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管理科学的基础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学;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154-03
地理学经过长时间的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教学课程体系早已相当成熟。随着全球性的资源环境问题、生态退化问题、城市化问题等的出现,传统的地理学已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发展。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对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地理学由原来以学科分化为特征的自然地理专业和人文地理专业,调整为以学科层次为基础、学科综合为特征的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和地理信息系统三大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设置顺应了时展的要求,理论上可解决我国现阶段城乡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介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作为地理学的二级学科,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该专业设立的时间短,但开设的院校数量相当多。据统计,自从1999年设立该专业开始至2006年底,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已达125所。且开设的院校类型多样化,既有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工程类院校,也有农林类院校和建筑类院校。该专业主要是面向如何正确处理、协调资源、环境以及城乡规划三者间的关系。已有的高校多建立在自然地理类、人文地理类、资源环境类、城市规划类、管理类等已有学科的平台上,并密切结合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科学的核心内容,涵盖知识面很广。该专业的主要应用方向有:土地利用与规划管理、城市与区域规划、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等。涉及的应用面相当广,且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包括面向管理层的应用——研究区域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等的协调发展;面向操作层的应用——工程化的趋势。近年来,随着城乡规划体系层次的发展需求不断深化,相关学科知识交叉性的日趋增强,资环专业相关学科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广、拓深,可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层面日益拓宽,具有特色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逐渐显示出其发展生命力。
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受人才市场需求的影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速度迅猛,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数量在1999年仅有32所,2002年达到55所,2006年则增至125所。在该专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多年的办学实践经验和日趋严峻的学生就业压力说明,资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正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尤其是逐渐增加的就业难度和近似饱和的人才需求市场对该专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该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凸显:
1.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厚基础、宽口径。开设该专业的院校类型多样,如综合性院校、理工院校、农林院校、地矿院校。学校所依托的基础平台多元化,为了体现、突出学校特色,不少高校都基于优势学科和平台开设了一些方向模块课程,致使过早地脱离了地理科学这一专业的“母体”。但受传统的、经典的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多数院校在设立之初并无明显特色。
2.资环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各高校专业人才不足,师资短缺现象较普遍。开设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杂乱无章,专业培养方向不够明确,课程教学体系结构不尽合理,实践性教学环节相对薄弱。课程体系构建较盲目和随意,大多院校基本上采用类似的专业培养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片面的追求专业主干课程的细而全。有些高校的特色方向与依托的平台近似,并没有形成分流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机制。实践性课程设置也大都依赖原有专业条件,缺乏实践创新体系。
3.现行课程体系培养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不明确,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从专业的培养目标上看,资环专业的宽口径,可使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在城市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以及相关教学研究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就业。但由于该专业与其他专业有较大的专业课程重叠,致使该专业的毕业生与城市规划等老牌专业的毕业生相比,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竞争力不强。虽然不少学校设置了几个特色专业方向,力图将学生送往对口的部门工作,但效果不明显,结果不尽如意,导致学生就业并没有固定的行业领域。此外,随着该专业就业对口单位对用人的学历门槛、综合素质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这更使得资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愈加突显。
据调查,全国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多样化,去除考上研究生要继续深造的人数占较高比重外,其余的就业类型比例分布较均匀,分布在各类机关、企事业、科研设计单位、工程单位及部队等,毕业生就业方向呈现出“满天星”式的局面[3]。
三、当前地理学新技术介绍
近年来,地理学受到大量新技术的冲击,并逐渐与之相渗透、融合,逐步形成了有特色的专业方向[4]。新技术主要有:①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以空间数据库为平台,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实时采集、数据更新、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及为各种与空间位置有关的实际应用提供咨询和辅助决策,是空间信息技术的主要部分。它以空间分析和地学应用模型为支撑,实现各种信息的模拟与综合分析。GIS使得地理学家更加便利的分析、挖掘已拥有的地理资源和信息,为进一步的地理研究应用提供强有力的辅助决策支持。②遥感。遥感技术是指在远距离不接触目标物体前提下,可根据接收到的物体所反射、发射的电磁波来判定、测量并分析探测目标物体的性质。从资源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到实验室分析,遥感都为地理学家提供了主要的数据信息来源。随着遥感向“三高”(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辐射分辨率)的发展,大量复杂的地理问题都可直接或者间接地借助于遥感得以解决。③测量与地图学。测量和地图学提高了地理工作者对地理数据的获取、分析和结果输出等工作的效率,并对地理空间数据的深入分析和对数字制图的标准化、规范化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④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通过对长期积累的地理资料进行时间序列的分析,可以获得具有规律性的地理知识。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是GIS区别于其他类型系统的一个主要标志,可为地理知识的空间表达提供重要的依据。⑤计量地理学。该学科运用多种数学统计的方法,从更高层次上来分析、理解、解释地理现象,侧重于用多种经典数学模型来对地理学进行定量表达。
四、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优化
当前,关于资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优化的研究并不多。要对资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认真分析社会人才需求、客观分析专业定位,要突出专业方向,体现学科特色。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适应面广”的原则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门人才,结合现在通用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在上述地理学科新技术支撑下,采取了相关优化措施。
1.调整课程结构。开设了该专业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选修课数量偏少、范围偏窄,在教学计划中占分值比重偏小的现状。应考虑适当压缩专业必修课的比重,加强专业选修课的比重,提高选修课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经综合考虑,各类课程的学分结构可调整为:必修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占60%~65%,选修课占35%~40%。选修课在专业培养中地位十分重要。
2.基础课模块。基础层次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对专业有明了、宏观的认识。基础课程可为其他课程的开设提供铺垫,基础课程的开设对专业的建设方向意义重大。基础课主要有自然地理学、地图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球信息科学、测量学等。
3.专业必修课模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综合性很强,其主干学科为地理学、环境科学、地球信息科学。为了明确专业定位,反映学科特点,突出专业特色,专业必修课模块应包含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遥感技术与应用、地图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生态学、管理学、GPS原理与应用、计量地理学等课程。突出地理科学和生态科学及相关科学的地位,培养学生基于人地关系和区域规划视角下对资源、环境等全面观察、深刻思考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时代,更应充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3S”技术,培养综合能力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4.专业选修课模块。高校可根据已有的基础条件、学生对课程的多种客观需求以及社会对毕业生不断变化的需求状况,灵活开设“课程超市”,让学生有更多的课程选择范围。课程应多样化,明确方向性和灵活性,以拓宽学生的选择空间,让学生进行“自助式”的课程消费。
5.教学实践环节。教学实践环节是专业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分散性实习、集中性实习、教学实习、野外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其中社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均在企事业和政府部门中进行。学生通过在不同阶段的实习,将城乡规划与管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各项实习环节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分析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还可以酌情对兴趣浓厚、独立能力较强的学生增设具有高难度训练和科研双重性质的第二课堂,经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方位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增长见识,拓展视野。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专业培养、课程设置、技能培养等环节都大量的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量与地图学、计量地理学等地理学新技术的支撑。以社会市场对人才需求为导向,按照现代社会综合素质人才质量观,以“3S”技术应用和物质层面上的城乡规划管理为重点,将多专业学科交叉渗透、互相支撑、协调发展。为了培养既拥有扎实的地理学专业思想内核,又能掌握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可以基于突出地理学科新技术,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多学科融合、分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体系,探索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工程项目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吴云清,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6):73-74.
[2]邹家红,袁开国,刘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110-113.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课程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7-0189-02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是我国进行素质教育的重点,而培养的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实行教师与学生互动式教学。山西财经大学作为一所地方高校,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的重任,而地方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科学合理的定位,不仅直接关系到地方高校的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但是,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地方的需求。
1 地方高校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教育教学改革都把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研究性教学正成为教育领域里的一个世界性主题。研究性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是美国布鲁纳(发现法)和兰布德、布莱伍德(研究、探索法)为代表的探索型教学模式与保加利亚洛扎洛夫(暗示法)为代表的开放型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借鉴与发展。
研究性教学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教学以研究性为主,这是研究性教学的一个主体,即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研究的思维与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教学,达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授学习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传授科学观和科学态度的目的。二是学生的学习也以研究性为主,这是研究性教学的另一主体,即学生主动适应教师的研究性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主动学习,从而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培养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研究性学习,无疑是目前地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较为可行的教学方式。首先,研究性教学富有研究的意蕴,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使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主动地思考与探究,从而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研究意识,提高研究能力。其次,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目前的大学教学导致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差,缺乏创新精神,而研究性教学让学生参与探究,为学生提供运用创新能力的机会,对学生的创新成果达到前所未有的尊重,认同学生的创新价值,因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再次,研究性教学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性教学把教学、科研、实习、生产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及社会实践工作,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他们获得最直接、最亲切、最生动的实践能力。因而,研究性教学有助于理论联系实践,加速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步伐,对提升地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管理决策》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管理决策》课程是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管理决策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方法论科学,“管理就是决策”――其方法广泛适用于自然、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因此管理决策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系统阐述现代决策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内容包括:决策理论概述、期望效用值理论、确定型决策分析、不确定型决策分析、风险型决策分析及贝叶斯决策、个体决策行为效应和模型、组织决策、多目标决策、多属性决策、群决策、项目管理决策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首先,使学生对决策理论的学科体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管理学科专业知识奠定学科基础,并使之具有较完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其次,使学生能明确理解管理决策这一方法工具的特点、作用;弄懂各种概念、范畴等基本知识;掌握运用各种基本方法。再次,培养学生参与、制定企业经营决策的能力,在今后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能将管理决策的知识贯穿其中。最后,教会学生理论分析,使他们能够分析管理现象的具体事例并能以报告的形式给出分析结果和合理化决策建议。
伴随教学环境的大大改善,《管理决策》理论课程的面授结合多种实验、案例和讨论等形式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如何更为有效地、深入开展研究性教学方面仍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需要改进:①需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更新课程开展研究性教学的阶段性规划。②教材内容虽然较为全面和新颖,但教材建设仍有不足;实验环节的多种软件没有得到有效整合。③课程目前主要针对管理科学和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生,若要其完全适用于其他专业,如企业管理、会计等的本科生。《管理决策》的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应继续加以完善,结合具体专业建设面向全校管理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选修课。
针对上述问题,深化《管理决策》课程的教学改革,特别是总结分析《管理决策》课程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成果,探索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多种形式,对促进授课教师的科研向教学转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以及独立研究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管理决策》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步骤
本项目拟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制订并分步骤实施《管理决策》开展研究性教学的阶段性规划方案,在总结归纳前期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并实施“五位一体”的复合型教学模式。
第一,教学方式多样化。主要有:教授课堂授课,小组案例讨论,小组课堂交流,应用教学软件开展决策仿真模拟竞赛,开展管理决策的“沙盘”模拟教学,课后小组大作业。教学手段方面,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案、课件及作业等教学资源可在本专业实验室的局域网上运行。大量的课外学习资料可通过本专业的网络机房从Internet获得。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缩短了授课时间,提高了单位教学效率,增加了信息量,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建立分层递进式教学规划。建立分层递进式教学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阶段,对已做工作的总结分析:本阶段开展了课堂讲演比赛,进行了实验环节的改进,针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总结分析。
第二阶段,在继续第一阶段所做工作的基础上,探索深入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多种模式:一是开设公共选修课“大学生视角下决策领域诺贝尔奖获得者作品赏析”,扩大受益学生人数。二是由学生选择课程中不同的知识模块组成兴趣小组,撰写课程研究论文,提高学生科学研究水平,使其初步具备一定的科研素质。三是由研究生带队组成不同的案例编写组,组织本科学生编写决策案例库,锻炼学生案例收集及编写能力。四是改进课程讲演比赛的设计要求,根据上一届学生的反馈信息,提高和细化讲演各环节的要求。
第三阶段,多方征求意见,对第二阶段所开展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逐步将教学规划体制化、制度化。
第三,构建“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对各种教学模式进行资源整合,依托学校校园网络、实验室,构建“五位一体”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室理论授课―“企业经营决策与战略”沙盘模拟―“决策天地”计算机仿真对抗比赛―《管理决策》精品课程网站网络教学―QQ群、视频对话实时沟通。
(1)教师实地授课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语言交流,通过肢体动作、课程场景设置、学生教师角色互换等多种媒体形式,可以实现专业知识的快速传递、理解。
(2)沙盘模拟实验室所购置的“企业经营决策与战略”沙盘,通过模拟企业的整体运营过程,让学生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制定战略决策、市场及产品决策、生产决策、营销决策、财务决策,体验企业的经营决策过程,从而掌握制定决策的方法,远离决策陷阱和误区,达到提高学生决策能力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融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专家诊断于一体,新颖的参与式教学方式,强烈的竞争环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
(3)“决策天地”网上学习社区,是项目管理实验室所购置的计算机仿真对抗比赛软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现代仿真原理,基于云计算理念,集现代管理决策理论、系列决策实验系统和决策学术交流论坛于一体,使用一套基于Internet版的智能型、多层次、互动式快速培养现代管理决策人才的创新模式与实践平台:人机对抗现代企业决策仿真系统――Internet版、组队对抗现代企业决策仿真系统――Internet版和群体对抗现代企业决策仿真系统――Internet版,三套软件,既可用于组织学生开展现代企业决策的理论学习与实验学习,又可用于组织学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现代企业决策仿真大赛与科技活动,使学生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就能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培养把握市场机会能力,突出以销定产理念,揭示物料采购影响,了解成本费用形成,整合决策方案全面预算方法,掌握现代企业决策原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现代管理决策人才培养的质量、数量和速度。
(4)《管理决策》精品课程网络教学,采用了立体化、虚拟化、动态化的教学方法,延长了课程讲授、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本课程所使用的PPT教学手段、视频教学手段、图片教学手段、动画教学手段等使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更加立体化。本课程的网络课件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一个具有数百部视频资料库、数百部(篇)参考文献资料库、数百幅图片资料库和具有特色的动画资料库等,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包含教学要点、教学案例、参考文献、视频资料、动画解说、在线测试、习题练习、在线疑难咨询等内容的虚拟课堂。本课程网络互动空间、资源共享、相关链接、信息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以及获取课程资源提供了空间平台。
(5)QQ群、视频对话实时沟通。QQ群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多人聊天交流服务,群主在创建群以后,可以邀请朋友或者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到一个群里面聊天。在群内除了聊天,腾讯还提供了群空间服务,在群空间中,用户可以使用群BBS、相册、共享文件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视频对话实现了在教师和学生之间面对面的远程交流,方便了教师借助网络实时捕捉学生面部表情,进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红.研究性教学视野下的教师角色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7(1).
[2]陈琴英.研究性学习与教师角色的转化[J].高教论坛,2005(1).
[3]王菊.“对话式”教学与高校研究性教学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7(1).
(东北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5)
摘 要: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由于是不同教学单位开设的,容易产生授课内容重复的问题.本文以《金融学》和《财务管理》课程为例,在阐述两门课程整合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整合方案应考虑的因素,并根据专业基础课设置原则,给出了三个解决方案,并基于知识完整性,针对每一种方案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专业基础课;金融学;财务管理;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254-03
基金项目:本项目为东北财经大学校级教改课题《管理类专业基础课授课内容重复的整合研究》的研究成果
近几年,教育部不断地对高等学校教学计划改革提出政策性规定,比如,学分不断降低,这样的改革对于学生来说有利有弊,好处是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拓展授课以外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弊端是对于没有学习规划的学生来说可能造成知识摄取不足,限制了知识面的扩展.为了弥补这样的弊端,高等院校应该合理设计专业基础课,尽量在有限学分的前提下,给学生充分补给基础知识,为其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很多财经院校设置专业基础课时常常会有授课内容重复的现象,如果重复的课程不是来源于同一个教学单位,那么授课老师之间就可能缺乏对于授课内容的沟通,可能会导致重复或衔接问题.本文以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专业基础课《金融学》和《财务管理》课程为例,分析两门课程授课内容重复的整合问题.
1 《财务管理》和《金融学》两门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财务管理》和《金融学》是分别隶属于管理类和经济类的两门课程,但其授课内容却有很大的重复性,以我校会计学系列教材《财务管理》(刘淑莲主编)和金融学系列教材《金融学教程》(苏平贵主编)为例,《财务管理》教材共14章,《金融学教程》教材也共14章,从其目录标题看,共有9章是完全重复,其余的章节有部分重复,也就是说,两门课程至少有70%以上的内容是重复的.目前,我校管理类专业同时开设了这两门专业基础课,根据2010级的教学计划,我校共有17个管理类专业同时在大学二年级开设了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其中,劳动保障、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财务管理是方案内学科基础选修课,金融学是学科基础必修课;管理科学和工程管理专业的金融学是选修课,财务管理是学科基础必修课;其余的12个专业(电子商务、旅游、资产评估、日会、注会、会计学、加会、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的财务管理和金融学都是学科基础必修课.这意味着我校有12个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因为教学计划安排而导致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重复学习.只有5个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选课来避免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重复学习,然而这些学生极有可能因为不了解课程的内容而同时对两门课进行了选修.由此可见,我校目前管理类专业同时开设财务管理和金融学势必造成授课内容重复,浪费了教学资源,同时也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
管理类专业同时开设《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造成重复授课不光是我校的问题,外校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以山西财经大学为例,工商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管理科学专业、工程管理专业、项目管理专业等管理类专业都同时开设了《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
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财知识和了解金融市场环境知识,以培养适应经济型社会需求的管理类人才.《财务管理》以讲授公司理财知识为主,简单介绍了金融市场环境知识.《金融学》对金融市场环境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同时也大量介绍了理财知识.这就使得两门课程产生了大量的授课内容重复.根据学分制的教学制度,在总学分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取舍这两门课程,或者如何很好地整合这两门课程,思考这两个问题,有利于重新修订或调整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2 设计管理类专业《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整合方案应考虑的因素
2.1 体现课程基础性的特征
专业基础课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不同的专业有各自的一门或多门专业基础课,同一门课程也可能成为多门专业课的专业基础课.作为财经院校的管理类专业学生,了解理财知识和金融市场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所有管理活动都是为了提高价值,而在现今的商品经济社会里,金融市场是与个人生活和企业经营不可脱离的平台.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将来的主要就业岗位又不专门是公司财务和股票投资,因此,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应该包含理财和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
2.2 扩展知识面
比较宽厚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毕业后适应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专业基础课的设置除了要突出财经院校的特征之外,还要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除了介绍理财知识和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外,还可以介绍一些与企业经营和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财经类知识,比如货币的供需与定价、风险管理等基础知识,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教学资源分配
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往往会考虑到教学资源分配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也关系到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问题.《财务管理》通常是财务系(或者会计系)开设的课程,《金融学》是金融系开设的课程,在设计管理类专业开设的《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整合方案时,要注意这样的问题:如果保留《财务管理》,金融系需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能够给学生介绍金融方面的知识;如果保留《金融学》,财务系需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能够给学生介绍财务方面的知识;如果这两门课程都删除,那么哪门课程能够补充理财和金融市场知识,这个教学任务应该由哪个系来承担.
3 管理类专业《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课程整合的方案设计
针对上述问题,财经类院校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应该凸显财经特征,因此,关于《财务管理》和《金融学》两门课程的设置有三种可能:一是保留《财务管理》课程,舍掉《金融学》;二是保留《金融学》,舍掉《财务管理》;三是同时保留《财务管理》和《金融学》,并协调两门课程的授课内容,凸显两门课程各自的特点.
3.1 保留《财务管理》,舍掉《金融学》
表1列示了中国校友会网最新编制完成的《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除东北财经大学外,排名前5名财经类院校的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的设置情况,由于各个学校教学计划设计不同,所以有的学校也叫“学科公共课”.从表1可以看出,基于财经类院校的特点,各财经类院校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有“财务管理”课程,主要是因为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学习企业中某一方面的管理技能,而财务管理是企业基于价值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管理内容之一,因此,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财务管理》课程成了各财经院校管理类专业必开的课程.
如果保留《财务管理》课程,基于知识完整性,替代《金融学》可以开设的金融类课程应具备以下特点:(1)详细介绍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类型;(2)介绍金融市场参与要素;(3)介绍金融市场工具的流通和定价机制.基于上述考虑,可以选择的课程有: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等.
3.2 保留《金融学》,舍弃《财务管理》
如保留《金融学》课程,基于知识的完整性,替代《财务管理》可以开设的包含理财知识的财务类课程很难在同一门课程中找到,往往会在《管理会计》和《财务分析》中涉及到部分理财知识,由于学分的限制和基础性要求,这两门课都是专业必修课,不适合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那么替代《财务管理》的课程就需要在别的教学单位寻找,比如:投资学等.
3.3 同时保留《财务管理》和《金融学》并予以协调
如果同时保留《财务管理》和《金融学》这两门课程,就需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协调,避免出现重复的授课内容.本文认为,基于专业基础课54学分的要求,《财务管理》和《金融学》的教学大纲至少要包括表2的内容.基于两门课程内容的整合,需要针对管理类专业编写配套教材,这样才能够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
4 结束语
财经院校的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必修课之前,需要充分了解理财和金融市场知识,这些知识应该在专业基础课中进行设置.目前,管理类专业主要是设置《财务管理》讲授理财知识,设置《金融学》讲授金融市场知识,但由于这两门课分别开设在财务系和金融系,授课教师在授课时存在授课内容沟通障碍,导致这两门课的授课内容存在很大重复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根据专业基础课设置原则,给出了三个解决方案:保留《财务管理》,舍去《金融学》;保留《金融学》,舍去《财务管理》;同时保留这两门课程.并基于知识完整性,针对每一种方案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杨琴军,陈龙清,季华.浅谈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的整合[J].中国林业教育,2006(3):14-17.
(2)赵冬梅.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9(8):34-36.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完成育人任务,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当前,尤其要求班级管理者必须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树立现代的全面素质教育思想,在初中班级管理活动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使班级管理进一步科学化,以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需要。
一、初中班级管理的现状
目前在初中班级管理实践中有成功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重课堂活动管理,轻课外活动管理。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认为班级管理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管理,而忽视了对学生课外活动的管理。这对培养学生能力,发展个性,形成良好的品德都是不利的。
2、重封闭性管理,轻开放性管理。由于部分管理者受旧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对当前初中生心理特点的认识不够,管理仅限于班级小范围内进行,班主任是最高统帅,学生必须顺从“封闭性”管理,从而导致学生的身心不良发展。
3、重经验型管理,轻科学性管理。部分班级管理者在班级管理活动中过分凭经验、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来管理班级,采用“管、卡、压”的管理手段,合理的、科学的方法运用较少,特别是由于未能充分采用以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理论为指导的科学性管理,从而导致班级管理低效。
二、初中班级管理科学化的内容
初中班级管理科学化是指遵循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初中班级管理运行的客观实际,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班级管理思想科学化。具备现代教育管理思想和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管理思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观,有全面育人观、教书育人观、管理育人观、学生主体观、系统分层管理观等。
2.班级管理决策科学化。一是用正确的指导思想去认识和把握班级管理规律。二是采取民主和科学相统一的决策,克服单纯按个人意志或凭经验进行决策的弊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班级管理组织、制度科学化。一是利于学校管理目标的完成,符合初中生特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二是有利于增强集体的活力,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
4.班级管理方法、手段科学化。方法多样化主要是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和班级管理的规律,采用引导、辅助班干管理,让学生自我管理等不同的、多样的管理方法。手段现代化是指管理中采取民主的、科学的、现代化的手段管理班级。
三、实现初中班级管理科学化的措施
1.班主任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班主任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班级管理的优劣。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级,所以班主任一是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热爱教育,关心学生,爱岗敬业。二是要有较高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让学生信服,乐于听从管理,信服教育。三是大胆创新,采取科学、民主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四是要有广博的知识学问,处理起班级事务来才会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2.组成强有力的班级领导核心。班委的作用是重要的,一个优秀的班委就是一面旗帜,它对引领班级的健康发展和对班级的正常管理起到强有力的作用。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尽快建立健全班委组织机构,职责明确,又统一协调。同时把责任心强、能力高的同学选任到班委里来。在任用他们的过程中,既放手让他们大胆管理锻炼,又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帮助,从各方面进行指导和引领。
3.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纪班规,以“法”治班。班规的制定要经过全体同学的认真讨论商定。制定班纪班规之后,关键在于如何真正贯彻落实,确保达到以“法”治班的目的。即班主任应培养班委会领导全体学生集体执法、集体监督、共同遵守,使班级步入“人人遵纪、人人执法、人人监督”的“法制化”轨道。
4.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形成良好班风。
以育人为目的,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主义教育活动。创设有效的教育情境,利用班纪班规和群体心理机制等形式和方法来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同时,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增强集体管理意识,以良好的班风促进学风建设,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5.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达到管理自动化。班级的主人翁是全体学生,班级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应针对学生特点和班级实际,引导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有序管理班级的活动中来。自我管理班级过程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这就要求学生重新进行自身定位,从被动接受管理转变到主要参与活动中来。自律形式多样,一般通过学生自我决策、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等形式开展自我管理班级。要相信学生的觉悟和能力,给全体学生一个平台,充分展现他们的才华。
1.1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当前不少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停留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上,在一些高校相应设置了B语言、c语言等程序开发设计课程,该教学内容与当前学生的信息素养不相符合,造成学生对计算机及其专业知识缺乏一定的理解,不能合理运用计算机技术。此外,与过去相比,近年来我国的中小学逐步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高中还对计算机课程进行了统一水平测试,而在大学,和过去相同,使用的计算机教材没有发生变化,每个学校的教学内容几乎相同,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同的学生而言,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因材施教,设置严重不合理。
1.2教学方法落后
在当前大多数的学校,仍然采用的是课堂教学和机房练习相结合的两步走教学法,而很少采用现代的模拟业务、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等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1.3教学考核方式不全面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以机考为主,有全国计算机水平考试和省计算机水平考试,一般的考核分为两部分,即笔试与机试。一般的水平考试主要有两种题型,即客观题与主观题,而该课程的成绩往往根据水平测试的成绩而定,对大部分的学生来说,水平测试极为简单,通过率高,这种单一的计算机教学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下降,不利于计算机技术的深入掌握与运用。
1.4学生的操作水平有限
如今计算机的普及教学在中小学阶段就得以开展,大多数的学生在经过几年的学习后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常用办公软件的运用,例如Word的编辑等,然而,由于实践机会少,教学内容的限制等多方面原因,学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论文的排版、测试等,大部分学生的操作水平有限,还停留在原始阶段。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管理改革措施
2.1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设置
当前,绝大多数的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这门课,然而对不同专业而言,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完全一致,教学内容与目标也相同,当前的计算机课程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专业,部分专业需要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在教学内容中又没有体现出来。针对此现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者应当高度重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际运用性,同时结含下同学生的专业需要传授相应的计算机知识,便于学生在实际学习与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知识。具体而言,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合理设置与实践学习应以培养人才为最终目标,并基于这.角度合理的组织设置课程。例如,教师在计算机教学工作中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教学模块与选修教学模块两大部分,在基本教学模块中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多媒体技术、。ffice常用办公软件、网络基础等,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在选修教学模块中主要包括数据库程序设计、平面设计、网页设计、三维设计等,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教学模块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和兴趣通过等级考核对选修内容进行深入学习。
2.2改善教学方法
(l)强化实践教学。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多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验,合理安排计算机的上机练习课程,同时可以开设计算机选修课程,拓宽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渠道,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上机操作水平。
(2)采用案例教学法。计算机教学工作者可采用现代化的案例教学法取代落后的教学方法,即在案例中融入计算机基础知识,通过案例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让学生亲身感受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3)分级教学。针对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教学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学生间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进行层次划分,分别设置免修、快班、慢班等,不同班级所讲授的内容和授课方式是不同的,但是其最终目标都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在原有计算机基础巨育所提高,达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目标。
2.3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基础教育科学课程(包括综合科学、分科科学,如物理、化学、生物)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课程建立在对科学本质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宗旨。科学是认识自然最有效的途径,是以多样统一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活动,因此以实验为基础是科学教学的主要特征。值得一提的是科学教学中的实验除主要在科学实验室进行的活动外,还广泛包括一切与动手有关的实践性活动。自从科学进入教育课堂以来,实验教学就成了理科课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19世纪后期欧美国家率先在中等学校开始设置科学课程以来,就很重视实验教学。如在英国,首先提倡实验教学的是早期的化学教育工作者,他们认为实验教学有助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后来这种观点拓展到生物学和物理学[1]。而我国早期的科学教育中也注意到了实验教学,比如徐寿在上海格致书院作化学科学问题的演讲时,就用到了“课堂示教实验”教学方法[2]。
在基础科学教育中,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材料,帮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形成科学概念,获得科学原理;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能力,尤其是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尝试和体验实验过程的乐趣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观,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可见,实验在科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现行的基础教育科学实验教学往往不尽如人意,笔者通过对某校教育实习基地科学实验教学的调研和对来该校参加省级教师培训的科学教师访谈,发现不少的学校对实验在教学中的功能认识不全,把实验只是作为训练实验操作技能、验证科学知识的工具,未能发挥实验更多的教学功能;更有不少学校认为实验费工、费物、难做,不安全,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背实验、画实验,因而黑板实验代替了整个实验。究其原因,除了实验经费不足和片面追求升学率外,主要是对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认识不到位,没有构建起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观。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重视发挥实验教学的育人功能,增加实验数目,提高实验内容占整个课程内容的比例。教育部的《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要求各校根据标准,加快普通高中理科教学仪器的配备,切实保障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为了落实推广新课程,更好地发挥科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在科学素养教育理念指导下构建起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观。
二、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观的构建
科学素养是当今国际科学教育的中心议题,其一直作为一个口号代表着理科课程改革的一面旗帜,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改革,课标研制者将科学素养引入科学课程,将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新课程的主旨[3]。科学素养作为来源于西方国家的专有名词,其概念是动态变化的,不同时代不同学者对其有不同的定义。从美国2061计划和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到的科学素养文本来看,科学素养包括两方面,一是科学学科内容,二是与学科相关的社会、政治、文化、历史、哲学等内容[4]。结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中的科学课程,科学素养内容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探究、科学史等,下面就这五个方面构建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观。
1.知识与技能教学以实验为基础
科学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科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科学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知识与技能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现行基础科学教育十分强调的“双基”。形成统一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可以通过科学实验,借助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的控制等实验手段,使物质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通过直观、生动、鲜明的宏观现象表现出来,让学生观察和体验。高度概括的科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获得,更需要通过科学实验,让学生先获得感性知识和体验,然后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科学实验操作技能只能在科学实验的具体操作实践中获得,是其他教学形式不可代替的,故在知识与技能教学中应以实验为基础开展教学。如金属钠的性质,教学中通过从煤油中取出钠,切割钠,将钠放入滴加酚酞的水中等实验,观察钠的颜色,体验钠的质地硬软,观察钠在水中的现象,从而分析推理出钠的性质。这种以实验为基础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利于学生科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获得,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
2.过程与方法教学以实验为基础
科学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主要是包括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及其变化等进行探究的基本过程,以及问题意识、科学方法和问题解决能力、交流评价能力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加上科学方法才能有效转化为能力,可见科学过程与方法在科学教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新课程对过程与方法教学的改革力度相当大。科学学习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特殊认识过程。通过科学实验探究,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探究方法。科学实验过程既包括感性认识的获取,更包括理性认识的获取,实验过程中既训练了感性认识、观察与实验的方法,以及与实验有关的实验条件控制、测定、实验记录、数据处理等科学方法,又训练了以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推理、科学抽象、假说、模型为主的理性认识的科学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故在过程与方法教学中应以实验为基础开展教学。
一、《保险学原理》理论与实务的关系
《保险学原理》是以保险及保险经济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理论课,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如果把它看成一门纯粹的理论课,那么在授课中就会受到挫折,并失败。我开始在上这门课时,仔细阅读教材,对教材中的原理、概念等反复查看相关资料,弄清来龙去脉,可谓背课较认真了。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时,充满自信,眉飞色彩,但结果学生们并没有听进去,对很多原理、概念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期未学生评教时给我打分也不高。
为此,我认真听取学生意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反复思考自己在讲课中存在的那些不足?一次,一位老教师对我说:讲课不能光讲理论,还有实务。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我心中为之一震,自己大学毕业就来到高校教书,对保险并不熟悉,讲保险课无非是看了几本保险教材和书,看了一些参考资料,保险的现状究竟如何?保险公司展业和理赔究竟采用了那些保险原理?我并不知道。因此,讲起课来干巴巴的空洞无味,学生当然不感兴趣,也不会有多大收获。
如何做到《保险学原理》理论与实务的统一?第一:我利用2012年暑假和2013暑假的两个假期,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东莞分公司和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东莞分公司进行实习,通过实习了解保险公司的业务流程和客户对保险的需求,同时更主要是对保险学原理中的理论提供大量的实务性材料;第二:通过网络、书籍和保险业界人士的交谈,整理了许多保险案例和保险方面较前沿的一系列问题,使自己对《保险学原理》教材中原理、概念有一个真实的、全面的了解,同时,对教材中有的过时的、与现实不相符合的观点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由于坚持了理论与实务的统一,使我在讲授《保险学原理》时就感到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学生们对这课也喜欢听,从而收获较大。如在讲保险合同这一章时,我简单讲了保险合同一般性内容和基本要求,着重讲了在东莞客户和保险公司订立合同及订立合同之后容易产生的合同纠纷,并要求学生们思考如何回避这些合同纠纷?国外及其他先进地区有哪些好经验可以借鉴?通过学生们回答后,我再进行总结,概括。使学生们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清楚的理解。
二、《保险学原理》作为保险专业的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
国外保险专业有两种模式:一是与金融结合的金融保险模式:二是与数学结合的保险精算模式。但无论那种模式,均开设《保险学原题》这门课。而其他专业课(如财产保险、人身保险等)都由学生在公司实践中完成,不在课堂上讲授。因此保险专业的《保险学原理》课和其他专业课的关系容易处理。我国设保险专业的高校有50多所,在课程设置上,一般在专业基础课中都开设《保险学原理》,其中各章节都涵盖了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再保险等内容。在专业课都开设《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再保险》等课程。因此,作为专业基础课的《保险学原理》和其他专业课的关系如何处理?譬如在《保险学原理》有专门一章讲财产保险,而在专业课程中又设置《财产保险》这门课程,在讲授中如何防止二者不重叠,这是值得认真探索的。
为了解决保险专业基础课《保险学原理》和其他专业课在讲授内容上的重叠,必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我反复阅读了其他专业课相关教材,如《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再保险》,《保险法规》,《保险经营与管理》等,通过阅读和思考,在处理《保险学原理》和其他专业课程上,我初步形成自己的想法。第一:《保险学原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对保险各个方面总的说明,但由于课时有限,在讲授时应是粗略适当,讲最基本观点和原理,不宜过细,过深。如人身保险这一章,我在讲授时只讲人身保险的特征,分类和种类,至于人身保险保费计算,费用给付,传统人寿保险有哪些主要品种?新型的人寿保险如何分红?留给专门讲授《人身保险》课程时讲授;第二:《保险学原理》虽然是对保险各个方面的总的说明,但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有所侧重,有所取舍。如再保险这一章,我考虑到保险专业毕业的学生大多数实在是市镇一级基层保险公工作,而再保险业务大多是在省以及保险公司总部进行,同时还有专门课程讲授《再保险》。因此,在讲授再保险章节时,我只是简单给予说明,留出时间去讲其他章节。再如社会保险这一章,我考虑到东莞及广东在社会保险做的比较好,保险专业学生中有部分人可能今后从事社会保险方面的工作,加之,在课程设置上我们没有开设《社会保险》这门课,因此,在讲授社会保险这一章时,我便详细讲了社会保险相关内容。同时,还联系到东莞社会保险情况,讲授了东莞社会保险的历史,现代与发展趋势。学生们听后反响很好,刚好有几位学生假期去社保局实习,我向他们:“你们去社保局实习,对社保的业务了解吗?”他们回答“关于社保方面您上课不是给我们详细讲了吗?”
关于《保险与原理》和其他专业课在讲课内容上关系的处理的想法,我及时给教研室汇报,给过教研室讨论,大家统一了思想,并列出了授课提纲。由于正确处理了《保险学原理》及其他专业课的关系,学生们都认为上保险课内容不重叠,我们学起来也很有味。
三、《保险学原理》与经济学科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
我系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和金融学三个专业,这三个专业都属于经济学科。因此,三个专业在课程设置及其内容上存在着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重叠。根据近几年我们对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学生就业不断走向“非专业”化,即学国贸的毕业后可能从事保险,银行工作,学保险、金融可能到贸易公司工作。因此我们在三个专业均开设了国际贸易理论、保险学、货币银行学、个人理财等核心课程,对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和金融学专业如何讲授《保险学原理》这门课?如何处理好《保险学原理》与经济学科其他专业课的关系,对于我从事《保险学原理》教学是应该解决的。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英语;教学;管理
中国分类号:G633.41
前言
在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国家队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对于英语教师的培养以及教育基础设施的改善也是下大力气进行了投入,但反映在英语教学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结果,尤其是初中英语教学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哑巴英语”、“应试英语”、“中国英语”等等,都在对我国的英语教育进行着讽刺,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严重影响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以及国人整体英文水平的提升。所以,在新的课程改革基础上,面对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探讨如何将新的教学方式与教育理念融入到课堂中,使学生真正会说英语、会用英语,提升我国的英语教学质量。
一、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困境
1新课改后的教师主观问题分析。课程改革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变化,目的是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这无疑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益处,但是针对我国教育的现状,英语科目的教师更新速度较慢,特别是在一些初中学校,许多英语教师有着常年的教学经验,且通过这种教学经验教育出的学生,其应试能力相当高,教师面对英语课程改革的态度一般是:只要学生的成绩能够提高,就是好的教学方式,而学生真正的英语应用能力则放在了其次。这使得英语课程改革在一部分地区很难推行。
2 新课改精神领会不深入。一些初中英语教师在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中,没有对课程改革的精神进行深入理解,只是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课程新标准对于英语教学的要求,属于国家的纲领性文件,教师必须吃透其中的内容,并能够深刻的体现在教学之中,学校可以将英语教研组作为一个学习单位,定期进行新课改的学习,并且在平时教师可以互相听课评课,以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3师生课堂定位不准确。学生的学习成效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教学流程上,要根据学生进行设计。新课改的精髓是调动一切拥有因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还是根深蒂固,教师过分强调“教”,而学生依然被动的去学习,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就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水平,而非师生之间的配合,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能显现出来。
二、改革教学理念
英语学科一直以来是学生最为头疼的学科之一,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印象也停留在“背诵”上,这对于英语教学与英语在我国的发展是一种悲哀,也直接导致了英语课堂的死气沉沉和枯燥无味。对英语教育教学进行改革,最重要的是“创新”,教师应该在教学环节推陈出新,不再是“一言堂”模式,大胆且积极的将学生引入课堂,使其成为英语教学的主体,每节课可以分配给学生一定时间,有组织、有纪律的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活动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能够避免课堂出现沉闷的现象,如果将课堂全部交给学生,则可能导致课堂的秩序混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创新教学方式
1.小组合作教学法。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如果涉及到一些生活场景方面的课程,可以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小组,并且分角色进行对课程的学习,这样更有助于学生进入语境,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英语学习的本原是应用而不是背诵,学生也能够在表演的过程中提升英语表达能力。此外,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表演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学生也不会产生反感;学生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还可以加深彼此的友谊,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2.音乐教学法
为了使英语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可以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引入音乐教学法。教师可以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单词进行总结,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些适合的英文歌曲给学生播放,学生在哼唱歌曲的同时,就能够熟悉英文单词。实践证明,多数学生通过音乐教学法,能够掌握英文单词的发音,并能够拼写出单词,还能够了解单词的基本用法和语境。此外,一些英文俚语以及一些英文的习惯用法也可以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了解,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了全面构建。
3.重视学生预习环节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生活中要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以及学生的分段学习情况,并针对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为学生留出预习作业。我们以“when is your birthday”这一单元为例,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收集身边人的生日,比如父母、朋友、老师、同学等等,还要掌握生日的表达方式,这些情况在课余的时间,分为小组完成。教师在布置任务中,还要要求学生将新的句型进行标准,对于不懂的知识点与表达方式,学生要先通过查找资料进行研究,之后在课堂由老师统一讲解。
3.拓展课外活动
学习英语的本原是为我们服务,是工具学科。所以,在进行英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构建立体的英语教学环境。在学校范围内开展以英语为主题的课外活动是值得推广的办法,比如英语角、英语沙龙等,这些形式都可以为英语学习者提供英语交流和使用的平台,并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
小结
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才能够使课堂学习的效果得到提升,学生与教师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也能够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学习以及教师的自我教学反思。因此,在初中英语的教育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来,同时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峰,新课改理念下中学教育管理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年06期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基本的信息查询、交流工具,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正因为如此,在技工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也成为中技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课,计算机操作能力也是技校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好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除了计算机老师的精心的演示讲解之外,还应注重学生的亲自操作练习。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水平,合理地安排“教”与“学”,从而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一、充足的课前准备
上计算机课前,教师先要了解清楚所带班级及本班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课堂纪律如何等等。
计算机基础课老师必须首先掌握好基本情况,然后再因材施教,准备好上课的内容,由简到难安排教学过程:认真分析弄清学生将会在哪里容易出错、如何解决,然后提前设计好教学的重点、难点,妥善分配好学生独自练习的时间、老师巡回指导及检查作业的时间和老师集中释疑的时间,最后还要给学生一部分时间消化难点。做好了这一步,老师才能胸有成竹地走入计算机实训室。
二、紧张有序的学习氛围
以往的计算机课存在这样的情况:老师在不停地认真地讲授、演示操作,学生一直在听,但是等练习的时候,学生拿着鼠标在桌面上左点右点,不知该做些什么。上完一节课后,学生本人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又学会了些什么。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笔者仔细观察、研究,发现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太多、太杂,学生反而容易糊涂,并且如果老师没有非常明确地布置任务的话,他们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因此,每一堂课,老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应分层次,逐一讲解,即老师讲授演示完一个操作,就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消化吸收。另外,老师还要给学生布置适当的练习任务,逐步引导学生自主练习。
但是有时布置了任务后,上完课后,仍有学生提出疑问:“都不知今天学了些什么,感觉什么都不会”。因此,为了上好每一堂计算机课,老师必须要给学生提供一个紧张有序的学习氛围。
首先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知道上课要做些什么,要掌握哪些内容和操作,这样才容易提起学生的学习劲头。
其次要耐心地巡回指导。为了避免有的学生上课偷懒,不练习,或是有的学生遇到难题卡住,所以老师,应不停地巡视课堂,为每一位学生耐心地答疑,同时提醒不练习或练习不认真的学生。
再次要给学生及时中肯的评价。在每一位学生做完练习后,老师都应给每一位学生检查、打分,肯定学生自己的练习成果,对成绩高的学生多鼓励,耐心帮助成绩差的学生分析原因,教他们改正,这样学生每上完一堂课,都会对自己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最后总结,让学生自查、自改。下课前,老师应把当堂课中所出现的难点,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为大家集体讲解一遍,以加深学生的课堂印象,为接受慢的学生创造一个复习的好机会,让大家在自查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留一点时间给学生改正错漏。
三、科学的教学方法
对于任何一个老师,上一堂课容易,但要上好那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而且要组织好一堂课,更加离不开好的教学方法。
一是任务驱动法。即每堂课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目标,以任务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操作。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是讲授演示法,它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三是巡回指导法。很多实习指导老师都习惯用这种方法,它也是实训课基本的教学方法。四是“小老师”指导法。有时带的班人数过多,一时间需要答疑人数较多,但老师又要检查学生的作业,所以在分身乏术的情况下,笔者大胆起用了“小老师”,也就是找几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做助手,帮着笔者检查作业,同时还可以帮其他学生答疑。用了这个方法后,老师可以有更多时间集中辅导那些性格内向、学习接受能力差的学生。
总之,不论是理论老师还是实习老师都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主,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努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案例教学应用
《管理学基础》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中恰当选择和使用案例、开展案例教学是新形势下教学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对案例及案例教学的性质与内涵认识问题,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对案例的选择随意、案例教学方法方式单一的问题仍比较普遍和突出。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便更好地发挥案例及案例教学的作用。
笔者针对上述突出问题,首先探讨分析了案例与案例教学的性质与内涵,其次分析了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最后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途径和方式。
一、案例与案例教学
欲使案例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首先明确案例与案例教学的性质、内涵与特点。
1.案例与案例教学
确切地理解案例与案例教学的涵义是开发案例、从事案例教学的基本前提。所谓案例,是指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事件的内容、情节、过程和处理方法所进行的客观的书面的描述。案例不是信手拈来的,而是事先经过精心选择而编辑起来的以文字为主要形式的材料。案例中描述的都是真实的情景,案例中常常充满疑难问题,充满多个分析问题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案例都有明确的理论支撑,是客观真实的。
案例教学是指教育者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的宗旨,遵循教学目的的要求,针对教学内容,选择恰当案例,并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促使学生充分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属性的教学形式。案例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团体合作能力,从而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2.案例教学的类型
总的来看,案例教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从例到理型,即引导学生运用案例,经过自主合作,群体思维撞击,寻找知识,形成规律,发现基本概念,并运用掌握的规律和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二是从理到例型,即给出基本概念,启发学生运用基本概念,发散思维,以例释理,以例证理,从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案例的用途来看,案例教学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引入型,即主要用于概念与理论的讲授引入,通过小的案例引发学生学习概念与相关理论的悬疑与兴趣;二是阐释型,即主要由教师在课程中讲授,用以解释相关的概念和理论,以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相关概念与理论的疑惑;三是自主型,即主要由学生在课中或课后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案例自主进行思考与讨论,以达到系统运用知识并使之融会贯通的目的。另外,案例教学还可根据其来源分为现成案例与自编案例等。
3.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具有三个重要特点:第一,案例教学是讨论对话取向的而非灌输“独白”取向的。案例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对话,重视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平等交往与彼此的尊重和信任,注重形成相互间的理解与沟通;第二,案例教学是集体合作取向的而非个体“单干”取向的。案例教学强调有效的学习只能发生于共同的合作与集体之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那种单干方式是与案例教学的思想背道而驰的。案例教学要求教师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去,而学生也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松散的独来独往的学习习惯,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学会相互交流、获取与奉献;第三,案例教学是批判反思取向的而非结论教条取向的。案例教学强调在案例研讨过程中,通过倾听其他人的意见、观点、评论,进一步反观、反思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正确结论”的至高无上性,学生的义务就是要循规蹈矩地遵从标准化、程式化、固定化结论,而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珍视学生个人的想法和意见。
二、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在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开展实施案例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
1.为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长期以来,人们不是觉得管理学理论过于空洞,脱离管理的现实,就是觉得管理学理论过于肤浅,对管理实践缺乏指导价值。理论与实践总是被置于一种人为的对立与冲突中。然而,案例教学不是用扬此抑彼的思维来讨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更不是用案例教学来代替这一关键问题,而是将理论与实践两者置于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同时给予研讨和辩证地运用。尽管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不是完全的管理现实,但却是管理实践的高度仿真。由于学生摆脱了真实管理者所处当下现实的束缚和困扰,他们可以更超脱、更开放地进行批判反思和理论学习,可以在实践与理论的时空中更加自由地穿梭,由此推动管理学教学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整合与统一。
2.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提供了平台
巴纳德曾指出,组织管理的实质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力量的一个体系”。组织要成为一个整体,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要有能够互相进行信息交流的人们,二要这些人们愿意作出贡献,三要有一个需要共同实现的目的。但是,组织中人员的合作意识和品质并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单靠甚至主要不是依靠传统的讲授而获得的。相反,这种团体合作意识和能力是人们在各种具体的大量的日常工作中,通过实践合作而日积月累地生长起来的。由于案例教学这种教学形式特别依赖并突出学生之间的通力合作,这就使它与管理的本质内在地贯穿起来。通常,人们所具有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为其辩护的能力、劝告他人的能力、认真倾听的能力,以及与周围人合作并一道构建新思想等多方面的能力,都可以通过组织有效的案例教学而发展起来。而且在一个彼此协作、支持的团体中学习所产生的效果也远优于单独的个人学习所具有的效果。在对案例和管理情境的集体研讨中,各种观点和解释将会变得多样起来、丰富起来。在案例教学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不仅学会对他本人负责,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真正的学习主体和积极的参与者,而且将学会与其他人协作,努力为其他人的学习作出贡献。
3.为学生体验实际管理工作提供了舞台
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管理者的矛盾处境,体会管理工作的复杂性,防止对管理行为做出简单化和片面化的解释。不同于讲授法,案例教学最大限度地拉近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管理情境的距离。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所研讨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管理情境中真实发生的管理难题,除了时空有所变化以外,其真实性是完全得到保证的,在研讨这种管理难题的过程中,学生渐渐认识到管理工作的复杂,体悟到管理的魅力和精髓;通过换位思考,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他人的观点和想法,可以逐渐养成一种倾听和尊重他人的品质;通过扮演管理者的决策角色,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到来自各方不同意见的压力,体会到问题解决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艰辛。这些均使学生在体会诸如此类的管理问题过程中逐步成熟起来,为未来从事实际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在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的原则
在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中开展实施案例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1.明确目标的原则
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必须围绕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来进行。一般来说,管理学的案例教学必须达成以下目标:通过案例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企业经营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把握企业机遇和判别企业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竞争状况、不同背景的企业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激励的原则
高职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所有活动都应围绕着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培养及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展开,教师所承担的主要职责就是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分析与思考。在案例教学尤其是管理案例的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即使各方意见不统一,也应允许各种独立的见解并存。另外,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很可能会提出一些不正确的观点,甚至与管理案例的要求相去甚远,教师绝不能直接批评学生,而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设想,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思考,使其自动修正自己的不正确看法,真正增强学生参与管理学案例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创新的原则
高职管理学案例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思维与开拓精神的管理人才。因此,在管理案例分析过程中,对于学生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观点,教师应及时捕捉并给予表扬。即使学生的观点还很稚嫩,甚至比较片面,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尊重学生的创新性劳动,肯定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的精神,为学生营造一个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总之,在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中开展实施案例教学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和体验真实管理情景的能力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本着明确目标、引导激励及鼓励创新的原则开展这项教学工作,使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德红.案例教学:历史、本质和发展趋势[J].高等理科教育,2008,(1):22-24.
[2]张新平.论案例教学及其在教育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56-61.
关键词 中职护理 护理学基础 教学感想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于该课程在护理专业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影响着学生考试、就业和工作,致使中职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因高校扩招以来,致使成绩好的学生大多选择高中,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才会考虑中专。所以现在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强,加上护理学基础内容繁杂枯燥,时间一长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打折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现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怎样搞好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的教学。
1 重视护理学基础教学的第一课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是高等动物,具有主动性,这种能动性能不能发挥出来,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学习兴趣。①兴趣的培养要在学习之初就应开始进行,因此护理学基础教学的第一课尤为重要。教师在第一节课时,必须具有良好的护理礼仪仪态,饱满的情绪,给学生树立一种护士榜样的形象。然后,教师可以放映一些医院护士熟练的操作视频或各种护理技能大赛的获奖视频给同学观看,在同学们投来佩服羡慕的目光时,老师就可以告诉学生只要努力学习,他们也能成为真正的白衣天使。另外老师还可以通过介绍南丁格尔精神,护理学发展前景等,给学生以良好的心理印象和心理激励,使之对未来的职业充满自信和热爱之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转化为学习动力。最后老师还可以适当介绍护理学基础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的地位,从而加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积极的态度。
2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应用多种教学法
中职学校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年龄偏小,一般在15~18岁之间,理解能力较差。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对于知识枯燥、内容多且繁杂的护理学基础来讲,学生容易产生压抑和被动消极的态度。例如:(1)在讲出入院的护理及搬运病人的时候如果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法时,学生很难长时间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但如果是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的话,老师可以先让同学课前自学,然后通过自由分组把教学的内容通过角色扮演表现出来,并由观看同学提出建议,最后老师做归纳总结,这样的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加深学生对枯燥知识的记忆,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2)在讲青霉素皮试液配置方法的时候传统的方法讲授后,学生依然很难理解青霉素皮试液配置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很多学生无法独自完成青霉素标准皮试液的配制。而教师如果采用演示法在课堂上亲自配制一次青霉素标准皮试液并在药液里做一点特殊处理(加上一些颜色),学生可以很直观地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由深变浅的变化过程,而达到直观地理解青霉素标准皮试液配置的每一个步骤环节及每一次溶液稀释后青霉素在溶液中所含的量。最后老师总结青霉素标准皮试液的配置遵循“一溶三稀释的基本原则”。此种方法既降低了教学内容的难度,学生便于掌握,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记忆。总之,教师应用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结合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普片欢迎。②在护理学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性使用多媒体,教师是关键。例如:我们在讲排泄护理中灌肠术和男女病人导尿术的时候因涉及患者的隐私部位及感染的预防等,加之内容抽象,中职学生难以理解,此时我们可以借助于提前在医院录制好的灌肠、导尿视频通过多媒体多方式呈现给学生,便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加深记忆。再如:当我们讲到急救技术(洗胃术、吸痰术)的时候,因这些内容比较枯燥,而且实体操作仿真性差,学生难以学习巩固,我们依然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真实直观地再现出来,使课堂难以表达的重点内容真实直观地再现出来。③总之,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合理地使用多媒体,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为学生自学提供一个便利的条件。
4 通过形象的谐音比喻或歌诀、顺口溜来提高教学效果
(1)形象的谐音比喻+联想会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谐音记忆是通过读音的相同或相近,把所记内容与已经掌握的内容联系起来记忆。例如我们在讲静脉输液的几个目的时,我们可以巧用谐音“力争补救”对应“利增补纠”,然后展开描述静脉输液的目的是“利尿脱水、增加循环总量、补充营养、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紊乱”,通过如此形象简短的谐音可将原有识记内容的数量下降四分之一,用较少的识记材料负荷较多的信息量,不仅容易记,还便于回忆。在让同学对这些重点知识能有更深刻认识、牢固的记忆的同时,还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朗朗上口的歌诀或顺口溜会使对难记的问题变得简单易懂。如在讲到穿脱隔离衣时,同学们对穿脱隔离衣的步骤顺序会感到十分头疼,我们可以通过总结成顺口溜,穿隔离衣为“右提衣领穿左手,再伸右臂齐上抖,系好领口扎袖口,折襟系腰半屈肘”;脱隔离衣为“松开腰带解袖口,套塞双袖消毒手,解开领口退双袖,对肩折领挂衣钩”。再例如测量血压的步骤“用前检查血压计,肘窝上把袖带系;松紧合适容一指,胸件放置要适宜;充气放气须平衡,波动声音仔细听;第一声为收缩压,舒张压是消声音”。④教学的时候通过这些顺口溜在配上挂图,学生记忆难、理解难的问题就可以轻松解决了。
总之,针对现代中职学生的教学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及时帮助学生做好归纳总结,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注释
① 徐占森.中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方法应用体会.职业教育研究,2011.8.
② 丘萍,彭玲.浅谈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利与弊.教育与职业,2008.3(8).
一、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教学过程应该是施教与学习两种活动结合并统一于共同空间与时间中的复合过程,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是双方的,谁是主体,谁是客体,关键在于从哪个角度来判断。若从教的方面来说,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若从学的方面来说,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从辩证的观点来说,主体和客体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应该把学生的作用理解成主体作用比较切合实际。学生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好,就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成功。但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上,仍存在以下的倾向:
1.机械地规定每节课教师讲授时间不能超过某个比例。有不少教师认为,课堂上老师讲得越少,就越能体现其主导作用;学生活动得越多,就越能体现其主体地位。也有教师认为,实施新课程,教师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只能尊重学生而不能对学生说“不”,只能有表扬、鼓励,不能有的批评、惩罚。这是对新课程所赋予的教师角色的误解。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体现,绝对不是以活动量的多少来衡量,更不能狭隘地理解“尊重”,放任错误。教师应以平等、民主的真诚态度与学生对话,创设一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氛围,使学生充分地进行沟通和交流,达到在这种交流和沟通中不断生成新的知识和经验。教师需要花大力气研究如何提出问题和提出怎样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果不具有新颖性和挑战性,不能有效激发学生思维,就不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也就不可能引发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学习活动。
2.把“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人为对立起来。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探究性学习,就是开展一些活动,做小实验、搞小制作;有的教师让学生写小论文、调查报告,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上,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一种固定的教学程序,出现了形式化倾向。这些“活动”,粗看很有创新,细细品味又感缺乏深入的思考,展示的是手段,而目的却没有达到。科学教育领域的研究表明,学生很难在“做中学”和探究活动中理解科学本质和科学探究;要探究有效,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好每一个实验和每一个教学素材,充分展示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新课标的学习,加深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解,辩证地处理好讲授与探究、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在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的今天,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是一个值得冷静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应反思:平常的教学不能以纸笔练习代替实验,不能以课件代替实验,不能以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分组实验。教学应遵循教学常规,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前提。教法对学法的导向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学生的学习方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法得当,不仅使学生学起来轻松自如,而且可以使学生从教法中领悟到学法,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相同的教材、相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进行教学,效果差别很大,这就体现了“导”的功夫。我们必须认识到,接受性学习并不意味着一定是主宰课堂,是一味灌输,它也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概括,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的任务,是要根据实际把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这两种方式有机地用好,用得当,用得恰到好处。
3.教学评价未能体现以学论教的思想。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的评价思想。以学论教的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形成状态四个方面来评价教学。但目前以学论教的评价体系并未真正付诸实施,尚待进一步探索、完善。
二、处理好教学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1.教学创新不等于全盘否定传统。现代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应该在继承传统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要真正搞清楚哪些过时的东西该废除,哪些合理的东西该继承,不要一提改革就全盘否定传统。好的传统不仅不能废除,还应该大力弘扬。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方法和“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是够传统了,但这方法和原则不仅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还是适用的。启发式不等于提问式,讲授法不等于满堂灌,不能把废除注入式就理解为老师不讲,也不能把师生的互动简单地理解为一问一答。教学效果的优劣在于能否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做文章,通过创设情境、巧妙提问,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质疑、辩论;教师要从习惯把问题抛给学生,转向善于引导学生自己提问题。师生的思维要“发散”,想出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同时,又要求师生的思维要“收敛”,不能一味不着边际地幻想。在教学改革与创新中,应该辩证地思考,不能走向极端。
2.坚持“目标多元”不等于淡化“双基”。现在,有的教师课堂上不敢讲知识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了了之,有的课堂基本上是“学生自学、互相讨论、教师总结”,虽然重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方法,但“双基”的目标却没有落实。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不用重视“双基”了,将基础扎实简化为仅仅是知识数量的积累。这种狭隘的理解在实际操作中又在不断地升级和强化,于是就变成了对学生进行超负荷的训练。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新课程不是不重视“双基”,而是以全新的视野去审视“双基”,要重点研究和明确为学生打什么样的基础、如何打好基础,绝不是不要基础。教学中既要重视过程,又不能忽视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两者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知识与技能”不能作为“一维”来理解,知识重在逻辑性,技能重在操作性,两者有明显不同,是有差异的。“知识”是可以言传的;而“技能”只能意会,靠体验与感悟,难以言传。传统教学中重视“双基”,已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有意和无意削弱“双基”的课堂,不可能有高效的教学。
3.合作学习不等于小组讨论。目前,很多教师上课都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讨论,进行所谓的合作学习,过一会儿讨论一次;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和互相配合;讨论后,教师依次让学生发言、然后活动便宣告结束。出现这些现象,根本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意,认为分若干个小组,让学生讨论就是合作学习了。许多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操作普遍感到困惑。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体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合作,交换意见。合作学习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三会”,即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教师要以“晓之以理,导之以引,动之以情,传之以神”实现“会教”;学生通过“思考接受,活动探究,情感体验,合作交流”达到“会学”。
三、模式推广与开放超越的关系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诚然,先进的教学模式对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确大有裨益。但是,如何对待模式,又如何去操作和运用好教学模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各种教学模式,各有各风格,但殊途同归,都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和运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如果不分学科,不看内容,不看教学对象,就刻意模仿,一成不变地全盘照搬,那就失去教学模式应有的价值了。在借鉴和运用教学模式时,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这个“实际”,就是指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以及不同的教师风格。新课程强调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倡导为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余地和空间,因此,教学模式也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
1.教师应具有开放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十分强调教学设计,把备课作为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师需精心策划,充分准备,并形成完整的教案。然而,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开放过程,课堂可能发生的事情,并非都能在备课过程中预测到。教学过程的真实性及最终结果,更大程度上是由具体教学情境以及教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的。从这种意义上讲,教学是具体的,不可重复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开放的、创造生成性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认识到,教学模式的开放式发展要求教师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中的再生性和多元性。
2.教师应把握开放的教学内容。实际上,教学内容应是经验信息和即时信息的统一体,具有确定性、唯一性、静止性与变动性、多样性、发展性相结合的总体特征。因此,教师不能把教科书当作全部的教学内容与材料,而是作为与学生进行交往、对话的部分材料。教师要根据本地、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教科书的次序,也可以充实教材,超越教材,突破教材的束缚,提高“用”教材的能力。例如能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意见;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如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声、光、电的污染问题等发表自己的见解;研究电冰箱内外的温度差与所耗电能的关系,提出节能措施等。
[关键词]初中生 班级管理 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111
初中班级管理科学化是指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遵循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初中班级管理运行的客观规律,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其包括班级管理思想的科学化,决策的科学化,组织制度的科学化以及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科学化。
一、当前初中班级管理科学化水平不高的表现
(一)管理理论运用不充分,实施效果不佳
要实现班级管理科学化,首先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但当前由于部分初中班主任自身的科学管理理论知识比较缺乏,有的即使知道相关的科学管理理论,但在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很少运用。还有的班主任不是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而是缺乏一种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管理思想。具体来说就是他们在管理班级的时候,不懂得根据时代的变化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班级管理规律来不断改革和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总是一味地按照以前学的理论知识和管理经验来管理学生,忽视了每个时代学生的不同需求,导致学生的各种合理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发展。
(二)管理决策上缺乏民主,脱离学生实际
当前,很多初中班主任习惯按照个人意志进行管理决策,或者打着怕耽误学生学习等幌子,不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决策中。这就导致很多时候学生都是“被决策”,看似减轻了学生负担,实则对学生发展极为不利。一方面,教师单方面做出的决策也许并不适合学生实际,学生心里也并不赞成班主任的某些决策,但迫于权威不得不被动接受,最终导致班级管理决策在学生当中缺乏说服力和威信,在实践效果上极为不好。另一方面,学生长期在这种“被决策”的环境下,容易形成被动接受任何事情的习惯,在遇到需要他们自己解决的问题时不知所措。同时,学生不参与班级决策,容易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不强,甚至对所在班级没有认同感。
(三)班委组织不合理,班级凝聚力不强
众所周知,一个统一、高效、精干的班委组织体系对于协调班级中的心理气氛、人际关系以及增强班集体的活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班主任都没有意识到这点,在推选班干部的时候,没有一个合理的选拔标准,仅仅依靠学生的成绩而不是学生的特长和各方面能力来确立,使得班干部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这对整个班集体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四)管理方法单一,班级缺乏活力
很多初中班主任的管理方法比较单一,手段比较死板,缺乏灵活性。具体来说就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初中生的特点和自己所带班级的特点,采取适合自己班级的管理方法,从而导致整个班级死气沉沉,缺乏应有的活力。
二、提高初中班级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对策
(一)更新管理理念,探索适合现代学生的班级管理模式
时代在变化,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也在变化,如果班主任的管理模式不能与时俱进,是不会被学生接受的。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不断地学习、探索适合现代初中生个性特点的管理模式。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将别人好的管理模式引用到自己的管理中,使自己的管理跟上时展的步伐。
(二)让学生参与班级决策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想法。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切记不能一意孤行,什么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应该给学生适当的权利,和学生一起讨论制定相关的班级管理制度,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参与到班级决策中有利于班主任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并根据学生反映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管理策略,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三)优化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选拔制度,将学习成绩之外的其他因素,如人际交往能力、班级组织能力等纳入到班干部选拔的过程中,选拔出一批精明能干的班干部来协助自己的管理。同时也可以通过班干部了解学生所需,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以此来提高自己班级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四)丰富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关键词]高职;仓储管理;教学设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15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2
仓储管理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专业必修课,侧重于实务性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具有高素质劳动者所必需的基层仓储操作管理能力,为各企事业单位培养出“懂、会、做”仓储进出库作业、仓储单证制作、在库作业的操作技能型人才。
1 课程设计的思路
1.1 教学理念
坚持“以物流仓储工作过程为导向、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把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应用能力放在首位,使“寓教于学、寓学于练、寓练于做”一体化,实现能力目标的培养和知识目标的传授,从而使课程理论知识点在实际工作任务完成中被学生所掌握,岗位实践操作技能在学生动手中得到锻炼和加强。
1.2 教学模式
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仓储管理课程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弱化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以“实际、实用”为度,注重仓储的入库、在库、出库作业操作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组织采用班级集中授课与分组实训相结合的形式。在进行物流仓储理论教学时,注重与仓储作业实验实训教学的内在联系和相互配合,根据高职学生的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教学软、硬件环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利用现实模拟数据,使日常的单元教学通过课堂单元实训充分理解仓储的入库、在库、出库作业任务及其具体操作,期末再通过一周的课程综合实训,全面、系统熟悉仓储的入库、在库、出库各环节作业流程,以实现知识结构与认知能力的有效融合,真正提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仓储操作管理能力。
2 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
2.1 设计总体目标
通过学习仓储管理课程,使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具备高效完成仓储操作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理论与基本操作技能,熟悉仓库的基本作业流程及其各项工作任务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提高全面素质、实践技能和继续学习能力提供准备,培养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对实际工作问题的分析、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的能力。注重培养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科学态度与求实创新精神,强化其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养成意识。
2.2 设计具体目标
2.2.1 专业知识目标
通过仓储管理课程的学习,准确了解我国现阶段物流企业的仓储发展情况和操作水平,以及仓储成本的控制;熟悉仓储规划、仓库布局基本理论及库存商品保管基本知识;掌握仓储入库、在库、出库作业的基本操作知识。侧重培养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形成依据现有仓储环境和设施设备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
2.2.2 专业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正确根据仓库实际利用率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设计;能熟练进行货物进出库作业及在库货物的保管、养护;会进行货物ABC分类、储位分配等技术操作;能根据实际货物及操作环境进行相关单证的填制。
2.2.3 职业素质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通过自我学习,以适应现代物流企业仓储管理技术的发展。在完成仓储作业过程中能吃苦耐劳、爱岗敬业,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在完成货物保管、养护任务的同时,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3 仓储管理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
3.1 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仓储管理课程采用模块教学法,整个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见表1),主要分为3个教学模块,即仓储基础知识、仓储作业、仓储成本管理。其中,仓储作业为教学重点,依据“必须、够用”“实际、实用”原则,着重介绍四个子模块,即仓库规划与布局、仓库作业管理、库存管理、仓储包装技术,为强化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仓储进出库及在库作业操作技能训练,增加一周课程综合实训教学模块。
3.2 设计能力训练项目
本文主要根据仓储管理核心工作环节设计能力训练项目(见表2),注重每个核心工作环节的能力训练,特别是货物出入库作业的优化训练,通过日常的课堂单元实训和期末一周的课程综合实训,进行出入库各环节的能力训练,达到仓储操作管理工作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4 仓储管理课程评价考核的设计
对于高职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考核,首先,应关注他们的学习态度,其次,再关注他们的知识理解和技能掌握。评价考核的形式及手段可以多样化,做到学习效果评价考核与学习过程评价考核相结合、做到定性评价考核与定量评价考核相结合,充分关注高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建立公正、客观的评价考核体系。
仓储管理课程学习的评价考核,可将其分为过程评价考核部分和终结评价考核部分。其中,课程学习的过程评价考核部分占60%,具体可包括平时成绩30%(平时作业、考勤情况、课堂表现各占10%)和实验实训30%(日常单元实训占10%,期末C合实训占20%);课程学习的终结评价考核占40%,采用试卷考核形式,主要考核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对仓储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货物出入库流程设计及仓储单证处理技能的掌握。整个评价考核体系改变了以往一卷定成绩的弊端,全面、有效、科学地评价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其素质水平。
5 结 语
学生在变化,社会在进步,未来仓储管理课程实际教学还应秉承用心教书育人的理念,进一步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应用型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当今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懂、会、做”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铁峰.高职院校《统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探讨[J].才智,2016(24).
儿科服务的对象是从胎儿期到青春期的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期的患儿语言表达能力差、沟通理解能力差,儿科护士面对的是无法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病情和需要的患儿,而且患儿就诊过程中往往有多名家属陪同,患儿家属由于担心患儿病情常常会出现焦虑心理,所以儿科护士还要面对焦虑烦躁的父母家属。以上原因造就儿科是医院满意度较低,医患关系最紧张的科室。下面就浅谈一下如何处理协调好儿科护患关系的技巧。
一、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
现如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家属对孩子十分疼爱和怜惜,患病中的儿童父母家属对其更为疼爱,所以家属对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操作成功度要求比成人要高。例如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家属都希望护士能一针见血穿刺成功,一旦穿刺不成功,加上患儿的哭闹,极易诱发家属对护士的不满,引起争吵。所以儿科护士要熟练掌握各项小儿护理操作技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精湛的操作水平完成进行儿科护理,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二、游戏和绘画
适当的游戏和绘画可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儿童运动,在游戏中患儿可以学习健康知识,认识世界,处理人际关系,适应社会,游戏能使患儿心情愉快忘却痛苦,促进身心发育,达到身心与环境的和谐,更可以帮助教育患儿,缩短护士和患儿的距离,使护患关系更为融洽。
由于儿科护理对象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向患儿说明各项护理冶疗措施时其理解配合较为困难,此时儿科护理人员可通过游戏绘画的方式让其理解。通过游戏不仅能消除患儿对生病住院的紧张焦虑心理还能使其更快适应医院环境。通过绘画患儿不仅可的表达出其内心感受还能使儿科护理人员通过绘画作品了解其内心想法。通过了解到的这些内容,可使儿科护士更加清楚患儿的身心变化,有助于儿科护理工作者更好的做好心理护理,从而达到的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语言沟通技巧
古语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表达的好坏直接影响对话双方的情绪,一言不合护患关系就会剑拔弩张。儿科护士工作中扮演着健康教育者、健康协调者、健康咨询者,能否运用好语言进行沟通对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尤为重要。在沟通的过程中注意一下几个技巧:
1.主动自我介绍。第一次接触患儿时护士应做好自我介绍,并和蔼亲切的询问患儿姓名年龄等患儿自身熟悉的生活事情,缩短护士与患儿之间的距离感。
2.适当方式。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不同,护士根据年龄选择不同方式,应用患儿熟悉常用的词句,利于患儿理解接受。
3.真诚理解。患儿年龄小对很多事物的理解分析与成人不同,有时会很幼稚可笑,护士应用诚恳态度接受和理解,不要取笑患儿。
4.耐心倾听。患儿表达能力较差,往往在陈述一些事情的时候表达不清,语句不连贯,护士应耐心认真倾听。
5.语音适宜。护士在和患儿进行沟通的时候注意语气、声调、音量、语速。
四、非语言沟通技巧
非语言沟通是指利用非语言行为进行的沟通,又称身体语言。它包括面部表情,姿势,手势、动作,抚摸等。儿科护士在工作中的清爽整洁的着装、和蔼可亲的面庞、灿烂的微笑、亲切诚恳的态度都能让患儿产生安全信任感。特别是对于婴幼儿来说,抚摸是最有效的沟通形式,拥抱抚摸是婴幼儿的一种特殊天性需求,儿科护士通过拥抱抚摸可使婴幼儿消除紧张情绪,使其产生舒适安全感,有利于其身心发展。
五、与患儿家长沟通技巧
儿科患者就诊都是由家长陪同,在护理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与患儿家长的有效沟通有助于护士取得患儿家长的信任,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护士与患儿家长初次接触应积极热情,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2.沟通过程中尽量使用开放性问题鼓励家长交谈,注意认真倾听和观察语言和非语言信息。
3.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给予耐心解释,取得家长的配合,对患儿要表现出关爱。
总之,作为一名儿科护理工作人员我们应该扮演好护理计划者、护理执行者、健康教育者、健康协调者、健康咨询者、患儿代言人、护理研究者,努力提升儿科护理操作技术,掌握良好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的技巧,注重与患儿家长的沟通,采用游戏绘画等方式和患儿进行沟通交流,减少患儿的心理负担,取得患儿家长的信任配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更加方便儿科护士顺利开展护理工作,提高儿科护理质量,促进儿科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