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市场化范文

传统文化市场化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统文化市场化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传统文化市场化

第1篇

【关键词】市场化;传统文化;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6-012-01

淄博市位于华东地区,山东省的中部,二而环山,北部有黄河和小清河流经,还有发源于淄博的沂河、淄河和孝妇河等河流,城市山水环境优美,同时,淄博也是齐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市场化进程中,淄博市必然会而临城市传统文化的断裂,但是城市传统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内部基因,因此,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城市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长期以来,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淄博市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来带动生产力的提高,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城市生态格局受到威胁。因此,淄博市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政府重视环境保护,落实相关法律制度,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并重。从全球范围看,各国在应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上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我国在应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方而也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但是相关的制度法律在执行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尽管各级政府已经制定出台了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但是有些制度在一些地方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仍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第二,企业重视环境保护,从源头上进行环境治理。工业是造成城市环境污染的最主要的原因,博山区是淄博市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博山区是全国著名的陶瓷琉璃生产区,但是博山区的很多企业技术含量较低,生产工艺落后,节能减排措施不健全,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尤其是当地中小企业的生产。并且大部分企业并不重视自身的生产行为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因此,淄博市企业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完善企业节能减排设施,从源头上进行环境治理。

二、推动城市规划的多样性,建设城市文化特色

城市规划的实施是将城市发展蓝图变为现实的过程,城市文化传承和保护同样离不开城市规划。在我国,城市规划一般是由各级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来设计和执行,不能够发挥社会各界的人民群众的聪敏才智,因此,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政府部门为了追求现实利益,破坏城市原有的传统文化,照搬其他城市的建筑风格,尤其是发达城市的风格,造成城市规划的单一性,没有属于本城市自己的特色,就更没有城市文化创造力和竞争力。因此,淄博市必须推动城市规划的多样性,建设城市文化特色。

(一)科学规划,凸显特色

每一个城市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产物,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应该凸显该城市属于自己的文化产物,既不能完全仿照其他城市的风格,形成千而一城的现象,也不能肆意破坏本城市自己的传统文化,没有属于白己文化特色,这样,既让这个城市失去了自己的特色,也使该城市丧失其自身发展的竞争力。因此,淄博市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不能照搬其他发达城市的建筑风格,根据白己本地的城市特色,因地制宜,建设凸显本地文化特色的城市。

(二)以人为本,公众参与

社会公众是构成城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门,城市规划同样涉及到社会公众的利益,而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城市规划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并没有咨询当地居民的意见,而单纯的依靠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进行城市规划,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为了本地经济水平的提高,盲目批土地给房地产商,尤其是在一些传统文化建筑区域,例如淄博市周村的古大街现在已经完全被打造成古商城,带有浓厚的商业气息。因此,淄博市在进行城市规划时,相关信息要透明化,支持社会公众参与到城市规划的过程中。

三、重视城市文化建设,加大文物保护力度

在市场化进程中,文化竞争力在一个城市的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但淄博市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方而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文化建设急需发展。因此,淄博市必须重视本城市文化建设,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动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相适应。

(一)重视文化建设,保护文化遗产,推动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相统一

淄博市必须转变城市发展观念,发展是根本,保护是关键。重视文化遗产,由单纯的文物保护向历史环境的整体保护转变。淄博市淄川区的蒲松龄故居作为一个文化遗产,对它的保护不是单纯的保留故居这一地方,而对于蒲松龄故居的历史环境也需要得到很好地保护,这不仅是对城市记忆的保护,更是对城市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淄博市在进行传统文物保护的时候,不能单纯的把文物保留下来,还要重视厉史环境的整体保护。

第2篇

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市场营销,具有六个层面上的指导意义:

第一:营销理念。

经典市场营销的核心理念是竞争。以需求导向,以发现和满足需求为动力,以竞争为手段,以利润为目的。为了扩大需求,赢得竞争,获取利润,现代市场营销可谓无所不用其极。鼓励消费,奖励花费,甚至不惜浪费。损人利己,坑蒙拐骗,假冒伪劣,杀人放火都屡见不鲜。在天然资源日益缺乏,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情况下,过去那种无节制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已经快要走到尽头。现在营销大师们纷纷提出,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要为全人类的根本利益考虑,要节约资源保护生态,这与中华传统文化理念越来越接近了。现代市场营销的核心理念是和谐。以问题为导向,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动力,以合作为手段,以幸福为目的。为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现代市场营销必须努力创新,从红海战略转向蓝海战略,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基准,在为大众服务中获得自己的利益。一旦思想理念发生转变,市场营销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从而不会陷入价格战、广告战、促销战等低端竞争,而是开辟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在和谐理念的指导下,顾客既不是企业的奴隶,也不再是企业的上帝,而是与企业平等的参与者合作者。顾客不能无限制地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要求企业不顾原则和公正,牺牲生态环境和大众利益,对企业提出不正当的过分要求。因此,顾客是上帝的口号可以休矣。经典市场营销的口号是:竞争,超越,自由,极限。现代市场营销的口号是:和谐,平等,合作,创新。关于和谐营销的具体阐述,请看本人原作《和谐营销——理论与实践》。

第二:营销战略。

在以需求为导向的理念指导下,经典市场营销的道路越走越狭窄。主要体现在三个基本矛盾上。1 过剩的生产力与有限的购买力之间的矛盾。2 无节制的欲望与有限量的资源之间的矛盾。3 极端的利己倾向与人类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具体表现为: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精美绝伦却销不出去的“废品”;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极少数人却消耗最大部分的资源;各类工业和生活垃圾堆积如山,将很多城市包围起来;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制造假冒伪劣有毒有害商品,转基因、激素、化肥、农药无处不在。因此,现代营销理论纷纷提出绿色营销,文化营销,知识营销等新战略。市场营销模式也越来越丰富,如网络营销,整合营销,品牌营销,全球营销,形象营销,互动营销,定制营销,关系营销,服务营销等。在营销战略的创新的广阔空间里,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大有作为。有句经典的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华传统文化宝库庞大丰富,里面可以用来增加商品和服务附加值,提高品牌含金量的元素,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关于这一点,人们普遍都认识到了。这也是当前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现实价值的主要观点。

第三:营销策略。

中华传统文化在制定具体的市场营销规划时,也有非常具体的指导作用。以大型医疗器械市场营销为例。在和谐营销的理念指导下,采取与医院合作,成立产-研-医三位一体,进行临床科研和产品研发的模式越来越常见了。在这种合作模式当中,一切经典的市场营销理论,如4P,4C,4R,细分,定位,整合营销等都失去意义。这种模式生动真实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平等互惠,合作共赢的重要原则。在中华传统文化里,从来没有对立竞争,零和游戏,你死我活,损人利己的概念。相反,中华传统文化认为利人就是最大的利己,助人就是最好的助己,行善积德必有善报,作恶损德必有恶报,成人之美与人为善,在成就他人同时自然就会成就自己。即使在经典市场营销活动中,中华传统文化也可以发挥指导作用。如设计产品时采取中庸之道,制造产品时务必保质保量,在选择渠道时重视诚信道义,在开展促销时注意文明礼节。选择市场目标人群要照顾弱势群体,产品定位要兼顾小微购买力,满足特殊功能需求。只要怀着一颗仁爱助人的行善之心,不要过分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以为天下造福为大众谋利作为最高宗旨,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那么在制定具体营销策略的时候,就可以做到心胸坦荡,思路宽广,游刃有余,财源广进。因为这样,信誉就跟着品德而来,市场就跟着信誉而来,利润就会跟着市场而来。关于这一点,请阅读本人原作《开心营销法则——从顾客满意到顾客乐意》。

第四:营销技巧。

有了市场信誉和形象口碑,营销技巧的来源就会很宽广。无论是上门推销,电话营销,直复营销,电子商务,门店坐堂,甚至根本就没有市场营销部门和人员,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都不愁没有市场。中国古话里就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为现代市场营销创造新的销售模式,中华传统文化本身也提供很多思路。如举办各种中华传统文化活动,在活动当中树立品牌,扩大影响,吸纳人群,将产品和服务自然融合到活动当中。比如在祭祖朝拜活动中,在节日庆典活动中,在论坛讲座活动中,在养生保健活动中,在书籍音像出版中,在旅游观光活动中,都可以找到宣传吸引的办法。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市场营销人员就必须具备厚实的中华传统文化功底,否则就只能望洋兴叹,临渊羡鱼了。因为不能与人找到共同话题,相互之间缺乏共同语言,甚至无法与顾客和经销商沟通。未来中国社会里,中华传统文化复兴强盛是大势所趋。在这种形势下自己还是一个门外汉,无形中自然会错失很多商机。在商务谈判过程中,除了众所周知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鬼谷子》,还要学习领悟古圣先贤的大智大慧,从易经太极阴阳八卦五行生克中吸取力量,树立全局求胜谋谈判的大眼光大格局,赢得谈判的权力战、博弈战和心理战三大战役。关于这方面的讲解,请看本人原作《全局求胜谋谈判》系列讲座。

第五:个人修养。

中华传统文化最直接的利益,在于对市场营销人员自身的成就。这是最关键同时又是最被忽视的方面。中华传统文化有非常丰富深刻的做人处世行事道理,孔子给仁的定义——恭宽敬敏慧,就足够人一生去学习领悟。简单的几本书如《孝经》《弟子规》《了凡四训》《二十四孝》《安士全书》《太上感应篇》,就可以让销售人员一生受用不尽。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如果这方面没有做好,前面的一切都如同空中楼阁,镜花水月。一个人如果连启蒙的《弟子规》都不知晓,就不要妄谈什么中华传统文化。销售人员的行为举止,言语谈吐,穿着打扮,气质形象,名声信誉,都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恩惠。良好的人品不仅对工作有利,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家庭和谐、朋友交往也有很大好处。在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下,销售人员能够保持自己的本心,拒绝社会上一切不良诱惑,避免杜绝违法乱纪的可能,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范围。每个从业者要以这十个标准时时衡量自己——爱国,守法,敬业,护家,健身,合作,团结,公正,平等,创新。这十项标准,代表当代人的大善大德。中华传统文化里的许多典故传说,都为销售人员成长具有启发意义。如十二生肖故事里面,鼠代表善于沟通,牛代表长于坚韧,虎代表富于激情,兔代表谦于言行,龙代表志于高远,蛇代表敏于行动,马代表勇于担当,羊代表勤于学习,猴代表智于应变,鸡代表严于自律,狗代表忠于职守,猪代表仁于内心。这十二生肖动物性格,就是销售人员必备的十二种基本素质,而且其顺序排列也非常符合销售人员职业特点。关于这个方面,请看本人原作《销售人员现代圣经——十二生肖演义》。

第六:团队管理。

中华传统文化重视人的伦常关系,强调团队集体作用,强调领导对下属的示范带头作用,这些都为营销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华传统文化确立的做人道德标准,对销售人员招聘选拔培训也有指导意义。忠孝节义应该是考核的首要标准,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不能只强调业绩说话,不看过程只看结果。这种重能力轻品德的选人用人,在实践中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不良后果。中华传统文化重视对人的教育,特别是品德修养的锤炼。要求市场营销必须在仁义礼智信的前提下进行。选拔团队领导,应该按照智信仁勇严五德标准。要在营销管理中贯彻中华传统文化,不是按照古圣先贤的经典制定条条框框,实施严刑峻法围追堵截,关键还是要依靠个人的修心养性,包括从领导到员工所有人。只要每个市场营销人员都能做到《弟子规》,营销管理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第3篇

玉,石之美兼五德者。

儒家释义“玉之五德”:

五德之一:仁――“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明玉给人带来恩泽,有仁爱之心,生性温和。是玉,经常佩带会给人一种非常平和的心态!玉不离身,人不离玉!

五德之二:义――“理之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从外表看就能看到玉的里面是否有杂质,表里如一,是玉的忠义!

五德之三:志――“其声舒畅,专以远闻,志者方也”。敲击玉石,会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并且声能传远,说明玉是有智慧的,并且善于传达给周围的人,志在四方!

五德之四:勇――“不挠而折,勇之方也”。不屈不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代表着玉有超人的勇气!

五德之末:洁――“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玉断裂了会有锋利的断口,但用手来触摸并不会伤害到我们,表明了玉德洁身自好,克己益人!

据考证,中国玉器的诞生可追溯到石器时期,至今已有一万年之久。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玉的国家,有着八千年的漫长历史与文化,素有“玉石王国”的美誉。玉质致密、坚硬、光莹,古人将玉的特征加以人性化的体现,玉,集中华民族优秀品质于一身。儒家有“君子比德如玉”之说,认为玉具有“仁、义、智、勇、洁”五德,是美丽、高贵、智慧、坚贞、勇敢、拼搏、廉洁等精神的象征。

近年一种稀有玉石在新疆昆仑山北麓出产,以其色泽墨绿被称为墨绿玉,又称蛇纹玉、碧玉,属岩浆类玉矿,质密坚硬,薄片透明,眼见为黑,光照为绿,磨粉为白,其中富含6.73%的活性磁铁素和人类健康所需的26种微量元素。亿万年的地火淬炼使其独具强磁性,而且,对人类有保健功效,被当地百姓称之为“药王石”。

近日,笔者采访了墨绿玉的厂家――湖南御添玺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彭锦葆先生,就墨绿玉的保健养生功效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记者:听说墨绿玉不仅是玉,而且有许多独特的功能,我想了解一下墨绿玉作为一种稀有的、特殊玉种,有什么独特之处?

彭锦葆:墨绿玉也称黑绿玉,原生色只有白和绿。洁白如暇,可与羊脂玉相媲美。后因地壳变迁,受周围矿物质的干扰、侵蚀,这些矿物质的金属离子和色素离子沿着玉的解理缝隙渗透迁移。天长地久,金属元素经氧化和水解作用,使它们在玉中沉淀了下来,以分散状氧化物形式存在,同玉的成分融为一体,由于磁铁、石墨、黑云母比重较大,加之金属离子活跃,因此使玉以墨绿色为主要色。黑绿玉还有更大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这就是“人与玉配,玉才无价”的道理。

墨绿玉中的黑色是次生色,次生色的色素离子非常活跃,并对人体有很大的亲和作用。这些带色元素进入人体后,可以有效地清除血中杂质,排除各种毒素,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延缓人体机理的衰老过程。所以墨绿玉也被称为“药王石”。

黑绿玉原生矿属全世界稀有矿产,目前发现只有中国昆仑山和美洲巴西有很少储量。我国早在1700年前因盛行用黑绿玉石治病,其矿产被开采一空。二十世纪末期, 发现了黑绿玉原生矿,其储量约为3.6万吨,因此极其珍贵。

记者:珠宝行业产品很多,其中有很多知名玉器,是什么促使您关注墨绿玉这种产品呢?

彭锦葆:玉器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之一,悠久的文明史中沉淀了深厚的玉文化,形成了尊玉、爱玉、赏玉的传统。传统观念认为:玉能辟邪、消灾、带来吉祥、福运,比之于君子之喻,在古代更是皇权的象征(玉玺)。古代就有很多种玉和使用方法,从用途划分,玉器可分为佩玉、礼玉、葬玉,玉器在中国文明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健康是人类最重要的追求之一,健康产业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御添玺看重健康产业的发展,以“弘扬玉石文化,传播健康理念;强健国民体魄、促进社会和谐”为企业使命,致力于以玉改进人们的生活,提升人生品质。

墨绿玉既是珍贵的玉石也具有神奇的养生作用,所以御添玺选择了墨绿玉。

我和我的伙伴们很庆幸能够得到墨绿玉――这种得天独厚的产品,我们只能努力做好产品开发和服务,将这种集天地之灵秀的产品更好、更快地推荐给消费者。

记者:普遍概念上来说玉石有养气、镇静、安神的作用,为此,我还想了解墨绿玉在养生保健方面有哪些应用?

彭锦葆:经多个权威机构多年的反复研究实验证明:墨绿玉富含有6.73%的活性磁铁和二十六种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Fe)铁、(F)氟、(Zn)锌、(Cu)铜、(Sn)锡、(V)钒、(Mn)锰、(Cr)铬、(I)碘、(Se)硒、(Mo)钼、(Ni)镍、(As)砷、(Co)钴和宏量元素(O)氧、(C)碳、(H)氢、(N)氮、(Ca)钙、(P)磷、(S)硫、(K)钾、(Na)钠、(Cl)氯、(Mg)镁、(Si)硅。在磁场作用下双向调节和强渗透,有双向调节人体微量元素、排除人体内毒素的功效。

第4篇

当人们在这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中掂量着中国市场遭受了多-大的冲击时,聒噪的当代艺术市场保持了近些年来前所未有的观望态度。尽管如此,中国的艺术市场还是让人兴奋,市场如同一杯之前掺杂了水垢的白开水,在金融危机的过滤下,慢慢沉淀下来。近期,被誉为业界风向标的中国嘉德的四季拍卖市场成交结果可以看出如此端倪:12月11日-15日,在北京举行嘉德四季拍卖会,作为2008年的收官之战,总成交超过1.56亿元,其中7个书画专场80%的成交率,让我们看到了近些年淹没在当代艺术市场喧嚣中的中国传统艺术的复兴。传统文化价值在当代艺术的泡沫与浑浊之后,成为艺术市场的价值取向,而英国《独立报》日前发表的《世界震惊中国艺术复兴》,声称全球最好卖的20位当代艺术家中,中国占据了11位,皆为油画艺术家,《独立报》因此认为,中国艺术已经狠狠摇撼了“西方艺术”在艺术市场上长达500年的统治地位。这番言论在金融危机下国外资本抽空后的当代艺术拍卖的中国画拍卖成功之后,变得具有讽刺意味。

正如近日在“中国艺术产业论坛”中所分析的,全球金融危机对艺术品的大盘,单价和成交总量将会形成极大的影响,但对于具有战略眼光的长线投资者是个收藏的绝好机会,具有学术价值的艺术品在商业市场的波动下的改变是微小的,市场的严冬带来的却是艺术收藏的阳春。这正好印证了嘉德拍卖中国画的成功,近几年来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如火如荼,聚集了太多市场不良资金,艺术家、当代艺术收藏家、画廊等等艺术商业组成部分在外表光鲜的市场带动下,盲目或者过早进入市场,此是其一,第二,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群体中,国内收藏群体相比国外当代艺术投资是弱势,导致中国当代艺术对国外资本和市场的过分依赖,一旦国外资本抽回,国内艺术市场投放资金就被抽空,即便有市场,也是有价无市;第三,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法制与安全体制不健全,纰漏众多,很容易形成资金链的不良循环;第四,2008年艺术圈里波澜壮阔地上演了一场“市场揭黑”与“学术打黑”的战争,天价做局引发的诚信危机,吴冠中批“美协”的行政不作为,苏富比与佳士得秋拍“f4崩盘”,市场真正回到了关注学术价值这一主线上,价格更趋近于真正的学术价值,诚信回归市场原点,导致学术、市场重新洗牌,促进了国内拍卖、画廊等艺术行业的健康发展。在危机来临之前,市场的潜在的威胁被看成是怂人听闻之言辞,可是,在艺术价值规律的惩戒下,却不以人为的意志发生了。无论是收藏的艺术爱好者或收藏者也好,还是目前继以投资的投资商,当代艺术被冷落了,蓦然回首,或是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情感或是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在资本紧缩,投资理性化的时刻,这种文化价值成为我们紧抓不放的精神安慰。

2008年,是中国饱经考验的一年,从年初雪灾,到年中地震,再到年末的经济危机,中国在灾难面前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悄然间,中国文化的价值在危难时刻惊起我们那温存的精神关怀。恰巧,2008年与2009年具有太多的纪念意义,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又将是90周年,改革与传统,新文化与旧体制话题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推进将是一个永远不老的话题,全球中的中国在遭遇国内大灾难,国外资本冲击的双重危难,困境之后冷静下来深思,如何依靠自我力量,重建信心,重建中国的文化价值体系。当然,逃离过分依赖的西方文化不仅是中国市场资本体制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次文化重审与过滤。年末,中国文艺界掀起了众多对传统文化价值探讨的话题:电影陈凯歌的《梅兰芳》唤起对中国文化国粹“京剧”的一往情深,北京文艺论坛――“传统与文艺”中对传统文化在时代创新中的价值判断的肯定;国家教委“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继对中国传统曲艺大放送之后,由中国美术馆承担起造型艺术进高校计划;广东省将书法教育定为中小学教材以重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信心……。

诚然,如同陈履生所担忧的那样,传统文化在20世纪经历太多的风雨,从19世纪末开始的改良,到后西方思潮在中国掀起的浪潮,再到改革开放30年来的全球化经济文化大融合,西方文化的过多植入,使得中国文化偏转了方向,今天的年轻国画家恐怕极少能写软笔书法,更谈不上赋诗作词的高雅。对中国书法、戏曲的积极投入也许会唤起老辈的怀旧热情,但是对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能产生多大的共鸣是值得商榷的,特别是1980年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现代社会生活模式与传统艺术之间难免有隔阂。但是,正如总理所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2008年可以说是一个历史从落人低谷的小节,这正带来了我们反思文化传统的契机,即:传统文化+当代表达+独创性=当代学术价值的成功实践。

第5篇

【关键词】流行音乐;中华传统文化;中式流行唱法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59-03

当今国内的流行音乐一方面存在艺术文化价值薄弱、昙花一现的“速食快餐”现象;另一方面,由于深受西方欧美流行音乐文化的影响,在表达方式上民族性被模糊化,甚至边缘化。借鉴与学习外来先进理念与技艺技术,是为站在一个更加国际与开放的文化视野,一味地照搬与模仿欧美国家,会流失掉更多优秀、宝贵的民族个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多元文化格局的今天,流行音乐所呈现的风格种类已然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在这参差不齐的流行音乐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流行音乐各种“西化”的表达方式。而作为一个中国人,属于“中式”的表达方式才是民族灵魂的根基,我们应该研究和发现属于本民族性格特点和文化表达的方法。华语流行乐坛不仅有着极具国际范的“西式”歌星,如李玟、王力宏等,也更需要具有民族性格表达方式的“中式”歌唱家,如邓丽君、刘欢等。

笔者把中华传统文化背景滋养下具有民族性格特点的流行演唱方式,归纳为“中式流行唱法”,首先谈谈“中式流行唱法”里“中式”的含义。

一、从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去理解“中式”的含义

“中式流行唱法”里“中式”的含义,主要是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影响最深远的两种思想文化体系中去理解。儒家、道家两种思想文化体系,是民族思想价值体系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对东方文明具有重大影响的意识形态,是中华历史文化的核心根基。

儒家的思想体系由孔子创立,并逐渐发展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其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政”和“仁政”,重视伦理关系。道家的思想体系代表主要是老子和庄子,其核心理念主要以道、无、自然、天性为主,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据此提出“以柔克刚”“以雌守雄”等思想策略。

具“中式”演唱特点的歌唱家,在流行演唱上以邓丽君、刘欢、费玉清、蔡琴等为代表,他们的歌声在表达方式上含蓄而柔美,温婉而抒情,圆润的声线中不失力度。“乐而不”的中庸表达方式是中华文化的最佳体现,他们的歌声是对中华传统美的完美阐释。现今华语乐坛有许多优秀的歌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歌手已丢失掉民族的个性灵魂,加之种种快餐式粗糙媚俗的加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流行歌手只能红极一时,不能长久延续的原因。像邓丽君这类优秀的“中式”歌唱家能够“延续”至今,她的唱法与歌曲,突显了华人的审美方式与性格特点,她是在用“中式”的唱法传达中国人的性格灵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通俗演绎,让人一听便知道是中国人诠释的歌曲。

中国人自古以来受儒、道思想的影响,保守、稳重、隐忍、退避、克制、中庸,不走极端,不过度出格,不违逆众人的意见,喜欢从众和随大流。中国人的性格,一方面宽厚待人,追求和谐;另一方面严于律己、求自制和自省。对于君子来说,他的言行举止要合乎道、顺应道,中规中矩、小心谨慎。中国人喜欢一团和气,以大局为重,中国人说话说话客气、举止文雅,行为尽量保持礼节,礼让不争。中国人在感情表达上比较含蓄,不会像西方人那样直接和热烈。

孟子是儒家思想的另一代表人物,他从“性善”的角度出发,提出中国人应该具有“是非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辞让之心”,最后形成了“仁、义、礼、智”四大基本道德规范,所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向是谦和有礼,慈善宽厚。例如邓丽君的荧幕形象具有中华传统美的特点,其舞台上的装扮大多以中式服装为主,举手投足之间无不流露出中华传统女性的娴淑、高雅之美,儒道的文化点滴蕴含在其一颦一笑之中。

道家思想对中国人心性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刻的。庄子、老子为其学派思想的代表,主张清静无为、顺应自然。老子认为天地f物都是由道化生的,且天地万物都应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规律,道以自然为本,事物都按着自己原本的状态发展,使其符合自然的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他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而庄子的“逍遥”“齐物”思想也正是顺应自然的“无为”,古人文学和艺术的至高境界,往往喜欢强调一种虚静脱俗的淡然状态,能够轻松地运用进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间的智慧,达到性命双修、身心和谐的目的。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带给人心灵上的滋养。

中国人的性格是内敛柔和的,为人处世能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性格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柔中带刚、以柔克刚的“怀柔”性格特点,正是老庄思想的最好映照。所以不难理解即使时过境迁,像费玉清、刘欢、邓丽君等一批有着“中式”情怀的流行歌唱家们还是深受国民的喜爱,他们的作品大多喜欢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用暗喻、隐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抱负,歌颂人间真善美,让人如沐春风的同时又能被这“强大”的品格力量所震撼。

二、“中式流行唱法”的内涵综析

怀揣着民族思想性格的表达方式和审美品味去演唱歌曲,这种演唱是极为“中式”的。在“中式流行唱法”里研究和阐释“流行唱法”的内涵与技法、演唱语言的“吐字发音”、舞台表现的“声、说、行、表”等。

(一)何谓“流行唱法”

流行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是根据英语Popular Music翻译过来的,它之所以流行,主要是因为其音乐结构形式简短、内容通俗、情感真挚,根植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从音乐体系与风格的本源看,流行音乐主要是在布鲁斯、叮砰巷、爵士乐、摇滚乐、索尔乐等美国大众及黑人音乐架构上发展起来的,以盈利为目的,也称商品音乐,是一种音乐的“工业化”现象,艺术性是次要的、市场性是主要的。然而,歌曲的种类和唱法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艺术歌曲并不一定非得以美声唱法来演绎,流行歌曲也不一定就要以流行唱法来演绎,一种唱法处理得当可以游刃有余地演绎任何风格与种类的歌曲,所以“中式流行唱法”也不是只可演绎“华语流行歌曲”,也可以演绎外国歌曲,不一定是“流行歌曲”,也可能是“艺术歌曲”“革命歌曲”“民族歌曲”等。不难发现,像邓丽君这类具有“中式”风格的歌手在演唱英文歌时,观众很难把她与欧美人联系起来,因为她的吐字和情感表达是“中式”的,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的说法。她用一套属于自己的“中式”表达方式来演绎全世界不同Z言与风格的歌曲,这一点,恰恰和现在一些“西化的”歌手相反,她是在用“中式”的表达方式演绎世界的文化。

随着流行音乐的到来,流行唱法也应运而生。流行唱法的风格多样,主要体现在演唱表达上的自然、随意,如同说话一样真实、自然,注重用自己最真实的声音歌唱,从而体现声音的个性化特点,真实自然地表达感情;表演有很强的煽动性和感染性,主要利用话筒等音响设备来扩大和制造声音的效果,也借用乐队伴奏和舞美灯光来烘托整个演唱气氛。“流行唱法”在我国曾被称为“通俗唱法”,也是因为其唱法具有“大众化”“生活化”等特点,旋律和节奏非常鲜明,内容和题材多以爱情、亲情、励志类为主。而后与国际接轨,就一直惯用为“流行唱法”。

(二)呼吸与共鸣

呼吸是歌唱中的首要条件,流行唱法中的呼吸一般分为慢吸慢呼、快吸快呼、快吸慢呼。唱歌是在呼吸的状态下进行的,在歌唱的过程中,保持稳定、饱满的气息支撑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声音的强弱、高低、长短。比较常用的歌唱呼吸为胸腹式呼吸,即吸气时横膈膜下降,肚子膨胀;吐气时横膈膜上升,腹部慢慢收缩。胸腹式呼吸的完整过程为:吸气口鼻并用,将气吸到肺的底部,不可抬肩,吸入气息时使下肋骨附近扩张,横膈膜也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小腹则要用力收缩,背部挺立,这时的气推向两侧与背后并保持住,再缓缓将气吐出。所以,唱歌要保持吸气的状态,既要保持住气息,也要节省住气息,均匀地吐气,整个身体和表情是积极而放松的。

快吸快呼则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口和鼻迅速把气息吸入到肺叶下部,并将气息保持住,在歌唱过程中常用“偷气”来连接乐句,让人难以发现吸气的痕迹,使上下句的衔接更加连贯、流畅。

流行唱法接近于说话的自然音色,以口腔共鸣为主,头腔和胸腔、鼻腔的共鸣也会在不同的音区合理增减。一般来说,低音的部分胸腔共鸣使用更多,在低音也明显感觉到胸腔的震动。在中高音区,则会运用到口腔共鸣、鼻腔共鸣,还有部分的头腔共鸣,这一音区也是最重要的真假音连接部分,需要娴熟运用气息、共鸣、发声使其统一连贯,用音阶和真假音交替连接的方式把换声区的那几个“爆破”音练习到圆润、统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混声”。高音区相对来说是头腔共鸣运用最多的地方,但也有一些摇滚歌手为了追求音响效果而用嗓音声嘶力竭地呐喊,为的是塑造自我的一种歌唱风格和情感表达,相对于“中式”圆润饱满、外柔内刚的声线形状来说是另一种风格的体现。

(三)“中式”的吐字咬字

流行演唱中的吐字咬字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地域文化孕育出来的语言习惯、文化表达都不一样,没有统一标准;每一位演唱者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与审美标准唱出自己的个性化语言,所以流行唱法的风格是不拘一格的。尽管如此,“中式”的流行唱法却还是有“规律”和“共性”可寻,比如邓丽君、费玉清、刘欢、蔡琴等“中式”风格歌唱家的吐字咬字都有其共性,即为国语普通话的发音标准。普通话的吐字归音讲究每一个字都清楚、准确、完整、饱满,正音练习是根据普通话的读音标准,校正自己的口音,包括平舌音和翘舌音的练习、鼻音和边音的练习、送气和不送气的练习、前鼻音和后鼻音的练习等;字头要求声母的发音部位准确、弹发有力,立字要求开口音稍闭,闭口音稍开;吐字要清晰,对于声母、韵母、声调要读准,辅音的练习要严格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发音要有力,韵母练习时控制好口腔的开合、唇形的平展圆敛及舌头的升降伸缩;声调练习也很重要,普通话中有不少字或词的声母、韵母完全相同,声调不一样,意义也就不一样;归音是指吐字归音过程中对字尾的处理,要求做到弱收尾,趋势鲜明。

针对普通话发音的规则要求,在歌唱当中一样可以根据旋律的起伏和走向运用自如,所谓虚实结合、外柔内刚的处理方法,跟普通话的发音吐字如出一辙,字头声母清晰实在,辅音尾音的处理连绵虚微,不同地区的普通话发音也有差别,在歌唱中只要遵循了普通话的字正腔圆,以及吐字咬字的要领,就算一些“台湾腔”“北京腔”运用在歌唱中,也并不会脱离“中式”的审美,甚至会更有韵味。

三、“中式流行唱法”的价值研究

系列重要讲话中谈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如果不加区分、盲目地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不仅不能形成我国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甚至还会有失去国家和民族独立精神的危险,在精神上成为别国附庸。

“中式流行唱法”是建立在深厚中华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一种流行唱法,因其流行唱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传播效应,大众接受度高、参与度高,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精神文化方式,所以用这种“中式”的方式去演唱流行歌曲,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广泛传播和升华。

流行音乐的风格多种多样,受众面极为广泛,也是青少年最喜欢的音乐种类之一,流行唱法不仅可以演唱各类风格的流行歌曲,也可以演唱流行歌曲以外的其他种类歌曲,比如华语流行乐坛的代表邓丽君就用属于她的一套流行唱法唱过民歌小调、摇滚爵士、日本演歌、革命歌曲等,无论哪一种风格,她都用了一种属于她自己的“中式”演唱方式,这也是最能引起华夏儿女共鸣的地方。流行唱法受各种文化的影响,从历史发源来看它来自西方,无论是受外在的文化环境还是内在的人物性格影响,演唱者们的演唱方式早已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演唱L格,通过唱或听来感受世界流行音乐的文化,了解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的流行音乐特点和社会文化环境,如果不把民族性的音乐文化表达方式加以保护和传承,青少年过多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所听所唱均被“西化”,不懂得欣赏“中式”表达的演唱风格,这将导致民族流行音乐的缺失、国民性的缺失。我们应该在丰富多样的流行演唱风格中,去挖掘和总结出一种属于“中式”文化性格的流行演唱风格,并把它传承和发展下去,让“中式流行唱法”唱进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中。

流行音乐在社会流传的过程中,会给整个社会和民众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这是基于流行音乐本身的质量和流行音乐的导向来说的,它的社会价值受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同时也跟流行音乐演绎者和欣赏者的文化素质、审美能力相关,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价值的发展是相互推动的过程和结果,流行音乐可以引导和影响社会文化价值,使大众文化生活有一个健康、丰润、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不论是什么类型和风格的流行音乐,都反映着当下社会文化生活的需求,是大众精神情感的依托与反映,所以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价值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的流行音乐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不过30年左右,其发展的历史和基础是短暂而薄弱的,然而流行音乐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却是广泛而深刻的,如果民族特色的流行音乐不加以引导和传承,“中式”的演唱方式被渐渐西化,一个国家和民族将失去宝贵的民族灵魂;用欧美流行唱法演唱流行歌曲是一种流行演唱风格的存在,反映的是西方社会的文化个性,然而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该有属于自己民族个性的表达方式,作为中国人的“中式流行唱法”,是民族文化和国人性格的最佳写照。

参考文献:

[1]付林.流行声乐M教学法-中国流行声乐教学体系的建构[J].社会音乐生活,2010(11).

[2]刘晓飞.流行音乐的社会文化价值探寻[J].艺术研究,2011(4).

[3]胡杰.传统文化元素与流行歌曲创作的融合与创新[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1).

作者简介:

第6篇

关键词:地域性传统文化;动画传播;“本真性”;“市场化”

全球化的今天,地域性传统文化对于保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活力的重要性日益被世人所认同,各国、各地区都在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为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而努力。尽管所选择的路径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成为共识:那就是要将传统文化保护活动的触角,延伸到普通大众和青少年儿童之中,让大众能够经常接触、感知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自身所拥有的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保护意识,营造一种良好的保护氛围。因此,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而言,最大的保护不是将其收藏在博物馆,为世人留下一份可供观赏的标本,而是要培养更广泛、更大众化的欣赏群体。

一、地域性传统文化的动画传播与困境

起源于20世纪西方工业社会的动画影像,通过工业化大生产和多种大众媒介,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其中。作为一种与现代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实践活动,动画是艺术,是商业,也是文化和价值的载体。通过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与精密加工,动画媒介及其传播方式不仅能够大大拓宽文化的传播空间和渠道,同时,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及其艺术样态上的差异,也孕育出更为多元的美学特质。纵观近20年以来国内外各逞风采的动画作品,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地域性传统文化元素介入到动画的艺术生产中。诸如改编自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的《狮子王》,取材于《圣经・旧约》的《埃及王子》以及由迪斯尼公司根据我国南北朝诗歌《木兰诗》改编而成的“花木兰”,等等,各具特色的地域性传统文化经由动画作品的二度演绎,被转换为易于为现代人接受和喜欢的艺术形式,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播种到大众的心田。一些动画作品也因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独特魅力获得商业成功,一个基于以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播为特色的动画创作热潮似乎已然到来。

然而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当《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动画片以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最大卖点风靡全球的同时,有学者认为作品所呈现的东方文化元素只不过是个噱头,是东方外衣下的西方文化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精神和思想内涵的亵渎,而商业化的手段才是吸引大众的根本核心。从认知角度上说,地域性传统文化作为曾经的人类思维、情感与行为的载体,凝聚着人类文化记忆的点点滴滴。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体现出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亦能展示出“我们从哪里来?”与“我们往哪里去?”的深层意义。因此,地域性传统文化保护的实质和终极目的都应归结为“本体真实”的保护。在这个意义上说,原汁原味的“本真性”原则乃是以传统文化传承为特色的动画作品的核心价值。然而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动画媒介作为现代消费文化存在的物质性基础之一,早已形成了巨大的文化产业。尽管在以文化传承为特色的动画作品中,形式各异的传统文化资源构成了创作的重要元素,但是,现代社会市场逻辑的巨大影响力和渗透性,使动画创作本能地受到大众趣味的潜在制约,传统文化的“本真”属性在与动画产业“商品”属性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显然,在以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播为目标的动画创作实践中,文化传承“本真性”所体现的精英意识形态与动画传媒相互借重的初衷在这里出现深刻的分裂,以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承为特色的动画艺术生产受到了“本真性”与“市场化”的双重制约。理清文化传承中“本真性”与“市场化”的关系,是本文探究的重点。

二、地域性传统文化动画传承中的“本真性”与“市场化”

(一)文化资源的“本真性”与动画作品的“本真性”

所谓文化的“本真性”,意指文化发展和展示中的真实性和自然性。在笔者看来,“本真性”在动画创作中可分为文化资源的“本真性”和动画作品的“本真性”,以地域性传统文化传播为特色的动画作品的文化价值存在于其资源的“本真性”之中,文化资源的“本真性”是动画创作真实性的重要保证。但是,两者在程度上是不同的。前者追求的是文化传统的保存和文化环境的本体真实,而后者追求的则是观众在动画体验中所获得的真实感受,是一种观看主体感受上的真实。观众感受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往往使动画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因素拥有不同的真实度。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对于地域性传统文化动画传播中的“本真性”问题可以产生这样认识,首先,传统文化并不等同于传统文化动画作品。也就是说,不管动画的艺术生产如何追求作品的真实性,由于观看主体对“本真性”的体会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和场景内进行的,他们不可能体会到绝对本真的传统文化,所以,“真实的传统文化再现”并不等于传统文化本身。其次,观众的观看动机虽然是追求文化的“本真性”,但是作为传统文化的旁观者,他们固有的文化背景会不同程度地制约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领略程度,因而最真实的传统文化未必是最好的动画作品。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享受到的乃是创作者从传统文化这个庞大而复杂的文化体系中根据观众的构成特征从传统文化资源中精心提炼、加工、组合和包装的,是最易于被观看主体接受的外显性文化因素,而不是这个文化的全盘托出。央视《快乐驿站》栏目是在挖掘传统文化素材基础上取得高额回报的代表作品。该节目以传统文化传承为切入点,将FLAsH动画和传统艺术形式相结合,全新演绎传统曲艺节目。作品造型采用抽象与写实结合的手法,追求神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本真,观众在获得欢乐的同时,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一种久违了的熟知感和亲近感。显然,作品中的“本真性”只是一个相对的标准,对它的理解还存在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可能性,单纯的文化“本真性”传承视角恰恰不能解释文化的本质。

第7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金融技术分析 有效性

Charles Dow于20世纪初提出道氏理论(Dow Theory),标志着技术分析的诞生。MURPHY(1986)对技术分析的定义是:“技术分析是以预测未来的价格趋势为目的,主要通过使用走势图,对市场行为进行的研究”。(爱德华迈吉,股市趋势技术分析,1992)。因此技术分析是一门科学,它通常以图像的形式,记录某一股票或者某个“平均值(Averages)”交易的实际历史(价格变化、交易量,等等),然后,从勾画出的历史里推导出可能的未来趋势。由此可见,技术分析(Techn ical A nalysis)是对历史数据进行特定的处理, 寻找股价起伏的周期,从而建立起买卖证券的规则,以优化收益、规避风险的一种投资理论(韩杨2001)。

一、关于技术分析有效性的争议

金融技术分析研究对象是金融市场种金融产品价格行为的规律,决定技术分析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金融市场价格行为的规律是否客观存在,对此分歧一直很大。在金融分析流派中基本面分析派坚持“股市趋势不可知”的理念,认为金融市场无趋势、无规律、不可预测,因此技术分析无效。随机漫步理论流派(Random Walk)也坚持在金融市场中价格的变动是随机的,更谈不上预测。这种随机性是非理性的,并不具备操作的有效性。

二、现代经济理论对于金融市场技术分析有效性的研究现状

在现代主流经济学中,对技术分析持否定意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效市场假说(EMH)(Fama,1970,《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回顾》)。他们认为技术分析所谓的原理与弱式有效市场理论是冲突的。技术分析根据历史价格走势分析出未来价格趋势,这一点有效市场理论坚决反对,他们认为众多投资者已经通过对历史的价格信息的研究,做出了自己该做的投资选择,目前的价格实际上已经反应了过去的历史信息,以后的价格只能随机波动,和以前没有任何联系,因此在弱有效市场成立的条件下技术分析无效,不能获得额外收益。

三、基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下的现代金融技术分析有效性的解释

美国技术分析师.艾略特(R.N.Elliott)根据道琼斯工业指数平均(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DJIA)发现股价结构性形态和宇宙中一些自然现象相吻合。提出波浪理论,用来解释市场的行为,并强调波动原理的预测价值。而对于通过观察宇宙规律硌芯咳死嘈形,中国古代亦做出过不少的努力,比如古人的天人合一等等,因此我们能否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里找到现代金融技术分析有效性的解释,从而说明技术分析的有效性及其存在的意义。

(一)现代金融技术分析的核心概念――趋势

趋势的概念是技术分析的核心。技术分析要求必须研究判断市场趋势,然后顺应趋势交易,决不可逆趋势而动。而且市场的趋势不会朝任何方向直来直去,市场运动的特征就是曲折婉蜒。因此我们从技术分析的核心概念--趋势入手,看看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趋势的存在和有效性的研究,从而论证技术分析的有效性。

(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下对于趋势的理解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整体,并制约于一个自然法则,这个自然法则无论在自然世界还是人类世界都起作用,否则就会混沌,出现秩序上的紊乱,而就算是人类社会行为如果按照自然法则运行一定会很顺畅,完美,包括有生命的东西和无生命的东西时都按法则运行,比如四季交替就是很典型的自然法则秩序规律的严格运行,这种秩序,按照古代传统文化的假设就是恒定不变。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类社会的群体行为,都会重复秩序,那么人类社会曾经的群体导致的事态周期性变化,也将重复,也就是历史会重演,而且如果我们掌握了这种秩序,甚至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地上预测未来,以为事态会顺着历史的规律进行,趋势就是其中一种。

中国古人一直很强调对“势”的把握,著名军事家孙子在《孙子兵法》中提到,“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责人而任势”;再有《孟子:公孙丑》,“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t基,不如待时。”

对于趋势的力量论述,孙子兵法也上有记载,“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激烈的流水能冲走巨石,这就是趋势的力量,在宋代,学者陈亮的《上孝宗皇帝第三书》中提到:“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也。”就谈到社会运行的趋势不是人能改变的,也间接论述了趋势的自主性。战国商鞅《商君书・禁使第二十四》中也有关于趋势的论述,“凡知道者,势、数也。故先王不恃其强而恃其势;不恃其信,而恃其数。今,夫飞蓬遇瓢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探渊者知千仞之深,县绳之数也。故托其势者,虽远必至;守其数者,虽深必得。”这段文字也承认了趋势是存在的,而且应该顺应趋势,可以借助趋势的力量发展的更好,也体现了趋势的力量具备自我发展性。

四、结论

“势”字,从“力”,与力量有关,古人解释“势”为“盛力”、“权”。古人从经验直观中很容易发现“力”是决定事物成败、发展的关键,而概括出“势”这一重要范畴。“势”作为一种客观力量决定着世界中事物的兴衰成败,而人作为是生存于世界之中,通过与世界万物打交道的方式以维持其存在和发展的一个物种。客观的“势”所造成的结果对于人而言则有利害两种情况,人作为具有能动性的智慧存在当然不会也不应该被动地接受“势”所造成的结果,而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势”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对于有利之势则积极利用,以造成有利于自己的最大成果;对于不利之势则尽力回避,以免造成损失。同时,在有些人类活动中还可以人为造势,以获得尽早和更大的结果。就技术分析而言,由于市场行为的庞大性,当然很难造势,通过对“势”(趋势)的研究,人们还是可以对趋势加以把握和利用,以获得投资利益。中国古人对“势”的理解和运用,坚定了我们对技术分析之科学性和有效性的信心。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古人是认为趋势存在的,而且主张要顺应趋势,只有顺应才能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获得更大投资收益。这和现代金融技术分析不谋而合,哲学层面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墨菲著.期货市场技术分析[M],地震出版社,1994.

[2]向文葵,胡忠林.论技术分析在我国证券投资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08(3).

[3]韩杨.对技术分析在中国股市的有效性研究[J].经济科学,2001,(3).

[4]胡荣才,龙子泉.我国证券市场技术分析理论有效性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1(2).

第8篇

关键词:传统地域文化;城市广场;

中图分类号:U41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作为传承民族地域文化的一种载体,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人文精神,挖掘传统地域文化在其设计中的艺术魅力,构建一个多层次、多涵义的景观文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宣扬主题

城市广场作为一个体现城市文化的核心,其景观是这个城市民族地域的文化象征。主题标志物作为现代城市广场的景观要素,是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从人类的发展来看,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民族风格、生活习俗、地域特色等,而民族地域的内容差异则是将灵感集中在本民族典型的文化内涵上,寻找一种活力的源泉,通过载体――富于结构美的景观元素来表现这些本身无形的文化,营造出具有地方风采的典范,充分宣扬本民族、本地域的主题思想,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如重庆市涪陵某现代休闲广场,景观主体浮雕墙设计以地方历史文化――世上独有的“水下碑林”――白鹤梁和传统榨菜手工制作程序为内容,反映了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从形式、风格和手法上体现了独特的地域历史文化。可见,在当今变幻莫测的景观审美倾向上,研究如何创造使人赏心悦目、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寻求一种精神的寄托,满足人们对民族的、传统的情感依赖,也是对未来地域特色城市景观一种精神主题的宣扬。

一个整体有意义的景观设计是由相对独立的景观元素通过某种内在的秩序融为一体,利用直观的艺术形式风格来构筑,达到功能、形式的完美统一。作为地方文化特色的主题建筑,其形式、手法也可多样化,创造性地表现主题景观设计,生动地再现地域文化格局及民族色彩语汇,不仅景观的感知性好,还赋予了新形式的景观内容,更加鲜明地宣扬了地域文化的精神与主题。

二、地域文化与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内涵

1 地域文化

“地域性”是一个空间概念,也是一个时间概念;它强调地域自然环境(地理、气候、资源等)的特殊性与一贯性,也强调文脉,即特定地区文化意识形态的特殊性与一贯性。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的综合。地域文化与当地人的风俗习惯,文化底蕴以及人们行为方式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1.2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

城市广场是城市的开放空间,是人们从事生产、文化、生活活动及科技交流的主要场所,是不同城市文化展示的舞台,更是一座城市最具魅力的地方。广场作为其中一类独特的场所,将各个城市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相结合,因地制宜的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广场。不仅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还能够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区域竞争力,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三、文化传承与发扬

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地域文化的形式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既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艺术价值。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需从一种观念找出一个民族文化的踪迹,体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血脉相连。将传统地域文化符号、传统形象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提炼、概括,运用形式美构成规律有意识地进行组合,传承其浓郁的民族地域气息。每一件景观作品,都是在追寻从随时光流逝中获得文化意义的过去的艺术结晶,传承一种民族艺术美,探求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地域文化的传承,不仅重视景观要素的风格和形式美感,更应重视它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因为文化内涵是颇具信息传达功能的,它既是民风、民俗的传承,也是从精神上对文化的一种延续。同样,带有某种精神内涵的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品,也是大众所关心、熟悉、喜闻乐见,以及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从这点上看,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融合是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必然。如重庆某休闲广场的景观设计,紧紧围绕蜀国古都的历史文化展开,其中以日(凸起向上金属圆雕,代表一种阳刚之气)月(凹下水池,代表一种阴柔之美)相辉映为主体,体现了刚柔相济、天地合一、阴阳相生的世俗传说,整个景观设计融合了中国传统的象征某种寓意的神秘文化,体现了其地域作为理学发源地的特点。可见,根据民族地域的民风民俗及其历史文化合理地设计尺度空间,营造一种舒适亲切的景观环境,是一种独特文化观念的继承与发扬。总之,在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融合传统地域文化,创造性地延续了地域历史文脉,传承了民族文化的信息,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 传统地域文化指导下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思路

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也在随着科学发展及主观认识发生一定的变化,未来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营造,应根据地球环境变迁,总结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从人类视觉感受需求出发,创造性地沿袭与利用传统地域文化形式与风格,融合现代的观念和技术,创造科学的、各民族赏心悦目的景观形象。另一方面,环境生态绿化是随着现代环境意识运动的发展而深入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应吸取传统文化生态知识,突出保护自然人文景观,借助自然设计一种传统的鸟语花香、心旷神怡、触景生情的心理“意境”之园,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景观,如:学习中国古典园林中“形”“神”“意”综合作用下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在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中,依赖传统地域文化,综合运用视觉景观形象、生态环境、大众心理,是探求景观艺术至高境界的方式之一。

1 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原则

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广场作为人们进行交往、休闲、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点缀与美化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场所。人是空间活动的主体,广场设计中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支持人在广场空间中的各种环境心理和行为表达,实现城市广场空间的“人性化”。

1.2 继承与发展的原则

设计延续历史、合乎时代的城市广场等公共空间是每个城市都面临发展的问题。怎样在已有传统与时代变迁两者之间做到平衡与结合,往往成为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一大难题。文化需要历史文脉的积淀与继承,同样也需要随着时代激荡而创新与发展。

1.3 突出个性的原则

西方早期的城市美化运动单纯追求视觉上的美感,造成城市景观的枯燥与空洞和雷同现象。今天出于延续地域文化目的,对古代建筑形式的简单模仿依然不能起到传递文化的作用。广场景观设计中对地域传统景观特色的继承与发展,应注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注重共性与个性的融汇。形式上注重对地域特色的提炼;材质上注重新材料、工艺和质感的表现;空间上注重对原有传统装饰元素本质特征的保留。

结语: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的文化传统,会产生不同城市广场的理想景观。城市广场景观概念在文化层次上的含义也会有一定的地域差异;传统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融合运用使其构造方式、表现手段发生变化;发扬优良传统,借鉴现代设计观念,以地域性、民族性文化为旨归对传统设计元素进行再创造,将文化在继承中创新,使其富有新的活力;保护、开发和创造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新的城市广场景观。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市场;传统音乐

对于国人而言,音乐与产业,在传统观念中不可相连,作为音乐的连接词是音乐“事业”,音乐的服务性、非商业性是传统共识,然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文化的市场功能和产业性质日渐显露,文化可以也应当成为产业逐渐形成新的共识。

关于音乐文化产业的内容,吴存东、吴琼的《文化创意产业概论》一书中说到:包括了物质形态的可以成批量生产的产品,如音像、拷贝、乐谱、歌词……等,以及精神技术交流形态的音乐信息、设计、策划、评奖、演出及经纪等行业的整体商业服务活动。这将音乐文化产业所涵盖的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进行了较全面的概述。而商业演出作为音乐文化产业的分支,在胡月明的《演出营销》中有着清晰的行业界定――“营业性演出是服务性行业”。

音乐形成产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形态条件,包括整体具有一定规模和生产标准,应当具有独立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音乐产业内部生产行业形成完整而相互联系产业链。本文将运用调查法与事实例证等方法来阐述音乐文化产业与中国传统音乐的联系,并试图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展新观点,开拓新视野,探寻如何通过产业的形式来传播我国传统音乐。但苦于调查条件有限,未能深入分析,望各位专家读者指教。

一、音乐文化产业市场的现状

1.音像制品市场

音像产业,是指将声音信号或声像信号复制到特定的物质载体上,以商品形式进入消费领域获取利益的事业。音像的产业链包括音像制品的制作、出版、复制、进口、批发、零售和出租等经营环节。其中,制作、出版和发行是产业链中的三大环节。出版环节包括出版与复制;发行环节包括进口、批发、零售和出租。

然而近几年来,国内音像市场持续不景气,大型电子音像出版社和公司也感到困难。困难在于产品制作上的多层环节,使得产业链出现制造成本高、运作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等诸多弊端。另外盗版猖獗、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也是音像市场的发展障碍。

2.商业演出市场

音乐演出业是指将音乐运作于市场,通过观众消费实现赢利的事业。其产业链包括演出策划方、文艺表演团体、投资方以及演出受众。演出业是为大众提供文化娱乐消费品的行业,产品性质的特殊性决定其根本核心是艺术创作与生产;而演出市场的核心主体是表演艺术个人或团体,现代演出市场无法脱离整体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素养,这些都客观决定了演出市场的成败。

2.1 国内演出市场

随着演出市场的逐步法制化、规范化,我国演出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社会资本及外资资本逐步进入演出市场,民营及海外文艺表演团体及个体演员、演出经纪机构及个体演出经纪人、演出场所纷纷出现,活跃了演出市场,演出市场的改革和转型已经逐步得到磨合,市场开始稳步发展。从地区发展看,呈现出以首都北京和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为龙头,中部和内陆各省市跟随的演出市场发展态势。

2.2 国际演出市场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国际市场的形成,现代国际演出市场随之出现。这不是一国鼓励的文化经济行为,而是国际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式。突破传统民族国家及地域界限,在不同国家为某一个剧目安排演出场次与内容的事实,标志着现代跨国演出市场的最终形成。其音乐产品融合传统民族文化及现代文化于一身,具有形象真实的艺术感染力、现场互动交流等特点。

3.数字音乐市场

数字音乐市场不同于传统音乐产业行业。它是指在音乐的制作、储存、传播与使用过程中利用了数字化技术的音乐生产和消费形式。如手机铃声、彩铃、MP3、无线音乐等。音乐是一种艺术,而手机则是一种无线通讯工具,二者之间本无人和联系,然而数字的发展却使它们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根据音乐传播与使用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数字音乐分为在线音乐与移动音乐两类:前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音乐,可以直接在线欣赏,也可以下载到音频播放器中;后者是通过供应商的增值服务,如下载手机彩铃。据悉,2006 年我国音乐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38.2 亿,无线音乐118.9 亿,互联网音乐1.17 亿。可见它的出现对于其他传统音乐产业行业而言,是个颠覆性的挑战。

二、与传统音乐的联系

1.音像制品市场

在我国,音像市场是音乐文化产业的重要市场。目前,全球音像市场潜力巨大,其消费总量在380亿美元左右,但是,世界各地区所占的市场份额却极不平衡。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所占的市场份额不到1%。随着数字音乐的入侵,城市消费者对音像制品的热情大不如从前,而在网络没有完全普及的乡镇村,音像制品依然是人们欣赏音乐的主要渠道,然而在当下,音像制品的内容多偏向于城市消费人群,殊不知劳动人民更需要符合他们音乐传统、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娱乐的音像制品。因此音像公司应当积极挖掘土生土长在民族民间的传统音乐(戏曲、歌曲等),拓宽乡、镇、村市场,制造农村消费群体喜爱的音乐产品。

2.商业演出市场

2.1 国内演出市场

在演出中,传统音乐同样可以找到发展之路。通过对传统音乐进行一系列的二度创作与加工,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发展,同时也为迎合受众人群的喜好做些创新,虽然这对于传统音乐是一种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契机。如张艺谋、王潮歌、樊跃执导的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就是一个产业运作与传统音乐音乐成功结合的案例,其创造的商业价值非同一般,每天两场,每场70分钟,场场爆满。据说每场毛利上百万,净利20万。《印象・刘三姐》采用了“四结合”的模式――政府扶持与广维集团投资管理结合;本土文艺工作者与著名艺术家的品牌效应结合;高素质专业艺术队伍与助学扶贫工作结合;开发山水景观大舞台与拉动旅游及相关产业结合。

2.2 国际演出市场与中国传统音乐的联系

国际演出市场是推动传统音乐发展的机遇,是国际市场中的个性名片。正如2008 年“北京音乐与艺术市场现状及发展态势高层论坛”中,某一国际演出公司老总谈到其公司成功经验时指出,在国际演出市场,他们公司主推原生态民族民间剧目和中国古典文化剧目。把民族文化与国际接轨,吸纳我国各传统音乐文化,注重商业化运作,找到国外观众的文化认同点,使得我国的音乐文化产业在世界内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另外,演出市场的音乐消费群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因此可以引导音乐商品价值的延续和派生产品再消费。吴存东、吴琼的《文化创意产业概论》一书中提到“引信”理论,即“在一定环境下经‘引爆’后释放巨大的能量,从而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如炎黄风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推出《炎黄风情》交响组曲时,逐步开发《炎黄风情》系列的动漫、新媒体绘画、雕塑、工艺品、服饰等产品;流行音乐的粉丝们也会因为钟爱某歌手或明星而购买其代言的非音乐类商品。这种营销的手段也称为“矩阵式营销”,即一个产品为轴心,以其他产业衍生出一个矩面,即衍生产品。再如2005年香港导演徐克的《七剑下天山》,制定了严谨的产业链,如七剑游戏,销售规模达7000亿、七剑动漫,中韩动漫、七剑音乐,出口七剑原声大碟等。2006年湖南卫视的热播剧《大长今》,通过观众对《大长今》的着迷,开发者随即以此为契机,衍生相关产业,如韩国料理餐馆、药膳坊、韩式美容机构等。这一举措不但拉动了消费,同时在国外掀起了一股强有力的“哈韩”热潮,对传播韩国本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相比从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韩语,去韩国求学,这一切都是潜在的利益。

3.数字音乐市场与中国传统音乐的联系

消费者会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数字市场中的音乐产品,而生产商和销售商为了吸引更多类型的消费者,尽力充实自己的音乐产品库。数字音乐市场可以效仿音乐制品市场,积极挖掘传统音乐素材。近几年,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风”正在流行音乐创作中盛行,证明这样“接地气”的创作手法不仅具有我国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气质,而且消费者也很买账。如此既传播了传统文化,又收获了经济效益,何乐而不为?即营利与公益、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结合。(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胡月明.《演出营销》.[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第10篇

一、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文化产业群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工作部署,立足于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文化产业稳步健康发展。目前,我市登记在册的文化企业和工商业户有700余家,从业人员2.2万人。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2亿元,文化产业核心层投入42.3亿元,居各县市区第一位,增幅达107%。

(一)重视产业扶持。市政府将文化产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进行宏观规划,在积极落实上级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意见》、《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和《文化产业发展考核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体制机制入手,创新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成立了文化产业管委会,指导、协调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并将文化产业考核指标纳入全市经济社会考核体系,调动各级各部门抓文化产业项目、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同时,成立了国有文化资产经营投资公司,对国有文化资产实施产权管理,搞好资产经营,建立融资平台,为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二)重视项目建设。全市文化产业主要涵盖民间艺术资源开发、创意设计、生态旅游、会展经济、节会经济、红高粱系列文化等多方面。目前,全市共有文化产业合同、协议项目17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6个。总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的电影大厦,已与10多家动漫企业、创意设计业户达成进驻意向。惠影科技注重文化产业应用设施研发,开拓了一条发展文化产业的新路子。2010年在美国创业板成功挂牌上市,被评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单位。莫言文学馆二期工程、历史名人馆、隆运汽车博览园、职教文化中心、城市综合体等一批文化项目正在规划建设中。2007年开始,实施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规划展览馆等五馆联建,目前,每年接待参观团队300多个、观众20多万人次。同时,实施市场化运作,通过对外租赁、广告招商、出售冠名权、会员制管理以及承揽各类文展、会展、赛事等形式,先后承办150余次大型文体活动,并与15家企业签订了场馆租赁、场地冠名等协议,实现了文体公园体育场多渠道资产运营。特别是通过积极打造小康河文化市场,整合全市经营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搭建了交流平台,逐步形成了文化产品经营市场的雏形。

(三)重视品牌推广。市政府立足于我市文化产业资源优势,积极推广红高粱、三贤四宝等文化品牌,带动了一大批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去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红高粱文化节,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商业化运作成效显著,对弘扬红高粱文化、培养相关文化产业起到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已发展扑灰年画、剪纸、泥塑、木版年画、红纸、墨陶、雕刻、布艺、绢花等民艺文化产业40多个品种。2010年,全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共发现200多处文物遗址,还顺利通过国家文化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检查验收。将镇聂家庄村纳入“省千里民俗一线游”的一个旅游景点的申请,已顺利通过了市旅游局的检查验收,“聂家庄特色旅游村”成功挂牌,并设立了10多个旅游景点。借助风筝会、鲁台会、文展会、红高粱文化节等节会,加强了对传统艺术的发掘传承,发挥了传统文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重视监督管理。市文化市场执法部门把文化市场管理和“扫黄打非”工作作为全市文化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其中,形成了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合力。一是加强对出版物印刷、复制、批发、零售单位及出版集中经营场所的监督检查,并督促学校开展课外读物的自查清理工作。二是规范网吧经营,利用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对文化市场进行有力监管。三是结合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依法查扣了一批安装和设置卫星电视接受设施。四是围绕元旦、春节、五一、七一、世博会、国庆节、红高粱文化节、亚运会等重大节日,开展了净化出版物市场专项集中行动,并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同时,认真落实《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和《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对全市娱乐和演出场所开展了摸底调查和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意识,为全市文化市场文明、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处于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一是体系不够完善。集中表现为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过大,新兴的文化产业比重偏小,基本上以传统文化经营为主,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如软件业、影视业、会展业、音像业等发展缓慢。文化产业还没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和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没有建立起占领市场、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二是缺乏统筹规划。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不够突出,少数文化经营单位无序竞争,滋生了一些不良现象,公平公正的文化市场秩序亟待规范。三是规模效应不强。传统文化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园区集中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知名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现有的园区功能定位和规划有待进一步明确。

(二)投资主体单一。政府投入是文化产业初始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但现行的文化投资和融资体制严重滞后,多元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投融资渠道严重不畅。目前,由于投融资体制不够完善,吸引社会民间投资文化产业尚未突破瓶颈,再加上文化产业化的意识淡薄,对打造全市的文化品牌缺乏大局观念,民营文化企业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尚处于观望阶段,投入少、规模小,难以形成强势。市场对人才、资金、信息、项目等文化资源配置功能较弱,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利用。

(三)专业人才匮乏。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创新性专业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目前,不仅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才储备不够,而且结构也不尽合理,如策划、规划、设计、市场分析人才等十分匮乏,新兴文化产业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还不能够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对文化产业的属性和规律把握不够,既缺少通晓文化产业内容、擅长经营管理的人才,又缺少灵感迸发、创意迭现的创作者,全市文化人才队伍总量与质量亟待加强。

(四)市场化程度偏低。我市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文化资源丰富,但对各类文化资源整合不够,对文化的产业化认识不足,只注重文化的精神属性,而忽视其产业性质。文化与经济没有更好的结合,导致资源配置较低,对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存在着资源闲置、不足和浪费等问题。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对GDP的贡献偏低,文化产业整体框架还没有形成规模化优势。受产业规模和集约化小的限制,对内涵丰富的文化资源缺乏深入的挖掘和创新,尚无法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导致发展后劲不足,使得文化资源和高新技术结合的高附加值和高回报的文化产品难以大量涌现,真正具有核心版权和自主创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还比较缺乏。

三、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日益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指标和关键因素,成为经济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加快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文化氛围。文化产业的特征决定了要以产业为手段来发展,以文化为资源来进行生产经营,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要提高文化产业意识和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感,进行文化产业的观念革命。要确立提高文化资源的商品化、市场化意识,积极主动地寻求并拓展文化资源与市场之间的结合点。要强化文化产业的宣传,充分发挥报刊、电视等媒体的作用,提高文化产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依托重点镇街和重点村居,积极培植产业集聚区和文化产业园,通过建设民间艺术展览馆、举办文化节、建立专业性的交易市场等措施,整合生产业户和产品种类,加大各类文化活动的宣传和推介,规范艺术品交易,使我市民间艺术产业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二)完善政策,加大投入,扶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市政府要明确认识抓文化产业就是抓经济建设的思想,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提高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是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设立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项目补助、奖励等方式重点扶持文化产业龙头企业、重点文化产业基地、重点文化产业园区、重大文化产业工程、具有示范性或导向性的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项目等。二是要发挥税收政策促进作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出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税收政策宣传力度,优化纳税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税收执法监督,为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三是要落实土地优惠政策。鼓励文化企业以短期租赁方式使用土地,或租用现有物业从事文化产业经营。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设施项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按照规定程序批准后进行减免,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创新载体,拓宽渠道,培养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精、深、优、博的文化继承人,塑造一支善经营、懂科技、会管理的人才队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环节。要尊重文化产业人才,建立行之有效的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准入机制。要制定文化经营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开辟引进经营人才的绿色通道,采取特邀、合作、接纳优秀毕业生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吸引各类文化专业人才,加强地方艺术创作和艺术人才培养工作,为全市文化产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拓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渠道,采用多形式、多途径的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培养文化专业人才,满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大量人才需求。

第11篇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文化活动

农村文化是与城市文化对应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文化就是培养新型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都不高,当前,我国农民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低于7年,中小学毕业的比例高达85%以上,所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不仅要发展城乡的经济,还要更多的发展城乡的文化。发展农村文化能够增强农民的凝聚力,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问题就是增强农民的内在凝聚力,仅仅依靠基层政府很难发展农村文化,要用文化的力量和文化活动来带动农村文化的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中还有很多问题,一部分农村干部不重视文化建设,一直用经济的发展来衡量农村干部的成绩,所以,一些农村干部忽视了文化的建设,认为只要经济搞上去了,就做好了领导。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落后,很多农村都没有图书馆,文化活动的设施少的可怜。农村文化市场的发育不完善。农民需要文化娱乐生活,但是农村的建设却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文化市场的管理也不好。根据这些情况,提出一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领导,提高农民文化意识

农村的文化建设是各级政府的责任,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把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提到各级部门的重要日程,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当中。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拨款来建设农村文化设施;要多方融资,采取合适的方法,引导企业来参与农村文化建设;要做好现有的农村文化设施的规划工作,确保文化设施能够被有效合理的应用。要加强管理,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抓好文化下乡活动,发挥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把健康的文化带到农村当中, 并且要有专业人员来对农民进行指导和引导。还充分挖掘农民的潜能,通过培训让乡土文化展现出来,鼓励农民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抵制低俗的文化,发扬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要打击赌博的行为,严惩那些组织赌博的人。

二、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的素质

对农村的文化队伍进行整顿,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的文化工作,可以通过公开是招聘方式来吸收高素质的人员来扩充农村文化队伍;还要对现有的文化工作者进行培训,确保人尽其才。要发展具有农村特色的文化活动,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起来,让农村文化办出自己的特色。要保护农村文化遗产,文化工作者要带头保护农村的文化遗产,要投入相当的资金来培养文化遗产的传人,确保文化遗产后继有人。

要发挥农民的创造作用,农村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要想让农民真正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不仅要通过政府来增加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农民自己也要办文化活动。农民具有民族特性的文化具有世界性,农村的传统文化是原生态的文化,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的民族文化主要就体现在农村当中,因为农村是民族特性的文化源泉,农村有自己丰富的原生态文化,这种民族文化就在农民的日常生活当中。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建设遇到了很多困难,主要愿意就是忽视了农民的创造性,把农民看成了简单的劳动者,造成了农民对文化活动的冷漠。

三、逐步建立农村文化市场

农村文化的发展需要一个平台,市场是文化交换的场所,如果没有文化市场,文化就不能够流动起来,我国农村文化市场很落后,与农村的经济发展不协调。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途径,如果不能市场化就不能体现文化的价值,所以要把发展农村市场文化作为战略重点。要完善文化市场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文化管理组织者和农民等。农民是文化市场的主体,按照市场的要求,农村在农村文化市场当中有独立的人格,能够自主参加文化的交换活动。政府要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在农村文化市场当中扮演好监督者和参与者。文化管理者主要是进行文化市场的管理,文化组织者是农村文化市场的主力,提供农村文化的服务,文化组织者使用文化资源,要回报到社会中去。民间文化的组织人员要是农村文化发展的资源。要把民间的资源结合起来比如民间图书馆、民间剧团、民间博物馆,以及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等,要建立一套国家支持体系,引导文化专业户组建非公有制文化企业,鼓励各种形式的农民自办文化,不断发展壮大新时期下的农村内生型文化。

要抓住文化管理体质,为农村文化生产力开辟一个发展空间,文化管理部门的改革要能够适应农村文化市场的需要,所以,文化管理部门要能够保持行政的独立,放置行政与市场联系起来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从而遏制文化产业进入农村的发展道路。

四、完善农村文化市场的规章制度

  当前很多法律法规不适合农村文化的发展,不适应农村文化市场的活动,所以完善农村文化管理的法规,是农村文化市场能够健康发展下去的条件。政府和文化部门要净化农村文化市场,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规范农村文化市场,支持新农村文化市场的建设工作,要遏制农村不良文化的蔓延,不仅要靠政府部门的努力,还要在法律上为农村文化活动提供发展的环境,吸引各方面的社会力量来进行农村文化市场的建设。私营文化集团是农村文化市场建设的重要力量,政府要对有突出贡献的私营文化集团给予必要的经济支持。

参考文献:

[1] 周竹青.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突破限制农业现代化的“瓶颈颈”[J].高等农业教育, 2003,(01)

[2] 李映强,石大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广泛关注农村的职业与成人教育[J]南方农村, 2006,(06)

[3] 李洪君,张小莉.“新农村”视野中的农村教育及其政策选择[J]党政干部学刊, 2006,(05)

第12篇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0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本分析使用SWOT分析,SWOT分析的各组成部分如图1。

通过以上对全省文化产业的分析,可得出全省文化产业的SWOT矩阵,如图3:(见下页)

通过以上SWOT分析,针对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对实现全省文化产业走向繁荣的发展路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建立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2009年,为了帮助文化企业加快发展,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申报中国进出口银行“扶持培育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贷款”有关事项的通知》和《文化部办公厅关于申报“中国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贷款”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在严格把关的基础上,有7家企业被推荐到中国银行申请金融支持,在全国名列前茅。当前,要继续积极加强与文化部和金融支持文化产业跨部门工作小组的联系,争取使更多的文化企业获得支持。通过加强与投资公司、文化产业包装公司、咨询公司等中介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其与文化企业的对接,从而使企业得到更多的资本投入,快速壮大竞争实力。

整合各种资源,实现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多形式的整合,把我省的文化资源优势、人才优势逐步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同时,要加快完善产业链,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科技、信息、体育、旅游、体闲等产业联动发展,同时,还要与工业设计、城市建设等经济活动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江苏文化产业的关联度,从而实现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打造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提升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与园区的质态。2009年江苏省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7个和省级文化产业园区7个,这些基地和园区对江苏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目前,要不断做好产业升级和品牌改造,进一步提升基地和园区质态。要根据不同城市和区域的特点,科学规划,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新集聚区。根据江苏文化资源优势,鼓励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可优先发展影视和动漫制作、时尚设计,以及与旅游相结合的大型文艺表演等项目,苏中、苏北的部分城市可加快发展文化旅游、文化休闲等项目,加快振兴和发展地方经济。要善于传承江苏传统文化特色,挖掘文化资源潜力,大力彰显“南京云锦”、“宜兴紫砂”、“苏州刺绣”、“南京金箔”、“无锡泥人”、“扬州玉器”、“扬州漆器”、“常州梳篦”等地域文化特色,提升江苏传统文化产业竞争力。

培育新的文化市场主体,加大文化变革与创新力度。文化改革要把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作为中心环节,要让文化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要积极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充分调动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培育一批重点民营文化企业。要着力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推动文化内容创新,以文艺生产为核心,不断改进文化产品生产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全面提升文化创新能力。要树立品牌意识,努力推出体现时代精神和江苏特色、符合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其次要推动文化生产和传播手段创新,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催生新的文化业态。还要推动文化服务创新,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市场服务的水平和层次,让消费者更加方便、舒适地接受文化产品。

加快实施文化企业“走出去”战略。江苏要充分利用国内外文化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文化市场,提高江苏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施政府推动和企业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成为实施文化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主体。鼓励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重点扶持大型文化企业的对外文化贸易,赋予有条件的各类文化企业外贸自营权,做强做大对外贸易的文化品牌。鼓励支持文化特色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扩大江苏工艺美术等传统文化产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份额。鼓励社会文化中介机构与文化企业进行合作和联营,共同开发国际文化市场。加强与跨国集团的合作,利用其市场体系和网络系统,开拓国际文化市场。

第13篇

这位曾经活跃在昆曲舞台上的武生,被昆曲所迷,无怨无悔地踏入“牡丹亭上三生路”。

下海之后的回归

曹颖1982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专攻武生,在北京市青年调演中多次荣获优秀表演奖。他的市场敏感性在圈内颇有声望,参与了昆曲古典大型名剧《牡丹亭》、《桃花扇》、《水淹七军》、《琵琶记》等众多剧目的策划、组织和演出,对文化产业的市场运作,有较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曾多次率团出访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欧洲、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赢得了众多赞誉。

1990年代后期,曹颖一边演出一边从事行政管理工作,1999年任院长助理和演出团副团长,负责演出、排练等工作。2002年,曹颖下海开办文化公司,2007年回归北方昆曲剧院。“这五年对我也是很好的锻炼,在文化行业的探索。对外面世界的了解,包括社会上的文化需求,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探索昆曲市场化之路

2011年,也是昆曲申遗成功10周年,北方昆曲剧院将有一系列“大动作”。继成功进驻高端休闲会所九朝会演出昆曲之后,曹颖又努力促成昆曲走进北京旅游演出市场,前不久刚刚联合北京中广国际旅行社开启的“姹紫嫣红昆曲之旅”。

根据协议,未来两年中,北昆将面向中外游客,每年在大观园戏楼演出100场以上昆曲折子戏,打造“游大观园、品红楼宴、赏听昆曲”的旅游品牌。

上马该项目之前,曹颖专门带队深入市场调研。“目前,北京的旅游演艺市场竞争激烈,但演出品种却并不丰富,主要以杂技、功夫剧为主,歌舞、京剧也占据了一部分。对于昆曲争夺这块市场,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这个市场不断在扩容,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提升,从旅行社到游客,都希望看到文化含金量更高的演出。”

第14篇

影视传播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不可小视,各国都十分重视利用影视作品来进行国际传播。美国尤其重视,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影响力,激发了人们的梦想,吸引人们向往。俄罗斯也在加快国际传播力建设的步伐,如“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贴近市场,运用新媒体,发展社交媒体,在国际舆论场发挥了重要影响力,展现了俄罗斯的软实力。近年来,我国制作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及《舌尖上的中国》等各类纪录片,都展现了我国的文化魅力。

现 状

近年来,我国国际传播力提升成效明显,国家形象不断提升,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主流媒体“走出去”

中央电视台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等卫星频道基本覆盖全球,在海外还设了非洲、美洲分台,中文国际频道分别开通了亚洲、欧洲、美洲版,纪录频道也开通了英语版,努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媒体,极大地提高了国际传播力。同时,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等主流媒体也加快海外布局,努力提高国际传播力。主流媒体纷纷“走出去”,积极提升媒体的海外影响力。

2.媒体集团市场化

自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以来,我国报业集团迅速发展,提升了综合竞争力。多家广电集团相继实行制播分离,市场化运作,进行更专业化的分工,增强了集团的竞争力,促进了媒体市场繁荣发展,大的媒体集团不断形成。3月份,上海大小文广合并,成立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基于业务整合和战略创新导向发展的媒体集团,将更加注重市场化运作,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与综合实力。

3.新媒体快速发展

“宽带中国”及三网融合的快速推进,促进新媒体快速发展。互联网加速向移动互联网发展,尤其社交媒体向移动互联网转移的趋势更为迅速,伴随可穿戴设备的应用推广,新媒体的创新发展将日趋丰富。

4.政策持续支持

国家先后出台多项针对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支持政策,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有序推进,国家鼓励类文化产业范围不断扩展。今年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等。政策的跟进落实,极大地繁荣了文化市场,提高了媒体企业布局海外市场的能力。

5.国际传播力有待提高

我国媒体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但在数字化转型、媒体网络的互联互通和国际新闻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等方面,与新闻集团、英国广播公司等国际媒体巨头相比,仍有待提高。相对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顺差,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长期逆差,文化市场虽发展迅速,但与国际市场仍有差距,文化市场的国际化对增强我们的国际传播力十分重要。

发展对策

创新和融合是紧密相连的,媒体的创新必将产生融合,融合必然推动媒体形态的创新。②新媒体背景下,通过专业的人才、适当的渠道、市场化运作、新技术应用与有效推进,能极大地增强媒体的国际传播力。

1.市场运作,媒体集团专业化

媒体要增强国际传播力,就要走向世界,尤其是深入那些有影响力的地方,与世界媒体共同发展。此外,要加大与当地知名媒体的合作,以提高媒体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度。通过市场化运作,可使媒体产业分工更加专业,提升其国际市场竞争力,加速我国文化市场国际化进程,提升我国文化贸易水平。

2.向外发展,网络企业国际化

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平台给文化传播提供了便利,如韩国歌曲《江南Style》通过美国YouTube席卷全球。我国互联网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迎来新的机遇,网络企业纷纷赴美上市。目前,国内三家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成长最快,尤其微信等社交媒体发展迅速,这些国际化的网络企业成为我国文化传播的新平台。移动社交媒体竞争加剧,目前美国的Facebook,日本的Line和我国的微信等社交媒体都在加快国际化进程。网络企业的国际化有助于我国建立国际传播网络平台,提升国际传播力。

3.专业提升,人才队伍国际化

国际传播力离不开专业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尤其在采编、播发等环节。新媒体背景下,记者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更多,不仅要具备基本的采访报道技能,还要掌握摄影、网络视频、外语、现代通信技术等多项技能,才能充分发挥媒体融合的传播效果。一方面,通过媒体与专业院校的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另一方面,积极吸纳国际市场一流的专业化人才,提高媒体的专业实力。人才是新媒体传播的核心,拥有一流的人才队伍,才能产生影响世界的一流国际传播力。

4.信息分析,提升传播产品质量

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③美国电视剧《纸牌屋》就是美国奈飞公司通过运用大数据,创作用户喜好的剧集,吸引了大批用户。国内克顿传媒也运用大数据,成功推出《爱情公寓》。我国媒体应借助大数据等新技术,分析消费群体喜好,创作更多适合当地市场的精品,以提升我国文化传播市场的原创水平,塑造一批品牌媒体,从而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5.突出特点,提升传播效果

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媒体获得成功的唯一希望,是要有选择性,集中火力于狭窄的目标,细分市场。一言以蔽之,就是“定位”。④媒体的传播定位各不相同,每个市场区域的文化不同,只有针对不同的文化区域,侧重发展优势功能,才能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新媒体背景下,运用新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媒体的传播质量,增强新媒体的互动效果,增强媒体的传播能力。

6.互动交流,加强文化传播力

孔子学院的不断拓展,已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增强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人文领域的互动交流有助于国际传播力的增强,一方面,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艺术,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宣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吸引更多的人向往,融入世界文化潮流,取得更好的互动交流效果,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本文为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三网融合’背景下视听新媒体与中国电影营销的融合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3YJC760035)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①【美】约瑟夫・奈著,马娟娟译:《软实力》[M],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第57页

②唐绪军主编:《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4(2013)》[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页

③【英】迈尔-舍恩伯格、【英】库克耶著,盛杨燕 周涛译:《大数据时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9页

第15篇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 文化产业 问题 对策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实现了各区域文化产业趋同发展到差异发展的转变

文化产业发展初期,各省市在依靠国家政策基础上制定的发展战略思路单一、产业雷同,区域特色不够明显。认识到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后,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应运而生。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东部发达地区发展“高技术含量和资本密集”的文化产业类型。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则发展“高传统技能含量和劳动力密集”的文化产业类型。

(二)实现了国家财政资金大量拨款到有效投资的转变

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头几年,国家对文化事业财政支持力度和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需要不断增大。据文化部计财司统计,2001年全国文化事业财政拨款达70.97 元,比2000年增加7.81亿元,增长12.4%,这一数据逐年递增。然而近几年,政府动辄直接上阵举办豪华文化工程,反而扰乱市场发挥作用,削弱产业竞争力,引发企业与政府的不良博弈。

(三)实现了文化产品地区竞争到走出去发展的战略转变

WTO 以来,我国逐渐开放了文化服务领域,但由于工作重点一直落在国内文化产业内部发展与竞争上,造成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进出口差别高度悬殊,这种形势一直到2005年才开始出现转变。2005年,先后举办了700余场演出的“中法文化年”在金秋北京落下帷幕,成功举办此次活动标志着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种方式运作”文化产业战略机制的形成。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一)文化体制改革仍不到位

由于我国不同领域里的现行文化管理与文化产业政策主要是由政府的不同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以政府的名义的,因此,行业和部门的利益保护色彩比较浓重。这样一来,在整个政策的价值规定、功能及政府对社会文化资源的权威性分配中,应有的公共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就比较差。

(二)文化产业政策不完备

我国实施文化产业战略后,制定了许多文化产业政策,鼓励、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然而,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前瞻性不足,在文化产业这样一个发展瞬息万变的新兴产业里,实践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必然很多,这就要求产业政策一定要有前瞻性,否则将不能适应实践的变化,造成产业发展中的问题,甚至成为产业发展的阻力。

(三)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不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法制建设开始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但我国现存法规体系与WTO 对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更加凸显我国对知识产权和民族文化资源保护方面法制的不完善。1999年美国电影《花木兰》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中国的文化资源已经由国际传媒资本之手转化为文化产品,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界的强大竞争对手。

(四)文化产业规模较小

现有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文化产业还处在一种低水平供求平衡和非对称结构性矛盾的状况之中。由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文化企业虽然数量不少,但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中国现代大型文化企业寥寥无几;文化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约化程度低;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专业化水平不高,市场运作能力较差,自我发展能力薄弱,效益低下。

三、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2010 年文化部部长蔡武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会进一步完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政策。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正确的对策,努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当前,文化产业发展最为关键的是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而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打造现代文化企业,培育文化市场竞争主体,真正把文化生产经营单位搞活。这首先就要求政府转变文化管理职权,为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化还需要政府承担大部分改革成本,要舍得花大力气把文化体制改革进行到底。

(二)加强文化立法,建立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

文化产品是特殊商品,不能完全由市场决定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政府必须要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的大局出了,加强宏观调控。一是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要对申请从事文化生产、文化经营的进行严格审核把关,规范办证程序。二是强化监管,除发挥政府的行政监督职能外,还要充分发挥社会新闻媒体等部门的多种监督作用。三是经常开展文化市场管理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

(三)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对我国的文化产业来说,传统文化资源最大的现代价值就在于它具有“原创性”。开发传统文化资源至关重要的就要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有机结合,生产出既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又体现现代精神的文化产品,这样才会得到人们的认可。同时,要积极拓展对外文化交流要创新文化“走出去”的形式和手段,在国外举办中国文化节、文化周、艺术周、电影周、电视周和文物展等,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

(四)以科技创新推进文化产业升级

我们要大力发展与高新技术密切结合的新兴文化产业,要积极推动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各类与高新技术密切结合的新兴文化产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文化产品,用高新技术提升我国文化产业质级。如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电影等;要力争在网络报刊、电子出版、游戏、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领域中抢占先机,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在开发、制作、传播等各个环节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以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目标。

四、结论

发展中国特色文化产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健康地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进入新世纪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自己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同时也需要市场和社会各方面的长期共同努力。只在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通过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才能锻造与我国经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才能使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倩茹,彭中强.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中国文化产业现状[J].安徽文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