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工程质量如何管理范文

工程质量如何管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工程质量如何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工程质量如何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 质量管理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二十一世纪,中国正处于大建设大开发的时期,各地都大兴土木,建设风潮一浪高过一浪,各地都想打造自己地方的标志性建筑,这本无可厚非,但实际在工程建设当中往往由于各方建设主体对质量管理的疏忽,比如偷工减料、没有严格按图施工等,从而造成了大量的豆腐渣工程,许多工程的质量根本还未达标就交付使用,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将十分严重,会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我们通过报纸媒体的报道经常也能了解到这些工程质量问题。由此可见,作为建筑企业,在平时建设工程管理当中,如何加强质量防控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真所谓百年大计质量为先,不容许有半点的马虎。要想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设计阶段对工程质量的把关

每个工程都是从设计开始,设计的好坏往往对工程的质量起到决定作用。当工程还处在设计阶段时就开始着手准备,进行充分论证和分析。在设计阶段,业主单位根据政府批复文件将工程的建筑性质、建筑规模及日后的使用要求一一传达给设计单位,设计单位要针对工程的特殊性,对整个工程的设计理念、施工工序、及施工难点一一给予明确,尤其是日后影响工程质量的这一块进行重点分析,主要包括基坑、地下室、主体结构的设计这几大块,这几个主要节点的设计是否存在难点和障碍,是否需要采取新工艺新方法,都可以进行认真的研究和论证。还有一点就是建筑内外部材料的设计和利用,主要涵盖保温,防水,防火,外墙涂料等各种材料,为了日后工程质量不会出现任何质量隐患,设计时可借鉴同类工程中使用其中的某种材料否出现过任何质量问题,对各种材料的好坏、利弊进行一番充分的比较,最终做出判断和选择,确保工程质量有备无患。所以说设计是整个工程的引领和指挥家,只有设计好了,才能施工顺了,如果在前期设计时碰到难点和困难,可明确提出进行专家论证,听取各方意见,这样才能对日后的工程的实施带来很大的便利。

二.施工单位自身对工程质量的把关

施工单位一定要按图施工,按规范施工,要秉承以质量为第一的理念,切忌偷工减料,擅自改变施工工序。建筑施工时可建立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控制管理制度,每个阶段实施都要,严密谨慎,规范有序。事前控制是指工程正式施工前的各种质量控制。包括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其他各种专项方案,以及临设的布置,项目班组的分工。事中控制是指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施工工序、隐蔽工程、施工方案编制,材料的进场报验等。事后控制是指施工完成后形成工程产品后的质量控制。包括成品维护,工程专项验收,竣工验收,档案馆移交等。三阶段每个环节都缺一不可,只有严格按照三阶段的步骤进行实施,工程质量的标准才能够提高一个等级。

三.监理对工程质量的把关

监理单位一定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加强工程的现场管理力度。说的通俗点,监理单位就是业主聘请过来的专家,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管理,从工程开工开始直至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为止。由于很多业主的专业知识不够,无法全程进行全方位跟踪,所以说监理的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可以说,监理单位的工作责任心,细心度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的好坏。和监理单位直接打交道的就是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的专项方案审批,工程材料报验,旁站记录,隐蔽工程验收等,每一个工序环节都要进行仔细的的核对,确定无误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没有达到要求一律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返工,直到满足要求才行,切记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要知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四.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研究对策

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一定要冷静处理,不可慌张,要分析质量问题是表面性的还是实质性的、是结构性的还是一般性的。如果是表面性一般性的问题能够通过修补可以达到质量要求的进行返工和修复即可。但是如果是发生了严重的质量事故无法通过修补完成时,要及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邀请质监、设计以及专家来到现场进行查看和论证,研究下步对策。切忌瞒报谎报,以免更大的质量问题出现,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并且事后各方都要认真总结经验,分析出现质量问题的具体原因,避免今后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五.结束语

工程质量关乎人民的切身利益,每个工程都要精益求精,不得有半点马虎,从工程一开始就要加强对组织设计方案、材料报验、施工工序、人员素质的综合管理,各方主体都要切实履行责任,从自身出发,抓好设计阶段,施工,监理各个环节,确保做出的工程的质量能够过硬,品质能够跟上,提高服务意识,要有为人民负责、为人们服务的理念,加强培训和学习制度,使工程的质量能够做精、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1]戚振强.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第2篇

【关键词】工程;质量;管理

1 搞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意义

建设工程是一个商品、产品,不可能实行更换或重做,没有合格质量的成本、进度管理再有成效也绝不是社会需要的产品,所以,为保证建设工程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贯穿项目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是第一要务。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的方案决策、勘察、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等环节,涉及建设、监理、勘察、设计、施工等责任主体,地质、天气、4M1E、施工工艺、技术措施等影响因素。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方案决策、设计阶段等环节,建设、监理、勘察、设计单位等主体都是对工程实体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在某些情况下决定着工程的质量。施工阶段施工单位是工程质量的直接形成因素,但工程质量问题不只发生在施工阶段,也不仅仅是施工单位的问题。建设单位作为建设工程的投资人,是建设工程的重要责任主体,因建设单位行为不规范,直接或间接导致工程出现问题的情况屡屡发生。因此,按照TQC的管理思想应对工程质量进行包括人、技术、管理、环境、社会等方面系统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2 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

产生工程质量问题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建设单位缺乏懂法律、善管理的技术人才,对工程项目的方案决策、功能定位不准,对设计单位选择不当等原因导致施工中图纸设计变更多、修改随意性大,使施工复杂化;其次,建设、勘察、设计等单位提供原始资料不详细、技术指标不全、出图深度不够,导致工程项目未实施即存在质量问题和隐患;第三,建设单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利益驱使下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对施工、监理队伍考察不够、选择不当,参建各方的现场管理组织、人员的技术、管理能力、素质差;第四,参建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不规范,建设单位明示或者暗示施工、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监理人员技术水平低、腐败、弄虚作假的无能、无良行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组建不完善,管理机制不顺畅,家庭式管理模式落后、水平低,技术人员配备不全、执行力差,施工管理不善等;第五,材料进场验收管理制度不严格造成的原材料不合格、商品混凝土供应商低成本竞争降低混凝土质量等导致的结构安全、质量隐患;第六,质量监督机构工作量大,监督模式没有切实改变,走形式验收不能发现问题、质量问题处理不当,监管不力,处罚力度不够,不能构成威慑力。

建设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生产环节多、参与方多,影响质量形成的因素多等特点,不论是哪个主体出了问题,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质量缺陷、甚至重大质量事故的产生。工程项目质量直接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是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核心。提高工程质量应从方案决策、设计、招标、施工及竣工验收等环节对建设项目推行全过程的管理,特别是要抓住建设单位这个主导因素,对参建各方纳入诚信、处罚体系,强化责任、措施,多方监管,提高工程质量。

3 工程项目建设推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专业化活动。工程项目建设推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建设单位是工程项目的组织者、使用者,应综合考虑统筹安排,规范建设程序,以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选择信誉好、素质高、资质符合要求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队伍,聘用或委托有资质的技术人员或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控制,对建设项目的方案决策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提出安全、功能、节约等具体、明确的目标。

3.2 建设单位向参建各方提供的资料应真实、准确、齐全,协调各方关系,解决问题,设计单位按照规范要求合理设计,保证出图质量,技术指标、图纸深度应能满足施工需要,并做好“四新”等交底工作。

3.3 对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包括人员素质、技术力量、施工业绩、社会信誉等多个方面的审查,通过招标等正常渠道选择信誉好、素质高的队伍。

3.4 建设单位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是项目的组织者、使用者,应增强质量意识,并加强自我约束。监理单位是施工现场的直接监管者,权、责重大,应加强业务学习、思想教育,增强业务技能,提高责任心,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施工单位是工程项目的生产者、创造者,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的好坏。项目经理部应依据质量计划的要求,运用动态控制原理进行质量控制,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完整、规范的各项管理制度,并定期对项目质量状况进行检查、分析,提出质量改进措施。做好“四新”以及重点部位、重要工序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和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等,强化对“4M1E”等影响因素的管理。质量问题应及时处理并作书面记录,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质量事故扩大化。做好施工资料的整理,做到施工过程有记录、施工结果有签字,落实责任,真正达到资料反映工程情况,带动工程质量的提升,出现问题有据可查,杜绝闭门“做”资料的造假行为。

3.5 材料质量直接决定工程质量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严把质量关,做好材料的进场验收、复试工作。杜绝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等不合格材料的进场使用。

3.6 监督执法做到执法与服务相结合,质量行为与实体监督并重,将巡查作为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方式,切实做好监督模式的转变,强化验收,保证主体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4 小结

推行建设工程全过程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应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坚持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原则,规范参建各方质量行为。参建各方应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完善规章制度,掌握先进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工程质量,减少投诉,保证工程项目能满足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工期进度的要求,建设结构安全、功能完善的高质量的业主满意的工程,建设美好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工程质量危及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高度重视、严格控制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参建各方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是工程建设中政府维护国家和公众利益质量职能的主要体现。因此,为了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必须积极探索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努力维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建立以规范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围绕工程项目和建设主体,多层次,全方位实施工程质量监管,有效维护建筑市场秩序。

一、施工前的监督管理

对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对有关设计、勘察文件审查的监督管理。对设计、勘察单位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监督,重点是放在对设计、勘察文件的审查监督把关上。一旦发现其违犯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设计和勘察文件,可以通过直接的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使直接责任主体承担由其失误疏忽或有意所造成的质量责任。通过对设计、勘察单位的监督管理和依法处罚,并将其不良行为记录在案,纳入责任主体和责任人的信用档案,形成信用约束力,促使建设主体改进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有效促进质量体系良性运作,规范所有主体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质量行为,严格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检查控制,实现设计和勘察文件的质量满足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二是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重点是施工招投标的监督,实现市场监督与质量监督的有效结合,通过质量监督审查促进市场竞争的规范化和良性运转,通过市场有效运作,保证质量监督的有效性;三是对合同文本的监督,重点是施工合同的监督,把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落实到合同条款中,以合同的法律效力约束各建设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内容的审查监督,实现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过程的预控监督。

二、施工中的监督管理

市场经济体制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方式,应适应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工作性质和内容的要求。监督机构是以委托机关的名义监督执法,对委托机关负责,由委托机关承担执法的后果。

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应围绕三大分部的现场监督,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巡回闭环监督管理,三大分部即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在对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中,重点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影响结构安全的主要部位。现场实体质量的检查方式应采用科学的监测仪器和设备,提供准确可靠、有说服力的数据,增强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通过监督抽查,保证强制性标准的贯彻执行,保证建筑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贯彻落实,从宏观整体上把握建设工程质量和结构使用安全。

监督检查的对象还包括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业主)在内的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各行为主体。质量监督机构应站在执法的地位,通过加强对参与工程建设各行为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机制,查处各行为责任者的违规行为,增强各行为主体的自律能力,提高行业整体素质,保证工程质量。

总的来说,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是以施工主体为主线,业主、监理、设计、材料、设备生产或供应主体及检测主体的协作配合的全面、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其方法主要是通过现场的地基基础质量验收监督、主体结构的验收监督和随机抽查监督为主要形式,把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纳入监督的范畴,环境质量的监督渗透于各个监督全过程,也是质量监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施工中的监督,保证各主体的质量行为规范,质量活动结果有效,国家和公众质量利益通过实体有效操作全面得以实现,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施工阶段的建设工程质量。

三、竣工后的监督管理

竣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是建设工程投入使用的把关监督管理。首先要保证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工程不能投入使用,避免低劣工程对国家、企业和公共使用者造成直接的危害和影响。其次是把装修、维修和维护的质量监督纳入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范畴;一是要杜绝或减少由于装修、维护过程中的违规行为造成对已有建设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环境质量的破坏,引发质量事故;二是避免由于维修、维护的质量达不到要求给国家和公众用户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直接损失。大力提倡和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将工程质量管理纳入经济管理的范畴,以解决工程交付使用后发生的质量问题,特别是解决找不到责任方的后顾之忧。

四、监督工作中要注意对原则和监督方法的改进,工程质量监督是政府职能而不是责任主体,在这方面不能代替、越位

工程质量监督是督促建设参建各方主体搞好工程质量及工程质量控制的政府监督行为。监督工作中要注意如下几点:

1、在日常监督工作中要注意平等的原则。

2、监督工作要坚持公平、公开的原则。

3、要保护正当权益者的利益。

4、要发挥政府监督的职能以权制权。

5、全过程、全方位综合治理和提高工程质量。

6、监督工作要把握执法为民、监督与帮助相结合的原则。

7、要研究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特别要抓好《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和分户验收的贯彻和落实工作,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监督管理措施。

8、研究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始终抓住工程使用安全功能的重点。

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TL37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工程质量危及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高度重视、严格控制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参建各方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为了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建立以规范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围绕工程项目和建设主体,多层次,全方位实施工程质量管理,有效维护建筑市场秩序。

1.施工前的质量管理

对施工前的质量管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1对有关设计、勘察文件审查的管理。对设计、勘察单位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管理,重点是放在对设计、勘察文件的审查管理把关上。一旦发现其违犯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设计和勘察文件,可以通过直接的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使直接责任主体承担由其失误疏忽或有意所造成的质量责任。通过对设计、勘察单位的管理和依法处罚,并将其不良行为记录在案,纳入责任主体和责任人的信用档案,形成信用约束力,促使建设主体改进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有效促进质量体系良性运作,规范所有主体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质量行为,严格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检查控制,实现设计和勘察文件的质量满足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1.2对招投标活动的管理,重点是施工招投标的管理,实现市场管理与质量管理的有效结合,通过质量管理审查促进市场竞争的规范化和良性运转,通过市场有效运作,保证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1.3对合同文本的管理,重点是施工合同的管理,把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落实到合同条款中,以合同的法律效力约束各建设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

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内容的审查监督,实现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过程的预控监督。

施工前质量管理的重点归根到底是对业主质量行为的管理,因为业主是所有这些活动的组织者、决策者,这也是规范建设业主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重要措施。

2.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市场经济体制下,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方式,应适应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性质和内容的要求。管理者是以委托机关的名义监督执法,对委托机关负责,由委托机关承担执法的后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质量管理工程师对管理的工程质量承担监督责任。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是站在公众和社会的立场上对建设工程进行质量监督管理。

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应围绕三大分部的现场管理,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巡回闭环管理,三大分部即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在对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管理检查中,重点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影响结构安全的主要部位。现场实体质量的检查方式应采用科学的监测仪器和设备,提供准确可靠、有说服力的数据,增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通过抽查,保证强制性标准的贯彻执行,保证建筑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贯彻落实,从宏观整体上把握建设工程质量和结构使用安全。另外,在加强程序管理的同时,必须加强技术控制。技术控制的方法采用评价标准的方法比较好。评价标准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点:(1)对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的检查评价。

(2)对工程竣工检测结果的检查评价。

(3)对现场质量保证资料的检查评价。

(4)对工程实体的尺寸偏差的实测,五是对完工后的工程实体的宏观观感检查评价。

总的来说,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是以施工主体为主线,业主、监理、设计、材料、设备生产或供应主体及检测主体的协作配合的全面、全过程的管理,其方法主要是通过现场的地基基础质量验收管理、主体结构的验收管理和随机抽查管理为主要形式,把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纳入监督的范畴,环境质量的管理渗透于各个管理全过程,也是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施工中的管理,保证各主体的质量行为规范,质量活动结果有效,国家和公众质量利益通过实体有效操作全面得以实现,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施工阶段的建设工程质量。

3.竣工后的质量管理

首先要保证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工程不能投入使用,避免低劣工程对国家和公共使用者造成直接的危害和影响。其次是把装修、维修和维护的质量管理纳入建设工程全寿命质量管理的范畴:一是要杜绝或减少由于装修、维护过程中的违规行为造成对已有建设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环境质量的破坏,引发质量事故;二是避免由于维修、维护的质量达不到要求给国家和公众用户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直接损失。在这一阶段的监管应着重把好两关;一是严格对其竣工验收备案的审查、监管,确保备案登记的可靠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强对装修、维护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使建设工程全寿命期内的质量目标得到有效实现,为用户创造安全、舒适、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使建设工程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力提倡和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将工程质量管理纳入经济管理的范畴,以解决工程交付使用后发生质量问题住户找不到责任方的后顾之忧。

4.加强施工的技术管理

4.1坚持以预防控制为主、技术措施先行的质量控制方法

对工程难点组织技术攻关,针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拿出预防方案。例如,对在小区建设初期,框架结构易出现梁柱部位与砌体之间的抹灰开裂问题,采用砌体二次砌筑并加钢丝网的技术措施。对外墙易出现的渗漏问题除在外墙抹灰时掺加防水剂外,在外墙涂料的选择上还特别注重选用具有防水性能的涂料。根据工程特点,经有关专家研究,统一制订并编制小区住宅工程统一做法。

4.2坚持以施工组织设计为指导

对施工组织设计应进行2个方面的管理和控制:

(1)在选定施工方案后,制定进度计划时认真考虑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不能让施工单位报一套计划,实际施工时又是一套计划,计划不如变化快。

(2)既要考虑单项施工,又要结合分部、单体、甚至室外工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真正让流水作业达到流水的目的。实际上,施工组织设计从根本上反映了一个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的高低,控制住施工方案也就控制了施工单位的管理班子。

4.3支持加强技术关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根据住宅楼的特点,对疑难、易出现的问题多次组织专题进行研究,例如外墙面开裂、柱钢筋偏移、负钢筋保护层过大、墙地面空鼓等质量通病,经过研讨和实践,找出了影响质量的主、次原因,总结出一整套办法,有效地防止了问题再一次出现。

5.结束语

建筑工程质量是在建筑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但在使用过程中受自然和人为的因素作用会产生变动。因而,要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还少不了建筑工程管理与使用单位的正确管理和使用。所以,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全面的质量管理,要控制好建筑活动的各个环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做好明确规定,所有参与建筑活动的各主体的质量意识提高了,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全面质量控制,整个社会全面行动起来,协调一致地搞好质量控制,即进行全面质量管理。这样,我们的建筑工程质量才会根本好转,人民才能住得舒心放心,我们的建筑业才能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靖凤君.浅析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J];河南建材;2011年05期

[2]孙越.住宅小区项目工程监理中的质量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前言:

工程质量管理的任务就是根据工程合同规定的工程建设各阶段的质量目标,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实施监督管理。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仅严重影响承包商的信誉,同时也直接反映出监理工作的好坏。也将影响使用方的经济效益,由此势必会影响我们公建中心的形象。因此工程质量问题是参与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共同利益所在。搞好工程质量管理是有关建设责任主体共同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参与工程建设各方主体所处位置不同,各自所关注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公建中心作为业主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以质量控制为纽带协调施工、监理二者关系,平时以检查、抽查形式督促和鞭策施工、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和工程责任心,保证工程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1、建立完整质量控制组织体系

建立以公司总经理为首的质量保证机构和内部质量审核体系,全面控制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由建设单位工地代表、质监站、监理工程师、设计院工地代表、施工单位组成质量监督体系,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和评定。

严格执行“操作者自检 工序自检 工序交接检 子项成型质检 隐蔽验收”制度,各项环节缺一不可。所有程序及作业方式均按ISO9002标准执行,建设单位对所发包的项目建立内部质量审核体系。

合同签约前,由总经理组织总师、工程科、总工办、财务科、质安科对施工单位提供合同内容进行评审,主要包括:合同文件的各项内容是否与招标内容一致,合同文件的各项要求是否适宜,出现与招标投标不一致的合同内容是否适宜,判定公司是否有能力满足合同要求。

项目部定期由项目负责人带头按照质量体系或合同的要求对项目部成员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同时定期召开项目质量管理会义,针对项目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要求总包单位及分包单位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不断改善和加强项目管理。

2、项目工程质量行为监督控制

甲方项目部必须对施工现场加强管理,以符合施工安全规定。有利现场文明管理达标以及满足施工总进度要求为前提。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使项目部成员各有其责,加强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搞好施工安全与环境文明卫生。

在施工前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查和试验,以验证是否符合标准和要求。由甲方工程师组织项目工程师、主施工、质量员负责对施工过程中经常性进行检验,使过程特别是重要、关键过程如地下室施工、砼浇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对水泥地坪、墙面粉刷、砌墙、风管安装等建立质量控制点。在分项工程,分部工程或单位工程施工完毕后,必须进行检验和试验,以验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特殊过程如钢筋焊接、屋面防水等要严格遵守为工序所规定的程序施工;特殊过程中的作业及管理人员要求持证上岗;对影响特殊过程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时间等)及连续的过程技术参数应进行监控。在特殊过程中上述鉴定工序能力的过程、设备和人员记录应予保存。

2.1 地基工程

2.1.1 天然地基

1)技术资料核点为:建筑定位放样记录、验槽记录、施工自检记录、轴线复核记录等。

2)现场实体检点为:基底标高及挖土深度(涉及实测实量的隐蔽工程,建设单位需由两名及以上人员共同签证),基槽宽度、轴线尺寸等。

2.1.2 人工挖孔基础

1)技术资料核点:水泥出厂合格证及强度、安定性复验报告,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砂石试验报告、钢材出厂合格证及复验报告、钢筋焊接试验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自检记录、工程技术复核记录、抽检记录、见证取样送检记录、监理旁站记录、平行检验记录、桩基施工记录、坍落度试验记录、混凝土浇筑申请表、混凝土浇捣令,混凝土施工日记、工序质量检查表、验槽记录等。

2)现场实体检点为:桩位轴线、成孔的深度、垂直度、孔径(含扩孔尺寸)、清底、钢筋笼的钢筋级别、直径、数量、长度、箍筋间距、保护层厚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现场搅拌计量、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搅拌时间、混凝土灌注的导管使用、试块留设等。

2.2 隐蔽工程

隐蔽工程在被下一道工序掩蔽之前应进行严密检查和验收,并做出记录,由参检各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签署意见。有问题则在补救后进行复检。必须坚持十到制度。地基验槽、基础钢筋验收、结构中间验收、顶层钢筋验收、避免雷接地、电阻测试、砌体验收、重要结构验收、预应力结构验收、样板间验收、竣工验收、各方均应到场。

2.3 主体钢筋混凝土工程

1)技术资料核点:定位放线记录及复测记录、水泥出厂合格证及强度、安定性复验报告、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钢筋出厂合格证及复验报告,钢材焊接试验报告、混凝土浇筑申请表、施工自检记录、混凝土浇筑记录、监理旁站记录、见证取样送检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工程技术复核记录、平行检验记录、坍落度试验记录、混凝土施工日记、工序质量检查表等。

2)现场实体检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现场搅拌计量、混凝土坍落度、搅拌时间、纵向受力钢筋级别、种类、根数、直径、间距、钢筋搭接位置、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预埋件(含预留筋)位置数量、箍筋内净尺寸、箍筋间距、截面尺寸、吊筋及附加箍筋的位置及数量、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含后浇带),现浇板厚度的控制措施、混凝土试块的留设等。

2.4 砌砖体工程

1)技术资料核点:水泥出厂合格证及强度、安定性复验报告、砖出厂合格证及复验报告、砌筑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等。

2)现场实体检点:砂浆配合比设计和现场搅拌计量、搅拌时间、砌体砂浆饱满度、灰缝厚度、组砌方式、留槎部位、方式及拉结筋、轴线位置、墙体垂直度、平整度、构造柱处留马牙槎及拉结筋、试块的留设等。

2.5 屋面、楼地面工程

1)技术资料核点:原材料产品合格证及复试报告(如:水泥、防水卷材等),淋水或蓄水检验记录(如有防水要求)、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

2)现场实体检点:楼地面平整度、有否空鼓起砂现象、伸缩缝位置留设及节点做法、有防水要求的地面坡度、饰面块材的色差、屋面防水卷材的搭接长度及铺贴方向、屋面分仓缝的留设位置、泛水节点做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现场搅拌计量等。

2.6 装饰装修工程

1)技术资料核点:水泥出厂合格证及凝结时间、安定性复验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记录、外窗的三性试验、幕墙工程所用硅酮结构胶的认定证书及相溶性和剥离粘结性试验报告、幕墙后置埋件的现场拉拔强度检测报告、玻璃合格证书、特种门的产品合格证及性能检测报告。

2)现场实体检点:抹灰砂浆配合比计量、同基层粘结强度、表面平整度、阳角护角做法、饰面块材色差、门窗固定点位、铝合金型材壁厚、塑料门窗内衬型钢壁厚、石材面干挂施工的不锈钢挂件厚度、预埋件的位置、数量、护栏高度、栏杆间距等。

当然,涉及工程质量的内容还很多(如建筑电器、给排水采暖、建筑智能、通风空调、电梯)因此要求我们现场管理人员平时加强业务学习,熟悉各类施工及验收规范,并且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着重把握事先及事中控制,着重督促施工单位的自检关和监理单位的复核关,才保证工程质量。

3、结束语

施工质量管理是从原材料进场试验开始到工程结构分项工程检验最后达到批量质量控制的系统工程。施工工程质量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施工人员工作责任心及管理技术水平。因此甲方现场责任人要随时检查施工项目管理班子人员的到位到岗情况,从人员技术力量上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强对监理人员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监理效能,才能够确保项目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车永红.浅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全过程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02).

第6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 施工质量 加强监管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路网结构的不断完善,公路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公路施工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就显得极其重要,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高度重视,积极配合,认真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1.加强对勘测设计工作的管理,把好审图关。勘测设计阶段是公路施工的龙头,设计是加强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依据和标准,委托设计时,施工单位要组织各专业主要设计人和设计代表及时向监理和施工单位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设计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公路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针对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死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深入地对公路施工进行现场调查,在设计阶段必须保证设计的充分性,同时注意设计数据的覆盖范围,有些可以同步进行的布线工作,最好能在设计图中体现出来,通过优化设计,促进精心设计,使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从而提高设计概算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

2.加强工程招投标监管。要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实行公开招标投标,保证公平、公正、公开、严格进行资质预审工作。既要考虑投标方的资质资信,又要充分考虑标价的可行性、科学性、合理性。对投标单位的报价计算时,要反复进行审核,保证报价的基础工程总造价的正确无误。既要克服片面强调节约、忽视技术,又要反对重技术、轻经济、设计保守浪费的现象。在评标定标中,要把造价执业者以及造价编制依据的合法性作为评判定标价是否合法有效的依据,保证标价的科学合理。这样既避免了高价中标,又阻挠了最低价中标,有效地预防了恶性竞争,这也都是在项目质量控制需要遵照和采用的方法。

二、增强质量意识,提高经济效益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内部质量管理,大力推广典型设计,改进施工工艺,强化施工监理,才能建成优质、安全、高效、创新、廉洁的公路工程。工程质量的形成是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操作人员的共同作用,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提高公路施工质量,就必须加强施工人员的岗位培训,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质量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1.加强公路施工人员“质量第一”的意识。公路施工管理人员自身的安全素质低,这是最让人为之担忧的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公路工程质量和进度偏低的主要因素。例如:某个施工企业,如果拥有一支高素质管理操作人才队伍,那么这个企业的施工质量就有了坚实的后盾基础,并保证了可靠的施工质量。反之一些特种工及施工管理人员由于素质差,存在诸如管理能力缺乏、思想麻木,就会导致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得不到合理的保障。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加强监管,在提高施工人员的“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意识的同时,可以尽量加快进度。

2.提高材料质量管理。要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职业理念和职业素质,使那些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并且又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的人担任该项工作。采购原材料要多动脑筋,广开门路,多想办法,千方百计,收集的信息必须真实可靠、准确有用,从源头进货,择优选购,面向市场的原则。进场材料要严格把关,所采购的原材料必须有合格证件,技术资料,说明书并对材料供货商进行产品质量评审、考核。

三、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预防控制,严把质量关

1.提高所有参与工程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并结合建筑施工行业的特点,施工人员必须树立“质量为主、预控第一”的观念,强化质量意识。

2.进一步提高建设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应具有较强的拓展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与项目管理能力,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以及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能力;生产人员则应当具有精湛的技术、精确的操作和精心的服务,打造施工质量过硬的公路工程。

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执行“三检” 制,即:自检、互检和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专检。在公路工程施工前期,应及时召开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企业质量管理负责人、设计单位结构设计人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组成的质量会议,提高质量意识,加强项目管理,要求施工中对每道工序执行施工质量“三检制”,坚持施工班组自检、作业队质检员复检、项目部质检,必要时业主和设计参与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四、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项目管理制度就是针对项目范畴和项目特点所规范的管理制度,是一项最基本的管理职能,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做好公路工程施工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首先,必须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施工项目没有了一整套切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就等于是一张白纸,是一句空话;其次,项目管理组织规划应符合企业施工项目的组织方案,制度的制定要结合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管理制度。抓好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坚持制度落实的公开透明,加强信息公开;最后,领导要充分信任员工,积极支持员工放开手脚工作,做员工们的“赞助人”。从制度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让企业阳光温暖每一位员工,鼓舞员工奋发有为,激励企业开拓前进,要增强全体员工学习和遵守制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全身心投入到公路建设中去。

五、总结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综合的过程,牵涉到方方面面。工程管理人员不仅要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懂施工、懂经济、懂设计,并且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正确处理工程质量与项目成本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合理控制工程成本,保证公路工程的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措施

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的声誉,关系到施工单位的生存与发展,也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日益增多的建筑工程以及随之而来的工程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更加有效地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搞好工程质量的重大意义

工程质量的好坏,与国家长远利益、国民经济发展、实现四个现代化息息相关。质量好的工程,可以增加固定资产的耐久性,减少固定资产的使用维修费,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而质量差的工程,不仅要进行返工,造成人力、物力上的巨大浪费,而且会延误建设速度,影响投资效益的迅速发挥,还会造成生产上的长期不合理,或者影响产品的正常生产,严重的更会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所以,我们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切实搞好工程质量,为国家、用户提供一流的建设工程。

二、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质量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在旧体制的基础上逐步改革完善形成的,或多或少还带有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打上烙印,还存在着政企不分、政出多门的状况。由此形成的局部封闭管理和内部监督体系,难以实行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些政府部门执法不力,导致行业内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其结果往往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2)施工企业法律意识薄弱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既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规范。但―些施工企业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在施工活动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不断发生。

(3)市场准入把关不严

市场准入制度不仅有利于建设市场有序管理,而目对参与建设各方从总体素质上予以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些地方和部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疏漏,在施工企业中出现虚假的有资质,无能力或高资质无能力的不正常现象或存在无证拖工、借证卖照、超规定范围承包,或逃避市场管理搞私下交易等等,必然对建设工程质量构成严重威胁,从而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4)工人缺乏自我防护意识

建设一线人员90%以上是农民工,他们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薄弱,违章作业严重。从伤亡事故的统计情况来看,事故伤亡者也多属此类。

(5)对潜在危险源缺乏认识

重大危险源是指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且事故损失巨大的关键部门或薄弱环节。据统计,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深基坑坍、触电、机械伤害所造成的伤亡事故占总数的80%以上。一些企业对重大凶险源认识不足,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更没有对多发性事故开展专项治理,导致事故的发生有增无减。

三、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措施

(1)强化质量意识

强化质量意识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思想基础。行政领导层是企业的决策层,负责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评审质量管理体系,因此首先要增强他们的质量意识。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执行质量计划实施全过程控制的实际工作者,所以要细化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知识的培训;班组长及技术工人是执行程序和作业指导书的具体操作者,要提高他们对完成质量活动所需的技能,掌握操作工艺方法,提高质量责任与施工质量关系的认识;质量监督检查员和内部质量审核员是验证质量结果、审核质量体系的检查官,对他们要不定期宣贯企业质量法规、定期评定证实其能力和技巧、给予资格的考核。通过一系列质量意识教育,使建设、施工单位意识到工程优质的重要性,使全体员工树立起正确的“质量观”,为确保工程质量打下思想基础。

(2)健全质量体系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

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是保证工程持续有效运作、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标准。对施工企业而言,当前要以宣贯ISO9000系列标准为契机,围绕更新、改造、完善和健全四个方面做文章,全面加强质量体系建设。一是用系统的思想建立和健全文件化的质量体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及所有的质量活动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全面控制并形成文件化。二是注重质量体系的可操作性,不要把传统的质量管理方法统统,而是对照标准进行完善、更新、补充和健全,强调可操作性和适应性,满足标准要求。三是注重持续有效运行。通过运行、审核、评审和改进,保持质量体系的持续有效和良性循环。

(3)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

首先,提高采购人员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又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其次,采购材料要广开门路,掌握材料信息,综合比较,择优进货。进场材料、物资须在合格的供方厂家或有信誉的商店采购,所采购的材料或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物资采购主管要定期对供货商进行评审、考核。最后,施工现场材料人员要会同工地负责人、甲方等有关人员负责对现场设备及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收。特殊材料要有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生产许可证,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等必须进行复试和见证取样试验。当其质量有怀疑时,就加倍抽样或全数检验。

(4)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

要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就要从根本上提高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归根结底也就是要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只有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才能使新技术、新方法和政策法规得以应用和实施。要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首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做到遵守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原则,公正廉洁等高尚的行业道德;其次还得加强人员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使其不断在建筑工程建设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其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

(5)加强技术管理。

① 坚持以预防控制为主、技术措施先行的质量控制方法

对工程难点组织技术攻关,针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拿出预防方案。例如,对在小区建设初期,框架结构易出现梁柱部位与砌体之间的抹灰开裂问题,采用砌体二次砌筑并加钢丝网的技术措施。

②坚持以施工组织设计为指导,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a、在选定施工方案后,制定进度计划时认真考虑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不能让施工单位报一套计划,实际施工时又是一套计划,计划不如变化快。

b、既要考虑单项施工,又要结合分部、单体、甚至室外工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真正让流水作业达到流水的目的。

③ 支持加强技术攻关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根据住宅楼的特点,对疑难、易出现的问题多次组织专题进行研究,例如外墙面开裂、柱钢筋偏移等质量通病,经过研讨和实践,找出了影响质量的主、次原因,总结出一整套办法,有效地防止了问题再一次出现。

(6)完善监理制度,实行全过程监理

目前,国外工程咨询公司提供的服务包括项目前期管理、设计管理、施工管理、采购管理、公关管理和生产准备管理等,所能提供的服务十分广泛,几乎完全覆盖了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但在我国,监理工作仍局限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监理人员接受委托后,工程几乎已经开工,造成监理人员对工程的掌握深入程度不够,这对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是相当不利的。因此,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监理制度,实行全过程监理。

参考文献:

[l]黄志伟.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理的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第8篇

摘要 提高工程质量,是众多的建筑施工企业不懈的追求目标,也是扩大建筑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信誉的根本途径。如何提高工程项目实体质量,这是摆在所有施工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工程质量 管理水平

提高工程质量,是众多的建筑施工企业不懈的追求目标,也是扩大建筑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信誉的根本途径。如何提高工程项目实体质量,这是摆在所有施工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打造精品工程

质量既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是无数血和泪实例教训的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建筑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产品质量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延伸和拓展。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要实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重新认识建筑产品的质量。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我认为建筑产品的质量包括3 个方面:一是建筑产品主体结构的质量。二是目测感官方面的质量。三是使用功能方面的质量。建筑产品如同其他任何具有使用功能的产品一样,形体设计、装潢的完美,给人只能是感官上的享受。人们购买、消费的最终目的是使用,使用功能的质量,不仅有设计原因造成的,更多的是施工质量方面原因造成的。水、电、暖这些最基本的使用功能,是人们对建筑产品内在质量最基本的要求。上水不通,下水不畅;电线短路;还有窗台、屋面、外墙面渗水等,是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质量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如何通过消灭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通病,提高建筑产品的施工质量,多创优质工程,为业主和用户提供优质的建筑产品,既是市场竞争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把提高建筑产品的施工质量,放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首位。

二、必须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在施工现场管理这个系统中,质量管理是核心。围绕“建筑产品质量管理”主线,把施工现场管理系统中的子系统串了起来。通过深入开展文明标准化工地达标活动,为创优质工程提供条件和保证。这就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理念。创优和达标,看起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却是密不可分的。要创优质工程,向施工现场管理提出了高的标准和要求,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创优质工程就是一句空话。通过开展文明标准化工地达标活动,贯彻ISO9002 标准提出的创造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为创优质工程提供条件。建筑施工企业深入开展创优达标活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向顾客提供满意质量的建筑产品和良好的服务。

三、抓住质量体系的运行,规范质量管理的行为

贯彻实施ISO9002 质量体系,运用ISO9002 国际标准的管理模式、标准方法及其有效的运行,是推动和促进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按照ISO90002 标准编制企业《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汇编》,对第3 层次支持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和修订。文件化质量体系的建立,明确了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和管理网络;明确了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明确了施工质量管理的程序和标准,这些对企业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提供了基础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客观地推动企业内部技术、质量管理制度的完善,为企业进行系统的规范的、科学的施工管理,提高施工质量提供了标准和依据。一是抓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控制运行这条主线不放。二是抓标准和规范、规程的实施。使企业内部有一部技术质量系统的管理规范、标准和制度。这对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规范质量管理行为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是抓质量奖惩办法的修订和实施。适当的奖励、必要的处罚,是保证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有效运行的重要举措。

四、严格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

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的优劣与施工工程实体质量的优劣息息相关。要实现建筑工程质量达标创优的目标,施工企业的施工材料供应部门必须与施工材料构配件厂家建立工作联系和材料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密切业务联系,不断改进和提高材料质量,避免和解决与供方的质量争端。我认为: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的关键要抓住施工材料构配件采购质量、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验收、施工材料构配件贮存质量这3 个环节。做到四不采购,即不采购达不到质量标准的材料构配件;不采购国家已明确淘汰的材料构配件,不采购不带合格证的材料构配件,不采购需用单位已对质量提出异议的材料。

第9篇

关键词: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高;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当前,不断探索改进质量管理工作方法,提高质量管理工作水平及质量,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首要目标。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国民经济实力的增强,建设产业与时俱进蓬勃兴旺发展,促使建筑工程向精、新、大、深、高全方位优化延伸发展;与时俱进强化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管理,促使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已是时展必然的紧迫要求。因此,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高度重视,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管理机构的重要职责。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含义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好与坏,是与企业利益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良好的质量能够增加建筑物的耐久度,提升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减少建筑物的维修费用,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并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创造安令的环境,对促进我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建筑工程进行科学的管理,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多种因素,以达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工程的技术进步、优化建筑的施工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项目施工和使用的过程中,避免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概率,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影响工程质量管理的因素

建筑程的质量具有影响凶素多、质量波动大、工程质量问题隐蔽等特点,想要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关键是要从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冈素入手,加强事前和事中的控制,减少事后返工情况的发生,达到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的效果。

1.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主要参与者,设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以及领导者的素质等,均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想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首先要从人的凶素人手,在整体上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加强员工的培训力度,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从源头上保证工程的质量。

2.建筑工程的材料足工程项目的物质基础,对工程的结构刚度和强度、外表的观感、使用功能及安全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工程的要求,对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建筑材进场上的各类建材良种类繁多,质量莠不齐,在对工程进行选材时,应进行多方的比较,保证所选材料的质量和规格符合工程的要求,同时应减量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建筑材料,力求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工程的造价。

3.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其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状况息息相关,其中,施工现场的布置力‘式、施工过程的防护条件以及施工的范嗣等,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着直接的影响。而建筑工程的质量管卿制度,以及质最管理体系等,虽不直接影响施工的进行,却问接的影响着工程的质鞋.只有保证施工作业的环境和工程质量管理的环境均满足要求,才能够确保建筑丁程的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三、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的方式

(一)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当树中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只有人的素质。领导层、技术人员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可以依靠质量教育、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也可以靠培训和优选,进行岗位技术练兵。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过程中,离不开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与有素质的,工程操作人员。不但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实际的管理经验还要具备比较强的市场运转能力与现代化管理手段,因此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现代化的人员培训教育工作,来提高整个建设工程队伍的素质。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在选择工程施工单位的时候,须优先选择资质比较高且信誉好的单位,然后,我们要从优秀的施工单位当中选一个优秀的项目部门来建设项目。我们要从各个方面确保承建单位的优秀,确保建设管理人员、施工操作人员、监督人员等不但达到专业技术的要求,还要有比较强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机制。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有.建立安全权管理体系和安全检查两个方面,建立安全体系至关重要,工程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体系的第一负责人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立了安全体系之后各个部门要适时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补救。实行建筑工程质量的岗位责任制对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非常必要。建筑工程项目开始施工之前会制定出各个部门各个人员的职责,职责制度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到各个职务的特点,采用最能胜任工作的员工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尽职赆责,让其以高度的敬业精神来保证工程任务的完成。建立起以工期进度与质量目标作为核心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所有岗位的职责,保证所有岗位协调有序地运转。并且还要注意检查的时候要仔细、认真。建筑施工作后的目的就是为了建出质量高的建筑成品出来。所以在社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把质量关,防止偷工减料,另外还要注意监理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验收单位在验收的过程中千万不可马虎、大意,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标准,认真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地与施工单位进行协商。

(三)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需要注重参与工程建设的所有人员加强配合与协调。我们在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的时候,需要全面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依照工艺标准进行施工,让所有人员参与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上来,各个部门之间也需要加强配合,充分发挥协调的作用。施工的时候,让前一道工序施工为后续施工创造好的条件,土建为安装施工提供前提,保证后续施工工作不会损坏已经完成的成品和半成品。这样,既要保证各个工种的施工质量又要达到提高施工工程经济效益的目的,还要尽最大程度地为业主进行负责的角度出发来做好内部的配合与协调。

四、结束语

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的意义重大,不但是社会的诉求,还是企业与业主的诉求。对于何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的措施,我们在不断地工程实践中得出主要是要从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工程质量岗位责任制的确立、强化建筑工程过程控制的重要性、注重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各个部门、各个施工人员、各个工序的配合与协调、执行施工环境的优化管理以及提高人员的素质等方面来加强。随着高科技技术运用于工程建没当中,加上现代管理

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在探讨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上,还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时俱进,不断把社会新技术、新方法运用起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提高服务。

参考文献

[1]丁世民.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应用.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光国.浅析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J]ModernDecoration(Theory),2011(04)

【3】郑玮.试析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途径【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0)

第10篇

【关键词】园林工程;加强管理;提高质量

1 引言

园林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是园林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进行的综合性管理活动,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园林绿化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搞好园林绿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需要、市民的需求,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园林绿化施工企业,认清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问题形成的因素,才能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 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

2.1 科学组建项目经理部

园林绿化施工企业在编制项目投标文件时应选择精通园林绿化专业、经验丰富、精干高效的优秀人才进入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应由业务素质强、施工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选担任。承接到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任务后,必须按照中标文件承诺的组成人员,及时建立工程项目经理部,并健全施工项目经理责任制。

2.2 合理制定施工组织设计

园林绿化工程涉及面广,多为复杂的综合性景观工程,内容涵盖了绿化、土建、给排水、高低压供电、绿化照明、电讯及监控等各项专业施工,还涉及到建筑学、风景学、美学等相关艺术领域,此外还具有施工季节性较强,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等特点,因而施工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程项目的质量更难以控制。为此,项目经理部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图进行会审,确定图纸的正确性与适用性。项目经理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搜集地形地貌、地下管线等有关施工条件资料,结合工程特点和地区环境,从施工的全局和技术经济的角度出发,遵循施工工艺的要求,科学地制定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2.1 主要施工方案:应重点描述地形整理及土壤改良、绿化种植及养护管理、土建施工及园林小品等分部分项工程的工艺流程。对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方案要进行充分论证,做到施工方法先进,技术合理,安全文明施工,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2.2.2 三大保证体系及其保证措施:即质量、工期和安全文明施工等,应特别注意绿化苗木的夏季抗旱和冬季防冻养护。

2.2.3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和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图。

2.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2.3.1 无论任何工程都是由现场管理、技术和施工人员共同作业完成的,他们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等必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所以施工企业要加强队伍的日常教育和培训工作,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项目经理部要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主导作用,做好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通过切实可行的技术比武或经济手段奖勤罚懒,增强现场作业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以优秀的工作质量来保障合格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

2.3.2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往往会使用各种机械设备来辅助完成工序作业。如整理地形或开挖树穴时要用到挖掘机和推土机,吊装大规格苗木或景石时要用到起重机和载重汽车等等,至于在土建及园林小品的施工中还会用到诸如混凝土搅拌机、砂浆搅拌机、钢筋切割机、木工机具等更多的机械设备,都需要有一个详细的进场计划和完善的操作规程来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2.3.3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各类建筑材料以及各种绿化苗木的质量。投人材料的质量,如土方质量、苗木质量规格、各种管线、铺装材料、亮化设施、控制设备等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工程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对于投入材料的订货、采购、检查、验收、取样、试验等均应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尤其是对苗木的品种、株形、冠幅、高度、干径、土球大小、根系发育情况等严格把关,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生长健壮、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优良苗木。苗木栽植前应对苗木根系、树冠进行修剪,拆除带土球苗木根部的不易腐烂的包装物。带土球的乔灌木栽植时,种植穴底部要踏平;裸根的乔灌木栽植时,种植穴底部要将土堆成锥形。填土时要分层压实,最好用锄把捣实,不留空隙。同时要注意栽植时苗木观赏面的朝向,栽植后24 h内必须浇定根水,且要浇透,以保证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2.3.4 园林绿化工程中投入的苗木材料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同的绿化苗木具有不同的生长规律,栽植季节和栽植时问也各有差别,必须掌握不同苗木的最佳栽植时间是苗木成活的关键。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是构成工程质量的基础,园林绿化施工只有遵循绿化苗木的生长规律,掌握绿化苗木的栽植时间,及时跟踪检查工序计划的实施,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绿化苗木的成活率,从而保障园林工程的质量。

2.3.5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大多是由若干个分部分项工程组成,而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又都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由此可见,工程质量是在工序中创造的,要确保工程质量就必须加强对每一道工序的质量管理,当上一道工序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决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要通过自我检查、平行检查和交叉检查,做到层层把关,心中有数,全面把握施工过程。同时,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要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患于未然。

2.4 重视养护期的质量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期(即苗木栽植期)一般不过数月,但大多数的园林绿化工程合同规定的总工期从施工到移交至少需要一年甚至两年时间,如此一来,绿化苗木的养护期基本上就是一个或两个生长季节,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确保绿化苗木成活,长势良好,满足设计景观效果。所以,重视后期养护管理是关乎绿化苗木成活和影响整体效果的关键,如果仅仅绿化栽植过程优良,但后期苗木养护管理不到位,极有可能出现如浇水不及时导致树木成活率低;树木支架不牢,导致栽植树木歪斜;除草不及时,导致绿地杂草丛生;打药治虫不及时,导致病虫害发生等严重质量问题。

2.5 整理完善工程竣工验收资料

园林绿化工程竣工验收是合同实施阶段的最后环节,竣工验收资料的整理和完善是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竣工验收可以综合考察企业实力,全面考察工程质量,保证竣工项目符合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等规定的质量要求。通过工程竣工验收资料档案整理,既能总结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又能为建设单位后期使用和维修提供完整的资料和依据。

3 结语

要想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打造精品园林工程,必须从每一个环节抓起,踏踏实实地在每一个环节把好关。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是项目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它对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对于园林绿化企业来说,加强工程施工阶段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就成为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中之重,企业的管理者对此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质量控制 土建工程 解决方法

1、施工阶段的控制措施

1.1 质量控制

贯沏施工组织设计、制度措施、监督执行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贯沏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切实执行质量检查和质量验收,做好工序交接捡查验收,隐蔽工程检查验收,防渗漏试水检查验收,变更工程签证,控制材料进场质量,加强施工复核,组织工程质量定期及不定期的质量检查。

1.2 安全控制

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控制五个安全因素(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其中包括:施工作业安排、用电与防火安全,落实层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措施,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组织安全技术交底及安全教育学习。

1.3 进度控制

根据合同工期及施工组织设计,分阶段编制施工进度作业计划,及时检查计划进度,及时调整计划,协调土建与专业施工的协作配合。

1.4 成本控制

及时做好经济签证,贯沏降低成本措施,优化进度计划,优化劳动力,严格控制材料进场数量及质量,材料发放实行限额领料,加强施工放线复核,做到事前控制质量,减少事后返工损失,掌握经济索赔技巧,及签证索赔,减少经济损失。

1.5 文明施工

施工现场场容管理和现场料具管理

2、招投标的监督管理问题

2.1 我国的工程建筑是有招标和投标的制度,在我国《建筑法》中是有相关规定的,监督管理部门对此要加强监管。

2.2 设计质量问题

在工程项目建设上,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要仔细核查工程设计方案,尤其是它的施工图纸。

要认真仔细的核查防火,环保,公众安全,隔音等方面的内容。如果再核查期间发现问题,要及时和业主或者是设计单位取得联系,要求他们及时的解决问题。

2.3 施工阶段的问题

建筑队伍的施工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有些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或者用劣质的建材,没有责任心,不顾工程的质量,这就使工程质量完全没有保障。

2.4 材料、施工工艺的监督管理问题

一个工程的质量好坏其基础就是它的材料,在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方案,组织措施,检测手段等的控制这就是施工工艺。在这些方面注意好了,这工程质量就有了保障。

3、加强土建工程的监管

3.1 完善检验机构

通过有效的检测方法来鉴定施工材料的质量,结构构件和半成品的质量。一些地区逐步开设了一些检测机构,这些机构和施工监管部门配合,对施工监督管理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帮助。

3.2 严格重视材料监管

施工的材料在施工务必需要检查,材料的优劣决定质量的好坏。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规定监管部门检测出某施工单位用劣质建材,要对其有惩罚措施,给施工单位造成压力,这样来促进质量的提高。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作用,严格控制建筑质量。

3.3 加强施工监管

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技术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那个。在制定施工方案的时候,要从实际出来,全面考虑。要有好的技术人员之外还要有好的设备。要确保工程质量就要建立合格的质量标准,严格的考核机构,更要提高工艺水平。

4、施工单位行为规范要点

4.1 施工现场管理班子必须列入施工组织设计并与现场实际配备人员相一致。人员变动

应报建设(监理)审批后,报质监站备案。

4.2 施工前必须对设计图纸详细审阅、不明确处应在图纸会审时提出,经明确后才能施工。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图施工,不得随意变更设计或凭“经验”自行处理各种建筑、防水节点大样。

4.3 与分包单位发生工序交接时,必须严格履行交接手续,上道工序未经建设(监理)及下道工序责任单位的验收签证,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4 所有原材料、半成品必须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明。有复试要求的原材料,如钢材、水泥等按规定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4.5 原材料(半成品)取样送检均须由具有“送样员证”的送样员,并在具有“见证员证”的监理人员的见证下取样及送检。

5、定位放线控制及记录的填写要求

5.1 定位放线的控制点,应按经规划批准的总图设计座标点,由测绘中心提供的控制点引入,并经复核人复核无误,再经监理人员审核签证。

5.2 定位放线记录,应录入控制点座标,及建筑物座标的关系(夹角、距离等)、放线过程中的数据等,并由放线及复核人签字、监理审核人员签章。

5.3 如果建筑物座标点均由测绘中心提供,则应将测绘中心提供的放线成果资料附在定位放线记录的后面。并在定位放线记录上注明。

6、基坑(槽)开挖及地基验槽控制要点

6.1 基坑(槽)开挖应留有确保安全的边坡,并应在组织设计中明确。

6.2 基坑(槽)的排(降)水措施必须在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明确并在施工中认真实施,排(降)水设施应保持直至回填土完成方可撤除。

6.3 工程的基坑(槽)应按设计基底标高控制,并留有适当余量开挖,不得超挖或扰动基底原状土。

6.4地基验槽应经地质勘察人员签证后,方可进入垫层施工。

6.5当基底下有软土层或古井等异常时,应经勘察、设计人员察看确定方案后再施工,不得擅自处理或超挖。

6.6 加深(或局部加深)开挖后的二次验槽仍应由地质勘察部门人员察看后签字方为有

效,并应作二次验槽记录及签证。

6.7 加深(或局部加深)处理的有关技术资料应经设计及监理人员签证并附在验槽报告的后面。

6.8 较大范围的地基处理应另行验收,并按有关验收规范的要求执行。

7、砌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7.1砌砖工程所用砂浆配合比,应由有资质的试验室经试验后出具。

7.2现场砂浆搅拌,应严格按配合比,挂牌、称量、搅拌。严禁按车计量或不计量施工。

7.3墙体砌砖施工必须在四角及转角处立皮数杆拉线砌筑,并控制水平灰缝厚度在8~12mm 之间,确保外表及灰缝平直。

7.4多孔砖及空心砖在每层砌完后,应进行灰缝灌浆,确保内缝密实。

7.5与构造柱的拉结筋应予先制作,并按规范规定每500mm 一层放置(多孔砖为五皮),不得随意减小长度和增大间距。

7.6预制或现浇过梁尺寸应按设计规定制作,两端在砌体上的搁置长度不得小于240mm,预制过梁安装应坐浆。

8、钢筋砼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8.1未经建设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使用自拌砼,必须采用商品砼。砼工程施工必须具有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中必须明确具体的支模方法。模板设计、支撑及对拉螺拴间距、支撑方法等,必须明确可靠避免出现胀模、跑模、漏浆等现象。

8.2钢筋保护层垫块(或支架)应用铁丝固定牢固,确保钢筋位置正确。砼的浇筑顺序和施工缝、后浇带的留置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规定。

第12篇

关键词:项目工程造价 质量控制管理

Abstract: the control of the project cost improving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is building enterprise has long attention problem discussed, project cos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o can effectively deal with the problem relates directly to an enterprise's benefit. Below we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ject management is briefly discussed.

Key words: the project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of project cost

中图分类号: TV5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造价控制和质量控制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维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每个建筑企业要想立足于社会就必须两手都要抓,即要控制好成本又要抓好质量。所谓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花费的全部费用,即该工程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形成相应无形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

为了能实现每个项目的利润目标,我们就必须对生产运营全过程建立一套完整的投资盈利管理方案。

2.工程造价管理

2.1招投标管理

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是建设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建设单位要充分利用招投标这一有效竞争手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招标文件编制的规范、严谨就显得尤其重要。对公开招标工程要参照标准合同条款编制招标文件,其中包括:投标人须知、合同条件的通用条件和专用条件、技术规范、投标书、工程量清单、资格审查资料格式、图纸资料等。招标文件要明确工程地址、现场条件、状况、工程概要、工程招标范围、工程承包方式、计价依据、工程预付款进度款支付及结算方式、工期质量要求、技术要求、评标细则、截标、开标、评标时间、投标报价要求、合同价的确定方式、投标书的符合性要求、主要合同条款、施工图纸及图纸会审答疑内容、工程量清单等实质性的内容,另外还要明确投标人统一计价口径、统一计量依据,以标价合理等综合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签定严密的施工承包合同,从而提高招标工作质量。

2.2施工管理

建设单位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来自施工方的工程变更、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无特殊情况坚决不作设计变更。如确有必要,要先做预算,后花钱,对必要的工程变更,由专业预算人员与施工方当时算清应增减的款项,随时掌握工程造价的增减额度。避免积压成堆,心中无数。相关人员要督促施工方做好各种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及签证工作,减少结算时的扯皮现象。

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中材料价格的控制是主要的,市场经济为建筑材料的供应提供多渠道,材料品种价格繁多,建设单位预算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应密切注意市场行情,掌握材料信息价格及采购"物美价廉"建材的渠道与施工企业共同管理,使工程投资得到合理的控制。加强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控制与管理,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应根据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按照施工实际完成工程量进行,做到拨款有度,心中有数;并随时检查进度款运用情况,保证施工过程如期按约正常进行。

2.3结算管理

(1)严格审核工程量,

根据施工承包合同要求,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进行审核,不能多算或不按规则计算,如乙方对工程变更只计调增量不计调减量,甲方完成了三通一平乙方仍计场地平整;圈梁带过梁的,计算出过梁后却不从圈梁中扣减等现象,要求审核人员对施工图纸、现场情况、现行预算定额中的说明、规定、计算规则都很清楚,而且要有一本明帐。在工程量审核时,要求施工单位报送相应的工程量计算式和钢筋抽料表,同时建设单位也要编制一份完整的结算书和钢筋抽量表,通过对比审核,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合理,准确进行计量审核。

(2)审核项目单价

有些模棱两可的项目,不得任意取最高值,应符合实际情况,对定额缺项的不得任意高估,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计算。如挖土方本为普通土,套定额就不能套三类土,钢筋成型的运输是否列项要依现场情况而定,自编补充定额单价应实事求是最好得到造价管理部门的认可。

(3)审核取费程序及准确性

审核人员必须对国家现行有关经济政策及本地区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及各项费用包含的内容很清楚,如费用定额中,其它直接费和施工图预算包干费包含哪些内容一定要很清楚,如己计取包干费的,则不应计其它直接费中的材料二次搬运费。

(4)审核完后,编制结算报告

分析投资使用情况,对超支部分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改进今后的工作。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工程造价队伍加强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分析,加强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级教育及在职人员的再教育活动。

3.工程质量管理

3.1提高人员素质,强化质量安全意识

(1)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技术强的基建队伍,要从战略高度重视抓好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管理人员要勇于实践,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对他们已经建成的工程和在建的工程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施工现场的管理情况及施工质量情况,认真总结经验,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在作业过程中让每个成员认识到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强化质量安全意识,合理地组织施工和进行管理 ,使工程顺利进行。

(2)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 落实层层质量责任制, 加强企业自控能力 ,提高企业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认真贯彻《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 推行科学管理。抓好施工现场管理,要以升华全企业职工现场管理意识为先导,形成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意识。

3.2严格检测入场材料,落实工程验收工作

在施工质量控制中,首先不要忽视对材料质量的把关,必须严格检测建筑施工材料入场。从地材(砖、灰、砂、石)到三大材(水泥、钢材、木材)及装饰材料、卫生器具等,要提供合格证及现场取样检验报告,切实抓好材料的进货、验收、保管、试验。不但要了解所购的自身质量 , 还应了解产品生产单位的生产能力、技术力量、测试手段和管理水平等等,符合要求的方可购买或与之签订供货合同。在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进场验收时, 不仅要进行其外观检查, 而且还要检查它的质量保证书和复检数据,符合质量要求的方可验收入库或进场使用。建议对一些建筑材料的生产部门加强措施,控制流通中的供货渠道 ,不允许不合格产品混进建筑工地。同时要求对隐蔽工程、人工挖孔桩等,不经检测、验收合格同意后,不准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砼工程实行全天候监理;商品混凝土或砂浆,要有专人负责,严格配比、准确计量,规定侯干期;规定全部砌体、抹灰、油漆必须先做样板间, 经验收合格后, 才准予全面铺开施工等。

工程竣工验收是工程质量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建设资金转化为使用价值的重要环节,是全面考察投资效益,检验设计和施工质量的重要步骤。工程项目竣工时,基建部门首先要会同承建单位对工程进行预验收, 按验收规范对工程进行全面的严格验收,检查对工程技术资料、材料、构件和设备质量合格证明和分部分项验收记录等。对存在的质量缺陷,提出整改措施及期限, 直到合格为此, 然后请质检部门验收。

3.3完善规章制度,加强质量监督

强化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只有严格管理,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程序办事, 做到超前监督, 才能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建筑工程质量,涉及多个环节,包括立项与报建、招标与发包、设计与施工、材料选购、竣工验收等,这些工作必须按照建筑工程程序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坚持谁施工谁负责,谁指挥谁承担, 不给事故责任者推脱的借口。每项工程开工前 , 必须进行图纸会审, 使甲乙双方进一步熟悉图纸, 明确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和要注意的问题, 严格按图施工。施工人员是建设单位的工程现场代表 ,从定位、放线到开工、竣工以及验收、交用,对工程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和造价, 负有重大的责任, 施工规范是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的准绳。加强质量监督,在现场实行定人,定位、定操作、定质量、定劳动定额等为内容的操作岗位责任制。

第1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及问题;对策及措施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同时建筑行业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成为当前及未来建筑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质量是建筑工程的核心,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其基本属性,建筑工程的全寿命周期中,任何环节、任何工序出现问题,都会给建筑工程埋下质量和安全隐患,不仅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美观,而且会危及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和安全性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建筑工程具有周期长、生产要素多、施工技术复杂、固定性、不可逆性等特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有设计水平、原材是否合格、施工技术是否相符、管理措施是否到位、施工人员素质高低、工期等,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做到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不仅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及效益,而且对于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进度目标的必然措施;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安全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有利于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和费用。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1、各参建单位的问题

建设单位为节省设计费用,聘请无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图纸设计,不愿意聘请专业监理公司进行建立,管理观念落后。设计单位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设计人员未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勘察,进行套图设计图纸,使得设计图纸与实际情况不符,各个建筑结构部件的规格尺寸设计中,与实际存在偏差,加大施工难度或者造成无法施工;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计算书与图纸不符,对结构体系及构造措施的设计不合理,对建筑节能设计不全面,抗震、防水等关键部位设计要求达不到规范要求;各个设计图纸之间的相关尺寸出现相互矛盾,如对外窗高度进行设计时,往往容忽略建筑面层的厚度,导致不同设计图纸的相关设计尺寸不一致;在建施图中,对于墙体的尺寸没有明确定位并标注出来,在结施图中,对梁的标注不明确或没有标注等设计问题。

2、施工阶段的主要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关键阶段,由于建筑工程涉及的施工人员较多,原材料较多,施工机械设备较复杂,工程成品或半成品的保管较多等,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必须做好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素质水平普遍不高,加大了管理难度;质量管理人才的匮乏,造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不到位;施工所需原材料的把关不严,原材现场管理乏力,对钢筋、水泥等原材的合格证、检测报告、规格、型号等核查不到位,为对进入现场的原材料进行送样复检,给不合格原材提供了可乘之机,一旦不合格原材用于施工中,埋下了质量隐患,不利于质量管理;由于建筑工程涉及的施工技术复杂,施工工序较多,上道施工工序完成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但为保证进度,难免存在施工队伍交叉施工的情况,各专业施工队伍之间衔接不好,对其他专业施工造成一定影响,工程成品或半成品的质量管理不到位,乱堆乱放,容易造成施工纠纷,甚至造成损坏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工程成品或半成品的质量;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机械的管理和维护不及时,造成机械设备超载运行,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不仅给工程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质量管理人员对过程控制、隐蔽工程、关键工序等部位的重视不够,未经验收私自隐蔽,质量问题不及时整改,常常因此而引发大量的质量问题。

三、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1、加强资质审查,建立健全责任制度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必须做好参建各方的资质审查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检测单位参与建筑工程中;建立健全责任制度,落实责任到人,是做好建筑质量管理的根本,应依据建筑建设工程的概况、针对工程特点,结合业主的要求,编制详细工程质量监理目标,明确监控的目标、标准,监理单位进驻现场以后,要根据监理质量的目标,完善制度,协调工作,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和岗位职责,与岗位责任人签订责任书,制定出相关的监理工作制度,如监理会议制度、监理质量检验及验收制度、监理人员考核制度、监理日记填写制度等,拟定出相应的监理工作程序,做到工程质量监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对于存在的问题并且督促落实到位,杜绝质量问题的隐患。

2、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严把质量关、材料关

严把原材的质量关,做好原材、成品或办成品的管理和堆放工作,要求进场的原材、半成品或成品必须提供厂家出具的合格证书、检测报告等证明文件,严格核查进场材料的出厂日期、规格、型号、数量等,并且从进场原材中随机抽取样品,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确保材料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中,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从源头上避免由材料引起的质量隐患,做好半成品、成品的管理工作,对于由于多个专业施工队伍的交叉施工进行合理化布局,确保其具有相对宽裕的空间和时间,严格进行工序交接和不同工种施工后的质量验收,以此确保工程成品及半成品质量;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和检查工作,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发现故障隐患,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加强现场人员的管理,进行质量和安全技术交底;加强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施工部位、关键部位、施工工序的管理,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必须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必须更新管理理念,不断改进和创新管理方法,借鉴和学习先进的管理手段,加强各参建单位的资质审查,施工阶段严把质量关、检测关、验收关,加大施工现场人员、材料、机械的管理力度,做好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验收工作,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孟祥辉.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

第14篇

提高工程质量,是众多的建筑施工企业不懈的追求目标,也是扩大建筑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信誉的根本途径。工程质量问题,始终是市场竞争的焦点。如何提高工程项目实体质量,这是摆在所有施工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热点话题。笔者撰写本文,抒之己见。

1、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打造精品工程

既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是无数血和泪实例教训的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建筑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产品质量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延伸和拓展。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要实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重新认识建筑产品的质量。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笔者认为建筑产品的质量包括3个方面:一是建筑产品主体结构的质量。二是目测感官方面的质量。三是使用功能方面的质量。建筑产品如同其他任何具有使用功能的产品一样,形体设计、装潢的完美,给人只能是感官上的享受。人们购买、消费的最终目的是使用,使用功能的质量,不仅有设计原因造成的,更多的是施工质量方面原因造成的。水、电、煤气这些最基本的使用功能,是人们对建筑产品内在质量最基本的要求。上水不通,下水不畅;电线短路,煤气泄露;还有窗台、屋面、外墙面渗水等,是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质量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如何通过消灭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通病,提高建筑产品的施工质量,多创优质工程,为业主和用户提供优质的建筑产品,既是市场竞争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把提高建筑产品的施工质量,放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首位。

2、必须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是建筑产品最终形成的场所,施工现场管理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括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施工生产的组织和实施,技术质量管理的实施、检查、复核和监督,物料进场、检验、实验和使用的管理,预算、统计、核算管理、施工现场治安治理、消防和卫生管理,分包队伍的管理等,构成了施工现场管理系统。

在施工现场管理这个系统中,质量管理是核心。围绕“建筑产品质量管理”主线,把施工现场管理系统中的子系统串了起来。通过深入开展文明标准化工地达标活动,为创优质工程提供条件和保证。这就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理念。创优和达标,看起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却是密不可分的。要创优质工程,向施工现场管理提出了高的标准和要求,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创优质工程就是一句空话。通过开展文明标准化工地达标活动,贯彻iso9002标准提出的创造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为创优质工程提供条件。建筑施工企业深入开展创优达标活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向顾客提供满意质量的建筑产品和(来源:文秘站 )良好的服务。

3、抓住质量体系的运行,规范质量管理的行为

贯彻实施iso9002质量体系,运用iso9002国际标准的管理模式、标准方法及其有效的运行,是推动和促进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按造iso90002标准编制企业《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汇编》,对第3层次支持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和修订。文件化质量体系的建立,明确了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和管理网络;明确了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明确了施工质量管理的程序和标准,这些对企业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提供了基础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客观地推动企业内部技术、质量管理制度的完善,为企业进行系统的规范的、科学的施工管理,提高施工质量提供了标准和依据。一是抓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控制运行这条主线不放。从年初的质量策划,年度质量指标的分解落实,《项目质量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到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和竣工项目的回访服务,把工作重点放在过程控制上。坚持iso9002质量体系的月度讲评例会制度,坚持用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来推动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二是抓标准和规范、规程的实施。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对工程质量、技术方面的管理文件进行了清理和修订,增补、印发《企业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汇编》。使企业内部有一部技术质量系统的管理规范、标准和制度。这对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规范质量管理行为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是抓质量奖惩办法的修订和实施。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内部质量管理标准及要求的提高,修订企业质量奖惩办法势在必行。逐步修订完善企业质量奖惩办法,从企业内部立法的角度出发,较好地通过制度的形式把创优达标工作引入了持续、有效运行的轨道。适当的奖励、必要的处罚,是保证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有效运行的重要举措。

4、严格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的优劣与施工工程实体质量的优劣息息相关。要实现建筑工程质量达标创优的目标,施工企业的施工材料供应部门必须与施工材料构配件厂家建立工作联系和材料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密切业务联系,不断改进和提高材料质量,避免和解决与供方的质量争端。笔者认为: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的关键要抓住施工材料构配件采购质量、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验收、施工材料构配件贮存质量这3个环节。(1)施工材料构配件采购质量。物质采购人员要选择合格的供方。应初拟2家以上供应方待选,经过比较后确定,对经过几次供货考核,确能保证供货质量的供地可签定长期供货协议,同时,还要考虑施工材料构配件价格和费用,交付服务等标准来评价供应厂家。设计部门和建设单位指定的供应材料构配件厂家,经审核确有质量保证能力,可按设计和建设部门指定的厂家订货。否则,应同设计和建设部门协商,另择供方。做到四不采购,即不采购达不到质量标准的材料构配件;不采购国家已明确淘汰的材料构配件,不采购不带合格的材料构配件,不采购需用单位已对质量提出异议的材料。

(2)施工供应材料构配件的质量验收是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材料构配件供应验收过程中,对材料构配件质量有异议时,供应部门负责同供料单位交涉,具体实施按《原材料构配件质量异议仲裁办法》处理。材料构配件质量复检后要索取复检报告,对复检不合格的施工材料构配件要按《材料构配件隔离办法》、《原材料构配件退货办法》处理。

(3)施工材料构配件贮存的质量管理。为使库存的施工材料构 配件不发生变质,保证物质的完好无损,供应部门及分公司或项目经理部的仓库管理人员负责验收入库材料构配件保管和发放。必须严格按照仓库管理办法,及时上帐上架,严格执行仓库保管原则。特殊材料跟踪管理,按照类别分类保管,严禁混料。开展经常性的对库存物质材料构配件进行检查,以发现可能发生的质量变化和损失情况,防止发生物质材料霉烂、变质、潮湿、锈蚀、虫鼠害、老化和过期失效。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基础,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工序质量的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控制,据此来达到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的原理是采取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工序一部分(子样)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整道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正常。若不稳定,产生异常情况,必须及时采取对策和措施予以改进。在对工序质量控制过程中,一是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二是突出对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因素实行有效控制,使其处于受控制状态。三是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质量,及时掌握质量动态。四是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对工序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用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办法来保证工序,使之达到良好控制状态。

5、突出抓好质量通病控制,为顾客提供质量满意的建筑产品

第15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1.引言

我们都知道,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对于建筑物本身来讲,其具有投资大、工期长、体量大等特点。所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施工环节也是非常繁杂的。从工程施工作业开始前期一直到工程竣工,其间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如果上一道工序发生了质量问题,万一没有被发现,没有进行及时的补救,那么就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继而导致发生重大的事故。所以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一直牵动着人心,也是一直被放在重要位置来对待的。而要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那么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我们无比要做到对建筑项目进行科学的、系统的管理、监督,这样才能对工程的质量有一个保障。

2.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混凝土

笔者发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就包括混凝土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可以说混凝土是整个工程的核心部分,之所以说混凝土是整个工程的核心部分,是因为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左右着整个工程质量的好坏与否。笔者发现,对于绝大多数的建筑企业来说,他们为了改善施工环境、提高施工质量,对于混凝土的选用,商品混凝土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开发商的首选,但这并不意味着商品混凝土是没有质量问题的,相反,在施工过程中同样存在许多问题。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对商品混凝土的管理制度,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好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关,也就是说,要严加监督即将要使用的商品混凝土的来源,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务必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针对不同的环境、气候以及楼层的高度等等来有计划、有目的地使用商品混凝土。

2.2 钢筋

对于建筑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除了混凝土的问题之外,笔者认为钢筋的问题也不容小觑。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许多开发商为了节约经费,获取更大的经济利润,要求施工人员使用再生钢材,不难想象,使用过的钢筋无论在质量还是各项指标上都不会达标,这对日后的工程的整体质量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即便开发商不要求施工人员使用再生钢筋,也有许多的钢筋生产商生产的钢筋不合格、指标不达标。针对这些在施工过程中的钢筋质量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务之就就是加强对钢筋质量的监管力度,有必要在工程施工之前就制定一套严格、科学、有力的监制制度,这样一来,对于检测钢筋是否达标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也是非常方便的,对于那些问题钢筋,一定要坚决抵制,绝对不能采用;在施工过程中,要不定时对钢筋的规格和数量以及安装的位置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务必要做到及时改正。

3.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3.1 提高建筑施工技术水平

之所以要着重强调建筑施工技术,是因为建筑施工技术与工程的总体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建筑施工技术的高低决定着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好与坏,只有施工技术得到了提高,工程的总体质量才能得到保障。所以说,不断改善和提升建筑施工技术,是提高工程整体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对工程整体质量的一个强有力的保证,更重要的是,这对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经济增长有着特殊的意义。而提高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施工的各项项目有所了解和掌握,对每一个施工阶段中的要求和问题提前有一个考察和预测,这样就能有所准备,与此同时,还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参与施工项目的有关部门和环节做好协调工作和措施,以达到各部门之间密切合作的目的。

第二,还要对与客户进行全面的、充分的沟通,根据客户的总体需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第三,按部门进行分工筹划,在认真做好预算备案的基础上,把各项措施贯彻、落实、运用到实际施工的各个阶段及过程中。

第四,对于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相关的开发商、技术人员以及施工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把好质量关,务必做到在进行建筑施工之前,对建筑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后才可以进行施工。只有这样,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第五,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而言,即便有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但是如果只是单纯地去制定而没有严格地实施,那么一切的工作都是在做无用功。

第六,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开发商务必要重视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采取相关措施来提高这些人员的业务素质,只有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那么对建筑施工技术的提高才能有所保障。

3.2 完善相应的工程质量的监督制度

我们都知道,在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调节下,参与到对工程质量监督的机构都有权利和义务对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管。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是,相关的监督部门并不是主要的责任主体,而是间接的责任主体。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参与到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责任方,都是政府部门需要进行监管和监督的,在监管和监督过程中,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秉公处理、依法办事,不论哪一方出现了问题、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那么政府就有义务、有责任去追究刑事方的责任。

3.3 工程质量监督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必须符合市场机制的需求

我们都知道,要想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模式有所改善和创新的话,那么就得从监督的理念开始改变,换句话说,就是在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的时候,我们应该是以间接的方式去进行监督,而不是像从前那样直接进行监督;对于工程的整体质量,也应该由原先的注重整体转变为现在的对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的重视。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加大对施工企业的质量的监管力度,保证全方位地进行监督。

3.4 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

我们都知道,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具有使用周期长、较高的经济价值、参与的企业比较多等特点,而且其自身的质量问题由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务必要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在经济市场的调节下,作为监督工程质量的主体部门――政府,有权利,而且有义务要对人民权重的利益进行维护,对人民的生命安全进行保护,对市场竞争的秩序要有随时进行维护,在监督过程中要秉公守法。

4.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遵循的原则

如果想要改善、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那么在对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务必要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在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的时候,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分析性原则

所谓“分析性”原则,指的就是在对建筑工程治疗进行监督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监督。主要包括施工单位的资质、所处的自然环境、工程的内部结构等等,只有了解每一个环节的情况,才能有效地进行监督。

(2)系统性原则

工程质量监督必须和工程进展同步进行并且要系统化,不得出现脱节的状态。只有把质量监督和检测以及评定质量相连贯,监理和检查员想连贯,才能使得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3)科学性原则

在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时,主要是指对技术上的监督和管理上的监督。只有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过程中遵循了科学性原则,才能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5.结束语

行政主管部门需要强化监管职责,有效地建立起―套房屋建筑的质量监管制度,同时建筑施工方也需要遵守职业道德,管控好丁程质量。这样房屋上程质量所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的现象就将大幅度地减少。

【参考文献】

[1] 李欣.浅谈提高工程预结算的编制质量[J]. 科技信息. 2009(18)

[2] 丁伟华.工程预结算编制常见错误及防范[J]. 商品与质量. 2009(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