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自述范文

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自述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自述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个人心理健康状况自述

第1篇

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高校学生心理档案模式的构建

1.心理档案信息元素构成。学生心理档案信息元素构成主要包括两方面: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信息和反映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特点的信息。显然前者属于外在的、可见的信息,后者属于个体的、内在的信息。(1)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属于学生的背景资料,它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影响,如城市学生比农村孩子往往更活泼,心理上更加阳光。基本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院系、籍贯、民族、政治面貌、爱好及特长、联系方式等),一般资料上学生个体的最大区别就在其出生和基本的成长环境。②身体状况(身高、体重、监控状况、既往病史、生理缺陷等),它关注生理状况对心理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有生理缺陷(包括身高太高、体重太重)的学生会表现得不够自信。③家庭状况(家庭结构和成员、父母职业及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生活费用、学费缴纳来源、是否独生子女等),主要了解家庭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它还应包括对学生家庭关系的信息,如近亲中有无精神病、近亲的经济水平、社会地位等等。家庭及近亲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对学生的心理有较大影响。④在校情况(学习成绩、挂科与否、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参加社团情况和担任职务、获奖情况、志愿选取与个人意愿是否匹配等),心理素质好、心理健康者在校一般较为积极。⑤人际关系情况,如师生、同学、家庭和宿舍关系,以及是否恋爱、与恋人的感情关系状况。人际关系不好的同学往往心理健康和个人品行上会呈现一定问题,如孤独、孤傲、狂躁等。⑥个人职业规划信息,如职业定位、兴趣、职业能力和个人的职业规划,以及对当前专业前景预测和认同等。⑦对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它能反映学生的心理受压能力,如恋爱失败、父母离异、挂科或其他重大变故。(2)反映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这种内在的信息来源于各种心理测验和咨询记录及其他统计资料。心理测验注重对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现状、职业能力测试等的测评,心理咨询的内容相对广泛,如咨询时间、内容、咨询人基本信息、咨询人症状、交谈记录、心理问题原因分析、疏导措施及效果评价、反馈及其他跟踪信息。

2.心理档案构建方法。确定了高校学生心理档案的信息构成之后,就需要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操作过程。结合实践及档案管理的一般原则,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步骤建立学生心理档案:(1)准备阶段,此工作可以由学校心理中心负责,也可以由学生处、教务处负责。一般情况下为前者负责组织,后两者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此阶段工作主要如下:了解学生性别、年龄及在各个院系的分布状况;根据不同的信息内容采用不同的信息采集方法,如基本信息可以采用网络填报或现场填写的方式,其他资料则可以采取班级现场测评、沟通交流的方式获取;选择合适的心理测试量表(如教育部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量表》和《大学生人格问卷》),若现场填写还需要打印量表以及答题卡;对学生进行测评前的培训,因为测评要求真实,消除学生对测评存在的错误认识或对测评理解不到位而导致的信息失真。(2)信息搜集。静态信息的搜集比较机械,以班为单位,在强调测试的保密原则和注意事项之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完毕就行。搜集方法有心理测验法、问卷法、档案法、观察法、访谈法、跟踪法,采集工作可以由社团、班委会、学生会等完成。不同的调查方法是根据建立档案的规模而定的,如只建立特殊学生的心理档案,就可以采取访谈法、跟踪法,如需要对全部学生建档,就需要问卷法、心理测验法。动态资料的收集是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关键,其准确、全面性要求对动态信息的搜集方式灵活但不失系统性。其搜集方法有观察法、自述法、会谈法,或通过建立班级QQ群、校友录,或采用心理测验法、测评法等。(3)数据处理。不管静态还是动态信息,学生的回答都在纸上或网络上,但都需要将数据转换成便于分析和测评工具如SPSS、EXCEL等进行分析。在这个阶段主要工作是根据心理测试量表进行数据筛查,用软件统计整理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名单。(4)教育引导、干预、矫正。重点针对那些存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由心理学专业教师或相关人员对学生进行干预,如采取访谈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对他们的心理活动予以指正,给他们更多的思想开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对问题相对严重的同学还需要进行多次、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5)反馈。以上信息搜集及学生心理工作是否到位应通过实践证明,特别是针对那些有心理偏差或已经存在心理健康的同学,他们的心理矫治如有良好效果则证明方案可行。(6)将学生的所有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资料建成心理健康档案,为以后的主动干预、咨询与心理教育工作做好资料储备。建档应根据档案管理的一般原则和方法,采取合适的信息存储方式与索引方式,如原始测评信息、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的原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干预过程、干预结果与反馈信息都应作为学生心理档案予以保存。

在保密原则下,积极利用学生档案为学生个体服务

第2篇

地震以猝不及防的方式,使成千上万的生灵遭到涂炭。它除了物质损失和躯体伤害之外,给人心理造成了巨大冲击。面对灾难个体易产生一系列的躯体、情绪、认知行为反应,发生生活信念、人格等方面的改变,出现头痛失眠、焦虑紧张、恐惧害怕、悲伤抑郁、愤怒、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部分个体会出现严重的精神卫生问题,如急性应激障碍(ASD)和自杀[1]。灾后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治疗能够缓解受灾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可以降低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远期心理问题的发生[23]。20080525~0805我院接收汶川地震灾后伤员20例及家属21例。经过2个多月精心治疗护理,伤员躯体恢复良好,情绪稳定,陆续出院。其中,心理护理干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0例, 女10例, 年龄3~81岁,平均(33.85±20.26)岁。伤员中躯体不同部位骨折16例(其中多发骨折2例),脏器损伤2例,其他2例。住院时间最短12d,最长73d。

1.2 伤员入院早期反应类型 由于伤员的特殊性,全社会高度关注,慰问者络绎不绝。因此,我们选择伤员入院第3天环境相对安静的情况下对伤员进行入院后第一次心理评估,根据伤员的自述、结合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检查筛选伤员反应类型见表1。

1.3 伤员住院后期心理反应 在伤员出院前1周再次进行问卷,根据伤员自述,筛选出伤员最关心的问题见表2。

表1 伤员入院早期心理反应类型(略)

表2 伤员入院后期心理反应(略)

1.4 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1.4.1 成立心理干预小组:小组由11名护士组成,组长负责制。其中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4人。有心理咨询师专业证书3人,按两人1组分为5组。每组配四川籍大学生志愿者1人。伤员到达之前,小组成员接受心理干预相关知识培训,相互传达和反馈信息,探讨干预方案和措施。达成每天有记录、每周有总结,悬而未决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沟通的共识。研究证实[4]小组工作制的方式可以密切医护患关系,提高疗效和患者应对能力,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恢复。

1.4.2 解决语言沟通问题:考虑到伤员来自于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存在的语言交流的困难等因素,医院联系大学院校的四川籍学生加入小组,同时小组成员积极学习四川话。解除了大家语言沟通障碍的顾虑。

1.4.3 提供安全舒适环境:医院专门设立以温馨和放松为主题的爱心病房。病房里及走廊上张贴图片并写上鼓励和祝福的话语;休息间悬挂医护人员和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亲手折叠的千纸鹤;每个病床均配备电话机,以便伤员随时与家人朋友取得联系;适当限制外界人员的探视和新闻媒体的采访,保证伤员休息。

1.4.4 做好日常生活护理:给每个伤员准备全套日常用品,根据当地的饮食文化和口味准备饭菜, 关注伤员的生活所需,对病人提出的合理需要尽量给与满足;做好基础护理,协助生活不能自理的伤员翻身、擦背、洗头、进食等。

1.4.5 提供针对性心理疏导和支持:①对焦虑不安的伤员,让他们表达内心的焦虑、恐惧,对沉默不语的患者,采取陪伴、握手、触摸的方式与伤员建立信任和亲密关系;对不能联系到家人的伤员,通过医院或媒体等渠道联系家人以缓解内心的焦虑不安。②对丧亲后情绪克制、回避的伤员,提供安全、安静的环境,进行一对一的交流,鼓励他们表达内心的哀伤和对亲人的哀思;对于内疚自责明显的伤员进行认知调整,让其意识到这是自然的灾难并不是个人的过错;③对抑郁较为严重的伤员要随时关注情绪变化,注意安全,移去一切危险物品,如水果刀、绳子等,加强陪护,同时请精神科会诊,对情绪易激惹的伤员根据医嘱使用镇静药物。④对有愤怒情绪的伤员让他们表达和发泄,并尊重和理解伤员,做好沟通交流,必要时请心理专家共同解决。对伤员呼叫或提出的问题及时做出反应,防止伤员有被忽略的感觉。⑤对疲倦、失眠、噩梦、晕眩、心神不宁的伤员,提供安静环境,给予心理抚慰,安排家属陪伴,适当使用抗焦虑和镇静安眠类药物。⑥对入院后期伤员心理反应,提供充足可靠的信息是非常必要的,包括地震灾害的信息、抗震救灾的进展情况,他们得到最权威、最及时、最准确的信息,心理确定感增强,也是很重要的心理支持。针对伤员关心自己的是否得到了及时而有效的救治,是否会留有某些后遗症,而这些后遗症(如截肢)是否会影响将来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影响家庭及婚姻等心理,小组成员把躯体治疗的方案和疾病的预后告诉伤员,使伤员了解医疗、护理方面的措施和要求,做到其心中有数,积极配合。⑦关注儿童伤员的心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相对于成人来说,儿童的安全感遭到了更为严重的破坏[5]如果得不到有效干预, 有可能在将来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6]。我们将4个学龄儿童和1个学龄前儿童安排在一个病室,鼓励他们多接触,利用年轻人更易于接近儿童的特点,选派小组年轻的成员负责他们的心理抚慰任务、年轻护士负责他们的日常护理工作,并根据伤情的恢复情况带领他们参加活动,如游园、看电影等,伤员住院期间恰逢“儿童节”,我们经医院领导和主管医师同意,在病区为他们举办主题为“手拉手,让我们一起过‘六一’”活动,无忧的笑容又重新回到他们的脸上。

1.4.6 伤员家属心理支持:伤员家属除了遭受强烈地震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外,还饱受失去亲人的巨大悲哀,同时还要照顾伤员,以及自身面对的环境、事物变化产生的脆弱情感[7],需要更多的帮助。我院为家属提供舒适的陪伴条件,不需要陪伴的伤员,医院安排居住宾馆,专人负责家属管理。同时,请心理专家为家属举办心理辅导讲座。家属运用有关知识较好地配合医疗救治工作和心理治疗工作。

1.4.7 加强社会支持:安全良好的就医环境,家人朋友、医护人员、志愿者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对地震伤员的关心和爱护、陪伴和支持都会给伤员带来力量和希望,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句安慰人心的话语,让伤员体会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支持,感到此次地震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灾难事件,也是全社会的灾难性事件,同时也让伤员们感到他们并非是孤军作战,他们有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作为坚强后盾,提高了伤员应对疾病和灾难的信心,增加了应对应激的能力,躯体和心理状态得到了良好的恢复。

2 效果

2.1 小组的工作得到伤员的认可 我们通过观察、询问等了解患者的反映,伤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转, 说明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是恰当和有效的,工作方法是成功的。它不仅反映在伤员情绪的稳定,还表现在他们对小组成员的极大信任。通过小组成员的努力,在伤员住院1周后,伤员既能主动交流,积极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如我们收治的某体育学校的大三学生,左腿腓骨开放性骨折。对于他来讲,学体育的腿不能动了,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刚入院时,情绪方面主要表现为悲观、失落、麻木;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不信任他人、与人疏远。我们通过与主管医生沟通,把治疗的方案和疾病的预后告诉他,使他了解医疗、护理方面的措施和要求,当他知道他的伤痊愈后对他的学习工作不存在任何影响时,大家体会到他开朗的性格,他不仅谈他的学校生活、他的理想,甚至还谈到他以后找什么样的女朋友。所有伤员在离院前要求小组成员必须当面道别;还有一个14岁的小伤员把心里话写成信交给我们成员,在信中他称我们“妈妈”,让我们深受感动,激发出极大的成就感。

2.2 小组的工作得到病区医护人员的好评 病区医护人员感受最深的是伤员由刚入院的悲观、愤怒、沮丧、失落、麻木、害怕、紧张、焦虑及烦躁,极端的不配合到主动了解病情、病区伤员之间的和睦相处,治疗护理依从性得到较大提高,为诊治工作的顺利展开和伤员的痊愈起到积极作用。

2.3 小组工作得到主管部门领导认可 救治四川灾区伤员不仅是一项医疗任务,更重要的是一项政治任务,它体现的是党的凝聚力和国家的综合实力,全世界的目光都在关注。所以,伤员的救治牵动着所有人的心,“不能出半点差错”是最起码的要求。在2个多月的救治过程中,没有1例伤员因心理问题延误治疗,也没有1例伤员出现明显的心理障碍,全部伤员很快走出了地震的阴影,出院前情绪稳定,态度乐观,对生活表现出敢于面对未来、重建家园的信心。我们的工作也得到院领导的表扬。

3 讨论

3.1 建立接纳、信任的护患关系是进行心理干预的基础 我们小组全体成员于伤员入院第2天下午,和伤员进行了第一次的接触。没有急于询问伤员有什么心理问题,而是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了解伤员的生活情况,为他们读报、打水、协助进餐、购买他们喜欢的杂志等,建立初步的信任。

3.2 心理状况评估是心理干预的前提 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如果不知道伤员的心理状况就无法进行干预工作。我们小组全体成员于伤员入院第三天对全体伤员进行全面心理评估,通过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检查筛选伤员反应类型,将问题总结归纳,制定出干预计划,逐项去完成。

3.3 心理干预要有计划、系统地进行 我们在伤员到院前即制定工作三步骤,第一步保证伤员休息,鉴于刚入院伤员路途颠簸,未能很好休息,此时应以保证他们休息为主;我们主要通过阅读病历来了解伤员的伤情和家庭情况。第二步建立信任,初步评估,伤员入院第2天,和伤员进行了第一次的接触。与他们建立初步的信任。第三天通过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检查筛选伤员反应类型。第三步分组进行干预。每2人1组,每组负责4个伤员,频率为第1~2周为1次/d,第3~4周为1次/2d,第5~6周为每周2次,第7~8周为每周1次。了解伤员所需,密切观察伤员情绪和精神状态,对特别需要关注的伤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支持,树立信心,使伤员度过心理危机,逐步适应新的生活状态。

3.4 护理人员要做好心理护理的自身准备 对伤员应激反应或危机的心理干预护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如果心理干预人员缺乏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不但难以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而且会给伤员造成“二次创伤”。 我们小组成员中3人有心理咨询师专业证书,其他8人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何观察伤员心理应激、创伤心理救护、正确对待病者进行心理指导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并且与某心理咨询有限公司、知名医院精神科专家建立业务关系,取得技术支持和帮助。

灾后心理重建的路还很长,其实每个人心中都蕴藏着康复的力量和建设性的潜能。伤员出院时所表现出的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让大家深感欣慰。此次的汶川地震对我们医务人员培养综合能力也是一次重大考验。无论到灾区前线还是在后方救治伤员,都显示出白衣天使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在未来的路上,也许还有很多不期而至的考验,愿我们的经验对同仁应对类似事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董惠娟,李小军,杜满庆,等.地震灾害与心理伤害的相关问题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7,16(1):153158.

[2] Goenjian AK, Walling D, Steinberg AM, 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and depressive reactions among treated and untreated adolescents 5 years after a catastrophic disaster[J]. Am J Psychiatry,2005,162:23022308.

[3] 赵国秋. 心理危机干预技术[J].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4547.

[4] 王志英,翁永震,张大光.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医护小组工作制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25728.

[5] Orlee U,Boyle S,Yule W,et al. Risk factors for longterm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a disaster experienced in adolescence: Predictor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J]. J Child Psychiat,2000,41(8):969979.

第3篇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走上了一条持续扩张的道路。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表明,10﹪~30﹪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目前,有关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日趋增多,尤其随着高校的扩招,大众教育热潮的不断高涨,高职生来源更加广泛,素质参差不齐,更需要对这一层次学生,特别是其中的“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予以关注。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还不够深刻、教育目标把握不明确,导致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出现误区,影响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其成果甚微,实效性并未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以下的几点误区:

(一)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错误认识:

1、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设心理健康课

心理健康课有其独有的特点:影响范围广,针对性强,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日趋明显,但高职院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不尽如人意的是,现在的心理健康课学科化的倾向日益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主要是指将心理健康课作为一门学科,按照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来上课。其课程内容为枯燥乏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传授,教学评估也是通过单一传统的笔试形式来完成。一些高职院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让学生掌握心理学常识,他们积极地开设心理健康课,配备专职教师和教材,但由于一些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曲解,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领着学生在课本上划记号,课后让学生背条条框框,学生们考试成绩很高,但实际上只是增加了一门课,其他的任何作用都未发挥出来,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逐渐淡化。有些高职院校重心理课程的开设、轻心理训练活动的进行。他们热衷于开设心理知识类的课程,将心理知识教育简单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而轻视心理活动的训练。总之,这种学科化的心理健康课的弊端在于:教育实效性差,高职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业负担加重,导致他们不能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自己的专业学习上。高职院校应该明晰的一点是:心理健康课与传统文化课程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心理健康课应以高职生的心理体验和感悟为主,其重要的评价标准是高职生心理体验的深浅和感悟的多少。

2、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

由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除主题心理健康知识内容外,还包括许多属于非知识性的内容,如测验、咨询、班队会活动、野外训练等等,这些内容是无法由心理课来涵盖的,它需要让学生通过活动、实践、训练等亲自体验才能获得,而心理健康课所能提供的活动空间、实践机会也是极其有限的。再者,一般性、整体性及共性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心理课来解决,而特殊的、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心理健康课无法深入地解决的。与此同时,也为响应各级教育部门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的号召。因此,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的心理咨询室应运而生。各高职院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他们派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并要求教师尽快面向家长、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在很多高职院校看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展心理咨询。事实上,由于专业能力、时间及精力的局限,很多心理教师根本无法承担这一责任。这虽然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就高职生个体问题解决上有了保证,但是从目前各高职院校开展的的情况来看,仅仅开设心理咨询室是难以保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效果,心理咨询室的开设并不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万能药”。

3、心理咨询师就是心理教师

目前高职院校中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主要有心理辅导教师、德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和其他管理人员,而且大部分是兼职人员。因为各方面人员的配合较少,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并不如人意。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一部分专兼职教师,因没有参加过心理辅导的专业训练,对心理学知识了解甚少,对心理测试技术和心理辅导的方法不熟悉,在教育过程中经常受德育思维模式的影响,违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及其特有的规律和要求,给高职生的心理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所以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化是高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更要丰富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平。实践证明,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其特殊性,教育的对象、教育的手段、教育的目标都应该与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工作有所区别。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把他们看成正在成长发育的孩子,他们的问题大多是发展中的问题,对他们的问题应该以预防和疏导为主。因此,高职院校对心理教师的要求应该比其他学科的教师更高,合格的心理教师首先是合格的教师,他们应该更了解高职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够跟学生平等对话,这样才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二)高职生对心理咨询的歪曲认识

1、心理咨询就是简单的宣泄、倾诉、亦或是聊天如今,很多高职院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学生们来到咨询室,只是为寻找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漠,很难找到一个可以交心且相互倾诉的好朋友,又因心理咨询具有一定的保密性,所以,高职生选择心理咨询更多的是寻找一个可以简单宣泄的场所。他们不需要心理咨询师帮助解决具体的问题,只是希望心理咨询师是他们最好的听众。这固然是一种情绪宣泄的方式,也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但不是最好的方式。心理咨询的目的在于帮助来访者妥善地解决心理矛盾,更好的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所以,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心理咨询并不是简单的听高职生的倾诉,更不是简单地聊聊天,而是通过咨询来解决自身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

2、咨询者就是神经病或精神病患者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以及一些传统思想的影响,多数高职生对接受心理辅导还存在着偏见和误解。很多高职生还分不清“神经”与“精神”、“精神”与“心理”以及“思想”的区别,他们将心理问题当成“心理病态”、“思想问题”等,将前往咨询辅导的学生看成神经病或精神病。他们普遍认为,前往咨询辅导的同学很可能有什么不正常或有精神病,要不就是有见不得人的隐私或道德品质方面有问题。正因为这些误解和偏见,高职生对心理辅导的求助率相当低,很多同学宁愿饱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以至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工作,也不愿或不敢前去接受辅导。据笔者调查,高职院校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约占总数的15%~25%,而各高职院校心理咨询一年接待的学生只占学生总数的4%左右。#p#分页标题#e#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改进对策

针对以上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几大误区,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开设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职院校应把心理素质教育作为职业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有计划、有措施,使广大教师认清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职院校在对全校性的素质教育实行正确导向和严格监控的同时,还应该搞好心理素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基层领导骨干,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教师要学习并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组织专业人员编写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教材、大纲,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和培养人的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纳入整个素质教育目标中去,逐步积累心理素质教育经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教育,它必须突破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高职心理健康课程应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通过师生共同的参与,引起高职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在活动中建立起为高职生所认同和接受的规范和价值,并以其促进他们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成长。与此同时,要开设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心理活动课,构建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心理活动课是以普及必需、适量的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为手段,以全面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迅速提高为目的,以课堂教学为形式的教育活动。通过心理活动课的开设,可以将生理、心理学的基本常识直接引进课堂,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正确认识自己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生理、心理特点,从而更好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与社会认知。其具体方法有:情景体验法:即给高职生提供一种情景或氛围,让他们从中有所感受和体验;角色扮演法: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准备小品表演与即兴表演,使学生体验所扮演角色的情绪,并学会扮演角色的行为技巧;讨论分析法: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个人看法,集思广益,相互学习;实践锻炼法: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训练和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自评自述法:即让学生对自己的某种心理水平和品质进行叙述和评论。

(二)加强专业化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我国传统的教师教育、特别是师范教育长期以来只注重对教师知识传授技巧的培训,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技术、方法的培训,致使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传授了知识,却伤害了心灵。学校要帮助教师完善这一课,让广大教师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的知识、技术、方法,使他们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完善学生的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品质,使学科渗透真正落到实处。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心理咨询教师,他们更应该凸显其专业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应适时地安排他们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学习,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不断系统化、深化并运用到学生咨询的实际工作中,从而提高自己的咨询技能。

(三)开展成效性的心理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