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汽车工业 重要性
一、引言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开端要追溯到20世纪九十年代初,源于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八五期间,我国政府特地将电动汽车正是列入了国家攻关项目,受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八五期间我国攻克了核心的电动汽车生产技术,达到了世界级先进技术水平。九五期间我国将电动汽车纳入到国家科技工程项目中,研究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实施问题,十五期间又列入了“863计划”,最终电动汽车产业化获得了实质性的成果。2006年后,国内大型汽车生产企业开始将电动汽车投入到商业化的生产和运作中去,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开始大规模进入到市场上进行销售。从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来看,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得到快速的发展,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是最为直接的推动力。
二、重要性的原因分析
自从20世纪九十年代初之后,我国之所以大力扶持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对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性,具体而言,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是我国汽车工业能否实现真正腾飞的关键所在。为什么新能源汽车对我国汽车工业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呢?下面就结合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实际来分析原因。
(一)经济转型
过去三十多年间,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万众瞩目的成果,经济建设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中的弊端开始渐渐凸显,比如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产能建设低水平重复、生产资源严重浪费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持续、健康和有效率地发展,因此经济改革和经济转型势在必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号召各行各业都要逐渐地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资源配置;社会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大力扶持和发展低耗能高产值的行业,淘汰高耗能产业。无疑我国传统的汽车工业属于高耗能粗放式的制造行业,而新能源汽车很明显更为节约生产资源,更不易造成浪费。因此我国汽车工业要想实现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调整,必须依赖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与生产制造。
(二)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以及人民消费能力的提高,我国汽车保有量逐渐递增,至2011年6月底,有数据显示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了2.17亿辆,其中汽车9846万辆。另外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巨大的消费需求,我国汽车消费量将只增不减,汽车产销量也将再创新高。在我国汽车行业不断繁荣发展的进程中,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凸显,成为了限制我国汽车行业实现更高发展水平的最大瓶颈。众所周知,传统汽车的动力系统依靠汽油、柴油等不可再生能源,我国汽车消费量激增加快了这些能源的消耗,一来虽然我国石油资源储备总量丰富,但人均拥有量严重不足,石油资源消耗过快必然加剧已经客观存在的能源危机,使得我国能源生产和供应更加紧张。二来为了保证居民对能源的需求,我国加大了石油等能源的进口,随着供需缺口的扩大我国能源特别是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我国的经济和政治安全将受到越来越深的威胁。另一方面汽油以及柴油的使用量剧增,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空气污染又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环境污染危机。为了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威胁,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汽车工业必须寻求突破,以更为清洁干净的可再生资源来代替传统的石油资源的使用,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
三、重要性的体现
出于经济转型的需要,以及为了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状况,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实现真正转变和腾飞的必然选择。那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又是如何促使我国汽车工业实现腾飞的呢?下面就简要说明新能源汽车对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性的体现。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我国汽车工业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有利于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自主汽车品牌。由于我国传统汽车行业起步较晚,发展水平总是落后于西方国家,直到至今外国品牌以及中外合资品牌占据了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大部分份额。然而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我国的研发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我国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储备丰富,同时拥有资源和技术两大发展优势,我国新能源行业比较容易构建竞争实力雄厚的品牌,从而增强我国汽车行业的总体实力。其次,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将有助于实现新能源应用的普遍化,从而大大地降低消费者使用汽车的成本,直接增加汽车的市场需求量,国内汽车市场需求的推动又反过来促进汽车工业往高层次发展。最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有利于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汽车工业的生产效率,从而促进企业工业生产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降低我国汽车工业的平均生产成本,加快汽车产品更新以及加快汽车行业的周转速度,从而降低汽车行业生产经营的市场风险,扩大利润空间。
【摘要】能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新能源的开发是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本文简要分析了金融支持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我国新能源产业与金融支持存在的题,并提出了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策略。
【关键词】金融支持;新能源;新能源产业;重要性;策略
一、金融支持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第一,金额支持可以促进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发展,提高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金融支持主要指政府与金融机构运用各种金融手段等对某一区域内的产业进行一定的调节,金融支持在新能源产业中的运用可以增加新能源产业的投资,促进资金的合理利用。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普遍面临资本不足的问题,金融支持可以增强我国新能源产业资产的流动性,满足新能源产业大规模技术创新对资金的需求,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发展。
第二,金融支持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证,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金融支持可以降低投资者信息获取与交易的成本,降低资金流动的风险,改善投资者与生产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吸引较多的投资资金,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此外,新能源发展的创业阶段与成长阶段资源来源较少,需要依赖外资融资,而金融支持拓宽了新能源产业的融资渠道,增加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资本量,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
第三,金融支持可以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强,且为国家提供了较多的税收,产能优势明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而金融支持促进了我国新能源产业投资主体的多样化,有利于提高新能源企业人员的科研能力,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从而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我国新能源产业与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缺口严重
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加大了对新能源行业的资金投入力度,我国新能源产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面临严重的资金缺口问题。一方面,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节能意识较为薄弱,对我国新能源产业资金投入问题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我国当前的新能源金融支持制度不完善,信贷体系较为复杂,导致我国新能源产业信贷困难,资金缺口严重。
(二)科技研发力度不够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虽然我国当前在新能源金融财政投入规模方面处于世界的最前沿,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科技研发与技术支持成本过高,技术力量较为薄弱,且国家对我国当前新能源产业额发展缺乏有效的宏观指导,科研成果较少,新能源科技无法充分为生产力服务,制约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由于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其利润的获取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缺乏完善的风险保障机制,影响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也是我国当前金融支持与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据了解,国家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金融支持主要体现在风力发电方面,而对风能以外的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其它新能源缺乏有效的支持政策,且资本市场不完善,缺乏科学完善的激励政策,金融工具创新能力较差,导致我国新能源产业融资方式较为单一,在获取银行贷款方面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影响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三、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策略
(一)坚持新能源产业的战略地位
政府及其金融机构应当注意正确认识新能源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意义,明确我国当前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金融支持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加大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改善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投融资环境,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等方式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可以从行政审批程序等非经济方面入手,确保扶持政策执行到位。
(二)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资金来源问题是制约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注意放宽对资金投入的限制,适当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针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规划,向社会公开招标,遵循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鼓励民间资本流向我国新能源产业,对部分参与低碳金融项目的民营企业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此外,金融机构还应当注意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之间的密切联系,引进境外资金、境外新技术以及大型新能源项目。
(三)注重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因此,政府在引导金融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时应当注意合理利用金融资金,加快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金融支持,通过大力研发核心技术来降低成本,促进新能源产业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此外,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还应当注意扩大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通过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供补贴等方式来促进新能源需求的增加。
四、结语
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正面临市场狭窄、成本较高、新能源价格形成机制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金融支持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探究有利于促进我国更好地开发新能源,解决我国新能源产业与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因此,政府与金融机构应当注意坚持新能源产业的战略地位,拓宽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资金来源渠道,注重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创新,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严俊杰,石琼.湖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北方经济,2016年05期
关键词:电力新能源 生态环境 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a)-0066-01
近年来,各行业飞速发展对于我国电力能源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生态资源环境问题的恶化,电力新能源的研究与发展给社会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方向,逐渐成为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研究的重大课题。但就我国电力新能源发展的现状来看,诸多不完善因素给电力新能源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严重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主要研究电力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性,并分析我国电力新能源重要性和现状,探讨我国电力新能源的发展战略,为我国在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1 电力新能源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是极快的,而且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仅直接拉动了相关产业的进步与发展,而且还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因此,发展电力新能源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增加能源供应意义重大。总体上看,电力新能源对生态环境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解决能源危机。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能源的需求量一直呈现出上升的发展趋势,能源结构也是不断的完善。电力新能源作为一种能源,在较短的时间内是很难占据我国主要的能源市场。但是电力新能源所呈现出的巨大优势与潜力,却是有目共睹的,电力新能源的利用,可以有效的缓解我国煤电紧张的状态,进一步解决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而导致的能源危机。
第二,有利于节能减排。电力新能源的崛起,直接导致的结果便是石化能源利用率的降低。举例来讲,电力新能源的利用,会使得非法小煤窑的开采量极大的减少,进而对于小煤窑周围的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再举例来讲,电力新能源的利用,火力发电越来越少,使得大气污染的程度越来越低。
第三,满足生态环保。目前,对于我国生态环境污染带来影响的主要是煤炭发电以及冬季北方取暖,这是造成环境污染极为重要的因素。其中,造成大气污染最严重的要数电力生产。通过开发电力新能源不仅可以极大的满足人们的电力需求,而且还可以提高环境的质量。因此,发展电力新能源已经成为今后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 电力新能源发展现状探讨
电力能源是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电力能源结构的调整,对我国能源体系进行重组,促进我国能源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今后我国新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就目前我国电力新能源发展现状来看,电力新能源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我国电力新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研究。
第一,我国的风电数量上看是比较多的,但是从规模上来讲,电网规模偏小,电网的顺利运行需要依靠更高电压的支持,才可以实现远距离运输。但是由于经济成本和电网技术问题,这些都给我国的电力新能源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第二,尽管我国目前在风力发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风力发电规模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规模的增大又使得系统调峰调频出现问题。众所周知,我国的系统调峰主要是依靠煤电,通过大力开发新能源,使得社会对电力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给我国在系统调峰调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太阳能发电缺乏社会支持。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能源,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太阳能发电还处于起步阶段,仍然还没有被广大的社会人士所认识和重视,因此太阳能发电缺乏社会支持。另外,新能源核心被国外垄断,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技术从一定程度上看是国外技术的“代工”,仍然还是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持。
3 我国电力新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针对目前我国在新能源开发以及利用方面的构思以及设想,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了几条发展我国电力新能源的战略。
第一,开发燃煤发电技术。今后我国在发展燃煤发电技术方面应该努力做到主要以高效低排为核心,严格的按照我国的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的规章制度进行,同时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在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进而提升本国燃煤发电技术。
第二,大力发展水电。水力发电也是我国发展新能源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在实际的水电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到水电工程建设以及水库移民、周围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对这些因素充分考虑的基础上发展水电,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三,大力发展核电。根据中国现有的核电技术,想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核电产业,要求必须达到规模化应用,保证核电的正常持续运行。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核电科技和产业体系,强化大量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完善科技与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提高我国核电开发以及利用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就我国现状来看,能源问题越来越突出,制约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行,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尽管我国在开展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做出了重大的突破,但是在实际的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中,还是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注意。为此,我国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研究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创新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策略,为我们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坤云.论电力新能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2).
[2] 连杰,王璐.新时期我国电力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策分析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1).
关键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教学
社会发展需要资源与能源的支持,但经过多年来开采与发掘,许多传统能源已经陷入紧缺的境况,加之传统能源的污染性,人居环境日渐恶劣,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迫在眉睫。我国目前能源发展已经步入稳定上升时期,高校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的重要性越来越大,然而这一课程的设置却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落后于其他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不明确的课程内容设置阻碍了课程教学的进步,加之对该课程的科研实践与理论探究结合较弱,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教师应当明确该课程的重要性,用发展和探究的眼光看待,从而找到针对性的改革方法,提高课程的有效性。
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教学的现状
1.人才培养模式较为落后
就目前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教学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较为落后,近年来虽然许多高校增开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专业,但主要以核能相关专业为主,如核物理、核工程与核技术等,不仅如此,一些高校虽然增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但这些课程大多是基于原本能源基础课程之上的选修课,作为新能源课程的补充教学,缺乏针对性,使得课程内容的设置缺少科学性,专业性也不够强,与国家对这一方面人才的需求不匹配。
2.课程内容设置仍不明确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的设置应紧密结合人才的培养目标,在着重介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开生物质能相关内容,而当前我国高校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课程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片面,重点普遍都放在对传统能源的升级改造方面,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比较片面,缺乏时代性和前瞻性,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对能源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但这种缺乏专业性特点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内容设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能源专业人才的进步。
3.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低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对于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在世界范围内新能源的研究有条不紊,但新能源的教育教学方面却还跟不上时代进程,我国高校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的教学仍然以理论为主要讲解内容,非常缺乏与实践的结合,使得学生常常熟知理论知识却难以进入今后工作的实际应用,对该课程的有效性和未来发展十分不利。
4.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教学开展优势及其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当前能源消耗是世界所面临的问题,如果依靠现有不可再生资源,在未来的几十年乃至几百年可能会造成资源干枯,人类也将面临巨大的灾难,因此,为了避免这个问题,需要不断地研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而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人才,应积极开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引起学生对能源的重视。另外,系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教学开展,可以通过系能源代替原有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使用,而且这些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其中太阳能产品如:太阳能热水器,不仅节省了大量的电力能源,而且相比于电热水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未来的发展中,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未来工业、农业、电力等多个行业发展中势必会起到至关重要的效果。
二、针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教学现状的改革方法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人才培养模式落后的问题,首先就是要进行创新,不仅要创新培养模式,还要创新培养目标,设定更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在这一方面,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教学应当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提高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避免片面而短期的课程设置,对于一些专业水平较强的高校及专业来说,新能源课程不应局限于选修课,而是要增开到必修课当中,让学生充分而具体的学习,掌握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之间的过渡,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的专业性人才。
2.明确课程专业特点
少数高校开设了风能、动力工程、太阳能、光伏等相关专业,这些新能源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仍然不完善,有关生物质能的专业也少之又少,能够招收新能源专业学生的院校也较为匮乏,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进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教学时应当明确这些专业的课程特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例如,对动力工程专业学生教学时,着重讲解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紧密结合培养目标,这一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通常会从事技术研发工作,因此,学生对这一课程的知识体系构建才是该专业的核心教学课程内容。例如,可以根据学校课程实际发展情况,适当开展如半导体物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比较基础的一些课程,并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基础课程之后,才能继续进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专业课程的学习,这样保证学生在掌握基础原理的基础上,对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理解更加深入,易于学生对新型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创新。
3.加强科研实践结合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重要标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加强科研实践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加入与节能环保有关的工程实践,并在实践的环节中导入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全新的科研成果,让学生根据科研成果深入探究该课程的内涵,掌握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产生与转化过程,全力探寻提高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转化效率提升的有效方式,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逐渐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
三、结语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是顺应我国发展需要而增设的高校课程,能够为国家输送这一领域的高素质人才,而这一课程的教学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高校与教师应当协同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课程的专业针对性,进一步加强科研实践与基础理论的结合程度,保证该课程开设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张巧杰,白连平.“新能源导论与创新实践”教学体会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 2013(27).
[2] 康重庆,杜尔顺,张宁,陈启鑫,黄瀚,伍声宇.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综述与展望[J]. 南方电网技术. 2016(03).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市场培育
前言
就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发展来说,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就要积极借鉴西方国家中的市场发展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现阶段中我国自主开发的产品已经逐渐进入到了市场中,不仅可以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同时也可以为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技术创新的内容以及对市场培育的作用
1.1 技术创新的内容
第一,我国的关键零部件技术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在纯电动车领域,我国的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技术以及动力系统集成技术都获得了突破。第二,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产业化以及整车研发进程推进有序。在电动车整车技术层面,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同时掌握动力系统、燃油电池、纯电动、混合动力技术。国内企业加强了对于系列化产生的开发不,并且取得了良好成果。第三,我国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标准以及嗜氡曜家丫开始逐步的完善,同时构建了有效的产品管理体系和法规。
1.2 技术创新对市场培育的作用
第一,可以满足相应的需求,促进新产业的发展。从理论的角度上来说,进行创新其实就是要做好技术研发以及规模化生产等工作,并将所研究出的成果推向市场中,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因此,在创新阶段时就要从市场需求上出发,挖掘出市场中的潜在需求。从促进需求的角度上来说,进行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满足创造出新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将潜在的需求转化为实际的需求。如节能环保技术以及新能源技术等。此外,进行技术创新还可以借助技术改造等来满足需求的规模[1]。第二,促进产业技术发展。随着能源问题的不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在这一发展趋势的影响下,风电、太阳能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加之关键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成本上有了一定的降低,这样也就提高了市场竞争力。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全球现在正在兴起一场以绿色低碳为代表的能源革命,尤其是在医药、工业以及农业等领域中尤为突出。
2 完善政府中的扶持政策
对于我国现阶段来说,就要不断完善政府上的扶持政策,真正认识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就目前来说,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出现了逐渐降低的现象,这样也就成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实现快速发展的基础。且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不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设计与生产等方面上都存在着成本相对较高的特点。加之在后期阶段中需要更换电池等而出现了费用上,也使得许多的消费者逐渐放弃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法关注度与购买力。一些发达国家中,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过程中,就制定出了政府扶持的政策,这样也就包含了整个汽车产业。但是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我国在这一层面上却还是关注示范运行整车等方面,这样也就降低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政策的扶持。为了满足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实现快速的发展,我国政府方面就要及时做好改革与创新工作,制定出完善的扶持政策。另外政府部门还要对新能源汽车整个行业链提供帮助,通过加大政府补贴以及优惠政策等来降低成本上的投入,保证新能源汽车产业可以实现快速长远的发展[2]。
3 保证汽车产业市场划分准确
就目前来说,我国现阶段中的新能源汽车在发展上受到了自身技术性能以及价格等方面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以及适量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就要及时做好调整工作,通过从自身的实际情况上出发,做好市场的划分与研究工作,挖掘出市场中潜在的消费者。为了保证消费者可以进行购买,企业方面还要对消费者提供出相关的优惠政策,以此来吸引消费者、如补贴以及签售后服务合同等。在现阶段中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划分为公共服务用车市场、汽车租赁市场、公务车市场、出租车市场以及集团用车市场。所以新能源汽车企业就要大力推广汽车租赁服务,在适当的范围内来运用新能源汽车,通过将租赁汽车的消费者转变为具有购买能力的消费者,以此来保证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规模,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3]。
4 尊重发展的规律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就要坚持从汽车产业市场的发展规律上出发,真正做好每一个环节,保证发展的效果。对纯电动汽车实现跨越发展,这样也就忽视了混合动力车的重要性,但是也限制了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加之认识上的不足,使得纯电动汽车的电池以及电机等方面技术上受到了影响,这样也就影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因此,在是中想要转变这一现象,满足我国新能源市场的发展需求,就要积极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尊重市场发展的需求,先发展好混合动力技术,通过不断的推广与运用来提高发展的效果。
5 建立出完善的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市场的不断发展,还应当要认识到不能单纯依靠政府上的资金补贴,同时还要借助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来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如果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单纯依靠政府上的补贴,并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等来进行保护,很容易造成汽车企业出现研发动力不足等现象,这样也就出现了技术垄断等现象。但是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影响下,不仅可以将企业中的销售与生产区开来,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中的研发力度,不断创新技术,保证企业可以生产出质量高、成本低的产品,这样也就满足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其次,是要借鉴发达国家中的成功经验,通过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法律法规,以此来对传统的模式进行创新。尤其是对于汽车尾气的排放等方面上,还要做好严格的规定与要求,这样才能吸引消费者的目标,主动的购买新能源汽车,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快速发展[4]。
6 做好宣传工作
对于企业自身来说,也要积极主动的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宣传,真正做好消费者的引导工作,促使消费者主动的选择新能源汽车。可以说新能源汽车属于一个新兴的产业,虽然国家与政府等方面已经认识到了重要性,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与支持,但是在消费者的层面上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所以政府与企业之间就要做好联合宣传工作,不断扩大宣传的范围,以此来帮助消费者了解新能源汽车,掌握其性能,明确安全性,产生出购买的欲望。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工作中,我国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政府上的扶持力度,同时还要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的发展上出发,完善相关的体系,满足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姜江,韩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培育[J].改革,2011(07):57-63.
[2]刘海红.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培育[J].山东工业技术,2016(24):86.
新能源商机
任东明分析说,中国现在整体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占不到10%,这意味着还有很大的投资空间,电网是一方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设备研发是另一方面,还有一块比较容易忽略的地方,就是新能源风电转换的检测设备。这是目前中国还没有建立起来的一个产业。面对机会选择,任东明强调,有关融资、设计、技术、人员的风险,企业一定要首先自我评估,上下游配套,做好足够的心理预测,才能更好地把握行业前景,也才能更有针对地引进国外投资。
在新能源的投资看点上,史利民进一步补充说,除了各国对风电的持续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太阳能热水器也是很多企业可以继续进入的领域。史利民告诉记者,中国的太阳能热水器年生产能力达到2300万平方米,使用量达到1.2亿平方米,是世界上使用面积最大的。同时,中国还是世界第一大光伏电池的生产国,光伏电池年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千瓦。这些都为新能源的开发投资孕育了很大商机。
投资利好
山东东营国际新能源基地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投建之中。今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海南厅,山东省东营市人民政府与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签署了东营国际新能源产品及装备制造基地策划协议,标志着黄河三角洲新能源开发计划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东营经济开发区投资促进中心的王克强认为,东营市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资源丰富。近年来,东营市以东营经济开发区为主体,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投资热情依然不减。王克强高兴地告诉记者,东营新能源现在的订单已经接到几年以后了,发展态势良好,目前没有感到任何的经济压力。这除了和东营地处黄河三角洲中心的优越地理位置相关之外,还因为新能源投资是目前最活跃的产业。
王克强告诉记者,现在的新能源投资正面临一个很大机遇。一方面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鼓励,一方面绿色GDP增长的需要,还有随着新能源产业链的逐渐完善,来自原材料、人力成本的投资成本总额都会有一个预期的下降,这些都是吸引投资的利好因素。
两位数上升
新能源投资开发带来产业转型升级,这对投资商的回报十分巨大。随着各国对新能源支持力度的加大,未来新能源产业在进入规模性生产后将带来价格的下降,与高价的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相比,也将更具竞争力。
欧洲新能源委员会政策官员称,全球新能源市场到2050年可以增加两位数,代替当今矿石燃料工业规模。由于经济规模,新能源如选址好的风能已经能与常规能源竞争。从2015年往后,他们可以确定各个行业的新能源将会成为最有效能源。这些都极大刺激着投资商们从事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欲望。
1、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背景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速,能源的消耗不断增长,传统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面临着枯竭,并伴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新能源作为一种高效率、低污染的产业迅速发展起来,研究新能源技术、发展新能源产业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出路,也是各国应对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发展战略之一。
新能源产业的发起源于对新能源的发现与应用,所谓新能源,即还处于开发阶段或研究阶段的不同于传统能源的新能源,如太阳能、核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等。煤、石油、天然气等普遍开发利用的能源产业称为常规能源产业,而太阳能、海洋能、风能、核能、潮汐能、地热能、沼气能等新开发利用的能源产业就称为新能源产业。史及伟(2007)指出,新能源产业是高新技术发展的支柱,其标志产业是核聚变应用和太阳能应用产业,可望使人类进入无限能源时代[1],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新能源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新能源产业更是被很多发达国家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据国际能源署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激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2]。虽然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起步比较晚,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但近年来对新能源产业的重视也十分明显。李廷(2011年)就指出,我国现在有超过一半的省份在打造新能源基地,上百个城市在做新能源发展规划[3],可见新能源产业在我国的未来十分具有前景。
2、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的能源资源较为丰富,但我国的能源消耗也十分可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认识到新能源的重要性,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力开发新能源,为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在规模、技术、收益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2009年,我国已达到年产400×104kw光伏电池的能力,成为世界第一大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4]。据2013年中国风电发展报告统计,至2012年底全国(不含港澳台)累计风电装机保有量5374台,累计装机容量7532.4万千瓦。2009年年底,我国新能源的年利用量总计达到2.58×108t标准煤(不包括传统方式利用的生物质能),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34%,总体来看我国的风电产业已初具规模,提前进入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阶段,太阳能光伏电池产品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已经基本步入轨道,目前国家依然在大规模的投资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的技术也不断得到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
二、四川省新能源产业政策
1、四川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
四川省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增长均十分迅速,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能源的生产从2005年的8301万吨标准煤上升到2010年的11691万吨标准煤,能源的消费从2005年的9073万吨标准煤上升到2010年的15013万吨标准煤[5]。可见,四川的能源生产能力依然存在着巨大的供需缺口,平衡能源的供需问题对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发展新能源产业、保障能源有效供给也成为了四川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四川新能源产业起步比较晚,相较于传统能源并不具有竞争优势,但是四川在新能源发展上具备一些其他地区没有的优势。在核电发展上,四川目前已形成规模较大、体系完善的核工业专业队伍例如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西南电力设计院、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在太阳能产业上,四川被称为了“中国西部硅谷”、“光伏第一省”,具有丰富的资源条件,而总面积约30.3万平方公里的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具备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此外,四川还具有丰富的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资源,具备了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基本条件。据统计,2008年全省累计水电发电量842.85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68.05%;沼气建设则一直在全国位居前茅,累计新建沼气工程1701处,总容积43万立方米,年处理畜禽粪污能力达1151万吨;太阳能发电材料方面也初具规模,形成了以天威新能源为龙头,以阿波罗太阳能、成都光电、碧晶科技、新光硅业等为主干,以南玻集团光伏特种玻璃、川开电气设备、建中蓄电池等为配套的规模将近100亿的太阳能产业集群3。总的来说,一方面四川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十多年的西部大开发,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上已经初具规模,但另一方面,四川省目前的新能源产业比较分散、规模较小,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在未来保持新能源的持续稳定增长、扩大新能源产业规模是四川省目前面临的难题。
2、四川省新能源产业政策
我国最早是在“七五”计划中明确提出发展新能源,指出改善能源结构、提倡能源的多元化生产,在资源条件好的地区积极搞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四川省也响应中央号召,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四川省“十二五”规划中又指出:“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发展核岛系统集成、核岛和常规岛设备、核燃料元件等关键部件,大功率风电机组,生物质能发电成套设备。加快发展多晶硅、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大容量储能电池、动力电池。积极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建设国家重要的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为四川省新能源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川省发展新能源的政策依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等国家提出的指导性法律法规,以及在四川省提出的包括了《四川省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办法》、《四川省实施办法》在内的一系列地方法规,数量较少,内容还不够完善。总体来说,四川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实施主要来源于国家出台的相关战略政策,还处于一个“空架子”的阶段,并没有提出比较具体的政策措施方案。
3、四川省新能源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的新能源产业管理机构
从数量上、质量上来看四川的新能源产业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在政策体系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新能源产业缺少一个统一管理的机构,无法进行统一协调,容易出现多头管理的现象。对一个成熟的产业,应当围绕这一产业形成一套完备的管理机制,从规划、投资、建设到管理进行统一协调。
(2)新能源法规政策体系有待完善。
一个成熟的产业往往围绕其发展有一系列的法规政策,而对于新能源产业,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是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出的一部框架性法律,没有具体的、完善的配套细则与实施条例,地方上出台的政策措施也数量不多,不够完善,使得新能源的相关部门和企业无章可循,在管理上不能形成权责分明的管理制度,无法适应新形势需求,这也是目前全国各地的新能源产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成为当前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3)财政投入机制不完善。
虽然四川大力执行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投入,对各项国家级重点项目开发大力扶持,并针对新材料产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补助政策,但执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产业的发展依旧处于瓶颈阶段。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一套统一的、系统的财政运行机制,导致政府即使年年加大了投入却始终没有获得成效,产业发展始终显得投资不足。目前四川省急需一套包括目标机制、竞争机制、融资机制、补偿机制、交易机制、管理服务机制等在内的一系列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运行机制,以此来避免无序发展短期发展恶性竞争和单一发展[3]。
(4)缺乏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四川省目前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主要集中在加大投资力度上,但对于投资用于技术创新的这一部分应达到多少则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四川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创新缺少动力,缺乏核心技术。一味的使用国外过时的技术或高价购买引进国外专利不能体现新能源发展的优势,而技术研发是一项投入高、见效慢的工作,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三、新能源产业政策国际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新能源产业起步较早,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政策体系,美国、日本以及澳大利亚比较具有代表性,对我国新能源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总体来看,世界各国对于新能源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几点:(1)完善的法律法规;(2)财政支持;(3)注重科技创新。
美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一早就认识到了能源安全问题,在50年代就建造了第一座核电站,到了70年代,“石油危机”更是促使了美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在的美国已经迅速将新能源政策提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为鼓励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壮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1、财政支持
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各种税收优惠和消费补贴如生产税收减免、消费税减免、个人所得税抵扣等,为新能源创造市场空间。具体的方式包括了生产税收减免、消费税减免、个人所得税抵扣等。例如1992年《能源政策法案》提出了生产税收减免政策,规定政府在风电机组投入生产的最初10年内提供1.5美分/kwh的税收优惠;2010年,美国对采用新能源建筑技术的房屋主人实施所得税抵扣;通过发行债券融资的方式,为住宅、小型商户物业采用新能源设施提供前期费用资助,从而扩大新能源的消费。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数据,美国在新能源方面的投资在过去十年里增长迅速,2009年投资超过90亿美元6。财政支持是美国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财政的投入也显示了一国对新能源的重视程度。
2、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自70年代初石油危机以来,美国就开始了新能源政策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先后出台了《能源政策节能法案1975》、《能源税收法1978》、《清洁空气修正法案1990》、《能源政府法1992》、《能源政策法2005》、《先进能源计划2006》、《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2007》、《食品环境保护和能源法2008》及《美国能源法2010》等法案,成为美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7]。
3、重视科技研发
科技发达是美国新能源产业发达的主要标志之一,美国对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将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和水电作为能源研发投入的重点领域。据统计,2006年,美国联邦财政对风能的研发预算提高了27%、太阳能提高了87%、生物能提高了118%,2007年地热和水电研发预算的增长幅度都超过了150%[8]。之后,美国对能源研发的预算拨款再次大幅度提高,在2009年2月17日奥巴马签署的《美国经济复兴与再投资法案》中将16亿美元用于能源科学研究[9],到了2011年美国又持续增加了对新能源技术研发的财政预算。可见,美国主要通过资金投入来加大科技研发,通过这个途径率先掌握关键技术,从而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取得支配地位。
4、新能源配额制
美国的一些州建立了可再生能源信用证书(REC)体系,发电商可以将可再生能源电力和REC分别销售,REC的价格完全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年末供电商向配额制管理委员会出示相应的REC达成指标完成任务,未完成预定目标的供应商,将以缴纳罚款或选择“替代性付款”方式受到处罚[10]。通过严格的新能源配额制,美国政府将新能源的增长总目标分配给了各电力供应商,客观上保障了特定的新能源增长达到目,为促进新能源提供了市场,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四川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1、加大资金投入
新能源产业是新兴的弱小产业,是在能源匮乏的背景下产生的一个行业,四川的新能源产业在技术上、规模上都有待提高,需要有政府的特别扶持政策。资金的投入是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扶持方式,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资金扶持可以是从税收优惠政策、财政奖励政策、企业融资等方面出发,解决新能源企业投资大、融资难、超负荷运转等问题。不管是技术上、法律法规上、宣传上,新能源产业都继续政府资金的大量投入。
2、扩大宣传力度
目前公众对新能源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对新能源的具体发展情况也不够了解,政府应当把宣传新能源作为倡导绿色消费的一方面,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介宣传新能源的发展情况,让普通民众了解新能源;鼓励企业、家庭积极认购绿色新能源,宣扬绿色生产、绿色生活;营造绿色环保的低碳消费环境,培养民众的绿色能源消费意识,使新能源消费深入人心。
3、完善产业制度
作为发展初期的新能源产业,仅靠自身实现产业的发展很困难,需要政府的配套产业政策的支持。首先是扩大市场,对四川省利用新能源的企业实施优惠政策,对使用新能源的用户提供补贴,还可以加大政府的采购和订购等;其次是解决新能源企业的后顾之忧,对新能源的价格实施市场保护价,在税收上适当予以减免,对新能源企业的投资、融资提供优惠等。总之,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在制度上的大力扶持,否则寸步难行。
1、新能源汽车电池寿命大概在10年左右,更换一块电池的价格不菲。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2、国家可谓对新能源汽车大力扶持,有些老牌厂商也纷纷加入到这场竞争中,并且带来了最新技术的新能源产品。电池是新能源车的主要动力来源,不管是纯电汽车还是插电混动汽车,电池的重要性不亚于传统燃油动力车的发动机。
3、而且为更好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更好区分辨识新能源汽车,实施差异化交通管理政策,公安部将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主要采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电力新能源;战略;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业发展对电力能源的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电力新能源的研究与社会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成为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就我国目前电力新能源的发展来看,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方面和阻碍因素。探究我国电力新能源的发展战略,分析我国电力新能源的发展现状,提出合理性的电力新能源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电力新能源发展现状探讨
电力作为能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能源保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目前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对我国的电力新能源体系进行重组,促进电力新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来说,电力新能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从电网发展规模上看,各种电力新能源电网数量比较少,规模偏小。只有提供发达的电网技术支持和并网的政策支持,电力新能源的技术才能更好的发展。另外只有提供更高的电网电压,电力新能源产能电力才能更远的发展。
(二)我国目前的风力发电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风力发电的能力和规模也不断提高,随着风力发电规模的扩大,随之出现的是系统调峰调频的问题,现在我国的系统调峰调频主要依靠煤电,电力新能源的出现对电力系统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系统调峰调频的能力和模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太阳能作为一种电力新能源形式,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太阳能作为电力新能源,没有被广大社会人士认识和重视,新能源的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中国的太阳能发展只是为国外企业代工。
二、电力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意义
电力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有这巨大的发展前景,电力新能源的出现不但可以为工业产业提供巨大的动力支持,也会为环境生态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发展电力新能源对于保护生态、改善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以解决能源危机
我国的能源需求量一直都处于世界前列,能源需求在最近几年也都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能源结构也需要不断调整完善。电力新能源作为新兴的能源供给方式,虽然目前不是主流的供给方式,但是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电力新能源在今后有可能成为我国能源供给的主要方式,也可以有效的缓解我国旧的能源模式供应紧张的状态。
(二)有助于节能减排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石化能源为主,石化能源在利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电力新能源的发展,不但可以减少这些废弃物质的排放,也可以减少石化产品的开采量,减少大气污染的程度。
(三)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以煤炭等取暖,会造成环境污染和雾霾天气。在所有的污染物源头中,电力生产时主要的原因[1]。通过电力新能源的发展,可以极大的满足社会的电力需求,也可以减少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和减少雾霾天气的出现[2]。电力新能源已经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出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三、电力新能源发展战略探究
针对目前我国在新能源开发以及利用方面的构思以及设想,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了几条发展我国电力新能源的战略。
(一)开发燃煤发电技术。今后我国在发展燃煤发电技术方面应该努力做到主要以高效低排为核心,严格的按照我国的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的规章制度进行,同时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在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进而提升本国燃煤发电技术。
(二)大力发展水电。水力发电也是我国发展新能源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在实际的水电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到水电工程建设以及水库移民、周围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对这些因素充分考虑的基础上发展水电,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3]。
(三)大力发展核电。根据中国现有的核电技术,想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核电产业,要求必须达到规模化应用,保证核电的正常持续运行[4]。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核电科技和产业体系,强化大量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完善科技与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提高我国核电开发以及利用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就我国现状来看,能源问题越来越突出,制约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行,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尽管我国在开展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做出了重大的突破,但是在实际的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中,还是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注意。为此,我国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研究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创新电力新能源开发利用策略,为我们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蒋坤云.论电力新能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2).
[2]连矗杰,王璐.新时期我国电力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策分析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1).
1. 沼气发展存在的困难
1.1畜禽养殖排泄物治理任务十分繁重,沼气建设工程量很大 有关资料表明,在正常条件下一个百头牛场年排粪尿量达1100吨。一个千头猪场年排粪尿量达2000余吨,一个万只鸡场年排粪便达360吨,可以说一只畜禽就是一个污染源,一个规模养殖场就是一个大的污染场。一个千头猪场年排泄污水约7000多吨,污水不加处理直接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含量过高,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此外畜禽养殖还对周围空气产生严重污染,空气中的氨气、硫化氢气体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直接对畜禽和人群产生污染,影响人畜健康。
1.2农户劳动力外出打工规模大 目前,农民占有耕地比较少,难以容纳农村劳动力全部就业。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的兼业行为就比较突出,特别是通过外出打工获得收入就成为许多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选择,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
1.3农村内部出现社会分化 当前,我国农民更像是一个身份的象征,农民已经被分化为具有差异性的社会阶层。不同农村社会群体的收入不同、就业方式不同,造成他们对发展农村新能源具有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支付能力。
1.4资金短缺,全面推广有一定困难 沼气工程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民心工程和富民工程,之所以目前尚未全面推广,建设资金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建设一个沼气池所需费用约为3000元左右,对农村居民而言是笔不小的开支,需要政府将沼气建设工程作为农村基础建设工程来加以扶持。
1.5 媒体宣传不够,群众认识不充分 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的社会宣传不够,使广大干部、群众对农村能源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充分,能源利用新产品、新成果信息没有完全深入到村、组、农户。
2.推进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2.1农村新能源利用要尽量采用劳动力节约型技术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比较富裕的农村,劳动力成本比较高,如果农村新能源利用所耗费的劳动力数量比较大、劳动强度也较高,就会抑制那些最具有利用新能源能力和意愿的农民进入农村新能源领域。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妇女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农村新能源利用技术也应根据农村的这一发展趋势来进行技术推广。
2.2加强教育、宣传和培训 农村新能源不仅技术含量较高,还需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这对许多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来说,无形中就存在一个门槛,使得许多农民对新能源望而却步。因此,通过对广大农民对农村新能源的宣传和培训,可以提高农民利用新能源的自觉性。
2.3加强农村新能源服务体系的建设 当前,我国农村能源在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产业开发、社会化服务等方面都没有形成自己的发展体系。乡级服务站已基本上没有了,县级农村能源办公室的级别也很低,而且一般以提供沼气技术的咨询和服务为主,服务范围窄,工作力度小。要发展农村新能源,必须加强农村新能源的科研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湖南新能源产业也已起步,以湘电股份为代表的风电设备制造业、以长沙中电48所为龙头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制造业已走在国内同业的先进行列。但其他一些起步较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发展极不平衡,制约甚至阻碍了整个行业的大发展和进步。
如何科学、有效地拓展和管理好湖南的新能源产业,即时为政府主管部门报告产业链实时基础数据;如何专业地为生产企业提供最新行业动态,及时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所求,建立和组织行业战略联盟机制,统筹解决新型企业所面对的各种新矛盾新问题,这些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1.能源需求
由于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我省每年从外省调入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调入电煤超过2500万吨,调入石油超过600万吨,调入天然气超过9亿立方米。可见能源紧缺仍然是影响和制约湖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而这些都属于常规能源或传统能源的范畴,因此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产业势在必行。
2.新能源及其产业
新能源是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除化石能源等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核聚变能等),目前尚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亟待推广。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不断推进新能源技术、新能源设备研发,完全符合湖南四化两型建设需要。湖南新能源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在太阳能光伏产业研发、风电设备制造以及生物质发电等方面已具备一些领先技术和龙头企业。但要将其打造成新型支柱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3.能源管理
能源管理涉及从整体规划到具体生产、调度、计划分配、使用维护及节能降耗等多方面的因素,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提出新能源产业战略研究的课题,就是试图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新能源产业战略模型(数据库结构),为政府主管部门决策分析、制定新能源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有力依据,这对于推进湖南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使其迅速成为千亿元支柱产业具有前瞻性意义和作用。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昭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其中所列七大新兴产业有四项涉及节能环保产业、现代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因此,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各级政府需从国家层面的战略前瞻性角度来认识能源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千亿元支柱产业没有前瞻性眼光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的态度,高度重视,统一规划,有计划、有目标地展开新能源及其产业研究各方面的工作。湖南必须尽快制定省级中长期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财政预算要陆续进入年度计划,并将新能源发展工作切实列入各级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范畴。
1.支持鼓励技术创新
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鼓励、支持研发机构和科技人员锐意创新,追踪世界前沿科技,发挥风电设备、光伏制造技术既有优势;政府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大科研开发投入,结合湖南农林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及设备开发应用,不断培植新的以及更多的技术优势行业,在各级政府及科技主管部门的关注和支持下,建立和健全省、地(市)级风电、光伏、光热、地热、生物质能以及新型燃料电池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长效机制,切实做到最大力度地支持新能源技术创新,最大效应地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2.积极推行产学研道路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科专业强势以及各级新技术产业园区实力,积极推行产学研道路。具体来说,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组建湖南省新能源战略研究会,作为社团机构,可以在政府部门、研究院所以及生产企业各方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协助政府部门宣传贯彻国家能源产业政策,制定实施战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着力于能源经济领域先进技术和产品的积极推广;另一方面,加速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科研成果市场转化,促进新能源生产企业、科研院所间的对接交流与合作。在展开长期研发技术交流机制的基础上建立新能源产业联盟机构,形成优势互补的联盟机制,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3.积极帮扶新能源企业
政府层面要大力支持、扶植新能源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做到有效管理现有企业,积极培养新生企业,努力将其做大做强,切实形成支柱型中长远发展模式意识;社会层面则调动以科研机构为主体的新能源战略研究会(机构),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协会的科技创新力量,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另外,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的行业产业联盟机构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帮助新兴中小企业克服技术难题,统一、协调地推进行业壮大、发展,进一步激发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加强自主创新,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共同做大做强湖南的新能源产业。
关键词:新能源;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4-0019-02
当今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识,为了减少企业生产中大量碳能源投入和温室气体排放直接影响大气环境,人类不断研发利用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规划了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先导和支柱产业,其中新能源是我国未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重点。为寻求新型、清洁、安全、可靠的可持续能源系统,降低碳排放量,众多企业进军新能源领域,新能源相关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但是新能源企业的投资金额巨大,运营成本高昂,政策变化快,经营风险高,涉及的相关利益集团多,其企业绩效的好坏是社会各方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新能源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满足各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一、新能源企业绩效评价的特点
绩效反映人们在从事某一项活动的过程中取得的成果或成绩,包括效率和效果这两个方面,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和发展,绩效评价的标准也不断发生变化。对企业而言,其生产经营的目标已由单纯地追求利润向关注企业的全面发展,提高企业的价值方向转变;对于企业绩效的评价,已经由过去单纯评价企业的产值和利润,转向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并且不再使用单个或几个财务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绩效,而是转向建立指标体系,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绩效评价。
对于新能源企业而言,首先企业管理者经营的目标就是实现资产的增值和为股东赚取利润,所以财务绩效指标是他们关注的。新能源企业需要获得大量投资,投资者之所以投资到这一高成本、高风险领域,是想获得相应的高回报,他们更关注企业的股价。目前我国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严重,政府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从金融、财税、补助等各方面促进新能源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更关注新能源企业对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的影响。新能源企业的员工、社会公民等利益相关者可能更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由于新能源产业的使命就是保护环境、实现低碳经济,所以大家共同关心的还是新能源企业对低碳循环经济模式的贡献。新能源企业肩负着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厚望,对于稳定经济增长、保持社会和谐、保护地球环境、促进科技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新能源企业绩效的评价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仅以利润指标为标准,也不能忽略新能源企业在节能降耗方面的使命。科学合理的方法是应该在低碳视角下,综合评价新能源企业在财务、技术、价值、减排、科技、战略、社会等各方面的综合影响。
二、新能源企业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新能源企业进行绩效评价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指标体系进行绩效评价。要想使绩效评价的结果更加合理、有效和说服力,科学地选取每个绩效指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根据目前中国新能源企业的自身特点,认为应当在考虑碳减排绩效的基础上,从财务绩效、技术绩效、价值绩效和社会绩效等几个方面综合评价。不论是碳减排绩效还是财务绩效或社会绩效,每个方面的绩效衡量标准都存在多项指标,有些指标是可以直接客观量化的,有些只能根据人们的主观价值判断,但都可以作为备选的指标体系。
1.碳减排绩效。新能源企业碳减排绩效是指企业开发销售的新能源产品使用后在节约能源、治理污染、减少碳排放量等方面取得的环境保护效率和效果。新能源企业本身运营的每个时间点也都在消耗能源,所以在绩效计算时要剔除本身生产新能源产品的碳消耗量。度量碳减排量可以采用比较法,新能源企业的生产的新能源产品总量在投入使用后,按其技术参数计算其碳排放量,然后与达到发热量的传统能源相比较,得到新能能源产品使用后减少的碳排放量。
2.社会绩效。指新能源企业对社会的政治、文化、民生、生态、环境等带来的综合贡献,因为碳排放作为一个单独的绩效考核指标,所以对社会绩效的衡量主要从其他方面入手。衡量企业社会绩效的指标有企业公益捐赠、环境保护、解决就业人口、员工福利水平、企业纳税贡献等。
3.财务绩效。财务绩效是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主要以企业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企业会计报表里的数据信息,简单加工就可以生成相关财务指标来定量反映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成果。因为财务指标涵盖了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所以财务绩效可以全面判断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发现企业经营管理问题,揭示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有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等,反映企业盈利质量的财务指标有利润现金系数、主营业务利润率等,此外还有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资产周转率等反映企业抵抗债务风险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指标。
4.技术绩效。新能源产业属于高新技术行业,需要不断地加大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投入。这些创新投入产生的技术后果就是各项技术研究成果,如专利申请、非专利技术、发表科技论文等,间接后果表现为推出新能源产品、新能源技术的运用而使新产品和服务收入的增长等。因此,可以使用企业专利申请数、专利拥有数量、数量、高新收入增长率、高新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等指标来衡量新能源企业的技术绩效。
5.价值绩效。企业的经营目标已由单纯的追求利润转向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的最大化,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和使用对企业价值的提高至关重要。很多新能源企业已经在深沪交易所、新三板或境外证券交易所等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其每天的股票交易价格就是企业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根据其价格波动情况计算企业的市盈率、市净率、托宾Q值等指标来衡量其价值绩效。
新能源企业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原则,科学合理地选择指标体系。本文根据中国新能源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参照绩效评价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请教新能源企业的实务工作者,筛选出新能源企业绩效评价时应选取的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应为碳减排绩效指标、社会绩效、财务绩效指标、价值绩效指标和技术绩效指标等五个方面。二级指标则相应选取新能源产品碳排放减少量;企业捐赠、企业员工规模、员工福利水平、企业纳税总额;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比率、资产增长率;市净率、托宾Q值;新能源产品专利申请数、新能源数量、高新产品收入增长率、高新产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等16个具体指标。
三、新能源企业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新能源企业提高某一方面的绩效指标,可能会影响到另一方面的绩效指标。例如,碳排放绩效的提高可能需要增大企业的运营成本,势必导致财务绩效的降低;加大研发创新的投入规模,可以增加专利数量,但同时可能使企业的利润降低。要解决这一冲突,绩效评价专家广泛使用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进综合平衡。这些评价方法从不同领域、各个学科引入,各有利弊,不同的评价主体可以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常用的定量评价方法有模糊综合评价法、因子分析法、平衡记分卡法、层次分析法、DEA法、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德尔菲法等方法。
绩效评价需要比较各方面的投入和产出,新能源企业的主要使命在于减少碳排放量,保护地球环境,因此需要在低碳视角下,适当加重碳排放指标的权重,但具体权重应该是多少,其他指标该如何分配权重,最后评价结果等具有模糊性和复杂性。本文认为可以结合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I.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层次分析法和L.A.Zadeh教授于1965年提出的模糊集理论两种方法。层次分析法将待评价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递阶层次的组合因素,使用两两比较的方式决定本层次中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逐层推进决定各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和权重。而模糊集理论使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各测评对象进行模糊数学合成运算,最终使难以量化的测评对象清晰化。因此,对新能源企业的绩效评价可以先用层次分析法决定指标权重,再使用模糊评价法评测绩效分值,这样可以解决确定权重时的主观性和测量因素的模糊性问题,增强了新能源企业绩效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四、结语
新能源企业的绩效评价要建立在为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量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财务绩效、技术绩效、价值绩效、社会绩等指标和标准,采用科学和系统的方法,对新能源企业做出客观价值判断。低碳视角下的绩效评价有利于相关利益者更加全面了解新能源企业的绩效状况,对新能源企业进行理性投资、有效监督、合理补助、科学激励,有利于新能源的产业向着良性的发展方向改善。
参考文献:
[1] 杨继伟,冯延超.基于AHP-FUZZY评价的R&D项目资金分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1).
[2] 裴玉.新能源企业的核心能力分析和战略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11,(9).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未来趋势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需消耗大量能源且会产生大量尾气,造成污染。新能源汽车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1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路线分类
1.1 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是指汽车的发动主要是依靠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动力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能量。其中,最主要的混合形式就是电能源和热能源的组合。由于该种汽车由几种混合能源组合而成的动力,使其在汽车加速、减速或者上坡、下坡等等不同运动状态中,汽车行驶所消耗的能源分别位于能源体系中的不同部位,以至于不同的能源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从而,可以避免资源浪费、污染环境以及成本过高等问题的发生。
1.2 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是指汽车的驱动仅依靠电力,由于其单纯的依靠电力,在汽车的驱动过程中,会大大地降低由汽车尾气所带来的空气污染,这也纯电动技术会更多的应用于城市之中。但由于该类型的汽车驱动存在着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还无法为人们广泛的认可、接受。
1.3 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是指燃料与氧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将化学能转化成为电能,从而利用这些所产生的电能使汽车驱动。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氢气与氧气的化学反应,众所周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产水,此反应既可以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汽车驱动,同时其排放物为对环境无污染的水,可谓一举两得。
1.4 燃气汽车
燃气汽车主要是指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混合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高能量,驱动汽车的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将液态的原料在一定的条件下转换为气态,最终气态燃料来参加化学反应,这样一来,可使气体化学反应更加充分,大大减少了有毒气体一氧化碳以及碳颗粒的产生。充分利用资源的情况下,减少了有毒气体的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该方法已为人们所广泛应用。
1.5 生物燃料动力汽车
生物燃料动力汽车主要是指通过对农作物或者动物脂肪的燃烧,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能量驱动汽车。此方法中的燃烧农作物或者动物脂肪可以大量地减少有毒气体一氧化碳的排放,而且此方法的成本也是比较低的。同时,农作物或者动物脂肪又都是可再生能源,如果可以将其合理的利用起来,这将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2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现状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快速的发展,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而汽车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能源汽车将逐步取代传统的汽车,这是毋庸置疑的。尽管新能源汽车技术在我国虽然受到了很大的重视,但是其发展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
首先,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认可程度并不是很高,对新生事物的接受速度还不够快,现如今仍有不少人专注于传统的汽车。因此,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市场在我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对于这一问题,尽管国家曾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一些指定的地区对新能源汽车的用户提供购车补助。然而,这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发展来说仍然有些力不从心。
同时,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因此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是其一定要注重的。这样一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就必须要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无形中也就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与难度。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主要是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燃气汽车、生物燃料动力汽车几个方向的发展,具体哪一种新能源汽车会发展更加迅速、应用更加广泛,这还有待于时间的考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国际舞台上,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还是与工业发达的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许多关键的技术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完善。
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有着很多的问题与不足,但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问题是一个新兴的问题,备受全世界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国家能够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上作出优于别国的成绩、成果,将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先解决、突破,这必将成为中国又一新兴支柱产业。
3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限制的解决措施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企业来说,想要长久快速的发展,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技术以及科研能力。对于汽车工业,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需加强对该技术的重视、投资以及其科研能力。
(2)国家应该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让消费者明白传统的汽车技术存在的弊端,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优势,让消费者接受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与购买,减少对传统型汽车的依赖。同时,国家还可以制定相关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者提供相应的经济补贴。
(3)对于政府来说,政府可以增加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的拨款,增加相关的教育课程,加强相关人员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的科研,鼓励学术研究,并培养高端的技术人员,打造人才与技术为一体的新面貌。
4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然而我国却面临着一个更大的问题,即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将成为汽车工业的趋势。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新能源汽车技术将取代传统的汽车工业技术,成为引领新能源时代前进和发展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尉国钢.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01:50.
[2]刘鹏,孟宪臣.浅谈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6:79.
[3]张晓春,展海艳.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度法的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综合评价[J].陕西电力,2014,42(09):19-23.
加快发展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是推进我州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抓手。为全面推进全州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步伐,提升新能源发展水平,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落实项目建设进度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太阳能产业发展,充分认识光伏项目建设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切实把柴达木盆地光伏发电基地建设作为能源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32号)精神和国家能源局《战略新兴产业规划》中对新能源发展布局的要求,在月30日前,下大力气争取国家和省发改委对我州太阳能电站建设的大力支持,努力完成360兆瓦总装机容量的重要任务。州政府各相关部门要依照《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积极开展新能源资源详查等工作,落实“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二、密切配合,职责明确,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负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全力做好光伏项目建设的指导、协调服务工作;国土、环保部门要坚持高效高质的服务原则,从快从简办理相关手续;经发委、住房和建设、国土等部门要积极为光伏产业项目落实优惠政策,特事特办,切实为企业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电力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在电网建设和新能源电力并网上发挥主导和关键作用,积极跟进,超前谋划,加快电网建设,增加新能源并网容量空间,为光伏发电项目创造良好的并网条件,确保月30日并网项目的顺利接入;各光伏发电企业要积极配合电网公司做好接入方案,指定专人负责,进一步加快电网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完成地区下达的建设任务。
【关键词】新能源 产业发展 政策建议
中国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建设取得到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过于依赖传统能源的应用导致了传统能源缺口率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以及我国传统能源在应用中主要以石油、煤炭等化石类能源为主,这对我国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面对传统能源在应用过程中的种种弊端,新能源在中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通过新能源的发展可以改变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还能保证国家的能源安全,提升国家竞争力,并带动我国经济发展增加劳动者就业。可见,发展中国新能源产业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以往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数学者强调了对新能源产品的技术优势国的经验借鉴与学习,指出我国在新能源发展方面具备了后发优势,并分析了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潜在优势。笔者将主要针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此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
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等,较之传统能源具备许多优点。例如,新能源对环境产生的污染较少,能够实现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低排放或者零排放,具备环保清洁等特点;新能源相对传统能源资源储备更大,且具备可再生性,相较于人们的需求,几乎能够达到无限量供应;新能源的分布地域也相对均匀。但是,新能源相对于传统能源来说,也存在某些劣势。例如,新能源由于自身的某些特征,像风能与太阳能的供应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很难对其进行控制,不利于开发与利用;新能源是高新技术产业,其开发成本与利用成本远远高于传统能源。
伴随着能源危机的蔓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契机。中国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视,使我国新能源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资源种类广泛,数量较多,支撑着我国新能源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在太阳能方面,中国光伏产业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光伏制品的第一生产国,并且占据了太阳能电池的第一出口国地位。到2010年,我国太阳能电池已经达到全球市场的一半。在风能方面,中国风电的装机容量也已占据了世界第一的位置,据中国风能协会数据统计,在2010年,中国国内的风机销售量已达到近1.3万台。在生物质能方面,虽然其开发时间较短,但在生物乙醇的生产发展上已较为成熟,成为美国与巴西之后的第三大生物乙醇生产大国。在核能方面,中国目前已经步入建设阶段,我国投入运营的核电机组已经达到13台,总的装机容量超过1千万KW,占世界核能利用的2.88%。从以上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在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间,发展新能源并实施大规模建设已取得了一致性的共识。
在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当中能够清晰地描绘出中国新能源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规划指出,在“十二五”时期内中国新能源产业将会由起步发展阶段进入到规模化发展阶段。该阶段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大致如下:建立起初步适应于较大规模的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电网等大型基础设施体系,并且有效促进中国新能源产业内的装备制造业进行升级,推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扩大与完善。到2015年,争取实现中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将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当中的比例提高到12%。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在中国新能源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对技术研发的投入。近几年来,中国新能源的迅速发展大体上是建立在国际国内资金的大量投入的基础之上。虽然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关键技术与研发创新方面有所突破,但是总体来看,中国新能源产业在科研投入水平与技术研究水平方面仍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这使我国新能源制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在重要原材料、工艺与设备方面,依赖于国际进口,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受制于国外的技术垄断。当前中国国内新能源企业所应用的核心技术大多引进于国外,反观自身的科研基础相对薄弱,基础研究性工作与技术研发和创新工作则较少开展,导致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缺乏强大的技术研究平台予以支撑,并缺乏清晰的技术发展路线与未来长期发展规划。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热,出现了盲目跟风与重复建设等现象。伴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与国际市场对新能源制品需求的不断增大,中国大批厂商开始纷纷进入到新能源领域。这其中也包含一批从未从事过新能源相关产业的企业也开始自愿转型,加入到新能源制品的生产与经营当中。此种现象大大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占据了全球新能源的市场份额。但是由于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不注重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导致我国生产的新能源制品多属于技术含量较低的低端产品。虽然短期内能够通过国内的劳动力价格低廉的成本优势占据一定新能源市场份额,但是盲目的投资与低水平产能的重复建设,造成了我国部分新能源制品的产能过剩,甚至造成了国内企业间的恶性竞争。这样的发展削弱了中国新能源的竞争力,阻碍了新能源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过分依赖于国际市场,而国内市场相对闭塞。目前,我国新能源制品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该问题在太阳能光伏制品方面表现得较为突出,中国95%以上的制品出口到国外,产业发展过度依赖国际市场。这使得国际市场的政策一旦出现变化便会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造成较大影响。另外,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培育方面,激励新能源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尚无法形成。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产品的认知不足,节能减排意识不高,以及传统能源价格相比于新能源要便宜等原因,致使国内需求严重不足,无法启动国内市场来化解新能源产品的剩余产能。
中国新能源产业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调整发展模式,加强技术研发。对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应探索出更为先进的商业模式,例如通过将人才、政府扶持与技术等要素集聚起来扩大现有规模,并与国际范围内知名新能源企业展开合作,进行联合研发,争取取得自主知识产权。此外,中国新能源产业必然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高新能源制品的科技水平,将中国新能源的发展模式由出口拉动模式与成本驱动模式过渡到内需拉动模式与科技创新驱动模式。通过对新能源科研技术的推动,争取在新能源产业链中的高端环节获得一席之地。因此,中国政府部门应制定出新能源研发的远景规划,加强政府部门的财政投入力度与扶持政策,并且对新能源的消费者与生产者分别实施补贴激励政策,完善新能源技术研发体系,建立高效的科研投入机制,打造高素质的新能源专业人才队伍。
规范市场秩序,发挥市场作用。中国政府部门应该针对新能源当前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制定出新能源市场的准入准则,规范技术门槛,凭借完善的制度规制恶性竞争,理顺市场秩序,构建有序竞争的新能源产业发展环境。另外要积极发挥市场自身所具备的调节功能,国内新能源企业应把握新能源市场的供需状况,依据市场原则进行合理的投资决策,这样才能避免因为新能源企业盲目投资所引起的低端新能源制品的产能过剩。所以,不论是国家政府部门还是新能源企业都应制定出长远的发展目标,不能只注重眼前的短期利润而盲目追求数量的积累而忽略质量的重要性。未来中国政府部门应该在新能源产业的重点环节进行政策调节,并且下决心改变各地方政府对新能源落后产能的庇护现象,建立起真正的优胜劣汰的新能源市场竞争机制。
开放国内市场,完善国际市场。为使中国新能源产业更好地发展,启动新能源产品的国内市场与发展完善国际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国际市场对中国新能源产品存在的争议,政府部门应认真总结分析,完善各方面制度并优化新能源产品的出口结构。面对国内市场,首先要力争提高人们对新能源产品的认知,树立起全民节能的良好意识。此外政府方面要做好带头榜样作用,对大部分基础建设设施应该首先选择新能源设备,带动新能源产品的消费与推广,引导国内市场对于新能源产品的需求,加速国内市场的开启。另外由于中国新能源产业政策大多倾向于对新能源企业生产环节的鼓励,而忽视了对新能源产品消费的激励。所以,政府部门应当吸取过往的经验教训,及时改变国内新能源的产业政策,将鼓励对新能源产业的生产政策转向鼓励消费的产业政策。这些新能源产业政策的调整不但能够减少国际贸易纠纷,而且还能够为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发展开拓出庞大的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