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范文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分子运动现象探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

第1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了解分子的真实存在和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分子的认识,能用分子的观点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2)通过分子的学习,感受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永恒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微观粒子的学习,体会研究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在方法上的不同,建立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联系,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1)分子概念的建立,以及对分子行为和微观想象;

(2)能掌握分子的性质,能用分子性质解释一些现象。

三、教学难点

理解分子的存在,建立分子运动的想象,并逐步体会他与宏观物质运动的不同点。

四、教学方法及教学用具

(1)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指导阅读、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2)教学用具:滴瓶、试管、烧杯、医用注射器;浓盐酸、氨水,无色酚酞、品红。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面我们来关注两个实验。

[探究活动]【实验1】把香水洒在小手巾上,抖开手巾,绕教室一周。

现象:教室里充满了香水味

问题:为什么我们的鼻孔与手巾相隔一段距离,就能闻到香味?

解释:香水分子通过运动扩散到空气中,使教室充满香气

【实验2】取少量品红放于装有水的烧杯中

观察:红色慢慢向四周扩散,最终整杯水变红

问题:为什么整杯水会变红呢?

解释:许多物质由叫做分子的微粒构成的,品红是由品红的分子构成的,品红的分子不停的运动进入到水分子中, 因此整杯水变红。

[板 书]: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过 渡]:既然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我们为什么看不见呢?

[投 影]:经测定:1个水分子的质量只有3×10-26Kg,体积只有约3×10-23cm,在1cm3的小容器里,竟可容纳3×1022个水分子。一般来说,1cm3的水有20滴,假设你每秒钟可数4个水分子,每天24小时不停的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也要数上1万3千多亿年!

[板 书]:2、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过 渡]:我刚才把香水洒在小手巾上,绕教室一周,后排的同学有没有闻到香味呢?香水并没有和后排的同学直接接触,那为什么能闻到香味呢?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六个小组

[实验2-4]:往无色的氨水中滴入两滴无色的酚酞溶液。

[教 师]:来回巡视,并及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现 象]:酚酞变红。

[结 论]:氨水能使无色的酚酞变红。

[演示实验]:【实验2-5】A、B两个小烧杯,A杯装蒸馏水,并滴数滴酚酞试液,B杯装蒸馏水,并滴数滴酚酞试液,C杯装浓氨水,用大烧杯将A、C两小烧杯罩住一段时间。观察现象并解释原因。

现象:A杯中的溶液由上向下逐渐变为红色。

解释:C杯中的氨分子运动到A杯中使溶液变为红色。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性质。

[板 书]:(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提 问]:同学们能不能列举一些生活中说明分子运动现象的实例呢?

[教师作出评价]:

举 例:湿衣服晾在太阳下比晾在阴凉处干得快为什么呢?

讲 解:分子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度越快。

[过 渡]:1+1一定等于2吗?将1体积黄豆和1体积绿豆混合,所得体积是否是2体积?为什么呢?

假 设:1粒黄豆为一个A分子,1粒绿豆为一个B分子,那由此说明分子有哪些性质呢?

[学生实验]:试管先装入一半水在慢慢注入一半酒精,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后倒置。

[教 师]:来回训视,并及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现 象:总体积小于一试管,拇指有被吸得感觉。

结 论:(3)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过 渡]: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分子间的距离是不同的。

[学生实验]:由两位同学各拿两只医用注射器,一支吸空气,一支吸水,两者等体积,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注射孔,将栓塞慢慢推压,然后交换做。哪只注射器的栓塞容易推压?请你解释。

现 象:吸空气的注射器的栓塞容易推压。

解 释:气体的分子之间距离大,容易压缩。液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不易压缩。

[小 结]分子具有的一些特征: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着。

(3)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距离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距离要小得多。

第2篇

a.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b.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

c.知道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教学建议

“内能”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先由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与动能概念相比,提出内能的概念,再进一步运用实验揭示内能与温度有关,最后将内能与机械能进行了区别.

分析二:本节知识可看作分子运动论的应用,可充分运用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对教材进行分析.

“内能”教学建议

建议一:在做扩散速度比较实验过程中,为使实验更明显,应使两杯水的温度差大一些,并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观察,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

建议二:在将内能时要注意内能的普遍性,一切物体都有内能,要注意纠正低温物体没有内能的误解.

建议三: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它们在概念上极其相似,要注意区分,可以从概念、组成、运动形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区别,并举实际例子加以说明.

建议四:温度与内能的关系是一个要点,要教会学生从温度变化去了解、理解内能的变化,为后面章节讲解内能变化做铺垫.另外,在讲解温度与内能的关系时,可先做实验比较不同温度下的扩散速度,得出实验结果后,启发学生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猜测温度与内能大小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内能”--示例

课题

内能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2.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

3.知道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教学重点

内能以及内能改变与温度改变的关系

教学难点

内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实验

教具

红墨水、玻璃杯、热水、冷水

知识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

由已学过的机械能知识类比得出内能的概念

二、内能

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三、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速度越大,分子动能大,内能越多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因此此种运动又叫热运动.

四、比较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和相互作用决定的能,与物体微观结构有关;机械能是宏观物体机械运动有关的能量

例题:甲、乙两块冰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10℃.甲冰块静止于地面,乙冰块静止在距地面10m高处,则这两个冰块相比较()

A.机械能一样大

B.乙的机械能大

C.内能一样大

D.乙的内能大

答案:选项B、C

五、小结

内能与温度有关

六、作业

P17—1、2

教师引导

实验比较在不同下扩散现象的快慢(对比红墨水在冷水与在热水中的扩散)

引导

讲评

回忆分子运动论的三个基本观点

观察实验现象

想一想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并自己得出结论:物体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多

比较比较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做题

第3篇

a.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在一般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非常多.

b.能识别并会解释扩散现象,知道扩散现象表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知道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有关,知道一些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实例.

d.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首先介绍了有关分子和分子运动的初步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了讨论,使学生对分子体积小、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然后从观察实验,分析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去探索微观世界的思路,依次介绍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相互作用力。

分析二:分子运动论是从本质上认识各种热现象的理论。按照分子运动论的观点,一切热现象都是由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温度就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利用分子运动论,可以成功地解释大量的热现象。

分析三: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体积极小,直径只有10-10米左右,一滴水约含有1.6×1021个水分子,分子之间有空隙,气体分子的间隙最大,液体次之,固体分子间隙最小;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与温度有关,一般温度高的物体内部分子运动剧烈,所以人们把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例证;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位置时,斥力等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斥力小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由于分子间的引力,使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而由于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间保持一定的空隙,也使得固体和液体较难压缩。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法建议

建议一:可以从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的实验引入课题,例如关掉动力的汽车慢慢停下来,掉到地面的乒乓球最终停在地面,它们的机械能到哪儿去了?从而将学生注意力从宏观分析转移到微观分析上来。

建议二:分子运动论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热现象,即从物体内部微小粒子的运动情况分析问题,可以从本质上解释有关的热现象。进行解释时,要认真分析题意,明确与题目相关的物理知识,然后在用分子运动论的相应观点,特别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两个观点进行解释。

建议三:根据分子运动论的观点,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这一点可以借用化学里的一些知识加以说明。另外,构成物质的分子直径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一点,可以用宏观物体间的尺寸比来说明。

建议四: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也是我们肉眼无法观测到地,因此要做好演示实验,例如打开香水瓶瓶盖后,满教室都能闻到香味;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等。另外,我们还可以用课件来模拟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扩散现象,使这种看不见的运动在学生心目中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们还可以比较不同温度下的扩散快慢,如观察红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中扩散的快慢。

建议五:分子间作用力较难、较复杂,尤其是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学生较难理解,因此教学时要求不要太高,只要学生能知道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且知道什么时候分子间表现出引力,什么时候分子间表现出斥力即可。另外要做好两个铅块间的分子引力实验。

教学设计示例课题:

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

教学重点: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三个基本观点和相对应实验事例,并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教学难点:

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以及用微观理论定性解释宏观现象.

教学手段:

讲授、实验

教具:

烧杯、红墨水、清水、香水、乒乓球、集气瓶、NO2气体、铅块、计算机

知识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课题

二、物质由分子构成

构成物质的分子一般很小,直径一般在10-10m左右,物体内含有的分子数目一般很多

三、分子的运动

分子总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在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四、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位置时,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时,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固体较难被拉伸,都是由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原因.

五、思考题(能力提高)

扩散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

将一乒乓球由一定高度静止释放,提出问题:乒乓球运动的机械能上哪儿去了?

讲解、举例

通过实例讲解分子数目巨大,让学生体会分子非常小.

打开香水瓶盖,提问:为什么我们能闻到香味?香料分子是怎样进入我们的鼻子?

演示NO2气体与空气间的扩散过程

演示红墨水在清水中的扩散现象

教师解释原因

计算机模拟演示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计算机模拟演示扩散过程

教师讲解

做铅块间分子作用力的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比较红墨水在冷水和热水中扩散快慢实验

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情况,并回答问题.

联系化学中有关分子的知识思考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相似现象

学生观察实验,发散思维

作业:P14—练习1、2

“分子动理论”探究活动

第4篇

一、改进优点

1.污染小

用塑料瓶代替大烧杯,实验后用橡皮塞密闭后集中处理,整个实验在密闭环境中进行,挥发的氨气对教室、实验室空气污染小,确保学生和教师身体健康。

2.药瓶用量少

改小烧杯盛装氨水为带瓶塞的小药瓶盛氨水,改2个盛放滴有酚酞溶液的小烧杯为直接在滤纸条上滴加酚酞溶液,药品用量少(若用装棒冰的塑料管等直径小的塑料管代替塑料瓶作为密闭容器,药品用量更少)。

3.可重复利用

小药瓶中的氨水和用过的滤纸都可重复利用。

4.速度快

将实验装置改为直立状态,氨气分子向上运动速度快,达到缩短实验时间的目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5.凸现分子扩散运动的痕迹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悬挂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自下而上逐渐变红,很直观地反映了实验中氨气分子的运动路径(总体向上运动),现象明显,趣味性强,效果好。

2.实验原理

利用浓氨水的挥发性,打开盛装浓氨水的小药瓶瓶盖,通过由塑料瓶制作的密闭通道,氨气分子运动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上时,氨气分子溶于水形成氨水,使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滤纸变红。随着氨气分子向上运动,氨分子遇到滤纸条上滴下的酚酞溶液,白下而上依次变红。

3.实验装置制作

(1)材料:废旧矿泉水(纯净水)瓶2个,宽透明胶1圈,橡皮塞2个,小铁夹1个,小药瓶1个(根据所选塑料瓶口径的大小选择注射用头孢美唑钠、参麦注射液等废药瓶),浓氨水,无色酚酞溶液,滤纸条。

(2)制作:取2只规格一致的塑料瓶,保留上部的16 cm去掉底部除掉的底部可以做实验中所需的盛水容器。用宽透明胶带将去掉底部的2只塑料瓶粘在一起,取一只废旧胸牌上的小夹子,用细铁丝固定在一只橡皮塞上,将滤纸剪成宽0.8~1.0 cm的长条,滤纸条长度也可根据密闭容器的长度灵活掌握;将浓氨水装入小药瓶用瓶盖盖紧备用。

三、实验步骤及现象

1.操作

(1)实验前,按实验装置图制作和准备实验仪器

(2)在滤纸条上自下而上按一定间距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为增加趣味性,也可以在滤纸条上用无色酚酞溶液按一定间距画圆圈、小花等图案。展示,滤纸条上不变红。

(3)将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滤纸条用橡皮塞上连接的小夹子夹住,固定在塑料瓶瓶口的一端。

(4)拔掉塑料瓶另一端瓶口的橡皮塞,打开装有浓氨水小药瓶的瓶塞,将塑料瓶瓶口罩在小药瓶的瓶口上,尽量压紧(装置如图2所示)。观察实验现象。

(5)实验结束后,盖紧装有浓氨水的小药瓶的瓶塞,以备下次使用;用橡皮塞盖紧塑料瓶瓶口,以便处理实验废气装置)。

2.现象

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自下而上逐渐变红。

3.结论

第5篇

1、知道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2、知道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分子速率按一定规律分布,这种规律是一种统计规律.

3、知道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以及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

能力目标

通过用微观解释宏观,提出统计规律,渗透统计观点,以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气体分子定律以及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尤其是统计规律的渗透,让学生体会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建议

用微观的方法解释宏观现象,对学生来说,这是第一次接触,应从实际出发,通过模拟和举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统计规律的意义.理解气体压强的产生并解释气体的实验定律是本节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归纳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总体设计

1、教师应借助物理规律和课件展示,准确讲解,注意启发点拨,以学生自己讨论归纳.

2、学生应积极思考、认真观察、参与讨论、总结规律、解释现象.

教师通过动画模拟引入微观对宏观的解释、渗透统计思维,指导学生观察动画、分析特点,总结统计规律,解释有关现象.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气体压强的产生和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

2、难点:用统计的方法分析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3、疑点

(1)气体分子运动与固体、液体分子运动有什么区别.

(2)气体的压强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大小由什么因素决定.

4、解决办法

用小球模拟分子碰撞器壁,联系实际,从实例出发理解气体压强的产生机理,并分析影响气体压强的因素.

(三)教学过程

1、气体分子运动特点(条件允许,可以播放动画进行模拟演示)

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结论:

①气体分子间距较大

②气体分子充满整个容器空间

③气体分子运动频繁碰撞

④气体分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

分析气体分子运动特点及联系实验得出:

①气体分子间距大,作用力小(可认为没有),所以气体没有一定的形态和体积(由容器决定).

②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

③速率分布是中间大两头小的规律.其速率分布与分子数的关系如图所示.

2、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频繁碰撞,就对器壁产生一个持续的均匀的压强.器壁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就是气体的压强.

例如:雨滴撞击雨伞的例子.

再比如:用一小把针刺手心,当针刺的频率很高时,手心的感觉就不是痛一下,而是成为一种连续的均匀的痛感了.

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密度和气体分子的平均功能有关.经过实验和理论计算得出:

为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E为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3、对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

(1)玻意耳定律

(2)查理定律

(3)盖·吕萨克定律

4、总结、扩展

(1)气体分子运动有什么特点?

(2)气体的压强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大小由什么因素决定?

(3)怎样从微观的方法解释气体三实验定律?

5、板书设计

五、气体分子动理论

1、气体分子运动特点

2、对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

3、对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

教学设计示例参考

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并能知道气体的压强、温度、体积与所对应的微观物理量间的相关联系.

(2)能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三个气体实验定律.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有关的宏观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并渗透“统计物理”的思维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宏观物理现象与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分析,对学生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思维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1、用气体分子动理论来解释气体实验定律是本节课的重点,它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2、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它需要学生对微观粒子复杂的运动状态有丰富的想象力.

三、教具

计算机控制的大屏幕显示仪;自制的显示气体压强微观解释的计算机软件.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先设问: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特点是:(1)气体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认为气体分子除相互碰撞及与器壁碰撞外不受力作用,每个分子都可以在空间自由移动,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分子可以充满整个容器空间.(2)分子间的碰撞频繁,这些碰撞及气体分子与器壁的碰撞都可看成是完全弹性碰撞.气体通过这种碰撞可传递能量,其中任何一个分子运动方向和速率大小都是不断变化的,这就是杂乱无章的气体分子热运动.(3)从总体上看气体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因此对大量分子而言,在任一时刻向容器各个方向运动的分子数是均等的.(4)大量气体分子的速率是按一定规律分布,呈“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且这个分布状态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平均速率会增大.

今天我们就是要从气体分子运动的这些特点和规律来解释气体实验定律.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关于气体压强微观解释的教学

首先通过设问和讨论建立反映气体宏观物理状态的温度(T)、体积(V)与反映气体分子运动的微观状态物理量间的联系: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对确定的气体而言,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有关,温度越高,反映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越大.

体积影响到分子密度(即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对确定的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而言,分子总数N是一定的,当体积为V时,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与体积V成反比,即体积越大时,反映气体分子的密度n越小.

然后再设问:气体压强大小反映了气体分子运动的哪些特征呢?

这应从气体对容器器壁压强产生的机制来分析.

先让学生看用计算机模拟气体分子运动撞击器壁产生压强的机制:

首先用计算机软件在大屏幕上显示出如图1所示的图形:

向同学介绍:如图所示是一个一端用活塞(此时表示活塞部分的线条闪烁3~5次)封闭的气缸,活塞用一弹簧与一固定物相连,活塞与气缸壁摩擦不计,当气缸内为真空时,弹簧长为原长.如果在气缸内密封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于在任一时刻气体分子向各方向上运动的分子数相等,为简化问题,我们仅讨论向活塞方向运动的分子.大屏幕上显示图2,即图中显示的仅为总分子数的,(图中显示的“分子”暂呈静态)先看其中一个(图2中涂黑的“分子”闪烁2~3次)分子与活塞碰撞情况,(图2中

涂黑的“分子”与活塞碰撞且以原速率反弹回来,活塞也随之颤抖一下,这样反复演示3~5次)再看大量分子运动时与活塞的碰撞情况:

大屏幕上显示“分子”都向活塞方向运动,对活塞连续不断地碰撞,碰后的“分子”反弹回来,有的返回途中与别的“分子”相撞后改变方向,有的与活塞对面器壁相碰改变方向,但都只显示垂直于活塞表面的运动状态,而活塞被挤后有一个小的位移,且相对稳定,如图3所示的一个动态画面.时间上要显示15~30秒定格一次,再动态显示15~30秒,再定格.

得出结论:由此可见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是大量分子对器壁连续不断地碰撞所产生的.

进一步分析:若每个分子的质量为m,平均速率为v,分子与活塞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碰撞,则在这一分子与活塞碰撞中,该分子的动量变化为2mv,即受的冲量为2mv,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该分子对活塞的冲量也是2mv,那么在一段时间内大量分子与活塞碰撞多少次,活塞受到的总冲量就是2mv的多少倍,单位时间内受到的总冲量就是压力,而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就是压强.由此可推出:气体压强一方面与每次碰撞的平均冲量2mv有关,另一方面与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受到的碰撞次数有关.对确定的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而言,每次碰撞的平均冲量,2mv由平均速率v有关,v越大则平均冲量就越大,而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碰撞的次数既与分子密度n有关,又与分子的平均速率有关,分子密度n越大,v也越大,则碰撞次数就越多,因此从气体分子动理论的观点看,气体压强的大小由分子的平均速率v和分子密度n共同决定,n越大,v也越大,则压强就越大.

2、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实验三定律

(1)教师引导、示范,以解释玻意耳定律为例教会学生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实验定律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简易符号表述形式.

范例: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玻意耳定律.

一定质量(m)的理想气体,其分子总数(N)是一个定值,当温度(T)保持不变时,则分子的平均速率(v)也保持不变,当其体积(V)增大几倍时,则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n)变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因此气体的压强也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反之若体积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则压强增大几倍,即压强与体积成反比.这就是玻意耳定律.

书面符号简易表述方式:

小结:基本思维方法(详细文字表述格式)是:依据描述气体状态的宏观物理量(m、p、V、T)与表示气体分子运动状态的微观物理量(N、n、v)间的相关关系,从气体实验定律成立的条件所述的宏观物理量(如m一定和T不变)推出相关不变的微观物理量(如N一定和v不变),再根据宏观自变量(如V)的变化推出有关的微观量(如n)的变化,再依据推出的有关微观量(如v和n)的变与不变的情况推出宏观因变量(如p)的变化情况,结论是否与实验定律的结论相吻合.若吻合则实验定律得到了微观解释.

(2)让学生体验上述思维方法:每个人都独立地用书面详细文字叙述和用符号简易表述的方法来对查理定律进行微观解释,然后由平时物理成绩较好的学生口述,与下面正确答案核对.

书面或口头叙述为:一定质量(m)的气体的总分子数(N)是一定的,体积(V)保持不变时,其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n)也保持不变,当温度(T)升高时,其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v)也增大,则气体压强(p)也增大;反之当温度(T)降低时,气体压强(p)也减小.这与查理定律的结论一致.

用符号简易表示为:

(3)让学生再次练习,用气体分子动理论解释盖·吕萨克定律.再用更短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详细表述和符号表示,然后让物理成绩为中等的或较差的学生口述自己的练习,与下面标准答案核对.

一定质量(m)的理想气体的总分子数(N)是一定的,要保持压强(p)不变,当温度(T)升高时,全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v会增加,那么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n)一定要减小(否则压强不可能不变),因此气体体积(V)一定增大;反之当温度降低时,同理可推出气体体积一定减小.这与盖·吕萨克定律的结论是一致的.

用符号简易表示为:

(三)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首先明确了气体状态参量与相关的气体分子运动的微观物理量间的关系着重从气体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认识到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是大量分子连续不断地对器壁碰撞产生的,且由分子的平均速率和分子密度共同决定其大小.

2、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用气体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解释气体三个实验定律的方法.

五、说明

1、本节课设计用计算机模拟气体分子对器壁碰撞而产生压强是为了使学生有一点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想象,其中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弹簧的形变(活塞的位移)说明活塞受到了压力,二是图中所示的“分子”数只是示意图,其“大量”的含义是无法(也没必要)用具体图形表示.

第6篇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热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2) 知道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并能简单解释其原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教材内容特点是先实验(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两个实验现象),后得出结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并根据现象说明热运动与温度有关,因此做好演示实验是关键.

分析二:由于液体或空气分子在热运动过程中对悬浮于其中的颗粒的碰撞的不平衡性,使这些颗粒受力不平衡而开始运动,这就是布朗运动.由于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造成布朗运动的不规则性.另外,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快,对颗粒的撞击更强,布朗运动更显著.

分析三: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平均速度越快,这是一个宏观统计结果,而对于具体某个分子,温度与其运动速度并不一定存在这一关系,也许温度升高,这个分子的运动速度相反可能在降低.

教法建议

建议一:做好演示实验是关键,扩散现象实验和布朗运动实验都需要认真做.在做观察布朗运动的实验过程中,用稀释的墨汁做悬浊液,过稀时液体中的微粒太少,过浓时亮度变暗,而且微粒连在一起,不便观察,可以多试几次.墨汁也可以不放在载片玻璃的凹槽中而只简单地滴一滴在载片玻璃上,盖上盖玻璃就可以.显微镜的放大率在40倍左右最合适.

建议二:在实验的基础上,推出分子在不停地热运动后,要注意再用热运动的观点解释造成该实验现象的原因,以便巩固、加深学生的认识.

建议三:有关布朗运动和扩散运动的实验除做好演示实验外,若有条件,最好能用计算机模拟一下该运动的微观机制,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该实验现象的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知道分子不停地无规则热运动,知道布朗运动和扩散运动

教学难点:布朗运动和扩散运动的微观解释

一、扩散运动

1、演示实验

空气与二氧化氮气体间的扩散现象

2、概念:扩散现象

3、扩散现象的微观解释: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4、计算机演示扩散过程

5、对比实验: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扩散快慢.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6、列举日常生活中的扩散现象:如香水味等

二、布朗运动

1、学生观察布朗运动现象

2、微观解释布朗运动:分子撞击不平衡

3、观察布朗运动与温度高低、颗粒大小关系: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

4、计算机演示布朗运动现象以及产生原理

例: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运动

B、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运动

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D、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的无规则运动

答案:CD

评析:熟知布朗运动的实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三、热运动

由布朗运动和扩散运动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四、作业

探究活动

题目:研究不同物质形态间扩散速度快慢

组织:个人或分组

方案:比较气体、液体、固体间的扩散速度,并得出结论

第7篇

一、合理提问,激发欲望

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结合生活中众多的物理现象,是一门十分有趣的学科,而初中生此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各种新鲜的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如果能够将两者有机结合,必然会大大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率与质量。提问是激趣的一个有效方法,通过合理设置问题,吊起学生胃口,然后再加以合理的引导,带领他们挖掘物理现象背后的内涵,这个发问―引导―探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尊重学生思维特点,以生为本的体现。

比如,“平面镜成像”这个知识点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问题来刺激学生思考,引导他们的思维。“一个高1米,宽0.8米的平面镜,其前方有一点S为光源,大家思考一下,能够看到这个光源S成像的范围是多少?”问题提出之后,学生都陷入了思考之中,很多学生认为镜子多宽,范围就有多大。这是一道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问题,学生几乎每天都会看到镜子,但是知道镜子为什么会成像的人却寥寥无几,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误认为这个范围是由镜子宽度决定的,但实际上它是要通过镜子成像原理来进行计算的,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并带领大家通过画图的方式,了解镜子的成像原理,学生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记忆会更加深刻,理解也会更透彻。

二、合作探究,促进交流

在初中教改普及和深入的背景下,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也开始逐渐受到关注,此法的重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研究,思维实现了优势互补,集思广益。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促进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是非常有效的物理教学方法。

比如,“分子运动”知识点教学,教师首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分组的时候要合理分配,注重能力较高学生与较低学生之间的比例,尽量每个小组有一到两名物理能力强的学生,这样他们的思维可以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能够帮助和点拨其他学生,使大家共同进步。由于分子运动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往往摸不着头脑,此时教师让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播放冬季冰雕变小、闻到花香、水分蒸发、衣服变干等生活场景,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这些现象都属于分子运动吗?如果属于,他们属于哪一种形式的分子运动?

三、创建情境,深度思维

在多媒体技术普及之后,情境教学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借助多媒体设备创建教学情境的效果更好,学生在生动、动态、直观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对于很多物理现象的理解会更加透彻,学习兴趣、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比如,教学“太阳能”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十分钟放映一个关于世界能源的短片,使学生了解常规能源的开发利用情况,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开阔学生的视野。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百度贴吧或者是QQ等建立一个关于物理学习的讨论吧或者是QQ群,教师每周固定发一个具有讨论价值的物理课题,让学生自由讨论。通过这些网络平台,可以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一些物理知识,形成物理逻辑思维。

四、趣味教学,寓教于乐

教师可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安排一些与所学内容紧密相关的趣味性知识,实验、录像、故事、魔术等,营造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以情激趣,以趣导学。使学生开始就置于求知旺、情绪高、兴趣浓的趣味海洋之中,寓教于乐。

第8篇

人们都知道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物理教学而言,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目标之一。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持久把握、不断深入探究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必须始终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素。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发挥教师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人格上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作为教师必须抛弃过去那种“教师是权威不能冒犯,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着、服从者”的思维与做法。我们在校园里不难见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因为喜欢老师,进而喜欢他(她)所教的科目,因为讨厌一个老师,进而厌烦他(她)所教的科目。那么你想使你的学生努力学习你这门课程,使他们对你教的课程保持积极性和兴趣,那你首先要成为学生所爱戴的人,因为在学生眼里,教师与所教的学科是不可分的,教师是学科的人格化,因此必须让学生从内心上接受老师。应该做到教师与学生“亦师亦友”,师生相互尊重、信任,师生关系和谐友善。这种良好师生关系的产生是要双方在共同生活、共同努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二、注重实验教学,通过鲜明、清晰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物理是最具科学性的学科,每一概念和规律、公式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在物理新课实验中,我真正体验到,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时,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课本要求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前我都要反复地做几遍,认真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排除干扰,确保所做的实验现象清晰显著。例如:在演示阿基米德原理时,课前应认真选择好精密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使弹簧测力计所挂的石块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时的读数显著,另外,选取的石块大小要合适,既能放进溢水杯,又能排出更多的水。由于我课前精心准备,实验现象非常明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易使学生信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新教材,利用好教材中的各栏目

新课程的物理教材设置了走进实验室、物理学史、课外阅读材料、生活小知识,当代先进科技知识等栏目。课本的插图形象逼真贴切实际生活,并利用很多的彩图代替繁杂的文字等等,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因。

如新教材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栏目,分别介绍了多彩的阳光,没打击的音叉也会震动,神奇的魔镜,冒着仙境白烟的试管(干冰)等实验展示了自然界中震撼人心的神奇;用吹不掉的乒乓球、折断的筷子、上升的试管、大气压现象等试验展示了人类生活中充满智慧的神奇,以引起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又如物理学史事栏目,用极其生动有趣的故事给学生介绍了物理学科的发展史,讲述了牛顿、法拉第、伽利略等物理学家在成功和失败、顺利和挫折的斗争中,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事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动机和兴趣。这些事迹也为物理教学融入德育内容提供了接合点,使学生把努力学好物理知识作为一种自觉行动。

四、培养学生的科学猜想能力

第9篇

1 用诗引入 激发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用古诗引入新课,能设置悬念,会让学生在无意中产生疑问。例如学习光的反射时,我问学生;“著名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包含怎样的物理知识呢?”学生感到新奇,有一种迫切想弄明白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于是便积极投入学习。经过探究分析同学们终于明白,诗句所包含的为光的反射现象。因为庐山层峦叠嶂,处在不同位置,就有不同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所以就看到千姿百态的庐山美景。可见,用古诗引入能顺利地把学生带进物理乐园、融入物理意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内驱力。

2 以诗激趣 增进理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如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帮助理解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如学习机械能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机械能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我以诗激趣,选用了“黄河远上白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佳句。因为前一句形象表明黄河水蕴藏着巨大的重力势能,后一句则生动描述了奔腾不息的长江水蕴含着丰富的动能。而在学习机械能的相互转化时,又列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名句,让学生联想“银河”从“九天”“直下”的壮观美景,感悟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这样他们在欣赏诗句意境的同时掌握了相关的物理知识,看到了古诗中的物理价值,感受物理带给他们的快乐与趣味,使他们在求知与兴趣的碰撞中保持昂扬的学习锐气,达到了寓教于乐,寓学于趣的目的。

3 选诗练习 重视应用

物体运动状况的描述取决于参照物,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它的运动状态有所不同,学生对此易出错误。实践发现若只是单纯的强调概念,学生不易理解,而且这样的指令性做法,只能使他们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效果不佳。对此我引导学生通过判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运动物体和参照物进行练习。经过启发同学们便顺利找出前一句参照物是“孤帆”,运动物体是“青山”。而后一句参照物是“两岸”运动物体是“孤帆”。由此可见;选用诗句作练习,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使所学知识得到了运用与巩固,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贴近生活 走向物理

扩散现象是自然界中很普遍的现象之一,但分子运动比较抽象,给学习带来了困难,学生对此容易产生畏惧心理。使用传统方法去讲解,学生难免有单调乏味之感。于是我利用“花气袭人知骤暖,雀声穿树喜新惊”的佳句;引导学生运用分子动理论进行分析。原来气温骤升,使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运动加快,其香味被人闻到了,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通过这样的实例,学生觉得分子运动并不抽象了,认识到物理就在身边,自然现象中就包含丰富的物理知识,这种做法突破了传统学习中的封闭状态,打开了自然界与物理间的通道,为更好地学习物理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5 综合分析 培养能力

第10篇

关键词:家庭小实验;分子;原子;教学模式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2-001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2.007

一、问题缘起

在教材不变、难度不变的前提下,怎样用更少的时间、激发学生更大的兴趣、取得更高的效率,是我们一线的化学教师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分子、原子是初中化学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建立物质微粒观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微观粒子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接受过程中有很大难度。而微观粒子在初中化学中又是不可缺少的。下表是课程内容目标中关于微粒的行为动词解析: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初中阶段对于微粒的要求较低,要求知道、理解、记住的层次较多;对于树立科学的粒子观,主要是通过科学的实验探究。对微粒的教学着重于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开展家庭小实验围绕着这一简洁的教学内容,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做法着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家庭小实验中来,从化学的角度探讨微粒的性质等。

二、教学实践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验是化学学科最大的特色。化学实验是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物质载体。将日常生活引入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丰富的、生动的、直观的学习情境。

在完成第二单元的教学任务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在此阶段正是江南闷热多雨的时候,很多分子的特性会表现得更明显。布置学生完成一系列的家庭小实验,以已知的分子在永不停歇的做无规则运动入手,更直观地理解、接受粒子的存在。

家庭小实验都是学生触手可及、操作难度系数小、能够独立完成且安全系数高,重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对于广告词“酒好不怕巷子深”、“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的感官认识提高到能科学地解释原因。

家庭小实验1-1:将花露水喷于全身后,在家人身边来回走动,问他们闻到了什么?

家庭小实验1-2:将无味的宝宝驱蚊水喷于全身,坐在院子外,观察有无蚊子近身。

家庭小实验1-3:将奶奶(或妈妈)烧好的红烧肉藏起来,让爸爸自己找出来,并问他是根据什么找出来的?

家庭小实验1-4:取无色饮料瓶三只,各装入少量自来水、白醋、白酒,与家人来辨别分别是什么?辨别根据是什么?

家庭小实验1-5:玻璃杯两只,各放入等量的自来水、白酒,放置在家里的八仙桌上;另取玻璃杯两只,各放入等量的自来水、保鲜膜封口,同样放置八仙桌上,2小时后比较液面下降情况。

家庭小实验1-6取两个玻璃杯,各放入等量的自来水和白开水,各滴两滴红墨水(或黑墨水),观察现象。

从学生的记录报告中可以看出:①学生在家庭小实验中态度积极,参与度高,但是填写不规范的较多,教师之后在填写实验报告过程中要加强指导;②家庭小实验1~6的实验结论都与气味有关,提示学生填写这就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③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有些运动的结果表现在我们能闻到气味,有些是我们的味觉器官感觉不到的,但是不代表其他生物的味觉器官感觉不到,如实验1-2,蚊子之所以不近身是蚊子的感觉器官感受到了这种不利于它们的气味;④分子运动的速率不仅与分子本身的性质有关,还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⑤分子运动的途径是不规则的,没有固定的方向。

在实际的家庭小实验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问题,这些问题充满挑战性,在学生进入悬疑的情境中,好奇心会督促他们积极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围绕实验而展开的思考有利于教学的进一步深入,层层递进,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并进而能够在积极思考中高效完成学习内容。

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这些分子、原子有多大?我们能触摸到单个的分子、原子吗?首先解析XX酸奶,该酸奶广告中宣称一瓶酸奶中含有10亿个肠道益生菌,已知每个肠道益生菌UreB蛋白的质量约为1.06×10-22kg,则一瓶含30亿益生菌的酸奶中益生菌的总质量是多少?

解题过程:1.06×10-22kg×30×108=1.06×10-13kg=3.18×10-10g。

可以想象,一瓶100mL的酸奶,含有的益生菌数目是30亿,但是质量仅为3.18×10-10g,由此可以知道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对广告词给予充分的认识,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他们在家人、朋友面前更有“话语权”。

分子、原子是这样小,但是只要开动我们聪明的脑袋,就能做出世界为之瞩目的成就。张青莲院士自1935年起,一直致力于重水和稳定同位素的研究,在同位素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动力学效应、分离原理和方法、标准样品的研制、天然丰度及原子量测定方面硕果累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由于张青莲院士是常熟人,和江阴地处交界,使我们江阴的学生会有一种认同感。为学生提供一个崇拜的对象和敬仰的目标,在今后的成长历程中,也许他们不会达到张院士的高度,但是在心灵上,他们是那么的亲近;在科学探究的路程上,他们是那么的相似;在探究结果获得的来源上,他们是那么的接近。

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学生已经难以直观想象,那么彼此间的间隔更是难以想象。唯有通过一系列的家庭小实验,来充分说明分子间有间隔。同时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分子间有间隔,增加一个宏观的实验1-7。

家庭小实验1-7:取一碗大米和一碗黄小米,放入盆里混合后再倒回碗中,是否还是两碗?为什么?

家庭小实验1-8:取两只一样的空口服液瓶,各量满瓶的自来水和白酒,而后将两瓶液体倒入一只玻璃杯中混合均匀,然后再先装满一瓶,再去装另一瓶,观察能否装满两瓶?

家庭小实验1-9:买2个相同大小的气球,一只装满水结口,另一个吹气至与装水的气球一样大,结口;用手分别压两只气球,感觉用力程度和气球压平程度;将吹气的气球沿结口处向里旋紧,旋到不能再旋为止,观察以盛水的气球体积大小。

家庭小实验1-10:取芭比娃娃中的玩具针筒,分别取等量水、空气用力推。

家庭小实验1-11:取家中的“自鸣”电水壶,加满水后插电烧水,在水沸腾时会发出响声,并且会有大量的水溢出。

从实验报告看,学生完成实验的都是客观而有效的,也都能有效地得出分子间有间隔,且温度越高,分子间间隔越大;同时还能得出气体分子间间隔大,而液体、固体分子间间隔较小。

还有部分学生提出:之所以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还有可能是由于在混合过程中有部分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对于这种疑问要及时肯定,但同样能够通过数据说明问题,一滴水含有的水分子总数1.67×1021个,在开瓶、混合的过程中口服液瓶敞口时间很短,虽然有分子运动到空气中,数量会很多吗?能体现出总体积减小的数据?能及时地发现问题、质疑课本的结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是难能可贵的。家庭小实验在此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持续的兴趣,以此帮助学生了解微观粒子的体积、质量是如何之小,同时学生也学会了收集证据,尊重客观实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创造性和多变性。

电热水壶烧水至沸腾时的“尖叫”声、水会溢出是学生司空见惯的,更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与以往的“接受式”学习相比,实验探究学习更具有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更好的建构知识,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问题与假设是现成的、但是探究学习的过程是开放的、探究的结论也是开放的、有弹性的。

利用学生家中唾手可得的器材引入家庭小实验,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在课堂上及时引导,学生更是信心倍增!

研究表明:经历过实验探究学习的学生更喜欢提出问题,在各方面更善于倾听后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善于观察,并能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耐心、细致的描述、评价;他们思维活跃,敢于否定自己和他人,乐于与人合作,并能在合作过程中取长补短,及时调整自己,进取心强。

在教学的过程中尊重教材,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教学实际适当地增加趣味性高、可复制性强的家庭小实验辅助教学。教无定法,有教无类,根据教学实际增加家庭小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操作的成就感;而必要的课外拓展知识,会让学生的眼界更开阔,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实验尤其是家庭小实验的开足开齐,想方设法地开展身边的家庭小实验,对于学生的课余生活起到了调节身心的作用,同时也引起了家长的关注,在家长的协助下顺利地开展,不仅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也吸引了家长的“眼球”,从而实现了“做中学”和“学中做”的理想教学境界。

通过实际的教学过程的比较和总结,我们发现,在分子、原子的教学中,采用上述的实验引导探究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反思能力以及预测能力等方面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无锡新传媒网. http://

[2] 张青莲-中国稳定同位素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http:///content.2012.3.14

[3] 王文静.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 心理学探新,2000,(2)

[4] 任宝华主编. 初中化学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教学;形象思维;归纳思维;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186-02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动力,进而提高他们各种物理逻辑思维能力,而这也正是初中物理教学的目标。本研究以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为基础,分析了探究教学在培养初中学生思维能力以及他们获取、处理、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的过程和作用。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法的可行性

探究教学是指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个人、小组、集体等通过多种尝试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形式。初中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众多内容为探究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如声现象、光现象、透镜及应用、物态变化、压强和浮力等不仅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更是可以摸得着、看得见、听得见,而关于电与磁、功率、运动和力、机械能等众多知识点也为学生所熟知,其实验条件不苛刻,探究过程不复杂。由此可见,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实施条件非常成熟。而运用探究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假设、抽象、类比、分析、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实验、观察、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法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初中学生刚接触物理课程,而且由于认知能力有限,使得他们习惯使用形象思维去思考物理问题。而形象思维能力是一切思维能力的基础,因为抽象思维、归纳分析总结思维、创新思维无不以形象思维为基础。而物理学科是以观察与实验为基础的,它的很多规律性的认识是通过对物理事实的观察或实验获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引用形象思维的生活型、形象性、二维性、动态性等特点,在教学中通过探究法,刺激学生的形象思维。如在讲述分子运动知识中,其“看不见”的特性让学生非常迷茫。因为在他们生活习惯中运动的东西都是可见的。对此,笔者也从生活中入手,让学生列举生活中那些看不见得,或者是很微小的运动。对此,学生列举出风、烟、雾等常见的现象,但是为什么烟、雾是可见,而风是不可见?考虑到学生的物理基础,笔者初步介绍了色素及其混合的效果,并引申出单纯的气体是有颜色的,然后让学生探讨如何观察气体的运动。学生:既然烟、雾是可见的,用瓶装的烟雾就可以观察了。老师:雾本质上是水,水大家是可见的。既然空气是可以运动,如果用瓶装空气就可以观察了。学生:空气是无色的,看不见。老师: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体,但是纯色的气体可能是有颜色的,如二氧化氮。学生:那就用瓶装二氧化氮,观察其如何运动。

讨论到此暂时结束,教师开始进行试验,用两只是广口瓶,一只装有空气,一只装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将两个瓶口对置,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书写实验结果,如现象、时间等。该过程通过现实的实践,让学生从微观上理解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事实上,探究教学还可以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如“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运动与压强压力的关系”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挥想象力去证明这些物理规律,如通过加热、压缩气体等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分析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2.归纳思维能力的培养。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一般原理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在形象思维分析的基础之上找出它们共同点,发现其一般规律的过程。物理学是以观察与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运动和物质结构的一门基础科学,而物质运动和结构的都是以一定规律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学生必须具备分析、归纳这些物理规律的能力。初中物理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就非常注重通过提供感观材料,进而到分析其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如在分析电压、电流、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如果直接让学生记忆电阻R=电压U/电流I,就失去了一次探究的机会。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如下方法:(1)组织学生根据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池组一对,电阻随机5欧、10欧、15欧各一个,测定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压。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后,各个小组根据已学知识和经验,画电路图,组装电路。该过程教师不做任何提示。结果:每个小组都按照图1(或类似)的方式组装了电路。(2)根据改图,让学生分别测量电阻为5欧、10欧、15欧时电压和电流。记录结果如下(当电阻为5欧时):

第12篇

一、注重联系生活,激发探究兴趣

化学是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教师讲课联系实际生活,必将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极大的激发探究问题的兴趣。

1.某些内容讲授时学生可能一时难以理解,此时教师可讲解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实例,使抽象难懂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使他们掌握知识。如讲到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学生不能理解,这时我们举例问学生把一碗蚕豆和一碗小米混合后体积是不是两碗时,学生回答不是。并让他们解释原因,这样他们把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联系起来也就理解了酒精和水混合是由于小分子进入大分子间隙使体积小于200mL。

2.巧设问题,因势利导,激发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如在二战期间,德军占领了丹麦,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玻尔教授利用化学方法,使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王水中,在德国鬼子的眼皮子底下保存了两年,安然无恙,之后又用化学的方法从溶液中置换出所有的金子,得以重铸诺贝尔奖章。请问同学们,教授采用什么办法把溶液中的黄金全部置换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动力,因势利导,从而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新课的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端,它正如电影的“序幕”一样,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悬念设置法、实验法和故事法等都是较好的导入新课的好方法。

悬念设置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巧设悬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种导入新课的方法。教师可以把它与故事法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活动。比如在学习原电池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很富有的老人,他生活上丰衣足食,唯一的遗憾就是有两颗门牙掉落了,这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那有一天他就跑牙医那去镶了一颗金牙和一颗钢牙,但自打他镶了这两颗牙齿后,头痛就一直困扰着他。那大家知道简单的镶牙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后果吗?想必这时候学生已经被你激起了强烈的好奇心,这时候教师可以转入正题,“学了今天的原电池内容后大家就能明白其中的奥妙了。”相信后面学生必能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学习中。

实验法是教师按照教学目的,充分地控制实验的环境,创设一定的实验条件,科学地选择研究对象,以直观现象来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Na2O2性质时,有一条是关于Na2O2和H2O可以发生反应放出氧气,那在学习这个性质时教师可以先做一个滴水着火的实验:(1)向蒸发皿中依次加入5g氯酸钾粉末,5g蔗糖和2―3g Na2O2。把过氧化钠放置在最上层。(2)用长滴管向过氧化钠上滴加数滴水,然后迅速离开,容器里立即起火燃烧,火花十分明亮。学生必定对这个实验充满好奇,相对的后面的教学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通过语言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现代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其中教师讲课时如果能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既显得诙谐、风趣又不乏逻辑性和科学性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那么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是很容易被激发出来的。如在讲到分子间有间隔时分子的间隔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学生很难理解我就将一个苹果看作一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颗芝麻看作另一种物质的一个分子,那么一筐苹果和一筐芝麻混在一起还有两筐嘛学生当然知道没有两筐,是因为芝麻填满了苹果间的间隙,分子也是这样,同样道理在学习分子运动速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时若直接告诉学生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的运动速度就快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小分子的运动速度就慢,学生不仅难以理解而且很难记住。就举了一个例子:甲乙两个人甲是个大胖子二百多斤,而乙是个瘦子一百多斤。这两个人那个跑得快哪个慢?学生异口同声的说胖子慢瘦子快 我接着讲质量大的分子运动速度慢、质量小的分子运动速度快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成正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的运动速度就快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小分子的运动速度就慢。在学习地壳中元素含量时按氧硅铝铁钙的由多到少的顺序记住但是很容易忘我就利用谐音养闺女贴心,学生大笑。

四、上好第一节化学课,激发学习兴趣

第13篇

思考一:结论与过程之间的轻重

一般的课堂以让学生掌握知识为课堂教学的结束点,而我则认为,课堂是一个新的问题产生的起点,一节几十分钟的课堂是否需要得出一个科学完整的结论,究竟是“轻”什么“重”什么,成为许多化学老师纠结的话题。由于初三的很多化学概念是阐述前人的有定论的探究活动,所以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以得出一个定论作为本节课的结束,而课堂实际情况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很多时候是在矛盾或疑惑中,教学时间就结束了,这时的老师该怎么办?

而从化学探究的本质来说,虽然初三的学生对要探究的内容早有答案,但是他们并不清楚或者并不完全清楚这个探究活动是否有定论,即使有定论也不属于自己的结论。经历了探究的过程,会产生一些阶段性的结论,这种结论的得出是属于学生自己的肤浅的认识,是学生从此岸到彼岸的“过河”过程,这个过程建立的记忆是深刻的,得出的一些结论是牢固的,即使这个结论不完整,但是不妨碍学生的概念建立。这种阶段性的结论与课堂上让学生随便玩玩而不能进行思考总结是有区别的,前者会在接下来的一节课或者课外继续深入进行探究,以求获得对前面探究活动的深化和推进,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得出更为科学的结论;后者只是经历了一个过程,忽视概念的建立,而从事实到概念的发展,恰恰就是化学实验课堂上发展学生思维系统的任务体现,只有人的思维得到发展推进了,过程性的技能才能得到训练和提升。

如化学概念是用简明、精辟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概念中的每一个字、词都有一定的内涵,它既揭示了概念的本质,又是与之易混淆概念的区别。教学时不要只要求学生记住概念就行了,而要指导学生认真剖析概念,弄清含义,抓住概念中的关键性的字、词,找出概念的本质,排除非本质的干扰,即要注重概念产生过程的分析。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再如对于“催化剂”这一概念,一要抓住“改变”两字(有加快和减慢之意);二要以反应前后为条件,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强调是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思考二:共性与个性之间的扬弃

课堂教学场所是追求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地方,在保持科学性的同时,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是趣味的课堂,是与学生认知特点匹配的个性课堂。要实现科学探究与学生的认知匹配,实验学生化、个性化的修正,是每节课必须要考虑的话题。

这需要我们对比教材实验,修改调整设置符合本班学生实际,顺应现场教学需要的教学实验。实验过程哪里需要特别提醒学生?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学生关注?如何放大一些学生不易关注到的细节,如何创新设计实验,让实验现象更明显?如何让实验的材料更简单,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家里参与实验?这些在课堂上并不是一定能直观看到的问题,也许按照教材的程序完全可以进行常规教学,但是就是这些实验细节的突破,会使课堂品质升级。

在教学《分子运动》的实验时,用化学实验室提供的小烧杯、胶头滴管、试管、钥匙、品红、浓氨水、酚酞试液、长条滤纸、棉花等实验用品,学生能够获得成功,可是总是觉得缺少课堂应该要的深入。特别是让分子运动这个概念转化为扩散这个关节点上,学生总是说不清道不明。如何让“看不见的空气分子运动”变得“看得见的扩散现象”,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分子总是处在不停的运动状态中,从而加深对分子概念的理解?经过琢磨,在实验上的改进可以达成这一目的。于是我要求学生:找出用其他能溶于水的、有色的、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代替品红,自行再进行一次实验,并认真观察;自行设计一个说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实验。于是,学生有的用墨水,有的用有色的饮料,甚至用红酒进行实验。对符合实际的化学实验进行修正,学生会留下了更深的印象。没有最完美的课堂,只有不断改进的课堂,因此,化学课堂要从“严谨的教材实验”演化为“开放的调整实验”。

思考三:正向与反向之间的推拉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有序控制下,对预计学生可能产生的困惑、疑虑作出重点解释。而探究课堂中的教师围着学生转,学生掌握着主动权,教师最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介入”学生,介入过早会打破探究氛围,“介入”过迟会使探究无序或无效。所以,教师以怎样的方式和时机在学生学习和探究内容之间搭建“桥梁”,成为探究和谐的特征之一。

第14篇

关键词:激发兴趣 课前预习 教学互动 及时反馈

【中图分类号】G633.7

质量是教学的根本,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课堂教学是教学当中的重要一环。所以,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为了能够脚踏实地的改革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尽量少走弯路,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是总结中学物理教学的优秀传统,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教学改革才能健康发展,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显著提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入门的重点,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物理学科本身比较抽象,甚至很枯燥,因而课堂教学不应只是简单地知识传授、机械训练,而应是学科间相互渗透、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教师上课热情洋溢,激情澎湃,就能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课堂是提供给师生研究探讨问题的场所,可以采取对话式互动教学。以对话、聊天、讨论的形式取代传统的空洞枯燥的理论学说的说教形式,可以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带来的弊端。而良好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而教师的教学风格也会直接影响着学生兴趣的提高。一堂生动而幽默的物理课,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和心情中接受和理解新知识。例如,在讲解固体、液体、气体分子运动状态时,由于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学生很难理解这三种不同状态的分子运动状态。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在课堂上打比喻:你们每个同学都像一个分子,在上课时学生不能随意走动,只能在座位上有一些学习的小动作,这种情形就和固体的分子运动相似。课间同学们的活动范围增大了,但还受限制在校园内,这种情形就像液体的分子运动状态。周末放学每位学生都可以回家,四面八方都可走,他们活动的范围很大,这就像气体分子的运动状态。这样的比喻形象生动,学生都表现出理解和认识,事半功倍。

课前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疑难或模糊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堂,对这部分知识给予特别关注,直到通过讨论得到解决。这种教学活动面向最广泛的W生群体,注重每个人的参与,尽可能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接受和理解知识,自学能力可以得到加强,同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从而使他们集体提高、共同进步。具体地说,在老师讲到预习时已经初步领会的部分时,就可以学习老师讲课的思路,并和自己预习时的思路进行比较,看老师是怎么提出问题的,是怎么分析问题的,又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老师的思路比自己的思路高明在什么地方,原因是什么,当然,也少不了验证一下自己对知识的领会是不是正确。经过这么一番比较,就可以取长补短,不仅使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而且可以提高自己学习的自觉性。所以,表面看同学们都坐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听课,实际上每个人听讲的起点和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没有预习的学生,如果再加上基础差,上课时,要想听懂就很困难了,因此他根本没有精力去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

采取对话式互动教学,既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体现了老师的民主、师与生的平等。笔者在课堂实践时,一是经常对学生进行智力激励。课堂上,不断鼓励学生,每位同学都能学好;不断地激励他们,哪怕点滴的进步,学生在得到表扬之后,兴趣会得到大大提升。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就会更加自信,从而争取得到更好的成绩,超越自己。二是让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平时作业和考试反应出的问题来看,有许多同学概念模糊不清。因此,课堂上有必要把此作为重点,师生通过讨论进行“打假”、“排雷”。这些误区的来源一般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客观的错误观念,老师根据经验提出来让学生分析;另一方面是学生头脑中的主观误解。老师可以随机提问,找出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观念,取出来剖析、讨论,既可以警醒学生本人,又可引起一些思想不集中者的无意注意,最大面积地澄清并扫除学生脑中的错误观念。如在讲《平面镜成像》时,老师可以先在讲台上竖立一面大镜子,请一些学生上前来照镜子,做些动作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再引入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解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生就会带着激情进入学习。再如在探究音调和频率关系实验中,我让学生自己将尺一端紧按在桌面上,改变钢尺另一端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让学生用耳朵听它拨动发出的声音,又用眼睛注意钢尺拨动快慢.通过眼、耳、手、脑的配合感知几次实验现象的区别,最后才能[楚的认识到音调和频率关系。又在讲《升华和凝华》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演示碘的升华实验,过会冷却后又产生碘凝华的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想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再以主导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进入本课的探究教学.一起得出物理现象.教学有法,也无定法.我们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国内外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成效、解答问题的正确与错误、以及学习成绩的好坏等等,均可激发起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第15篇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2、知道分子和原子的基本特征。

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4、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5、能举例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可结合成新的分子。

学情分析

学生在自然及物理学科中已经学习了物质的三态变化及热胀冷缩等知识,在化学前两个单元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等。学生对简单的物质变化和性质有了判别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分子、原子是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观粒子,肉眼看不到,非常抽象,学生因缺乏微观想象力而感到难以理解。

重点难点

(1)重点: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

(2)难点: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景引入,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教师先在手上涂一点风油精(或清凉油),在教室内走一圈。

听到学生小声议论:老师擦了风油精。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闻到的。

师:我们为什么能闻到风油精的气味呢?

物质是由分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用肉眼看不见,用手摸不着,但这些粒子是真实存在的。

活动2【活动】观察:分子、原子图片

观察课本49页图3-2、图3-3,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硅原子图片,感受分子的真实存在。

活动3【活动】阅读体会

资料一: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kg。

资料二:1滴水中约有1670000000000000000000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学生体会】分子质量很小,体积也很小。

活动4【活动】学生实验:品红扩散

分别向盛有等量热水和冷水的两个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现象。

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问题1】烧杯中的品红逐渐扩散,水变红,说明微观粒子(如分子)有什么特征?

【问题2】热水中的品红扩散更快,又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微观粒子(如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活动5【活动】探究实验:分子运动现象

1.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从烧杯A中取出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现象。

【问题1】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说明了什么?

【问题2】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这个实验为分子的哪个基本特征提供了证据?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

活动6【活动】趣味实验

【演示实验】水和酒精混合:取一个酸式滴定管,向其中注入约半管的水,再缓缓注入无水酒精至接近注满,用记号笔或橡皮筋标记。用手指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观察现象。

【问题1】这个实验说明分子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实验】用注射器压缩等体积的水和空气。

【问题2】这个实验又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分子间有间隔,不同状态的物质,分子间间隔不同。

活动7【练习】当堂演练

1、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2、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的原因是(

A.水分子运动加快了

B.水分子间隔变大了

C.水分子体积增大了

D.水分子数目增多了

3、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

B.宏观上看静置状态的物质,从微上看则是永恒运动的

C.分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D.夏天雨过天晴,路面上的水渍很快变干,这时水变成了其他物质

活动8【活动】归纳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物质是由

构成的。

2、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