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村镇银行的前景范文

村镇银行的前景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村镇银行的前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村镇银行的前景

第1篇

关键词: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建议

我国的村镇银行发展于2007年,一些欠发达地区甚至更晚。在村镇银行发展的最初阶段,四川省和吉林省等地区村镇银行相继成立,经过十年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村镇银行已经发展到了相对的规模,很多地区都收到了“服务三农”的政策。然而在中国的欠发达地区,村镇银行的发展并不尽人意,本文结合这些地区的发展现状,提出一些发展的建议,希望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的银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现状分析

1.村镇银行的定义与特征

2007年,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的有关依据,经过相关法律法规批准,建立的村镇银行,其服务主体是当地农民以及当地的银行金融机构。自从村镇银行的建立,让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也有了落脚点,填补了农村银行发展的空白。

从难易程度上看,村镇银行的起点相对较低,比较城市的银行发展来说,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的下限低至一百万元,这一决策意义重大,让村镇银行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在政策上,村镇银行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三农,所谓服务三农就是面向农村村民和农业活动需要进行贷款的服务。同时作为金融机构,村镇银行也要在三农的政策下谋求发展,将银行自身利益_到最大化。村镇银行由于服务人群相对单一,规模较小,使得业务范围不像城镇银行一样全面,必须精简快速的为村民办理各项业务,只有这样,才能节约资金,相对灵活的为农民提供更好的资金服务。

2.现状

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在2009年到2011年之间发展迅速,之前的三年都在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石,但近些年来,其发展脚步又逐渐慢下来,尤其是在2012年以后,每年新增的村镇银行也只有几十家。经过细致的分析,出现这样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在村镇银行的经营过程中出现了阻碍其发展的困难,致使金融机构知难而退。从贷款额度上分析,近些年来贷款的兴起,近年来的贷款额度占同期贷款增量的三成以上。最后,村镇银行的金融产品相对单一化,不能应对村镇金融的发展,这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不断促进村镇银行推陈出新。

二、问题分析

在最近的几年,我国欠发达地区的村镇银行发展并不顺利,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让银行的发展陷入困境,使得金融人员面对比较棘手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讨,深入的研究问题所在,究其原因进行整合。我国欠发达地区村镇银行发展滞后的几大原因如下:

1.服务的宗旨动摇

前文中提到,村镇银行建立的初衷是为了服务三农,优惠农民的,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面对较大的经济压力,许多的村镇银行背离了这一服务宗旨,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村镇银行,已经很难维持银行生存的情况下就必须首先要考虑发展而不是惠民。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属正常现象,毕竟银行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状态。究其原因,继续进行服务三农的宗旨,银行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和压力,在政策上又缺乏政府的保护,所以偏远地区的村镇银行不得不放弃了初衷,在尴尬的处境中谋求自身发展。

2.规模相对小,资金有限

之所以称之为村镇银行,就是因为这一类的银行普遍存在于县城以下的区域,实际上就是农村人的银行。建立初期,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村镇银行更是被人们称作是穷人的银行,因为农村地区人们生活水平普遍较低,经济来源少,收入微薄,直接导致村镇银行的存款量非常少,银行资金来源受到限制。

3.贷款风险相对较大

村镇银行的业务中也涉及到贷款业务,但是其风险相对来说较大,主要是又两方面的原因导致:

(1)客观原因

上文中提到,村镇银行主要服务三农,在贷款方面也是从这三个方面出发,但是农业发展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一旦出现大面积的自然灾害,银行将面临非常大的损失。

(2)主观原因

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人们的思想水平也相对落后,在受到损失时,侥幸心理认为村镇银行也具有扶贫义务,贷款有钱则还,没有的情况下即使拖着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4.缺乏专业性人才

金融人才相对于其他专业人才来说,就业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一旦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很少有人愿意到偏远的山区进行金融工作。首先,村镇银行由于自身发展原因员工待遇较差,薪资较低,其次,工作环境不尽人意,年轻的金融人员很难在村镇银行扎根。以上原因导致了村镇银行的工作人员匮乏,服务质量和发展都得不到保障,恶性循环。

三、经济欠发达地区村镇银行的发展建议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要想确保银行的经营与监管做到有法可依,就必须及时健全相关法律。首先,及时修订和完善《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以及《银行业监管法》等,在这些具有约束性的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哪些适用于村镇银行;其次,对于现有的村镇银行的相关管理措施进行修订和完善,让这些法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若条件允许时,可以由有关部门提出和起草拟定村镇银行相关法律;最后,尽快对村镇银行的相关税收优惠和存款贷款定价进行统一管理,进行相应的金融监管。

2.补充资金来源,降低银行风险

(1)补充丰富资金来源

与上文中提到的建议相同,要想村镇银行坚持惠民政策,坚持服务三农的初衷不变,就必须对村镇银行进行资金补充,通过一定的手段建立完善的补充机制,让村镇银行,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银行保证资金的充足,才能保证村镇银行的相关业务得以顺利开展。在相关政策上,加大对所有村镇银行的支持力度,通过宣传来扩大和丰富银行资金来源,鼓励大型企业或者现有的金融体系对村镇银行进行支援。

(2)将村镇银行贷款风险降低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对贷款的制度还不是非常了解,法律和人情不能等同。在银行成立初期,应该进行劳动人民的普法大会,有需要贷款的村民应该首先了解贷款的意义,通过相关的法律教育让村民了解贷款不等同于民间借款,如此一来,村民拖欠贷款的情况就会普遍减少。另一方面,银行应该建立风险补偿和风险转嫁机制,与保险公司协议,按照“银行+保险”的形式进行贷款,在贷款成功后,由保险公司和农户签订相关协议,将由于天气原因导致的欠收风险转嫁到保险公司方面,以此来维护村镇银行的贷款安全。

3.引导村镇银行发挥自身优势

(1)正视自我,准确定位。村镇银行的主旨是服务三农,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展自己的优势,将银行的市场定位放在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上来。

(2)进行员工培训。进行自我升级,就要对银行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加快建设更好的农村金融团队。

(3)适当增加营业网店,增加辐射面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银行网点相对较少,可以将仅有的办公场所适当的延伸到村镇,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民进行存款和贷款业务。

四、总结

本文从村镇银行的成立初期开始梳理,介绍了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逐一列出,并在最后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综上所述,要想村镇银行稳步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银行自身也要究其原因进行自我提升,保证服务三农的宗旨不动摇,在政府的支持下引进资金,招揽金融人才。以上内容希望对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村镇银行的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何海燕.北京地区村镇银行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建议--以北京大兴九银村镇银行为例[D].北京交通大学,2015.

第2篇

从110家到1027家

廖声红是湖北省汉川市新河镇燎原村人,全家是燎原村土生土长的农民,经营大棚种植,由于盖房投入过大,他经营的大棚种植出现了资金短缺,2009年4月17日到汉川农银村镇银行申请农业贷款5万元。

该银行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廖声红贷款无有效抵押物,但了解到廖声红贷款的确是生产经营需要,个人信用良好,无任何不良贷款记录,且第一还款来源有保障。

汉川农银村镇银行决定用农户种植大棚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抵押。该笔贷款从申请到发放只用了一天时间,其中廖声红只到过村镇银行一次,其余手续都是该行上门办理的。

汉川农银村镇银行是农业银行在湖北联合5家企业法人共同发起设立的,除了汉川农银村镇银行外,农业银行还在内蒙古联合6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克什克腾农银村镇银行。

这两家村镇银行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截至2009年6月末,克什克腾农银村镇银行实现利润44万元。

2009年8月,刚满“周岁”的汉川农银村镇银行也交出了好看的成绩单:年账面盈利85万元,贷款收息率和到期贷款回收率均达到100%。

“我们的优势就是审批链条短,符合条件的农户能很快拿到钱。” 汉川农银村镇银行行长胡郡灵说,因为村镇银行是独立法人,在当地相当于总行,对贷款审批不用层层上报。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区别于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属一级法人机构,灵活的信贷措施成为村镇银行的最大优势。

中国经济建设中绝对不能缺少的是农村地区的发展,村镇银行恰好满足了广大农村地区急剧增长的信贷需求。

银行早就该抛弃过去完全依赖在城市里傍大户的策略,而应将业务往下沉到更基层的市场去,因此不论从银行自身发展需要还是从政策扶持角度来看,村镇银行未来都会面临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自2007年3月首家村镇银行成立以来,目前全国已成立村镇银行超过110家,但这样的发展速度,和要求仍然相差甚远:银监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中计划到2011年末全国应设立1027家。

这意味着,2010年一年中村镇银行的设立必然迅猛发展。

《世界的人民币》作者、资深银行专家孙兆东更加看好村镇银行的发展潜力,他对《投资者报》表示,村镇银行也是建设新农村的标志,农村要实现金融现代化,前提是要有村镇银行。

目前我国乡镇级机构有4万多个,从长远看,假设一个地区建一家村镇银行,至少还要设立4万家才能满足需求。

中外银行忙圈地

目前,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由工、农、建、交5家组建并开业的村镇银行有7家:工行2家,农行2家,建行2家,交行1家。中国银行目前在村镇银行领域还是空白。

工行虽然去年12月才开始涉足村镇银行,进入较晚,短短一个月内,浙江和重庆相继成立了两家村镇银行。

最为雄心勃勃的是建行。其董事长郭树清今年1月13日表示,建设银行正向监管机构积极申报设立一个村镇银行控股公司,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使村镇银行超过百家。

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村镇银行的态势也非常积极。其中,动作最迅速的当属浦发:已成立5家村镇银行。今年1月份又筹划设立资兴、华西、甘井子三家浦发村镇银行。

此外,去年12月29日,华夏银行董事会已经同意该行出资1亿元发起设立,北京大兴华夏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而民生银行正在成立“村镇银行集团公司”。

外资银行反应甚至比中资银行还要迅速。

汇丰、渣打、花旗等银行都已经成功在中国内地成立了若干家村镇银行。

据了解,2007年12月汇丰银行就开始进军村镇银行业务,在湖北随州设立第一家村镇银行。

至今汇丰在内地拥有了7家村镇银行,是外资银行在中国农村地区网点最多的,仅次于国家开发银行的7家,也比大多数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拥有的村镇银行要多。

外资银行发力农村市场的方式手段各有不同。汇丰银行以密集开辟网点建立村镇银行为主打,花旗则主要以贷款公司的模式为城乡居民、个体工商户和微型企业提供包括抵押及无抵押贷款在内的多种贷款。

毫无疑问,中国农村潜力巨大的市场前景、可持续的盈利和市场占领动因是让他们纷纷积极挺进农村市场,加速在这一领域投入扩张的主要原因。

孙兆东很看好村镇银行强大的获利能力。在利差方面,中小涉农企业贷款利率比基准利率上浮30%以上,利差高于城市。这恰恰也是诸多银行看好村镇银行的所在。

目前大型、中型城市的竞争已趋于白热化,利差越来越少,银行亟待开发新的市场。

村镇银行绝大部分客户是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贷款难的问题。那些在中小企业客户经验积累较多、基础比较好的银行,与村镇银行的客户对接存在明显的竞争优势。

乡路的隐忧

十年前,由于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绩效欠佳,商业银行家族纷纷从县域以下农村地区撤出;如今,又开始一场集体回归农村运动。这很大程度归功于国家政策和村镇银行的获利能力。

2009年全国1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累计盈利4074万元。像农业银行发起设立的两家村镇银行在一年内均实现了盈利。

建设银行发起设立的湖南桃江建信村镇银行,则在半年内就实现盈利,成为全国范围内最快进入盈利期的村镇银行。

只要经营得当、具备创新意识、抓好风险控制,村镇银行是可以实现快速盈利的。

但回归乡村之路并不容易。农业银行该负责人向记者坦言,村镇银行经营目前还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一是汇路不畅。人民银行目前还没有出台关于村镇银行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的有关具体规定,导致村镇银行汇路不通畅。村镇银行只能主要靠营销公关来吸引存款,造成存款集中度较高。

第3篇

日前,银监会颁发《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显示,只要发起人或出资人有一家银行业机构,且持股比例不低于20%,村镇银行就可以建立。“这意味着村镇银行市场向单个个人和非金融机构有条件开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主任高伟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解释说。

实际上,面对这个新的投资领域,一些实业资本早已是垂涎三尺。温州宏业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邱雷透露,他们已经和襄樊市政府达成了到当地参股村镇银行的意向。吉林银行副行长程松彬也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说:“吉林银行目前已经成立了两家村镇银行,其中参股的实业资本有五、六家。”

对此,高伟向《中国联合商报》分析:“投资金融领域可以获得很稳定的收益和分红,更重要的是,参与乡镇银行股份而获得的金融牌照将是很稀缺的资源。这对那些本来就很难融资的实业资本实在是一种巨大的诱惑。”

参股村镇银行

“企业挤破了头想参股村镇银行,虽然考察询问的占了一大部分,但我们还是做成了好几桩生意。”北京农村商业银行下设的一家村镇银行服务咨询机构如是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说,“接下来我们还将准备一份‘村镇银行投资运营指南’,向企业解读政策以及申请投资村镇银行的流程和运营方法。”

对此,正在四处奔波的温州宏业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邱雷颇有同感地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说:“实业资本想参与村镇银行股份得首先找到发起行,而这需要一个引导的过程。毕竟村镇银行并非缺了企业就不行。银监会相关的规定也决定了这一投资市场离不开银行。”

对邱雷提出的问题,江苏银行副行长顾心铭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回答说:“江苏银行对村镇银行的建立还是很支持的,目前也正在研究相关的决策问题。毕竟村镇银行对广大的农村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一项投资,对农业大省来也显得尤为重要。”

“吉林银行很看好村镇银行的投资建立,目前总行也正在进一步制定村镇银行的建立办法,并由专门的部门操作。根据目前已经建立的两家村镇银行来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投资参股的企业也乐观其成。”程松彬表示。

与仍把核心战略定位在城市和企业理财产品的大银行相比,各专业投资机构已经开始着手村镇银行投资可行性的分析,并积极的寻找可投资项目。

“投资村镇银行是一个很好机会,尤其是当村镇银行准入门槛还没提高,银监会还没决定停止扩张之前。企业在投资村镇银行的行动则应全国渗透,把点布好,参股后做资本运作,走上市的道路。”招商和腾创投合伙人刘宏彬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分析说。

对此说法,深圳创新投资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李夏很认同:“很看好村镇银行的投资,深圳创新投资已经在关注这个领域的项目,具体的投资动作相信也不会太远。”

看好“软实力”

“虽然现在银行的存贷款利率降低了50%,但获取一个金融牌照,参股村镇银行并赢利,获取投资回报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此我非常看好村镇银行的投资价值。更重要的是,相比较于一年才放开1~2家贷款公司业务,对于实业公司来讲,参股村镇银行可以间接吸收存贷款业务是个太大的诱惑。”高伟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分析说。

根据相关的资料显示,投资村镇银行的行动才刚刚开始。目前,在全国仅有的60家村镇银行投资中,开业的只有20家,涉及的企业也只有二、三百家。这相对于广阔的中国农村市场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根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单个自然人和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不得超过10%,我们也希望银行最好占股不要超过20%~30%,剩下的我们希望自己运作。”邱雷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如是说。

说到底,各路资本投资村镇银行不仅因为投资村镇银行前景广阔且有政策支持,更多地是看中了参股银行带来的软实力的提升。“尤其是实业资本,之所以挤破脑袋也要参股村镇银行,无非是看中了当地的资源,以便和当地政府有广泛的合作。如果不是银行股东的身份,可能永远也接触不到政府,更重要的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时候,可以调整信贷的方向。这在以前对实业资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高伟在分析投资村镇银行的优势时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说。

■记者观察:警惕把投资村镇银行作为“圈钱”工具

第4篇

近来,外资银行在内地跑马圈地不断加快脚步,网点从长三角、珠三角开到偏远的中西部,从城市开到农村。一些新进入中国的外资行甚至还没来得及本土化,就急着撒开大网奔向全国各地建立分行。

开银行的最终目的无疑是为了盈利,但这样迅速而大规模的群体行为有何原因?是否能达到最终目标?

跑马圈地:外资行网点猛增

从去年底到现在,记者就不断收到各家外资行支行网点开张的消息,简直有些应接不暇。

3月31日,花旗中国正式揭幕了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全方位服务零售银行网点,这家“智能银行”内覆盖了Wi-Fi,配备了多台触屏电脑,提供花旗操作平台,并有交互式视频会议服务,客户可通过视频电话,获得花旗银行专家远程提供的咨询服务。

花旗集团亚太区消费金融业务及银行卡业务总裁Jonathan Larsen表示:“开设这个先进的智能银行网点充分说明了花旗在中国市场长期深入发展,以及用创新的方式为不断增长的客户群提供最优质服务的决心。花旗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中国投资,这个新网点开业显示了我们对重庆以及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3月28日,花旗银行在北京金宝街开设了在京的第二家“智能银行”。自去年9月份花旗在北京开设首家“智能银行”以来,这一全新概念的金融服务模式已在全国各地“开花”。目前,花旗中国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成都、杭州、大连、重庆、贵阳和南京拥有11家分行,36家零售银行网点。

据悉,东亚银行金融街支行将在4月份开业。东亚银行(中国)常务副行长林志民向记者表示,东亚中国将以每年不少于10间网点的速度发展,并且今年有增开村镇银行网点的计划。

林志民表示,东亚中国将参考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当地政府的鼓励政策和支持力度,以及现有分行的网点分布等因素,来选择新增网点的布局。

东亚银行近期开设网点的动作十分频繁,3月18日东亚中国在郑州市开设了新的分行,东亚银行主席兼行政总裁、东亚中国董事长李国宝在主持开幕仪式时表示:“郑州分行的成立,印证我们持续拓展中国中部地区业务的决心。”

2011年1、2月份,东亚银行分别在广东江门、肇庆开设了两家异地支行,同时在成都还开设了第三家支行。在去年12月份,东亚银行在一周时间内,就分别在青岛、上海、杭州、武汉各新开一家支行,创下外资银行单周新开网点数量记录。

渣打银行在华中地区也展开了布局。3月16日,渣打中国武汉分行开业,这是渣打银行在中国开设的第18家分行。目前,渣打银行在全国拥有18家分行、47家支行和1家村镇银行。同时,已获准筹建西安分行。

法兴银行的杭州分行也于3月底开始正式对外营业。杭州分行是法兴银行在中国内地的第六家分行。

政策扶持:外资行扎堆二三线城市

目前,外资银行网点扩张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针对二三线城市的网点建立,另一个则是针对村镇银行的开发。

外资银行热衷于在二三线城市建立网点的原因并不难理解,首先是潜在客户的开发,其次是当地政策的大力扶持。

2010年12月23日,东亚银行武汉分行在光谷开设了第一家支行,今年3月渣打银行武汉分行正式成立,至此,包括汇丰银行、法兴银行、东亚银行、瑞穗银行、渣打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6家银行进驻武汉。

外资银行扎堆并非偶然,与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和优惠政策息息相关。

据了解,2006年,武汉市政府即对外公布《促进外资金融机构来汉发展的政策意见》,设立1亿元人民币专项资金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发展,同时对新设立的外资金融机构,按照注册资本,给予不同金额的奖励。另外,外资银行在武汉成立网点,将得到一定金额的办公用房屋补贴等。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汇丰银行某高管说,当时在武汉的拓展,一方面得益于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在面对全球经济危机时,实施的众多优惠政策有效地为市场带来了信心。

东亚银行武汉分行行长林洁霖表示,对于武汉未来的前景非常看好,预计3-5年内在武汉建立9个网点。

今年2月,摩根大通、东亚银行双双入驻哈尔滨,并计划于今年年中对外营业,至此,哈尔滨的外资银行达到6家。

东亚银行哈尔滨分行筹备组组长刘健伟告诉记者,由于地缘原因,以往外资银行对黑龙江的了解有限,希望通过银行网络的建立,将外资银行的先进服务体系引入进来。在哈建立分行,政府的支持是我们最主要的信心来源之一。

村镇银行:意义大于形式

外资银行也秉持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原则,不断将触角伸向经济并不发达的村镇市场。据统计,近4年来,外资银行共建立了40多家村镇银行,并且这个数字还有迅速扩大的趋势,除了花旗、渣打、汇丰等老牌外资行之外,一些新兴外资行对开设村镇银行相当感兴趣,并有计划进入这一领域。

外资银行和村镇银行,两个似乎差了许多等级的银行放在一起,不免令人质疑,到底外资银行的村镇银行能否盈利?

村镇银行的回报周期很长、盈利能力有限,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一直被中资银行冷落,某国有银行信贷部经理告诉记者,外资银行乐于介入无非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希望通过建立村镇银行,用较少的注册资本和比较短的时间获得零售网络的许可证,拓宽网点;二是希望利用建立村镇银行,与当地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未来在当地的重点城市中开设网点。

第5篇

一、农村金融机构的分类

自2006年底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鼓励农村金融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并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将农村金融确定为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口径,农村金融机构分为两大类,一是农村合作机构,二是农村新型机构。农村合作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新型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其中,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均是指由原农村信用社通过改制达标以后形成的农村金融机构。而农村新型机构则是利用现行新的农村金融政策组建的新设农村金融机构。

注:以上数据摘自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编写的《2010年云南省金融运行报告》。

二、农村金融机构现状

截至2010年末,全国村镇银行数量达到了349家,距中国银监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工作安排》要设立1027家村镇银行的目标仍相距甚远。

云南省近几年加大了农村金融建设力度,大力增加农村地区银行业网点,并加强监管,提高管理水平,使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明显改善,存贷款规模已经跃居全省各银行业机构之首,整体实力有所增强。2010年,云南新设村镇银行4家,批准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达到228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覆盖面和水平稳步提升。全年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占全省近两成,其中,农村新型机构资产总额达27亿元,发挥作用日益增强。

三、投资农村金融机构的初步可行性分析

(一)投资对象选择分析

1.法律政策规定。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令[2008]年第3号)有关规定,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要求在农村信用合作社及其联合社基础上以新设合并方式发起设立;贷款公司由单个境内外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全额出资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由乡(镇)、行政村的农民和农村小企业按相关条件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由有符合条件的发起人或出资人发起设立,发起人或出资人包括:自然人、境内非金融机构、境内金融机构、境外金融机构和银监会认可的其他发起人或出资人。

2.初步结论。根据上述规定,民间资本具有投资资格的农村金融机构仅包括两种,一是在农信社重组成立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时择机进入;二是在村镇银行组建时,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而对其他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则不具备投资主体资格。

(二)投资股比选择

1.法律政策规定。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中,单个境内非金融机构及其关联方合计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银行股本总额的10%。

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且其持股比例不得低于银行股本总额的20%,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银行股本总额的10%。

2.初步结论。根据上述规定,民间资本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投资比例只能限定在10%以内。

(三)其他限制性规定

村镇银行的发起人或出资人持有的股份自银行成立之日起3年内不得转让或质押。

村镇银行在缴足存款准备金后,其可用资金应全部用于当地农村经济建设。村镇银行发放贷款应首先充分满足县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已满足当地农村资金需求的,其富余资金可投放当地其他产业、购买涉农债券或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

村镇银行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对单一集团企业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5%。

(四)基本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在农信社重组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民间资本投资农村金融机构的选择范围基本可以确定在村镇银行单一目标上,投资股比为10%以内。此外,因村镇银行的贷款范围主要限定在当地,如果民间资本和商业资本、工业资本在投资地没有很好结合的涉农项目,则会缺乏金融链、产业链的连环支撑,导致综合效益下降、投资风险上升。因此,民间资本投资村镇银行的行为应定性为财务投资,即以获得投资分红为目标。

四、投资村镇银行的初步可行性分析

(一)云南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截止2011年4月,云南省已设立8家村镇银行,分别是玉溪红塔区兴和村镇银行、文山民丰村镇银行、曲靖惠民村镇银行、昭通昭阳富滇村镇银行、禄丰龙城富滇村镇银行、楚雄兴彝村镇银行、丽江古城富滇村镇银行、大理海东村镇银行;而按照银监会计划,到2011年末,云南省内村镇银行将达到125家,覆盖云南省全境129个县(区、市)。

(二)村镇银行优惠政策分析

2009年财政及税务部门积极扶持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了《关于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对农户、农村企业及中小企业贷款实行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颁布了《关于实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的通知》,其中规定:凡达到监管要求并实现上年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3类机构,自2009年至2011年,由中央财政按照上年末贷款余额的2%给予补贴。

(三)村镇银行发展机遇分析

农村金融作为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在不断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城市化进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广大的农村和县域地区金融体系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大型银行管理的垂直化和机构职能的扁平化使得其大量机构和业务,尤其是资产业务在范围上迅速脱离农村和县域,在经营对象上迅速脱离中小企业和非强势行业。这些行为的结果是,一方面在农村和县域形成了较大的金融供给真空;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机构的负债业务在全国大部分农村和县域地区并未同步收缩,造成农村和县域金融资源不断向发达地区和行业转移,因而扮演着“抽水机”的角色。

二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在理顺治理结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高业务创新能力、提高人员素质等诸多方面存在诸多短期无法突破的问题,虽然具有先发优势,但村镇银行凭借其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简洁高效的运行机制,在农村和县域地区仍然存在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四)各类银行发展村镇银行的动机分析

1.建立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业务转型的重要手段。由于传统银行业务领域竞争日趋激烈,对优质客户、优质项目,银行的议价能力越来越弱,收益空间正被逐步压缩。各银行逐渐意识到应进行战略转型和业务结构调整。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蕴藏着巨大的金融需求,是商业银行未来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和实现业务转型的有力依托,村镇银行又正是实施这一战略的最重要的载体,所以各银行在设立村镇银行方面表现积极。

2.突破区域限制,间接布局扩张的有效途径。由于区域性中小商业银行跨区域开设分支机构受到资产规模、监管评级、盈利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而外资银行在华的分支机构设置和营业规模受到监管当局限制,因此,设立村镇银行就成为上述银行规避政策限制,实现跨区经营,间接布局扩张的重要途径。

3.填补金融空白,抢占市场先机的重要考量。目前中国农村金融薄弱,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重心转向城市,农村甚至出现大量市场空白,大多数乡镇只有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而邮政储蓄基本上“只存不贷”,成为农村金融资源向“城市化”转移的渠道,致使农业项目得不到信贷资金支持,这正是吸引银行进入的主要原因。

(四)村镇银行的盈利能力分析

作为新型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在开办初期可能会遇到一系列困难导致亏损,但从总体上看,由于村镇银行作为法人机构决策高效,在资产业务定价上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且作为服务特定地域的社区型银行,其地缘优势突出,能够充分地发挥“小银行”优势,从全国已经设立的村镇银行来看,其在设立后短时期内基本可以实现盈利。如2010年末,光大银行发起设立的韶山光大村镇银行当年实现利润总额210万元,拨备后及税后净利润103万元;2010年2月,国开行出资的7家村镇银行实现整体盈利;由于采用了基于企业的现金流和还款能力发放贷款的创新方式,汇丰村镇银行在较短时间内成功实现盈利。

现以富滇银行设立的村镇银行为例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截至目前,富滇银行已成立3家村镇银行(如下表所示),已获云南银监局批准筹建2家村镇银行(昆明滇池富滇村镇银行、曲靖富源富滇村镇银行),获董事会同意出资设立村镇银行1家(昆明金殿富滇村镇银行)。根据《富滇村镇银行发展规划纲要》,富滇银行将在此基础上继续筹建北京门头沟、盘龙区、怒江等村镇银行,即2011年底村镇银行总数将达到10家。

富滇银行已成立村镇银行情况表

单位:万元

截至2010年底,3家已成立村镇银行财务状况如下表所示:

富滇村镇银行财务状况表(2010年12月31日)

注:[1]丽江古城富滇村镇银行在设立运行4个月后即实现账面盈利,至2011年3月末已实现盈利120万元。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各家银行在经营范围、盈利模式、经营目标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富滇村镇银行基本上可以实现当年投资当年盈利,甚至在运营满两年后,净资产收益率可达到10%左右。

为判断富滇村镇银行的盈利能力,我们与银行类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进行了对比,以2010年12月31日为基准,A股16家银行类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如下表所示:

A股16家银行类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列表(2010年12月31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成立的富滇村镇银行当前净资产收益率水平基本为全体上市银行的一半左右,但是,若排除全国范围经营的银行,仅与区域性经营的上市银行(如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相比,则收益率水平相差就没有那么悬殊了。若加之村镇银行尚属新鲜事物,成立时间短,客户资源未全部打开,成长潜力尚未完全释放等因素,则可基本判定村镇银行前景看好,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

五、投资选择

1.金融业作为资源稀缺、门槛较高、垄断性强的行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其盈利能力始终处于上游水平,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因此,民间资本应抓住机遇,加大对金融板块的投资力度,增强在金融领域的话语权,为真正实现产融结合、商融结合做好准备。

2.鉴于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明显改善,存贷款规模已经跃居全省各银行业机构之首,整体实力不可小视,有兴趣的民间公司应密切关注其重组事宜,争取择机进入,扩大自身的金融投资力度。

第6篇

首先令人担忧的就是村镇银行被限定于所属县市或乡村的地域范围内,不得发放异地贷款,市场狭小,并受制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收入水平,这样是否能保证其商业利润的实现是个问题。就目前来看,这一举措的地域性仍然很强,商业化的道路更适合于较先进的农村。

其次则是诚信问题。从村镇银行方面来看,由于村镇银行是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设立的股份制银行,破产倒闭的风险必然存在,与国有大型银行相比,缺乏令农民信服的资金实力,所以吸储难度较高,但小额贷款却相对容易。一旦贷多存少的情况出现,村镇银行的资金流动性、资本充足率都会发生问题,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状况较之城市并不乐观,经济基础不足,农民少有资产抵押等等都是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瓶颈。

再次则是内外部风险管理问题。投资资本的注入、农村银行案件的频繁发生、信用制度的不完善都将使村镇银行的经营风险决不会低于现有各类银行机构。村镇银行虽属于一级法人,但与农村商业银行的5000万注册资本相差甚远,其抗风险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规模的影响。

在掌握村镇银行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监管部门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如《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持有村镇银行股本总额5%以上的,应当事前报经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审批。在贷款方面,村镇银行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对单一集团企业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如果严格按照此规定执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公司投资控制村镇银行的经营权,同时也将有效防范信用风险,防止投机资本的进入。《规定》还强调,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这使其有了坚强的“后盾”,诚信度也得到增加。

尽管问题依然存在,但我们仍然有理由看好村镇银行的发展前景。只要有效益优良的企业入股,严格依照《规定》的要求进行风险监管,村镇银行应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农村金融市场的升值潜力,促进农村融资和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摘自2007年3月2日《中国城乡金融报》)

相关链接

村镇银行的业务范围和监管方式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村镇银行的概念,特指经银监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根据规定,村镇银行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同业拆借等。有条件的村镇银行今后要在农村地区设置ATM机,并根据农户、农村经济组织的信用状况向其发行银行卡。对部分地域面积大、居住人口少的村、镇、村镇银行可通过采取流动服务等形式提供服务。

第7篇

【关键词】村镇银行 农村金融 风险防控 金融监管

为有效解决河北省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较低、金融服务不充分等问题,河北省从2008年开始村镇银行组建工作。经过四年时间的发展,河北省村镇银行的机构数量明显增长,经营规模稳步扩大,信贷支持“三农”作用逐渐发挥,有效缓解了村镇“金融抑制”问题,促进村镇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一、村镇银行发展状况与运行特点

(一)机构数量快速增长

2008年6月13日,河北省首家村镇银行——张北信达村镇银行开业,标志着河北省村镇银行设立步伐正式开启。在经历前期的摸索后,村镇银行设立步伐逐步加快,城市商业银行作为设立村镇银行的主力军,带动农村商业银行、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在9个地市发起设立23家村镇银行。

(二)经营管理情况良好

村镇银行业务发展迅速,资产负债规模呈稳定增长态势,经营状况总体良好,但由于建村镇银行前期投入资金较多,部分村镇银行还未开始盈利,已盈利的村镇银行也大都是经营时间较长,并已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经营模式的村镇银行。

(三)支农效果初步显现

村镇银行遵循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的宗旨,开设多档次的贷款期限,创新担保方式,丰富贷款品种,在满足“三农”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选址多在经济发达的县城

1.受县域金融资源的分布影响,村镇银行均设立在县城,尚未向下设立分支机构,并未真正深入到村镇地区。

2.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选择在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地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环京津及沿海地区成为设立村镇银行的首选。

(五)区域性银行仍为村镇银行发起主力

1.区域性银行成为主力军。由于监管部门对城市商业银行等区域性银行机构跨区设立分行的监管尺度收紧,众多城商行、农商行已经将设立村镇银行作为实现跨区经营的主要途径。

2.省外区域性银行积极性高涨。银监会调整村镇银行组建政策后,外省区域性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积极性大增,开始布局村镇银行网络。

二、村镇银行面临的问题

(一)主发起行参差不齐,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1.主发起行资质不高,管理能力差。

2.异地机构发起设立多,管理难度大。异地金融机构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地域跨度大、管理半径长、协调和管理成本过高,不利于机构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主发起行不重视,未进行专业化管理。部分主发起行未设立专门的村镇银行事业部进行专门管理,而是由其他部门代管。

(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监督乏力

1.组织机构不完善,运行效率不高。大多数村镇银行虽已成立了“三会一层”,但部分村镇银行的董事长、行长、监事长由主发起行员工兼任,不是专职人员,也没有常驻在村镇银行,高管人员的缺失,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

2.股本设置欠合理,股份制优势难以发挥。大多数主发起行持股比例高于50%,股权的高度集中可能会使村镇银行成为主发起行的附属机构,丧失决策流程短、经营机制灵活的先天优势,使村镇银行从公司治理到管理模式都难以有大的创新,缺乏独立性和创新性。

(三)吸收存款难度大,存款结构失调

1.机构成立时间短,社会认同度低。

2.网点机构少,覆盖范围小。

3.结算渠道不畅,银联卡发行难。近一半村镇银行没有接入人行大小额支付系统,且村镇银行的账户系统、信贷管理系统不能与人民银行正常联网,不具备开具票据、发行银行卡等基本功能,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制约着村镇银行的发展。

(四)业务发展受限,经营前景不乐观

1.受制于资本约束,业务难以有效拓展。部分村镇银行资本金低于3000万元,受资本充足率、单户贷款占比、存贷比等多项指标限制,注册资本金较小的村镇银行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2.缺乏差别化金融产品,创新性不足。村镇银行业务与当地信用社基本重合,而信用社成立时间较早,占据了先发优势。村镇银行又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金融创新不够,大大降低了在农村地区的竞争力。

3.经营成本较高,可持续经营难度较大。村镇银行经营的业务具有数额小、频率高的特点,所需的高流动性资产比例相对较大,因而资金成本相对较高。同时,由于农业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利率激励机制等相关配套政策尚未到位,金融生态环境不佳等因素,致使村镇银行的商业可持续性存在很多问题。

(五)抗风险能力差,监管力量薄弱

1.信贷风险集中,抗风险控制能力弱。村镇银行信贷支持的主要对象为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农业和农民,而农业和农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极易形成风险。

2.机构扩容快,监管力量薄弱。由于村镇银行准入门槛相对较低,机构的迅速扩容必将成为发展趋势。然而县域监管力量比较薄弱,随着监管办的整合,部分县已无监管部门,有监管部门的县(市)普遍存在人员少、监管任务重的问题,对村镇银行的监管难以到位,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三、加快我省村镇银行发展的建议

(一)发挥发起行作用,促进机构发展

1.适度扩大资本金规模。资金雄厚的主发起行要根据业务发展状况,注入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宜的资本金。

2.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网络支持。主发起行要加大对村镇银行电子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使村镇银行依托发起方网络优势,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

第8篇

【关键词】村镇银行 社会责任 三农

一、引言

“三农”问题实现伟大中国梦绕不开的问题,它关系的不仅是占中国人口60%的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生计问题,更是中国未来的前途命运,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农民不富裕起来,中国的富强繁荣就无从谈起。“三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首要问题。村镇银行的建立和发展是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创新之举。国家在政策层面上提出要鼓励服务偏远,鄂温克旗包商村镇银行就是在此时孕育而生,力求为广大牧区群众及合作组织解决所面临的贷款难问题。

二、研究背景与鄂温克包商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一)研究背景

围绕如何更好的为农村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和保障,我国已进行了多年的努力和探讨。现如今农村金融较之以前已得到长足发展,然而随着改革和发展的不断向前,现有的乡村金融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农村发展需要,新一轮的更深层次的改革和发展迫在眉睫。

其中农民贷款难是农村金融改革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无外乎新的金融机构无法进入,监管部门对农村金融市场实行过度管制,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过高,金融服务严重滞后于三农发展的需要。建立和推广我国的村镇银行成为当前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必然趋势。据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村镇银行迎来了大发展的一年,全国共设立村镇银行279家(见图1)。

在此背景下,探索完善我国村镇银行业务经营模式,复制已取得成功的村镇银行模式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第一,为创新农村金融供给思路;第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第三,缓解全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瓶颈;最后,有助于打破农信社“一家独大”的农村金融市场格局,有助于形成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秩序。

(二)鄂温克包商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鄂温克旗包商村镇银行所在地鄂温克是少民族自治旗,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牧民、牧业、牧区为中心,真诚服务每一户牧民。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扶持牧区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农牧区生产经营特点和农牧区客户需求,不断创新和改进产品,完善服务渠道,拓宽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提供有针对性、有特色的金融服务,更好地发挥村镇银行支持农牧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为鄂温克旗的经济金融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鄂温克包商村镇银行贷款业务运作模式分析

(一)鄂温克包商村镇银行贷款业务运作模式介绍

鄂温克包商村镇银秉承“立足本土,服务三农”的宗旨。通过2~3年的实践后,鄂温克包商村镇银行根据当地牧区特点对公司业务运作模式进行了改进,在强化内控管理、创新贷款品种和资金占用费、还款方式等方面形成自身特色的运作模式。

1.立足当地,找识ㄎ唬确立农牧业服务方向。发展离不开当地,发展要同当地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鄂温克旗包商村镇银行在成立之初,便奉行“立足本土,开拓创新”的发展思路,准确定位经营方向,并以此作为村镇银行的服务宗旨,为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各项金融服务。

2.结合牧区实际创新金融产品,改善牧区金融服务环境。作为第一家进驻少数民族地区的村镇银行―鄂温克旗包商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便结合鄂温克旗的实际,围绕服务“三农”,积极拓展信贷业务。制定符合当地发展的一系列管理办法及相应配套业务操作流程,从制度和机制上完善规范村镇银行经营模式。

3.科学经营,适当调整贷款期限和利率。作为有自己独特发展特色的区域经济,其主要服务对象之一的牧业生产有极其鲜明的行业特色,牧业发展的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等都决定了为其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要有对应的服务模式,以满足牧业生产特色的需要。以贷款周期为例,原先的金融贷款周期为最长18个月,经调查研究这不能更好满足牧民的使用需要,因此将原来的贷款期限调整为最长3年,极大地提高了牧民资金的使用效益。

4.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进行合作,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因此为了能更好的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为了自身能得到更加长足的发展,村镇银行就必须加大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龙头企业的合作交流,及时了解掌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情况,农牧业发展情况,政府、企业、农牧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情况,将自身发展融入到地区发展中。

(二)贷款业务运作模式的优点

1.设定瞄准目标客户,有利于扩大客户群体,输出了品牌、企业文化。村镇银行着眼长远发展,坚持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积极筹措资金,围绕“三农三牧”创新金融服务,提高核心竞争力,在经营规模扩大的同时,效益也在提高。

2.社会效益“产出率甚高”。作为主要立足地方,主要服务于农牧民和小企业的村镇银行,具有经营灵活,手续简便等优点,既解决了农牧民贷款难问题,又改善了地方农村金融服务环境。而且,村镇银行专门设立微贷和牧贷部门,服务广度不断拓展。

3.卓越的客户服务,有利于机构和客户的双赢。首先,还款方式的创新性设定,有利于牧户及小微企业长期生产力的形成。其次,客户跟踪及回访到位,便于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三)贷款业务运作模式的局限

1.信贷规模、村镇银行规模较小,制约村镇银行发展。首先,贷款额度有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额度已远不能满足一些牧民对资金的要求,导致其发展受限。不能得到足够资金支持的牧民只能借助民间借贷,导致资金生产成本增加,影响了牧民收入。其次,缺乏规模效应。

2.存款增长缓慢,外源融资不发达,制约了涉农贷款的发放。受限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当地中小企业营业额及居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因而闲置资金有限,导致村镇银行能吸纳的闲置资金有限,也限制了其业务的扩展。

3.缺乏现代银行功能。作为尝试,鄂温克村镇银行缺乏农牧区工作经验,加之经营规模小,基层牧区无营业网点,经营成本高,短期内难以与农村信用社等传统金融机构相竞争。而且,鄂温克村镇银行的发展没有走入系统化,结算网络不畅没有强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一旦客户数量增加,人为的纸质化操作客户材料及贷款信息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四、鄂温克包商村镇银行业务模式的完善与建议

(一)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问题

村镇银行的发展跳不开当地的客观实际,必须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充分吸收当地居民及企业的闲置资金,将当地金融资源得到最大化运用。在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后,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达到可持续性发展。

(二)提高村镇银行盈利能力

1.村镇银行应变被动放款为主动放款。鄂温克村镇银行应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大对农户贷款的营销力度,创新信贷手段,完善小额农户贷款和联保贷款管理机制,将龙头企业与农户、中介机构和担保机构等具有法人地位的利益主体纳保贷款范畴,这样才能提高村镇银行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实现现代化银行操作手段。针对地区远,贷后维护困难,应多建立营业范围内的信贷服务网络,运用现代化电子技术支持或与当地微小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发展,降低人力单个劳动强度。

3.风险控制进一步完善。第一,村镇银行风险把控方面应提高,保持可持续发展。第二,视业务的不同建议引入保险公司、政府、担保公司、村委会、行业协会等协助开展业务,为微小金融服务有效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五、结束语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向前推进,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未来农村的巨大发展前景之下,村镇银行必将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各类村镇银行也将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怼5前景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指望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都能够依靠村镇银行快速脱贫致富也是不现实的。有了鄂温克村镇银行这个典型成功案例,只要我们继续广开思路,集思广益,勇于创新和探索,就能创造出更多此类可持续的模式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郭英杰.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新牧区建设情况调查――以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包商村镇银行为例.内蒙古金融研究.2013.

[2]高靖.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因素及建议――以呼伦贝尔村镇银行为例.金融会计.2011.

[3]徐鹏.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研究.苏州大学.2012.

[4]凌峰.中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复旦大学.2011.

[5]柳松.“三农”贷款难与村镇银行的构建.重庆工商大学.2010.

[6]邹力宏.我国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分析.金融与经济.2008.

[7]辛本胜.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展望.新金融.2011.

[8]程昆.略论我国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及发展.经济问题.2009.

[9]刘渝阳.农村金融的模式选择与运营绩效――中国首家村镇银行试点情况调查.西南金融.2009.

[10]李莉莉.关于村镇银行的制度设计与思考.金融改革.2007.

[11]康菲菲,王芳.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启示.西南金融.2007.

第9篇

关键词:村镇银行;发展;策略

由于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不足,金融环境竞争的不足。2005年以后,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调整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全国很多省市都开始在县及县以下地区设立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自从中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在2007年3月1日挂牌开业,到目前为止已经过去4年了,在村镇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自2009年承德市成立第一家村镇银行以来,目前承德地区共有三家村镇银行,最早成立的有一年了,最晚成立的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按照开展业务的速度来说,三家村镇银行发展状况各异,成立时间短的发展业务的速度相当惊人。三家村镇银行发展的状况各异,究其原因来说,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

1 科学的授权机制

1.1三家村镇银行的授权机制

1.1.1三家村镇银行的审批模式

A客户经理行长

B客户经理经理副行长综合管理部行长/董事长

C客户经理经理行长董事长

三家村镇银行的信贷审批以B家流程最长,以A家的审批流程最短。从审批流程的长短来说,应该是A家村镇银行是最灵活,最便捷的审批模式。

1.1.2最高决策人是否专职

A B C

是 否 否

专职主要是指,单一的从事某一固定职业,某一固定的工作,某一项固定业务。如果村镇银行最高决策人在没有充分授权的情况下,兼任着其他工作,就会影响村镇银行的发展。

1.2村镇银行的授权与管理层级

承德市的三家村镇银行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发展状况各异。A家村镇银行开业仅两个月就吸收存款1.3亿,发放贷款6千多万元,发展速度相当惊人。我们在分析三家银行的贷款审批模式和审批的路径后就可以在一个侧面了解这一现象。

研究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产生的差距,就要探讨管理学上经常提到的授权和管理层级的问题。如何才能授好权,是一个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管理者对所管理的岗位进行系统的分析,仔细分析所管理的岗位需要多大权限,然后授发权限。

对于权限分配要做到“该放手时就放手”,不应过分集权。下放权限,就要相信你所用的人,相信被授权人能够正确的使用权限,这也体现出了“用人不疑和疑人不用”的原则。

2 吸收当地股东

承德市的三家村镇银行除了C家以外股东全部为本地股东,C家除了小部分股东以外,全部为外地股东。在存款上,其他两家村镇银行存款全部超过1亿元,而C家村镇银行还没有超过1千万。除此之外,吸收当地的股东对于村镇银行的发展有诸多的好处,对于村镇银行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2.1吸收当地股东的优势

2.1.1消除陌生感

村镇银行是新生事物,城乡居民普遍感到非常陌生,尚难有认同感。并且,村镇银行刚进入农村市场,开设网点较少,缺乏品牌效应,这就使得吸储难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吸收当地股东,有利于形成城乡居民的认同感,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吸储难的压力。

2.1.2吸收存款

很多业界专家认为,村镇银行发起模式有利于提高大中型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效率和积极性,但若要解决村镇银行运营中的吸存难、下乡动力不足等问题,还应从股权结构上寻求突破。村镇银行可以充分借助当地股东的力量,和股东庞大的人脉资源,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此外,股东可以在村镇银行开设账户,办理存取款业务,缓解村镇银行的资金不足问题。

2.1.3开展中间业务

村镇银行可以开拓中间业务。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不仅可以提高收入,还可以提高银行自身影响力。而发展中间业务,离不开当地股东的支持。村镇银行可以与其他金融机构股东合作,签订代办理财产品和保险业务。一方面,代办理财产品和保险业务可以取得中间业务收入,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村镇银行的品牌知名度,发现客户、选准客户、留住客户、开发客户,为村镇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的壮大提供条件。

3 员工的本地化

3.1员工本地化是大势所趋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每时每刻我们都在迎接着挑战。身处不断否定过去、不断变革创新的时代,任何定式都将不再是银行赢得竞争优势的必然。因此,吐故纳新,营造一个灵活的内部工作环境,为本地员工创造更多的机会,才是村镇银行长期的经营策略。面对利润空间的无限压缩,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村镇银行若要在当地发展壮大的话,就必须培养当地的员工,让他们成长起来积极迎接挑战。也许在本地化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但这毕竟是一种大趋势。

3.2实行员工本地化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3.2实行员工本地化不等于全员本地化。

村镇银行将坚持本地员工为主、外地员工为辅的原则,努力达成最佳的人力资源结构,打造最具战斗力和创新精神的员工队伍。

4 良好的待遇保障

4.1薪酬激励

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发挥出最佳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激励的方法很多,但是薪酬可以说是一种简单可行又实用的方法。它是员工为企业所做贡献的相应回报和答谢。在员工的心目中薪酬不仅仅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员工自身的价值,代表企业员工工作的认同,甚至还代表员工个人能力和发展前景。村镇银行要想在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中脱颖而出,除了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市场份额外,还要尽可能的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而薪酬制度又是决定员工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4.2薪酬激励的作用

薪酬激励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可以使员工对于村镇银行产生一定的依赖程度和归属感,而薪酬让员工知道在村镇银行工作可以多劳多得,促使使员工更努力工作。

当前村镇银行面临着资金来源渠道狭窄、法人资本总量小、政策扶持力度弱、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造成了村镇银行潜在经营风险较大、限制了机构发展空间、内控制度难以落实。村镇银行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制定出科学的授权机制、实现员工的本地化、争取母行的支持、科学的薪酬奖励措施,充分发挥自身小、快、活的优势,增强自身的实力,更要造福“三农”,服务地方经济。(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村镇银行;新形势;财政政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075

[中图分类号]F832.3;F8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2-0-02

1 村镇银行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村镇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村银行同样得到了重视。村镇银行作为银行金融机构,主要为所在地常住人口、农业及农村发展提供金融方面的服务,能够为农村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专业良好的金融服务,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助力。

村镇银行相关办事机构驻地与对外服务范围均设立在县、乡镇等地区,相对于其他银行来说,其对于注册资金与规模的要求多有所降低。村镇银行多面向于当地村民与当地的小型企业,满足村民需求的同时为企业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村镇银行的运行机构较大型银行来说较为简单,故而其能够及时地对客户需求进行及时满足,进而更好加贴近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金融服务。在实际营运过程中,村镇银行规模小、功能全,业务办理落实手续少耗时短,但其建立成本与运营成本同样十分可观。村镇银行的出现能够填补村镇金融服务方面的空白,顺应了村镇经济发展需求与社会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的社会趋势。村镇银行具有极为明显的特征,总的来说可以划分为三部分,首先是其定位极其明确,其次是注重经济体制的灵活性,最后是其为村镇居民与乡镇企业所提供的服务极好。

2 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村镇银行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得到了快速发展。无论是政策方面还是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村镇银行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村镇银行的发展受到所在地经济水平影响的同时也受到了出资机构或个人的影响,商业银行的建设管理运营方式也对村镇银行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这些影响对村镇银行的发展起到难以忽视的积极作用。相对于同样面临村镇居民的其他金融机构,村镇银行的优势十分明显,故而其发展的前景明显优于其他金融机构。村镇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所在地居民与小型企业,因此,监控方面明显优于其他金融机构,但实际运行过程中,风险不易控制,监管成本也相对较大。受到相关政策的鼓励,村镇银行在很多经济条件不足以满足其自行发展的地域也得到了相应发展。

村镇银行的投资方多规模较小。农村所特有的业务盈利少、成本大的情况使得很多大型银行不愿将资金投入到村镇银行的建设与发展中去,故而,村镇银行的建立多由规模较小的金融企业机构进行投资。

3 现行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

3.1 承诺难以兑现

村镇银行对于农村金融来说是一个极富发展潜力与发展空间的大市场,能够帮助农村市场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村镇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村镇常住人口及村镇企业,很多银行投资管理人员在银行建设初期会对服务对象作出一定承诺,但在实际营运过程中,并不一定能够兑现这些承诺。村镇银行多非由国家投资建设,故而其对盈利目的的关注明显高于其他目标,但农村经济极易受到自然条件与市场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故而相对于其他经济主体来说,以农民作为主要参与人的农村经济处于弱势地位。与农业相关的政策并不能使农民的收入得到基本保障,故而,多数村镇银行并不能将作出的承诺真正的实践于日常营运过程中去,使得村镇银行难以获取利润的同时,逐渐失去村镇居民的信任与原有的市场份额,迫使村镇银行不得不进行从新考量自身定位与发展方向,进而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村镇银行多以为村镇居民服务为基本目标,但实际营运过程中,并不能真的将所有业务围绕着村镇居民开展,故而随着银行逐渐发展,多将自身市场发展重点转移到其他方面去,进而影响其为村镇居民服务的原有主旨。

3.2 难以获得发展资金

村镇银行的建立能够为村镇居民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这些银行在实际营运过程中多以农民为服务对象,因此,居民的收入水平对银行的营运有着难以忽视的影响。多数村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并不高,农民及乡镇企业的闲置资金极为有限,这样的情况严重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储蓄金额。村镇银行的建立时间较短,村镇居民多对其了解较少,无法正确地认识到金融管理能够带来的利益,故而对将闲置资金存入银行的观念并不强,进而影响到村镇居民对村镇银行的认可程度。多数村镇居民对银行的认可多建立在其能为自己提供贷款的条件之上,对村镇银行的存款增长有着严重的制约,进而影响到村镇的经济发展。村镇企业的控股方多难以与大型银行相比较。多数大中型银行对村镇银行的建立并不感兴趣,因对村镇银行投入的回报周期长、盈利有限,且若经营不善会影响大中型银行自身的声誉。而这些因素也同样对民营资本的投入有所影响,故而村镇银行并不能获得多数投资者的认可,进而严重缺乏足够的发展资金。

3.3 风险难以控制

村镇银行的服务对象多为村镇居民,其收入来源多以农业为主,故而受到的制约较大,因此,村镇银行为村镇银行提供的贷款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当下,国家对农民的扶助力度逐渐加大,很多惠民政策逐渐得以实施,而农民对这些政策的依赖性也逐渐增大。很多村镇银行对村镇居民所发放的贷款都被认为是另类的扶助资金,故而极少村镇居民对这部分贷款存有及时归还的意识。村镇银行的对外业务多以贷款为主,在这样的环境下,银行的贷款业务受到的风险难以控制。很多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信用意识、法律意识等明显较其他地区淡薄,多数村镇银行向村镇居民发放的贷款并不能及时得到偿还,甚至大部分最后无法追回,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信贷资金的安全,进而对村镇银行的营运与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多数村镇银行无法与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竞争,多无法适应农村的复杂情况,其市场份额极易被其他机构所占有。

3.4 存在相对孤立

村镇银行多数对于加入现有银行业内已经形成的结算网络并没有准确的认识,故而对此并不积极,这样的情况使得客户难以从其他银行进行存取业务,故而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村镇银行的客户受到的制约不仅仅是存取款的不方便,还有汇款、转账等业务的费用问题等,因此,很多村镇银行的客户并不愿将大笔款项存入村镇银行,故而影响了村镇银行的发展。很多村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多为农业,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外出务工,故而资金的流动对于居民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而村镇银行的孤立性会使其失去这些潜在客户,进而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

3.5 经营方式的问题

村镇银行与其他银行的经营方式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多数村镇银行并不能将传统经营方式应用于对农村市场的拓展中去,故而,相当一部分村镇银行并不能快速的改变自身经营方式,进而受到了极大地制约。很多村镇银行投资方原本就有一定的金融产业经营管理经验,在村镇银行建设初期多以这些经验作为参考,实际过程中多以这些经验作为依据并不能根据农村市场的特点及时作出调整,使得村镇银行难以获得更好地发展。

4 新形势下支持村镇银行发展财政政策研究

4.1 引导支持投资方

在村镇银行的建设方面,可以通过出台相应政策,为投资方提供一定支持,促使更多的投资方对村镇银行的建设营运产生兴趣,进而促使村镇银行获得更多的发展动力。对于外来投资方,可以通过为投资方提供地方规定的详细介绍以及一定的补贴,帮助其更好地在当地取得更大的竞争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效果调整补贴比例与补贴数目,使市场内部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而对于本地投资商可以采取适当降低纳税比例的方法,减少建设投资,根据村镇银行的建设地区不同调整纳税额,保证投资方看到实际利益的同时,不过分依赖相应政策的扶助。

4.2 增强银行经营能力

村镇银行的日常营运期间,与客户之间的接触往往建立在金融业务的来往之上,可以通过将扶贫资金下拨到村镇银行账户下进行管理与发放,减少相应部门的工作量,并增加村镇银行的存款额进而增强其经营能力。在村镇银行的贷款业务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为其提供一定的政策保障,以便适当降低村镇银行贷款的风险,使村镇银行获得更强的竞争力。而在对于企业最为重要的人才方面,可以通过提高职员福利待遇的方法,提高村镇银行对人才的吸引力,进而吸引更多专业人士,为村镇银行提供更好地发展条件。

4.3 调整各方关系

村镇银行的发展过程中,适当的使用财政政策进行适当引导,能够帮助其获得更好的发展条件,但在这些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调整各个方面之间的P系。如税收支出与财政补贴、中央及地方的财政支出以及村镇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都需要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为村镇企业提供发展空间的同时不影响市场的正常发展。

5 结 语

村镇银行的发展与进步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如何在当下使用财政政策为村镇银行提供良好条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业界重点关注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11篇

截至2009年6月末,全国已有1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从机构类型看,村镇银行100家,贷款公司7家,农村资金互助设11家;从地域分布看,中西部地区84家,东部地区34家;从经营情况看,已开业机构实收资本47.33亿元,存款余额131亿元,贷款余额98亿元,累计发放农户贷款55亿元,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82亿元。多数机构已实现盈利,其中2009年累计盈利4074万元。

从目前来看,我国现有的100家村镇银行多数分布在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低、金融服务不充分的村镇。由于村镇银行目前受到严格的地域限制,不能跨地区进行存贷业务。这种小区域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模式很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村镇银行在吸收存款方面受到农村信合、邮储等的竞争,不仅网点、品牌等存在弱势,而且不能开办对公存款业务等,致使资金并不十分充裕。同时各地基层人行对村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规定不一,很多按照一般商业银行标准进行,也降低了对农信社等的竞争力。

由于农村对村镇银行的放贷需求强烈,这样便产生了资金需求和供给的不对称性,从而很容易导致风险的产生。在自身规模小和盈利的压力下,村镇银行存在着不断扩大贷款规模的冲动。一些村镇银行的贷存比已经超过了监管红线75%,个别银行甚至超过了100%,有的甚至开始动用资本金发放贷款。据统计至2007年5月31日,农村新金融机构(主要是村镇银行)吸收存款5523万,发放贷款13843万,正是这一问题的佐证。

二、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类型

我国是农业大国,村镇银行主要服务于农村经济,面向“三农”、城乡联动、综合经营,即面向农村、农户和农业经济组织,大力支持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我国的村镇银行金融风险,由于其所在区域经济环境内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从而导致其信贷风险类别必须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办法来加以考虑。按照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我国村镇银行信贷风险可划分为政策风险、环境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6个类型。

(一)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是指政府的经济金融政策和政府的行政行为对金融机构导致的风险。在村镇银行信贷风险领域,这是首要的和最大的风险。首先是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由于政府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的不连续性,有可能导致村镇银行不能连续、持续和健康经营,从而有可能因此形成不良贷款。

另外,由于地方政府对当地金融机构不合理、不科学甚至随意性的行政强力干预,都有可能造成村镇银行信贷资产的非正常运营。而企业破产倒闭和农户不守信用的现象如果层出不穷,就有可能使该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二)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指金融活动的参与者面临的自然的、政治的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带来的风险。环境变化给金融活动参与者带来的损失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这种信贷风险具有不可抗拒性,无法回避。

农村资金运动的季节性、周转的缓慢性、占用的分散性,决定了村镇银行贷款更容易出现不能按时足值收回的可能性。

(三)信用风险

涉及到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与一般金融的信用风险有一定的区别。要根据所在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和金融的发展状况,来确定广义和狭义信用风险的运行或程度。在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由于存在东、中、西部的地域差别,经济发达程度不同,决定了信用风险的范围大小。发达地区农村随着银行业务的多样化,存在着贴现、透支、信用证、担保、证券投资等比较宽泛的信用风险。

而在广大欠发达农村地区,仍然以借款人违约导致信贷资产损失的风险为主,也就是以狭义的信用风险,即贷款的信用风险为主。在我国农村,由于经济的薄弱性和信用客户的复杂多样性,以及金融生态环境不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客户的信用意识普遍较差,信用风险相当严重,我国农村普遍缺乏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体系。

(四)操作风险

从内部因素来看,在农村地区金融领域,由于基础设施、管理素质、技术含量、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操作风险表现得更加复杂和严重。村镇银行信贷的操作风险主要表现为决策风险、运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三个因素。

从外部因素来看,操作风险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借款人由于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危机而导致的客观信用风险,另一种是借款人或其他相关人出于自身利益的不良目的,采用骗取银行信任、拉拢或腐蚀内部人员等手段,诈骗贷款资产的主观行为而导致的风险。操作风险在农村金融领域主要表现为管理问题。

(五)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影响我国金融业的重要风险。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划分,市场风险的度量和管理将是未来国际活跃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指标。

目前,金融机构已越来越多地通过开发机动灵活的浮动利率贷款新产品来规避利率风险。但我国村镇银行在贷款定价的运用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提高贷款定价的策略和方法,在支持多元化的农村客户中达到双赢,在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利率价格的波动中防范信贷风险,是村镇银行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

(六)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被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明确地纳入操作风险并加以说明,在国际活跃银行风险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律风险在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立法风险,即由于法律条文改变对银行经营产生的风险。

在我国,法律风险主要表现为法制环境不健全,与银行经营直接或间接有关的法律不完整、不细化、不配套,有些法律法规同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互相矛盾,甚至背道而驰。我国商业银行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受到法律环境的种种制约,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有法难依等现象大量存在。

三、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

在防范信用风险方面,首先在借款人资信等级评定程序上,应成立资信评定小组。村镇银行要成立资信评定机构,在村庄信用站成立资信评定小组。资信评定小组可以由村党政组织、农户代表、村镇银行员工组成,也可以排除村党政组织,由村镇银行通过信用站自主建立,但必须符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信贷员要仔细调查借款人生产资金需求和家庭经济收入情况,按照借款人的信用程度,填制农户资信等级评审表,提出初步调查意见,并对资信评定小组提供的农户基本情况真实性负责。

村镇银行必须研究并建立一种科学高效的、简单的农村信用评估方法,使得相关人员易于掌握并高效决策。具有参考意义的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做法是增强农产之间的互相合作与联保,减少信用风险。另一方面,需要当地政府通过政策激励当地的信用环境建设,并引进或建立农村信用评级机制。如辽宁省为391万户农产建立了信用档案,对288万农户进行了信用评价,这些经验都值得推广。

同时,可以根据优秀较好一般普通的等级评定情况,分别颁发不同级别的农村小额贷款证或农户信用证。由村镇银行对评定的农户信用等级要每年审查一次,对农户信誉程度发生变化的,应重新评定信用等级并确定其相应的贷款限额。

为防止法律风险,政府应该进一步明确,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房产不能抵押担保。目前,担保抵押是农民获取贷款的基本条件。按照最近银监会出台的“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工作方案,其中提出“原则上,凡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可用于贷款担保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试点用于贷款担保。”沈阳市农村信用社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农机具抵押贷款等贷款方式。创新担保机制和担保方式,扩大农户和农村企业申请贷款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

在防范环境风险管理方面,首先要加强存款吸收能力。从民间资金来说,村镇银行在网点数量、结算便捷程度、品牌等方面都存在弱势,提高吸收存款能力有一定难度。但是村镇银行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立足本地、服务三农、又有大银行股东背景的特点,将农产、农村企业吸引到自己的旗下。防范化解的关键是通过改进农村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大国家与社会的补贴和构建抵御自然与意外事故的保险机制等多种途径和办法来实现。在增加存款方面还可以争取专项支农资金,目前这些专项都存放于农信社。随着村镇银行的经营进入正轨,信用等级提高后,应积极争取这部分资金,并争取对公存款及其它负债业务。新晨

要加强市场风险防范,从根本来讲应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特别是加强农业相关的保险业的发展。这是不仅对村镇银行,而且对农民都非常有益的事情。但也是一项需要政府、企业共同努力的艰巨任务。如2007年国家财政开始对农业保险予以补贴,中国人保、中华联合财保、安华农业保险等公司与中国再保险集团签订了政策性农业再保险框架协议。所以,农村保险已经开始不断完善,但仍需继续加强。此外,村镇银行还应当挖掘农产资源。由于目前农村小额贷款的额度一般在3万元以内,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多地方的支农再贷款额度都被农信社完全闲置。而村镇银行正好以农村相对较大资金需求的村镇企业为主要客户,正好符合市场的需要,可以抓住这一市场。而农产和农村企业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加强政策风险防范,最可行的就是村镇银行要加强农村产业发展的研究。既包括研究某一行业的发展前景,比如曾都的香菇的市场发展状况,近几年的市场前景如何等。也包括某些行业对于国家发展政策和方向的合规性研究。比如地方小企业,如小炼油厂等和国家政策的关系、可能的存活空间和时间等。这种风险特别突出,因为一旦国家政策严格实施,他们可能瞬间倒闭,风险难以把握。村镇银行必须保持高度的政策敏感性,严格把关,远离这类风险产业。

此外,村镇银行只有不断加强内部信贷风险管理,才能不断发展,不断壮大,不断创新,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村镇银行良性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遏制风险特别是操作风险的关键环节。村镇银行信贷风险内部化解应始终坚持法人治理、用人理念、内控体系和金融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唐双宁.寄望村镇银行“汤水效应”[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3月2日,第A01版

[2]张吉光,梁晓。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第12篇

摘要:商业银行的管理目标之一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提升服务质量是其实现利润的载体,提升服务质量是为了通过满足关键顾客的需求建立银行与顾客的信任感,形成客户网络。由于员工担任与顾客互动的主要角色,因此员工满意度直接决定了顾客满意度。本文通过对天津武清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的调研,通过实证分析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提供具体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员工满意;影响因素

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金融系统的全面开放,外资和民间资本可以自由流入银行业,商业银行事成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利润增长点对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效果甚微,因此,商业银行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提升服务价值实现利润的可持续增长。服务价值提升的一个显著表征就是使顾客满意。而顾客满意度来源于对员工服务质量的整体评价,员工的满意度又决定了对顾客的服务质量。综上所述,商业银行提高顾客满意度,首先要从内部员工入手,以内部员工的利益为核心,努力提高员工满意度。本文以天津武清村镇银行为例,对其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2013年4月天津武清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天津工商局注册挂牌成立,由于员工的社会需求、成就需求以及心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得到满足,造成了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员工工作效率明显偏低、满意度低。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通过对天津武清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的调研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2.研究假设

员工满意度指员工对工作、氛围的整体感知,它直接反映了员工自身的各种需求被满足的程度。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薪酬与福利、工作环境、个人发展、晋升机会等方面。可以发现目前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集中在本企业内部,缺少横向比较,也就是没有在行业内形成标准的体系。其次没有利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对某一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所以,综合学者对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假设:

2.1工作环境,反映与员工工作相关的各种客观条件。

2.2个人成长,反映个人培训、成长的可能性和晋升通道。

2.3薪酬与福利,反映薪酬的数量、福利是否完善、领导对员工的关心等。

2.4发展前景,反映员工自身的发展前景和职业生涯规划。

3.研究方法

在天津武清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调研,主要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利用SPSS16.0软件对所收集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研究银行员工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3.1样本分析

3.1.1性别因素

目前在天津武清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员工的基本情况是女性员工的数量占有优势。通过在银行内部随机发放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男性的比例为48%,女性为52%。该银行的男女比例基本符合行业要求。

3.1.2年龄状况

对员工年龄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5岁以下的员工占34%,26到30岁的员工占30%。31到40岁的员工占34%,总体上各个年龄阶段的员工分布相对比较均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业普通员工的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该行员工的年龄状况基本上符合行业要求。

3.1.3学历因素

对该行员工的教育背景进行调查,从结果可以发现,具备大专以下学历的员工比例为9%,大专学历的员工比例为18%,本科学历的员工比例为70%,研究生以上的员工比例为3%。可以看出该行员工的学历主要为本科学历,在员工中70%的比重,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目前天津武清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学历水平符合业内要求,大部分员工具备较高的学历水平,其中满意度呈现较强的多元化趋势。

3.1.4工作年限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该行员工的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的比例为40%,5到10年的员工比例为34%,10年以上的员工比例为26%。

3.1.5岗位因素

调查对象中柜员员工所占比例为60%,客户经理所占比例为20%,从事技术开发的员工所占比例为6%,中层管理者得比例为14%。可以发现其中从事技术类得员工所占的比重偏低。

3.2信度检验

本文采用Cronbach Alpha系数检验调查问卷的信度,CronbachAlpha系数愈高即问卷的信度愈高。对本问卷的数据进行信度检验,结果显示,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的Cronbach Alpha系数为0.83,员工满意度的Cronbach Alpha系数为0.91,所以本问卷具有比较高的可信度。

3.3效度检验

对问卷效度的检验一般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68,员工满意度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61,系数均在都在0.6以上,数据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

3.4因子分析

对调查问卷做描述统计分析。问卷总共设计30道问题,对30个变量做因子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30个变量提取4个公共因子,分别命名为工作本身、个人成长、薪酬福利、发展前景。反映样本总体对每个变量的解释情况,4个公共因子的解释贡献率达到78%,认为4个公共因子可以很好地反映原始变量的信息。

3.5回归分析

以4个公共因子为自变量,以员工满意度为因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工作本身、个人成长、薪酬福利、发展前景分别对员工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影响。

4.结论

通过对银行员工的内部访谈及内部的问卷调查,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工作环境、个人成长、薪酬与福利、发展前景等方面。从样本基本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对员工满意度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和男性员工相比女性员工工作满意度低,和年长的员工相比新进员工工作满意度低,和本科学历的员工相比高学历员工工作满意度低,和老员工相比刚入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低。

通过因子分析,将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提取为四个公共因子,解释了原有变量78%的信息。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得出员工在工作环境、个人成长、薪酬与福利、发展前景各个因素具有显著的负相关。由此可以看出不仅工作条件、环境对员工工作满意度有一定的影响,还和内部员工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在对员工管理工作中要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要关注内部员工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其次要进一步关注内部员工的生活学习环境与条件。总之,多种因素可能对员工工作满意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商业银行在对员工的内部管理中应该同时关注员工满意度的多种影响因素,满足员工不同层次水平的需求。(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第13篇

    关键词:村镇银行;发展;农业经济

    一、引言

    当前,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改革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大部分农村金融问题都围绕如何向“三农”提供促进其发展的金融服务展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农村金融的配套发展,而村镇银行作为金融制度的安排和金融服务的创新举措破解了这一系统难题。

    截至2011年5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536家,其中开业440家、正在筹建96家。目前,已开业村镇银行总体运营健康平稳,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截止2011年6月底,黑龙江省已开业14家村镇银行,这14家村镇银行在增强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竞争,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减少借贷壁垒,促使农村融资规范化,创新农村金融业务,满足农村金融多层次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对黑龙江省村镇银行进行介绍,重点选择桦川融兴村镇银行进行研究,指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以指导黑龙江省村镇银行健康发展,更好地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黑龙江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自2008年10月10日黑龙江省首家村镇银行——东宁远东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来,目前黑龙江省已组建成立了14家村镇银行(如表1),这14家村镇银行为当地农民、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金融服务,促进了当地经济繁荣与发展。

    表1 黑龙江省村镇银行一览表

    三、制约桦川融兴村镇银行发展的因素

    (一)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可认知度底

    “三农”发展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而“三农”问题复杂多变,对于国家和政府来说,解决起来困难重重,由于服务“三农”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所以国家和政府要积极支持村镇银行的发展,而做好宣传是第一步。但是目前国家整体对村镇银行的宣传力度却不够。相较于国有商业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来说,村镇银行的广告很少,政府没有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给予广告支持,广大农民没有充分认识村镇银行的重要性和服务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另外,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本应该充分宣传,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但是由于村镇银行目前经营规模小,金融供给能力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打广告,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二)目标定位不清晰,村镇银行贯彻支农宗旨难

    一是在经营目标方面,村镇银行实行商业化运作,在市场开拓与客户选择时首先考虑资金的盈利性。二是在政策目标方面,村镇银行设立的目的是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真空”,引进农村金融领域竞争。但农业作为高风险行业,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影响巨大,加之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基础薄弱,高新产业、龙头企业较少,村镇银行无高效益项目支持,盈利空间较小,存续前景不乐观。在目前难以找到切入点的情况下,村镇银行势必以防范风险和自身效益为前提来培植客户,这样极易动摇服务“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市场定位,甚至违背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办行宗旨。

    (三)不得发放异地贷款,限制了村镇银行规模的扩大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第五条要求村镇银行不得发放异地贷款,不允许跨区域经营。 中国农村范围广,各地差异大,跨区域经营的信贷风险难度也将加大,不允许跨区域经营对于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一些村镇银行是有现实意义的。但对于某些有良好信誉的银行机构创办的村镇银行,应该将标准适度放宽,如此在统一法人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规模效应。

    (四)支付结算渠道不畅

    目前,村镇银行名义上开办了存款、贷款、结算三大类业务,但由于加入过程繁琐、成本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村镇银行基本上没有加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电子对账、账户管理、全国支票影像交换、银行卡跨行支付、同城票据交换等系统,不能充分享受到现代化支付体系带来的便捷服务,办理业务困难重重。在村镇银行开户的法人客户很少,大多只是个人储蓄客户。除此之外,银联对各大金融机构办理银联卡“一视同仁”,对于村镇银行这样业务量较少,银联卡发放较少的金融机构要与业务量大、银联卡发放量大的各类大型商业银行上交同样的费用,这无疑加大了村镇银行的成本,制约了其发展速度。

    (五)贷款业务受限大

    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村镇银行发放贷款的金额不得超过存款余额的75%,而且村镇银行的资本金不能用于发放贷款,如果没有资金来源,村镇银行的贷款业务也无从做起,这样就制约了村镇银行的贷款业务。例如,某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为1000万元,上交存款准本金400万元,购置办公用品等固定资产100万元,剩余资金500万元按规定只能存储,不得用于发放贷款。而由于该村镇银行建立之初,知名度不高,得到当地村民的存款很少,所以按规定该行可以用于发放的贷款就很少,这严重制约了该行的贷款业务,使当地农民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黑龙江省村镇银行发展建议

    (一)加强村镇银行的宣传力度

    公众形象是银行信誉的外在表现,村镇银行应当多渠道、全方位、深层次地做好自身的形象宣传工作,让社会各阶层、各部门了解在农村地区设立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意义、目的与经营特色,正面引导社会公众认可村镇银行。除此之外,政府及村镇银行的母行及金融监管机构都应在在宣传舆论方面大力支持。应当在电视台、报纸、政府门户网站等新闻媒体上开辟专栏,将村镇银行的相关政策、组建背景、经营原则、服务对象、效果与作用大力宣传,扩大村镇银行影响。

    (二)坚守村镇银行的服务宗旨

    面对成立之初的困难,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不能变,应坚守“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宗旨。同时,为了自身的发展与壮大,在战略上可以实行“三先三后”分步进行,即按照“先生存、后发展”、“先基础、后提高”、“先集镇、后辐射”的步骤制订发展计划,在追求自身利益与服务农村经济之间找到切入点和平衡点。

    (三)优化村镇银行的经营环境

    一是要大力改善当地信用环境,增加违约者的机会成本,科学分析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培养和打造一批忠诚于村镇银行、愿与村镇银行打交道的优质客户群。二是要建立农村风险补偿与转嫁机制。按照“银行+保险公司”模式,开办由村镇银行放款、农户承贷、保险公司担保的贷款品种;或者按照“企业+农户+银行”模式,开办由企业和种养大户签订协议,农户给企业签订单,企业给农户贷款做担保的贷款品种。三是要对村镇银行实施分类监管。对村镇银行进行风险评级,按等级高低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做到分类定位、注重实效、提高监管效率。

    (四)调整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

    一是股本设置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在对当地农村龙头企业与大中型养殖户的实际资金进行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注册资本金,减少资本金比例对单户企业或个人的贷款额度限制,做到既能留住优质客户,又能切实支持“三农”的发展。二是在调整股本总额时要调整股本结构,尽量增加企业的股份比例,增强企业参与的热情,促进村镇银行的业务发展与管理改进,从而推动村镇银行健康稳定发展。三是鼓励地方政府的资本股权介入村镇银行。一方面,政府参股有利于村镇银行迅速融入当地政商环境;另一方面,尽管政府只是参股,但是对村镇银行信誉度的提高将起很大作用;再者,政府若将一部分财政资金存入村镇银行,更可以极大地缓解村镇银行的吸存难问题。

    参考文献:

第14篇

关键词:村镇银行;发展;农业经济

一、引言

当前,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改革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大部分农村金融问题都围绕如何向“三农”提供促进其发展的金融服务展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农村金融的配套发展,而村镇银行作为金融制度的安排和金融服务的创新举措破解了这一系统难题。

截至2011年5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536家,其中开业440家、正在筹建96家。目前,已开业村镇银行总体运营健康平稳,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截止2011年6月底,黑龙江省已开业14家村镇银行,这14家村镇银行在增强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竞争,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减少借贷壁垒,促使农村融资规范化,创新农村金融业务,满足农村金融多层次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对黑龙江省村镇银行进行介绍,重点选择桦川融兴村镇银行进行研究,指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以指导黑龙江省村镇银行健康发展,更好地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黑龙江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自2008年10月10日黑龙江省首家村镇银行——东宁远东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来,目前黑龙江省已组建成立了14家村镇银行(如表1),这14家村镇银行为当地农民、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金融服务,促进了当地经济繁荣与发展。

表1 黑龙江省村镇银行一览表

三、制约桦川融兴村镇银行发展的因素

(一)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可认知度底

“三农”发展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而“三农”问题复杂多变,对于国家和政府来说,解决起来困难重重,由于服务“三农”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所以国家和政府要积极支持村镇银行的发展,而做好宣传是第一步。但是目前国家整体对村镇银行的宣传力度却不够。相较于国有商业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来说,村镇银行的广告很少,政府没有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给予广告支持,广大农民没有充分认识村镇银行的重要性和服务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另外,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本应该充分宣传,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但是由于村镇银行目前经营规模小,金融供给能力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打广告,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二)目标定位不清晰,村镇银行贯彻支农宗旨难

一是在经营目标方面,村镇银行实行商业化运作,在市场开拓与客户选择时首先考虑资金的盈利性。二是在政策目标方面,村镇银行设立的目的是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真空”,引进农村金融领域竞争。但农业作为高风险行业,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影响巨大,加之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基础薄弱,高新产业、龙头企业较少,村镇银行无高效益项目支持,盈利空间较小,存续前景不乐观。在目前难以找到切入点的情况下,村镇银行势必以防范风险和自身效益为前提来培植客户,这样极易动摇服务“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市场定位,甚至违背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办行宗旨。

(三)不得发放异地贷款,限制了村镇银行规模的扩大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第五条要求村镇银行不得发放异地贷款,不允许跨区域经营。 中国农村范围广,各地差异大,跨区域经营的信贷风险难度也将加大,不允许跨区域经营对于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一些村镇银行是有现实意义的。但对于某些有良好信誉的银行机构创办的村镇银行,应该将标准适度放宽,如此在统一法人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规模效应。

(四)支付结算渠道不畅

目前,村镇银行名义上开办了存款、贷款、结算三大类业务,但由于加入过程繁琐、成本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村镇银行基本上没有加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电子对账、账户管理、全国支票影像交换、银行卡跨行支付、同城票据交换等系统,不能充分享受到现代化支付体系带来的便捷服务,办理业务困难重重。在村镇银行开户的法人客户很少,大多只是个人储蓄客户。除此之外,银联对各大金融机构办理银联卡“一视同仁”,对于村镇银行这样业务量较少,银联卡发放较少的金融机构要与业务量大、银联卡发放量大的各类大型商业银行上交同样的费用,这无疑加大了村镇银行的成本,制约了其发展速度。

(五)贷款业务受限大

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村镇银行发放贷款的金额不得超过存款余额的75%,而且村镇银行的资本金不能用于发放贷款,如果没有资金来源,村镇银行的贷款业务也无从做起,这样就制约了村镇银行的贷款业务。例如,某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为1000万元,上交存款准本金400万元,购置办公用品等固定资产100万元,剩余资金500万元按规定只能存储,不得用于发放贷款。而由于该村镇银行建立之初,知名度不高,得到当地村民的存款很少,所以按规定该行可以用于发放的贷款就很少,这严重制约了该行的贷款业务,使当地农民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黑龙江省村镇银行发展建议

(一)加强村镇银行的宣传力度

公众形象是银行信誉的外在表现,村镇银行应当多渠道、全方位、深层次地做好自身的形象宣传工作,让社会各阶层、各部门了解在农村地区设立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意义、目的与经营特色,正面引导社会公众认可村镇银行。除此之外,政府及村镇银行的母行及金融监管机构都应在在宣传舆论方面大力支持。应当在电视台、报纸、政府门户网站等新闻媒体上开辟专栏,将村镇银行的相关政策、组建背景、经营原则、服务对象、效果与作用大力宣传,扩大村镇银行影响。

(二)坚守村镇银行的服务宗旨

面对成立之初的困难,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不能变,应坚守“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宗旨。同时,为了自身的发展与壮大,在战略上可以实行“三先三后”分步进行,即按照“先生存、后发展”、“先基础、后提高”、“先集镇、后辐射”的步骤制订发展计划,在追求自身利益与服务农村经济之间找到切入点和平衡点。

(三)优化村镇银行的经营环境

一是要大力改善当地信用环境,增加违约者的机会成本,科学分析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培养和打造一批忠诚于村镇银行、愿与村镇银行打交道的优质客户群。二是要建立农村风险补偿与转嫁机制。按照“银行+保险公司”模式,开办由村镇银行放款、农户承贷、保险公司担保的贷款品种;或者按照“企业+农户+银行”模式,开办由企业和种养大户签订协议,农户给企业签订单,企业给农户贷款做担保的贷款品种。三是要对村镇银行实施分类监管。对村镇银行进行风险评级,按等级高低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做到分类定位、注重实效、提高监管效率。

(四)调整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

一是股本设置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在对当地农村龙头企业与大中型养殖户的实际资金进行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注册资本金,减少资本金比例对单户企业或个人的贷款额度限制,做到既能留住优质客户,又能切实支持“三农”的发展。二是在调整股本总额时要调整股本结构,尽量增加企业的股份比例,增强企业参与的热情,促进村镇银行的业务发展与管理改进,从而推动村镇银行健康稳定发展。三是鼓励地方政府的资本股权介入村镇银行。一方面,政府参股有利于村镇银行迅速融入当地政商环境;另一方面,尽管政府只是参股,但是对村镇银行信誉度的提高将起很大作用;再者,政府若将一部分财政资金存入村镇银行,更可以极大地缓解村镇银行的吸存难问题。

参考文献

第15篇

(一)内源性风险

1.管理风险。当前,许多村镇银行管理者的风险防控意识较为淡薄,对风险预警体系建设、风险管理人才培养往往不够重视。由于没有引入精确管理、定量分析的风险防控技术,使得部分村镇银行对信贷风险的管理还处于经验判断阶段,这就很可能出现因管理者判断决策失误而造成重大信贷资产损失的情形。另外,由于村镇银行规模有限,虽为股份制银行,但多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机制不健全,可能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由行长或大股东一人左右村镇银行的经营行为,将金融机构变成个人的小金库,致使村镇银行出现大量内部关联人贷款或关联方贷款,在损害小股东权益的同时,使村镇银行出现严重信贷风险。

2.操作风险。村镇银行本质上是小型社区银行。社区银行的地域性决定了村镇银行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发展。因经营市场受限、业务范围小、网点布局单一,部分中西部地区村镇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非常有限,利润主要来源为存贷款利差。为维持自身生存,这部分村镇银行必须在不断吸收外来存款的同时,最大限度发放贷款。在合乎贷款条件的客户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受绩效压力驱动,村镇银行部分信贷人员就可能会为一些不满足贷款条件的客户擅自放宽贷款条件或帮助其达到贷款条件。这将严重削弱村镇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为信贷风险蔓延埋下隐患。另外,村镇银行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还有待完善。部分村镇银行重制度建设、轻贯彻执行,内控制度流于形式。还有部分村镇银行为节约资金成本、提高放贷效率,“重发放、轻管理”,对贷后管理重视不够,检查监督流于形式,对资金流向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了解有限,增加了信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3.道德风险。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领域的新成员,多数员工在入行前没有金融机构从业资质或经验,对信贷工作和与之相关的制度缺乏了解。因部分村镇银行培训经费不足、培训经验欠缺,新招录人员的岗前培训效果往往并不理想。这些人员对信贷岗位的胜任度不高,从事该岗位工作,只会使村镇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能力长期处于一个较低水平。而部分有经验的信贷人员,因村镇银行工作环境相对较差、机构小、发展空间有限,很难扎根留住。基于以上情况,村镇银行很可能由于信贷人员专业素质低,风险防控意识差,对小企业和农户的信用状况把握不准确,而产生信贷风险。此外,个别道德素质低下的信贷人员,可能利用我国农村的“熟人文化”,以贷谋私、假冒贷款,甚至串通客户恶意骗取贷款,给村镇银行带来风险损失。

(二)外源性风险

1.信用风险。当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农户和当地小企业的信用意识普遍较差,村镇银行发展缺乏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极易产生信用风险。一是农村与大中城市在征信体系建设方面有较大差距。村镇银行在进行风险控制分析客户信息时,没有相对便捷完备的信息系统提供支持,容易导致风险控制出现漏洞,无法及时对不良贷款做出判断和处理。二是村镇银行主要服务于“三农”,农业生产周期性长、前期投入大、见效缓慢,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市场风险,将直接转化为信用风险;另外,农村小企业抗风险能力也较差,容易在市场风险侵袭下停业或倒闭,无法按期偿还贷款,也会导致出现信用风险。三是农村某些个人诚信意识淡薄,对申请贷款没有清晰的认识,将贷款视同为“政府补助”,主观还款意愿不强,经常逾期拖欠甚至恶意逃债,也会给村镇银行带来一定的信用风险。

2.政策风险。村镇银行的政策风险主要来自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在宏观层面,由于国家在宏观经济金融政策上的不连续性,可能恶化村镇银行生存环境,导致村镇银行不能持续健康经营,从而形成信贷风险。一般情况下,这类政策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但随着我国银行破产条例的加快酝酿和制定,这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将大幅增加。在微观层面,村镇银行作为一级法人机构较易受当地政府影响。当地政府扶持的重点建设项目往往是村镇银行信贷业务重点介入的融资项目,在不对等的依附关系下,当地政府若提出不合理要求或进行行政干预,将可能造成村镇银行信贷资产发生损失。

3.法律风险。近年来,国家加强了银行业立法,对包括商业银行法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进行了修订,为银行防范信贷风险提供了相对充分的法律依据。但总体而言,村镇银行所处的法律环境仍需改进,与其经营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不配套。受到法律环境的种种限制,村镇银行在经营运作过程中,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有法难依的现象仍大量存在。另外,因村镇银行规模较小,大多没有专门的法律事务部门和法律人员,员工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在利用法律武器防控信贷风险方面存在短板。

二、加强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高效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由于农业属弱质产业,加之我国农村信用资本欠发达,村镇银行发生重度信贷风险的机率较大。根据JP摩根等大型商业银行的研究数据:在信贷风险暴露前180天预警并采取预防措施的,平均损失率为1%至2%;提前90天预警并采取预防措施的,平均损失率为3%至6%;提前30天预警并采取预防措施的,平均损失率为10%至20%;没有采取任何预警措施的,风险损失率达50%以上。因此,构建高效的信贷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可以帮助村镇银行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风险判断表面化和风险反应滞后的状况,使信贷风险管理模式从粗放走向集约,从依靠主观判断走向量化分析,从事后处理走向事前预警,提高贷前分析效率,改善贷中决策质量,优化贷后管理技术,最终减低或规避信贷风险。由于人力、财力资源有限,村镇银行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如与专业机构或大型商业银行合作,由其代为提供信贷风险预警服务,以节省时间和成本。也可以集中自身力量,在综合分析客户守信状况和守信程度、客户财务风险状况和风险程度、客户经营风险状况和程度的基础上,通过归集信贷项目指标、动态环境指标以及贷款风险度、单个贷款比、不良贷款比、贷款集中度等内部控制指标,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实际且具有递阶层次结构的信贷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再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本征向量法(TE)来确定指标体系权重、搭建数理框架模型,利用SAS、MATLAB等软件平台进行数据挖掘,进而构建完成整个信贷风险预警体系。此外,村镇银行还应强化对宏观经济、行业、区域系统性风险的监测,以提升预警体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健全风险管理内控机制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当前部分村镇银行风险防范意识淡薄、风险管控能力较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身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权力制衡机制不健全所引起的,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完善:一是健全董事会运作架构。2013年7月银监会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中明确指出:商业银行董事会对银行风险管理承担最终责任。村镇银行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其董事会应当认真履行风险管理职责,建立风险管理战略、政策和程序,判断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确定适当的风险容忍度和风险偏好,督促管理层有效应对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董事会应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贷委员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各委员会间相互独立、有明确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二是董事会与管理层各司其职、互相监督。董事会授权管理层经营,有否决权。管理层应向董事会报告重大风险事项。行长不得兼任审贷委员会主任,并且银行前台与中后台相互监督制衡。三是不断优化内部决策机制。完善议事规则,建立民主、科学、高效的决策流程,从根本上降低因决策失误而导致信贷风险发生的可能

。2.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周密严谨的内控制度是村镇银行做好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必须先行健全内控制度体系。一是修订完善已有制度。根据内外部情况的变化,对操作效果欠佳、不符合当下实际的制度条文予以修订或废止,以构建符合内外部监管需要、操作性强的信贷风险内控制度体系。二是建立灵活的制度更新机制。建立信贷风险内控制度的动态更新机制,定期或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组织开展内控制度的修订完善工作,以更好地应对信贷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三是不断优化操作流程。明确风险控制要求和不同岗位职责,制定规范的业务操作指引和内控管理指引。在指引中细化信贷业务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将内控制度条文转化为信贷人员的具体行动守则,进一步增强内控制度的明晰性和操作性。

3.加强信贷文化建设。信贷文化是银行在长期的信贷管理工作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的总称,相比制度规定,其影响力更加深远持久。健康的信贷文化既能为信贷业务发展提供助力与支撑,又可以有效防控信贷风险,村镇银行基于自身的高风险特性,应主动加强信贷文化建设。一是加强信贷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自觉抵制各种违反信贷工作制度、有损职业形象的行为或事件发生。二是高度重视信贷业务和风险管理培训。应以打造高素质信贷人员队伍为目标,不断加大投入,通过“请进来、送出去”、“传、帮、带”等丰富多样的培训形式,使信贷人员牢固树立风险意识,不断提升业务理论和工作技能,成长为信贷工作和风险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三是加强内、外部监督。构建内外联动无死角的监督机制,推行贷款监督、岗位监督,对违规贷款责任人加大处罚力度,提高监督工作威慑力,消除个别信贷人员的侥幸心理,防止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发生。

(三)完善信贷业务管理体系

1.探索新的信贷抵押担保模式。基于我国农村相当一部分农户和小企业难以实现“完全抵押”的现实,村镇银行有必要探索尝试一些新的抵押担保模式。一是借鉴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的“贷款小组”模式。按照生产相关性,将农户分成若干小组,以村民联保的方式进行贷款。这种模式将个人与集体的利益、信用关系紧密联接,既可以帮助贫困地区农户改善经济状况,又有助于农户增强还款自觉性,减少信贷风险。二是采用企业联合农户的信贷模式。将处于同一生产链条上游的企业和下游的农户联合起来,互相为对方担保贷款。这种模式可以有效支持当地某一产业快速发展,增强还款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三是探索新的抵押方式。银监会和林业局已于2013年7月出台了《关于林权抵押贷款的实施意见》,规定银行可以接受借款人以其本人或第三人合法拥有的林权作抵押担保发放贷款。这使得村镇银行在传统方式外,又多了一种新的抵押方式。此外,村镇银行还应积极行动,探索尝试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在内的其他新方式,在更好满足农户和小企业贷款需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规避信贷风险。

2.健全信用等级评价机制。一方面,村镇银行应成立多方参与、公正高效的资信评定小组。该小组应由村镇银行信贷人员以及农户、小企业代表等多方人士组成,有科学、合理的信用等级评价程序和量化的指标体系,能够客观高效地对申请贷款对象偿债能力进行评价。信贷人员应充分搜集农户家庭人员、承包土地面积、产出、年收入等方面的情况,掌握小企业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收入、利润、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并由此形成真实可靠的调查意见,以便为资信评定小组评定贷款者信用等级提供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快农村地区信用环境建设。大力推进个人征信系统和企业征信系统的建设,将农村信贷全面纳入国家信贷登记系统,形成城乡统一、覆盖全国的信用信息网,以便村镇银行更好地开展信贷工作。

3.进一步加强贷后管理。村镇银行应针对自身信贷客户数量多、分布广、交通通信不便等特点,建立一整套科学完备、实用便捷的贷款贷后管理责任制度,通过“谁经手、谁负责”的方式,将贷后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信贷人员身上,促使其高度重视贷后管理环节,主动加强有关工作,从而减少村镇银行发生信贷风险损失的可能。另外,村镇银行还应健全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对信贷人员贷后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将监督检查的结果直接与信贷人员的考核以及工资奖金发放情况挂钩,确保信贷人员认真履职,在贷后管理工作方面不走过场。

(四)增强独立经营能力村镇银行底子薄、实力弱,要抵御政策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强自身的独立经营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自身吸储能力。充分发挥服务“三农”职能,打造本土品牌形象,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尽可能增布经营网点,扩大服务半径,提升结算便捷程度,通过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引导农户储蓄闲置资金。此外,还可凭借自身熟悉当地风俗、物产、民情的优势,充分吸纳农企、农产资金,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其次,要增强经营独立性。应注意调控对公存贷款规模,以免同政府形成依附关系,丧失经营独立性。对当地政府或主管部门推荐的贷款项目,要严格执行信贷审批制度,坚持独立审贷、实地考察、自主决策、择优选择,降低政府因素对贷款风险的影响。再次,要持续关注农村产业发展状况。充分了解当地不同行业的发展情况,分析掌握其发展前景,根据客户所属行业的不同,提供差异化信贷服务,以进一步提升村镇银行经营能力。同时,掌握不同行业的发展前景,可以有效降低某些客户因所属行业与国家发展政策不符,而造成信贷风险损失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