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日本茶文化论文范文

日本茶文化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日本茶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日本茶文化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茶道文化 日本社会 影响

1.日本茶道的历史

1.1日本茶道的起源和形成

茶在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相传“尝百草”的神农氏偶然间发现了茶具有解毒功能,从而把茶用作解毒的药物。780年陆羽的《茶经》问世,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日本遣唐僧侣最澄、空海、永忠把唐朝的茶文化带回日本,形成了以嵯峨天皇、贵族、高级僧侣为主体的“弘仁茶风”。据史料记载,日本高僧最澄把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种在日吉神社,这里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日本后记》弘仁6年(815年)记载了僧侣永忠为嵯峨天皇煎茶献茶。不过此时日本的饮茶法还只是效仿唐代的饼茶煮饮法。

镰仓时代,曾来南宋学习临济宗的僧侣荣西仿照《茶经》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身记》。书中主要讲述了茶的药用功效,并把当时宋朝的末茶饮茶法――日本茶道的抹茶饮法传入日本。中国的寺院饮茶茶礼在日本寺院盛行,日本茶道的茶礼就是在此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

镰仓时代末期到室町时代中期,从中国宋朝传入的游戏性的“斗茶”成为日本茶文化的主流。室町时代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为中心的东山文化,是日本中世文化的代表,诞生了以鉴赏唐物为主要目的的饮茶活动――书院茶道。

被称为茶道开山祖师的村田珠光将禅的思想引入到了茶道中,开创了朴素自然的草庵茶风。珠光通过禅与茶道的结合,把饮茶由一种饮食娱乐形式升华为一种艺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武野绍鸥将日本的歌道理论与茶道相结合,补充和完善了珠光的茶道思想,推进了茶道的民族化和规范化。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继承了珠光、绍鸥的茶道思想,进一步完善深化了草庵茶。千利休精减了点茶的程序,不使用端庄华丽的中国茶碗,而使用厚重朴素的高丽茶碗和日本乐窑茶碗。他还特别规定了茶花、怀石料理的法则及作为茶人的资格,创造了茶道中日本特色美的完整的艺术体系。至此草庵茶道,也即日本茶道正式形成。

1.2日本茶道的现状

1592年千利休去世后,他的子孙和弟子们继承了他的茶道,至今大约形成20多个流派。千利休的子孙分为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三个流派,现在日本流行的茶道主要指这三个流派。其他还有二十几个流派,主要有:远州流、织部流、三斋流、薮内流、宗遍流、庸轩流等。这些流派虽然有各自的茶道风格,但都以千利休的茶思想为指导思想。茶道的多样化促进了茶道的发展,茶道迅速普及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自明治维新以后,女性也加入到茶道活动中来,茶道成为许多女性出嫁前的必修课之一。

如今,茶道已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养和进行社交的手段。茶道作为日本民族文化的象征,已完全融入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对其生活乃至整个日本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茶道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2.1茶道倡导了日本人的精神文化理念

《南方》中记载了利休的话:草庵茶道最重要的目的是领悟佛法,修行得道。茶道的本意在于禅,倡导人们通过茶事活动修炼身心,升华思想境界。“和敬清寂”是茶道的根本精神,成为400多年来日本茶人的行为准则。

按照久松真一的观点,“和敬清寂”的理念不应只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必须是对“事物人境”而言的。“事物人境”涵盖整个茶道内容,包括茶道中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细节。具体说来,“事”指点茶、喝茶、清扫、茶室的布置等诸事情;“物”指茶碗、茶勺、茶罐、茶刷等茶道具;“人”指主人、客人;“境”指茶庭、茶室等环境。只有在茶道中贯彻对“事物人境”的“和敬清寂”,才是真正的茶道。理解了这点,才会体会出复杂茶礼的奥妙,体会到日本人所推崇的审美观。点茶的手法、茶道具摆放的位置、在茶室中行走的路线和步伐、饮茶的步骤等,这些环节是茶人在反复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最稳妥、最合理的路径和程式。当人们信手而为就符合茶道礼法时,才能真正领悟茶道“和敬清寂”的精神,最终达到“茶禅一味”的境界。

茶道把待客、吃饭、喝茶等日常的生活行为提炼成极具传统和形式美的艺术高度。正如桑田忠在《茶道的历史》前言中所说,茶道已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文化生活的规范和理想。它完善了日本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日本国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2.2茶道形成了日本传统建筑风格

茶道建筑由茶室和茶庭两大部分组成,茶室和茶庭是供人举行茶事的场所。茶道建筑是日本传统建筑的代表,对后世日本建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日本茶道的茶室因其外形与农家草庵相似,又被称为“草庵茶室”。茶室使用竹、木、草、石等材料建造而成,秸秆屋顶、砂土掺稻秸涂抹的墙壁、不剥树皮的原木做的柱子,尽显其古朴、自然的风格。茶室的标准面积一般为四张半榻榻米。茶室虽小,但每一个细节的设置,每一种材料的选择,茶人们都力求独具匠心。茶室的小入口、壁龛、地炉、小天窗等都是茶道大师们几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利休的茶室、织布的茶室、远州的茶室等各具特色,这些茶室所体现和追求的美感,对江户时代的武士阶层和上层市民阶层的房屋建筑风格有很大影响。人们把这种代表日本传统建筑风格的建筑称之为“数寄屋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茶庭,顾名思义是指与茶室相配的庭园。禅宗中把领悟的境地称为“白露地”,受此影响日本茶道中称茶庭为“露地”。茶庭的面积不大,大多在100~200平方米,分为外露地和内露地,内外露地以中门分隔开来。客人先在外露地静心安神,而后经中门进入内露地,也就进入了忘俗的境界。在茶室门口首先要洗手和漱口,就是要人们洗涤心灵,除去杂念的意思。茶庭中设置等待室、厕所(雪隐)、尘穴、石制洗手钵、石灯笼等。茶庭中的小路,大多以脚踏石和碎石铺就。庭中除去一条条迂回曲折的小路,均被常绿树木所覆盖,营造出“山中草庵”的风情。

脚踏石、石制洗手钵、石灯笼已成为现代日本庭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论是日本庭园还是居家院落,都受到了茶庭的影响,历经时间锤炼的茶庭是当代日本庭园建筑的代表。

2.3茶道促进了日本陶艺制造业的繁荣

茶碗是茶道具中品种最多、最重要的用具。在茶道兴起的初期,使用的几乎都是来自中国的茶碗,其中端庄华丽的天目茶碗最受追捧。随着草庵茶的确立,随着草庵茶道的确立,茶风趋向朴拙自然,外形粗糙、色彩朴素的高丽茶碗开始大行其道。为了更好地表现草庵茶道的风格,千利休与陶工长次郎一起设计制造了乐窑茶碗。优雅厚重的乐窑茶碗是草庵茶中规格最高的茶碗,是日本茶陶的代表。

江户时期,茶道的普及使日本陶艺技术迅速发展开来。织布窑、远州七窑、仁清窑、志野窑等,日本的民窑遍地开花,并传承至今。茶碗在品类、造型、釉色、装饰艺术等表现手法上的多元化极大地推进了日本陶艺民族化、本土化风格的发展。

日本茶道不仅是点茶、饮茶的过程,而且是包括吃饭在内的招待客人的整个过程。茶道中用到的道具多达上百种,涉及陶艺、漆艺、木艺、竹艺、纸艺等行业。这些行业里的艺术家们都以创作出符合茶道理念的独特作品为最高追求,可以说茶道的影响渗透到了日本的各个工艺制造业。

2.4茶道丰富了日本人的饮食文化

在茶道形成初期,点茶之前吃的饭一般写作“会席”,在《南方》中开始写作“怀石”(日语中,怀石与会席都读作“kaiseki”)。“怀石”原本指禅僧为了抵御寒冷而塞在怀里的温热石头,喻指简单的饮食。近代以来日本人把茶道中的饭称为“怀石”。

茶怀石的内容最初是由千利休规定的,一般为一汤三菜。菜品简单,但烹饪却极为讲究。选材崇尚应季的天然食材,注重搭配的协调,将茶道精神与饭菜融为一体。考究的器皿,宛如工艺品般的菜肴,每一道菜都给人味觉和视觉上的美好感受。

在江户初期大名和武士的茶道中,茶怀石不再拘泥于简素,变成菜品丰富的豪华料理,成为茶道外也可享用的料理――江户中期,在东京、大阪等地的高级餐馆就出现了“会席料理”(即现在的“怀石料理”)。新鲜的食材、上好的烹饪、精致的器皿、优雅的环境,怀石料理已成为日本传统料理的主流,成为日本高级料理的代表。

3.结语

历经400多年的日本茶道已发展为集宗教、哲学、美学、艺术和建筑设计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不仅影响了日本国民的精神文化、建筑风格、陶艺制造和饮食文化,还在其生活习惯、服饰、书法甚至文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没有茶道,就没有日本文化史。研究茶道,对于我们了解日本文化、认识日本社会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立花山.南方.京都造形芸大学.茶のを学ぶ[Z].京:角川店,1999.

[2]滕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

[3]久松真一.茶道の哲学[M].京:社学文813,1987.

第2篇

关键词: 中国禅宗;日本茶道文化

禅宗和茶道曾在日本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当今的日本社会生活中,其深刻的内涵和特征依然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并继续对日本社会文化和生活产生影响。研究发现,不论从内容、形式到社会作用来看,中国禅宗和日本茶道之间有着很深远的历史渊源关系,有着某些相似之处。日本茶道文化研究者武野绍鸥所提出的“茶禅一体”,正是二者关系的精辟阐述。探究和分析中国禅宗思想和日本茶道文化精神的融合,对于进一步了解中国禅宗文化和日本茶道文化的精髓,促进中日两国文化的深入交流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1. 中国禅宗的基本精神

传说南北朝梁武帝时期,印度菩提达摩传法于中国。菩提达摩始成为中国禅宗的初祖。之后宗派林立,枝叶茂盛,盛唐时得以定型。这期间主要由唐代六祖慧能所确立的南宗禅盛行,其宗旨为“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并以其“不离世间,明心见性”的修行理念和庄子哲学思想相互融合,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南宗对禅的修行方法和教义进行了简化,主张“顿悟”的空无观,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主张“相对论”,这种近似道家的阴阳转换思想;认为佛在“心内”,提倡修行不必苦修身心,也不必出家坐禅,只要在日常生活起居中保持一种心灵境界的超凡脱俗,做到无心不动念就是成佛。这种中国化的教义和修行理念很快被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老百姓接纳并盛行起来,慧能的“顿悟成佛”之说也就成为了禅宗正法中的核心思想。到了晚唐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佛坛。唐末五代时期,南宗一系分流,发展为五个流派。临济宗是其较大流派,临济宗在北宋中期又分成杨岐派、黄龙派。南宋以后最为盛行的流派是南宗五派中的临济宗和曹洞宗。

定型于盛唐的禅宗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两种不同文化间的变异和同化并进而形成的另一种佛教宗派形态。它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接纳和认同外来文化的革新运动,是东方文化的一朵奇葩。因为,从印度传教过来的佛教只有禅而没有禅宗,禅宗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精品。它融合了中国的道家、儒家以及印度的佛教精华,成为最适合中国士大夫另一种口味的宗教形式,是中国化的佛教,是中国哲学思想与印度佛教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道以修心达成真人,儒以诚心修成圣人,佛以明心见性成佛,其思辩性和思想性对于中国乃至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艺术、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约公元1192―1333年,日本镰仓时代,贵族佛教和国家佛教逐渐丧失统治地位,这时注重内心信仰的人们,对禅的钟情和强烈兴趣开始重新唤起。与此同时,荣西明庵(公元1141―1215年)传中国临济禅于日本,道元 (公元1200―1253 年)传中国曹洞禅于日本,并由此形成日本禅宗两大流派。荣西明庵和道元两位禅师成为最先将中国禅宗传入日本的佛教大师。他们将中国禅宗发扬光大,在吸收中国南宗的同时,将其运用到日本生活及茶道、武士道等诸多领域,使其成为日本禅宗文化的思想主流。

2. 日本茶道的文化内涵

纵观日本茶道的发展史,我们知道茶道并不是日本传统文化所固有的,而是由中国传入并演绎发展起来的。中国是世界上种茶、制茶、饮茶最早的国度。据战国时代《神农本草》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期,中国就已发掘和开始利用野生茶树了;从宋代王象之的《舆地纪胜》可知,人工种植茶树的最早记录是在我国西汉。唐代肃宗乾元元年,陆羽的《茶经》深刻论述了当时中国的种茶、制茶和饮茶理论并初具规模和体系。

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年―805年),日本高僧最澄为学习中国的佛法,来到中国浙江的天台山国清寺拜道邃禅师为师,贞元21年,学成回国,将中国的茶树种子携带回了日本,种植在日本的近江(即贺滋县)台麓山上。这是中国茶种最早传向海外的文字记载。日本茶祖荣西禅师(公元1141―1215)两次来中国研究和学习临济佛法,他不仅对中国寺庙的点茶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对禅院里罗汉贡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研究。后来,他将中国不同种类的茶籽和全套的茶具都带回日本,并完成了对日本茶道形成产生巨大影响的巨著《吃茶养生记》。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日本高僧南浦昭明来到浙江余杭径山寺,拜师于虚堂和尚,学成后,把著名的佛教径山的吃茶、斗茶、茶宴等中国文化茶习俗也带回了日本。

传入日本后的中国茶文化,历经几代日本茶人的潜心研究、不懈努力和改革创新,将日常这种简单的饮茶活动升华到了极具内在美和形式美的艺术高度。这种独具特性和审美价值的日本茶道是中国禅宗日本化后孕育出来的一种高度讲究的文化修养,一种新型的文化式样。它在吸取中国禅宗精华的同时,结合了本民族特色,最终形成了体系完整、独具魅力的文化思想,即日本茶道。提出“茶道”一说的村田珠光和尚在参禅中将禅法融入饮茶之中,悟出“佛法存于茶汤”之道,而把茶道技艺提升为艺术的高度,是受中国佛教禅宗思想影响的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体味了吃茶的“本心”,使吃茶摆脱了外界物质因素的束缚,进而提出了“和、敬、清、寂”茶道“四谛”思想。

从形式上来讲,以“茶汤”为主要形式的日本茶道实际上是一种仪式化的、供奉客人的饮茶之事,是有关饮茶和沏茶的礼仪,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社交手段,只不过经过几代茶人的创新和发展,演变成了以品茶为主的特殊文化现象了。其本质是通过程式化的形式,体现修身养性之品行,增进情谊之目的,研习礼法之效果,并以善心去济度人世。体现日本艺术结晶和文化象征的茶道,它在反映日本人生活起居和准则的同时,也反映了日本的国民性。时至今日,这种方式都在影响着日本国民的日常起居和文化生活。

3. 中国禅宗主张与日本茶道精神的内在联系

日本茶道随着与本土文化,特别是本土皇道文化、神道文化和武士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不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殊异于中国茶道,蕴含大量“禅”的元素,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成为宗教性质的禅门茶道文化。这就是日本茶道所体现出的“茶禅一味”思想。这也充分体现了日本的“茶道宗教”理念以及有异于中国茶文化的本质属性。

3.1“和”与禅

茶道“四谛”中的“和”是指在整个茶事进行过程中内心情感的一种和悦、具体形式的一种和谐。这是日本茶道整个过程中重要的支配力量。它包括主与客之间的和睦、客与客相处的和悦以及人与自然环境间的和谐。不管是侧重于形式的和谐,还是侧重于内在情感表露的和悦,“和”的精神氛围始终是茶室里的主旋律。从茶事中茶碗的手感、茶室中茶内的熏香以及茶具的摆设看,既要与茶事的目的和氛围相一致,又要与室内的布置相协调,还要与季节的变化相适应。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差别和不平等十分鲜明,这就对人的交流相处造成了一定的拘谨和阻碍,只有在茶室中,这种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全都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平等的沟通和交流,赏心的愉悦和自然,这就是中国禅的精神追求和体现。中国禅法提倡地位的人人平等,体现出的是“我心即佛”、“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的真谛,追求的是“和”的境界。这也正与以原始“神道”为根基的日本本土文化相吻合,与日本茶道之“和”相吻合。茶道不仅是禅宗自然观外化的艺术形式,还是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减少纷争,实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的剂。

3.2“敬”与禅

“敬”指的是在茶事过程中相互有礼有节、谦卑恭敬、真诚交往。既体现主客之间的相互谦恭和尊敬,又体现客与客之间的恭敬坦诚。

如,为表达恭敬之意,主人将茶碗端出来给客人喝,只能正面对着客人来把茶端出,客人为表谢意,也尽量避免从正面饮茶带来不恭。茶事中原有的“贵人入口”一律取消,不分贵贱,所有的客人都必须从同一出口自由进出,就连武士的佩刀也不准带入茶室,必须放在室外。客人进茶室后得先对茶室内悬挂了体现茶会主题的字画行礼,来表达客人对主人的尊敬和谢意。日本茶道中,“敬”体现的是“心佛平等”的禅意,是平等敬爱之心,实际上与中国禅宗汉传佛教所倡导的“二部四众、平等互重”的主张是一致的,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皇权贵族,在真如面前,人人都得到尊敬和爱护。禅宗认为人的一切欲望和杂念皆源自“我执”与“自我主心”。要想成佛,就得超越自我,达到无意识的内心自悟。日本茶道它吸取了中国南宗的“心佛平等”主张,融入了“心佛归一”的精神,并加以提炼和升华,促成了“敬”的思想情感的形成。由此可见,在追求人的平和敬爱方面,中国禅宗和日本茶道的主张是一致的。查阅日本茶道文化史,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建立”,指的就是茶事活动中,人人平等,相互尊重,共创和谐茶室的理念和氛围。

3.3“清”与禅

“清”指的是茶事活动中茶室茶具的整洁和干净。它既是对茶室内部装饰物品的描述,也是对茶室外部自然环境的表达,同时也是对饮茶者心灵纯净的要求。茶室庭院茶人经常要清扫,保持整洁干净。而茶室内部更要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室外环境鸟语花香、清幽逼人。室内环境娴静幽美、朴素典雅。茶人们心灵恬静,无私心杂念,面对滚烫的茶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茶事表演。由此洗净身外的污浊,实现心灵的纯净和美丽。这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既是日本茶道通禅的一种化境,也是禅宗自然观的一种体验,同时也是茶道特有的审美情趣。一代宗师千利休在他的《南方录》中写道:“茶道就是要在茶室中实现清净无垢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理想的社会。”千利休所说的“清”,实际上是指人该“拂去浮世俗尘”之意。既要清除人身上的尘埃,还应洗涤心灵的尘埃。日本茶道的“清”体现的是用独特文化式样所表现出来的“物我合一”的禅宗意境。禅宗的“禅”意为“静虑”,可见“清静”是禅宗空无观最明显的特点之一。禅宗认为只有“本心清静”,才能“物我两忘”,只有清除干扰、清心静虑,才能 “梵我一如”。

3.4“寂”与禅

“寂”是日本茶道最高美学境界,也是日本茶道最根本的精神内涵,它要求茶人们摈弃欲望和凝神沉思,达到一种宁静、幽闲和幽雅。它鼓励茶人们将世间欲望和凡尘俗世统统抛开,保持思维的独立和完整,获得更多拓宽想象的空间和新的启迪。在梵语中,“寂”为“静寂”、“和平”、“静稳”之意。在佛典中,“寂”为“死”、“无”、“涅般木”之意,可以理解茶人或禅者在人死后,自然而然地进入无色无声的“皆无之域”之境界。这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甚至无我。“死”是“无”的世界,同时,也是“有”的根本和源头。人世间那种凤凰涅的希望其实它源于佛教的轮回思想。就像坡先生所云:“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寂”是“四谛”中体现出的最高层面的禅宗法则。它倡导人们无论世间如何纷乱都要秉持一种谦虚做人、坦荡无私的心寂。如果心有杂念人生既不会圆满,也不会闲寂。这和中国禅宗的“物我两忘”同出一辙,所表达的情感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禅境。正是基于这种禅境的空寂体悟,茶人们和禅僧才能将有色的大千世界悟至枯淡闲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达到一种清静无我的境界。禅宗和“四谛”是日本茶道统一的精神所在,“禅”的精神境界与“四谛”的精神内涵一脉相通,浸润着禅宗出世思想的茶道文化已成为人们追求精神超脱和心境恬静不可或缺的心灵寄托与媒介。

4.结束语

日本茶道文化从一开始就与中国的佛教禅宗有着不解之缘。中国茶文化和禅宗文化传入日本后,经过日本民族多元文化的相

互交融、演绎、发展,禅宗成为了日本民族的生命哲学,茶道成为了日本民族的生活艺术,正是有了中日禅僧对中国饮茶之风的发现、引进和发展,才有了日本的茶道文化,才使得中国禅宗与日本国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而历久不衰。正因为日本茶道吸取、融汇了中国禅宗的精髓,才形成了日本茶道文化“和、敬、清、寂”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文化,才有了“茶禅一味”的日本茶文化现象,才使日本茶道有了生命的支撑,有了艺术的高度。日本茶道与中国禅宗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李红.和敬清寂 茶禅一味[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2):132―136.

[2]焦毓芳.论日本“茶禅一心”的必然性[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1):89―95.

[3]蔡荷.茶道中的哲学意味[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4):36―39.

[4]陈文华.人心需静,以茶通禅,由禅悟道[J]. 农业考古,2014(2):235―238.

第3篇

2010年,第五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会与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同步在宁波举行。其中“禅茶东传宁波缘”研讨会,“海上禅・茶・乐”对话专座和茶会碑揭碑仪式,更是别开生面。

世界禅茶盛会何以花落宁波?前四届举办分别在河北、台湾、江西和福建。宁波自古有“东南佛国”之称。前几年,专家学者和僧人在宁波考察时,建议以禅茶文化为平台,弘扬中华文化。在宁波市人民政府支持下,由宁波东亚茶文化研究中心,宁波七塔报恩禅寺联络海内外学者、僧人,广泛征集禅茶论文。2010年4月24日,近200人济济一堂,参与“禅茶东传宁波缘”研讨会。

全国主要省(市)及港澳台地区的茶界和宗教界的资深专家,还有日本、韩国等境外著名学者及僧人,或会上宣讲,或书面交流,多角度探讨了禅茶渊源、茶与禅的关系及其作用等。宁波茶文化促进会顾问杜钧宝以名山名寺产名茶的史实,阐述自古禅农种茶推进茶业发展。太白山中的天童寺一带,至今还流传古僧人的茶诗:“太白山尖晚发枪,蒙蒙云气过兰香,里人哪得轻沾味,只许山僧自在尝。”天童寺方丈诚信大和尚宣讲论文,讲到唐朝怀海禅师早年住持宁波金峨寺,酝酿禅茶法则,后来形成“百丈清规”,坐禅吃茶列为宗门规矩范围。日本茶祖荣西在天童从师,把带去的茶树茶籽种植于日本福冈,宣传饮茶好处,写出了似同中国《茶经》的《吃茶养生记》,他又通过日本航海船运来了一百根大木头,助建天童寺千佛阁弘扬禅茶文化。现在天童寺为纪念千佛阁的历史见证,在原址的东边山上又兴建了千佛塔。

会上宣讲论文的有日本茶汤学会原会长、教授仓泽行洋博士,韩国东亚禅茶研究所所长、《茶的世界》杂志社主编崔锡焕先生,还有国内的多位专家。他们在会上阐述了宁波禅茶文化的丰厚底蕴。唐代我国高僧鉴真和尚,因日本僧人邀请六次东渡,其中几度泊岸今宁波辖地,第三次航海得救后驻锡阿育王寺数月。日本僧人最澄随遣唐使来华学佛,进出于宁波港,把茶籽茶树种到日本滋贺县,成了日本最古老的茶园;宋代道元禅师在宁波天童学法回国,从四明山带去茶种,播种在日本圆觉寺一带,成了日本最主要的茶区。北宋初年,高丽国王子、僧人义通学成天台宗教义,在明州(宁波)弘教20年,逝世后葬于今宁波育王山。元二年(1087),又有高丽僧人义天到明州寻得经籍,编成4700余卷,创高丽天台宗。明州有高丽使馆遗址,已成为禅茶文化交流的见证。

如果说,研讨会从学术高度,以充分史实和严密的论证,阐述了世界禅茶文化及其在宁波的古今情状,显得严肃而郑重,那么在宁波七塔寺,4月24日、25日连续两夜,举行了“海上禅・茶・乐”对话专座,则显得轻松古雅,禅味幽深,给人以禅的感悟和艺术上的享受。

七塔寺位于宁波城内,建寺1152年,与天童、育王、延庆寺并称为浙东四大丛林。七塔寺全体僧人为办好宁波的禅茶盛会倾其全力,“海上禅・茶・乐”对话专座请台湾佛光大学林谷芳教授参与策划。在七塔寺圆通宝殿前广场,月朗风轻,凉意怡人,先由可祥大和尚主法,率七塔寺的法师列队登台举行献茶供佛仪式。可祥法师说:“中国的僧人以茶参禅,以禅品茶,演绎发展出了独特的禅茶文化。这是七塔寺建寺1152年以来,第一次举行如此盛大的禅茶文化盛会。”

开始两个节目由七塔寺和韩国僧人献艺,为全场定下法调,接着演出的“海上禅茶乐”为“平湖秋月”“渔歌道情”“妆台秋思”等美妙乐曲。台湾著名禅者、音乐家、文化评论人林谷芳先生领衔的表演团队,在随后两小时演出中,给在场茶客带来一场“茶与乐的对话”。以三道茶,呼应三部分气质不同的音乐。伴随着龙井清香的是台上笛子演奏《鹧鸪飞》的幽深细腻、昆曲《牡丹亭》的典雅柔美。《霸王卸甲》琵琶奏出高亢悲情的曲调,茶人开始上第二道茶“木栅铁观音”。伴随着最后一道“松沅熟普”茶,是生命深沉感慨的《二泉映月》《高山流水》。林谷芳教授说:“我们今天的茶与乐的对话,就以音乐与茶所内涵的一些意义,将相同属性的茶与音乐结合,并配合禅境的塑造,以茶显乐,以乐映茶,让参与者感受禅茶世界。”台下每张桌旁,各有一位台湾茶人为座上人士施以“报恩香茗”,在表演冲泡、闻香、品茗、鉴赏等茶道艺术中,茶人目不斜睨,口不言辞,似乎要把禅意注入茶盏中,那专注的神态,平静的心情,使在座人士在观赏歌舞、品尝香茗的清雅气氛中,愉悦身心,领略禅茶真味。

在盛会期间,还特别举行赈灾捐款仪式。七塔寺方丈可祥大和尚率四众弟子,通过当地慈善总会,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30万元,用于建设一所希望小学,以报恩之心,为灾区的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第五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会的活动,提升了宁波“东南佛国”“绿茶之源”的国际地位,诚如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纯一大和尚所言:“宁波的禅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

4月25日,七塔寺内张灯结彩,礼炮齐鸣,第五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会碑记(茶会碑记)揭碑仪式隆重举行,参与仪式的200余中外人士聆听碑文介绍。

第五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会碑记(茶会碑记)曰:

“……自圣教东传,继而禅宗蔚起.参禅者宴坐息虑,每于五夜寂寂,赖茶以敌昏睡、破饥渴、助禅悟,而茶于禅门之功可谓大焉。故僧家视茶为清友,无一日可去也。茶禅交融、一味同参,赵州和尚‘吃茶去’公案、缁素咸知,禅茶之道于时兴焉。”

“第五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会,国际茶人、高僧、学者云集宁波千年古刹七塔报恩禅寺,特设两场“海上禅・茶・乐”对话专座,俊彦星聚,胜会难逢,以茶为媒,以禅为悦,藉宝刹之灵光,宏演四明六千年之茶史,可谓茶禅双照,心境一如。斯时也,月色溶溶,篆烟袅袅,丝竹隐隐,逸兴翩翩,品茗谈禅,赏艺交心,实为寰中茶界之幸事也!此举不唯七塔报恩禅寺之盛典,亦为绿茶之源宁波之荣光也!

第4篇

深究绿茶之源

茶源于中国,兴于亚洲,传播于世界,茶的故乡在中国。而茶的原产地在哪里?中华大地上关于茶的原产地有多种说法。西南说有云贵高原的大茶树为凭;西北说取《华阳国志 •巴志》及蒙顶山茶文化佐证;巴蜀说为陆羽《茶经》所记;华南说以神农氏在湖南的茶陵为由;江浙说更有考古实物和史事记载。各家所说,自有理由。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地理环境不同,茶又有红、绿、黄、白、青、黑之分,多元说无可厚非,以绿茶而论,江浙说凿凿有据。余姚市茶文化促进会探索绿茶之源,揭开了茶文化史上新的一页。

1973年发现的余姚河姆渡遗址,表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民族的摇篮。遗址上发现人工栽培的水稻,当时有些自持为稻谷原产地国家的专家,始则怀疑,继之倾倒,至今世界上人工栽培水稻出自河姆渡再无异议。而茶的原产地在中国,对境外人士来说,早已认同。但对于茶产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江浙一带、在浙东四明山上,中华茶界人士难免心存疑窦。其实,2004年9月在四川雅安召开的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其论文集首篇已有文章透露,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内有原始茶遗存。

原始茶遗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演绎成何种文化形态?发掘整理积淀的茶文化,实施茶文化工程,有待余姚动用大手笔。

2008年,余姚市茶文化促进会启动绿茶探源活动,邀请全国著名的茶文化专家来到余姚,在紧依河姆渡遗址的四明山上,两次到《茶经》所记的瀑布泉岭考察,并于同年11月底,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宁波茶文化促进会、余姚市茶文化促进会联合举办“中国绿茶探源暨余姚瀑布仙茗研讨会”,专家学者和相关领导形成了著名的《余姚共识》,共识认定:科学考古,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樟科植物遗存,符合原始茶充饥、解渴和防病的古老饮茶习惯,余姚有原始茶源头。共识又指出,文字记载,由汉仙人丹丘子示余姚人虞洪以大茗,演绎到唐代名茶瀑布仙茗,为中国最早的产茶地之一。

《影响中国茶文化史的瀑布仙茗》一书,以《河姆问茶》为第一章,到最后一章《仙茗发新韵》收录《余姚共识》作结,具体地演绎了中国最早的茶类绿茶之源和它的茶文化轨迹。

细考古茶树根

2008年在茶文化史上余姚有两大茶事,事先互不相关,年底回归同宗,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桩是专家学者考察绿茶之源,发表《余姚共识》;另一桩是考古发现田螺山遗址有古茶树根。

与河姆渡遗址相邻的田螺山遗址,由浙江省文物局和北京大学考古研究中心于2004年发掘考古,并请日本金泽大学、东北大学教授参与研究,于2008年作出《田螺山遗址自然遗存的综合研究结项报告》,同年12月1日《参考消息》发表题为《中日专家发现六千年前茶地遗址》一文,指出“此次发现表明,茶叶可能在更早阶段已被栽培,对探索茶叶起源意义重大”。

六千年前余姚有茶地,令人大开眼界。各地茶学、茶文化及考古学专家和相关领导纷纷前往田螺山遗址考察古茶树根原委。

2004年上半年,在田螺山遗址1米多深的地下出土了多个块状和干条状的树根,它出土时全部直立,并大于建筑遗址附近。这些植物明显具有人工栽培的特征。日本东北大学铃木三男、金泽大学中村慎一等6位考古教授鉴定,此处6个树根样品均为山茶属树根,鉴定指出:“经过分析木材样本,结果显示均为山茶属的同种树木。……种种迹象表明,这些山

TEA CULTURE茶叶博览

第十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政协原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刘枫题词。

This inscription is done by Liu Feng, director of Cultural Dialogue, for the book on the origin of Chinese green tea.

茶属的树木是人工种植的,其木材结构与栽培茶树一致,这也能够证明这些山茶属木材确为茶树。 ”

为进一步证明田螺山出土的树根为茶树,最有力的证据是现代生化检测,树根是否有茶树独有的茶氨酸成分。余姚市茶文化促进会依靠权威部门和专家检测,这些植物树根含茶氨酸,但含量明显少于当代茶树根,当时认为与六千年的年代久远相关。其实是考古检测过程中忽略了一个环节,经考古领队孙国平研究员介绍,茶树根出土后,为防止风化变形,五年来一直浸泡在水中保存。有关茶专家猛然醒悟,茶氨酸极易溶于水中。于是再把茶树根连同浸泡过的水做再次检验。经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茶氨酸的含量明显增多。

田螺山遗址同属河姆渡文化系列,这块四明山北麓的余姚古土,6000年前已有人工栽培的茶树。

仙茗的前世今生

从原始茶、古茶树根以来,余姚茶文化在六千年中同样璀璨夺目。茶文化专家形成的《余姚共识》,就是以瀑布仙茗为代表。

且看瀑布仙茗的前世与今生。

事情还得从中日交往的一段佳话说起。30多年前,日本有一代表团到杭州,他们在品尝和礼赞西湖龙井后,提出可否品尝瀑布仙茗。接待人员心中没底,只得委婉解释,暂无备用,留待下次再品。说来外交无小事。在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年代,事后由省供销社通知各县,寻访瀑布仙茗。绿茶主产区余姚有关人士走茶山、访茶农、读方志、查史料,终于在四明山上白水冲,找到日本客人期盼的瀑布仙茗。同期还找到了瀑布仙茗的最早文字记载,见诸《神异记》:

“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羊),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余,乞相遗也。 ’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 ”

《神异记》作者曾以西汉名士东方朔具名,后人考证为西晋洛阳道士王浮所写。陆羽《茶经》记其事,赐茶给余姚人的是汉仙人丹丘子,把大茗命名为仙茗,并在《茶经 •八之出》中指明,“浙东以越州上,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 ”《鲁迅全集 •古小说钩沉》也有收录。《浙江省农业志》关于记述浙江茶叶篇章中,首篇就是丹丘子示虞洪、山中有大茗,为浙江茶叶生产最早的记载。

这桩汉魏六朝的茶事,按西晋王浮所写计算,也有1700多年历史,与有的地方茶叶产出年代更早相比,别处多为后人所写,并且记的是传说。唐代之前的茶事文献,寥若晨星,即使片言只语,也常作为引经据典的实证。《神异记》所述的余姚茶事,有人物、有对话、有情节、有行动,写得如此具体生动,在当时全国也是少有的。在瀑布仙茗原产地的遗址上,2009年4月,宁波市人民政府设立了“瀑布泉岭古茶碑”。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向全国一批“中华文化名茶”和“中国茶文化之乡”名录。根据余姚茶的历史地位,余姚市是第一个被授予两块牌匾的地方。在《影响中国茶文化史的瀑布仙茗》一书中,列出专章,分别记叙了第一个中华文化名茶,第一个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政协文史学习委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亲自为该书作序。序言申明:“瀑布仙茗作为绿茶代表,河姆渡遗址的原始茶遗址应是其源头,六千年田螺山古茶树根更可

田螺山遗址出土的人工栽培的古茶树根

The relics of the roots of cultivated tea trees cul-tivated at Tianluoshan site

瀑布泉岭古茶树碑揭碑仪式

An unveiling ceremony is held to celebrate the finding of the an-cient tea trees at Waterfall Stream Hill.

专家实地考察瀑布泉岭古茶树

Experts conduct a field study on ancient tea trees at Waterfall Stream Ridge.

作证。在漫长的汉魏六朝岁月中,余姚茶传播到长安、洛阳等地。唐宋以来位列名茶,虽经沉浮,仍名垂千秋,堪称中国第一古名茶,其产地可谓中国绿茶之源。”

瀑布仙茗原产地在白水冲大瀑布上端,那里风光秀美,植被苍翠,溪流纵横,云蒸霞蔚,形成独立的小气候,至今还有石骨嶙峋的古茶树遗存,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那里地处北纬30°附近,专家发现全球北纬 30°附近有名山大川、奇山异水,又有金字塔、“空中花园”、河姆渡遗址等奇迹,中国的十大名茶中,西湖龙井、祁门红茶、蒙顶甘露等六只名茶,也处于北纬30°附近。瀑布仙茗出产在有奇迹的土地上,适逢盛世,亮点纷呈。

在全国性茶叶参赛评奖中,瀑布仙茗多次获得金奖,被列为浙江省十大地理标志区域品牌、中国驰名商标,入选中国鼎尖名茶、上海世博会中国元素礼品茶。瀑布仙茗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优良品质,成为馈送亲友的礼品。它的产品结构已经发展成绿、白、黄三大系列,每个系列又有若干等级,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

在历史长河中,名茶由大茗、仙茗到瀑布仙茗,现在正步向更大规模的明州仙茗。

茶文化工程备考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影响中国茶文化史的瀑布仙茗》精装本,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刘枫题写书名,打开书页,装帧精美,图文并茂,每节文字以名诗作引子,无论浏览还是细读,都会开卷有益。

全书文字精益求精,10余万字,数易其稿,文史出版社编审评价全书文笔流畅,文字精悍。又倾余姚市摄影家协会之力,从数千张图片中精选图片入书。从2010年2月着手启动书稿,到2011年10月成新书,上架新华书店。在20个月时间内,撰有形之文于帷幄,事先写无字之书于大地,前前后后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

在完成本书的茶文化工程中,值得一写编委会主任叶沛芳先生的书外佳话。出本好书,没有钱是寸步难行的。而有了钱,不一定能出好书。叶沛芳在筹取资金的同时,更多的精力投放在编辑工作上。他曾任慈溪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后来从余姚市的主要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现任余姚市茶文化促进会会长深谙好书,既是个体脑力劳动的心血结晶,又必须依靠众人智慧,集思广益。他曾说:“这本书如果出了差错,责任由我承担。 ”从讨论全书的编写大纲、文稿修改到照片选定等一系列工作中,叶沛芳主持了13次编委会议,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对书稿逐字逐句讨论,文字去掉粉饰,提倡白描,表达真意。在编写过程中,既发扬民主,又高度集中,编委会主任真正履职到位。

《影响中国茶文化史的瀑布仙茗》已由浙江图书馆、宁波图书馆的地方文献部以及天一阁博物馆收藏。大批量书本在社会上流转,并向世人宣告:到目前为止,余姚是人类煮饮“原始茶”最早的地方,也是世界上人工栽培茶树最早的地方。至少在晋代之前出产的仙茗,为陆羽《茶经》所称颂,《茶经》还赞扬余姚越窑青瓷是全国最好的茶具。当你处在清幽的环境里,伴着幽幽丝竹,品尝神仙赐予的仙茗,可以陶冶身心,领略有滋有味的人生。

日本东北大学铃木三男教授参加余姚茶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Professor Suzuki (left) of Tohoku University of Japan attends an aca-demic exchanges program in Yuyao.

四明山高山云雾茶基地 A high-mountain tea plantation in Siming Mountain

Waterfall Tea, a green tea made in Siming Mountains in Yuyao, Zhejiang Province, is believed to have been the grandmother of all green teas in China, according to a recently published book entitled “Waterfall Tea that Impact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ea Culture.” The book was put together by Yuyao Association for Promotion Tea Culture and published by China Culture and History Press. It is widely acclaimed as a good book.

It is agreed that tea originated in China before it flourished in Asia and spread all over the world. However, where it originated in China remains controversial. Green tea originated in Yuyao if you believe Yuyao Association for Promoting Tea Culture. The associa-tion believes it is correct to say so.

The Hemudu Site in Yuyao was discovered in 1973. Archaeologi-

cal findings from the site indicate that the Yangtze River, like the

第5篇

我国饮用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氏,茶叶是中国的国饮,中国人有“来客敬茶”的传统习惯,“茶”属于“开门七件事”之一,在民间有“茶祖节”的习俗。茶文化正是中国树立文化产业特色,区别于其他各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标志。然而,茶文化在中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倒是邻国日本却将茶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免再次出现中华传统被别国剽窃的现象。

(一)培养茶文化人才是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的需要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优胜劣汰。茶文化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提高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中的影响力。

(二)培养茶文化人才是社会沟通发展的需要老舍先生在谈到其话剧作品《茶馆》时曾说到:“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古代,既有文人士大夫会友于茶馆,也有商贾老板谈生意于茶楼,更多的中下层市民将茶馆作为聚集休闲之所。近现代以来,人们通过茶馆聊天聚会、娱乐休闲,达到沟通交流、了解信息的目的。由此可见,茶馆成为社会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公共场所。

(三)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中国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由茶圣陆羽所著的最早的茶专著《茶经》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饮茶器具、民俗、行为、舞蹈和儒家思想相融合,形式推陈出新,内涵不断丰富。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传统茶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尝试让茶文化融入更多的近现代元素,使其发扬光大。

(四)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种茶文化活动的举办,如茶文化节、茶艺大赛、茶具展览、茶叶博览会、国际茶文化交流会等文化活动,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品茶、爱茶。这些文化活动能对茶文化起到交流、升华的作用,也可以把中国茶文化和茶叶推向市场,带动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

二、传统茶文化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扩大,茶文化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整体来讲,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茶叶产业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茶文化存在着散、乱、杂的现象。一些地方、企业各自为政,唯利是图、恶性竞争,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茶文化的发掘和传承,随意杜撰、抄袭模仿,扰乱了市场环境,同时也降低了自身信誉。目前,我国茶文化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专业少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专业设立了我国至今唯一一个茶文化本科专业,从2011年的招生计划来看,该专业每年招收六十名本科生。少数几个高职高专院校也在培养茶文化的专科学历人才。人才培养的数量显然不能满足茶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研究专著和论文少

从国内最大的购书网站当当网,以“茶文化”为主题搜索图书,只能找到113本图书;从CNKI上以“茶文化”为篇名搜索相关期刊论文,也只能找到2272条搜索结果,其中CSSCI中只有78条记录。

(三)茶文化高端人才少

与茶文化相关的职业目前仅限于茶艺师。茶艺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主要是对茶艺操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考查,而在茶艺方面创新性的高端人才在我国仍然缺乏生长的土壤。

三、茶文化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外部保障机制

1.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茶文化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为茶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创造有力的政策环境。从人才培养方面,在产茶大省的农业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和应用科学研究,支持茶叶企业和研究院所定向培养茶文化专业人才。从人才应用平台方面,在旅游开发、外宾接待等场合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促进市场对传统茶文化人才的需求。

2.资金保障

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面讲,即使茶文化人才的培养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也必须坚持和发展下去。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包括人才培养经费、课题研究经费和适当的企业补助等。只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传统茶文化人才,才能正向激励茶文化研究人员和支持茶文化发展的企业。

3.社会支持

茶文化的研究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不是自娱自乐,不能闭门造车。它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纯地实现文化传承,而是要走向社会、面向市场、实现价值,促进和推动茶文化产业以及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所以,茶文化人才培养需要获得社会的支持。高等院校必须走出去,与茶叶企业或行业协会等进行深度合作,共建茶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小组,采取项目合作的形式,更好更快地把学校的学术成果转化为产品。

(二)内部保障机制

1.活跃茶文化的科学研究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茶文化研究严重缺乏学术性乃至严肃性,自科学者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茶文化方面,人文学者也没有把实践操作与学术研究联系开来,这就导致茶文化一直处于被动的传承阶段,而几乎没有学术创新。要培养传统茶文化的高层次人才,把高层次人才留在传统茶文化领域,就必须活跃传统茶文化的研究氛围,以学术研究带动人才培养。

2.创新课程体系农业院校可以在茶学专业加大对茶文化相关课程的教育力度,将原有的选修课升格为必修课。也可以在全校开设茶文化和茶艺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了解茶的故乡在中国,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学习茶艺。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6篇

我国饮用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氏,茶叶是中国的国饮,中国人有“来客敬茶”的传统习惯,“茶”属于“开门七件事”之一,在民间有“茶祖节”的习俗。茶文化正是中国树立文化产业特色,区别于其他各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标志。然而,茶文化在中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倒是邻国日本却将茶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免再次出现中华传统被别国剽窃的现象。

(一)培养茶文化人才是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优胜劣汰。茶文化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提高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中的影响力。

(二)培养茶文化人才是社会沟通发展的需要

老舍先生在谈到其话剧作品《茶馆》时曾说到:“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古代,既有文人士大夫会友于茶馆,也有商贾老板谈生意于茶楼,更多的中下层市民将茶馆作为聚集休闲之所。近现代以来,人们通过茶馆聊天聚会、娱乐休闲,达到沟通交流、了解信息的目的。由此可见,茶馆成为社会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公共场所。

(三)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

中国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由茶圣陆羽所著的最早的茶专著《茶经》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饮茶器具、民俗、行为、舞蹈和儒家思想相融合,形式推陈出新,内涵不断丰富。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传统茶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尝试让茶文化融入更多的近现代元素,使其发扬光大。

(四)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需要

各种茶文化活动的举办,如茶文化节、茶艺大赛、茶具展览、茶叶博览会、国际茶文化交流会等文化活动,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品茶、爱茶。这些文化活动能对茶文化起到交流、升华的作用,也可以把中国茶文化和茶叶推向市场,带动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

二、传统茶文化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扩大,茶文化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整体来讲,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茶叶产业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茶文化存在着散、乱、杂的现象。一些地方、企业各自为政,唯利是图、恶性竞争,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茶文化的发掘和传承,随意杜撰、抄袭模仿,扰乱了市场环境,同时也降低了自身信誉。目前,我国茶文化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专业少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专业设立了我国至今唯一一个茶文化本科专业,从2011年的招生计划来看,该专业每年招收六十名本科生。少数几个高职高专院校也在培养茶文化的专科学历人才。人才培养的数量显然不能满足茶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研究专著和论文少

从国内最大的购书网站当当网,以“茶文化”为主题搜索图书,只能找到113本图书;从CNKI上以“茶文化”为篇名搜索相关期刊论文,也只能找到2272条搜索结果,其中CSSCI中只有78条记录。

(三)茶文化高端人才少

与茶文化相关的职业目前仅限于茶艺师。茶艺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主要是对茶艺操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考查,而在茶艺方面创新性的高端人才在我国仍然缺乏生长的土壤。

三、茶文化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外部保障机制

1.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茶文化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为茶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创造有力的政策环境。从人才培养方面,在产茶大省的农业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和应用科学研究,支持茶叶企业和研究院所定向培养茶文化专业人才。从人才应用平台方面,在旅游开发、外宾接待等场合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促进市场对传统茶文化人才的需求。

2.资金保障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面讲,即使茶文化人才的培养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也必须坚持和发展下去。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包括人才培养经费、课题研究经费和适当的企业补助等。只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传统茶文化人才,才能正向激励茶文化研究人员和支持茶文化发展的企业。

3.社会支持茶文化的研究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不是自娱自乐,不能闭门造车。它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纯地实现文化传承,而是要走向社会、面向市场、实现价值,促进和推动茶文化产业以及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所以,茶文化人才培养需要获得社会的支持。高等院校必须走出去,与茶叶企业或行业协会等进行深度合作,共建茶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小组,采取项目合作的形式,更好更快地把学校的学术成果转化为产品。

(二)内部保障机制

1.活跃茶文化的科学研究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茶文化研究严重缺乏学术性乃至严肃性,自科学者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茶文化方面,人文学者也没有把实践操作与学术研究联系开来,这就导致茶文化一直处于被动的传承阶段,而几乎没有学术创新。要培养传统茶文化的高层次人才,把高层次人才留在传统茶文化领域,就必须活跃传统茶文化的研究氛围,以学术研究带动人才培养。

2.创新课程体系

农业院校可以在茶学专业加大对茶文化相关课程的教育力度,将原有的选修课升格为必修课。也可以在全校开设茶文化和茶艺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了解茶的故乡在中国,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学习茶艺。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7篇

7月18日,“荼香千年一陈钢收藏唐宋茶器展”在位于杭州的中国茶叶博物馆开幕,并延续展出一个月。本次展览共展出164件(套)茶器,以唐宋时期为主。珍贵的唐宋茶鳆、茶臼,首次亮相的茶筹等展品,得到众多文物和茶博专家的高度评价。

本次展览文物均来自宁波收藏家陈钢先生,品种丰富的器具,加上陈钢先生专业而详实的解读,让兴于唐盛于宋的古老茶文化在我们面前鲜活生动起来,唐宋时期的社会生活画卷也在此徐徐展现。

陈钢先生好收藏10多年,由瓷器开始,后专注于茶具,渐成痴迷,并逐渐以搜罗完整系列的唐宋茶器为目标。其茶具材质多样,除各个窑口的陶瓷茶具外,金银、铜铁、石质、漆器,凡在历史上曾经充当过茶具的,他均悉心收集,并对之认真研究及解读,还在《收藏家》等专业杂志发表了研究茶具的论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

唐宋两代风格各异

此次展出,浓缩了陈钢先生多年收藏和研究的精华。走进展厅,成套系的唐宋茶器让观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千百年前古人的生活习俗和当时的时代气息。唐文化相对开放、外向,表现在茶器上,则是色调热烈、大气雍容;宋文化相对封闭、内敛、表现在茶器上,则是色调淡雅、细腻丰满、忧患气息浓厚。

有观者议论说:“宋代的茶具跟日本茶道用的茶具差不多,难道是从日本学的?”对此,陈钢先生解释:“的确很相似,不过相反,是日本传承了很多我们唐宋时期的茶文化习俗。”从16~17世纪的日式直碗和陈钢先生收集的13~14世纪宋元直碗身上,就可以看出其中的血脉关系了。

古时茶馆代币券初亮相

除了展出,此次陈钢先生还特别向茶博物馆无偿捐赠其中的39件(套)唐宋茶器精品。器型丰富,涵盖了唐宋煮茶、点茶时所用的典型茶具,如茶、茶臼、执壶、茶盏、茶匙等,特别是茶、茶臼等文物填补了茶博馆藏缺项与空白。专家对其中的103枚茶筹评价很高,茶筹是茶馆或茶庄用来计算薪资的凭证,留存至今不多,显得特别珍贵。

有些专家认为,这曾是茶馆向客人收取茶钱的凭证,上面写有茶馆商号和茶名,作用相当于现在的代币券,或一些会所的储值会员卡,中国茶筹的历史也由此向前推至清代至民国初年。

“筹,本是算具。古代没有计算器,一般用竹木削制成筹来进行运算。有了茶筹,茶馆的掌柜不用算盘就可以结算出茶钱了。”陈钢介绍说,每枚茶筹长约十厘米,成圆柱形。根据茶价的不同,茶筹被涂上不同的颜色,用以区分。“这些茶筹,从数量上看,有可能是成套的。”茶筹存世稀少,以成套出现的更是十分难得。

“茶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我们会组织专家对它的年代、作用等展开研究,希望借此还原出清、民国时代的茶楼风貌,再现市井文化。”中国茶叶博物馆副馆长朱珠珍表示。

再现宋代最流行的点茶

在开幕式上,中国茶叶博物馆的茶艺师还通过茶艺表演,再现了宋代最流行的沏茶法――“点茶”。有了详尽的“点茶法”的展示,理解这些名目繁多的茶器的用途就更直观了。

第8篇

摘要:

茶文化从中国传入欧洲,由欧洲传到北美,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文化现象。在茶文化传播过程中,不断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了多样的茶文化亚类。本文从不同文化背景视角研究亚洲、欧洲及北美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感知的特征及异同,并通过数据定量分析得出对茶文化传播趋势的预测与建议。

关键词:

茶文化;文化背景;定量研究

1世界主要茶文化

茶不仅是商品,而且是一种附有传播性的文化产品。在传播过程中,茶文化的融合与变迁导致了茶文化多元性和不同亚类茶文化的出现,形成了诸如“中国茶艺”、“日本茶道”、“韩国茶礼”、“英国下午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等具有不同地域风格的茶文化[1]。正因为如此,茶文化的定义也十分广泛。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与饮茶相关且具有传承性和连续性特征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如茶生产工具、饮茶器具等)、行为文化(如茶艺表演、茶叶展览和茶文化节庆)和精神文化(包括茶美学、茶宗教和茶艺术)[2]。本文拟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茶文化,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茶文化,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茶文化进行比较分析。

1.1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之前,当时茶叶被当作一种草药使用;而茶叶正式被作为饮品大约在公元前59年[3]。到唐代,饮茶已经变得非常流行。唐代的陆羽(公元733-840年)被誉为“中国茶圣”,其著作《茶经》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叶和饮茶的著作,对茶叶起源和历史、茶叶生长和加工过程、饮茶方法、茶艺等问题进行了描述,对当时和后代具有深远影响。在唐代以前,中国茶叶已经出口到日本、韩国、印度和中亚地区,成为世界上主要茶叶出口国;到了17世纪,中国茶叶第一次被出口到欧洲。伴随着茶叶贸易的繁荣发展,中国茶叶被源源不断输送到世界各地并与当地文化结合,逐渐形成不同特色的茶文化。Yang(2007)认为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和谐,融合了社会、历史、宗教、民族、音乐、舞蹈、绘画、美术、食品、烹饪等各个方面[4]。Wang(2001)则认为中国茶文化是“可见的艺术和不可见的道”相结合的产物,而“道”的内涵却非常丰富,自然法则是其主要内涵之一。从哲学视角看,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受儒家、道家和佛家文化的三重影响[5]。“和谐”和“中庸”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茶文化强调“以茶会友”和“以茶交友”,主张通过以饮茶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和谐”思想的体现;而茶艺表现过程也要求泡茶的水温不高不低,则正是“中庸”思想的体现。道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茶叶的种植、采摘和后期加工均具有严格的时间和季节限制,要求遵循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佛家思想强调“无欲”和“自省”,而中国茶艺则强调通过饮茶达到放松自我、反省自我的目的。中国茶文化博大而精深,对一品好茶的要求可谓良多,包括颜色、香味、形状、口感、茶具、水、时间、温度等[6]。茶圣陆羽认为泡茶的水最好来自于山泉,其次为河水,再次为井水。而最好的泡茶工具则是来自宜兴的紫砂茶壶,不仅能够保持茶的原始味道,而且能够提升茶的芳香[7]。

1.2英国茶文化

茶叶由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7世纪早期引入欧洲;到17世纪中叶,茶叶被出口到英国;英国最早的茶叶广告出现在1658年;到18世纪时,茶叶已经成为英国最流行的饮品;到了19世纪,喝下午茶已经成为英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8]。绿茶是中国最初向欧洲出口的茶叶种类,但由于绿茶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变质,容易保存的发酵型红茶逐渐成为中国出口英国的主要茶叶种类,并流行至今。在英国茶文化中,下午茶是当之无愧的代表。根据Pettigrew(2001)的研究,下午茶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1830-1840)的英国上层社会,因饮用时间在下午和傍晚之间而得名[9]。在英国,下午茶有时也被称为“低茶”(LowTea)。因为饮茶时经常坐在较低的椅子和桌子旁,饮茶同时配有面包、黄油等点心,且与糖、牛奶、奶油等搭配饮用。而与“低茶”相对应,英国茶文化中还有“高茶”(HighTea)的说法。在下午茶普遍流行于英国上流社会的同时,另一种饮茶形式“高茶”逐渐在英国普通家庭中流行起来。由于普通工薪阶层会承担更多的体力劳动,在两餐之间需要更多的食物补给。在“高茶”中人们摆脱了高雅却略显束缚的低矮茶椅,把更为丰富的食物摆放在高大的餐桌上,在饮茶时食用肉类、土豆、奶酪、面包和蛋糕等食品,份量更接近于一顿正餐。随着饮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英国流行开来,茶会逐渐成为了英国社会时髦的社交活动。与此同时,与茶有关的诗歌、小说甚至歌舞等文化形式也逐渐出现。早在18世纪,英国乡村就逐渐开辟了各式茶园,在每周六与周日对外开放,人们可以聚在一起饮茶跳舞。这种形式一直保持到二战前期,现在茶舞依然作为一种英国传统舞蹈而流传。从19世纪起,茶馆就逐渐在英国流行,一度成为英国女性最热衷的社交场所。现今的茶馆业依然火热,当然更多是因为它能够为人们提供可口的食物及茶饮,同时又保留了一种英国传统茶文化的氛围。

1.3美国茶文化

根据Yang(2007)的研究,茶叶第一次进入北美是在17世纪中叶,由荷兰东印度公司从中国引入。但由于此后英国控制了北美茶叶贸易,从中国出口到北美的茶叶并不多。而英国统治者又不断提升茶叶关税,最终导致了“波士顿倾茶”事件的发生,使茶叶为美国历史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美国独立后,自1784年起开始直接从中国进口茶叶。美国人最早的饮茶习惯主要由来自欧洲的移民引入,在茶叶由北向南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北美南部地区干燥炎热,饮茶方式由以前的热饮变成了冷饮,由单一茶饮变成了与柠檬、糖等混合的茶饮,并逐渐被多数美国人所接受。如今,冰柠檬茶可谓是美国南方茶饮的代表,并逐渐通过罐装、软包装等形式向全世界范围传播,逐渐被亚洲市场所接受,这是茶文化由西向东的逆向传播。美国茶文化的另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袋泡茶包的发明。20世纪初,纽约茶商Sullivan将茶叶装入丝织的小麻袋中作为样品送给客户。但客户在泡茶时却误将整个茶包放入杯中,这个偶然的误会却使袋泡茶方便易掌控的优势显现出来,使之逐渐在美国广泛流行起来,并在其他国家得以推广。

2研究问题

茶文化经历了由东向西,又自西而返的传播过程,已经成为世界性文化现象。这样就使得茶文化研究应当跨越地域的限制,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茶文化的感知有何异同。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进行探索性研究。

3数据收集

本文数据由第一作者在美国北卡罗莱纳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收集。采用简便抽样的网络问卷形式,问卷包括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共收回有效问卷246份。调研对象分别来自于美国、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等地区。由于美国是移民国家,近半数被调查者声明具有欧洲文化传统,因此按照文化背景进行划分,可得出亚洲、北美、欧洲三大文化背景群体。

4数据分析

4.1不同文化背景群体的饮茶动机

在对不同文化背景群体的饮茶动机分析中发现,亚洲背景群体的饮茶动机在保持清醒、遵循文化传统、对茶文化感兴趣及家族传统方面都明显高于欧洲和北美洲群体;但是,在喜爱茶的味道方面,其动机却没有欧洲及北美群体敏感。这显示出亚洲背景群体对茶的诉求更偏向文化传统,而欧美群体更注重茶的味觉体验。

4.2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不同茶文化的熟悉程度

从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不同茶文化的熟悉程度来看,亚洲文化背景群体对于中国茶文化更加了解,而欧洲及北美文化背景群体对于英式茶文化更加熟悉。由此可以看出,英式茶文化在西方茶文化中仍占据统治地位,而中国茶文化在亚洲文化群体中则有较好的传承。这说明茶文化的传承并没有因地域的阻隔而中断,如在美国的欧洲移民及亚洲移民依然对其传统茶文化更为熟悉。

4.3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不同茶文化的兴趣

从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不同茶文化的兴趣来分析可以看出,只有亚洲群体对中国茶文化的兴趣明显高于欧美群体。这表明,亚洲群体对于中国茶文化不仅更加熟悉,而且更加热爱,可以预见中国茶文化在未来的传承中更具有生命力。

4.4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要素重要性的感知

关于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要素重要性的感知,亚洲群体相较欧美群体而言,认为知道茶的原产地、饮用高品质的茶、了解原产地的茶文化、看到茶叶生产的过程以及体验传统茶文化更为重要。这说明亚洲群体对于饮茶及其背后所代表的茶文化有更多的诉求。同时,三种群体都认为饮用高品质的茶是最重要的要素。这说明在不同的茶文化当中,追求高品质的茶叶,满足人们对味觉及健康的需要,始终是第一要素。

4.5不同文化背景群体获取茶文化知识的方式

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群体获取茶文化知识的方式分析可以得出,亚洲群体更多从文化传统中继承茶文化知识,而欧美群体则倾向于从旅行经历中获取。同时,亚洲群体在家族遗传、来自书本、电视或其他媒体、受周围朋友的影响以及通过社交途径等方面获取茶文化都高于欧美群体。这说明茶文化在亚洲有更深的积淀与更丰厚的土壤,无论是家庭内部传统、对外社交礼仪、书本电视媒体,无一不渗透着茶文化的熏陶。

4.6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组成部分的兴趣

而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茶文化组成部分的兴趣也有不同。欧洲群体对茶文化最感兴趣的部分在于精美的茶具,北美与亚洲群体则对饮茶方式最感兴趣。但是亚洲群体较欧美群体而言,在茶叶加工过程、茶叶冲泡过程、饮茶方式、茶具及与茶相关的艺术等方面都显示出更多兴趣。这说明对茶文化更加了解的亚洲群体,精细于茶文化的各个方面,对于茶文化越了解,就越有兴致。这将进一步促使茶文化在亚洲的发扬光大。

5结论及建议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从中国到欧洲,从欧洲到北美,茶文化经历着不断的融合与变迁。虽然随着近代欧美经济的扩张,茶文化又出现了由西向东的逆流之势,但以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丰厚的茶文化土壤,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深刻的茶文化内涵,必将孕育出更加蓬勃的茶文化生命力。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要吸取西方茶文化的精髓,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群体,应尊重其茶文化传统及饮茶偏好。例如招待英国客人应侍以红茶,并以糖、奶等佐之;而招待美国客人更应提供冰茶,而不是全部以中国传统的热茶来接待。同时,中国茶文化也应当随着中国茶叶的出口走向西方,通过电视媒体,互联网,社交网络,以及出版更多的英文茶文化书籍,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全面地展示给西方群体。另一方面,中国丰富的茶文化旅游项目也能在吸引西方游客的同时,将自身悠久的茶文化传统传播出去。这样的“一出一进”,将会促进中西方茶文化的交流,并使得中国茶文化在未来展现出其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2张琳洁.现代茶文化现象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5郭丹英.儒、道、佛与中国茶文化.茶叶,2006,32(1):55-59.

第9篇

她就是加代子,她相信“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逆转人生 由茶而来

加代子的家乡在日本大阪,一个美丽的岛屿城市。父亲比母亲整整大12岁,父亲是 “反政府分子”,因此进过监狱;母亲是学者,战争后回国艰难发展就业,由于政治原因变窘迫的家庭景况让加代子和两个哥哥都有很强烈的独立意识,加代子从小就想出国留学开始独立的生活,基于家里只有一个女儿,父亲实在是放心不下,只得作罢。

像大多数的日本女性一样,活到30多岁,加代子仍然“以夫为天”,丈夫有外遇,对她冷脸相向,也忍气吞生、粉饰太平。但是,终于有一天,父亲的一句话,改变了她的人生,他说:“尽管你已经不年轻了,但你仍有能力改变你的生活。”

时隔不久,一位妇人给加代子看相,当她看到加代子第一眼,就肯定地说:“你的根不在日本,在中国。”

也许是机缘巧合,离婚后的加代子在命运的推动下,只身来到北京,她选择了北京电影学院学习中文,她的想法很简单,只想找一家日本人少的学校。在北影,她没有亲戚,没有朋友,偶然的认识了赵薇。赵薇被这个执着的日本女子吸引,常常在生活上给予她照顾,并带她去茶馆喝茶。第一次喝茶,加代子就被满桌精巧的茶具吸引,她由最初对茶具的喜好,渐渐的迷恋上了茶道。蜕变在学习中国传统茶道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她逐渐恢复了平静自信,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归属感。

占尽四大幸事的男人

他称她是“中日民间友好文化的使者,在有生之年搭起民间友谊的桥梁”,又戏谑她说:“间谍工作做到内部来了。”99年至今,他们已经波澜不惊地度过了7年婚姻。石先生是加代子的现任丈夫,至今,他保持着中国国籍,加代子也仍保留日本国籍,他们并不打算要个孩子,认为“这样的生活正正好”。

当问及中日的文化差异是否在生活中造成障碍时,他毫无困惑:“文化差异肯定是有的,但没有构成障碍。”初接触加代子的时候,石先生就已经在心里有所准备接受差异。

“中国的茶,法国的衣,美国的洋楼,日本的妻。”男人的四大幸事,除了住的不是美国的房子,几乎石先生都有了,“但是现在中国的房子也不比美国的差啊。”言下之意是说,男人的幸事都给他占了,对生活,真是没有可抱怨的了。

茶道 人道 人生道

茶道精神有四:“和、敬、清、寂、”其中, “敬”是加代子对中国最深的感触。生活上、工作上,互相尊敬,男女之间的尊敬,尊敬长辈,中国人的好客,这一切都对加代子有着很深的影响,包括在茶道里,也渗透着敬客的方式。

原来在东京的生活,工作于大公司,节奏快压力大,虽然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但感觉很空虚,尤其是婚姻的不幸福,更加重了加代子对生活的怀疑,接触中国的茶文化,学习茶道,她发现自己慢慢开始改变,她可以很静心地去读书,她爱上了茶道,并立志将中国文化传入日本。她还就此写了篇名为《日本有可能再次掀起中国茶热》的论文,加代子说,早在唐宋时期,日本就曾掀起中国茶热,那时中国茶只有日本的皇家和高级僧侣才有权享受,后来空海和尚从中国留学后带回茶种,日本这才逐渐茶源多起来,再后来才有的现在建立起的日本茶道文化。现在日本人对茶的了解仍停留在唐朝时传入的那些,并不了解中国的泡茶方法,也不了解现在中国有这么多品种的茶。

一半北京 一半东京的雅适生活

他们在东京的家,是一面朝山一面靠濑户内海的两层楼。为了方便母亲的起居,加代子和先生住楼上,母亲住楼下。楼下一条小石子路,上面浅浅的铺着“曲径通幽”的字样,这条路一直从家通往石先生亲手搭盖的“燕京茶室”。“燕京茶室”的摆设相当中国化,来的有加代子的学生,也有一些过客,在这休憩。曾有一位日本老板来到茶室,感慨地对加代子说,来这里静静地坐一天真是人生莫大的享受。”

东京的日子,加代子教授茶道,石先生则教学生中文。

第10篇

民间传闻方乾勇识茶神奇。他一见干茶,便知其是春茶还是秋茶;茶叶长自山地阳坡还是阴谷,甚至能认定其茶叶的采摘时间。询问此事孰真?方乾勇则一笑了之,说是“实践触摸、积累所至,实乃雕虫小技”。最近,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方乾勇专著《奉茶》,这才是他的倾心力作。

方乾勇是恢复高考制度后浙农大首届茶学系毕业生,后到日本进修茶业。数十年来他与茶农打成一片,注重实践,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茶农称他为“科技活财神”、“奉化曲毫之父”。在逾天命之年,他把实践的经验和理性的感悟总结成《奉茶》一书。全书以奉化茶文化为基础,以茶科技为中心,反映当地茶经济的发展。奉化市市长陈志昂在该书序言中评述:“《奉茶》一书,有敬奉好茶、好茶来自奉化之意,隽永而耐人寻味。”

奉化曲毫茶可匡正时下饮茶误区。误区之一,茶叶越早越好。每年谷雨节气,自古有谷雨鲜茶之称。如今清明、春分多有新茶,甚至清明前一两个月已有新茶流转,这类面市早茶,冲泡两次就淡而无味,而价格不菲,此类茶尝鲜可以,但作为常年用茶储藏,并不明智。方乾勇说:“现在购茶不宜过分求早、抢早,过早是很难买到好茶叶的。”饮茶的另一个误区是越嫩越好、外形越细越好。现在有许多名茶用单芽制成。方乾勇又说,这种茶其实是中看不中喝,当第三次冲泡时已无茶味。原中国十大名茶的采摘标准在一芽一叶以上,其中如名茶太平猴魁更是一芽三叶。这是因为单芽茶有效成分含量低,不耐冲泡,还因茶芽失水困难,容易加工成带涩味的茶叶。饮茶的再一个误区是越新越好。其实,刚炒制的新茶,多饮使人上火,不过这种热性存在时间短暂;又因为刚炒制的新茶含茶多酚多,对寒胃的人有刺激性,因此,方乾勇建议,新茶购进后最好放置半个月至一个月再饮用,滋味会更佳,品饮后肠胃更舒适。

早在1995年,方乾勇探索名优茶生产,旨在开拓市场,帮茶农致富。他在奉化发挥我国绿茶主产区的天然优势、弘扬厚积的茶文化底蕴,并融进现代茶科技元素。奉化曲毫外形蟠曲,不抢茶叶早市,有其历史的、现实的奥妙之处。

曲毫还有个历史典故。史载,宋仁宗梦游名山后,诏召名士“图天下名山以进”,惟独奉化雪窦山为梦境之地。于是敕赐龙茶;自此以雪窦山为中心,奉化生发蟠龙茶。后来宋高宗赵构逃难途经奉化,得蟠龙茶以排忧解难;宋理宗御书“应梦名山”,至今遗迹存于雪窦山御书亭内。茶名“奉化曲毫”出自古籍“荼荠不同亩,曲毫幽而独芳”。

人们所见曲毫多呈螺旋状、蟠曲形,茶生白毫,它与扁平挺直的片茶、纤细如针的针形茶迥异,冲泡后叶底成朵,多为一芽一二叶,茶汤清香鲜醇。刘祖生等全国著名茶叶专家把曲毫品质归纳为八个字:“色绿、味醇、香高、形美。”

曲毫何以独扬其天然优质茶味?方乾勇说:“《西游记》第一回写孙悟空出世:花果山上有三丈六尺五寸高的巨石,‘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内育仙胎,化作石猴,这就是天地精华所生的孙悟空。奉化曲毫茶长在原生态的茶山上,也是撷日月精华,顺应其生长规律,天然成熟。”曲毫自有其独到之处,难怪市场销售量每年以30%递增!

奉化曲毫获得“国家原产地标志保护”,跻身全国名茶行列,在全国中绿杯、中茶杯评比中多次获金奖;又荣获世界绿茶大会最高金奖。方乾勇对已获得的37项金奖另有一番理解。他说:“评上金奖,可以代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加工茶的最高水平,但不能代表这个地区或单位的整体茶叶水平。我们却一直注重于如何提高奉化曲毫的全面水准,采摘自然成熟的鲜叶,比抢早采摘的单芽成本低、质量高,让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

第11篇

文章以主席2014年11月份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提出的“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的谈话为契机,以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为论文背景,分析和讨论了海上茶路对英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在现代社会发展的环境下,如何紧跟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思路,通过推动和利用海上茶路,促进中西贸易的持续发展以及文化的多方面交流。

[关键词]

茶文化;海上茶路;中国;英国

1前言

茶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近年来,受西方文化影响,国内的茶文化有逐渐衰落的趋势。尤其是在年轻人中,咖啡、奶茶、袋泡茶的选择远大于对龙井、毛峰、白茶等本土茶的选择。在英国,饮茶的风俗最早只是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在贵族中流传,在随后却发展出了独属于自己的茶文化并将其传播至海外,乃至茶源地中国。通过海上茶路传到英国的茶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改造而得到了英国人的认可?而我国源于隋唐,兴于宋元,盛于明清,作为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茶路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主席着眼于中国茶文化、“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又该怎样用好这个平台重塑我国的茶文化?文章主要就以上问题进行讨论。

2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早在西汉,茶叶已步入商品化。王褒《憧约》“武阳买茶,杨氏担荷”中已出现类似茶卖场的“武阳”。唐朝国富民强,思想相对开放,从而带动茶叶的销售。茶商利用大运河沟通南北贸易,促成唐朝政府与吐蕃、回纥的“茶马交易”,为现代茶形成自然科学独立体系提供条件。唐朝的陆羽著成首部茶书《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全面介绍茶的一部著作,有“茶叶百科全书”之称。内容涉及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当时的饮茶风尚、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宋朝时茶文化再度盛行。茶叶种植区域扩大,茶叶产量增加,城中饮茶蔚然成风,同时,出现了很多茶文化相关著作。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对东京汴河两岸茶坊生意的繁荣景象等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中国似乎仅仅止步于现有文化,并没有深入地传承和发扬本国文化。据世界银行2014年的统计,中国年人均茶消费不足500克,远低于英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的传统茶文化似乎处于被动、阻滞状态,寻找不到继承与变革相融的结合点。茶文化在中国逐渐衰退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质量问题。中国的茶叶农药残留、造假、重金属超标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安全隐患无法解决,那么中国的茶叶无法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同时,受质检的限制,更无法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其次,中国的饮品消费存在一定的西化现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受到美国和欧洲的影响,国人对咖啡、可乐等西方饮品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普及。

3海上茶路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3.1海上茶路的起源与发展

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两种运输方式在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后逐步形成并完善。其中陆上丝绸之路又分为北线与南线。北线有“西北丝绸之路”,即张骞出使西域的官方通道;还有“草原丝绸之路”———北至蒙古高原,再西行可由天山北部进入中亚。南线有从西安到成都再通印度,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而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穿过南海,进入太平洋、印度洋、波斯湾,远达非洲和欧洲。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深厚。经过隋唐之前朝代的铺垫和积累,隋唐期间的陆上丝绸之路空前发展,为中西方文明带来了极大发展。中国的茶业、丝绸、陶瓷不断出口,西方香料、科技也不断涌入,在唐都城长安,胡商往来不断。在唐朝“安史之乱”后,由于陆上丝绸之路中断,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兴盛。南宋时期借助临安沿海优势,南宋政府注重发展海运事业,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到明朝初年,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达到鼎盛,广州、泉州、杭州等沿海城市发展成为重要港口。到了明代中叶,明朝在福建漳州月港部分开放海禁。由此打破了两百多年的海禁政策,私人得以出海贸易。在此期间,西班牙殖民者开辟了从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这条航线把中国商船载运到马尼拉的中国生丝和丝织品经太平洋转运至美洲大陆,然后又经大西洋再运到欧洲各地。此举使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区域贸易航线发展为联系东西方的全球贸易航线。而今的丝绸之路加入了科技元素。高速公路、油气管道、电网等连通全球,以三条线路为主:北线以欧亚大陆桥为主(北京—俄罗斯—德国—北欧)、中线以石油天然气管道为主(北京—西安—乌鲁木齐—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匈牙利—巴黎)、南线以跨国公路为主(北京—南疆—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

3.2海上茶路在英国的发展

西方有关茶叶的记载最早始于1559年威尼斯商人拉莫斯。在其《旅行记》中提到:“一位名叫哈只•的彼斯商人,向他介绍了中国出产的一种叫‘Chai’的植物及其用途。虽然茶风靡于英国,但将茶作为商品第一次登陆欧洲却始于荷兰。1606年荷兰船第一次从万丹将来自中国的茶叶运到欧洲。9年以后,英国人也开始贩卖茶叶到欧洲。1615年6月,英国东印度公司驻日本出岛商馆的商务员维克汉写给其驻澳门商馆的同事,请他代其在澳门购买茶叶,要求他不惜高价买一罐最好的茶叶。1637年,以威廉•科腾为首的一批英国商人,组成“科腾商团”,来到“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发祥地”广州虎门,初探中国贸易。此后,为了能更顺利开展茶叶贸易,英国商人在1644年设立贸易中转站。东印度公司在福建厦门设立代办处,专门收购福建武夷茶,运至爪哇的万丹(位于今印度尼西亚)销售。1676年,英国又在厦门设立专门采购茶叶的商馆。19世纪初流入广州的银元,平均每年约在100万两。以致当时英国商船到广州来,所带货物不多,大部分是银元。为了获得大量茶叶,也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市场。英国东印度公司先是改变印度(当时英国的殖民地)原先零散的个体经营模式,并建立起体系完整的产业:在印度制造鸦片,再装船从印度运至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从而形成一条从中获取巨大利润的商业链条。1839年6月后,英国人对中国发动。英国最终赢得了这场的胜利。在战后签订的《》里英方要求中方废除商行、增加五口通商,从而打破了中国的茶叶外销壁垒。不仅如此,英国还开始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置洋行,负责中国的茶叶出口。除此之外,英国通过投资开设茶厂更进一步地深入中国市场。英方与中国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合作。2015年3月12日,英国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国家。由此可分析,英国对于加入“一带一路”也是早有准备。因为“亚投行”成立的主要目的是成为最重要的金融机构,服务于“一带一路”的。英国作为西方首个宣布加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的国家,展示了英国政府对于中国促进亚洲基础设施发展的高度支持。

4茶文化在英国普及的原因

4.1健康功效

茶叶刚传入英国时,是在医生和商人以突出其医用价值为主线进行宣传的。茶叶借助广告这个平台,为英国人所知。1660年,一份有关茶叶广告宣传单———《茶叶生长、品质和功效的确切描述》中描绘了茶叶的好处:强筋壮骨、治头痛头晕、可明目、健胃、助消化等。英国人通过这种以广告为载体、医用价值为主线的传单逐步了解茶,从而推动茶的销售量也开始稳步上升甚至是激增。

4.2名人宣传

茶叶能成为英国头号国饮离不开英国王室“名人效应”的推动。1662年,葡萄牙的凯瑟琳公主嫁给了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并携带红茶作为嫁妆带到了英国。新王后崇茶观念极深,称饮茶有助于身材保持苗条。并在宫廷开设奢华的茶室,由此引领了英国社会名流的饮茶潮流。此后,英国一位名叫安娜的公爵夫人更是为茶的推广推波助澜。为了让午饭和晚饭之间不至于太过饥饿,公爵夫人让女仆准备几片烤面包,奶油和茶来缓解暂时饥饿。这种生活习惯在贵族圈中蔚然成风,逐渐发展成为女性的社交活动。男性也挖掘到了其中的价值:几壶红茶配上小奶酥、小蛋糕就可以邀请朋友聚会,抑或进行议事、商业活动等。这也就形成了英国著名的下午茶。维多利亚女王认为,下午茶更利于英国国民精神放松,因而倡导英国国民喝下午茶。随着英国下午茶内容的不断丰富,英国茶文化成为一种精致的饮食方式甚至是高雅的文化和审美观念。文人的示范效应也颇具影响力。英国文学巨匠约翰逊以茶启思,并用以茶会友的方式开展文学俱乐部;文学作品上更是将饮茶是精神享受的价值观念深入人心。英国诗人拜伦写了一首《为中国之泪水———绿茶女神所感动》的诗,让大众对茶向往不已;英国著名女作家奥斯汀在其作品《傲慢与偏见》中设置了很多品茗红茶、享受生活的场景;此外,英语中还有很多与茶有关的单词和词组,比如:tealeaf(茶叶)、pinktea(午后茶会,正式的社交活动)等都体现了英国人对茶的迷恋、尊敬。文学巨头们的带动让茶成为英国人文化的一部分。人们乐于追随名人的品味和倡导。20世纪初,英国人的饮茶受到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巨变。便捷化、多样化的饮食结构让年轻人开始渐渐远离从前的饮茶方式。但是时任英国自由党的商务大臣丘吉尔将“准许人们在工作期间享有饮茶的权利”这一社会改革提上日程: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每次15分钟的茶休时间。英国喝茶的传统借助这一改革延续至今。虽然现在快餐饮食店、速溶咖啡和其他罐装饮料占据英国消费市场,然而,英国人对茶的喜爱却没有大的变化。这项改革功不可没。

4.3销售灵活

茶文化在英国的普及也归功于其销售形式灵活应变,满足需求。在物质还不尽发达的18世纪末,价格的高低是普通百姓甚为关心的。而此时相继出现贫民开始饮茶的记载。1799年,伊顿爵士写道:“随处可见米德尔赛克斯或萨里郡(在今伦敦西南部)的贫民茅舍里,穷人们从早到晚喝茶,晚餐也豪饮不辍。”那时仅英国伦敦就有约2000个茶馆。茶叶之所以普及18世纪的英国与茶叶价格的大幅下降关联甚多。17世纪末到1712年,茶叶还处在奢侈品阶段,平均每磅16先令左右;18世纪后期,特别是1785年之后,有些茶叶价格甚至低于2先令6便士。英国茶的大力发展离不开贸易。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茶叶猛进口,还有内部船员的私人贸易,私商、散商的贸易、荷兰等欧洲国家的茶叶走私、1785年的英国减税法的实行都使得茶价逐步下跌,中产阶级以及部分下层阶级的英国民众也成为茶的消费者。英国茶的市场适应力极强,适用于各个层次,满足多种需求。当英国社会经济发达时,人们购买力普遍上升,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除了中上层的消费,茶又借助工业革命的发展,结合饮食进入普通家庭:工人工作强度大,而茶叶、牛奶和糖的搭配,帮助工人更有效地工作。随着人们多元化的需求增加,英国的茶叶也随之发展。首先,袋泡茶的发明。袋泡茶的发明顺应时代主题,使人们饮茶更为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吸纳了更多不同茶源。其次,英国加大对茶广告方面的投资宣传;开辟专门场所;重视品牌也很关键。Lyons,Co-Op,Ty-Foo等品牌曾一度主导英国茶叶市场,尽管它们曾受市场冲击、公司所有权变更等磨难,但是它们的核心———品牌,却让英国茶闻名世界。

4.4海上茶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促进

饮茶文化在早期对于英国文化而言的舶来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仅没有衰落,而且成了英国本土文化的一部分。甚至,英国的下午茶文化对中国的社会和城市产生了长足的影响。各大酒店、西式餐馆推出的下午茶套餐受到极大的欢迎。而与此同时,中国传统的饮茶文化却只能辉煌于曾经的历史,而止步于现代商业的蓬勃发展。而今的中国可以借鉴英国善于吸收外族文化并将其内化成为本土文化的智慧,将“一带一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优势。首先是海洋文明的转型。中国长久以来以内陆、农业文明为主,而“一带一路”是中国从陆上和海上走出去的绝佳通道,发挥传统陆上文明优势的同时推动海洋文明发展,从而成为陆海文明兼备的国家。其次是科技文明的转型。在沿路的铁路、航空、航海、油气管道和通信网络等组成的综合而又立体的联通枢纽上逐步建立相关的产业集群,从而带动形成建筑业、冶金、通信、物流、旅游等经济链。至关重要的一点,中国梦的实现。“一带一路”就像实现梦想的向导和通道。第一,规则的制定。中国依据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首创两条“丝绸之路”,这意味着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也达到了制定规则的水平,这也是我们开放战略达到一定水平的体现;第二,我国包容、开放传统理念的深化。我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区域合作不断加强。如2001年6月15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在“上海五国”机制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致力于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全方位合作。此后,又吸纳印度、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5国为上海合作组织的观察员国,土耳其、斯里兰卡和白俄罗斯三国成为对话伙伴国等。这些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大多位于古丝绸之路沿线,合力推进区域经济合作。

作者:付星洁 戴文仪 仇慧敏 沈卉卉 单位: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袁新涛.“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析[J].理论月刊,2014(11):5-9.

[2]马晓俐.多维视角下的英国茶文化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80-81.

第12篇

茶,于好茶之人而言,不单是杯中之物。茶可生津,其味芬芳,饮后令人神旺,旧雨新知,亲朋好友,品味香茗,谈兴自浓,可以名副其实地口角生香。这种私人之间的茶话。才是真正的赏心乐事。

Suntea学的是造型设计,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学院派。其实,她个人倒是比较学院派的,因为她认为有良好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有更高的审美高度和创造力。上班时,没有太多的野心,和所有的上班族女生一样,梦想着有自己的一个小店,过着挣挣小钱就满足、自由自在而且没有太多压力的生活。小店最好经营自己原创设计创造的东西,有一群和自己审美相似、兴趣相投的好朋友……这个梦想一直到八年前,和先生一起开设原色小茶室之后才得以实现,不过小店设计出售的却不是之前所想的生活用品。而是茶品,以及后来延伸的――茶陶。

和所有爱茶之人一样,玩茶的同时,Suntea也关注和研究茶器。建盏作为茶器的至高审美器皿,且是福建的特色文化,也当然成了她的首选。认识建盏应该是在学生时代,但真正认识它的美,却是在玩茶后的近些年。玩过众多的陶瓷茶具之后,觉得建盏的深遂内敛及精深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她,它的魅力远远超过其它陶瓷茶具。建盏内敛而朴素的特性很符合茶人,只是现代茶人的心燥了,难以发现它的美。

较之玩茶,Suntea对建盏的痴迷可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迷是在客观的、有自己独立审美及理论基础指导下的。建盏断代近千年。国内几乎找不到与它相关的资料,唯有厦大叶文程老先生的《建窑鉴定与鉴赏》可供参考,但书中说得较多的是对古建窑的认识与欣赏,对于现代建盏的描述较少。要全面了解建盏,Suntea就必须清楚建盏过去的故事、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古人的审美情趣、窑烧条件及窑烧技术。关于古建盏的一切,她都想知道……于是,闲暇之余她远赴建窑古址,找寻宋代建窑古址中的标本。对照着一些专家的陶瓷学术论文,翻出学校时的教科书,让家人从日本买回与建盏相关的资料。这个过程,收获良多,也因此结交了不少和她一样喜爱建盏、喜爱传统的中国茶文化的一群朋友。尽管大家在全国各地,但是网络的便捷使得他们可以无阻碍地交流心得,分享收藏的乐趣。

刚刚迷上建盏的Suntea时常独自一人拿着数只建盏在茶室外的小公园里,在大树下独自品赏。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落在盏上,树影随风摇曳,光在变,盏中折射出的光斑也在变……这种美带来的幸福无以言表。细细品赏着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建盏。的确令人着迷:在不同的光线下,建盏多层次的斑会折射出不同的光感。

原色的盏痴们

在原色,你会看到这样一个“怪异”的景象:几乎每个人手上都抱着一二只黑乎乎的小碗,站在茶室外的小公园,对着光,转来转去,交流着,让人觉得神秘兮兮。还是百思不得其解。一只黑乎乎的小碗,在他们眼里全是一样有什么好看的?

原色的盏痴们会告诉你,刚迷恋建盏的人们都有一种强烈的分享欲:觉得好的东西应该与朋友分享,尤其是像建盏这样“藏而不露”的魅力,定要有一位虔诚的布道者。他们的通病就是:时而拉着身边的朋友们一起欣赏,时而给他们讲建盏的故事,时而要公布自己的“重大发现”。当然这样的炽热的行为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捧场的,面对朋友的不理解或是周遭有些异样的眼神,盏痴们总会有一些失落和感叹,但他们最终会明白,一切得随缘,亦终于明白古人为何称建盏是参禅的利器。真要有一颗平静的心,才能发现它的美。这是一种心灵的修为,与茶极其相似。但是否将这种发现传达给更多的茶人,又如何传达?在相继遇见志同道合的茶友之后,他们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美好的东西并不需要刻意的推崇,自己只是很顺便地踏在了茶人与艺人的中间,自然而然地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就如Suntea所说的,有时也觉得自己像翻译,将这种美的语言解释给更多的茶人。

第13篇

我国是茶馆的发源地,历史久远,发源于唐,兴盛于宋代,随着近三十年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日益丰富,茶楼又开始在全国各地兴起,其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不仅仅是喝茶的地方,更多是人际的交往、茶文化的交流,虽然名称各异,但功能大致相同。茶馆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中国茶文化有重要贡献。

茶楼的室内空间设计是一个极为专业的问题,其内部设计、摆设等直接影响到茶楼的经营,茶客品茶的感受,茶文化发源于中国,自然茶楼的设计也应体现中式意境,当下的环境艺术设计大多舍弃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和精髓,即便少数中式设计,也仅仅是浮于形式,并没有挖掘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因此,以茶楼设计为载体,研究中式风格与茶楼室内空间设计融合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分析

1.传统建筑装饰题材与内容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题材和内容丰富,有具象又有抽象的图案形式。在官方建筑中友祥瑞、佛道等为主要装饰题材。民间建筑装饰的题材范围更大,多以喜庆吉祥、花草、故事、戏文、风俗等重要装饰题材。在保留至今的历代传统建筑装饰作品中,不但显示出中国民间艺匠的精湛技艺,而且还反映了民族风格、文化素养、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1)人物故事类

中国传统建筑木雕及彩绘中人物故事纹题材很丰富,不拘于某种形式。人物故事题材的装饰,顾名思义,其传递的信息往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中故事性的叙事因素,人们通过它寄托某种情感,从而达到教化人心的目的。以人物为主的题材有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戏曲人物、民间风俗等,其内容可分为:古代名著和民间传说的人物故事;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反映生活场景;吉祥人物如福禄寿三星、门神财神。

(2)图腾瑞兽类

在中国宫廷建筑的屋脊上,都会装饰一些神话传说中的神兽,这些神兽在屋脊上的排列有着严格的等级顺序,数量的使用则是根据建筑的等级安放,10个是最高级,但仅限于故宫太和殿,这在中国古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分3、5、7、9个。传统建筑装饰常用的动物纹样有龙凤狮象鹿鹤、羊、鱼麒麟喜鹊、蝙蝠松鼠、蝴蝶等等。这些祥禽瑞兽有的是人们信奉的图腾而被顶礼膜拜。

(3)植物类

植物题材的装饰纹样是民居装饰题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食之养身、观之悦目的植物最为人们所爱。民居装饰中植物题材居多的原因之一是古人借此托物言志,因此植物纹样所组成的图案广应用于传统建筑装饰中,常见的植物题材有梅、兰、竹、菊,卷草等。历代虽都用到植物类装饰纹样,但是每个朝代植物纹样的风格都是不同的,如唐代轻松、活泼,宋代精致、玲珑,明清华丽、优美。

(4)传统纹样类

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它和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大量的留存于器物、陈设、建筑装饰中。不但是最为普及、通俗易懂的审美对象,而且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需要和人们的观念意识。

中国古代的装饰纹样类型丰富、形式多样,不论是生活中存在的原型实物或是虚幻世界中的人物、动物形象,经过古代能工巧匠艺术加工都被发展为纹样的题材。传统纹样图案简洁大方,构图清晰,常见的装饰纹样有丁字锦、万字锦、步步锦、几何纹、回纹、卷草纹、冰裂纹、云纹、水纹以及龙纹、鱼纹等动物纹样。其中一些纹样造型形式直接从现实中提取,让人看到之后容易产生与实物的联想,这类图案可归纳为具象纹样;还有一些图案造型复杂多变,而且在生活中较难找到可以类比的原型,需要去仔细研究和理解才能明白表达的意思,所以这类图案,可称为抽象纹样。

2.表现形式

(1)木雕、砖雕

木雕是根据物体部件的结构筑结构部位,如窗户四周,天井栏杆、凉拖、斗拱等位置,表现题材众多,大多通过木和功能,采用圆雕、平圆雕、透雕、镂空雕、高浅浮雕等雕刻手法表现进行美化装饰的。木雕一般使用在建雕反映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

我国传统建筑砖雕艺术是由东周时期的瓦当发展而来,在清代达到巅峰,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砖雕指在青砖上雕刻出人物、山水、花卉、典故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砖雕通常作为建筑构件用于大门、照壁、墙面的装饰。雕刻的手法主要有平雕、浮雕、立体雕刻,砖雕艺术具有历久弥新,画面精美,立体感强的特点,因此在现代仿古建筑中也经常使用。

(2)彩绘

彩绘,在中国自古有之,被称为丹青。主要以古建为载体,其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在中国古代建筑上,如:雀替、斗拱、墙壁、天花、梁和枋、柱头、窗棂、门扇、瓜筒、角梁、椽子、栏杆等建筑木构件往往运用到彩绘。

中国古代建筑上的彩绘主要绘于梁和枋、柱头、窗棂、门扇、雀替、斗拱、墙壁、天花、瓜筒、角梁、椽子、栏杆等建筑木构件上,表现的题材、内容广泛,有花卉、飞禽、走兽、仕女、历史人物等。

(3)家具

中式传统家具给人典雅、实用的印象,并具有中华民族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一般以明代和清代的家具居多。明代家具多淳朴、简练,而清代家具更讲究精雕细刻,将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融入到雕梁画栋中,彰显出雍容华贵的祥和景象。

传统建筑装饰元素与当代茶楼室内设计的融合

1.直接选用传统装饰元素

中国传统装饰语汇极其丰富,特别以吉祥图像符号为中华文化为典型,是最有代表性的“典籍”。如:龙、凤、朱雀、玄武等图案,回纹、水纹、意纹、太极八卦、中国结等纹样,在现代设计

中通过运用新材料、简化图案、提取元素的手法,将其重新演绎。如传统建筑的窗格采用木制材料,虽然精美但是不能经久耐用,当代茶楼设计则直接采用其窗格的纹样,但使用现代材料制作,质朴的木材被金属和宝石代替,焕发出新的光彩,不失传统韵味的同时体现了现代特征。

传统装饰艺术从装饰内容到装饰技巧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当代茶楼空间的设计可以直接运用,但是根据不同的空间特点、类别需要有选择的运用,不可以随意照搬传统装饰元素,更多的是对其部分装饰图案、造型的抽象、变形,装饰技艺上的采用,以及装饰内涵、装饰风格等进行采纳。直接使用传统装饰元素要避免一味的堆砌装饰元素,避免把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装饰元素生搬硬套;还要考虑装饰对象与装饰题材在文化寓意,造型装饰、色彩装饰是否能与主题契合。

2.提取和重构传统装饰元素

在造型、图案、色彩上对传统装饰元素进行概括,运用各种传统装饰元素、传统造型、文化内涵和艺术设计法则在茶楼室内设计中,提炼、组合传统图形元素,融入现代的审美理念进行新的演绎,最终创作出符合时代审美的空间设计作品。在设计时,先抽象与变形选取的传统装饰图案使之具有现代形式感,再按照现代设计中的构成形式法则对其进行组合。设计师可以从传统装饰图案中,挑选出可以被现代设计所吸取的图案元素,将其分解成单元元素,再将其重构。这个过程并非简单机械的拼接与罗列,而是在把握对象特征、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分解-重构”。因此演绎传统装饰图案时,要充分考虑和分析原图案的形式特点、组合方式,保证提取的元素具有独立性和代表性,合理从传统装饰元素中提炼出最符合现代审美倾向的图形,从而在设计里体现出传统的味道。

探索广义的传承传统建筑内涵

作为一个设计人,当我们在谈论继承传统的时候,到底该谈论些什么,难道不发展新的东西,只讲我们的老传统吗。或许换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能让人轻松一些。那就是将传统一词的概念理解得更广泛一些,这样传统的继承就变成了一个多层面的问题。

继承传统可以是继承形式上的,中国近代时期的建筑运用大屋顶、斗拱、柱廊在就属于这一类,然而因为这些建筑元素的出现是与当时的环境、人文、技术条件密切相关的,如今时代在发展,建筑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仍旧生搬硬套这些东西,未免太过牵强。当然,这些传统形式符号在一些现代建筑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苏州园林博物馆、北京国家图书馆等,这些建筑能获得很高的赞誉,许多综合的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也可以继承传统古建筑在平面布局,构图形式。如园林造景所运用的隐喻、象征手法等就可以运用到现代茶楼空间的造景中。

继而,还有精神的领悟,即更深层面的继承。比如现代一些文化空间体现一个“禅意”,虽然空间的内容形式简单,却包含了很深的传统文化内涵,因此设计师想要更多的自由创造空间,需要对传统有深刻的精神领悟,了解其内在本身,而不在于其外表。

在当代设计界,一些日本的大师级设计师提到他们的作品创作在传统的东西中汲取灵感,如:丹下健三,黑川纪章、矶崎新等都在论文中论述过传统和创新。他们将传统和创新看的同等重要,传统在作品中以一种潜在、内隐的方式表现出来。他们很少强调形式上的继承,而注重精神内涵的传承。黑川纪章曾在论著中说“今天的东京是现代的材料和技术建造起来的,因此从外观上很难说东京继承了日本的传统。然而,日本的传统以东京人的生活方式、东京人对自然的强烈感情、东京人的秩序感仍深深地隐含在东京。

做了这些分析和比较,我个人认为“传统”存在于个人的心中,卸掉形式的枷锁,把传统看的轻松些,它是一个人内心潜在的对审美,对文化的感悟和思考,是自然形成、存在于人思想精神意识层面的。传统的形成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历经了时间的考验、世代的传承发扬,足见其极强的适应性,同时它又极具个性魅力,因地因时因人不同发展得丰富多彩。这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形成,刻意模仿或追求都会使创新离不开形式上禁锢,也会使传统失去原来的味道。

第14篇

关键词: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建筑;日本;禅宗哲学;传统美学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6)04。0064。04

收稿日期,2006―04―15

作者简介,向正祥(1964―),男(土家族):湖南保靖人,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1 引言

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作品,总会让人感觉到一股禅气扑面,如同品尝一杯苦茶,能回味出它的寒素与枯涩。着的清水混凝土直墙似乎成为安氏建筑的显著特征,他所设计的建筑独有的那种酷似老僧禅定般的纯粹素净,或许会令东方人感觉生硬,也或许会让西方人感到陌生,但它将西方建筑的豁达与东方建筑的婉约巧妙地柔和在一起,展现出日本现代建筑阳刚与阴柔综合美的奇特艺术魅力。

安藤的建筑与现代主义大师柯布相比,其清水混凝土反映出的建筑形象有着本质区别。柯布的建筑是塑性、连续、粗犷的;而安藤的建筑表现的是细腻、均质,更多的是为体现日本传统木构件之趣味(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筑墙面与日本传统木屋的纸格栅颇为类似),并且源自他的切身感受,包含着人性化的精神。故此,论及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筑时,完全可将柯布搁置一旁。安藤酷爱运用清水混凝土演绎建筑,这是因为他深刻理解其属性及其抽象的美学价值,能够赋予它一种更为精致的表达方式,尽管这种精致在历史的今天正日趋消失,但却依然能在日本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中得以幸存,这与日本的民族传统以及历史文化密不可分。

早在《源氏物语》时代,受原始的贬神论文化影响,日本人就已特别钟爱天然素材,且对材料本性的认识异常地敏感,对本身材料的开发也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禅宗哲学传入之前,日本民族就已形成极其亲近自然的传统审美观,体现在建筑上就是喜欢运用简单、素朴的材料来塑造空间,安藤正是运用清水混凝土表达着这种简单与素朴。而禅宗一经传入后和日本母体文化嫁接,大力宣扬“无处不修禅”、“粪堆里寻佛”等禅宗义理,使得任何在常人看来低微的生活琐事,都被标榜“带有禅的体验”,从而大大提升了精神境界。由此观之,日本当代涌现出的大量清水混凝土建筑,这决不仅仅是一种没有由来的审美体验,它的产生、形成与发展必定有着深层的历史渊源,这必定与日本的禅宗哲学以及传统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2 日本禅宗哲学思想

禅宗是中日两国佛教史上的一大宗派,它创于中国而后又流传到朝鲜和日本。传于日本的禅宗一派,是日僧荣西和道元分别传入的临济宗和曹洞宗的禅法。宋元时期中日僧人的频繁交流,使禅宗的影响在是利时代以后的日本迅速扩大。

禅宗哲学的主要观点:

2.1“本性是佛”说

人性即是佛性,心中有佛性,万事万物随心而生灭。“佛在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坛经・般若品》;“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古尊宿语录》卷3)。

2.2“无念为宗”说

“无念”是指心不为外物所牵,“不断在境上生心”;还要“无相”,即心中不存在任何物象,“外离一切象”。如此,则虽然处身尘世,但心中一尘不染,精神超然而自由。

2.3“顿悟成佛”说

须累世修行,不用烦琐仪式,不做财物布施,只凭自己的灵知,刹那间有所领悟,便达到成佛的境界。

总之,禅宗认为,人的心性清净空寂,心中灵明的佛性则永不泯灭,只要静悟心中佛性就可成佛。这种日本民族由来已久的禅学哲理、艺术思维及其审美感悟是相通之处,就是感性中的直觉领悟:刹那间见千古,平凡中出奇幻,自然中有妙谛,简易中含深趣。禅宗哲学揭示了在“禅定”状态中,以“直观”世界和“内省”自身的方式认知世界和人自身,基于此产生的朴素辨证思想与安藤清水混凝土建筑的精神源泉似乎一脉相承。

3 日本传统审美意识

受禅宗哲学的影响,日本传统的美学观也颇具禅意,在日本传统的艺术审美观中也相继出现了“余情”、“幽玄”、“寂”、“刹”等禅学美意识,讲求“韵味”与“余情”,注重“空灵”、“冲淡”、“闲寂”与“清幽”,试图以此来体现直觉顿悟之妙意。日本传统审美文化就是禅趣所赋予的一些独特的美意识。

3.1韵味与余情

含蓄美造就出的韵昧与余情是日本美学文化“幽玄”的中核。日本文艺审美也极其注重”余情”,这些大量反映在纪贯之《古今集序》中。众所周知,日语的显著特点,即是朦胧意味,三十一音中包含有丰富的内容,得以暗示气氛和情绪。“韵味”与“余情”也是日本中世纪歌论文化的核心。

3,2空灵冲淡与闲寂枯淡

日本的传统美学观念从中世纪开始,受禅宗意识影响而趋向闲寂清幽的禅趣。到中世纪后期,日本的能乐家们大肆倡言“枯萎风体”、“冷寂之曲”、“无心之能”及“无文之能”等空灵、枯淡的艺术美,带有浓厚的禅趣,追求圆通无碍的空寂之境,推崇的更是一种空灵素淡的“幽玄”美。蕉门俳谐讲求“寂”重视的还是闲寂清幽,以及此种“寂”境中隐现的华采,这些乃是日本传统美学文化与禅宗思潮的集中反映,日本的禅文化较之中国更加突出闲寂与枯淡。

4 清水混凝土

清水混凝土(As-cast Finish con-crete/bareconcrete)又称装饰混凝土,属于一次浇注成型,除了表面涂有一、两层透明的保护剂外,不加任何修饰,直接体现天然的表面肌理,用于建筑立面装饰显得格外的天然与庄重。它与身俱来的厚重与清雅是其它现代建材所无法比拟的,不仅能对人的感官和精神产生极大的:中击,还能传达出设计师的创作情感。这种潜在的高贵朴素看似简单,实质上比金碧辉煌更具艺术感染力,极其接近于日本的传统美学与禅学思想,无外乎日本的现代建筑在清水混凝土的应用上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日本利用现代建筑的外墙修补技术结合传统手工艺,对混凝土墙面拆掉模板后进行处理,脱膜后墙面呈现出的自然纹理在缝与螺栓孔的划分限定下,能呈现出一种特有的天然质朴与厚实,且还能借季节的变化呈现出不同气质。这种极其接近于东方禅学“无为而为”思想精神世界的建筑素材,被以安藤忠雄为代表的日本建筑师广泛融入创作,并将其发挥的淋漓尽致。

5 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筑

带圆孔的清水混凝土直墙似乎成为安氏建筑的显著外表,他的建筑多半其局部或

整体由清水混凝土构筑,且墙面不加任何修饰,依然保留着由模板螺栓留下的圆形孔洞。他就是运用这种朴素的建筑语言,巧妙地向世人诠释着日本民族的传统哲学,造就出一部“安氏混凝土美学”。在20世纪的日本,很少有人能像安藤这样将清水混凝土演绎地如此完美:

5.1住吉长屋

住吉长屋是安藤的成名作,这是对大阪的旧式住宅进行的一次改造项目。为能更好地满足当地人们生活对采光、日照、通风等条件的需求,丰富空间层次,设计中切掉了部分原有建筑,在两个大小相同的混凝土立方体间插入了一个具抽象艺术表现力的混凝土方柱。建筑外墙上没有采光,似乎就是一个封闭严实的黑匣子,但中庭为室内注入的大量光照与日光,使得室内异常地明亮。安藤的住吉长屋从表面上看,均一、单调且缺乏细部装饰,它留给人们更多地的是一种空间体验。这座建筑的中心――庭院,占据总面积的1/3,这从一个侧面向人们暗示,自然界的各个方面是住宅生活的中心,并且呼唤着现代生活正日趋消失的光、风、雨等自然物质[1]室内光线从天空渗入,落到内庭四周墙壁上留下深深的阴影,人们能通过光影的微妙变化,体验到日、月和地球的运动以及气候变化,虽说只是一个普通的庭院,它能够激发人产生出与自然界间的情感触动。安藤通过住吉长屋中清水混凝土建筑形式揭示出日本人的生活与自然(如光)共生中的亲密性,这也是禅宗哲学揭示的“以‘直观’世界和‘内省’自身的方式认知世界和人自身”的朴素辨证哲学观的主要理念。

5.2“双生观”茶室

“双生观”最初是安藤为两个兄弟家庭设计的住宅,而后改造成的一个抽象、独特,且充分继承日本茶文化的冰冷茶室。(采用混凝土这样的硬制素材建造茶室,让使用者感觉到非常紧张,这是一个茶室从未有过的冰冷)建筑外形依旧处理成单调的混凝土几何形式――通过平台连接左右对称的两个方盒子。室内从混凝土直墙上小天窗射入的光线,沿着墙面由高到低逐渐削弱,且各层光线生成的光影之变化各不相同,它们变化微妙且层次丰富。利用预制混凝土板悬梁组建的两个榻榻米房间,室内没有任何照明,仅由墙上并排的三个接地窗射入的光线会使坐在对面的客人产生强烈的苛求欲,感觉这是一个隐藏在光缝深处的专门用来品茶的空间,在这里能真正地感受到品茶的乐趣。茶道是日本人修身养性的一门生活艺术,他们为了陶冶内在的精神及培养礼让恭敬的品德,而将禅宗精神的隐逸思想融入生活。日本茶室建筑一向注重格调洗练、简约,重点突出隐逸气势,及平淡恬逸的境界。在传统的茶室中,光线经由撑张在框栅中的纸来分割,光穿过纸时在室内静静地漫散开,与黑暗混合在一起形成单色退晕的空间。传统的茶室建筑正是凭借这种感性的方式,将精细微妙的光影变化赋予室内。在安藤的“双生观”中,清水混凝土将这一切装扮地朴实无华,凭借无形的自然光力量,以禅宗心身感悟的方式将人们引入一种淡泊清幽的脱尘境界――品茶修禅。

5.3直岛当代美术馆/分馆

美术馆建筑主体采用清水混凝土曲面直墙围合成一筒柱体,顶部没有封合,不经意间形成一个圆形的天井,且随建筑顶光角度的不同而呈现出各异形态:有的可以形成完整的圆,而有的只呈现出扁的……然而,不论你观察到的形态究竟如何,在该混凝土墙体下方的水面总能呈现出一个清晰的正圆投影。安藤主要依托清水混凝土墙体来组织光、影、水这一类自然元素,无形中为凝固着的建筑赋予了自然的生命力,造就出一种奇特的动态建筑。禅宗思想尤其注重对意象思维的激发,在当代美术馆中安藤表现出对禅圆通无碍空寂之境的追求与向往,这座清水混凝土建筑向人们展现着一种空灵素淡的“幽玄”美,它抽象的几何造型,纯净的装饰语言,为人们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受禅宗“空、静”观念的深刻影响,馆中的池水也显得异常地明澈、纯净,加上倒影在文口镜水面上的实物与景象的虚实变化,构成一副空幽的图景,使得建筑的清幽与凝重、动与静能如此完美地相互综合。

5.4光主教堂

这栋建筑几乎完全由坚实的清水混凝土直墙围合,没有施加额外装饰,只是墙面开出纵横交错的两条裂缝,为空间赋予了张力,使建筑变的神圣化。室内没有任何照明设施,然而在这异常昏暗的环境中却依然能浮现出由墙面裂缝产生的“十字”光束。光在日本传统建筑中是最有生命力的,它单纯而简洁,光主教堂室内的冷灰色光调,能够为人们营造出一种沉静安宁和寂静的心境,这种情绪的纯粹和净化会使人们深刻感悟出这座神圣殿堂外部的物质世界和内在的精神世界。在一个黝黑的教堂室内,在这极其抽象的文脉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火焰般燃烧的“光的十字”缝隙,被深深切割在圣坛背后的混凝土直墙上,不禁让人感觉到它连接着另一个神秘的精神世界。安藤就是这样运用朴素、纯净的清水混凝土直墙,采用光明与黑暗对比并存的禅学理念,抽象地渲染着已被净化的室外光线,为建筑的神圣赋予了高度纯粹的艺术表现力。安藤对自己的设计解释道:当世间万事万物被光照揭开神秘的面纱时,人们便有了精神上的存在,甚至可以达到更高境界,同时亦可以成为建筑的一部分,这种看似无形胜有形的清水混凝土建筑,给人留下的印象会更加让人难以忘怀。

6 结束语

解读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筑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刹那间见千古、平凡中出奇幻、自然中有妙谛、简易中含深趣,这即是隐藏在安氏清水混凝土建筑深处的精神源泉――感性中的直觉领悟,这也是日本民族由来已久的禅学哲理、艺术思维及其审美感悟的共通之处。日本禅宗哲学揭示出在“禅定”状态中,以“直观”世界和“内省”自身的方式认知世界和人自身,基于这种认识产生的朴素辨证思想与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筑的精神源泉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与其说安藤的建筑是一部承载着日本民族传统的清水混凝土艺术,毋宁说是一部清水混凝土禅学文化。安藤的清水混凝土建筑具有的这种抽象、纯净的物质形式,给予人们无限遐想的天地,他以自己的人生观、思想素养和生活经历来塑造心目中神圣或美好的净土。他对建筑的追求与其说是美学境界,不如说是禅宗意识,它的产生和发展必定与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日本人的民族情感有着密切联系。

参考文献:

[1]姜文清.日本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P36-48。

[2]井上靖,东山魁夷.日本人与日本文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3]高宁,李卓.日本文化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4]WWW.abbs.com.cn建筑论坛

[5]吴耀东.日本现代建筑[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6]王建国,张彤编著.安藤宗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7]村上专精.日本佛教史纲[M].商务印书馆,1992.

[8]铃木大拙.禅宗与精神分析[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9]今道友伯东方的美[M].三联出版社,1997

[10]季羡林,吴亨根.禅与东方文化[M].商务印书馆,1996.

第15篇

关键词:地球与空间科学 国际合作 学术交流 引文分析 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5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3-0072-08

1 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浪潮下,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速度加快,配置更加合理,科学研究的规模越来越大,学科向着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相当多的科研难题必须通过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得以解决;同时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和交通领域的不断进步,也为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创造了技术条件[1]。因此,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成为各国政府和跨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特别在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成就辉煌,为世界科技发展史做出不朽的贡献,但由于一些近现代历史原因,中国科技发展历经曲折,而随着改革开放,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各学科领域发展迅速。英国是近代工业革命的发祥地,哺育出一大批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并奠定了近代科学和现代科学坚实的基础,为世界科学技术众多领域的发展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直至今天,英国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强国之一。由此可见,中英两国在科技文化方面可谓各有优势,同时,两国间的交流渊源已久,早在17世纪,中国的茶和茶文化传播到英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英国茶文化,对英国的社会的生活方式、精神生活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英国传教士Robert Morrison是迄今所知最早将唐诗英译的汉学家[3];而20世纪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和科学史家李约瑟则被誉为“架起中英文化交流之桥”,他倾毕生精力撰著的鸿篇巨制《中国科学技术史》为中国科技史及西方中国学的研究树立了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丰碑[4]。而近30年来,中国政府和各领域学者充分意识到国际间学术交流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与其他各国学者间的合作,英国学者也不例外,中英在各领域均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教育等领域尤为突出。

21世纪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及自然灾害问题。21世纪也是空间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地球科学与空间科学既是一门基础科学,又是一门在现代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广泛应用的科学。以地球及其远近空间为研究对象,所取得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是全人类共同点财富。现代地球科学与空间科学研究,不仅在航天、资源堪察、自然灾害的预测与防御等传统领域中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核爆监测、重大和生命线工程的选址与抗震设计、地球环境监视与预测、数字地球等新领域也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民经济和现代国防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今天,地球与空间科学已成为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其发展将对21世纪人类的生存发展、太空环境的充分利用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成为决定未来世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以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为样本,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反映两国在该领域的发展及合作情况,以期为中国该领域学科规划发展决策提供客观的分析数据支撑,同时也为中英两国该领域未来更有序的合作交流提供保障,真正使中国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说明

为充分了解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情况,以及在该领域两国的国际间合作交流情况,我们以Web of Science为检索平台,根据Web of Science的学科分类,选取了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涉及到的研究领域,并将相近领域进行归类,来分析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研究状况,从而增进两国对各自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研究状况的了解,通过加强两国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中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研究领域未来进一步的发展。这些研究领域包括:astronomy astrophysics(天文学及天体物理学)、engineering aerospace(航天工程)、geology & engineering geological(工程学及工程地质)、engineering petroleum(石油工程)、geochemistry geophysics(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geography & geography physical(地理学及自然地理学)、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地球科学综合学科)、meteorology atmospheric sciences(气象学和大气科学)、mineralogy & mining mineral processing(矿物学及矿业选矿矿物加工)、oceanography(海洋学)、paleontology(古生物学)、remote sensing(遥测技术)和urban studies(城市发展研究)。

本文的数据选取Web of Science数据库1999~2011年共13年的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图表等形式展现相关数据,具体数据包括从SCI-EXPANDED、SSCI、A&HCI(下文简称引文索引)和CPCI-S、CPCI-SSH(下文简称会议索引)中检索中英两国学者历年的发文数量和被引数量,中国分别与英、美、德、法、日这五个国家学者历年合作数量与合作论文被引数量,并就中英两国间在该领域的合作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3 对比分析

通过检索我们得到如下数据,1999~2011年Web of Science收录的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论文(包括13个子领域类)1,016,218篇,其中中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为96,656篇,占总量的9.51%,其中与国际间存在合作关系的论文有28,166篇,占中国总发文量的29.14%,合作的国家/地区达到134个,中国发文的累计总被引次数为518,308次。英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为144,956篇,占总量的14.26%,其中与国际间存在合作关系的论文有76,869篇,占英国总发文量的53.03%,合作的国家/地区达到187个,英国发文累计总被引次数为1,915,772次。

由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无论是发文量还是被引频次,英国都远高于中国;在国际合作方面,英国学者也更加积极,有超过一半的论文是通过国际合作完成的;如果从篇均被引频次上来看,英国达13.16次/篇,而中国不足英国的一半,仅为5.35次/篇;这一差距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各子领域均同样存在。因此就总体而言,中国该领域学者不仅要在论文的数量上,更要在论文的质量上得以提高;而英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研究比中国成熟,发表的论文得到更多学者的引用和借鉴,学术影响力更大。

3.1 中英两国发文量统计及被引分析

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中国学者被Web of Science 收录的文章不及英国,英国发文总量为中国的1.5倍(详细统计数据参见表1),说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英国发文量上存在着一定的优势。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信息:1999~2011年,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中国的发文量除2007年外,其余年份均低于英国。中国早期发文量较少,远不及英国,但发展速度快,与英国发文量差距日益减小,特别是在2007年,发文量到达顶峰,且反超英国;反观英国的情况,在1999~2011年13年间发文量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9000~13000篇之间(两国论文数量的年度变化趋势和比较见图1)。

众所周知,中国在古代和近代就对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不少领域都有一定的探索和研究,并涌现出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明代科学家万户、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近代地质学家李四光等都为我国乃至世界该学科领域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可见中国学者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有一定的基础,但由于近代一些历史原因导致中国没有紧跟国际科学发展的步伐,在该学科领域停滞不前,同时中国学者普遍英语水平不高,制约了在该学科领域世界顶级期刊上的。虽然初期较少,但近年来发文数量有明显的提高,与英国差距也越来越小。而英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并有显著地成就,其中不少子领域都有望达到世界最高水平[6]。通过对数据进行细化分析发现,近五年来中国在该领域数量持续保持较高水平,这得益于中国学者和政府部门对该领域引起足够的重视,举办了大量的学术会议,方便中国该领域学者与世界其他国家学者间的交流,了解领域先进知识,发表了大量论文;此外,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也是发文量增长的因素之一,近年来中国在航天工程领域的发展举世瞩目,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使得该领域的发文量也自2006年开始有了明显变化,相信随着最近神舟九号飞船的升空,中国在该领域发文量会进一步提高。而反观英国,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在科学技术各领域均有长足的发展,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也不例外,因此学科发展较为成熟,近十几年来发文量变化幅度不大。

引文是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显示出科学研究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反映出知识流动方向和渗透关系。论文被引次数的高低则反映了文章在该领域的研究影响,继而反映出该国整体的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根据项目和协议,我们对1999~2011年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领域所发表的文章同样在1999~2011年间的历年被引作了统计(详细数据见表2)。

由表2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信息:英国论文的被引总量是中国论文的被引总量的3.70倍,远高于中国,其主要原因是中国论文总量不及英国,尤其在2007年以前中国的发文量与英国相比有较大差距,虽然在2007年后中英两国发文量差别不大,但由于论文从出版到被引用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同时,文献的被引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造成了中英两国发文被引量的巨大差距。通过表1和表2我们也计算出发文的篇均被引量,该指标可以反映出两国论文的影响度差异。中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论文篇均被引次数为5.36次/篇,英国为13.22次/篇。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英国的篇均被引要远高于中国,说明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引用影响更大,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当然,随着近几年中国发文量的增加,未来阶段论文被引量势必有所提高,篇均被引也将有望得到提升。

从中英两国之间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的年度被引的变化情况和趋势图(见图2)可以看出,1999~2011年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发文被引量的差距逐年拉大,英国学者所的被引频次始终领先于中国学者,剪刀差已经形成。正如前所说,文献的被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且论文从出版到被引需要一段时间,而近几年中国在该领域论文的高产将会带来更多的被引机会,影响也将会进一步提升。此外,中国学者利用在本国近几年频繁举办学术会议的机会大量发表学术论文的同时,更应重视发文的质量,得到更多国家学者的认可,从而不断提高该领域中国学者的国际学术影响力。进行国际间学术的合作与交流,无疑是提高自身科研水平,提升学术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推动中英两国学者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合作交流,促进学科发展,从而使研究成果能够更好的造福两国人民乃至整个人类社会。

通过统计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下13个子领域1999~2011年的总发文量,发文总被引量以及计算篇均被引量我们可以更清晰的比较出两国在各分支领域的发展情况(详细统计数据如见表3)。

由表3数据我们可以对比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13个子领域中的发文总量、总被引量及篇均被引量,数据显示中国虽然在一些子领域(例如工程地质&地质学、石油工程、遥测技术矿物学&矿业选矿矿物加工)的发文量要明显高于英国,但所有子领域的被引总量和篇均被引量均不及英国。我们发现导致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在这些学科领域举办的大量的学术会议引起会议论文数量的增加,从而使得发文总量提高,但这些会议可能由于其论文评审周期短、机制不完善等原因,收录论文质量不高,因此被引量很低。这给予我们中国学者以启示:通过举办会议论文的方式促进学科交流发展,这一出发点是正确的,但与此同时会议举办方应规范会议论文评审制度,我国领域学者也必须提高论文写作质量,避免造成发文泛滥的情况。英国学者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各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目前英国在该领域发展成熟,中国则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深化合作交流必将对中英两国均具有积极影响。

3.2 中、英与国际间的合作发文量统计及被引分析

随着信息科技越来越发达,整个世界也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从而为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各国学者的学术研究不仅局限于本国,更多的会走出国门,地球与空间科学各学科领域也同样如此。表4为中英两国与国际间合作的发文量以及占对应年份论文数量的比例。

从表中数据我们发现,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中国学者的国际间合作度明显不及英国。中国在13年间共合作发文28,166篇,占全部发文的29.14%,而英国国际间合作发文总量高达78,669篇,占全部发文量的53.03%;比较中英两国历年国际合作发文比例,英国从1999~2011年比例由39.66%逐年增至64.13%,而中国该比例则变化不大;若比较中英两国合作国家/地区数量则发现,与中国存在合作关系的国家/地球达134个,而与英国合作的国家/地球多达187个,由此可见,英国学者更注重且越来越善于和世界各国的领域学者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合作。这一点同样可以从中英两国在13个子学科领域的国际合作情况中展现(见表5),除在地理&自然地理学、古生物学中国国际间合作发文占学科总发文的比例高于英国外,其他学科国际合作比例中国均不及英国,在这13个子学科领域中英国有7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发文数量超过学科总发文量的一半,由此可见在地球与空间科学绝大部分子领域英国学者比中国学者树立了更强的国际合作意识。

学术交流与国际间开展合作在当今社会已成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不可缺少的有力手段,各国都十分重视国际间交流。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国际间合作是否具有更大影响力?表6为中英两国与国际间合作论文的历年被引量统计,图3为根据表6数据所做的两国合作论文被引量的年度变化图。

由表6中的数据和图3的变化趋势我们看出由于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国际合作发文被引量之间差距悬殊,且该差距逐年增大,中国国际合作发文累积被引304,091次,而英国国际合作被引量是中国的4.28倍,高达1,301,769次,引起该差距的主要原因是英国国际合作发文量逐年均远高于中国,而论文被引是一个按年度累计的过程,因此英国学者发文带来了更多的被引机会。我们也计算了中英两国国际合作发文篇均被引频次,以此反映两国国际间合作发文的影响力,中国在该领域国际合作论文篇均被引10.80次/篇,而英国达16.94次/篇,通过该指标我们发现英国国际合作发文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引用,中国与英国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同时我们发现,中英两国国际合作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相比全部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均得以提升,且中国提升幅度更大。由此我们得出结论:通过国际合作发文可以获得更高的被引频次,这也就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国际合作性论文具有更高的学术影响力。尤其对中国领域学者来说,通过国际合作交流可以缩小与领域强国之间的学术差距,通过百家争鸣,才是科学进步的重要保障。因此,中英两国都应该紧紧抓住合作的机遇,不断深化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以提升两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同时也可以促进世界科技水平进一步发展,从而更好的造福人类社会。

3.3 中英两国之间合作分析

随着资源、能源、环境等问题成为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话题,人类活动已经开始对地球产生一些不可忽视的影响,甚至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生存。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21世纪地球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许多地球科学问题的宏大空间尺度和漫长时间尺度要求国际地学界的广泛合作研究,最近50多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合作计划日益兴起,从50年代的国际地球物理年计划,到后来的国际岩石圈计划、国际减灾十年计划、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大洋钻探计划和日地能量计划等。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通过与发达国家合作,借助他们现有的科学技术,可以加快实现中国的科技现代化的梦想,从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和提升自身在本地区的影响力[7]。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主要的五个发达国家,他们的科技发展水平不容小觑,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各领域研究成果颇为丰富,而英国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世界最一流的高等教育水平,特别是其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在地球与空间科学相关领域的科研实力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顶尖水平[8]。

为此我们检索了1999~2011年中英、中美、中德、中法、中日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的合作发文量,以及历年发文的被引量(见表7-表11,中国存在合作关系的主要国家的数量及比例见图4)。

可以看出,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按合作发文数量统计,与中国合作的五个国家的排名为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其中与美国合作数量最多,高达12514篇,占中国全部合作发文的份额的近一半,几乎与中国与其他四国合作数量的总和相持平,而中国与其他四国合作数量差别不大,保持在2000~4000篇的范围内,这说明中国学者尤其偏爱与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进行学术交流,而中英在该领域合作数量虽然不多,仅高于中法合作发文数量,但被引总量名列第三,仅次于中美、中德合作发文被引量。这一点同样可以由表12看出,该表为我们清晰展现出中国与五国合作发文的篇均被引量。

在中国与五国的合作中,中美虽合作发文量最高,篇均被引量却最低,仅12.24次/篇,而中法合作发文量最低,但篇均被引最高,达16.57次/篇,可见美国虽然是科技大国,但在与中国的合作进程中发文质量不高,没有得到更多领域学者的认可,而中法合作论文少而精,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正如前所说,中英合作虽然数量较少,但被引情况有所好转,且篇均被引13.35次/篇,处于中游水平,且自1999年至2011年一直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发展势头良好,未来两国可以通过互派学者访问、举办学术会议等多样化的交流活动,深化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共同提升两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相信中英两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合作无论从发文数量还是篇均被引量都将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由地球与空间科学中13个子领域分别来比较和考量中英两国的合作情况(见表13)。从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地球与空间科学各子领域中,中英合作发文量占中国国际合作发文的比例更高,这说明在国际合作发文量不及英国的情况下,对中国学者来说,英国该领域学者是他们很好的合作伙伴,而由于英国发文量较大,且与欧美合作更加频繁,因此中英合作发文在英国显得微不足道。在这13个子领域中,中国与英国在天文学及天体物理学、城市发展研究等领域比与其他四国往来更密切,合作更多,而在遥测技术领域, 中英两国合作发文量无论占该领域中国国际合作发文比例还是占该领域中国总发文量比例都是最低的,地球与空间科学学科开展合作研究,对两国该领域的发展均具有积极的影响,两国要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科合作的深度和全面性,对中国学者来说,英国成熟的学科技术值得借鉴,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对英国该领域学科来说是良好的“催化剂”。

4 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研究与英国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中国正逐步取得发展,且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因此中英两国需要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提升学术影响力,结论与建议如下:

(1)1999~2011年这13年间,中国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发文总量与英国有明显差距,虽然中国古代及近代在该领域卓有成就,但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以及中国学者英语水平限制了其被web of science收录的论文数量偏少,起步较晚,同时我们也发现随着最近几年中国学者和政府部门的重视,举办了大量的学术交流活动,促使发文量有明显的提高,并从2007年起发文量开始与英国齐头并进,这说明中国在该领域具有大量的研究人才和良好的发展潜力,而英国在该领域发展较为成熟,一直保持较高发文量。

(2)中国在该领域的被引次数与英国相比,同样具有较大差距,这一方面是由于发文量本身存在差距,另一方面也存在科研背景、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作为崭露面孔的科研新生力量,若想在国际上取得更高的学术地位,需要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两手抓,不仅要注重论文的数量,更要注重提高论文的质量,这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本国的学术影响力。

(3)在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方面,英国比中国更加积极,无论是合作发文数量、合作发文国家/地区数量还是和五个国家合作发文的数量,英国都普遍高于中国,中国该领域学者在未来的科学研究中应更加注重学习和吸收各国的先进技术,充实自己的科学研究,这对提升中国在领域内的学术地位起着重要作用,而英国在不少子领域具备世界领先水平,必将成为中国学者合作交流的主要对象。

(4)通过国际间合作交流而发表的论文更能得到该领域学者的认可。数据显示,无论是中国还是英国,与其他国家学者合作发文的篇均被引次数均高于全部发文的篇均被引次数。因此,加强各国学者间的学术交流是提高学术影响力的有力措施。对于我们中国学者而言,加强合作,优势互补,缩小与技术领先国家的差距,才能真正在该领域获得更大突破;同时在进行学术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应该局限于本国周边国家,更应该开拓视野,吸取各国的先进技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科研融合。对于英国方面而言,则应该抓住中国处于科研上升期的机遇,发挥中国具有最广大科研人才资源的优势,积极与中国开展这一领域的科研合作,进一步提升发文量和国际学术地位。

参考文献:

[1]单玉丽,苏美祥. 全球化视阈下的国家科技合作与我国对策[J].亚太经济,2011,(6):134-139.

[2]乐素娜. 中国茶文化在东西交流中的影响—以英国茶文化为例[J].茶叶,2011,(37):121-122,126.

[3]江岚,罗时进. 早期英国汉学家对唐诗英译的贡献[J].文学研究,2009,(03):33-42.

[4]肖朗,施峥. 李约瑟与近代中英文化教育交流[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3):5-14.

[5]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EB/OL].[2012-09-05].http:///Index_xygk.asp.

[6]J.C.R. Huntand, A.J.Coates. Developments in space engineering and space science[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 Of The Royal Society A-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2003,361(1802):20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