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活动的内容范文

经济活动的内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济活动的内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经济活动的内容

第1篇

关键词:主题墙;内容;设计;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2-0123-03

作为一线工作的教师,主题活动背景下主题墙环境创设现已作为常规教学的一部分,如何使其精美、具有教育性,如何能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常常困扰着我们。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主题内容从哪里来

主题墙环境中的每一部分都应该展现幼儿的所之所想,这样才能真正让幼儿活得快乐的情感体验,才有生命力。那主题墙内容来源于什么?实践中,我发现主题墙内容可来源于课程、幼儿的需要和教师的需要。

1.来源于课程。课程活动的实施对我们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具有积极的、全面的指导意义。而主题墙的首先是挖掘课程。

随着《开发区的路》主题活动的逐步开展,孩子们逐步体验到路连接着人们生活,为园区内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而且对园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他们积极讨论“我能为路做些什么”,于是,我组织孩子们开展“做文明行人”的活动,看,孩子们高举“公路整洁,有您一份功劳”、“创造畅、洁、绿、美、安的公路环境”、“带上平安上路,载着幸福回家”、“爱护脚下公路,共创文明大道”等牌子的照片张贴在主题墙上,个个神采奕奕。

同时在不同的主题中,主题墙的也有一些小窍门,如何在同中求异、求新,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在季节性主题背景下主题墙的墙面。所谓季节性的就是指《我们在春天里》、《拥抱冬天》、《美丽的秋天》、《热闹的夏天》等主题活动,在创设这类主题墙时,他必须突显季节的特征。我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开始在生活的角角落落寻觅季节的身影。

如主题活动《我们在春天里》,为了让这次的主题能更好地呈现出春意盎然的美景与幼儿在春天的快活景象,我把主题墙的装饰分为以下两块:

春意盎然,主题尽显灵动。在“蜗牛吃什么”一栏,孩子们很乐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蜗牛喜欢吃肉。”有的说:“蜗牛喜欢吃蔬菜。”还有的说:“蜗牛还喜欢吃水果。”通过幼儿的集思广益,我们在电视上观看了蜗牛的视频,最后,孩子们把蜗牛喜欢吃什么画了下来,也使得这个活动有了一个很好的延伸。

动手动脑,丰富精彩瞬间。在进行环境创设的时候,前期我们开展的调查“我眼中的春天”活动,孩子们和家长都做得挺认真的。活动后期,我们让孩子们画上春天的秘密,孩子们眼里春天到底有什么秘密,就展现在一张张白纸上了,最后布置在主题墙上。

(2)在节日里主题背景下主题墙的墙面。节日性的主题活动指《六一节》、《国庆节》、《快快乐乐过端午》,等等,此时为了让孩子更全面地了解一些节日,感受节日的气氛,让孩子感受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应创设相应的主题墙,应注重氛围、文化内涵。

如主题活动《端午节》,我把多个版块组成一块主题墙: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过程。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以龙舟为背景,展示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端午节调查表”、“我们在节日里”照片等。它包含民间习俗:赛龙舟、吃粽子。

有关端午的传说,请家长在活动开展之际,跟孩子讲相关的传说故事《屈原投江》、《纪念伍子胥》、《曹娥寻父尸》等故事,并制作成绘本形式,供幼儿翻阅。

(3)在时段性主题背景下主题墙的墙面。所谓时段性即除季节与节日之外的主题活动通过创设相关情境来凸显主题背景,其作用在于常常可以不发一字,却润物无声,让人心领神会且深受感染。

我班孩子从小生长在常州XX小区,因此他们对自己居住的社区有所了解。所以在活动室中我与孩子共同布置了《我们居住的地方》的主题墙,首先我让孩子认识居住的小区、道路、新建的房屋,提供了相关的报纸及图片;其次让孩子收集小区的照片、图片,并讲一段关于家乡的特产、传说、看法等。活动中,我结合主题向幼儿介绍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如“新广场、新超市、新马路等”从而介绍一些保护环境,遵守公共规则等进行布置张贴,经常会看见孩子领着家长去看我们共同的墙面,并对自己的住所有更新的认识。

2.来源于孩子的需要。在主题活动开展之际,我们总会发现孩子有感兴趣的主题活动,此时挖掘孩子的兴趣点,生成新的主题活动,成为必然。

主题《开发区的路》进行过程中,我们带着孩子坐着车到园区里寻找、观看宽宽窄窄、长长短短、水泥柏油等各种各样的路。孩子们领略了路旁美丽风景,感受到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体验着路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也积累了大量的有关开发区的路的经验,急切地想要表达自己对园区强烈的热爱之情。于是,我们开展了亲子活动“从我家到幼儿园”线路图。

由主题活动《开发区的路》延伸出来的《大家来架桥》中,我把孩子们收集的大量的关于各种各样桥的图片做成课件,供他们观看,帮助他们建立对桥的种类(廊桥、拱桥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欣赏图片之后,请孩子们讨论,“你喜欢哪种类型的桥,需要哪些材料和人员”,孩子们通过思考、讨论,自由分三组,每组成员坐在一起商量要架一座什么桥,并由师画出桥的形状,建桥工人根据“图纸”选择合适的材料,搭建符合要求的桥。然后孩子们便奔向自己的目标开始行动起来。在主题墙中孩子的行进脚印逐一体现。

3.来源于教师的需要。当我们强调幼儿是环境的主体、是环境的主人时,也不应忽视教师的作用。教师要让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在鼓励幼儿自主建构的同时,通过前期的精心和策划,增加环境中的教育元素,不断调动幼儿参与环境建构的积极性。

在主题背景下,只有更好地创设主题墙,让墙由“静”变“动”,融入到我们的主题教学中,成为我们主题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幼儿学习的互动平台,让幼儿与环境进行有效地对话,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二、主题墙如何设计

主题墙面方式对幼儿美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自然中、在社会中、在幼儿园里,幼儿美育教育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源源不断的。因此我觉得主题墙的应体现材料统一、布局合理、并符合幼儿发展的年龄特征等特点,体现整体和谐的艺术美,避免上的说教化、成人化,形式上的程式化、呆板化、材料使用和装饰手段上的过分低俗化、市井化。在孩子参与主题墙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已有所提升,而如何评价墙面呈现方式是否具有丰富的艺术感觉和艺术价值。为此我们了主题墙环境创设评价表:

主题墙环境创设评价表

1.材料的统一――使墙面呈现美感。在主题墙布置中选材是呈现美感的基本要素,如在《六一节》主题活动中,我首先制成一个由光盘拼成的圆,如同地球一般,接着我又将棉质的纸放置在下方,形成若隐若现的海洋,上面用废旧的盒子搭成一座桥,再将著名建筑物、各国国旗、各国娃娃、美丽的地球村等呈现出来,让孩子感到手拉手、心连心,和各国娃娃做朋友的快乐,培养孩子美好的情操。

2.布局合理――使墙面体现孩子的参与性。在《我们居住的地方》这一主题中,板块则成车水马龙状,在一条马路的衍生中,出现一个与孩子贴近的活动――时钟,当静止的物体变得活动起来,墙面也跟着热闹起来,每天都会看见孩子去拨弄时钟,还会说:“现在是11点钟,准备吃饭了”。

3.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使墙面富有灵性,提升幼儿的审美意识。在《好喝的牛奶》主题活动中,针对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具有一定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我们为每个幼儿制作了“我们正在喝的牛奶”的调查表,让幼儿通过自我查询询问等方式,了解牛奶的丰富性,引发幼儿对牛奶的兴趣;在“天堂牧场”的主题墙中,我们用纸箱做成“牛”,让幼儿学习喂牛、挤奶,体验牛场生活的乐趣。

主题墙是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不断变化着的,幼儿会根据自己的兴趣,不断地引出新的,当教师追随幼儿的兴趣并提供支持时,师生就会在情感、认知、经验等方面进行积极的交流、互动,推动活动的展开。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在与环境、同伴、老师、家长的互动和对话中,获得了更加丰富的知识。

三、几点思考

1.凸显艺术性。美化墙面环境,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在墙面布置中,教师还应注重色调(冷暖对比色、近似色等)、材质的选择。

2.注重多元化。瑞吉欧幼教中心研究认为:“环境生成课程,课程主题来源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作用”。不同的主题有不同的内容,它所展示的方式就有所不同,让幼儿感到趣味无穷,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与求异能力。

3.体现参与性。在墙面创设中应着眼于丰富幼儿的知识,增长幼儿的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墙面创设中,如果仅是教师单方面策划忙碌,这样不仅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任务,还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而让孩子共同参与进来,采纳和吸收幼儿的建议,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欲望,让孩子名副其实地成为墙面环境布置的主动者。

主题背景下的主题环境创设应以幼儿为主体,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充分认识到这其中蕴涵的教育价值,主题墙、形式丰富多彩,贴近孩子的生活,能激起幼儿情感共鸣为基础,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让主题墙的创设伴随着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而我们的主题墙也越来越丰富。

第2篇

【摘要】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作为课程总目标中的“四基”之一,众多研究表明“经验”这个词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核心。文章以具体内容为载体,以有效数学活动为途径,让学生在各种数学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并围绕这些目标,以解决“怎样拼周长最短”的问题为例,通过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具体内容;支点;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8-0097-03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作为《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新增的一项内容,作为课程总目标中的“四基”之一进入大家眼球,与传统的双基并驾齐驱,什么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如何在教学中进行落实?这些问题都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难题。史宁中认为,基本活动经验包括思维经验和实践经验;刘加霞教授认为,“数学活动经验就是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的对于数学的体验和认知”;特级教师朱国荣老师将概念定义为:“学习主体通过亲身数学活动过程所获得的具有个性特征的学习策略与方法”;还有人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分得更细、更具体,包括基本的数学操作经验,基本的数学思维活动经验(归纳的经验、数据分析、统计推理的经验、几何推理的经验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

从以上的观点和定义来看,经验这个词是核心,笔者认为,学生经验的积累不是凭空而来的,必须以具体的内容为载体,以具体多样的数学活动为途径,从而逐渐形成的。在2014年下半年瑞安市小学数学“学为主”基地学校成果交流会上,笔者有幸向全市兄弟学校老师展示了一节解决问题的课——“怎样拼周长最短问题”,本文正是在这节课的基础上展开研究的。下面以三年级上册解决“怎样拼周长最短问题”的问题为例,这是一节人教版新修订教材新增的内容,一节解决问题的课,同时也是一节研究规律的课,因此,本课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经历两个过程:一是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二是经历猜想、验证、发现规律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要分别围绕“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活动;“猜想、验证、发现规律的活动过程”,那么,本课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经历各种各样的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下面将从几个方面研究如何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一、在预习单的运用中,形成自主学习经验

以上是三个学生的预习单,展示了各自的预习情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同,且有一定的层次性,但这是他们经历的真实、自主的学习过程,这就是学生积累自主学习经验的过程,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和方法。那么,为什么要展示三种不同层次的自学成果呢?这是为了在汇报自主学习成果的过程中,让不同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分析问题、画图、计算,最后解决问题的。学生思考过程的分享,也是他们自主学习经验分享、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们进一步形成和发展自主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的经验历程。其次是给学生设置一个问题,创设一个发现规律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从而积累自主学习经验。

二、在猜想、验证、发现规律的活动中,形成数学思维活动经验

正如史宁中教授所言,“基本活动经验包括思维经验和实践经验。”在教学《怎样拼周长最短问题》的过程中,笔者积极引导学生经历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发现规律的过程。

案例1:笔者是这样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提出猜想的,首先展示不同学生的预习单,请看以下两种方案:①几号长方形的周长是最短的?②长和宽怎么变,长方形的周长会变短?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多数学生得出结论:“当长方形的长变短和宽变长,周长就变得越短。”也有学生接过去说:“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越接近,周长就变得越短。”然后教师再引导:“同学们,刚才说的仅仅是你们的猜想,是不是你们发现的这样呢?我们这节课就去探究、验证一下。”

分析:至此,学生的猜想自然出来了,学生是对自己的预学成果进行对比,讨论、交流提出的猜想,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就能很好地发展学生提出猜想的经验。

案例2:第一个活动是课中探究单自主研究,交流、汇报验证猜想。用12张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纸拼成长方形,怎样拼图形的周长最短?(每个格子边长表示1厘米)

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研究,合作要求:①画:画出拼成的图形;②算:算出长方形的周长;③说: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发现,然后进行汇报。笔者通过两个追问:“请你认真观察这张表格,什么没变?什么变了?长和宽到底怎样变,周长会变短?”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初步发现当长和宽相差越小,周长越短,从而初步验证猜想。

其次,回到课前探究单的内容,刚才发现12张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那么,课前研究的18张正方形拼成的图形里是否有这样规律呢?马上来验证(板书长和宽的相差数进行验证),笔者通过这样的追问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有这样的规律,进一步验证猜想。

最后,通过研究16张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是否有这样规律?学生这时候的研究是通过直接填表格,当然,有困难的学生还是可以借助直观图,进行观察、计算、比较等方法进一步完善规律。请你写出所有可能的拼法。

分析:教师追问:“你能想象出每个长方形的样子吗?”给学生一些时间想象,随后用多媒体呈现不同的长方形,形成数形结合找规律。教师再问:“长和宽相差是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自然发现:拼得图形的长和宽相差越小,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越短,正方形的周长最短。通过以上活动,学生积累了验证规律的经验。

三、在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探究、解决问题的一般经验

2014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包括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首先引导学生收集有用的信息并进行恰当的处理;其次是分析问题与条件的关系,选择相关的解答方法,数学模型;最后对解答结果或者运算结果进行反思,形成反思的习惯,掌握反思的方法。

案例3:笔者教学《怎样拼周长最短问题》的过程中,是这样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首先,出示问题:用12张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纸拼成长方形,怎样拼图形的周长最短?(每个格子边长表示1厘米),学生默读题目1次。从题目中你能获得什么有用的信息?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些条件和问题,那么,“怎样拼图形的周长最短”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你有什么办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合作要求:①画:画出拼成的图形;②算:算出长方形的周长;③说:小组内说一说你的发现。

分析: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就能自主获取信息,学生提出可以运用画图、计算、比较等方法解决问题。在学生自主获取信息,根据条件和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小组合作,以课中探究单为载体解决问题。通过合作学习初步发现了规律,追问学生是不是这样呢?由此引导学生去进一步验证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积累探究解决问题经验,不是通过简单的活动和思考就可以实现的,更需要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才能更有效地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学习和体验。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组织适度、开放的探究性活动,启发学生拓宽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地获取多样的信息,积累探究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在小组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数学思考的经验

案例4:笔者在导入展示、预学环节,是这样安排的:请看这三种方案,①几号长方形的周长是最短的?②长和宽怎么变,长方形的周长会变短?教师通过两个追问,先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同桌交流的空间,学生将自己独立思考的经验进行交流。③汇报。在规律探究环节,学生通过表格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汇报,汇报要求:①说画出了几种;②第一种的长、宽、周长分别是多少,第二种、第三种呢?③我发现了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周长最短。(学生给予评价:你们觉得她讲得怎样?)

分析:通过这样的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代表汇报,不同组将自己的思考成果展示给大家,不仅学生汇报非常有序,还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然后对这三种情况进行对比,看哪种情况下周长最短,这样的安排不仅让学生积累了有序表达经验,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更有利于学生积累合作交流的数学经验。

五、在“旧知”对接“新知”中,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

1.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

案例5:在本课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环节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实际问题:把15盒保鲜膜(如下图)捆在一起,怎样捆最节省胶带纸?

师: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前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怎样学习的?

生:转化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一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

师:是的,这里运用了什么方法?(新知识转化旧知识),转化对我们解决这道题目又有什么启发呢?

师:这样捆实际上就是求什么的长度?(让学生用绳子先捆一捆,感受一下,然后说一说怎样捆最节省,学生通过对比就可以发现怎样捆最省胶带纸)

师:我们现在都认为这样捆最节省胶带纸,求这样捆所用胶带纸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生:小正方形的周长。(多媒体出示一个小正方形)

如果要求捆2个盒子的胶带纸,实际上是求什么?学生先说,课件再出示2个小正方形。

师:现在要求捆15个盒子,怎样捆最节省胶带纸,就是求什么?

生:15个边长是5厘米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怎样拼周长最短?

实际上刚才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将这样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将立体图形转化为我们熟悉的平面图形,就能运用今天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它。

分析:这样,学生实际上已经拥有的数学经验可以用来解决新的问题,只是学生原有的数学经验需要教师时常激发、点拨,使学生的数学经验更丰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经验也能为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提供基础,学生经验包括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人们的“数学现实”最贴近生活现实的部分,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包括解决问题的策略经验,这是进一步学习抽象数学前提和基础。

2.用数形结合方法解决问题。学生用表格探究好,汇报完之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这张表格,什么没变,什么变了?学生看表格中的数据,个别学生是可以发现长和宽相差约接近时,周长就变得越短。万一没有发现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变化,过渡到数形结合验证规律,让我们去图形中去找一找(出示图形变化过程)长和宽到底怎样变,周长会变短?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发现规律。

在进一步验证规律的过程中,16张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是否有这样规律?请你写出所有可能的拼法。

师:你能想象出每个长方形的样子吗?想象一下,教师随后用多媒体呈现不同的长方形,通过数形结合找规律。

现在让我们结合图形来看看是否有这样的规律。

师:长和宽相差是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拼得图形的长和宽越接近,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越短,正方形的周长最短。

由此,通过数形结合进一步验证、完善规律。

以上只是以人教版三上解决问题“怎样拼周长最短”一课为例,以这样具体的课为载体,学生如何有效形成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做了探索,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虽然反映在个体学习过程中时,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但是基本活动的积累是基于相关具体内容学习经历和感受还是很明显的。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言,“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有机体的一部分。”因此,教师要创设更多的活动情境,让学生更多亲历、更多体验、更多积累,让经验的“根”扎得更深、更广。

笔者回顾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关注和思考,还是有一些困惑,比如,基本活动经验内涵和特征还待进一步认识。本文主要探讨基本活动经验积累一些途径,当然还有更多途径,这里只是抛砖引玉,期待大家批评指正,与大家一起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奠宙等.小学数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第3篇

关键词:经济活动分析;发电企业;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发电企业作为电力行业的领头羊,同时也是支撑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经济支柱,尤其是随着我国电力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发电企业,必须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性,充分掌握经济活动分析的对象和内容,才能更好地确保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如何在发电企业经济管理中加强经济活动分析的应用作出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一、经济活动的对象和内容

所谓经济活动分析,主要是利用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以及业务核算等,应用专业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与成果进行反映的重要技术性经济指标,利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来定性和定量,找出经济指标的变化趋势和成因,就各项因素给企业的经营成果指标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各项指标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达到科学客观评价企业各种计划地完成情况的目的,为企业掌握经济发展趋势、内部潜力的挖掘以及经验教训的总结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因而为了更好地将其应用于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就必须对其对象和内容进行分析。

就经济活动分析的对象来看,主要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成果的体现。具体来说,对企业生产产品的数量、品种、产值、物资消耗指标、收入、成本、利润、资产负债、劳动生产率以及价值指标、质量指标、数量指标、经济指标等一切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相关的指标等均为经济活动分析的对象。就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了宏观经济、市场环境、竞争能力、生产经营、企业发展、财务状况、人力资源分析等内容。[1]

二、经济活动分析在发电企业经营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分析

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分析,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经营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发电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发电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如果仅仅采用财务分析或会计核算,只能够活动数字资料,难以发现这些数字背后的经济实质,具有很大的片面性、肤浅性。采用经济活动分析,不仅可以从财务方面进行分析,还可以从业务方面进行研究;不仅能够进行事后控制,还可以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结合起来,实现全程有效控制;不仅可以进行静态分析还可以根据经验情况变化进行动态分析研究。通过经济活动分析,可以从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掌握最真实、最准确的情况,挖掘出症结所在,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发电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得以实现。

三、经济活动分析在发电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地提高发电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就必须注重经济活动分析成效的提升,但就目前来看,目前我国一些发电企业在经济活动分析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在分析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成本与利润的核算,而没有对生产经验指标进行预测,对市场信息的了解也不够及时,难以满足当前竞价上网、厂网分开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没有结合当前发电企业自主经营和盈亏自负的现状。二是虽然罗列了很多数据,且经济活动分析的方法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而很少对具体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导致经济指标与技术指标脱节;三是在对待具体问题的分析不够全面和深入,并没有结合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整改;四是目前很多发电厂缺乏完善的经济活动分析软件,在重要数据归口管理方面还没有达到统一,导致很多专业的分析数据不同,难以有效地确保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开展。

四、经济活动分析在发电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当前经济活动分析在发电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存在的不足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发电企业,必须针对当前经济活动分析存在的不足,采取一系列有效地应对措施,才能更好地确保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应用策略。

1.健全机构组织,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在发电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中,必须由企业领导的负责,并确定由责任部门牵头具体抓紧落实的任务,以确保经济活动分析的各项工作有专人负责落实。各部门根据要求提供所需要的资料和数据,做好经济活动分析。二是定期召开例会,形成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每月、季度、年度均在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利用专题分析、口头汇报等形式,将常规分析与重点分析相结合,形成经济活动分析的长效机制。三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技术,确保经济活动分析具有足够的分析深度、广度,提高分析的快捷性、准确性和客观性。此外,还通过课件的形式进行展示,不仅增强了展示的效果,为该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宣传发挥了明显的作用[2]。

2.认真开展分析,确保分析质量

一是始终结合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发电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对影响经济活动的因素进行整理、收集、分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深刻地分析,做到解决问题的相关办法。二是抓住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充分地分析,从而确保问题的有效解决。特别是应针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重点分析,不仅摸清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掌握其发展趋势,还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策略。三是对于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来进行分析。四是确保定期分析与不定期分析相结合,单项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事前分析与事后分析相结合,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够正确的得到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从而作出相应的对策和改变。

3.创新分析方法,提高分析水平

在经济活动分析中,不仅要利用对比、分类、因素等分析法,还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确保经济分析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从而确保发电企业经营分析能力的不断提高。在进行数据统计、情况说明时,始终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保证数据及口径的一致性,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并进行同期比较。从分析内容的深度来看,不仅符合要求,而且尽可能地避免了片面性,确保了分析结果的全面性、综合性、连续性和系统性,从而揭示企业经营的内在关系,并在所提意见、建议和措施要建立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符合发电企业实际,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经过经济活动分析,这样发电企业管理层就能更加准确清楚地掌握市场变化趋势,了解各种对发电企业经营管理产生影响的因素,为进一步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4.加强分析监督,做好考核培训

经济活动分析必然会有一个“两极化”发展的趋势,即微观上会越来越深入、细致、到位,会越来越需要强大的数据支撑;宏观上又要求能从细微的分析中跳得出来,结论会越来越简单、准确,预测会越来越科学、精确。经济活动分析工作内容多,涉及面广,难度大,要求工作人员在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同时,熟悉并能够应用现代化的统计方法和分析手段。因此,作为发电厂应加强专业人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5.运用经济活动分析辅助决策与支持系统预测分析

过去由于缺乏专业的辅助决策与支持系统预测,导致很多发电厂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难以系统和全面的分析有关经济数据。因而作为发电厂企业领导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引进专业的经济活动分析软件。首先就结合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制定了成本计划和考核指标,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由各相关部门编制有关的报表,并上交计划部汇总,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总体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找到上述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相关整改措施之后领导进行审批,再通过执行对整改工作的检查得出结果,不仅实现了重要数据归口管理的统一,而且很多专业的分析数据得到了有效地分析,从而有效地确保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得到有效地开展,最终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注入强劲的动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对经济活动分析在发电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发电企业,必须结合时展的需要,切实掌握经济活动分析的对象和内容,认真分析自身在经营管理中经济活动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不断健全机构组织,提供组织保障,认真开展分析,确保分析质量,创新分析方法,提高分析水平,加强分析监督,做好考核培训,才能提高经济活动分析水平,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成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亚娃.经济活动分析在供电企业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

第4篇

一、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关系分析

(一)工作对象相似

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在工作对象上基本一致,不同的工作重点有所偏差。其中,财务会计产生管理??计的工作内容,财务会计对单位进行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整理,管理会计则以此为参考,对单位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并分析未来的经济发展优势。因此,从工作内容上来看,二者研究的都是单位经济活动,不同的是财务会计研究的是已完成的经济活动,管理会计研究的是未来的经济活动,但需要以前者为依托。

(二)有着共同的目标

不论是管理会计还是财务会计,他们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对单位的经济活动作出准确的分析,为单位发展保持强有力的财务支撑,维护单位发展走上健康持续的道路。从根本上来讲,单位所有管理行为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包括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都是为了促单位的发展,降低运作成本,为单位创益增收。

(三)信息资源同源

虽然说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信息处理方式、处理目的、信息筛选和使用方法上有所不同,但是它们所获取的信息都是来自于单位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状况,因此说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工作信息具有同源性。

二、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实现融合的基础

(一)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共同拥有考核、控制职能

无论是管理会计,还是财务会计,它们对于单位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都具有考核和控制职能。财务会计对单位已经发生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进行成本预算、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同时计算经济活动的收益,分析成本预算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距,查找出现差距的原因,这是一种对资源要素的交易和产权变动进行确认的行为。管理会计同样如此,它是对财务会计最终的工作成果进行确认和分析,也是一种经济考核和控制行为。从逻辑循序上来说,管理会计是财务会计的工作延伸,管理会计对财务会计的工作进行分析控制和二次加工。二者在维护利益者权益以及提高效益这两方面的目标是一致的。

(二)二者同属于管理行为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是单位的内部管理行为之一,并且都是重要的内部管理行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和预测,就是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管理控制,避免单位出现错误的经济决策。这是企业在发展道路上必不可少的活动。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实现融合的策略

(一)加快人才培养

人才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础,企业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人才队伍才能在经济活动管理控制中充分发挥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巨大价值。目前,中国对于会计人才的教育只停留在对会计系统进行了解、熟悉会计流程等基本会计工作技能和基础知识方面,但是从社会的人才需求上来讲,还缺失一批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会计人才。同时一个优秀的会计工作人员还应当具有准确分析经济状况、洞悉单位发展战略与会计工作联系的能力。所以,社会各个阶层应当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致力于培养综合性的会计人才,加大对实践性内容的培训教育力度。

(二)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利用

信息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是经济发展的科技产物。信息技术自研发以来已被用到了多个行业当中,现代的办公室工作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了。作为一种高效率的办公工具,信息技术被引入会计工作当中,可以进一步加快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使用计算机技术对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降低出错率,提高会计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建立工作模板,将相关数据输入到模板当中,所得出的数据和结论可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共同使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达到资源统一和资源共享,实现工作内容的交互。

(三)建立多维度工作模型

管理会计作为财务的主要内容,其工作目的是降低单位运作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和效益,因此,管理会计应当在经济业务的需求之上,为单位提供多维度、精细化的价值信息,这是单位运作的根本需求和基础性信息。产品维度模型的建立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体现之一。对此,单位应当尽快组织工作保障和人员支撑,分化会计工作责任,实现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工作职责间的融合,切实落实各项核算数据的产出、审核、应用、报送等工作。

第5篇

1.1它体现很多机构的业务内容,而且也要求机构间明确活动处理规定

由于它要精准全面的体现信息,就必定涵盖很多个机构的内容,很多机构在协调开展好一些经济活动的时候,活动中就会有次序以及互相牵制的联系,我们叫做是业务步骤。此类凭证要体现相关活动的业务步骤,该步骤必须是在网络背景中开展的,是通过网络科技对过去的活动步骤的再造。

1.2同时他还是单位管控别的体系的信息连接点

它并非是局限在信息体系里面的凭证,它是体现所有的经济事项的一类凭证,其不单单体现价值信息成为传统会计信息处理的数据入口,也是企业其他管理子系统的数据入口和业务发生的凭证。

1.3经济活动的多样化规定其要具有很多种种类,确保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可以对应一个凭证开展信息的采集工作

单位的经济活动具有多样化,比如生产以及销售和相关的培训等等,所有的活动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其信息总数也是有差异的。此时很显然无法通过一个种类的凭证来记载全部的活动事项。此时就规定单位对经济活动合理的划分类型,结合不一样的运作特征和活动要素来布置不一样种类的凭证,以此来确保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可以对应一个凭证,进而开展信息的收集活动。

1.4所有的经济活动对应的凭证种类是体系提前设定的标准或是体系运行前结合单位活动的具体性质而设置的

事项法AIS在采集数据时必须生成相关业务类型的事项凭证,此类凭证的样式应该怎样设置呢。一般是由体系提前设定,体系同一标准的凭证分类资源,和之前的体系设置科目库差不多。不过,相同的单位还是有着一些特征的,体系就要供应相关的编制内容,通过专门的管控工作者来提供专属的事项内容。

2过去的以原始凭证为前提的处理流程和面对的不利点

2.1在这种流程里面,初始凭证作为记账类凭证的必然前提,不过不一样的活动的初始凭证并不是完全一样的,然而记账类的凭证的显著特点是单一性,所以两者形成了比较显著的对比,通过初始凭证直接的形成记账类的内容的话,对于信息的收集来讲是不利的,很多的初始凭证对于工作者了解经济活动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规定。

2.2在这种流程里面,信息处理最为重要的内容是记账凭证,通过此类凭证制作得到账簿等内容,通过它的保存为依据来分析之前的凭证,而且对记账凭证进行信息类型的划分。通过信息处理科技来分析,此类凭证是初始凭证的相关信息经由处理而得到的,是一种衍生的内容,将衍生的信息当成是关键点,不合乎信息处理的思想。

2.3这种流程中,相关的审核活动应是对初始凭证以及记账凭证等的审核,通过该项审核来确保活动的精准性,确保类型的划分恰当。不过此类步骤中工作者和经济活动的产生步骤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此时就使得审核活动的意义降低了,减弱了对其真实性的分析,较多分析的是其活动类型以及精准性的论述。

2.4在这种流程里面,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均是经由财会工作者的职业分析来明确的,工作者自身的经验不一样,使得活动处理也不一样,进而使得相关的规范性受到很大的影响。

2.5在这种流程中,对于经济活动总体记载来讲是不合理的,其会影响到凭证进行自动化活动,而且也会干扰到自动化相关的设计能力的提升。

2.6同时,这种流程也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相关的处理工作的开展。单位的经济活动很多时候都会牵扯到多个机构,机构间经由初始凭证的传输将活动信息聚集到一起。初始凭证在活动机构间的传递会受到时空的影响,使得其实时性减弱。

3基于事项凭证的账务处理流程

3.1这个流程是将事项凭证当成是中心内容的,它是对经济活动的初始内容的总体记载,经由对其储存管控来确保业务事项的总体记载,进而获取相关的衍生信息,非常的合乎如今的信息处理思想。

3.2在这种流程里,事项类凭证类型的设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活动。由于经济活动具有多样化的特征,所以使得此类凭证也就具有了多样化的特点。不一样的凭证中论述了经济工作要获取的事项以及经济活动的要求,此时就确保了活动从出现到完成一致处在记录中,如果为设置此类凭证的话就没有信息处理的平台,此类凭证是过去处理活动的前提和别的决定模型的前提。

3.3基于事项凭证的账务流程,通过事项凭证对经济业务活动的原始数据进行完整的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发起部门选择事项凭证类别填写业务数据,涉及的其他部门按照业务规则在同一张事项凭证中填写各自业务数据,从而使某经济业务活动能够通过事项凭证得到全面的记录和反映。

3.4基于事项凭证的账务流程,有利于实现从事项凭证到记账凭证的自动生成设计。在事项凭证类别设计中,可以建立事项凭证类别与记账凭证模板的对应关系,事项凭证产生后通过记账凭证模板自动生成记账凭证。

3.5基于事项凭证的账务流程,有利于简化现行系统中科目设置的复杂程度,改变在总账中增加辅助核算的机制。通过事项凭证与记账凭证的对应关系,记账凭证中只反映总账科目,明细科目和具体业务事项及分类都可以通过事项凭证实现,简化传统账务处理过程。

第6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 经济活动分析 应用研究

电力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是对电力企业经营状况进行的一次全面的、彻底的研究和分析过程。这一活动是建立在经济指标的基础上的,通过对电力企业一定时间内的经营情况和企业效益的分析研究,从而找到电力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通常情况下,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采用的方法有:因素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盈亏分析法等。

一、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相关体系

电力企业通常会在每个月都进行一次经济活动分析,而这一分析活动会涉及到企业内部的财务、调度、安全等多个部门。

通常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建立一种全面的、复杂的指标体系;另一种是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从众多的指标中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指标来构成相应的指标体系。从实际的操作上来讲,前者在构成时具有烦琐、复杂的特点,而且操作起来较为困难,后者的可操作性较强,有利于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评价。电力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指标分析、经营销售指标分析、财务指标分析、劳动生产率指标、多种经营指标分析等。

安全生产指标包括:变、配电事故、一类责任障碍、供电可靠率、主要设备健康情况、电压合格率。

营销指标包括:供电量、售电量、线损率、售电平均单价、电费回收率、电费余额。

财务指标包括内部利润、变动成本、固定可控成本、单位固定成本、福利费、材料费、盈利能力等。

生产指标包括:负荷率、报装及接电率。

劳动生产率指标包括:全员劳动生产率、生产人员劳动生产率。

多种经营指标包括:总产值、上缴税金、完成工资额。

二、电力企业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常见内容

1.对宏观层面上的经济环境进行分析,比如说国家政策、宏观调控以及地区生产总值等经济因素可能给电力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

2.电力企业总的经营状况的分析。

3.企业相关的电力营销方面的分析。企业相关的电力营销分析是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营销分析是指电力企业的内部用电管理部门,在根据本企业的经营目标,对电力企业相应地营销市场的变化、电力的营销指标等进行的较为全面、复杂的分析。针对电力企业营销分析,企业可以很好的掌握外部市场的发展变化,从而制定更加有利于自身企业发展的方向。

电力营销分析主要包括售电量分析、单价分析等。其中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贡献率,通过贡献率我们就可以分析出各个因素在电力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大小。在电力营销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是因素分析法。通常综合指数的特点表现为,进行对比的总量指标是由两部分组成,而其中一部分的固定将会反映出另外一个指标的变动对总量指标的影响情况。这一综合指标的制定应该遵循统计学的原则,例如在进行售电单价变动分析时,我们可以将售电单价的变动分为分类售电单价的变化与分类售电量的变化,然后再进行分析。

4.电力企业成本和费用分析。电力企业的成本和费用分析主要包括购电量分析、购电价格分析、固定成本分析等。我们可以通过对电力企业的成本和费用所包括的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

5.电力企业生产资源利用率的分析。电力企业生产资源利用率的分析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情况分析、电网运行与设备情况分析等,通过对企业生产资源利用率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大概了解电力企业的经济活动。

6.电力企业财务和资产分析。电力企业财务和资产分析主要包括电力企业盈亏和获利能力分析、财务情况和资金变动分析、债务偿还能力分析等。在财务指标分析中,内部利润变动情况的分析主要包括企业各项利润额指标计划完成情况和增长变动情况的影响、企业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损失对企业利润增长的影响分析等。

7.总结性分析,从上述的各种分析中,找出电力企业在经济活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到企业下一步应该进行的经营活动方向和措施,并上报企业上层领导。

三、改善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有效途径

1.对分析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改善。在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时,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这与事物的发展规律是相符合的,只有坚持对立统一的规律和辩证统一的观点来解决经济活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使整个分析过程更加合理和科学。在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定期分析结合不定期分析,单项与综合分析相统一,事前和事后分析并存,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等原则,才能够正确的得到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从而作出相应的对策和改变。

2.分析质量的加强。首先,应该对所处的经营环境进行充分的把握,通过大量资料的收集与归类,分析研究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其次,注重分析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对此类问题不应该采取回避的措施,而应该对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进而解决问题;最后,对于主要经济指标进行重点分析,从而得到可靠的经济运行规律,进而把握趋势制定相应的对策。

3.积极主动的对分析方法进行创新。通过此种方法来增加经济活动分析的活力,进而实现通过经济活动分析来提高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的目的。

总之,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电力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是电力企业管理的最基础的工作,只有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地开拓电力市场,扩大电力的需求,保证电力企业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孙长伟.谈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J].华北电业,2007(9).

[2]刘艳.对陕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活动分析的思考[J].陕西电力,2008,36(7).

第7篇

企业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工作的客体。

由于会计需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一定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因而会计并不能核算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经济活动,即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由于单位的组织形式和经济活动的内容不同,所以不同单位的会计对象均有不同的特点。

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应该是详细具体的,这就要求必须把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若干次分类,使之具体化。对资金运动进行的分类,就是会计要素;对会计要素进行的分类,就是会计科目。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我国企业的资金运动分成六大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而每一会计要素又可分成若干会计科目。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

(1.吉林医药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2.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永吉132200)

[摘要]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高校体育一直运作于计划经济的体制之下,主要从生理与教育等功能进行认识与评价,而经济角度的认识却相对较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体育市场也必须依托于物质经济来完成资源方面的拓展。本文从高校体育经济活动的意义、组成、策划、管理四个方面,对高校体育经济市场与管理机制进行探索。

关键词 ]高校;体育经济;管理机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118

1高校体育经济活动的意义

高校是体育经济市场建立的制定领域,其所提供的也并不完全符合传统“商品”的基本意义,也正因如此,高校体育经济活动最主要的特征便是国家计划投入。所以,传统意义上经济活动的三个主要形式并不完全适用于高校体育经济中,其主要目的与主要功能也无法完全依照市场经济进行界定。

1.1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

传统意义上进行市场经济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而当前我国教育尚没有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这种条件下,高校体育资源的配置仍然有赖于计划经济,并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改变。所以,在短时间内想要发展高校体育经济市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计划经济的体制的制约。但从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现状、体育教育目的、体育市场发展以及体育经济前途来看,高校体育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注重社会效益。

1.2经济活动的主要功能

高校体育经济活动的主要功能有两方面:其一,“自我造血”,沿袭计划经济的惯性,当前我国高校体育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经费预算基本都能够保持在计划以内,虽然这种现象表面上看起来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实际上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比如,沿袭计划的套路抑制了高校体育发挥创造性;随着高校体育教育内涵的不断扩充,体育经济的负担也日益加重,高校体育已经无法满足全部学生的发展需求等。在很多高校中,体育教育经费负担重、压力大的现象比比皆是。其二,体育服务由于体育经济活动的环境是高校,加之体育的“商品”特殊性,高校体育经济活动还需要在劳务需求方面满足高校师生。

2高校体育经济市场的组成

明确高校体育经济市场的组成,是对高校体育市场与管理机制进行研究的基础,由于高校体育具有特殊性,所以,其发展过程必须要依照现代体育发展与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相关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育教育的最终价值。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高校体育人口的日渐密集,在物质方面已经为高校体育经济市场提供了应有支撑,只是在运作方面还存在不足,这就涉及了高校体育市场的培育。

2.1消费市场

体育消费主要指的是参加体育活动时付出的成本。如果将体育也看成商品,则体育消费需要提供用品、设施、技术指导、活动机会、观赏机会、相关信息等服务,这也能够看出在高校体育经济市场中,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与发展商机。

2.2竞技市场

在任何一所高校中,都存在大量的体育竞技活动,但进行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都不是为了市场机制的形成与运作,绝大多数是高校体育竞技活动只单纯地服务于社会效益,而没有为经济效益服务。高校体育经济市场完全可以以学生为基础,辅以高校教职员工,开展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体育竞技活动,不仅产生了经济效益,还能以“冠名权”等方式将外来资金吸引进来。

2.3人才市场

高校中的体育人才相当集中,在完成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以外,还可以对高校师生进行有偿的体育指导与组织工作,如竞赛或健身。另外,还可以从当地经济状况出发,对社区体育进行有偿或无偿的指导工作。

3高校体育经济市场的策划

高校体育经济市场的策划的主要程序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市场环境的分析也就是对高校中与体育相关的劳务产品和流通场所等因素进行分析,对经济活动进行过程中的可行内容与主要目标进行明确,从而方便决策层将相关决策控制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

第二,对经济目标进行明确。经济效益的提升是进行高校体育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目标,在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以后,便需要分析与评估其经济目标、效益以及手段,从而使得出来的经济数据更加准确,便于更好地指导经济活动。

第三,制订活动方案。在进行完以上内容之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体育项目作为活动的基本内容,并针对每一项内容完成综合策划,进而制订出最有针对性的操作方案。

4高校体育经济市场的管理

4.1服务层面上的管理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明确服务观念;其二,有针对性地安排服务内容;其三,完善网点的服务管理等。

4.2资金层面上的管理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强化财务管理,指的是刨除计划资金以外的,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经济活动的相关资金管理,需要构建有针对性的资金管理体系,以保证其高效运作;其二,提升经济活力,高校中不是经济专业的相关体育人,也需要明确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并学会运作资金的相关技巧,以保证高效体育市场可以健康运作。

4.3竞赛层面上的管理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竞赛的预算编报,主要目的是明确竞赛经费,也为费用的申请与开支的执行提供重要依据;其二,竞赛的财务审核,需要专业的财务人员,根据竞赛的预算编报进行严格审核;其三,竞赛的执行监管,这个环节需要体育、财务、项目三个部门的负责人共同完成,在管理过程中,切记要依照人性化的管理艺术进行管理,不能太过僵硬,以免影响竞赛的顺利进行。

4.4场馆层面上的管理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操作场馆市场经济要建立在对教学任务不产生影响的基础之上;其二,尽可能降低对学生的收费力度,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有偿服务;其三,对场馆的成本进行严格计算,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场馆管理。

5结论

本文从高校体育经济活动的意义、组成、策划、管理四个方面,对高校体育经济市场与管理机制进行探索,在面临问题的过程中,高校能够根据自身情况,以高校的特殊性为依托,充分利用管理手段,以求达到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双赢,从而更好地发展高校体育事业。

参考文献:

第9篇

当今社会,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家的核心战略资源,对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以及未来的知识经济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正如总理所言: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知识产权关系到国家长远的、战略的、深层次的发展问题。然而,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工作起步较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还比较淡薄,在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方面,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还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由于我国目前尚处于经济转轨阶段,因知识产权引发的这些问题还难以完全依赖市场或者企业自身来解决,因而形成了强烈的公共需求。因此,在重大经济活动领域,建立知识产权审议机制是贯彻“服务型政府”理念、提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

目前,在国家层面,针对重大经济活动的知识产权审议,我国尚未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文件,也未建立规范的审议机制,仅有少量关于知识产权审议的条款,散见于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当中。通过对国内已有的知识产权审议实践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拟对这一机制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以期能为我国知识产权审议活动的法律化和制度化提供可行的建议,为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议的性质和服务对象

审议的性质:公共服务。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议,是指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重大经济活动时,有关部门和专家应当对申报单位提交的知识产权评价报告予以审查论证,从而为重大经济活动的决策和实施提供合理的对策和建议。它的理论内核就在于强调公共协商与理性论辩,是审议民主理念在我国政府决策领域的具体体现。

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议活动属于公共服务。在现代社会中,专业的提供通常来自三个方面:公共服务、私人服务与社会服务。由公共组织机构使用公共权力与公共资源提供的属于公共服务,由营利性的私人企业使用私人资源提供的属于私人服务,由非营利的社会组织使用社会资源提供的属于社会服务。可见,判断一种服务是否属于公共服务,关键在于其提供方以及其所使用的权力与资源的性质。所以,现代社会中的公共服务就是指使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向公众所提供的各项服务,它是一种能够满足公民直接需求的由国家介入的服务活动。公共服务根据其内容和形式可以分为基础公共服务、经济公共服务、社会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服务。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议活动属于其中的经济公共服务,它是通过国家权力介入或公共资源投入为政府决策、为企业从事经济发展活动所提供的一种专业性咨询服务。

对重大经济活动实施知识产权审议,是有机整合知识产权制度与发展政策的一项创新实践。建立这一机制可以发挥以下功效:其一,防范知识产权风险。通过对重大经济活动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审查论证和跟踪监督,可以提高经济活动的可预见性和稳定性,有效地防范知识产权风险,减少知识产权纠纷。其二,促进政府的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鉴于知识产权所涉及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审批部门所拥有的有限信息和有限理性,可能难以满足正确决策的需要。在知识产权审议过程中,通过不同部门代表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参与,可以最大限度地集思广益,使政府部门对问题的本质有更加深入和完整的认识,从而尽可能地降低决策错误的风险。其三,培育知识产权文化。通过引导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评价,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进行审查论证,使大家在真实、直接的知识产权参与和辩论协商中加强知识产权观念、掌握知识产权技巧、提高知识产权的运用能力,从而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

审议服务的对象: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议的对象是重大经济活动,经济活动的“重大”程度如何界定,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一般而言,经济活动的“重大”程度,可以从“强度”和“背景”两个标准来判定。涉及国家财政资金的大量投入,达到一定的金额,可以反映出经济活动的重要性。但是,也应包括那些虽然没有达到规定的金额起点,却对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有重要影响的经济活动。从国内已有的实践来看,界定重大经济活动主要有两种模式:其一,对重大经济活动予以定性规定。例如,贵州省知识产权特别审查机制规定,“使用财政及国有资金数额巨大或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经济活动,属于重大经济活动”。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灵活性大,覆盖面比较广;缺点是此类规定过于主观,由于没有客观的判断标准,具有较大随意性,操作性不强。其二,对重大经济活动予以定量规定。例如,江苏省规定,重大项目是指省财政资助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技术项目。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通过规定起点金额,可以使重大经济活动得以量化、客观化,强化了可操作性;缺点是覆盖面有限,不能容纳那些虽然没有达到起点金额却具有重要公共利益价值的经济活动。

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对于重大经济活动的界定可以分两步走:首先,对重大经济活动予以概括式定义,即“重大经济活动,是指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单体项目中,使用财政性资金、涉及国有资产数额巨大或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经济活动。”由此明确其内涵和性质,强调知识产权审议的对象主要是针对政府投资为主的项目和涉及公共利益的项目。其次,在抽象概括定义的基础上,再对重大经济活动进行具体列举,并且在列举时可以采取定量规定与定性规定相结合的方式。知识产权审议活动的开展需量力而行,突出重点。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不同类型重大经济活动认定的标准不一样,对于涉及的财政性资金或国有资产数额,不能一概适用同一金额标准。笔者仅尝试对重大经济活动类型化提供一个建议:第一类是设立较高起点金额的重大经济活动。此类经济活动,例如重大建设项目、重大并购项目、重点引进项目、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知识产权可能是其构成要素,只有数额较大时才需要进行知识产权审议。第二类是设较低起点金额的重大经济活动。此类活动,例如重大科研项目,核心技术转让项目、重点装备进口等,其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成败,故不宜设过高的起点金额。第三类是其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经济活动。此类情形不设起点金额的限制,由政府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审议,由此也可以为以后扩大知识产权审议范围预留空间。

另外还要说明的是,通过开展知识产权审议活动,不仅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必要的公共政策建议,也可以为企业开展经济活动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考虑到在当今社会知识产权已逐步成为经济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经济活动的知识产权分析评价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没有在列举范围之内的其他重大经济活动,同样鼓励有关部门和企业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审议活动。

审议服务主体和服务内容

审议服务主体:组成成员多元化。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及现代化的推进,“公共行政”的理念逐渐被广泛接受。西方“福利国家”神话的破灭及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败”论,已从现实和理论层面揭示了政府不是万能的。在公共服务领域,应当让政府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承担相应的公共服务职能。作为审议服务的主体,审议机构的组成成员应当多元化,不仅包括公务员,还应包括法律、技术和管理等领域的专家。这不仅可以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政府对经济、社会的整合能力和监管能力,还可以深化公民的参与型行政理念,从而确保审议活动能提供独立、专业、高效的咨询服务。

鉴于知识产权审议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重要领域,为了保障知识产权审议工作的顺利开展,笔者认为,应整合知识产权、经济、贸易、科技、投资管理等领域的公共资源,建立一个跨部门的综合性协调管理机构。与此同时,考虑到知识产权审议主要涉及的是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因此建议以各级政府的名义设立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议委员会(以下简称审议委员会),组织开展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议工作。审议委员会主任由当地政府的主要领导担任,组成成员应包括公务人员和非公务人员。审议委员会与其他机关没有行政隶属上的管理关系,可以不受其它行政机关的干涉独立开展审议活动。此外,该机构本身具有协调优势,在涉及跨行业、跨部门的经济活动时,可以解决单一主体难以解决的综合性知识产权问题。需要强调的是,优化审议服务的主体不仅要从组织设置上着手,而且要有一支高素质、强能力的审议队伍。为培养一批专家学者及科研人员成为知识产权审议的骨干,应组建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议专家库。专家库组成成员应包括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分析、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法等领域的专家以及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家。只有不断提高审议队伍的素质,才能确保所提供的审议服务具有权威性、独立性,才能推进审议活动向专门化方向发展。

审议服务内容:知识产权问题。知识产权审议的内容是重大经济活动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主要包括重大经济活动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状况、知识产权转让或实施许可状况、重大经济活动涉及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主要技术的知识产权状况、承担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状况、采取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等内容。如果不审议重大经济活动的知识产权状况,那么所涉及的知识产权很可能会存在没有被合法授权、已超过有效保护期、权属不明或者是与核心技术无关的专利等诸多问题,由此将直接影响到重大经济活动的成败。因此,必须对重大经济活动中的知识产权因素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预防或减轻知识产权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项目申报单位应当对重大经济活动涉及的知识产权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并编制知识产权评价报告书。在实际工作中,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定专利、商标、版权等领域的知识产权评价指导意见,形成完整的知识产权评价准则体系,以加强对知识产权评价的管理和规范。

审议服务程序及监督

审议服务程序:具有任意性。知识产权审议程序,就是采用怎样的方式和机制协调申报单位、审批部门和知识产权审议部门的关系,使知识产权审议得以有效推进。从国内已有的实践来看,主要有两种模式:其一,项目申请单位承担知识产权评价义务,项目审批单位承担必要的审核义务。例如,武汉市规定,项目申请单位将评价报告与其他申请材料提交行政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承担知识产权审查具体工作。贵州省规定,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前,应责成申请单位提供知识产权分析报告,主管部门或国有企业认为重大、复杂的知识产权问题,应向特别审查机制专门委员会申请审查。其二,项目申请单位承担知识产权评价义务,项目审批单位不承担审核义务。例如,济南市规定,行政审批部门进行前期审查,向项目申请单位提出知识产权审查要求。项目申请单位到知识产权局办理备案审查,市知识产权局受理后5个工作日完成备案。

为了设置一个科学、规范的审议程序,笔者建议,首先应当明确知识产权审议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客观公正、分工合作、数据共享、信息保密原则,以指导审议工作的正常开展。申报单位提交的知识产权评价资料应具有真实性、全面性;审议部门进行审议时,应当分工协作、集体研究、科学分析,实事求是地对重大经济活动所涉及的知识产权因素进行审查和论证;重大经济活动审批部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行政部门之间应当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对知识产权审议所需的数据资料实行共享;参与知识产权审议的相关部门、中介机构和专家应当保守重大经济活动涉及的商业秘密,不得泄露相关的秘密信息。

其次,应当对知识产权审议的性质有明确的定位。鉴于知识产权审议的目的在于为政府决策提供充分的参考和建议,因此,在重大经济活动审批程序中,知识产权审议程序应当是一个公共服务程序,而不是一个行政审批程序。如果将其规定为行政审批程序,不仅与当前简化审批程序、审批手续行政立法趋势相冲突,而且也找不到相关上位法依据。况且许多地方政府所下发的文件也是明确强调了项目主管部门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信息沟通和配合机制。可见,将知识产权审议程序定位为公共服务程序,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与当前政府所倡导的服务型政府理念完全相吻合。

第10篇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会计;核算;监督和谐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财经学院科研课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与会计建设”(项目编号2012C30)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唐秋烨,广西财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 财务会计,广西 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4)01-0033-0003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不断深化,泛北部湾合作的深入开展,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广西的投资环境以及开放条件优势更加凸显。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是:面向东南亚,立足北部湾、沟通东中西、服务“三南” (西南、华南和中南),充分发挥连接多区域的交流桥梁、重要通道和合作平台作用,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国际加工制造中心、区域性国际信息交流中心,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为社会和谐、经济繁荣的国际性区域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已成为中国南部地区经济发展新的一极。 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核心的北部湾经济能更便利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这对于完善我国沿海、沿边的经济布局,使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更协调,联系更紧密;同时,也提升了广西在全国区域战略中的地位,从整体上提升了民族地区发展水平,振兴了民族经济。推进北部湾经济发展,有利于广西自身发展,有利于国家整体发展。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来观察,从原始社会的“刻痕记事、结绳记事”,到奴隶社会的“作册”、“书契”,进而到封建社会的“入出记账法”、“四柱结算法” 、“龙门账”(单式簿记向复式簿记的过渡)、12世纪末、13世纪初在意大利出现的借贷记账法(完全的复式簿记),再到资本主义社会将成本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后又形成管理会计,直到20世纪电算会计的产生和推广普及以及现在的网络会计的产生,会计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马克思的《资本论》告诉我们:“过程越是按规模进行,也就失去了个人的性质,那么对过程的控制和总结的簿记则越是必要;所以,簿记对资本主义而言,其从事的经济活动过程,相对于手工业以及农民阶级所从事的分散生产过程来说则更具必要性,同样的公有化性质的经济活动过程,相对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活动过程来说更为必要” 。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簿记就是指会计活动。而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有经济的生产、交换活动,当然比以前各阶段的经济活动更需要会计活动来进行管理。会计作为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会计作为管理经济的这一项活动,其本身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投资环境好坏、经济基础设施优劣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经济越发展会计作用越突出”已经成为大众的共识。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核心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成为中国南部地区经济发展新的一极,会计活动也更体现出其更重要。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的发展为会计活动带来了新内容

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对带动我国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有利于深化我国与东盟合作。2.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开发战略。3. 有利于加快广西经济的发展,维护南疆安宁。4.有利于完善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布局。目前,永久性每年在广西南宁主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为集广西北部湾中心、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南疆城市于一身的南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生机。我国沿海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已经陆续形成珠江三角洲、渤海湾、长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等沿海经济发达圈,只有北部湾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迟缓。但是北部湾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随着东盟博览会确定南宁会展中心作为永久性会址,以共同合作与发展为宗旨,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双向互利为原则,履行“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经贸合作为重点,为中国―东盟各国商家的共同发展提供新的机遇。现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随着北部湾经济开发的深入推进,完善了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打造完成中国沿海“两角两湾两岸”(长三角、珠三角、渤海湾、北部湾、台湾海峡两岸)发展的新格局,使我国沿海经济区覆盖面更加完整,东部、中部、西部发展更加协调,可为我国以及东盟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唯物辩证法因果理论告诉我们,原因和结果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有什么样的因,必定有其相对应的果――经济越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促进会计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越发展,与其有相关的会计活动也发生变化,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会计水平的提高。

(一)经济内容的丰富带动会计核算内容也更丰富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深入推进,借助此平台使广西北部湾经济在丰富了传统产业――商品贸易的同时,也促进了服务贸易、投资合作、文化交流、高层论坛的发展。经济内容更丰富,与此相适应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活动内容也更丰富。经济越发展,经济内容更丰富,会计核算――记账、算账、报账的功能的内容也更丰富和全面。

(二)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带动会计监督活动的范围也扩大

借助“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口与出口相结合,使广西北部湾地区成为东盟各国的商品进入中国的桥梁;以传统的商品贸易与新兴的第三产业服务贸易相结合,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得以以中小企业技术成果转让和旅游服务为切入点,让其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新增长点;投放资金与引进资金相结合,使广西北部湾地区成为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的平台;经贸活动与文化交流活动相结合,使广西北部湾地区成为国际性区域城市名扬海内外。与此相适应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为保证各项经济业务遵守国际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执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等的会计监督职能的活动范围也顺势扩大。

(三)经济运行质量高,会计目标更明确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的发展,其经济运行质量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则更需要要求经济资源的更加合理的配置、更要求经济结构效应更加优化、更要求提高商品、服务的质量档次等等,从各方面来提高经济区内经济实体的竞争力。经济越发展,经济运行质量越高:财务会计向财务报告各方使用者――政府、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社会公众等各方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的目标和财务会计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目标更明确;管理会计规划和控制日常的经济活动,帮助经济实体内部管理人员预测经济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与控制现在的目标也更明确。

二、 广西北部湾经济的发展促进会计的健康发展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有沟通中国与东盟各国最便捷的海上通道,是中越“两廊一圈”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的深入推进,会计也必然健康发展。唯物辩证法理论告诉我们:事物的因素存在着客观性。会计活动与客观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客观环境有需求才可能产生会计这一管理活动并寻求进一步的发展。唯物辩证论的对立统一矛盾论告诉我们,“过程假如有多种矛盾同时存在,其中有一种矛盾一定是主要的矛盾,该矛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他矛盾必定处于次要的地位。所以,研究事物的发展过程,若同时存在着两个或以上矛盾的,则要找出其主要矛盾。找出了主要矛盾,那么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会计活动所处的客观环境主要是指:客观政治环境、客观文化环境、客观经济环境、客观科技环境、客观法律环境等方面,它们都会对会计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影响会计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必有一种环境是主要的,综观这些影响因素,影响会计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应该是客观经济环境的经济活动。经济活动――指物质资料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全过程的资金运动,而会计是对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核算、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经济活动对会计的影响表现在:(1)基础性,以货币表现形式而投入的耗费和产出的经济活动需要会计进行日常核算和监督;(2)促进性,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在管理水平、商品质量、技术特点、实体规模等方面的提高和发展,必然促进会计活动在内容范围、管理水平等相应方面的提高和发展,以此适应经济的发展需要。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的纵深发展需要会计和谐发展

广西北部湾经济深入开发,是经济实体的整体运行。会计是对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的一项活动,会计的作用越突出就越需要会计的和谐发展。会计的和谐发展要求经济实体协调的发展。唯物辩证论的量变到质变的规律理论告诉我们:一切物质首先由量变开始,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产生质变。经济实体也如此,经济的发展必须是最先由物资的积累,物资极大地丰富后再由量变到质变――要求物资质量提高、满足各种功能的需要;然后又由质变循环到量变的过程,周而复始,直到永远。经济实体的质变是经济本质的变化,是经济实体量变的必然趋势;经过质变,经济实体上升一个新的发展高度,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又重新开始新的量变,周而复始。经济实体的量变表现为一个渐变的过程,体现为经济综合体各种要素相互协调,运行有序的协调。会计作用越突出就越会要求会计活动越和谐。

(一)会计活动内容要与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相互和谐

会计作为管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全程的一项管理活动,与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活动直接关联:随着北部湾经济发展的纵深推进,会计主体在经营过程中,要与我国境内和东盟各国境外的其他企业从事正常的商品经营买卖、劳务经营供应、高新技术经营转让等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的经济业务,必然需要会计活动与相关经济实体和谐。会计主体从事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在国家法律、财经纪律规定的前提下进行,其经济活动就必须与国家职能管理部门、监督部门发生各种联系:会计主体与工商管理部门的工商行政发生企业登记、商品广告、商品、经济合同等经济业务往来活动;会计主体与财政部门发生缴款和拨款等经济业务往来活动;会计主体与物价部门发生审批与监督价格等经济业务往来活动;会计主体与金融部门发生结算、信贷、保险、证券等经济业务往来活动;会计主体与计划规划部门发生规划与调控的业务活动;会计主体与财政税务部门发生财政调拨、缴纳各种税费以及退税等业务活动;会计主体与审计部门发生财务审查等业务活动;会计主体与会计事务所发生验资、咨询等业务活动;会计主体与业务主管部门发生业务指导与检查等业务活动;会计主体与统计部门发生统计监督与调查等经济业务往来活动。会计工作必须理顺这些会计活动的关系,与其和谐发展。

(二)会计活动与我国东盟政策和谐

我国设立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互惠关系,是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以及面向未来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方针。社会越进步其结果一定是对外越来越开放。借助“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通过这一平台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口与出口相结合、投资与引资相结合、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相结合、经贸活动与文化交流活动相结合, 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使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在良性的环境中健康发展,促进北部湾经济腾飞。

[参考文献]

[1].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

[2]郭建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N].光明日报,2006-02-14.

[3].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第11篇

【关键词】会计职能;核算职能;监督职能

一、会计核算职能

1.会计核算职能的概念

社会生产中客观的经济活动,具有质量和数量的性质和特点,会计的核算职能,就是要对经济活动进行数字表述,对其价值数量进行明确的确定,为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提供必要的会计信息。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日常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会计核算是对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进行及时、准确、真实、完整的记录,进行数量的计算和数据的报告。会计核算的显著特征就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从数量关系上反映和体现经济活动的基本情况。这种反映和体现,应该是准确的、真实的、完整的,是对经济活动清晰的数字表述。

2.会计核算的原则

(1)真实。真实性原则,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第一要求。对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的数字反映必须资料可靠、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只有会计核算中所记录和表述的情况与实际发生的情况是一致的,真实的,记账、算账、报账才是真实的,所提供的会计资料和会计信息才是可靠的有用的,会计核算才是有意义的。

(2)准确。所谓准确,就是在会计核算中,有关数字的计算是正确的,对会计事项的处理是正确的,是合理的,是合法的。

(3)完整。在会计核算中,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和各方面都要有全面的记录、计算和报告。这样,才能完整地反映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才能体现经济活动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会计资料会计信息才会是正确的。也只有这样,上级领导、有关单位、广大群众才能了解和掌握全面正确的会计资料和会计信息,领导作出经营决策,有关单位制定政策计划,社会和群众监督才有可靠有效的依据。

(4)及时。经济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是动态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要真实、完整、准确反映经济活动发生和发展的情况,就要及时记录、计算、报告会计资料会计信息,以便领导决策的及时调整,各部门对经济活动的及时调控,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二、会计监督职能

1.会计监督的概念

会计监督就是指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通过会计资料和会计信息的记录、计算、分析、检查,对企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财政状况、财务收支进行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的监督。会计监督职能是会计人员的一项重要的智能,是我国法律所赋予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和职权。目前,会计监督职能的弱化,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虽有法律规定,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屡屡发生,会计报表造假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都说明会计监督这一会计人员的职能在不同程度地缺失。

2.会计监督的特点

(1)以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为内容,结合日常会计核算进行,具有连续性和时效性;

(2)以法规、制度、计划、预算、定额为准绳,对即将进行或已经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合法、合理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和制约,具有一定强制性;

(3)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通过监督引导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权衡利弊得失,努力争取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会计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主要包括:对财产、资金的监督,以保证财产、资金的完整无缺和合理使用;对预算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的监督,以保证完成国家预算;对营业收入和成本、费用的监督,以保证用尽可能少的消耗,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对财经政策和财经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以保证国家财经政策的贯彻和严肃财经纪律。在实行会计监督时,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对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制度财务制度规定的收支,不予办理。

三.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1)正视会计的地位,积极改善会计履行职能的环境

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保证会计资料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有效。这首先就要保证会计监督的法律地位,会计人员对会计资料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负有法律责任,要保证会计人员正确履行会计监督职能,积极改善会计履行职能的社会环境。为了使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取得实效,单位内部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同时,政府监督、社会监督也要切实到位。财政税务部门、政府审计部门、民间中介机构、司法监察部门的监督监察也缺一不可。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会计监督的外部环境,形成监督的合力。

(2)加强政府监督

会计工作的普遍性,会计信息的社会性,会计作用的国际性,都要求政府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也要求政府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加强监管,以保证会计人员正确履行职责,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就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强化单位领导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责任,使他们切实担当起领导责任。对不负责任的会计从业人员和单位领导,对其违规违法行为要追究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以维护法律的权威性。

(3)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履职能力的监督检查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对他们正确履行职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监督检查,首先是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使他们具有履行会计职能的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履行会计监督职能,恪守职业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类经济活动呈现出复杂化的特点,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这就需要会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经济活动日趋复杂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从而实现对经济活动有力有效的监督。鉴于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提高,及时实现知识更新和能力提高,以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12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这种体制尚未完全确立和不尽完善的情况下,经济犯罪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论述经济犯罪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犯罪及其特征。1、经济犯罪并不是一个法律术语,而是经济和犯罪这两个概念的相加与组合。经济犯罪指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让利法规定为犯罪,并且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特征:(1)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2)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3)被刑法规定为犯罪或者违反了刑法规定的行为。(4)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二、市场经济及其法制特征。特征:(1)是权利经济。(2)市场经济是自主经济。(3)是契约经济。(4)是竞争经济。(5)是法制经济。三、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的危害。1、侵犯经济活动主体的合法权益。2、扰乱市场竞争的有序、正常运行。3、妨碍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4、破坏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外部环境。四、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危害的途径。1、严格执法是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危害的根本保证。2、完善刑事立法是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危害的基本前提。3、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养活经济犯罪,是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危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经济犯罪、市场经济、法制、刑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健全,使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空前活跃。但与此同时,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各种原因,也由于商品经济本身的各种负面效应,经济领域的犯罪现象也不断出现,这极大的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并直接或间接的引发了很多经济犯罪,严重的妨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经济犯罪也因此成为当前的突出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这种经济体制尚未完全确立或不完善的情况下,经济犯罪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思考探索经济犯罪,市场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为一名法学本科生,对于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刑法的有关规定,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经济犯罪及其特征和特点 

绝大多数的犯罪行为,归根到底都与经济有关,但是人们通常并不把这些犯罪都称之为经济犯罪。一般情况下,人们只是把某些与经济活动有关联和具有财产内容的犯罪行为称之为经济犯罪。从严格意义上讲,经济犯罪并不是一个法律术语,而是经济和犯罪这两个概念的相加与组合,是在犯罪这一整体范畴中从经济这一角度或者层面对犯罪中部分范围的界定。而犯罪一般被认为是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违反刑法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经济犯罪中的“经济”一词本身是一个多义词,在这里应该理解为,经济活动或者财产。因此经济犯罪就应该定义为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被刑法规定为犯罪、并且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可见看出经济犯罪的这一定义,3、具有以下四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的行为。只有这样的行为才可能是经济犯罪,没有这一特征的犯罪,只能是其它犯罪;二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经济犯罪直接危害着社会经济秩序和其它秩序,并且这种危害性达到了一定程度,否则不是经济犯罪;三是被刑法规定为犯罪或者违反了刑法规定的行为。这是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所决定了的,刑法没有规定为犯罪的不为犯罪,只有被规定为犯罪的才可能是经济犯罪;四是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犯罪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当然要受到刑罚的处罚。这四层涵义密切相联,共成一体,构成经济犯罪的一般特征。经济犯罪与其它犯罪的最大的区别是经济犯罪的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这一区别也是经济犯罪的独有特征。另外,我们从经济犯罪的这一特征入手,可以将经济犯罪分为两个类别,一是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经济犯罪,它直接破坏着经济秩序,可称之为经济活动犯罪;另一类是具有财产内容的犯罪,它破坏着经济秩序,同时也破坏着其它秩序,比如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侵犯财产罪、贪污贿赂罪,可称之为财产犯罪。

经济犯罪严重的扰乱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经济犯罪浮动呈现上升趋势,有其以下特点:1、经济犯罪发案率居高不下,犯罪金额越来越大。近年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案要案不断出现,犯罪金额在几十万元以上,甚至数百、上千万元的大案时有发生。2、职务经济犯罪以及非职务人员与经济领域工作人员相勾结的共同犯罪呈上升趋势。犯罪分子利用从事政府的公务或在经济领域工作的职务之便实施经济犯罪,其犯罪手段具有相当隐藏性,社会危害也较其他犯罪更为严重。3、单位犯罪已成为当前经济犯罪的显著特征。这类犯罪后果严重,查处十分困难,经济犯法案范围的加大,犯罪主体身份的复杂化,犯罪手段的智能化、隐藏性等特点,导致了司法机关对经济犯罪的查处阻碍重重,十分艰难。

第13篇

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凭借经授权的特殊地位和职权,依照特定主体制定的各种合法制度,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综合地、全面地、连续地、及时地监管和督促,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合理,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为管理和决策服务。

[关键词]会计 监督 职能

1 会计监督的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两大职能。所谓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会计法)赋予的地位和职权,依照特定主体制定各种合法制度,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行进行综合地、全面地、连续地、及时地监察和督促,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从而达到提高特定主体工作效益的目的。其核心是要干预经济活动,使之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保证财经制度的贯彻执行。

会计监督既包括内部监督,又包括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内部会计监督是指一个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要求,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等目的,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社会会计监督,指以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为监督主体,依法对受托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的监督。政府会计监督是指政府有关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部门职责权限,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行为、会计资料所进行的国家监督。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三者相互联系,又各有特定的职能范围,构成了一个三位一体、全方位的会管理体系。

2 会计监督的特点

会计监督是经济监督的一部分,但与其它经济监督相比,具有更多的优点。会计监督既有经济监督的共性,又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2.1 合法性。会计监督是法律赋予会计的权力。它要求会计在法律法国范围内。监督各项经济活动严格按照国家的财经制度进行,每一步骤、每一重大决策必须符合法律规范。这是社会主义会计社会属性的重要表现,也是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会计监督受法律保护。

2.2 合理性。所谓合理,就是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任何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经济活动,会计都有权而且应当及时加以制止和纠正。会计人员必须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准确,对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支出也有权予以拒绝。会计把好这一关,是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

2.3 综合性。会计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从经济活动的计划到实施,从资金的使用到经营成果的分配,都需要进行会计监督。同时,会计监督又是全方位的,国家的经济、物价、税收、财务、金融和劳资等政策执行情况,最终都反映在会计工作中。其他经济监督多带有专业性,而会计监督既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又涉及到经济活动的各方面,所以具有综合性。

2.4 及时性。会计人员直接参与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控制、预测和决策。实行有效的会计监督,发现问题早,监督比较及时。这是其他经济监督,如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不可比拟的。因为这些监督是滞后性监督,及时性比较差,发现问题比较迟缓。而会计监督信息反映快,发现问题早,有利于问题的迅速解决。避免造成损失。

2.5 双重性。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人员以参与者的身份直接进入经济活动之中,进行核算反映、控制和监督,这是其他经济监督所办不到的。因此,会计人员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参与者,又是监督者。这就决定了会计监督具有双重职能,不仅为了本单位的微观经济事业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实行会计监督,也是为了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而实行会计监督。

3 对会计监督存在的误解

3.1 把审计监督与会计监督混为一谈。建国后,我国长期没有审计机构,会计人员被赋予了监督的权责,兼代审计职能。1983年重建审计机构至今,由于种种原因,尚不能对企业全面进行合法性审计,使得客观上仍是让会计发挥审计作用,以至于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混淆。而实际上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工作,分别由不同的主体来完成。

3.2 把会计监督与财务监督混为一谈。我们知道,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是本质不同的两项工作,财务管理是围绕资金的筹集、投入和分配进行的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等管理活动。会计管理则是以价值信息为主要形式服务并参与经营管理活动。因此二者具有不同的职能。

4 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4.1 正视会计的地位,积极改善会计履行职能的环境。从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成来看。会计监督应该是企业内部控制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管理者合法有效地完成受托责任,并利用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向社会有关职能部门及利益相关者证明企业的经营活动及成果分配的合法有效性。但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真正发挥会计监督职能,除了需要来自企业内部的监督,还需要财政税务部门、政府审计部门、民间中介机构甚至司法监督部门对企业行为的监督与控制,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监督环境,促使会计监督职能的正常运转。

第14篇

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可以概况为反映的职能和监督的职能,下面分别说明成本会计职能的基本内容。

(一)反映的职能

反映的职能是成本会计的首要职能。成本会计的反映职能,就是从价值补偿的角度出发,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费用的支出,以及生产经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等的形成情况,为经营管理提供各种成本信息的功能。就成本会计反映职能的最基本方面来说,是以已经发生的各种费用为依据,为经营管理提供真实的、可以验证的成本信息,从而使成本分析、考核等工作建立在有客观依据的基础上。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活动情况的日趋复杂,在成本管理上就需要加强计划性和预见性。因此,对成本会计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通过成本会计为经营管理提供更多的信息,即除了要提供能反映成本现状的核算资料外,还要提供有关预测未来经济活动的成本信息资料,以便于正确地做出决策和采取措施,达到预期的目的。由此可见,成本会计的反映职能,从事后反映发展到了分析预测未来。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应当指出的是,反映过去同预测未来是密切联系的。要进行成本预测,首先必须了解能够反映成本水平现状和历史的各项指标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据以分析未来的成本状况,以及为实现预期的成本管理目标应具备的条件和应采取的措施。因此,对实际发生的生产经营耗费的反映,提供实际的成本资料,是成本会计提供成本信息的基础。

(二)监督的职能

成本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控制、调节、指导和考核等,监督各项生产经营耗费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以达到预期的成本管理目标的功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任何企业为了达到自己预期的经营目标,不仅要制定计划、分配资源和组织计划的实施,而且必须进行有效的监督,以使各项经济活动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成本会计的监督是会计监督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15篇

关键词 经济活动分析 实践 改进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指借助企业经济核算资料,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人、财、物等资源的配备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不断寻求有效地利用企业资源、合理地安排生产和经营活动、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十多年来,SH集团一直坚持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收到了良好成效。本文试图从SH集团的管理实践入手,阐述经济活动分析的意义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期进一步改进经济活动分析质量。

一、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容、作用与目的

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容,决定于企业经营的特点。一般应当包括:第一,企业经营方针和经营决策。第二,人力资源与生产设备的配备。第三,资金占用及资源运用效率。第四,成本/费用的升降变动。第五,营业收入和经济效益。有效开展经济活动分析,目的在于:

(1)促进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全面完成。通过对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促使各级管理人员认清差距,提高计划执行的主动性、自觉性,推出相应的保证措施,使生产经营计划能够顺利执行。另一方面也可借此了解是否存在预测不准、计划不周、执行失控、监督不严等问题,以利于总结经验、改进计划管理工作。

(2)促进依法治企、合法经营。坚持经常性地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工作,能够对企业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树立企业依法治企、合法经营的理念。

(3)促进企业健全经济责任制。经济活动分析工作开展的深度、广度,经济活动分析的效果,同经济责任制的建立健全密切相关。通过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把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层层分解,使之成为各部门的责任目标,把经济责任的考核同经济利益的奖罚密切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强各部门的责任心。

(4)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通过经济活动分析,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堵塞漏洞,提高企业风险管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二、经济活动分析与财务/报表分析的关系

财务/报表分析和经济活动分析,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分析程序、分析方法、分析形式等。同时,财务报告以及财务/报表分析是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数据来源之一,但两者存在一定的区别:

(1)对象不同。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是企业财务活动;经济活动分析的对象除了财务活动之外,还包括生产经营活动。

(2)信息基础不同。财务/报表分析的信息基础主要是企业财务报告;经济活动分析的信息基础除了财务报告之外,还包括企业内部统计资料和技术或业务资料、企业外部的经营环境等。

(3)分析主体不同。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具有多元性,可以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也可以是企业经营者、企业职工及其他利益相关的部门、单位或个人;经济活动分析的主体是企业经营管理者。

三、SH集团“经济活动分析”制度的运作模式

自20世纪90年代初SH集团成立之后不久,就实施了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制度。

制度执行前期,经济活动分析主要结合财务例会进行,参与经济活动分析的主要是集团本部和成员企业的各级财务人员,与会人员对企业经济活动情况的了解,以及经济活动分析的深度、广度、分析质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分析成果的运用也往往大打折扣。

近年来,随着集团内各成员企业经营规模逐步扩大,SH集团及时对经济活动分析模式进行了调整,要求各成员企业组织财务、营销、供应、生产等部门,在每月初对上月经济活动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按照集团统一制定的经济活动分析模板,形成本单位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在集团公司月度经营例会上进行汇报,集团公司领导和各职能部室有关人员对基层单位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现场提出质询,在集团公司层面进行二次分析,参加分析的人员也由单纯的财务人员,扩大到各专业部室负责人、基层单位负责人等,经济活动分析的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带动企业经营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方向不断前进。

四、目前经济活动分析中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1)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匮乏,客观上限制了经济活动分析质量的提升。SH集团按照国网公司统一部署进行改革改制后,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采取了只出不进的管理模式,随着财务、经营等部门员工退休、转岗等,参与经济活动分析的专业技术人员越来越少,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匮乏,客观上限制了经济活动分析质量的提升。同时,上级主管单位一方面打着“规范管理”、“定员定编”的旗号,盲目而不切实际地一味压缩财务人员编制,使得在岗财务人员任务畸重,超负荷运转,“五加二”、“白加黑”成为常态;另一方面又要求基层单位频繁报送各种名目的快报、周报、临报……财务人员穷于应付,根本无力静下心来做好分析工作。

(2)个别基层单位领导对经济活动分析重视不够,使之流于形式。由于单位领导对经济活动分析重视不够,具体参与分析的人员更是乐得清闲,应付了事,使经济活动分析流于形式,以至于分析报告中出现自相矛盾的论述都不自知。例如,某单位2015年上半年利润总额同比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对此,该单位的分析结果是“……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数据增长20.05%,……自新厂房建成后,产量有很大提高,成本也有所降低;……利润总额降低5.54%”。换句话说,因为收入增加、成本降低,所以利润总额下降了,简直荒诞之至。

(3)个别财务、经营管理人员不重视基础数据的积累,使得经济活动分析缺乏足够的数据基础。个别参与分析的人员对经营数据变动及其经济含义、成因等缺乏敏感性,对一些重要的指标变动熟视无睹,不能就其变动意味着什么、有何潜在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动、最本质的驱动因素是什么、如何扭转不利趋势等深入进行分析。

五、改进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的措施

(1)适时修订《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模板》,使分析模板切合基层单位生产经营实际、顺应经营管理工作的最新变化。由统一模板细化为安装业、制造业、服务业三个专业模板,进一步满足不同单位的实际需要。

(2)虽然修订分析模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活动分析质量,但应清醒地认识到,模板并不是经济活动分析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即便在制定模板时考虑得再仔细,也无法预见随机出现的经济事件和瞬息万变的经营形势,下列因素才更为重要:1)管理层重视程度与报告编制者责任心。2)分析工作组织与参与人员覆盖面及其业务能力。3)参与者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全局的了解程度。4)参与者对客观经济数据变动的敏感性与发掘数据变动深层次原因及指标变动原始驱动力的能力。5)参与者是否了解经济分析报告使用者的关切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分析。

针对上述限制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如定期开展培训等,才是解决经济分析质量欠佳的根本途径。

(马庆坤单位为阜阳三环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经营策划部;王哲单位为阜阳三环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财务部;马绘宇单位为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会计系;翟大庆单位为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马庆坤,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