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学生文学常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师;做好;初一新生;六种;“常识性”;衔接
中国分类号:G633.3
当小学生进入初一学习时,中学语文教师用注重做好六种“常识性”的衔接。这六种“常识性”的衔接指的是――
一、做好教材知识的衔接
初中语文教师应了解小学语文教材。小学低年级课文贴近儿童生活,课文类型以童话、寓言、诗歌、故事为主;小学中高年级课文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并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而初中教材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各占35%,目的是使学生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研读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对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心中有数,通过教材对比,把握学生已具备的知识体系,为下一步的语文衔接做好准备,在教学的弥补上有的放矢。
二、重视初一新生“喜欢语文”的衔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想让学生喜欢你,这是比较简单的事,如果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这就是一种挑战。如何才能使初一新生“更上一层楼”地喜欢语文呢?下列措施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前三分钟演讲、辩论比赛、书法比赛、课本剧表演、好书推介会……这些不经意的举动,会让学生深深地爱上初中语文。无形中,就做好了初一新生“喜欢语文”的衔接。
三、做好学习方法培养的衔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小学阶段就要引导学生形成一丝不苟地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如: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形成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的习惯;养成书写规范工整、格式正确的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随时积累有用知识的习惯。学生进入初一学习时,要有意识、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怎样做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如何利用科学记忆法提高学习效率;进行课外阅读时,如何选读、精读、批注;考试后如何正确检查等。
四、帮助学生做好心理上的衔接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刚升入初中,面对新的老师、同学、环境,难免会出现新奇、紧张、甚至无所适从的现象,特别是一些成绩退步的同学,他们缺乏自信心,情绪低落,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面对这些学生,如何正确引导,使其心理健康“过渡”,使其学习顺利迈上新的台阶呢?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日记等方式,及时把握学生心理动向,不断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心,自我调整心态。指导学生写周记,是对初一新生进一步进行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为此,可以指导学生写好反映师生关系、家庭关系、同学关系的周记,由此架起师生之间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实现心理平稳的衔接。
五、做好阅读教学的衔接
小学阶段,小孩子天故事,并且幼稚单纯,表现欲强,对老师的盲目崇拜和依赖也最强,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最佳阶段,只要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起来了,并且掌握了初步的阅读方法,语文教学几乎没什么大问题了。所以小学最后一个学期,应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初一阶段,中学语文老师应对学生加强经典诵读的培养,及时复习巩固小学背过的诗歌文章,加深记忆,同时应加强初中乃至高中教材中经典古诗文的学习背诵,再者应充分利用“名著导读”的平台,有序开展中外名著阅读活动,教师还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经典现代美文。在此基础上,应让学生们明白,通过记读书笔记可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加强概括能力的培养,完成词语的积累与赏析,从而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与能力。
六、做好学习评价的衔接
语文课上,小学教师教态亲切,讲课富有感染力,学生随时都在准备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一升入中学,教师应当十分爱护学生举手发言的积极性,让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否则就会使他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小学教师在教学中能注重鼓励性评价,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乐意地参与学习;中学教师同样也要注意到学生身心的发展,把握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坚持正面诱导,多找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关注学生,绝不吝啬任何一次表扬的机会,用鼓励代替批评,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一、 培养探究的习惯
探究习惯的养成,一般要经历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被动阶段,学生不了解什么是探究性学习,更不知道怎样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时,老师就必须向学生介绍探究性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并结合具体事例给学生做示范,或者由教师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解决。要使学生明白这种方法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能力层级比较高,但是掌握了这种方法,养成了这个习惯,语文学习会有很大受益。教师在对学生提出探究学习的要求时要循序渐进,如由要求学生每个月必须提出并解决一个探究性问题,逐渐过渡到每周甚至每篇课文必须提出并解决一个探究性问题。
探究的习惯养成之后,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学习《鸿门宴》(苏教版必修三),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是:项羽由盛而衰、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学习《雷雨》(苏教版必修四),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是: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真还是假?如果四凤爱的不是周萍而是周冲,她一定会重蹈母亲的覆辙吗?学习《纪念刘和珍君》(苏教版必修五)一文,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是:鲁迅明明在文中说了那么多的话,可他为什么还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学习《报任安书(节选)》(苏教版必修五)一文,学生提出的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有:①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情?又是如何表现的?②屈原与司马迁一个选择了死,一个选择了生,他们为什么有这样不同的选择?如果不养成探究的习惯和能力,这些问题学生是提不出来的。
二、 寻找探究的契机
所谓“寻找探究的契机”就是教师要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这些机会包括课文的导入、文本的解析、问题的探讨、课外的拓展等。
1.课文的导入
导语设计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让他们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将鼓舞着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是学习过程的催化剂。教师要努力寻找学生求知的兴奋点,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连接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探究文本对话的矛盾处、疑惑处。例如,在教学《六国论》(苏教版必修二)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历史上有许多史实让人扼腕叹惜,成为经久不衰的谈论话题。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就是其中的一个。六国为什么会灭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如苏辙认为天下所重在于韩、魏,齐、楚、燕、赵四国不助韩、魏而招致灭亡;李桢认为称霸天下之心六国都有,秦国能够称霸是因为“得天助”,六国失败是因为“失天助”等等。我们今天学习《六国论》,作者持什么观点呢?在探讨六国灭亡原因的各种观点中,哪种观点更中肯呢?相信大家学了课文,一定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2.文本的解析
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是在课堂上解析文本的教学过程中得到解决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解析文本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特别是在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时候更应该这样做。因为教学过程是动态的,不可能都像教师预设的那样,学生在课堂上有时可能会提出教师没有预料到的问题,而且这样的问题可能就是学生迸发出的智慧的火花,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把握,就会使火花熄灭。在教学《项脊轩志》(苏教版必修五)这篇课文时,有学生对第二小节课文注解“东犬西吠――东家的狗跑到西家叫”主动提出疑问,我发现这是进行探究的好机会,充分肯定了这个同学善于思考,然后请他说说理由。这个同学从词类活用的角度说了理由:“西”是名词作状语,“向西”或“对着西家”的意思。我表扬了该生善于思考。有同学从生活常识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狗忠诚于自己的主人,在西家有什么动静时,会原地叫唤,不会跑到西家去叫。还有同学说这是互文手法,并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和“主人下马客在船”等例子作为印证,说明“东犬西吠”也含有“西犬东吠”的意思。由于把握了探究的机会,同学们思维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远远胜过教师灌输式的讲解。
3.问题的探讨
在问题的探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应该说是最直接的。例如,老舍先生的《想北平》(苏教版必修一)一文开头3个小节中有这样几句话:“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反复地说他对北平的爱说不出来?这个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于是我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联系自身体验体会身在异乡的老舍对故乡的感情;二是回忆所学作品中类似的表达方法。有的同学联系自己跨入高一参加军训而寄宿学校,自己以前没有离开过父母和家在外住宿两周时间,因此对家格外思念;有同学联系自己跟父母负气而离家出走,一个人在外孤苦伶仃,更体验到家庭的温暖;有的同学引用柳永《雨霖铃》词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的句子来说明一个人在感情激动时有许多话要说却难以表达的情形。学生运用对家或者故乡的亲身体验和感情以及从其他文学作品中学到的与老舍类似的表达方法,经过讨论明白了这样的道理:老舍生在北平,长在北平,对北京有深厚的感情,此时身处他乡,而北平此时并不太平,笼罩着战争的阴云,看到自己的故乡、文化的古都被侵略者践踏,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平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更为强烈,因此,想要表达对北平的感情却难以言传了。
4.课外的拓展
课外是课内的延伸,探究能力的培养不应只局限于课堂,学生在课内习得的知识、方法、能力要能够在课外的拓展中自觉运用。语文的课外拓展主要是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也可以是具有专题性质的选修教材,老师要布置探究性题目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完成。如在指导学生阅读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短篇小说选读》时,我就布置了这样两道探究题:①例谈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②谈谈中国小说与外国小说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差异。通过课外阅读训练,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三、 授予探究的方法
方法恰当,会有事半功倍之效。探究学习也要讲究方法,而这方法主要靠教师授给,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同学一开始就会进行探究,也不是所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能够探究得很好。我向学生传授的探究方法主要有:(1)比较。运用比较,可以确定不同事物的高下优劣,找到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材中可以用比较法进行探究的作品可谓多矣。如,学习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合选修教材《唐宋诗词选读》中的二人作品,可以以“同为豪放派的苏辛词有何差异”为题进行探究。(2)综合。将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或中学阶段所学内容综合起来进行探究。如苏教版必修五中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等几篇课文都表达了作者的生死观,再联系臧克家《有的人》,可以以“谈生死观”为题写成探究性文章。(3)归纳。归纳指的是由一系列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普遍结论的方法,它能帮助同学们把个别的经验上升为普遍的规律,这种方法对学生总结语文学习经验很有好处。如中学阶段学生学习了许多散文、诗歌作品,就可以以《谈散文的鉴赏》《诗歌鉴赏方法举隅》为题进行探究。(4)借鉴。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有时问题可能难以得到圆满解决,有时解决问题可能缺乏深度,这时可以充分利用有关资源(如教材的,教参的,网络的等等),扩大视野,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还有演绎、例证等方法,在此不一一赘述。
四、激发探究的兴趣
(一)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三)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坐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
4、走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二、公共礼仪
(一)与人交往,谈吐方面的礼仪常规
使用好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1、尊称(敬称):对长辈、友人或初识者称"您";对师长、社会工作人员要称呼职务或"老师"、"师傅"、"同志"、"叔叔"、"阿姨"等,不直呼其姓名。
2、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说"请":与人打招呼时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说"再见";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别人向自己致歉时回答说"没关系";受到别人帮助表示感谢时说"谢谢"。
(二)使用好体态语言
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
1、微笑:是对他人表示友好的表情,不露牙齿、嘴角微上翘。
2、鞠躬: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个人对群体的礼节。行鞠躬礼时,脱帽、立正、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然后身体上部向前倾斜自然弯下15--30度左右,低头眼向下看。有时为深表谢意,上体前倾可再深些。
3、握手:与人见面或离别时最常用的礼节,也是向人表示感谢、慰问、礼贺或鼓励时的礼节。
(1)握手前起身站立,摘下手套,用右手与对方右手相握。
(2)握手时双目注视前方,面带微笑。
(3)一般情况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老友间可握得深些、久些或边问候边紧握双手。
(4)多人同时握手不要交叉,待别人握后再伸手,依次相握。
4、招手:公共场合远距离遇到相识的人或送别离去的客人,举手打招呼并点头致意。招手时手臂微屈,手掌伸开摆动。
5、鼓掌:表示喜悦、欢迎、感激的礼节。双手掌有节奏地相击,鼓掌要适时适度。
6、右行礼让:在校园、上下楼梯、楼道或街道上行走时,靠右侧行进。遇到师长、客人、长幼、妇、残、军人进出房门时,主动开门侧立,让他们先行。
三、学校礼仪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穿着指穿衣裤,着鞋袜。其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老师好!""校长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或宿舍,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和人格。
4、同学之间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同学问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