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安全防范知识培训范文

安全防范知识培训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安全防范知识培训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安全防范知识培训

第1篇

农村信用社安全防范漏洞及解决对策

农村信用社安全防范漏洞及解决对策结合笔者在农村信用社保卫部门的工作经验,联系农村信用社在安全防范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和现状,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到,农村信用社实施安全防范管理工作中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一、农村信用社实施安全防范管理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1、思想观念存在差距。当前,部分农村信用社主任员工,对于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责任意识不强,思想认识存在误区甚至少数信用社领导和员工把安全防范工作片面地理解为安全防范工作就是保卫科(股)的事,与农村信用社网点关系不大,不属于农村信社网点职责范围的模糊认识,导致部分农村信用社网点安全防范工作未能全面开展,对辖内基层网点存在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还有部分基层网点负责人和员工重业务讲效益轻安全防范,对安全防范是例行公事,只要不出事,皆大欢喜,或者说起责任来,安全第一,忙起来则效益第一,置安全防范于可重可轻之间,疏于实际性的开展。基层网点本身各方面的工作和接洽也多而杂,加之人员素质和职业道德已参差不齐,安全防范工作常常受到其他工作和个人生活习惯的冲击,制约了基层网点安全防范工作的正常开展,工作不到位、不规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2、安全防范业务知识不精通。基层网点员工安全防范业务知识了解甚少,这是制约基层网点安全防范发展的瓶颈问题。安全防范工作既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又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不具备一定的安全防范知识,就很难开展安全防范。基层网点员工平时从事业务技能操作。为广大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平时也难以有时间和机会接受安全防范方面的培训,对一些必需的安全防范知识只能单纯地通过文件和制度来纸上谈兵,各网点虽然配备了一名兼顾安全员,但由于人事调动频繁,岗位不固定,也难以有心去钻研,难以独立开展安全防范工作,具体表现在:对安全防防范知识缺乏了解,了解的渠道也单一;理论少,实践演习(演练)更少;对安全防范设施的了解和操作不到位;对安全防范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3、宣传力度不足,监督力度不够。根据《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规定:“法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大,部分法人单位对安全防范工作不重视。再加上部分基层网点负责人和员工认为安全防范工作劳而无功,任务重而杂却无成绩可言,或认为责任重、专业性强而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担任兼职安全员来接手安全防范工作,从而导致基层网点安全防范工作达不到应有的力度。二、针对当前农村信用社安全防范工作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1、转变思想,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农村信用社要把案防检查与安全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县联社内控人员在例行检查时,除了对内勤和外勤岗检查外,同时还要进行安全防范检查,使基层网点的安全防范工作既能纳入有效地日常检查、季(年)考核和评优评先中来,全面推进农村信用社基层网点的安全防范工作深入开展。县联社保卫科对全辖内基层网点有在安全防范上履行着指导和监督检查职责,但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仅靠保卫科几名保卫专干还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基层网点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居地都有派出所、镇政府;对居地人员、社会环境较熟悉;周边邻居、单位可以联防……站在安全防范第一线的基层网点就在充分利用优势,调动一切力量,发挥群防群治,因地制宜的作用,减少安全防范中的失控漏管,要充分发挥对基层一线情况熟、底数清的优势,结合当地实际,把安全防范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和安排,在日常经营和管理中同时相应开展和安全防范工作。2、加强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对基层网点员工进行安全防范的业务培训,是提高基层网点安全防范中的人防的基础,保卫部门要有计划、分层次地加强对基层网点员工的安全防范业务培训,以提高员工的“人防”技能。在培训中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该学习必要的安全防范常识和法规;应该学习安全防范的三个预案操作程序。要将安全防范常识和操作程序上墙或成册进行宣传学习。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宣传工作作为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环节,基层网点要针对安全防范的经常性和集体性的特点,结合不同的安全防护期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案例和经验教训,结合工作和网点实际探讨安全防范工作的开展,努力形成培训“一个安全员,带动全网点的点面效应”,县联社还可以组织创建安全文明网点等活动,增强上下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加大对安全防范的检查、监督力度,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多次督促都不予以整改的网点,坚决依法依制进行处罚,并通过内刊、文件进行通报,促使其他类似单位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同时也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第2篇

1 当代赛马专业安全防范教育的状况

1.1 在赛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安全防范教育现状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在赛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安全防范教育的内容既丰富又全面,不仅仅有专门的课程还有关于赛马安全防范方面的书籍和讲义,其中涉及到专业知识包括:了解并掌握马的习性和特征;马匹人员(如马匹管理工作人员、专业骑手、初学骑马者)骑乘的安全注意事项;马匹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赛马赛事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等专业安全知识。这些不仅使学生们了解了马匹相关专业知识,同时也能使学生们能够在学习和实践操作中防范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其中,98.9%以上的学生拥有学校发放正规的赛马安全防范知识的书籍,73.7%以上的学生都参加过赛马安全防范知识的培训和集中学习。

1.2 在赛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安全防范教育的不足之处

(1)开展赛马专业安全防范教育主题活动较少,第二课堂教育作用发挥较少。各高校在组织学生学习赛马安全防范知识的同时,并没有广泛地在学生中开展赛马安全防范教育主题班会和专题讲座,从而不能使赛马安全防范知识覆盖面广,影响力大,使学生们不能够深刻认识和理解安全防范的意义及作用。其中,73.9%以上的学生都没能参加正规的赛马安全防范知识的主题讲座和主题班会。(2)学校考核赛马安全防范知识力度不够导致学生认真学习赛马安全防范知识的兴趣不浓厚。(3)各高校在培养赛马专业人才时大都分都注重赛马骑乘这一块,并没有全面地对学生组织过赛马安全防范知识的考核。导致大部分学生在思想上没能注重安全防范知识,只注重自己是否把马骑好了。其中,78%以上的学生感觉骑术学习重要于安全防范知识,38%的学生甚至对赛马安全知识毫无兴趣。

2 赛马专业安全防范教育的意义

2.1 学习赛马安全防范的目标与要求

根据相关研究证明,教育与学习是达到安全防范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因此通过学习让学生们知道赛马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将赛马安全防范的意识融合到今后实践操作过程中以及马房管理、骑术课程、马匹诊断和马匹护理的每个环节,使其今后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能够自觉地掌握并执行赛马安全防护的知识要领,为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保驾护航,同时也能为自己在赛马领域中稳定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学习赛马安全防范的要求不但是为了防止和减少赛马运动所带来的损伤及危害生命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处理自身和他人不规范的马匹操作事项,为自己和学习者提供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且也是为了正确骑乘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赛马安全防范在赛马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

赛马运动是以“马匹”为核心的人马合作共同运动的体育项目之一,马的品种繁多,性格各异,在各俱乐部和马场接触的马匹大多数是经过一定驯服的马匹,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们,但是马是比较敏感的动物,当它感到危险、不安和愤怒时,它们会将屁股朝向需要攻击的一方,用后腿攻击它想要攻击的目标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所以必须时刻记住站在马屁股后面是很危险的。在马房,如果操作不当或者疏忽大意,有可能使马感到不安和紧张,如果控制不好、对马理解不够,马可能会挣脱手上的缰绳攻击周围事物,给管理者自身和周围的人带来危险。对于骑乘者,马受到惊吓,可能会把人摔下马背,处理不当后果会更严重。在美国,一年内的赛马与马术意外事件就有近8万起,平均每天有220起。澳大利亚的一项调查结果也显示,在澳大利亚赛马和马术运动的危险性远远超过其他体育运动,这不仅仅说明发达国家赛马产业的兴盛,也证明了赛马与马术运动危险性的存在。因此,对于学习赛马专业或相关行业的学生而言,学习和掌握赛马安全防范知识对于学习赛马专业至关重要,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3 当代赛马专业安全防范教育的途径

3.1 理论课堂教学中穿插安全防范理念

在目前高校赛马专业课堂理论教学中应该合理穿插安全防范教育,使安全防范意识深入人心。例如,在马匹解剖生理学教学过程中,讲到神经细胞和神经调节系统时可以穿插讲解在骑马过程中马的神经系统处于何种状态,如何才能使马的神经系统调节达到最佳状态,强调这样会使骑马的人更加容易控制马匹,从而避免因为不了解马匹情绪导致发生的意外。在马匹诊断基础教学过程中,讲到马匹整体状况检查时可以穿插讲解如何辨别马匹是健康且精神状态良好,强调只能在马匹健康的情况下下才能骑马,同时使学生们避免在马匹不健康的情况下强行骑马使自己或者马匹受伤;在马匹护理学教学过程中,讲到被毛和皮肤的检查时可以穿插讲解如何正确抚摸马匹和整理马毛,强调这样会使我们更加了解马匹和亲近马匹,同时也使马匹对人类放松警惕。在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穿插安全防范知识,不仅使理论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提高趣味性,而且学生们也能够更多地理解赛马安全防范的内容与作用,做到时时、处处学习赛马安全防范知识。

3.2 马房实践教学课程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马房是学生接触马的第一课堂,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又可以使学生们熟悉马匹,在学习马匹管理、马房管理时,大部分学习时间都在马房里度过的,时刻都要与马打交道,因此马房是赛马安全防范教育的主要场所。在马房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加强加深安全防范教育更为有效和直接,如进入马房前一定要进行马房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包括马房日常安全管理规定、马匹使用安全规定、马具的正确操作和使用方法,马匹骑乘安全管理规定、马匹营养配给与喂饲安全规定等。马房中引起突发安全事故的原因很多,因此在马匹操作失控时应有相应的安全防范预案和正确的处理措施,这些在马房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都可以让学生们反复演练。安全防范措施使用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马的安全,也同时关系到人的安全,所以正确使用安全防范措施是赛马专业学习者的基本素养。因此将一些重要的安全防范知识放到马房中开展教学和考核,不仅 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老师和学生们的重视程度。

4 结束语

赛马安全防范教育是赛马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基础部分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它关系到人与马的共同安全,重视并掌握赛马安全防范知识需要学校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赛马安全防范教育不仅在赛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而且对推动整个赛马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铁权.现代赛马入门[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

[2] 王铁权.现代马业[M].大型资料.赛乘育马分会印发,2004:192.

第3篇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环境、家庭变迁等各类社会因素对中小学生造成的安全风险越来越高,中小学生面临各类事故、受到各种侵害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造成中小学生安全事故频发、受侵害不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减少中小学生安全事故、受侵害事件的发生,社会、学校、家庭要从多种途径着手,堵上各类安全防范的漏洞,消除安全隐患,编织起一张确保中小学生快乐生活、学习、成长的安全网,使中小学生的身心在平安的环境中得到健康发展。

为编织这样一张安全网,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中小学生本人都要积极参与其中,发挥各自的能动性,即通过多途径来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效果。而加强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教育是这张安全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教育,需要各级部门作为系统工程来抓

对于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教育,政府各级部门要通力协作,教育、公安、工商等政府各个部门各司其职,积极承担起各自的工作职责。教育部门要加强相关教师的校园安全培训,把安全防范贯穿于中小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中;公安部门除了要积极落实细化校园安全防范的各项措施外,还要指派有工作经验的民警指导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对在校中小学生开展各类校内、校外安全防范的专题教育;工商部门要净化学校周边及社区的各类场所,对中小学生进行食品安全和消费、娱乐安全的教育。在这些职能部门中,公安部门是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教育的主力军。

为了使安全防范教育深入有效地强化的青少年的守法意识,公安机关要联合教育部门着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联合制定加强法制教育、安全防范教育的方案。辖区公安派出所的各位法制副校长、治安辅导员要经常深入校园和课堂,通过发生在地区的各个真实案例来告诫学生,引导他们从小就要规范自己的行为,遵纪守法,勿以恶小而为之;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安全防范教育与培训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避免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火灾逃生、遭遇各类侵害如何应对等关于安全防范的实用技能。

二、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教育的内容和对象,要扩大其涵盖面

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教育内容不可偏废,要顾及到学生在学校、社区、家中、公共场所等处安全防范的应对方法及防范意识教育。

目前,学校安全防范教育的内容和措施比较侧重于校内及周边的安全防范:如,防范违法犯罪嫌疑人进入校内的侵害,防范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防范校园火灾的发生及如何逃生;对校园周边游戏机房、娱乐场所、网吧进行整治,教育学生不要进入这类场所。学校及周边地区的安全防范教育与培训固然重要,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当进行加强对中小学生校外安全教育:如,防交通事故、被拐骗、野泳溺水、被欺凌、被引诱吸毒、性骚扰等;家庭内的安全防范:如,防坠楼、烫伤等。

对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教育对象,也要扩大其涵盖面。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教育不仅要面向中小学生,还要使学生家长或监护人懂得有关安全防范的知识,使家长或监护人根据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予以必要的安全防范保护,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当前未成年人在家中坠楼、河中野泳发生溺亡事故时有发生,大多是家长疏忽安全隐患、没有起到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而引发的。对中小学生在家中和校外的监护教育中,特别要强调的是家长或监护人要尽到陪伴监护职责。

在美国、加拿大等国,有青少年监护规定:12岁以下孩童不能一人在家,必须有监护人陪同,否则监护人即为违法。在英国,如果孩童因无人照看而受到伤害或遭遇意外,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将被视作违反法律受到处罚。

我国虽没有这方面的规定,但加强对中小学生上学放学路上、校外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陪伴监护,确实是减少危害中小学生各类事故和案件发生极为重要的途径。要教育家长或监护人不可轻视、疏忽对青少年和中小学生的陪伴监护义务。

三、通过社区和政府部门举办丰富多样的安全防范教育活动,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学校、 社区要利用中小学生的暑假时间,组织开展青少年学生夏令营活动。社区民警要积极准备、主动参加此类活动,针对青少年安全防范的重点事项,着重对夏令营的学生进行“遵守交通法规”、“遇到抢劫、绑架时处理方法”、“预防火灾、触电、溺水事故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安全教育活动,使学生、家长重视,为促进社区治安建设、加强安全防范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教育,除夏令营活动外,还可以向国外同行学习。如,美国纽约市警察局组织中小学生参加“青少年警校”进行训练,训练活动中有许多安全防范教育的内容。纽约市警方对社区青少年的安全防范工作极为重视,对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纽约市警察局设有社区事务局青少年服务处,目的在于减少青少年暴力行为、防范青少年被引诱吸毒、促进少年儿童安全防范工作。纽约市警察局还通过一系列创新工作来推进青少年安全防范。比如,建立“执法工作探索项目”,设立“青少年夏令警校”,对社区青少年和中小学生进行抵制团伙教育和培训,这些对减少社区青少年和在校中小学生的违法犯罪,以及加强其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意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四、要以中小学生应掌握的基本安全防范技能,作为教育重点

在安全防范教育实施过程中,要教育中小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还要对中小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技能的训练。自我保护意识教育是必要的,但仅有自我保护意识,还远不足以抗拒风险和减少不安全因素,还必须对青少年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进行模拟训练。通过自我保护方法和技能的模拟训练,警示中小学生在校园内、家中、野外旅行、公共场所如何降低风险,掌握相应的防范技巧、增加安全性。

中小学生在校内遇到安全方面的问题时,还有教师、学校工作人员的监管与指导;而中小学生在校外遇到安全防范方面的问题时,可能需要他们自己单独去应对。在校外遭遇到紧急、甚至威胁到人身安全的事件时,如何妥善应对,这是中小学生要重点掌握的防范技能。

中小学生要掌握的安全防范技能是:如何拨打110报警电话;放学单独回家,遇到安全问题怎么办;遇到图谋不轨的人如何应对等。这些都要作为基本安全防范技能,让中小学生掌握应对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免会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当遇到不法侵害、危害时,及时、正确拨打110电话报警,可以使大家规避风险,将损失、伤害减少到最低。现在所称的“110”,实际就是110报警服务电话,是公安机关向社会公布的、接收群众和社会各界报警求助的、全国统一的特种服务电话号码。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这样的报警求助电话,但号码并不一致,像美国就是911,而我国香港地区则是999。

在日常安全防范教育中,要让学生们懂得正确使用报警电话:需要报警、求助或进行警务投诉时,可通过本地有线电话、移动电话等,直接拨“110”三个号码,即可接通公安局报警电话。110电话是免费电话,投币、IC卡电话不用投币或插卡,直接拿起话筒即可拨通,欠费的手机也可以拨打110。拨打110时要注意这样一些事项:

1. 报警内容具体确切。110报警电话接通后,要向民警讲清发生了什么事情,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在的状况如何,报警时所在方位。为使警方迅速到达现场,应告知警方现场标识物,如街道名称、门牌号码;如道路、门牌号、桥梁、建筑物特征、树木、河道等,便于警方寻找求助人。楼层及单元、房号一定要讲述正确,以便警方及时、准确到达现场。对盗、抢案件,要简要说明已知的被盗或被抢物品名称、数量、特征,如发现歹徒乘坐交通工具离开,一定要设法记住车辆的颜色、型号和车辆、作案人员数量、作案工具。对案件的发生经过,也应简洁、准确说明,便于警方在派员出警的同时,安排警力设卡布控、搜索发现犯罪嫌疑人。

2. 报警时切忌表述不清和夸大事实。中小学生没有人生阅历,有时报警时会特别紧张。报警人在特别紧张的情况下会言语不清,而报警时,最忌讳报警人对当时事件的情况说不清楚。要告知学生说地点的时候,要先说出哪个区,再说出如某条路、某号具体地点。报警时还要实事求是,警方会根据报告的现场情况进行判断,根据事件的不同性质派出的警种也不同,千万不要乱报警或夸大警情,以便民警作出准确判断,采取适当的紧急措施。

3. 如果受到不法侵害后伤情严重无法报警,要求助于现场的成年人,或大声呼叫救助,请他人报警。

4. 报警完毕后,本人或目击者应在现场等候民警的到来,对一些入室盗窃、抢劫等案件现场,不可随意进入、不可翻动物品等。

除了掌握如何进行报警求助,中小学生在上、放学途中或公共场所还需注意“三要”、“四不要”,掌握其中涉及的安全防范技巧。

“三要”是指:一要熟记自己家庭地址、电话号码,以及家长的联系电话等,以便急需时及时取得联系;二要衣着朴素,不戴名牌手表和贵重饰物,不炫耀自己家庭富有;三要按时回家,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回家,应设法告知家长。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