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卫生信息的基本功能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国家中医药信息“十一五”重大专项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医医院信息化水平,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试行)》(国中医药发〔2003〕53号)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建设规范》”)和《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以下简称“《功能规范》”,两套规范统称“基本规范”),2011年10月12日颁发(国中医药办发〔2011〕46号)实施。基本规范的,为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基础性、规范性、权威性和方向性的指引,必将有利于推进以中医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促进医疗卫生领域业务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有利于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持续健康的发展。
制定和出台的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普及,信息化成为了医改的重要支撑。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近年来,卫生部启动了一系列卫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试点和信息标准的研制,取得了包括《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1.0版)》和《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成果,极大地推动了中医电子病历研发,改变了中医医院现有医疗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构建、应用系统集成、运行维护模式、信息安全保障等实现方式,开展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和规范制定,是实现信息资源整合、系统互联互通、数据交换与业务协同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由于新医改政策的出台,信息技术的发展,业务需求的变化,原《规范》内容不完整,功能欠完善,中医药特色不强,在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方面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变化的要求。《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方案把《规范)》修订项目正式列为为中医药临床基本信息标准项目(XBZ―001)重要任务,积极开展《规范》的修订工作。
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规范》修订符合应用需求、适应医改形势、突出中医药特色,规范修订把握国际信息技术管理的发展趋势,结合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充分贯彻、落实和体现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现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有关中医医院管理的规范、办法、指南,广泛进行调研,充分进行论证,在全国公开征求意见,并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严格规范审定,正式颁发了《建设规范》和《功能规范》。
基本规范第一次系统的提出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原则、组织、管理、运行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有关基础设施、应用开发、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设计、开发、应用、运维等要求,突出了中医药特色,明确和完善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指导性,是中医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指导和依据。
基本规范颁发的意义
随着卫生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单纯的财务管理、临床信息系统转为“以病人为中心、以医院服务为主体、以中医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医医院在整体实力、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信息化基础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和地域差异。基本规范整合多重标准、融合多方需求,综合考虑全国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实际,紧密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为各级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适应新形势的建设航标,为统一规范和推进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和制度保证。
基本规范作为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指导和规范性文件,将成为确保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不缺位、不滞后、同步推进的重要举措,是卫生部颁发的《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和《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征求意见稿)》的重要补充。两套规范各有侧重点,又紧密关联,不仅具有中医药特色、适用于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也适用于综合性医院,是卫生信息标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套规范的颁发,有利于在新医改形式下规范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帮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利于推进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规范化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明确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更好地引导中医医院落实建立信息化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化工作和促进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实现各级中医药行政主管部门对中医医院的电子监管。
基本规范内容解析
基本规范遵循现有的国家标准以及相关的国际标准,初步建立起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和中医医院信息系统服务管理规范,规范中医医院应用系统基本功能要求,构建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为提升中医医院信息系统的整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今后开展和实施中医医院信息服务的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打下了基础,也为指导建立我国医院信息平台的认证管理规范和技术测试标准奠定基础。
1.《建设规范》内容解析
《建设规范》立足我国国情、确立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基础框架,明确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管理相关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制定了信息化建设组织、实施、运行、维护、安全的规范要求,以及基础设施与应用系统的基本要求,从管理与技术层面规范了保障信息安全的措施。
《建设规范》侧重于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的人、财、物、机制以及系统运行、维护层面的管理规范,并兼顾了对应用系统的基本要求,不涉及医院信息系统技术层面的设计与平台建设。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管理体系建设在先进理念和技术方法上紧紧与新医改形势、卫生信息发展趋势以及国际信息技术发展相联系,做到了借鉴、吸收、整合、为我所用,符合中医医院管理理念、业务流程、思维模式和市场环境。
2.《功能规范》内容解析
《功能规范》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分为基本分系统和推荐分系统,基本分系统功能分为基本和推荐两个等级。基本分系统是必需建设的系统;推荐分系统是可选择建设的系统。基本分系统功能分为基本和推荐两个等级。基本功能是指分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推荐功能是指目前可以暂不具备,但在下一步发展中应当重点扩展的功能。同时,《功能规范》明确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各分系统与功能点的划分不是固定的,可根据业务需求和业务流程进行分类和组合,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功能根据业务发展和实际应用的变化,需要不断补充和完善,鼓励建设新系统,增加新功能。
《功能规范》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分类为基础功能与医院信息集成平台、临床服务部分(26个分系统)和医院管理部分(17个分系统)三个部分,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基本功能规范首次成为规范的内容,它规范了临床服务和医院管理各分系统之间、院内信息系统和院外第三方业务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的共享平台基本功能。临床服务部分中,中医电子病历、中医临床研究分析、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医辅助诊疗、中医特殊治疗管理等5个分系统极具中医药特色。档案管理、医院网站、协同办公、客户关系管理等分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也是首次进入医院管理部分。
基本规范的特点
基本规范全面贯彻新医改的政策,紧跟卫生信息和信息技术发展新的形势,要求中医医院积极开展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全面完善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规范,重点强调相关规范、标准应用和落实,提出了保障系统安全运行规范要求,旨在实现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规范管理的理念。具有以下五个显著特点:
1.系统的构建了基本规范
《建设规范》涵盖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从组织管理、机构人员、规划实施、基础设施、应用系统、运行维护、信息安全等各个方面,系统全面的提出了整个过程的规范要求,基本建立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服务管理规范,《功能规范》对中医医院常用45个应用系统功能进行全面规范,对各级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
2.贯穿“实用、共享”的理念
基本规范强调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系统集成、互联互通、实用高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代管理和信息技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服务流程,预防和减少医疗差错,控制和降低医疗成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两套规范严格遵循卫生部已颁发的规范与指南,《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V1.0)》是对整个医院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技术设计和规范指南,侧重于医院信息系统中各主要业务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不涉及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内部功能,基本规范侧重于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的人、财、物、机制以及系统运行、维护层面的管理规范,兼顾了对应用系统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功能规范要求,兼容了《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规范要求,增加大量中医药特色功能,不涉及医院信息系统技术层面的设计与平台建设。
3. 突出中医药特色功能
在保证信息技术先进、高效的同时,《功能规范》充分体现尊重、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的功能,在临床、管理各分系统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服务的内涵,努力实现中医专病专科、中医护理、中药饮片、中医适宜技术以及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功能,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而且特别增加了中医特色分系统的功能规范,为传承创新中医药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4. 提炼建设经验具有指导意义
基本规范制定项目组的主要人员来源于基层中医医院,在制定过程中,项目组对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中医医院进行了广泛调研,多次论证,而且在全国公开征求意见,全面吸收和提炼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实际经验,因此基本规范在中医医院信息化工作在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安全、服务以及系统功能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将会有效推进中医医院信息化全面、高效、规范的开展。
贯彻执行中的三点思考
1.基本规范需要不断完善与扩充
基本规范是一项标准性、规范性和实用性要求较高的工作,也是一项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工作。随着全社会对医疗需要的不断变化,随着中医医院现代化管理和中医临床诊疗业务技术的不断发展,基本规范还应在今后的应用中不断地充实与完善。基本规范是众量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规范构成要求的有机整体,给出的是更多的是原则性的、共性的规范要求,需要各级中医药行政主管部门和中医药医疗机构根据基本规范的要求进行进一步细化,如在分系统功能、组织管理、规划设计、实施验收、安全管理、运行维护等方面制定相关的更具操作性的规范要求,如:制度、职责、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满足各级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2. 重视基本规范的宣传与落实
两套规范办法实施以后,各地应高度重视基本规范的学习宣传,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学习宣传计划,积极调动各方面力量,有秩序、有效率地开展学习宣传,加强对中医医院信息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确保基本规范的正确适用,要深刻领会基本规范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基本规范的基本原则,熟练掌握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增强规范标准意识,提高信息管理能力。
【关键词】云计算;区域医疗卫生云;社区医疗卫生云;信息共享
1.引言
我国医疗信息化已经进入区域医疗发展阶段,区域医疗信息化正在使用云计算技术作为支撑。区域医疗将承担一定范围内的医疗机构的健康信息和医疗信息的数据交换和数据集成,用来支持医疗保障系统、健康保健业务管理、疾病控制、双向转诊和远程医疗等业务。因此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需要具有支持大规模计算的基础架构,包括服务器和存储等资源,并且具有支持多医疗机构同时使用,业务需求量大,业务复杂度高,数据量大的能力。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云计算平台成为医疗信息化最好的选择。
2.云计算技术概述
2.1 云计算定义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的方法。它统一管理大量的物理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虚拟化,形成一个巨大的虚拟化资源池。云是一类并行和分布式的系统,这些系统由一系列互联的虚拟计算机组成。这些虚拟计算机是基于服务级别协议(供应者和消费者之间协商确定)被动态部署的,并且作为一个或多个统一的计算资源而存在。云计算可以按照用户对资源和计算能力的需求动态部署虚拟资源,而不受物理资源的限制。用户所有基于云的计算和应用工作在虚拟化的资源上,不需要关心这些资源部署在哪些物理资源上,用户可以方便地变更对计算资源的需求。
2.2 云计算的特点
1)虚拟化技术:这是云计算最强调的特点,包括资源虚拟化和应用虚拟化。每一个应用部署的环境和物理平台是没有关系的。通过虚拟平台进行管理达到对应用进行扩展、迁移、备份,操作均通过虚拟化层次完成。2)动态可扩展:通过动态扩展虚拟化的层次达到对应用进行扩展的目的。可以实时将服务器加入到现有的服务器机群中,增加“云”的计算能力。3)按需部署:用户运行不同的应用需要不同的资源和计算能力。云计算平台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部署资源和计算能力。4)高灵活性:现在大部分的软件和硬件都对虚拟化有一定支持,各种IT资源,例如,软件、硬件、操作系统、存储网络等通过虚拟化,放在云计算虚拟资源池中进行统一管理。同时,能够兼容不同硬件厂商的产品,兼容低配置机器和外设而获得高性能计算。5)高可靠性:虚拟化技术使得用户的应用和计算分布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上面,即使单点服务器崩溃,仍然可以通过动态扩展功能部署新的服务器作为资源和计算能力添加进来,保证应用和计算的正常运转。6)高性价比:云计算采用虚拟资源池的方法管理所有资源,对物理资源的要求较低。可以使用廉价的PC组成云,而计算性能却可超过大型主机。
3.区域医疗卫生云设想
多个社区医疗卫生云通过网络与区域医疗卫生云相连,区域医疗卫生云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向区域内医疗机构提供信息技术与资源共享服务。
3.1 医疗云运维方式
运营模式采用SaaS方式,服务内容为跨机构医疗信息交换服务和医疗信息服务,收费对象为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收费方式可按实际交易收费,建设规模至少为省或市。社区医疗卫生云运营模式采用SaaS方式,服务内容为社区HIS和公共卫生应用,收费对象为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收费方式可按医院收年租费,建设规模至少为区或县。
3.2 区域医疗卫生云架构(如图1)
3.3 社区医疗卫生云服务
提供商业在线服务供用户选择,客户按自身需求多项选择,服务包括以下几种:
3.3.1 基本医疗
包括其一基本功能:挂号、门诊收费、医生工作站、药房药库、医技管理、住院医生工作站、住院护士工作站、病案管理医疗保险接口;其二可选功能:家庭病房、社区护理、双向转诊和院长查询等。
3.3.2 个人健康管理
包括其一基本功能:个人健康服务门户和短信服务接口;其二可选功能为移动个人健康服务。
3.3.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包括其一基本功能: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预防接种管理、传染病管理、慢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和精神疾病管理;其二可选功能:社区残疾康复管理、计生服务和公共事件管理。
3.3.4 社区管理
包括其一基本功能:社区业务管理、社区绩效管理、社区卫生报表系统和财务物资药品监管;其二可选功能:可选功能为GIS展现。
3.3.5 CDC接口(国家传染病直报系统、国家儿童免疫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3.4 社区医疗卫生云的商务环境
包括服务运营者、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消费者。
3.4.1 服务运营者:负责社区卫生云的运营管理,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其他医疗卫生运营商。
3.4.2 服务提供者:社区医疗卫生云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例如IBM。
3.4.3 服务消费者:是使用社区医疗卫生云的单位,可以是租用的方式,也可是云建设单位;消费者包括市/区/县卫生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镇卫生院/所。
3.5 社区医疗卫生云的架构(如图2)
3.6 关键技术
3.6.1 社区医疗卫生云涉及的技术
包括大型系统的设计运行经验;多租户技术:实现集中化运营不同环境下医疗机构系统的隔离;流程引擎:满足业务流程的灵活性及差异性;报表平台:满足不同业务管理的灵活性及差异性;业务规则引擎:满足业务规则的灵活性及差异性。
3.6.2 区域医疗卫生云涉及的技术
包括EMPI、HIE、EHR信息服务;多种资源共享模式:不同粒度的共享模式运用于不同规模的租户或医院;通过共享软硬件以及人力资源降低成本;对已有应用透明;完整的生命周期管理。
3.6.3 多用户数据库服务平台
对于应用开发人员完全透明,数据库应用开发方式跟使用普通的数据库相同;最大程度的简化系统管理人员的工作,只需一些简单的配置;租户通过网络自助界面快速获得所需的软件服务,如MT Dbaas。
3.6.4 大规模租户技术
将提供多种多样的数据库资源共享模式和SLA/QoS选项,最大化资源利用率以优化成本;完整的管理和监控能力,包括资源池、租户及应用的生命周期;弹性的架构高可用性,对于大规模租户的支持以及快速的扩容能力;高度的透明性极大地减少了开发新应用和迁移已有应用的难度和工作量。
3.6.5 流程引擎
流程管理可以实现业务操作的流程规范化和自动化,满足业务的灵活性和安全性要求并提高运行效率;实现健康档案管理与业务流转的结合,文档随业务处理的环节流转,处理完毕后自动归档,并长期保存,以满足合规性要求;可以对业务操作流程的历史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得到业务绩效考核指标,方便调节和优化业务运营;图形化的流程开发和监控工具,图形化的表单设计器,例如Filenet。
3.6.6 报表平台
满足医疗机构管理灵活性和差异性要求,统一平台SOA架构,一个产品提供所有BI的服务,共享式的单一元数据,单一安全性,集中布置、配置,集中管理,例如Congnos。
3.6.7 规则引擎
实现业务规则灵化,中间件平台化和服务化,便于应用的的升级换代。
4.总结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管理方便、投资灵活、易扩展,对基层医疗单位技术人员要求低,适合我国当前卫生信息发展情况以及正在进行的医疗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云计算的优势,及时跟踪云计算的发展,开发云环境下医疗卫生信息化软件以及创新服务模式,迅速构建以国家为主导、各省级为主要区域平台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对提升我国医疗系统信息化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实现为群众提供安全、高效、便捷、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IMB医疗云设想.
下面,着重论述我院信息管理网络的运作及其功能体现。
一、系统运行环境
网络运行环境:Netware3.12
硬件配置:各工作站为联想双子新星,16M显存,1.7G硬盘,STARAR-2400打印机(挂号处配备HT-STARAR970),操作系统为DOS6.22,支持直接写屏的汉字系统UCDOS。网络结构为星型拓扑网,10M传输介质,双服务器HP266/128M内存/4.3G双硬盘镜像工作。监控工作站配有光刻机,可对数据进行永久保存。
二、系统特点
㈠新陈代谢
医院在发展过程中,要积累大量的历史数据和资料,其基本数据对医院而言是一笔有形的资产,为医院管理、技术改造及医院的持久发展等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因此,我院充分考虑到数据管理、积累与网络运行效率等问题,采用了“新陈代谢”的运作方式,系统自动将当前失效的数据另行存储,并可随时进行检索、查询,以保持当前信息的高度精炼,保证系统运行的最高效率。
㈡可操作性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用户界面上,系统充分运用了“窗口”和“系统菜单”,并完全支持鼠标操作,系统提供了特殊的汉字输入方式——四角数码输入,实现了小键盘的药品、医嘱的录入,其输入方式简便易学,速度快,并单手操作,符合手工书写工作方式。系统还提供拼音、五笔等输入方式。所有的收费项目和药品名称的编码均由系统自动编制,保证了编码的规范与准确。
㈢安全性
主服务器双硬盘镜像工作,备用服务器对主服务器数据自动进行即时备份,并在主服务器因故停机时自动切换。
操作员拥有各自的口令与权限,操作员在操作权限内使用本科系统,操作员口令双重设置,并允许自行修改,以保证其加密性。系统对操作员每次进入均留有“指纹”备份。
㈣可维护性
系统具有完整的“日志”功能,记录操作员最近1999条的操作内容,监控站随时可跟踪各工作站操作。同时,维护人员拥有详细的技术文档以备维护。维护人员可通过软件强制使指定的工作站自动退网。
㈤可扩充性
考虑到实际工作需要,对各工作站的定义,如收费分类、科室分类等,系统使用了配置文件。如要扩充病区或增加、改变收费分类只要修改配置文件。系统未对最多允许操作的病区数目作出限制,但考虑到DOS系统的极限,系统最多可处理32个病区,每个病区的床位不超过99张。系统对一个病区若干单独核算的小科具有特殊处理能力。
㈥容错性
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提示信息,对操作员的操作给予指导。对于操作人员的误操作,给予纠正机会。使用了系统级的错误处理机制,在系统发生错误时,自动保存错误现场,并对操作员给予详细的指导。
三、系统基本功能介绍
本系统根据医院机构可分为门诊管理系统、住院管理系统、药库管理系统、监控管理系统四大模块。
㈠门诊管理系统
门诊收费系统是以门诊病人收费为核心的。通过门诊收费站录入处方,实现门诊病人收费的电算化,规范收费标准,杜绝滥收、漏收,实现门诊病人收费结算的即时、快速,划价与收费的一体化,并且在收费打印发票的同时,药房即时打印出“电脑处方”,提前备药,大大减免了病人来回划价和排队等候之苦,缩短了就诊时间。“电脑处方”显示药品单价,以便监督。
1、门诊挂号系统
录入、查询病人的基本信息,自动产生唯一的“门诊就诊号”,并打印门诊病历卡。同时系统语音提示病人就诊科室。系统各类统计报表均符合卫生系统财务制度要求。
2、门诊收费系统
操作员输入处方或检查单上的“门诊就诊号”可自动调用挂号病人的姓名,加快了处方录入的速度,实现了划价、收费同窗口。各种收费(中西药费、检查费等)根据系统设定的ID码分类,实行一次开票自动分流。提供自动“语音提示”功能,实现“唱收唱付”
系统实现处方内容的完整录入(包括药名、规格剂量、用量用法、医生签名等)。同时,还具备缺药提醒等功能。为提高输入速度,系统采用“简码”输入功能,常用药品只需敲击一两个键即可输入一个药品名称,从而大大缩短病人候药时间。
在网络出现服务器或主干路故障后不能及时修复的情况下,单机可正常划价——收费,不影响病人的正常就诊。完全解决因网络暂时瘫痪而导致医院正常工作混乱的情形。
系统各类统计报表均符合卫生系统财务制度要求。
3、中西药房管理系统
在门诊收费处打印出发票的同时,药房窗口打印出“电脑处方”,根据电脑处方提前备好药,减少病人的等候时间。
系统的基本功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⑴查询处方、药品库存、缺药、药品情况;
⑵自定义药品上下限量、协定处方、贵重药标志;
⑶查询、打印库存盘点报表;
⑷二级库、柜 组药品发放;
⑸药品报损:打印药品报损报表;
⑹药费日报、贵重药日报、月药费汇总、领药单;
系统具有设置打印机站数的功能,任意设置每台打印站的管理范围,合理分配工作量。
中药房管理系统功能基本上与西药房一致,但具备打印病区药品摆药单的功能。病区输入的中药传送到中药房,中药房打印站分科室分病人打印,完全根据下传信息选择打印。
门诊药房药品管理的独到之处在于药品分组管理机制的实行。药品从药库发送到西药房、中药房的二级库,而每个工作站(即柜组——独立核算)的药品数量由二级库房合理发放。
㈡住院管理系统
住院管理系统是以住院病人医嘱处理为核心,通过病区护士工作站录入医嘱,实现住院病人收费的电算化,规范收费标准,杜绝滥收、漏收,实现住院病人收费结算的即时、快速。可以动态的跟踪查询住院病人的费用使用情况,提供住院病人收费数据的长期储存和查询功能;通过对住院病人医嘱的录入,实现医嘱打印、自动记帐、自动催款。
1、医嘱处理系统
当病区接收到新病人的基本信息后,病区护士随时将长期和临时医嘱录入电脑,电脑则按医嘱性质、功能、走向自动完成记帐、统药,打印输出符合《江苏省病历书写规范》的医嘱单,以及各种治疗卡、饮食卡、输液卡等。
系统基本功能介绍如下:
⑴系统可动态反映病人的费用情况,随时打印催款单;
⑵系统提供快捷高效的医嘱处理能力,特有的“组套”医嘱输入方式,可极大提高医嘱的录入效率与准确率;
⑶系统具有缺药提醒功能,解决了因缺药而引起的医嘱调整处理功能;
⑷系统方便灵活的医嘱校对功能,自动判断长期或临时医嘱,对医嘱次序进行任意调整,具有完善的错误处理功能;
⑸具有常规和特殊处理的能力,如“出院带药”、“手术医嘱暂停”、“输氧”医嘱处理,各种“皮试”情况的提示、“整理医嘱”、根据医嘱的用法进行长期记帐等;
⑹转科处理,在病人转科时,病区停止其全部长期医嘱并自动将其原始医嘱转至相应科室;产科处理,系统提供新生儿登记,对双胞胎、三胞胎等特殊情况的处理能力;
⑺数据可进行自动核对,方便的热键设置,代码可选录入(拼音、五笔、四角数码等),以及编码快速查询。
2、住院收费系统
系统一切功能皆以住院部实际需求为基准,使电脑化流程更为流畅,尽量减轻医务人员负荷。
系统基本功能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⑴入院病人基本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功能,将新病人安排到指定病区,病区即时接收新病人信息;
⑵出院病人结算,打印出院病人结算,打印出院病人结算清单与发票;
⑶查询打印各病区的催款单;
⑷查询住院病人信息;
⑸住院病人“中间结算”;
⑹全院收费情况的统计汇总;
⑺自动复核中心药房药品发出金额与病区药品记帐金额是否相符;
⑻各种统计报表符合卫生系统财务制度要求;
3、病区药房管理系统
基本功能:
⑴打印病区传送的药品,口服药、针剂、品分开打印(有汇总和摆药方式两种);
⑵库存药品盘点功能;
⑶可根据药品“库存下限”,打印领药单;
⑷每日发出药品的统计功能;
⑸对某些不便拆零的贵重药品,允许中心药房定义“协定数”(病区输入时,只能按协定数的倍数输入);
⑹打印贵重药品的每日库存表;
⑺具有药房药品盘库功能、报损功能;
4、手术室管理系统
基本功能:
⑴各病区手术病人手术情况登记;
⑵手术费用记帐、查询;
⑶手术用药统计、传药房;
⑷收费情况统计汇总;
⑸手术病人麻醉情况管理,生成麻醉手术工作的各种统计报表;
㈢药库管理系统
药库管理系统是对医院药品进行管理,并分为西药库管理系统、中药库管理系统和制剂库管理系统。
1、中、西药库管理系统
全院西药价格均由西药库控制,保证价格的准确一致。其主要功能如下:
⑴入库管理,增加库存量,允许在入库时登记新药,新药入库时可输入药品“说明书”,打印入库单;新药的输入编码由电脑自动生成,保证编码的规范与准确。
⑵出库管理,打印出库单,库存减少,发往药房库存相应增加,做到药库、药房物流和货币流并行;
⑶药库可在药库站查询各药房药品库存情况,并对药房进行“主动出库”;
⑷调价管理,对药品的批发价、零售价进行调整,各药房的药价同时调整,没有时间差;
⑸对各种药品可预设“库存下限”,库存不足时及时报警,打印采购清单;
⑹可对库存药品进行定期、不定期盘点,并打印盘点表。
2、制剂库管理系统
对本院自制制剂管理,基本功能同中西药库,但其具备对科室发药的功能。用量较大的自制药品如大输液等,在药房站统计汇总后传送到制剂库,并打印出各科药品品种数量明细,供各科领发。
(四)监控管理系统
1、财务查询;
⑴对收费项目的增加、调价进行维护;
⑵对收费分类进行维护;
⑶全院收费情况的查询;
⑷药品入库、出库、调价情况的跟踪查询;
2、院长查询
⑴全院工作情况的动态显示;
⑵全院收费情况的动态查询;
⑶公告信息的;
3、系统维护
⑴对操作员的权限进行维护;
⑵对工作站的配置进行维护;
⑶出错信息的维护;
四、网络化带来的变化
电脑网络化管理使我院工作模式发生了较大改变,工作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改善。
1、门诊收费系统是以病人收费为核心,实现划价、收费同窗服务;住院病人所有医嘱由各护士工作站操作员输入,各种费用自动划价自动记帐,从而把药剂、护理和财务人员从传统的手工抄方、划价、记帐等繁琐的手工作坊式的劳动中解放出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2、院长监控系统使院领导了解全院业务运作的“实时”情况,为调整全院运行状态提供了科学可靠的理论数据。
3、院内数据信息交流实现无纸传输,取消了各类记帐凭证,杜绝错帐、漏帐、人情帐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