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学生文学常识范文

中学生文学常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学生文学常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学生文学常识

第1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师;做好;初一新生;六种;“常识性”;衔接

中国分类号:G633.3

当小学生进入初一学习时,中学语文教师用注重做好六种“常识性”的衔接。这六种“常识性”的衔接指的是――

一、做好教材知识的衔接

初中语文教师应了解小学语文教材。小学低年级课文贴近儿童生活,课文类型以童话、寓言、诗歌、故事为主;小学中高年级课文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并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而初中教材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各占35%,目的是使学生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研读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对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心中有数,通过教材对比,把握学生已具备的知识体系,为下一步的语文衔接做好准备,在教学的弥补上有的放矢。

二、重视初一新生“喜欢语文”的衔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想让学生喜欢你,这是比较简单的事,如果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这就是一种挑战。如何才能使初一新生“更上一层楼”地喜欢语文呢?下列措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前三分钟演讲、辩论比赛、书法比赛、课本剧表演、好书推介会……这些不经意的举动,会让学生深深地爱上初中语文。无形中,就做好了初一新生“喜欢语文”的衔接。

三、做好学习方法培养的衔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小学阶段就要引导学生形成一丝不苟地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如: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形成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的习惯;养成书写规范工整、格式正确的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随时积累有用知识的习惯。学生进入初一学习时,要有意识、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怎样做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如何利用科学记忆法提高学习效率;进行课外阅读时,如何选读、精读、批注;考试后如何正确检查等。

四、帮助学生做好心理上的衔接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刚升入初中,面对新的老师、同学、环境,难免会出现新奇、紧张、甚至无所适从的现象,特别是一些成绩退步的同学,他们缺乏自信心,情绪低落,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面对这些学生,如何正确引导,使其心理健康“过渡”,使其学习顺利迈上新的台阶呢?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日记等方式,及时把握学生心理动向,不断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心,自我调整心态。指导学生写周记,是对初一新生进一步进行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为此,可以指导学生写好反映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同学关系的周记,由此架起师生之间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实现心理平稳的衔接。

五、做好阅读教学的衔接

小学阶段,小孩子天故事,并且幼稚单纯,表现欲强,对老师的盲目崇拜和依赖也最强,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最佳阶段,只要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起来了,并且掌握了初步的阅读方法,语文教学几乎没什么大问题了。所以小学最后一个学期,应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初一阶段,中学语文老师应对学生加强经典诵读的培养,及时复习巩固小学背过的诗歌文章,加深记忆,同时应加强初中乃至高中教材中经典古诗文的学习背诵,再者应充分利用“名著导读”的平台,有序开展中外名著阅读活动,教师还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经典现代美文。在此基础上,应让学生们明白,通过记读书笔记可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加强概括能力的培养,完成词语的积累与赏析,从而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与能力。

六、做好学习评价的衔接

语文课上,小学教师教态亲切,讲课富有感染力,学生随时都在准备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一升入中学,教师应当十分爱护学生举手发言的积极性,让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否则就会使他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小学教师在教学中能注重鼓励性评价,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乐意地参与学习;中学教师同样也要注意到学生身心的发展,把握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坚持正面诱导,多找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关注学生,绝不吝啬任何一次表扬的机会,用鼓励代替批评,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2篇

一、 培养探究的习惯

探究习惯的养成,一般要经历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被动阶段,学生不了解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更不知道怎样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时,老师就必须向学生介绍探究性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并结合具体事例给学生做示范,或者由教师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解决。要使学生明白这种方法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能力层级比较高,但是掌握了这种方法,养成了这个习惯,语文学习会有很大受益。教师在对学生提出探究学习的要求时要循序渐进,如由要求学生每个月必须提出并解决一个探究性问题,逐渐过渡到每周甚至每篇课文必须提出并解决一个探究性问题。

探究的习惯养成之后,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学习《鸿门宴》(苏教版必修三),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是:项羽由盛而衰、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学习《雷雨》(苏教版必修四),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是: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真还是假?如果四凤爱的不是周萍而是周冲,她一定会重蹈母亲的覆辙吗?学习《纪念刘和珍君》(苏教版必修五)一文,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是:鲁迅明明在文中说了那么多的话,可他为什么还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学习《报任安书(节选)》(苏教版必修五)一文,学生提出的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有:①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情?又是如何表现的?②屈原与司马迁一个选择了死,一个选择了生,他们为什么有这样不同的选择?如果不养成探究的习惯和能力,这些问题学生是提不出来的。

二、 寻找探究的契机

所谓“寻找探究的契机”就是教师要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这些机会包括课文的导入、文本的解析、问题的探讨、课外的拓展等。

1.课文的导入

导语设计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让他们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将鼓舞着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是学习过程的催化剂。教师要努力寻找学生求知的兴奋点,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连接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探究文本对话的矛盾处、疑惑处。例如,在教学《六国论》(苏教版必修二)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历史上有许多史实让人扼腕叹惜,成为经久不衰的谈论话题。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就是其中的一个。六国为什么会灭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如苏辙认为天下所重在于韩、魏,齐、楚、燕、赵四国不助韩、魏而招致灭亡;李桢认为称霸天下之心六国都有,秦国能够称霸是因为“得天助”,六国失败是因为“失天助”等等。我们今天学习《六国论》,作者持什么观点呢?在探讨六国灭亡原因的各种观点中,哪种观点更中肯呢?相信大家学了课文,一定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2.文本的解析

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是在课堂上解析文本的教学过程中得到解决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解析文本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特别是在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时候更应该这样做。因为教学过程是动态的,不可能都像教师预设的那样,学生在课堂上有时可能会提出教师没有预料到的问题,而且这样的问题可能就是学生迸发出的智慧的火花,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把握,就会使火花熄灭。在教学《项脊轩志》(苏教版必修五)这篇课文时,有学生对第二小节课文注解“东犬西吠――东家的狗跑到西家叫”主动提出疑问,我发现这是进行探究的好机会,充分肯定了这个同学善于思考,然后请他说说理由。这个同学从词类活用的角度说了理由:“西”是名词作状语,“向西”或“对着西家”的意思。我表扬了该生善于思考。有同学从生活常识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狗忠诚于自己的主人,在西家有什么动静时,会原地叫唤,不会跑到西家去叫。还有同学说这是互文手法,并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和“主人下马客在船”等例子作为印证,说明“东犬西吠”也含有“西犬东吠”的意思。由于把握了探究的机会,同学们思维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远远胜过教师灌输式的讲解。

3.问题的探讨

在问题的探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应该说是最直接的。例如,老舍先生的《想北平》(苏教版必修一)一文开头3个小节中有这样几句话:“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反复地说他对北平的爱说不出来?这个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于是我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联系自身体验体会身在异乡的老舍对故乡的感情;二是回忆所学作品中类似的表达方法。有的同学联系自己跨入高一参加军训而寄宿学校,自己以前没有离开过父母和家在外住宿两周时间,因此对家格外思念;有同学联系自己跟父母负气而离家出走,一个人在外孤苦伶仃,更体验到家庭的温暖;有的同学引用柳永《雨霖铃》词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的句子来说明一个人在感情激动时有许多话要说却难以表达的情形。学生运用对家或者故乡的亲身体验和感情以及从其他文学作品中学到的与老舍类似的表达方法,经过讨论明白了这样的道理:老舍生在北平,长在北平,对北京有深厚的感情,此时身处他乡,而北平此时并不太平,笼罩着战争的阴云,看到自己的故乡、文化的古都被侵略者践踏,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平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因此,想要表达对北平的感情却难以言传了。

4.课外的拓展

课外是课内的延伸,探究能力的培养不应只局限于课堂,学生在课内习得的知识、方法、能力要能够在课外的拓展中自觉运用。语文的课外拓展主要是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也可以是具有专题性质的选修教材,老师要布置探究性题目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完成。如在指导学生阅读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短篇小说选读》时,我就布置了这样两道探究题:①例谈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②谈谈中国小说与外国小说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差异。通过课外阅读训练,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三、 授予探究的方法

方法恰当,会有事半功倍之效。探究学习也要讲究方法,而这方法主要靠教师授给,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同学一开始就会进行探究,也不是所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能够探究得很好。我向学生传授的探究方法主要有:(1)比较。运用比较,可以确定不同事物的高下优劣,找到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材中可以用比较法进行探究的作品可谓多矣。如,学习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合选修教材《唐宋诗词选读》中的二人作品,可以以“同为豪放派的苏辛词有何差异”为题进行探究。(2)综合。将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或中学阶段所学内容综合起来进行探究。如苏教版必修五中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等几篇课文都表达了作者的生死观,再联系臧克家《有的人》,可以以“谈生死观”为题写成探究性文章。(3)归纳。归纳指的是由一系列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普遍结论的方法,它能帮助同学们把个别的经验上升为普遍的规律,这种方法对学生总结语文学习经验很有好处。如中学阶段学生学习了许多散文、诗歌作品,就可以以《谈散文的鉴赏》《诗歌鉴赏方法举隅》为题进行探究。(4)借鉴。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有时问题可能难以得到圆满解决,有时解决问题可能缺乏深度,这时可以充分利用有关资源(如教材的,教参的,网络的等等),扩大视野,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还有演绎、例证等方法,在此不一一赘述。

四、激发探究的兴趣

第3篇

(一)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三)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坐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

4、走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二、公共礼仪

(一)与人交往,谈吐方面的礼仪常规

使用好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1、尊称(敬称):对长辈、友人或初识者称"您";对师长、社会工作人员要称呼职务或"老师"、"师傅"、"同志"、"叔叔"、"阿姨"等,不直呼其姓名。

2、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说"请":与人打招呼时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说"再见";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别人向自己致歉时回答说"没关系";受到别人帮助表示感谢时说"谢谢"。

(二)使用好体态语言

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

1、微笑:是对他人表示友好的表情,不露牙齿、嘴角微上翘。

2、鞠躬: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个人对群体的礼节。行鞠躬礼时,脱帽、立正、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然后身体上部向前倾斜自然弯下15--30度左右,低头眼向下看。有时为深表谢意,上体前倾可再深些。

3、握手:与人见面或离别时最常用的礼节,也是向人表示感谢、慰问、礼贺或鼓励时的礼节。

(1)握手前起身站立,摘下手套,用右手与对方右手相握。

(2)握手时双目注视前方,面带微笑。

(3)一般情况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老友间可握得深些、久些或边问候边紧握双手。

(4)多人同时握手不要交叉,待别人握后再伸手,依次相握。

4、招手:公共场合远距离遇到相识的人或送别离去的客人,举手打招呼并点头致意。招手时手臂微屈,手掌伸开摆动。

5、鼓掌:表示喜悦、欢迎、感激的礼节。双手掌有节奏地相击,鼓掌要适时适度。

6、右行礼让:在校园、上下楼梯、楼道或街道上行走时,靠右侧行进。遇到师长、客人、长幼、妇、残、军人进出房门时,主动开门侧立,让他们先行。

三、学校礼仪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穿着指穿衣裤,着鞋袜。其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老师好!""校长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或宿舍,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4、同学之间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同学问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第4篇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语感 培养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由此可见语感教学被重视的程度。

那么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一种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形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包括口头语言、书面符号)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写作思维训练呢?

一、语感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实、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是检测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常规手段。在语文试卷中占百分之四十的分值,所以,语文考试成也作文,败也作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作文指导,提高学做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语文既是根本,又是难点。“文以载道”,“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只有“文”准确、精美,“道”才突出深远。

二、在作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做法

近年来,我在初中作文教学中,通过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语感,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1.基础积累辅语感

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我便安排学生每天抄写精彩语段,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积累。从某个视角讲,写作就是调动的艺术。就是调动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素材(包括好词佳句、名段美文、开头结尾的方法,调动要充分,必须先激活学生积累。如写有关“夏”的主题的,我从观察事物的顺序角度引导学生激活其大脑里积累的有关夏天的好词:(1)描写夏天天空的都有哪些好词?(2)描写夏天大地的有哪些好词?(3)怎样描写夏天的热有哪些好词?等等。

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素养渐渐提高。内容、语言、结构、书写这作文的四大要求中,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花较大的工夫。其中,主要是在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增强语感。

2.发散思维增语感

魏书生先生有句口头禅:“对一个问题,有一百种解决方法。”寻求这“一百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就是运用发散思维的过程。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方式,是指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问题的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运用这种方式,可以挣脱传统习惯的禁锢,突破常规思路的束缚,闯出新路子,提出新颖独到的创见。因此,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进行求异性作文训练,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要手段。我们鼓励他们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推陈出新,从不同角度获得解决问题的崭新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将文中写得简略概括的地方根据他们已有的素材加以扩充,使其详细完整。

例如:“只听见一声枪响,各国的跨栏运动员们便狂奔起来,我国运动员刘翔奋力的跨过一个又一个栏杆,把其他人都甩在了后面,最后刘翔冲到了终点,夺得了中国第一枚跨栏金牌。”发散思维后蒋同学这样写:“世界男子110米跨栏比赛就要开始了,紧张地蹲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像一张张拉满弓的箭,随着“砰”的一声枪响,刘翔这只离弦之箭向前飞奔着,只见他挥动着有力的双臂抬腿越过一个个栏杆,身轻如燕,姿态优美,很快便把对手甩在身后,闪电般的冲过了终点……”

3.细节描写促语感

细节描写是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

有一次,我对学生进行了“细节描写”的写作训练,下笔前我对他们说了这样一段话:这次作文,要求细腻而真实,题目自拟。包同学这样描写向日葵:“蓦地,一大片向日葵在我眼前怒放,它们挺直碧腰,向太阳扬起笑脸,用花瓣迎接太阳的亲吻,金黄的吻将花瓣也染上了黄晕。向日葵并不出众,论艳丽不比牡丹,论香气不比桂花,论意蕴不比幽兰,论高洁不比白莲,但它从不和它们争艳,它只是昂着头,一直高昂着,它坚信,只要有阳光,它就可以幸福地活着。”

4.联想想象润语感

从联想和想象中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感。要体验语言的高妙,就要通过展开联想和想象,填充那些没有展示出来的空白点,体验作家描述的意境。夏丏尊曾指出:“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释作红色,‘夜’不但解释作‘昼’的反面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意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不仅对文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他们的语感也在联想和想象的过程中培养起来。

张同学这样写道:“你听,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像春蚕咀嚼桑叶,又像暖风吹拂白杨,像秋雨轻吻梧桐,又像泉水叮咚欢唱。笔随着手腕运转,字随着思路延伸,一个个,一行行,一页页,横看如群蚁排衙,纵观如阅兵方阵。秀丽,整洁,赏心,悦目,捧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你不认为这是一种乐趣吗?”

5.日常生活展语感

任何语言都离不开他所反映的生活内容,语言也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见出好坏。要调动起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体验作家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方法。叶圣陶说过: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第5篇

关键词 表象 观察 积累 传媒 细节

一、充实表象,丰富想象

所谓表象是头脑中所保持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映象,人对这些印象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就是想象。由此可见,想象是以丰富的表象为基础。表象越丰富,其想象越开阔,越深刻。据此推断,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头脑中就必须有可供“加工改造”的表象。最终表象来源于多观察事物,多积累知识,多体念生活。

(一)留心自然,观察事物

叶圣陶先生曾说:“想象不过是把许多次数、许多方面所观察得到的融合为一,团成一件新的事物罢了。假如不以观察为依据,也就无从谈起想象的作用。”大自然是神奇而丰富的,我们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接触社会,感受生活,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发展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爱好,逐步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嫘祖陵,参观莲花湖水库,参观就近的敬老院,参观火热的劳动场面等等,使他们增加头脑里的表象储备,为想象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

(二)注重细节,强化积累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想象的活动始终是对感觉与知觉所给予的那些材料的改造,想象力是在过去知觉的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形象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受。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为发展想象力创设良好的条件。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记忆力的培养,因为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才便于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受到启示,触发联想和想象,产生知识的迁移和连结,最终达到认识上的新飞跃。

二、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一)活用传媒,增强观感

色彩、线条、画面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声音具有表情功能,美的画面配上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往往能创设一种特殊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唤起学生的想象。现代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借助声、光、电的神奇配合,以其丰富多彩的信息刺激,为学生想象思维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例如我在进行《安塞腰鼓》教学时,便利用多媒体播放腰鼓舞片段,让学生从声响、画面中感受腰鼓的恢宏气势和铿锵激越,进而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文字中体味激情的腰鼓。再如我在进行《听潮》教学时,就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与之生活相关的表象积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了预想效果。落潮、潮起、三个阶段的动态画面,配以不同的音乐背景、海涛声响,生动形象地启发了学生联想、想象,创设情境氛围,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进而领略了大海的温柔美和雄壮美。

(二)深入角色,剖析形象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见闻感受。例如我在进行《皇帝的新装》教学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带上道具上台表演皇帝试新装的情节,这一环节更把课堂教学推向了。皇帝在镜子面前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它要求学生透过字面大胆想象,有的学生表演出帝整整皇冠,摸摸衣角的细节,有的学生表演出皇帝疑惑却故作镇定的虚伪表情,把文中的潜台词通过想象给以表现了出来。又如我在进行《藤野先生》一文的教学时,根据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特点让学生穿插表演他第一次进教室讲课的动作、神态和语言。

三、活用文本,展开想象

(一)品味细节,把握精髓

好的作品往往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来打动读者,令读者与之产生共鸣。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细节刻画,通过细节展示的生活画面,引发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加以想象,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例如我在进行《背影》一文的教学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细细品味望父买橘的细节,帮助学生透过字面想象父亲为儿子买橘时努力挣扎,攀登月台的吃力神态,或咬牙使劲,或汗溢面颊,学生在想象中品味父爱的伟大。

(二)活用“空白”,扩展意义

在初中语文学习文本中,特别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有许多篇章留有“意义空白”,抓住其中最主要的部分,通过想象,往往成为理解作品的钥匙。例如《孔乙己》一文中,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作结,其意义空白给人留下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我在讲课过程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如果你是导演,你将如何设计拍摄《孔乙己》的结尾镜头?这一点拨式质疑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被这一有创意的设计吸引过来,展开大胆而有创造性的想象,有的说要让潦倒的孔乙己的背影逐渐模糊,模糊,最终消失;有的说要把他此时的手做一特写镜头推出,因为孔乙己的手或蘸酒写字,或偷窃东西,或代脚“走路”,有着特殊的用途,那双本应具有谋生本领的手,最终却成为他爬向死亡的手;有的说应配上画外音“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样才留有余味;有的说应配上众人的笑声,让笑声贯穿全剧,用这种含泪的笑声反衬孔乙己的惨状更让人觉得悲哀。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借助想象体会到作品丰富的言外之意,充实了作品的“意义空白”。

参考文献:

第6篇

所谓“找到自我”是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它是在教学条件下的高品质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活动中来,主动求知,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1 及时充分肯定学生的闪光点

每一个班级的学生,由于他们家庭环境、学习基础、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学生学习成绩上、学习兴趣上及思维观念上的差异。因此,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注意引导和挖掘他们的潜力,肯定并发展他们的长处,逐渐改变他们的缺点。一方面要根据学生起点的不同学习区别对待,特别是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要降低教学难度,经常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避免自暴自弃。另一方面,要及时发现并培养学生的闪光点,以此为切人点,促进学生形成进取心。此外,教师要对每个学生拥有同样的爱心,最大限度地推动学生在自身基础

2 实行“快乐教学”,使学生轻松快乐求知

“快乐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使师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可采取以下途径。一是创造相关情境。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形象直观的手段和生动的语言,营造愉快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激情,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投身到学习活动中来。二是坚持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引路为主,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为主,尽量减少固定结论,发挥学生思维甚至联想的热情。三是坚持表扬为主。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表扬、唤醒。对于普通班学生而言,经常发现学生优点并适时表扬,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有奔头,有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即使在学生犯错误时,也应讲究策略,先肯定成绩,而后指出不足,引导学生找出错误原因,切忌暴风骤雨式的批评。

3 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7篇

高职院校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力量,必须进一步加强创业教育力度,不断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创业形势的发展。本文主要以中职市场营销专业为例,研究和探讨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中职学校市场营销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瓶颈

所谓创业能力就是指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我开发和动手实践的创造能力,它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范式和状态。创业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其形成和提升离不开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实践技能的概括。根据创业能力的构成特点,我们可以将创业能力分为思维能力和经营能力两部分内容。其中,思维能力是创业活动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它是创业者思维模式和心理品质的总和,主要包括创业意识、主动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联想能力、创造能力等内容。而经营能力是创业的核心,它指的是创业者在创业活动所需要执行能力和管理能力,由营销专业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决策能力、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等组成。对中职营销专业的学生而言,要想实现顺利创业就必须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做好市场推广工作。但与此同时,中职院校市场在对营销专业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时仍存在着一些瓶颈,严重影响了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思维能力方面

①创业意识。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意识的影响,很多中职院校在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时,仍以知识灌输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创业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致使其创业意识和观念淡薄,严重影响了其创业教育的最终质量。另外,与其他专业相比,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较多,毕业生创业意愿度较低。同时,一些家长基于就业安全性考虑,不愿孩子承担过高的创业风险,因此不支持毕业生创业。②创业品质。当前,中职营销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创业灵感和创意,即使具备一些可利用的资源也无从下手,不知从哪方面做起,创业依赖性较强,无法独立应对创业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同时,毕业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无法直面创业挫折和压力,一旦遇到摧折就容易一蹶不振,丧失创业信心,甚至中途放弃,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随着毕业生中独生子女比例的不断升高,新一代毕业生多存在创业心理不成熟、合作意识淡薄、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无法适应当前创业的实际发展需要。

2.2经营能力方面

①师资队伍匮乏。当前,很多中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常因专业师资力量不足而影响了其创业教育的发展进程。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创业经验不足,无法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的有机结合,授课效果不理想。此外,学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单纯采取照本宣科的授课模式,授课针对性和专业性不强,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②创业环境。通过分析当前的创业环境,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中职院校的内外创业环境不容乐观。一方面,受学校现有资源条件的限制,很多中职院校没有能力建立起自己的创业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的创业教育缺乏有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社会对毕业生创业仍保持怀疑和观望态度,国家政策性和资金扶持力度不足,同时很多企业不愿为学校提供相关项目支持,创业教育难以顺利开展。③课程整体设计。目前,一些中职教师在创业教育能力的认知上存在问题,无法充分理解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无法立足当前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做到创新能力培养和创业课程设计的完美融合。另外,有些中职院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将其教育定位于课堂教育,不重视对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不利于其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违背了创业教育的初衷。

3中职学校市场营销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3.1创业思维培养

①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意识的培养对于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强化和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可以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变化,激发其创业热情和创业兴趣;另一方面创业意识培养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使其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至创业实践当中,提高其创业成功几率。另外,教师在进行创业教育时还可以将学生的兴趣特长与其创业方向结合起来,激发起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其创业信心和勇气。②创业品质素养。学校可以自学生入学之初就开展创业了解和认知教育,使其了解最新毕业生创业和就业政策,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创业观,增强其创业信心,提升其创业意愿度。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创业项目实践的方式,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创业教育,认识到提升创业品质的必要性和意义。另外,学校可以组织讲座和研讨会,向学生介绍和分析一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案例。

3.2经营能力培养

①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创业教育的最终质量。因此,中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加强教师人才培训力度,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主题培训活动,有效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和业务水平,科学指导学生的创业行为,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的的解决方案。另外,学校还可以采用聘请一些既有实际管理和创业工作经验的企业家、创业投资家等担任学校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以强化创业能力培养的师资力量。②创业环境。良好的创业环境是保证创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因此,学校必须积极利用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对学生的创业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引导和鼓励学生广泛开展创业实践。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申请资金支持和帮助的方式,向政府申请一定数额的创业教育资金,保障其创业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③课程整体设计。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营销专业的创业教育要把培育具有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技能的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就意味着课程体系的改革。在营销专业创业型人才培育过程中,要求能在每门课程的实训教学工作中,都强化学生经营自己、管理他人的实践。另外,还应形成一套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创业学》、《创业管理入门》、《商务沟通》、《创业实务》、《创业社会常识》、《团队训练》、《创业心理和技能》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拥有良好的创业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4结束语

第8篇

首先,引导学生弄清文学创作与平时作文的区别:从叙述表达上看,平时作文要求习作者能进行简单地叙事、写景、抒情、描述和议论,而文学作品的创作要求明显略高,即无论叙述描写,还是议论、抒情,都特别注重突出语言的文采和神韵;从题材来源上看,文学创作的题材和平时作文的题材虽然同样都来源于生活,但二者却有本质区别,平时作文一般都要求真实地反映生活,而文学作品则要求不同于生活,即高于生活,让感人之处更感人,美好之处更美好,从而使读者沉醉其中。这就要求习作者必须运用独特的视角、求异创新的思维去体味现实、捕捉灵感,对现实场景中的人、事及内心世界进行细致、创造性地描述与记录。

其次,授之以法。在引导学生尝试文学创作时,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在课内外阅读中,广泛涉猎文学作品,深入品味

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要想尝试文学作品创作,必须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从形式上看,文学作品可分为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四大类。这四大类文学作品,在初中课本中大多以单元形式出现,如苏教版八上第一单元以“咏物抒怀”为主题,第四单元以“小说之林”为主题,集中选取了五篇小说;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九上第一单元集中安排了五首中外诗歌等,我们在反复阅读品味、领会其语言、架构、立意上的独特性之外,还要注意区分它们与平时作文的区别。此外,还应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定量的优秀文学作品。特别是一些同龄人的优秀作品,因为这些作品选材大多贴近校园生活,学生比较易于接受、理解。广泛阅读,是走向文学创作的第一步。耳濡目染的熏陶之下,文学创作的窍门自会了然于胸。

二、用文学的视觉观照生活,识别真善美与假恶丑

文学的触角是丰富细腻、别具特色的,它能见常人未所见,感常人未所感。如冬天的济南,在老舍的触觉里是温暖而舒适的,鲜艳的花朵,在为时事感伤的杜甫眼里仿佛溅满泪水。生活中,即使是不易被人觉察的眼神、玩笑的话语,只要我们用文学的视觉加以观照,就能发现其中的真与假、美与丑,进而加以讴歌或鞭挞。

三、用生动传神,富有特色的文学语言,抒发见闻和感受

文学作品能够打动人、启发人,不单是内容的精彩,更重要的是语言。文学作品的语言一般具有形象性、含蓄性、情感性和技巧性四个特点。形象性的文学语言,重在通过刻画描写以展现事物、现象的形态特征和内在神韵,力求具体、恰当、鲜明、生动,积极营造如在眼前、境像逼真的艺术效果。如,朱自清笔下的春花:“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文学语言的含蓄性,不仅在于表达得曲折委婉,更在于涵义的深厚丰富。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含而不露,深而不浅,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反复品味、咀嚼。文学语言的情感性,主要是通过词语、句式、语调等方面体现出来的。例如,安徒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尾处这样写到:“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语言平实,语调缓慢,语气沉重,富于情感,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深沉愤慨。文学作品语言的技巧性主要体现在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上。用文学语言抒发见闻和感受,才能引人入胜。

四、借助联想和想象,艺术的再现生活的真实

第9篇

关键词:联系实际 培养问题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课程总体目标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课标要求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结合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

“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教师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鲜活的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原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自体验数学情境中的问题。

教学《购物中的打折问题》一课时,我出示生活中的实例:西服八折出售。老师提出问题:根据你生活中看到的打折情况,说说打折是什么意思?学生便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理解打八折的含义。

接着再出示一组生活实例:

1、帽子五折出售

2、手套八五折出售

3、羽绒服五折起出售

4、皮衣三至八折出售

提出问题:“具体说说这些‘折’是什么意思”?

这样,通过创设购物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觉得数学知识离自己的生活很近。这样就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实践活动,发现数学问题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利息和利率》一课时,我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把自己发现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从而很容易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

又如:教学《长方形面积》一课时,我让学生在长方形里摆1平方厘米的纸片,进而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老师给的纸片不够,问:“怎么办?”老师告诉学生纸片没有了,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学生经过思考、操作,发现只摆一行一列就可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从而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数学实践活动,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发展学生思维。

三、创设生活情景,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

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一学生拿着5元钱购物,如果他想去买7元钱的文具盒,够不够?如果不够怎么办呢?这时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说:回去拿2元钱再来买;有的说:向其他小朋友借2元钱再来买;有的说:钱不够的话,不是正好有5元钱的一本书吗,让他改变主意就买5元钱的一本书吧,这样还可以从书中多学点本领呢;有的甚至说:你可以去跟卖东西的人去讨价还价,叫他打一下折,7元钱的文具盒就5元钱卖给我吧,我下次还会到你身边来买东西……

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了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很多,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喜欢数学,让数学课堂走进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梅玲、张天孝:《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研究》(六),科学出版社,2000年。

第10篇

一、挖掘教材内容渗透人文知识

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培养,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活动。文质兼类的语文教材比其他教材的育人因素得天独厚,更能陶冶人的情操。因此,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以及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初步建立起人与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二、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耐力韧性的好素材:宋濂在“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的情况下“负箧拽屣”于“深山巨谷”中拜师求学,终得苦尽甘来,有所成就;文天祥在威逼利诱面前高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矢志不渝,闻一多的“前脚迈出去,就没有打算再退回来”的慷慨激昂;鲁迅先生漂洋过海,备尝艰辛的“救治国人思想病苦”的赤胆忠心……这些,对于今天缺乏韧性,吃不了苦,受不了挫折,经不起磨难的青少年是再好不过的激励。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学会坚强,勇敢地面对压力和挫折,乐观自信,奋力进取,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为其在千军万马的竞争中,在潮头浪尖的弄潮中蓄积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愈挫弥坚的斗志。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为了祖国,为了理想,终身正道直行的执着追求精神;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现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和高尚人格;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还有表现中国劳动妇女勤劳、质朴、善良、勇敢、坚强的花木兰、江竹筠、刘胡兰等女英雄形象,教材中随处可见,举不胜举。他们惊天动地的事迹,光照人间,为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地选择、组合、疏导,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的灵魂超越时空,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交流沟通,沐浴他们的人格光辉,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

三、转换多种“角色”,做到既“渊”又“博”。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质疑;感悟;提升

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指明方向、启发思维和调节气氛,是一门教学艺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成为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课堂提问具有很强的技巧性,独出心裁的提问可以让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提升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1、在课题中质疑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课文题目,可以捕捉到许多信息:文章的体裁、故事的主线、课文的思想……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而且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如《用心灵去倾听》这篇课文,学生读了课题之后,教师不妨来一句:“读了课题后,你有哪些疑惑?”学生便会很自然地提出“倾听是用耳朵的,怎么用心灵去倾听的?”“谁用心灵去倾听?”“倾听什么?”“为什么要用心灵去倾听?”等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学生提问,在课题质疑环节就将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大致地呈现出来,可以使课堂学习的目的性更强。

2、在品读词语中质疑

“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教学中启发学生选择课文中的精准词语与它相近的词语进行比较,用“换一换”的形式,仔细解析它们在一定语境中的意义、色彩、韵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良好习惯,学生对课文的主题思想的感悟也会迈上一个新台阶。一位教师在教学《桂花雨》时,出示句子“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香里”让学生讨论“浸”字能否换成别的字词。很快有学生说可以换成“飘”字,因为“桂子开花,香飘十里”。随后教师出示句子“整个村子都飘在桂花香里”让学生品读“浸”与“飘”在句子中扮演的角色。通过细细揣摩,学生得出:“飘”这个词没有厚重感,给人稍纵即逝的感觉;而“浸”字让人感受到整个村子包裹在浓郁的桂花香气里,带来了幸福与安详。一个“浸”字道出了作者对桂花树的热爱之情。

3、在赏析句子中质疑

要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必须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句、重点句、疑难句进行品析感悟,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句子容易使学生产生质疑,也是值得质疑的地方。如课文《一夜的工作》中,“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分量。”学生读了这些句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出这样的疑问:一个国家总理的夜宵为什么只有绿茶和花生米这两种普通而简单的食物呢?“数得清颗数”是什么意思?“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分量”,到底有没有增加花生米呢?这些问题的解决,能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生活简朴的高尚品质。

在赏析句子时,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也是不容忽略的。优美语句包含运用修辞的句子,是表现力非常强的句子,也是富有艺术特色的句子。如《林海》一课的句子,“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引导学生研究运用修辞的句子,对于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写作能力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在标点符号中质疑

文章中的一些标点符号看似简单,实则蕴藏着丰富的信息。教学时,如果教师注意挖掘,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如学习《穷人》一课,文中多处用到了省略号,我适时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用这么多的省略号?用法是一样的吗?有什么作用?这样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使文章情感得到升华。

5、在课文插图中质疑

第12篇

一、当前生物学科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代表性问题

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目前生物学科中的实验教学工作很难开展,也不同程度影响了学生和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和学习的进度,加大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难度,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学校以及相关机构认识不足,学校课程设置以及重视程度不够。比如:在一个学期内仅开设几节实验教学,学生接触实验教学课程不够,对实验了解不足。通常基础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完成,进行实验时,学生仅仅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仓促进行实验,不能深入了解和彻底明白实验内涵,从根本上影响了实验的目的,长此以往学生就对生物实验教学失去积极性,而枯燥的知识教学更加难以进行。

2.学生重视程度不足。目前生物实验的完成都是建立在相关理论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的,相关教师在课堂中也会进行课堂演示,学生看到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比较容易,会产生实验比较容易进行的错误心理,导致一些学生在进行实验前不能及时进行步骤和知识点巩固,对实验的操作流程和实验目的等掌握不好。还有少数学生在课堂中不认真听讲,实验时手足无措。在实验前,教师将实验时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多数学生在实验时不记得实验的重要步骤和注意问题。

3.多数学校的生物实验室设备、实验用品等相关设施不足,由于生物实验在学校课程中设置不足,存在得不到重视等现象。生物实验室的实验仪器和用于实验的消耗品常常不能及时更新和补充。多数学校的生物实验室变成了一种摆设,这从根本上制约了教师开展实验教学课程的条件,同时也难以满足学生正常开展生物实验的需求。

二、关于中学生生物实验中遇到问题的策略

对于上述藏生物实验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同时为了促进中学生生物实验教学得以正常开展,并加强生物实验教学的效果,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1.向学校提出申请和倡议,并将生物实验的重要性向领导做汇报,倡导学校为学生创造一种较好的学习氛围,完善和加强实验设施以及相关消耗品的补充,这是保证生物实验正常开展的重要前提。任课教师还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学生走出校门在外进行实验的项目,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接受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采集一些实验用品,节约实验成本。

2.针对少数学生对实验不重视的现状,生物学科教师需要提前说明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以及重要步骤,列成笔记供学生参考,并在课堂中及时强调和补充,在课堂进行示范时需要对实验的重点进行强调,在进实验室前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做抽查,这样既能让学生巩固学习的理论知识,同时又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正规的操作流程,从而减少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避免了学生进行实验时的盲目性,以保证实验得以成功进行。

3.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在实验中进行探索,敢于动手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并将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实验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在实验中即可轻松掌握到知识,以期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验精神。

第13篇

关键词: 中文系 专业素质 综合训练

一、我系开展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训练活动的教育背景

1984年,中山大学中文系要求新生一年内读100本书,写出读书笔记;到1986年,又做出一个令全国高校同行都为之震惊的硬性规定——所有入学新生在一年级期间必须写150篇题材自由的作文。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该系开始逐步形成一个贯穿大学4年的强化基本功系统——一年级100篇作文,二年级8篇读书报告,三年级写学年论文,四年级写毕业论文(后来还增加了一项内容——要求全体学生精读100篇古文,背诵其中的50篇,并列入学习考核内容。)。为配合学生基本功强化训练,中大中文系在近二十年前就同时推出另一项在全国上下引起更大震动的创举——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在一二年级,导师和学生是一对一或者一对二的关系,每个学生都有固定的导师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个别辅导,三年级以后则由学生自己选导师。这项在全国大学中从没有过的制度,彻底改变了老师们的教学观念。这种专业素质强化训练带给老师们的是成倍增长的工作量,也是对自身价值的一种再认识。在与学生的互相交流中,老师们受益无穷,有助于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例如中大中文系的萧德明教授在指导十几届学生100篇作文的基础上,就写下《大学生写作》这样一本深受好评的专著(参见薛晓峰、秦晖、邱瑞贤《大学生要补“童子功”,成才先打国学基础》一文及中山大学中文系网站相关文章介绍。)。

中山大学中文系的相关教学成果《强化写作训练,着眼提高素质》获广东省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抓好教学实习,培养综合才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全程导师制》、《加强科研训练,培养高素质的中文专业人才》分别获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三、四、五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目前,中山大学的专业素质(专业基本功)强化训练做法为全国很多高校所采用。我系通过实地考察、当面访谈、电话咨询、网络查看等方式调研过全国十几所高校,了解到这些高校中文系早就开展一系列加强学生专业基础与综合素养的教育教学改革,例如建立专业基本功强化训练系统、实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等,并取得良好效果,我们需要向兄弟院校看齐。

二、我系为什么要开展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训练活动

1.互联网时代,中小学生大都很早就会电脑打字,却写不好中国字,会上网聊天、打游戏,却写不好作文,对西方文化津津乐道,对中华文化却缺乏了解,热衷于感官刺激的网络读图,却冷待有思想艺术高度的名篇佳作。尽管他们有幸从高中考上大学,高考成绩及外语分数很高,但没看过或看不懂中外经典名著。以致有教育者戏称之为文化文盲,因为看起来实在不像是中文系的学生。

2.大学生在中学期间经历的基本上是应试教育,他们进入大学后松了一口气,学习与生活变得茫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成才观念。这些学生的知识结构普遍“虚弱”,只会应试做题,没有较高的人文素质。

3.本系学生在社会活动和就业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专业基本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缺陷。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

三、我系开展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训练活动的大体做法

我系参考外院校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配合学校的素质拓展活动,制定了有自己特色的训练宗旨、训练目标和操作方式、操作程序,编成《中文系学生专业基本功训练指导书》。大体内容如下:

1.中文系学生应通过本课程的修习,在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社会认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其他相关能力等方面得到较大发展,使自己成为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高素质的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2.本课程总任务:学生需在大学学习期间不间断地进行听、说、读、写及其他专业基本功的强化训练;前三个学年内写作练量篇(首)数不得少于112篇(首),字数不得少于11万字;精读专业著作总量不得少于38部著作(泛读要求见《中文系学生阅读书目》说明),读书笔记字数不得少于3.8万字;背诵总量不得少于180篇(首)诗文(具体要求见《中文系学生背诵篇目》说明);参加社会调查不得少于2次,调查报告总字数不得少于2000字;参加本系组织举办的各种专业性第二课堂活动不得少于6次。

3.本课程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老师指导为辅,并实行导师负责制。不同年级的若干学生编成同一训练小组,设组长、组长负责召集组员定期(一般每两星期一次)开展研究性的学习交流活动。每个老师负责一个小组的训练指导工作,导师和学生应以写作讨论会、读书报告会、调研心得会、诗文朗诵会、时事评论会等活动形式,从文化素养、专业技能、思想人格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训练。小组与小组之间可以举办各种讨论、交流、竞赛活动,必要时本系举办全系性的示范活动。

4.本系提倡老师和学生共同搞教研、科研活动,欢迎老师和学生合作发表教研、科研成果。各指导老师在培养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特长生、优秀生并向系上推荐。本系可在特长生大四时继续为其提供导师或为其创造进一步发展的机会。经过前三年培养已具备考研潜力的优秀生,本系在其大四时为其配备考研导师(或由其自由选择导师)。

四、我系开展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训练活动目前取得的效果

本素质拓展综合训练活动遵循专业学习、素质拓展、考研升学和系务管理一体化的思路设计。其主要功能是为本系学生拓展专业素质提供思路和方法,为本系学生考研提供知识线索和学习指导,同时为改进本系教师的专业教学和本系的系务管理提供摸索途径。本活动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原则出发,以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为导向,以读书写作、调研交流、学行并进为方法,以学生自我引导、自我管理、自我促进为侧重,把中文系师生组织起来搞好教学工作,借此改变学生一味等待老师赐予的被动状态而成为学习的主人,建立一种新型的学风、教风和系风,尝试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效果,师生双向交流大为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大为提高。

五、我系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训练活动目前的不足

1.教学、学习观念改变的问题:部分教师的教学仍然仅仅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向灌输教学方式上,未能创造更广阔更自由的教学大平台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和教师的主导性作用。部分学生缺乏自觉的学习观念和成才观念,仍然处于一味等待老师赐予的被动状态而未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

2.“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部分懒散畏难的学生,采用敷衍应付的态度对待训练活动,系里给出的训练要求和训练方式,到了他们手里往往会被有意无意地扭曲变形。

3.活动组织不力的问题:个别小组,由于组员们的素质的问题,也由于指导老师指导不到位的问题,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一盘散沙,活动难以高质量开展。

六、我系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训练活动目前需要解决的困难

1.活动地点、活动时间统筹安排的问题:希望学校能为中文系配备一间学生专业素质拓展活动工作间或实验室;希望学校排课时能为本系专业素质拓展提供较为统一的活动时间。

2.学生活动经费和教师指导报酬的问题:希望学校能提供长远保障。

七、结论

在兄弟院校普遍进行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本系如果不开展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训练活动,教学质量只会与兄弟院校拉开更大的距离。所以开展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训练活动势在必行,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出明显效果。我们应该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恒地推进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训练活动。(2010-10-30)

八、附《中文系学生专业基本功训练方案》

1.中文系学生专业基本功训练是本系的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属必修课,学生须用三个学年完成本课程的修习。每学期计0.5学分,三个学年共计3学分。

2.中文系学生应通过本课程的修习,在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社会认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其他相关能力等方面得到较大发展,使自己成为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高素质的有利于社会的人才。

3.本课程总任务:学生需在大学学习期间不间断地进行听、说、读、写及其他专业基本功的强化训练;前三个学年内写作练量篇(首)数不得少于112篇(首),字数不得少于11万字;精读专业著作总量不得少于38部著作(泛读要求见《中文系学生阅读书目》说明),读书笔记字数不得少于3.8万字;背诵总量不得少于180篇(首)诗文(具体要求见《中文系学生背诵篇目》说明);参加社会调查不得少于2次,调查报告总字数不得少于2000字;参加本系组织举办的各种专业性第二课堂活动不得少于6次。

4.本课程分阶段任务:一年级学生上学期完成不少于16篇(首)的写作练习,其中文学类(例如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占50%,应用文类(例如新闻通讯稿、计划总结、对联、各种报告、各种公文等)占50%,各类写作练字数须15000字以上;精读(泛读另计,下同)专业著作不少于5部并写出5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总字数须5000字以上;背诵至少30篇(首)诗文;参加本系专业性第二课堂活动至少1次。一年级学生下学期完成不少于20篇(首)的写作练习,其中文学类占50%,应用文类占50%,各类写作练字数须20000字以上;精读专业著作不少于7部并写出7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总字数须6000字以上;背诵至少30篇(首)诗文;参加本系学生社团举办的专业性课外活动至少1次。二年级学生上学期完成不少于20篇(首)的写作练习,其中文学类(含创作与评论)占50%,应用文类占30%,社会评论和其他类别占20%,各类写作练字数须20000字以上;精读专业著作不少于7部并写出7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总字数须6000字以上;背诵至少30篇(首)诗文;参加本系专业性第二课堂活动至少1次。二年级学生下学期的写作、阅读、背诵任务同上学期,另外应个人单独完成或多人合作完成一次社会调查活动并写出不少于1000字的调查报告(多人合作完成的社会调查由各人单独执笔行文报告)。三年级学生上学期任务与二年级学生下学期同。三年级学生下学期完成不少于16篇(首)的写作练习,其中理论类(含文艺评论、文艺理论、社会评论和其他理论性文体)占50%,应用文类占50%,各类写作练字数须15000字以上;精读专业著作不少于5部并写出5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总字数须9000字以上;背诵至少30篇(首)诗文;参加本系专业性第二课堂活动至少1次。四年级学生在前三年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检验自己大学学习的最终成果。

5.本课程其他要求:学生的所有写作、阅读、背诵、社会调查、第二课堂活动等成果均需接受同学和老师的评点、检查(例如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复印好分发给同学们评点,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检查背诵和第二课堂活动情况)。学生的写作练习、读书笔记、调查报告等必须用钢笔、圆珠笔或毛笔书写,与三笔字(钢笔、毛笔、粉笔)训练相结合。学生应每学期把自己的写作练习、读书笔记、调查报告等编好目录、装订成册并妥善保管。学生应在《中文系学生专业基本功训练指导书》上做好阅读书目和背诵篇目的记录以备同学、老师检查(建议每个学生在大学毕业前把自己的专业基本功训练习作、各科目作业、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结集成自己的大学学习成果集。)。

6.本课程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实践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是相互并立、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他专业课程的作业、练习不能计入本课程的写作、练量。各专业课任课老师应在课堂上高质量上好自己所任教的专业课程,为学生在课堂外完成专业基本功训练的各项任务打好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学生应认真学好老师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技能,融会贯通地运用到课堂外的专业基本功训练中去,高质量完成本方案的各项任务。确有某方面写作特长或其他特长的同学,经指导老师同意,并经主管实训工作的系领导批准,可以在不违背本课程训练宗旨的前提下,对本课程训练方案作出改动,为自己制订特别的训练方案。

7.本课程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老师指导为辅,并实行导师负责制。不同年级的若干学生编成同一训练小组,设组长,组长负责召集组员定期(一般每两星期一次)开展研究性的学习交流活动,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听、说、读写等专业基本功,训练办文、办事、办会等专业能力,并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拓展阅历等提升把握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就业或考研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每个老师负责一个小组的训练指导工作,导师和学生应以写作讨论、读书报告、调查研究、诗文朗诵、时事评论等活动形式,从文化素养、专业技能、思想人格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训练。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可以举办各种讨论、交流、竞赛活动。必要时本系举办全系性的示范活动。

8.本课程实行如下考核办法:平时考查可通过导师检查、组长检查、组员自查、组员互查等方式进行。每学期末导师按写作占40%、读书报告占30%、背诵占10%(没有社会调查任务的学期,此项占20%)、社会调查占10%、课外活动占5%、考勤占5%的比例为学生评定综合成绩。任何一项缺成绩则整个课程考核不予通过,专业性第二课堂活动一项须经有关活动组织者确认。

9.本系提倡老师和学生共同搞教研、科研活动,欢迎老师和学生合作发表教研、科研成果。本系鼓励学生积极向报纸杂志投稿,争取习作公开发表。本系定期编辑学生优秀作品集出版发行。鼓励热心同学尤其是学生社团积极参与相关系务管理,担负起组织、督促、检查学生专业基本功训练的部分任务。本系学生应组织各种专业性社团并积极开展活动,为广大同学提供参与专业性课外活动以获得相应成绩的机会。

10.各导师、各小组、各学生社团应及时收集同学们专业基本功训练的成果和重要信息,例如公开发表的文章、各种获奖情况和有影响的活动等,向系上汇报以便汇总、公布、存档。

第14篇

当前的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发展,学校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但是,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令人尴尬的现象:那么,如何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给学生创设一个最佳的外部环境,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呢?我结合自己以前从事大队辅导员及班主任工作,谈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坚持主体性原则,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没有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认识就不能得到发展。他认为新的教育方法就要考虑到儿童本身的特性,并且要利用儿童心理结构的规律并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把客观的要求真正转化为主体的实际需要,才能产生最大化的教育效果。

由此可见,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贯彻主体性原则,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由教育者一厢情愿地包办代替。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考虑他们需要的满足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以前,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我们学校起先张贴了许多诸如“爱护绿化光荣,破坏绿化耻辱”“爱护绿化、人人有责”等传统标语,结果学生照样踏践草坪、破坏花木,这些警示版形同虚设;教室及走廊的墙面上悬挂着许多名人画像和名人名言,然而学生却视而不见,一问三不知。从表面看,这些文化环境的布置与育人作用的学校建设很相符,然而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种文化环境布置存在很多问题,1.它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小学生更多喜欢感性的、直观的东西,过于抽象和理性是不受他们欢迎的。显然,对小学生来说,那些“名人”学生知之甚少,过于陌生;“名言”深奥难懂,过于抽象;“标语”机械冰冷,过于教条化。2.它漠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没有参与,就不会有情感体验,更谈不上会受到深刻的教育了。因此,实际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是非常正常的事。后来,在教育专家的建议下,我们重新调整教育策略,开展了“向全校学生征集爱护绿化标语”、“大型作品招标”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学校的环境面貌迅速得到改观,各班承包一个“绿化区”,在各“绿化区”中布置学生自己写的“绿色有限,爱心无限”“小草向你笑一笑,请你脚下绕一绕”等精致的标语牌,真正做到“校园一幅画,绿化靠大家”,草坪中、花园里再也见不到“人行道”和纸团了。在教室走廊的墙面上,经过装饰的学生作品随处可见,剪纸、书法、绘画、纺织……,处处吸引着学生的眼球,学生在喜闻乐见的作品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主体性作用可见一斑。

二、坚持平等性原则,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平等性原则是指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情感上是相容的。人格的平等才能形成师生情感的相容。人格的平等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形地存在着,它可以通过许多人文性的方式表现出来。

如何办好学校食堂一直是我们学校十分棘手的事。学生“挑食”“浪费”用餐不卫生、不文明的现象屡见不鲜,而且学生家长针对食堂提的意见也一直最多。简单的说教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我们把学生餐厅和教师餐厅合二为一,创办了既让学生满意,以令家长放心的“食堂文化”。

三、坚持活动性原则,在实践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活动性原则是指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要重视通过活动促进发展。因为活动是心理发展的基础,人的心理品质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波果斯洛夫斯基在《普通心理学》中指出:“在生活中,不论从事何种劳动,他首先是作为活动者、创造者或创作者而出现的。”只有抓住了人的这一本质,才能真正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根据这一原则,我校经常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四、坚持成功性原则,为学生发展注入原动力

成功性原则是指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而展开的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有成功的快乐体验,减少失败的体验。对于人类来说,成功本身也许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那种成功的感觉,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体验到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实现自己的计划时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成功的体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合理需要,开展多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总之,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努力让校园文化建设真正成为学生校园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然,校园文化育人除了要遵循以上原则外,还必须遵循“针对性”“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原则,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毕竟还是未成年人,孩子天生都是活泼好动,他们的认知水平非常有限,兴趣爱好依然以直观、形象为主,我们千万不能把他们

第15篇

柏大夫说,近年在北京友谊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的中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1.学习压力大。由学业带来的心理压力。2.偏执、敌对。认为他人不可信,自以为是,偏于固执。3.人际关系紧张。总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4.抑郁。表现出对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精神苦闷、情绪低落。5.焦虑、心里烦躁不安。6.适应能力差。对新的环境和生活不适应,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喜欢学校的各项活动。7.情绪忽高忽低极不稳定。8.心理不平衡。当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后,总感到不平。其中,学习压力感,是当前中学生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

应试教育加大了学生的精神压力。这是当前导致我国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最主要的直接原因。柏大夫认为要减轻中学生的这种压力感,首先应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把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为当前中学教育的一项专门课程;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把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来看待,充分认识培养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情绪和适应能力对学生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作用;把日益增多的中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同思想品德加以区别,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解决学生日益增加的心理困扰。

作为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给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和家庭民主权。做父母的应该既注重孩子自主性的发展,也注重培养孩子遵守纪律和规则,积极鼓励孩子平等地交换意见。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准则强加给孩子。若必须行使父母权利时,也应向孩子说明为什么必须这样做的理由。这一点对青少年非常重要。

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初中生存在敌对、攻击行为的占5.1%。而更令人惊讶的是,一些在学校讨老师喜欢的乖孩子,在家里却成了攻击父母的“小暴君”。对此柏大夫说,从生理上讲,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成长,第二性征快速发育,精神上攻击性增强。另外“小暴君”的父母对孩子往往过分溺爱。不正确的家教是构成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又一个直接原因。

这些稚气未脱的中学生,为什么会有过分自律、内心冲动和压抑,甚至会有突发伤人或自伤行为等不健康的反应呢?专家认为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不和谐的生活环境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并造成心理问题。上世纪90年代主流的价值观是强调“个人价值”,于是每个人都在创造着自己。在这种每个人都在“创造”的氛围中,没有标准,没有模版,做什么和怎么做是个人的选择。于是父母就按照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些具有理想主义、且要求甚高的父母,常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完美理想的机器,使孩子承受大量重负,“抹杀”了孩子的童年快乐,使孩子过着一种规律而秩序化的生活。当外部要求过强,以苛刻的外部行为做标准时,焦虑和压力会迫使青少年产生强迫行为,以缓解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