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069-02
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众旅游给各国带来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旅游这一代表人类时代潮流的旅游类型,给社会上热衷于旅游活动者和旅游从业者带来了拯救、保护自身健康和周围环境的厚望[1],备受各国民众的喜爱,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生态旅游的迅猛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完美统一,而且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充分认识到生态旅游资源不仅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而且是生态旅游发展的生命线,更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我国“五位一体”的社会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空间,生态旅游资源作为生态文明的组成部分,是时展必须面对的研究新课题。
一、生态旅游的产生
生态旅游的产生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它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人类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开展、传统大众旅游业的生态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旅游(ecotourism)这一专业名词是1983年由贝洛斯・拉斯卡瑞(Ceballos―Lascurain.H)首次使用的。这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 特别顾问在他1987年撰写的《生态旅游之未来》一文中明确提出生态旅游这一全新概念,随后引起全球广泛反响,各国都在自己的开发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着对生态旅游的理解。梳理世界各国开展生态旅游的历程后发现,生态旅游的产生模式主要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是指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因市场需求而主动发展生态旅游,如美国在1872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被动式是指部分经济欠发达国家迫于经济和环境的压力,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迫不得已发展生态旅游业,如20世纪初,殖民主义者的大型狩猎活动给肯尼亚的野生动物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从此肯尼亚政府开始发展生态旅游业。
二、文献综述
(一)生态旅游资源概念
1980 年加拿大学者Moulin・C.首次提出“生态性旅游资源”的概念。西方国家普遍认为生态旅游资源就是纯天然的“自然景观”,因此,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带野生丛林、野生动物园、国家公园等纯自然区域。TIES(生态旅游学会)、WCU(世界保护联盟)、Cl(国际保护组织)、TNCO(自然保护管理委员会)、UIAES(旅游人类学委员会)等国外机构对生态旅游的研究相对比较深入。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生态旅游,虽然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学术观点颇丰。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资源是可供人类开展生态旅游的区域,如刘继生(1997)、侯立军等;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具有原生态的景观,如张建萍(2001)、杨桂华等(2001);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资源就是一种资源,如卢云亭等(2001)、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13最新出版的《中国旅游大辞典》中的界定是“生态旅游资源是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由生物群体构成的总体景观以及个别珍稀品种和奇异的形态个体。”
(二)生态旅游资源分类
由于对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等基本概念的界定尚未在国内外旅游学术界达成共识,因此,众多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研究背景以及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不同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从资源的性质和成因进行分类。一种是将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如张建萍(2001)、程道品(2004)、裴洪淑等(2007)、于洪雁(2012);另一种分法是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如杨桂华(1999)、杨文凤等(2009)等。二是从资源性质及功能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森林、草原、荒漠、湿地、冰雪地带等生态旅游资源,如袁兴中(1995)、卢云亭(2001)、袁书琪(2004)、卢宏升等(2004)。三是从市场需求导向划分。如:马乃喜(1997)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观赏型、科学型、探险型、保健型、狩猎型、民俗型;袁书琪(2004)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观光型、运动型、休闲型、度假型、科考型、探险型等。四是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角度将生态旅游资源分为心理、精神、健身、经济、政治几个方面。五是从旅游者的感知角度分为可视、可感觉两类,如何平(2002)、徐守斌(2010)。六是从旅游开发与经营视角划分。如王建军等(2006)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生态旅游景观资源、生态旅游环境资源。
(三)文献述评
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关于生态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有120余种。这些概念存在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主体的界定、范畴的划分、学科视角的选择三个方面。基于不同的概念界定,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第一种按资源的性质和成因划分的分类方法应用最为广泛,但它套用的是中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常规分类法,其实质仍然是对旅游资源分类,没有体现“生态”的特点,因此并不科学。后几种方法是基于研究者的认知进行的微观分类,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应用不够广泛。综合运用多种分类标准进行多级分类是目前学术界的发展趋势,相对比较客观、系统。但是,梳理后不难发现:已有文献所提出的分类方法大多是从旅游学科的视角去认知和研究生态旅游资源的相关内容,但是,生态旅游是一门交叉学科,其具有厚重的学科内涵和个体特征,因此,现有分类方法不能体现出生态旅游资源的全部属性,没能诠释生态旅游资源的真谛,既不符合际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理论基础的实质,仍需探讨、改进、完善。
三、反思与构建
(一)反思
1.用什么样的学科视角去研究生态旅游资源呢?生态旅游不同于传统的大众旅游,它具有生态学与旅游学的双重属性,而且涉及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环保学、资源学等众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相关内容,因此,单从旅游经济学或生态景观学的视角去研究这一全新概念、套用旅游资源分类方法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的研究路径既不可取、也不适用。无论是从何学科背景、任何研究目的出发,都应尊重生态旅游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至少要以生态学和旅游学的视角去研究生态旅游资源的相关问题。
2.为什么要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呢?明确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的目的不仅是基础研究的前提,而且是实践活动的保障,更是进行科学划分的主导思想。科学分类生态旅游资源,一方面是为了识别生态旅游类型、确定生态资源价值、明确生态资源现状;另一方面是为进一步评估、保护、开发、传承奠定理论基础,以满足旅游者、决策者、经营者三方需求。因此,分类中不仅要包括景观、环境等可视要素,而且应适当考虑保护和开发的相关内容,尽量涵盖不同需求者的关注要素,以满足生态旅游开发和发展的各方要求,实现传承和可持续的发展。
3.生态旅游资源中是否应包含生态环境这一要素呢?伴随着生态旅游内涵的不断深化,人们对生态旅游资源的认识也越加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在生态旅游资源构成中,生态环境不再只作为旅游资源的背景,甚至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吸引因素[2]。对于生态旅游而言,生态环境条件的优劣是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成败的关键因素[3]。因此,在我国,生态环境同人文资源一样,是生态旅游资源不可分割的内容,应作为生态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
(二)构建
为确保研究成果的适普性、可操作性,满足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笔者吸纳前人的研究成果,基于生态学和旅游学的研究基础,综合运用资源学、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从生态旅游的全新视角去认识生态旅游资源,探索性地构建基于生态学-旅游学的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体系(见图)。
图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四、结语
生态旅游既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旅游形式,也是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指导理念。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首要条件和重要基础,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是生态旅游理论的基本内容。科学划分、合理评估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制定开发与保护规划的前提,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不容否认,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框架和方法,但是,生态旅游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还不够成熟,比如: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等基础概念还未统一,现有生态旅游资源分类方案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这种缺憾不仅仅体现了旅游研究的不成熟性,也反映出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和方法论的滞后性。在不成熟的理论阶段,向成熟学科借用“概念”、“方法”和“理论”无可厚非,但应尊重客观现实和理论基础,抓住交叉学科的本质和特性。虽然现有研究成果不能满足迅猛发展的生态旅游实践活动,但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因此,要想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旅游的新视角去认识研究生态旅游资源的内涵,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去丰富生态旅游的研究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修正理论。
参考文献:
[1]卢云亭.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3):106-112.
[2]王建军,李朝阳,田明中.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构建[J].地理研究,2006(5):507-516.
[3]邱云美.基于价值工程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9(12):2158-2168.
[4]王金伟,李丹,李勇,佟连军.生态旅游:概念、历史及开发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报,2008(9):24-3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旅游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国内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生态旅游龙头品牌。生态旅游是21世纪最重要的旅游发展方向之一,更是旅游研究的热点。国内对生态旅游的学术研究与旅游业开发过程紧密联系,经过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的资源评价到多学科的交叉集成,主要涉及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开发策略及规划等等,目前旅游学已经成为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涉及旅游、生态、地理学、管理学、地质学、艺术的多学科集成。本文在梳理了生态旅游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生态旅游评价和开发的基本内容,并且提出相关的问题和建议。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及相关研究进展
生态旅游的概念起源于绿色旅游,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于1983年提出的,其初衷是通过改变旅游方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生态旅游的概念逐渐取代了绿色旅游,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在1993年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并维护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双重责任的旅游,更加侧重旅游对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作用。
国外对生态旅游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生态旅游与资源保护、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发展、生态旅游市场规模、生态旅游评估等方面。国内对生态旅游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评价、开发潜力、适宜性、开发策略、美学评价、景观评价、环境效应、社区参与等一系列的研究,生态旅游类型主要包括森林、湿地、滨海、山岳、湖泊等等。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是其后期开发的基础,如何科学的、全面的制定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是制定出合理的开发规划的关键所在。其目的是通过运用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能够科学的衡量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生态价值,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确保在保护的前提下,确定最适宜的开发方式。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制定主要的原则为科学性、典型性、系统性、代表性和综合性,既要科学全面的反映出区域环境的特点,又要使评价指标尽量简练,可获得性强。目前,《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家标准(GBT18972-2003)是应用最为普遍的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旅游资源评价大多在此基础上进行。黄震方等在综合考虑旅游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条件、旅游条件与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了新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江苏海滨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刘水良等从资源条件、区位交通、经济基础、客源市场等方面对广东沿海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张晓琴等以张掖市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旅游资源条件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功能性分区。贾哲等建立了包括3个类,14个亚类,31个指标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体对狼牙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评价。
总结生态旅游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旅游资源禀赋、生态条件以及外部条件三个方面进行。旅游资源禀赋反映了资源自身的价值,直接关系到后期产品的优劣。生态条件则是生态旅游资源的环境脆弱程度,也关系到开发的强度。外部条件则是开发是否能成功进行的关键所在。指标体系分各个层次,主要可概括为目标差-准则层-指标层,反映了评价指标的层次性和系统性。
三、生态旅游开发及可持续发展
尽管生态旅游的定义尚不统一,总结已有的生态旅游开发经验,但是应该坚持生态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突出主题和特色原则、社区参与原则。具体来讲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兼顾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社区共同参与,以达到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的优化,旅游资源合理、有效利用,旅游环境逐步改善,旅游经济稳步提高,实现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开发与保护并重
应该认识到,生态旅游资源禀赋条件较好的区域往往都是生态环境脆弱性很高的区域,因而就存在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协调问题。开发规划的要在摸清楚区域自然环境容量及承载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使规划的旅游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同时还要保证开发与保护的同步性。在当前的报道中,旅游开发造成环境破坏的问题并不鲜见,主要包括景观破坏、植被退化、水质污染等等,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应该引起重视。
(二)突出主题和特色
当前生态旅游的开发已经是遍地开花,但是存在重复建设导致旅游产品重复、雷同,形成不必要的竞争,使旅游市场混乱。在开发的过程中。应注重特色,突出主题,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要认真研究当地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分布、组合形式,对各种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统筹规划,从而确定各自的比较优势,突出其的主题和特色,处理好开发与保护、重点和一般、传统和现代、投资与收益的关系,扬长避短,才有可能实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益最大化。
(三)注重社区参与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 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 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 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 财贸经济,1998,(8).
[4] 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 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 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 白光润. 生态旅游[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一 、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及问题
自二十世纪生态旅游产生后,有许多国内外学者、专家,就不同角度和不同方法对生态旅游进行分类与评估。然而并没有定论,反而越争论越乱。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到来,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主流,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成为了一款良药。由于实践落后于理论研究,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很难把握生态旅游资源的范畴,容易造成,“开发一处,破坏一处”的困局。因此,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是为了更好的识别资源类型、合理利用资源、确定资源价值。
长期以来对于旅游资源的分类,各类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然而对于正确合理利用及其保护资源各学者中明显有其不足之处。我们以风景园林界为例,就产生了包括物理学派、认知学派、经验学派等,旅游学者对于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主要有:旅游资源单体或者单要素评价;旅游资源组合评价、旅游资源区域评价等。
二、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方法
生态旅游是不同于大众旅游的一种环保性旅游模式,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特色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生态旅游资源不断的扩大区域。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主要注重生态环境质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着重体现生态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多元性、健康性。生态旅游更加注重景观与环境的融合,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不可或缺的资源,二者是不可分割的。近年来生态旅游在不断地发展,特别是城市周边地区。形成了以生态园为主的集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旅游群。旅游环境质量被放到了生态旅游资源的核心地位。生态旅游毫无疑问的成为旅游资源的范畴。
生态旅游资源是从生态旅游新视角去阐释旅游资源的新类
型[1]。旅游强调以人为本,人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业应强调以为人服务为根本。还应强调的是应以保护环境为本,生态旅游和开发都应以保护环境为根本,应对环境保护负起责任。因此,对于生态旅游的开发不能单纯的采用常规的分类评价办法,而应具备独特的分类、研究方法。只有对旅游资源进行重新的审视和认识,对景观与环境进行整体的评估与利用,才能构建合理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三、生态旅游相关知识的认识
资源是指可利用的自然物质,是人类生活生产的来源。通常用来指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为人类提供基本生活所需的场所。它为人类提供土地、阳光、空气等物质实体。表现在具体环境要素对人类生存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2]。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学者用环境资源这一概念来反映环境整体的优美性与舒适性、环境的承载力以及调蓄力。强调资源与环境的统一性。
生态旅游资源是有自然生态资源与人文生态资源二者相加的总和,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方针为指导思想的,以自然生态环境及相关区域为主要场所,体验和了解自然和文化,开展真正意义上以环境保护为职责的旅游生态综合开发。可以持续产生效益,让旅游开发与环境景观自然和谐融为一体。
四、生态旅游资源分类方案
分类原则:我们首先按照人类的审美认知进行分类,把其分为环境与景观两大类;其次,按照旅游资源的基础属性可分为自然、人文两大类;再次,按照主导要素进行分类;最后,按形成原因分为实用性和普遍适用性[3]。生态旅游应具备其独特的分类和评估方式,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不断地实践,逐步完善。
由于生态旅游在实践中不断产生现实矛盾,使我们必须进行对旅游资源的分类与分析。通过研究成果使其在开发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评估更加准确,并产生新的认识。从而进行新的界定与分析。
在多数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集中的学术性分析,总结了如下特点:
(一)从资源整合形成区域概念的角度将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整体研究,有利于对资源进行评价。
(二)将生态旅游进行区分细化,避免人们将旅游资源开发过度与泛滥。遵循旅游资源分类有利于资源的评价和开发,构成了完整的生态体系。并达到以下的研究目的:1、使环境资源分类更加完全系统;2、能更好的区分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形成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3、能够相对于其他的单体分类,更好的指导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五、结论
一、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及问题
自二十世纪生态旅游产生后,有许多国内外学者、专家,就不同角度和不同方法对生态旅游进行分类与评估。然而并没有定论,反而越争论越乱。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到来,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主流,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成为了一款良药。由于实践落后于理论研究,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很难把握生态旅游资源的范畴,容易造成,“开发一处,破坏一处”的困局。因此,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是为了更好的识别资源类型、合理利用资源、确定资源价值。长期以来对于旅游资源的分类,各类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然而对于正确合理利用及其保护资源各学者中明显有其不足之处。我们以风景园林界为例,就产生了包括物理学派、认知学派、经验学派等,旅游学者对于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主要有:旅游资源单体或者单要素评价;旅游资源组合评价、旅游资源区域评价等。
二、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方法
生态旅游是不同于大众旅游的一种环保性旅游模式,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特色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生态旅游资源不断的扩大区域。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主要注重生态环境质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着重体现生态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多元性、健康性。生态旅游更加注重景观与环境的融合,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不可或缺的资源,二者是不可分割的。近年来生态旅游在不断地发展,特别是城市周边地区。形成了以生态园为主的集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旅游群。旅游环境质量被放到了生态旅游资源的核心地位。生态旅游毫无疑问的成为旅游资源的范畴。生态旅游资源是从生态旅游新视角去阐释旅游资源的新类型[1]。旅游强调以人为本,人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业应强调以为人服务为根本。还应强调的是应以保护环境为本,生态旅游和开发都应以保护环境为根本,应对环境保护负起责任。因此,对于生态旅游的开发不能单纯的采用常规的分类评价办法,而应具备独特的分类、研究方法。只有对旅游资源进行重新的审视和认识,对景观与环境进行整体的评估与利用,才能构建合理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三、生态旅游相关知识的认识
资源是指可利用的自然物质,是人类生活生产的来源。通常用来指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为人类提供基本生活所需的场所。它为人类提供土地、阳光、空气等物质实体。表现在具体环境要素对人类生存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2]。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学者用环境资源这一概念来反映环境整体的优美性与舒适性、环境的承载力以及调蓄力。强调资源与环境的统一性。生态旅游资源是有自然生态资源与人文生态资源二者相加的总和,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方针为指导思想的,以自然生态环境及相关区域为主要场所,体验和了解自然和文化,开展真正意义上以环境保护为职责的旅游生态综合开发。可以持续产生效益,让旅游开发与环境景观自然和谐融为一体。
四、生态旅游资源分类方案
分类原则:我们首先按照人类的审美认知进行分类,把其分为环境与景观两大类;其次,按照旅游资源的基础属性可分为自然、人文两大类;再次,按照主导要素进行分类;最后,按形成原因分为实用性和普遍适用性[3]。生态旅游应具备其独特的分类和评估方式,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不断地实践,逐步完善。由于生态旅游在实践中不断产生现实矛盾,使我们必须进行对旅游资源的分类与分析。通过研究成果使其在开发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评估更加准确,并产生新的认识。从而进行新的界定与分析。在多数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集中的学术性分析,总结了如下特点:
(一)从资源整合形成区域概念的角度将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整体研究,有利于对资源进行评价。
(二)将生态旅游进行区分细化,避免人们将旅游资源开发过度与泛滥。遵循旅游资源分类有利于资源的评价和开发,构成了完整的生态体系。并达到以下的研究目的:1、使环境资源分类更加完全系统;2、能更好的区分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形成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3、能够相对于其他的单体分类,更好的指导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五、结论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一词的最早出现可追溯至1965年,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的环境伦理观开始向旅游领域渗透,随着旅游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其渗透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大,人们对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也日益关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将环保与旅游作为研究对象的新的旅游方式。但对于“生态旅游”这一新词语,世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世界旅游组织将之定义为:以生态为基础理论的旅游,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生态旅游学会则解释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域会议认为:生态旅游应为倡导爱护环境,或者提供相应的设施及环境,以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感受自然及文化地域。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的概念可以这样归纳: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它包括三重含义:
1、经历的质量----提供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即享受自然、认识自然、满足旅游者的旅游体验。生态旅游以回归大自然为基调,于是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旅游对象物,必须有特定的旅游观赏,如优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人文文化等,以满足人们享受自然、认识自然的需求。生态旅游不仅能使旅游者返璞归真,享受大自然,在清新、开阔、洁净的环境中修养身心,而且能够了解、研究特定区域内的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的文化历史特征,使旅游者从中获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2、资源的质量----保护当地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
生态旅游,就是让游人在良好生态环境中或旅游游览,或度假休息,或健康疗养;同时认识自然,了解生态,丰富知识,进而增强环境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更自觉地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可见,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旅游方式,它同传统旅游形式的本质区别在于生态旅游必须具有促进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点。因此,生态旅游又要有目的地提高旅游景区的旅游环境质量,使人们在享受、认识自然的同时,又能达到保护自然的目的,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其根本宗旨就是贴近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的平衡。生态旅游必须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在维护良好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开展旅游,生态旅游不能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必须要保持旅游区域内的环境质量和保持生态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有序发展,保持好优异的自然环境。
3、生活的质量---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即通过旅游开发,为旅游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有效发展经济,能够使当地居民在生态环境质量不降低的基础上,在经济上、财政上获得益处。
(二)生态旅游的特点
1、自然性:指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它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指旅游者所到的旅游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人口相对稀少,由于受化影响程度较低,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
第二,是指在这个区域内具有独特的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保留纯自然原始状态的系统,对于旅游者具有心理文化上的吸引力。因为使旅游者选择去某地旅游的共同心理特征是了解、观察、体验有别于他们本土文化模式的异域文化;
第三,指在上述两个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特种旅游项目和线路,要体现特定的旅游生态环境特征相对集中、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条件和谐相存的要求,项目和线路能够使旅游者体验到过去未曾体验到的心理感受。
2、保护性:和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现代生态旅游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保护性。现代生态旅游的保护性体现在旅游业中的方方面面,对于旅游开发规划者来说,保护性体现在遵循自然生态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上;对于旅游开发商来说,保护性体现在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将资源的价值纳入成本核算,在科学的规划开发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对于管理者而言,保护性体现在资源环境容量范围内的旅游利用,杜绝短期经济行为,谋求可持续的三大效益协调发展;对于游客,保护性则体现在环境意识和自身的素质,珍视自然赋予人类的物质及精神价值,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3、参与性:生态旅游的参与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之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崇尚高雅文化,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同时,通过参与来保证旅游者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和充分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生态旅游是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社团组织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的一种旅游活动。所以,生态旅游还要求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组织及研究者广泛参与旅游决策与管理,从而提高旅游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有利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高品位与普及性:在生态旅游开展的早期,生态旅游的参与者多为特定族群,一般来说是具有较高的教育背景或文化素养的人。但近些年生态旅游发展的现实却表现出生态旅游正朝着普及化的方向发展,参加生态旅游的游客已不仅仅只限于有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上层人士,越来越多的普通工人、职员、学生等都加入到生态旅游的队伍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修身养性的生态旅游将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生态旅游者的队伍还将不断地扩大。
(三)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照生态旅游资源的属性,可以把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系统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两大类型。
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一是地文生态旅游资源,包括:(1)地质景观生态旅游资源,如岩石、矿物、古生物化石、火山、地震遗迹等;(2)地貌景观生态旅游资源,如山岳景观、岩溶景观、海岸地貌等。二是水体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河流、湖泊、温泉、瀑布、海滨等。三是气候天象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宜人的气候、天象奇观等。四是生物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草原生态旅游资源、古树名木与奇花异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等。
2、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主要包括两类:
一是人工自然型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园林生态旅游资源、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森林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含野生动物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野营地等。二是人造文化型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产、民族风情、特种纪念馆和纪念地等。
二、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据有关资料显示“生态旅游及其产品”的提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当时推动这一新生事物发展的先驱主要有美国学者赫克特,世界自然联盟生态旅游特别顾问墨西哥人塞勃罗斯等。他们意识到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对环境的负面冲击,从环境保护思路出发,提出了“生态旅游”概念。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真正把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活动和产品大规模推出的还是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生态旅游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范围不断扩大,规模也越来越大,其体验类型也越来越复杂。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统计,1998年发展家旅游收入550亿美元,其中生态旅游为120亿美元。目前全世界生态旅游年产值为2000亿美元,生态旅游作为最新潮的旅游产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全球范围内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其中,特别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日本、西班牙、瑞士等旅游发达国家。同时,在东南亚许多国家都在推行生态旅游计划,如马来西亚提出将本国建成东南亚生态旅游的大本营。
(二)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生态旅游是指对环境负责的、不干扰自然区域的旅游,其目的是享受自然,观赏自然和促进自然保护,并通过旅游使旅游区域的居民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获益。其主要特点:
1、具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特性。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体现了生态环境的存在价值,有利于人们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同时,旅游区群众的参与有利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2、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游客参与生态旅游的动机多为享受和了解自然,人们通过参加生态旅游活动实现了与自然的交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3、生态旅游与高国民素质相关连。体现的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生态旅游融休闲和科学普及教育于一体,需要依靠科学标准进行规划和管理,对旅游者、游客、导游和经营者都有较高的要求。
生态旅游一方面强调旅游对象是自然景物和原始景观,另一方面强调旅游对象不应该受到损害。生态旅游的核心是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它要求人们从长远的角度进行旅游经济的开发,确保旅游话动的开展不会超越旅游接待地区目前和未来的接待能力。因此它要求各级政府和旅游规划者从战略高度上认识旅游地的生态问题,用生态学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来开发和规划旅游地,做到旅游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美的结合,使旅游业真正成为一种“无污染的产业”。
二、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据国家林业局统计显示,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总数已达到175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8个,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有26个。这些保护区集中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区域,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
但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发展的历史较短,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还缺乏科学的理解,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人们只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却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对资源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导致旅游环境的恶化。有关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部分在改善,总体在恶化,大部分生态系统处于退化中。目前己有22%的自然保护区因开展生态旅游遭受破坏,77%出现旅游资源出现退化现象。许多旅游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环境退化问题,水体流失加重,植被覆盖率下降,植物有效保护范围缩小。有些在名山上修建索道,破坏了自然风景区的原貌,导致了景观和生态的破坏。
2、旅游人群环保意识不高。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活动,目前我国国民教育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对大多数旅游者来说,自觉的旅游环保观念远未形成。攀爬名胜古迹,在古迹上乱刻乱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还有一些旅游者随便丢弃垃圾,也致使风景区的美观大打折扣。更有少数旅游者竟在旅游区狩猎、采集、露营、野炊,这既加重了旅游区的生态负担,又可能造成物种稀少,甚至灭绝,使旅游区的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三、开展生态旅游的思考
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它沟通了人和自然的情感联系,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关系,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人们应该走进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也能使后人在旅游中享受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当代人不能以牺牲和破坏旅游资源为代价,而剥夺后人本应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
2、提高旅游者的生态道德素质
旅游者作为旅游主体,对旅游资源有着绝对的影响。许多旅游者认为自己花了钱就要享受,完全忽视了自然生态和资源自身存在的内在价值。因此有必要对旅游者进行引导,倡导选择性旅游方式和绿色消费观念。选择性旅游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术界颇为流行的一个概念,包括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弱影响旅游、自然旅游、渐进旅游、责任旅游、适宜性旅游等,其根本目的是在满足游人不同旅游需求基础上,开展多种旅游形式,将旅游对自然及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降至最低程度。如在旅游区倡导绿色消费,就是要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可见,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放弃以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为主的消费观念,坚持生态价值观和绿色消费理念,对生态旅游大有裨益。
3、积极开展生态旅游教育
积极开展生态旅游宣传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旅游资源的保护首要解决的是广大民众的旅游资源保护意识问题,让民众了解旅游资源是千百年自然造化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精髓,人类精神需要的宝贵财富,保护旅游资源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让旅游者清楚地认识到,旅游资源是脆弱的,一旦破坏难以复原,通过大力宣传旅游资源的价值和旅游资源保护的知识,提高全民素质,使宝贵的旅游资源免遭无知的摧残。
Abstract:Develops one kind "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the tourism form,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the social efficiency three unions, regarding avoids the development model which is eager for quick success and immediate gain having the important meaning.
关键词:生态 旅游业 资源 产业 旅游者
Key words: Ecology tourism resources industry tourist
一、生态旅游概念走进生活
目前,生态旅游一词虽已得到广泛应用,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可分为三个范畴:
(一)、从旅游发展战略上对生态旅游进行定义。这一定义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生态旅游核心概念,把生态旅游看作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将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认为只有同时具有保护资源和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功能的旅游是生态旅游。
(二)、基于旅游主体行为对生态旅游定义。这一概念倾向于市场和消费行为为生态旅游核心内容,将生态旅游做为一种旅游产品向市场推销,向旅游者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如自然旅游、文化旅游、科学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类型。这种类型的旅游活动相对一般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可以增强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从旅游资源价值观的角度定义生态旅游。这一定义强调旅游管理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行为规范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资源价值观,通过旅游活动和旅游教育使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建立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观。
总之,生态旅游定义应包涵两个基本内容:首先,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第二,生态旅游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中国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上形成了两个热点:一个是对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条件的判断和注意问题的研究,一个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
二、生态旅游的保护
时下,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都市人的青睐。开发生态旅游,成了不少边远地方发展经济的热点,但在一些地方游人多了,草木却少了。一些专家指出,发展旅游是件好事,但回归自然先得保护自然,不能破坏生态环境。
(一)?生态旅游是对不可再生性资源的保护。旅游景观不仅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而且遭到破坏就无法复原,具有不可逆性。人口、科技、交通工具的发展,地球上有限资源所受的压力日增,大量消费的结果,使旅游资源日益趋于匮乏。旅游景观的改变具有持久性,因此也就使它具有非再生性资源的性质。
(二)生态旅游能够满足人类对生活品质的不断需求。旅游活动包括在大自然环境中的自然欣赏以及在文化环境中,对人文景观的欣赏。从这种活动中不仅获得适当的身心运动和锻炼体魄,使身体更加健康;更因为活动中的静态休闲活动以及净化心灵满足人们生理上及心理上的需求,获得的各种感受?,而使他感觉幸福,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自尊的情怀,以及对精神上的追求。这些都是人类经验的有益面,强烈的使人获得满足感。由于从事旅游活动的增加,人们对于生态旅游和环境品质重要性的普遍了解,人类要求清新的空气和纯净的水源,以及减少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破坏的诉求。由此可见,人类的生活需要生态旅游进行调剂,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需求,人类情愿花钱去获得更好的旅游质量。总之,不管时代多么进步、工商业多么发达,人类对生态旅游的需求是不可能降低的。
(三)生态旅游是对历史资源的传承和延续。当我们在西方文明的侵袭下慢慢失去民族传统特点的时候,属于我们的旅游资源也渐渐地消失,如果我们不能以生态旅游的理念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那么民族的文化也就真的没落了!旅游资源是经由中华民族祖先的血汗、智能以及梦想改造而成的,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相当的重要的遗产。从旅游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各个历史阶段的痕迹,这些痕迹使我们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象征意义和潜作用力,生态旅游也后世子孙留下最好的宝贵财富。
三、结论
研究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的目的所在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们人类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旅游资源是人类可能利用的自然界和人文的物质;环境则是资源的状态;而旅游生态就是在旅游过程中人与自然界中各种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观就是资源的持续利用。通过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地区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应该维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要求维护生态平衡。人类不可能不发展,生态不可能不改变。生态平衡既然不可能恢复,只有树立生态动态平衡维护观才是科学的,才能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服务。
摘 要:本文在论述生态旅游概念、内涵及三峡库区生态旅游内容、现状等基础上分析了生态旅游与生态经济的关系,并提出了三峡库区发展生态旅游,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的开发对策;从而真正把生态旅游作为发展其生态经济的支柱产业,推动三峡库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三峡库区;生态旅游;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旅游业方兴未艾的今天,生态旅游是一种有助于自然保护的新的旅游形态,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和新的增长点。长江三峡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蕴涵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三峡库区的生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此问题在吸收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一探析,以求教于方家。
一、 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内涵
生态旅游,在国际上是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提出的概念,在国内也是一个新概念,虽然短短几年,此词已经变成大家耳熟能详了。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同时,生态旅游也是基于自然环境、在以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为前提的、严格的规划、管理和规划框架下所进行的旅游,它具有保护和发展功能,其目的的为了保证保护区、当地社区、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等各利益相关者等的共同利益,从而达到环境、社会、经济和体验的可持续发展。[1]
“生态旅游的内涵是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旅游经营管理者通过规划、管理和协调,让旅游者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了解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让当地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并且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的活动,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2]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
二、 三峡库区生态旅游的内容
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壮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和谐统一,形成了三峡库区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
长江三峡库区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是中国旅游资源富集区之一。首先,长江三峡库区生态旅游资源数量多,类型齐全。据《长江三峡旅游线总体规划》统计,该区域可分为18个大的景区,290个景点。其中,国家级景点就达60个。按《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分类,长江三峡库区各类旅游资源基本具备,共含有58种基本类型。其中,自然旅游资源以名山、峡谷、风景与漂流河段、洞穴、湖泊、瀑布、泉等最为突出;人文旅游资源以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军事遗址、石刻、悬棺、古墓、宗教寺庙、各种古建筑群、古民居与民俗等居多。长江三峡库区生态旅游资源质量好,品位高,分布相对比较集中。在长江三峡库区的所有旅游资源中,被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就有长江三峡、大宁河小三峡、金佛山、缙云山、双桂山、四面山、神农架等。拥有神农架、金佛山、缙云山、双桂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公园和红池坝、仙女山等南方高山草场;文化古迹定为国家级的就有大足石刻、丰都鬼城、合川钓鱼城、涪陵白鹤梁、云阳张飞庙、奉节白帝城、屈原庙、黄陵庙和昭君故里等。[3]此外,还有雪野三峡风景区,其位于莱城区雪野镇邢家峪村正西,雷达山之麓。由小龙峡、老龙峡、五龙大峡谷天然形成的三峡风景区实乃是大自然妙笔神工雕镌的一副瑰丽画卷。三峡谷九曲十八弯,沟深险、潭深水急、林木茂密、百鸟齐鸣,给人以回归自然之感。目前,该景区开发新建了三峡、老龙湾、燕子崖、三叠瀑布、金鸡石、情侣石、寿星石、青龙潭、动物园等三十多处景点。修建双龙门、停车场、凉亭,旅游道5000余米,栈道5000余米,台阶3000多级,新增云梯、转伞、吊棍等旅游设施40多件,新上三峡大酒店、圣水山庄、孔家酒店、栗园酒家、天绿湖山庄等餐饮服务业10家,同时可供数千人休闲游玩就餐。餐馆均设景点之中,若进膳于此,脚下流水潺潺,头上百鸟争鸣,放眼四面皆绿,张口八方传情,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确是消夏避暑之胜地。
三、三峡库区生态旅游的现状
(一)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呈现出恶化趋势
1、水土流失严重。库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55。3%,每年进入江河泥沙量总计达1.4亿t,占长江上游泥沙总量的26%。
2、气候恶化严重。该地区已成为全国重要暴雨中心,对农田、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损毁十分严重;该地区也是全国干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伏旱发生率达80%~90%,一般持续30-50d,最高达80d以上,有的年份局部地区甚至颗粒无收。
3、地质性灾害严重。据勘查,三峡库区各类崩滑体1190处,崩塌滑坡总体积达28.45亿m3。泥石流现象严重,主要集中分布在巴东、巫山、奉节、云阳等县约200km长的沿江地段,占泥石流沟总量的94%。
4、森林和植被破坏严重。库区各县(区)的森林覆盖率从50年代初期的30%~56%,下降到目前的15%左右,沿江地带仅有5%~7%。
5、水体污染严重。库区现有工矿企业3000多个,年排污水10亿t,污染物50余种,江段大肠菌,石油类、氨氮、酚、化学耗氧量超标,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库周涨落带的出现,大量有机物堆积在高温高湿下,细菌或病菌大量繁殖,将加重库内水体的污染。
6、城镇生态失衡严重。沿江城镇建筑拥挤、公用设施不完善、功能不齐全、居民户外活动场所狭小、绿化地带严重不足,没有建立起处理城镇“三废”的完善系统。[4]
(二)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开发力度不够
三峡库区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具有极强的垄断性,品种也十分齐全,可供不同类型游客不同的季节旅游。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库区内成熟的景点不多,海内外享誉盛名的景点不多,而且三峡工程兴建后,还淹没了部分好的景点。总的来讲,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严重滞后。
(三)旅游旺季旅游超载现象严重,未形成良好的生态旅游氛围
三峡库区生态旅游区没有进行环境容量的控制和管理,在旅游旺季游人拥挤,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旅游氛围。由于旅游季节集中及线路设计不合理,人满为患的现象时有出现。旅游数量过多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还会使游客产生不良感受,降低旅游兴趣。而在淡季生态旅游区人数又急剧下降产生旅游设施闲置等问题,旅游容量季节性变化很大。
四、生态旅游与生态经济的关系
优越的地理环境为三峡库区造就了极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大量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库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发展好库区生态旅游业必将促进三峡库区生态经济的发展。
(一)生态旅游业是推动生态经济发展的动力
生态旅游业是“无烟产业”,是第三产业中最具发展活力的行业之一,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和新的增长点,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为生态旅游不仅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弥补外贸易逆差;还可大量回笼货币,为经济发展积极建设资金。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投资相对较少,资金投向灵活、回收期也较短,是三峡库区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应当把生态旅游作为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增加库区人民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5]
(二)生态旅游业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
旅游业的行业综合性、区域关联性和辐射带动性很强。发展生态旅游业可以促进第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生态过程清洁化、废弃再生化、环境无污染化以及农业生态化等协调发展,并带动第三产业商业贸易、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饮食服务、金融保险等行业全面发展,有效地促进三峡库区经济繁荣,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6]
(三)以生态旅游为支柱产业,推动三峡库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生态旅游所倡导的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观念的深入人心,生态旅游的范畴从自然生态资源延伸到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生态资源;将生态旅游作为发展三峡库区生态经济的支柱产业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其推动力和辐射作用,还可以唤醒人们对生态和环境的保护意识,可以扩充旅游的项目、内涵和规模,促进旅游业和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三峡库区发展生态旅游,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的开发对策
(一)制定三峡库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库区生态旅游开发与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须做到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生态学、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库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不同特点,结合“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规划”和“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编制出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规划,使库区生态旅游能有序地、健康地发展。
(二)打造库区生态旅游目标市场
生态旅游对旅游者素质要求较高。中国目前乃至相当长的时期内,大众旅游仍是主流,中国远没有形成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生态旅游市场,社会公众还没有真正的生态旅游的意识。据1995年《全民环境意识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国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环境保护常识欠缺是相当普遍的问题。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确定库区生态旅游的目标市场,有重点地宣传促销。不能将所有市场都确定为自己的目标市场。这样才能利于库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库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库区的生态城镇建设步伐,努力培植生态服务产业
三峡工程的修建,将淹没一批城镇。抓住库区移民城镇迁建的契机,在库区建立一批布局独特的生态“山水城”,实现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如巫山县把新县城规划为山水园林生态示范城;忠县新县城规划为三面环水、背枕青山的半岛型“山水城”。生态旅游不仅包括旅游活动的生态化,还应包含旅游服务的生态化。因此,库区各生态旅游点应发展为生态旅游提供服务的生态服务业,如生态服装、生态饭店、生态商店、生态交通。不同的生态旅游点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相应的生态旅游产业,并由此带动库区一批生态产业的发展。[3]
(四)保护文化传统,营造良好的旅游文化环境
独特的地域文化传统,民族传统是三峡库区旅游资源中极其宝贵的财富。保护库区文化传统,就是要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同时,防止商品化和庸俗化趋向,尽可能地保持地方民族、传统文化的原生形态和纯正性质。旅游部门、企业应与地方文物文化部门通力合作,从每年的旅游总收入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地方文物和文化保护,组织人力广泛收集整理散落于民间的山歌小调和谚语民谣,采取紧急措施抢救已濒临消失的文物;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应积极提倡“双语教学”;鼓励恢复传统的节庆活动、民俗仪式吸引游人。
(五)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三峡库区旅游要加快发展,首先要加强以交通为先导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尽快解决客运交通不畅的“瓶颈”问题。坚持统筹战略,既要发挥铁路大动脉的骨干作用,又要重视公路交通的主导地位和基础作用,发挥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的综合运输效益。同时,应多渠道、多形式地筹措资金,采取灵活的融资手段、为生态经济发展营造一个“造血”系统。要充分利用地区扶贫开发和移民开发以及西部开发的发展机遇,把生态产业发展作为重要项目,采取优惠政策,吸引海内外投资开发,同时引导民间投入,建立一个灵活的融资体系。改善库区接待条件,兴建上星级的饭店酒店,争取彻底改变接待能力差的情况。
(六)适应旅游现代化的需要,重视旅游信息网络建设
快速发展生态旅游业,不但要有良好的硬件环境,还需要与良好的软件环境。旅游信息网络建设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色,充分重视库区旅游市场的深度开发和宣传促销,以提高国内国际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重视发展旅游信息网络建设,与国际旅游接轨,是旅游现代化的需要,是发展三峡库区生态经济的需要。
(七)尽快培养一批生态旅游人才
生态旅游在旅游界尚属新事物,开发、经营与管理生态旅游的人才相当缺乏。库区本来就缺乏旅游人才,更不用说生态旅游人才了。因此,要尽早重视生态旅游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提高,培养一批与生态旅游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从而提高库区生态旅游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开展生态旅游还需要大量专业化人才,从规划、开发、建设到宣传、经营和导游都亟需一大批高层次的人才。各地都要积极创造条件培养自己的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在有条件的地方,要采用向社会招聘或引进的方式吸取人才,使之为生态旅游做贡献。
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大科普推广力度,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增强市场意识和生态观念。总之,一张蓝图,经过库区人民的不懈艰辛努力,一定会把库区建设成为山青水秀、花果飘香、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社会稳定的花园式生态经济区。
此外,还可以开发和设计富有库区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开展生态旅游教育,提高大众环保意识,确定库区合理的生态旅游容量,建立环境检测站等等。
由上可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与生态的统一,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经济与生态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以三峡生态旅游为支柱引导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三峡库区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加快发展。(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 宋瑞.生态旅游:全球观点与中国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73.
[2] 李常荣等.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27.
[3] 向旭,陈扬.论长江三峡库区生态旅游开发[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6.
[4] 王顺克.建立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思考[J].重庆环境科学,2001(1):12-15.
[5] 重庆市政协重庆大学发展战略研究组.发展三峡库区旅游产业的战略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6] 卞 彬.三峡库区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上个世纪70年代,首先在美国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即“生态管理”。顾名思义,可以得知,这一理念主要倡导的是将生态学思维与组织管理紧密结合,在组织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出生态学的核心理念。将上述这一“生态管理”理念融入到不断分化的管理领域,可以进一步衍生出生态旅游管理。通常来讲,这一理念的引入极大地改变了旅游业的现状。以往的旅游业对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问题关注较少,一味强调对于已有旅游资源的无限制挖掘与利用,对于旅游资源是一种只减不增的消耗,从长远角度来看,这样的发展模式是具有未来风险的。而生态旅游管理理念之下的旅游企业,将进一步关注可持续问题,尽量降低对于环境的不利影响,防止旅游资源的进一步退化。
二、生态旅游管理的发展现状
客观来讲,尽管生态旅游管理概念兴起较早,但主要的研究与实践都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国内相关领域的关注相较于西方国家而言,起步是较晚的。到上个世纪末期,都没有最终形成对这一概念的明确定义,对于其专门性的研究与实践也是为数寥寥。从我国旅游资源的普遍状况来看,生态旅游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更是有大量的森林、河流等原生景观,有利于挖掘旅游资源。然而,目前呈现出来的问题就是,仍然是照搬传统旅游的发展模式来对这些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没有充分做到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旅游资源的过度消耗。
三、生态旅游管理下的旅游企业管理新模式
要想改变旅游管理的现状,将生态管理融入到旅游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一)管理理念的转变
从根本上来说,要想实现旅游生态管理的全新转变,首要的就是要转变固有的思维,不能够再以以往的旅游模式来硬套现在的旅游管理。传统的旅游管理理念只重视旅游需求,而对于旅游资源没有相应的保护观念,对于游客在旅游途中的破坏环境的行为不闻不问,总体来讲,就是始终将旅游景区置于一个此等的位置,轻视对其的保护与有效管理。在生态旅游管理下的旅游企业管理,不仅重视游客的相关需求的满足,与此同时,也将旅游景区视为主体部分,重视对其的维护,并对游客提出相关的保护要求,对其中破坏环境的行为也要及时予以制止。
(二)专业人才的甄选
要展开旅游生态管理,肯定是需要有专业性的人才的。这样的人才不仅有生态管理的思维观念,还懂得如何对游客的需求进行合理科学的筛选,对于一些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需求予以满足,而另一些将严重损害环境的需求会采取措施予以控制。有这样的专业人才对整个旅游流程予以严格把关,才能够有效实现对于旅游资源的有效维护,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三)整条旅游产业链的生态管控
从整个旅游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会发现,不管是旅游乘车,还是旅游住宿餐饮,以及旅游纪念品等漫长产业链条上的诸多环节,都是可以实现生态管理的。其中一旅游住宿餐饮为例,可以助推绿色饭店、绿色旅店的发展,在住宿餐饮领域构建出更多的环境友好型的单位。首先体现在饭店或是旅店的建设过程中,对于环境因素的充分考虑,尽量减少建设杂物对于环境的影响,也尽量降低对于当地自然资源的占用与浪费。除此之外,还应当注意,在具体经营过程中,秉承着环保、健康以及安全的理念,提倡绿色消费,减少不必要的铺张浪费的现象,减轻旅游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四)构建循环型的旅游生态景区
这样的观念,强调的是将游客的旅游行为也视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充分激发游客对于自然的热爱与保护的情怀,让其参与到对旅游资源的维护过程当中,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充分享受旅游带来的乐趣与动力。例如,可以在旅游景区中设计一些游客能够参与的种植、采摘、放养、喂食等环节,让人更好地融入到自然环境之中,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这些都可以从旅游环节的设计入手,来对游客的行为进行有益的引导,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让他们自觉自动地去从事这样的保护行为。除此之外,对于游客旅游行为所产生的旅游废弃物,也应该进行专门性的回收与管理,对于其中的有用成分,可以进一步进行利用,对于其中的有害成分,则着手专门化的处理与解决,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
四、结语
生态旅游思路的产生是在全球环境危机、人们“生态觉醒”的大背景下,生态旅游的思路对旅游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国外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是以研究大型动物在生态旅游中作为游客观看的对象开始的,后来学者们在研究生态旅游的时发现,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居民越来越注重保护其居住的环境。如Lindberg, Enriquez & Sproule 1996年以洪都拉斯伯利兹地区为例,发现随着社区居民从公园生态旅游中获取收入的增加,社区居民则更加积极地支持保护区的发展。同时,学者们也在对生态旅游的各种价值进行研究和分析,Stefan Gossling (1999)运用成本一效益分析法(CBA)对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的各种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和成本(包括机会成本、保护成本、旅游环境危害成本)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生态旅游经济价值超过常规利益(如砍伐、放牧等)的经济价值。
我国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相对较晚,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但开始重视始于1995年,起初学者们主要是将生态旅游的一些思想应用到生态旅游规划中进行研究。而关于对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生态旅游评价指标和标准等方面进行,同时从多角度去考虑有关生态旅游对于各种相关群体的影响进行研究。如阎传海(1997、1998)对自然性、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指标进行了研究。张崎等(1999)从多样性、稀有性、自然性、稳定性等方面对湿地生态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
二、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Ek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K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它是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1990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Ce International Ekotourism Society)把其定义为: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保护环境并提高当地居民福利的一种旅游行为。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针对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状况, 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二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同时,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
三、贵州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3.1特色的喀斯特地貌
贵州被誉为天然“大公园”。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原生的自然环境、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形成了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交相辉映的丰富旅游资源。贵州拥有黄果树、龙宫、织金洞、红枫湖、 舞阳河、兴义马岭河峡谷、荔波樟江、赤水等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花溪、百里杜鹃等2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铜仁梵净山动植物、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赤水原生林和草海鸟类栖息衍生地和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会址、从江增冲鼓楼、盘县大洞等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2传统的少数民族风情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汉族外,还居住着48个民族,世居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仡佬族等16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 37.9%,各民族历史悠久,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习俗,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贵州省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个,省级 226个,市县级1500余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个,每年五彩缤纷的民族节日达1000多个。贵州少数民族粗犷豪放、热情质朴、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各具特色,成为贵州民族风情和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贵州各民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它那浓郁的民族风情犹如醇美的茅台酒令人心醉。侗家鼓楼和风雨桥、苗族吊脚楼、布依石头寨,精湛的银饰花带、绮丽的挑花蜡染、多彩的民族服装,侗族大歌、傩戏歌舞、芦笙铜鼓,壮观的斗牛大赛,惊险的上刀梯、下火海,都令人啧啧称赞,心仪不已。
3.3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
据调查显示,贵州森林旅游资源的基本数量、分布、规模、组合状况、价值、旅游区生态环境质量等特征。共调查2741个资源单体,其中自然景观类1338个,人文旅游资源类1403个,根据全国旅游资源分类标准,贵州森林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29个亚类、124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旅游资源的100%、93.55%、80%,可以看出贵州森林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喀斯特独特地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多彩的民族风情、怡人的气候条件、厚重的红色文化都是贵州森林旅游资源的特色所在,也是贵州发展“大旅游”产业,实施“生态立省、旅游强省”战略的重要基础。
四、贵州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4.1科学规划生态区加强对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的开发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开发生态旅游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对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规划方案,方案中应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文物古迹保护、传统民族文化保护的具体措施,同时还应注意生态旅游区游客容量及环境承载力的控制,根据环境承载力来合理规划游客人数。对已经出现的环境污染及环境破坏问题要加以及时有效的治理,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旅游资源。
4.2树立科学的生态旅游观念
在发展旅游业时,政府占有主要的指导地位。政府首先应树立起生态旅游发展的观念和意识,并将这种观念运用于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中,从而用生态旅游的观念指导旅游业的发展。在观念中应明确生态旅游发展的内涵,树立起保护旅游资源的意识,加强生态旅游的宣传,转变传统的旅游
开发的观念,运用科学发展观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积极稳妥地推动旅游业的开发与发展,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结合起来,实现旅游资源保护的基础上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4.3发展贵州生态旅游应当坚持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是生态旅游的灵魂,是生态旅游的前提条件,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还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因此,发展贵州生态旅游应当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应当抢抓机遇。贵州省向国家申请的每年定期举办一次的全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就是抢抓机遇、彰显生态文明理念的大舞台,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具体举措,而且也是我省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战略选择,更是贵州省打造对外开放和交流、推进贵州生态旅游历史性跨越的高端平台;用生态文明理念来发展生态旅游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人都有责任,各行各业都应当身体力行,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到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身上,落实到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中。
4.4改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质量
贵州生态旅游区大多位于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居住区,保护区的交通、通讯、居住等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严重影响了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因此,应多渠道、多方式筹措资金,增大投入,加强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在保护区缓冲地带的(即保护性经营区),利用“生态技术”,修建“生态饭店”、“生态旅馆”,满足保护区生态旅游过程中游客的吃、住、行、游、娱等多方面的需求。同时,要建立和完善生态旅游服务中心和生态环境监测站,为游客提供高层次的服务,提高生态旅游档次和效益,并推动保护区本身的科研、教育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4.5探索建立具有维持可持续发展功能的旅游管理模式
确定相关组织机构的职能、权力和义务;建立对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的约束机制、环境补偿机制与管理体系,替代目前旅游区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管理模式。制定包括旅游资源开发、景区规划、旅游营销、旅游区管理的相关法规和条例,确保旅游业的健康、高效运行。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2102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生态旅游
从生态旅游概念被提出,距今已经有31年了,就目前其概念界定还是模糊。国际生态旅游学会提出生态旅游是游客有意识的到目的地旅游,实现了解当地文化、自然等知识,这种旅游活动除了尽可能维持当地生态系统、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对当地自然游憩环境负有责任之外,还肩负着使当地经济繁荣、使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同时尊重并维护当地居民群体的传统文化使其保持完整性。这个定义在传统定义上增加了居民收益内容,而当地居民是旅游规划中不可或缺的考虑对象,本文也采取此定义。
1.2 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规划作为旅游规划的分支之一,以生态旅游资源为依托,运用旅游规划的原理和方法,它要求从整体出发对生态旅游活动空间进行合理布局,是生态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的法律依据,是生态旅游区社会、经济、环境效应和谐的指挥官。
2 国内研究进展
相比较国外,我国的生态旅游规规划起步较晚,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于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紧接着1995年与1996年分别在云南西双版纳和湖北武汉召开了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后又有1999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这时生态旅游正式成为了被广泛倡导的一种旅游形式。
2.1 生态旅游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生态旅游规划具有协调性,即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决定了生态旅游规划必须以生态原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为指导思想,而规划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保护,影响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规划是否合理,决定了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刘玉安(2006)以典型生态旅游区石河子为研究对象,认为实现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突出旅游特色、营造良好的交通等服务环境、旅游宣传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保护游客利益。
2.2 生态旅游规划原则、理论与方法研究
旅游规划中要遵循市场导向、资源依托、法律监督、宏微观相结合等原则,生态旅游规划除了要遵守这些一般原则外,还要充分考虑生态旅游本身的特点,遵循保护先行与适度开发原则、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原真性原则、各方利益共享原则、环境教育原则。国内学者对生态旅游规划原则的研究大体差不多。康宏成(2010)对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也进行了总结,认为要遵循适度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性原则、自然与文化的原汁原味原则、各方参与原则、服务设施生态化原则、环境教育原则。
生态旅游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生态旅游规划除了一般旅游规划基本理论外还有众多符合其自身发展规律的理论来指导,其中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生态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是最为重要的。申利(2004)阐明景观生态学是生态旅游规划的主要理论之一,分析了在景观生态学指导下旅游规划的过程,肯定了规划结合自然环境的旅游规划的景观生态学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科学技术方法被运用到生态旅游规划中,典型的如GIS(地理信息系统)因具有强大的图形数据采集、空间数据可视化和空间分析功能,为生态旅游规划中提高工作效率与其科学性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在生态旅游规划中受到广泛的应用。刘芳(2009)认为GIS的应用必将给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旅游市场分析、开发空间规划以及当地环境保护监测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薛达元(2014)采用GIS对黔西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分析黔西南州旅游资源特征,规划该州生态旅游发展方向和特色。
2.3 生态旅游规划实证研究
生态旅游规划的实证研究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对自然保护区、乡村旅游地区、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区的规划研究方面。刘佳静(2008)以福建莱溪岩风景名胜区为例,将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贯彻到风景游赏规划的实践中。王志臣(2012)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面临的管理体制不顺、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遭到破坏、布局不平衡、缺少规划等问题,并就宏观层面国家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对单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设规划的编制进行了探讨。张念萍(2014)概述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几个基本类型,并分析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乡村生态旅游规划设计内容和发展战略。刘晓明等(2013)对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对新农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原则作了归纳和总结,同时讨论了新农村生态旅游规划的要点。此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学者对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旅游规划进行了研究,李吉来(2013)认为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生态环境的建设很重要,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做到既尊重当地生态环境,又提高城市与乡村生活品质。魏文波从文化与生态结合的视角出发,以生态学旅游理念为基础,以民俗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吴妍(2008)认为民族旅游规划要充分体现民族性和现代性,要以保护为前提,在此前提下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同时注重民族旅游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
关键词:生态旅游;规划;思考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以小陇山生态旅游的二期开发为目的,应用地统计学和3S技术,基于知识发现建立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生态旅游资源优化组合时空模型和空间格局评价信息系统,实现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格局可视化的查询和评价,挖掘最佳植被绿化配置模式,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格局评价、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1 现有工作基础与优势
森林生态旅游是以自然区域和当地文化为旅游对象,以理解、欣赏和提高旅游者生态保护意识为目,使旅游者强身健体的旅游活动,它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链。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利用上,对森林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的效应没有考虑,在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评价和规划上只考虑主观因素,忽视了客观存在的价值,也没有一个较全面的标准、技术和方法。为了探索一种全面的生态旅游评价体系和方法,应用地统计学和3S技术进行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评价和规划,开发时空模型,并通过知识发现挖掘最佳植被绿化配置模式,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小陇山国家森林公园二期建设2011年开始,故建立以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质量、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相结合的生态旅游资源格局评价体系,进行小陇山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的评价和规划,为小陇山森林公园二期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案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目标与任务
2.1 目标与任务需求分析
建立小陇山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格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生态服务资源库、生态服务价值核算库、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数据库和空间格局评价库;建立基于知识发现的一系列适用性高且适用于生态服务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服务价值核算的算法、方法体系及生态服务资源和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变异分析模型、生态旅游资源优化组合时空模型、空间格局评价方法,并建立通用模块以及相关技术文档,向社会推广应用;建立小陇山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格局评价与决策系统,挖掘最佳植被绿化配置模式,为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2 项目目标与任务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分析
2.2.1 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评价体系确立
根据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小陇山自身资源优势,选取生态服务资源和生态环境质量因子,确立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评价与可持续发展框架体系。
2.2.2 获取精准的评价因子
目前生态旅游的开发以景观为主,评价以二类调查数据和气象站数据为据,忽略了生态服务资源和生态环境质量,获取的数据粗略且没有针对性。故在本研究中应用先进的负离子采集仪、大气采样仪、氧气分析仪、空气总悬浮微粒采样器、溶解氧分析仪、数字声级计和分光光度计获取精准实测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空间变异模型的概念,将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发生地作为一个时空异质体来看待。利用地统计学和3S空间分析能力,进行森林生态旅游空间格局的评价和规划。
2.2.3 森林生态服务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算法及方法确立
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和价值量的核算,目前已经有了探索性的研究案例,但核算结果都过大。本研究借助于空间变异分析功能,寻找生态服务功能影响的最大矢距,以最大影响矢距为临界值建立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和价值量算法,以解决森林生态服务价值量核算存在的问题。
2.2.4 基于知识发现建立生态旅游资源优化组合时空模型
基于空间变异理论,应用GIS空间分析功能,从大量生态旅游资源实证数据中挖掘出生态旅游资源优化组合的相关的因子,运用多种方法建立生态旅游资源优化组合时空模型,并在研究区域中对模型进行修正,根据各种模型拟合效果,建立起一套多种模型综合评价方法体系,极大的增强该方法体系的可推广性和实用性。
2.2.5 建立生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评价与规划决策系统
实现可视化空间资源格局查询、评价与规划,提取生态服务最佳植被绿化配置模式知识库,为城市绿化和小陇山森林公园二期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3 效益分析
3.1 社会效益
提供就业机会,以改善林区职工和周边居民的生存和投资环境;规划森林公园和人性化的游乐项目,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和强身健体场所,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格局评价和规划提供新方法、新思路,并挖掘最佳植被绿化配置模式,为城市绿化和城市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3.2 经济效益
主要体现在森林游憩带来森林公园的门票、吃、住、行、娱乐等收入和周边地区交通、餐饮和旅游产品的消费上。森林游憩每林场每年按1万人次预计,每人每次按1000元计,周边消费每人次按200元计,每年收入为0.1万元/人*1万人+0.02万元*1万人=1200万元。
3.3 环境效益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加强周边环境管理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和道路交通状况,并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4 其他效益
[关键词] 开发现状 概念 内涵和作用 资源储备情况 措施和建议
重庆具有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生态旅游资源,拥有潜力无限的生态旅游市场,美中不足的是缺乏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生态旅游品牌。然而,旅游业作为一种资源性产业和可再生性产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成为重庆主要的支柱产业和带动重庆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基于此,重庆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必要性和急迫性。目前,重庆旅游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生态旅游正处于起步阶段,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的现在,就怎样挖掘、利用好生态旅游资源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生态旅游在我国兴起的时间不长,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缺乏全面科学的论证、评估与规划。在理论指导、实践论证严重缺失的情况下,许多项目便匆忙上马,进行粗放式开发,从而对许多不可再生旅游资源造成了损害性浪费,甚至已经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产生了负面效应。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内有22%的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因开展“生态旅游”而受到破坏,11%的生态旅游资源出现退化,44%的自然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声污染,3%有空气污染。
二、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及作用
1.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
“生态旅游”, 又称“绿色旅游”,最早由墨西哥学者谢贝洛斯・拉斯克于1983年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会议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们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即是说,“生态旅游通常是一种指向自然区、野生生物和传统文化的小尺度旅游,它在保持文化完整性、基本的生态过程的前提下,既利于旅游目的地的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旅游者实现旅游的审美需求,同时还是一个生态伦理道德的陶冶过程。”据此可见,生态旅游是以满足生态时代人们高层次的旅游需要,实现生态环境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生态教育的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
2.生态旅游的作用
生态旅游是21世纪创造就业和环境保护的先导性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新兴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消费热点,具有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综合效益。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对重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生态旅游是开放式旅游,资源整合度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有利于重庆打破地区、部门、行业界限,构筑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大旅游;其次,从产业关联度上来说,由于旅游业综合性和向前、向后的关联效应强,重庆发展生态旅游将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换,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改变重庆一、二产业过重的落后的产业结构现状;再次,生态旅游还可以提高重庆的声誉,塑造重庆大都市形象,促进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三、重庆生态旅游资源储备情况
重庆东临湖北、湖南,南接贵州,西靠四川,北连陕西,幅员辽阔,域内江河纵横,峰峦叠翠,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东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娄山,地形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起伏较大。特殊的地理构造造就了重庆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森林、草地、古树、花卉、珍稀动物、古生物化石,以及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现业已探明拥有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2个国家森林公园、63个国家A级景区、16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对生态旅游的开发具有极大的潜在能量。
1.植物资源储备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重庆有维管植物6000种以上,其中木本植物约占3000种,列为国家级保护和珍稀濒危维管植物55种,特有种和模式标本植物16种。其中Ⅰ级保护植物有银杉、水杉、珙桐、秃杉、桫椤等;Ⅱ级保护植物有银杏、光叶珙桐、香果树、鹅掌楸、红豆杉等;Ⅲ级保护植物有黄杉、穗花杉、白桂木等。仅“川东小峨眉”缙云山就有亚热带树木达1700多种,至今还保留着1.6亿年以前的“活化石”水杉及伯乐树、飞蛾树等世界罕见的珍稀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川金佛山,是重庆的天然植物园之一,有名贵树种30多种(其中有国家一类保护树种3种),乔木1000多种,竹类17种,尤以“金山四绝”银杉、杜鹃王树、大叶茶、方竹笋闻名。江津四面山有1500多种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数量众多。
2.动物资源储备情况
重庆动物种类繁多,域内各类动物资源600余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主要有金丝猴、黑叶猴、云豹、白鹤、中华鲟、长江鲟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金冠鹿、穿山甲、林麝、水獭、大鲵等;国家Ⅲ级保护动物有青羊、小灵猫、白腹锦鸡等。这些珍稀生物种类,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们与生息繁衍的自然环境构成“生物基因库”,是研究生态环境变迁和生物演化的宝贵场所。重庆饲养动物有60余种,其中生猪、羊、牛、兔是优势畜种,荣昌是全国著名的种猪基地,有“华夏国宝”之称。石柱县是全国著名的长毛兔饲养、加工和出口基地。重庆域内有江河鱼类120多种,鱼类养殖遍及各区县,长寿湖、大洪湖是重庆的鱼类养殖基地。
3.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重庆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渊源流长,文物积淀相当深厚。在三千年的岁月中,重庆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巴渝文化,历代的劳动人民在巴蜀这块土地上辛勤劳动,留下了大量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其中,古代石刻文化、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蜚声中外,尤以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璀璨迷人的山城夜景闻名遐迩。
四、产业开发思路
1.政府主导
做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保护,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要切实增加对生态旅游经费的投入,将生态旅游挖掘保护专项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长。政府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旅游公共产品的投入,如:策划、规划、宣传、信息、招商、营销、培训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如:水、电、气、通讯、宽带等,特别是接待设施宜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
2.立法保障
即通过立法机关立法,建立生态旅游的一整套法律体系,以保障生态旅游的正常发展。其体系组成为:宪法―生态旅游法―生态旅游管理条例―生态旅游分类规章及地方性规章―生态旅游区具体管理制度。
2.狠抓宣传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社会熟知度不够,还需要广泛宣传。重庆生态旅游产品之所以缺乏知名度、忠诚度和影响力,根本上在于营销手段单一化,营销氛围不浓厚。为扭转这一局面,就必须在宣传上大做文章。要集中有限的宣传资金,突出做好影响深远而广泛的宣传促销,即要选择花钱不多、宣传效果好的方法,如:开展主题年活动、举办节庆活动、举办旅游推介会等。在做生态旅游宣传前,首先应做好宣传战略、制定宣传目标和阶段计划、选择宣传方式和时机,从而使旅游宣传形式与效果得到统一。
4.系统梳理,查清资源,突出特色,制定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则
首先应搞好各种生态系统的数据调查,建立生态旅游资源数据库,以便为确定旅游开发的最佳客容量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投资规模等重大决策提供依据。对已经定位了的国家级、市级景区景点和文物保护单位,市政府应通过旅游局严格控制和保护,不能由区县自行改造、扩建;要改造、扩建必须由市旅游局组织各科专家讨论审定,然后由政府批准方案。其次,要突出山、江、湖、林,以及人文资源的特色,在遵循简朴、归真与自然协调原则和政府主导、原生性、保护性开发原则的同时,还要突出当代游人喜爱的保健长寿特色,制定好近、中、远期开发规划。
5.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全面辐射,打造精品旅游,提升旅游品位
重庆旅游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旅游大项目的拉动,没有鲜明的特色项目作为支撑,而表现为散、小、弱、差、浅,缺乏一批有震撼力的旅游产品。所以,在生态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注意大项目、精品项目的挖掘和培育,形成以点带面,全面辐射的格局。即以长江山峡、山水都市、大足石刻、乌江画廊、武陵风光“4+1”旅游精品为建设重点,以酉阳生态游,秀山生态游,巫山生态游,云阳生态游,忠县生态游,芙蓉仙女山生态游,城口巴山风情游,龙乡铜梁游,竹乡茶都永川游等周边区县旅游风景区为辐射点,构建一张立体生态旅游网,从大格局上开发不同层次的生态旅游产品,创造特色旅游品牌。
五、结语
重庆丰富的旅游资源为生态旅游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生态旅游开发所显现的社会、经济效益更加彰显了开发的必要性和急迫性。要做大做强做好重庆生态旅游产业,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品牌经营、项目带动、制度创新、环境优化,必须在迎接挑战中抓住机遇,在克服困难中播种希望,实现生态旅游带来的可观效益,提升重庆实力。
参考文献:
[1] 晓王仰麟:《生态旅游刍议》,[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1
[2]朱同林:《生态旅游:概念与功能》,[J],《丹东师专学报》,1998.12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以及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的意义,继而分析了湿地旅游资源现状及其在旅游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湿地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的提出整改意见,以期对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一点理论支持。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保护湿地建议
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一旦遭受破坏就无法恢复。所以,我们要切实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发展湿地旅游是开拓整个旅游市场的要求,而湿地旅游业发展较慢,市场份额较低,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旅游市场的开拓,是未来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一、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意义
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水生系统之间的过渡带,以其高度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与农田、森林并列为世界三大生态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湿地不但在维持当地生态平衡和为一些珍稀动植物(特别是水鸟)提供野生生境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显示出了其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我国湿地类型多、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为湿地旅游提供了优越的资源基础。
二、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现状
(一)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现状的概述
海滨湿地资源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带,环境容量小,干扰抗逆性弱的旅游资源,而施于其上的人类活动复杂,所以旅游开发要以生态安全为指导,注重开发模式的选择以及功能区的划分。目前湿地生态旅游仍以观光游为主,年接待量较低,旅游开发模式单一,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尚未完全突现,随着湿地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寻求能够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开发模式,是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实例研究
1.湿地旅游资源现状
尽管湿地旅游带尚处在旅游大发展初期,但湿地旅游已经初具规模,除开辟的湿地生态旅游路线和湿地为主题的旅游公园,不少旅游地域已进行了初步的功能分区,由单一的自然保护区发展成为可供观光游览以及娱乐的生态旅游区。
2.湿地旅游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湿地生态旅游主题不明确,景点知名度较低
湿地资源在国内首屈一指,但由于对自身优势挖掘不够,一直处在较低的开发层次上,主要表现为旅游项目单一,形式简单,内容缺乏新颖性。湿地旅游的主题不明确,没有形成较高知名度。
(2)存在社区居民与野生动物争夺生存空间现象,环境有待提高
周围征用的湿地滩涂成为普通农耕用地、水产养殖地,仅留下所管辖湿地在保护区内呈孤岛状,大量珍贵物种资源在无形中流失,生态环境遭受破环。
(3)较少的资金投入抑制了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拨款,这远远不能满足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强度与规模。而且在项目经营上多为单一形式经营,缺少统筹规划。
3.针对湿地旅游问题的整改意见
(1)加大开发力度,打造全方位旅游体系
在各景观带大的框架结构上,可以选择节点进行开发,同时进行交通线路的选定、连接,逐渐向轴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集观赏、参与、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全方位的旅游综合体系。
(2)统一开发与分区管理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是一个全局性的行动,分散的对同质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势必形成混乱局面,不利于整个地区的旅游经营与管理。在统一开发的基础上应对湿地生态旅游区实施分区管理,对核心保护区实行绝对保护,严禁任何类型的旅游活动,缓冲区对旅游项目和游人密度进行严格限制,只允许从事观光、科普活动,并采取定时、限量放人进入。
(3)制定完善的管理计划和规章制度
完善的管理计划和规章制度是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其内容应对经营者、旅游者、社区居民等进行协调与控制,对湿地自然保护区各种动植物,特别是对于重点保护对象如何进行管理、保护与救护,对游客安全如何保证,对突发事件、火灾险情如何应对,以及各项奖惩制度如何落实等。
(4)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生态意识和保护技能
目前,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但在大量引进高层专业人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对有关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短期培训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特别是要提高导游人员的生态素养,使他们在旅游中起到引导与示范作用。
(5)加强生态监测,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基本保存完好,受污染程度较轻,发展旅游业或多或少的会给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在湿地旅游区内,特别是自然保护区内,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对生态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不断地分析和预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与补救,确保生态旅游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