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企业危机分析范文

企业危机分析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企业危机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企业危机分析

第1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其中航空运输业的出现和不断发展逐渐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减少了运输的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便利了经济的发展。但是近几年,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航空运输方面出现了重重危机,航空运输业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危险事故的发生,使得航空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威胁,经济发展受到了制约。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航空企业相关的危机问题、原因,对航空企业的危机管理作出了相关的探讨,希望能够推动新媒体视域下航空企业危机管理的进步,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新媒体视域下;航空企业;危机管理

目前在我国航空企业发展上,已经根据出现的危机制定出了一系列的危机管理模式,以此来对航空企业的危机进行处理。所谓危机管理就是在危险出现的紧急时刻,相应人员能够作出及时的应对和处理。而航空企业所说的危机管理,是指在航空方面出现危机的时刻,航空人员能够及时进行处理。航空企业较好地进行危机管理能够提升航空企业的危机解决速度,从而降低危机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以此促进航空企业的发展。

一、目前我国航空企业在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危机管理体制的不健全

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变相导致了一些管理机制相对更新速度过慢,在发生危机时没有应急机制应对。比如环境问题的出现,就是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航空企业发展中也有这样的问题发生。近些年,我国航空运输业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壮大,但管理体制的更新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国外的一些航空企业针对公共危机事件建立了危机管理体制,及时应对危机事件,将对航空企业的伤害降到最低。在当今社会,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也给航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公共危机事件出现的时候,如果航空企业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所产生的负面舆论将影响航空企业的发展。此时,就需要应用危机管理机制,及时在媒体报道之前采取措施。在我国,一些航空企业没有意识到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在建立危机管理机制时也没有将责任与义务落到实处,因而导致了危机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没有实践意义,在航空公共危机事件出现的时候,相关管理人员不能及时有效地作出应对。

(二)没有全面的了解公众信息

航空企业公共危机事件的出现往往是由于相关人员没有及时接收到大众的信息,因此在航空公共危机的处理上,就需要航空企业要充分掌握大众信息,在危机发生后能够及时地了解公众信息,稳定大众情绪。我航空企业,有的没有接收公众信息的渠道,有的则是相关人员接收到信息却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接收公众信息的不全面导致更多负面的社会舆论的产生,催化航空危机事件发酵,影响航空企业的发展。

(三)处理危机,流程过多

在我国航空企业发生公共危机事件时,航空企业往往需要备齐各种材料才能予以公布,在对外消息时流程也比较多,因此就出现了当大众看到报道时,危机已经发展到难以应对的局面。即使航空企业制定出相关的危机管理措施,但是处理危机的时间已不是最佳的了。航空企业在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沟通时,应相应减少不必要的流程,及时作出危机应对。

二、新媒体视域下改善航空企业危机管理的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航空企业危机事件管理中所涉及的问题十分广泛。在当前新媒体视域下,可以通过以下三点改善航空企业的危机管理:

(一)建立全面的危机管理体制

航空企业是一种公众企业,并且属于一种特殊的运输服务性质的行业,一定要保证与普通公众有一个良好的关系。突发危机事件时,往往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对企业形象或其品牌造成恶劣影响,而危机管理是对危机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实际规模、具体态势以及影响深度等一系列难以预测的方面进行管理,以尽可能减少事件对企业形象的损害。国际上的一些大公司在危机发生时往往能够应付自如,其关键原因是其有一套制度化的危机处理机制,从而在发生危机时可以快速启动应对机制,全面而井然有序地处理事件。因此,我国航空企业也应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制度、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成熟的危机管理培训制度,逐步提高危机管理的快速反应能力。

(二)拒绝侥幸心理

由于旧的危机管理体制的影响,侥幸已经深入一些航空企业的管理人员的内心,导致对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明显不足。在新媒体的视域下,一个企业的形象,可以说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如果存在侥幸的心理,面对突发性的危机事件,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就会对企业的形象造成伤害,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所以,在媒体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一定要杜绝企业管理人员的侥幸心理,要加强其对危机事件的管理意识,以获得公众认可,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尤其是对于航空企业的这种高危企业来说,更要杜绝侥幸心理,这样在危机事件发生时,有可能将伤害降到最低。从另一方面来说,危机管理做得好,有利于航空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中获得胜利。

(三)保持与新媒体的良好关系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在于,其是通过网络,包括微信、微博以及QQ等节制进行传播。新媒体之于传统媒体,有传播速度更快、传播内容更丰富、传播面更广泛和具有良好的互动性等一系列的优势。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我们接收的信息大概百分之七十是来源于网络,来源于传统媒体的信息只有百分之三十。这样一来,新媒体对于企业来说,就拥有很大的影响力。例如,公众都能够借助网络工具进行互动,造成企业的负面信息来源更加多样化。也就是说,在新媒体的视域下,企业一定要与新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减少负面信息的输出。航空企业更是如此,如果发生不可避免的危机事件,并且没有很好地控制负面消息的传播,就会受到公众舆论的谴责,严重者可能导致企业走向没落。反之,我们可以控制负面消息在新媒体方面的输出,把公众舆论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利于保护企业形象不受损。

三、举例说明新媒体视域下航空企业危机管理的作用

新媒体对于企业的作用有很多,它可以扩大企业的销售,树立企业的公关形象,更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而对于危机管理更是十分重要。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变化十分迅速,交通运输业发展日新月异,航空企业更应该注重公共危机管理,及时有效应对危机事件,保障企业良性发展。因为,如果应对不当,极易使企业形象受损,陷入公关困境。例如2006年,媒体爆出车祸少女拒载事件,当时由于海南航空企业的相关规定,“不能乘运担架、病人以及高危旅客”,导致15岁少女错失了最佳治疗时间,被迫截肢。当这一事件被媒体曝光,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海南航空企业被告上法庭,遭到医药费以及精神损失费将近百万的索赔。但是,对于海南航空企业来说,它们最大的损失并不是赔偿的医药费以及精神损失费,而是公众形象受损以及社会舆论的谴责。除此之外,还有东航“返航”事件,在东航“返航”事件发生后的十几天里,对此事件的报道将近百篇,网络媒介的报道更是数不胜数。现如今,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的传播速度更是不可低估。在新媒体视域下,航空企业这类高危的企业,更要加强危机管理方面,尽最大可能降低负面社会舆论,维护好公司的公关形象。例如我国国航对于拒载智障儿童这一危机事件的危机管理,就充分降低了它的负面影响。国航对这件事的处理十分得体,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众承认自己的失误并且及时致歉。这样一来,既维护了公司的形象,更进一步保障了自身的利益,所以在新媒体视域下,加强危机管理是航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的网络时代,网络的传播速度可以说是成幂指数增长的,所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航空企业这类高危的运输类企业来说,由于该企业的危机事件发生得十分频繁,并且预防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更应该大力加强其危机管理的能力,减少对企业负面信息的流出,及时通过新媒体承认自己的失误,并且向社会公众道歉,维护公司形象。这样一来,才能使其对公司的影响降到最低,以保证公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帆,贾刚.航空企业组织管理预警指标及其因子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10).

[2]朱新艳.国有航空企业飞行员流失的预警管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9).

[3]孙宁莉.航空企业危机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14).

[4]张腾.精益管理是低成本航空运营成功的关键———美国西南航空企业运营管理案例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7).

第2篇

论文关键词:企业 财务危机 类型 特征 成因 预防

一、企业财务危机的概念界定

综合各方面对财务危机概念的界定,财务危机的概念可以总结为:财务危机是指企业在日常运营活动中无法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来满足资本所有者的要求(包括债权人的偿付要求和投资者的报酬要求),而引起的财务紧张和财务困难。财务危机引起的不良后果包括企业对合同违约、企业亏损、利润下滑、股价暴跌,导致企业破产清算或者重组行为的发生。

其实财务危机的界定可以从过程、属性或原因等多方面来确定,无论在理论或实务中都没有公认的规定。

二、研究企业财务危机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企业体制的转轨,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企业理财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营管理者、股东和债权人必须时刻警惕本企业以及其他有关企业的危机问题。具有完备风险意识的管理者,才称得上是合格的管理者,准确预测公司财务危机,对公司经理人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使其提前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以阻止企业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避免进入破产清算或被收购兼并的境地;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可以将预测结果作为信贷决策的参考指标,从而降低信贷风险;对民间审计机构来讲,可以准确判断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从而避免因未能正确披露其经营失败而招致的法律诉讼。因此,企业财务危机研究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此,我们有必要对财务危机的类型和特征、预防作一个全面的分析,真正树立起财务危机的意识,建立起有效的财务危机预防机制。

三、财务危机的类型

一般根据惯例,按照企业财务危机的程度和对其处理程序的不同,通常将财务危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运营失败。运营失败是指企业收入低于包括其资本成本在内的全部运营成本。如果企业的投资愿意接受较低的投资收益率(有时甚至是负的投资收益率),并继续向企业投入资金,则这类企业还可以持续经营,还没有处于财务危机中。但是,如果企业没有能力在一定时间内扭亏为盈,而投资者又不可能不断向企业投入资本,因此这类企业的资产就会逐渐减少,陷入财务危机,最终会走向关闭。

2.商业失败。商业失败是美国一家著名的咨询公司所使用的名词,特指那种没有经过正式破产程序的企业,但却以债权人不能收回全部债权(即债权人蒙受了一定的损失)为代价而终止经营的情况。陷入商业失败的企业虽没有宣布破产,但企业整体情况已经恶化,资不抵债,陷入财务危机中,实质上已经失败。

3.技术性无力偿债。“技术性无力偿债”是指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企业运营安排调度不当、资金周转不灵造成的。如果宽限一段时间,企业可以筹措到足够的资金来偿清债务,那么企业还可以继续生存下去;但如果这种技术性无力偿债同时又是经济失败的早期信号的话,即使是暂时筹资度过了目前的难关,但也已经陷入财务危机中,难免会一步步会走向失败。

4.无力偿债。与技术性无力偿债相比,无力偿债是指企业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以抵偿企业现有的债务,这至少说明企业有两种财务状况的可能性,即企业盈利能力或收款能力很差,企业无法采用经营活动或投资活动所获现金来偿付其债务本息;其次是企业缺乏必要的筹资能力,企业在短期内可能无法筹集到偿债所必须的资金,而更严重的是这一状况可能并非是暂时的。

5.资不抵债。当企业总资产的市场价值低于其总负债的账面价值时,企业就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了。显然,这一情况要比技术性无力偿债严重得多,常常会导致企业破产清算。但是,资不抵债并不意味着企业一定会破产。

6.正式破产。根据法律规定,因无力偿债而正式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为正式破产。破产是企业财务危机的一种极端形式,当同时出现企业资金匮乏和信用崩溃两种情况时,企业必定会破产。因此,破产是指企业的全部负债大于其全部资产的公允价值,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出现负数,并且,企业无法筹集新的资金,以偿还到期债务的一种极端的财务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债权人或债务人要求,经法院裁定,企业需要按照法律程序转入破产清算。

四、企业财务危机的基本特征

一般讲,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并不是突发性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和逐步发展的过程。企业财务危机在从小到大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不同的财务特征,但这种表现可能并不是十分显著和明显的,有的甚至是潜在的,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逐渐积累,一旦急速发展,就可能马上陷入完全的财务危机状态,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从实际看来,大部分陷入财务危机的企业的表现都是基本相似的,它们具有广泛的普遍性。只是不同的企业由于产生财务危机的原因不一,所以这些财务危机特征的表现各有不同,或者更侧重于某项或某几项危机特征的表现。

按照财务危机的发展过程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财务危机潜伏阶段、财务危机的发展阶段、财务危机恶化阶段、财务危机的最终阶段,并各自表现出不同的财务危机特征。

五、企业财务危机的基本征兆

企业要想有效地防范企业财务危机,就必须充分了解和把握本企业可能出现的各种财务危机的表现特征。财务危机的基本征兆主要表现如下:

1.财务状况明显恶化。企业可能发现财务危机最主要的和最显著的征兆就是企业财务状况明显恶化。其中包含的内容很多,突出表现在企业的营运资金供应困难、现金周转失控、负债比例居高不下、偿债能力明显减弱、收款能力不差、风险投资膨胀而投资收益日趋下降、企业费用和成本严重超支,等等。

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极易导致企业经营和财务的彻底失败,它是企业最显著的危机信号,企业必须时刻严密监控相关财务指标的变动,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经营状况的明显恶化。企业发现经营状况恶化到演变成财务危机虽然还有一定时期,但是如果恶化累积而没有应对措施,从理论上讲就必然导致企业的财务危机。经营恶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销售额的非预期下跌、非计划的存货积压、市场占有率较大幅度下降、平均收账期延长、投资决策失误、盲目扩张、企业自身交易记录恶化、经营管理制度混乱、客户大量流失、营销队伍不力、市场竞争能力低下,等等。

3.财务制度管理混乱。企业一定时期出现财务管理制度混乱和财务控制能力低下,往往是导致企业财务失败的重要因素。

4.经营效率明显低下。如果企业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经营效率低下,就说明企业已逐步丧失其持续成长的能力,正在不断衰退。因为企业经营效率持续低下,说明企业无法获得应有的利润,甚至亏损,企业的资本和净资产等都不能增值。企业应时刻关注这些指标,提高经营效率,避免财务危机。

5.经营环境明显恶化。企业经营环境的明显恶化,往往是导致企业财务危机产生的重要因素,但许多企业缺乏对环境变化的高度敏感性。

六、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分析

1.投资决策失误,盲目扩张。很多经营成功的企业总是追求更大的成功、更大的利润,因此不断的扩张成为成功企业的内在冲动和投资方向。然而缺乏明确目标和充分考察论证的扩张,必然会将企业陷入混乱,造成主业的缺失,而新的扩张和投资项目又无法获得预期的利润,继而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会恶化。这不仅仅会导致经营亏损,甚至最后会出现彻底的崩溃和破产。

2.企业内部缺乏管理才干和管理经验,导致管理失误。企业内部缺乏管理才干和管理经验,就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和管理混乱,而这种混乱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必然是出现管理失误。

3.企业资产流动性差。一个企业的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如果一个企业所拥有的流动资产占比例较大的话,那么它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就小。因为流动性好的资产本身就可以用于支付,容易变现,同时由于它们的价值比较确定,从金融机构抵押贷款也较为方便。而流动性差的资产,其本身的价值就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大幅度波动,一旦企业遇到财务风险,此类型的资产既不易变现也不易抵押贷款。如果在维持企业正常运转时,由于资金管理不当造成支付能力不足,若不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就会使财务状况整体恶化,诱发财务危机。企业持有较高比例的非流动资产、应收账款多且不能及时收回、存货积压多、存货质量差、周转能力不强这些都是企业资产流动性差的具体表现。一旦债务到期,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可变现的资产用来偿债,企业的财务危机就会发生。所以说资产流动性差是引发企业财务危机的导火索。而此类企业降低负债比例是比较有效的防范财务危机的方法。

4.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比例过高。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也是造成企业财务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发生财务危机的企业是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自有资金不足,过度依赖负债以缓解其资金不足,造成负债率过高,资本结构不合理,这样就加重了企业的利息负担,造成资金成本过高。出现负债比例过高,资本结构不合理主要是因为企业融资决策失误。在进行融资决策时企业没有处理好融资渠道、融资额、融资方式以及偿还期这四个方面的问题,而这几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状况的稳定以及未来的财务风险和破产风险。

5.财务管理制度设置不合理。许多陷入财务危机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没有设置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基础脆弱,理财观念不科学,随意性较强。财务管理制度漏洞摆出,企业资产浪费严重。在筹资时,既不能科学合理地安排资本结构,造成负债比例过高,企业利息负担过重;在资金运营过程中,企业内部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经营秩序,也没有良好的财务经营机制和内控制度,使得财务信息失真,随意更改理财措施,这样就会造成理财舞弊和理财失败,成为财务危机发生的根源。

6.财务风险意识淡薄。有些企业在理财时倾向于获取负债的杠杆利益,但利益越大风险就越大,如果只顾通过负债所带来的杠杆利益,忽视了高杠杆收益伴随着的高风险,当负债过度,不利因素产生后,其潜在的债务风险就会转化为现实的债务危机,继而导致财务危机。

7.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外部原因。企业财务危机不仅与企业自身因素和所处行业这些内部因素有关,而且也有一些外部影响因素,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国家宏观管理制度不健全;二是经济环境的变化;三是国家政策的变化。另外,国家的产业政策会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对某些特定产业实行限制或淘汰,也可能引发这些企业的危机。

七、建立有效的企业财务危机预防机制和防范对策

1.树立风险意识和正确的财务观念。要做到真正有效地防范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首先要在思想认识上重视这一问题,应加强对企业的领导和全体员工风险教育,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的观念,特别是要树立企业领导管理层的财务风险意识,防止好大喜功、不顾成本和不看市场的盲目的管理行为。此外还应树立正确的财务观念,正确的财务观念是企业生存之本的理念,再成功的企业,只要财务状况恶化,即便有再好的技术、质量和市场等,但由于资金的失控,都会使这一切化为泡影。稳扎稳打的经营方针和相对稳健的财务理念,应当始终作为企业管理者的警训。让每个管理者和员工都深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财务危机,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

2.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强化财务监控。要确保企业有效地预防其财务危机的发生,就要避免理财失误,就应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强化财务监控制度,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这是一个成熟和高水平管理企业的标志。科学合理的企业预算管理和财务监控制度应该是全方位,包括日常的营运资金管理、中长期筹资和资本结构管理、成本和费用监控、投资预算和投资资金监控、盈利水平和现金流量等有效监控等等。从长远和整体角度来看还应包括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前瞻性的财务规划与控制。这一切,都应处在一个有效监控系统之中,高效率低风险地运行,如果不这样,一些企业的成功就可能是偶然的,最终面临财务危机却是必然的。

3.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一个企业发现财务状况从顺境到逆境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这也同其他事物一样,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企业应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对企业的日常经营与财务进行监测。

4.确定切合实际的经营战略和实施有效管理。对于企业的高层领导来说,将完善的风险意识和财务理念贯彻到具体经营决策中,这些管理活动包括产品的生产、市场营销、客户服务、质量保证、成本控制、新品开发、市场拓展、资金周转和品牌建设等等,良好的管理是确保成功和安全的前提,而没有科学的管理制度的短期成功是不会有长期保障的。

5.确定符合企业特点的负债比例,合理利用财务杠杆。企业为了得到利益而利用负债资金时会增加破产机会或影响股东利益,一旦企业息税前利润下降不足以补偿固定利息支出,就会出现财务危机。因为负债利息,即财务费用是事先确定的,不论企业盈亏与否,都必须按事先约定的利率来支付债务利息。所以债务利息是固定不变的,当企业的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股收益额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股东带来更多的收益,企业的价值也会随之增加;反之,则会大幅度地减少股东收益。因此,企业只要确定了适合自身的负债比例,通过财务杠杆的作用就会增加企业的价值。

6.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企业的主业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综合竞争力的体现。一个优秀而成功的企业,应首先明确自己的核心业务即主营业务,并以此为基础,合理考虑多元化经营,合理扩张,提高企业的持续发展力,稳固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生存基础。在扩张的同时,不能盲目,以防止主业的缺失导致财务危机。

7.培育和完善良好的环境。培育和完善企业良好的经营和财务环境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如如何有效地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与金融界良好的银企关系,确定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树立企业信誉,确定良好的市场信用关系、实施有效筹划管理,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等等。总之,一个成熟的和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都会自觉地培育和完善企业的外部环境,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关注和跟踪经济环境变化的各种因素,及时有效地调整其经营战略和财务方针,达到有效预防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目的。

第3篇

【关键词】校办企业;危机;诱因

改革开放以来,在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高校为了解决教育经费,转化科技成果,走产学研道路,大力发展校办企业。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统计数据,2003年底,全国609所普通高校共有4839个校办企业,2003年全国高校校办产业收入总额826.67亿元,比2002年度的收入总额720.08亿元增加了106.59亿元,增幅为14.80%,实现利润总额为42.98亿元,其中科技型企业占64.24%。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高校校办企业逐渐暴露出一些不适应新的经济运行体制的一些问题,不仅自身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还把学校牵连到巨大的风险之中。因此,结合高校校办企业的特点和经营环境,针对高校校办企业危机诱因分析,防范危机发生非常重要。

1战略层面的校办企业危机诱因

现在的企业越来越认识到战略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因为只有战略才能产生持久的竞争优势。高校校办企业也要及时发现和解决那些有关企业生死存亡、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问题,战略的失误与企业的失败紧密相连。目前,高校校办企业在战略层面的危机诱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战略定位模糊。高校校办企业很多都是由80年代的校办实习工厂发展而来的,由最初的学生实验、实习的基地发展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高高科技技术水平的重要阵地。少数高校校办企业改制上市后迅速发展成为海内外的知名企业。但是大部分企业和学校还是行政隶属关系,企业倒闭了职工仍然回到学校,缺乏战略规划,没有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企业发展过程中急功近利,受行政行为影响明显,短期行为过多,有时使企业在发展中蒙受重大损失,如果不能有效化解,甚至会使企业受到长期乃至永久的影响。

(2)战略执行不力。高校校办企业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并没有结合企业做很好的进行分析和规划,很多企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都是为了例行公事,在客观上造成战略执行的困难。另外,在目前的情势下,校方也没有过多的插手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造成监管上的真空,企业的发展战略执行不力,一些决策贯彻不下去也不了了之。战略的执行不力使得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反映迟钝,不仅容易错失发展的良机,也使得企业的危机刚刚出现时候不能及时应对,放任危机由小到大,最终酿成不能逆转的结果。

(3)战略评价实效。战略的实施不是在短期里就可以完成的,也就不可能在短期里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企业战略实施的效果应该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里评价。现在校办企业的战略评价过分注重强调短期的财务指标,如投资回报率、产值增长率等,忽视中长期发展的指标评价。战略评价不科学、不准确、不客观,反而弱化企业的发展战略,严重时会致使企业误入迷途。

(4)外部环境恶化。迄今为止,世界500强企业己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设厂或者设立办事机构,这些企业一般都有专门的R&D机构,高校校办企业在科技和信息方面的优势将逐渐改变。在国内市场里,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上更加灵活性。今年3月出台的《企业所得税法》中的“两税合一”会降低民营企业的名义税负和实际税负,因此未来一定时期里民营企业将更加活跃。而对于高校校办企业来说,原来享受的税收、汇率、土地等方面的优惠将不再延续,高校校办企业面临着国外和国内企业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高校校办企业来说,要运用战略管理分析的模型,了解企业所处的状态,充分挖掘竞争优势,克服不足,以避免危机的发生。

2运营层面的校办企业危机诱因

高校校办企业在运营层面主要涉及财务、内部管理、人力资源、企业形象、激励机制等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对已经存在隐患的问题视而不见,不引起重视,很可能诱使危机的发生,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

(1)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管理本来应在管理中起到规范企业行为的作用,财务指标也能够反映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便于企业调整和改进,以实现既定目标。但是,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很多高校企业存在财务监督、应收账款以及奖惩等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管理不严格等现象,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和经营。近年来,高校校办企业会计人员违法操作的事情时有发生,给企业形象造成负面的影响,严重的还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企业产权不清。高校校办企业的产权问题一直是各方非常关注的问题,

也是最难处理的问题,实践证明,处理不好引起危机是很自然的事情。高校校办企业成立之初,学校投入企业的资产并没有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资产划转、审批手续,高校与校办企业之间的权责利没有明确的规定,非经营性资产与企业的经营性资产混为一团,没有合理的界定,产权不清,造成管理上的混乱。校办企业与其他经济实体发生经济纠纷时,高校要承担无限经济责任,出现校办企业的经济活动中高校被告上法庭的事情。

(3)人力资源缺乏。目前大部分高校校办企业的职工都是学校分离出来的,有很多甚至是为了安排下岗分流的人员。另外,高校并未意识到培养职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性,依靠事业单位的标准对管理人员进行任命、考核和评价,企业人员在学校还有行政职务,与企业利益相比,更关心自己的升迁。在这种人事体制下,管理者更关注任职期内眼前且现实的经济效益,而不是企业是否具有长远发展的潜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4)资金链断裂。校办企业在成立时候,高校往往以固定资产和科技成果作为资本投入,缺少对企业流动资金的投入,即便有也是以贷,使得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长期居高不下。另外,由于产权关系,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的短缺使企业难以形成规模。2003年,国家开始实施宏观调控,银行开始收缩贷款规模,西安交通大学校开元集团的资金链突然断裂,而所有的资金都压在企业投资建成或在建的项目上,短期里难以收回,引起投资者恐慌,一时造成债主盈门,企业无法正常的经营运作。

(5)激励机制不全。高校校办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对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体制不顺,校办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从企业发展中享受到的待遇不成比例,高校仍然参照学校的标准定薪酬,发放奖金,这严重挫伤了企业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普通职工的积极性。内部激励机制缺乏,导致企业没有活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的企业管理人员心理失衡,甚至违规操作,导致校有资产流失。

(6)公共关系危机。企业在其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都难以避免出现影响其自身发展甚至影响生存的突发事件。对突发事件进行的管理对于现代企业非常重要,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事情在企业经营中屡见不鲜。高校校办企业要重视公共关系的应用,应侧重在高校校办企业如何借助传播媒介张扬自身优势,消除公众误解、修正自身形象等方面。公共关系的应用,并不解决组织本身经营和发展的根本问题,但是处理不当却是可以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高校校办企业不仅涉及企业的问题,出现问题还有学校的形象问题,处理得当,可以相得益彰,处理不好则都会受到损伤。

(7)资本运作困难。资金投入不足是高校校办企业村在的普遍问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问题更加突出。目前大型的校办企业都先后选择上市融资,已经直接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达30多家,但是发展状态几家欢乐几家愁。缺乏监管、不熟悉市场运作规律是高校上市公司的通病,只不过公司出现亏空等重大问题时,有学校兜着,为了声誉,再大的窟窿也得填。这种边挖坑,边填坑的恶性循环现象成了高校上市公司致命的弱点。总之,资本运作困难是困扰校办企业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旦竞争压力加大,容易成为企业危机的导火索。

参考文献

[1]周永生,蒋蓉华.战略层面的企业危机诱因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4(1):102-105.

第4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在国家良好政策的扶持下迅速发展起来,而“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中小企业面临诸多制约它发展的因素,而资金对于企业的运行来讲,就犹如血液之于人体,一旦出现流量不足(资金断流),财务危机难以避免。而财务危机的出现将会给中小企业致命一击,最终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可见,有必要结合当前经济环境,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深入研究,对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进行分析以使得有效预防其发生。

二、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

(一)外部因素

1、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

在美国的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全球性的通货膨胀等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更加举步维艰。据统计,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造成中国近8.6万家中小企业因无法出口而最终倒闭,而且,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仅从2011年1月年到2012年2月,中国的出口产品遭遇了100多项贸易保护措施,这些都给本来“身单力薄”的中小企业致命的打击。

2、国家政策的影响。

国家会根据市场形势,提出相应的政策来影响稳定市场价格,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实行严格的信贷标准和上调存贷款利率等手段。这一系列的政策会促使商业银行处于紧张状态,导致本身贷款难度大的中小企业为解决“燃眉之急”,不得不转向利率高风险大的民间贷款。

(二)内部因素

1、风险意识缺失。

事实证明,我国诸多中小企业更看重的是盈利,普遍认为只要“机器动起来”,更多产品生产出来就会获得利润,从管理高层到财务人员几乎没有风险防范意识,更有甚者认为只要能盈利就一定不会出现财务危机。

2、决策缺乏理性,资本结构不合理。

有些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做决策不是通过市场调查后理性分析,而是感性地凭感觉“拍胸脯”做决策,甚至直接照搬西方管理模式。学习西方高负债比例的发展模式,导致资本成本较高,长此以往企业会因为过高的负债。

3、财务监督力度不够,财务制度不健全。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有些企业都是采用外聘记账模式,不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去进行风险评估和防范,更难使得它自身形成良好的监管模式。另外,很多中小企业的财务监管体系不健全,无法对资金、固定资产等重要资产形成有效的管理,加大了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三、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防范

财务危机是由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引起的,建立以科学方法为指导的财务危机防范体系来检测企业的财务活动,有助于我们及时从财务活动中发现问题,为尽快处理潜在的危机赢得宝贵时间。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财务危机防范体系。

(一)强化风险意识,明确财务危机征兆

管理者树立风险意识,敢于面对风险,是对企业财务危机防范的前提保证。企业的财务报表就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晴雨表”,财务人员要密切关注财务报表数字所揭示的问题,例如:利润表上反映企业至少三年处于亏损状态,资产负债表中反映资产负债比率不断上升,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越来越慢,现金流量表中资金收支控制程度不理想等,看到这些不好的征兆,都需要企业引起高度重视,一定程度上体现企业有可能面临财务风险。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系统

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主要体现在筹资风险控制,投资风险控制,资本回收风险控制,收益分配控制等。筹集资金这一环节要求企业在资本结构方面细心研究,把握好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之间的比例,避免造成筹资成本过高或者资金短缺。中小企业投资主要有经营项目投资、证券市场投资,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会有效的帮助企业考察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并且会根据当前经济背景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及财务状况,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摆脱企业无计划,无目的的投机行为。资金回收是企业内部控制中最重要的环节,应收账款是企业最应该关注的一项,好多资金却无法变现只能依赖跟多的筹集资金,因此特别需要企业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回收管理,避免过多的垫支。分配收益是企业经营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内部控制系统,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进行合理的收益分配,企业决策者要制定相应的内控制度平衡公司与股东之间的关系。

(三)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系统

风险预警系统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所反映的问题,来预测企业是否存在财务风险。其中,偿债能力指标是基础性指标,例如,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在60%-70%是比较稳健合理的,若达到80%-85%,就应及时发出风险预警信号,也就是说资产负债率越大,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可能性就越大。营运能力指标中主要关注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以及总资产周转率等,当各项资产的周转率都有下降时,说明资金的流动性较差,这时如果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很可能造成存货积压,资金垫支过多,最终导致较大的财务风险。盈利能力指标主要通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等来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当这些指标逐渐降低时,表明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下降,销售收入的收入水平下降,需要引起企业管理层的关注。

(四)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创立企业文化

第5篇

[关键词]企业危机危机情境危机信息信息失真

[分类号]G35l

企业危机管理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收集、分析、传递、利用的信息管理过程,各阶段都离不开信息管理的连接与支撑,及时快速、准确可靠的信息运用是防范危机的主要手段。企业对危机的反应效率由危机类型以及所处危机情境的信息传播路径和速度决定,故对危机情境中的信息失真表现及机理的分析是确保企业危机处理成功的关键。

1企业危机情境

企业危机情境是指危机因子可能发生的企业内外环境的总和,包括环境、战略、组织、技术4个维度,能反映事件或环境的目前状况和发展态势,危机情境产生问题的形式是信息传递、信息确认、信息理解及据此信息作出反应。危机情境是一种环境中的客观情势,反映危机是否存在、发生、扩散、处理效果等,表现形式是信息,具有如下特点:①二维性。包括现实情境和虚拟情境。现实情境是指危机对企业所造成的客观影响的现实情形状态。虚拟情境包含我们所认识到的以及由此联系到的情境。从信息的角度看,现实情境表现多是一种语法态信息,虚拟情境表现多是语义和语用态信息。②核心事件。危机情境总是围绕引发危机的事件展开,与这一事件相关的各种要素组成复杂而多变的情境。而且这一核心事件对企业存在的结构、日常运作和组织生存都产生极大影响。③动态性。危机情境自身内部各要素随时变动、发生迁移,难以捕捉,同时事前、事中、事后三种情境因为不同的危机处理措施和效果而发生转移。④决策时间短。情境的动态流动性,使一种状态还没来得及激发决策产生,另一种新状态又出现,从而使决策总是滞后于情境的变化。

危机情境中信息的真实性对企业危机处理有着巨大影响。但危机情境中的信息,从其生成、传递、发生效用等都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会出现信息失真。“收集、分析和传播信息是危机管理者的直接任务。“危机阶段,通过组织间交换信息,可以降低危害、协调计划和运作资源。信息在危机处理中的作用是建立虚拟命令和控制中心,完成应急管理系统并利用持续性支持模型。

2危机情境中的信息失真表现及其影响

2.1危机情境中的信息失真表现

信息失真是指信息被扭曲,没有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存在着虚假的成分,失去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由载体、符号、内容等变换所造成的,包括物理失真、语义改变和语用衰减三种类型。企业日常管理中同样存在信息失真,但由于有充足的时间和多种可供选择的工具进行从容分析,可以通过增加客体数量,选择认知对象和加深认知深度等方法,从信息数量、类型和质量方面进行失真的防范与消除,但危机情境的多变迁移性和紧迫性,相关人员面临的压力和可支配资源的有限性,又会使危机信息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处理,使其传递路径、时间和范围发生极大偏差,形成不能反映危机情境的失真信息,从而导致企业危机处理失败,使企业陷入更大的危机。要有效防范危机情境中的信息失真,必须把握其失真的具体表现,从多维表现中寻求消解的方法。

2.1.1不全面型失真――倾向物理失真

是危机信息不能全面反映危机情境状况,使危机处理人员由于无法全面了解危机情境,而不能采取相应行动。企业内外部环境瞬息万变,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手段有限,若缺乏信息获取意识和信息搜寻成本考虑等,企业便不可能获取完全的信息。有三种类型:①要素不全面。是没有揽括危机情境的多维要素,如仅反映了情境中的物质状况,而没有相关人员状况;只反映企业销售额,而没反映利润率等..②要素关系不全面。如危机反应的人员职责、资源调配时的配置秩序、可替代资源的位置与数量等只有片断信息,要素之间没有建立清晰的关系,⑧信息层次不全面。即语法、语义、语用不明确,如在预警中,相应级别的信号以什么形式表现,代表什么含义,需要情境中的人员怎样行动,三者只体现部分,从而带来危机情境的不全面。这是一种信息仅反映客观事物局部状况的失真。由于这种不全面的反映,再加上客观事物和信息本身的关联性,就产生一个主观臆想的信息,由此得出的行动,难以解决对应情境中的问题(见图1)。

2.1.2增加型失真――倾向语义改变

是一种类似流言的失真,指在原有的客观反映基础上,对情境要素进行增加,将危机情境扩大。由于危机爆发后会产生大量的来自各方面的庞杂信息,决策者难以在有限的时问内对其辨认真伪,在大量无序信息的冲击下不知所措,难以有效地决策。而且,危机发生时,考虑到时间和责任因素,企业的中间层级将会失去意义,所有问题一概上移,大量没有经过处理的信息积聚到决策层,使得决策层不堪重负,形成信息超载。如在企业产品质量危机中,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导致两人受重伤、一人轻伤的信息,经过增加有可能变成二人死亡,一人重伤的放大信息。在人力资源危机中,公司副总辞职,有可能放大为公司副总带领部门负责人等几十人集体辞职。这种增加型失真,无疑放大了危机情境,扩大了其影响面,使企业危机处理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如图2所示:

2.1.3错误型失真――倾向语用衰减

是完全不能反映真实危机情境的信息失真。一是竞争对手的恶意制造;二是传递者在巨大情境冲击下,形成的完全背离事实的幻觉。错误型失真是从客观情境中抽取片断情境,将其扭曲形成错误的虚假情境而产生的信息失真。如在财务危机中,将亏损说成是盈利,在企业诉讼中将赢说成输等完全相反的内容。这种失真与增加型失真有一定类似,但增加型失真与企业危机情境关联度高于错误型,是在原有程度上的增加,而错误型失真是一种对事件根本面目与性质的改变,其带来的危害性也大了许多。如图3所示:

2.1.4丢失型失真――倾向物理失真

这是一利-已较全面反映了客观情境,但在传递中由于技术、人为等主客观原因造成信息丢失而出现的失真。同时,由于企业在危机爆发后需迅速地做出决策,留给企业获取信息的时间很有限,加之企业在信息管理上的机制缺失,形成由于丢失而造成的失真,导致支持企业危机决策的有用信息严重不足,使得企业决策者无计可施。如在网络中看到企业产品危害报告时突然停电,朋友打电话时突然断线,都有可能造成信息丢失,而形成信息失真。确切地说,丢失并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信息失真。因为所接收到的信息是真实的。但信息是认识事物并作出行动的指导,这种丢失就无法使我们真实认识事件并采取行动,故将其也归人到信息失真范畴。如图4所示:

2.1.5模糊型失真――倾向物理失真和语义改变这是一种情境客观存在,对其进行描述和反映的信息

也存在,但其表现方式使接收者根本无法分辨,更谈不上理解。实际上,是一种描述符号的选择错误所导致的信息失真。信息接收者通过模糊的信息无法知道情境中的确切情况。这种失真一方面会加大压力;另一方面会导致盲目猜测,造成进一步的恐慌,如对企业危机事件描述中采用太多专业术语和符号,对事件表述不明确,描述时出现过多的“可能”、“也许”、“估计”等接收者须进行推测的字眼以及字迹、图像等不清晰,都会造成接受者的认知困难。如图5所示:

2.2信息失真对危机处理的影响

信息是危机处理的核心支撑要素。它是企业危机处理所面l临的最大信息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失去危机处理的大好时机,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危机爆发前,信息失真,使企业难以识别危机,预防工作难以开展。危机爆发时,由于危机事件的突发性、事态的紧迫性和情境的复杂性,信息失真将直接影响危机决策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使企业陷入极其不利的境地。危机后,信息失真将无法形成相应的学习材料,不能有效总结经验和教训,难以开展有效的“危机学习”和组织变革,实施创新发展。

2.2.1难以把握情境信息最直接的目的是准确反映危机情境中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为利益相关者和公众提供相关信息。但信息失真,情境不清,决策者无法决策,相关利益者和公众则盲目猜测、臆造各种信息,制造流言蜚语,使企业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失真信息的传播,除了使人们更加恐慌,使企业更加混乱,再也起不了其他作用。从某种角度说,正是由于信息失真才使企业爆发危机,使企业遭受损失。

2.2.2形成错误决策作为决策原材料的信息若不真实,以此为基础的决策方案必然是一个将企业引向死亡的方案。在危机情境中的决策是一种非程序化的直观决策,方案的形成依据两个基础:一是反映危机情境的信息;二是决策者原有相关经验与知识。决策的过程是一个快速匹配的过程,即危机信息与原有经验和知识之间出现特征相匹配的情形时,则调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应对。然而,在时间、资源、心理多种压力下,决策者无暇考虑信息的真实性,只能是简单地捕获。信息只要一出现,不管是否失真,都进入到决策者决策程序中。有幸碰上准确信息,则会得出一个虽不一定完美,但至少不会使危机更扩大化的方案。不幸碰上失真的信息,得出的方案让人不寒而栗。

2.2.3实施危险行动行动以方案为指导,方案以信息为基础,失真的信息得到错误的方案,实施危险的行动,又生成错误的信息,实施更危险的行动。这样一种恶性循环的局面,就由这小小的失真的信息促成了,它像一个把守关口的妖魔,当企业不知所措时,它微笑着走来,给企业指向一条通往死亡的路。信息失真一方面导致行为方向上的错误;另一方面导致具体行动过程紊乱。危机处理是在刀尖上起舞的活动,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2.2.4错失“危中找机”在危机处理过程中,隐藏着许多使企业转危为安,甚至危中获利的机会。这些机会以一种或几种信息的形式出现在危机处理过程中,而失真的信息,会把“机会”信息变为“危机”信息,而把“危机”信息变为“死亡”信息,这种大相径庭的安排,会使企业与危机中的机会擦肩而过。

3危机情境中的信息失真机理

危机情境客体的实物性,主体认知图式的主观性,信息传递的衰变性和信息吸收的层级性等都会造成信息失真。

3.1源于危机情境客体实物性的失真

危机情境是危机信息的生成地,危机信息所反映的就是危机情境整体状况以及内部诸要素的运动和关系,所以危机情境的本身状况也就决定危机信息是否会发生失真,实质是列信息客体的考察。危机情境是特殊的实物信源,是以危机事件形成的一种场景,既有具体物质态实物,又有以信息形式出现的一种虚拟“实物”,如工作场所暴力事件造成的混乱场面,洪灾、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企业产房、设备、产品、人员造成的具体伤害状况等都有大量具体物质态实物,由这些实物构成一种危机情境。而企业人力资源危机、财务危机、声誉危机等,是由某一突发事件造成的反映企业内外状况变化的信息构成的“实物”。“任何物质的结构和状态都映射和规定着关于自身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信息,任何物的直接存在的结构和状态都是由它所凝结的间接存在(信息)所规定的”。实物信源具有真实可靠、信息浓度大、易于开发利用等特征,由于真实可靠,所以形成过度地依赖,而失去对实物本身真假的辨析。由于信息浓度大,可以无限关联,为主观臆想提供肥沃的土壤。由于易于开发利用,所以忽视间接信息的生产,使决策中缺少更多、更广的信息支撑。这些优劣势的矛盾蕴藏了信息失真的可能。

3.2源于主体认知图式主观性的失真

不管是管理者还是职员或公众等利益相关者,都会对情境进行认知与分析,形成自身主体认知结果的信息,并根据这一个信息采取行动。而这种认知,由于主体的差异性及角度的不同,对同一情境中的同一要素会产生不同的认知产品,从而使信息失真必然地出现在这一主体对危机情境的认知过程中。主体的认知过程,是作为主体对客体在观念上的接近过程,是认识主体对于客体信息的接收、采集、加工和处理的过程。认知主体的输入输出建立起具有现实感的现象模型,模型的总和构成“世界像”,而“客观世界”是这个“世界像”向认知客体方向的投影。危机情境就相当于这一模型中的客观世界,认知主体对危机情境的认知建立在自身固有的“世界像”基础上,即先行建立的各种框架之内。危机情境的认知是以我们原有的认知图式为基础,并以这种认知结果来决策,使得认知信息不等价于客体信息,从而出现利用并非反映客观情境的信息进行决策的情况。所以,我们原有的认知图式成为信息失真的又一根源所在。可见,主体对情境的认知不是建立在危机情境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主体的原有认知图式所形成的世界像基础之上,而任何一个主体的世界像不可能十分完整,也不可能完全与危机情境吻合。巾于危机对主体的冲击,使他们更加倾向于在原有的认知图式所形成的框架内认识危机情境,使信息失真扩展到与危机情境无关的其他主观因素。

3.3源于信息传递衰变性的失真

由于受信源的性质及其产生信息的能力、信道的性质及其通过信息的能力、信源与信道的匹配等诸多问题的影响,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发生时空上的衰变。

3.3.1信源导致的失真由于危机情境中的事物(信源)本身是不全面或错误的,本身是种失真的信源,信源有效性只能通过对存在事物描述的有效性来体现。而“描述”不管采用多么先进的设备,都必须有人的参与,必然在描述中加上主观性,使危机情境中的信息失真成为不可避免的客观实在。从信源角度看,危机情境本身是多样性与不确定性的综合,从而使反映这种情境的信息同样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只要有危机情境就会有客体信息存在,就会有信息失真存在,这是一利-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

3.3.2信道导致的失真信道中存在噪音,使信道传

递信息的能力必然降低,噪音越严重,传递信息会越困难,越易发生差错,最终使传递信息变得不可能。虽然在同样噪音影响下,通过降低传递速度,或把每个信息重复传送多次,可以改善传递效果,防止失真,但是在危机情境下,信息的传递速度是极快的,根本无法从速度上进行限制。同时,在传递次数上,危机情境产生的信息许多都是零散、混乱的“零次”信息,还未能埘其进行加工时,已经不存在了,也就是说当情境传递出一则信息后,不可能再有同样的一则信息进行再次传递,从而使依赖于信道传递的信息在噪音干涉下,会出现较大失真。危机情境下的信道由于噪音程度高,信息传递速度快,很难进行多次重复传递,使信息失真又一次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3.3.3匹配导致的失真就是危机情境中的信息难以满足符号之间的关联与概率分布的均匀性。符号间的关联性在危机情境中是客观存在的,但对应关联性的符号转化与体验由于时间的紧迫性、认知的差异性、损失的威胁性等,使信息传递者无法全面观察并转化这种关联,并以一定的信息方式体现。而概率分布的均匀性,对危机信息来说根本是天方夜谭,符均匀、稳定就不是危机了,而只是日常管理。危机情境所产牛的信息从总体上界定是一种模糊与不确定的信息,而人们对信息传递方式的选择依据是“信息越不确定和模糊不清,人们越可能用自我服务的方法交流信息”。危机中,人们往往对信息传递的工具、方式选择具有自我倾向性,如一般年轻人喜欢用网络、手机,老年人多用口头方式,也就是说依赖的多是非正式的方式,这使得信息在传递中完全变味,这也是在危机中为什么小道消息满天飞的原因所在。所以从这种匹配关系看,非正式的自我服务方式,使得信息在传递中无法避免失真的厄运。

3.4源于信息吸收层级性的失真

信息在与用户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挥作用,总会作出程度不同的“吸收反应”,并进行再创造活动。信息吸收是用户依据所处情境状况和原有知识结构,对信息进行“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信息吸收必须经类型选择、同时转换和语义理解等层次推进。

3.4.1选择性导致的失真

信息的传递受时空因素影响,在传递者和接收者间有时空跨度,要经多级传递才能抵达接收者。危机爆发后,各种各样的信息在短时间内同时涌现。失真的噪音信息和危机处理的支撑信息都会围绕在信息接收者周围,使接收者没有时间和精力选择信息的质量和数量,进而使失真信息有机会接触我们的信息接收器官。

3.4.2同时性导致的失真所有信息接收器官能同时接收信息,而且单个信息接收器官也同时接收大量信息。危机情境中的大量信息同时进入接收者的信息接收器官,使器官承受力受到极大挑战。同时性吸收的关键是信息转换,即将危机情境中实物信息转换为便于接收的形式。转换是主观人为过程,必然有主观倾向性,即只转换信息接收者需要和现有设备、能力可以接收的信息。但信息接收者不能保证所转换的信息都是危机决策所必需的。信息接收器官接收信息基本上是一个被动的过程,是吸收在同时抵达信息中引起较强刺激的部分,即能引起注意力的信息格式。如某种特殊的声音、颜色、形状、气味等,或者某种信息在量的对比上处于明显的优势,如非常大的声音、鲜艳的色彩、浓烈或特殊的气味等。所以在危机警报形式的选择上需考虑对预警对象注意力的吸引。因此,信息接收者在接收信息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充分调动起注意力,以尽量接收对信息接收者有用的信息,而不接收“噪音信息”。

3.4.3

语义性导致的失真危机情境中各种实物在信息接收者吸收的过程中被赋予了一定的涵义。如果信息接收者收到了某一种危机征兆,信息接收者首先就会下意识地确定这种征兆是什么发出来的,这种征兆有什么涵义等。接收的信息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被理解,然后才能被吸收。信息的理解能力存在着极大的个体差异,理解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一个人的信息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提高理解能力。同时,接收来的信息也不是都能被理解的:一种是理解不了的;另一种则是不愿理解的。如果信息接收进来却理解不了,也就谈不上信息的吸收了。也有很多信息虽然接收进来了,但却不愿意去理解,显然,注意力在这里又起到了关键作用。

4结论

信息一方面是客观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方式的反映,可以通过对宏观事物的合理安排而防范其失真;另一方面,信息作为一种资源要素,可以用现有的技术对其进行一定的引导和纠正。对于危机情境中的信息失真问题,要以情境为中心,提供全部信息和尽快提供信息。虽然危机情境中的信息失真是企业危机管理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且表现形式多样,但其失真的最根本机理在于危机情境本身的迁移性、认知主体的主观性和信息传播过程的复杂性。只要从企业日常管理角度避免危机情境出现,提高危机处理人员的素质,对信息的产生、传递到发生效用全过程进行细致的管理,就可以尽可能地降低信息失真强度。

参考文献:

[1]罗贤春,谢阳群.企业危机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活动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31(6):37-40,44.

[2]Ryzenk0 J,kiewit・z M s.Space-enabled information envlronmerllfor crisis managemenl Scenano-based AnaIvsis and Evalualution inan Operational Envlronment[J].Acta Astronatiea,2010,66(t):33-39

[3]周明,易怡.企业危机管理中信息转移的情境分析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85-87

[4]畅铁民,贺正楚企业危机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6

[5]Heath R.危机管理[M].王成,宋炳辉,金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4004:8.

[6]罗贤春危机情境中的决策信息流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7):86-88,70

[7]Milroff Il,Pearson c M

crisis management:A diagnostic guidefor improving your orgamzahon crisis-preparedness[M] San Fra-(;ISCO~Jossey-Bass Puhlishers.1993:27-32.

[8]Song z D,Iina z,Nullamalcer J F A knowledge managemenIframework forllle s“pport 0f decision maki“g jn humanitarian assis-tanee-disaster relief[J]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2002,46(4):370-385.

[9]Hiltz R,Turoff M.Assuri“g home and secunty:continHOUS moni。toi”g,control and assul~nce 0f emelgency preparedness[c]//Walle B V.Calle B,eds.Proeeedi“gs 0rInternah’0nal C0millunity。”Infomlation Systems for Crisis Response and Management.Brussels,2004:1-7.

[10]马费成,胡翠华,陈亮.信息管理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65-66.

[11]罗贤春.企业危机管理的信息保障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7撂9.

[12]邬煜.信息认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25.

[13]李勇.社会认识进化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77

[14]赵南元.认知科学揭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04-105.

[15]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151.

第6篇

1食品企业危机概述

企业食品安全危机更强调事先防范的预警管理,通过避免、减轻食品安全的危险,而进行的联合社会第三方的危机管理过程,它是一个集日常信息收集 分析、制订计划、采取措施、动态调整、控制解决问题、经验总结和自我诊断的危机管理系统过程。

根据存在的形态,食品危机可以分为显性食品危机和隐性食品危机;根据产生危机的原因,食品危机可以分为不可预知食品危机和人为食品危机;根据损失性质,可以分为有形损失食品危机和无形损失食品危机。

2食品企业危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食品企业危机管理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政策扶持下,我国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产品种类丰富,获得了可喜的发展,特别是在食品方面,不仅种类齐全而且营养丰富,在食品进口出口方面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使国民在家足不出户就可以品尝全世界的美食。然而,在社会的发展下和物质利益的驱使下,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形态层出不穷,切实危害到人们的安全和利益,威胁社会安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22食品企业危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1食品企业安全监管力度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处于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体制不健全,我??的食品企业层次低、规模小、数量多、分散广,并且相对多数的食品从业人员法律和道德意识薄弱,盲目追求物质利益。与此同时,市场的技术检测能力不足,设备和人手短缺,监管部门责任分布不明确,相互脱离,惩罚力度不足同时法律监管体系不健全,执法责任不明,使得社会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222食品企业危机管理意识薄弱,缺乏社会责任感

企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食品企业也不例外。近期,在上海市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现状调查的报告,其中 469%的企业不认为企业应该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履行食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报告表明,现在的食品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食品企业的发展中,大多数处于发展的初期或中期,企业注重品牌的推广和宣传,对于危机管理的概念缺乏足够的了解和重视,认为危机管理并不是现在管理的中心,可以暂时搁置。其实要处理好企业突如其来的危机,需要的是全体员工的重视和责任,而不是简单的放任和搁置。

223食品企业危机预警机制不健全

食品企业的发展有自身的特殊性,同时食品危机的发生也有自身的特点,食品危机发生具有爆发性、传递性和不可预见性。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中国食品企业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重,此时的企业危机管理经验不足,并缺乏相应的预警机制,对危机即将出现的时的状况不能察觉,不能阻止危机的蔓延,面对突然大幅度出现的危机影响无所适从,缺乏应对的危机预案。事后处理成本比预防成本要高得多,不仅浪费大规模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使企业丧失处置危机事件的主动权,增加解决危机的难度,并且先入为主的负面新闻有可能将企业“置于死地”。

224食品企业危机管理中缺乏沟通

食品危机事件发生以后,大多数的食品企业选择明哲保身,选择回避,采取鸵鸟政策,面对消费者、政府监管人员、媒体,并没有主动的承认错误,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而是在事态发展严重时,面对媒体才会被动的回应和道歉。危机应对成功的80%在与有效的沟通,缺乏与媒体、消费者等第三方的沟通,只会被动地处理危机,最终的结果是会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

225食品企业缺乏危机过后的信誉恢复

食品企业危机的发生及发展使企业度过一段紧张、不稳定的失衡状态,而且危机的处理也会关系到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危机过后的重建和信誉恢复也变得尤为重要。好多的企业在应对危机过后,并未进行深刻的整改,只是口头上表述出此次危机发生的原因,也没有找到深层次的原因。面对本次危机的受损失群体只是简单物质回馈,没有进行回访和反馈工作,没有及时完善危机管理体系。这将会严重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3食品企业危机的管理策略

31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首先,强化食品安全检测的技术和能力,并加强数据分析运用,推进监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高隐患排查,切实解决“检不出、监不准”的问题。其次,针对标准缺失、过时、交叉等问题,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和监管标准体系,让社会大众共享食品信息,提高公众的食品防范意识,减少食品问题事件的发生。最后,要加大食品安全的惩治力度,面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对其违法企业必须依法严惩,同时也要清查相关监管部门的责任,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追究责任,双管齐下,杜绝滋生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

32完善食品企业危机管理体系

企业应该逐步完善自身的危机管理体系,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从而使减少危机事件带来的损失和伤害。在完善危机管理体系时,要注重时机的运用,在“危机缩减”和“危机预警”阶段要注重当下同类型企业中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做好数据分析和报告,比如,会议、问卷、走访等形式,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拟订危机管理计划,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在“危机反应”阶段,危机事件已经发生并有扩大的趋势,此时的企业要及时运用技巧处理危机,增强企业员工的危机处理能力,将危及事件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在“危机恢复”阶段,危机事件以后,企业要重视危机的总结和评估,吸取此次危机事件的教训,同时也要注重企业形象的恢复,化危机为机遇。

33增强企业危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食品企业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严格把控食品的质量要求,对消费者的生命健康负责更是对自身的道德良心负责。食品企业要强化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实行制度化的管理,同时食品企业内部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针对食品加工的流程严格按照规定处理,对企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德育教育,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34掌握良好的危机沟通技巧

危机事件的解决需要有效的沟通,针对食品企业的消费者、企业员工,以及相关的媒体,管理部门等第三方,需要做好沟通,要以诚恳的态度及时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进行道歉,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灵活地运用沟通的技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沟通,平息事态发展。

第7篇

关键词:财务危机;警度;排警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1年10月15日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的基础,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最终都要反映到财务上来。因此,研究财务危机,研究如何从企业财务状况上探寻蛛丝马迹,防范财务风险,借以提高企业对财务危机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管理水平以及应急决策水平,为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保驾护航,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我们采用财务危机预警体系对企业的财务危机进行预报,但是预报并不是管理者的目的,怎样解除财务危机才是管理者关注的重点,本文笔者重点讲述企业财务危机的警度分析与排警措施。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是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可以把这个逐步显现的过程主观地划分为几个阶段,即我们说的警度分析。企业只有知道自己处在财务危机中哪一阶段,才能根据该阶段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排警措施。

一、财务危机的潜伏期

(一)财务危机潜伏期企业情况介绍。财务危机的潜伏时期,企业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之中,公司的市场繁盛程度、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关联企业的财务状况、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金融市场的波动、利率和外汇市场的变化等等,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筹资能力、资金调度能力和偿债能力等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财务危机潜伏期应关注的警兆

1、行业竞争风险。行业竞争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业的竞争类型。从竞争的强弱程度来看,行业的竞争类型可划分为完全竞争型行业、不完全竞争型行业、寡头垄断行业、完全垄断行业四种。从完全竞争行业到完全垄断行业,竞争程度依次递减,财务风险的程度也依次递减,即竞争性越弱,财务风险越小,反之亦然;二是行业受生命周期变动的影响程度。一个行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面对行业生命周期,企业的财务风险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序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三是行业的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风险小,属于国家调整产业政策的风险稍大,属于国家抑制的产业风险最大。

2、市场竞争风险。市场竞争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竞争引起产品售价变动;产品的市场售价与上期对比,大于或等于上期,则为无警区域,小于上期的则为有警区域,根据小于比例的递增可以划分为轻警区域、中警区域、重警区域和巨警区域;二是主要原料短缺引起材料进价上涨。主要原料进价或材料采购总平均进价与上期对比,小于或等于上期,则为无警区域,大于上期平均进价的则为有警区域,根据大于比例的递增也可以定义为轻警区域、中警区域、重警区域和巨警区域。

3、经营控制风险。经营控制风险,涉及以下几个具体化的分析监测内容:

(1)职责划分。职责划分的目标为: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监测交易的真实可靠性。一个企业有很多业务,也有很多部门,各部门应列出详细职责划分表,这样做一方面使各种业务的职责划分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另一方面若经营业务控制出现问题,可以做到责任追踪。

(2)授权规定。涉及经营业务的货币收支时,应采用授权形式办理。对授权的范围、内容、金额、时间等应给予明确的规定。这样既可以避免越权行为的发生,又能防止出现问题后部门之间出现“踢皮球”的现象。

(3)复核责任。复核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一个企业没有正常的复核机制,各项制度就无人执行;一项业务没有复核,就可能产生错弊。

4、投资控制风险。从投资的内部控制角度分析,主要的监测内容为:投资方向是否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投资项目是否得到国家或地区优惠政策的支持;投资对企业未来核心竞争能力的影响。

5、筹资控制风险。潜伏期的筹资控制风险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和时间特征。一般而言,该行业的平均资产收益率高于同一时期的债务资金成本率,则意味着无警;反之,则意味着有警情出现。从筹资的内部控制角度分析,主要监测的内容为:各种筹资方案是否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是否真正考虑了融资顺序。

(三)财务危机潜伏期的警兆指标及评分标准。美国的仁翰・阿吉蒂调查了可能导致破产的公司缺陷,按照缺陷的征兆进行对比打分,人们称之为管理评分法。根据管理评分法和“潜伏期”财务风险的警兆,设计表1。(表1)

按管理评分法,对财务危机“潜伏期”的警兆表现评分,每一项只能按得分栏的指定栏次得到唯一的得分。分数越高,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大。最低总得分为0,最高得分为30分。

一般而言,根据企业的实际得分可按表2判断其警度等级。(表2)

(四)财务危机潜伏期的排警措施。针对财务危机潜伏期的特点,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排警:

1、开拓新的市场。丧失市场使企业财务出现风险、出现危机,因此扭转财务的不利局面应从开拓竞争性市场开始。

2、寻找涨价原料的替代品。开展产品的功能成本分析,寻找供应紧张的主要原料的替代品,如开发新能源等,降低成本,为企业生存带来一线生机。

3、消减和压缩资本性支出。即延缓非生产性支出,在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的同时,压缩日常经费开支,推迟和延缓固定资产建造及改造项目。

二、财务危机的爆发期

(一)财务危机发作期企业情况介绍。从逻辑关系来看,“潜伏期”的财务危机警兆表现为外部环境变化与内部控制失控,这种警兆表现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就会发展成“爆发期”财务风险的警兆。也就是说,“爆发期”的警兆表现是“潜伏期”的风险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二)财务危机“爆发期”的警兆。主要包括财务警兆、业务警兆和或有事项警兆。

1、财务警兆。主要有:(1)资不抵债。出现这种情况,意味着企业事实上面临着被清算偿债或进行重组的威胁;(2)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出现负数。这是财务危机“爆发期”的主要征兆之一,表明企业获利能力的原动力已出现故障;(3)过度依赖借款。这类企业极易出现筹资受阻,进而周转不灵,难以偿还到期债务或生产经营难以为继;(4)存在大额的逾期未付利润。这是偿付能力出现问题,财务危机出现的重要警兆;(5)无法履行借款合同中的有关条款,包括不能及时足额还款,未能按约定支付企业债券或借款的利息等。

2、业务警兆。主要有:(1)主导产品属于夕阳产品,表明企业的产品要么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么是被市场所淘汰的旧工艺。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导致该企业被迫做产业结构调整或被迫关停并转;(2)已失去主要市场、特许权或主要供应商;(3)人力资源短缺,表明企业经营业务不景气,人才大量流失;(4)财务人员变动频繁。财务工作是一个连续性很强的工作,人员的频繁变动一方面很有可能会把公司账务搞得一团糟,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该公司的管理风格有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公司营运不畅的征兆。

3、或有事项警兆。主要有:

(1)贴现。商业票据背书、转让或贴现是最大可能出现的或有负债项目。

(2)担保。根据应负连带责任,因此,它属于一种危险性很大的或有事项。

(3)抵押借款。如果未能按期还款就会面临很大的财务危机。

(4)未决诉讼。未决诉讼的存在使企业资产或经营效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财务危机爆发期的警兆指标及评判标准。表3中所列任何一项警兆表现出现,都表明企业存在着警情,所以,存在警情就划√,不存在就划×,根据出现√的数量来判断企业的财务危机警度。(表3、表4)

(四)财务危机爆发期的排警措施

1、寻找新的抵押和担保贷款。通过资产的抵押和质押,或寻找相应的担保,千方百计取得经营资金。

2、寻求并获得新的投资。包括所有者追加投资或增资扩股,获取新的投资等方式,以形成大额的现金流入,缓解资金紧张的状况。

3、实施资产重组。通过资产重组,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产运营效率,改善企业运营不利的局面。

4、售后回租资产。采取这种措施能缓解短期内资金紧张的状况,同时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如,将办公用房、交通工具等出售,然后再向买方租回,因租金远远小于其售价款,因而能起到缓解资金紧张局面的作用。

三、财务危机的恶化期

(一)财务危机恶化期企业情况介绍。财务危机的恶化期,财务危机已经存在,如果不能及时控制或有效化解,企业将面临破产的境地。为了化解危机,公司管理层就要迅速分析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恢复公司正常经营。

(二)财务危机恶化期的警兆。表现如下:1、主要财务指标显示财务状况恶化,如资产负债率急剧上升,大大超过警戒值100%,每股收益为负数,净资产收益率为负数等等;2、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即无法偿还即将到期且难以展期的借款;3、关键管理人员离职且无人替代;4、异常原因导致非季节性停工、停产。

(三)财务危机恶化期的警度分析。当第1项和第2项同时出现,第3项和第4项未出现时,表明企业已经出现了财务风险;在第1项、第2项已经出现的基础上,第3项、第4项任何一项出现,将表明企业的财务风险已经转变为财务危机。同时表明,企业已面临倒闭,若不采取强制性排警措施,不到一个营业周期,将出现破产。

(四)财务危机恶化期的排警措施

首先,制订短期行动方案。其要点为降低现金需求与极大化资金来源,例如处分不良债权与加速回收应收账款;处分存货,包括制成品与原料、零部件;处分闲置资产,出租或出售无用的资产;收回对外投资等。

其次,寻求过渡时期的资产支援。分析问题之所在,主动说明目前的问题以及将如何解决,征得债权人、供应商、股东等的支持,共渡难关。同时,可以处置资产或进行债务重组。

最后,拟定重整方案及实施时间表。重新检讨其企业的策略方案与目标,吸取教训,制定重整方案。其做法为:调整组织结构;更换负责人;更换高级领导团队;创建企业文化;实施员工激励计划;改善生产程序;改善行销方式等。

本文在总结了国内外有关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基础上,按照财务危机发生的程度将其分期,并介绍了每一时期财务危机的警兆及其评分标准,使企业可以方便地判断出目前企业发生的财务危机处在何种时期,以便其采取相应的排警措施。当然对于企业来说,排警只是措施,在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还是要防患于未然,将财务危机抹杀在潜伏期,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市场大环境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韩庆兰,吴长强.刍探财务预警系统[J].财会月刊,2001.4.

[2]吴世农,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2001.6.

[3]黄世忠.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框架・方法与案例.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2.

[4]佘丛国,席酉民.我国企业预警研究理论综述[J].预测,2003.2.

[5]吴晓梅.财务预警系统的功能及其建设[J].计划与市场,2002.6.

[6]张霄雯,韩晓舟.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若干问题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0.1.

[7]龚巧莉.建立财务预警系统,防范企业风险[J].新疆农垦经济,2002.4.

第8篇

第一种观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

第二种观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以企业财务信息数据为基础,以财务指标体系为中心,通过对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预测、及时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并对企业各环节发生或将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发出预警信号,为管理当局提供决策依据的监控系统”。

第三种观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就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的财务数据和相应的数据化管理方式,将企业所面临的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人,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和企业财务运营体系隐藏的问题,以提早做好防范措施的财务分析系统”。

本文观点认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定义还应包括两个基本点:第一,财务危机预警是管理预警的一部分;第二,从系统原理的角度看待财务危机预警。

财务危机预警定量分析方法

财务危机预警的定量分析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单变量分析法

单变量分析法是指用单个财务比率来进行财务预警,预测财务危机的方法。当企业模型中所涉及的几个财务比率趋于恶化时,通常是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先兆。单变量模式所运用的预测财务失败的比率,按其预测能力分别为:

债务负债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

资产收益率=净收益/债务总额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当这些指标达到经营者设立的警戒值时,预警系统便应发出警示,提醒经营者注意。

值得注意的是,单变量分析法选取的预测指标也可以根据企业所处的阶段、行业及其特点选取其他的财务指标,包括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等。

2 多变量分析法

1.Z记分模型

最早运用多变量分析法探讨企业财务危机预测问题的是另一位美国学者爱德华.阿特曼,他将若干变量合并入一个函数方程: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X1=(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

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

X3=息税前利润/期末总资产

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

X5=本期销售额/总资产

其中:X1为营运资本/资产总额,反映了企业资产的折现能力和规模特征。营运资本是企业的劳动对象,具有周转速度快、变现能力强、项目繁多、性质复杂、获利能力高、投资风险小等特点。一个企业营运资本的持续减少,往往预示着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或出现短期偿债危机。

X2即反映了企业的累积获利能力。期末留存收益是由企业累积税后利润而成,对于上市公司,留存收益是指净利润减去全部股利的余额。一般说来,新企业资产与收益较少,因此相对于老企业X2较小,而财务失败的风险较大。

X3即EBIT/资产总额可称为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而我们通常所用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为EBIT/平均资产总额,分母间的区别在于平均资产总额避免了期末大量购进资产时使X3降低,不能客观反映一年中资产的获利能力。该指标主要是从企业各种资金来源(包括所有者权益和负债)角度对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价的,通常是反映企业财务失败的最有力依据之一。

X4测定的是资本结构,分母是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的账面价值之和;分子以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取代了账面价值,因而对公认的、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产权比率进行了修正,使分子能客观地反映公司价值的大小。

X5为总资产周转率,企业总资产的营运能力集中反映在总资产的经营水平上,因此,总资产周转率可以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如果企业总资产周转率高,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成果好,效率高;反之,如果总资产周转率低,则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成果差,效率低,最终将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

Z记分模型从企业的资产规模、折现能力、获利能力、财务结构、偿债能力、资产利用效率等方面综合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进一步推动了财务预警的发展。Z记分模型的研究分析得出:Z值越小,该企业遭受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企业的Z值的临界值为1.81,具体判断标准如下:

Z≥3.0 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很小财务不失败组

2.8≤Z≤2.9 有财务失败可能

1.81≤Z≤2.7 财务失败可能性很大

Z≤1.81财务失败可能性非常大财务失败组

2.F分数模式

由于Z分数模式在建立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现金流量的变动等方面的情况,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有学者对Z分数模式加以改造,并建立其财务危机预测的新模式――F分数模式。F分数模式如下:

F=-0.1774+1.1091X1+0.1074X2+1.9271X3+0.0302X4+0.4961X5

X1=(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

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

X3=(税后纯收益+折旧)/平均总负债

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

X5=(税后纯收益+利息+折旧)/平均总资产

其中:X1、X2及X4与Z分数模型中的X1、X2及X4相同。区别就在于其X3、X5与Z分数模式的X3、X5不同。X3是一个现金流量变量,它是衡量企业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量可用于偿还企业债务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讲,企业提取的折旧费用,也是企业创造的现金流入,必要时可将这部分资金用来偿还债务。

X5则测定的是企业总资产在创造现金流量方面的能力。相对于Z分数模式,它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出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危机。(其中的利息是企业利息收入减去利息支出后的余额)

F分数模式中的五个自变量的选择是基于财务理论的,其临界点为0.0274,若某一特定的公司F分数低于0.0274,则将被预测为破产公司;反之,若F分数高于0.0274,则公司将被预测为继续生存公司。

企业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设想

依其系统结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有两种建立方式――总体财务预警和分部门财务预警系统。现将两种方式分述如下:

1、总体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总体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让企业经营者能提纲挈领地掌握企业整体财务状况,既见树木又见森林,预先了解企业财务危机征兆。其方法主要有三种:

(1).运用多变模式思路建立函数公式。即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的总判别分(如前面所述的Z值、F值)来预测财务危机。

(2).运用单变模式思路通过个别财务比率走势恶化来预测财务危机

(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稽核制度。一般来说,良好的内部控制与稽核制度应该包括诚实有能力的员工、组织建设权责分明、交易处理程序适当、审计客观独立等内容,并确保其能予以切实执行,这是预警系统最为基本而重要的内容。

2、分部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即依企业主要部门分别确定检查要点并根据企业实际的经营经验,正确的评估现状而设立相应的预警线。如对生产部门的产品成本、营销部门的销售费用、财务部门的利息费用、管理部门的管理费用等设定警戒值,侦查企业财务运营可能失衡的地方,及时进行必要的改进。一般的,所设警戒值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前瞻性,分部门财务预警系统不仅能辅助总体财务预警系统寻求财务问题产生的源头,以对症下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而且有利于不同部门沟通协调解决问题,提高企业整体团队之综合效益。

企业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第二,财务预警系统应和企业各项制度建设结合起来。第三,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第四,需要以两大辅助系统为基础。第五,不能单纯注重定量分析。第六,需建立一套预警传递系统。

第9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危机;成因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什么是财务危机

财务危机是指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包括从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到破产,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一个企业从设立到经营,财务危机伴随着企业成长的每一过程。财务危机具有客观积累性、突发性、多样性、灾难性,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的前景。

二、中小企业财务危机成因分析

财务危机是企业因丧失偿付能力而无法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是财务风险加剧的表现。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财务管理外部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政府政策法规的变化是企业财务危机的大环境。如自然灾害、战争、金融危机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有些甚至会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同时,政府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工商管理政策、产业政策、证券监管政策等也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而影响企业最终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如何根据环境变化更改企业自身的适应能力,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2、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因素有:市场对企业产品的需求、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生产资料价格的稳定性、企业对产品销售价格的调整能力、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的变化、企业固定成本总额的高低以及经营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和管理经验等。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企业经营管理者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为企业竞争力的强弱,表现在企业市场份额的增减,并渗透到企业的筹资、投资、经营、销售等各个层面,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除了企业自身的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外,更关键的往往是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决策层能力的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发展的好与坏。

3、财务杠杆的影响。财务杠杆本身是一个“双刃剑”,在带来高额效益的同时也会带来高风险,随着财务杠杆系数的变化,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也相应变化。企业债务是中小企业操作财务杠杆的主要模式,由于是“双刃剑”,所以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企业的管理者和项目的投资前景相当重要,这是企业举债或融资的关键问题,也是中小企业的“面子工程”问题。当企业发展顺利时,则企业利用财务杠杆使企业发展壮大,财务危机减小;当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时,随之而来的将是财务危机的产生。因此,财务杠杆是中小企业无法逾越的一道门槛,成功与失败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4、企业资本结构管理。企业的资本结构一般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正常的资本结构类型,也就是用流动负债来购置流动资产,用自有资本来购置固定资产;第二类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出现了红字,表明自有资本减少,在总资本中的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第三类是自有资本全部被亏掉,而且负债也被亏掉了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防范这种情况的出现。

资本结构管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只是资金如何合理利用的问题。而资金如何合理利用又是企业合理现金流量问题,因为它是维持企业在一个适当的资本和财务结构下经营及运作的需要,也是维持企业在较强的流动性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日常经营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盈利不错的企业也会走向破产。而中小企业现金流量是否合理,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盈利质量、现金流量结构和支付能力等方面。当然,还存在该企业负债结构和资产占用期限搭配(即筹资政策)是否合理等问题。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面临的风险,采用正确的风险管理方法,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体系,以有效应对企业风险,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5、道德风险的影响。道德风险主要指各种欺诈、违约、投机取巧等行为,这些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如,往来企业大量的赊销,使企业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甚至导致呆账、死账,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道德风险的控制对中小企业来说是被动的,也是比较难控制的。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为了生存或发展,往往需要赊销。因此,如何控制好这类风险又成为企业管理者个人能力展示的战场。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

主要参考文献:

[1]柏丽.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探究.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第10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服装业中小企业

0引言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造成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贸易也深受影响,中小型服装企业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危机,政府4次上调出口退税率、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拉动内需、实行降息,为2009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以来的起暖回升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但是今后服装业的发展局势仍然令人担忧。本文试图从行业环境、政策环境、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苏南中小型服装企业如何在关键时刻根据外部环境适时调整状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实现内外平衡。

1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服装行业

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国际市场疲软、货币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2008年1-11月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实现利润1042亿元,同比下降1.77%,增速较2007年同期回落了38.76个百分点。这实质上反映出金融危机下服装行业需求下降、产品滞销等问题。2009年1~5月服装行业利润的增长幅度为16.60%,高于2008年同期水平,经济效益略有提高。

投资是服装行业经济运行的“三驾马车”之一,但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增速明显放缓,生产企业投资信心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2009年3月以来,服装行业投资逐月回升,反映了服装企业对市场前景信心的恢复。

2008年以来中国服装产品出口增长缓慢,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197.9亿美元,增长4.1%。由于金融危机下国际消费市场需求低迷,我国服装产品出口一度受阻,甚至出现负增长。2009年上半年我国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458.6亿美元,下降8.2%,负增长形势依然严峻。

综合以上产销情况、经济效益、投资情况、出口概况等主要行业数据指标判断,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服装行业也经历了外需市场持续低迷、内需市场稳步回升的双重考验。2009年上半年,由于稳定的国内市场和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支持,我国服装行业总体呈现了积极的变化,3月份以来呈逐月回升之势,这将为我国苏南中小型服装企业发展提供较好的宏观环境。调查也发现,50%的企业预期苏南服装行业整体经济将平稳发展。面对未来严峻的挑战,中小服装企业应不断推进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改革进程,在困境中实现平稳发展。

2金融危机影响下的苏南中小型服装企业

位于苏南地区的常熟,是闻名全国的服装生产和集散基地,有着“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的称号。常熟市目前共有服装企业4000多家,年产服装达6亿多件(套),年服装销售额达500多亿元,规模型企业达到819家,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也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服装业已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目前,常熟有40个省级以上品牌,总数量在江苏省县(市)中名列第一,其服装产业在苏南地区乃至江苏省都有着极强的代表性。

本次调查共走访中型企业9家,小型企业11家,其中包括内销型和外销型企业,配合调查的这20家企业的平均成立时间为11年,这与江苏服装产业11年的成长历程相吻合。本调研把具有代表性的常熟服装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足以折射出这个有着相似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苏南服装行业在遭受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发展状况。

金融危机对苏南中小型服装企业的影响按程度大小,主要表现在订单减少、原材料价格波动和资金回笼困难。中小型服装企业由于订单不稳定,开拓新市场能力弱,以及资金和人才等自身因素的影响,往往不具备抵御原材料价格波动的资金基础。

调查发现,2009年一季度常熟大批中小服装企业产值和销售额明显大幅下滑,部分中小企业在2009年初短暂开工后,又陆续以减员减产或放假停产的策略静待复苏。二季度企业产值已有明显回升,产值增幅大于销售额增幅。但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产值增幅同比下降约4个百分点,销售额增幅同比下降约8个百分点。受金融危机冲击,苏南服装行业总体生存艰难,但也有少数有发展潜质的中小企业,进行低成本扩张,进入了难得的机遇期。这些企业之所以能逆势上扬,主要是在金融风暴来临之际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

由于国内外因素的加叠影响,常熟中小服装企业效益明显缩水,有近四分之一的中小型服装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的状态。配合调研的一些中小企业自2008年上半年起,利润一直处于下滑阶段,在2009年一季度利润下滑幅度更为明显,平均减少约8.76%,二季度有所回升,但形势依然严峻。

金融危机下苏南部分服装企业的倒闭和裁员一时造成农民工失业人数骤增。调研发现,常熟中小服装企业2008年用工人数相对稳定,2009年上半年用工人数明显减少,裁员对象大部分为农民工。就员工工资来看,2009年一季度员工工资明显下降,二季度员工工资明显增加,但较2008年同期只略有增加0.03%。工资的下调或上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淡旺季的转换,受金融危机影响不明显。调查反映,由于服装行业的自身特点,行业工资已是最低水平,受金融危机影响上下浮动的幅度是微乎其微的。访谈发现,员工每天平均工作时间约9小时,但旺季时达10-12小时,而月工作天数总体稳定在28天,具体则视淡旺季工作量而定。

从企业反映的情况来看,因国外采购商日益谨慎,订单明显呈现出量小、期短、大单少、下单少的特点。在对江苏省常熟市方浜工业园区的调查中了解到,2009年初大批以贴牌加工为主的小型企业以及小作坊面临倒闭,或通过裁员来降低日常损耗。而有着自主品牌的中型企业,在订单大批量减少的情况下,不得已也做起了贴牌加工。

外销型服装企业则因人民币升值加速、成本压力加大、企业资金严重短缺等因素雪上加霜。面对日渐疲软的外需市场,2008年下半年苏南服装企业普遍呈现出口放缓的局面。2008年下半年常熟出口型服装企业利润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2009年一季度下降幅度达到10个百分点,但2009年二季度却逆势上扬,呈现稳定增长的局面,这也得益于国家对外贸企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就内销市场而言,据企业反映尽管内销市场获利空间大,利润高,但市场不确定因素也很多,加上部分外销企业由出口转为内销,业界竞争空前激烈。内销市场关键在于企业对市场需求的预测,金融危机不期而至使多数内销企业措手不及,不少企业没有做出准确的市场预测,从而导致产品积压。总体来看,2008年下半年常熟内销型服装企业利润态势较好,2009年前两季度内销型服装企业利润持续下滑,但内销型服装企业利润普遍高于出口型服装企业。

3政策环境分析

3.1服装行业出口退税优惠政策解读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家进一步深化出口退税优惠政策,从2008年8月1日到2009年4月1日四次上调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至16%。

据相关统计显示,2009年1~3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328.8亿美元,同比下降9.7%,低于全国出口19.7%的平均跌幅,其中3月服装出口开始从负增长迅速扭转为正增长,同比增长9.9%。可见,出口退税率的上调,对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逐步发挥了作用。

出口商品退税是政府促进出口的政策工具之一。国家提高出口退税率,旨在帮助中小企业增加利润空间,提高了企业接单能力。出口退税政策如果调整到位,必然对促进出口有很大推动作用。但是出口退税政策有其局限性和短期性。就企业来讲,外贸生意大多是订单形式,提高出口退税率,对于手中有订单的企业,能提高利润,但由于欧美国家经济危机直接导致海外需求不足,手中没有订单的企业,出口退税政策也就无法发挥作用。其次,出口退税对于企业的利好是短期的。上调出口退税率将给中小企业更多生存空间,但从长期来看,国外市场的低购买力以及外币的连续贬值,大大限制了政策的影响力。另外,退税虽然加大了企业的谈判空间,提高了企业的接单能力,但由于客户压价,最后还是让利给国外客商。

因此,提高出口退税率只是给企业信心,关键还是要提高自身能力。中小企业不能过于依赖政府政策,而应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提高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3.2服装行业相关利好政策解读面对严峻的出口形势,国家不仅多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并且及时推行一系列相关利好政策。比如:将纺织服装业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促进融资渠道多样化、实施新的外汇管理条例、取消对服装业的不合理收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调查发现,危机当前,多数服装企业仍希望政府继续出台相关措施帮忙应对,其中呼声最高的政策是帮助开辟国内市场和进行行业扶持,其次是减税和帮助融资。

3.2.1进一步促进区域发展,扩大内需。政府可以加强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的扶持,引导国内市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东北及中西部地区转移,采取产业与市场双向转移的战略思路。苏南服装产业可以以安徽江西等周围内陆地区作为落脚地,并逐渐由企业个别转移行为演变成为行业主流趋势。

3.2.2加强行业扶持,培育自主品牌。随着危机的缓解,为了能在危机过后抢占有利市场,中小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的投资热情已经越来越明显。此时政府应加强合理引导,防止中小企业盲目投资。

3.2.3加快落实财税金融支持,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贷款担保融资难是服装行业遇到的重要困难。尤其是中小服装企业,资本规模小,融资难,生产发展受到资金制约。“国六条”提出政府专项资金和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规模同时“放量”,并辅以“绿色通道”,这不仅为中小企业兼并重组、技术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也有利于中小服装企业加快升级步伐。另外推动融资产品的创新扩大了企业担保范围,提高了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十分有益。

3.2.4坚决打击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保护企业利益。2009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一些国家在挽救本国经济的同时,采取了一些不利于国际贸易,特别是不利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举措。发达国家频繁利用反补贴、产品质量标准、企业社会责任等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制造事端,使得我国服装产品的出口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欧盟的召回通报,奥巴马的“买美国货”条款以及印度对华反倾销案例都表明贸易磨擦不断。政府应坚决回击,打破贸易壁垒,适时调整目标出口国,转移目标市场。

4自身应对策略分析

调查发现,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中小服装企业,仍然将希望寄托于出口退税率上升、内需拉动和四万亿投资拉动等政府救市政策上面,对政策的依赖心理有加深趋势。但中小服装企业面对严峻的挑战如何驱寒回暖,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关键还是靠企业自身的改革和创新。

调查发现,面对金融危机,中小服装企业已采取了调整市场结构、减薪和裁员等措施,但90%的企业认为措施的改善效果并不大。面对金融危机,多数企业对今后的生产前景比较乐观,预计2010年将会采取调整市场结构、增加投资力度、招收新员工等措施。

以下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4.1建立特色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我国服装业的一大特点是贴牌加工,缺少自主品牌,缺乏国际竞争力。一旦订单减少,企业只能面临停产。所以,必须整合行业资源,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如果能结合品牌收购、服务外包、网络营销等新的营销策略,也能在金融危机中化险为夷。

4.2调整市场结构,拓展新的地域市场,实现市场多样化。虽然2009年下半年服装行业出口额为负增长,但中国服装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依然相对稳固。全球的服装市场是潜力无穷的,面对欧美市场需求量锐减的形势,中小服装企业不仅可以拓展俄罗斯、中东等国外市场,还可以从国内市场寻求突破点,例如中西部地区。在市场多样化的条件下调整服装产品结构,由单一品种不断丰富成多品种,从而满足不同市场下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4.3控制内部成本。针对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提高的情况下利润减少的现象,中小服装企业可以引入成本控制程序,寻找替代原料、提高人员技术,从企业内部管理中提高效益。大企业可以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一方面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一方面降低营销成本。

4.4稳定资金链。在现有资金缺乏的情况下,企业更应重视原材料来源及产品销售,选取信誉高、资金稳的客户,尽可能确保资金回笼,维持资金链的畅通。由于贷款门槛高、额度少、贷款成本高,中小服装企业在资金需求方面,应尽可能及时与当地金融机构取得联系,争取持久良好的关系型贷款。

金融危机爆发后,服装业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和挑战。中小服装企业要想在危机中生存下去,首先必须顺应国家政策和行业环境做出相应调整。同时,也要敢于面对危机,积极寻求出路,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然而面对危机,政府的挺身而出也为服装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把服装行业推向了新的机遇点。中小服装企业如果能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寻求新的突破,就能逆势而上,转弱为强。

参考文献:

[1]蒋珠燕,卢中进.常熟服装品牌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分析[J].苏南科技开发,2007(1):62-63.

[2]靳云鹏.中国纺织服装贸易面临的困难与挑战[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7):33-35

[3]蒋恒蔚,陈桦.江苏纺织服装中小企业如何应对寒冬[J].商场现代化,2008(10):103.

[4]周妍.中国纺织服装业——蓄势待发[J].山东纺织经济,2009(1):9-11.

[5]高天宇.多管齐下助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N].国际商报,2008-9-23

[6]刘丹.出口退税连续上调服装企业得救[N].每日经济新闻,2009-4-2

[7]陆健.一季度纺织行业形势依然严峻有利因素正在累积[N].纺织服装周刊,2009-4-21.

[8]李溯婉.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17%”悬念[N].第一财经日报,2009-

4-25.

[9]沈锡权,章苒,张道生.金融危机下浙江纺织业调查[N].经济参考报,2009-5-15

[10]AndrewRees,JonWeber,陈玮.企业需要大胆战略度过衰退[N].当代经理人,2009-9-9.

[11]刘欣.1-6月纺织行业运行:行业正在企稳回升时[EB/OL].中国纺织信息网,2009-8-13.

第11篇

关键词:裁员,金融危机,人力资本,成本

金融危机及我国企业裁员的现状

2007年春季,金融危机开始在美国酝酿。伴随着美国经济的恶化,美元持续贬值并跌破历史低点。2008年3月,美元深幅下挫,全球通胀接近失控,越南爆发了恶性通胀,其金融体系顷刻崩溃。2008年9月,资产规模达6千多亿美元的雷曼兄弟银行申请破产,规模更大的美林银行被美国银行收购,“两房”被联邦政府住房金融局接管。10月,全球股市恐慌暴跌,全球六大央行联袂降息,但仍然未能缓解市场忧虑情绪,道指失守9000点大关,全球股市继续暴跌。

金融危机始自次贷危机,但最根本的原因不在于次贷危机。金融危机逐步侵蚀着世界实体经济,出口放缓使我国沿海外向型企业面临困境。我国沿海一大批出口企业倒闭,大批工人被裁,或被迫无限期休假。2008年10月15日,全球最大玩具制造商之一——合俊集团旗下两工厂倒闭,6500名员工面临失业。这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实体企业倒闭规模最大的案例。据香港工业总会会长陈镇仁近期表示,珠三角7万家港资企业中,可能会有四分之一即1.75万家倒闭,以一家企业倒闭导致500人失业计算,1.75万家倒闭就将导致87.5万人失业。2008年浙江温州大部分中小企业精简人员约占企业总人数的20%。

迫于企业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很多企业选择了压缩成本的方式,试图抵御世界金融危机对本身的冲击,从国内到国外,大量企业开始着手裁员。有关人士指出,至2008年11月底,广州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5%,比2007年底的2.23%高出0.21个百分比,这个百分比上升带来广州净增失业人数1万多人。6-11月,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全市35家重点企业进行失业监测,结果不容乐观:75%的企业不同程度减员。另据统计,仅2008年10月份就有众多国内重要企业裁员(见表1)。

另有有关人士提出,针对当前企业用工总量增长过快,人工成本总额快速攀升的实际,计划在未来3年内削减5%的员工总量。按中石油官方网站统计,2007年中石油员工总数为167.3万人,以此基数计算,裁员总数将超过8万人。可以说,裁员已经成为国内国外各行各业企业的重要议题。

裁员的成本和负面影响分析

(一)裁员的成本分析

1.招募成本。对于裁减人员而言,在招聘方面对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有如下方面,企业内招聘专员的工资、福利、差旅费支出和其它管理费用;企业招聘信息的广告费用、招聘会支出,招聘、职业介绍机构收费,员工推荐人才奖励金,大学招聘费用等。

2.培训成本。员工进入到企业工作,一般企业都要给予员工一定的培训。在员工接受培训过程中,企业要给员工发放工资,同时还要企业出资给培训师提供培训场地等。在员工接受企业的培训过程中,员工的生产效率可能较低,这些都是培训给用人单位带来的成本。这也是用人单位对员工的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而接受培训的员工一旦成为被裁减的对象,那么就意味着企业对员工培训的这种前期投入就无效了。

3.重置成本。有的企业裁减人员并不单纯是为了减少员工的数量,缩小企业的生产规模。有时候企业裁减人员还为了能够更好地招聘到比较适合的人才。对于招用的不合适员工,对企业来讲,就意味着要发生重置成本。而且对于企业而言,裁减人员后,要再次招聘人员,这时候就有可能发生空岗成本。也就是说企业在员工招聘时候,不可能随时都能招用到合适的人才。空岗时间对企业来讲,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成本。

4.法律风险成本。我国劳动法对于裁减人员的法律程序作出了比较严格的规定和限制,并且规定了裁减人员的法律后果。对于确实属于法律所允许的裁减人员的情况,并且依法和劳动者解除了劳动合同,还要给予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数额按照《关于印发〈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用人单位按被裁减人员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在本单位工作的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二)裁员的负面影响

1.优秀人力资本的流失。由于目前很多企业没有真正科学和系统化的绩效考评制度,很难将企业的优秀人才和庸才区分,那么,由于裁员标准的不科学,以及在裁员过程中由于复杂的人际关系,很容易将优秀人才裁掉,从而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旦企业宣布要大规模裁员,企业中的员工就会通过各种非正式沟通渠道议论纷纷。这样越是掌握核心技术和贡献较大的员工就越容易找到合适的下一份工作,因此,他们就越容易提前向公司辞职,在公司人心不稳的前提下,竞争对手也最容易从公司挖走核心人才。

2.影响留任员工的心理。企业裁员将对留任员工产生较大的心理影响。首先是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幸存者会因能活下来而觉得幸运,但另一方面比起沉重得多的消极情绪,这种积极的情绪只是零星的几点。同时,乔沃尔教授认为,保住工作的职员也会因别人失业而产生内疚和不安全感。他们通常会陷入巨大的心理压力中。其次,裁员的公正性与否将影响留任员工对企业的信心。最后,裁员会导致留任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下降,员工会怀疑,组织是否在下一波裁员中将自己淘汰,因此会出现消极怠工等现象。

3.企业公众形象损失。企业裁员往往是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特别是知名企业裁员行为更是新闻媒体追逐的焦点。企业裁员活动的不当,很容易引导人们产生对该企业的不信任感;影响社会对该企业的评价,从而削弱其在市场的品牌价值和社会形象。同时,裁员还会对企业的产品销售造成不利的影响。

金融危机下企业处理裁员问题的策略

(一)企业应慎重考虑裁员问题

从本文的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裁员虽然是企业人力资源退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优胜劣汰、推陈出新机制的内在要求。但是目前很多国内企业仅仅为应对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为减少支出就大肆裁员,并没有考虑其长期效应,也不注重方式方法,以牺牲员工利益来换取企业短期的利润,往往就会适得其反,引起企业中长期绩效的滑坡。因此,我国企业在进行裁员决策时,有必要进行裁员的SWOT分析,并且需要着重研究其劣势和威胁,也就是对其进行成本和负面影响的分析。对于某些企业如果能够通过降薪和轮班、甚至休假解决目前企业的困境,则完全没必要采取裁员这一极端刚性的措施。比如,美国众多名牌企业、以及国内的东航和中信证券就明确表示,公司将与员工同舟共济,采取高管带头降薪,实行“低薪工作”的方式,这样,不但能避免裁员带来的各种成本和负面影响,还能凝聚人心,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积极性,有利于打造一流的企业文化,从而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

即使对于那些困难很大、不裁员就可能迫使倒闭的企业来说,生存应该是高于一切的,可以选择裁员,但是必须从问题的本源出发,不能盲目裁员。企业裁员必须依据一定的原则,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保持沟通为先、公平公正,切实履行企业应予承担的社会责任。目前在国内,极端错误的方法是企业为了能掌控大局,在不提前沟通的情况下直接拟定被裁员名单并强制执行,这是最常见的方式。

(二)裁员依据的原则

关于裁员依据的原则,有关学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事前准备。建立目标、期限和目的,把企业精简及裁员建构成改革性的策略。

态度。将企业裁员当成长期策略而不是只为一个小目标;员工精简是企业发展与改革的机会,而不仅仅是为了渡过某个难关。

关联者。让员工参与探索出适合自己的企业精简与裁员方向及方式。企业精简裁员目标达成是所有人的事,而非只是管理阶层的责任。

领导者。领导者是透明的可以经常与之对话。企业裁员时领导者必须鼓舞士气,才能产生正面的活力。

沟通。确定企业的每一个成员都了解企业变革的目的、策略和目标;不断地与员工进行有关各资讯的沟通,并及时讨论各参与者的反馈意见。

支持。对离职者和留任者一视同仁。

节流。收集、分析所有可以使企业有效率、工作分配更良好的方法,逐渐适应新的作业方式。

评估。随时检查企业裁员的步骤与时间安排以便修正和研究出适合企业变革的方案。

执行。公平、公正地进行企业裁员,企业裁员时不忘提供员工个人成长及职业发展的机会,确保修改报酬、发展及沟通系统以适应新目标的执行。

(三)企业裁员的注意事项

首先,企业裁员必须事先沟通,在充分了解员工心理状态和进行了裁员的必要性论证的基础之上,以召开员工大会等形式,第一时间通过正式的沟通渠道,让员工知悉企业裁员这一信息。在员工充分参与的前提下,公开公正裁员。事先良好的沟通,是企业裁员能否顺利,能否达到企业裁员目的的关键。如果前期不沟通,抑或沟通不成功,即使企业强制性裁员,事后也会遭遇经济性补偿等诸多麻烦和困境。充分沟通,既能让裁掉的员工理解企业,也能让留任员工同心同德,积极工作。

企业裁员必须坚持标准清晰和科学,标准的制定必须符合企业长期发展和摆脱目前经济困境的需要。裁员需要有的放矢,更需要标准科学,将冗员裁掉,将优秀人才留下,真正达到“精兵简政”的目的。国内众多企业裁员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遇到人情关系的影响,而坚持裁员标准则是解决裁员问题的关键。最后,国内企业裁员,必须符合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必须承担起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这样既可以让企业免陷于诉讼困境,又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市场开拓打下有利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大友,赵曙明。变革型裁员的管理行为分析。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

第12篇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我国外贸企业;影响;分析

     2012年全球总的经济形势处于金融危机后的复苏阶段,我国外贸行业发展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析预料,2012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GDP增长率分别为2.4%和6.6%.实际上世界经济复苏的动力仍然不够,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经济复苏的道路仍然是曲折迂回的,国际市场的需求在短期内还不可能恢复到以前的水平,中国的外贸发展还面对着大量动态的变幻莫测的因素。

1金融危机后我国外贸行业面临的现状分析

    第一,国际市场外需仍然不足,世界经济恢复的速度比较缓慢。美国2009财年的财政赤字是2008财年的3.1倍,赤字率高达10%。德国和法国等财政赤字率均超过3%,日本财政赤字率达到9.4%,另外各国的基准利率也处于历史低位。通常就业率的恢复落后于经济复苏,各主要经济体就业情况仍然很严峻,消费和投资的自主增长还是比较低迷,依靠技术进步形成经济增长的支点尚不稳固。因此,全球经济和国际市场需求的全面复苏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第二,西方一些主要经济体自顾性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增强。世界经济从衰退迈向复苏的过程中,各国经济复苏速度不同,协调难度变大,会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在国内压力下,主要经济体将首先解决国内就业、产业发展等问题,不断颁布各种贸易保护措施。

    第三,出口市场竞争趋于激烈,中国外贸出口行业竞争力下降。部分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提出要重振制造业,一些国家还将通过扩大出口来解决国内贸易赤字的难题。同时很多发展中国家出口总体竞争力提高,可能还要通过本币贬值等方法抢夺市场份额。于是中国在高端产品领域和传统优势产品领域都将面对更多的挑战和压力。

    最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许会在高位徘徊,企业风险变大。2010年全球资源和能源需求回升了很多,投机炒作和美元汇率走低等因素在超低利率和宽松货币的背景下,会让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2金融危机对浙江小型外贸企业的具体影响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浙江省的外贸结构以一般贸易形式为主,出口比重位居全国首位。私营企业形式是一般贸易形式的主体。2001年开始,浙江省的一般贸易出口量一直是全国第一。2000年以后的六年间,浙江省的一般贸易出口一直维持比较快速的发展,在这其中私营企业是外贸高速发展的有力推动点。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的最后几年,私营企业的出口总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增长,由1997年的706万美元一跃增加到2006年的356亿美元。私营企业的比重也从13.66%增加到53.35%,整整上升 上升了近四十个百分点。

3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私营企业进出口下降的原因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私营企业出口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有:

 (1)人民币升值压力。浙江私营企业出口主要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人民币升值使其出口受阻。行业协会没有发挥贸易协商的作用,使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议价能力很低。很多民营企业为应对人民币升值,只有降低出口商品价格,但这样直接导致了出口利润下降以至亏损。

 (2)劳动力成本的影响。浙江民营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廉价劳动力是民营企业出口的优势之一。近年国家大力扶持“三农”,浙江出现了农民工、技术工供不应求,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也导致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多重因素影响下民营企业出口增速必定会减缓。

 (3)民营企业融资难。民营企业存在经营规模小,资产有限,多数银行不提供信贷。而且国家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银行愿意给大型企业提供信贷,民营企业融资就很困难。融资困难使一些民营企业资金缺乏,造成经营瓶颈,生产效益下降。

 (4)科技研发薄弱。民营企业出口主要以低科技含量商品为主。民营企业自身规模小,资金有限等因素制约了对研发的投入,商品和产业转型升级缓慢。同时,民营企业难以吸引高技术性人才进行管理,部分民营企业是根据样品图纸代人加工生产出口,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5)贸易摩擦的影响。金融危机后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欧盟、美国、同本等国家对玩具、化工等产品设置重重壁垒、或反倾销政策,大大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出口。

3结束语

   浙江小型外贸企业经历了金融危机后,成功渡过难关的中小外贸企业在金融危机后期会拥有全新的发展契机。

 宏观来看中小外贸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金融危机后的中小企业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会。风险抵抗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被市场淘汰.市场出现部分真空。随着传统市场的复苏和新市场的拓展,中国外贸的降幅逐步停止。在投资和内需的拉动下.使得部分外贸企业开始将目光转移到国内市场。

参考文献:

[1] 李秀芳. 中国对外贸易环境新变化与外贸发展战略[J]. 经济问题,2007年

第13篇

【论文关健润】企业并购审计风险

【论文摘要】并购审计风险贯穿于并购活动的整个过程,审计部门应从并购前、并购中、并购后各环节进行有效的防范和管理。

企业并购作为资本运营的一种方式,是我国当前经济结构调整、深化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一项高风险的经济活动。审计贯穿并购活动的整个过程,一般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签订并购协议前进行的审计(并购前的审计)、并购实施中进行的审计(并购中审计)、对并购完成后有关事项进行的审计(并购后审计)。并购审计对各利益单位有着重大影响,这也决定了企业并购审计的高风险性和审计责任的重要性,如何认识企业并购交易中各个环节的审计风险并进行有效的防范和管理,是审计人员和审计部门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并购前审计风险

企业并购前主要是并购意向的形成,寻找目标企业,进行初步调查,商讨并购决策等。在这一阶段,企业并购参与者能否收集到充分的信息,能否采取有效的验证措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能否采用适当的方法评价和分析这些信息,是企业并购决策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企业并购准备阶段审计的关注点,此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审计风险。

(一)与并购环境相关的审计风险

与并购环境相关的审计风险主要指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引发的审计风险。外部环境主要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所处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行业环境等;内部环境主要是指企业拥有和控制的有形与无形资源的存在状态和运作情况,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管理水平、企业文化、企业控制监督系统等。

(二)与价值评估相关的审计风险

与价值评估相关的审计风险主要指对目标企业、主并企业的经济实力、发展战略的评估、企业并购的收益与成本评估及其相关的审计风险。对经济实力的评估审查包括企业资产负债状况、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业务水平及未决诉讼等。由于企业披露信息可能存在质量不高而产生企业价值评估结果的不准确。发展战略审查的主要内容有主并方未来发展战略,确定并购对象,选择并购类型的基础,若目标企业与主并企业的战略方向吻合程度不高,甚至相反,则并购风险加大,相应的审计风险加大;并购过程必然带来相应的并购收益和并购成本,这是并购决策最基本的财务依据。并购收益是对未来收益预测的贴现,确定贴现率时不仅要考虑并购之前企业的资本结构、资本成本和风险水平,而且还要考虑并购融资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并购行为本身所引起的风险变化以及企业期望得到的风险回报等因素。

二、井助中审计风险

审计人员的职责是协助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和评估并购风险,并且运用会计、审计、税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来判断并购过程为审计人员带来哪些审计风险,以努力消除和化解这些风险,努力将并购的审计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确保企业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和企业并购目标的圆满实现。在这一阶段,并购审计的风险主要存在于换股比例的确定。

为了节省现金,很多企业采用换股方式进行合并。在企业采用换股合并的情况下,正确确定换股比例是决定企业合并能否成功的关键一环。确定换股比例有多种方法:每股市价之比、每股收益之比、每股净资产之比等。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适用范围也各不相同。正确确定换股比例应合理选择目标企业,综合考虑合并双方的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发展机会、未来成长性、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合并双方的互补性、协同性等因素,全面评估双方企业的实际价值。

三、井助后审计风险

企业并购实施后,进行有效的整合对于实现并购目的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企业并购后的审计应该围绕企业内部新旧业务串联运行的组织情况、与原有客户关系的处理情况、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设置情况、各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职权的限定情况、各部门人员的分配情况及各部门间关系的协调情况等方面进行。并购整合阶段就是要让协同效应发挥出来,包括生产协同、经营协同、财务协同、人才协同、技术协同及管理协同等各个方面。

(一)与人事有关的审计风险与管理

主并企业在完成企业并购后,首先要解决被并购企业人员的问题。如果企业并购实施后,被并购企业关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纷纷离去,则会使原有客户和资金、原材料供应商等重要资源与被并购企业断绝业务关系,致使并购失败。因此,审计人员在此阶段应协助主并企业做好人员选派、人员沟通、人事调整等工作,以达到稳定人心、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

(二)与经营有关的审计风险与管理

生产经营的整合不仅包括产品生产线的整合,还包括生产设备在重复设置上的整合、生产技术和研究开发费用投入的整合、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络的整合等。因此在整合的初期,应当适当保留被并购企业某些特定业务活动的相对独立性,逐步实施整合,降低和化解整合阻力,保证整合效益。降低与整合经营相关的审计风险的关键在于根据并购的目的,确定需要整合的内容、程度和方式并密切关注其具体实施过程和协同效应的实现程度。

(三)与财务有关的审计风险与管理

对并购各方来说,常常涉及大笔资产转移,为此需要相应的理财手段相配合,尤其是对主并企业,更应该制定与资产重组计划和企业发展战略等配合的理财手段,以避免财务危机的出现,尤其是现金流量短缺问题。为化解财务风险,审计人员应帮助主并企业设计一些理财策略。常用的手段有套利出售、撤资等,以抵销筹资所引起的债务,减少财务风险。

第14篇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广东省劳动关系调整结构与产业转型途径”(GD10XYJ07);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民工荒背景下的劳动关系调整与产业升级对策研究(10Y52)

作者简介:顾文静(1970?), 女, 江苏常熟人, 经济学博士, 广东财经大学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后危机时期,企业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而劳动关系状况对促进企业顺利转型、摆脱劳动力低成本竞争具有重大意义。以往劳动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为单因素描述,缺少几个因素之间的作用程度的对比分析,也很少对不同企业分类条件下的劳动关系进行差异分析。基于后危机时期的企业劳动关系状况的调查,在研究中建立了企业劳动关系影响的因子模型,区分了企业劳动关系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并通过对企业统计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和衡量了不同企业条件下各因素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后危机时期企业法定保障因素和基本福利制度对企业劳动关系至关重要;不同性质企业的劳动关系和谐度差异明显,而效益、地区等因素对劳动关系造成的差异不够显著。

关键词:后危机时期;劳动关系;珠三角;因子模型;员工责任;用工荒

中图分类号:C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4?0008?06

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至今,金融领域所固有的危机并没有完全解决,而其他产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却在不断增强,世界经济进入了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后危机时期[1]。我国企业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一直面临着用工荒、产业转型升级等问题的困扰。其中,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是企业产生用工荒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目标的实现前提之一,必须给予恰当的认识和评价[2]。本文正是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通过对珠三角企业劳动关系的抽样调查来考察企业劳动关系现状并提取评价因素,以期对当前企业劳动关系的改善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对策依据。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源于2011年7月至10月在珠三角进行的一次企业劳动关系调查,调查企业152家,涉及建筑、制造、服务、商业、物流等6个行业和私营、外资、港澳、国有、乡镇集体等5类性质企业。其中60%以上的企业为私营企业,70%的企业分布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产业,对珠三角企业特征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对问卷数据的信度效度计算表明,F值为 69.26,P值小于0.000 1,信度系数为0.732,说明量表的重复度量效果较好且数据较为可信。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提炼企业员工责任履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是不同行业、性质、地域、效益的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状况及影响因素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一、 企业劳动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企业劳动关系的主要内容,调查问卷共涉及工资收入、工作时间、企业福利、劳动保障和员工发展等25个项目[3](表1),为了提取当前企业劳动关系中的关键问题,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7个影响因子,积累变量解释度为64%,其中KMO为0.728,Bartlett球体检验的显著概率为0.000。因子复合矩阵如表1所示。

各变量的因子负荷量基本都在0.5以上。7个公共因子的命名和解释如下:

Fl为法定员工责任履行问题,包括企业法定福利拥有率和劳动合同签订率等两大类7个因素。这是当前企业劳工责任履行中最为员工看重的因素,占到总体解释变量的20%。但目前达到劳动合同签订率100%的企业只占全部调查企业的52%,近10%的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在50%以下。13.2%的企业员工没有任何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的参保率也仅有78%。

F2为工会建设问题,包括工会组建率、工会领导代表性和工会维权率等3个因素,占总体解释变量的10%左右。后危机时期,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政策调整和外部劳动力市场压力使得工会在员工责任上的作用凸显,企业有无工会以及工会作用力度对企业员工责任的实现至关重要。而当前珠三角企业的工会组建率只有39.5%,其中由员工推举的工会领导仅占33%。工会力量缺失势必导致企业员工责任履行的薄弱,调查显示,认为工会基本无效的比重高达52%。

F3和F5同为企业自主福利问题,但不同企业自主福利的重要程度不同。从因子分析的结果看, F3――企业的基本福利,即集体宿舍、膳食福利的提供率成为企业员工责任中的第三大问题,尤其在后危机时期情况下,工资增长的低期望和珠三角消费水平的高预期,使得员工对企业提供的基本吃住行等福利保障较为看重。而旅游、带薪休假、年度体检、购房补贴等较高端企业福利(F5)的影响权重只有5.1%,反映了员工对当前经济形势、就业状况和企业福利供给能力的现实认识,高端福利不能作为衡量企业员工责任的主要指标。

F4为工资水平和工作时间问题。这两类因素向来是企业员工责任中的主要问题,也是近年来产生用工荒的主导因素。从工资水平上看,以珠三角为代表的广东省已经不占据优势(表2),加上迅猛上涨的物价和其他生活成本的上升,使得珠三角企业工资的吸引力大大下降,在劳动关系满意度中的工资这一指标的评分只有3.7分(5分制),对工资较为满意的比重仅为52%,说明在后危机时期,工资水平的满意与否成为决定劳动关系状态的关键因素。从调查结果看,珠三角企业一周能做到休息一天的企业占93%,95%的企业日工作时间控制在10小时以内,加班时间有所控制,当然随之而来的也是加班收入的减少,这种收入减少情况下的工作时间缩短显然不会被外来务工人员看作是劳动关系的改善。

F6为保障劳动关系长期稳定的制度问题,包括合同期限、集体合同、工资增长机制等。“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劳动合同期限普遍存在缩减的趋势,而集体合同和工资增长机制也未在大部分企业实施,所以在对企业员工责任的评价中,上述因素还不能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

F7包括两项――加班费给付率和工伤发生率,所占权重为5.1%左右。被调查企业中仅有2.6%的企业存在较高的工伤发生率,52%的企业能够按照法律规定处理加班问题。

二、基于企业分类统计变量的企业

劳动关系状况的差异分析

改善企业法定福利、劳动合同、工会建设、工资、工时等问题是维护和加强企业员工责任的重要方面。但针对不同地域、性质和效益的企业,其员工责任承担状况和影响因素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在维护企业员工责任方面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是否应该从不同的方面有所加强?[4]

(一) 基于企业所处地区的企业员工责任差异分析

本次调查企业主要分布在广州、东莞、深圳、佛山及其他珠三角地区,为便于对比,另外对潮汕和粤西地区的企业也进行了少量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各地区在劳动合同、法定福利和工会因素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分析结果如表3。

根据显著性检验,在上述各项因素中,只有生育保险、公积金、工会维权率等项目存在一定的地区间差异,而在合同签订率上、工会建设上、主要社会保险项目上均无显著的地区差别。从各地实际的参保率上看,珠三角企业的参保情况明显好于其他地区,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更受企业欢迎,参保率在各地均保持较高水平(见表4)。但总体参保率仍不尽如人意,离应保尽保的目标仍有差距。

从工会的作用力度上看,对工会维权有效性的认同率不足3%,认为有点影响的比率在45%左右。广州、深圳、东莞的工会认同度稍微高些,也只有60%左右。

其他方面的地区差异也不够显著(见表5),说明在企业员工责任的履行上,各地区面临的因素没有大的区别,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在集体宿舍提供上,地区差异有一定的显现,东莞和佛山企业相对较好,65%以上都提供了该项福利,广州和深圳的宿舍提供率只停留在30%左右的水平上。

(二) 基于企业性质的员工责任差异分析

本研究将企业性质划分为国有、乡镇集体、私有、港澳、外资等6个类型。其中私有企业占58.6%、港澳台及外企占22.7%、国有和乡镇企业占19.8%。从表6中可以看出,在劳动合同问题上、法定福利上和工会问题上,不同性质的企业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

表7中的调查数据显示,私营企业在劳动关系的各影响因素中均处于较为落后的位置,港澳台企业的劳动关系状况也不乐观。说明劳动关系的调控更多应着手于私营企业和港澳台企业,尤其在后危机时期的情况下,对这些企业的劳动关系就要更加关注。

对企业自主福利和工作时间等因素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住房补贴、加班时间在不同性质企业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他因素没有体现出企业性质上的差别。调查表明企业总体自主福利还不够丰富完善,在购房补贴这一项上私营企业明显落后,仅有3.4%的企业可以提供这项福利,而可提供房补的国有企业却占到了80%以上。工作时间也是私营企业和港澳台企业处理劳动关系的关键因素,私营企业和港澳台企业周工作时间长达7天的比重超过了10%。

(三)基于企业效益的企业员工责任差异分析

基于企业效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企业效益在企业工资水平、自主福利项目上有显著差异,其他方面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这一方面说明在法定员工责任履行上,无论企业效益高低,均能得到一定的维护,体现了法律的强制性和尊严性,另一方面也说明效益好的企业在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上、合同期限的长短上、工会力量的体现上并未有突出表现,企业发展的同时,员工的发展保障力量未得到相应壮大。不过,鉴于福利项目影响因子的较大权重,效益

好的企业在员工责任承担上还是有很大优势的,经济效益在本行业排名前列的企业的劳动关系和谐度的认同率达66%,而排名靠后的企业的劳动关系和谐度的认同率不足20%。

三、研究结论及启示

(一) 企业员工责任的维护更多应从加强化企业法定责任、加强工会建设上着手

后危机时期,劳动者更看重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所以劳动合同、法定福利、工会制度、吃住等基本生活福利因素在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中得到较多认可。因此企业员工责任的承担上首先要解决企业对员工的法定责任问题,即提高社会保险和劳动合同的保障性,并加强工会建设,形成企业员工责任的有效监督机制。同时应通过工会集体谈判的力量逐步提高企业工资标准,提高珠三角企业的薪酬竞争力,防止人员的流失,防止产业的空心化。

(二) 不同企业统计变量下的劳动关系表现既存在共性,又具有一定的差异

企业劳动关系表现的地区差异不显著,劳动合同问题、工会建设问题、法定福利和企业自主福利问题在各地区都普遍存在,所以每个地区都面临着劳动关系问题的挑战,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先进与落后之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效益的企业在社会保障、劳动合同、工会建设等涉及劳动关系稳定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上也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企业效益的领先并没有带来劳动关系制度的积极发展,只是通过工资、自主福利的提高缓和了劳动关系,并未进行相应的制度建设。但不同性质的企业在劳动关系的表现上显现出显著的差异。私营企业在社会保障、自主福利、工作时间、工会建设等方面均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三) 后危机时期的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与调整必须把握好力度[5]

后危机时期,劳资双方的压力都有所增大,劳动关系管理的难度和风险也在不断加大,此时对劳动关系的任何调整、改善都一定要非常慎重,尽可能维护劳资双方的共同利益,而非单纯强调劳动者利益的保护。尽管就全部企业而言,在劳动关系方面还有很多的缺陷与不足,私营企业劳动关系和其他性质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是这种改进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后危机时期,更要借助通达融和的粤商文化来创造企业的和谐氛围,更好发挥政府、工会等机构的沟通、规范作用,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多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程延园. 世界视阈下的和谐劳动关系调整机制[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1(5): 2?9.

[2] 张衔, 谭光柱. 我国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度的评价与建议[J]. 当代经济研究, 2012(1): 75?81.

[3] 袁凌, 魏佳琪. 中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统计与决策, 2011(4): 34?36.

第15篇

【关键词】 互保危机 民营企业 融资约束

一、事件回顾

2011年12月20日,“天煜建设”下属分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全部账户和房产被冻结查封。2012年1月,嘉逸集团有限公司受天煜建设影响,被建设银行收贷,随即引发连锁反应,陆续被8家银行收贷1.15亿元,并有1.2亿贷款逾期。嘉逸集团又连累到浙江荣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3月初荣事实业被北京银行收贷3000万元。受荣事实业影响,加上收购引发宏发能源的问题,虎牌集团于2012年3月26日被华夏银行收贷4000万元、于2012年3月27日被中国银行收贷4000万元,且相关银行均表示贷款到期后将不再对虎牌续贷。2012年4月虎牌集团下游担保圈的企业陆续出现被收贷的情况。受虎牌集团的影响,正邦水电在短短45天被4家银行收贷1.05亿元。与此同时,与虎牌集团相关的新世管道、浙江幸福机电等6家互保企业,也陆续被收贷。半年时间内,信用危机通过互保链,从建筑行业散播到了家具行业,再从家具行业危及水电行业,紧接着又影响到纺织、化工等行业。图1为该事件传播链。

2012年7月,杭州600多家民企不堪催贷、抽贷压力,浙江省政府请求帮助。这场互保危机还波及到浙江多地,其中诸暨因互保问题有两百多家企业面临倒闭,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飙升至2.85%。

二、民营企业选择互保的动机

互保是相互保险的简称,是指对某种风险具有同一保障需求的个人或团体,采取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满足各成员对保险保障需求的保险形成。本案例中,互保是一种叠加的担保形式,就是指中小企业采用相互担保以提高信用等级来得到银行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这些企业之间的担保关系就形成了担保链;若存在交叉担保,就形成了关系更为复杂的担保网。

中小企业由于受到生产规模、创立年限、市场地位等各种因素限制,难以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所以大部分资金还靠间接融资取得,目前主要的间接融资方式是银行贷款。

1、互保有助于中小企业提供更为充分和可信的贷款资料

(1)企业基本状况:如企业规模、企业成立时间、企业政治背景等。我国金融市场存在普遍的“规模歧视”(张捷、王霄,2003),这使得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从事实中不难发现,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容易从银行获得贷款,而中小企业常常因规模较小而受到限制。而且,银行更偏向于向有良好信用记录的企业贷款,在成长初期的中小企业往往没有贷款记录,银行在审核其贷款申请时缺乏判断依据,这些企业也就很难得到贷款。另外,有政治背景的企业往往能获得比其他企业数量更大、期限更长的贷款(余明桂,2008)。这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也是十分不利的。我国各行业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见表1。

(2)企业财务状况:是以货币形式的数据资料为主,表明企业资金运动的状况和特征的经济信息。主要包括企业资产负债率、经营状况等指标。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低、经营状况越好,就越容易得到银行贷款。罗正英(2005)实证表明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其获得贷款的概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企业在其经营困难时期,若想得到贷款向生产中注入资金来盘活局面,是相当困难的。

(3)担保状况:担保是指以当事人的一定财产为基础,能够用以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保障债券实现的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其主要方式有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限制,不能提供足够的资产进行抵押,就会向其他企业寻求担保以获得银行贷款。

目前,银行对贷款的主要审核标准为:借款人及保证人基本情况、上年度及借款申请前一期的财务报告、原有贷款情况、贷款用途及可行性等。首先,考核借款人及保证人的基本状况,主要是指企业年龄、行业等,可以了解企业面临的一些风险及其应对风险的经验和能力;其次,考核上年度及借款申请前一期的财务报告,可以了解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以及资产结构等,这能够反映企业未来的偿债能力;再次,考核原有贷款情况,可以了解企业的信用状况,对于曾出现过逾期不还情况的企业应该多加考虑;最后,考核贷款用途及可行性,可以知道企业会将贷款投到何处以及是否能够产生盈利。互保有助于向银行提供更为充分和可信的企业资料,提高获得贷款的可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融资约束。

2、互保有助于中小企业获得较低的贷款利率

表2是银行贷款基准利率最近的几次变化,可以看到短期贷款的利率一直在6%上下浮动,而长期利率也保持在6.5%~7.1%之间。

图2是来自于温州民间借贷服务网的民间借贷综合利率走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民间借贷的利率一般处于15%左右,最高时甚至达到21%,最低也有9.8%。

按照法律规定,民间借贷利率只要低于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就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从表2和图2可以看出,银行贷款的利率明显低于民间借贷的利率。因此如果能取得银行贷款,企业的融资成本将大大降低。互保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类信用贷款的模式、开辟了向银行贷款的新路径,所以会有如此多的公司选择互保的方式来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