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范文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第1篇

一、中心概况

“微软―同济Windows移动及嵌入式技术中心”自从2005年4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建设跨学科的开放式实验室,重点进行Windows嵌入式系统的科研、开发、课程建设及培训,实验室的工作重心主要围绕加强基于Windows Embedded嵌入式系统的原型系统及关键技术的研究,提高嵌入式系统科研水平,并加强嵌入式人才的培养。

在科研方面,把基于Windows的嵌入式计算与当前的智能设备、通讯与网络技术、网格计算以及新兴应用与服务联系起来,结合上海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研究和开发包括基于Windows CE,PocketPC,Smartphone 的车载移动终端上的交通信息服务和点播系统,并在车载智能信息终端上实现汽车状态参数采集与显示、GPS定位、故障诊断等功能。

在课程建设和人才培训方面,中心在2005年6月和2006年9月举办了两次微软Windows Embedded 教学研讨,每次研讨会都吸引了全国近40所著名高校的百余名嵌入式系统领域的教师参加,微软的多位专家和中心的几位老师对windows嵌入式系统和Windows CE的课程教学等主题同与会的老师进行学术和教学经验的交流。

二、合作背景与特色

微软公司在移动及嵌入式领域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微软也力图开拓其研究成果在实际中的应用,并培养大量嵌入式方面的人才。由同济大学研发的基于网格技术的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推出,引起了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关注,吸引了来自美国、法国、香港等科研机构和公司的浓厚兴趣。同济大学为了将研究成果推向基于手持终端设备的应用,也有意寻求与移动嵌入式方面的研究机构和企业进行合作。

同济大学在移动与嵌入式系统领域确立了目标并为此进行重点建设,同济大学“嵌入式系统985二期平台”的建设也将围绕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应用开发工具与支撑环境、嵌入式多媒体通信、车辆电子嵌入式应用等方面的建设,要练就一支掌握先进CPU设计流程、嵌入式操作系统核心技术、网格计算平台及汽车电子等交通信息应用技术方面的高素质研究和设计队伍,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及地方汽车计算平台和数字服务业等重大需求,开展高性能处理、嵌入式操作系统、网格服务计算技术和多媒体通讯技术的研究,支持面向交通等信息服务的车载计算机系统、交通电子设备和手持智能交通终端系统产业,构建一个支撑电子与信息及相关学科,连接应用与软件,集设计、应用于一体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平台和面向交通的服务计算平台”。

中心的成立和发展对学校的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积累、人才培养以及国际国内交流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促进。“微软―同济大学Windows移动及嵌入式中心”是一个跨学科的开放式实验室,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汽车学院、软件学院都参与其中,旨在建立学校与产业界的桥梁,建设具有特色鲜明的、开放共享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摇篮以及对外开放和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心的成立有助于提高中国高校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研究水平,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形成有特色的现代嵌入式信息学科基地,从而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努力实现嵌入式新兴学科的强势化。

三、探索合作模式

中心参加了多项国家和上海市重大项目以及部分国际合作项目,特别是紧密结合上海城市交通信息服务这一重要主题,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交通信息服务网格系统以及基于嵌入式终端的交通信息服务和点播系统。

中心承担的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基于网格计算的上海交通信息服务示范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中,结合上海城市交通网格信息服务系统,研发基于Pocket PC和Smartphone的车载移动终端上的交通信息和点播系统。该重大项目的目标是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推广价值的信息网格,支持交通信息网格典型应用的研究。通过该服务系统,普通百姓就可以通过网络、短信、电话等各种手段实时了解或查询上海各个路段的交通路况。通过该系统,不仅可以通过公共设施,如公共触摸屏以及大屏幕了解上海主要路段的实时路况,还可以亲自体验实时自助查询的方便和即时互动查询的服务。此外,城市交通信息网格系统还引起了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法国、芬兰、西班牙、挪威、香港等科研机构和公司的浓厚兴趣,已经在无线宽带网络和城市交通信息服务领域展开研究合作。

同济大学和微软双方共同参与嵌入式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在嵌入式系统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让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科研实践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参加微软举行的各种嵌入式大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实践能力,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人才。

四、合作目标

中心作为一个跨学科的开放式实验室,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践平台,同时也作为社会和学生了解微软的一个重要窗口;加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的重要理念,通过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使学生不仅加强了书本上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理论,同时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做出一个实际的嵌入式系统,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甚至可以完成一个创新性的嵌入式作品。让学生觉得嵌入式系统不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遥不可及的东西。一般说来,嵌入式系统是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通过校企携手合作,不仅可以推进微软的新兴嵌入式技术快速进入课堂,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科研项目中实践这些技术,加快这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高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应用开发的能力及科技素养,推进教育改革和企业发展,实现校企双方共赢,共同促进人才的培养与科学的研究。

五、项目及取得的成果

中心成立以来的工作主要围绕在基于Windows Embedded 和Windows Mobile的车载嵌入式系统的原型系统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包括基于Window CE的交通信息车载移动终端系统,基于PocketPC/ SmartPhone的交通实时信息服务系统以及基于网格计算的车载交通信息服务点播与导航系统等。

第2篇

关键词: 科学研究 创新型人才 培养途径

1.引言

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担负着为社会提供创新人才和进行科技创新的重任。随着国家对创新体系建设的深入,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系承担的科学研究任务日益繁重,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对人才创新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兼顾融合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发挥科学研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命题。

2.科学研究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2.1科学研究是建设一支创新型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根本保证。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学生的影响莫过于教师的言传身教,要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必须建设一支创新型高素质师资队伍。而教师创新素质不同于其他人的创新素质,美国学者史密斯认为,所谓创新型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1]。因此,要建设一支创新型高素质师资队伍必须重视科学研究工作。科学研究作为探索未知的实践性创造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克服教师创新意识薄弱、学科知识落后、知识结构不均衡的缺点,而且可以激发教师进行研究探索的兴趣,培养锻炼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育科学洞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与决策力。同时,科学研究作为一项系统研究工程,具有复杂性、多学科性、偶然性等特点,教师通过科学研究可以不断深化专业领域,拓展学术视野,掌握新的知识与理论,提高学术和教学水平。所以,广泛开展科学研究,不断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是高校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高等教育迎接创新人才培养挑战的必然选择。

2.2科学研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内在要求。

随着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正在从注重传授知识、单纯强调课堂教学,转向强调综合应用和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教育目标和方向的转变必然要求改革现有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拓展符合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培养手段。科学研究作为教学以外的高校另一种社会职能,是一种智力、心力和劳力相综合的创造性的劳动,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可以更多地了解和感受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加深对现有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依托科学研究开展教学改革,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实现教学与科研互补互动。因此,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和科学研究优势,基于科学研究的各组成要素拓展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全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2.3科学研究是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准确把握创新型人才的内涵,而什么样的人才是创新型人才呢?美国《创新杂志》对创新型人才所下的定义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想出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2]。国内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的内涵的普遍共识是“具有创新思想”或“具有创新精神”。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创新型人才定义为具备敏锐创造性思维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且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简单地说,创新型人才除了具备较强的创新综合素养外,更要有突出的创造性和科学性。因此,培养一名合格的创新型人才的着眼点不仅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论、具备就业和谋生技能,养成德才兼备的全面素质,而且要在发展智力的基础上突出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而良好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在科学研究的氛围和环境中才能得到培养、锻炼和熏陶。所以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必须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

3.高校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现状和问题

3.1高校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现状。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以及自身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提升,高校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日益突出。据统计,“十一五”以来高等学校承担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占半数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直保持在70%以上,重点重大项目都在50%以上;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有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4%和31.7%;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分别占授奖总数的52.3%、37.0%和30.9%[3]。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3.3%,人数达2907万,研究生人数达140万[4]。在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的规模和质量迅速发展的状况下,两者的结合日益紧密。主要表现为:科学研究逐渐成为教学创新思想的重要源泉,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借鉴素材;部分高校设立了针对大学生的科研专项课题和学生科研助手岗位、组建了课外科研兴趣小组、实施了科研项目吸纳学生参与研究的计划,做出了让学生直接参与科学研究的尝试。

3.2高校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人才培养的结合不断加强,高校从内部管理机制和人财物投入进行了改革,但作为一种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尝试,两者在结合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政策单一孤立不够系统、学生参与度流于表面不够深入、结合方式简单覆盖面狭窄等,而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结合途径单一,对科学研究的利用率较低。科学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项目、平台、团队、产学研合作等众多要素,每个要素又包含了不同创新层次。因此,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就必须建设一个涵盖科学研究全部创新要素和不同创新层次的结合体系。而目前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结合仍是以科研项目为主,且仅仅停留学生参与学习的初级创新层次。对于平台、团队、产学研这些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要素,由于存在着人员复杂、经费较大、运行繁琐等问题,高校在利用这些要素方面虽然也积极做出了尝试,但都是断断续续、点到为止。这种单要素结合方式,不仅造成高校内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匮乏,而且导致学生创新环境、培养手段的单一和创新资源的巨大浪费。

4.基于科学研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4.1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发挥科学研究的积极作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好方式莫过于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及主持科学研究活动,让其亲身体会和学习创新的过程。首先,营造宽松的科研政策和浓郁的科学研究氛围,为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制定扎实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政策制度。其次,按照学生个人创新能力的大小设立合理的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层次。一要吸收学生参与到大型科研项目的研究中,尤其是国家层面的重大科学研究活动,如“973”、“863”、“国家攻关”等国家中科技计划项目。通过参加重大科研计划,可以使学生对于大型科研项目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接触科学发展的前沿和先进的科学研究手段,在掌握严谨的研究方法的同时,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二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符合自身知识水平结构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般性科研课题,例如省市一级的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使学生学会在具体科研实践中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科学问题,并在科学研究中检验知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三要针对学生设立低门槛的科研课题,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凝练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和方向,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展一些深度的研究,真正当回科技创新的掌舵者。

4.2整合开放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为了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统一起来,实现人才和资源的充分共享,继而形成一种新的、交叉的、重要的科研组织运行模式[5]。作为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高校科技平台的根本任务就是整合、集成、优化科技创新资源,提高高校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高校内部已经建设了完善的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科技学园区、各类研究所等科技创新平台在内的创新平台体系,具备了向学生开放的物质条件基础。因此,高校要主动将科研平台纳入到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围绕课程设置、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培养环节,提高科研平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效益。首先要在学生培养方案别是研究生教育培养阶段增设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科目,将进入科研创新平台实习锻炼纳入到学生的综合考评,促进学生主动进入各类科研创新平台学习。其次要改变科研平立运行、单独面向学生开放的现状,从整体和宏观的角度设计开放型学校科研创新平台制度,建立“竞争、开放、流动、共享”的科技创新大平台运行机制。最后要明确平台向学生开放的方式和方法,并考虑由此而造成的运行成本负担,从人员、经费、设备、项目等物质方面给予物质条件支持,保障平台对学生进行实质型开放。

4.3深化产学研合作模式,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激烈的市场和技术竞争压力下,对创新型人才有着强烈的渴望和评价标准。同时企业作为产品生产者,掌握着丰富的创新资源,以及对创新发展方向有着敏锐的判断力。因此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经验和实践资源,培养企业急需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实现创新人才从学术型向产业型的平滑过渡。第一,高校要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紧密依靠行业专家和企业的技术骨干,共同制定和开展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让企业创新理念全面融入创新人才成长过程。第二,在企业设立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改变过去简单参观介绍的实践模式,让学生深入工厂生产一线,亲自体验企业的科学管理、先进设备、高新技术,及时了解掌握行业的发展动态、新技术、新产品,以此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创新的欲望和创造的潜能。第三,建立共同的研发机构,拓宽校企合作的规模和深度。既可依托高校现有的科研机构,又可在所属的产业领域内独立建设适应未来发展的研发中心。通过共同建设面向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平台,在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同时,可进一步拓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模式,尤其是为硕士、博士等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研发载体。

4.4注重建设学生创新团队,培养科研创新合作意识。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是由以科技创新为目的,围绕共同目标,愿意相互承担责任的若干技能互补的科技研发人员组成的团队。由于研究氛围浓重、研究目标明确、学术交流活跃、创新思想迸发,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一直都是科学突破、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并成为创新人才凝聚和培养的重要载体。因此,建设大学生创新团队,聚集拥有共同科研兴趣爱好和目标的大学生,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姓,加快创新思想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的途径有很多,但基本以下面三种模式为主:(1)发挥校园学生社团的凝聚力,围绕具有共鸣性的科研热点,通过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引导学生自发组建纪律较为松散的各类课外科技创新型社团。(2)依托国家各类科技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等赛事,在投入一定人力和财力的基础上,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组建竞赛型创新团队。(3)以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为目标,在导师的指导下组建课题型研究创新团队。

5.结语

创新型人才培养有其自身规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参与创新创造实践的机会,营造宽松融洽的学术氛围,使学生在接受固定课程体系学习和基本创新技能训练的同时,参与科学研究项目,接受科研一线教师的指导,通过亲身学习和体验科学研究开发实践,把握科技创新的实质,接受创新文化熏陶。因此,培养造就科技创新型人才必须充分利用高校科学研究条件,依靠科技创新实践促进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田淑梅,刘波平,韩益鹏.浅议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素质[J].科学教育论坛,2005,(23):187.

[2]黄志广刘效梅试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J].教育与现代化.2007,(4):10-13.

[3]国家科技三大奖高校获164项占授奖总数64.8%.news.省略,2010-1-12.

第3篇

关键词 创新人才 科学研究 环境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Blend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ctivities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ZHANG Jin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6)

Abstract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is the theme of world higher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The essence of innovation education is highly developed in today'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ckground, emphasizes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e research-type learning, inventions, and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 innovative tal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本文通过创新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探讨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发展,分析了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在环境专业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从课程实验、课内小组讨论、开放实验及设计、以及参与科研研究项目等几方面提出了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的主要方法,对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1 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综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将各类教育与科研活动紧密结合,力争达到产生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释放支撑效能的研究成果,培养出具有高尚品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效地与学科和科研相结合,融于其中,才能充分发挥高校科研的实际作用,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来刺激他们的感官,从而增加他们的学习欲望并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强大的学科支撑是研究型大学的载体和发展平台。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反之,依托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专业人才培养才能推动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由此可见,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专业人才在科学研究中能够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思考和推理的结合,锻炼其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在研究活动中通过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实验构架、思想讨论等各个方面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

环境工程专业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适应环境科学学科的发展,同时也要适应现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如何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模式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

环境工程专业主要为社会培养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规划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是重基础、强实践的多学科知识相融合的重点发展专业。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相协调统一,共同发展。

专业知识的掌握、基础知识的融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须条件。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尤其要基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通过参与科学研究和各项创新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科研活动中学生要与其他老师和科研成员相互配合协作,锻炼了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灵活运用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理论和实验及实践基础和能力,将理论与实验、实践更好地交叉融合,解决好“课程理论”与“项目实践”的互动关系。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可以体现于多种不同的途径模式:

课程实验。一定的课程实验是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一般而言,课程实验的设置紧密结合课程的理论知识结构和内容,因此,通过实验,老师能够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推理和思考技能的结合,有效发展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科学教育的真谛,同时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小组讨论。在课程教学中授以小组讨论可以直接促进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集中于教师间互相合作、教师和学生间互相交流,并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获得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渠道,促进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开放实验。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直接基础。开放实验往往是根据专业建设的基础,往往更多地与专业学科的实验条件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实行一定时间和范围内的开放自主选题与实验。通过开放实验,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且可以更好地加深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研究课题。参加研究课题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课题一般是专业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同时也包括一定范围内的企业课题项目。这些科研和课题项目往往是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直接结合和应用。学生如果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直接参与到老师的这些研究和课题项目中,势必在项目的研究中要进行一定的思考,这既是理论课程的学习内容与实践的直接交叉与相互融合,直接形成优势互补,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同时,这些课题项目具有直接的企业需求与市场导向,学生参与到这种研究课题中,就相当于将专业的研究带入到教学的实践中去,将以强烈的应用性推动课程的建设和教学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3 结论

环境工程专业是新兴的基于很强的实践基础的应用型专业,该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必须与现代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相结合,专业模式的发展和改革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专业实验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等的培养是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改善实验实践条件,不断探索创新教育的新途径,培养出具有扎实基础、高综合素质、强应用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眭依凡.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兼谈美国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中国高等教育,2006(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