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业行业的发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146-02
一、引言
十报告将我国下一阶段的经济发展总结为“四化同步”,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这既是我国经济发展导向,也是一条全方面相互支撑、相互协调发展的新型发展道路,为社会各领域带来发展机遇。
从1980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设立第一家外资银行代表处开始,到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2006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步伐在不断加快,外资银行已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国内银行业发展迅速,至今已有130多家各类规模的商业银行。
面对国际强势的外资银行介入和国内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崛起的商业银行的挑战,作为国有四大银行之一的农行必须自我分析优劣势,抓住眼下机遇,实现快速经营转型。
二、农行业务发展现状
自2009年股份制改革以来,我行大力进行业务经营转型,不断提升价值创造力、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控制力,向广大客户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依托强大的网点和信息系统,我行已发展了对公客户290余万户,个人客户4.2亿户,是国内客户数量最多的银行。我行的业务包括公司银行和零售银行产品服务,同时开展自营及资金业务,还包括投资银行、基金管理、金融租赁等领域金融服务。2012年,各项贷款64333.99亿元,资本充足率12.16%,不良贷款率1.33%,全年实现净利润1451.31亿元。在产品线上,我行建立了金钥匙、金光道、金e顺、金益农、金穗卡五大系列品牌,并在不断继续拓展存贷款、零售、电子创新产品。
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我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面临四化同步发展的大环境,我行既有众多的发展机遇,也有内外竞争压力和挑战。要想在这一轮新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胜利,我行必须自我分析,发挥优势,寻找最佳发展战略。
三、农行业务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
1.渠道优势。我行致力于建设面向“三农”、城乡联动、融入国际、服务多元化的一流商业银行。自建行以来,我行打造了坚实的三农、城镇化服务基础,不断加强三农金融产品品牌建设,完成“金益农”子品牌创建,形成了包含103项三农特色产品、413项城乡通用产品的三农金融产品体系。拥有接近2.4万家营业网点,54%分布在县域,甚至延伸至农村,也拥有数量最多的ATM。这些不仅给客户带去方便,也给农行带来稳定的低成本的储蓄存款,因此,我行可以依托已有的网点、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和客户关系基础,发展相关零售业务,不断推广和创新中间业务产品。
2.零售产品优势。我行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拥有客户数量最多的银行,发展有对公客户超过290万户,个人客户4.2亿多户,是国内客户数量最多的银行,涵盖中小企业、城镇居民、农村客户。同时,中间业务、零售产品比较丰富,包括电子银行、高端投行、基金、国内保理、金融机构、资金托管、信用卡等业务,并大力发展创新金融产品,推出更多的新型金融零售产品,实现强零售的目标,为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生产生活需求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3.低贷存比优势。根据第一季度出来的年报数据,我行贷存比是所有商业银行中最低的,59.22%。我行可以灵活有效地发挥这些资本的杠杆作用,随时准备投入到国家需要的建设领域,如投入到资本、信息、三农、城镇化四化同步发展领域,为我行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同时拓宽我行今后业务发展渠道。
(二)劣势分析(Weakness)
1.少差异化金融产品。我行客户层次跨度较大,但是没有针对客户级别进行有效分析,同时缺乏差异化金融产品,虽然有私人银行、商惠通、大客户定制等相关理财产品,但经常无法及时有效传达到具有有效需求的客户手中,降低营销成功率。
2.低业务分流率。中间业务的开展需要强大的电子信息技术做支撑,我行的电子信息技术和后台系统网络相比外资银行和一些国内商业银行,仍然比较落后,无法完全满足一些中间业务的开展需求,甚至会给客户带来不便。信息化的发展促使更多企业、个人朝电子信息化方向发展,对业务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竞争也要求银行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据统计,在柜台办理一笔业务成本为3.06元,而ATM交易的成本为0.83元,网上银行为0.49元。
3.弱绩效管理体系。虽然2009年我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并且成功上市,但是体制改革尚未实现质的飞跃,仍然是传统的管理方式。就绩效考核方面而言,农行通常以上级下达的业务指标为考核指标,分解到各个方位和员工,考虑的是各个指标的完成率,缺乏系统性的绩效考核体系,包括客户、员工学习与成长、内部运营等综合平衡的绩效考核机制,无法衡量网点(支行)的整体经营绩效。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y)
1.社会融资需求大。四化同步发展,步步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更需要资金支持;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推动我国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带动企业、个人对电子产品的使用需求;同时,工业化的发展促使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以及单位工资、单位资金理财等业务需求;三农服务一直是我行的战略重点,具有良好的三农服务基础和社会形象。因此,我行加强当前金融产品的开拓创新的同时,可以大力投资四化同步发展方向的相关产业领域,主动发现更多的有潜力的客户,向三农、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领域进行贷款倾斜。
2.优质客户成长快。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将诞生一批具有较大潜力的客户,为我行发展更多优质客户奠定了良好基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将促使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房地产企业、基础建设、农副产品制造业等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快速发展,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同时也会引进大量外来就业人员,对于电子产品、住房贷款、消费、信用卡、个人理财等业务将有更旺需求,我行可以加强这些群体的客户关系建设,挖掘他们的需求,拓展客户群体。
3.便利服务需求大。四化发展对网点、服务网络提出更高要求。农行具有广泛的网点网络和信息系统,这一优势使得农行占据了营销主动地位。我行54%的网点在县域,是唯一一家在全国所有县都有网点的国有银行,拥有遍布城乡、覆盖最广泛的服务网点和基础设备,丰富的县域服务经验。与其他行相比,我行在四化同步发展过程中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能有效把握主动局面,主动走进城镇化、信息化中诞生的各类工商企业、小区,实施走出去战略;区分重点区域市场,及时掌握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客户的需求信息和潜在机会,开发本地区高质量的对公、个人客户,既为客户提供便利,为农行创造更多效益。
(四)威胁分析(Threat)
四化同步不仅为我行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给我行带来了相应的竞争和挑战。一方面来自国内外银行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来自金融产品关联风险的挑战。
1.同业竞争压力。金融市场自由化使得大量外资银行进入本土,导致我行国际业务市场流失;国内大型银行业不断推出服务三农、城镇化金融产品,如中国银行的“益贷农”,加大了我行在农业、城镇化过程中的竞争;利率市场化的快速发展使得银行业原有的获利模式不得不从靠利差赚取利润向中间业务、创新服务业务、拓展跨市场跨业务领域的综合服务获利模式转变。激烈的同业竞争使得缺乏创新的银行失去市场份额。
2.金融风险的挑战。虽然我行在股份制改革以来,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是金融产品关联风险的隐蔽性,使得银行将承担更大的风险控制压力,不得不提高风险防控的警惕。因此,在相关贷款手续上,必须严格控制调查审批放款等关键环节,坚持审慎原则,同时加大力度对不良贷款的清收,控制一些产能过剩、处于生命周期衰退期产业的放款投资。
四、建议
(一)创新金融产品角度
发挥渠道优势,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实施走出去战略,走进企业、社区,策划服务三农、面向城镇化发展、信息化、工业化推进的金融服务方案,推广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从一方客户延伸出相关产业链的一条龙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开发既满足客户需求,又能够兼顾风险控制、投资收益的信贷产品,分析不同层次客户的多元化需求,提供农行特色金融理财及其他中间业务、金融零售产品。解决四化同步过程中的农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满足多元化需求。
(二)客户关系管理角度
建立CRM(客户关系管理)分析型信息系统,打造客户信息数据库,有效鉴别优质客户。实施走出去战略,定期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四化同步发展使得个人、企业产生更多的投融资渠道,市场利率化的发展改变了银行利润结构,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现客户、银行双赢的投融资模式,既能维持当前客户,又能开发新客户,以最小的边际成本获取最佳经营绩效。
(三)风险防控角度
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系统,严防金融风险。通过内部体制、员工的变化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强化过程管理,规范业务流程,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分类施策。对于柜台业务,严格要求柜员对风险业务进行培训学习,对各项业务存在的风险点做到心中有数,严格按照三化三铁要求执行,加强自身的金融素养和业务学习,规范操作。对于信贷,提高资本对风险的敏感度,加强特定领域信贷风险监管,尤其是“两高一剩”产业,严格控制准入条件,提高审批质量和效率,落实还款来源,把握风险底线。
(四)内部管理角度
学习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体系,提高运营效率。通过人力资源改革,完善内部人才培养模式、岗位竞聘渠道;建立绩效考核评价体制,加强员工职业素养培养,转变服务观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创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增加我行综合竞争力,打造国际化、多元化的一流商业银行。
摘要:香港作为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其银行业的发展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本文通过研究香港银行业的联系汇率制度以及企业文化、客户营销机制、人力资源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联系农发行现行的经营管理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银行业;香港;农业政策性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6)07-0040-04
2006年4月,按照农发行总行的统一安排,笔者赴港参加为期十天的短期培训,学习了香港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信贷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财务成本管理和控制、客户关系管理与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参观和考察了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廉政公署、中银香港分行、交通银行香港分行等,研究了香港银行业的相关资料。这次培训对笔者的震撼很大,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香港银行业同行们的创新勇气和求真务实的干劲。本文结合培训内容,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体会与思考之一:联系汇率制,体现了香港金融管理局纲举目张的管理胆识与智慧
香港联系汇率制,实质上就是一种在港元钞票法定发行机构与外汇基金之间实行的一种固定汇率(1美元兑7.8港元)制度。主要操作有两个环节:一是发钞行如汇丰、渣打、中银等在发行港元钞票时,事先以1美元兑7.8港元的固定汇率到钞票发行局那里提交等值美元,旨在换取“负债证明书”作为港元钞票法定发行的准备;二是如需要时也可以凭“负债证明书”和港元钞票以同样的汇率赎回等值美元。
香港联系汇率制自1983年付诸实施以来,顶住了1987年暴发的全球股票狂潮、1990年海湾战争、1991年国际商业信贷银行事件、1992年欧洲汇率机制解体、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在香港金融业获得巨大成功。主要原因是它作为香港发钞制度的根基,对香港货币市场尤其是基础货币市场供应量实施影响和动态调控:当港元或资本流动导致美元等外汇减少时,发钞行可以向外汇基金交还“负债证明书”而赎回美元,这使美元增加,基础货币供应量减少,随后的效应是利率上升,物价下降。当市场出现汇率超出固定汇率等情况时,发钞行以同样法数赎回美元,旋即入市抛出美元套利。其结果是市场基础货币供应量减少直至市场汇率趋同于固定汇率。[1]
诚然,香港联系汇率制就象一个位于两个互通水池之间调控水位高低的阀门,肩负着调控香港基础货币市场供应量并回归到合理水平,最终导致币值稳定的使命。而且这个阀门的作用和影响是自如的、动态的、更是持续的。
香港联系汇率制无疑是一种划时代的创新,对世界金融业同样也是一个历史性贡献,是香港同行走自己的路的代表性产物。统计资料表明,1983年港元兑美元跌到历史最低位:9.6:1,比上年骤挫了3.6港元,降幅高达60%;港元汇率对香港GDP的贡献从1979年的11.5%降至1982年的2.7%,四年间下降了近9个百分点。在这种局面下,如何建立一个可操作的长效机制,有效地抑制港元汇率的激烈波动以及这种波动对香港社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于是,这个以共同面对并有效地控制港元的暴跌为最初使命的联系汇率制应运而生。
考察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给我们最深刻的启迪是,解决自己的问题,学习借鉴是必要的,但最有效的方法是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当时直至现在,不少人把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捧为“包治百病”的神明,一味地死搬硬套。而身在自由市场经济包围下的香港同行能够审时度势,不被它所迷惑,坚定地创立并推行了具有香港特色的联系汇率制度,其胆魄和睿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农发行是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力推“三农”经济发展为已任。然而,何以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履行好国家赋予的支农职能?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固然很多,如发展道路选择问题、经营机制和模式选择问题、防范风险与提高经营效益问题,等等。香港同行的实践从不同的角度告诉我们: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学习借鉴,需要探索,更需要有敢于闯、敢于试的勇气以及务实求真的作风。
体会与思考之二: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把中西合壁的人文关怀转化为银行现实的凝聚力、号召力
据统计,香港现有各类金融机构227家,其中,持牌银行151家,有限制牌照银行28家,接受存款公司48家,上述银行共有分支机构1300家,由此形成了亚洲乃至世界上最密集的金融服务网络。即便如此,各家银行都有充满个性的企业文化。
在恒生银行,至今员工总是对该行鼻祖何善衡先生最初提出的40字服务箴言津津乐道,该箴言写着:“笑容生和气,高声道姓名。工作需迅速,服务需忠诚。态度常谦敬,问答简而精。对客皆周到,鞠躬谢盛情”。无论从字眼上看,还是深究其内涵,这个服务箴言都折射出东方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与现代管理理念的有机融合,它后来逐渐演化为独具特色的恒生文化,成为恒生员工引以为豪的行为准则以及该行在香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
渣打银行企业文化更具鲜明的层次性,几乎贯穿于银行经营的所有方面和环节:在发展战略层面,“步步领先”是该行跨越亚洲、非洲和中东,成为全球最佳的国际银行的经营抱负。在创造品牌层面,该行承诺:理想伙伴――以实例证明领先优势。在价值观层面,该行倡导:反应敏捷,信誉可靠,创意无限,环视国际,坚毅不拔。在客户营销层面,该行方针是:以良好的客户关系与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和开拓市场;以全球实力与创新精神战胜竞争对手;对客户以优质服务使之称心满意;对社区建立互信,付出关怀;对投资者,缔造杰出的业绩,带给优越的回报;对监管者,无论身在何处,树立公司管治和道德操守典范。[2]
考察香港银行业的企业文化,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应该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之所以能够渗透到企业经营、发展的方方面面,能够成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动以至于为企业带来丰厚、恒久的利益,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深深地根植于企业,根植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土壤之中,把企业的发展融合于社会经济发展之中,而且在这个进程中培植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涵盖了业务经营、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和价值观取向等六个方面,而且每个方面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都会对企业经营和发展带来积极、深远影响。如恒生银行把个人银行业务作为该行生存和发展的重点战略,并一以贯之。这给该行带来了令人侧目的经营业绩:2004年个人银行业务盈利占全行盈利的51%,主要产品包括了保本基金、股票挂钩投资、人寿及医疗等保险业务、信用卡贷款、透支贷款、私人贷款、税务贷款、按揭贷款等十余项,几乎涵盖了个人投资及消费生活的全部领域,可谓是应有尽有,能够满足个人的投资、消费的基本需求。
考察香港银行业的企业文化,思考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状况,感慨颇深。建行十年来,农发行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企业文化的探索以及为企业文化建设所做的诸多努力。在2006年初全国分行行长会议上以及在此之前下发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总行提出了农发行的“十六字”经营理念:“至诚服务、有效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在职能定位上,提出了“农业发展银行,建设新农村的银行”。诚然,这些源于农发行全体员工实践的企业文化无不闪烁着务实和智慧。现在的问题在于,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在重大决策和具体行为上,都能做到“积跬步于千里”。只要这样,必定能成就具有农发行特色、润泽农发行支农使命的企业文化。
体会与思考之三:链条式客户营销机制,力推银行经营与市场消费的有机融合
深入考察香港银行业的客户营销机制,笔者发现,这个机制由三个互动的链条链接而成: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产品营销-银行客户管理。
香港的实践解剖了金融产品创新两个实质性取向:一是金融产品创新是一种不可旁贷的现实生产力,它旨在及时提高银行的主动服务能力、加快服务速度、拓宽服务渠道、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质量等,它关系到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其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显而易见。二是金融产品创新必须根植于银行所在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适应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银行业悄然地孕育了下列经营格局:从原生产品到原生、衍生产品并举;从经营单一产品到经营组合产品;从单业经营至混业、多元化经营;从经营资产负债业务到资产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并举;从让客户选择产品到为客户量身定做产品;从“物有所值”服务到“物超所值”服务。[3]
所有这些变化,不但要求金融产品创新要反应迅速、判断准确,而且要求金融产品必须体现其个体化特征的“精雕细琢”,不断推陈出新。令人折服的是,香港的同行们及时适应了、紧紧地把握好上述两个实质性取向并有所作为。如中间业务就诞生了类、担保类、承诺类、交易类、托管类、信托类、咨询类等诸多金融产品。
市场营销是金融产品走进市场的必须载体和形式。走进香港的金融产品营销市场,我们发现香港同行的工作颇见功力,更富有成效。概括起来,就是五个同步:一是产品的市场调查与确定产品销售对象同步考量;二是产品开发与产品消费群体、销售渠道选择同步考量;三是产品的市场总体定位与客户的细分定位同步考量;四是创立品牌与推广使用这些品牌的手段、方式同步考量;五是产品售卖服务与售后服务同步考量。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香港同行们对金融产品创新与市场营销两个环节所表现出来的工匠之心以及所付出的辛劳。这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香港同行对推向市场的每一个产品都全面认真地评估其内在的品质、对客户吸引力以及可能的服务广度和强度、技术支持能力、风险防范能力等。与此同时,银行还对产品销售人员进行严格培训,让他们如数家珍般向客户陈述产品的品质、使用程序以及可能的风险等。
客户经理制与客户关系管理是香港银行业驱动、驾驭客户营销的两个互动的轮子。客户经理制一般包括两类内容:一是设立机构与分工。按地区设立客户经理中心,并按行业(电子业、贸易业等)、或营业额(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或产品(租赁、信用卡、消费信贷等)进行分工。个人银行业务的客户经理设在支行级的营业机构内,经理直接为自己的客户服务。对公业务的客户经理主要职能是接受授信申请及贷后监控。二是推行客户经理职称制,主要职称有:助理客户主任、客户主任、助理客户经理、客户经理、高级客户经理、客户经理主管等。它实际上是一种评价、肯定员工业绩的激励机制。
香港银行业的客户关系管理无不体现出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主要包括了解客户、客户营销和开拓业务三个环节。恒生银行的客户经理平均管理100-200个公司客户,基本职能是全面了解所管理公司的行业特性、经营特点、近期发展计划等,建立客户资料库。还要对客户状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分析,预测客户需求、分析客户贡献度、信用度,评定客户等级,对高效益和高增长的大户、重点客户、一般客户和潜在客户进行有针对性营销。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各家银行都对每一个客户设置了详细的客户经理风险预警指引,当客户出现不良情况时,客户经理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银行及时启动既定的应急方案。[3]
香港金融界之所以推行链条式客户营销机制,有其自身的历史背景和客观要求。香港银行业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规模很小且以本地业务为主。这项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又一个金融创新,是香港银行业打造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的使然。
考察这个机制,我们认识到它有四个鲜明特点:一是任何金融产品创新源于实践,又回到实践为实践服务。为此目的,必须有一个链条式机制,让金融创新的成果迅速地走进金融产品消费市场。二是任何金融产品创新必须直面金融产品消费市场。它来自消费市场需求,又服务于这种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创新与消费的互动。这也是香港金融业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之一。三是金融产品创新只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完整的、产生整体效应的金融市场还应该关注、推进市场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并形成互动,相得益彰。四是金融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动态持续化发展,要求金融产品创新、营销、消费主体的多元化和渠道、形式多样化。
关于金融产品创新、客户营销,还有品牌创造等,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这方面大陆银行业的作为和建树并不多。譬如,农发行现有的金融产品在粮改之后只限于粮棉油产业化经营领域,近两年来虽然扩大到水产业、畜牧业,但与包括农林牧渔在内的大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产品需求相差甚远。金融产品创新与市场消费之间相互割裂,各自为战,导致金融产品创新明显滞后。其结果一是消费市场需求往往得不到金融产品创新环节的积极响应;二是一个金融创新产品往往得不到相关技术、销售手段和渠道的支持,中途夭折或收效甚微。现在看来,农业发展银行必须重视学习借鉴香港同行的经验,从管理、经营体制机制等深层面进行改革,让我国金融产品创新、消费能够直面日新月异的国际金融。
体会与思考之四:创建人力资本经营机制,培植员工资本与银行资本的共生关系
在港培训期间,笔者感受最为深切的是香港银行业把员工当作资本来经营。这不仅是一种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理念上的飞跃,而且是已经付诸实施的具体制度。
香港银行实行薪酬制度,几乎与国外大型企业或跨国公司集团出现CEO相同步,CEO给企业创造前所未有的业绩之后,香港同行迅速做出反应,他们紧迫地认识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渐明显的背景下,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已经出现了两个层面的分化:一是具有劳动性质即在具体劳动岗位上的人力资源,对这类资源实行工资制度;二是对具有资本性质即技术创新者、职业经理人等的人力资源实行薪酬制度。据统计,全球有90%以上的CEO都不是企业的货币化出资人,而是把人作为资本要素,以年薪回报的方式作价注资所供职的企业。
香港商业银行现在依然同时实行工资制度和薪酬制度,但不少劳动性质的岗位也实行薪酬制度,薪酬制度适用的阶段已经模糊化。以贡献论奖赏已经成为香港银行实行薪酬制度的基本准则。这主要出于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励员工奋发向上、敬业有为等方面考虑。香港银行实行的薪酬制度包括:基本薪酬、激励薪酬、股权收入、公务消费、福利补贴等,一般说来,以上薪酬均按职务高低决定其薪酬多少。这种薪酬制度集中体现了我们经常讨论的话题:有职就有权,有权就应有为,有为就有利。
农发行在现行的工资体制条件下实行薪酬制度还有一些体制性、法律性框架障碍,实施的条件尚未具备。但农发行现行工资制度在现行框架不变的情况,也可以借鉴,香港银行薪酬制度的一些内容,如:基本薪酬、激励薪酬、公务消费、福利补贴等,而且也按岗位、职务高低拉开了一定收入距离。薪酬制度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是一个非常敏感而又棘手的问题。在笔者看来,与国际接轨地推行薪酬制度,农发行尚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一个周密谋划、循序渐进地组织、推进的过程。
体会与思考之五:银行要从善于管理风险中赚钱,构建三个层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银行界精英、德国西德银行董事何伟霖在一次以《风险环境下的商业银行管理》为题的讲演中说过两句话:一句话是“银行因承担风险而赚钱”。另一句话是“银行因不能管理风险而亏损”。
在分享香港同行风险管理成果时,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他们在银行风险管理领域做了不懈的努力,这些努力包括:构建有效的治理结构、全面精确的社会征信系统、诚信坚实的社会专业中介基础、人格化的风险管理环境、完善的制度基础、严密的组织结构、系统的风险规避及转移技术、灵敏的风险反映体系、职责明了的风险控制流程及惩控疏失的问责制度、追求效益最佳化的信贷组合、具有刚性的外部监管约束等。
上述努力套用我国行政语言,就是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到位。这个体系主要有四个环节,并环环紧扣:确认风险-量度风险-控制风险-监督风险。据了解,香港银行已经根据各自实际建立起风险管理体系,由先后成立的风险政策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总监等机构负责该体系的运作。在具体运行上,香港银行都十分重视风险识别、评价工作,并建立自己的风险分类以及详细识别评价体系和标准。如渣打银行把银行风险分为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流动资金风险、营运风险、业务风险、法规及监管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恒生银行按信贷风险、流动资金风险、市场风险、运作风险进行分类、识别和评价。二是风险监管到位。香港金融管理局实行以风险为本的监管制度,将银行风险分为信贷、市场、利率、流动资金、操作、信誉、法律、策略等八种,制定了风险管理有关指引。三是齐抓共管到位。香港廉政公署会同香港金融管理局、银行公会、银行学会、存款公司公会共同创建了“银行界诚信领导计划工作小组”,制定了《银行界专业道德实务指引》,旨在推动香港银行业的道德操守规范建设,坚决防止贪污舞弊行为。[4]
风险管理是银行生存和发展必须直面的永恒课题。对于农发行风险管理,我们也做了不少探索与大胆尝试:在组织体制上,先后设立了纵向内审、纪检监察机构,2006年初又设大区内审特派办、党风巡视组等机构。至此,农发行条块专门从事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框架已经建立。在制度建设上,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制度。在操作机制上,各职能部门分别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操作流程,并引用先进的信息手段、载体给予网络和技术上支持。在经营理念上,以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加强职业道德操守建设。
应当看到,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其风险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除了商业银行所遭遇的风险之外,政策风险(如职能范围不确定、政策界定不明确、银行性质模糊等)、操作风险(如补贴政策事先不明确、政策审批不到位、业务系统尚不完善、管理不规范、客户经理制存在缺位等)在银行风险总体构成上占相当比重。实践表明,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管理,仅靠农发行自身的力量显然是不行的。因此,农发行风险管理可谓是任重道远。在现阶段,我们要做的工作有三项:一是积极与当地党政沟通和联系、争取他们对农发行的理解和支持,争取比较宽松的政策条件和环境。二是扎实工作,把各项管理办法、制度落到实处,实现业务经营的制度化、程序化,从源头上防范风险。三是逐步推进风险管理的体制改革,逐步消除业已存在的体制性、政策性、法律。理顺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履行支农职能的各种关系。
参考文献:
[1] 李全会.香港金融体系及监管[M].香港:香港出版社,2004.
[2] 鲍少明.商业银行结构与内部管理[M].香港:香港出版社,2005.
[3] 叶荣铿.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度[M].香港:香港出版社,2005.
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自1994年组建以来,在贯彻执行国家农业金融政策,支持农业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应看到,农发行在业务经营中始终存在着一些令人关注的,特别是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入世”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巨大变化,农发行应如何充分发展其职能作用,成为当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金融深化的重要一方面。
一、当前农发行业务经营面临的困境
1.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筹资成本较高。目前;国务院规定农发行的资金来源渠道包括:资本金,业务范围内开户企事业单位的存款,发行金融债券,财政支农资金,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境外筹资等。从表面上看,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筹集具有多元化特征,实际上,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当前农发行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是向中央银行借款。即:由农发行总行负责向人民银行统借统还,各基层行则通过直接向总行申请系统内借款满足资金需求。在主要依赖中央银行供应资金的情况下,一方面加大了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压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农发行的资金运营成本,制约了其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的空间,长期看,不利于农发行的生存和发展。
2.贷款投向单一,且资产规模呈萎缩之势。农发行成立之初,其信贷资金运用曲工商业贷款和开发性贷款两大部分构成。1998年以来,为了配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对粮棉油收购资金的管理,国务院决定将开发性贷款和粮棉加工贷款从农发行划出,农发行的职能变成了单一的粮棉油收购资金管理,农发行成为事实上的粮食收购银行。不仅如此,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农发行的粮油贷款业务萎缩现象日益突出。粮食市场放开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独家经营的格局被打破,其他经济主体也参与市场收购,粮食购销企业市场份额的下降必然导致粮食收购量减少;同时,农发行独家供应收购资金的格局也逐渐被打破。今后,随着粮食市场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农发行贷款递减的幅度将会继续增大。这必将对农发行的经营和管理产生深远的。一是收购贷款规模萎缩,使有稳定收息来源的补贴贷款下降,直接造成贷款利息收入的减少,影响农发行的收益;二是有补贴贷款的下降,导致从补贴收入中分割给企业的费用减少,使农发行从企业费用收回不合理占用贷款的空间缩小,资产质量难以改善;三是政策性贷款的减少,表明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支农作用日益弱化,迫切需要对其政策性金融支农职能重新定位。
3.信贷资产质量差,经营风险加剧。由于和政策的原因,农发行发放的贷款大多数都是信用、保证贷款,信贷支持的是经济效益较差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棉花企业,业务范围和贷款投向的严格界定性,使农发行的信贷资产质量较差。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农发行的经营风险将进一步加剧。一是增量贷款风险加大。粮棉市场化改革后,大部分粮食品种退出了保护价收购的范围,农发行的信贷资产业务由过去全部为政策性业务变为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并存,甚至以经营性业务为主。此时,农发行的信贷风险更多地转化为市场风险。在目前的企业信用状况下,若没有相应的财政补贴配套措施,一旦市场行情发生变化,企业发生亏损,就会导致贷款损失。二是贷款收息难。市场化改革前,粮食企业支付贷款利息的主要来源是财政补贴,只有很少一部分是通过销售利润支付利息。而改革后,国家将逐步减少乃至取消对粮食企业的财政补贴,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很难及时足额支付贷款利息,农发行的收息难度会越来越大,业务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对改善农发行业务经营状况的几点建议
(一)拓宽农发行职能范围,增强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当前,无论是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还是从农发行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来看,都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农发行职能。作为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应在继续搞好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前提下,逐步调整政策性贷款结构,支持重点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转移,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竞争能力等方面有所作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国务院对农发行职能准确定位后逐步开办新业务,以增强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
(二)改善负债结构,建立长期、稳定的融资机制。农发行政策性职能的发挥有赖于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因此,农发行应借鉴国外政策性银行筹资的成功经验,增强自主筹资能力,多渠道开辟资金来源,减少对中央银行借款的依赖性,降低资金筹措成本。一是努力组织存款,加强对开户企业管理,清理企业多头开户,限制辅助账户存款额度,最大限度增加企业存款。二是适当增加财政性资金来源比重,争取国家各种形式的支农财政性存款。三是通过发行农业金融债券,从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这应是农发行筹资模式改革的主方向。对筹资成本高于投资收益的差额,财政应给与补贴。四是逐步降低中央银行再贷款的比重,改进中央银行对农发行韵融资方式,从直接提供再贷款向主要通过对农发行发行的债券办理再贴现这种间接方式上转变。五是积极利用境外筹资,统一办理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组织转贷业务,特别是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和亚洲开发银行对我国的农业项目贷款和扶贫开发贷款的转贷。六是可将邮政储蓄存款划归农发行使用。
(三)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当前,农发行在改善现有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资金调度管理,尽量减少头寸资金等无效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大力减少表内应收息。提高对收息工作的重视程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做到责任明确、奖惩分明;积极帮助企业促销清欠,改善企业库存结构,降低库存成本,增强顺价销售能力;切实做好粮食风险基金等财政补贴资金的监督拨付工作,督促财政、粮棉主管部门及时分解拨付至购销企业,并及时足额收贷收息。三是督促企业加快超期高价位库存粮油的补贴销售工作。四是积极清收粮棉企业其它不合理资金占用,挖掘内部资金潜力。五是督促各级财政部门、购销企业按规定及时足额消化亏损挂账,归还农发行贷款本金。六是有效防范企业改制风险,保证存量资产安全。要主动参与企业改制方案的制定,做好债权落实工作,防止企业逃废、悬空农发行债务。
关键词: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2-0077-04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由于中间业务具有投资少、风险低、收益稳定和创新空间较大等特性,是现代商业银行中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并驾齐驱的三大业务之一,伴随着全球范围内金融自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内金融制度改革的深入与发展,中间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和竞争焦点。但是,无论是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还是与国内同业相比,目前农业银行开展的中间业务不但在业务品种、发展规模、业务范围,而且在业务收入和内部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农业银行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有针对性地研究和解决制约中间业务发展的瓶颈问题,以期有效地改善银行业务收入结构,不断提高整体收益水平。
一、农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意义
1.增加收入来源渠道。近年来,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通过直接融资的比例正在不断提高,银行融资中介功能已被大大削弱。大型优质企业更多地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进行直接融资,对贷款的需求相应减少,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面临着来自资本市场的巨大挑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的逐步加快,我国银行存贷利差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国内商业银行开始进入微利时代。而中间业务的发展结束了单纯依赖存贷利差获取利润的局面,可在不增加资金来源与资本的情况下,多渠道开辟盈利来源,农业银行要生存发展必须寻求新的收益渠道和空间。
2.拓展中间业务,有利于优化业务收入结构。在信贷投放困难、资产质量不高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资本节约型的中间业务,可以改变农业银行单一的资产形式和获利手段,优化收入结构和客户结构,培育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保持经营效益的持续稳定。中间业务是世界各国商业银行调整业务结构时选择的主要业务种类。在发达国家,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银行总收入40%-50%,而目前农业银行超过80%的盈利来自存贷利差,中间业务收入占银行总收入不到15%,因此必须加快发展中间业务,不断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使农业银行的业务收入结构日趋优化。
3.拓展中间业务,带动传统业务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存贷和结算服务,对诸如、理财、顾问、信息咨询等中间业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质量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银行服务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并相互促进,相互制约,银行只有提供高效率的、优质的中间业务服务,想客户所想,开发和实现客户各种潜在的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才能同时赢利更多的存贷和结算业务市场。
4.拓展中间业务,有利于增强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内金融市场经过五年的保护期于2006年年底全面放开,外资银行凭借其技术装备先进、服务到位、效率快捷、服务领域广泛等比较优势,将会在信用卡、信息咨询、投资理财等风险小、成本低、利润厚的中间业务上展开激烈的竞争,农业银行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点多面广、客户信息资源丰富等传统优势,更多地介入国际金融市场,加强与国际经济、金融界的联系,全方位地开展中间业务,才能不断地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农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有利条件分析
1.经济、金融的全球化为商业银行在国际结算和投资等领域的中间业务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世界制造工厂”地位的不断深化和升级,我国对外贸易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专家预计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在未来三年能够保持30%-35%的增长速度。同时,人民币经常项目已经实现可自由兑换,资本项下最终也将实现可自由兑换,这使市场主体面临的风险随即加大,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金融避险工具和外汇衍生产品。
2.宏观环境的改善以及私人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习惯的改变,为农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利条件。2004年,我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城市达到46个,这些城市完全具备推广普及信用卡的客观条件。[1]同时,随着各省分行数据上收总中心和银行卡联网通用工作的顺利实施,行内异地和跨行用卡环境的日益改善以及人民银行征信体系的建设使用,为农业银行信用卡产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对农业银行加快拓宽业务收入渠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将纷纷抢滩国内金融市场,而投资成本低、收益可观、风险较小的中间业务将成为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面对国内同业,工行、中行和建行已经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其管理和品牌等比较优势日益凸显,这无疑对农业银行奋起直追、加快拓宽业务收入渠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目前农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制约因素分析
1.中间业务收入水平偏低,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仅占银行总收入的7%-10%,有的甚至不足1%,最高的中国银行也只是17%,2005年农业银行的这项指标也不足15%。而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目前一般占银行总收入的40%-50%。[2]虽然近几年农业银行通过加快有效发展中间业务得到了迅猛发展业务收入逐年增加但是中间业务收入在全行总收入中的占比仍然偏低,对全行经营利润贡献太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规模效应尚未形成,同时也意味着中间业务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开展的中间业务范围狭窄,服务品种单一,结构不尽合理。目前农业银行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最大差距之一在于中间业务。根据《巴塞尔协议》,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划分为四大类:传统的中间业务(包括支付结算、、租赁、信用卡等)、担保业务、贷款承诺和金融衍生工具。农业银行目前开办的主要是第一类,即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传统中间业务,而且仅局限于传统的结算、汇兑、代收代付、信用卡等业务品种,中间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银行卡、汇兑结算和代收代付业务手续费收入,银行卡业务收入连续几年都占比较高,收入结构尚不合理。[3]虽然近两年来也先后推出基金、保险和结构性存款的代销以及保函(主要是投标保函和履约保函)、基金托管、委托贷款等中间业务新品种,业务收入得到逐年提高,但是咨询服务类、承诺类、投资融资类、资产评估、资产管理和金融衍生工具等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基本上没有涉足,有些业务品种虽然已经开发使用,但有名目而无内容,而且由于营销宣传力度不够、科技支持不足、缺乏专门的人才,业务量几乎是一片空白。另外,大多数中间业务只注重于面向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而忽视对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中间业务服务。
3.中间业务收费缺乏统一规范,存在少收、漏收、免收手续费的现象。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开拓新的效益增长点,不断改善业务收入结构,是以收取手续费为主要目的的金融服务性业务。但在实际经营运作中,有的银行长期以来受传统经营观念的束缚及客户金融意识较弱等原因的影响,对中间业务没有合理的定位和规定,缺乏足够的认识,把中间业务当作拉拢客户和稳定存款的一种手段,面对激烈的同业竞争,有的行工资、代收代付、信息咨询、一般结算等业务,变成了银行的无偿服务,加之对社会的宣传不够,部分客户特别是机构和企业客户对银行收取中介手续费缺乏认同感,致使有的行在办理中间业务时,议价能力不高,能免的则免,不能免的也尽量减半收取,导致中间业务手续费收入流失严重。
4.各项业务相互分割,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营销资源重复浪费。中间业务和资产负债业务相互分割,三大业务各自为政。目前,农业银行各项中间业务的营销和拓展自成体系,未能形成整体合力。例如信用卡业务由银行卡部负责,保险和个人电子银行业务归个人业务部负责,企业电子银行业务又由公司业务部负责等,这样设置固然有部门特点,主攻方向明确,但也正因为如此,众多业务内容各为其主,从机构设置上便没有按中间业务应有的地位统一规划和管理起来,分散式的管理只能形成单一的发展格局,不能达到有序的发展势头,营销资源不能共享,甚至重复营销,造成资源浪费。由于中间业务管理分散、各自为战的局面没有彻底打破,许多中间业务品种具体的管理与营销职能分散于各个业务职能部门,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配合,各部门联动营销的格局与合力尚未形成,这还可能导致权责不明而使业务发生冲突,影响业务规模的发展壮大。
5.科技支撑仍然不足,知识密集型中间业务人才匮乏,业务规模和服务层次受到限制。一是收费手段仍然比较落后,缺乏计算机系统支撑,手续费自动扣收的中间业务项目占比较小,基本上靠柜员手工操作。目前农业银行除了银行卡业务实现自动收费外,其他中间业务的手续费扣收普遍采取手工操作,而由于部分基层行柜员素质参差不齐,手续费少收、漏收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发展新的中间业务技术支持滞后,创新能力较低。目前农业银行开办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中间业务,如简单的结算、代收代付等不收费或收费低廉的项目,而对于咨询服务、资产评估、资产管理等高附加值和知识密集型中间业务由于缺乏科技支撑、软件开发滞后,都没有涉足。三是中间业务人才匮乏。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同业竞争的愈演愈烈,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质的金融人才来推动中间业务的发展。如理财顾问,就要求对银行、保险、证券、房地产、外汇、国内外经济形势都有较全面的掌握,这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制约了各项中间业务协调发展。
四、农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对策建议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中间业务具有风险小、收益高、不占用经济资本的特点,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不仅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资产负债结构、规避风险,而且能够在不增加资金来源和资本金的条件下提高资本收益率和市场竞争力。一般情况下,用来经营中间业务的资本收益率高达30%-40%,有时甚至高达100%,而银行其他业务的资本收益率则不超过15%。[4]长期以来,同其他国有商业银行一样,农业银行的重点一直定位在传统的存贷款等资产负债业务和基本的结算业务上,在很多情况下,只是将中间业务作为资产负债业务的辅助和陪衬,作为拓展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增加客户依存度的一种手段,进行所谓的“捆绑”销售,影响了中间业务的良性发展。随着国内外金融形势的日益变化和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农业银行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加快发展中间业务,树立传统业务与中间业务“双轮驱动、并驾齐驱”的思想,将中间业务看作与资产负债业务鼎足而立的业务加以发展。要加强内部宣传教育,引导各级员工牢固树立中间业务市场拓展营销理念;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广大客户正确理解和对待银行收费服务工作,支持银行开展收费服务,为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整合营销资源。一是要完善组织管理机构。目前各项中间业务分散于相关职能部门管理的模式已经不适应中间业务的要求。有条件的省分行有必要成立中间业务专门管理机构,统一规划、协调发展、规范管理各项中间业务。边远地区、条件相对差的行也要成立中间业务工作协调小组,但要制定一个职能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和协调各项中间业务的发展,尽快改变目前中间业务管理分散、各自为战的被动局面。二是要整合全行营销资源,彻底改变目前中间业务与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相对分割的发展现状,充分发挥整体联动营销的作用,提高中间业务产品的营销实效。如在发放房地产项目贷款时,可以同时选定目标客户群体,为其提供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信用卡、信息咨询等一系列的金融超市服务,有效提高中间业务收入。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加大中间业务在综合经营计划中的考核比重,把中间业务收人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与人力费用分配挂钩,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要突出重点,根据区域环境和业务结构的需要,将更多的营销资源向管理水平高、区域环境优、市场前景好的营业机构及风险低、收益比例高的业务品种倾斜,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期取得最好的营销效果,而不是全面出击、均衡配置、广种薄收。
3.整合金融市场秩序,统一收费标准,加强金融监管,规范竞争行为。一是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要严格执法,尽快完善中间业务监管规定,为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制定业务规范,对扰乱金融市场、肆意进行恶意竞争的行为坚决严惩不怠,构建一个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强化金融监管、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始终处于规范、有序、良好的市场竞争状态。二是各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10月1日施行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在对市场、客户、风险、成本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收入与支出相匹配、收益与风险相匹配、投入与产出相匹配的原则制定统一的中间业务收费标准,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坚决杜绝随意肆意降价减收、甚至“免费午餐”的恶性竞争现象。三是由于中间业务不同品种的风险差异很大,银行监管部门要据此对中间业务实行分类监管,同时借鉴国外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监管标准、监管手段、风险测量指标体系等,提高对中间业务的监管水平。
4.加强产品服务,完善产品功能,积极拓宽中间业务产品服务领域。一是要大力发展银行卡业务,优化用卡环境、提高服务效益、扩大银行卡交易规模,进一步巩固和提高银行卡对中间业务收入的贡献度。二是进一步改善柜台服务层次,尽快实施分层服务,充分利用现有的自助设备开通各种中间业务(如代缴电话费、水电费、煤气费等),通过差异化服务,逐步改变低端客户排挤高端客户的现象,这不仅可以减少柜台压力,提高服务质量和自助设备使用效率,同时还可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三是要加强产品成本效益分析,完善中间业务退出机制,逐渐退出一些占用资源多、收益低的项目。要对现有中间业务产品进行全面的梳理,重新评估各项中间业务产品哪些需要加大拓展力度、哪些需要及时退出。四是要充分发挥银行本身掌握的大量丰富经济金融信息等优势,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和实施相关人才战略,逐步推出那些适合市场需求、发展潜力大、风险小、成本低、收益高的知识密集型中间业务产品,尤其是咨询服务类、投资理财类、投资融资类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类与金融现代化相适应的中间业务。
5.加大科技投入,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的进程,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平台。21世纪的银行将建立在计算机通讯技术基础上,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金融网络的发展,信息科技是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手段。高科技手段是中间业务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中间业务竞争实力的核心,无论是传统的收付结算还是新兴的业务品种都需要快速准确的电子化系统的支持。一是要借助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加快中间业务产品创新步伐,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二是要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中间业务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中间业务的竞争实力,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和品牌效益。三是要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中间业务的工作效率,实现中间业务手续费由网络系统自动扣收,既可以避免错收、漏收手续费,又能够将人力资源逐步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投入高端客户的服务和维护中去,切实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规模经营,提高中间业务的经济效益。
6.加强中间业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商业银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金融人才是商业银行加快发展中间业务的根本。银行高附加值中间业务是知识密集型业务,业务种类繁多、涉及面广、服务内容复杂、服务领域宽广,具有集人才、技术、机构、网络、信息、资金和信誉于一体的特征,是金融业的高技术产业,发展高附加值中间业务需要一大批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勇于开拓、敢于竞争、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一是要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以更加优惠的条件加快优秀人才的引进,为农业银行全面开展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中间业务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要重视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中间业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满足中间业务多方位发展的需要。
7.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1年颁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的定义,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从广义上讲,中间业务属于表外业务,所以出现的风险不能及时真实地反映在财务报表上,具有潜在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同时中间业务品种较多,个性差异很大,其风险还具有多样性和分散性。有些中间业务品种,比如担保类和承诺类,银行在经办这类业务时,虽然没有发生实际的货币收付,也没有垫付任何资金,但在将来随时可能具备了契约中的某个条件而转变为表内资产或表内负债,这时风险就有可能产生。因此,随着中间业务的迅猛发展,业务规模也就日益壮大,各经营行要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防范管理。一是要规范收入核算,加强收费检查监督。对一些由临柜手工操作扣收的收费项目,要加强事后监督,避免少收漏收,减少差错,要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原则规范核算,及时入帐,防止截留转移,确保中间业务收入全额纳入大账。二是要尽快完善表外会计核算和管理办法,使表外业务透明化,提高中间业务的可控性。三是制订完善的中间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责任,从源头上杜绝中间业务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朱喜钢,丁文静.城市发展的国际经验与转型对策[N].光明日报,2006-09-19.
[2] 左家盛.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思考[J].商业时代,2006,(3).
[关键词];自然经济;商业性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4-0124-03
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是中国农村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侵略逐步加深的重要表现。前,中国的自然经济还处于开始解体阶段,且解体的速度也比较缓慢,特别是长江、黄河上游地区和华北一些地区的自然经济还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以后,由于通商口岸大量增设、轮船航运业进一步发展、铁路运输兴起等一系列新历史条件的出现,扩大了内地与沿海地区的联系,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商业性农业的发展由此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同时,中国的自然经济也进一步解体,亿万中国农民被卷入了国际市场,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被打上了半殖民地化的深刻烙印。
1 甲午战后商业性农业发展成因分析
以后,一系列新的历史条件的出现推动了中国商业性农业的发展。这些新条件的出现不仅加速了农产品的商品化进程,也使商业性农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甲午战后,新的通商口岸特别是内地通商口岸的大量增设,为外国资本倾销商品和掠夺农产品打开了新的市场,加速了内地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甲午战前,已开放的通商口岸有37处,1895―1927年年间又增开通商口岸67处。其中,在新增的通商口岸中,53处在内地,占新增口岸的77%。甲午战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多,农产品输出量不断增加,且在整个土货出口比重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断提升。据统计,1893年,丝、茶以外的农产品输出额为2842万余银元,到1930年已增加到62828万余银元;在出口土货中所占的比重也由15.6%提高到了45.1%。列强通过通商口岸把经济势力延伸到我国内地的广大农村地区,他们对中国农产品、原料的掠夺成为推动我国商品性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中国轮船航运业也取得了进一步发展,铁路运输也开始兴起。新交通网络的形成,大大缩短了内地农村到通商口岸的运输时间和运输距离,这样不仅降低了运输费用,而且还使易于腐烂、利少的农产品的长途运输成为可能。之前,修筑铁路受到了清政府内守旧势力的重重阻挠;尽管有李鸿章等人的一再努力,也只是建成了天津到山海关和台北到新竹间的铁路约400千米。甲午战后,清政府认识到铁路对加强国防和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于是1898年设立矿务总局,开始悉心规划铁路修建。但由于国库空虚,清政府不得不放宽了对民间修建铁路的控制,允许各省商人筹资设铁路公司。而西方投资者为获取利润,也积极谋求在华筑路,中国铁路建设由此出现了第一次。到1927 年,全国已有铁路13147千米,铁路到达地区的人口,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1/5。铁路的大量修建在加强内地与沿海地区联系的同时,也为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提供了便利条件。
另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新式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一些农产品的工业用途增加,销售市场不断扩大。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对中国农产品的需求范围明显扩大,除蚕丝外,那些原来种植并不普遍或者市场销售不广的农产品,如大豆、芝麻、花生、桐油等,成为了出口的主要对象。如东北大豆的90%以原豆、豆油或豆饼的形式输往国际市场。中国的特产桐油原来只限于农村使用,销售有限。进入20世纪,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新式工业的发展,桐油在油漆、染料工业中的用途不断增大,销路日广,出口量大增。20世纪初,湖南、四川、湖北、浙江、广西等地的桐油栽培区域明显扩大,浙江一些地区还出现了桐油的专业化种植。此外,芝麻等农产品的情况也大致相似。芝麻原来只用做食品和制作香油,随着工业的发展,西欧一些国家将它用来制造发油、提炼香水、制造肥皂,推动了芝麻出口的增加。甲午战后,随着芝麻出口的不断增加,种植区域也明显扩大,并在河南、湖北京汉铁路沿线和汉水流域等地,形成了几个集中的产区。由上可见,列强需求和掠夺重点的改变也是引起这一时期商业性农业发展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甲午战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加强和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棉纺织业、面粉业、蛋品加工业等工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这一时期商业性农业的发展。甲午战后,资本输出已成为列强侵华的重要手段,外资在中国直接投资设厂日益增多,仅1895―1913年年间,外国经营的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纺织和食品工业就达55家之多。尤其是《》给了外国在华设厂权后,在全国人民“设厂自救”的呼声和压力下,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与此同时,清政府因在甲午战后威信扫地,为缓和全国舆论、维持其统治,也不得不表示“力行实政”。为此,在1903年成立商部,颁布了许多有利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法令。之后,中国民营新式工矿企业的兴办引人瞩目。在之前,历年设立的纯粹商办企业,不论资本大小,有记载的从1892―1894年一共有一百多家。甲午战后,自1895―1913年,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商办厂矿就有463家。这些新办的工矿企业,以轻纺工业居多,其中发展最快的是棉纺织业、缫丝业和面粉业。这些行业与农业经济联系紧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种植的扩大和商品化。
此外,甲午战后,农村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加强了农民对市场的依赖。这些从农村游离出来到城市谋生的农民,本来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如今却成为了农产品的购买者,从而扩大了商业性农业的国内市场。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农民越破产,他们就越加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他们就越加必须在市场上购买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更大一部分。”
总之,后30余年间,伴随着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中国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了新的进展。
2 甲午战后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变化
从上可知,甲午战后,在一系列新的历史条件的作用下,中国商业性农业获得了新的发展。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并不是中国农业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甲午战后,农业生产结构的明显变化就是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受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和资本主义侵略加深影响的重要表现。
甲午战后,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园艺作物种植的发展。近代以前,经济作物主要是作为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原料,大部分是由农户加工成手工业产品以满足家庭需要,很少进入市场流通。进入近代以后,尤其是甲午战后,随着国门洞开和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农民被卷入了国际市场。因此,农业中的经济作物生产不仅要为家庭手工业提供原料,而且也自觉不自觉地开始服务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和近代机器工业。随着世界市场的变化和近代工业的发展,经济作物种植表现出一种结构性的变动。1904―1929年年间,大多数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重都有显著提高;而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除玉米有所提高外,其他作物都有所下降。油菜、花生、棉花的栽培进一步推广,种植面积扩大,商品化程度提高。原来在农业生产中种植不多的黄豆、芝麻,由于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播种面积呈现上升趋势;而原来的传统出口商品蓝靛、甘蔗等,由于市场的变化,需求量减少,播种面积也开始萎缩。可见,中国近代农业作物结构的调整与市场需求是紧密相连的。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替代性。
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的同时,一些通商口岸和铁路沿线地区的蔬菜、水果等园艺作物的种植,也有了明显的发展。近代以来,随着口岸开放和外国资本的入侵,一批新兴商业城市开始兴起。特别是甲午战后,内地通商口岸的大量开放和铁路的修建,在一些通商口岸和铁路沿线一些新的城市开始兴起,推动了这些地区园艺作物种植的发展。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福建厦门、福州,广东汕头、江门附近地区,柑橘、龙眼、荔枝等果树种植,山东烟台、直隶昌黎、东北辽东地区的苹果栽培,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而农业生产结构的另一个变化就是某些地区粮食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以及高产杂粮类作物种植的扩展。甲午战后,由于国际市场对经济作物需求的扩大,人们适应市场需求开始广泛种植易于销售的经济作物。在耕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地区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必然会排挤粮食作物的生产,致使这一地区的粮食自给率下降,农民对商品粮需求增多,粮食作物商品化程度提高。这一地区的人们向别的地区购买粮食,就会使得这些地区的商业性粮食种植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据鲁、豫、冀、苏4省17地区的调查显示,1900―1924年,花生种植所占耕地面积比重从4%上升到了30%以上,它的扩种排挤了各种谷物的种植。尤其是鸦片在各地的种植更是以压倒性优势排挤其他农作物。湖北一些地区的农民用相当部分的土地和精力经营丝、麻、茶、棉、油漆等业,导致大面积的粮食短缺。据统计,20世纪初,全省人口2700余万,每年约需米粮2亿石,而稻产和杂粮仅6000余万石,每年约需输入米粮1亿石。东北就是甲午战后发展起来的重要商品粮区。20世纪20年代,全国将近40%的面粉厂都设在东北。东北地区小麦的产量和商品化程度都很高。有人甚至在吉林宁安、奉天铁岭等地设立农垦公司或稻田公司,专门从事水稻的商业性种植。经济作物区和谷物产区的余缺互济,进一步促进了粮食作物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此外,甲午战后,中国新兴城市的出现、城市人口的增多也是推动商业性粮食种植增多的重要原因。
另外,中国粮食生产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南方以稻米为主,北方以小麦、玉米等五谷杂粮为主。甲午战后,虽然各地种植结构没有发生变动,但各种作物的种植比例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战后,中国农村中稻米生产总量略有下降,高产类杂粮作物种植增长较快。在近代社会人口增长、耕地面积有限以及经济作物种植扩张的情况下,农民为了提高单位面积收获量、养家糊口以及将更多的农产品投向市场,不得不扩大杂粮类作物的种植,这就引起了各品种在生产中所占比重的变化。
甲午战后,中国农村生产结构的变化从发端上看虽然是被动地适应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需求,实际上其变动的主要原因已是价值规律在起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农民之所以放弃或减少粮食作物的生产而种植市场需求量较大的经济作物,在种植经济作物时又会依据市场需求和价格情况做出有利可赚的选择,这一切都可以说都是价值规律的作用,但这反而加强了农民对市场的依赖。如河北昌黎,1927年间“年来棉花价昂,农民多喜种棉”。而江浙两省1918―1920年年间,因种稻获利较厚,“农民以有利可图,遂多改种五谷,而种棉之地因之减少”。由此可见,近代农村生产结构的变动归根结底还是外在因素牵动的结果,自始至终受国际市场和外国资本的影响。而这与农民生产具有分散性的特点结合起来,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不利的一面。
3 结论
中国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并非始于近代。前,中国部分地区商业性农业已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近代以来,尤其是之后的30年间,随着帝国主义对农村经济侵略的加深,自然经济加剧解体,商业性农业有了新的发展。但是,甲午战后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并不是农业自由经营发展的结果,而是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不断深入的原因。
中国近代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展开的;政治的畸形导致了经济的非正常化发展。甲午战后,中国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帝国主义在中国掠夺原料引起的。虽然,国内民族工业对中国的农业原料也有一定的需求量,但与前者相比,只占其很小的一部分。因此,中国商业性农业的命运主要取决于国际市场。这一时期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就明显地突出了这一特点。所以,国际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结构和需求量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中国农业生产的兴衰。可以说,甲午战后中国商业性农业的畸形发展不仅加强了农民对市场的依赖,也加剧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这一时期,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使许多自给性的农民经济逐渐变为小商品经济,加剧了农民的分化。农民作为商品的生产者,由于其生产条件、经营方式等差异,会因价值规律的作用而加剧分化。一些生产条件、经营方式较好的生产者,由于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就会因经常获利而发财致富;反之,则会因亏损而贫困破产。在商业性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大多数农民的处境却是每况愈下。随着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农民对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广大农民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旋涡。农民被卷入市场后,就会受到市场价格的直接影响。由于中国各级商品市场大多数都是被帝国主义操纵,因此中国农民在市场价格方面必然会受到剥削、操纵和压榨。
另外,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对中国农产品的掠夺是与封建统治阶级、买办商人相互勾结进行的。他们在广大农村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有时是与农民进行直接交易,但更多时候还是利用中国商人间接进行的。中国商人通过抑价收购、贷款预购等手段对农民的进行剥削,加速了农民走向贫困破产的进程,加剧了农民的分化。
总之,甲午战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国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是广大农民遭受帝国主义剥削和压榨的结果。传统的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民日益分化,农业经济的半殖民地化性质日益加强。需要指出的是,甲午战后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只是局部的和个别现象,大多主要集中在沿海口岸或铁路沿线等交通便利的地区,并不具有普遍性。从整体来看,这一时期的农业仍然是传统的封建性个体农业。绝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都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在离通商口岸、铁路较远的地方或比较偏僻的地方,传统的农业经济仍占据主要地位。
参考文献:
[1]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下册[G].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
[2] 潘君祥,沈祖炜.近代中国国情透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992.
[3] 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年),中册[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4]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G]. 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5] 郑庆平,岳琛.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概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6]刘克祥,陈争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7] 凌耀伦,熊甫,裴倜.中国近代经济史[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82.
[8] 吴申元.中国近代经济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9] 孙健.中国经济通史(1840―1949年),中卷.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政策性业务;商业性信贷;新农村建设
Abstract: Expanding commercial credit business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upport rural economy. In view of thi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anks are required to conduct commercial credit business in a well-ordered way and lend support to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while promoting policy-related business.
Key words: policy-related business; commercial credit;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随着国家粮棉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我国政策性银行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也由单纯支持粮棉流通向生产和加工转化领域延伸,贷款对象由单纯的国有粮棉企业向各种所有制粮棉经营企业拓展。农发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除做好政策性贷款业务外,还要做好商业性贷款业务。
一、目前农发行开办的主要商业性信贷业务品种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银行开办商业性信贷业务主要是粮油业务和棉花业务两大类。一类是粮油类商业性贷款,主要包括:粮油流转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粮油加工企业和其他粮食企业贷款,粮食合同收购贷款,种用大豆贷款和粮食仓储设施贷款等。再就是棉花商业性贷款,主要包括:商品棉贷款、棉花良种贷款、棉花企业技术设备改造贷款及棉花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等四大类。
流转贷款的贷款对象是在农发行开户,自主从事粮食(含油脂)收购、调销、进口业务的各类粮食购销企业,包括: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制后落实原有贷款债务、继续从事粮食经营的购销企业,以及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粮食经营资格的各类所有制粮食购销企业。其具体用途分别是用于解决借款人直接从粮食市场收购粮食的合理资金需要;用于解决借款人从其他粮食经营企业购入粮食以及粮食副产品的合理资金需要。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的贷款对象是经地、市级以上(含)人民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认可,以粮、棉、油的生产、流通或加工、转化为主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用途分为收购贷款、调销贷款、其他流动资金贷款、基建技改贷款。收购贷款和调销贷款用于解决借款人直接收购或从粮、棉、油经营企业调入粮棉油商品的流动资金需要。其他流动资金贷款用于解决借款人与粮棉、油的生产、流通或加工、转化过程相关且必需的其他短期流动资金需要。基建技改贷款用于解决借款人从事粮、棉、油的生产、流通或加工、转化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性质的资金需要。
粮食加工企业贷款对象是以粮食为主要原材料的加工企业,包括粮食系统的加工企业和其他所有形式的用粮企业。具体用途分为:解决借款人直接收购粮食和从粮食经营企业购入粮食的流动资金需要;解决借款人与加工转化粮食相关的其他原材料、费用支出等所必需的其他流动资金需要等等。
二、对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并存市场定位问题的认识
首先,是农发行外部政策环境变化的需要。纵观农发行成立之后十年的具体工作实践,我们回过头对它的成长和发展进行重新认识,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农发行建行之初,外部政策环境固定,职责任务清晰,原有的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都是明确的。但随着1998年国家粮棉改革政策的出台及不断深化,其业务范围和阶段性职能不断作出应对式调整,原来的职能定位逐渐从模糊不清发展到现在的重新寻找,运行十年之后,好像又回到了原地,不得不对农发行的成长和发展再一次进行审视和探索。应当承认,随着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粮棉改革市场化步伐的明显加快,农发行建行之初的基本职能和业务范围已经有所改变,政策性业务的范围和比重越来越小,商业性业务的范围和比重不断扩大,外部政策环境的变化,已使农发行这一具有浓重中国特色的政策性银行,不得不面对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相对独立又相互兼容的境地,这是改革的必然。
其次,是农发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明确指出:农发行要实行“三分、两减、一深化”,即把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进行分类管理、分账核算、分别经营,深化改革、精简机构、减少行政色彩。其主旨是要求农发行在两类业务并存的前提下按现代银行的要求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严格的内控机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时,国务院对农发行提出的目标任务已非常明确,只有正确面对农发行既存在政策性业务,又存在商业性业务这个客观现实,坚持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办行方向,在发挥好农发行政策性业务这一社会功能的基础上,毫不含糊地追求商业性业务的自身效益最大化。在积极落实国家政策,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和实践在坚持政策性银行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建机制,在发展商业性业务,释放现代银行经营管理功能的环境中立规矩,在完成好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和谐发展的统一中营造环境。因此,要确保农发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去适应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共生共存的现状。反过来,两者只有共生共存才能为农发行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农发行延伸信贷支持环节,将粮食收购、存储和加工各环节的资金流转全部置于农发行信贷监管范围内,提高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成效,有利于农发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的整体服务功能。
三、农发行开办商业性信贷业务的意义
在新的改革形式下,农发行在坚定不移地履行好政策性职能,办好政策性贷款业务的同时,适度、审慎地开展商业性信贷业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国家粮棉宏观调控。农发行商业性贷款同政策性贷款一样,都是国家实施粮棉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只不过二者作用的方式和机制有所不同。随着粮棉油市场的全面放开,粮棉油生产、流通和加工转化已逐步呈现出产业化、集团化经营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粮棉油购销企业通过改革、改制和资产重组,从而实现一体化、产业化经营,有的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加工企业和其他粮食企业已经接受政府委托,承担起地方粮、棉、油储备和平衡市场供求的任务,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
此间,随着改革的推进,国家调控粮棉油市场的载体,将在继续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现有棉花企业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逐步扩展到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粮食加工骨干企业和其他粮食营销等企业。农发行通过发放商业性贷款对这些企业及时提供金融服务,为粮、棉、油的生产、流通、加工转化、技术改造以及生产基地建设提供信贷支持,将在稳定粮、棉、油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定粮、棉、油市场,确保国家粮、棉、油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国家“三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贯彻落实。商业性贷款支持的客户,除了依据市场状况自主经营粮棉的购销企业外,还包括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加工企业和其他企业。这些企业的业务一头牵着粮、棉、油消费市场,一头连着粮、棉、油生产,可以根据粮、棉、油市场需求,引导粮、棉、油作物的种植以及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内容等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但由于这些企业的低效、弱质,决定了以利润为主要目标的商业银行不会大量进入,只能由农发行对其提供商业性贷款支持,支持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和增加附加值,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分享生产和加工环节利润,进而提高农民收入,同时,无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服务。
(三)有利于促进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一是通过“扶优限劣”的信贷杠杆优化市场主体。成熟的市场是促进产业良性、健康、长效发展的前提条件,其中,市场主体是关键因素。在打破了对国有流通企业的垄断局面后,通过商业性贷款择优扶持,发挥对市场主体优胜劣汰的筛选作用,促使经营规模较大、竞争能力较强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主体能进一步发展壮大,对促进我国市场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农发行商业性贷款对各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的信贷支持,促进各种所有制成分企业平等享有市场资金配置,有利于粮棉市场主体所有制结构的改善和优化。
二是通过对贷款的风险控制,促进市场形成价格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农发行对商业性贷款实行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信贷管理方式,尤其注重对市场价格风险的控制,使客户更加尊重与关注市场,注重对市场行情与走势的分析,逐步扭转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不顾市场价格风险、盲目经营的状况,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价格机制作用。
三是通过商业性的市场设施贷款支持,加快市场硬件建设,促进市场体系完善。
四是有利于促进粮、棉、油的产、购、销相互衔接。目前,越来越多的粮食购销企业与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加工企业和其他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行了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其收购资金需求量大、季节性强,农发行给予必要的贷款支持,可及时解决企业购进粮食资金紧缺的问题,有助于粮食加工企业实现规模经营,有效促进产销区结合,减少流通费用,节约交易成本,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四、农发行开办商业性信贷业务存在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农发行;支持农垦;有效途径
一、辖区农垦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
按照调研计划,我们对红兴隆管理局的经济发展情况、当前的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目的是通过红兴隆管理局的基本情况的了解,能够窥见黑龙江农垦的总体发展情况,对我们的调查分析提供依据。
(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近年来,农垦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双鸭山辖区农垦企业主要为红兴隆管理局,按照管局“抓城、强工、带农”统筹发展的工作目标,全力推动跨越发展并取得令人瞩目成就。
1.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连续五年保持高位增长,实现年均增长16.2%。2010年实现分局生产总值119.34亿元。
2.现代化大农业步伐加快。“十一五”时期,累计生产粮食288.3亿斤,年均增长10.7%。2010年生产粮食70.57亿斤,比2005年增加28.05亿斤。
3.强工促强局发展提速。近五年来,工业实现年均增长15.6%。2010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5.7亿元,同比增长28.1%。
4.城镇建设方兴未艾。近五年累计投资39.84亿元,全面推进了城镇和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住宅319.85万平方米,撤并作业站点206个,拆除泥草房35万平方米。2010年“抓城”突破“双百”,城镇化率达到66.8%。
5.合作共建成绩突出。近五年累计完成农机“三代”作业面积1 430万亩,整村代耕66个。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和现代农业服务辐射带动地方能力明显增强。
6.改革创新成效明显。农业改革和国企转制取得重大突破。全面加强规范了农场货币资金集中管理。进一步强化了土地、林地、湿地、非煤矿山等经营性资源资产管理。近五年来全局累计争取项目480余项,争取国家投资11.85亿元,争取国家财政经费拨款和项目投资总额比“十五”期间翻了一番。土地整理和撤并作业站复垦耕地6.4万亩。退耕还林还湿27.3万亩。企业累计回收各类欠款2.5亿元,经济运行质量和效果明显提高。
(二)当前垦区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作
2011年管局主要发展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140.8亿元,同比增长18%, 实现人均纯收入17 080元,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29.2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粮豆总产72.5亿斤,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4.5%以上。
1.建设红兴隆全产业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产业链是一种创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它是以市场和消费者为导向,以利益联结为纽带,以高度的组织化和社会化服务为保障,由田间到餐桌、由畜禽养殖到终端消费者所涵盖的种植与采购、贸易与物流、原料与饲料以及养殖与屠宰、加工与销售、品牌与服务等多个环节构成完整的产业链系统。实现产品质量的全程监控,做到安全可追溯,为消费者提供有机、绿色、安全、放心、健康的食品。
2.加快构建“三大绿色体系”。加快构建绿色农业体系、绿色产业体系和绿色城镇体系。构建“智能化、低碳化、功能多元化”绿色农业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广水稻智能化育秧、节地、节水、节能、节药农业和棚式园艺生产,加强土地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退耕还林还湿还草,加强农作物、森林病虫害生物工程防治和土壤无害化处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免耕深松技术。
3.实施农业立局战略,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农业是安身立命的基础产业,更是垦区的优势所在。农业战略主要包括:
发展优质高效种植业,稳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有条件的农场继续实施旱改水,增加水稻面积,旱田要大幅增加玉米面积。人多地少的农场要加大力度发展亩效益超千元的经济作物和亩效益超万元的万棚万园果蔬种植,千方百计增加职工收入。
发展以肉牛为主的畜牧业,加快提升综合经营水平。大力发展以乳肉兼用牛为主的畜牧业,扩大规模,增加总量,推进标准化养殖,为北大荒牛业提供充足牛源。
发展林业产业,加快提升经济产能和效益。全面推进“绿满红兴隆”生态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和城镇高标准绿化,积极营造环城林、护路林、景观林和防护林。
4.实施工业强局战略,增强工业经济拉动力。稳农是基础,强工是关键。2011年确保实现“1235”发展目标,即推进10项分别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实现工业增加值20亿元,工业利润3亿元,农产品加工综合达产率同比增长5%。
做实工业园区。2011年分局和农场要全面高标准推进“三通一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局直和每个农场必须有2个以上符合要求的工业项目落地园区。
提高招商引资水平。重点放在引进资源节约型、产业带动型和低碳环保型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特别要加大场县合作共建中的招商引资力度,主动争取地方政府对企业招商引资落地项目在分税返还、土地等方面更大的优惠支持,2011年实现国内招商引资同比增长25%。
实施城镇树局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精品城镇。管局把2011年作为城镇建设“精品年”。全局要建设百栋高标准住宅小区8个,高标准管理区6个,新建住宅150万平方米,搬迁作业站点不少于100个,向“两直”地区转移人口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5%,城镇建设力争走在垦区前列。
二、农发行支持辖区农垦经济的现状
垦区作为我省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的作用举足轻重,其下属北大荒集团为全球五百强企业中位列83名,以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为目标,加快构建现代化大农业产业体系,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引领带动农村发展,参与国际农业竞争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上农垦企业在融资方面依赖于中国农业银行,长久与之合作,除农业银行外,近年来不断与其他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从业务范围和金融产品上来看,可以说农垦企业的在金融方面的需求全部符合农业发展银行的支持范围,由于种种原因,农业发展银行在对农垦企业的信贷支持上一直以来未曾有过长足的进展。
对于双鸭山辖区而言,已经认识到了垦区发展符合我行业务支持的范围和目标,2009年对垦区进行了调查研究,但是由于抵押方式、历史不良等原因未取得较大进展。
2009年,饶河支行成功对红兴隆管理局下辖的饶河农场、红旗岭农场分别投放3 000万元、2 00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成为双鸭山分行支持农垦经济的破冰之旅。
2011年5月,借助国家大兴水利的政策和省行大力支持水利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指引,饶河农场提出7 0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得到省行批复,成为我行营销农垦系统的重要步骤。
三、农发行拓宽支持农垦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农垦系统的农业生产能力符合我行客户选择的标准
黑龙江垦区是中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农业综合机械化率96.5%,农业科技贡献率67%,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82%,职均生产粮食38吨。目前,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363.6亿斤,粮食商品量338.8亿斤。可以看出在黑龙江省农垦企业这一块是未来农业发展银行最具潜力的大客户,全面对其进行信贷支持,必将会拉动我行信贷、中间业务、存款、利润等业务的长足发展。
(二)农垦系统的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程符合我行信贷主打产品范围
无论是发展优质高效种植业,稳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发展以肉牛为主的畜牧业,加快提升综合经营水平、还是做实工业园区,实施城镇树局战略,正好同我行“双轮驱动”的战略相一致。收购贷款、定单农业贷款是我行支持农业发展的主要贷款品种,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和小城镇建设贷款是我行信贷战略的重要部分,同农垦的发展目标相一致。
(三)农垦系统的经济发展速度符合我行风险防控的要求
近年来,农垦系统的经济取得飞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扶持。农业收入特别是地租收入成为农垦经营效益快速提高的核心来源。随着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粮食价格的不断提高,农垦系统的农业收入呈跨越增长的态势,如饶河农场2010年地租收入9 000万元,2011年预测实现1.3亿元。地租收入的增长既满足了我行第一还款来源的需要,也有效地降低了贷款投放风险。
(四)农垦系统的重点工程进度需要我行的信贷资金支持
近两年来,农垦系统大力开展水利建设、棚户区改造(撤队并场)、安居工程、工业园区建设、农机库建设等大型工程建设,由于国家扶持政策的要求和管局自身政策的要求,建设资金明显不足。如棚户区改造工程,农垦总局对每户补贴6 000元,而农场本身需补贴6万元才能完成工程,并且三年内必须建成。各项工程的集中式、行政式推进,使农场建设资金出现不足。
四、农发行支持农垦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农垦经济是我省的特色经济,由于它的特殊性,我行对他的信用支持也要不同于地方的金融政策。我省的“两轮驱动”战略正适合农垦经济特点。我行对其支持发展也应适合其发展需要,应其融资需求。我们认为,寻找支持农垦经济发展的途径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降低贷款准入资格。由于种种原因,农垦历史包袱沉重,债务缠身,只是近几年经济发展才有个大跨越,我们既然支持其发展,看重的就是农垦经济在我省乃至全国的重中之重的地位以及辉煌的发展前景。所以,我们营销农垦企业时,却大都因为信用等级评定达不到我行所要求的A级标准而望洋兴叹。因此,降低贷款准入资格是我行支持农垦经济发展的第一途径也是前提条件。
2.简化办贷程序。农垦是一个特殊的经济群体,尤其是他的经济角色使得我们与他的信用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农垦企业过去在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贷款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形成不良贷款,农行和信用社正在对这部分贷款进行清理和核呆,农业发展银行自采用了CM2006系统进行信用评级授信后,计算信用等级和授信指标值过高,致使一部分企业达不到信贷准入的条件,贷款手续和搜集的资料重复繁多,办贷效率不高,限制我行办贷的时间也影响了我行在农垦企业中的形象。目前经济发展的速度、信息的电子化促使我行办贷程序必须简化,办贷效率必须提高。避免简单问题复杂化,延误时机。因为我行办贷程序复杂、办贷环节多、效率低下影响两家合作。这是我行支持农垦经济发展的第二途径也是保障。
3.强化结算手段。我行的网点辐射面不全面、结算产品少,农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基本覆盖了垦区,网点众多,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哈尔滨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在农场分场一级也在逐渐建立机构,还有异军突起的龙江银行也要入驻垦区,我行的分支机构只设置到县一级,去年农垦建三江分局成立了机构,但对一些边远农场我们的机构在结算上显得不方便,农业发展银行节假日不办公,除结算没有其他金融理财产品,除了账户无卡无折无网银。因此必须强化结算手段,增加结算方式,方便农垦企业的结算需求。
4.对非上市的农场提供粮油信贷支持。全省农垦系统分布在全省有9个分局,100多个农场,只有14个农场进入上市公司。我们可以对大部分农场提供粮油贷款,支持其搞粮食合同收购,通过调查我们得知,每年全省各个农场都要控制系统内大部分粮源,大部分农场有这方面的需求。我们可以要求农场与农户签订订购合同,农户按资金量交足10%的履约保证金,我行按资金需求量为农场发放合同收购贷款,以满足农场收购资金需求。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农业生存;农产品质量
一、什么是农业标准化
农业标准化不仅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必然趋势。所谓农业标准化,用一句概括的话讲,就是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均建立起科学先进、切实可行的标准,通过规范操作与严格监督,使其得到全面有效的实施,从而确保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提高农产品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综合性技术基础工作,它的核心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现行农业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国际通用标准及国别或地区标准。制定和实施各类农业标准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市场准入”问题,没有标准化就没有市场化。因此,执行什么样的标准,要由市场来决定。你的产品要想进入或打入哪类市场,那么你就要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执行与该市场要求相对应的标准。
二、推行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由于部分农民盲目追求产量的最大化,在生产过程中不注意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致使一些农产品不同程度地受到农药、亚销酸盐等有害物质的污染,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普遍抱有疑惧心理,购买热情下降。尤其是我乡有名的“红宝石”西红柿,因农药污染严重,农产品的质量降低,基本退出了广东、深圳市场,极大的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农业标准化工作滞后,没有跟上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步伐。可以说,在目前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显得十分突出、十分重要。
一是适应“入世”竞争的需要。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提供给人们广阔贸易空间的同时,也给贸易带来了磨擦,这种磨擦,主要表现为技术、标准即产品质量之争。去年日本、韩国对我们的大葱、禽肉等农产品实行进口设限,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可以说,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我们不按标准化组织生产,就难以开拓国际市场。因此,我们只有按照国际标准的要求生产出大量质量过硬、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加快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是抢占国内外市场的需要。随着农业部启动的“新世纪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全国各地都纷纷制定和出台了一些加强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对策措施,农业标准化工作已经在全国全面铺开。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已经建立了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其他地方也将陆续建立并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北京、天津,已经与河北省联合签署了“京津冀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协作网”,达成了“华北护菜协议”,其目的之一,就是要限制农药残留超标的外地蔬菜进入本地市场。在这种形势下,如果我们不痛下决心推行农业标准化,产品质量无保证,不但不能开拓和占领新市场,而且还会从已经占领的市场中被挤出来的危险,其后果不堪设想。
三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需要。过去我国农产品长期处在短缺状态,解决温饱是农业面临的最大最重要的问题。过去我们抓农业,追求的第一目标是高产,不太考虑产品品质的好坏,因为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吃饱饭的问题。现在温饱问题解决了,农产品的品质营养、安全卫生则成为人们关注和追求的新目标,人们甚至希望多花点钱,也要买到安全、优质的农产品。也就是说,广大消费者已对农产品安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要适应这种要求,实现吃好这个目标,就必须推行农业标准化。
四是确保人类健康的需要。现在我们的农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的问题,有的因长期食用低劣农产品造成积累中毒,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许多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抱有疑惧心理,感到吃什么都不放心。2001年10月份,国家质检总局与农业部联合,从全国23个大中城市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抽查了10大类181种蔬菜,其中有86种蔬菜农药残留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限量,超标率占47.5%,有9种蔬菜含有3种以上农药残留超标。也就是说,我们吃的蔬菜中,有近一半是农药残留超标的。这种状况不改变,直接威胁到了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从维护我们人类健康的角度讲,也必须推行农业标准化。
可以说,实施农业标准化,实质上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场革命,绝不是锦上添花之作,而是关系到我市蔬菜、畜禽、果品等优势产业能否生存、能否发展的关键措施。面对这种新形势,我们只有以实现农业标准化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我市农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市的农业标准化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亟需解决。一是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还不够强。推行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还没有被全社会所认识,许多农民群众对农业标准化还不了解,按照标准化生产还没有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二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缺乏有效的组织和配套措施。在制订的标准中,产中技术规范多,产前、产后和系列标准少,与国际标准接轨不够。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配套措施,还存在着标准传递渠道不畅,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三是检测体系建设不完善。受重视程度、地方财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检测体系建设还非常薄弱,一些必要的设备、仪器、人员还没有全部到位。四是市场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市农产品市场还没有建立起“市场准入”、“分区销售”等市场约束机制,优质农产品与劣质农产品混区经营,“优质优价”政策难以体现,严重挫伤了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五是农资市场有待于进一步规范。近年来,尽管我市加大了对农资市场的清理整顿力度,但农资市场秩序仍不能令人满意,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并没有从农资市场上彻底清理出去。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行业管理标准和处罚标准,使处罚有理无据,难以操作,也是影响清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结合我乡农业标准化开展情况,笔者认为下一步我乡农业标准化生产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这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标准就谈不上标准化。前段,我们制定了一些地方标准,但很不全面,标准的覆盖面很窄,远远不能适应标准化生产的需要。下一步,要在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参照有关国际标准,进一步制定出从生产环境、生活过程到产品品质、加工包装等环节的一系列标准,使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轨道,从而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全程标准指标体系。
第二,尽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是确保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要抓早字,争主动,尽快建立健全这一体系。同时,要引导扶持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尽快建立质量检测点,努力在我市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在检测体系建设中,要遵循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从长计议,建就建好的,上就上一流的,切不可应付了事,报有临时观念。要在搞好检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对质检人员的培训,严格检验制度,对农产品实行全程监控,确保网络的有效运转。
第三,进一步搞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农业标准化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靠示范引导,通过示范带动促进面上工作平衡开展。各乡镇都要结合本地实际,建立自己的标准化示范基地,在基地内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加强监测管理,建立生产技术档案。通过示范基地建设,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达到宣传推广农业标准化的目的。同时,要新规划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标准要求组织生产,使示范园内的每一个产品都达到无公害产品或绿色食品的标准,把示范园真正建成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样板园。要注意发挥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农户的优势,积极帮助他们建立标准化种养基地,确保农产品质量符合进口国的标准。各级农业技术人员,要在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等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
第四,逐步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为激励农民按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充分体现农产品优质优价政策,今后要在主要农贸市场逐步设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对进入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进行快速抽检,合格的允许进入市场指定的优质优价农产品专营区销售,并逐步建立无公害农产品专营市场,树立无公害产品的市场品牌。要通过建立无公害食品配货中心,在超市设立专营区、专营柜等方式,逐步实行按质分摊位挂牌销售,调动广大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的积极性。
第五,积极组织好优质农产品的质量认证工作。要按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办法,积极组织好各类名牌农产品的开发、申报和认证工作,使更多的农产品进入由国家和省认证的名牌农产品范围。同时,要抓好已经认证名牌产品的跟踪质量管理,以保证名牌产品的信誉和权益,对未经认可擅自使用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志的要依法查处,严厉打击。
[关键词] 农机推广 农业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S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212-0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的农业也正处在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那么怎样才能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呢?在农业中推广农机的使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因为农机推广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更好地建设现代化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农机推广的概念
农机推广是指把关于农业科学研究的成果应用到实际农业生产当中,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区采用不同的农机进行耕作,不同的农作物采用不同的农机进行农业生产,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而且减少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改善农民的生产方式和条件,从而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在农机不断的推广中,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2 当前农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高农业的生产率,不少地区已经开始采用农机进行农业生产,但是在农机的推广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农业的发展。不同地区农机推广程度不同,而且农机类型也比较单一,不适合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当前农机推广中显露出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户的土地比较分散,而且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使用率不高,不利于农机的推广
自改革开放以来,土地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土地逐渐分散化,是由于土地的好坏差异较大,土地分配与调整过程中的问题较多。各乡村为了减少矛盾纠纷,将产量高的田地和产量低的田地按照一定比例搭配进行了调整,绝大多数农民的耕地被分散于不同地段。新形势下,这种土地分散不利于大规模集中耕种。为了取得相对集中的土地,需要与不同的农户进行协商,即使大多数农户同意租出,但个别农户如果不愿意转出的话,造成的结果必然是成片土地得不到有效流转,使土地的流转率降低。不利于在分散的土地中进行农机的推广。
2.2 基层农机推广中,缺乏财政的支持
在基层农机推广中,由于大部分基层单位都比较贫困,拿不出较多的钱来支持农机的推广,而且农民也拿不出足够的钱来购买农机。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这就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加大农机购买的补贴。政府财政补贴的农机类型有: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排灌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动力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设施农业设备和其他机械等。
2.3 农机推广人员素质低,职能履行程度低
由于农机推广这种岗位不仅比较辛苦而且工资较低,高素质人才都不愿意从事,所以在农机推广中缺乏先进的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合格的宣传人员。由于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受基础设施、技术力量、物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难以独立履行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培训等公益性职能。
2.4 在基层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着推广手段落后、缺乏专业指导等问题
基层农机推广中采取的推广方法大部分都是在村镇建立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但是推广人员没有向广大农民进行宣传,使农民认识到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很少有农民去主动了解,所以推广效果不是很好。
3 农机推广对农业的重要性
在新形势下,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科学技术转化到生产中是生产力进步的主要动力。在农业生产中,农机科技成果向生产的不断转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而且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机科技发展的依赖也逐步增强。为了更好地将科研成果应运到实际生产中,我们必须提高农民的素质,使其掌握这些生产手段。
3.1 农机推广可以提高农业产量,养活更多的人口,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我国有着广袤的耕地,但是人口也十分庞大,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呢?这就必须提高耕地的单位产量,达到“尽地力之效”的目标。农机的推广可以提高产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实施先进农业科技的载体,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具有促进现代农业文明,促进农民全面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农机的使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体现。
3.2 农机推广减少农民的劳动强度,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机得到有效的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中的机械化水平,使得土地上人力的劳动减少,这部分人可以从事其他行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促使我国农业结构得到更好的调整,实现农业现代化。
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都外出打工,农村只剩下“三八六一九九部队”,所以大量农田都被荒废。如果在这些地区实行农机推广,减少劳动力地需求,可以更好地促进农业的发展。
3.3 农机推广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力,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稳定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生产中大量推广农机的使用,有利于解放农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必备物质条件,而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适时推广是促进科技成果更好更快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农机行业 影响因素 发展趋势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发展现代农业,要发展现代农业,则必须发展农业机械化。
一、影响本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1)为推动农业机械的发展,国家制定和出台了许多政策。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2)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行,全国2/3以上的农业县得到了实施;(3)国家农机减免税长效政策的实行,使税收政策对农机制造业实行倾斜,由此增值税由17%调整为13%。
2、农村经济运行良好
我国农村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8.0%。目前我国农民收入和经济增长的大幅度提高已成为农机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并进入良性循环阶段。
3、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将加大对农机产品的需求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已经迅速向非农产业转移,机械技术的使用成为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我国农村农业劳动力开始出现结构性的变化、由此出现季节性和区域性短缺。
农业用工成本大幅提高,农民利用机器替代人、畜力、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的需求日趋强烈,成为农机化发展的基本动力,未来各类农机作业的市场需求十分看好,并将呈现刚性增长态势。
4、一定规模的土地集约化经营客观上将加速农业机械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农村生产经营模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主流。通过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成了必然趋势,这为发展农机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5、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将不断扩大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避免由于农民外出务工而产生的土地撂荒现象。我国未来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将不断发展壮大,各类农机服务组织的增加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机化发展。
二、影响本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农机经营主体集中度低、规模小、实力弱
目前我国大量的农机经销企业经营条件简陋,经营方式落后,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有实力的大型农机流通企业。目前整个农机流通行业无论从资金规模、销售能力,营销方式、管理模式等都普遍存在小、散、差的落后局面,与现代农机工业大生产无法匹配,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2、流通现代化程度低,流通效率低下
我国农机流通企业大部分仍维持着传统的经营模式,企业经营者在经营理念和流通模式等方面意识还比较淡薄。一些新的流通方式,如连锁经营、专卖、配送、4S店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比较缓慢,已有的现货批发市场和区域也不够规范和成熟。农机流通市场仍存在追求低价格的恶性竞争,不注重品牌、质量、和信誉的现象时有发生。
3、资金实力不足
要想实现规模化经营、扩大连锁规模,就需要有物流配送设施建设、买店租店费用以及信息通讯技术建设等,这都需要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而目前我国农机零售连锁企业大多仍存在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融资渠道狭窄等特点,导致农机企业无法规模化经营销售。
4、市场秩序不规范
农机营销特别是整机经营没有门槛限制,市场开放程度比较高,经销商各自为战,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的现象还很难有效遏制,因此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5、专业人才匮乏
农机连锁业的从业人员不但要需要具备很高的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和行业经验,而且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农机产品的使用和维修技术、现代营销技能、物流管理及信息系统管理等专业知识,要求从业人员按照连锁经营标准化、专业化的要求进行操作。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机经营行业的迅速发展,农机销售专业人才匮乏的状况显得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三、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1、农机流通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
我国农机流通格局与经营规模将向大而集中的方向转变。一些基础好、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将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和特许经营等方式,扩大规模,形成较大的企业集团;有的将会通过调整经营结构,完善服务功能,创新经营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和竞争能力;有的可能向多种经营方向发展,使其规模迅速扩大,形成科、工、贸一体的企业集团。
2、逐步向服务经营型的现代流通经营方式转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广大农民对农机需求的提高,及时、快捷、方便的服务机制将应运而生且快速发展。因此,连锁经营、品牌、商品展示、信息服务、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将会在农机流通行业得到迅速的发展。
3、将会出现功能更加完备、齐全的有形农机市场
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的是有形市场,它在衔接产需、配置资源、安置就业、调剂余缺、繁荣经济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后几年,必将出现更多的功能齐全、设置合理、服务完善、行为规范的有形农机市场。
一、我国农业金融支持的基本原则
第一,市场导向原则。要想实现农业金融支持的有效性,就需要遵循市场化导向这一原则,这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其所指的是将金融支持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并要实现以市场机制配置农业金融资源。第二,产业深化原则。这一原则的本质在于将农业金融支持的目标明确在农业转型发展的根本要求上,即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第三,协调发展原则。农业金融支持是农业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在金融领域寻求发展的战略政策,其所追求的经济增长的这一过程决定了需要以协调发展为原则。第四,金融效率原则。市场经济的实质是效率经济,而这一经济效率的实现需要金融效率给予支持,这就决定了当前金融效率在市场经济效率中的核心地位。第五,宏观调控原则。
二、金融支持下我国农业转型发展中所呈现出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本身的弱质性与信贷资金的趋利性之间的矛盾
农业自身在生产上要承担着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其资金投入到产出之间时间长,且收益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而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根本目标在于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于高风险、低回报、大租金量的农业经济来说,大部分金融机构会将其拒之于门外。
(二)农业金融需求多样化与金融功能单一化之间的矛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经营方式的转变,使其生产对金融支持的依赖性逐渐增强,对金融服务的要求逐渐提高,并呈现出多样化的需求特点。而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缺少为农业经济转型发展服务的积极性,只存不贷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作为农村金融主体的农村信用社无法通过自身的力量实现业务上的创新与转型,进而也就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致使二者供需矛盾凸显。
(三)农业资金需求增加与农业资金吸收能力低之间的矛盾
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使其对资金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但是,由于农业本身基础相对较弱,加上受到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致使其综合效益低、风险大,而目前农村地区的保障机制尚未健全,种种制约性因素的存在致使其农业资金的吸储能力较低,资金需求与吸储能力之间矛盾凸显。
三、我国农业转型发展中实现有效金融支持的对策
(一)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经济政策上的扶持
基于农村经济自身所存在的弱质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经济政策上的扶持,从而在有效解决农村信贷难这一问题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经济与金融行业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建立政策激励机制,设置相应的金融支农风险基金,以政策上的优势调动金融行业扶持农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进而推进金融行业业务创新的进程,以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第二,政府要针对金融行业支农服务制定相应的政策,如支农贷款满足一定量的要求时,降低其税收等,从而推进商业银行在农业经济领域的深入发展。第三,建立完善的风险补偿与分散机制,针对金融机构对农业经济的放贷给予相应的利差补以及相应损失的弥补,并鼓励地方担保公司积极的参与到农业担保中,从而提升农业贷款的信用。
(二)构建完善的农业金融组织体系
第一,政府部门要根据以农业产业结构为基础,对相应的金融政策范畴进行科学的划分,从而将政策性金融服务落实。第二,实现商业银行管理上的创新与完善,以科学且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来实现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服务产品的开发,进而实现其功能上的多元化。第三,作为农业金融支持主体力量的农村信息社,要改革其传统的经营体制,提升自身在农业金融服务上的能力,并动员中小金融机构积极的参与到农业金融扶持服务中,以更好的实现资本市场与农业经济的有效连接。
(三)构建规范化农业组织体系
构建规范化农业组织体系的本质在于实现金融业与农业的有机融合。第一,建立农村动产与不动产相应的抵押登记制度,从而将农村资本融入到金融机构中;第二,建立完善的政策性担保机构,从而实现民间政策性商业担保公司的规模化建立,从而在进一步实现对农村担保体系强化的基础上,有效解决当前农业信贷难这一问题。第三,加大监管力度。在有序开展相应的农村金融信贷等业务时,要加大对其的监管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对农业担保抵押评估机构业务的监管,进而净化农业金融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农业银行 现金管理业务 问题 发展对策
现代商业银行的现金管理业务,是银行为协助客户有效进行资金管理,提供的账户管理、收付款、流动性管理、投资理财、短期融资、风险管理等系列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组合方案[1],自花旗银行在中国推出现金管理产品,国内银行就开始探索,历经五个阶段,直到2009年,农行推出了“行云.现金管理”品牌,拥有六大现金管理产品体系,十二大现金管理行业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发展全球现金管理等一系列成熟产品集各类金融产品于一体的综合化,全新的营销服务方式,实现了三大跨越和立体化的服务模式的大略宏图。
然而,面临各行在金融市场竞争激烈环境下,现金管理创新和服务显得更为重要;农业银行在此业务发展中,仍然存在一定缺陷,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农业银行现金管理业务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银行现金管理业务的内容
(一)账户管理
账户管理是农业银行通过营业网点渠道或电子渠道为客户提供的个性化服务,这一服务是建立在用户结算账户基础之上的,通过该服务有助于客户构建合理的账户体系、及时掌握账户信息、有效控制账户收支,科学进行行业决策[1]。现阶段,通讯网络成为该服务实现的主体,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在实施资金管理的过程中,网络综合应用现代技术,能够提升交易明细、余额查询的效率,这样一来,企业的现金管理业务效率和质量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资金管理信息也更加完整。
(二)收付款管理
收付款管理是农业银行利用自身优势,帮助企业高效处理收付款业务,提高现金周转效率的服务行为。通过收付款管理,有助于企业实现现金的快速回笼,也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1]。农业银行在积极展开现金管理业务的过程中,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资金支出和回收,这样一来,周转资金的效率就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三)流动性管理
流动性管理是现金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提供集中资金的调度服务,帮助客户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1]。由此可见,科学的管理企业流动资金至关重要。面对这一问题,农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可以将有针对性的现金管理业务提供给各个企业,监督、引导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合理的利用资金,并对分支机构以及总公司的资金状况进行充分的掌握,从而提升了内部资金的灵活度,降低了资金成本,为创造经济效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投融资管理
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投融资服务,协助客户有效管理资金。当客户资金短缺时提供便捷的融资支持,当客户资金富余时,提供丰富的投资品种选择,帮助客户在确保流动性的基础上获取更高的Y金收益[1]。
(五)风险管理
以不断创新的产品设计、专业化的服务团队,科学管理,为客户提供多种专业的风险管理产品,确保在追求资金收益的同时,有效控制操作过程、汇率及利率波动等带来的风险[1]。
(六)全球现金管理
经境内外账户管理,收付款,流动性,投融资,风险管理信息服务等进行有机组合,为客户提供的全球管理范围内外的综合资金服务方案[1]。
二、农业银行现金管理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创新水平低
现阶段,我国农业银行在发展中,创新金融产品的能力与各大行呈现出的差距,这主要是由于其自身的体制而导致的。例如,在向客户提供相应现金管理产品的过程中,同其他银行发展中提供的产品如出一辙,服务的内容以及质量都存在较高的相似度[3],而银行方面必须从企业需求出发,有针对性进行金融产品质量以及性能的研发,并及时借鉴国外先进的金融产品生产理念,综合自身发展需求,才能够实现金融产品的创新,也就是说,在经营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才能够提升现金管理业务的服务质量,为使用者提供便利,赢得市场竞争力。
(二)服务有待完善
当前农业银行现金管理业务发展不均衡。一是二级分行之间的业务发展不均衡。经济体量较大、业务基础较好的二级分行现金管理业务发展较快,客户数量不断增加,客户质量也较好。而经济体量较小、业务基础较差的二级分行一直以来业务被动发展,动力不足。二是各支行现金管理业务发展不均衡。部分支行领导熟悉现金管理业务,重视业务发展,指派专人负责本行业务发展,能够挖掘自身资源,大力拓展业务,从而取得了较好的营销效果。而部分支行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专业人才,对业务了解不够深入,业务长期裹足不前。三是现金管理客户层次的不均衡性。部分行营销上线的现金管理集团客户数优势明显,营销的客户综合效益较高;部分行仅限于营销中小企业单一客户,且大多减免费用,综合效益较低。四是电子渠道并行存在冲突,对公网银和现金管理客户端(即银企通平台)客户有共性,产品有交叉,功能有相似,业务分属不同部门管理。近两年,两个对公渠道的冲突也日益显现,尤其在经营行层面表现明显,影响了我行对客户的服务质量。
三、农业银行现金管理业务的发展对策
(一)创新服务方案
随着社会经济的改变以及调整,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小企业,并且不断提升扶持力度,未来经济发展中小企业逐渐成为主力军,因此农业银行需要对中小企业客户进行高度重视,并且为其构建个性化服务计划。农业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中小企业存在比较庞大的数量,同时依据企业规模以及行业形势来对服务内容实施分类,依据企业类别来为中小企业提供不同的现金管理服务;第二,中小企业也具备投融资的基本需求,银行在对上述企业服务的时候,应充分考虑投融资需求,以便于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第四,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处于转型以及改革阶段,银行在推出新服务的时候不但应分析企业实际承受能力,也需要分析企业的基本需求,最大限度降低服务成本。
(二)优化业务流程
对于现今农业银行服务中出现的机构零散化弊端,需要进一步整合设置内部机构,为以后提升工作效率以及优化业务流程提供依据。目前不少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使用事业部来进行银行产品的流通,通过产品经理对客户资料以及需求进行收集与整理,然后制定合理的服务计划,在完成产品设计之后,产品经理在及时和客户经理沟通之后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面向客户销售,理清营销渠道。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要分工明确,相互辅助,制定设计符合客户的产品方案[4]。总之,设置银行机构以及设计业务流程的时候切实做到行以客户为中心,保证客户能够享受到全面、快捷、优质的服务,尽量使用直接化以及简洁化的过程,避免过于繁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金管理业务能力的提升,对于农业银行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更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农业银行在积极开展现金管理业务的过程中,存在产品创新能力低和服务不够完善的缺陷,在这种情况下,农业银行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服务方案并优化业务流程,才能够提升自身现金管理服务的质量,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士余,张云,袁长清.《对公客户经理(结算与现金管理专业)》(2015年修订版).
[2]郝贵军.山东农业银行金库现金调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
[3]石旦真.阿坝州农业银行集团客户现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关键词:农业银行 产业集群 金融服务 优势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187-02
现代产业集群发展与金融的关系密切。一方面,现代产业集群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同于个体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更大,对金融服务方式的需求更趋多元,对金融服务的便捷性、成本和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现代产业集群化也为金融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集群化发展的产业通常为当地优势产业,政府扶持较多,未来成长空间较大,是金融机构重要的客户群,集群内企业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节约金融机构的运行成本。农业银行是地方金融巨头,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支持当地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这不仅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农业银行自身发展壮大的需要。
一、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是台州政府方向性工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台州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汽摩及配件、缝制设备、家用电器、医药化工、塑料模具及船舶制造等六大主导产业,部分区块已成为全国性的专业化生产基地。2011年台州市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进入全面启动建设,加快集聚发展的新阶段。加快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对于促进台州工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提升集群发展水平。加强与国家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衔接,重点加强对新能源、海洋生物、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以及装备制造等产业项目的培育,积极打造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嫁接,给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积极推进5个省级产业集群示范区和36个县市级产业区块的转型提升工作。全面贯彻工业投资导向目录,依照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着力促进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沿海产业带建设,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先进装备业和临港型工业,使之成为产业集群的配套基地。
2.以自主创新为导向,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技术创新方面,通过资源集中配置和政策资金扶持,引导帮助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加强产学研合作。建设主导行业共性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为行业内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在品牌创新方面,不断提升“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中国缝制设备制造之都”等区域品牌的知名度,推进区域品牌、行业品牌和专业商标基地建设,促使区域、行业、企业与品牌的良性互动,带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逐步推动“台州制造”向“台州创造”跨越。
3.以扶优扶强为抓手,优化企业规模结构。按照“上市一批、培育一批、改制一批”的总体思路,制订企业上市规划,落实企业上市措施,大力培育上市后备资源,稳步推进企业上市。引导企业采取并购、联合、控股等方式实施资产重组,整合区域内资源,实现产业链上的低成本扩张。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形成与大企业大集团相配套、相协作的中小企业群体,提升集群竞争优势,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融资担保、管理培训、创业辅导等专业服务。
4.以生产业为重点,推动结构优化。大力发展商务区、专业市场群、综合物流园区、城市综合体等与工业发展双赢配套的生产业项目,全力优化工业发展环境。推动企业主辅业分离工作,鼓励企业内部服务外包,促进设计、物流、营销、策划、技术等专业化服务发展。支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发展,提升行业研发水平。鼓励和支持股份制商业银行做大做强、做精做专,激活本地丰厚的民间资本,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5.以节能减排为载体,打造低碳经济。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谐共融”的总要求,加强节能减排,推行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全力推进生态台州建设。深入开展“四节”(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程建设,严控污染物排放。坚持节能优先,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现代产业集群的融资优势及风险分析
台州现代产业集群的特点,决定了融资的优势:
1.降低银行交易成本。由于企业集群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企业的产业特性比较容易把握,加上集群内部形成了比较紧密的分工联系,银行很容易从客户在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关联企业的状况等方面判断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由于地理上的邻近性,集群内企业之间往往比较熟悉,银行可以方便地从其他企业间接了解目标企业的相关信息。银行给同一集群的众多企业贷款,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监督都可以“批量”进行,可以克服银行给单个中小企业贷款时规模不经济问题。对于相同类型的企业贷款,通过业务流程的标准化,也可以大大降低每笔贷款的管理成本。
2.降低银行信贷风险。企业集群内企业的“地区根植性”有利于降低违约率。一方面,集群内中小企业是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和协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由特殊的社会网络相维系,依赖于集群专业化市场,迁移的机会成本高。另一方面,企业作为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如果有违约行为,信息会在其上、下游及同行间迅速传播,由于集群内企业间交易常以信用为纽带,信誉不好的企业交易成本高,在集群内很难生存。
3.增加了信息的对称性。减少了事前的逆向选择。集群内由于众多企业围绕某一产品系列发展,产业特性明确,而且由于地理接近性,银行对本地的企业状况比较了解,对企业信贷迫切程度熟悉,从而减少了逆向选择,增加了企业贷款的机会。
关键词:农业银行 农村金融 自治区
农村金融服务于“三农”已经是我国目前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工作的重点。其中,民族地区的农村金融改革又是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和发展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将极大地推动我国“三农”事业发展的进程,为“三农”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搞好民族地区的金融工作,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实现全国各民族团结、繁荣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边疆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
农业银行从建立伊始就与“三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是唯一一家在所有县域均设有分支机构的大型商业银行。面向“三农”,开辟县域蓝海市场,打造新的竞争优势,是农业银行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民族地区而言,尤其是对于自治区,分行作为全区最主要和最大的金融机构,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三农”、维护边疆稳定和落实中央治藏安藏方略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农业银行赢得了很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因此,开展农业银行支持“三农”金融服务发展研究,尤其是支持自治区这样的民族地区的研究,已成为当前非常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一、农牧区经济发展现状
是我国五个自治区之一,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区。现行的行政区划分为一个地级市,6个地区和 73个县(市、区)。到2011年,的农牧区人口占总人口的77.29%,以藏族为主,宗教意识和传统观念非常浓厚;城镇化水平不高,且人口分布很分散,尤其是还有一部分牧民处于游牧状态。和平解放60年来,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跨越和由封闭贫穷落后向开放富裕文明的跨越,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农牧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改善。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连续突破700亿元,从2009年来,连续4年实现百亿元增长。2012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45元,比2007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5%。但是,农牧区仍然是欠发达的地区,在发展的新阶段也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其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 农牧区经济增长速度相对不高,第一产业在增速和总量的增加上都不及第二、三产业。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4%;第二产业增长18.3%;第三产业增长11.6%。2012年,全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占比为11.4∶35.2∶53.4,第一产业占比明显偏低。
第二、农牧区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到2012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564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56元,城乡收入差距显著,农牧区居民消费水平远低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第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扩大。自治区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并没有改变城乡二元不平衡的经济发展结构。第一产业在增速和总增加量上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农牧民人均收入,依然远远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水平,城乡差距呈逐年拉大的趋势。
二、农牧区银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和金融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为推动的关系。按照理论,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农牧区金融是现代农牧区经济的核心。农牧区银行业的发展对于农牧区经济的推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除了农业银行始终服务农牧区经济建设外,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相继成立分行,首家地方性法人银行银行挂牌成立并逐步在地区一级设立机构,工、中、建行正将机构延伸至6个地区甚至县域,邮储银行机构已经覆盖多数乡镇,民生银行在林芝地区筹建设立林芝民生村镇银行。伴随着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初具雏形,农牧区银行业存在的问题日趋显现。
(一)农牧区自身资本形成不足与资金大量外流并存
对于自治区而言,农牧区自身资本形成不足,造血能力差,再加上资金大量外流,严重阻碍了当地农牧区金融业的发展。
地区经济主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投入和政策倾斜,且发展滞后;典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牧业自身的弱质性,均造成了农牧区资本形成的不足。首先,经济主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投入和政府大力的政策倾斜。地方财政长期“收不抵支”,中央财政在地方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大(见表一)。目前,自治区的财政支出依然主要依靠国家中央财政的补给。其次,自治区城乡之间差距明显,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是国家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形成的,且二元的格局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存在。二元化体制制约了农牧区生产方式的转变、阻碍农牧业比较效益的提高、降低资本投入回报率,削弱农村金融竞争力,导致了自身资本的形成不足。
再次,农牧业作为弱势产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其劳动生产率较低,导致了自身资本积累能力差。“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比较效益始终偏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第二产业的1/8和第三产业的1/4左右,与第二、三产业的差距不断扩大。”上述三点均导致了农牧区自身资本形成的不足,阻碍了当地金融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资金大量外流也是长期以来阻碍农牧区金融发展的重要问题。尽管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改善民族地区农牧业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及人民生活水平,但仍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系统性负投资”现象。“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邮政储蓄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等都不同程度的从农村地区吸走了大量资金,但并没有以同样的比例向农村地区贷款,通过财政渠道净流出的数额也较大”,导致了农村资金的大量外流,造成了农业、农村建设资金链的失衡。“农业银行县域网点存贷比为39.3%,比全行业平均水平低近20个百分点。”在自治区,截至2013年2月末,农业银行分行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861.74亿元、231.18亿元,存贷比仅为26.8%,资金外流现象严重。
(二)农牧区金融市场结构单一与地区差异不兼容
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及金融需求具有多样化特征,特别是当前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及整个国家正处在急剧的经济社会转型期。对于农牧区而言,单一的金融市场结构难以满足地区差异化的发展步伐。
在农牧区,不仅有传统的农牧业生产,也有发达的工商业;不仅有大量分散的小农业和牧业,也有发达的规模生产;不仅有封闭贫困的村寨,也有开放富裕的城镇。总体而言,地区差异较大,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三农”的金融需求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和多元性。任何单一模式的金融服务、任何照搬发达城市的金融服务都不能满足农牧区的金融需求。目前,自治区还没有完善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全区有银行业金融网点不到700个,三分之二的金融网点属于中国农业银行,在农牧区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是农业银行一家。但是,由于农牧区金融市场的集中度不断提高,农牧区金融市场缺乏充分的竞争,农业银行分行“三农”金融服务的作用仍然有限,其县支行及基层营业所虽然具有点多、面广的优势,但也存在管理半径长、管理难度大、经营成本高的劣势。其它银行机构很少涉及农牧区金融服务,有的也是刚刚开始,小额贷款公司仅有一家,涉及农牧区的业务量小,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农牧区提供金融服务功能有限。农牧区金融业务仍以传统存、贷、汇为主,信贷产品多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抵押贷款为主。竞争性的农牧区金融市场体系尚未形成,不能满足金融需求多样化的要求。
(三)农牧区金融服务集约化运作与分散性的金融需求存在矛盾
伴随着银行业金融服务集约化的运作,对于地域广阔且拥有大量农牧民的民族地区而言,有限的金融机构更加难以满足农牧区分散性的金融需求。不是所有农牧户都有强烈的贷款需求,但所有农牧户都有支付、结算的需求。面对农牧区分散性的金融需求,大多商业银行均以金融服务集约化的经营和管理模式运作,主要采取机构侧并、要素投入的集中来增进效益,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进而使商业银行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自治区全区土地面积为122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2.8%,农牧民占全区总人口的80%左右,且分散在区内大部分地区。“目前,农业银行分行共有378个农牧区基层营业所,平均每个基层营业所承担的金融服务面积达3174平方公里。”在自治区,金融网点少,离家距离远、存取款不便,是农牧区普遍反映的问题。集约化运作的金融服务与农牧区分散性的金融需求存在矛盾。
(四)标准化金融服务与少数民族用户民族化金融需求存在矛盾
在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具有典型的民族性,同时文化与经济和金融也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长期以来,在民族地区银行业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一直都难以满足少数民族用户民族化的金融需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这些风俗习惯表现在居住、饮食、服饰、节庆、婚姻、礼仪禁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决定了各民族对金融产品的认识、接纳和使用的不同。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只有做到尊重民族文化和,注重民族文化的学习,才能提供与民族地区实体经济适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目前,自治区大部分农牧区,金融机构网点在合同、票据和产品介绍等方面没有配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译本,很少开通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服务的业务窗口或配备精通双语的大堂经理保证少数民族居民展开正常的金融业务,这些都不利于银行业务在民族地区的顺利开展。
三、农行开展农牧区金融的对策和建议
农行有全区最大的金融网络,网点遍布城乡、资金实力雄厚、服务功能齐全,一直担负着银行业支持农牧区经济发展的重任。推出了符合实际的“钻、金、银、铜”四卡小额信贷、安居工程贷款、惠农卡等服务“三农”产品,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13年2月末,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861.74亿元、231.18亿元,较2009年末增长90.8%、122%,经营效益连年提高。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不良贷款余额2.44亿元,较2009年末下降39.9%;不良贷款占比1.25%,较2009年末下降1.66个百分点。其中,2010-2012年,累计发放各类贷款332.1亿元,涉农贷款143.4亿元,覆盖到全区90%以上的农户,有力保障了实体经济、居民消费和农牧区的合理资金需求。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的进入,对农牧区有限金融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在跨越式发展新的历史时期,能否抓住历史机遇,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分行自身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新突破,将直接决定农业银行在市场上的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一)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农牧区金融问题本质上是一种资金贫血问题,如果将整个农牧区金融问题由商业金融机构自发解决,优胜劣汰的经济规则必将导致农牧区资源的外流。对于农业银行支持农牧区发展而言,一定要加强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沟通对接,寻求理解,开展合作,争取自治区政府的政策支持。首先,农业银行应与自治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理开展“银政合作”,保持与地区公共财政系统协调发展,加大支持财政资金转移支付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改善金融生态的作用;其次,积极介入自治区“十二五”规划重点农牧区项目。对于在藏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重点农牧区建设项目和各地建设项目,争取自治区政府的政策支持,全面开展信贷服务。对已列入国家和自治区立项规划,还款来源有保障的农牧区重点项目,允许发放过渡性流动资金贷款,用于项目前期费用。
1.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与特征
近年来,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产品行业协会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参与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经营种类多且涉及领域宽,以种植业、养殖业与市场信息服务行业为主,具体来说,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1 以龙头企业为主的各类农业企业
该形式是以龙头企业为主,多农户参与且联结的一种经济联合体,近年来,我国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多,营业额也在不断增加。以宿州市第一轧花厂为例,该企业是以棉籽收购加工为主,集榨油与织布于一体的综合性加工企业,该企业充分发动带头作用,实行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签订生产收购合同,在经营中实行购苗、购料、防疫、赊欠、借贷的统一规则,大大提升了农民收入。
1.2 个人带动类型
一直以来,我国都支持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原则,包括种植、运输、农民经纪人等等都属这一类,目前,全国内这类型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数量在不断增多,多数都是由先富起来的农民带头,发动亲属、同乡等参与其中,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1.3 专业协会带头
与以上两种方法相比,这一类型由专业部分带头牵引,主要针对某一生产经营服务项目形成,将分散的组织集结在一起,实行统一经营,同时要进行技术指导,进而促进农民经济水平的提高。
1.4 农业服务部门带头
该类型主要是由乡镇农技、农经、林业与兽医站等部门带头,吸收大部分农户参与其中,为农民提供技术、产品购销等多种服务,促进农户进入到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同时也适应新形势,转变经济职能,拓展工作范畴,满足当地农村发展需求。从当前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情况来看,浙江、山东、上海等地对这一类型普遍认可。
1.5 发挥科技人才的优势
主要是发挥科技人员的优势,依赖自身力量,引进资金,组织各类协会组织,带领群众奔小康,以科研机构、中介组织为典型,实现一体化农技推广,促进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
2.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2.1 优化了农业产业化结构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同类生产与消费的结合,突破传统范畴,实现了资金、技术等要素的配置,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调整。北方地区简历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主要是围绕大豆、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为主导产业,占该地区合作社的90%以上,产业结构的调整效果十分显著,大大推动了该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
2.2 促进市场流通速度的加快
从有关的统计数据来看,近年来,各地的粮食外销率在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外效率也在提高,大大改善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市场流通速度。
2.3 使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深入
要想深入发展农业的产业化,关键是要突破传统的限制,形成利益的共同体,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中的专业农协,正是通过各类服务将生产、销售与加工等环节联为一体,实现双赢。
2.4 使交易成本降低
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各类经济组织都是根据市场的行业与农民签订了生产与销售合同,形成订单农业,降低了农民在市场交易中的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
3. 农村专业化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关键是为了服务农民,建立农民需要具备专业的特点及组织,推进农民的互助与合作,实现农民自我服务水平的提高,解决当前我国农民小户种植中的问题,但从其发展过程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完善。
3.1 扶持政策落实力度不够
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政府出台了各类的服务政策,但由于落实不到位,导致其在激烈的竞争中无法立足。
3.2 经济组织的实力不够
尽管随着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经济实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仅能维持技术服务,产品销售无偿或低附加值的服务内容严重制约了各种产业向广度与深度的发展,限制了协会发展,阻碍农村经济的进步。
3.3 对该组织的认识不够
很多农民与干部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多农民担心回到传统的合作社模式中,非常排斥这一组织,严重阻碍这一组织的发展。
3.4 缺乏带头人
从全国的发展情况来看,部分地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快关键是有组织者与带头人,但从总体发展情况来看,这样的带头人较少,导致合作组织难以建立。
4.解决当前制约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问题的对策
4.1 加大宣传的力度
利用现有的宣传手段,营造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良好外部环境,使社会对其都有准确且客观的认识,使农民自愿参与其中,将其作为农村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
4.2 加强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指导与扶持
要想实现产业化的经营目标,关键是需要政府参与其中,在当前的管理体制下,完全依赖农民解决多方利益关系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的引导功能,在资金、技术与信息上给予支持,保证其正常运转。
4.3 处理好各方的利益关系
这就要求建立契约机制、分配机制与监督约束机制,在管理中发挥各自的功能,解决好各方的利益关系,明确风险,保证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
4.4 加大带头人的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