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青少年法律常识范文

青少年法律常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青少年法律常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青少年法律常识

第1篇

虽然同学们还未成年,但是万一不小心触犯了法律,还是会受到『少年事件处理法的惩罚』。因此,为了防范於未然,同学们一定要有基本的法律常识,以免不小心误触法律,遗憾终生。

窃盗罪

所谓窃盗罪,就是指『偷东西』。在没经过主人的同意下,随便取走他人的财物,包括钱和物品。

恐吓取财罪

就是用不当的手法,包括:恐吓、威胁、暴力等,向别的同学借钱不还或强索金钱。

强盗罪

是拿著武器,如:刀械、棒棍或其他具有危险性的东西,威胁同学,使他不敢反抗,然后强行夺取身上的财物。

伤害罪

因为打架造成别人身体上、健康上的伤害,依据受伤程度可细分为:『普通伤害罪』、『重伤罪』、『普通伤害罪之加重结果犯』。

施打、吸用品

所谓的『品』就是指『』,因为错误的使用品,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因此,除了在医院由医生合法使用外,私下吸用品都是违法的行为。

另外,虽然本身没有吸毒,但若有贩卖品,也是犯法的行为。

赌博罪

同学们在学校玩耍时,不论是用金钱或是物品当筹码,都不可以玩赌博性的玩具或游戏。除了不可以从事赌博性的行为外,也不可以提供别人从事赌博的工具或环境,否则就算你没有玩,你还是犯了法。

第2篇

关键词:课改;法律教育;教育品质;实效性

新一轮的课改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明确把“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作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所谓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守法,才能自觉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并且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课堂又是教学的主阵地,这方面,就需要发挥我们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学习借鉴先进教学经验,结合自身学校和学生实际,深化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千方百计地努力提高法律教育的实效,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那么,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深化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提高法律教育的实效性?我认为可以从联系生活实际、先学后教、演讲、讨论、分组合作分析法律案例上着手。

一、联系生活实际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习法律有原动力。我是这样对学生教育的:就业与创业是学生从学校毕业后都会涉及的问题。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作为劳动者,在工作中难免遇到各种涉及自己劳动权益的法律问题;选择创业之路的毕业生,也要依法进行各种经营活动。这就需要他们了解和掌握与劳动和创业相关的法律知识。再如,可以向同学们介绍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拟将“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名人隐私权问题等,还可以举行“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竞赛、新交规知识竞赛。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法律,法律既规范我们的行为,又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生活中不能没有法律。一个懂法、知法、守法的人和不知法、不懂法、不守法的人,其人生经历结局是大不相同的。

义乌小商品经济发达,来义乌打工就业的外来民工很多,都面临大量的法律问题,如合同的签署、保险、工资的支付、子女的就学等等。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出现了一些纠纷,损害了民工的合法权益,影响了社会和谐。而班上的学生家长,既有办厂做生意的,也有父母都是外来民工的。这几年来,由于享受义乌取消借读费的阳光政策,七八年级外来人口就学的占了三分之一强。笔者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向学生宣讲学法懂法守法是多么重要,懂法才能依法维权。这样的教学,学生学法的兴趣比较浓厚,比单纯说教和照本宣科有说服力得多。学生开小差现象就少了,提高教学实效性就有了基础。

二、先学后教

教学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思想,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哲学观,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塑造了学生的自信和尊严。根据教学目标,在课前布置适当的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的自主学习内容。如讲授新课之前,可以先布置学生围绕即将学习的课本知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报刊、图书、互联网等方式,搜索、掌握一定的相关案例、数据、图文等材料,为学生在课堂上熟悉、理解教学内容做好准备,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如教学“刑法”前,我拟订了在课堂上举行一次“刑法知识大比拼”活动的计划,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刑法的相关知识。学生通过浏览互联网等方式搜集了大量生动有趣的刑法知识,竞相在课堂上展示,包括醉驾入刑、醉驾入刑前后醉驾人数的变化,整个课堂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样做,不但提高了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从而把学生学习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而且扩大了他们的知识范围,激发了他们寻求法律解决问题的兴趣,使学生的法治意识真正内化为行动。

三、开展演讲活动

演讲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沟通能力,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教学手段。演讲可以让学生对要学习掌握的知识有刻骨铭心的印象,记忆尤为深刻。通过让学生演讲,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演讲,学生就要对演讲的这块知识花时间去钻研去思考,对有关法律知识、概念、条文去理解记忆,不懂的问老师。这样,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主动性就激发了出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比教师光讲大道理效果要好得多。因而演讲对提高教学实效性,提升法律教育品质有很好的帮助。课本中有大量的演讲素材,如法律的作用,法律和道德的关系,谈公平,谈正义,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如何行使自己的正当权利,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怎么办?像这一类知识,其实都可以通过演讲或辩论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九年级宪法知识一课,课本中采用湖南罗彩霞真实事件改编的案例。如果采用演讲形式,可以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宪法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宪法维护我们的受教育权和姓名权。学生将来都是要走向社会的,就业招聘时的沟通、工作岗位的创意表达、与上级的交流、对下级工作的布置、一个活动的组织和说明,都需要有良好的思维、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时代的演讲训练,会让学生学会立题、阐述、总结,对他们以后顺利地实现就业,更快更好地在工作上上手也是一种很大的帮助。演讲能力,应该成为学生必备的素质。

四、组织讨论

结合身边发生的案例,运用教材知识,组织学生讨论。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现实当中,教师或父母擅自翻阅学生、子女的日记现象时有发生。那么,在学习隐私权一课时,可以对“教师、父母、领导私拆学生、子女、下属信件是否违法”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的隐私权意识,提高学生对具体事物的辨别能力,使学生明确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个人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增强了依法行使权利的意识。再如,对“隐私是否就是丑事”的辨析。我结合人们常说的“好事不瞒人,瞒人没好事”“光明磊落毫无城府”,引发学生思想的矛盾冲突,点出讨论问题的由来,再让学生对“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发表见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隐私的含义和意义、隐私和丑事的区别、保护隐私的目的、维护尊严不做坏事。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法律知识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里,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讨论既可以是小组形式,也可以全班进行,还可以同桌之间,全在于老师的把握。总之,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讨论分析,畅所欲言,会发生思想的碰撞。这是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明辨是非,形成正确观点,提高法律素养的不错选择。

五、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就是让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活动。合作探究,还有一个明显好处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少走弯路。学生合作学习是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讨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还应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图片案例、法治人物故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要鼓励学生发表有创见、有新意的观点,最后教师要及时给予点评。八年级下册课本中,对小明污蔑大江考试作弊一事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先让学生感知材料,阅读活动背景,明确活动意图,再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大江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如何?小明的话出于什么目的?事情的结果对小明有什么危害?大江被诬蔑会有何感受?侵犯了他的什么权利?他应该怎么办?你怎么看这件事?这些问题的设置很有导向性,都围绕主题展开,一步步深入,第二问还有很强的开放性。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全班讨论教材给出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合作探究,有利于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认识到侵犯他人名誉权既违背道德,又违反纪律,明确法律保护名誉权的必要,培养爱法情感,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

上述法律课的教学方法具有内在的联系,如能综合运用,则可收到更好的效果。在法律课的教学课改实践中,还应不断探索更多、更好的方法,如创设情境、模拟表演、辩论、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案例分析。而目的只有一个,即运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广大同学不仅学好法律课,而且能够加强法律意识,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1.

第3篇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

当今旅游业发展趋势是旅游需求日益多样化,细分化,旅游市场也日趋年轻化。其中以大中学生和少年儿童为对象的客源市场,正在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儿。我国有学龄青少年2.2亿多,城镇人口中的学龄青少年有数千万之众。如此广大的青少年客源群体,是旅游市场的一个富矿,然而目前对这个市场的研究却刚刚起步,对其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也非常少。

一、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的潜力分析

青少年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心强,有更多的业余时间,有比成年人更强烈的出游动机。蒙睿在《我国青少年旅游网络建构的初步探讨》中对重庆昆明,南京三个城市的四百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93%的大学生,有外出旅游的经历,20%的大学生准备出游。《中国旅游报假日周刊》对北京高校学生旅游做了专项抽样调查,发现有51%的大学生有出游经历。以上二者的总人数将占到我国旅游总人数的1/10左右。由此可见青少年旅游市场前景看好,潜力巨大。

二、开发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的意义

青少年学生群体多为独生子女。在家深受父母溺爱,缺乏社会实践知识,独立生活能力较差。。旅游,没有老师和家长的陪同,不仅需要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还需要坚强的意志,通过旅游还能认识自然,了解社会,提高实践能力,补充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旅游中接受美的熏陶,又促进健康成长提高,人文素养。

三、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现状

自从素质教育理念兴起以后,中小学生旅游热潮涌起,主要以冬夏令营的形式组织。如修学旅游产品,生态考察营,科技奇趣营,英语强化营等,这种具有行政色彩的假期夏令营百花齐放,说明我国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也真正启动,但它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市场针对性不强

许多青少年旅游产品并没有考虑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只是把成年人的旅游产品简单克隆,有些则是简单重复课堂内容,形式老套。不是学校,校园就是科研场所,线路设计很单调。

(二)没有考虑学生的消费水平产品价格离谱

青少年学生市场的旅游产品价格,远远超出青少年学生的消费水平,有些旅行社碍于学生消费水平低,盈利少,不愿涉足,这些都阻碍着青少年旅游市场健康发展。

(三)相关优惠政策缺乏

在国外,政府给予青少年学生旅游的优惠政策很多,经营学生旅游市场的旅游企业也予以支持。比如丹麦哥本哈根的国际学生旅游联合会,每年专门针对青少年学生旅游发行优惠卡,持卡的学生享有机票住宿,游览等方面的优惠,日本美国,朝鲜等国家的旅行社也对学生旅游实施税收线路设计等方面的优惠,而我国学生仅凭学生证一年只能做四次免费火车解决现在学校与家庭所在地之间,旅游景点对学生几乎没有优惠,中小学生坐火车也没有优惠。而且对于开发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的企业也没有相关的支持政策,这些都制约着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的发展。

四、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战略

青少年旅游主要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为主,偏爱自然风光,常选择自然风景区,因此在青少年旅游市场的开发中,自然旅游资源占较大比例。对青少年学生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以自然风景为主,要体现出文化性、科普性,娱乐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教育性。

就我国来说,青少年学生都是消费者,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旅游消费多来自父母或奖学金,所以消费水平有限。旅游企业要开发适合青少年学生的旅游项目,产品档次要与学生的需求相适应,大多数学生讲究经济,注重体验,食宿方面要求较低。另外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较强,他们希望在旅游活动中有较充分的控制感,并以此作为取得成功的象征,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因此旅游企业在设计产品和服务整体组合时,要为他们提供较多的选择,定价就要保持,大众旅游产品的定价,又要具有专项旅游产品定价的特征,并要结合生态、学习、培训等因素,引入折扣策略。这次旅游节要加强,中学生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宣传促销,在旅游业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不管哪一种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都要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