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文化的意识形态范文

文化的意识形态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化的意识形态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文化的意识形态

第1篇

【关键词】意识形态 文化话语权 安全视野

现代社会世界各国的竞争方式越来越多样,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的机遇和竞争也在此时充分体现出来,在信息科技的指引下,文化思想相互混杂、糅合和竞争。尤其是在现代计算机网络空间下的竞争更是激烈,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许多的欧美国家掌握着先进的技术,同时利用自身发展的经验,在世界文化话语权的竞争中已经处于优先的地位,而我国由于国家发展时间短、技术能力有限,在近期的发展中处于较为被动的境地。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文化竞争力概念的提出,国家对于文化话语权的倡导也越来越重要。

一、倡导意识形态安全视野下文化话语权的意义

文化话语权就是通过交流、传播的方式影响他人或者其他地域的公民,进而形成思想的认同感,其在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从具体的实践来看,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保障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的发展不仅仅依靠经济,经济实力的提升主要是一种外在实力的体现,而文化实力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真正具有凝聚力、创造力的保障。随着世界各国文化的大量传入,其与我国文化之间的碰撞也更加激烈,在这种碰撞、竞争中必然会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形成冲击,文化的内涵、精神和所具有的独特之处都会受到其他国家文化的影响。针对这一状况,我国倡导意识形态安全视野下的文化话语权,能够切实提高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增强我国文化的内在实力,维护文化安全。

2.对维护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权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话语权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对它所服从服务的社会经济基础具有重要能动作用,不但可以运用文化话语生动概括、反映社会经济基础,提高经济、政治、法律制度的合理性与说服力,引导人们自愿地维护社会秩序,巩固和发展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且可以用主流价值观整合个体意识、群体意识与社会意识,推动自发的、感性的和不系统的社会心理稳固化、持久化,并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形成并增强与社会主流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立场、主张、价值观念体系,引领多样社会思潮,整合社会认同,从而维护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权。

3.对于青年人思想品格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重点,青年人思想的教育是一项重大的工程,在我国发展的任何阶段,都不能忽视青年人思想品格的塑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改革开放已经有近四十年的时间,国外的一些文化在我国已经开始占据重要的空间。因此,在此时我国倡导意识形态安全视野下的文化话语权能够将我国文化更好地推进到青年人的生活之中,并通过优秀的思想文化促使青年人正确认识文化内涵,自觉抵制一些劣质文化。

二、提升我国文化话语权的策略

针对日益激烈的世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竞争,我国应当如何倡导文化话语权,将我国的声音传播给世界,并被世界接受,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笔者从研究的角度分析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实践:

1.注重文化内容的整合优化

文化的魅力在其能发挥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的出现是以具有优秀文化内涵作为前提的。针对国家文化之间的竞争,为了保障我国文化话语权,首先就是对我国现存的和发展中的文化进行整合优化: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吸收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挖掘出来。其次是对现代文化内容进行优化,对于一些优秀的、国家发展需要的重要文化内容作为现代人学习和教育的重点,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和融合,使文化传播和主导话语权的过程中集中最大的力量。

2.保障文化话语权竞争中的优势

文化话语权的竞争随着军事竞争的冷却而日渐激烈,因此国家要切实重视文化话语权的竞争,并不断创新竞争优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要充分认识到话语权竞争的特点,当前文化话语权的竞争与经济和军事的竞争不同,其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其次是做好随时竞争的准备,文化话语权的竞争不是约定时间、地点的面对面的竞争,而是具有随时性,因此国家要时刻做好准备,打好文化话语权竞争之战。

3.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中国网民队伍之庞大,网络信息流速之快,数量之多,类型之杂,影响之广,网络与现实生活联系与互动之密切,无一不加剧着掌握和提升网络文化话语权的度。除此之外,一些西方国家凭借强大技术优势及其在互联网领域的有利地位,将互联网打造成实现政治目的,增强其全球领导力的工具,我国也要充分重视信息技术的作用,进而保障国家文化话语权。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儒家文化;伊斯兰文化;异同点

中国不是一个宗教国家,但是又能以宽容的心态接受各种宗教乃至不同文化。在中国,儒家的正统地位,尤其是吸收佛道精髓的宋明理学,在元、明、清几代被钦定为官方权威思想,形成为定于一体的文化语境。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并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渗透与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中国伊斯兰文化。作为意识形态范畴的伊斯兰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文化有众多一致,二者相互交融,在人们的宗教行为与现实生活中发挥重要影响。

一、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意识形态的不同关怀

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其教义中某些部分与儒家思想和精神相通,为穆斯林在中国参与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本土化、民族化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寻求与儒家相互认同、发展、融合的过程。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意识形态的不同,具体表现在本体论、认识论、人性论等方面。

(一)本体论

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强调严格的一神信仰,以安拉为本位,以人与安拉的关系为重点,强调对安拉的崇拜和顺从,强调人对安拉的义务,甚至把宗教信仰和功修视作人之本性;而源于农业文明和家族社会的儒家文化的主流,重视现实人生,重视人伦道德,强调家庭亲情,关注社会生活,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精神。

中国儒家一贯主张是天命就存社会人事之中,不能离开社会人事谈及天命,只有搞好人事关系,才能得到上帝的赞许。近现代以来,对伊斯兰文化基本精神的认识更加明确,著名学者马次伯指出:“不尽人情,不合理性,不切实际,不可得而知的东西,违反了人性的需要的信仰,为回教(指伊斯兰教)所鄙视而认为异端。其基本精神,与儒家‘至诚’、‘尽性’、‘成德’、‘立本’的主张完全符合。不过回教更进一步,很具体地指出了人类对宇宙万能主宰的应有的态度,这就成为他宗教的本质。”

(二)认识论

就认识论而言,而伊斯兰教认为“夫正道之原,自开辟之初,乃真主自立,敕降天仙,……代已极,阐扬至道,道立纲常,而后有教。”即认为知识是由真主创立的,是人类不能企及的。伊斯兰伦理道德要求穆斯林爱真主所爱,恶真主所恶。然而中国儒家相信知识是人们自己创造的,它来源于社会生活。

总之,伊斯兰文化的核心是宗教信仰,儒家文化的重心则是伦理道德。“天即吾教所谓天地人物万有之真宰”,“天”即“真宰”,“天道”就是神道。

(三)人性论

关于人性论,伊斯兰教认为。至善、完美是真主安拉的重要属性,真主是“至仁至慈”、“至睿至善”、“至尊至大”的。人性的问题上,伊斯兰教认为人性具有善恶两重属性,一方面,人由于禀赋了真主的本性,人是天地问最高的典型,人具有最美的形态;但同时,人又是脆弱的、易受诱惑的,人具有作恶的趋向。  人性的善恶问题上,中国儒家在历史上有各式各样的争论,除了孔子以外,孟子、荀子、告子等都各有自己的观点。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认为“皆有善性,但当充而用之耳。”荀子性恶说却持相反的言论,他认为人性皆恶,不以礼义矫正,则不能为善。告子论性则称:人性易变,无分于善不善。他说;“食色性也。”求生存和求配偶是人类的本能,是天命之性。”但宋明以后,“理学家普遍主张‘人性二元论’,即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理学家所建立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元结构,”代表了中同古代人性论思想的最高成就。

二、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意识形态的相同之处

“如果摆脱一元化的思维方式,从多元化的文化结构与宽容的文化立场来看,每一种文化或文明体系都具某一个特定的方向而有其特色,从而也自然具有其局限”人类有着相同的本性,也有相同的人生问题或相似的社会问题,所以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必有相同之处。

儒家文化虽以人学为主,以伦理为本位,但儒家文化不绝对排斥灭道,儒家主流派不否定宗教,还把发挥宗教的社会功能和情感功能作为圣人教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儒家典籍不讳言“天”的主宰的意义。“儒家在积极关注社会人生的同时,并不否定天道。儒家虽不热衷于宗教,但主张适当保留宗教,而且把神道看成人道的继续和组成部分。”国家甚至把祭天作为国家宗教,极为重视。“天”字包含二义,一指形象之“天”,与地相对;一指造物之“天?,与物相对,是各教尊奉的最本根之存在。所以对于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共性解释应该“和而不同”的观点,一方面承认东西文化的差别,另一方面主张文化之间应该保持和谐。

三、结语

第3篇

关键词:政治文化 意识形态 翻译文学

从近现代历史的角度来看,政治文化因素是制约整个社会文化的基本力量,意识形态的力量和作用深刻的投射到了整个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政治文化”一词是美国政治学家加里埃尔・阿尔蒙德于1956年在《政治季刊》上发表《比较政治系统》一文时首先使用。认为“政治文化”是属于“文化体系”的一部分,指涉着对政治行为和政治评价的主观取向。“政治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在一定文化环境下形成的民族、国家、阶级和集团所建构的政治规范、政治制度和体系,以及人们关于政治现象的态度、感情、心理、习惯、价值信念和学说理论的复合体;狭义的政治文化则主要指政治心理、政治意识、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等层面所组成的观念形态体系,也就是阿尔蒙德所谓的“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①。“政治文化”不同于明确的政治理念和现实的政治决策,它更关注的是政治上的心理方面的集体表现形式,以及政治体系中成员对政治的个人态度与价值取向模式。进入其研究视野的就不再是纯客观的“活动”,甚至还包括主要关注政治行为的心理因素,如信念、情感及评价意向等。

“政治”是以政治文化的方式对翻译活动施加影响的,即民族、国家、阶级或集团等政治实体所建构的政治规范和权力机制,是通过营造成某种流行的政治心理、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感情来影响翻译活动的,而翻译活动反作用于政治也主要是通过这些政治文化方面来间接实施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政治文化”是连接政治与翻译的桥梁,而政治意识形态则包含于政治文化中。

政治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文本选择的影响。特定的政治文化会对翻译过程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但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时代,这种制约所表现出来的强度会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政治目的影响翻译活动的例子不胜枚举,从古代佛教最初进入中国,为其推广而用当时政治文化主流意识的道家概念来诠释佛家主张,到近代严复翻译《天演论》,为宣传他的政治主张,让封建士大夫接受西方先进思想这副“苦药” 而“别有用心”地裹上一层语言的糖衣,都是这种制约的体现。

以后,中国文学翻译的政治目的变得更明确,倾向选择翻译苏联、欧美进步作家的作品,如俄国的屠格涅夫、托尔斯泰,苏联的高尔基,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法国的雨果、巴尔扎克、罗曼・罗兰,德国的歌德、海涅,美国的杰克・伦敦、惠特曼,以及大量“被损害民族”的文学作品。尤其典型的是,中国译者对充满革命激情的雪莱、拜伦情有独钟,而冷落了在英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桂冠诗人华兹华斯②。从19世纪20年代的“全盘西化”到50年代的“全盘苏化”到90年代的“富国强民”,各个时代不同的政治纲领下,翻译选目和翻译模式无一例外地说明了政治对于翻译文本的选择的巨大影响和操纵。

特别是1949年后,翻译活动被纳入社会主义建设改造的一部分。在外文局以及各官方出版社有组织有计划的策划下,翻译失去了把各色各样的意识形态及诗学引进来的重要功能,而被来进一步巩固社会文化系统以及加强该系统中的主导意识形态的位置。文学翻译政治化的择取标准使外国文学翻译的范围越来越小,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俄苏文学、欧洲古典文学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学作品占据中国翻译文学的中心地位。而极为丰富的欧美现当代小说,由于在意识形态上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学观念相抵触,被完全排斥在译介视野之外。由此可见,占主流地位的政治意识形态对译作的选择和翻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政治因素还带来了翻译中的叛逆现象。正如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提出的:“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中的叛逆性反映了译者为了达到某一主观愿望而造成一种译作为原作的客观背离。因为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要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考虑译入国的主导意识,考虑“赞助人”的意愿要求,而对原出相应地“策略性创造”③。这也就是说,不是因为译者自身能力有限理解不了原文,而是出于所处的文化价值、意识形态的影响,进行有意识的误译。

关于意识形态,《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意识形态,也称观念形态,指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包括政治、法律、艺术、宗教、哲学、道德等思想观点。”翻译操纵派学者André Lefevére视其为“一种观念网络,它由某个社会群体在某一历史时期所接受的看法和见解构成,而且这些看法和见解影响着读者和译者对文本的处理”④。他在《翻译、重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操纵》一书中阐述了翻译“三要素”理论,认为翻译是对原文的重写,不能真实地反映原作的面貌,因为它始终都受到诗学观、译者和赞助人。政治意识形态在整个翻译文学史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翻译文学的出现本身就是被政治需要唤起的,它自然与政治、意识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没有翻译,就没有意识形态的构建;当意识形态形成之后,又对翻译起着操纵作用,操纵着翻译文学的内容。意识形态下的翻译文学构建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各种处于不同地位的意识形态之下,翻译文学有着怎样的不同。在多元系统论的参照下,如何理解近现代不同时期我国翻译文学的特点及其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关系,翻译经典的地位是如何确立的,它们的文化文学功能如何等等,都值得我们深思。

在近现代许多政治敏感时期,政治形式、政治文化往往是构成翻译文学生成、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生态环境。各种翻译现象基本上是在对这样的生态环境或顺应或违逆、或适应或不适应的反应中得以形成。回顾近现代翻译文学发展历程:在20世纪的大多数年代里,时代的政治需求成为翻译文学择取的首要准则,即外国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是决定介绍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翻译与政治的特殊关系,无疑是翻译文学发展最为显性的特征之一。因此,在研究上述年代的翻译现象时,应将其摆到与政治文化的关系中加以探讨,即看政治因素对翻译的影响程度,找到近现代许多翻译文学现象的产生根源,以求能对近现代翻译文学做出准确的把握和中肯的评价。

注释:

① Almond GA,Powell GB:《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9.

第4篇

[摘要] 视觉文化是新兴的文化形态和思维范式,是一种以“影像”、“景观”为核心的高度视觉化的文化,也是意识形态的新载体。它通过制造出拟真的幻象,诱使观众对作品中的人物产生一种替代性的幻觉,成为意识形态控制日常生活的新方式。实现这一控制的内在机理是视觉文化“把个人询唤为主体”,也就是个人在消费影像和景观时,沉迷其中,由外在的客体转变为主体,自愿认同视觉文化所传达的意识形态观念。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2)07—0028—08

一、视觉文化的兴起

视觉文化是与视觉相关而形成的文化形态,视觉与“看”相关联,视觉性则是“看”的哲学话语,这一概念古已有之。如同吃是人的日常行为,看也是人的日常活动,但人类思想史上,吃总是被认为是一种生理需要,与之联系的味觉总受贬抑;而看则被认为是一种认知活动,与之联系的视觉被视为通达真理的高级器官而备受褒奖。尤其在西方,常常运用视觉隐喻来意指那种具有启示意义和真理意义的认识,“视觉被认为能够提供有关‘客观’的信息,并且视觉所传达的信息有助于人们进行反思和抽象,由此形成有关世界的知识。”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甚至形成了一种视觉在场的形而上学。他们依据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关系把人的感官分为距离性的感官(视觉和听觉等)和非距离性的感官(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作为认知性高级感官的前者,一定优于欲望性低级感官的后者。五官中视觉最为重要,它“能使我们认知事物,并显明事物之间的许多差别”,是我们有益东西的源泉,由此开创了西方哲学史上以视觉在场为核心的形而上学体系,一套以视觉行为为标准的认知制度和价值秩序,一套以建构从主体认知到社会控制的一系列文化制度。可见,视觉文化就是视觉性的自然伸展,是以视觉性为标准的认知制度、价值标准和文化制度在当代社会的发展。

从视觉文化的理论发展看,最早可追溯到德国思想家本雅明。1935年,他在最具颠覆性的著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一书中,认为机械复制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变革,其中电影作为一种技术的新发明,把一种新的文化即视觉文化带人人类的社会生活,塑造出艺术与大众的新型关系,使传统“韵味”的艺术无可挽回地衰落。新的视觉文化不同于传统的审美静观,而转向了更为逼真的触觉效果,以动态图像制造出令人“震惊”的视觉冲击。视觉效果的可复制性使得艺术的民主化成为可能,也使艺术的革命潜能得以实现。此后,海德格尔也提出了“世界图像时代”的概念。“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指一副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现代世界图像’(Weltbild der neuzeit)和‘现代的世界图像’(neuzeitliches Weltbild)这两个说法讲的是同一回事,它们假定了某种以前绝不可能有的东西,亦即一个中世纪的世界图像和一个古代的世界图像。世界图像并非从一个以前的中世纪的世界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的世界图像;毋宁说,根本上世界成为图像,这样一回事情标志着现代之本质。”到了1960年代,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针对现代商品的新属性,明确提出“景观社会”的理论。在他看来,景观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商品变成了视觉形象,或者说视觉形象即商品,视觉形象成了人们社会关系的新中介。1993年,匈牙利的电影美学家巴拉兹正式使用了“视觉文化”这一概念,指出电影等视觉文化形式的出现和发展将会取代印刷时代。从此视觉图像成了从事摄影、电影、电视、广告、美术、艺术史、社会学及其他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中心,学界也开始将视觉文化作为一种主导性的文化形态、一种系统的学理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美学理论家尼古拉斯·米尔佐夫从艺术、现代性、身体图景等多角度研究视觉文化,提出视觉文化就是后现代文化,就是后现代文化中的日常生活。“现代生活就发生在荧屏上。在工业化国家里,生活越来越受到视频的监视:在公共汽车和购物商场里,在高速公路和桥梁上,以及在自动取款机(ATM)的边上,摄像镜头在一刻不停地监视着人们的行动。……在这个图像的漩涡里,观看远胜于相信。这绝非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正是日常生活本身。”在他看来,后现代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彻底被视觉化了,这是一个海德格尔所说的“世界图像时代”,是德波所谓的“景观社会”,是一个截然有别于以文本、话语和语言为主的传统社会和现代性早期的视觉文化时代。

第5篇

[关键词]身体;意识形态;文化

特里・伊格尔顿认为,美学是作为有关身体的语言而诞生的,体育电影以人类身体符号的审美构成为自然界面,来表现人类顽强拼搏、超越自我、追求梦想的励志主题,从而描绘个人的命运、文化状态和社会意识形态。体育电影的审美关怀建构在人类身体的运动和文化表征之中,而体育电影的镜头涉及比如田径、拳击、足球、武术等体育运动,必然具备跨越语言障碍、突破种族隔膜并鼓舞人心、积极向上的人文主义性质。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等一系列著作中。将身体与权力话语分析联系在一起,认为身体受到权力的严密规训,它直接卷入某种意识形态领域,权力关系直接控制、干预它,给它打上标记,训练它,折磨它。他指出,身体既是权力所塑造的,又被雇佣为维护权力的中心,因此没有什么比权力的运作更加具有物质性和身体性,而权力不过是一系列的体制化话语。因为话语对有关一个对象可以言说的和不可以言说的部分进行区分,并规定谁有权决定言说什么。

随着影像时代的发达,体育电影的现代化媒介构成一种独特的现代文化的话语权力,这是一种新的表征形式,是对人的身体的一种人文主义想象,人类的身体被变成一种现代文化的身体。波德里亚指出,身体的地位是一种文化事实,无论在当今世界的何种文化系统中,身体关系的组织模式都反映了事物关系的组织模式及社会关系的组织模式,美国的理查德,舒斯特曼在《实用主义美学》中也指出,身体不是完全私人的东西,所以我们不得不留心去阅读和倾听身体,甚至不得不克服受语言束缚的阅读和倾听的隐喻,以便更好地感受身体。现代文化的这种体育电影媒介表征化只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新的形式,它是构成现代社会话语权力的重要力量。

一旦通过媒介,这种体育运动的身体(及构成身体的运动)就具有一种可见性,这在影视媒介没有出现以前是无法想象的,它的传播力量也是相当惊人的。技术媒介的利用已经改变了人们的身体,体育电影已经成为意识形态在现代社会中运作的一种主要媒介,它已经成为一种身体表征形式生产与传输的主要媒介,重要的是这种意识形态在日常生活中运作,其影响的确深远。

身体作为现代文化的表征已经影响了这个世界,更重要的是身体已经构成这个世界的一种意识形态景观。现代文化中的很多语言证实了身体的意识形态景观。“肉体中存在反抗权力的事物”,“冒犯文化习俗特别是性别习俗的或半的身体具有潜在的颠覆性”。这些言论都指出了来自身体的叛逆性。通过身体,不仅可以颠覆轻视感觉、欲望、肉体的哲学传统,重建面向日常生活的哲学,也可以反抗长久的具有偏见的性意识形态。

当代哲学尤其是后现代哲学通过强调身体对于人们关于世界的经验和知识的中枢作用,挑战了传统的精神优于肉体的观念。法国的德勒兹在《差异与重复》中明确宣称:“给我一个肉体吧,这是颠覆哲学的方法。肉体不再是思想与思想本身隔绝开来的障碍,不再是只有战胜它才能进行思想的障碍。恰恰相反,思想潜入而且必须潜入肉体才能达到思所未思的境界,也就是达到生命的境界……生命的范畴就是肉体的姿态,肉体的状况。”他认为身体就是一架欲望机器,其哲学理念的重要部分在于颠覆了传统的柏拉图主义,继尼采之后,他高榜身体的奉体性地位,力图复兴肉体,使肉体重新“唯物主义化”。根据德勒兹的理论,我发现,体育电影充分展示出人类日常生活行为和工作动作之外的纯身体姿态,以审美表征为选择演员和重现体育运动的创作指归,体现出人类身体的潜能以及可能形塑的身体本质的意识形态景观,从而传达出身体领域带有普遍意义的意识形态内涵。

大多数体育电影的叙事母题可以明确地概括为励志主题,即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对滋润生命情感的渴望,体育电影中蕴涵着勇敢、诚实、英雄主义和友谊等文化的特质首先通过身体的形式集中地表现了出来,人们在体育电影包括体育动漫里经常可以看到人的忠诚、爱、温情、正义等品质的描写和赞赏。体育电影正是通过对体育身体表征的文化价值取向的准确把握,从而把人类的美好品质提高到身体以外意识形态的高度,从而加强了人类的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

从这一意义上看,体育电影不完全是体育和类型,背后隐藏的价值是人性、心理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的种种元素和情感交叉表达。媒介时代的影视文化潜移默化的传递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一切正是在和谐、自然的影视情境下完成对观众的思维改写过程。

体育运动员因为要在各种比赛中力争取得胜利的目标,他们的身体总是遭受各种伤害就成为比较普遍的运动现象,“最终涉及的总是身体,即身体及其力量、它们的可利用性和可驯服性、对它们的安排和征服”,“权力关系总是直接控制它,干预它,给它打上标记,训练它,折磨它,强迫它完成某些任务、表现某些仪式和发出某些信号”。运动员的身体在训练里、比赛中为了完成竞技任务而遭遇毁损,让人悲伤和悲悯,这也是悲剧文化价值要传递给观众的信息,使得观众心灵上受到触动,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挑战星期天》(1999,奥利弗・斯通)是一部出色的反映美式橄榄球运动的影片,其中表现橄榄球惊心动魄的赛事镜头中对身体符号的表现达到了极致,与迈阿密鲨鱼队对垒的球队队员被凶猛的击打撞出眼珠,让人触目惊心。

近几年来,随着世界职业体育(Profession Sports)的蓬勃发展,体育电影的生产与传播总是伴随着意识形态对外扩张,体育电影中总是附加了人文主义的因素,展现运动员身体符号拼搏进取的文化价值和其他更加隐蔽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更重要的是,一些非体育电影中也增加了许多体育元素,特别是身体元素,电影里不变的只有身体美学和视觉上奔跑的、跃动的符号,构成一幅幅时间与空间交错并运动着的意识形态景观。

兹以《罗拉快跑》分析这一新景观。

汤姆・蒂克威导演的《罗拉,快跑》虽然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体育电影,但里面的奔跑镜头的身体叙事表现足以将体育精神和意识形态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带来的影片叙事方式的剧变,凭借创造一个强大的女主人公动摇甚至颠覆了传统的性别特征及力量关系。

从某种程度上看,《罗拉快跑》对时间与空间中运动的表现依赖于我们对身体本性的理解:只有通过其包含的对象和能量,才能想象空间的存在,类似的,只有通过在时间中运动并存在的身体叙事,才能觉察到时间的存在,既不存在绝对的时间,也没有绝对的空间。对时空的这一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将它与影片所呈现的类似但 又不同的三个段落的结构联系在一起时。

影片中伴随罗拉三次奔跑的是快得令人窒息的节奏和从始至终的电子舞曲,观众因此会觉得影片的三个部分具有同一性。背景音乐中跳动的节奏营造出紧张的气氛,将罗拉的三次奔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表面上看似乎证明了那位著名的德国足球教练塞普・赫伯格所说的话,“一场游戏的结束意味着另一场游戏的开始”。然而,罗拉第一次与第二次奔跑时音乐的歌词却质疑了足球的隐喻与类似的音乐所暗示的几个部分的同一性。歌词中表达了罗拉的愿望“希望我能……”,后面紧跟着“帮帮我”,说明她渴望在现实的时空中仍然拥有想象中的个性。更加直接传递这一信息的是她第二次奔跑时歌词中的“我要”(“我要跑,我要……”)和“永不”(“永不放弃”“永不说不”“永不放弃希望”),这些支持了蒂克威对罗拉的看法,即罗拉是现代的皮皮,朗施特鲁姆夫(上个世纪70年代德国电视系列剧中的人物,一个极其叛逆的小女孩),她的信条是,世界是她的,会为了适应她而做出改变。在传统的男性话语主宰的世界中,这是一种性意识形态的挑战。

在影片的第三段落结尾处,故事结局好像很美满:罗拉赢了钱,准时与曼尼会合;曼尼拿回了最初的那笔钱,躲过了老板的惩罚,从而证明了他作为一个“男人”的价值,这样他们从此就可以幸福、平等地生活在一起了,但是,正如罗拉第三次到达超市时的背景所暗示的,罗拉不但失去了她超凡女主人公的地位,同时也失去了她对欲望的渴望。伴随她一路充满活力奔跑的背景音乐消失了,救护车带来的压抑的、预示着不幸的音响继续着,这辆车将罗拉扔在超市前面神秘、空旷的大街上。将罗拉衬托成一个后现代女主人公的整个城市此时沉寂下来,罗拉在前两个段落中有力呐喊的“曼尼”在此刻变成了痛苦、忧郁的“曼尼曼尼……”,这是这位难以驯服的、叛逆的女主人公最后的话语,而在影片前75分钟内,似乎没有什么能难得倒她。她困惑地注视着曼尼表现出的活力以及他与老板之间的亲密关系,而镜头拍摄这一场景的方式暗示着,她将自己置于一个传统的位置上了。她站在空旷的十字路口的中央,镜头以鸟瞰的角度对准她。接着跟随她的眼睛环顾四周,直到发现曼尼的到来以及他与老板的交易。这组镜头给人的深刻印象是罗拉已经失去了她的威力,她第一次对该做什么感到茫然。从这一刻起,观众先前所看到的罗拉身上的那种超常的力量一点儿一点儿消失掉,转移到曼尼身上。有几处线索暗示了这一点:罗拉所处的背景中没有任何活动,而曼尼所处的背景呈现的是充满生机的城市生活。曼尼昂首阔步地朝罗拉走来,毫无疑问这意味着他已经掌握了指挥权,他走到罗拉跟前,说:“出什么事了?你一路跑来的吗?别担心,一切都好。”这番话与罗拉请求父亲给她钱时父亲所说的话(“出什么事了?你看起来这么狼狈!”)如出一辙。如果没有曼尼深情的语调和手势,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宣布,从这一刻起曼尼进入了罗拉的父亲所代表的父权制体系。

影片结尾,这对恋人牵手走在街上,对于紧握在一起的双手的特写,我们很难不把它理解成影片的一个注解:影片有意要以经典好莱坞影片对欲望的传统理解方式安排一个美满的结局。它们(经典好莱坞影片)的观点非常鲜明:那些企图成为自己欲望的主体的女性角色将受到惩罚,或者正如这部影片所展示的,被放回原本属于她的位置。

第6篇

关键词:经济新闻报道;意识形态;认知语言学

Abstract: as the mass media audience in one of the most extensive media, news reports of the news of the ideology of consumer guide has been a topic of concer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as a skeleton, and SheHua of European economic news reports ideology in the guide, will force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aphor construction combined on the U.S. economy news analysis, reveals the news the use of language on news consumers and ideology guidance.

Keywords: economic news reported; Ideology; Cognitive linguistics

中图分类号:K825.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涉及中国经济的报道在欧美国家新闻媒体上已是屡见不鲜。然而由于东西方经济利益、政治立场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与冲突,以及媒体机构本身经济利益的驱使,欧美主流新闻媒体对涉华新闻的报道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1]。由于缺乏非西方意识形态主导的替代新闻来源,这种对中国“负面他者”形象的塑造深刻影响了欧美新闻消费者对中国的认识,对其意识形态产生了引导,甚至是操控的效果。而此种意识形态的引导又是通过新闻报道的语言来影响新闻消费者的认知,使其形成特定的认知模式和构建系统,进而达到意识形态引导和操控的目的。

在对于语言与意识形态关系的研究当中,批评性语篇分析和认知语言学有着极强的分析与解释力。批评性语篇分析主要研究语言的特征和这些特征的社会文化背景,以揭示语言构建的意识形态及其对社会活动产生的效果和作用,而语篇生产者在这些不同构建系统中做出的选择正是其意识形态的反应,而通过不同构建系统的选择,其便能根据自己要达到的目的来影响语篇消费者的意识形态[4]。

2 力互动图式

力互动图式是美国心理语言学家Talmy根据力学原理提出的一种语言认知构建系统。其植根于体验哲学,通过引入无处不在的力的概念,探讨不同实体之间力的互动关系。力互动的图式不仅能够帮助构建物理力的互动,还能通过隐喻延展帮助理解社会、心理、政治以及语篇中力互动的认知构建[5]。Talmy认为句子的表达有力互动和动力空位两种状态。譬如例句the door is closed当中,并没有两种力之间的互动,所以是一种力互动的空位。而例句the door cannot open中则包含两种互相作用的力,门倾向于打开的力和阻止门打开的力。Talmy认为力互动图式中存在两种力,作用力(agonist)和反作用力(antagonist)。这两个力有着相对立的运动倾向,一个倾向于运动,一个倾向于静止,并且必然有一方的力大于另一方。其运动的结果是力量大的那一方实现自己的运动倾向。例句the door cannot open中door是作用力(ago),而阻碍门打开的力是反作用力(ant);Ago倾向于运动,ant倾向于静止;ant的力大于ago,所以ant实现了自己静止的倾向。门虽然倾向于打开,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却打不开[6]。

3 涉华经济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应用中的意识形态操控

商务、经济语篇中的理论和内容大都比较抽象,所以其中概念隐喻的应用较为频繁。其中比较常见的隐喻包括:战争隐喻、水力隐喻、容器隐喻、机械隐喻、生物隐喻等等[7][8]。本文利用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中搜索得到的语料,对这些隐喻中的几种进行力互动的分析,探究其对意识形态操控的作用。

3.1战争隐喻

由于力互动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对正反两力互动关系的研究,而战争隐喻涉及的也是对抗双方,两种力的互动关系,其应用有着自然的兼容性。

(1) USA Today (2006/12/12)

Tens of thousands of jobs in textile plants in states such as North Carolina have been wiped out by low-wage Chinese competition…

(…数以万计的纺织工作岗位却已经被来自中国的廉价竞争全部消灭,其中包括北卡罗来纳等州。)

新闻(1)中所研究的力的中心是来自中国的竞争,也就是作用力(Ago)。而与之相反的反作用力(Ant)则是没有直接说明的那成数以万计工作岗位的持有者。这里的been wiped out原指战争中将对手完全消灭,也就是说Ago的力强过Ant,并压倒性地战胜和摧毁了Ant。语篇生产者不但通过隐喻将中国的低工资工人和美国工人敌对起来,还将中国工人潜在地描述为残忍无情的敌人。

(2) Jerome Corsi's Red Alert reports. (2011/1/30)

China has decided to invade the United States, not with tanks and airplanes, but with an army of workers…

(中国已经决定入侵美国,不是用坦克和飞机,而是用工人组成的军队…。)

新闻(2)中的Ago为中国,Ant为美国。虽然此处单从invade这个词并不能看出两者之间力的关系。如果入侵成功并达到目的,那Ago则为力的强实体;相反,如果失败,或是目的没能达成,Ant则为较强的实体。虽然力的互动关系没有明确,不过战争中invade本身就带有非正义地发起战争的意思,所以意识形态的导向依然完成了。同样的客观语言事实可以使用动力中和的语言来表达。这种对构建系统的选择,体现出了新闻媒体对意识形态的引导和操控。

3.2水力隐喻

(3) New York Times (2004/04/03)

At a time when toys, televisions and other products made in China are flooding into the United States…

(虽然如今玩具、电视机等中国制造洪水般涌入美国...)

新闻(3)中的Ago为一系列的中国制造,Ant则是没有明确的实体,可能是缺陷的政策、或是阻挡商品大量流入的政策不再存在。不论是那种情况,力量较强的Ago都打入了美国的市场。由于洪水带有消极意义(灾难、混乱),其目标域―商品入市也被涂上了消极的颜色。语篇消费者的意识形态则可能会被引导至:中国产品的到来会给美国带来混乱和灾难。

(4)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09/11/6)

Each year, tens of millions of poor Chinese pour into large cities from the countryside in pursuit of better-paying work.

(每年在中国,来自农村数以万计的贫困人口涌入大城市以追求报酬更好的工作。)

新闻(4)中的Ago是中国贫困人口,Ant则同(4)一样没有明确指示。Ago的内在运动趋势倾向于静止,但是为了寻求收入更好的工作,便进入城市。pour into给人的感觉是量大且混乱。使人形成的概念是中国城市由于大量农村人口的涌入而人群混杂,形成一种对中国城市的负面印象。

3.3 容器隐喻

(5) USA Today (2005/9/13)

Earlier this month, bilateral talks aimed at capping surging Chinese textile shipments to the USA failed to reach an accord.

(本月早些时候,旨在封顶高涨的来美中国纺织品的双边谈判未能达成一致。)

新闻(5)的Ago为高涨的中国纺织品,内在力倾向于运动,Ant为双边谈判,内在力倾向于静止。由于此次的双边谈判没有达成一致意向,,那么就会造成麻烦。而此处语篇生产者要传达的意识形态是,中国纺织品入美的发展需要控制和管理起来,以防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6) The Economist (2011/7/13)

The rub is this: an artificially cheap yuan is one of the ways China suppresses household purchasing power and consumer spending.

(恼人的是,人为地压低人民币价值是中国压制家庭购买力和公众消费的手段之一。)

新闻(6)中的Ago为中国,内在力倾向于静止,Ant为家庭购买力和公众消费,内在力倾向与于运动。此条新闻和新闻(6)颇为相似,只是Ago和Ant内在力倾向正好调换了过来。但是由于suppresses带有抑制本该自然地运动或释放的情感或物体的含义,所以此处传达的认知概念则是家庭购买力和公众消费本该自然发生,而不该将其压制在容器之内,借此达到指责中国政策的目的。

4 结语

语篇生产者在不同构建系统中做出的选择反应了其意识形态,而通过不同构建系统生成语言表达,便能根据自己要达到的目的来影响语篇消费者的意识形态。报刊作为大众传媒中举足轻重的一种媒介,其报道对大众意识形态的导向力与操纵力不可小觑。在两则容器隐喻的新闻中,当中国的发展不利于美国经济时,中国被塑造为一股应该被封存管制起来的负面力量(新闻5),而当中国实施对自身有利的政策时,却仍被塑造为一股压抑活力的负面力量(新闻6)。

作为社会学科重要论题之一的意识形态研究一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单一的学科和理论都无法很完善的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鉴于意识形态的构建与交流主要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本文通过结合认知语言学之中的概念隐喻、力互动图式以及批评性语篇分析三种理论,再将这种互动的理论运用于研究英美报刊涉华经济新闻报道中的意识形态引导。由于历史文化,价值取向和世界观等差异,西方媒体对中国在西方形象的构建不可避免地带着其烙印,而在这追求文化多元的今天,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可忽视[9]。这就让了解西方意识形态的构建、提高对其的敏感度变得更为重要。了解语言和认知的互动作用,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和抵御对认知的操控。

参考文献

[1] 张丽君. “中国”:美国对中国偏见“意象”的生成 [J]. 探索与争鸣, 2011, (3).

[2] 辛斌. 批评语篇分析的社会认知取向 [J]. 外语研究, 2007 (6) : 19 - 24.

[3] Van Dijk, T. A. Multidisciplinary CDA [A]. In Wadak &Meyer (Eds.), 2001, 95 - 223.

[4] Hart, Christopher. Force-interactive patterns in immigration discourse [J]. Discourse & Society, 2011, 22(3).

[5] [6] Talmy, Leonard.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0.

[7] 李明. 商务用途英语中经济类文本里的隐喻机制及功能 [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5, (16)

[8] Henderson, W. Metaphor in Economics [J]. Economics, 1982, 18(2).

第7篇

【摘 要】电视剧《甄嬛传》能得到众多阶层的喜爱和关注,是因为其反映了当下“女性”、“职场”、“古典文化”等现实。对其的解读和参与形成了一种受众参与式文化,他们不仅热爱文本,还具备高度的身份认同感,进而建构了自身的虚拟社区。本文以粉丝型受众为视角,分析《甄嬛传》受欢迎的原因,粉丝型受众的参与表现,以及由此反映的当下的价值观念、道德判断、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特点。

关键词 甄嬛传 女性 职场 历史 文化

改编自网络小说《后宫·甄嬛传》的七十六集长篇宫廷剧《甄嬛传》,创造了收视奇迹。它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剧市场迅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归根结底是其反应了当下社会的文化生态。

一、电视剧《甄嬛传》:当下社会的镜像表达

1、迎合女性观众的喜好

《甄嬛传》里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其古典服饰,美容护理等细节投合了当今城市丽人的审美品味。剧中琴箫相合、诗文传情的浪漫情节打动了不少青年男女。

2、宫廷斗争映射职场政治

网络上通过《甄嬛传》学习职场法则的文章众多。如:《〈甄嬛传〉成职场生存宝典 跟清宫杜拉拉学宫斗》《〈甄嬛传〉看清宫杜拉拉玩转后宫职场》《后宫争斗犹如职场,盘点〈甄嬛传〉里那些白领们》等等。它们与电视剧互为参照,剧中人物尔虞我诈的表现,反映了办公室的政治文化,使观众感同身受,从而累积了大量观众。生存的压力倒逼甄嬛不断改变本性,观众在现代社会中依然能对甄嬛经历的喜乐苦痛产生强烈共鸣。①

3、古典元素的呈现引发文化艺术热

《甄嬛传》相比于其他宫廷剧,更注重对礼仪服饰、妆容、官品、中医、香料、药材、古典装修、后宫妃嫔制度、饮食起居等的细致描写。受众对《甄嬛传》的喜爱,体现的是国人对历史的喜爱,对古典文化的喜爱。喜欢玩赏书画、玩琴、玩茶、玩香、收藏古董的受众也对《甄嬛传》产生强烈的兴趣和认同感。

二、粉丝型受众:大众文化的文本盗猎者

网络中粉丝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和互动性,积极发表言论,还创建了自己的社区。如在百度贴吧里创建了《甄嬛传吧》《后宫甄嬛传电视剧吧》《后宫甄嬛传吧》《琅嬛书馆吧》等。以下本文将对粉丝型受众的参与原因,方式,他们对电视剧的传播又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MattHills在《Fan Cultures》中指出,粉丝是着迷于特定明星、名流、电影、电视节目、乐队的人;是能够对他们所迷恋的对象提供大量信息的人,是能够引证他们所喜欢的台词或对白、给出相关资料出处的人。②

1、电视剧与其他传播活动的“互文”

作为一部电视剧,其播出还会和其他传播活动形成一种互文性,并借助这种互文性来生产意义。根据费斯克的理解,互文性是“文本同时与其他相似的或不同的文本关联,通过这种方式为观众制造意义”。

《甄嬛传》剧中的许多台词都让受众心生感慨,引发讨论和共鸣,网友通过回味剧中的台词,表达现实生活中的深切感受,隐喻职场生活中的生存状态。如在《后宫甄嬛传电视剧吧》里,有主题:《一人说一句宫斗时霸气的话》,网友积极回贴,如甄嬛“有时候不争,比能争会争之人有福多了!”“再冷也不能拿别人的血来暖自己”;华妃“贱人就是矫情”、“这后宫中想要活,就必须猜得中其他女人的心思”;浣碧“在这宫里,有利用价值的人才能活下去”。这些话语隐喻了当下中国这个男权意识依然顽固的社会,女人获得成功的艰难。这些生动有趣而又贴近生活的台词,使得受众在消费文本时产生了强烈的情感认同。

2、粉丝型受众:大众文化的生产者

粉丝型受众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他们不仅是大众文化的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用德赛都的话来说,粉丝可以被看作大众文化工业产品的“文本盗猎者”,他们积极参与文本意义的生产,创造出一套具有完整的生产及流通体系的粉丝文化。换句话说,能动的粉丝总是渴望通过对原作加以评点,或者直接对原作进行改写来展示自己的观点。

(1)粉丝参与创造“甄嬛体”。剧情之中引用古诗词来表达情感、又掀起一股学习、出版古诗词的潮流,体现了粉丝对重视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正中观众的下怀。如“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这种对白,言辞温雅华美,符合身份尊卑的遣字用词礼数周全,实际上呈现的是利益场上人际关系的虚伪和言语者的心计城府。

对当代年轻人来说,“甄嬛体”夹杂诗词、文言,还有叠词、叠句,富有韵味,又相当有趣。于是粉丝开始对半白半文的语言模式和典故进行运用,言必称“本宫”;描述事物用双字:“方才、想来、极好、罢了。”,网友喜欢把他们套进自己现实生活中的话题,如“今日适逢佳节,偶遇这美履两双,虽不是什么贵重之物,样子做工却是极好的,这才敢全收了。白话:六一大减价,买鞋两双,物美价廉。”

(2)创作“同人文”。互联网是一个自由空间,粉丝们通过逛论坛、发帖子的形式参与其中,褒扬或贬抑电视文本。通过这一话语渠道,他们可以直接表达对于剧中人物的喜爱或厌恶。而不满剧情和结局的粉丝,还会制作一些由原始文本派生来的二级文本,让文本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例如《琅嬛书馆》就是《甄嬛传》粉丝中热爱撰写同人文专门开的贴吧。

校园小说“《有所思》——纪念我们永远的高三”,用甄嬛体撰写自己的高三爱情;《椒房怨——舞姬倾城》用半文半白的风格,创作了一首诗歌,哀叹甄嬛爱情的不幸。小说《云在清天》“全新续写清嬛传奇,为你一扫心中遗憾”改写了果郡王和甄嬛的悲惨结局,以两人隐居的方式结尾,加上文笔优美,深受粉丝们的好评,有网友评论道“看完电视剧心情很压抑,熬夜看望了这篇小说,心情顿时舒畅了很多”“写得真真是极好的”。

(3)《甄嬛传》带动中医热。网络或坊间也有很多年轻人加入香料、中医、古诗词的研究中,进而中医师们也聚在一起拿《甄嬛传》作为范本讨论《如何让中医科普喜闻乐见》。毫无疑问,《甄嬛传》在它作为电视剧的文本之外,带动了一系列的“文化事件”。

(4)《甄嬛传》画像走红。剧中服饰,首饰,玉器,制作精良,内涵丰富,不同的人物角色对颜色和装扮风格都有不同的偏好。粉丝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了不同风格的电视剧人物画像,其中最著名的是画家陈柏言的人物手绘图。

正是在这些参与活动中,热情的粉丝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展示自己的智慧,表达了对我国古典服饰、妆容、饰品的喜爱和怀念,通过文本生产获得的,衍生出受众独有的参与式文化。

3、粉丝对剧中人物的高度认同感

粉丝型受众不仅对文本有着强烈的情感,还有着高度的自我认同。通常而言,“自我认同是自我发展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形成了对自我以及对周围世界关系的独特感觉。”③

《甄嬛传》中很多角色都既让人怜,又让人恨。有人迷甄嬛,有人迷华妃,有人爱眉庄,更有人兼爱之。因此,粉丝们把剧中人物映射到自己身上。例如,在《甄嬛吧》主题中有“[嬛嬛相扣]属于你的古装形象”,“回复特征,给你一个古代的你!”“测测你在古代的名字,位分,封号,宫殿,配偶!”“来个小测试:甄嬛传中你的脾气更像谁”。有的用手机号码组合来分配测试者在剧中的人物,有的通过软件编程测试得分来对应相应人物游戏,也有网友根据自己的性格,进行自由讨论。这种认同也成了他们积极参与传播的一种动力。

三、粉丝型受众对文本的解读

粉丝型受众容易对某一文本产生情感,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对这一文本的解读就趋于一致。詹金斯指出,电视迷的活动中有一类显著特征为:电视迷采用一套独特的批评和阐释方法,他们的批评是不严肃的、猜测性的、主观的,他们会将自己的生活和连续剧中的事件紧密联系起来。而劳伦斯克罗斯伯格也认为,人们不只是在努力领会文本的意义,而是使其具有和自己的人生、经验、需要和欲望相关联的意义。同一文本由于解释的方法不同,对于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含义。因此,粉丝型受众在解读文本时经常各执一辞。

粉丝们基于共同兴趣而自发聚集,然而,粉丝们对同一文本的解读同样也会充满争议和分歧。甄嬛入宫时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秀女,当她成为熹贵妃时却是深谙权谋之道,狠心谋杀亲夫的女人。我们并没有批评她的绝情,相反,粉丝看到甄嬛的“反攻”,觉得很过瘾,并反复观看,当电视台播到其受苦的剧集时则会换台。这体现了不同时代受众对人物行为方式的不同解读。

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到《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情深深,雨濛濛》中的陆依萍,这些影视作品代表了观众在不同时代的审美取向。④在封建礼教下,林黛玉虽喜爱贾宝玉,可宝玉向她示爱稍有言语不慎,就被黛玉指责嘲笑。而如今,甄嬛最后故意气死雍正的剧情也被观众接受和理解。假设这部剧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必会引起道德上的争议。然而在消费文化盛行的当下,德威并重,主动出击,刚柔相济,更符合现代文化;坐以待毙,反会被后人笑其懦弱和无能⑥。

参考文献

①袁园,《职场·民族·女性:从〈甄嬛传〉看新世纪的意识形态显影》[J].《南方文坛》,2013(5)

②MattHills.Fan Cultures.London: Routledge.2002

③安东尼·吉登斯 著,赵旭东 等译:《社会学(第四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④王四四,《透视电视连续剧〈甄嬛传〉热播现象的文化生态》[J].《四川戏剧》,2013(10)

第8篇

【关键词】实用稳定性;奇异系统;不同初始状态

【中图分类号】0175.13

1.引言

Lyapunov意义下的稳定性指的是系统平衡点附近的解的性态.现实中经常存在这样的情形,有些系统在Lyapunov 意义下是稳定的,但保证其稳定的区域很小,在实际中无法应用;还有一些系统在Lyapunov 意义下不稳定,但解的偏差却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基于这一事实,实用稳定性的概念被提了出来.实用稳定性就是研究那些系统,其平衡点在数学上可能是不稳定的,但是在实用上是可以接受的,因此,研究系统的实用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对于不同的微分系统,已有学者给出了实用稳定的充分条件,文献[1]研究了初始时刻不同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的实用稳定性,文献[2][4]讨论了脉冲系统的实用稳定性,利用比较原理给出其实用稳定的充分条件,其中文献[4]利用两个类李雅普诺夫函数研究了非线性脉冲系统的严格实用稳定性;对于带扰动的脉冲系统,文献[3]给出了该类系统一致实用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文献[5]利用Lyapunov第二方法,在无穷时间区间上分析了切换系统的实用稳定性及时变子系统稳定化的设计问题.

研究系统的实用稳定性,尤其是在脉冲系统中往往采用比较原理.本文利用类Lyapunov函数法及比较原理,对于不同的初始时刻,研究了初始状态变化的非线性奇异系统的实用稳定性、一致实用稳定性及实用渐近稳定性,给出了该类系统实用稳定、一致实用稳定及实用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2.预备知识

考虑非线性奇异系统

4.结语

对非线性奇异系统(1)实用稳定性的研究,往往是基于初始时刻不变的情况下,本文我们利用类李雅普诺夫函数法和比较原理,研究了初始状态变化的非线性奇异系统的实用稳定性、一致实用稳定性及实用渐近稳定性,给出了该类系统实用稳定、一致实用稳定及实用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参考文献】

[1] Xinyu Song , Senlin Li , An Li. Practical stability of non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 with initial time difference.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203 (2008)157-162.

[2] Yu Zhang, Jitao Sun.Eventual practical stability of impulsiv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time delay in terms of two measurements.Journal of Computationaland Applied Mathematics 176 (2005) 223-229.

[3] OHSEN DLALA and MOHAMED ALI HAMMAMI.Uniform exponential practical stability of impulsive perturbed systems[J].Dynamical and Control Systems, Vol. 13, No.3, July 2007, 373-386.

第9篇

[关键词]动画短片;本土化;视觉形态;意义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凸显本土文化特色,以显示文化差异存在的优势,不致因强势文化传播而失掉影响。因此,文化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显现出来。若要使民族文化在全球化发展的大环境中占有一定的话语权,那么要始终坚持走本土化发展的道路,主要包含两点:其一,培育与弘扬适合本土发展的文化;其二,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播及被认同的责任。然而,对本土文化的发展来说,怎样将视觉文化优势应用于本土文化的形象塑造,打破语言交流障碍,从而使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被广泛的认知,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一、动画短片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一)对文化的塑造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各个年代的动画片呈现不同的面貌,以美国、日本、欧洲等动画为主,对于传统题材的动画片开发占有较大的比例。中国的动画片在20世纪50年代,借鉴传统戏曲、皮影、水墨等本土造型语言为动画片的发展创造了辉煌的成绩,遗憾的是没有发展下去。从动画短片的创作与传播方向上进行本土文化的定位与探索,未尝不是一种创新尝试。动画短片重要的核心是传播文化特色,尤其以灵活、快捷的制作与创作的自由体现意图与想法,呈现对社会现状和动画艺术的探讨与表达。本土文化形象视觉元素突出,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承传的文化基因,利用与开发好将适用于动画形象,这对于推动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影响。

1.民俗元素与动画的结合

将民俗元素的主题、人物、类型应用到影视创作中。不但丰富动画题材,也为动画短片创作提供更多生动,形象的情节来源。在动画片中,借助形象语言表达有意义的内容,通过生动的画面传达给人们。而正是由于动画的这种形象性,使其成为满足人们各种心理需求的一种精神层面的消费品。在艺术形式上,借用本土元素,传达文化象征。同时以恰当的形象塑造与形式表现,快速传递信息与文化内涵。动画短片《老鼠嫁女》中的角色形象,融合剪纸艺术形式,以鲜明的民俗元素为基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浓郁的民俗味道,使形象视觉突出与鲜明。

2.娱乐性的挖掘

娱乐性是动画短片创作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大众文化的兴起和文化娱乐的功能逐渐成为影视动画发展的产物。动画短片以此为契机在造型、剧本创作方面发挥优势,挖掘民族特色,使带有娱乐性的民俗艺术吸取现代元素而有生命力。由此使人们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得以解读。“获得”是受众对影视媒体的需求。在动画作品中,快乐的感受则主要来源于奇观、体验,本能、情感、惊奇以及夸张与幽默的组合。

3.虚拟与现实的结合

在动画片中,人们借助其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个虚拟的世界。而当人们处在虚拟世界中时,便会完全忘却现实生活中的诸多不如意。另外,在这种虚拟的世界当中,各种人物命运的起伏,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各种情感需求。

(二)动画短片形象本土化的价值

1.文化传承的发展

文化传承的创新是在激情碰撞的交流、融合中以各个民族优秀文化的特色为延伸发展,其本土文化传统亦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精华体现。在传播的同时,亦推动着各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我国本土文化的自然山川、亭台楼阁等为影视动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民风、民俗文化中的饮食、婚丧嫁娶、城市形象、服饰以及语言、文学、艺术、宗教、节日等精神文化的需要为土壤,其丰厚的资源与素材为动画创作提供了文化内涵的基础。

2.传播的载体

动画短片传播方式相对灵活,从其功能上将其划分为三类,即商业短片、艺术短片与实验短片。因其文化内涵的不同,其传播载体各有不同的侧重,动画短片的长度一般在30分钟之内。当然,动画MTV、动画形式的广告都属于动画短片的范畴。在动画短剧方面,主要是情节剧,涉及人物、故事情节的动画短片。动画短片强调形式感的独创性和极致化,这同本土元素的形象鲜明、独特是一致的。影视动画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作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对民族文化的宣传与挖掘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3.创作风格多样

动画短片创作风格依据主题内涵涉及现实风格与非现实风格两类。其中,现实题材主要描绘人们的生存状态,为人们提供更多反映客观生活的画面。另外,这种风格重点强调人是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产物,需要将具体的人物与具体的环境紧密的相互联系而进行的形象塑造。由于现实题材的作品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集中到人类自身发展的问题上,因此,对人类命运的状态十分关注,为动画主题创作提供了更为宽泛的创作素材。

(三)动画短片的视觉形态构成

1.角色造型

在动画短片中,最能够吸引读者的即为作品中的角色。反过来,每一部优秀动画作品必然会有吸引人的角色。可以说,任何一部动画片的形象,无论外形设计,还是内在精神,它都应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也是动画角色能否感人和吸引人的关键,这和实际生活中的人性是类似的。换言之,动画作品中的角色性格是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物性格的反映,而且也只有具备人的性格后,才有可能和人们产生思想及情感上的共鸣。由此可见动画角色塑造的重要。

2.动画场景

动画场景设计主要涉及环境与道具,除角色设计外,场景设计为动画片的一切造型设计。事实上,动画短片场景相对自由与单一,情节的设定与中心主题配合,充分使用细节而使角色与空间环境主题相合。然而,场景并不属于动画片的惟一填充物,所以,对场景设计既要针对故事、人物形象塑造起到渲染作用,又能够进一步深化动画的主题内容。

3.镜头语言自由

动画短片自身具有一定的影视特征。首先,需要借助机器、播放等才能够将动画的艺术性展现出来。其次,借助叙事方法讲解每一个故事,透过镜头语言将每一个画面予以呈现。当然,动画短片与影视制作方法有较大差别。通常来说,各个影视剧拍摄的都是具体的生命体,但是,动画的拍摄对象主要是依据设计好的形象,将画面视觉进行拍摄和加工,从而将画面通过在屏幕上活跃起来。因此,镜头语言的效果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促进主题内容的深化和加深观者印象,吸引关注度。

二、动画短片视觉元素所具有的功能

(一)形象更鲜明

在动画短片中,各个角色造型的塑造和影视剧中的演员塑造是相同的。特别是演员确定和造型对影视剧成败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动画片中的角色塑造涉及动画是否能够获得成功的关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对动画片的创作者不是非常了解,而对动画中所塑造的形象却了如指掌,可见,动画明星的魅力是十分强大的。然而,并不是一切动画角色都可以发展成动画明星,这也是动画短片与动画大片的不同之处。以人们所熟悉的经典动画为例:米老鼠、汤姆猫、怪物史莱克等。提到这些动画明星的名字,为人所熟知的生动的形象便会浮现在人们眼前。由此看来,动画角色的鲜明容易被人们记忆和过目不忘。

(二)材料多样,具有探索性

动画短片的创作材料表现自由、多样,呈现探索性。手绘、水墨、泥、纸、光线、布材质等都有较强表现力。材料在动画中要求即要体现出一定的审美情趣,又要将动画片的主题予以深化。例如:在《游移的光》动画作品中,以常见的光线为视点,巧妙的使用白色碎纸表现光的斑驳,形式新颖,造型简练。《超级无敌掌门狗》动画,以泥偶为造型手段,相对于动画片中常见的三维动画,对观众来说有着不同的视觉体验。从实际制造的角度来看,很多比较另类的动画表现形式,在动画短片中都有更好的发挥。

(三)创作模式精炼

创作主题不求大与广,抓住生活中不同题材表现特色的“核心点”,以此阐述情节的趣味,并且由小见大,挖掘出其中蕴涵的人生体悟及哲理。以小见大,可以直接、迂回、曲折等情节设定中展示故事内涵的“意味”,这种构思方式体现动画短片的精炼模式。在THE GOD这部动画片中,故事的中心情节非常简单,以苍蝇和千手神像的斗智开始。诙谐地展示了这场力量悬殊的战争:苍蝇不知疲倦地不停地在神像的周围打转儿,神像一开始还试图摆出神的威严来,最后却忍耐不住挥动着千万只的手臂向苍蝇发起攻击,结果不仅没有打到苍蝇,过多的手臂反而缠绕在了一起……因为焦点集中、矛盾单纯,创作者有了更多的思考去把故事讲得有意思,充满趣味和想象力。

三、动画短片形象本土化的意义

(一)教育与娱乐性

现如今,人们更加注重追求幸福与快乐,因此,我们需要将娱乐性本质融入动画创作中,为人们营造一种更加轻松的环境,这正是我国动画创作需要关注的问题。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若想通过电视或者电影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对观众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过带有一定娱乐性的动画片,体会与实现其教育目的更直接,如《聪明的一休》《猫和老鼠》等,在娱乐的同时又向人们不断传递着关怀、勇敢等传统美德,因此,在无形当中便会起到一定的教育功效。

(二)民族和世界的发展意义

任何一部动画作品,不管选用何种题材、何种风格,必然会受到民族、文化等各种因素影响。与此同时,也会在性格、语言、主题等方面反映出民族特性。比如:中国的动画片《孔子》励志内容,取材历史人物的素材,与中国人的奋斗与成功理念相合。美国动画精神以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为代表,超人题材不断出现。日本动画多塑造凡人英雄,这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相关,体现清规戒律之中一个个普通人的梦想。而这正是动画形象民族性的一种具体体现。

四、结 语

总体来说,动画短片所承载的意义是浓缩的文化提炼。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动画短片的创意中,提炼与挖掘本土文化存在的本质,保持热情及对生活关注的高度敏感,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探讨动画媒介的影响以及动画艺术对视觉宣传的意义,希望可以为动画创作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路清,米高峰.浅谈动画艺术短片的创意与制作流程[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5).

[2] 许文骏,王萍.阿德曼实验动画短片《黑色姐妹花》评析[J].电影文学,2012(01).

第10篇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教研室,湖南长沙410208

【摘要】湖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等为主,主要聚居在湘西北地区。湘西古代邻近巴、楚、苗蛮之地,深受巴文化、楚文化“巫鬼”习俗影响。土家族、苗族、侗族医药都带有深厚的巫医文化色彩。笔者主张从文化相对论的角度客观看待巫医文化,深层次解读巫医文化形成的源流与存在形态分类,并从心理内涵、医疗效果等方面客观评价其当代价值,从而客观公正地认识湘西医药文化的灵魂。

关键词 民族医药;巫医文化;湘西;文化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4-0006-02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资助:湘西民族医药资源的医学人类学研究与传承开发策略(编号:2012ZK3014)。

湖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0%左右。主要聚居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怀化市、张家界市、邵阳市等所辖县乡地区。湘西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医药文化,虽没有文字做载体,但在几千年的流传过程中口耳相传,延续至今。湘西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医药都带有浓郁的巫医文化色彩,在医学强调循证、科技、理性的今天,很容易被简单地归为迷信而加以全盘否定,非常不利于民族医药文化的整体研究和保护。我们认为,民族医药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技术工具,它的文化性非常强,抛开特殊的文化内涵后,民族医药研究将是无水之源、空中楼阁。在文化保护方面,利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和理论加强对湘西民族医药的研究是最合适也最行之有效的研究手段。人类学的基本理念是文化相对论、文化整体观和文化比较观[1]。文化相对论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和个性,任何文化在价值上是平等的。只有对某种习俗生存的广泛背景进行了解,才能真正认识这种习俗的意义。

1湘西少数民族巫医文化的源流

1.1中国先秦两汉巫医文化的兴盛与衰落巫术是人类对自身力量在幻想形式下的一种想象的补充,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认为巫术早于宗教,对巫术功效的信仰是一种全世界性的信仰,巫术是人类试图借助符咒魔法的力量来使自然界符合人的愿望[2]。先秦是中国巫术的兴盛期,巫史是中国最早的知识阶层[3],他们掌握天文、历法、医药等,对中国文化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巫在祈祷禁咒治病的过程中也发现了最早的医药知识。《山海经·大荒西经》提到“巫咸”等灵山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能沟通人神而用药治病。《吕氏春秋·勿躬》记载“巫彭作医,巫咸作筮”。一般认为巫彭为商代巫医。殷墟甲骨卜辞中“巫咸”、“巫彭”之名屡见,风疾、痛疾、疟疾等病名丰富。先秦是巫文化的兴盛期,但是到秦汉时期巫文化式微。

中国巫医分家是在战国末至秦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已经指出“信巫不信医”是当时的“六不治”之一,说明战国时医学逐渐脱离巫术成为独立的科学。汉代《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进入理性科学时代,但在书中还残留有一些巫术观念,如《素问·脉要精微论》、《素问·方盛衰论篇》和《灵枢·邪发梦篇》都有占梦色彩,以梦论病。《移精变气论》更是推崇类似禁咒巫术的“祝由”法治病[4]。但秦汉时巫医文化已经迅速衰落,医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这从《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可见一斑。

1.2巴楚巫文化对湘西民族医药文化的影响湘西自古毗邻巴国、楚地,湖南少数民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三苗”、“九黎”及后来的“荆蛮”,包括楚族和苗、瑶等民族。巴楚文化充满巫祝色彩,《汉书·地理志》称楚地“信巫鬼,重祀”。一直到《旧唐书·刘禹锡传》仍提到刘禹锡在任朗州(湖南常德一带)司马时,当地“蛮俗好巫,每祀鼓舞,必歌俚辞”。明代田汝成《炎檄纪闻》卷四记载苗人“病不服药,祷鬼而已”。近代学者龙长顺认为湘西神巫文化的信仰基础是万物有灵的泛神崇拜,至今侗族、苗族、土家族等百姓家里供奉的神龛仍然五花八门,巫医一体现象很常见,如花垣县著名苗族医师龙玉六老人就是几代相传的巫师。湘西神巫文化是湘西人民思维的一个突出特点,在虚幻的外衣下内含科学文化的某种属性和些许真理色彩[5]。湘西土家族巫师有“梯玛”、“端公”等,土家人凡遇精神恍惚、久病不愈则请梯玛杀羊为祭,作法解邪[6]。田华咏研究了土家族歌谣“梯玛神歌”的意义与价值,认为梯玛神歌保存了土家族医药文化,渗透了土家族保健学意识,消灾除疾,体现“神药两解”现象[7]。萧成纹对湘西侗族医药民俗文化和养生保健进行了阐述,认为侗族医药深受冲傩文化影响,巫术祭祀在祛病除邪中起重要作用[8]。

2湘西巫医文化的存在形态

巫术曾是一切原始民族中普遍盛行的文化现象。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指出:原始人知识、力量的不足产生生存的恐惧和困扰,因此巫术作为替代行为可以令紧张的情感发泄,巫术体现人类思维早期情感因素往往压倒理智因素[9]。

2.1巫术形态分类法弗雷泽在《金枝》的第三章“交感巫术”中将巫术分为模拟巫术和接触巫术,前者基于相似律,后者基于触染律。模拟巫术认为“同类相生”,类似中国人的取象比类思维。接触巫术认为物体一经接触,中断联系后仍能远距离起作用。另外巫术也可以分为行善为目的的白巫术和害人为目的的黑巫术,湘西巫医文化这几种分类模式都有所体现。

2.2湘西巫医文化的几种形态①祭祀:如湘西苗族每隔几年都要椎牛祭祀,“吃牯脏”,目的是乞求祖先保佑子孙昌盛发达,祭典中有崇拜泥土或面粉捏成的男性生殖器的习俗,属于模仿巫术。②占卜:苗巫占卜的方式很多,铜钱卦、木棍卦、水卦、蛋卦、鸡卦、蜘蛛卦等五花八门,蛋卜是将煮熟的鸡蛋在人身上滚动,最后切开鸡蛋去除蛋黄,看蛋白上是否有黑色阴影,以判断病人是否被鬼祟缠住,后来发展成民间疗法中的“蛋滚疗法”;土家梯玛占卜有梳子、筷子、铜钱、刀剑、岩石等占卜法,用的最多的是司刀和竹蔸卦,广泛用于丧葬、驱鬼等仪式中。③驱邪:湘西土家人认为最凶恶的邪鬼是“麻阳鬼”,麻阳鬼缠身则神魂颠倒,哭笑无常,即“中邪”“失魂”,需请梯玛巫师施法捉鬼,保靖县一带通常请梯玛杀猪宰羊,驱邪除恶。规模大的需踩“地刀”或上“天刀”,小规模的仅杀羊为祭品。④克毒:湘西苗族放蛊之说盛行,因而有相应的克毒疗法,放蛊属于黑巫术,接触巫术,苗女养蛊害人之说自古就有,南宋郑樵《通志·六书略》即记载了百余毒虫相啖存一的造蛊之法,近人研究湘西蛊毒病后认为克毒药物为止血、止泻、利水、解毒等药物,咒语法解毒为心理、精神疗法,克毒是利用物物相克之理治病,如苗医治疗蚂蚁症(蚁毒侵体)时用穿山甲粉末酒服,因为穿山甲是蚂蚁的克星[10]。

3湘西巫医文化的当代价值审视

3.1湘西巫医文化的存在基础巫术的基本文化功能是强化主体的自我价值,赋予主体以勇气、信心和力量。巫医禁咒治病的方式是对患者进行祛病意识的强化,这是在逻辑思维和科学意识不发达的时代或群体中,以强化情感思维的方式增强对病愈结果的期待。对人类而言,未知的领域和知识永远存在,人总是面临某种自然力量的压迫,因而巫术有抚慰人类心灵的心理功能。这也是巫医现象尽管在科学发达的现代依然存在的原因。

3.2湘西巫医文化的合理内涵

3.2.1巫医文化的精神核心是珍惜现实,积极求生湘西地势险峻,秦汉以来人口很少迁徙,与世隔绝,少数民族自古生存条件恶劣,因此往往性格剽悍,富于求实精神。湘西人民热爱生活,珍惜现实,没有受到佛教来世说、道教降神驱魔等思想的影响,对神鬼不是一味的顺从敬畏而是积极掌控,充满斗争精神。现代疾病治疗理论也认为患者积极的求生意志对疾病的向愈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3.2.2巫医的神秘色彩加强医患之间的信任湘西土家族、苗族的巫医现象存在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一些民族医师有自己独特的诊病治病方法,其间也有用所谓巫术的时候。如土家族医生治疗骨鲠卡喉的化水疗法,看似神秘,效果却得到当地百姓肯定,许多学者对此表示无法用科学道理解释。巫医的神秘性越强,老百姓对他的崇拜感、信任感越强,客观上加强了医患之间的信任,有利于治疗的开展。

3.2.3巫医文化背后心理疗法的辅助作用神药两解是大多数湘西民族医药中的常见现象,指在疾病的治疗中既有祭祀除邪等神巫手段,也有医药使用方法,两者杂糅混合,共同发挥治疗效果。这类现象较为复杂,既有迷信之处,也有心理疗法等合理因素,必须结合医学心理学、医学人类学进行“文化——心理——生理”的综合分析。例如湘西苗族巴代文化认为“巴代”是善用草药、起死回生的人物,巴代有巫医的职能,治病时不仅治身,也注重治心,跌打损伤、咽喉梗阻等小病小伤用神咒法水,严重的疾病用草药医治[11]。应该说神药两解是民族医药中心理-药理疗法的综合运用。

3.2.4巫医治疗方法背后有一定的科学内涵湘西土家医在治疗惊症时,对乌鸦惊(患者双手伸直颤动,口张如鸦叫,眼睛直视)的治法是用火枪中的火硝末冲开水服用[12]。火枪能射鸟,表面看是模拟巫术,有相似律意味,实际上《本草纲目》里已有火药、硝石作为治病药物的记载。弗雷泽也认为巫术与科学精神最为接近,因为它们都相信自然是由不可知的力量控制的,因此原始巫术包含后世科学的发端。

3.3巫医文化的未来湘西巫医文化是在先秦两汉中国巫文化影响下形成的,秦汉之后湘西人民迁徙较少,文化闭塞,中医、西医文化也是在晚清时才传入湘西。巫医文化形成后长时间内变化很小。按照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巫术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价值发现的重要步骤,巫术仪式有强大的聚众效果,能有效组织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巫术有它特定的社会历史作用。湘西巫医文化是湘西民族医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自然产生的,我们应更多地从文化角度来理解巫医现象存在的原因,客观宽容地对待民族文化不同于主流文化的部分。随着医学科学的普及,人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巫医文化可能会进一步弱化,但是由于特殊的文化、心理原因,也可能长期局部存在。予以理解,顺其自然,是目前对待湘西巫医现象、神药两解现象的最好态度。

参考文献

[1]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6.

[2]J.G.弗雷泽.金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98.

[3]何平立.略论先秦巫史文化[J].上海大学学报,1993,(3):70.

[4]战佳阳.巫术在《黄帝内经》中的一些遗痕[J].中医文献杂志,2014,32(2):4.

[5]龙长吟.再论湘西神巫文化[J].湖南社会科学,1991,(6):38.

[6]游俊.土家族原始宗教信仰略论[J].吉首大学学报,1991,12(4):64.

[7]田华咏.“梯玛神歌”中的土家族医药文化解读[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6(6):10.

[8]萧成纹.论侗族医药民俗文化与养生保健[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1(11):60.

[9]译.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7:66.

[10]杜江,杨惠杰.苗医克毒疗法概说[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7(7):36.

[11]王文明,易宇.湘西苗族巴代文化的构成与特点[J].怀化学院学报,2014,33(2):1.

第11篇

项目编号:201401A388

摘要:新兴的文化艺术业态是区别于传统与常规的文化艺术业态,它是利用现代高新科技手段和数字技术为载体,将图像、文字、影像、语音等内容进行整合,发展出具有跨领域、综合性发展、创新型等特征的艺术文化业态。目前,秦皇岛市新兴文化艺术业态的发展正处于探索、培育阶段。因此,重视新兴的文化艺术业态格局的发展,尤其是要重视高新科技支撑下的艺术创意新业态、文化产品新形态,将其打造成文化产业中的“拳头产品”,是助推秦皇岛市文化艺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核心力量。

关键词:新兴业态;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格局形态

一、文化艺术新兴业态的核心概念与分类

关于文化艺术新兴业态的具体内容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新媒体和新行业的出现;二是新兴数字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行业进行改造;三是文化产业化过程中,传统产业加入文化内容后产生新盈利模式,这三个层面的集中,形成了新兴文化业态的核心内容。由此得知,新兴业态是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网络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推动下不断衍生的新兴文化行业。因此,明确区分新兴文化业态和传统文化产业的具体范畴是我们界定概念的第一步,其概念的定义在文化要素集约、区域产业集优等方面,通过科技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利用市场机制进行整合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价值链改造、产业链延伸,创造出无尽的文化艺术新业态。如此,在有了明确的产业界定和规划,才能客观反映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分类体系。

由于新兴文化业态是近几年产生并且依然层出不穷的新兴文化产业,其核心要素是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所以对它们进行分类只能是一种努力和尝试。一些本质上是传统媒体数字化的形态,依据其不同的功能与新技术手段的融合所产生的前所未有的新兴行业形态,创造了当前很多切合时代特征的新兴艺术文化业态,一系列颇具竞争力的新兴文化业态如:综合类、视听类、文本类及功能类等又可细分出多个产业,形成与原有行业状态既有客观形态上的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新兴行业形态。如下表所示:

新兴文化业态分类及分布领域

新兴的文化艺术业态从范畴上应该界定为网络数字化文化产业,由于生产环节或技术手段不同,其文化产品呈现出不同的业态,并且形成了多个不同的产业族群。在文化产业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传播技术、传播介质和传播内容形态的不断更新,新的文化艺术业态格局也是层出不穷的,它的内涵和外延都在随着产业实践的不断丰富而逐步展开并不断完善。

二、文化艺术与科技融合背景下秦皇岛新兴文化业态的发展

新文化业态是数字传媒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产物,是信息服务业与文化产业交叉催生的产业。科技部高新司司长赵玉海在“全国科技与文化融合座谈会”上强调科技部、文化部将按照:“面向需求、系统推进、加强创新、促进融合”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科技与文化融合,进一步提高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和传播力,进一步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提升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

当前,秦皇岛市的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正处在信息经济和文化经济交织的时代,在这一历史时空下,文化艺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和文化艺术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衍生出的众多新兴文化艺术行业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迅速崛起。其中,以数据服务、3D数字打印、广告营销、影视制作、表演艺术为重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新型文化业态,正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物联网技术中心、数据产业基地、动漫基地、数字出版和商务会展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已初露端倪,极大地带动了秦皇岛市文化艺术产业结构、布局和发展趋向,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目前,秦皇岛市文化企业达到2400多家,从业人员15万人左右,资产规模达到200亿以上,年上缴税收1.5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36%,文化艺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正逐年增高。

基于秦皇岛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立足于秦皇岛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基础,着眼于全球科技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势,秦皇岛在未来五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产业体系可按623915的框架建设,即重点发展六大文化产业领域,打造两大文化产业带,深度开发三条龙形产业链条,打造九个产业聚集园区,大力弘扬一个代表性主题文化品牌,着力做强五个特色文化品牌。秦皇岛市政府还十分注重以计算机服务、动漫游戏、数据产业、影视剧制作等为重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新型文化业态发展。2011年中国动漫集团(秦皇岛)动漫游戏产业基地项目在秦皇岛的开发与建设,为动漫产业集群向高技术、高集约化演化,提供了拓展深度与发展空间。并且依托燕山大学出版社,发展动漫图书、教材、动漫视听读物等衍生产品,把本土的《中华小岳云》、《孟姜女》等电视动画片的品牌向图书、玩具、文具、服装、电影等领域延伸;依托劝业场、顶新电子城、秦新数码城等电子和软件流通市场以及一大批专业化的电子信息产品供应商,继续发展专业化的流通与技术服务业;依托秦皇岛广播电视中心和广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一批致力于动漫影视开发制作的单位,进一步发掘本土文化题材,打造动漫市场的秦皇岛板块。目前,IBM、北京大学、惠普、中科院计算所等国际国内知名学府和企业相继落户,以IT信息技术为基础,集合数据的采集、开发、加工、传播、服务等内容,为动漫游戏产品及其衍生品的创意、制作、出版、发行以及动漫主题会展、娱乐体验、商贸等新兴内容产业格局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撑,对秦皇岛乃至河北省的文化和数据产业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

随着传播媒介由模拟向数字的转化、固定传播载体的传播媒介向网络媒体的传播媒介的转化,秦皇岛在“十二五”期间,率先在国内提出建设“中国数谷”的构想,倾力打造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竞争力强大的数据产业集群基地。建设以数据服务、呼叫中心、数字技术、数字网络、新媒体、创意动漫等为主要内容的相关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现代新兴数据产业园区,以发展战略性新兴数据产业作为文化艺术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龙头,这其中涉及到电脑动画、网络游戏、数字创作、数字馆藏、数字广告、互联网信息服务咨询、移动内容、远程教育、内容软件等多个领域。使数据采集、传播、服务业成为秦皇岛新兴数字化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引擎,帮助业界厂商、投资者、产业人士更精确地把握文化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规律,更深入的梳理应用价值迁移轨迹。

三、秦皇岛市新兴文化艺术业态产业新价值

从新技术给文化艺术业转型所带来的角度看,新兴文化艺术业态通过专业化分工与互动协作,结成的产业协作、流通和服务网络,是新兴业态更强调的价值链环节,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将产业空间重组,对传统经济产业链进行拆分,推动产业链上下各环节实现有机衔接,产生不同的新经济价值。譬如,以秦皇岛市图书印刷出版产业为例,该产业链核心具有出版、印刷、物流、推广销售四大环节。其中,出版是产业链的龙头环节,由图书、报纸、期刊出版单位构成,目前秦皇岛市有报社1个、期刊杂志16家、较有影响的内部资料编辑单位31家。据调研,一家出版社往下游可以带动数十家印刷、装订企业的业务开展,往上游还可以催生出版工作室、出版公司、文化公司等内容创意提供商的诞生和加盟,同时一批出版印刷物资提供商也会加入这一产业运行过程,横向也会对造纸业构成市场需求。

在印刷环节,出版物印刷厂、资料印刷厂和包装物印刷厂是产业的主体。除书报刊出版印刷外,印刷包装业的另一重要领域是服务于生产资料产品和日常生活消费品包装的塑料和纸质包装印刷品。目前秦皇岛市有各类印刷企业467家。在本着“做强大企业,做精小企业”的发展方向,引导部分印刷包装企业组建企业集团,以提升整体竞争力,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各自优势。同时,鼓励印刷包装企业瞄准京津几千家出版单位主动出击,争取成为业务合作伙伴,借力发展。

在物流环节,当前主要是为印刷企业提供所需的纸张、装订、印刷耗材、印刷机械及配件、复印机、打印机、编辑排版软件和印刷物资仓储等各种物资的流通企业。首先是要重视资源整合,建立服务于印刷包装企业便于沟通产需的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产业链中各行业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合理调整。

在推广销售环节,建设数字图书零售商业服务信息平台,开发网上阅读、语音导购、电子索引目录等内容的网络信息平台。构建电子图书交流平台,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的集中度,建立集电子监控、网络预订、网上支付、图书、信息查询、宣传促销等为一体的网络文化服务系统,为大众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文化服务,实现互惠共利,有助于秦皇岛图书印刷出版产业的新经济价值成为一个庞大的新型支柱行业。

作为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核心层”的秦皇岛文化艺术产业,近年来在改革中进一步发展壮大,目前已实现经济增加值5.5亿元,占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19%。文化艺术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1.8%提高到2010年的3.1%,随着文化艺术产业的新兴业态数量的不断增加,文化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领域的拓宽,在财政税收和社会经济价值上均显著增加。

四、结语

伴随着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秦皇岛文化艺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态势,凸显了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文化艺术的发展格局既是新经济价值提升的催化剂,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当下,秦皇岛文化艺术产业已成为优先发展的产业领域,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情况下,文化艺术产业的异军突起,已成为秦皇岛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产业融合发展和新兴业态为秦皇岛市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秦皇岛市文化产业发展实施纲要(2011-2015年)》,2011(11)

[2]杜丽芬.新兴文化业态:核心概念及其初步分类[J].商场现代化,2010(06)

[3]赵志立.文化产业发展要重视新兴文化业态[J].成都大学学报,2007(04)

作者简介:

杨旭光,1969-,男,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副教授 硕士,研究方向:艺术管理、美术学

第12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城市化演化形态;影响;张家界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推动城市化演化形态发展的新的引擎,其发展是开展城市化演化形态变化的重要因素,它以其巨大的创意转化力带动城市化形态的转变,促进社会乃至世界的发展。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城市化演化形态的影响也引起国家、企业和学术等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一、张家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城市化演化形态的影响研究现状和规律

(1)政治形势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化演化形态的变化。目前,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为了顺利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升级,中央作出决定,要大力推进创新性国家建设,把科技发展和创新创意作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引力和推动力,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自身健身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环节,这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振兴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2)旅游市场突出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速城市化演化形态的完善。目前张家界地区结合其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思想和向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目标,渐渐建立起一系列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管理体制,从而促进了其城市化演化形态的发展与变化。(3)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多角度开发,城市化演化形态民族风味浓厚。张家界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城市化演化形态演变发展是通过民族文化内涵价值的转化、民族文化内在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实现和民族文化内在价值的扩展来实现的,将有内在价值的文化通过创意整合,融合到民族旅游活动、民族旅游产品中去,从而转化成创意创新产品。当文化创意产品在市场中成熟后,可利用其市场资源带动张家界旅游业、经济行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与升级。(4)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推进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城市化演化形态在经济与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自身格局。张家界地区近几年来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与推进带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与多思维角度的创新。在城市化演化过程开发中,将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思想融入其中,这将推动城市化演化形态的进程与规模的扩大和完善。

二、张家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城市化演化形态的影响中存在的问题

(1)创意产业散发性思维受限阻碍了张家界地区城市化演化形态的发展进程。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规模与产业链的完整性对区域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张家界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生产总值约2.6亿元左右,约占张家界旅游生产总值的5%~10%,而北京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总产值约为134.2亿元,占其生产总值的20%以上,张家界与其相比差距较大。张家界目前创意文化产业开发层次低下,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停留在粗糙、简单利用的层面,缺乏规模性主导性的创意产业散发性思维,导致文化旅游产品的经济价值不高,民族特色无法显露得不到展示,与丰富而优质的民族文化形成极大的反差,限制了文化旅游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对张家界地区城市化演化形态进程有一定的阻碍。(2)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均衡影响张家界地区城市化演化形态的总体水平。产业旅游化与城市化演化形态变化推进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众多的因素中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人口与社会发展水平、交通发展程度、城市建设功能、民营经济参与程度、旅游营销、产业发展政策和旅游服务覆盖面等,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又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其覆盖不均不仅会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整个城市化演化形态的总体水平,造成总体水平不高,城市化演化不均衡的局面。(3)文化与经济脱轨影响城市化演化形态的健康发展。要对文化创意产业影响区域城市化演化形态规律进行理论研究就不能单方面的讨论文化创意产业对 GDP经济方面的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涉及面广,包含了文化与旅游、经济与文化、创意与文化等多层次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才能保证城市化演化形态的健康发展,脱离文化的经济的会滞后城市化演化形态的进程。(4)创意产品消费需求不足致使城市化演化形态发展规模不大,地域水平不均。创意人才在创意产品的发展与开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对于创意产品的升级与规模发展来说,创意产品的消费群体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消费带动生产,生产拉动社会整体的进步和城市化演化形态的规模扩大化,同时带动张家界整个地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三、促进张家界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化演化形态影响发展的对策

(1)支持开发人才创新性思维发展。创新性思维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根本问题。张家界应注重创新性人才培养,逐步完善机制,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人才的引进是张家界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中的必经之路。人才战略的实施,加速城市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张家界地区城市化演化形态的转变。(2)平衡空间领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能促进能促进城市传统化产业的转型升级,面对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应加紧整个张家界地区的统筹发展,在坚持自身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融入地区新的元素和整合规划的思想,促使各地区人民都行动起来共同为张家界城市化演化形态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更好的挖掘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内涵并实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张家界地区文化、市场、旅游、经济的融合,增强张家界城市化演化优势。(3)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针对张家界文化与经济不和谐发展问题来说,必须在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创新机制的同时,大量搜集、整合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资源,利用科学创新技术和创意思维进行张家界民族文化多主题多功能的开发,从而完善张家界城市演化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文建设,促进张家界地区城市化演化形态的协调发展。(4)加强地区人民创意思想建设。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创意思想的更新能带动张家界地区人民对创意产品方面的需求,我们相关部门应引导人们树立客观正确的消费思想,加持科学发展观,把握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在发展城市文化中融入创新创意思维,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城市化演化形态的建设提供基本动力,促进城市化演化形态规模的最大化和均衡化。

参 考 文 献

[1]麻学锋,孙根年.张家界旅游城市化响应强度与机制分析[J].旅游学刊.2012,27(3)

[2]朱洪举.创意思维与文化资源整合在构建创意城市中的作用[J].理论探讨.2010(8)

[3]王凤云,区域间文化产业模式比较与天津发展模式选择[J].商业时代.2009(12)

第13篇

关键词:文化;品牌;文化设计;符号;lady gaga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279-01

中国舆论中最多提到的一类以怪异著称的人中,芙蓉姐姐和罗玉凤算得上是最著名也算略为成功的。这两个人的背后团队在将两个人此时当成两个产品来打造,并且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力,她们的怪异变成了大家的热门话题,当然两款产品如今都有着很不错的现状。但从社会角度来讲,是两个十分丢人的产品。他们的传播是通过低俗,不可理喻的方式来获得关注。虽表面上获得了效益,这种形式必然会对于社会道德的建设造成混乱,更是对社会的一种不负责任。

反观国外,以怪异著称的Lady Gaga,大家对于她的很多行为也有极大的不理解,她的一举一动都让大众震撼。不同于国内低俗的怪异名人,她的一举一动都刻上了深刻的印记,如此品牌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因为她的印记代表着不仅仅是怪异,她本身极大的才华是极大的支撑点,因为外在过于特殊让我们第一眼先关注的必然是最表层的东西,而我们细细剥下她的装饰会发现她的音乐和作词上面的才华是不可多得的,这也是支撑她的最主要支柱,提到Lady Gaga第一个反应的是她是一个歌手,一个比较怪异的歌手。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Lady Gaga出现的地方一定会与众不同让所有人充满期待。外在最大的特色就是她不是肤浅的,她的所有装备一定有着她独特的观点,和深刻的和Lady Gaga这个文化符号紧紧扣题的观念,你看到会惊讶,会质疑,但是你会相信这一定是Lady gaga,不会有第二个人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取代她。并且她的行为和外在设计一定有国际上著名的大师级人物相助,这一点上,不仅对于Lady gaga本人来说是个噱头,对于设计师来说更是一个很大的荣幸,因为Lady gaga早已把自己打扮成一个了不起的品牌。她的一举一动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且具有浓厚的内涵表现,就像她的音乐,包含了各种风格,文化,信念,这些体现是她自己不断积累而成的,也是因为这样她的各方面体现才会获得如此大的成功,虽然大众是很容易被媒体晃花眼睛,但如果涂有外表的闪亮,看久了必然会有新的外表会把大家的目光吸引走,也是如此Lady gaga至今的地位都屹立不倒,并且没有人可以超越她,因为她体现的文化是真实的她自己,也是Lady gaga这个品牌文化所在。同时,她的行为是对社会有益的,无论从她参与的活动还是艺术作品中都无不充斥着来自整个社会的呐喊,她喊出的不仅是所有人的心声,在呼吁的同时带头去试图改变。她的言行代表的是一股社会力量,可以使社会不断反思并且不断进步的一股强大的思浪。

相比中国的那些怪异行为在人们眼里只能成为怪物,而无任何意义。在中国稍有话题的并且在文化上可以有一些赞赏的就是尚雯婕,同样是个很有才华的歌手。但是在外形上大家公认是在效仿Lady gaga,不过Lady gaga只有一个,任何一个品牌一旦成为另一个品牌的效仿者那么从一开始她就输了。在外形上尚雯婕也完全不足以和Lady gaga相比。她的装扮也可以以夸张,怪异来解释,但是从文化设计的角度来讲只是从夸张和时尚角度作了手脚,而且不到位。

而在中国,像芙蓉姐姐、凤姐这样的人物行为应该遏制,这些行为很难带动社会进步,或许她们有时候表现和言语是可以引发人们深思,不过她们所传递的概念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社会环境的一种污染,这种行为一旦泛滥,中国的舆论环境就会变得越来越畸形,整个社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更加扭曲。

并不是说一定要出现个中国的Lady gaga,只是每个人可以把自己真实的一面表达出来,并且可以带动整个大的社会圈的发展。市场品牌更是如此,打造品牌不能只图一时之快,而不长远发展,产品在国内发展从小了将是为了获得盈利,而大的来讲是带动整个市场运作。我们更多的是要从正面和正确的方式来进行营销设计行为。Lady gaga不是神话,她只是一个将自己个性表达完整并且勇于作出改变的一个表演者。她的才华通过完整的和专业的团队精细的设计成为了一个轰动的传奇。而Lady gaga这个品牌一定会被历史永久的记住,并且成为神话。

参考文献:

[1]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广义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文本形态)[M].四川大学出版社.

第14篇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挑战;路径

自我党执政以来,对于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一直十分关注。对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研究,始于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了解和认识。比如1951年《科学通报》上《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但这一时期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解基本是包含在哲学研究中的。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关于意识形态的研究开始丰富起来,国外意识形态方面的论著开始被翻译和研究,如哈伯马斯的《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等。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我国学者对于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日益深入,开始从对意识形态内涵的全面理解发展为对意识形态安全进行深入研究。国内关于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研究

关于意识形态的内涵分析,胡辉华在《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中指出:意识形态从其产生到现在一直是一个含义复杂和多变的概念。在其演变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具有中心地位。马克思恩格斯之后,意识形态概念重大的变化就是它获得了中立化的含义。他认为,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观念是一个中立的概念,既包括错误的意识,也包括正确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意识形态概念指称的是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不同的社会的构成要素,即任何一个社会所具有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和其他社会意识形式。

王永贵认为,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概念包涵三层含义:一是作为与唯物史观基本范畴相对立的唯心史观的意识形态,即从“否定的”意义上使用的意识形态。二是指统治阶级为各自的目的和利益要求而提出的意识形态。三是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和社会结构基本要素的意识形态,即观念或思想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及其社会意识形式。

周民锋在《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两个来源及其两重含义》中说:“作为全体的社会意识形态可以在两种维度下加以研究,一是历时的,即在人类历史中,社会意识形态如何随着社会形态的更替而发生变化,从而显现人类意识或精神的演化历程;二是共时的,即在同时代的某个社会形态中,社会意识形态如何与社会经济形态相互作用,以显示整体的社会形态的运作机理。”

杨河认为被马克思、恩格斯看做“阶级形态”的意识形态,在理论分析包涵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对意识形态阶级性的特殊层面即剥削阶级意识形态本质的分析,这已层面对意识形态持批判态度。第二层面是对意识形态阶级性的普遍层面即一切阶级意识形态本质的分析,这一层面对意识形态持客观的历史“还原”态度。

郁建兴在《意识形态:一种政治分析》中说:“狭隘的物质活动方式以及由此而来的他们狭隘的社会关系,正是产生意识形态的存在论基础。现实的社会矛盾才导致了意识形态的出现,意识形态是在实践中没有解决的社会现实矛盾在社会意识层面上的一种解决。”

刘少杰认为,可将意识形态划分为总体意识形态、群体意识形态和个体意识形态三种类型。总体意识形态首先是由精英分子建构出来,然后再灌输到社会成员中去的产物。

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融合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保障,比如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列宁继承和发展意识形态理论,并提出科学意识形态理论。包毅认为,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可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意识形态党性原则。列宁在意识形态发展史上首次把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提高到党性的水平。为此,他要求意识形态工作者自觉地承担起自己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责任,把党性看成是意识形态工作者责任心的最高表现。二是意识形态概念中性化。在列宁那里,意识形态含义的变化过程达到了顶点,意识形态不再是取消冲突的必然扭曲,而是成了一个涉及到阶级(包括无产阶级)的政治意识的中性概念。三是意识形态灌输。列宁深刻剖析了俄国经济派产生的思想根源和阶级根源,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灌输理论,回答了为什么要灌输和灌输什么的问题。四是意识形态继承。五是意识形态批判。列宁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这一说法,把意识形态理解为描述性的概念,不是出于对马克思学说的错误理解,而是他生活时代的实际斗争的需要,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的发展。

二、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研究

对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方面面临的挑战,多数研究者认为,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可分为外部挑战和内部挑战两个方面。如徐成芳、罗家锋在《试论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中认为,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所面临的压力包括来自外部世界的压力和来自内部的挑战。来自外部的压力包括:西方意识形态联合行动的压力,经济全球化给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挑战以及西方议会民主制度在全球的扩展给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挑战。来自内部的挑战包括:“新儒学”、“新自由主义”、“”、“淡化意识形态”等思潮与争夺对中国思想文化的指导和支配地位;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功底肤浅,应对意识形态挑战的能力不足;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严重消解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关乎能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西方观念国内化规模扩大、速度加快,对中国已经产生负面影响;社会阶层分化产生了多元的阶层意识,加大了意识形态调控的难度。

韩健鹏指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外部挑战可归为: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思潮涌入对的指导地位和主体性的冲击;全球化文化交融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带来的压力;西方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的和平演变等。

赵兴伟指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可分为:全球化的挑战,社会转型的挑战,网络文化的挑战,党自身变化带来的挑战,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挑战。

王勇认为,目前我国以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除了来自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主流意识形态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也是重要因素。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有所下降;的“本土化”仍然是一个远未完全解决的问题;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存在盲点意识形态的创新主要集中在与执政者政策相关的领域;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模式亟待转变。

张骥,程新英在《论意识形态在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回应》中认为,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包括两方面:意识形态整合机制与方式转换对意识形态的重要挑战,意识形态文化对意识形态的挑战。

从研究中不难看出,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面临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压力的同时,国内意识形态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西方意识形态能够进行渗透归根结底还是自身意识形态的弱化,在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入侵的同时,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的主体地位也十分重要。

三、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和路径研究

意识形态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各个层面。田改伟在《试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中指出:意识形态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是我国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和保证。研究意识形态安全,归根结底是在深入理解意识形态内涵、充分了解意识形态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出当前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途径。黄建明、杜阿奇认为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有五点:第一,加强意识形态政治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结合,实现主体意识形态的内在化。第二,增强意识形态安全意识,正确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第三,主动参与文化全球化的过程,提高与多元意识形态长期相处共存的能力。第四,在国际交往中既要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又要充分警惕西方的西化、分化。第五,在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主动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第六,发挥中国文化的辐射,让世界了解中国,扩大我国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谢雪屏认为:首先,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其次,要正确认识主流意识形态一元化与社会意识多样化的关系。再次,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要坚持并善于用占领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

刘慧婷在《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发展的困惑及特点》一文中指出在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的路径可归为:第一,始终坚持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加强理论建设和创新。第二,在社会整合的过程中形成意识形态的认同。第三,构筑共享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其在意识形态中的引领整合作用。

卢新德认为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途径有五点:一是加大投入,积极扶持文化软实力建设;二是强化“文化走出去”战,争取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三是建立健全批判和反对“文化侵袭”的长效机制;四是提高现代传媒体系的质量和水平;五是在多样思想文化并存中,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探索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根本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原则不动摇。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外意识形态对我国不断渗透,意识形态问题关注度不断提高,我党对于意识形态安全的建设也不断加强。尽管国内学者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分析研究已渐趋丰富,对于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已具有清晰的脉络,形成一系列系统的论文和专著;但是,随着国内国际局势的更加复杂,当前我国面意识形态仍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入研究意识形态安全,必须结合当前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选择对策,才能保证在国际和国内局势更加复杂的当前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参考文献

[1] 胡辉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2] 王永贵.视阈中意识形态的内涵和功能阐释[J].海河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3] 周民锋.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两个来源及其两重含义[J].学术研究,2008(6).

[4] 杨河.的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5] 郁建兴.意识形态:一种政治分析――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新论稿[J].东南学术,2002(3).

[6] 刘少杰.意识形态层次类型的生成及其变迁[J].学术月刊,2011(12).

[7] 包毅.意识形态是革命的武器――列宁意识形态观探微[J].社会主义研究,2008(5).

[8] 张九海.意识形态概念的发展历史与当代审读[J].学术界,2005(3).

[9] 徐成芳,罗家锋.试论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J].政治学研究,2012(6).

[10] 韩健鹏.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与对策[D].吉林大学,2012.

[11] 赵兴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2.

[12] 王勇.近年来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综述[J].探索,2011(2).

[13] 张骥,程新英.论意识形态在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回应[J].研究,2009(2).

[14] 田改伟.试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政治学研究,2005(1).

[15] 黄建明,杜阿奇.积极构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体系[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4).

[16] 谢雪屏.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意识形态安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

第15篇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嬗变过程

笔者意图从三个层面爬梳意识形态话语的传统,即三个主要理论学派中的代表性人物关于意识形态概念或结构等的研究,由此寻绎出大众文化研究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的逻辑关联。首先,关于意识形态的概念流变,大多数研究成果已成为学界共识,正如季广茂所说:“意识形态是我们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国外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研究尤其具有集中性。事实上,概念色彩的不同区分和使用语境中的依据来源,也成为经典与西方对意识形态概念产生歧解的重要缘由。自1797年法国学者安东尼•德斯图•特拉西始,意识形态作为一个明确的术语出现。特拉西在1801-1815年写作的《意识形态原理》中提出一种观念学,并认为它是其他一切科学的基础。“摆脱宗教或形而上学的偏见,对思想的起源进行理性的研究,这可能是建立一个正义和幸福社会的基础”;“自然的和社会的是重合的。而这种重合可由思想起源的例行分析,由意识形态解释出来”;“因而,在它的最初意义上,意识形态这个概念是积极的,进步的”。此种具有科学意味且概念色彩表现为积极的含义一直被使用,直到19世纪末结束。拿破仑关于意识形态的解释成为当下意识形态讨论的主流话语:“就是这些空论家的学说———这种模糊不清的形而上学,以一种不自然的方式,试图寻出根本原因,据此制定各民族的法律而不是让法律去顺应‘一种有关人类心灵及历史教训的知识’———给我们美丽的法兰西带来的不幸的灾难。”

简言之,通过拿破仑的解释,意识形态成为一个被泛化的词汇。19世纪初期开始,意识形态被视为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词语。在德国,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的释界延续了该词的贬义色彩,并且迅速普及开来。“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说出的情景就像‘暗箱’中一样上下颠倒,那么这种现象也是出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正如物像在视网膜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物理过程中产生一样。”对马克思、恩格斯来说,意识形态是一种抽象的虚假意识。其次,意识形态概念的发展从二元对立到逐渐统一。意识形态概念的发展脉络基本沿着两种途径推移:一种是从特拉西开始的积极的解释。经过迪尔凯姆到结构主义、经验主义的丰富、发展,意识形态主要被解释为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认识的社会科学方法。另一种解释主要从拿破仑开始,经马克思、恩格斯到曼海姆、哈贝马斯。他们注重讨论认识的真假问题,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幻想,某种程度上对意识形态概念有所误读。意识形态作为一个概念的存在与嬗变,经历了从积极倡导到消极误读的过程。最后,在意识形态产生与存在结构上的思考与辨析。“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贬义的,其贬义主要包括两种:首先,意识形态与唯心主义联系在一起,而唯心主义作为一种哲学观是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任何正确的世界观在某种意义上都必定是一种唯物主义观点;第二,意识形态与社会中的资源和权力的不公平分配联系在一起:如果社会的和经济的安排受到怀疑,那么作为其一部分的意识形态也会如此。”

(二)意识形态主流话语辨析

首先,马克思对于意识形态概念的存在语境作了阐述。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中,商品拜物教的出现、人的异化都是意识形态造成的结果。马克思通过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指出了物质生活关系才是其批判意识形态虚假性的立论基础,他同时也指出不是所有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会产生出相应的意识形态,只有少部分符合统治阶级意识的物质基础才会产生意识形态。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运作机制的分析,抽象出意识形态的结构。然而他只是停留在批判的维度和立场,未能具体指明意识形态的一整套运作方式与构架。其次,马克思对于意识形态的阐释具有消极色彩,但是所谓“虚假意识”并非出自其言论。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表述本身存在矛盾与吊诡处,很多文献中关于意识形态的表述也往往是相互对立的悖论。但是,马克思对于意识形态是虚假意识的这一说法未见明确出处。事实上,最早使用此种说法的是恩格斯,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是思想家通过意识,但是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可见,这种误读的理论逻辑首先在于马克思本人充满矛盾的意识形态论述,然后是虚假意识的绝对消极性。最后,马克思对于意识形态的释读因为受时代背景限制,因而必然会存在局限和误差。马克思阐明了意识形态的消极性,指出了物质生产中人的异化与“商品拜物教”现象,但是马克思未系统地建构出一个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正因如此,西方的产生拓展了马克思未曾触及的领域———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论是当代人文学术中意识形态分析的起点。”

二、剥离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研究的关联性

消费社会的到来使主体成为被符号征象遮蔽的存在,主体不再以鲜明的对抗或态度来挣脱客观世界的宰制和压抑。原因在于,统治阶级的力量不再以政治压迫表现出来,而是通过环绕大众的消费与娱乐文化对大众进行更内在也更为隐蔽的宰制。

(一)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研究的合理关联

全球化之后,传统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力逐步减弱,而新型的社会意识形态影响日益扩大。如女权主义、科技主义、生态主义等不像传统的国家意识形态那样关注社会的各个方面,而只是选取一个角度或者一个特殊领域关注社会变化。新型社会意识形态的崛起,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扩大了意识形态的影响。马尔库塞1963年发表了题为《弗洛伊德的人的概念的过时性》的演讲,“每一座房子上的天线,每一个海滨上的收音机,每一个酒吧与饭馆里的自动电唱机,如同种种绝望的嚎叫———他不会扔下它们不管,他无法与这些现代怪物分离开来,他不会谴责这些东西的无聊或憎而恨之,也不会抱怨它们搅了自己的美梦。这些嚎叫吞没了其他人,甚至吞没了那些虽遭谴责但依然渴望实现其自我的人。在庞大的被捕获的听众中,绝大多数人陶醉在那些嚎叫声里”。不难见出,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个人业已陷入“失根”状态。大众文化在马尔库塞看来就是“技术理性”对于大众的一种新型控制手段,易言之,主体在后工业时代俨然已成为“单向度的人”。

(二)意识形态在大众文化研究中的渗透

“大众文化”一词有两种常见的译法:massculture或者popularculture。这两种译法已经很能表现出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在雷蒙•威廉斯看来,“Mass的词义复杂难解在20世纪尤其明显:一个过去与现在皆指涉‘稳固的集合体’的词(包含正面与负面的意涵),现在同时也指涉‘一大群的事物与人’。这种意指‘一大群、大量’的用法,大体而言已经变得非常普遍通用。”如此,mass主要指数量的表现、品味的通俗化。大众文化理应是针对多数社会群体的一种以媒介手段为导向的文化模式。而popular则是通俗的、流行的。它更侧重社会文化发展的及时性、内容的大众化与文化模式的时尚消费性。所以,不应该紧抓两者之间的区别不放,而更应在不同的语境中适时地引入这两个概念。“文化的这种媒介化过程是普遍的、不可逆的。这一过程中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兴起,部分地构成了这些社会,并且部分地界定它们为现代的。而且这种进程在我们身边继续发生,并改变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在大众媒介影响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生活和社会不再是一个消费与文化相分离的独立体,而是一个消费与文化相互交融、共存互生的多样整体。正如马尔库塞所说:“在非压抑性生存的环境中,工作时间(即苦役)被降低到了最低限度,而自由时间也摆脱了统治利益强加于它的所有闲暇活动和被动状态。”

广告、电视、电影、流行歌曲等大众文化产品,对于消费主体而言,不仅是外表光鲜、内容轻松的消遣方式,而更成为一种具有主导色彩、潜伏着意识形态因素的新“糖衣炮弹”。在商业电影的消费行为中,类型片成为最具体的意识形态操纵物。诸如爱情片、战争片、社会历史片等,每一段虚拟的光影故事背后都隐匿着某种易变了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意识形态于是在黑暗的角落窥视主体的分崩离析,观看大众的愉快接受、狂热追捧。电影在“窥视”这一手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譬如在希区柯克的电影中,每一个窥视镜头都可以解读为一个十分显豁的意识形态植入。观影者自以为控制了电影中被展示的角色行为和思想,预设了各种可能展示的具体生活,但是主导和控制观影者观看行为的仍是银幕背后的意识形态的“黑暗之眼”。希区柯克最有代表性的电影《后窗》正是以一扇窗作为媒介来展现不同的观影可能。意识形态概念在结构主义者阿尔都塞那里亦有深入阐发。在阿尔都塞看来,意识形态通过询唤主体而植入现实,再通过现实本身诱导主体接受被改造的命运。电影并非我们主动选择的娱乐方式,而是一种被集体无意识遮蔽了的意识形态植入手段。

(三)意识形态借用文化研究的外衣

传统中的意识形态植入是教条式、显性的。经过大时代背景的淘洗,意识形态借用文化这一抽象的外延宽泛的对象来巩固自身存在的合法性。以华美的外表、易于接受的形式等手段,使每一个接受者愉悦地主动成为意识形态的改造对象。至此,大众真正成为“大众”,失去话语权,被迫模糊了存在的状态,只能停留在现实中经历一轮又一轮意识形态的改造。正如阿尔都塞将意识形态与人类社会的生存相联系后指出的:“种种事实表明,没有这些特殊的社会形态,没有意识形态的种种表象体系,人类社会就不能生存下去。人类社会把意识形态作为自己呼吸的空气和历史生活的必要成分而分泌出来。”于是,颠覆传统意识形态的新媒介开始通过大众文化进行隐蔽的意识形态植入。技术理性成为虚假意识附着的新外衣,生活方式和社会运作的重新设计也成为“理所应当”的现实需要。“品味”或“趣味”成为大众消费的竞斗场。大众在这样“狂轰滥炸”的生活中“心甘情愿”地成为一个个被改造的对象。语言不再与主体相关,而是呈现出控制化的新面貌。语言锲入现实生活的诸方面,控制每一个可能控制的对象。

三、意识形态超越与大众文化研究的未来走向

(一)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研究反思

随着时代更变,意识形态终结的说法开始出现。1957年,雷蒙•阿隆在《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中提出意识形态时代的终结问题;1960年,丹尼尔•贝尔在《意识形态的终结》中指出意识形态已经失去意义;巨变后,佛朗西斯•福山提出“意识形态终结论”;1993年,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试图用文明的冲突代替意识形态概念。意识形态话语自身面临更加严酷的现实挑战。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建基于所谓的“批判理论”,其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和批判有赖于其时的社会历史状况。试析之,首先,法兰克福学派成员的阶级背景和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等都已经决定他们所处的阶层是社会上流的精英阶层;他们对于大众文化的否定基于研究环境的“大转移”。从保守严谨的德国迁徙到自由多元的美国,研究所的研究课题不可能不带有极大的主观成分。这种研究的态度一直都存在于研究所的大多数成员身上。其次,法兰克福学派具有惶恐的“法西斯情结”。国家的分崩离析与自身的命运相勾连,法西斯的强大威慑力早已对法兰克福学派成员的心理产生严重影响。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呈现出多层次、多维度的关联性,正如霍克海默所指出的:“在今天,每个社会阶层的意识都有可能受到意识形态的限制和侵蚀,不管它在自身所处的环境里可能多么地专注于真理。”

(二)日常生活与大众文化研究中的意识形态性

在日常生活领域,意识形态通过雅与俗之间的转变来实现自身统治的需要。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是潜在的,难以察觉的。这种意识形态可能会附着于各种艰深的大众文化理论之上。日常生活中的大众,因其具体的存在环境复杂多样,于是划分、区别成为当务之急。洛文塔尔基于传记的大众文化研究,本雅明基于电影的大众文化论断都指向了一个新的两极:雅与俗。在文化层面,雅与俗是一个渊源有自的二元对立式。它存在于鉴赏主体、鉴赏对象,也存在于鉴赏方式中,藏匿于社会现实的诸多面相背后。大众可以是通俗文化的生产消费主体,也可以是高雅文化的欣赏者与品评者。在社会阶级层面,雅与俗的同义语应该是上层阶级与底层阶级。电影《朗读者》中的汉娜因为是文盲而始终处于被支配、被统治、被压抑、被改造的劣势群体中,而与她相反的是上层阶级的米高,因为掌握了文化控制权而始终处于主导大众的统治阶级群体中。底层希望以受教育的方式寻找一个上层阶级的“爱人”,但阶级之间的对立早就已经割裂所谓的爱情,取而代之的是两者之间的互相改造与隐形对抗。在心理层面上,雅俗之间的划分使主体的自我意识被不断削弱。雅与俗也应该是一种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区分,并非单纯物质层面的表现,因为雅俗之间的分明界限让执守雅俗文化二元对立的创造和接受主体产生相异的心理反应。“在电影院中,观众个人的批判态度和欣赏态度已融为一体。这里,关键之处在于,没有什么地方比得上在电影院中那样,个人的反应从一开始就以他置身其中的群众化反应为前提。”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