有力的说明了小规模家庭农场同样能实现规模经济,上述两例子说明了“适度规模”绝对不是“规模化”概念下的“越大越好”,而是实事求是的、根据不同客观条件、针对不同生产需要的不同层面的最佳、最适度规模。

二、“大规模经营+小规模生产”的统分结合模式

禽畜养殖作为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新农业,它需要投入精细的养殖管理劳动,但恰恰劳动常常是一种不可观投入。监督是在劳动不可测度情况下被迫使用的代偿方法(刘东,2003),以便保证进入交换的劳动数量不低于某个标准值。与立华合作的农户,在投入劳动力的过程中,追求的是养殖收益最大化,即只要有助于肉鸡养殖,有助于家庭成员的生存,即使劳动边际报酬下降到远低于劳动力的市场价格水平,也会不断投入更多的劳动;当然,“自我雇佣”式的、间歇式的劳动的负效用自然也低于受雇于企业的等量劳动;此外,不同于农业企业雇工时工人劳动时间固定受限的不灵活,家庭农场在养殖管理过程中,生产和生活时间自然交错,劳动机会成本相对较低,适宜进行间歇性而又繁杂的劳动投入。这些都使得依靠自家劳动力的家庭农场获得了比企业雇工经营既成本低又高效的优势。

家庭养殖在生产方面难以实现规模效益,但在经营方面可以通过与农业企业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来实现。我们称之为“大规模经营+小规模生产”模式。农户如果单独在市场上为运输、储藏、销售而分别签订合同,其交易成本毋庸置疑将会很高。所以在这些环节,还是需要类似农业企业这样的组织所提供的“纵向一体化”与“大市场”打交道,从而实现交易的规模经济效益。“大规模经营+小规模生产”模式是一种生产资料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是指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龙头企业用农民所没有的技术、销售以及资金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与农民的土地资源、养殖经验和劳动力方面的资源优势进行互换,双方各取所需,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销售业绩,共同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立华公司正是认识到,农户在养殖作业环节更有效率,而龙头企业在规模经营方面更有优势,因此将经营重点放在技术和销售两方面,对此进行了大量的专用资产投资。在技术方面,成立了立华研究所和优质禽工程中心,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进行科技研发;在销售方面,通过注册商标,建立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品牌,并结合十五家分公司的销售部,深入当地市场,不断提升市场份额。

立华公司这样一个由于大量研发而涉及专用资产投资、所售禽畜产品具有自己专属品牌的大型禽畜养殖龙头企业,与规模养殖农户之间进行的经常性的、非标准化产品的交易,正是属于威廉姆森所说的关系性缔约活动。威廉姆森根据麦克尼尔对交易的分类,认为对于经常性的、非标准化的交易,适宜双边治理,进行关系性缔约活动。关系性缔约活动属于执行期很长的交易,它涉及资产的专用性,所需产品不是分散的,不太容易从其他地方获得。这种交易活动依赖于交易双方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关系。专用性资产的收益只有在双方关系维系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在双边治理结构下,立华公司因拥有农业产业链中的技术、销售网络等关键性资源而获得权威,以行使控制权和指挥权的方式与农户进行交易,与农户之间通过执行超市场契约来实现公司统一经营与农户分散养殖相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双方交易的本质是管理交易。

立华公司跨出企业边界,对合作农户的养殖管理劳动进行合理干预和科学指导。从最初的场地选择、鸡舍建设、资金筹集到最终成鸡结算,立华公司一直都有紧密的指挥和监督。由于每条标准鸡棚建设资金在64000元~80000元之间,相对于农户来说,资金规模较大,为此立华公司为合作农户提供担保,方便农户通过借贷解决鸡舍资金问题。合作农户拥有的场地大多数是经由立华公司工作人员事先考察,确定适合优质肉鸡养殖后由农户自行承担并完成土地流转工作。立华公司实际上是将肉鸡养殖“外包”给农户。立华公司为了保证肉鸡质量,维护“雪山草鸡”品牌的市场口碑,从源头着手,事先保证生产资料的质量、技术规范,从种苗到所有的中间投入品均为立华研究所和优质禽工程中心统一研发或者统一采购。合作农户只要交纳少量的保证金就能获得公司“赊销”的优质鸡苗以及富含科技成分的中间投入品,并能享受到免费的技术培训服务。这些富含科技含量的中间品,其投放数量和顺序都将最终影响肉鸡的质量,为此,立华公司聘请金蝶软件公司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为每个参与合作的农户建立档案,在规定时间和地点统一为农户提供种苗、饲料、药物和技术手册。技术指导精细化到饲料投放时间及投放量。所有中间投入品若投放不足或投放过量,均会在公司信息系统“报警”。这套预警系统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预防农户偷卖中间投入品。在农户接受公司管理规定和按章养殖的前提下公司如约向农户收购肉鸡,并进行各项款项的统一结算。

合作农户的数量越多,立华公司的经营管理、技术研发和技术培训、营销渠道等也为越多的农户分享,即由更多生产者或产品来分摊固定成本,使得公司在几乎不增加组织成本或管理成本的同时,实现规模经济。大规模经营不仅带来了成本的分摊节约,而且大规模采购和大规模供应还带来了交易条件的改善和议价能力的增强,使得微观组织效率更高。

三、“流程价格机制”作用下的双向互惠贸易

立华公司为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肉鸡,投入了大量的专用资产,包括科研投入、专用人力资本投资(包括管理和技术服务)、销售渠道建设和品牌投资等。他们先后成立了优质禽工程中心和立华研究所,成功研发当代草鸡优良品种“雪山草鸡”、乌骨鸡等优质禽畜品种。为了保证该品牌禽畜的质量,培育种苗,研制专用饲料,参与禽病防治研究,加强技术人员对农户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等。名牌商标资产的专用性包括组织或产品的品牌和企业的商誉等,注册商标便是体现了品牌资产专用性,立华公司的“雪山草鸡”是通过注册商标资格审查的品牌。品牌专用性源自公司在产品质量和广告促销方面的投资,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并与产品的品牌名称完全捆绑在一起。立华公司自主培育的当代草鸡优良品种“雪山草鸡”,是江苏省“十五”畜牧业优良推广品种,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以及“江苏名牌产品”。

立华公司对所有中间投入品及成品鸡具有名义上的最终产品所有权,但实际并不能完全控制产品。立华公司的专用资产投资存在被农户私自处理的风险。《禽畜养殖合同》规定,立华公司有义务向农户提供种苗、疫苗、饲料、技术指导等,并且这些款项皆由公司先行垫付,直到最后收购成鸡时统一结算。因此,这些中间投入品也成了公司对农户提供的一种物质担保。立华的设计是一种顶层设计,为了保证与农户的交易效率,先确定有效交易规模和生产规模,设立标准为800平方米建设一条鸡棚,每平方米养殖12羽鸡,一户家庭最大养殖规模为2400平方米;然后解决农户资金问题,在选择是为农户现行垫付鸡舍建设资金还是种苗、疫苗、饲料等流动资金的决策上,立华选择后者。预支种苗、疫苗、饲料等的好处还在于确保种苗、疫苗、饲料等的交易无误,但也暗藏了了另一种风险:农户可能会扣留或私自处理担保物,将公司提供的高质量的疫苗、优质的饲料甚至苗鸡转向市场销售,赚取差价。尤其是在立华公司为了保证雪山鸡的质量进行了大量特有的专用资产投入后,更是如此。

大农户通常具有一定的资产,有能力独自承担鸡舍等专用性资产投资,具有较长期的生产计划,对未来收益有一定的预期,对长期收益的预期超过短期收益,相对于几乎没有专用资产投资的小农户,守信的行为特征较明显,有较强的合作意愿,更容易维持商品契约稳定性。所以立华公司倾向于与有能力进行一定专用资产投资的大农户进行合作。

保证准一体化稳定运营的合约治理机制中一项重要要求是提供可靠的承诺——抵押担保。实际上,抵押是专用资本概念用途的一种扩展。在立华公司的准一体化合作模式中,农户的生产被纳入公司的整体计划中。公司为合作养殖农户提供禽畜产养殖全过程所有中间投入品的价格,以及成鸡回收的价格,是立华公司内部计划确定的价格,不受外部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类似于一体化组织内部的调拨或核算价格。立华公司设定的中间投入品价格和成鸡的回收定价均高于市场价格,这样在和农户交易时形成了一种新的价格体系,提高了农户机会主义的代价,杜绝了农户转售中间投入品和成鸡的投机行为,是对公司提供的抵押物的一种保护。立华公司在确定内部结算价格时,并非只是简单地通过同比例调高投入品和成鸡的价格来独立于外部市场价格,而是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多担”的原则,依据一定时期内的市场情况和既有规则进行适时调整(例如,公司对价格调整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如限制种苗、饲料、药物等供应价格;成鸡的回收价格每次调整幅度控制在10%以内),目的在于保持两种价格间适当的差额。这种内部价格的调整机制,能够让农户在市场行情波动的情况下,与立华公司始终保持利害与共的关系;能够使双方形成相对稳定的收益预期,以便做出经营决策;能够增强联盟对抗风险的能力。当市场景气时,立华适当对农户进行让利,提高交易结算价格,让农户更多分享公司的经营业绩。当市场不景气时,内部价差的波动幅度比市场波动幅度要小,立华公司可以将中间投入品的行业利润以及整个系统增值部分贴补成鸡的结算价格,以此保证农户的基本收益。苗鸡、饲料等生产资料为立华公司自主研发生产,成本较低,至少能获得行业平均利润。立华公司统一投放中间投入品,免去了公司和农户双方在市场搜索、谈判、缔约等方面的交易费用,获得了一体化运营的系统增值效应。整个调整过程仅仅反映在公司结算过程中,农户几乎感受不到市场波动带给自己的影响。在该准一体化组织中,立华公司与农户相互依赖对方拥有的资源,通过互动实现资源最大程度的整合,以此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收益;借助“流程价格机制”的约束作用,使得公司和农户之间形成了“共担风险、利益均沾”的互惠贸易局面。立华公司并没有因为自身“强势”的龙头企业身份侵占农户创造的租金,而是自觉克制自利的掠夺行为,选择先主动给予农户,即农户只要交纳少量保证金就可以预支鸡苗和中间投入品;继而以流程价格机制、二次收益分配等治理手段与农户分享经营剩余;愿意替农户承担市场风险,充分保证农户基本收益。即所谓“欲先取之,必先与之”,以此不断的吸引农户加入合作,分担立华公司的科研投入、营销费用等固定成本,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四、总结

立华公司案例有力的向我们展示了农业龙头企业如何通过准一体化方式,实现与农户在产业链上有效的分工合作。这种微观组织方式完全适应我国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土地制度以及农业生产仍以家庭经营为基本单位的国情。他们采用超市场契约与农户展开准一体化合作模式,将农户“编织”进企业组织的纵向一条龙,既强化了农户的劳动激励,又降低了公司的组织成本;通过流程价格机制等结算手段既能有效稳定合作模式,又能够让农户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市场风险,分享公司经营利润;通过越来越多的合作农户分担公司的科研投入及营销成本,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第11篇

关键词物联网;现代农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329-02

ResearchonApplicationofInternetofThingsTechnologyinModernAgriculture

YU Shuang-jie

(Yangling Jinghu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rstment Services Co.,Ltd.,Yangling Shaanxi 712100)

Abstract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was regarded as the third worl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the worl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es after computer and internet,which had become a necessary trend of the world information network development. The concept and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were explained.Its application in modern agriculture was introduced,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Key wordsthe internet of things;modern agriculture;application

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加快,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农业发展能力有了显著的增强,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就要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高度信息化、智能化以及网络化。物联网技术结合现代农业科技可以实现农产品的智能化培育,更好地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方便快捷地追溯农产品以及农业生产信息等。农业作为民生的基础国家产业,其现代化发展的程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发展的强弱。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和科研中的引入与实际应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支持。现代农业的物联网技术可以改变粗放的农业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农业信息监测等方面[1-2]。该文对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化农业发展领域的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述其可行性以及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1物联网的概念及体系结构

1.1物理网的概念及体系结构

物联网本身是针对特定管理对象的“有限网络”,是以实现控制和管理为目的,通过传感、识别器和网络将管理对象连接起来,实现信息感知、识别、情报处理、态势判断和决策执行等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3]。2009年,在无锡市发表的“感知中国”的重要讲话为我国物联网开发研究做出方向性指导,物联网基础被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物联网技术即是将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射频识别装置、基于光声电磁的传感器、3S技术、激光扫描器等)与物联网相结合,实现数据采集、融合、处理,并通过操作终端,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科学技术。其技术的简单含义便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核心仍然是互联网,借由互联网的技术基础得以延伸和扩展,其独特性在于其用户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技术是在已经发展起来的传感、识别、接入网、通讯网、互联网、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基础上的信息集成、发展和全面提升。

1.2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物联网主要分为3个层次:第1层次为传感器网络,包括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条形码、传感器等设备在内的传感器网络,其作用是实现信息的感知、识别、筛选和采集;第2层次为信息传输网络,即信息通道,以实现远(近)距离信息的传输与共享;第3层次为信息应用网络,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数据的处理和反馈来提供人们所需的各种信息服务。物联网的3个层次使得其可以实现整个网络系统的信息感知,方便、快捷的信息传递以及有效的系统智能反馈处理。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2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实际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和农村信息化领域有广泛的实际应用,如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远程生产监控和遥感系统、食品的安全追溯系统等。通过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系统和信息存储系统可以分析总结出植物生长对外界温度、湿度、光照度、土壤肥沃度等的需求规律和数值范围,实现农产品生产的精准科学控制;通过智能分析和实时控制系统,能够准确地把握植物生长对环境因素各项指标的要求,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以达到产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等。

2.1物联网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中国在精准农业方面已经取得了较高的水平,并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践。精准农业技术是一种以信息为基础的农业管理系统,其利用传感器以及监测技术来获得土地的必要数据,根据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之前的相互作用关系,做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对作物的投入和作业进行量化控制。物联网技术在精准农业上的具体应用途径为: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将作物生长信息进行资料采集,制成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的田间管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按照作物生长的具体条件,对资源的投入量进行量化控制,达到减少投入成本、提高单位产量、保护农业资源和维护农村环境质量的目的[4]。我国在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进行了一系列农业定量遥感试验。结果表明:示范区的农作物产量相对提高15%~20%,经济效益提高10%,设施成本降低10%,经济效益提高18%。精准农业在中国的发展可以采用以下2种模式:一是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农作物的生长决定因素(土壤类型、质地、pH值、有机质含量、地下水分布等)信息输入系统数据库,并构建接收各种定位动态数据的接口,实现农作物的定位定量施肥灌溉,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操作的农业高度集约化农区;二是将信息技术与现有农业机械设施相结合,将定位、定量灌溉、施肥、施药等生产密切结合,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精准农业生产技术,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2.2物联网在食品安全追溯中的实际应用

在食品安全控制和追溯中引入物联网技术可以加大对农副产品从生产到流通整个流程的监管,降低食品安全隐患。2009年“金卡猪”正式出现在市场上,市民购买贴有“电子身份证”的猪肉时更放心。所谓的“金卡猪”便是利用物联网技术采用RFID电子标签对生猪的饲养、防疫灭菌、产品加工、食品流通等各个环节实行全面的信息监控,将每头猪的信息都储存在芯片中,制成电子耳标和体标。市民在购买猪肉时,只需要通过销售店中的电子读写器扫描条形码,便能查出猪肉的生产厂家、屠宰时间、检疫时间、饲养场环境等详细信息,从而建立“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供应链跟踪和可追溯系统,达到科学的全程化饲养监控、安全生产监控、市场化可追溯的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生产目标。实践应用方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应用安全溯源系统,条码生成与打印以国际通用的EAN/UCC为编码基础,用户只需填入相关产地、地块等信息,即可自动生成条码并打印出来。2006年中国水产业推出鱼类产品智能防伪卡,实现水产品的全程质量跟踪管理[5]。2009年10月,江苏大闸蟹利用RFID信息追溯系统实现其产品的质量可追踪性、食品安全性以及食品质量的可验证保证系统。

2.3物联网在农业信息监测中的应用

信息除在精准农业中监测农作物的害虫、土壤的酸碱度和施肥状况等外,还包括从种子选择到病虫害防治,从幼苗培育到收割入库等方面。信息监测范围涵盖广义农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畜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及渔业等[6]。

3结语

物联网是全球未来四大技术产业之一,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未来农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物联网技术结合现代农业生产能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生产的科学化、精准化、智能化、机械化和规范化。

4参考文献

[1] 马兴,王巍,韩洁,等.以物联网技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4):376-378.

[2] 文黎明,龙亚兰.物联网在农业上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54,56.

[3] 潘明,钟锋.物联网在现代农业上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装备,2011(7):55-57.

[4] 李炳坤.加入世贸组织与农业发展对策[J].中国农村经济,2002(1):14-20.

[5] 朱晓姝.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以广西玉林市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3):391-393.

[6] 杨玉建.农业物联网综合应用模式初探――以向阳坡生态园区为例[J].山东农业科学,2013(3):17-20.

第12篇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

在党的以来的农村改革实践中,人们对农民使用土地的权利形成了一个通行且己被法律认可了的叫法-土地承包经营权。然而,在法律、法规、政策及学术者述中,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概念。内涵与外延的表述有诸多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称之为土地承争经营权,定义为:公民集体对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由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该项权利的权利主体为公民或集体;权利客体为集体所有土地或国家所有由全民所有制单位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权利内容由合同约定。主要依据是该定义是根据宪法所规定的,由我国民法通则和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的,并综合《农业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而得出的。宪法修正案第6条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民法通则》第80第2款规定:“公民、集体依法对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的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承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规定。《土地管理法》第12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可以由集体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农林牧副渔生产,承包经营土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有保护和按照合同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受法律的保护“。其它法律如《农业法》《担保法》中的相关规及其它一些行政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和政策中也多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并作了类似于上述含义的规定。在诸多学者的学术著作中使用的也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仍不失为一个最恰当的概括,因为具体的农用土地使用权利大多仍是根据承包经营合同而设立的。而且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已被广大农民认可了的称谓。

(二)称之为农地使用权。一些学者主张用“农地使用权”一语取代现今使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概念,并以物权关系固定农地使用关系。农地使用权是指农业经营者在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或国家所有由集体经济组织长期使用的土地上进行耕作,养殖或畜牧等农业活动的权利。它是一种真正的用益物权,具有用益物权的全部性质。他们认为联产承包合同,属于债权关系,基于承包合同所取得的农地使用权,属于债权性质。债权效力比物权弱,债权原则上不能对抗物权。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经常发生发包方任意撕毁承包合同,严重侵害承包方合法权益的事件,主要是因为农户所取得的使用权属于债权。此外,债权属于有期限的权利,致使临近合同到期农户对土地不愿投入,甚至进行掠夺式经营以及重新签订合同时引起农村秩序动荡等现象。如果采用物权关系和物权制度,基于物权的效力,可以对抗所有权人,据此可以避免任意侵害农户利益的现象。还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经历了一个债权物权化的过程。而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一个形式上的结果,就是在农村土地用益物权体系中,不再使用“承包经营权”这一带有债权特点的概念,“为了避免与债法上的‘承包经营’相混淆,在物权法上还是不用这一概念为好”。还有的学者认为,为了实现

使用权利的自主流转,而这只能在土地经营权物权化的基础上才能统一起来,我国的第二轮土地承包与第一轮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非常强调稳定土地使用关系的稳定突出“30年不变,及对土地的频繁调”透过30年不变的制度安排;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以促使农民增加对土地的长期投入,避免掠夺式经营,实现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一方面可以控制农村人口的出生率,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土地承包权的自主流转,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克服土地均包模式所导致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和土地规模狭小的弊端,同时也杜绝乡村级干部在土地调整中的侵权行为。只有确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才有利于维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才有利于农用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才有利于农用土地的合理利用。

(二)债权说

近年来,有观点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债权,其主要理由如下:1、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连带性上看,土地承包经营权连带于联产承包,不是一个独立的物权。“联产”意味着承包人必须达到“承包指标”,发包人对作为承包经营权标的物的土地,仍有相当大的支配力,2、从承包人与土地所有者的关系上看,联产承包合同关系是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的内部关系,因此而取得的承包权实际上只有对人而无对也的效力。3、从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条件来看,承包人不能自主转让承包权,而须经发包人同意,这种转让方式完全是普通债权的转让方式。4、依《民法通则》第80条第2款;就会出现土地所有权上设定土地使用权,又在土地使用权上设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梯次结构,这时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物权,不无疑问。5、在土地转包关系中,转包人取得的权利也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若该权利性质为物权,这显然违背一般物权法原理,若为债权,则立法上和实践上不得不区别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债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三)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分析。

1、物权说失依体系解释方法;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认定为物权,并又从实践的需要方面论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物权的必要性。债权说则是从现行规范经过实证分析得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债权的结论。而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行的十多年中,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具备了由债权向物权转化的物质条件,而在生活实践中更多地具有债权属性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土地承包人极为不利,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物权。

2、物权和债权说两种不同的见解,表明了我国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现行规范的冲突,依体系解释方法,民法通则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定膦“与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则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为他物权自属无疑。从《民法通则》第80条第2款,《农业法》第12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系基于合同约定而产生的权利,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由合同约定,显然与物权法定原则相违背。此外,非经发包人同意,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不能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转包承包土地,这表明土地承包经营权只有对人效力而不具有对物效力,因而性质当为债权而非物权。正是因为存在这些规范的不一致才使得立法者旨在规为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低价位的具体规范中,表现出许多债权特征,从而就有了物权说与债权说的不同见解。

三:关于土地承经营权流转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流转达是市场的基本特征之一,土地使用权流转就是土地使用权权利主体的转换或变更。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学者们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必要性问题

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必要性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即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有必要进行流转,但流转的原因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市场化、社会化农业生产要素是土地。如果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市场经济在农村的建立将是一句家话。现有的是将集体所有土地按人口平均分包到一家一户,如果不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将被凝固在分散的一家一户上,根本无法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客观上阻碍了我国的土地资源向种田能手集中不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及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无法实现土地的市场化配置,那只有仍继续原来的准行政性分配土地的制度。这种准行政性分配导致的缺点很多,否定了土地流转的经济因素和效益原则,事实上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阻碍了农业生产的进上步发展。农地的市场化配置将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所必需的。2、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要求对土地的长期投入。为了确保农户对工地长期投入的利僧必须要稳定的土地使用制度并允许土地使用权自主流转,为此必须建立和健全我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建立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市场化、社会化的需要。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很大程度上禁固了农村劳动力。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基本是该集体的成员才能使用,这样使农村的劳动力只能禁固在特定的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并且承包垢收入多寡直接关系到农户收入的多寡,家庭的主要任务就是必须种好承包地,因此,家庭主要成员在农忙时必须回到土地上,仍摆脱不了土地的禁固。再者因为视行土地管理制度和其他以属地原则相关的制度,如户口等,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即使转化到其他方面,户口仍在农村“农民永远是农民”这种禁固与土地有密切关系要解除土地对农村劳动力的禁固,第一步必须从改革现行土地使用制度入手,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流转制度。使农村劳动既能通过这种制度取得土地承包权,又能通过这种制度将其转让出去同时搞好综合改革,如户籍制度改革等,4、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可流转制度是农业生产进上步发展,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需要,现行的按人口平均分包土地的模式。使我国一家一户的承包地不但面积小而且过于分散不仅制约了大型、先进的农业机械的有效使用,而且耗费人力多、物力多,又使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的水利建设难以进行,从而影响了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工作的全面推进。一方面会种田的种能能手得不到大规模土地供其耕种,另一方既使不会耕种者,无法耕种者也拥有一份土地使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从而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必须确立农地可流转制度,使会经营土地者得到较大规模的土地,而不善经营者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出去搞其他经营,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5、是完善的土地法律制度的需要。《土地管理》第2条第3款规定,土使用权依法转让。然而除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已形成系统的法律规则和市场运行机制外,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汉转尚无成形的法律法规。而早在建立之初,土地承包经营权就不同程度地自发进入了市场。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自发进入市场所带来的纠纷和混乱表明,完善土地法律制度,依法规范土地流转,它是当务争。

(二)上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芳设计

虽然学者们论述了应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右流转的制度,但现有的法律规定却不是很充分《土地管理法》第12条规定了土地使用权可依法转让。第14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

包经营,从事种植林、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第15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承包经营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三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可见土地承包经营权原则须受让人具有社区成员的身份,非社区成员的个人或组织受让集体土地使用权作为例外受到严格限制。农业部1994年12月《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在坚持上地集体所有和不设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经收包方同意,允许承包方面承包期间。对承包标的物依法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农业法》第13条规定:“在承包期内经收包方同意,承包方可以转让所承包的土地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也可以将农来承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转让给第三者。”1986年最高法院在《关于审理农村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承包人未经发包人同意私自转达、转达包承包合同的。承包合同无效。《担保法》第37条规定:“下列财产不得抵押……(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以上这些规定构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的法律渊源,此外还有一些根据这些规定而制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从以上这些规定可以看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在集体组织成员内,经发包方同意,以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的方式流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成员受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则很来格。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可以抵押。多数学者认为如此规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流转范围封闭,社区成员的身份因素对汉转有很大影响,采取债权的汉转方式,使得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并不顺畅。另有学者认为之所以要限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汉转范围,是因为农村生产水平不高,而且为了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必要这样限制。

此外学者们还认为我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程序不规范,操作无章可循,自发流转现象多,没有统一规范的程序,有很多“口头协调”,纠纷隐患多,影响农村正常的经济秩序。而且汉转管理是落后,(1)缺乏一部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法,(2)没有专门负责农地管理的职能机构,(3)农村土地地籍制制芳尚未全面建立,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采取登记原则。不动产物权的变动必须依法登记。这样做:(1)可以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效力。(2)可以维护交易安全。但具体深入的登记机关的设置、登记的程序和方法等并救济化述。此外还应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作一不定期的限制1:不得改变土地用途。2:禁止炒卖土地承包经营权。3:规定最低流转面积,避免农地过于分散化。总之,学者们对这一部研究无论的深度,还是从广泛上讲,都需做进上步的努力。

四:土地承包经营的行政管理

(一)农村承包经营公司的管理

农村改革之初,土地所实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是一种粗放型的改革方案,未能建立规范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目前,农村承包合同从签订、履行到解除常处在无人管理的状态。依法签订,履行到解除常处在无人管理的状态。依法签订,履行这类关系着集体利益与承包者合法权益的大量合同,对于当前稳定社会大局,稳定农村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加强对这类合同的管理,已成为当前及今后农村经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头号题。一、农村承包合同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即发包、签订、履行三个阶段)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1:发包阶段(1)“标的”违法(2)“拉黑牛”现象严重。(3)重叠发包等,2:签订阶段(1)自己。(2)权利义务关系失衡。(3)违法条款明显。3:履行中存在的问题。(1)对承包合同缺乏签订后的管理。(2)用行政命令与行政手段的方法随意解除合同。(3)发包方主要领导的更换造成合同中止或无法履行,(4)短期行为严重。(5)“转包”现象严重而大都违法。为解决现行土地承争经营合同中存在的问题,对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的管理及其机构设置,学者们有以下设想:1、利用现有的行政机构在不增加编制的条件下,调整业务部门,专设农村承包经营管理部门。2、公证机关对土地承包经营合进行管理提出该观点的学者对公证机关提前介入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作了论述。为保证公证机关正确发挥职能作用。严肃执法应赋予公证机关以下权力(1)对合同进行公证的必须权。(2)公证机关经审查以后不合法,不真实,不可行的合同有决定中止履行的权利以及其他有关的权利。

(二)农用土地的用途管理制度。

如前述。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物权,这意味农民将获得更大程度的自主权,在此情况下如何保护土地资源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此,学者提出了一些方法。土地用途管理,是拗国家采取必要的法定形式,使农村土地各种现有性质固定化,土地用途变更程序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性质一个重要的制芳条件是建立健全土地产权登记制度。土地产权登记制度,一方面以法定形式明确土地产权的归属;另一方面以法定形式固定土地登记之用途。国家土地用途管理主要是对土地登记之用途。国家土地用途管理主要是对土地登记之用途的管理。在设立、转移或行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时,如果擅自变更土地用途,政府土地主管机关可对此行使强恢复原状或行政处罚的权力。

五: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的问题

第13篇

摘要: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经过长期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出现诸多问题,如科技成果推广与实际需求相脱节,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工作与市场需要不适应,体制机制不尽合理,基层推广人员素质低,推广经费不足等。为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出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多样化的经费投入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素质,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若干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农业推广的研究愈来愈深入,取得了丰富的成果。1985年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创办《农技推广》期刊,1987年编印《农业推广研究文集》。许无惧、彭传彪、任晋阳分别于1988年、1989年出版了《农业推广教育概论》《农业推广学》。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的学者出版了《世界农业推广研究》《农业推广基本概念与方法》《农村推广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等专著。在实证研究方面,候振挺以马尔科夫骨架过程理论为基础建模分析了新技术主体的瞬时分布[1]。程毛林针对一些技术产品推广的季节性和阶段性变化,从罗杰斯蒂曲线推导出3个推广模型[2]。还有一些学者对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研究,如孙美美、陈永富研究了浙江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现状及创新模式选择[3]。孙雄松,戴育滨等研究了广东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及其模式创新研究[4]。从现阶段研究可以看出,多数研究集中在农业推广的管理体制、资金投入、农推队伍素质以及现状和问题等方面,而且主要是定性研究,实证研究较少。本文在梳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依据中国农业发展的趋势,提出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政策建议。

1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

1.1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逐步完善

自1995年5级农业技术推广网建立到2003年底,农业部所属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农机化、经营管理5大系统的县乡两级机构15.1万个(县级推广机构2.37万个,乡镇12.76万个),比1957年农业推广机构增长了近1倍。同时在维持5级推广网传统结构基础上,为解决乡镇政府无力负担推广部门经费问题,我国各地区将乡镇农技推广站管理权重新收回由县级管理或将乡镇级各农技推广部门合并,成立县级“区域站”。如2009年广东省基层农业推广机构总数为3238个,从组织结构上看,乡镇级推广机构为2835个,占总数的87.55%;县级为310个,占总数的10%左右。但在管理体制上,县农业主管部门管理的基层推广机构为1264个,占43.16%,属县乡双重管理的有694个,占23.70%,两者合计占总数的76.86%。属乡镇府管理的基层农业推广机构为970个,占33.23%(表1)。再如新疆,乡级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中县级农业部门为主管的推广机构在种畜、植牧、农机3大类的比例分别为48.74%、37.7%和21.11%。乡镇政府管理的除了农机推广机构占到33.44%外,种畜推广机构为8.48%,植牧推广机构为3.8%。县乡双重管理的机构数,以县级为主的农业推广机构也分别占到73.64%、80.6%和50.28%(表2)。基层农业推广机构向县级集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1.2农技推广经费投入增加

作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的主体,政府对农技推广的投入呈不断递增趋势,在1981—1999年这19年中,农技投资占财政农业总支出比重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83%,同时非政府投入的经费收入也在逐年大幅度增长,部分发达地区甚至大有赶超政府投资之势。以广东省为例(表3),广东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活动经费在1995—2002年这8年中增长了近111%,年均增长也接近16%左右。其中,以1995年不变价收入来分析,政府拨款8年中总的增长幅度为82.3%,年均增长为11.8%,而创收收入的8年增幅达185%,年均增长为26.4%。非政府财政拨款的收入在经费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1.3科研项目成果丰富

自2001年我国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起,到2010年,我国每年科研成果累计投入31.5亿元,转化资金共立项4338项,支持范围覆盖粮食丰产、食品安全、循环农业、农林生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节能减排等产前、产中、产后多个领域[6]。同时自2006年设立中华神农农业科技奖起,3年内仅种植业奖项就达到184项。

2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政府主导的农业推广机构多以政策为导向,对市场信息和农户需求变化了解较少,处理农户反馈的信息不够主动;推广机构分散于多个涉农部门,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农业推广部门多由行政部门直接负责,造成上级农业推广机构对下级农业推广机构难以进行有效管理,往往只能提供工作上的指导和建议;同时各地方政府为解决基层推广站无经费、无人员的空壳现象,把原本隶属于乡镇的农业推广站收归县级部门管辖,这又超出了县级农业部门的管理能力,造成基层推广站管理结构的上下颠倒,效率反而降低。

2.2人均经费投入少

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依赖国家的经费投入,经费来源单一,经费不足成为常态。20世纪90年代,人均经费不足的问题开始愈加严重。其中人均总经费由1986年的2780元/人/年下降到1994年的2534元/人/年,年平均下降0.9%;人均年推广活动经费由1986年的1167元/年/人下降到1995年的894元/年/人,年平均下降0.6%[7]。1996年后的政府体制改革中,国家对农业推广经费的投入仍然偏低,这导致大量基层推广员离岗,各个地区农业推广站出现了“网破、人散”的现象。虽然国家在2003年出台《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工作意见》,力图确保“机构不乱,人员不散,网络不断,经费不减”。直到2009年,即使是农业推广体系相对较好的广东也只完成了90%的编制工作。[8]对于那些发展水平较弱的地区而言,经费增长迟滞,则意味着农业推广工作的停滞和人员的流失更为严重。

2.3农技推广人员素质整体仍偏低

一是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不强。从年龄结构看,2007年底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编内农技人员中,35岁以下的占33%,35—50岁的占52%,50岁以上的占15%。2008年底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编内农技人员中,35岁以下的占37.3%,35—50岁的占45.8%,50岁以上的占16.9%[8]。从学历、职称结构看,以新疆为例(表4),2012年农推人员学历职称统计情况,其中本科学历人数为5469人,约占全部人数27%,而高级职称只占全部人数9.2%。而在全国范围内,据农业部2008年中国农业科技推广发展报告统计,截止2007年,仅在基层农业推广人员中,还有48.2%的工作者不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只有27.7%的人员具备高级和中级职称。我国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已呈现出人员老龄化、低职称人员偏多、低学历人员偏多等问题。二是农民素质不高。农民是农业科技推广最直接的受益群体,也是科技成果产品的主要使用者之一。农民能够迅速接受并学会使用科研成果产品的话,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就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这对农民的文化水平有相对较高的要求。我国农村教育水平却长期是一块短板(表5、表6)。2000年,全国农村平均受教育水平,文盲占8%,小学和初中分别占32.22%、48.07%,高中以上占10%出头,大专以上学历仅4.8%。同期的广东农村明显高于全国标准,甚至高于山东和浙江这两个东部省份。但即便如此,广东农村平均受教育水平,其小学、初中的比例总和达82.4%,到2010年仍然占75.2%。这主要是因为农村中农民再教育的比例偏低,农民素质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给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4科技成果推广与市场需求的矛盾

首先,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项目与实际脱节。以2006—2009年的中华神农农业科技奖种植业奖项为例,超过一半集中在粮棉油品种上,日益受国家和市场重视的资源环境和植物保护各只有13项,高新技术应用仅10项,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不成正比。其次,科研成果数量虽然庞大,但真正被转化的却是少数(见表7)。综合来看,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30%~50%,远不如欧美发达国家60%~80%的科技成果转化率。造成这种现象,一是科研单位与农技推广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二是对新兴的网络媒体重视不足,导致成果难以得到更快传播;三是涉农科研单位,尤其是农业院校普遍缺乏中试基地和中试线,造成科研成果难以进行后续的实用化开发和产量化实验。

3对策与建议

3.1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一是减少来自行政对工作的干预。由上级农技推广部门参与管理下级农技推广机构工作,使各级农业推广机构在管理上连成一线,同时对农技推广人员考评和晋升提出意见。政府行政部门则负责业务经费和人员统一调配。二是完善基层管理体系。一方面将适宜乡镇管理的部分推广站归还乡镇,另一方面则把相近行业的农技推广机构按地区适当合并成农业技术区域站,由农业技术区域站对该地区县级主管的基层农业推广站进行直接管理。三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如办公室、电话热线以及网站平台等,主动了解农民的需求,了解市场信息。

3.2建立多样化的经费投入体系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由于政府的农技推广站具有公益性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有赖于国家的经费投入,有必要通过立法来保证政府财政支出中每年用于农技推广的资金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提高[10]。同时在制定政府对农业推广投资计划时,应当依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财政农业支出总量、农业总产值、农业与农村人口、耕地等几个主要指标的具体水平,来决定投资比例。在欠发达地区,要加大中央财政投入的比例。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则地区的财政农业推广支出要与中央政府的财政投入成比例的增加。二是形成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在国家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开展项目合作机制,拓展投资渠道。政府在制定项目合作推广计划时,要以市场竞争潜力比较大、有效价值高的项目来吸引企业和私人的投资。三是鼓励农技推广机构创办实体经济,增加创收。农技推广部门有着人员和渠道的优势,创办实体经济不仅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且可以增加农技推广部门经费,促进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

3.3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人员素质

一是加强农技推广工作队伍建设。(1)剥离农技推广队伍中的非技术人员和低学历人员,以“专业”“年龄”“工作能力”为标准,合理配置人员岗位。(2)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纳入企事业单位编制内,保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待遇能够与地区同级单位持平。实施人员聘用管理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优先聘用学历和农业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3)针对学历低、人员老龄化等问题,政府应开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班,加强继续教育,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4)制定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和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建设以创新能力、科研质量和成果应用为标准的评估体系,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开发引进等方式,向海内外引进优秀人才。二是提高农民素质。(1)政府应当加大管理措施,完善农村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保证农村孩子全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2)建立农村人才培训体系。按照农民生产的实际需求和根据培训对象的素质水平,政府建立分类培训的实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农村或者农协会与学校、企业开展合作,建立长期有效并且共赢的教育培训体系。

3.4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市场的强大需求,将产业链与技术链连接,使农业科技成果通过更多渠道转化为实际产品。二是建立有效的推广宣传机制。积极联合各类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涉农企业,开展新技术、新成果示范宣传,完善电子信息平台的农业科研信息咨询。三是完善农业科研项目的管理和引导机制。以注重科研成果的实用价值与推广价值为项目申报时的审核标准,在项目立项时做到专家严格论证,项目过程严格管理,项目评收时严格评估,挖掘具有应用价值的农业科技成果,使成果能够实验室中走出来,真正面向农业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2]程毛林.逻辑斯蒂曲线的几个推广模型与应用[J].运筹与管理,2003,(3):85-88.

[3]孙美美,陈永富.浙江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现状及创新模式选择[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3):322-323.

[4]孙雄松,戴育滨,吕建秋,等.广东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及其模式创新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15):176-180.

[5]闫艳燕,余国新,杨爽,等.新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策研究[J].北方园艺,2015,(2):186-192.

[6]谭华,王开义,刘忠强,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7):136-141.

[7]王雅鹏.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与加速转化的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5):136-139.

[8]朱芙蓉.“网破、线断、人散”的顽疾并未根治

[9]旷宗仁,高晓魏,胥译心,等.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力资源情况分析[J].东南学术,2011(3):24-36.

[10]毛学峰,孔详智,辛翔飞,等.我国“十一五”时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2(6):126-132.

第14篇

摘要:民族地区由于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原因,农业主要依靠自然再生产,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加之生产规模小,交通通讯设施落后,技术、资金、人才的紧缺,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因此,必须依靠政府的引导,使产业链上各个节点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民族地区;拓展对策

民族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西南等边远山区。农业是其居民长期生存的一种手段,由于历史文化及自然环境的原因,该地区农业经营方式几千年来没有太多改变,农业主要依靠自然再生产,除劳动、种子、农药、化肥外几乎没有其它投入。产出物也大都以未加工的谷物、畜产品、水果、蔬菜等原始的形式直接消费。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现代农业的发展引致产前和产后行业的兴起。这些产前、产后行业与农业息息相关,而且在组织上和经营上结为一体。换言之,现代农业从单一动植物生产扩展到以动植物生产为中心,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全部内容的总和,这是农业发展的自然结果。

一、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产业链比较

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就是农业外延在微观层次上的拓展,其实质就是农业产业链条向产前、产后部门延伸。农业产业链实际是一个贯通资源市场和需求市场,由为农业产业化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不同功能服务的企业或单元组成的网络结构。它是具体的不同农产品链的集合体。农业产业链是在产业链概念基础上产生的,实质就是产业关联,而产业关联的实质就是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农业产业链拓展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发生的深刻变革,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拓展以后的产业链不再将农业局限于第一产业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而将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甚至生态观光业,原属于第二、三产业的产业,也纳入农业产业链的结构之中来。因此,产业链不断拓展和延伸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调整和优化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措施,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二、农业产业链拓展的意义

农业产业链拓展是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基础性部门,不仅为其他产业提供了原料,而且也为其他产业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由于其自身的强关联性,农村经济单靠生物的再生性生产已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基于农业产业链条的综合管理,拓宽农村经济的空间才能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具体意义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有利于农民利益的保护

从农业产业链的运行规律来看,可将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的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增值环节。一个企业(或农户)可能在某一环节具有比较优势,但却不可能在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比较优势。在农业产业链高度发达国家(如美国、荷兰),很多企业生产与营销分离,通过合同关系,把流通和销售环节让渡给专业厂商来办理,农业产业链的运作,很多都是围绕大型的销售厂商来展开的。在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之间,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实现互补,整个产业链的综合功能增强。农业产业链拓展最大的特点是通过链条上所有节点企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组织和广大农户的紧密合作,降低交易费用,将影响交易有效运行的因素推向链条之外,从而达到链条运作最优化和保护农民利益的目的。

(二)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随着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和管理加强,必然加速推广适用农业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突出地方特色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支撑链条与体系;必然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链和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农村;必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只有加强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和拓展,才能做强做大农村二、三产业,有效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加速实现农业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全面发展的各种专门人才培养,以繁荣农村经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有利于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链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对其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要素流动进行系统化组织、协调与控制,以拉长和加强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提高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效率。此外,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业产业链管理,不仅是农业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和商品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社会对农产品多样化和安全性的强烈要求,农业关联企业通过与产业链的结合增加了其产品的安全可信度。因此,拓展农业产业链可以提升农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三、民族地区农业产业链拓展的障碍分析

民族聚居区多处为老少边穷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之历史上民族地区多为地方统治,受各个朝代中央政府管理的较少,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因此文化相对落后,与外界的交流和贸易非常缺乏,商品意识差,经济发展缓慢。正是历史文化与自然条件的限制,农业基本上没有摆脱单一从事动植物生产的传统状态,严重阻碍着农业产业链的拓展。

(一)耕地面积狭窄,生产规模小

“七山一水一份田,一份道路和庄园”是很多民族聚居区的真实写照。这里耕地面积普遍偏小,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农村的生产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生产的计划性由各个家庭自己决定,更不利于规模化经营。因此,农业产品生产形成了“小批量”的格局,无法适应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化生产的需要数量。就是民族地区的某种农产品能满足某加工企业的原料供给,但由于供给的农户太分散,必然要增加交易成本,这不利于农户家庭与加工企业的合作。另外,由于生产的分散,提供给加工企业的农产品的品质优劣不同,必然影响加工企业产品的质量,从而影响加工企业与农户的互惠关系。民族地区耕地制约及生产制度等是影响农业产业链拓展的最主要障碍之一。

(二)商品意识淡薄,专业化生产缺乏

民族地区的居民长期居住边远山区,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现代商品意识淡薄,所以各家庭的生产都是“小而全”的局面。而农业产业链拓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数量充足,质量标准一致的稳定农产品供给,专业化生产是农产品数量与质量的保证,这不仅有利于农产品的加工,而且也有利于市场的开拓。加工企业与农户能否保持稳定合作关系的关键是其间的经济利益能否得到合理和有效的分配。对于在这种合作关系中居主导地位的加工企业来说,必然会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去选择对自己收益最大的合作伙伴。根据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及合作的实践,加工企业一般愿意选择大农户进行合作,因此,民族地区缺乏专业化生产是影响农业产业链拓展又一障碍。

(三)交通闭塞信息不畅,抗风险能力差

民族交通条件差,教育文化落后,市场信息无法及时到达农户。加之单个农户自身能力有限,资金、技术等的缺乏,不可能有足够的实力理性地进行农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调整中,也往往产生个人理性预期基础上的合成谬误,引起农产品供求的大起大落,导致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从而影响到加工企业与农户间的合作关系。只有信息的保证,才能使农产品生产更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缓解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避免因结构性过剩而导致销售不畅引起的价格波动,稳定农产品的市场供求,降低农产品价格风险。交通信息的瓶颈也是民族地区农业产业链拓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四)人才、技术、资金紧缺,产业服务水平低

民族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产品产后环节开发滞后,没有相应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相配套和链接,农产品加工、运输、储藏、销售中的腐烂、浪费损失严重,农业产业服务程度低,特别是产业后和产中服务水平低,尚未形成系统的、复杂的产业链,大量的农产品没有经过精加工和深加工就进入市场,没有实现相应的附加价值。随着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必然要加速推广适用农业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突出地方特色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基础是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由于科技人员紧缺,加上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建设和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建设还不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要。特别是农产品产后环节的精度和深度开发,扩张其价值和效益,发展各具特色的、增值空间大的,而且能够创造较多就业机会的产后经济方面,由于技术和资金的约束,无法发挥比较优势,做强做大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由于教育文化的相对落后,科技人员的紧缺以及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成了民族地区农业产业链拓展的又一瓶颈。

四、民族地区拓展农业产业链的对策

民族地区由于历史文化及自然环境的原因,商品意识淡薄,资金、技术、人才紧缺,交通不便,自信闭塞,农业生产主要是单一动植物生产,不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要。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用现代农业改造这种原始落后的农业。

(一)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

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落后,自然、文化特殊性,拓展农业产业链的任务不可能由农户单独完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由于其公共物品性,只能通过政府来建立。另外,人才、技术、资金溃乏的局面也只有通过政府的投入才能得到改善。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最根本的区别,就是生产以市场为导向,而要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户去搜索市场信息,不仅成本太高,而且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无法从繁多的信息中捕捉真正有用的信息。只有通过政府的引导,让农民进入产业链的各环节,才能使农民从农产品深加工和贸易中分得利益。而企业和农户经营的联系,既发挥了农业家庭经营成本低、生产管理精心等优越性,又弥补了小规模分户经营难以调整结构、难以衔接市场、难以获得产后利润等缺陷,为家庭经营注入新的活力。只有政府的作用才能制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公平的交易制度,维护市场秩序,对市场交易活动进行严格管理,为农业一体化经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政府应加大发展农业教育、科研服务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引导专业化生产的发展,为专业化生产提供优惠政策和技术服务。

(二)转变农民的生产理念

民族地区居民由于世世代代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十分严重,商品知识缺乏,这种生产观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现代农业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全部内容的总和,并通过产业链纵向和横向拓展,向第二、三产业不断渗透的一个综合性产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分工不断细化,农户和企业只是一系列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产业链条的节点,一个农户(或企业)可能在某一环节具有比较优势,但却不可能在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比较优势。在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每一个生产农户(或企业)通过相互协作生产,使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单元实现互补,增强整个产业链的综合功能,从而提升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因此,民族地区必须首先转变生产理念,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社会化生产,促进农业产业链的拓展。

(三)重视农村干部的培训

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农民的生产都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生产计划的制定,如果某家在某一环节或某种动植生产上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那么邻近的村民就会进行这方面的投入,从而形成产量的大起大落,不利于产业链的拓展。农村干部作为带领广大农民进军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骨干力量,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水平、管理方式、科学方法和领导能力,对于制定当地农业发展规划和科学决策、开辟产业化门路,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实现现代农业管理,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干部推进农业产业链拓展和加强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素质和才能,能够根据市场前景和需求,结合本地的具体条件与实际,科学的、民主的作出切实可行的农业产业链、产品链决策,保证产业化和产业链管理决策与计划的有效实施。同时要深入农业产业链的所有节点和过程进行调研,重视群众在农业产业链拓展中的呼声和要求,把握好产业链中农户、企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组织的利益结合点。通过学习与管理活动的循环往复,提高农村干部和后备干部队伍的素质,增加农业产业链拓展中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更多地培养适应农业产业链拓展与管理,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

(四)注重产品市场的开拓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产品销售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产品适销对路是企业成长的基本保证。通过寻找农产品流通销售的异地市场,甚至境外市场,开发研制能适应市场需求的系列梯级农产品,促进农业产业链的拓展。通过市场开拓延伸的产业链,其产品的产销衔接比较紧密,能及时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差异化的要求;同时在市场寻求的过程中,农民及农产品生产企业或中介组织,可灵敏地感受市场变化波动,从而促进订单农业、合同农业的发展,并可加速农产品的储运、保鲜产业链条等节点的发展。这种通过市场拓展产业链的方式,特别在我国加入WTO后显得尤为重要。

(五)产业链条协调机制的构建

产业链条上各个节点的分工与协作是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前提。农产品由于其自身易腐性、生产的周期性、产品数量和质量的不稳定性、原料质量对加工产品质量的特殊性等,在供应商、生产商和加工商之间的关系协调上比单纯地进行市场开拓更能提高整体的效率。就目前民族地区分散生产的格局,生产中更多是竞争的关系,如何协调各生产环节的合作,强化各生产环节的利益共享,显得尤其重要。通过产业链条协调机制的构建,在农业产业链拓展的中,提高各经济主体的合作能力,使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重组,提高产业的带动效应,真正使农业的种养加、农工贸成为一体,使农业的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出来,从而达到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目的。

(六)加快龙头企业的建设

农业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是联系农户与消费的纽带,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地位,加工业上不去,粮食经济就搞不活,畜牧业也难以有大的发展,农民增收和财力增强的目标就很难实现。特别是在相对闭塞的民族地区,只有通过加工龙头带动作用,一些具有特色和优势产业的链条才得以形成。通过加工业的发展,促进市场建设,让繁荣的市场来刺激和引导加工业的发展,带动产、供、加、销一体化经营,而加工业的发展又能极大地带动农业、商业及服务业的发展,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互为条件,协调发展,有序地传递效益,实现产业链条的层层增值。

参考文献:

[1]李翔,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农业现代化的破冰之履[J],农业经济,2006(5):23-24

[2]王国才,供应链管理与农业产业链关系初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4):46-48

第15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乳品企业;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5-0040-06

我国乳制品业在食品制造业中占有很大比重,担负着促进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分享更多市场利润的重要任务,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将现代奶业作为重点领域发展。近年来,国内乳品行业保持快速发展,行业的资本性投入继续增加,市场竞争持续加剧,行业平均利润率逐渐趋薄。同时,我国在加入WTO后,奶业在关税上失去了保护,国外乳制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加剧乳品行业国际化市场竞争。许多中小乳品企业有的被兼并,有的开始为大企业贴牌生产[1]。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乳品企业有828家,亏损企业为181家,亏损总额达9.03亿元[2]。因此,我国乳品企业唯有构建适合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Collins和Porras在《基业长青――企业永续经营的准则》中强调:“文化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要进一步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真正成为行业内领先企业,就要借助于企业文化力。”Hofstede认为企业间存在文化差异,员工的行为模式受企业文化的影响[3]。可见,企业文化是代表了组织中被广泛接受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营业绩。企业文化间的差异导致了不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差别,利用企业文化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具有重大意义。

一、相关文献述评

1981年,美国学者Deal和Kennedy出版了《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一书,标志着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被大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4]。我国学者王德胜将企业文化特征概括为独特性、价值性和成长性[5]。企业文化的独特性是指企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受其所在的社会、地理和经济等外部环境以及自身内部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具有本组织特色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多数员工的“共识”,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全体员工提供一种无形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这是企业文化价值性所在。企业文化的成长性是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形成过程,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当企业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文化也随之不断完善、调整和升华,从而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和组织目标。

与企业文化相比,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出时间要稍晚。1990年,美国企业管理学家Prahalad和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正式提出了“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企业不仅要注意外部市场的变化,更要注意企业内部因素,要善于培植具有独特性的企业核心竞争力[6]。Meyer和Utterback在技术观点的基础上扩展了企业核心能力的范畴,他们指出企业核心能力包括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7]。我国学者认为企业核心能力蕴藏于企业所涉及的各个层次(包括经营环境、企业、学科、技术、产品、核心子系统等),是由能力元和能力构架组成的能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动态发展的知识系统[8]。楼迎军总结认为人们对于核心竞争力特征的认识基本一致,即创造顾客价值(对最终产品中的顾客利益有突出贡献)、独特性(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延展性(有力支持企业业务向新领域延伸)[9]。结合乳品企业的发展特点,俞燕提出乳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的奶源、技术、管理、市场营销、品牌、环境等资源要素经过有效整合而形成的、能够创造更大顾客价值的、支撑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与能力的有机组合[10]。

在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方面, Collins和Porras指出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国内学者万守杰也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11]。王德胜从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及契合度两方面评判了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得出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和源泉;企业核心竞争力存在于企业的文化系统中[5]。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国内外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针对一般企业,对特定行业的研究很少,将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联系起来研究时,也只是简单的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没有进行深入探讨。在研究方法上,以定性分析为主,少量的定量分析如基于人工智能BP神经网络的专家模型[12]、主成分分析和ISM-Fuzzy AHP模型分析法[9],主要用于核心竞争力指标的构建与评价,样本大多来源于调查问卷。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肖泽磊和李帮义等基于企业家访谈录采用文本信息挖掘方法,提炼出风险企业内生核心竞争力因子,并通过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帮助相关企业合理定位[13],但是由于企业家在短暂的采访时间内并不能完整概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而且思维受采访者提问的牵制,所以样本数据缺乏完整性。还有俞燕构建了基于AHP的新疆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以伊利为标杆企业,选用新疆三品企业为代表对其核心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10],该研究虽然针对乳品企业,但具有区域局限性,而且没有说明乳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可见,针对乳品企业这个特殊群体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实证研究尚属空白,特别是从企业文化的角度研究乳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样本选择与分析

(一)样本选择

本文以2010年中国奶业统计资料上公布的全国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乳品企业作为样本,认真分析了这些企业在官方网站上描述的企业文化,并参照全球乳业20强企业中排前两位的雀巢和达能的企业文化特征,提炼出24个关键词(具体见表1)。由于企业文化不是某个领导的个人臆断,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企业成长发展的积累,所以从企业文化中提取的关键词能全面反映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通过使用信息挖掘手段挖掘隐藏在企业文化背后的使企业走向成功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其他食品企业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

表1给出了24个关键词的内涵,根据关键词的内涵,按照官方网站描述的企业文化中涉及到的关键词及其内涵出现的频率来分别给其打分。由于部分企业的企业文化描述很简洁,各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都不高,所以本文采用两分制,一次未出现得0分,出现1次得1分,出现2次或2次以上得2分。虽然全国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乳品企业有53家,这些企业在全国800多家乳品企业中是比较成功的,但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并对企业文化有详细描述的企业只有43家,所以本文共收集到43家乳品企业的企业文化以供分析(见表2)。

(二)分析方法

为了分析不同企业对核心竞争力因子的不同态度,选择聚类分析方法[14]。聚类分析是将物理或抽象的集合分组成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同一个类中的对象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不同类间的对象有很大的相异性。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分析每一类乳品企业成功的真正因素,并以此为标杆,激励其他相似企业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企业文化,提高核心竞争力。因为事先不确定将样本分成多少类,并且是按照关键词对企业进行分类,所以采用系统聚类中的Q型聚类。在设置聚类分析的具体方法时,考虑到样本数据为离散、整数、无量纲数据,样本之间的方差大小能很好地反映样本之间的相似程度,所以本文在聚类方法上选择Ward法,度量标准为平方Euclidean距离。

(三)结果分析

借助SPSS16.0软件对收集到的43个样本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聚类树如图1所示。根据绘制的聚类树分析每一类企业的企业文化可以发现,企业明显分为两大类:一类同时强调人才和产品质量,以伊利和三元为代表,国外以雀巢为代表。在第一类有11家企业,全部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涉及到此内容,而且得分都是2分,并且企业文化内涵丰富,对核心竞争力的各个影响因素都有所侧重。而第二类企业则重点强调产品质量,以蒙牛和光明为代表,国外以达能为代表,这类企业的企业文化比较单一,忽略了核心竞争力的很多影响因素。其中第二类还可以分成两个小类,这三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因子具体构成见表3。以上述企业为标杆,可以探寻乳品企业产品质量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经验,以伊利和蒙牛为例,见表4。

在经历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内消费者对乳品安全信心丧失,乳品市场一度萎缩,2009年乳品消费需求得到恢复性增长。而最近两年乳品生产又开始断断续续出现质量安全问题,乳品质量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个乳品行业信誉的恢复,国内一些乳品企业受到致命打击。消费者尤其担忧婴幼儿奶粉质量问题,部分经济收入较高的消费群体趋向选择购买国内生产的进口奶源奶粉或通过网购等方式购买国外原装奶粉[2]。质量安全成为影响乳品消费的关键因素,而消费决定生产,乳品企业尤其需要强调产品的质量。例如,蒙牛从奶源、工艺和检测等多环节进行质量管理建设,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员工是企业产品的制造者,核心技术的发明者,经营管理的执行者,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影响都是通过对员工的影响来实现[11]。乳品企业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实施人才战略,积极参与人才争夺,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多种形式培养企业人才。例如在人才培养方面,伊利拥有伊利商学院和伊利-利乐专业学院,采用集团、事业部、分子公司三级培训体系。

三、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拓展

对多数企业而言,创新是维持及获得竞争优势的媒介[15]。当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刚性时,必须对各种能力进行创新,以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性。企业文化创新不但是核心竞争力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各种关键能力创新的先导[16]。随着顾客需求多样化,行业技术日新月异,同时低碳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共识,加之我国乳品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研发的基础能力不强,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强调人才和质量,乳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得到拓展,将科技、学习和环保纳入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因子,使之嵌入企业文化,依靠文化力影响企业的各项行为。

(1)科技是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乳品企业忽略了奶源建设和新产品研发,研发投入不足,产品差异化程度低,致使战略重点移向销售市场。从乳品市场看,各个品牌的乳品在产品层次上竞相模仿复制,产品趋同,为了争抢市场份额,各大企业展开激烈竞争,以价格战、促销战等方式来扩大销量,而这种竞争方式并非长久之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购买乳制品不仅注重口感、口味,而且关心其营养成分及功能性、安全性,对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具有优质、安全、风味、便捷等特点的产品成为消费热点。人们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对类型、规格、包装、口味等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走产品差异化道路,必须依靠科技寻求突破,充分考虑加工原料(专用品种和基地建设、贮藏保鲜)、加工过程(加工工艺、加工技术和设备)和加工产品(包装、流通)等环节的动态发展变化。

(2)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资源,学习是企业积累知识的途径。知识的获取、运用和创造能力是企业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最基本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学习快速实现。学习本质上是传承与创新,是知识的输入与输出,既是经济行为,又是发展行为[17]。由于环境变动和企业间竞争加剧,企业学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企业学习是企业通过采取有效的行动而提高企业能力的过程[18]。已有的一些文献表明,组织的学习能力和组织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9][20]。乳品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学习型组织,通过营造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利用每个人自我超越的潜在心理,设计共同愿景,充分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不但鼓励个人学习,还要重视培养企业团队学习精神。员工通过学习提高素质,团队通过共同学习、共享知识、经验,有效提高整体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21]。

(3)保护环境是生产绿色产品的前提,也是响应低碳发展的理念。Hart认为,传统上管理理论重视管理资源和管理能力,忽视了自然环境约束,因而提出了更包容的“自然――资源――基础”理论,将企业竞争优势建立在企业处理相互关联的污染预防、产品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等三种战略基础上[22]。乳品企业在宣传自己的产品时,往往冠之于“绿色”,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企业的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乳品企业宣传的绿色产品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首先必须做好环保工作,推进清洁生产技术,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坚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加强奶源基地的环境保护。

四、结 语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关系到乳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借鉴在乳制品行业中销售额靠前的乳品企业的较为成功的经验,利用信息挖掘工具提炼出隐藏在企业文化内部的难以量化或描述的核心竞争力,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帮助乳品企业识别核心竞争力。结合当前乳品行业发展的新趋向,从科技、学习和环保三个方面拓展了乳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乳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更加完善。当然,本文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根据企业销售额选择样本,而不是综合效益;核心竞争力因子内涵的准确界定问题,这些都有待作者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杨秀丽,姚艳.浅谈提升黑龙江省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J].商业研究,2009(1):80-82.

[2] 刘玉满,李胜利.中国奶业经济研究报告(2010)[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 Hofstede G,Neuijen B,Ohayv D D,et al.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s: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udy across twenty case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2): 286-316.

[4] Zhang D. Building corporate culture [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3.

[5] 王德胜,辛杰.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9(12):126-128.

[6] Prahalad C K,Hamel 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5): 79-91.

[7] Meyer M H,Utterback J M. The product family and the dynamics of core capability [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3(1): 29-47.

[8] ,陈劲,许庆瑞.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溯源与逻辑结构剖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0,3(3):24-32.

[9] 楼迎军,荣先恒.基于ISM-Fuzzy AHP的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分析[J].科研管理,2007,28(1):97-103.

[10] 俞燕,黄文胜.基于AHP 的新疆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08,44(10):18-22.

[11] 万守杰,毛明芳.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J].科技管理研究,2006(9):88-90.

[12] 郭岚,张祥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J].科学学研究,2007,25(1):132-137.

[13] 肖泽磊,李帮义,项喜章,等.中国风险企业内生核心竞争力构建及其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8,11(4):20-24.

[14] 吴喜之.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15] Utterback J M,Afuah A N.The dynamic “diamond”: a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spective[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1998,6(2-3): 183-200.

[16] 王德胜.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关系模型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9(21):187-188

[17] 赵建辉.学习: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本源――以企业组织为例[J].管理世界,2006(3):148-149.

[18] Kim D H. The link between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3,35(1):37-50.

[19] Ellinger A D,Ellinger A E,Yang B,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concept and firms’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J].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2,13(1):5-22.

[20] Yang B,Watkins K E,Marsick V J. The construct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dimensions,measurement and validation [J].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4,15(1):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