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外包合同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1 物流外包合同
物流外包合同是一份由交易各方达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其中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承诺在一定的条件(如数量、质量、价格、送达时间、采购时间等)下向物流服务需求方(通常理解为制造和销售企业)提供物流服务,而物流服务需求方根据合同的规定(包括合同的激励因素和惩罚因素)向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支付一定数量的报酬或其他商品或服务。物流业务涉及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订单处理、生产计划、采购、客户服务、配送等活动。根据外包的业务范围,可以签订一份主合同,再分别签订具体的子合同,,形成一个合同体系[1]。HP、IBM等跨国企业在外包物流时,至少会要求物流服务提供商与其签署两份文件:一般条款和工作范围。一般性条款规定一些非操作性的法律问题,如赔偿、保险、不可抗力、保密、解约等;工作范围则对服务细节进行具体描述,如运输方式、交货期限、仓储方式、考核标准等。
1.2 物流外包合同风险
企业物流外包的目的是建立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战略同盟关系。这是一种基于相互信任,通过彼此间的信息沟通实现风险共担和利润共享的一种企业合作关系。双方通过精诚合作所产生的利润比各自独立运作所产生的利润更大,可以说这是一种1+1>2的对策[2]。但是,如果合同不完善,不能通过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力、义务,那么,就无法有效地约束当事双方的行为,结果双方都会为单方面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对方的利益。例如第三方物流企业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来处理每一个环节;第三方物流公司不按客户要求来完成物流业务;为了大客户的业务而放弃小客户的业务或推掉小客户的业务;泄露对方的商业信息等。合同不完善最周会导致物流外包的失败。Barthelemy(2003)调查分析了近百家企业外包案例后,发现有近69%的企业物流外包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合同管理不当[3]。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显示,2001年实施物流外包的企业92%遇到合同纠纷,其中20%的企业遭受到合同纠纷5起以上。
2.物流外包工程的合同风险分析
2.1 社会环境风险因素
从社会环境的角度看,物流外包工程风险可以分为政治风险、经济风险、不可抗力风险[4]。经济风险主要是指经济社会中出现的物价非正常上涨的风险、金融风险;政治风险主要是指地方保护主义、行业保护主义、异域歧视政策、差别政策所带来的风险;不可抗力和自然环境风险是指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不可预见、不可抗衡的自然灾害(地震、台风、洪水等)。这些风险都会导致不能按照合同条款来执行。
2.2 信用机制不完善,合同信息泄露
企业在将物流业务外包的同时,也不得不将公司经营的相关信息告知第三方物流公司。但是,第三方物流公司并非只为一家企业提供物流外包服务,在掌握了众多客户的信息资源后,物流公司有可能会把有价值的信息透露给企业的竞争对手,企业商业机密的丧失会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失掉先机,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巨大风险。例如,企业在与物流公司签订外包合同时,必须告诉对方本年度的销售额,另外也要向对方提供需要送货的客户信息如客户名称、送货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等。这些商业机密一旦被不良物流服务商卖给竞争对手,则客户可能被挖走,或者企业被迫要降价或采取其他的方法才能留住客户。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违约后并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也没有相关信用档案。违约的低成本导致很多中小物流企业服务意识薄弱,在签约前做出很多空头支票,一个地方的客户骗过来了,换个地方照样开业,又用同样的手段对付新客户。
2.3 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
合同管理人员素质是导致合同管理风险的重要因素,主要涉及人员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因素。知识结构因素是合同管理人员由于知识结构单一或对经济社会变化的敏锐性不想,缺乏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政策和法律法规等的准确分析、预测,造成合同在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能力水平因素是合同管理人员未能发现合同中条款不合理的风险;发现问题,但未提出合理性改进意见的风险;起草合同人员未采纳合同审核人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的风险等,致使合理管理过程中的存在风险。
2.4 合同管理过程风险
企业在合同管理的每一个过程中都存在风险。但常见的合同风险因素主要有合同审核风险、合同的正式签署风险、合同履行风险、合同纠纷处理不当风险。
2.4.1 合同审核风险是在合同审核过程中没有风险或纠正合同不当内容和条款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合同审核人员因专业素质或工作态度的原因未能发现合同文本中的内容和条款不当的风险;虽然发现了问题但未提出恰当的修订意见的风险;合同起草人员没有充分考虑合同审核人员提出的改进意见或建议,导致合同中的不当内容和条款未被纠正等。
2.4.2 合同正式签署风险是指正式签署合同过程中存在不当行为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为:合同文本不合理,超越权限签订合同等。合同条款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合同条款存在不合理、不完整、不严密;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等方面。
2.4.3 合同履行过程中风险是指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为违约风险,即本企业或对方没有恰当地履行合同中约定的义务。
2.4.4 合同纠纷处理不当的风险是指在处理合同纠纷过程存在不当行为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包括:物流服务购买方及供应方未及时向相关领导报告合同纠纷和拟采取的对策;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纠纷的扩大和发展;未与对方有效协商合同纠纷解决办法,或合同纠纷解决办法未得到授权批准;未收集充分的对方违约行为的证据,导致本企业在纠正处理过程中处于举证不力的低位;未按照合同约定追究对方的违约的责任等。
3.合同风险的防范管理
3.1 完善物流外包合同条款,明确分工,同时建立激励机制
企业可以与物流服务商签订两份协议,一份为一般性条款,规定一些非操作性的法律问题,如保险、保密、赔偿、不可抗力、解约等法律问题的内容;另一份为工作范围,尽可能明确具体内容,可操作性要强,避免产生歧义的条款,内容要明确具体,合同中明确合同终止条款。如果协议中缺乏终止条款,双方合作关系在应该终止或变更时,无疑会为是否终止合作关系产生一系列的纠纷。
物流外包合作是基于分工基础上的合作,因而要求物流服务供应方和购买方和磋商合同时,必须对合作中各自的责任在合同中进行明确分工。从总的责任分工来说,物流服务购买方在程序和系统的设计方面起领导作用,而物流服务供应方则在执行这些活动时起领导作用。具体执行物流合作方案是,必须在明确合作各方的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合作目标制定完成各项任务的规则和要求,并按照供应商的绩效评估指标(质量考评指标,供应考评指标、经济考评指标、合作与服务指标)对工作绩效进行适时评估。当合作中出现问题时,就可以及时进行协商改进,避免事态的恶化和造成严重损失,从而防范合作风险。
同时,合同要建立激励机制,建立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设计完善的合同条款。也可以聘请专家参与谈判,建立合同跟踪管理制度,在合同执行前,执行的过程中及执行后对其进行跟踪,保持信息的顺畅。另外,签订合同需要双方反复的磋商,直到取得一致的意见,合同才告成立。所以待合同的主要条款确定后,双方可以选择先草签合同,等其他次要条款确定后,再正式签订合同。也可以选择在签订合同前先进行合同的试运作,时间长短根据合作业务的复杂程度而定,让服务商对企业的物流业务有一个了解熟悉的过程,然后再切换到正式合同来运行。
3.2 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是使合同双方增强互信、加强合作、确保合同签订和履行顺利进行的平台。为此,应建立并完善分级信用等级制度,对合同当事人的组织机构、经营现状、财务状况等情况进行信用评价,划分等级,建立合同对象的商业信用档案等,并纳入日常动态管理。在合同签订和履行的过程中,对于信用良好的单位可给予优先考虑,反之,则从严管理。
3.3 设置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及人员
物流服务购买方和供应方都应建立一支包括经营管理人员、合同管理人员、业务管理人员、法律顾问等在内的专业团队人员,负责合同的订立、签订、实施、控制。建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可以一定程度保障物流外包合同管理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因为每一位新人员参与外包合同管理都要经过一定的磨合期才能顺利开展工作,会破坏整个物流外包管理流程的连续性,专职的合同管理机构和队伍有利于企业快速积累物流外包管理经验,不利于企业积累物流外包合同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技巧。
物流外包合同涉及物流服务需求方及供应方、服务需求企业的客户、销售市场中的顾客,涉及物流活动中的运输、仓储、包装、加工、信息处理、配送、验收等各环节,过程长、环节多,因此要求合同管理人员必须有爱岗敬业、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水平,具备一定的合同谈判技巧和心里素质,熟悉业务,掌握合同的有关知识,熟练掌握与合同签订、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3.4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体系
合同流程管理一般是由合同调研、策划、谈判、拟定合同文本、审核、签订、履行、变更或转让、终止、存档的等环节构成。明确合同流程管理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确保每个环节有制度、有落实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实施对合同的全过程监督,就要在合同的准备阶段、签署阶段、履行阶段和履行后管理结算,制定专人进行监督,开展综合评价,以确保签约合同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合同表示真实、条款完备、表示规范、签订手续和形式完备,能有效防范于控制合同管理风险,实现合同流程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3.5 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
企业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合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双方经常进行信息交流,通过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系。信息化管理体系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单位内部局域网实现各单位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全面掌握合同管理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推广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执行力差、管理人为因素大的问题,能够有效实现过程管理控制,适时反映合同管理状况,最终达到对合同管理过程加以控制的目的。
4.结语
物流外包合同是物流外包管理中的重要,也是防范物流外包风险的主要杠杆。物流外包合同管理是物流外包管理的主要内容,它贯穿于整个物流外包过程,物流外包中的成本控制、风险控制、服务质量控制都可以通过合同管理来完成。物流外包合同管理的目的是充分体现物流需求企业对物流服务的要求,并使物流服务外包商能完全理解这些要求,从而能帮助企业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率与有效益的流动和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提高企业客户的满意度。加强物流外包合同管理,规范并完善物流合同,实时监督物流外包合同的实施,能有效控制物流外包项目的质量、交货期、成本,规避风险,减少纠纷,保证按期、按量、按质地完成物流任务。
参考文献
[1]怀劲柔,崔南方.企业物流外包战略中的合同管理问题研究[J].物流技术,2006(1)::5-7.
[2]戴艳玲.物流外包风险防范探析[J].经济师,2010(3).
[3]Barthelemy,J.The Seven Deadly Sins of Outsoucing[J].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2003,17(2).
[4]敬春菊.物流地产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
关键词:保温系统施工墙体裂缝
中图分类号:TE867文献标识码: A
外保温施工过程中,多数施工单位对其施工技术掌握不够,节点部位处理不当、保温板虚贴、锚固件安装不到位、耐碱网格布及材料配比使用不当、面层厚度薄遍厚不均匀、或者有偷工减料的现象等等,这些施工质量隐患都会导致外保温系统面层开裂。如何加强外保温系统施工质量?如何才能有效得控制外保温墙面裂缝、渗水等质量隐患?这是外保温系统材料厂家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都共同关系的话题。
作为国内著名的主要从事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等方面科学研究和开发公司――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这几年已将外保温系统材料应用到市场当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总结的一套加强施工质量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以便共同学习。
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作为外保温系统的材料厂家,将材料应用到市场当中,采取直接供材加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和包工包料这两种方式。在加强外保温系统施工质量管理方面本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关。
一、把好外保温系统材料检测关
外保温系统寿命25年,而实际应用到市场上才短短几年时间,那么材料的性能好坏,是决定外保温系统寿命的一大因素。我院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具有江苏省建设厅颁发的推广证书,并且整个外墙外保温系统由苏州市建设局见证取样,送上海市检测中心对其外保温系统的整体耐候性、粘接强度、抗风压荷载等大型试验作了全面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甚至超过现行的JGJ144-2004《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及JG149-2003《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规定。鉴于目前外保温市场混乱,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现象比较突出;许多厂家连外保温系统耐候性等大型试验都未做,又怎么承诺这种产品能达到25年寿命呢?再加上这些外保温厂家无实际施工经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又如何保证呢?所以,把好外保温系统材料检测关是质量管理的第一个环节。
二、把好提供技术指导人员的素质关
派往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人员作为本院外保温材料研究助理人员,对外保温系统材料性能有着丰富的经验,通过他们的专业知识,能对施工单位的一些不规范的操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技术人员不但要知道怎么做,更要知道这个节点这样做是否合理,当方案变更后,要知道这个方案存在哪些优缺点,如何改进,以利于外保温施工顺利进行。这样才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更全面的技术指导服务。
三、把好施工质量的事中控制关
对于素质较差的施工单位,厂家的技术指导人员工作将变得非常艰难。施工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将工程质量视为儿戏,一味的偷工减料。而监理、甲方目前对外保温的认识还不够,都以为现场反正有厂家技术员全程把关,也就容易忽略质量监督。所以每周一次的监理例会,技术指导人员都准时参加,在例会上,技术指导人员可如实将现场外保温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向监理、甲方汇报。技术指导人员先口头对施工单位提出整改,如不整改,再写书面联系单,及时取证,拍照,并抄送监理、甲方。这种情况下监理工程师通常会针对外保温质量召开专题会来解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控制质量,会比厂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更有效果。
四、严把包工包料项目经理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关
项目经理是外保温分包工程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其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的强弱对一个项目的实施起着重要作用。在质量管理、材料管理、人员管理等等方面必须具备整体协调和全局观念。所有项目经理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和考核,并取得国家认可的项目经理证书人员方可担任。
为保证外保温系统的施工质量,项目经理在质量保证体系通过PDCA的循环原理,实施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来达到质量管理或质量控制,对于质量检查所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或质量不合格,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纠正。真正做到上道工序验收合格才允许下道工序的施工。
五、严把外保温系统施工劳务分包方的质量管理关
认证中心对区政府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外部审核。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外部审核共有3名审核专家,借调8名内审员参加,审核成员单位16个。从本次审核情况看,各单位高度重视,大部分单位分管负责人能到会接受审核,内审员认真负责,对环境因素及重要环境因素进行了认真识别和评价,收集了适用的法律法规,按照要求对重要环境因素实施了控制和监测测量,确保了区政府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区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得到较好实现。
本次外部审核体系运行情况较好的单位有:区农业局、区安全监管局、区城市规划建设局、夏庄街道办事处、惜福镇街道办事处。
二、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环境因素辨识不够全面,描述不够准确,排序比较凌乱,缺乏条理性。环境因素的描述要具体、准确,既要描述活动/服务,又要将对水、气、声、渣以及能源资源的耗用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精准的描述,以便于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不能泛泛而论。
(二)对环境因素及与环境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更新不够及时。环境因素辨识是动态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控制,应该较前有所变化,如有消除的、降级的、新增的等,从提供的环境因素清单难以判断体系运行的绩效。
(三)对环境因素、环境重要因素没有重新识别,环境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没有结合年度工作任务重新制定,而只更改一下时间,曝露出部分单位走过场、负责人把关不严的问题。
(四)提供的《环境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中目标、指标量化程度不够,管理方案资金预算不明确。
(五)定期进行的环境检查虽有检查记录,但对发现的问题没有跟踪复查的相关证据。
(六)提供的演练资料里,没有对演练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的证据。
三、整改要求
(一)各成员单位要到区推进办领取各单位外审问题清单,根据外审中存在的问题,查找造成问题的原因,采取具体措施,对外审中存在的共性及个性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切实增强体系文件的可操作性,并将整改情况加盖单位公章后于4月5日前报区推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