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跨文化知识论文范文

跨文化知识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跨文化知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跨文化知识论文

第1篇

在分析中职英语教育过程中跨文化意识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在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明确英语的学习目的和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当中强调多文化教育方式。

1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行国际交流和沟通,而畅通高效的交流和沟通是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认知之上的,可见英语跨文化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因此中职英语教育,需要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纠正学生应付等级考试的学习动机,避免耗费太多的时间背诵单词、词组、句型,而忽略英语读、写、听技能的同步提升。笔者认为中职英语学习,应强调教材的文化内容,中职英语教材中,包括诸多的跨文化内容,在实际学习中,这些文化很容易被忽略。英语教育过程中培养跨文化意识,需要重拾对相关跨文化内容的重视程度,将相关文化内容融入到课堂学习当中,譬如某段英国社会文化对话内容的学习,有必要讲解对话内容所对应的文化背景内容,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对话内容的含义,也便于从中汲取有用的文化知识。

2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

当前中职英语教育的授课方式,大多围绕老师的讲解,学生课堂学习相对比较被动,即便教材有精彩的文化内容,也可能被老师轻描淡写地带过。笔者认为,跨文化涉及到各个国家的文化内容,譬如国家的建筑文化、科学文化、服装文化等,这些内容均可通过形象的声像表现出来,如果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授课,将文化以图片、视频、声音等方式表达出来,自然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化内容的印象,英语知识的掌握也能够得以进一步巩固。另外很多英语影视作品,同样蕴含着宝贵的英语文化知识,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或者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观看英语影视作品,这样一来,既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够让学生同步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文化。

3采用多文化教育方式

很多学生将英语文化的学习,局限于英国与美国两个国家,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围绕更多国家的英语文化内容,实行多文化教育方式,纠正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片面见解。多文化教育方式,要求学生把握各个文化范畴的知识点,着力提升学生多文化交流的能力,增强英语学习的宽容性和敏锐性,尤其是文化差异问题的处理能力,这样方可适应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满足国际交流的实际需求。英语教师应尽快摒弃“语言文化二元论”的落后教育理念,除了需要讲解英语发音、翻译、语法和句式,还应该让学生透彻理解英语的文化内涵,将语言和文化完全融合起来,这样反而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所需知识的印象。

二结束语

第2篇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培养 教学观念 学习兴趣 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05-02

一、引言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中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只有具备了跨文化意识,他们才能更好的学习英语,理解英语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文章结合中职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策略,希望能够引起教学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能够对教学实际工作发挥指导作用。

二、中职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中职英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它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两点:

1.新教学大纲的要求。新的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落实大纲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通过英语的学习,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西方文化,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并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现实交往的需要。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对西方文化缺乏了解,往往会因为理解和翻译的错误而给交往带来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一些学习英语很多年的学生根本没有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勇气,这与英语教学的目的是相背离的。另一方面,与外国人交往中由于用语不当而造成尴尬的局面。例如,一见面就问别人的年龄和收入,这在西方往往被认为是很不礼貌的方式甚至是侵犯隐私的行为,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而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对西方文化缺乏相应的了解,缺乏跨文化意识。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三、中职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相关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强化文化交际意识。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首先必须做好引导工作,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一方面,教师要注重提高语言运用意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多接触外国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并将其很好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外国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对文化的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

2.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如果缺乏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必然会影响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氛围,创新教学方式,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才能加强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并渗入文化教学,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音频、图画等将英美文化图文并茂的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浓厚的英美文化氛围内体验中西文化的差异,并从文化的角度来学习语言,增进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使他们更好的学习英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3.重视内容导入,培养文化交际能力。第一、词汇教学。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含义之外,还应该充分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例如,在学习“龙”这个单词的时候,在英美国家龙是罪恶的象征,而在中国龙是吉祥的象征,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解释词汇的文化内涵,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他们能够准确的运用所学词汇进行交际。第二、口语教学。要积极创设各种情境,构建真实的交流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体验到不同文化的差异,了解西方国家的风俗人情,掌握正确的与人交流的规则,避免问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问题,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得体的交流,提高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第三、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文化信息的导入和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这样不仅能够消除学生阅读上的障碍,还能够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把握好文章的主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4.组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文化意识。教学实践表明,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要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还必须认真组织课外活动。例如,开设选修课程,让学生阅读英文原著,收听英美广播,观看英文原声电影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将学生置于原汁原味的英美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增加学生对英美文化的理解,能够真实感受东西文化的差异,在无形中会更多的学习西方文化,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比如英语演讲、英语竞赛、话剧表演、英语广场等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对外国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语言交际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后在教学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全方位的向学生进行文化意识培养的教育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他们以后进一步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雪.浅谈中职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意识培养[J].华章,2012(17)

[2]李淑红.浅谈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J].教师, 2012(17)

第3篇

[关键词]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 文学概论课程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204-01

本文主要探讨在多元文化汇集与本土文化认同的背景下,如何建立高等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概论课程之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所谓“跨文化比较”,是指通过中外(主要为中西方)相互比较的方法,以文学的基本命题为讨论核心,全面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理论观点。通过这种新方法,不仅能匡正目前文学概论教学中的西方化倾向,且有利于复苏中国传统文论,提升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一、确立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必要性

跨文化比较不仅对学术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在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加以实践,其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两点:

其一,将文学理论纳入到多元文化视野当中,试图还原“文学”这一概念的本民族意义。长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界均为一个问题所困扰,即文学基本问题阐释角度的单一化,或者说是全盘西方化。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个现象,教、学两方面在理解文学基本规律时仅限于西方话语,而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学理论。诚然,文学理论的学科设置体系源自于西方世界,然而在面对中国文学作品、文学创作活动之时,借助本民族传统文论思想应更利于对文学规律的把握。因此,将中国与西方的文艺理论共置于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形成跨文化交流的视野,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其二,借助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实现该课程的理论具象化、实践学理化的创新范式。文学概论课程旨在解释文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其学理性较强。因此,借用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成为了一种必须。

二、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构成与措施

跨文化学习模式主要由宏观理论研究与微观实践操作两部分所构成:

第一,宏观理论研究。该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梳理近些年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新思路,并总结出该课程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学理背景与实践可能。

第二,微观实践操作。此部分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两个环节的培训。具体而言,课堂教学环节可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对常规性教学进行改革。着重讲解文学理论的基本命题,突出文学一般发展规律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共同面貌与不同特征,并指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其次,借助专业选修课提高学生对文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另外,加强多媒体课件在日常性教学当中的作用,充分展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与时代性。通过文字、声音、图片等物质媒介,诉诸视觉、听觉等感官,呈现给学生一个形象化、多样态的文学世界。同时,还要有意识地选择当代作家观点、文学作品,也能彰显文学理论的时代性,强化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就课外实践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其一,要求学生进行阅读笔记的写作。阅读笔记主要指针对教材所涉及的核心理论观点,以及学生课外所习得的文学理论展开介绍、品评等工作,数量为每学期四至六篇。通过撰写阅读笔记,能创造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其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科技创新与文学活动。利用课堂所获得的文学理论知识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文学现象,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旨。因此,通过该项以调查、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创新之处

首先,将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纳入到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这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的教学理念。就目前国内高校教学改革的相关资料而言,本论文所涉及到的某些改革方案虽已采用,但呈现出零散、缺乏系统性的态势。因此,通过跨文化学习模式,架构起文学概论课程的新型学习模式,为本课程教学改革适应新时展提供了一种可能。

其次,利于对文学基本问题的深入理解。以“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为教学核心,着意于各种教学实践、教学手段的改良,这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文学发展的核心问题。

再次,提升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借助跨文化的比较方法,使得学生在掌握文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能自觉地总结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提高认识水平。

最后,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文学即为“人学”。由此,通过文学理论问题的解答与人生话题的探讨,不仅便于学生全面掌握文学理论知识,而且还能锻造大学生多思考、勤观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