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中经济生活论文范文

高中经济生活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中经济生活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中经济生活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生本教育;高中;政治;课堂;实践;兴趣

传统教学是以前苏联凯洛夫的“三中心”教学理论为根本,即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但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三中心”的教学论文受到了质疑,也带给师生学习方法和观念上的困扰。而且三中心论似乎让课堂失去了活力,学生学习压力加大,缺乏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依赖心强,这些都成为阻碍教育进步,阻碍学生成才的因素。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就要彻底改变教学思想,提出新的教学“三中心”论,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生本”。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才能将课堂交还给学生,才能让给他们思考、创新和发展的空间。

一、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1.设计符合学生喜好的教学导入点

导入点是课堂开启的敲门砖,是引导学生正式进入课堂学习的试刀石。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才能够在课堂开始就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给他们思考的时间,进而进入真正的学习当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政治教材的结合点,一般在课堂导入的时候,选择一些比较新颖的时政材料或者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在讲到“经济生活”时,政治老师可以引用生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引发学生讨论,从大家的评论中理解教学的主要内容。

2.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政治学习背景

实践能够检验真理,实践中也可以学习真理。在课堂教学当中,为了创造这种学习氛围,让学生有一个真实的环境去代入式思考,老师可以考虑创造一个环境,代入情感和角色,让学生去思考和成长。特别是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背景,更容易让学生联想到自身,从而提高对自己思想的影响力,提高教学有效性。例如在学习《货币》这一章节时,就要求学生能够联系自身来理解“价值”、“使用价值”的关系和含义。老师也可以创造一个“经商环境”,让学生去感受货币带来的便利,以及它对商品价值的影响。从货币的产生时间和变化为时间轴,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假定不同的时代去了解货币。这些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政治学习改观,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兴趣。

3.增加案例的趣味性并进行深入分析

案例分析是政治教学常用的手段,也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因为这种方式能够集中表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是他们对政治知识的一种实践。因此案例是政治课堂中的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材料,“生本教育”中,也应该将学生的地位体现在案例分析之上,也就是利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来进行分析,并拓展他们的思维。增加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可以让他们自己搜集并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学生能够在有自我意识的情况下,听取别人的想法,然后进行讨论,这样印象和学习效果都会更好。特别是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有自己的世界观和生活圈,他们接触到的人或事有交集,但是并不完全相同。让他们自己思考案例,提出分析,可以让其思维相融合,让学习范围更宽。

二、推广探究式学习,重视“习得”过程。

1.设计合理有效的探究过程。

学习不只是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后复习这样几个简单的步骤,否则产生的只是大脑皮层的记忆,是表面的,而不能对受教育者的行为和意识产生影响。老师要设计合理有效的学习探究过程,让学生得来知识的过程不那么“简单”,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总结和反思才可以的。因此,要将知识实践运用到解决问题之中,特别是在高中政治中有很多关于货币或者是法律的问题,完全可以在生活中有很好的应用。比如将货币一章节延伸到储蓄、购买股票、债券等问题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进行具体的了解,甚至可以模拟此过程。从而了解货币的价值和虚拟财富的运作,这对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是很有帮助的。合理有效的探究过程还要注意其操作的难度,要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降低难度是很好的办法。比如在学习“生活与哲学”这一章节的时候,不要用太难的哲学故事来让学生感到“云里雾里”,而要用比较简单的故事让学生感觉到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比如“田忌赛马”等简单的成语故事,就可以让学生总结从故事中感悟到什么,它和实践有什么关系。这样刚刚接触着哲学的学生找到了自己熟悉的影子,顺着这个线索前进就能了解哲学的奥秘。同样在教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理论时,也可以用生活中简单的例子进行教学。之后在复习课上时,可以适当增加任务难度,引发深入的思考。

2.形式多样的探究方式

探究形式对探究结果又很大的影响,没有一个探究形式是经久不衰的,而且长时间采用一种方式也容易造成师生的疲劳,影响教学效果。采用多样的探究方式,如辩论赛、小组比赛、演讲、时事讲堂、社会实践等形式。高中生集中表现出自尊心强、好奇心重、好胜心强等特点,因此教师要利用他们的这些心理,通过竞争、实践、独立和合作的形式让探究过程丰富多样,百花齐放。一方面学生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政治知识,另一方面也对他们的品德产生良好的影响。探究方式还是一种学习手段,长时间的熏陶能够让他们的学习能力更强。如果想要给学生更多的自,就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方式,确定之后再去完成任务。

另外,在教学探究形式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自我教学”。因为政治是一门人文性的科目,也就是说一些知识点是在我们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所以学生通过预习之后就能够对教材有所了解,让学生站在讲台上讲课上。既给他们一个自我发挥的机会,也让他们能更好地学习和体验。学生的成长和老师的引导是分不开的,不管何种探究方式,老师都要做其中的灵魂人物,引导而非指导进行探究活动。保证政治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突破传统,多样化政治课堂。

作为政治教师,应该是课堂的向心力,对学生的教育要采用引导和吸引的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保证他们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兴趣点为政治教学的实践点,以学生的学习程度为课堂的进度标尺,以学生的学习意愿作为教学方式的首要考虑。充分利用教材,结合生活经验,让政治课堂更加开放、更加创新、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第2篇

【论文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教学手段创新;理论联系实际

近年来在高校政治经济学公共理论课的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效果欠佳、课程不受欢迎,学生不想学、老师不愿教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1)政经“过时论”和“无用论”的影响。许多学生都认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创立的,对于现代市场经济已无指导意义,而且政治色彩浓厚,理论抽象,学之既无用处又无趣味。加上政治经济学通常在大一开课,学生们忙于应付英语、数学两门基础课,更不愿意将精力放在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上,上政经课看英语书、做数学作业的大有人在。(2)西方经济学的冲击。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经济学的涌入,西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认可,而且其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作用,但与此相应中,政经理论的抽象、与现实的脱节,使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应用西经代替政经,这更降低了学生学习政经的积极性,虽然目前的情况是政经与西经并存,但学生对西经的重视已明显超过政经。(3)教材原因。现行政治经济学强调的是规范分析,从理论到理论,抽象、枯燥,缺乏吸引力,教材内容与现实有较大差距,对实践缺乏指导能力。而且大学政治经济学部分内容与高中经济常识有重叠,容易让学生产生“吃剩饭”的感觉。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如何把政经的基本原理与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现实及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使之成为令我国高校大学生信服的政治经济理论,是每一个政治经济学教师应担负的责任。为提高政经教学的质量,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在政经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把基本原理讲清讲透,为学生打好理论基础;其次要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和处理现实中存在的经济问题。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密切联系实际,我国目前已在市场机制的建立、国企改革、所有制结构及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教学中可联系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问题、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问题、下岗与失业问题、社会资本运动中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及宏观调控的必然性和调控方式、手段的改革等问题来阐述理论,让学生切实感到政经理论的有用性。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与传统观念和理论相悖的问题,例如,传统观念认为资本和剩余价值都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社会主义没有资本,也没有剩余价值,而实际上,两者都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范畴。只要商品经济存在,资本和剩余价值就存在。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否则会使政经理论与现实相背离,缺乏说服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根据改革开放的现实,把深奥、抽象的经济理论通过运用贴近现实、具体易懂的实例来阐述,使理论与实际相融合,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空洞的说教,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而在案例教学中要注意的是,首先案例应来源于现实生活,真实生动,与理论联系紧密,让学生觉得简单易懂;其次案例必须是通过对收集来的大量素材进行筛选和提炼而得的,要具有较强说服力与代表性,符合教学要求,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二、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吸引力与时效性

1、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气氛。课堂气氛对教学有极大影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课堂上师生间不沟通、不互动,是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的。必须使用各种手段,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启发他们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首先可采用“提问式”教学及安排课堂讨论。当代大学生知识丰富,思想活跃,渴望沟通和交流,有较强的表现欲和探求欲,必须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可根据具体内容,在讲授前首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讲到劳动力商品的问题时,可以提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是否是商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再引导学生去认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和内涵,然后与我国劳动力现实情况相结合,最后得出结论。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其次课堂讨论也是使教与学相互促进的一种重要方法,特别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课堂讨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但在组织课堂讨论之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题目的设定、资料的收集、论点及论据的组织和课堂讨论形式的设定等。成功的课堂讨论可以使学生在热烈的课堂气氛中加深对一些基本原理的掌……

2、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参考资料,扩大有效信息量。对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足够的信息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要重视指导学生阅读课外参考资料,鼓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例如,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著名经济学家的代表作、反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实践的书籍等,鼓励他们阅读相关报刊杂志,通过这些书籍报刊杂志的阅读,扩大学生的信息来源。

3、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过时。要达到直观生动的教学目的,多媒体教学是最好的方式。它可通过文字、图象、声音,形象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加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但多媒体教学也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加强对多媒体教学的研究,提高制作多媒体软件的水平,并收集多媒体教学所需的图像资料等。

三、处理好大学政治经济学与高中“经济生活”课程的衔接关系

第3篇

【关键词】文本栏目 课程理念

相对于大纲版教材和96版课标教材,2004年后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通常简称为新教材。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从2004年开始实验到现在全面使用已近十年,使用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经历了一个探索――尝试――适应――熟练的过程,目前大多基本定型。高中思想政治四本必修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下同)在体例编排和呈现方式上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材有着根本性的区别,目标生成方式变原来以“学科体系为主导”为“能力发展为主导”,教学组织形式变原来以“教书过程为主线”为“学习过程为主线”,整个教材的内容结构以不同的文本栏目呈现出来,课文图文并茂,语言简明活泼,不同文本栏目都有着不同功能,对应着不同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对各类不同的文本栏目的处理五花八门,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直接违背的做法大量存在,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类:

一、传统式使用教材的文本栏目

一些老师不了解新课程实施的外在背景和真正意图,无视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的区别,不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特别是一些中老年教师,习惯于穿新鞋走老路,对课本上的所有文字材料一视同仁,像对待传统教科书一样一丝不苟地“教教材”。他们把学生看成是一张白纸,认为学生对所学内容都是一无所知,知识都应来自教师,来自教科书,所以面面俱到,逐句逐段讲解课本上的所有文字材料,课堂内容冗杂,教学形式单一,抱怨课时不足,课堂效率低下。

二、功利性使用教材的文本栏目

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实际教学中对教材中的文本栏目做功利性处理的现象大量存在,凡与考试有关联的就讲就学,与高考关系不大的文字材料一律不用,斩头去尾,自认为是“高效教学”。也即只要正文,不要辅助文,只要宋体字正文,不要仿宋体正文,只要知识原理,省略自主探究,要学生平时死记硬背,考试照搬照抄,完全无视能力培养和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

三、机械化使用教材的文本栏目

实际教学中不敢越教材雷池的现象也比较普遍,不明白教材只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学文本,只会严格地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和结构进行教学,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敢对教材的滞后性内容进行调整补充,不愿耗费精力重新选举新的探究性材料,不想结合本地实际开发“校本教材”。

四、放任型使用教材的文本栏目

也有一些年轻教师或者是一些比较赶潮流的老师,想到思想政治课需要革新,也尝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这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在探究材料的选择时,随意性强,针对性不够,准确性不到位。有的带动和引领学生勉强,有的哗众取宠背离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有的根本就没有可读性和可教性,偏离了课本的主体内容,忽视了“双基”的落实。

新教材的文本栏目主要由单元管涌图、导言、框题、目题、活动导入、仿宋体正文、宋体正文、辅助文、单元综合探究等组成,下面我们先重点了解新教材课文中正文和辅助文的分类、功能和对应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的正文,既包括课本中的宋体字文本,也包括穿插其间的仿宋体字文本。其中正文中宋体字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事实、基本结论做规范性表述,承载着教学内容、目标设置与评价的基本要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学中必须突出其主体内容地位,特别是加强对重难点的突破,引领学生重点解读、理解和掌握。对这部分内容重视和处理一般没有异议。

仿宋体正文主要是课本中虚线框内的内容,也包括每个单元后的综合探究内容。主要功能是创设情境,为体验教育提供平台,为知识生成搭建载体,改变了原来政治课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的传授,学生缺乏思考、体验、感悟的氛围和机会倾向。正文的仿宋体部分,本身也是内容目标的有机构成,是完整地实施教学和评价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还注重提供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径、运用资料的方法和共同探究的策略,并提供解释各自想法的机会,是实施过程性目标的主要载体和环节。教学中必须灵活而有针对性地使用这部分文本栏目内容,要做到探究为教学主体内容服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综合探究内容,应视为每个单元的实质性内容,它巧妙地把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入课堂,引用到练习中,既深化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又推动了学生新型学习方式的建立,教师务必要重视,不能因为这部分内容与考试关系不大而一言带过。

新课程教材中还设置了辅助文,除了正文之外的其它辅助学生自学,让学生阅读、扩充的文字内容为辅助文。辅助文原则上不属于教师教学的内容。目前使用的教材中,《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辅助文主要有:“专家点评”、“相关链接”、“名词点击”等,《文化生活》以及《生活与哲学》的辅助文还分别增设了“文化名人”和“名言”等。辅助文的主要功能在于丰富教材的信息量,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同时关照到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生的差异,为教师的多样化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提供了可靠的素材。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更加灵活地处理,既可以让学生自学,也可以在课堂上拿来作为达到教学目标的辅助手段。

新教材还普遍使用了引言、活动导入、综合探究等丰富多样的文本栏目,也淡化了“作业练习”,这样编排就是要让课本实现由“教本”向“学本”的转变,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趋于独立,最终摆脱对教师和书本的双重依赖,成为学习上能够自主、人格上能够自立的人。

按照教材编写委员会的意图,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努力去改变现状,力求在使用新教材时更能体现新课改的理念,逐步规范我们的教学行为,以期更好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

(一)进一步明确新教材文体编排的客观依据

不同于传统教材从概念、定义入手引出观点、原理,新课程教材遵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对于缺乏实际生活阅历的中学生来说,总是从一个个具体的生活情景入手。教材中的宋体正文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主要属于理性认识,仿宋体正文即“探究活动”内容主要提供事实材料、举例分析、提出问题,属于感性材料,两者关系密切,都是学生应当掌握的内容。从认知角度看,属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相关链接、专家点评、名词点击等辅助文中,既有感性材料,也有理性认识。还有大量图片、漫画等感性知识材料,这些都改变了原先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的推导式的编法。实践证明,遵循认知规律的课堂生机勃勃,学生感受加强,课后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明显提高,其实就是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人性化教育、生活化教育和发展型教育的特点”。

(二)进一步强化过程性评价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是一门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它不仅担任着对学生的教学工作,更是担任着学生的德育工作。《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要求,“采取多种学习评价方式”“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新教材在每个框题的第三目都设置了情景回归的内容,除了进一步阐明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原理外,还具有提高学生素质、寻求与学生情感共鸣的功能,这正是思想政治德育功能的重要体现。政治教师要用好这部分内容,就应在平时多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结合这一内容,采用课堂发言、撰写论文或随笔、做读书笔记等,甚至可以结合学生在班集体中的行为表现,给予中肯的精致的评价,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这些都有利于让学生重视学以致用,重视言行一致,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和发展。

(三)进一步开发新课程资源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规定,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要发挥主体作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利用课程资源,有效实现特色开发。教师既可以完全根据教材的设计进行教学,也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补充其它活动内容或采取其他的方式。由于思想政治课本本身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教材所提供的材料难免会有滞后性,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其中的内容,力求使用最新的素材,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对于仿宋体正文,更是要灵活运用课本的现有资源,对一些比较容易理解或是探究内容太多的探究活动,可以省去或精选其中经典的材料,而对于一些会让学生产生混乱、模糊和怀疑的观点、原理,则应通过实际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经历中留下深刻印象,对于教材中时效性不强、冲击力不大的探究材料应作调整和扩展,尽量多创设有震撼力的情景材料让学生去体验。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开发和使用其他更为广泛的课程资源,各种多媒体资料、网络课件,本地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都可以成为丰富学生的眼界和阅历的生动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

(四)进一步理解新课程理念

相对于传统教材而言,人教版的思想政治新教材注重“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让教材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凸显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更加关注教育对象,关注他们的成长环境和自身需要,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和阶段特点,关注他们的知识能力和价值取向,真正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遵循学生感悟所应经历的思维路径,领悟教材体例编写和设置所铺就的教学与学习轨道的路基。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引领行动。文体编排、过程评价、课程资源的变化只是表皮,只有教师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并富有智慧地去实施,才会有真正意义的新课程。

【参考文献】

[1] 傅道春. 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

[2] 程振响、吴永军. 课程教学理念与实践引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3] 至少非. 新科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4] 高玉华. 1992年以来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改革研究.

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课堂教学;全纳教育;教育均衡

继“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两大教育思潮之后提出的“全纳教育”,即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所以,全纳教育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

全纳教育倡导的教育人权观、民主观、平等观、价值观和课程观与我国正在进行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就课程教学观而言,全纳教育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和能力需要。课程应适应学生的需要,而不是学生适应课程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接纳关注所有学生的积极学习和参与,根据不同学生的特性,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然而目前我国学校的教学模式是班级授课制,作为政治学科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同一教学内容却要面对知识、情感、能力差异很大的数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也就谈不上均衡发展。

2012年张家港市教育局将“全纳教育、成就未来”确立为教育服务品牌。该品牌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断完善教育体系,着力维护教育公平,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值此,“全纳教育”、“教育均衡”、“教育公平”这些平时只有教育专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样激起了一线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品质,践行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研究热情。笔者也结合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尝试就思政课堂实践全纳教育,实现学生均衡发展这一重要课题进行了探索。

一、兴趣激发——贯彻全纳教育的前提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有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挖掘教材的内涵,拓展教学资源,使学生处于心愤口悱的状态,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激趣策略。例如“故事引趣”,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选用一些精彩动人、贴合生产生活的事实资料、趣闻轶事来进行教学,这能使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堂活跃起来,更能启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陶冶情操。为了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我们还可以用“妙语激趣”,用一些脍炙人口、内涵深刻的经典名言和诗词警句,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在讲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笔者还运用“歌曲增趣”,全体师生共同陶醉在《爱我中华》的歌声里;在讲解“中华民族精神”时,用《众人划桨开大船》来活跃课堂,让学生领悟中华民族是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一切困难的。采取种种引趣、激趣、增趣、保趣的手段和措施,都是为了让我们的教学内容更适合学生的需求和需要,让我们的教学方法更易让学生接纳,从而增强他们对政治课的学习热情。而有了这种热情,才能真正能让学生参与进来,为贯彻全纳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情境创设——落实全纳教育的关键

教学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教师若能选择好时机创设适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因为包含着未知因素的新问题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能在学生中引起认识上的争论,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究,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求知欲。相关研究证明,在一定情境中的学习,能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并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其他情境中进行再应用。只有在真实情境中体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学生才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现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比以往更灵活、更贴近学生生活、更能锻炼学生的能力。但除了《经济生活》中的部分内容学生有亲身体验外,很多理论对于高中生来讲还是比较晦涩的。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引入生活实例、有趣的故事、影视作品、名人轶事、小品笑话等,来增添内容的解读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思想政治课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教师要多创设一些实践情境,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润物无声地受到感染和教育,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小品表演、辩论比赛、撰写政治小论文等,通过让学生编排、表演或搜集辩论材料,鼓励全班学生都参与进来。这样做既符合新课改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合作与表演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教师也可以从中发现了一部分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肯定和鼓励,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真正贯彻落实课堂教学的“全纳”理念。

三、多媒体运用——优化全纳教育的有效方法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了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众所周知,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仅可以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显示知识背景,而且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把学生带进网络世界,使枯燥乏味的政治课堂变得形象生动,实现群体教学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教学信息反馈、分析、计算机决策相结合,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健康发展,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在政治教学中适时适度用多媒体敲响这“第一锤”,可以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求知悬念,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从而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分析、理解和创造的能力,提高教学实效。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广泛、持久、深入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优化全纳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热点追踪——增强全纳教育的实效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实践性、思想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事热点的政治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另外,政治课作为一门重要的德育课程,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仅靠课堂教学内容是远不够的,必须把学习触角延伸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使政治课内容更丰富、充实。课堂教学与时政相结合,联系社会热点教学,是实现政治课有效教学的好方法。教师注重从报刊、杂志上摘录和搜集一些教学资料,坚持天天组织学生看电视新闻节目,浏览报纸并抓住时机把当前社会热点和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强化教学实效。例如,在学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这一内容时,笔者先让学生观看国庆60周年阅兵的录像片断,由于这是学生关心的事件,因而他们很快就被军人整齐雄壮的姿态所吸引。这时,适时提出问题情景:你们知道他们经过多长时间的训练才达到如此整齐如一的效果的吗?他们这样做仅仅是为了给首长检阅么?再及时介绍一些背景资料,使学生理解以国家利益为重,就是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有时甚至还要牺牲一些个人利益。事实证明,这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再如,在学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时,笔者呈现了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及“天宫一号”飞船顺利完成太空之旅这两大时事材料,学生们为祖国取得了这样的成绩而感到骄傲,激发了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可见,在思想政治课这一德育教育主阵地中,时事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全纳教育实效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总之,每个学生都在发展,程度不一;每个学生都在进步,跨度不一;每个学生都是合格的,只是评价标准不一。在思想政治堂课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适应全纳教育的要求,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让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唯有此,我们所追求的素质教育、全纳教育、均衡发展才能将曙光照进现实!

【参考文献】

[1]刘秋芳.论全纳性教育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

[2]黄志成等.全纳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小波.全纳教育对普通教育的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2003(5).

第5篇

论文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系统地阐述了信用理论,指出了信用对商品经济社会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重温这一理论,对分析我国当前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发展的现状,探究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构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中对信用理论作了系统的阐述。重温马克思的这一理论,结合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一、马克思的信用理论

(一)信用的界定

信用不但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原始话题,又是市场经济的现代命题,它是企业经济行为的立足之本,也是经营者涉足社会的“通行证”。信用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包括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以借贷交易为核心的经济范畴。从经济范畴看,信用是建立在双方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一种无须立即付款就可以获得物资(商品)、服务或资金的能力。

马克思认为,信用是一种有条件的信任,是一种独特形式的运动,是一种经济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对此,马克思有明确的说法。一是马克思表示赞同地引用了英国经济学家图克.托马斯对《对货币流通规律的研究》一书中的一段话:“信用,在它的最简单的表现上,是一种适当的或不适当的信任,它使一个人把一定的资本额,以货币形式或以估计为一定货币价值的商品形式,委托给另一个人,这个资本额到期后一定要偿还。如果资本是用货币贷放的……那么,就会在还款额上加上百分之几,作为资本的报酬。”[1]这表明信用是建立在双方互相信任基础上的,并且以偿还为条件。二是马克思在分析生息资本在贷出者和借入者之间的运动时,明确强调,信用是具有独特形式的价值运动。他说,“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地就是贷和借的运动即货币或商品的只是有条件让渡的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2]因此,信用的发展是随着商品交换关系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进而当货币作为一般商品交换媒介的时候,在交换过程中出现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购销、赊销经济行为。随着生产资料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信用制度就演变成一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因而是一个自行扬弃的矛盾,这个矛盾首先表现为通向一种新的生产形式的单纯过渡点”。[3]当然,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要求扩大再生产,要求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本的相互运动,这样,原有信用制度的私人性质就必然促使它转换成同社会再生产相适应的性质。

(二) 信用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马克思的信用理论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信用制度的演变和发展,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信用制度既是商品经济运行矛盾的产物,同时,也是推动商品经济矛盾运动发展的工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复杂,商品经济运行的矛盾也更加错综复杂,这客观上要求社会按照社会化规律组织生产。特别是机器大工业的形成和发展,使单个资本受到限制,社会化生产要求突破单个资本的限制,

收稿日期:2007-05-12

作者简介:金兆怀,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资本论》与市场经济。进行资本积累,信用制度可加剧资本集中,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社会再生产起到助推作用。其具体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信用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平均利润的形成。信用的发展,有利于资本集中,加速商品生产的竞争和资本流动,从而有利于在行业内部形成商品平均价值,进而在全社会形成平均利润。马克思认为,只有信用才永远起着资本转移的杠杆作用和均衡利润率的作用。第二,信用制度的建立,降低了流通费用,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定量的资本在统一的生产过程中必然形成一部分流通费用,受资本目的的支配,商品生产者总是尽可能减少流通费用,以增加剩余价值。信用的形成有利于生产者之间相互赊购商品,能够节约流通费用。第三,信用制度推动了股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股份公司是适应于社会化大生产的资本组织方式和运行方式。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极度发展的结果,是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财产所必需的过渡点。”[4]信用制度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单个资本”的限制,有利于有效利用社会资本形成股份公司。第四,信用制度的建立,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信用发展使少数人可以利用社会资本进行风险投资,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社会经济新的增长点,推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马克思在论述信用对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起加速发展的同时,也分析了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延缓社会生产的消极影响。第一,信用潜藏着经济危机发生的危险性。在经济发展中,由于信用突破需求的制约、拉动需求的增加,造成对商品的虚假需求,表现为虚假信用,这样在再生产过程中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一旦经济发展中泡沫破裂,整个社会债务链破坏,只有现金支付才有效,就不可避免地引发经济支付危机。第二,信用还容易导致对资源配置的失灵。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和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信用,甚至把挥霍作为展现个人财富从而获得信贷的手段。这样就出现债务人不是把债务用于生产、创造财富,而是把它用于消费,自然就会出现许多应该是产业资本却在人们迅速致富的心理驱使下造成资本浪费。

二、我国当前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备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在中小企业管理过程中,许多企业自身信用状况严峻,信用管理水平低下,致使经营风险增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信用基础薄弱。众所周知,企业的自有财产是按照承诺偿还债务的信用基础之一。但由于我国目前中小企业投资主体较为单一,经营管理相对粗放,产品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不佳,亏损面大等,导致了产品质量不高、企业偿债能力不强,企业信用基础十分脆弱。

2.部分业务人员素质低。这里的素质包含两方面:一是指部分业务人员思想道德素质低。表现在业务员私心过重,损公肥私思想作怪,为了一己之利,不惜损害企业利益,与客户相互勾结,使企业蒙受损失。二是业务素质低,敬业精神差,对客户的资信状况、履约能力等不作深入调查和研究,随意将企业产品赊销给客户,遇到资信状况和履约能力差或恶意欠费的客户,使企业蒙受损失。

3.企业内部信用管理观念不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观念不强的一种倾向是,当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坏帐数量急剧增加、以致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时,企业领导不是从根本上去加强企业的内部信用管理、提高内部信用管理水平,而是从表面上去改变结算方式,只采用现金交易或信用证交易,以提高货款收回的保险系数。其结果是应收账款减少了,销售风险降低了,但是信用好的客户也受到不应有的牵连。久而久之,企业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另一种倾向是,企业只顾交易数量和提高销售额,不管对销售风险的控制,不管客户信用状况,只要有市场就大量赊销产品。虽然企业的市场份额提高了,但企业应收帐款及坏帐也增加了,以致企业销售越多,则亏损得也越多。这两种倾向都反映出企业治标不治本,没有信用管理意识或信用管理观念不强。

4.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机构不健全。我国很多中小企业没有专设内部信用管理机构,还是沿用过去的机构模式。表现在有的企业将信用管理作为财务部门的一项附属工作,在企业的信用管理上,表现为只负责结算和应收账款的记账上;也有的企业把企业信用管理放在销售部门,虽然销售部门了解客户的情况,但为了完成自己的销售任务,搞好与客户的关系,销售部门也不可能履行好信用管理应有的职能;还有的企业为了加大企业的清欠力度,专门设置了“清欠办”之类的部门,但由于一些职工本身素质低、敬业精神差,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择手段,不但不能完成工作,反而还与客户发生不必要的摩擦,使企业不该失去的客户也离开了企业,企业因此蒙受巨大损失。

5.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机制不科学。中小企业的内部信用管理机制不科学,主要表现在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上。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存在三种模式:其一是销售部门负责订货和发货,财务部门负责记账和结算的模式。这种模式对应收账款没有具体的责任人,出现了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真空,风险失控。其二是销售部门进行业务承包,既负责产品销售,又负责对客户清收货款,财务部门只负责记账和结算的模式。这种模式比第一种模式有所进步,至少对应收账款有具体的责任人,但销售部门的主要任务是销售产品,盲目赊销在所难免,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往往有其名无其实。其三是财务部门负责清收货款、销售部门负责定单和发货的模式,由财务部门对销售部门进行控制。在这种模式下,财务部门为了降低风险,就要求大量采用现金结算方式;而销售部门为了完成销售任务,却要求采用赊销方式。这就必然会造成财务和销售两部门出现矛盾和冲突,财务部门控制严格,不利于销售部门开展工作;控制不严,这种管理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构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是增强中小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疏通和扩大其融资渠道、保持其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在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的创造和建设上可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快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构成是单一业主制、合伙制企业和股份公司制中的有限责任公司,前两种企业制度的一般特征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二为一;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简单化,管理人格化;不具有法人地位的中小企业,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企业制度决定了信用主体,企业制度有缺陷就难以培育可信赖的信用主体,管理有随意性就无诚信可言。因此,健全企业制度、规范治理结构是提升中小企业信用能力的必要选择。

2. 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素质。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产权不分,经营者和管理者同属一人,经营者对企业信用的影响非常大。首先,企业内部信用制度的建立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认识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只有当领导者认识到企业建立完整的信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以及会给企业带来的潜在收益时,该项制度才会最终执行。其次,一个企业的形象是由它的员工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其中经营者的作用尤为重要,可以说,经营者个人的信用是企业信用的基础。因此,中小企业经营者首先要树立诚信的理念,充分尊重债权人的权益,真正在社会上树立起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形象。

3. 形成良好的信用记录,树立信用形象。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逐步完善,一个企业的信用记录将会越来越容易得到。因此,中小企业应该遵纪守法,遵守承诺,按时偿债,形成良好的信用记录,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首先,中小企业要依法建账,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要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不得账外设账,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禁止一切弄虚作假的行为发生。其次,中小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及时足额缴纳应缴税款。再次,中小企业应该按时偿还银行的债务,严守与其他企业建立的合同,遵守承诺,不随意毁约,以获得社会大众的信赖。

4.在竞争中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正确确立企业的发展前景。首先,中小企业只有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生产、销售合格产品,才能在消费者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其次,中小企业应该正确地分析和判断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能力及发展趋势,选择正确的企业发展策略,在公众面前显示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对于一个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即使目前它的规模比较小,资本并不雄厚,但是它良好的前景会使银行、贸易伙伴等利益相关者相信它将来能有偿还的能力,从而愿意贷款给它或者与它进行商务上的往来。

第6篇

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立足全球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的大局、切实加强货币政策国际的协调、共同承担风险,才有可能度过难关,实现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恢复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这是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的根本所在。但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在货币政策协调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应对金融危机的协调与人们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独立的矛盾也进一步显现出来。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未缓解和全球经济形势变数增多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把握货币政策的导向和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依然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问题。

一、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的博弈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和深化,加大了经济、金融领域国际协调的力度,拓宽了协调与合作的范围。然而,在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面前,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博弈相碰撞现象的存在,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2008年11月和今年4月的G20伦敦峰会上,国际社会就加强国际协调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提高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和发言权达成共识。同时,中国提出的各国共同承担责任应对金融危机,以及解决全球经济发展的失衡问题,保证发展中国家充分享受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得到普遍认同。因此,从世界各国共同利益层面看,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过程中,各国利益与权益的平衡,需要通过国际协调来实现。然而,在现实国际经济与金融环境下,由于西方一些国家的国家利益被无限“放大”,各种关乎国家利益的重大分歧难以调和时,国际协调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协调的有效性,形成了国际协调同国家利益博弈的碰撞。不可否认,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在客观上给世界各国经济与金融带来了严重的冲击,每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都受到伤害。在金融危机加剧和经济衰退预期加重背景下,采取适度的措施和手段应对并不为“过”,也十分必要。但另一方面,如果是在国家利益对抗性竞争中运用转移危机的政策手段,在损害他国的前提下推行具有强烈保护主义色彩的金融货币政策,就另当别论了。

按照博弈论(GameTheory)理论的核心内容,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各国货币政策的选择是各国不同利益的博弈,同时也是在国际协调与合作下参与国际事务中各国共同利益的博弈行为。国际协调与合作是为了实现世界各国共同利益,而国家利益的博弈反映的是国家核心利益不受到伤害。从当前不同货币政策取向和摩擦引发的国家间利益博弈现象看,如果不同货币政策博弈波动面扩大,只顾及国家利益至上而不考虑世界各国共同利益,国际协调的难度就会越来越大,国际社会非均衡局面也会进一步扩大。由此,当前有关国家货币政策的主流导向引发的一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

当然,从博弈论的观点出发,在金融危机情形下的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博弈的碰撞,并非金融危机特定的产物,其发轫的内在根源在于世界各国在通过相互协调与合作过程中为国家利益的实现而产生的普遍现象,体现的是国家利益与世界各国共同利益的深层次关系。因此,在国际社会中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博弈的碰撞不仅由来已久,而且将永远存下去。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后,美联储便开始了直接购买商业票据的货币政策操作,并将其债权转给美国财政部,再由财政部以减免企业债务的形式,向这些企业和金融机构注资入股。由此可见,美国“救市”计划的部分是依靠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联合行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减免票据、券债等债务的形式推行“救市”计划。特别是继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购买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和1.25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证券后,3月23日美国又推出银行“解毒”计划,以处理金融机构的“有毒资产”问题,其目的均是为了进一步释放流动性,货币政策的重心向“定量宽松”政策倾斜。美联储陆续出台回购国债和回购“有毒资产”的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同时,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等西方央行自行实施的购买公司债货币政策也已相继出台,由此美国等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重心向“定量宽松”政策倾斜更加明显。美国等西方国家“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是通过扩大货币的发行量大规模增加对资本市场货币的供应,以及维持金融业表面的稳定和流动性,是典型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体现。这一货币政策的核心——即为缓解货币市场流动性紧缩“有限度”地对货币的发行“松绑”,增加货币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扩充资本市场规模,加大流动性;政策的导向是在金融与经济双重危机情况下,通过货币政策手段“激活”资本市场,并以此带动实体经济的恢复;政策的实质是所谓“定量宽松”,就是货币当局“开闸放水”,开动印钞机大量发行货币的一种借口,2009年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借用“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说辞来印钞票购买国债行为的实质,正是这一货币政策最核心内容的体现。因此,“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被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是货币当局采取的一种“保护主义”政策,与贸易保护主义的性质有相近之处,同属于经济领域的“保护主义”,体现的是国家核心利益,而不是世界经济与国际金融全局理念。

“定量宽松”货币政策,通常是在经济和金融状况恶化、降息空间没有余地的情况下,利率调节难以发挥显著作用时推行的一种政策。今年以来,西方各国通过购买各种债券,向货币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干预方式与前期利率杠杆的“传统手段”不同,是货币政策的“非传统手段”。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当前西方国家的“定量宽松”政策是在前期“传统手段”效果不显著,甚至“失灵”的特殊条件下“极端”的选择。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欧洲、日本等西方国家陷入了实质性的全面危机,连续降息的宏观经济调控“传统手段”一度被西方各国频繁使用,但不仅至今效果仍不显著,而且降息的空间已经微乎其微了,降息这一宏观经济调控“传统手段”已然使用殆尽。因此,利率杠杆的“传统手段”在用尽后,西方各国政策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少,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西方推行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自然浮出“水面”,被多数专家和学者定论为当前西方经济与金融环境的产物。由此,一方面表明不仅当前西方经济与金融恶化状况仍未改善,而且目前可选择的刺激经济和活跃市场的“良药”已经不多,一旦连“定量宽松”政策都难以奏效,达不到政策目标,西方国家经济与金融形势将何去何从令人担忧;另一方面表明当前西方国家经济与金融政策并非协调一致,“定量宽松”政策只是西方各国根据各自的现实经济与金融状况采取的中短期行为,一旦形势发生新的变化西方各国经济与金融政策上的“摇摆性”将进一步体现,经济与金融政策的导向将有可能“迷失方向”,西方国家将如何协调经济与金融政策,能否在政策上达成共识令人怀疑。

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情况下,西方国家经济刺激计划中的金融政策以及“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出台,内容和性质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较强的保护行为的操作性,最为核心和耐人寻味的是国家利益博弈的政策取向。另外,如果美国等西方国家不适度掌握货币的投放量,极有可能会“培育”出新的资产“泡沫”,并引发新的类似于通胀、货币和信贷危机。事实上,美国等西方国家金融危机的蔓延过程更像是不断“转嫁”危机的过程。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救市方案和政策手段,既有“转嫁”危机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又有货币政策上不负责任的放任货币贬值的嫌疑,是国家利益至上理念的充分体现,与世界各国不断开展的国际合作背道而驰。从经济学的博弈论(也称为对策论)含义看,不同政策的出台是带有一定的对抗性,在现实经济生活不同政策的博弈无处不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应对金融危机不同货币政策的博弈,在当前金融危机的环境下经济领域的博弈更为盛行,其中西方“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倾向,就是经济学博弈论的典型理念,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由此可见,尽管全球性金融危机超越了国家范畴,国际协调的加强显得更加必要,但在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协调中,由于牵扯到各方利益问题以及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的博弈和碰撞在现实国际社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的博弈和碰撞,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将如何演变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际金融与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如果国际金融与经济形势继续恶化,特别是如果西方国家迟迟不能从危机中摆脱出来,西方国家将有可能进一步扩大金融与货币政策保护主义的范畴,加大国家利益博弈的政策力度,由此在全球范围的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的博弈和碰撞将更加激烈,甚至有可能在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的情况下“升级”。

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的博弈和碰撞,是贯穿于国际社会各个领域的普遍性和综合性现象,是较为隐性和富有弹性的范畴,需要从国际协调与国家利益的各个角度去加以思考,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揭示。因此,既要反对国家利益的无限“膨胀”和利益上的患得患失,实现世界各国共同利益,又要最大限度地维护本国利益,这是当下世界各国不可回避的重要选择。

二、不同货币政策下国家利益的博弈

与此同时,同样是应对金融危机和刺激经济的货币政策,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当前西方“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与中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不仅在实质上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也是国家利益博弈战略不同货币政策的选择和取向。

“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四个方面的不同。一是实质上的不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针对市场流动性萎缩注入的一剂“强心剂”,是应对经济和金融危机过程中任何举措都难以发挥作用的无奈之举,所谓的“定量”是发行货币的“定量”,货币发行的变量是依据货币的发行能否缓解危机的恶化,而不考虑潜在通胀的风险;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是从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角度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是扩大消费,为经济的复苏注入活力,力度的调整是可控的,货币供应的变量是依据市场的发展变化而定的,适时把握潜在通胀风险的因素。二是政策导向的不同。“定量宽松”政策是货币当局通过印钞票扩大市场投放量,政策的导向是加速货币贬值,货币的发行量如果大幅度高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货币的贬值在一定的期间内将难以控制;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导向是,推动货币信贷的积极性和消除货币投放存在的障碍,从而促使加快货币投放的规模和速度,并从银行自有资金或财政收入中拿出适量的资金有计划地向市场注入资金。三是最终效果的不同。“定量宽松”政策最终效果的侧重点往往体现为经济的“虚拟”扩展,对实体经济的作用并不大,缺乏持久性;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最终效果的侧重点是体现在实体经济,具有较强大长期性和稳定性。四是潜在风险程度的不同。“定量宽松”政策潜在的风险体现在货币市场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必然导致货币市值或购买力下降,风险的性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通胀风险,其潜在的风险有可能在全球范围扩散;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虽然也存在着潜在的通胀风险,在财政方面通常表现为财政收入下降和财政支出上升同时出现,在银行方面通常表现为信贷投放增长过快,但在通胀下行趋势已经确立和财政积累充分的情况下,只要政策力度适当和灵活调控其通胀风险相对较小。因此,当前西方国家盛行的“定量宽松”政策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短期行为,而现阶段,中国采取的“适度宽松”政策与“定量宽松”政策有着实质性的区别,这种不同性质货币政策的博弈将有可能延续一段时间。

由此可见,在全球金融危机和西方经济状况持续恶化的环境下,不同货币政策的博弈关,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和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是当前各国面临的、不可回避的新问题。因此,处理好国际协调与合作同国家利益的关系,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加强必要的国际协调,不仅是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利益的诉求,也各国利益的所在。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国际协调与合作同国家利益存在着相同的利益对立与依存关系,国际社会中的每个国家利益主体与共同利益都离不开双方的存在与合作,共同利益是通过国际协调与合作实现的,也是通过博弈来完成的。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金融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深化的情况下,经济、金融领域相互协调、合作与日俱增。人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没有广泛的国际协调与合作就不可能创造出最大限度的价值,世界各国在追求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同时,必须学会从全球整体角度审视国际协调与合作同国家利益的关系问题,维护国家与人类的共同利益。

三、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博弈

两次G20伦敦峰会提出,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金融机构体制,使它们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现状并加大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发言权。这一观点的提出,使改革当前国际金融机构体制的呼声再次高涨。而回顾以往的历史,每次重大的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发生,必然酝酿着国际经济、金融的重大变革,导致国际经济、金融体系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甚至是重组。

2009年4月初召开的G20伦敦峰会上,各国承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增加5000亿美元的“可贷资金”,这一方面是为共同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举措,另一方面是为今后推动IMF特别提款权(SDR)构成进行改造的重要步骤。G20伦敦峰会前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的在IMF现有的SDR基础上构建“超国际储备货币”的建议,一方面是针对西方“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回应,另一方面也包括了对IMF现有SDR改造的构想。与此同时,G20伦敦峰会上中国承诺向IMF增资,这是中国为实现与国际金融机构建立良性互动的体现,也是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博弈的体现。

当前,国际经济、金融正经历着全面危机,对于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国际社会普遍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提高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发言权和地位成为改革的焦点。但美国、欧元区与新兴市场国家也必将在救市的风险和成本分担,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以及国际金融机构体制变革等方面展开激烈的博弈。

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必然要涉及各方利益,并触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因此,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争论也逐渐演化成国际间的博弈。另外,从当代国际金融体系的建立及其演变过程看,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内容和方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经济和金融的实力,换句话说,谁拥有强大的经济和金融实力,谁就拥有更多的发言权,甚至左右改革的方向,并主宰国际金融体系。正是基于上述的现实情况,当前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博弈主要体现在三种力量和三个方面的较量:一是长期主导国际金融体系的美欧发达国家内部的权利和利益分配的博弈;二是已经崛起的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要求改变现状和维持原有秩序不变的博弈;三是在国际协调中各种力量平分秋色的博弈。事实上,由于各国国情有所不同,金融危机带来冲击也各不相同,因此,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关注点也不尽相同。如美国就对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相对“冷漠”,美国最关注的是如何推动各国进一步联手扩大市场资金投入以刺激经济复苏,而并非金融体系的改革;德、法等欧洲各国与美国不同的是,他们较为热心于国际金融体系和全球经济结构的改革,强调加强金融监管,对国际金融体系中美国方式的自由资本主义模式进行全面改革;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国家,则对提高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发言权和地位、改善国际金融和经济环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刺激经济恢复等现实问题更为关注。

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取决于主要大国相对实力的变化。而在现有国际经济、金融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前提下,特别是美国经济及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力没有失去的情况下,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仍将面临重重困难。回顾历史,自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国际金融领域也曾有过多次改革,但都是修修补补或是改良,并未触动体系的根基。与此同时,国际金融领域不止一次因各种原因爆发金融危机,令世界各国都深受其害——西方国家并没有因资本主义优越性而摆脱繁荣与衰退轮回的“宿命”,也没有因主导国际金融体系而避免金融动荡,相反,金融领域却问题成堆,甚至到了难以维持的境地。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没有因西方体制下的金融秩序而置身度外免于冲击,相反却一次次受到伤害。其实,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问题很早就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尤其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是引起了有关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金融机构的重视,并多次呼吁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全面的改革,但西方国家却反应冷漠,直到此次全球金融危机,西方国家受到重创,才真正感受到现有国际金融体系弊端的严重性和改革的迫切性,改革也终于被提上议事日程。但是,要进行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就离不开对国际金融权利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发言权和地位的调整和整合,就必然要改变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不合理与不协调状况,这无疑会触及到各方的实际利益,困难可想而知。正因如此,尽管目前有关国际金融会议和有关国家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发言权和地位需要进行调整已达成共识,但可以预见,未来一旦改革进入实际性的操作阶段,各种力量在权利和利益分配上的博弈将会更加激烈。

目前,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遇到的难点依然是解决失衡问题,其中包括两个重要方面。

一是全球经济、金融失衡。全球经济、金融失衡是一种常态,这种失衡的主要表现就是各国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一个有效的国际金融体系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当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平衡时,调整责任的认定及调整责任的分配。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乃至“牙买加体系”之下,调整责任都是由不平衡的双方国家共同承担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作为不平衡的一方,经常实质性地承担了部分调整责任,到了“牙买加体系”时,美国就从来没有承担过这种责任。

二是国际金融体系中发言权与地位分配失衡。在现有的全球经济、金融管理机构中,特别是作为国际金融体系重要管理机构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里,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的意见始终得不到尊重,利益也未能得到公平的体现,导致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在历次金融危机中处于极为被动的境地,甚至不得不任由发达国家“摆布”,或者在国际金融机构“援助”条款中接受苛刻的附加条件。因此,目前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希望建立一个以民主原则为基础的金融体系,通过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分量,改善国际金融体系中发言权与地位分配长期失衡状况。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当前金融自由化和金融产品过度创新增大了金融风险,使金融体系出现了更多新的不稳定因素。各国政府在进一步完善本国金融管制、维持金融秩序稳定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调整,推动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因此,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国的协调与合作需要找到一个各国利益的平衡点,使国际金融体系的重新构成相对合理,而不是一味强调谁来主宰国际金融体系。

四、我国货币政策的导向与责任

在国际经济与金融关系领域中,国家利益博弈战略的选择成为当前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特征之一,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和积极应对的能力,否则就有可能成为国家利益博弈竞争中的牺牲品。当前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既有全球性危机的性质也有国家安全与利益范畴的现实,应对金融危机政策选择上的国家利益博弈在国际间已然浮出“水面”。

对拥有超过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来说,由于外汇资产储备几乎都是西方主要货币为单位的债券和资金,甚至还在继续增加,风险自然大于其他经济体。目前,中国仅持有美国证券类资产金额就已然超过1.2万亿美元,其他西方国家的证券类资产金额也有一定的规模。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是客观现实,但并不等于没有回旋的余地,中国将如何应对西方风险“转嫁”带来的冲击,适时选择中国长远国际金融战略,无疑是最现实的挑战。鉴于当前西方“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推行与西方货币的泛滥,中国货币当局正处于安全与收益之间权衡的两难选择。如何从外汇储备的存量、流量管理和构成三个层面摆脱困境,既保证外汇资产储备的安全,又可通过购买西方国家债券获得较好的收益,需要从存量、流量管理和构成三个方面入手。其一,在外汇资产的存量上采取灵活的调整,保持存量的合理与适度;其二,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投机性“热钱”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热钱“的载体既多样化又很难监测,其规模和走向不明难以判断,增大了我国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因此对外汇资产流量管理的力度亟待加强;其三,外汇资产储备构成的多样性、稳定性与灵活性之间的权衡选择需要多方论证。同时,我国的外汇储备战略应当与现实的国际经济与金融环境相适应,政策导向应主要体现在国家经济与金融安全领域,加强对西方国家经济与金融政策变化的评估和论证,最大限度地保障国家现实和长远利益。受西方“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输入性货币扩张和通胀的影响,以及我国现行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已在国内货币市场发挥作用,在目前国内市场上货币供应量相对充足的情况下,需要加强对输入性货币扩张和通胀以及自身潜在货币扩张和通胀风险的防范。因此,在现阶段需要适时调整“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