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学数学数字教学范文

小学数学数字教学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数学数字教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小学数学数字教学

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字教育资源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迅速推进,数字资源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育领域,地位也愈来愈突出。在教学中应用数字教育资源,既给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提供便利与支持,也给教与学带来挑战和革命性的意义。实践证明,教学中有效地应用数字教育资源,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乃至怀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和课题《数字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

1应用数字教育资源,课前准备是前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要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要以动画的形式吸引学生,刺激学生的感官,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降低教学难度,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索获取有关的知识,真正做到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为此,课前选择、准备数字教育资源至关重要,是应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前提。

教师课前准备数字教育资源,必须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班级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室里多媒体设备情况,为依据进行充分准备。数字教育资源的准备和应用方式:一是直接全部应用。即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将教学光盘上的、网上下载的及他人的等数字教育资源,不作大规模调整,直接全部应用于课堂教学;二是优化整合应用。也就是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利用课本资源、数字教育资源和其它有价值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再应用于课堂教学;三是自制开发应用。即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利用计算机和其它媒体设备,自制开发数字教育资源(如课件、微课等),应用于课堂教学。

如教学《扇形统计图》前,对网上下载的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后配上声音,制作成图文并茂,声、色具备的数字教育资源。上课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学生一下就明白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应用数字教育资源,明确价值是关键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数字教育资源,必须明确其应用价值,切忌为用资源而用资源。《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用数字教育资源的真正价值在于实现原有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甚至达不到的效果。

因此,作为教师,一是要把握哪些知识的教学应用数字教育资源会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哪些知识用传统的教学也能达到良好效果;二是要把握哪个环节的教学应用数字教育资源能起到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或能起到师生互动、及时反馈等作用。就小学数学学科而言,有关空间位置、方向、几何初步知识及低年级数的认识等知识,一般应用数字教育资源会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印象;有关公式推导、数量关系分析等教学,一般应用多媒体课件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公式推导的过程、数量关系的分析方法。

3应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效益是目的

与传统教育资源相比,数字教育资源所具备的处理技术数字化、处理方式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学习资源系列化、使用过程智能化、资源建设可操作化等特点,也越来越明显。恰当地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也越来越突出。

3.1应用数字教育资源,丰富课堂教学素材。

与传统教育资源相比,数字教育资源能弥补课本和教师知识的不足,学生能通过一些好的网站获取信息,并在课堂中交流,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素材,也能提高n堂教学效益。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前,布置学生课外作业:网上查找圆周率的相关知识,准备在上课时交流。学生通过网上查找,既找到了圆周率的一些知识,也找到了祖冲之的π值和刘徽的割圆术及他们在全世界享有的声誉。通过课堂中的交流,学生在了解有关圆周率知识的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的素材,既增长了知识,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2应用数字教育资源,还原知识生活原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数字教育资源,能将数学知识赋予生活的原型。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学科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如:《认识时间》教学,应用课件中的情景图:上学图中钟表上的上学时间、放学图中钟表上放学时间、星期天图中钟面上的起床、吃早餐、出去玩、回家、吃午饭,看电视等的时间。这些时间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能轻松的学到知识,并能运用学到的知识,准确的说出每件事情的时间。

3.3应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字教育资源的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能快而准确的呈现我们所需的信息或资料,能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一方面用课件演示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圆形车轮的汽车向前滚动的情景。另一方面用课件设置各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回答。这样,通过轮子动态、清晰的“演示”过程,使学生轻松地领悟到车轮造成圆形的原因,正确建立圆的概念,明白“在同一个圆内,所有半径长度都相等”的道理,通过设计的练习,巩固学生对圆的知识的认识。

3.4应用数字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课堂;数字故事;应用

一、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使得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开始认识到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的重要性,进而开始寻找能够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而运用数字故事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得不再枯燥乏味。因此,本文针对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内容如下:

(一)小学生的兴趣无法得到持久化

虽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字故事能够更好地提高小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从而能够更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但是目前数字故事在应用过程中,很难将学生的兴趣进行持久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多教师采用PPT的方式对数字故事进行讲解,但是很多教师在利用PPT时仅仅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对PPT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地推敲和选择,导致学生对相关的内容不感兴趣;第二,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来讲,其教学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可能对于初级阶段的小W生来讲,对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高级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讲,学生对于该教学方式有审美疲劳,所以无法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兴趣。

(二)无法利用数字故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运用数字故事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基础。然而,虽然很多小学生对数字故事感兴趣,从而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但是并没有真正将这种兴趣转换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字故事并不是万能的,虽然能够运用数字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对于一些逻辑较为复杂的知识点,数字故事并不能降低知识点的讲解难度,因此还需要对数字故事进行更有效地运用;第二,很多教师在运用数字故事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数字故事作为课堂的重点,而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变得不重要,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在逐渐地变弱,违背了数字故事的运用初衷。

二、运用数字故事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完善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目前虽然很多小学数学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开始运用数字故事开展相关的教学,但是在运用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从而无法更好地发挥数字故事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要更好地运用数字故事开展课堂教学,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对数字故事运用之前进行深入分析

在运用数字故事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对运用的整个过程进行深入地分析, 才能够更好地选择运用方式。具体的分析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对于数字故事的接受程度,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要围绕小学生开展,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所以,需要对小学生关于数字故事的接受程度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教师需要通过积极地引导,更好地帮助学生接受数字故事的运用,从而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第二,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从而能够找到运用数字故事的适合时机,并且使得数字故事能够更好地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得数字故事能够起到促进教学内容讲解的重要作用。

(二)数字故事的讲解方式要完善

为了更好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字故事,还应该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讲解,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需要遵循多样性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数字故事采用不同的讲解方式,例如: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数字故事,可以采用文字的方式直接进行讲解,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口头论述,更好地理解数字故事,也能够领悟数字故事对于教学内容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复杂的数字故事,可以采用PPT或者短视频的方式进行;第二,学校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了解数字故事,并且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讲解。

(三)教师和学生进行积极地交流

数字故事作为一种辅助方式,能够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但是不可否认教师和学生才是小学数学课堂的主体。因此,必须要促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交流,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应该在运用数字故事的过程中,积极观察学生的反应,从而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更好地调整数字故事的运用方式等等,从而能够使得数字故事起到更好的运用效果;第二,可以建立教师与学生课下交流的平台,学生能够通过该平台对数字故事的运用过程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更好地对数字故事的讲解内容、讲解方式等等进行调节,使得数字故事的运用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与学生共同努力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晓庆.数字故事叙述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3)

[2]刘纪平,程志娜.数字故事制作实例及其应用意义探讨[J].才智,2014(08)

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字故事;教学

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其逻辑性与抽象性更强,同时,数学学科又是我们日常生活以及从事研究工作的基础性学科与工具性学科,无论在哪一教学阶段,数学学科教学都非常重要。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在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许多困难,许多教师在没有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之下,无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下降。而数字故事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晦涩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学生积极性得到调动,学习效率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字故事的意义

(一)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点,大多是数学基础概念知识,在这一阶段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无法对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深入认识,也就无法对数学概念的真谛进行真正理解。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教学初期只能通过概念以及课上例题讲解,使学生依葫芦画瓢做出简单的题目,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数学教学内容以及问题设计加深,致使许多学生对知识点以及数学概念理解困难。同时,由于数学课本中一些内容稍显枯燥,小学生所处年龄阶段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将数学故事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引入小学生通常都比较喜欢的《西游记》,对故事情节进行编排,将孙悟空的形象通过动画以及视频、图片的方式对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表现,将使小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升,视野得到扩展,学习兴趣也相应得到了提升。

(二)提升学习效率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吸引学生注意力,往往会通过对书本上插画进行讲解以及黑板板书形式,但是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并不能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上,部分教师使用各种题目练习增强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教学方式,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学习效率难以得到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对抽象概念进行简单讲解,希望通过与概念相关的练习题目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最终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并学会自主运用,这种题海战术的运用,使许多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思路停留在不停的做题、解题过程中,对知识点并没有进行深入理解,数学学习兴趣也不断下降。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字故事教学,则可以使枯燥的数学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趣的小故事设计更能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学生对故事的发展与其中的知识点抱有浓厚的兴趣,对知识点的理解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改变了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不断的习题练习理解知识点的教学模式,而是先帮助小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再通过做题进行巩固,如此一来,既节约了教学时间,也使课堂教学不再枯燥单调,极大的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字故事的运用

(一)以数字故事为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最好动力,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效率也就难以得到提升,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以数字故事为引导,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数字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课题中引入数字故事《高斯的故事》,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时多动脑,寻找解题的规律与方法。在高斯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老师提出了一道数学问题“1+2+3+......+100=?”,班上其它的小朋友都觉得问题太难了,没有办法计算出来,而高斯大胆的举起手,告诉老师他算出来了。数学老师非常惊讶,让高斯讲一讲他是如何计算出来的,高斯回答:通过面上的问题我发现1+100=101,2+99=101、也就是说按顺序将50前面的数与后面的数相加,都能得到101,最后50+51=101,由此,可以得到这道计算题的答案是50×101=5050。对于高斯的回答,老师感到非常的欣喜,觉得高斯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通过0521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类似数字故事的引入,学生紧跟故事的发展,在故事的最后理解到学习数学应当多开动脑筋,大胆思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学习兴趣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利用数字故事创造问题情境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生活经历有限,数学课程设计应尽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充分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已有生活体验与理解能力,才能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对知识点进行理解与探索,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应尽量生活化,使学生易于接受,才能在掌握知识同时学会运用知识,使新的知识得到迁移。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小学生创造一个易于接受的教学情况,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数字故事本身以多媒体为依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声音或者动画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可以将本课时教学内容以教师想创造的情境完整展现在学生面前,还原故事真实性,同时吸引学生眼球。例如在进行十以内的加减法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的数字故事,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减法的概念。“小明帮妈妈去水果店买了六个苹果,在回家的路上,袋子破了,掉出了一个苹果,被小红捡去了,那么小明回到家后,袋子里面还剩下几个苹果?在此上,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回答:“五个”,教师又问提出问题:“为什么是五个”,学生回答的内容多种多样,但是都知道少了一个苹果。这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6-1=5的算式,边写还边讲解“-”“=”代表什么,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一知识点。

(三)借助数字故事,化解教学重点与难点

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吸引小学生注意力,将数学重点与难点融入数字故事中,引导学生在听故事过程中,既品味出故事的寓意,又将对数学的重点与难点进行理解,提高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进行平均分知识教学时,许多小学生对于平均分的概念可能难以理解,要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引入《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数字故事进行教学设计:白雪公主到森林里采摘了7个苹果,回到家后,将苹果平均分给七个小矮人,每位小矮人可以分得1个苹果。教师在此处可以假设,如果白雪公主采到14苹果,每位小矮人可以分得几个苹果?随着教学内容的逐渐深入,教师可以继续提出:如果采摘了15个、16个苹果,应该如何进行分配?学生带着疑问结合数字故事进行理解分析及验证,可以加深学生对分数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在后续教学中,如果遇到类似问题,学生将很快找到解答的思路,提升学习效率。

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也应顺应时展形式,不断发掘新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效率。通过在教学中引入生动、易懂、有趣的数字故事,可以使数学教学更加浅显易懂,并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提升学习主动性,进而实现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贺华. 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新课程导学,2016,27:83.

第4篇

我讲授的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七单元,即数学广角。首先我在授课地点上做了大胆的突破,不在教室授新,而是改到图书室,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了很多的关于图书编号、编码的问题。

那么这样做以后,学生们的热情一下子就澎湃起来了,积极性和好奇心理都成了主导,通过学生的表情就能看出来,他们眼睛里面充满了神秘和好奇的向往……

进了图书室,让同学们挑自己喜欢的书籍,开始同学们都是盲目地挑,乱串,不知道自己喜欢的书籍在哪里,然后我告诉他们,我们的书籍不是乱摆放的,每本书都有自己的编码,你只要知道你喜欢的书籍的编码是多少,就很容易找了。

我把编码分别告诉给同学们,譬如:A开头的代表童话故事类的书籍;B代表科学探险类的书籍;C代表写作练习类的书籍;D代表数学学习类的书籍;E代表……这样同学们一看每个书架上面的大写字母“A”“B”“C”“D”“E”……就知道到哪里找自己喜欢的书籍了,然后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我问同学们,你们感觉这样分类有好处吗?同学们回答:“有!”然后我问有什么好处?同学们继续争先恐后地说着。

下来继续引导,因为每本图书的编号是比较长的,譬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这本书,编号是A.01.001,那么这个“A”表示童话类书籍,后面的“01.001”又表示什么呢?

下来同学们开始自己讨论,然后在书架上面按顺序寻找规律,慢慢地有的同学就发现了规律,譬如说:“01”代表安徒生,“001”代表《海的女儿》,等等,然后我就说其实生活中使用编码和编号的例子还很多,谁能再列举出别的啊?

有同学就说到了“邮编”“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车牌号码”……这样我就顺理成章地开始给同学们讲授“邮政编码”中每个数字代表的含义,“身份证号码”中每个数字代表的含义……并同时告诉同学们本地邮政编码,然后让他们分析其含义;最后我拿出自己的身份证,把我的身份证号码告诉同学们,让他们分析……那么这个时候同学们的热情是比较高涨的,而且主动性很强,甚至有些同学会说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然后分析其含义。

第5篇

(一)现行各类学校在快速发展的新教育环境需要,新的课程思维教育与教学执行力。

在快速发展的教育形势下,如果依旧遵循传统的课程思维模式,就无法适应“新教育、大教育观”建设中提出的新观点、新形式、新问题。达不到学校要求的效果。由此,就要不断地探究和摸索课程思维教育与教学执行力,不仅运用简单叠加的各种课程思维手段,而且还通过在整体课程思维资源的有效整合,用积极正面的教育引领现行各类学校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氛围。

(二)现行各类学校与教学执行力机制的改革创新需要课程思维教育与教学执行力。

提高现行各类学校课程思维力度、强化学校整体教育意识水平是改革和完善学校与教学执行力机制的重要途径。学校在坚持已有的合理与教学执行力方法和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求发展和创新,在数学的快速发展中将学校课程思维中与教学执行力带进去,现行各类学校注入新的教育和血液,形成高效和充满生机的健全体制。在体制改革和创新中,现行各类学校要充分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到学校改革的大局中,实现各学校高层和基层之间的良性互动,更好地促使课程思维教育与教学执行力的影响力的扩大和生命力的加强。

二、小学数学教学人员教学思维与执教观念思考

数学学科是基础教学阶段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的学科。在学生抽象思维培养的形成以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小学数学的学习。从现行小学教学和当前教学大教育观的宏观背景出发,对教育进行整合与思考是极为必要的。作为数学教学人员来说,也是教育教学出发基础。

(一)以正确的数学学科教育为导向,全面提升现行所教各类课程思维观念与教学执行力效能。

现行各类学校的数学学科课程思维教育与教学执行力效能的是有待于提高的,要坚持围绕数学学科为中心,为学科大局、学生的课堂管理体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与教学执行力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内容。同时要进行与基础数学教学执行力方式方法革新的课程思维的学习,注重创新载体的课程思维,要把现行各类学校课程思维与教学执行力放到整体教育大局中去考虑和观察,使教学过程中所进行课程思维与教学执行力能够在良性开放的环境中生存和推行。目前,网络教育迅速发展,形形的网络信息在网络平台上流传,数学教学人员必须要利用正确的网络信息,同时,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数学的自我学习。

(二)在小学教学阶段,数学教学人员要进行以开展任务教育为主要形式,鼓舞和引导现行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参与,以体验思维和开拓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为导向。

学生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数学教师在教学执行力的任务和重点也是根据教学人员的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学校课程有所把握,对数学现行所体现的思维以及基础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也要正视当前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特点,有战胜困难的决心,这就是开展数学任务式教育的目的。它要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结合数学教学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与教学执行力技能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在“兴趣和任务”的期待下完成具体的数学知识的学习。

(三)从根本上来讲,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性作用。

第6篇

一、模式介绍 

第一步:微课学习。学生课前登录天云平台进行微课学习,并完成自学导案。 

第二步:小组讨论。教师提供问题,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内提出一个问题。 

第三步:难点讲授。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并整理板书本节课的知识脉络。 

第四步:巩固练习。通过适量练习巩固新授课知识,利用天云微课平台向学生终端练习,教师实时监控每位学生的完成情况,并这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着重分析。 

第五步:总结提升。教师组织总结本节新课的知识,学生内化提升。 

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以《三角形的分类》为例 

环节一:微课学习 

1. 教师在天云微课平台微课,以三角形按角分和按边分的两种情况向学生介绍三角形的分类知识。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进行微课学习,较为前面地了解本节的知识和脉络,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暂停思考,对于学困生来说,可以观看多次直至明白为止。 

2.  学生独自完成学习自学导案。 

设计意图:在自学导案的完成过程中,强化了学生在看微课过程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同时起到归纳梳理的作用。 

环节二:小组讨论 

1. 教师利用展示台板演学生自学导案,学生自行校对。 

2. 教师出示讨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 

问题一:三角形按角分就只能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吗?还有没有其他情况? 

问题二: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 

问题三:每个小组提出一个问题。 

设计意图:教师讲学生在本节的难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给予学生足够的讨论空间。同时每个小组可以在微课学习过程中或本节课知识点相关的一个问题,符合了个性化教学的特点。 

环节三:难点讲授 

教师针对小组讨论内容组织课堂(板书)。 

问题一:三角形按角分再没有其他情况,并利用集合图的形式表示出三者之间的关系。 

问题二:等边三角形是腰和底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问题三:教师解答学生代表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请部分小组的学生针对刚才讨论的问题进行回答,对于不同的意见给予关注,循序渐进得出正确的问题结果,同时在黑板上对难点进行板书。 

环节四:巩固练习 

1. 学生利用交互白板终端进行三角形(按角分与按边分)的练习。 

2. 完成天云平台的课堂作业检测。 

设计意图:第一个练习培养了学生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拖动”功能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第二个题目则是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选择题设计,教师针对天云平台统计得出是正确率对部分题目做重点的讲解,对于答对率低的学生课后可以多给予帮助。 

环节五:总结提升 

1. 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生,还有哪些疑惑或还未解决的问题? 

第7篇

【关键词】错误资源 捕捉 利用 反思

学习中的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探究如何有效利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错误资源,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面对学生已出现的错误进行换位思考,不斥责、挖苦学生,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实现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从课堂教学出发,正确引导对错误的分析评价,从错误中体会成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错误成因分析

1.从认知规律分析学生在学习中产生错误的原因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引起的错误。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公式、定律等基础知识,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灵活地应用。但是部分学生采取的是死记硬背的方式,因此在做练习时,他们往往对学过的概念公式等记忆不深刻,从而导致错误的产生。

(2)知识衔接“断裂”产生错误。小学生受其年龄的限制,在学习新知识后,在短时间内遗忘的速度相对较快。由于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遗忘,而无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知识迁移,出现知识衔接“断裂”,从而导致错误。

(3)新旧知识干扰产生错误。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薄弱,所以在学习中常常会受到新旧知识的前后抑制,特别是当新旧知识相类似时,学生很容易混淆而导致错误产生。

(4)学生思维水平的差异。由于数学知识是数学思维活动的产物,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身存在差异性,其不同的思维水平对数学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

2.从心理原因分析学生在学习中产生错误的原因

(1)强视觉信息刺激产生错误。心理学研究表明,视觉对人产生的影响是最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其不同的视觉对大脑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强视觉对象往往会抑制弱视觉对象在大脑中产生的兴奋,造成人对弱视觉对象的遗忘或疏忽而产生错误。

(2)视觉负迁移造成的错误。视觉负迁移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由于急于求成,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对数学问题的疏忽而造成观察不仔细,结果形成对运算符号、数字或题目要求等的感知错误,表现在:没看清题目要求、经常抄错数字、计算出错甚至抄错答案等。

(3)思维定势产生错误。学生的思维定势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容易使解决问题的思维刻板化,妨碍问题的解决,造成错误。

(4)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不足而产生的错误。

由于数学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学生智力发展的差异决定其思维能力也各不相同,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一般来说,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解题时,遇到困难往往没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没有经过思考就主动放弃,导致“不战而败”。

二、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方法

(一)找准错误,把握契机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在平时教学中,面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应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及鼓励下,在错误面前敢于正视错误,锤炼自我,增强战胜困难、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将错就错,因势利导

在学生平时练习中有这样一道应用题:一根绳子共3米,第一次用去2/3米,第二次用去1/2米,这根绳子短了多少米?

许多学生列式为“3-2/3-1/2”,笔者没加思考也认为是对的,评讲到这一题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老师,这道题正确列式应该是2/3+1/2”,我听后一愣,难道是我弄错了,于是便问“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然后那位学生说:“因为问题是要求短了多少米?也就是用去了多少米?所以只要用2/3+1/2就可以了。”在这位学生的提醒下,我认真把题目看了看,确实是我弄错了,于是表扬了这位同学敢于指出老师错误的勇敢行为,同时我将错就错进一步提问,像这样3-2/3-1/2列式算出的是什么结果呢?这时同学们开始独立思考了。不一会儿,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这求的是这根绳子还剩下的米数”,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且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数学错误随着数学学习的开始也产生着,对于错误,我们要站在数学价值的角度上重新审视,灵活的运用于数学教学当中,发挥数学错误最大限度的作用,挖掘内在的“闪光点”,为学生创设新的学习机会,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新的教育契机。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错误资源”作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是有意义的学习必不可少的,有效利用“错误资源”,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师应建立正确的教学观,充分肯定错误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教育价值,努力去发现学生错误中的合理成分,并积极有效地利用错误资源为学生的发展、为教学服务,使课堂中错误资源发挥其应用的价值。

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

参考文献

[1]郭爱平,把失误生成精彩,小学数学教师,2005年第11期

第8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资源;教学活动;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更新和升级,微课已经成为一种综合应用性很灵活和很有效的信息技术辅教学工具,在微课资源的大量应用下许多课程教学的视域和角度得到进一步地拓展和提升,不仅丰富了教学的内容,而且生动和简化了教学的程序,更为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鉴于小学生自身的身心学习接受度以及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强特征,这就需要教师优化整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以及微课资源的切合点,从而有机地发挥微课资源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引导和提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资源应用的必要性

一方面,从微课资源来看,它是借助于信息技术精简教学时间集合教学视频、教案、课件、练习和反思于一体的资源,它能够融合和弥补各个资源之间的优势和缺点,使这个资源最大化地组合演化为生动、具体、多样化和可操行的教学资源,一旦与课程教学活动相结合就能够拓展课程教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交织着文字理解和数字展示的活动,而小学生本身还处于不断地学习语言文字和数字理解的认知挖掘阶段,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小学生学习数学难的困境,另外,小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又决定了他们对趣味性、丰富性和新奇性等事物比较敏感。因此,如果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强化微课资源的应用,微课资源就能够有效转化小学数学课程展开的教学方式和风格,就有利于满足小学生自身天性健康成长的需求,最终有利于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效益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资源应用的途径

1、注重微课资源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契合性

微课是在原有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简化和升级的产物,这就决定了小学数学课程的有效开展还是脱离不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学借助于深化和提升多媒体技术辅助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机灵活性应用,以挖掘微课资源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契合点,使得小学课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各个环节能够详略得当和重难点得到全面性地凸显,那么,小学生就能够把握数学教学活动的内在学习规律而逐渐地内化成为自己的学习方法,小学生学习数学难的困境就会逐渐得以缓解。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第三册《长度单位》这一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以精简《长度单位》的视频展示,简要地把长度单位的概念、分类以及公式;教学目标等通过多媒体视频形式展示出来,特别注重以小学生熟悉的铅笔作为长度单位的展示对象进行长短比较和之间的转换重点性讲授视频演示,而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微练习题进行强化训练,且通过练习题的反馈情况教师及时指出学生们对这节课程的掌握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在微课资源的交织有效应用和引导下,小学生不再感觉到数学课堂活动枯燥无味而是充满了吸引力,并愿意配合教师的微课教学活动去认真探求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那么,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就会得到不断地培养和提升。

2、拓展微课资源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

小学数学知识包含着大量的知识体系和内容,同时,小学生的思维认知和学习承受度的有限性,单一性地靠短暂的课堂四十分钟数学教学活动,小学生难以有效地消化对所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微课资源对课堂知识点教学的精简应用制作成课后微课视频,通过教师的微信平台群或者教师的公共号进行,以便于小学生在离开学校以后当遇到数学学习难题时,可以让家长把教师的微课视频进行播放让学生在进行知识点的再现解读,从而小学生就能够通过教师的微课视频再次回忆起遗忘或者存在误区的知识点部分,由此可见,这种微课资源在数学课堂外的拓展就是对课堂活动的进一步延伸,成为小学生随时随地有效学习数学的良师益友,最终有助于小学生在不断反复琢磨数学知识点和应用的过程中成功地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策略。

三、结语

显然,教师与时俱进加大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与时展特征紧密相结合的现实性要求,也是满足小学生成长天性健康发展的个体性诉求,更是小学生数学自身课程教学进一步挖掘和提升的限制性需求。只有教师充分发挥微课资源对数学各个课程环节的贯穿和引导,小学生的成长天性优势才得以进一步地挖掘,也才能够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更有利于破解小学生学习数学难的困境。

参考文献

[1]梁培斌.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12):50-52.

第9篇

【关键词】 电子白板 小学数学 运用 策略

电子白板的出现,大大优化了课堂教学,增强了教学手段直观性、形象性和灵活性,使教学效果极大地提升。下面,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实践,就小学数学与电子白板的有效结合问题进行如下探讨:

1 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电子白板的多媒体展示功能和修改编辑的优势,将其充分运用到数学教学中,能够增强教学的直观形象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利用电子白板的随时生成功能,能够像使用黑板一样,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进行教学的生成的展示,能够满足教学生成的需要,从而弥补多媒体教学临时性生成功能不强的问题。笔者设计这样一道题目,先在电子白板上面画了一个红色的圆形,再画了一个蓝色三角形,然后设置了一个空白,又画了一个蓝色三角形和一个红色的圆形。接着,再将这些图形复制成四。请四个学生观察找规律,并在空白的地方画上图形。学生在稍作观察之后,都画出了空白处的图形:红色的圆形。电子白板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成功应用,有效地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肢体板书结合起来,不仅使数学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多样,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十分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

2 充分发挥形象作用,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如果直接让小学生进行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电子白板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充分发挥其形象性、直观性的功能优势,使小学生通过电子白板能够更加容易地认识和理解有关数学知识,变抽象为形象,极大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譬如在教学 “角的初步认识”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别是小学生初次与“角”的概念相接触,在认识和理解具有较大的难度,难以将此概念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效的联系。因此,在进行教学时,笔者充分借助电子白板的优势,让学生比较容易地就理解和掌握了“角”的概念。首先,在电子白板上展示了一个站立着的五角星图片,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五角星能站在这里的原因吗?”学生回答说:“因为它有两只脚站在地上。”于是,笔者利用电子白板的聚光灯作用,五角星的两个底角被凸显并放大,上面展示出一个“角”字。然后,接着说:“同学们,有人说,五角星站立的这些脚其实就是‘角’。你认为他说得对吗?为什么?它究竟和脚有什么区别呢?”学生在教师提问的启发下,好奇心被有效地激发起来,在此基础上,笔者充分利用电子白板技术与讲解法相结合,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中建立了数学角的概念。接着,笔者又展示了一些有角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辨认练习,使角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角的概念也就很自然地被学生所认识和理解。电子白板的应用,使教师与多媒体之间的互动更加高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电子白板技术的强大优势,使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景图片紧密地联系起来,简化了数学概念,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有效地突破了理解难的问题,降低了学生理解抽象数学知识的难度。

3 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实效

如果仅仅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容易变成 “鼠标点击员”,使传统的教材和黑板被忽视,一堂数学课往往就变成了多媒体展示播放课。或是教师在多媒体、学生及黑板之间奔波往复,从而难以进行有效地教学组织,使学生的学习处于失控状态。如果采用电子白板,可以使所有的操作都集中在一起,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有了教师展示自我风格,极大地增强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如在教学“四边形的周长”这一内容时,笔者充分发挥电子白板强化的多媒体展示功能,对计算步骤进行了有效地展示,让学生明白了四边形的周长计算步骤。“同学们,怎么计算大卡车的周长呢?”学生面面相觑,没人回答。笔者继续说:“大卡车的形状太复杂,具体的周长我们难以计算出来,但是呢……”笔者说到这里故意停住,卖个关子,吸引学生注意。之后笔者调动白板的屏幕渐显功能,用幕布将大卡车遮蔽起来。学生不知道笔者要干什么,纷纷好奇地看着。随着笔者的手的一点点移动,大卡车的车头又露了出来,随着笔者将幕布全部拖移,果然大卡车后部简化成一个长方形。到此时,大卡车周长的计算已不是难题,笔者点学生上来演示计算,都顺利得出正确结果。由此可见,电子白板的应用极大地增强了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第10篇

一、采用启发与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数学学习情境

自主学习策略强调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下,运用建立的知识框架和结构,主动思考和探索新知识。教师的任务不是把已有的结果和现成的结论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成许多小的目标任务,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进行探索和归纳,并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与模式下,教师就要采取启发和引导的方式,不要急于给出答案。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数学教学可以利用实物或者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和原理,也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设计一些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数一数、算一算,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抽象和归纳出一些数学公式和原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运用分组讨论与协作学习的模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的习惯

自主学习策略的另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协作学习,锻炼协作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在组织和安排课堂教学内容的时候,就要注意给学生提供分组讨论的机会,讨论和互动不仅能够更高效地解决问题,还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积极思考,相互合作,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是开展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讨论小组,布置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的内容可以由浅入深,也可以是平行的关系,还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完成任务的顺序,进行小组讨论,并给出最终的结果和解决方案。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可以进行巡视和指导,并检查讨论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定。

三、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

要想把自主学习的策略更好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积极转变教师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教师在课堂中总是处于领导者的位置,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会影响到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因此,在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应该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有效地参与课堂,积极思考,要给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序地完成学习和讨论环节。为了保证课堂讨论的高效性,教师要充分研究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建立有效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深入重点内容,并对学习的核心内容有深刻的记忆和印象,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四、改革课程评价方式,注重效果评价与阶段性评价

第11篇

1.电子书包的相关概念

电子课本集中了在线和离线媒体的优势,拥有教学所需要的教材、教辅、工具书等按照科学结构整合的综合性的教学资源包。目前还没有关于电子书包的明确概念,电子书包可以理解为一种具有支持各种有效学习方式的个人学具和交互式学具,可以帮助管理学习资源和记录个人的学习档案。电子书包以网络和移动设备为载体,可以对信息进行处理,还具备无线通信功能,具备支持移动学习的数字化学习空间。可以看出,电子书包以教育生态系统的用户为中心,是集行动学习、教学互动、多元化平台为一体的学习管理系统,不仅是一个电子阅读器,还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平台,为学生量身制定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我国对电子书包的研究现状

现阶段,我国关于电子书包的文献数量相比别的国家少很多,虽然早在1999年就已经出现了有关电子书包的文章,但是到目前为止研究电子书包的文献数量仍然很少,且呈间断性。这主要是由于电子版权的限制、价格比较昂贵、需要可靠的硬件平台进行支持等多种因素,使电子书包的发展受到阻碍。自从2010年以来,有关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的相关专题研讨会及我国“十二五”教育重点研究专题项目的召开,电子书包开始受到教育界、出版社及电子设备生产商的广泛关注。

3.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3.1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理解数学中的概念。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很多数学知识都是从概念出发的,包括数学定义、公式、定理及数学法则等,数学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建立在正确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学生只有理解了数学概念的含义和拓展知识,才能在数学学习中举一反三,进行更复杂的应用和运算。而数学概念往往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电子课本中的模型教具和动画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创建生动形象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概念的属性,形成正确概念,帮助学生培养起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为学生学好数学奠定良好基础。

3.2通过电子书包帮助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改变教学进度。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在理解了相关的数学概念以后,必须通过测评诊断学生的水平、知识讲解、矫正错误、再次测评等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促进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小学生在掌握了数学概念以后,必须通过不断练习才能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以便牢固掌握数学知识。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做题速度及做题思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和引导。在数学练习过程中,习题的设置必须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由难到易、由浅至深,使难度呈现递增状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电子书包的出题系统,给学生循序渐进地增加问题的难度并对问题的范围进行拓展,帮助教师及时观测反馈结果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时对教学进度进行调整,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3.3总结反思,迁移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借助电子书包的实时测评系统反馈回来的结果,及时调整课堂上的教学进度,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易于混淆和难以理解的地方进行总结,并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做电子书包上老师根据有关重难点拓展一些新的变形习题、变式训练等,帮助学生学会迁移应用,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应用更熟练。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有效策略;教学现状;重要意义

数学课程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教师应该重视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的培养,通过应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进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和数学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接下来,本文结合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进行相关探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

要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做到对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充分把握。很多学生在小学数学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依赖性比较强,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围绕教师展开,要学什么也要等教师安排之后才会进行。甚至有一些学生由于过分地依靠教师,离开教师就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除此以外,很多学生只是学习教师安排的内容,不会主动地扩展知识。这些都是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薄弱的表现,同时这些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和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养成的数学学习习惯将会伴随学生的一生,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数学课程的教学任务,达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教学目的。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自主学习意识

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就要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在学习中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才会在有自主学习的行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阶段,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存在错误的观念和意识,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引导。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明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仅可以使自己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还会为在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在学习“找规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讲解课程内容之前,将一些带有规律的数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先通过观察来说一说数字存在的规律,然后教师再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展开的。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充分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对课堂的高效发展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并在数学课堂中,充分发挥课堂主体的优势,逐步改善依靠教师进行学习的不良学习习惯。

例如,在学习“多位数乘以一位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转换课堂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部分内容是单位数乘法的继续,运算方式与单位数乘法相同。教师可以在课前举一些简单的多位数乘以单位数的乘法计算题,让学生根据掌握的乘法知识进行计算,并说明自己的运算思路,然后教师再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除了上述的方法,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的鼓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应用提问法帮助学习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每节课之前,可以预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说一说对于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自己存在哪些疑惑,自己想了解哪些内容。教师要在学生回答之后,对学生的答案给予肯定,以达到鼓励学生的目的。并且,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定期开展“自学之星”评选活动,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表现,评选出自学之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自学积极性可以得到有效的促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对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1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

一、教会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数字化,运用数字、图形、符号表示生活实际问题

把实际问题数字化,运用数字、图形、符号表示生活实际问题即注重“数字化”生成。这是小学数学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之一。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不能把所有精力花在传授专业知识上,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书有很多的情境图,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将图中的情境,运用数字和数学符号表示出来的方法。如“盘子里有两个苹果,小朋友吃掉了一个苹果,还剩多少个苹果?”教师在教学时,就要认真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将生活问题数字化,运用数字、图形、符号表示生活实际问题。即“两个苹果”用数字“2”表示,小朋友“吃掉”了“一个苹果”,这其中的“吃掉”用数学符号“-”表示,“一个苹果”用数学“1”表示。整个情境图的意思就可以用“2-1=?”来表示。这样,“随风潜入夜”,培养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进行数学抽象,在抽象过程中认识数学知识的能力,对学生渗透了数学思想。

二、教给学生把平时碰到的数学问题归结为基本问题的方法

小学数学中的基本问题包括公式、计算法则、运算性质、基本图形、图象等。在教学时应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真正弄懂弄通基础知识,更要注意教给学生把碰到的问题归结为基本问题的方法。如在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101×37

=(100+1)×37

=100×37+1×37 ……什么可以省略?

=3700+37

=3737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125×79+125 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结构形式吗?从乘法的意义上考虑,你能把它转化成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吗?

三、教给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从图49不难看出,完成相同的工作量(图中双竖线中间部分),甲要用12-8=4(天),乙要用21-9=12(天),从而求出:在完成相同的工作量时,甲、乙所用时间的比为4:12即1:3。因此,甲单独完成这件工程要用

12+9×13 =15(天)

答:这件工程由甲单独做,15天可以完成。这样,通过“数形结合”,问题迎刃而解。四、教给学生结合生活实践经验或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的方法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日常教学时,作业的编拟要体现生活化、注意在日常学习中灵活引进一些实践作业。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设计了一组这样的练习题:

1.某学校在暑假组织学生到外开展科技夏令营活动,有22名男生、12名女生参加。男、女生要分开住旅社,包间的价格是:4人间的一天80元,3人间的一天66元。请你算一算,全体学生住一天最省要多少元?

2.学校要给每个住宿生配一个水杯,每只水杯3元,大洋商城打九折,百汇商厦“买八送一”。学校想买180只水杯,请你算一算:到哪家购买较合算?请写出你的理由。

第14篇

课程代码:0041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第一次把小学算术更名为小学数学是在

A.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

B.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C.1986年的《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D.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

2.教材是课程内容的

A.载体 B.展现

C.工具 D.根据

3.将原来的课程标准更名为教学大纲的是

A.1950年的《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

B.1952年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

C.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

D.1986年的《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4.1903年《奏定小学堂章程》中规定初等小学堂修业

A.4年 B.5年

C.6年 D.7年

5.数学学习的本质是一个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和能力的

A.操作过程 B.认知过程

C.思维活动过程 D.感知过程

6.认知-发现论的代表人物是

A.加涅 B.布鲁纳

C.布卢姆 D.皮亚杰

7.“猎犬具有灵敏的嗅觉”,它的这种经验是

A.个体经验 B.群体经验

C.种系经验 D.实际经验

8.学生已掌握了总价和数量、路程与时间等数量关系,现在又学习稻谷量与出米量的关系,这种概念的同化属于

A.类属同化 B.并列同化

C.上位同化 D.下位同化

9.20世纪50年代对智力活动的形成作了系统研究,取得了颇有影响成就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加涅

C.布鲁纳 D.加里培林

10.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一对矛盾是

A.教师与教材的矛盾 B.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C.教与学的矛盾 D.学生的学与教学评价之间的矛盾

11.下列关于启发式教学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是

A.启发式教学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循的方法

B.启发式教学是教学的一种指导思想

C,启发式教学提倡对话法教学

D.启发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教学发生根本性变化

12.“认知结构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认识的一种主动、积极的建构过程”这一观点的倡导者是

A.斯金纳 B.布鲁纳

C.皮亚杰 D.杜威

13.根据美国教育测量专家的研究,可将测量与评价的关系用公式表述为

A.数量的描述/质的描述+价值的判定=评价

B.数量的描述/质的描述+评价过程=测量

C.质的描述+数量的描述+价值的判定=评价

D.数量的描述+评价的价值=测量

14.A具有性质a,b,c,d,B具有性质a,b,c,由此得出B也有性质d,这种思维形式是

A.联想 B.类比

C.归纳 D.观察

15.由同类事物的一般属性推出个别对象属性的思维方法属于

A.演绎 B.推理

C.归纳 D.概括

16.表达数学判断的语句又称

A.数学命题 B.数学问题

C.数学概念 D.数学归纳

17.学习动机的具体表现是

A.学习兴趣 B.学习情感

C.学习态度 D.学习习惯

18.思维的“细胞”是

A.概念 B.判断

C.推理 D.证明

19.作为一种高一级的心理活动,在活动之前预想活动的结果,这种心理活动现象是

A.记忆 B.再现

C.想像 D.联想

20.想像力属于人的

A.生理素质 B.心理素质

C.文化科学素质 D.思想道德素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小学数学课的性质是

A.基础课 B.综合课

C.活动课 D.文化课

E.工具课

22.选取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时要兼顾

A.当今与未来 B.“幼小”与“小中”的衔接

C.必要与可能 D.理论与实践

E.统一与灵活

23.心理学家列昂节夫提出学习过程的环状模式包括

A.行动环节 B.反馈环节

C.定向环节 D.检查系统

E.评价系统

24.教育情境下的学习与一般学习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是否以明确的教育目标为标准 B.是否必须事事实践

C.是否是在人类发现基础上的再发现 D.是否是后天习得的

E.是否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进行

25.提出问题解决的模式的学者是

A.加涅 B.加里培林

C.奥苏伯尔 D.布卢姆

E.鲁滨逊

26.下列属于小学数学操作技能的是

A.数字的书写 B.利用工具作几何图形

C.利用工具测量角度 D.测量物体的长度

E.测量物体的重量

27.教学中贯彻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A.要采用多种直观手段

B.要充分发挥表象的中介作用

C.要注意及时抽象,并再回到具体中去

D.要多用实物直观

E.要注意不用教师讲述

28.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A.讲授法 B.启发法

C.谈话法 D.引导发现法

E.探究法

29.小学数学新授课的类型主要有

A.讲练课 B.练习课

C.探究研讨课 D.自学辅导课

E.复习课

30.小学数学教学的组织类型主要有

A.课堂教学 B.课外活动

C.实践活动 D.活动课程

E.研究性学习

31.教学评价的功能主要有

A.导向的功能 B.实践的功能

C.反馈功能 D.激励功能

E.改进功能

32.数学思维的特点主要有

A.概括性 B.形象性

C.直觉性 D.问题性

E.逻辑性

33.在逻辑思维过程中要用到的思维方法主要有

A.分析与综合 B.比较与分类

C.抽象与概括 D.直观与想像

E.直觉与联想

34.下列因素能够引起学生直接兴趣的有

A.教学内容新颖 B.教学方法生动

C.教学手段多样 D.教学目的明确

E.教师语言幽默

35.下属关系中属于对立关系的是

A.质数与合数 B.直角与锐角

C.真分数与假分数 D.正比例与反比例

E.奇数与偶数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教学规律

37.数学技能

38.数学概念

39.数学判断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选择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

41.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主要培养小学生具有哪些数学思维品质?

42.从幼儿到进入小学,儿童对空间图形的观察有哪些特点?

43.小学数学教师的心理素质包括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4.试论述小学数学教师该如何独立设计教案?

45.联系实际谈谈在设计小学数学课堂结构时如何贯彻教学目标具体化原则?

第15篇

一、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

在基于交互电子白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预设的资源进行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幻化为多彩的画面、鲜明的形象,帮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通过师生之间的协作和会话,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认识图形》一课,可以利用白板拉幕的功能出示跨海大桥、别具一格的建筑、金字塔等图片,这几幅图片都隐含着本节课要学习的图形,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对平面图形就有了初步的认识。

教学《解决问题》时,可以利用白板的图库功能,将动物图片拖入,然后用回放功能,将平面的问题演示成动画:草地上有9只小鸭子,走了3只,还剩几只?这样的演示形象具体,深受孩子喜爱。老师还可以让他们在白板上操作,摆一摆,说一说,白板的多媒体交互功能将应用题解决问题的情境生动呈现出来,图文并茂,低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了。

《统计初步知识》一课也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第29届奥运会已离我们远去,给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许多回忆,还记得这是什么吗?”课件出示几幅福娃的图片。教师继续问:“你最喜欢福娃中的谁呢?”待学生高兴地说出自己喜欢的福娃后,请学生“帮助”:“我都记不清有多少人喜欢哪个福娃了,你能用数学的办法帮帮我吗?”学生纷纷发表意见,不少人提出了统计的办法,老师就势导入新课,利用白板图片的放大功能揭示课题:统计初步知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也明确了教学目标。在课堂伊始切入白板,演示几组生活中常见的图片,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学习内容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紧扣教学目标,发挥出了传统教学手段所难以比拟的作用,使课堂导入自然流畅。

二、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互动性强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交互式电子白板本身具有互动性、操作性、集成性强的特点,提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资源、本班师生与外班师生及专家、家长的交互平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形式多样,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

在教学《角的认识》这一课时,我首先在电子白板上出示红领巾、三角尺、钟面、扇面、五角星的实物图,让学生找找这些图上有没有角,在哪里。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角,对角有了一些认识,很快就找到了图上的角。教师顺势引导:“我们在这些图上找到了角,如果把这些角画下来会是怎样的呢?”角的图形是比较抽象的,我就借助电子白板,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并在电子白板上利用绘图功能画出了各种角,使学生不易理解的抽象的角,通过实物演示变得直观形象,既贴近了生活的实际,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更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数学概念,突破教学难点,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小学数学中主要有“数”与“形”两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枯燥。由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概念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他们往往不容易掌握,对于一些容易错的概念更难辨析清楚。如果根据教材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那么学生透过白板演示的情境,就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例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一课时,我先利用白板的绘画功能,画出一个点,然后从点一端画出一条水平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样形成的;接着通过这一端的伸缩让学生认识射线的特性;再在其下面画出一个点,它的两端分别射出一条水平线,自由地伸缩,帮助学生理解直线的生成和“无限延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的特点;接下来,在白板上画出两个点,由一条水平线把这两个点连接起来,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有两个端点,不可伸缩,有长度、可度量。绘图的过程根据学生的需求,可利用电子白板的回放页面功能进行有效的知识回顾。通过这样的直观演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联系起来,构造了一个知识的生成情境,学生比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清晰地理解了概念。

再如在学习统计的方法、绘制条形统计图时,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展示和操作工具中独有的放大、直线和喷桶的功能,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先从图库中拖出空白统计图,让学生观察统计图左面的数字,用放大镜的功能选定0到1的区域进行放大,让学生体会1个小格代表1个单位,然后根据喜欢福娃贝贝的人数开始绘制统计图。先引导学生根据数据从下向上数,做上记号,数到几就在几的线上画横线,再从下向上画阴影。如果有时间想把统计图绘制得美观一些,再涂色。利用白板的直线和喷桶的功能进行演示,学生很喜欢这种实际动手操作的练习,觉得比在纸上做练习有意思多了。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图形移动、旋转功能很适合在小学数学课上应用,特别是在几何图形周长与面积公式的推导上,电子白板的这一功能有着巨大优势。一般而言,推导几何图形的公式时,传统的多媒体课件与黑板或教具相比还是有其优势的。比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演示通过剪贴的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换成一个长方形,最终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应该说学生还是很感兴趣的,课件应用效果也比较突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动画的制作对于普通老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类课件往往请专人制作,动画流程十分严格,不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如果学生有其他创意想法,比如换一个角度剪贴平行四边形,也能变成其他已知面积算法的图形,教师的课件就无法应对、无法验证了。而使用电子白板进行几何图形周长或面积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只需要在屏幕上画一个基本的图形,这个图形的每条边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意地组合、任意地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在白板上自主探究,把自己的想法随时付诸实践,并加以验证。这种开放、灵活的学习方式,客观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进行思维的碰撞,在合作探究中温故而知新。

三、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深化课堂训练,提高练习效率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学习活动,利用电子白板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如游戏、选择、填充、拼图等等,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练习题型单一、枯燥的问题,使学生厌烦练习的现象得以改变。

例如我在教完《9的乘法口诀》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一群小动物要到公园去玩,可是一路上要经过很多卡口,经过每道卡口,都要回答出他们的问题,每个问题都回答正确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学生对这个游戏很有兴趣,变原来枯燥的计算练习为轻松愉快的过关游戏,不仅在游戏中巩固了9的乘法口诀,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练习效率。再如在教完《面积和面积单位》后,我利用电子白板上画图中的刮奖刷功能,设计了一个练习题,让学生比较三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并用刮奖的方式刮出最后的结果,学生很感兴趣,纷纷抢着答题。

电子白板在练习课中的应用更是相当方便、直观。可以把事先在WORD文档里设计好的练习题,利用电子白板的拍照功能,直接导入到电子白板上进行练习;对于学生的反馈,也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拍照功能,结合投影仪,对具有代表性的习题直接在电子白板上进行讲解和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