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多元统计分析论文范文

多元统计分析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多元统计分析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多元统计分析论文

第1篇

主成分分析法,又称主分量分析法是指相关的经济变量间通常存在着起主导作用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对原始变量的相关矩阵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找出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来线性表示原来的变量,主成分之间既互不相关,又尽可能多的包含了原指标集合。这种方法首先由Hotelling提出,其主要思想是降维。Stone(1947)对美国1929-1938年间的17项国民经济统计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完全可以用三个经济指标来概括原来的17项指标,大大简化了数据分析。M.Scott(1961)对英国157个城镇的发展水平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原57个测度指标完全可以由5个综合变量替代,既解决了原指标间的信息重叠问题,又简化了原指标体系的指标结构,主成分分析由此推广。邱东(1990)系统阐述了主成分分析法的定义、基本思想、基本步骤和特点,认为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消除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影响,并且伴随数学变换过程生成信息量权数和系统效应权数,保证了客观性。同时也指出了主城分析法在计算综合评价值未充分考虑指标的重要程度等不足,主要适用于被评价对象较多的综合评价。随后,众多学者对此提出了改进:孟生旺(1992)针对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和主成分个数的选择问题,认为标准化不如均值化的无量纲处理方法,提出了非标准化主成分分析法。陈述云等(1995)通过对原始数据作对数—中心化转换,用原始变量的非线性组合表示主成分,同时重点分析样本协方差矩阵而非相关系数矩阵,提出了非线性主成分法。朱泰英等(2004)提出了加权主成分分析法,认为可以将主成分分析法的客观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的主观分析有机结合。王璐等(2006)在对主成分分析法的权数、降维等问题的研究上,提出了首先要按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分类,得到各方面的评价值后再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得到综合评价值的二重主成分分析法。段力誌等(2009)在传统主成分分析法基础上,首先对原始指标值进行预处理,再借助软件,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少数几个主成分的线性组合,并进行加权变换,得到改进的主成分综合值。白雪梅等(1995)则分析了“均值化”、“标准化”、“极差正规化”三种方法的选择条件是保证方差损失最小。陈衍泰等(2004)认为主成分分析法具有全面性、可比性和客观合理性等优点,比较适合对评价对象进行分类,但需要大量数据,函数意义不够明显,不能反映客观发展水平。苏为华(2012)提出经典的R型主成分本质是单项指标标准化结果的加权算术平均值,比当量平均法复杂。赵利等(2013)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宏观经济中影响城镇劳动就业因素分析时,提出主成分为宏观经济和技术进步,通过VAR模型对主成分进行分析,得出宏观成分中对城镇劳动就业影响最大的是消费、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而技术进步成分中影响最大的是技术进步的结论。黄利文(2013)针对主成分分析中存在的未考虑负向因子的影响,以及采用线性加权法时确定权重方法不统一,评价结果非唯一等缺陷,提出了逼近理想点的主成分分析法,更好地反映了原始数据信息,并较为客观地给出了综合评价结果。林海明等(2013)认为主成分分析因缺乏应用条件的考虑而导致评价结果不具合理性甚至错误,通过分析因子分析法因子载荷阵的简单结构、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合理性,得出主成分分析的应用条件是:指标是正向、标准化的;主成分载荷阵达到更好的简单结构时,主成分正向,且主成分与变量显著相关。

二、因子分析

法因子分析法是指从被评对象的观察变量的相关度出发,利用降维的思想,把繁杂的变量尽可能归纳为几个综合因子进行分析的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观察变量按相关度的高低或联系的紧密程度进行分类,类别内部变量相关性高,联系紧密,而类别之间的变量则相关度较低,联系稀疏,每一类变量则代表一个公共因子。具体步骤为:

三、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

第2篇

关于医学论文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总结如下:

1.定量资源

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索方差分析;

2.定性资源

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X-检验;

3.回归分析

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

4. 多因索、多指标资料

第3篇

关键词:多元统计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多元统计分析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收集、处理和分析多维样本数据的统计方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软件的普及,多元统计分析已成为分析多元数据的一个重要工具,在自然科学、管理和社会科学、经济领域等都有广泛的应用。

多元统计分析是我校财经管理类本科生大部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总学时为45学时,其中理论教学时数36学时,实践教学时数时。该课程涉及到许多数学知识,有大量的理论和公式推导,且计算量比较大。同时,本课程的学生为财经管理类的本科生,大多数学基础不好,且学生基础差异较大,部分学生感觉本门课程学习有困难。本文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从事多元统计教学的实践和体会,提出几点思考,以供同行参考,共同探讨。

一、重视统计方法的应用

针对财经管理类本科生数学基础较弱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推导部分不必讲解过多,也不应该过分强调复杂的数学证明和公式推导。对于多元统计分析的每一种统计方法,重点阐述它们的统计思想,结合实例介绍涉及到的背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用这种统计来解决这些问题,用了这种统计方法后可以得到什么结果。以及各种方法应用的前提条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等,教学重点从理论转移到实际应用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适当做一些数学推导,可以省略复杂的证明。例如在聚类分析的教学中, 借助“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给出了“就近原则”, 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就容易被学生接受, 然后再逐步引入为了实现就近原则的度量远近的距离及各种具体聚类方法。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对统计方法有了理解,效果非常明显。

二、重视各种多元统计方法的联系

各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虽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它们彼此之间均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解决实际的问题中,也需要用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对于这一点一定要讲清楚。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的介绍中,我们介绍了在度量工具选择上两种方法的共同点。同时,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有以下的不同点:①聚类分析可以对样本进行分类,也可以对指标进行分类;而判别分析只能对样本进行判别归类;②聚类分析事先不知道事物的类别,也不知道应分几类;而判别分析必须事先知道事物的类别;③聚类分析直接对样本进行分类,而判别分析根据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然后对新的观测对象进行判别归类。在实际问题处理中,针对聚类分析归类,判别分析分类的特点,常常将两种统计方法结合使用。在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数学模型、因子载荷矩阵的估计方法、因子得分等几个环节的学习中, 我们随时将主成分分析的相关内容拿来与之比较分析, 分析了两种方法在模型、参数唯一性、取舍因子等问题上的不同与使用环境等方面的共同之处, 学生不仅对因子分析有了深入理解,而且对主成分分析的内容有所复习,更容易实现对着两种统计方法的掌握。

三、重视统计软件地使用

各种多元统计方法解决的是大量多维数据的分析问题,自然离不开复杂数据的计算,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统计软件的学习,完成大量的计算过程。SPSS软件简单易学,操作方便、功能强大、应用广泛,可以进行大部分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操作,基本能满足教学和实践上计算的需要。且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之前,学生已学过SPSS课程,对软件的应用也基本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当介绍每一种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原理后,先对教材上的已有详细步骤和结果的例题进行操作,使学生将统计软件操作结果与其进行比较。进一步要求学生针对某一专题或结合自身专业,对某一实际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利用软件进行具体分析操作,得到自己需要的结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知道统计软件只是一种分析工具, 重点还是掌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选用上。同时,结合自己的一些研究课题,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

四、合理制定考试方式和内容, 科学评定学生成绩

针对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特点,本门课程考核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也要包括各种统计方法的理解、分析和应用。在考试的方式上,可以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课程论文相结合,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给予综合评价。通过以上多种方式,考察学生理解能力、跨学科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在考试的内容上,闭卷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各种统计方法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对量不大的数据进行处理;开卷考试以学生上机操作的方式进行,着重考查学生利用统计软件处理多元数据的熟练程度,以及对统计软件输出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和解释说明的统计素养;课程论文侧重于考查学生运用多元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总成绩则有闭卷考试成绩(占60%)、开卷考试(占20%)和课程论文成绩(占20%)三部分组成,从而科学评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情况。

多元统计分析作为多元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必将随着社会的需要而不断的有广泛的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发生改变。而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完善自己的教学,不懈努力,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统计思想, 实用的统计方法和综合的统计能力。

参考文献:

1何晓群. 多元统计分析[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任雪松,于秀林. 多元统计分析[M].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苏金明,傅荣华等. 统计软件SPSS系列应用实战篇[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张文彤,邝春伟.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吕洁.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 ( 8): 153- 154.

6陶胜,胡明颖.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 集美大学学报, 2011( 2): 99-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