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职工个人档案范文

教职工个人档案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职工个人档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职工个人档案

第1篇

1、高校民生档案利用需求

(1)高校学生的档案利用需求

在校学生:学生信息核查需查阅学生入学录取新生名册;学生代表学校参加一些比赛、竞赛、以及参加更高一级升学考试(如:专升本、考研等),亦需到之前就读高校档案部门,复印其录取新生名册、学习成绩等学籍档案材料。

毕业生:学生毕业后,毕业证、学位证、个人档案丢失后要补办,需回母校查阅在校期间的学籍档案材料;部分企业改制过程中,部分职工人事档案中报到证丢失,无法办理养老保险;毕业生出国留学或落户,需查阅在校期间学籍档案材料;部分老校友毕与查阅同学家庭住址,或参加毕业周年纪念活动,查阅毕业生合影等;部分毕业生,其户籍、身份证件及人事档案中部分身份信息不一致,影响就业、社会福利等,希望能从档案机构查到其有利档案信息。

(2)教职工的档案利用需求

在职教职工:主要利用的是职称聘任文件、各类奖励、教科研成果、课程建设、主编参编教材、著作、财务档案等。

离退休教职工:查阅养老、补贴、医疗等党和政府制定的有关离退休工作政策性文件;养老金发放情况、各类补贴等财务类档案。

(3)其他与学校有关联的用户需求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出台很多惠民政策。如,对历史形成的“五七工”、“家属工”、企事业单位聘任的临时工、五六十年代精简下放人员等,未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员办理参保服务,发放临时性补贴等。但认定这些人员身份时必须找到证据材料。近年来,来陕西工院档案部门查阅复印工资凭证、文书档案等材料,办理养老、补贴的“五七工”、“家属工”及临时工共计54人,精简下放人员近20人。

由于信息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2001年之前毕业生学历信息并未录入国家学历信息网,一些企业、各级学历认证中心来电、来函档案部门核实学生学历信息。

2、做好高校民生档案工作的几点经验

(1)高校档案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档案工作理念

档案工作者要转变“重保管、轻利用”的理念。档案机构是高校的辅助部门,而档案利用服务和利用效果的滞后性,致使高校档案工作一直在高校受重视的程度不及教学、管理等工作,投入也有限,档案工作开展主要靠档案部门领导重视和档案工作人员自觉。由于档案工作的“不被重视“,档案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态度较为消极,哪些有价值的档案没有归,归档材料会不会有人利用、利用率高低,部分档案工作者并关注。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提供利用,没有利用的档案工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转变观念,从从档案工作的目的为出发点,更好的服务社会、高校和个人,才能使公众认可高校档案工作、支持档案工作。

档案工作者要转变“重工作、轻个人”的理念。高校档案不但为高校教学、管理、科研等工作提供服务,也是学生、教职工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原始凭证。近年来高校民生档案利用率非常高,这就需要档案工作者在为学校提供服务的同时,针对学生、教职工等服务对象的需求主动热情提供服务,以满足利用者对民生档案的需求。

(2)不断丰富档案资源,优化民生档案结构

没有丰富的档案资源,就如“无米之炊”,无法满足利用者的需求。

加强对兼职档案人员培训与指导。利用每年的档案工作会议、兼职档案员会议,以及归档时间,普及《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等档案法律法规,同时对业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指导。

制定详细的部门归档范围。根据各部门职责制定详细的归档范围,兼职档案员才能有据可依,做好预立卷工作――在平时工作中随时将本部门处理完毕的、归档范围内的文件材料分类、整理、保管,确保民生档案收集齐全、完整。

征集由于历史问题遗留在各部门或个人手中有价值的民生档案材料。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档案工作人员通过与各部门沟通和联系,征集了历年毕业学生未带走的个人档案、学历证书、职大学部分学籍档案等。

(3)以需求为导向,创新高校民生档案服务工作

对利用率较高的民生档案目录摘录出来,制作各类档案专题目录。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编制了《历年录取新生名册汇编》、《历年学籍卡、成绩单汇编》、《历年毕业生验印名名册汇编》;职称文件、表彰、教科研成果、出版著作等方面档案汇编成册;将离退休教职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性文件进行整理汇编。

大力宣传馆藏民生档案内容和利用方式。酒香也怕巷子深。通过各种渠道对馆藏民生档案内容、利用方式进行宣传和介绍。如,在新生入学教育时,让新生参观高校档案库房,并对其讲解馆藏内容和查阅方式,在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中增加个人档案、毕业证丢失补办手续等;通过学校门户网、档案网、展览、广播等方式,公开档案查询目录或全文等。

第2篇

一、中学教职工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事档案内容不全。尽管目前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已经有所提高,但是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人事档案内容不全、所包含的信息量较少是其中的一项主要的问题。中学阶段的人事档案包含很多内容,包括人物自传、基本信息、考核资料、职评材料、职务信息、个人奖惩等内容,内容包含的信息不全,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档案中涉及的教学情况较为简单,个人教学能力的描述,职务内容和个人的技能专业等情况描述的很少,这样就会导致学校对教职工的信息了解的很少,在利用教职工时缺乏参考依据,给学校的人事管理带来不便。

(二)学校对人事档案管理缺乏专业性,管理分散。一般情况下学校的人事档案不是单独管理的,而是由上级部门统一管理和收集,有些中学将人事档案依据管理职能的不同分配到不同的部门,比如教务部门的人事档案包括教职工的业务能力,获奖情况和教学的内容等,科研部门的人事档案主要负责科研项目的确定,论文的发表等内容,行政部门的人事档案则主要是负责人员的招聘和选拔,职称评定、年度考核等。这样的人事档案管理不但无法综合利用,而且会导致档案管理过于分散,很容易使学校的人事档案丢失。

(三)人事档案的管理还存在着硬件滞后的特点。目前中学的人事档案管理的方式比较落后,还是纸质的形式,管理的手段和技术都落后,缺乏创新。还有一些中学的人事档案在计算机里,没有进行分类整合,查询和利用起来比较困难和繁琐,一些人事档案的查找只能够人工查询,信息落后,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还有些学校储存档案的环境较差,档案储存室的门不严实,经常有外人随意进出。或者是档案处于潮湿的环境,容易受到损坏。

二、中学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优化措施

(一)加强档案归档制度,使学校的人事档案更加完善。人事档案工作政策性、专业性很强,从实际情况看,需要专门的部门、专业的人员、用专业的手段来管理。为此我校成立了专门的档案室,负责全校教职工的人事档案管理。其次是制定档案室的管理制度,明确人事档案的归档范围,杜绝范围外的材料进档或范围内材料漏档的情况发生。学校人事档案中制定教学登记表,登记表中记录教职工的详细情况,包括教师的教学情况,工作能力,教师的学术研究内容和情况,这个登记表可以准确反映出教师的个人能力和教师的学术水平等。与此同时,还应该增加学校教职工的奖惩情况以及培训情况,充分了解教职工的业务能力。此外,为了提高人事档案的实用性,增加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学校应该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促进人事档案地位的建立,为学校对教职工的评价工作作出铺垫,使教职工有竞争的压力,有利于提高教职工的竞争意识,促进学校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及时更新人事档案。根据学年安排,及时更新完善教职工档案的信息,补充相应的数据资料,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利用先进的软件对人事的信息进行登记和采集,个人信息的登记要完整、及时、有效,能够真实反映教职工的个人情况,而且根据教职工本人确定需要定期更新的信息和数据,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和设备,在学校的网站上更新内容,学校应该指派相关的人员定期审核,必要时设置访问权限,防止数据的任意篡改和删除。将静态管理变成动态化管理,使学校人事档案的管理内容能够及时定期更新,使人事档案管理的数据库更加标准,保证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人事档案“好用、管用”。

第3篇

学校档案部门不但是档案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同时还要负责全校档案的集中统一保管和开发利用。目前,各高等学校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2008年9月1日开始施行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只是明确了高等学校应当成立高校档案机构,符合设立档案馆条件的要设立档案馆,否则设立综合档案室。《办法》并没有提及人事类档案(教职工档案、学生个人档案)是否应该划归学校档案馆管理,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目前各高校档案管理在集中统一管理的前提下所表现出的五花八门,尤其是针对人事类档案的归属问题一直是争论不体的话题,大家各抒己见,意见不~,以至于出现了以下几种归属关系:

除教职工档案、学生个人档案之外的所有档案都集中统一保管在档案馆,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中北大学等;

除学生个人档案之外的所有档案都集中统一保管在档案馆,如山西财经大学,

除教职工档案之外的所有档案都集中统一保管在档案馆,如太原师范学院;

含教职工档案、学生个人档案在内的所有档案都集中统一保管在档案馆,如清华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等。

鉴于目前高校人事类档案归属的不明确性,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通盘考虑,无论是从档案馆的面积还是与人事类档案目前的归属单位的协调、档案馆的长远规划都要充分考虑,要考虑清楚人事类档案归档案馆管理是不是可行,可行度有多大?千万不能盲目地不考虑实际,一味地要求人事类档案归档案馆管理,结果因为没有与相关部门达成共识,只是存在档案库房放在一起,人员归属又各不相同。这样,不但没有统归到档案馆,反而又产生出了一系列新问题,给查阅利用档案者造成概念上的混乱。档案馆经常来一些要转学生个人档案的或者要移交个人档案的,档案工作人员只好解释、说明,说我们不是一个单位的,这给前来办事的人员和档案馆都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人事类档案划归档案馆管理的前提

笔者认为,在符合成立档案馆的条件下,高校决定成立档案馆之前就应该统筹兼顾,长远规划,考虑人事类档案是否要归档案馆统一管理,如果要划归档案馆管理,就必须从档案库房、档案办公用房、档案馆人员编制、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分工及岗位职责等方面全方位进行调整。而且划归工作必须做好做细,要让原先人事类档案管理部门心悦诚服,积极配合人事类档案安全、顺利、及时地移交给档案馆,同时档案管理部门也要紧跟形势,改变工作思路,积极迎接挑战,尽陕适应学校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已经成立了档案馆,但人事类档案还未归属档案馆管理的高校,一定要审时度势,搞好调研,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不能急于求成,尽量避免各种矛盾的产生,维护好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做出人事类档案归档案馆管理的决定之前,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调研:

1 划归的必要性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各行各业都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高等教育也不例外。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也已把发展信息技术、实现电子校务作为面向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各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正在全面展开。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开展,档案馆高校信息化建设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只有新型的档案管理模式才能适应整个学校的改革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从发展和需求中寻找创新源泉,使高校档案工作不断获取新的发展动力,创造新的业绩。高等学校档案信息资源相当丰富,如果将人事类档案纳入高校档案综合管理机制,对提高人事类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人才信息的利用率将有极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档案馆把各门类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在人、财、物等方面学校可以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合理使用。这样能够避免投资力量分散、信息不畅、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有利于节约经费、人员及库房和设备,学校可以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来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加速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标准化、科学化,真正实现高校档案馆网络化,大力进行网络资源建设,全面实现档案资源共享,为学校及社会提供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和高效、快速、准确的服务,使档案馆的服务走向全方位现代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和社会的需求。

2 划归条件是否成熟

人常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果合并的条件都具备好了,合并也只是时间的问题。首先面临的大问题就是是否有足够的档案库房和办公用房,这是制约学校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重要因素。如果档案库房和办公用房分散,人员东一块,西一块,怎么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集中统一管理呢?所以具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档案馆是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首要条件。

其次,是否协调好与分管人事类档案部门的关系。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学校教职工档案归人事处管理,人事处管理肯定有其管理的说法:人事处主要是做人事工作,如教职工的调动、调资、升职、聘任、退休等随时变动,人事处使用档案频率较高,如果归人事处管理,自己用起来方便。学校学生个人档案归学生处管理,学生处管理的好处是:由于学生处对评优、评奖学金等有决定权,学生处的发号施令各学院都不能不执行,所以学生个人档案收集起来相对容易得多。所以,在决定人事类档案归档案馆管理之前,必须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到关系协调,移交到位,配合融洽,互相支持,共同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发挥力量。

再次,档案馆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档案馆的近期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档案库房的分配、人力资源的搭配、规章制度的建立、内部管理体制的运行、与各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等。

最后,要充分做好合并后管理人事类档案工作者的思想工作。档案馆长期以来一直是清水衙门,无权无势,很少有人问津,甚至于有人还不知道有这个部门,在学校的工作中也是用着时重要,不用时想不起,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人们的思维中总是有这样一个定式:高学历、有本事、有才能的人是一定不会去档案馆的,即使去了,别人也会说那么高的学历、那么年轻,怎么会去档案馆呢?实在是可惜了!由此可以看出档案馆在学校的地位、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难怪人事类档案管理者对这些档案归属档案馆,或多或少有些想法和抵触。对此,学校必须做好合并人员的思想工作,妥善安排好他们的工作,使他们尽快从脱离原单位的失落感中解脱出来,尽可能避免消极因素的产生,保证合并人员很快调整好心态,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全身心投入到档案工作中去。

做好人事类档案归入档案馆管理的几点想法

1 必须根据学校情况,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认真分析研究,提出可行性报告,经过集体研究讨论,达成共识后方可施行。

2 一旦确定人事类档案归档案馆统一管理,全校上下必须积极配合,共同支持,不能人为地设立障碍,阻挠新生事物的产生。

3 人事类档案归档案馆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整合档案资源,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更好地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所以档案馆必须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统筹安排,长远规划,积极迎接挑战,争取以最小的投入,梳理好档案馆内部的方方面面,使学校档案工作上下一盘棋,全力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服务于学校的改革发展。

第4篇

一、评价内容:

1、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依法执教。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宣传先进文化,不发表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和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

2、爱岗敬业,把教育作为神圣的事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工作期间不做与教育工作无关之事。

3、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位学生,对学生教育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

4、严谨治学,钻研业务。以优质教育为已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廉洁从教。不乱收费、乱办班,不擅自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不向家长索取钱物,自觉维护教师形象。

6、尊重家长。认真听取和采纳家长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妥善处理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各种关系。

7、自尊自爱,严于律己。做到言不失师风,仪不失师表,行不失师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8、教师间团结合作,互相尊重,与人为善,积极营造和谐氛围。

9、心系学校,顾全大局,发扬主人翁精神,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组织领导与评价方法:

1、考评组由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组成,校长任组长。

2、学年末每位教职工根据自己的岗位职责认真总结一年来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找出差距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3、设立师德师风举报箱,进行家长、学生评议活动。

4、考评组考核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对每位教职工客观地给出评语。经认真考核后,按优秀、合格、不合给出每位教职工的师德师风考核等次,归入个人档案。

三、教职工师德师风评价成绩的作用

第5篇

关键词:学校;档案管理;优化

一、中专学校档案管理问题

一是档案意识淡薄。在中专学校中,在档案管理方面存在档案意识淡薄的问题。由于中专学校主要是为各行业培养具有职业技能的人才,与普通高中院校相比,其档案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在现代教育制度改革发展过程中,中专学校的人员变动较为频繁,对于个人缺乏约束力。

二是档案内容单调。在中专学校档案管理中,存在档案内容单调的问题。很多档案重点记录学生及教职工的教育经历,学历以及政治面貌等,而没有对现阶段的表现进行更新。在教职工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考核,缺乏个性化与创新性,绝大多数都是大同小异的。每个教职工往往使用固定的、笼统的政治性术语和套话,也不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总结,对年度先进工作者也没有特别要求,往往是领导指定或大家轮流“坐庄”,从而导致档案材料不能具体反映每一个教职工的个性,没有特点,有失全面、准确,不利于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档案材料不完整。在中专学校档案管理中,存在档案材料不完整的问题,还有很多档案归档混乱以及交叉的问题。在档案归档中,很多将个人档案归类到文书档案,尤其是学校人事与档案分开管理的时候,在单位形成的业绩材料、工资晋升、职称晋升、职务晋升、学历进修等手续未能及时移交档案,出F这些人员档案“空白”现象,使得他们这一阶段的真实正作状况无法正确反映,直接影响到人事档案的质量及其他环节工作的开展。在中专学校个人与管理人员进行人事报表填写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没有将档案要素进行核实,从而不可避免的存在错填、漏填的问题,还有一些档案存在造假的问题。

二、中专学校档案管理对策

一是加强宣传,增强档案意识。要想加强中专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提高学校档案管理意识,将档案管理工作与年度工作计划以及中期规划相结合,同时要提高学校档案管理的法制观念以及意识,从而为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实际档案管理中,需要加强对档案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以及宣讲,充分利用互联网、学校广播、宣传栏等对档案管理相关工作进行宣传,从而提高全校师生员工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与了解。

二是要制定出具体的人事档案。要想加强中专学校档案管理,必须要对具体的人事档案进行制定。一方面需要规定材料归档的时间、质量以及范围,同时要加强收集、整理档案工作的进行,并对学校人事档案内容进行创新,制定一些能够将教职工德、能、勤、绩、廉的档案材料,同时要重视教师的重大科研成果以及业绩,能够将各种反应教职工能力的各类材料划入到档案中,在确保档案材料规范性的同时,确保档案的质量,从而使得中专学校的档案成为学校人才信息资源完成的储备库。

三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要想加强中专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作为一项政策性与业务性较强的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保密性与服务型。因此,中专学校必须要加强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选择一些综合素质较高,专业水平较好的人员来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强对现有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拓展其管理技术以及专业水平,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中专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四是开展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一方面,需要加强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档案管理工作,通过利用扫描仪等现代化设备来将档案资料输入计算机,同时运用相关的技术来将文字、图片以及声像资料等转为数据资料,从而实现档案的纸质化与电子化并存的模式;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创新,通过网络,可以实行非保密范围内的档案信息的社会资源共享,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人才档案信息服务。

三、结束语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得出来,在中专学校发展中,档案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中专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很多的问题,包括档案意识淡薄,内容单调,材料不完整以及信息化程度低的问题。为了加强中专学校档案管理,可以加强宣传,增强档案意识、要制定出具体的人事档案、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以及开展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中专学校的档案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中专学校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责任制度

各单位要将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纳入单位目标管理考核之中,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和载体。各学校校长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负领导责任;分管师德师风建设的的副校长(或书记)为主管领导,负主要责任。对因教育管理不力造成重大师德问题的,对单位、有关领导和责任人在评先评优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对师德师风建设重大问题隐瞒不报,不如实报告、不按时报告、干扰和阻挠如实报告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会议制度

学校班子每学期至少要召开2次师德师风建设专题会议,分析、研究、安排、总结师德师风工作;学校每年要召开一次全校教职员工参加的师德师风建设大会,要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

三、学习培训制度

各校每月至少要组织1次教师全员参加的师德师风培训。教师要自觉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并完成规定学时,按时取得培训合格证。今后,凡教师培训都必须讲师德、必须讲教师礼仪。要把师德师风学习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做到学习培训经常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

四、谈心制度

学校领导要经常找教职员工谈心,了解他们的工作和思想状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构建和谐和校园文化。

五、档案制度

学校要为每一位教职工建立师德师风档案,专门记载教师师德师风表现情况。其内容为:教师的个人简历、师德师风考核情况、师德师风承诺书或责任状、师德师风学习体会和演讲材料、个人总结、奖惩情况等。师德师风档案不仅要如实记载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取得的成绩,而且要如实记载教师违反职业道德方面的情况,既不夸大事实,也不少记漏记,确保记载内容的真实、全面。

六、民主评议制度

要面向社会公开师德师风举报电话、设立师德师风举报箱或建立其他举报和反馈渠道,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构建完善的评议网络,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师德师风建设进行监督和评议,并采取问卷等方式征求意见,预防和减少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每年九月为全市中小学师德师风活动月。要结合教师节庆祝表彰活动,开门纳谏、进行反思、总结提高。

七、情况报告制度

要对照师德规范要求,教师每学年写出师德师风自查报告,由学校组织鉴定评价,并记入个人师德师风档案。同时,对本地区、本单位有严重违反师德规范行为及重大问题的,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八、考核制度

学校要成立师德师风考核小组,采取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阶段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进行师德师风考核。每学期期末,要以年级组或教研组(含行政组)为单位组织教职工进行师德师风自查互查,每位教师在自查中都应如实报告本人该学期遵守师德规范、职业道德的情况,接受群众评议。考核结果要公示、备案、存档,并把考核结果记入个人档案,作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依据之一。

九、诫勉谈话制度

发现教职工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师德师风等方面有不好的苗头和倾向性问题时,单位负责人应及时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并实施跟踪观察,以观后效。校级干部的诫勉谈话由具有任免权限的上级主管部门负责。

第7篇

关键词:人事制度 改革背景 档案管理

一、人事制度改革背景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面临新问题

1.“人档”分离现象比较严重。21世纪是人才竞争是激烈的年代,高校的人才也出现较大的变动。以往的人与档案相互对应的规定已经被打破,许多高校出现了“人档分离”的现象。一方面,是高校在引进人才的时候,急于求成,为争取高素质人才制定一些“不调入个人档案”的特殊政策,造成了在高校出现“有人无档案”的现象。另一方面,激烈的人才竞争也导致了高校人才流出现象比较严重,出现一些教师离职了,但是档案仍然挂在学校,出现“有档案无人”的问题。这些现象长期下去会影响高校人事档案的正常管理。

2.档案资料不完整。在现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还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师的档案资料不完整。高校在引进人才的时候,忽视了档案的检查,直接接收后归档,出现一些人才档案材料漏缺,例如职称资料等。也有部分教师后面进修了硕士、博士等学历,毕业后未将最高学历或学位的档案交到人事部进行合档。档案资料的不完整,将对高校档案管理带来较大的困扰,也给教师带来新的问题。

3.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不规范。人事档案的管理,具有严格的规定,尤其是在档案调入或者调出等环节,需要严格把控。但是存在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经验,不够重视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例如调档函不规范、随意接受各种快递档案等。在调出档案方面,未按照机要方式或者邮政方式进行寄出。制度不完善以及移送不到位等,都容易引起材料的收集不完整。

4.档案信息化管理程度较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各行各业都开始实行信息化办公。高校在信息化社会,借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管理,但是在人事管理方面暂未实现。例如很多教师查询自身档案的时候,需要亲自跑到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进行查阅,效率非常慢。新教师在调档期间,需要时刻打电话跟踪档案的进程。

二、人事制度改革背景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思考

1.进一步完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要规范高校的档案管理,提升工作效率,作为高校首先要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档案调入与调出的流程,做好档案查询的登记工作。完善档案室办事的日常规定,改进档案室工作人员值班制度。

2.整理人事档案,完善收集分类。作为高校人事处,要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改进工作方法,完善收集分类。人事档案资料,是记录员工的学习与工作经历的重要证明,学校要本着以人为本理念,对员工的人事进行负责任,认真审查员工的档案资料,对于漏缺的资料要督促员工及时完善。对高校人事档案,实行动态化管理,教师在工作期间的职称、学历、学位等发生变化,档案也有进行相应的收集归档。例如某教师评上了高级经济师职称,档案室工作人员应该主动联系教师,提醒其将相应资料归档。

3.转变工作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在过去的理念中,高校人事部在教师心中是一个“管理部门”,人事部的工作人员就是大家的“领导”,作为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仍然按照传统理念,整天摆着“冷酷”表情面对员工。这种工作理念已经不能适应人事制度的改革。作为人事档案部门要转变理念,实现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转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对于教师关于档案咨询问题,要耐心解答。同时在学校网上开通人事档案管理意见咨询,欢迎教职员工积极提意见。人事档案部门,始终要坚持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以强烈的责任感与职业道德强化自身的工作。

4.明确分工,强化岗位意识。在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行下,高校人事部门要强化岗位意识,做好工作分工,提升工作效率。例如,在档案管理方面,尽量避免同一个人负责所有档案。可以将本校的档案工作分成四块:首先,是档案的调出、调入工作,工作人员要开好调档函,对于新进的档案做好登记的工作。其次,档案的整理、合档工作,对于高校教职工的档案出现新材料,要做好归档和登记。最后,档案的咨询与查询工作等。

第8篇

随着中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在改革背景下,如何加强人事档案管理,是现在高校人事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人事制度改革背景出发,进一步分析和探讨高校人事档案面临的新挑战,并为工作创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人事制度 改革背景 档案管理

一、人事制度改革背景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面临新问题

1.“人档”分离现象比较严重。

21世纪是人才竞争是激烈的年代,高校的人才也出现较大的变动。以往的人与档案相互对应的规定已经被打破,许多高校出现了“人档分离”的现象。一方面,是高校在引进人才的时候,急于求成,为争取高素质人才制定一些“不调入个人档案”的特殊政策,造成了在高校出现“有人无档案”的现象。另一方面,激烈的人才竞争也导致了高校人才流出现象比较严重,出现一些教师离职了,但是档案仍然挂在学校,出现“有档案无人”的问题。这些现象长期下去会影响高校人事档案的正常管理。

2.档案资料不完整。

在现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还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师的档案资料不完整。高校在引进人才的时候,忽视了档案的检查,直接接收后归档,出现一些人才档案材料漏缺,例如职称资料等。也有部分教师后面进修了硕士、博士等学历,毕业后未将最高学历或学位的档案交到人事部进行合档。档案资料的不完整,将对高校档案管理带来较大的困扰,也给教师带来新的问题。

3.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不规范。

人事档案的管理,具有严格的规定,尤其是在档案调入或者调出等环节,需要严格把控。但是存在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经验,不够重视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例如调档函不规范、随意接受各种快递档案等。在调出档案方面,未按照机要方式或者邮政方式进行寄出。制度不完善以及移送不到位等,都容易引起材料的收集不完整。

4.档案信息化管理程度较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各行各业都开始实行信息化办公。高校在信息化社会,借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管理,但是在人事管理方面暂未实现。例如很多教师查询自身档案的时候,需要亲自跑到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进行查阅,效率非常慢。新教师在调档期间,需要时刻打电话跟踪档案的进程。

二、人事制度改革背景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思考

1.进一步完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要规范高校的档案管理,提升工作效率,作为高校首先要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档案调入与调出的流程,做好档案查询的登记工作。完善档案室办事的日常规定,改进档案室工作人员值班制度。

2.整理人事档案,完善收集分类。

作为高校人事处,要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改进工作方法,完善收集分类。人事档案资料,是记录员工的学习与工作经历的重要证明,学校要本着以人为本理念,对员工的人事进行负责任,认真审查员工的档案资料,对于漏缺的资料要督促员工及时完善。对高校人事档案,实行动态化管理,教师在工作期间的职称、学历、学位等发生变化,档案也有进行相应的收集归档。例如某教师评上了高级经济师职称,档案室工作人员应该主动联系教师,提醒其将相应资料归档。

3.转变工作理念,增强服务意识。

在过去的理念中,高校人事部在教师心中是一个“管理部门”,人事部的工作人员就是大家的“领导”,作为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仍然按照传统理念,整天摆着“冷酷”表情面对员工。这种工作理念已经不能适应人事制度的改革。作为人事档案部门要转变理念,实现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转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对于教师关于档案咨询问题,要耐心解答。同时在学校网上开通人事档案管理意见咨询,欢迎教职员工积极提意见。人事档案部门,始终要坚持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以强烈的责任感与职业道德强化自身的工作。

4.明确分工,强化岗位意识。

在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行下,高校人事部门要强化岗位意识,做好工作分工,提升工作效率。例如,在档案管理方面,尽量避免同一个人负责所有档案。可以将本校的档案工作分成四块:首先,是档案的调出、调入工作,工作人员要开好调档函,对于新进的档案做好登记的工作。其次,档案的整理、合档工作,对于高校教职工的档案出现新材料,要做好归档和登记。最后,档案的咨询与查询工作等。

5.实现信息化管理。

第9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对策

近年来,我国民办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尤其是民办高校迅速兴起,数量不断增多,成为我国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好档案管理共工作,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要采取有效对策加以改进。

1当前我国民办高校档案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1.1师生比例大

受到投资主体性质的区别,对目标利益追求的差异,民办高校的师资、管理人员的组织构成与公办高校存在一定差异,对管理成本控制相对更加严格。从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师生情况来看,比例约为1:30,约为公办高校的三分之一。

1.2从业人员的组成相对较为复杂

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是专职与兼职并存,而且专职人员还分为完全归属民办院校管理与退休的公办教师两类,而兼职的则分为代课教师与从外界聘请的技术类人才,学院根据规定给予报酬。

1.3职工的流动性较大

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院校的办学质量与社会认可度比较低,其成因较为复杂,但与教师的素质及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必然存在较大的关系。当前,在民办高校人事管理上一直存在着“来去自由、双向选择”的标准,这增加了流动性。尽管有劳动合同的制约,但在具体的操作上合同往往形同虚设,很多职工往往由于需求无法满足而说走就走。

2解决当前民办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前我国民办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完善,下文就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2.1学校领导要给予其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教育体系改革不断深入,民办高校迅猛发展,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过去的被动式转为当前的主动式管理模式,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各大民办高校却缺乏专职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多数都是由人事部门的人员兼职完成的。在部分高校内甚至没有专业的档案库房,导致档案工作混乱。人事档案是关系到教职工诸多信息的重要资料,也是考核、提升的重要依据,这就要求领导给予足够的认识,要在机构的设置与人员编制上给予充分的保证,将经费落到实处,根据实际情况添加硬件设备,提升整体的水平,促进院校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2.2建立并完善现有的人事档案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档案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提升效率的重要保障,相对于公办院校而言,民办院校的人事结构较为复杂,而且流动性较大,这就要求民办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人事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人事档案的管理,做到职责明确到人。除此之外,档案的管理必须要做到归类明确,井然有序,条目清楚,便于查找,提高信息的准确性与权威性,为民办院校的人事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

2.3加强档案细节的管控,为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2.3.1做好建档的工作

档案的建档要排除人员情况的限制,一切人员等同视之,凡是与学校签署合同的人员,一律要按照要求交验并提供必要的资料,建立完整的个人档案。这些个人资料包括:交验学历、学位、身份证、职称等证书原件并提供复印件;交验劳动合同并提交复印件;填写相关表格等等,做到一人一档,人人有档。

2.3.2及时补充与完善个人材料

今天很快会成为明天的昨天,因此,一个人现在所经历的生活很快就会成为你过去,成为历史,也就是档案所记录的内容,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档案记录人员必须要随时补充个人信息,这是对历史事实“节点”的补充,所补充的内容应包括学历、职称、职务、的变换,在职期间的奖惩情况与考核的成绩等等。个人档案的补充过程就是完善的过程,从而更为完整客观地反映个人的真实情况。

2.3.3加强对档案材料的筛选、甄别与分类工作的管理

这一过程就是一个归档的过程,对现有的档案材料进行分类处理,便于查询与保存。从一般的程序来说,任何个人的材料进入到档案都需要经过仔细的甄别,将有用的信息保存,将没用的信息删除,将假的信息去掉,保留有价值的真实信息,这是尊重历史的行为,也是对当事人的一种义务。在民办高等院校中保持这种服务态度十分重要,同时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也不可或缺,这可以提升档案的准确性及其权威性。除此之外,档案的归档工作还必须要遵循条例清楚,表里如一,规范等要求。随着技术的提高,档案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多,除了传统的纸质档案,电子档案数量在不断增多,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及时将重要信息录入电脑,建立起个人基本情况的电子档案,以方便查找与使用。

2.3.4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

追根究底,保存档案是为了后期的使用,个人档案是对个人历史的如实记录,它不仅记载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的过程,也是对一个人的能力、学识与水平提升的重要体现,是一个人品德、素养改变的记录过程。更是组织考察、选用、使用人才最原始、最权威、最准确的信息与依据。档案是有生命的,其运用的过程就是发挥其能量的过程。但档案的利用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章程序,要在一定的指导下进行,否则将会造成诸多不可挽回的损失,人事档案的存在也就失去了其最重要的意义。

3结束语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的形势下,民办高校与公办院校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仍然存在诸多差异,不论是社会的认同度还是发展趋势都有一定的区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民办院校的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时期民办院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不断做出调整,提高其规范化,改进其管理水平,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Z].2002,12.

第10篇

                   

2018年,全县教育系统把学生诚信教育、教师师德师风和诚信机关建设作为诚信教育的重点,不断规范办学行为,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全县广大教职工和中小学生的诚信意识明显增强、道德素质明显提升。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教育系统肩负着全县3万多名师生的教育任务,教育的成败,教师的示范,师生的诚信将直接影响全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此,我局高度重视教育系统信用体系建设,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局机关股室负责人和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为组长的的教育系统诚信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靠实工作责任,全力加强全系统诚信建设工作。

二、积极宣传引导

我局根据教育点多面广的特点,因地制宜,积极开展诚信教育的宜传工作。一是从机关做起,结合“干部作风改进年”以及创先争优活动,以建设规范、高效服务的“诚信机关”为目标,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机关工作作风,减少办事环节,实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提高现场办结率;以方便师生群众、服务社会为原则,采取设立政务公开栏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真实完整地公布政务公开的内容,进一步提高办事和决策的透明度。二是通过召开校长会、教职工会,积极向教职工传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各学校利用校会、班会、板报等形式向学生开展宣传工作,并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的结合,做到了诚信教育进校园、进课堂。

三、加强诚信教育

一是加强学校管理。各学校以“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家长”为宗旨,坚持科学的办学理念,保证了教育公平;坚持民主治校,关心师生生活,诚恳听取师生员工及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规范招生考试,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阳光招生政策和均衡编班政策,新生入学,坚持做到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划片范围、报名条件、招生程序、录取结果、教师配备、编班情况“八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规范收费行为,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乱办班补课、乱征订教辅资料等热点问题;

学校评先选优、职称评聘、绩效考核、工资发放、校务公开等工作中坚持民主、公平、公正、公开。二是加强师德教育。坚持以“四有”好老师为目标,选聘师德师风监督员6名,对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教职工职业道德进行监督,并通过电话、邮箱、微信、网站留言等方式拓宽监督管理渠道。同时,严格落实师德年度考核制度,为在校每一位教师建立了师德个人档案,把日常监督考核结果记入教师个人师德档案,作为教师个人评优评优、晋级等依据,形成了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社会“五位一体”的师德师风日常监管体系。积极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组织全县教育系统全员教师积极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师德标准。今年教师节期间,县上对15名师德标兵进行了表彰奖励。三是加强学生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班会、晨会、国旗下演讲等途径,组织学生开展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标准的承诺活动,要求学生做到: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勤俭朴素,不吃零食,不乱花钱,不穿奇装异服,不进网吧等。积极开展了征文、演讲、诵读、表演、书画大赛等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部分学校在期中期末考试时,采取无人监考、流动监考等不同方式,对学生诚信应考进行了实践检验,以考风考纪的好坏来检验诚信教育的成效。

“人无信不可,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虽然我们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教育环境改善、师德师风建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今后,我们将按照省、市、县要求,同心协力,扎实工作,进一步加快全系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第11篇

人事档案是人事管理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一个人成长经历的记载,有原始材料和历史证件组成,它记录了一个人的个人经历、德才表现及发展过程。它服务于本单位的组织人事工作,服务于当事人。高校人事档案作为教职工的重要履历资料,既是学校各级部门考察提拔干部的重要凭证,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又是改革发展的重要信息资源。

1.1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依据

新时期的高校人事制度要求组织及领导能够“知人善任”,这就要求组织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能够善于了解人、使用人和培育人,做到选贤举能。因此,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要全面了解其历史经历,以能够是学校的人事制度更加科学地制定。而人事档案中记载着一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政策水平、组织活动能力、学历知识水平、业务技术专长、家庭社会关系和身体健康状况等。查阅一个人的人事档案就能够对被查阅者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上级组织只有将一个人的现实表现与历史情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全面的了解他,以能够在日后的任用中扬长避短,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不断完善学校的人事制度。

1.2人事档案是维护个人权益和福利的法律信证

档案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学校中也是一样,教职工如果没有档案,很多手续就无法办理。随着学校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及退休后保险金的发放问题上,个人档案所记录的工龄、工资、待遇、职务、受保时间等都是最主要的依据,没有人事档案,社会保障与本人福利将受到影响。同时,在教职工的职称评定时,也需要档案作为信证,而职称的评定直接与教职工的收入挂钩。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能够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身到学校的建设中去,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2.文书档案对高校发展建设的服务作用

高校文书档案是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校综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文书档案管理,不仅能够有助于健全文书处理工工作制度,提高公文质量,更有助于高校作风建设,提高高校工作效率。

2.1文书档案在高校发展建设中的助手作用

文书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集散地,无论是上级下达指示、下级请示工作,平行业务联系,还是各部门人员查找资料,都要首先使用文书档案。文书档案作为高校信息传递的窗口,对高校各种工作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既可以收集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为行政领导和各职能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及咨询服务,促进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又可以为各部门的人员起草文书、拟办、催办等工作提供资料和借鉴,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

2.2文书档案在高校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行政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作为行政工作的记录者,文书档案记录着学校各种行政工作的通知、公告、文件等重要信息,对于日后开展行政工作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行政人员可以通过查阅文书档案了解类似事件在历史中的处理方式,结合当前要求做出最佳的方案,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同时,文书档案的存在还可以对行政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约束,工作人员所做的任何工作都会在文书档案中有所记录,一旦出现违纪的现象便会在档案中有所记录,这样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也是一种监督,促使工作人员自觉地遵守规则,有利于高校和谐有序的发展。

3.基建档案在高校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的基建档案是高校建筑规划、建设、管理;旧房改造、功能变化;校区开发、基础建设的改建等的历史档案。高校中的基建档案是指在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和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活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标及声像载体材料等。这些档案是高校工程项目的历史凭证,是各种工程建设、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等工程的依据,对校园规划、施工管理以及解决产权、经济纠纷等都有重要意义。

3.1基建档案在高校建设中的可以多次利用

基建档案承载了高校建设的大量信息,这这些信息的是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用集体智慧在实践中不断创造的成果,其中含有大量十分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重复利用的。例如:工程设计档案都是经过众多科技人员的设计,经过实际施工的考验,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成果,在以后工程中有相似的设计时,重复利用可以减少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而且是提高设计质量的最佳途径。

3.2基建档案是高校建设的历史凭证

在众多的基建材料中有很多具有依据性的文件,例如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任务书、建设书、批复报告、可行性研究、规划、征地、计划资料等,它们客观地记载了当时的事实情况。在对学校进行改造的时候,利用这些档案资料可以准确、迅速地完成改造任务,大量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既节省了时间又减少开支。如果施工单位与学校发生分歧,这些档案资料可以为学校提供强有力的证据,以维护学校的利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4.设备档案在高校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外各种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大批引进学校,尤其是教学实验设备更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仪器。学校作为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引进这些设备需要大量资金,因此,管好用好这些设备显得尤为重要。设备档案的存在就为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维修、技术改造提供科学技术依据,减少因为档案缺失而造成的种种不便。设备档案可以为计划引进提供信息,为学校论证提供论据;为仪器设备使用把关,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为设备的维修、保养、技术改造提供有价值的技术依据,对学校的科学管理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5.教学档案在高校发展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教学档案是学校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工作状况的真实记录,是以文字、图表及声像等形式形成的历史记录材料,是反映和评价教学质量及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具有保存价值。高校教学档案是教学研究与改革的依据,它真实的记录了以往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集中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十分珍贵的材料,它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提供宝贵的参考经验,使教学的改革在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更加省时、省力;教学档案还具有重要的凭证作用,它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全体教职工的教学活动,为人们提供了无可置疑的证明材料和重要依据;教学档案还有为院校间相互交流学习提供可靠的交流资料,提供有效地利用;教学档案还是教学评估通过的保证,教学评估中的信息多取自教学档案,虽然教学档案本身没有在教学评估中单独设立条目,但评估指标体系的各个条目的评分标准都是以教学档案所反映的情况作为依据的。

第12篇

[关键词] 人事档案管理;创新;路径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1. 070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1- 0143- 02

1 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创新的意义

人事档案是学校在人事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重要文件材料,真实记录了教职员工的基本情况、学历、资历、工作能力、职业背景等各项历史资料,是学校极其重要的人才信息源。人事档案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进行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建设、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提供重要参考,是实现学校内部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载体及重要依据。

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具体包括对学校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定、整理、保管、利用等环节,其工作对象不仅针对纸质档案及电子档案等材料,而且针对学校教职工,工作属性既要主动性,也有被动性,工作要求既要遵循有关规定及流程,也要与时俱进,引入现代化管理方式。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代对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代社会的信息化也使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呈现出新的情况及新的问题。

当前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中“人档分离”、管理机制僵化、制度不健全,规范化程度不高、档案材料收集内容参差不齐,材料归档不完善不齐全、内容形式化较重,显得空洞无物,w档标准不统一、档案管理方法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工作效率低下等现象比比皆是,没能充分反映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及其科研成果,不仅极大地影响了人事档案的质量,使其参考价值大打折扣,大大降低了学校人事档案的利用率,而且不利于学校的人才资源开发、人才的选拔任用及人才培养质量,制约着学校的长远发展。现代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不仅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 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路径

2.1 完善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现代社会中,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呈现出新的变化,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

各学校可根据《档案法》、《企业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充分借鉴同行业其他单位成功的人事档案管理经验,同时结合学校人事管理的实际情况,构建起完整、科学且行之有效的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对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必要的补充及创新。

一是完善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和归档制度,做到兼顾全面的基础上,把握重点,对不同岗位人员的档案进行分门别类地管理,对不同级别管理人员的档案进行分层次管理,与此同时,对流动性强的人员进行灵活管理,保证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依法开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侧重、有层次、灵活性地开展,使学校人事档案材料能真实且全面地反映职工的情况,为人才选用提供有效依据。

二是完善学校人事档案审核制度,严格要求管理人员仔细鉴别转入的档案材料,把好材料入口关,对于手续不齐的,应予以补齐,对于信息不准、不规范、有缺漏、涂改的,应予以分类登记并按要求重办、补办,直至审核合格后再整理归档。

三是完善学校人事档案整理制度,对学校人事档案的鉴别、分类及审核进行详细规定,确保整理出来的人事档案材料信息正确、手续完备、目录明晰。

四是完善学校人事档案借阅制度,需要查阅利用人事档案的人员应办理相关手续,并在查阅时提供相关证明,与此同时,还应不断研究档案服务的服务新方法,以提升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增强人事档案的利用率。

合理、科学、灵活的人事档案管理机制不但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依据及参考,而且也是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创新的基础。

2.2 加强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内容建设

学校人事档案为学校选人用人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资料及信息,是难能可贵的战略资源,为加速学校的人力资源开发、人才竞争及全面发展提供了资源储备。

当前社会对人才的使用更关注的是其显示表现,而以往的“重历史结论,轻现实表现”的人事档案管理思想已然不适用,因此应不断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内容建设。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容不应局限于收集教职员工的历史材料,应当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拓展档案资料的范围和内容,不仅要注重收集教职工学历、职称、思想、工作表现等传统内容,而且还需动态性地收集教职工的工作业绩、教学科研成果等方面的内容,不仅要全面仔细地收集可以反映职工现实业绩及近期表现的各项材料,包括教职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准、个人职业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发展潜能、工作态度、思想道德状况等,同时也应如实地收集并记载教职员工的缺点,诸如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及违法乱纪现象等问题。

在档案材料收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查阅各项材料的收集归档是否齐全,对于普通性材料进行集中收集,对于阶段性材料则通过统一布置、统一收集的方法进行收集,对于特殊材料,则采取由相关部门提供及本人查找有效结合的办法予以收集,确保档案材料不漏一份,以真实记录职工的勤、能、绩、德等全部经历,通过全面客观的人事档案管理内容反映人才的全貌及职工的实际情况,为学校进行人才选用、人才培养、人才管理提供科学全面的参考,也能有效地促进了优秀人才的自由流动。

2.3 运用现代化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方式

运用现代化人事档案管理方式是实现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创新、提高档案使用价值的重要举措。

各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行业特点,借鉴行业相关单位的成功案例,充分整合并利用优势资源,积极引入并开发符合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点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并构建与之相符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发并利用人事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人才结构、素质上的准确定位、分析、加工、整理,从而为人才管理及培养提供科学的依据。

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相关的电子档案资料收集管理工作,建立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库,将教职工的基本情况、职务职称情况、教学表现情况、学校培训情况以及其他情况上传至信息资源库中,切实将学校人事档案中的现实记录转化为活的信息,实现教职工的个人档案信息内容及类别标准化、规范化、动态化,有效施行动态管理,有利于实现人才信息资源的有效共性,便于计算机统计并定量分析学校人才队伍,为领导决策提高有力依据,为学校人事部门提供可靠人才信息,从而提高档案数据的利用率。与此同时,通过平台开设档案信息内容展示及查询服务,使档案信息得以实现收、管、用的有机结合。

升级档案信息集成管理模式,将学校人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重组,优化人事档案信息的服务结构,利用人事档案信息系统对教职员工的信息、薪酬、保险等各项档案资料进行统计、录入、分析、提取、查询等各项工作,并根据内容及要求形成相应的表格,为满足档案管理及使用者的需要,不断升级并完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提升学校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以更为多样化的人事档案系统功能,更具个性化的档案服务全面提升人事档案管理的水平,为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提供路径。

3 结 语

科学合理且真实完整的学校人事档案,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校教职工的教学能力、品德素质、业绩等,是学校开展人才资源开发、人才的选拔任用、人才培养及各项工作的有用依据。现代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应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完善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内容建设,运用现代化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方式等,将人事档案管理推上新的台阶。

主要参考文献

第13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学生档案;管理

在市场经济及人才市场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由最初的统一分配转变为“双向选择”,学生在毕业之时自主进行选择,或升学或创业或就业。选择多样化增加了档案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无档案意识,在离校前不关心自己的档案去向,投递信息变化后不能及时告知档案管理人员造成档案无法寄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档案如何高效、有序管理是现在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

一、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归档内容不全。学生管理工作中,教职工普遍没有档案管理知识,学生档案中多数只装入学生基本的档案内容。学生档案记载了一个人成长发展的过程,它包括了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情况,如高考记录、学员鉴定、成绩总表、毕业生登记表、入团入党材料等等,但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奖励、惩处等材料大多没有装入学生档案。学生个人在简历中填写的奖惩情况缺少支撑材料,其他关于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技术能力等材料也没有装入其中。

(二)管理手段落后。高校在校学生档案的管理,多为各院、系、部自行管理,班主任或辅导员为直接管理者,每个学生的档案为手工操作管理,在增加内容或信息变动时不能及时反映。管理手段落后,缺乏专业性、技术性。现有的档案管理方式与现代化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相比已越来越不适应。

(三)毕业生档案滞留现象严重。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受到关于档案知识的教育,对档案的内容、功能、管理、寄存等认识模糊,学校在学生毕业时也不告知档案去向。就业时到需要档案的单位才去了解自己的档案在何处、该如何提取等问题。剩余的就成了“弃档族”,造成了人、档脱离的现象,档案滞留现象严重。

(四)档案意识不强。1.教职工档案意识不强。大多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职工没有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学习,学校统一通知要给学生装档案的材料就统一给每一位学生装入档案袋中。属于“批量生产、批量管理”,没有注意个别学生其他需装入档案袋的材料,造成学生档案不完整、不齐全。2.学生档案意识不强。由于现在就业方式的改变,很多用人单位只和学生签订劳动合同,注重的是毕业证、学位证等,而户口和档案要挂靠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一些毕业生没有固定在一个单位工作,流动性大,毕业后没有完整的工作记录,档案长期放置学校或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而无法建档。有的学生毕业前的实习单位和正式毕业后的单位有变动,不及时告知学校,造成档案投递无法寄出,或原单位收了档案没有转递到新单位,造成档案丢失。

二、普通高校学生档案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学生档案管理岗位职责不清。档案管理人员时常变动,人员变动过程交接不清楚,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辅导员或班主任档案管理知识欠缺,致使管理档案存在漏洞较多。学生流动性强,信息更新、处理不及时。

(二)学生就业方式多样化。毕业生择业方式多样化,档案的投递需要机要局进行转递,但是机要局规定接收机要件的单位必须是县团级以上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教育、人事部门,这就对档案投递产生了不小的限制。

(三)档案管理不受重视。档案管理规定要确保库房有防火、防潮、防盗、防光、防尘、防鼠、防高温等措施,库房要安全、坚固。保持库房的清洁,温度控制在14摄氏度到24摄氏度,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但是在很多高等院校中,学生档案堆放的库房通常较潮湿、清洁工作不到位、无防火防潮等设备。无专门的学生档案管理经费,使档案工作处于无发展状态,与日趋高速发展的教学管理不相适应。

(四)学生个人不重视。根据《高等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办法》(试行)中的第七章第二十九条第四小条规定:学生个人不能查阅自己的档案材料。学生从建档之初就从来没有看见过自己的“神秘”档案,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或单位不需要档案,自己的档案记录“不漂亮”,更不愿意把档案转走,使其成为“无头档案”。

三、学生档案管理探究

(一)将学生档案管理知识纳入学生入学教育中。在学生进入高校时,组织学生学习个人档案中涉及的档案内容和分类;档案的管理范围、档案的利用制度、学生档案的转递等相关学生档案管理制度、章程。一是让学生知道档案的重要性,引起足够重视,二是让学生知道在校期间哪些材料需要装入档案中,提前做好准备,主动将材料交到学生档案管理老师处,信息变动时及时进行报告,毕业时将档案转到单位或人才服务交流中心,保证档案的安全、不丢失。

(二)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学生档案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由至少2名专人负责,在其中1人变动时保证档案工作的连续性。每年进行一次登记和统计,并认真核实,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保障档案管理建设经费。档案管理要求严格的库房管理条件,要保证档案库房达到要求,就必须保障经费。除档案工作所需硬件设备外,档案库房还必须配备加湿机、除湿机、空调、灭火器等设施设备,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该配备密集架进行档案存放。

(四)学生信息数字化。在学生毕业前夕应将学生在校的德、智、体主要表现和学生历年成绩输入计算机,在纸质档案投递出去以后保证学校留存学生的个人信息,若学生档案因各种原因丢失学校可以提供补办档案业务。 (下转第133页)(上接第148页)

(五)遗留档案的处理及时处理。大多数学生在毕业之后能顺利地将档案转递到学生工作的单位或人才服务中心,除此之外还有退学、因故死亡、休学等其他学生在尚未毕业就终止学业的,其档案应分类管理,不能直接投送到人才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第14篇

摘要:目前,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已经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特别是表现在考试诚信方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虽然在学生的考试诚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面对存在的问题,通过学院的努力和学生的密切配合,形成二者的合力,就能够有效构建考试诚信体系,促进学院的学风考风建设,也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

关键词:考试诚信;体系;构建;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6012802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已经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特别是表现在考试诚信方面。近年来,不少高校出现因作弊而被勒令退学的现象出现,根据相关部门调查,大约28%以上的学生都曾有过作弊经历。高校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对学生进行诚信道德建设,不但对高校的教学有不良影响,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成才。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由中山大学与广东珠江投资集团合作,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在校生近18000人。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把考试诚信作为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此,本文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回顾与反思当前大学生考试诚信教育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加强大学考试的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一些意见。

1考试诚信教育所取得的成绩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高度重视考试诚信的教育,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考试诚信教育,并把考试诚信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不管是在考试时期,还是在平时的教育阶段,学院都高度重视考试诚信教育。根据学院的组织管理体系,学院成立了以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为负责人考试时期监督领导小组,下辖各系的教务负责人,负责对全院各种考试的监督和管理。学院还成立了以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书记为负责人的学生工作组织,下辖学工部、各系的学生管理工作负责人。除此之外,学院还依托公共课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地对待考试,用公平的方式展现个人的文化知识水平。实际上,学院的这种做法确保了考试期间,平时教育和课堂学习期间三位结合,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了诚信意识的教育。

1.2重视教师的诚信引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高度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对学生进行考试诚信的教育过程中,学院要求所有教师要做到诚信,用诚信去影响学生。对于教师来说,诚信是最起码的师德要求,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做到的一点。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教师的诚信建设,并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诚信影响。一是学院把每次考试当作对教师进行诚信教育的重要契机,要求教师严格监考,按照监考要求认真做好监考工作,从思想上让教师意识到严格监考的重大意义。二是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把诚信纳入到职业道德教育的范畴中去,通过建立各种规章制度,让教师意识到个人诚信对教育学生诚信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三是教育广大教师把诚信践行到具体实践中去,让教师不但在监考中做到诚信,还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并要求教师身体力行,说到做到。

1.3全校范围基本形成遵守考试纪律的良好风气

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广大教师的辛勤努力下,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的考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主要表现在:考试纪律较好,学生都能遵守考试要求;在考试过程中被发现作弊的比率明显下降;全体教师都能在监考过程中做好本职工作,认真负责;近几年未发生重大恶性作弊事件等。这些成绩的取得有赖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努力,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的赞赏和表扬。

2考试诚信体系的构建策略

虽然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在考试诚信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个别学生的诚信意识不强、学院的诚信建设与管理的制度不完善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更好的促进考试诚信工作的开展,就需要在坚持原有的优秀经验的基础上,采取更加积极稳健的措施,建立考试诚信体系。具体来说,就需要从学校、学生两个层面着手。

2.1学院层面

学院是考试诚信体系构建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出学院的主观能动性,在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上和诚信制度上下手,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就会有效的加强考试诚信教育,为构建考试诚信体系做好学院层面的工作。

2.1.1考试前对学生加强有针对性的诚信教育

学院在做好平时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基础上,特别是要加强考试前的诚信教育。对此,学院可以要求各系组织各辅导员或班主任召开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诚信考试对个人成长成才的重大意义,告诉学生做好考试诚信的基本方法,并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诚信考试的积极性。主题班会召开之后,各系要以班级为单位收集资料,并上交到学院教务管理部门,作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资料进行保管。实践证明,考试前进行过诚信教育的班级比没有进行过诚信教育的班级的作弊率要低。今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要采取这种考前教育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诚信意识的教育,最大限度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意识上的教育,防止考试作弊的现象发生。

2.1.2建立健全诚信建设的相关制度

目前,虽然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成立了以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为责任人的考试巡查监督小组,也成立了以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书记为负责人的平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课程教学中也对学生进行了诚信意识的教育。但是在诚信建设的制度上,学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奖惩措施缺乏,诚信保障机制不足等。因此,学院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建立健全诚信建设相关的制度。

一是建立诚信奖惩措施。一方面是奖励,对于在考试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诚信奖励,不单单是要求学生做到诚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坚持诚信能够得到一定的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甚至可以是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的。学生在得到了坚持诚信考试的有效回报之后,不但会自己努力坚持下去,而且还会带动身边的同学去诚信考试,起到一传十,十传百的优秀效果。另一方面是惩罚,惩罚的对象是那些考试作弊,不遵守考试纪律的学生。在制定惩罚措施时要根据违纪情节来决定,分别制定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的惩罚级别。在学生违纪的情况下,要切实落实的执行上,绝不姑息,绝不淡化惩罚制度的权威。

二是建立诚信保障机制。诚信保障机制建立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诚信建设的发展。一是保障全校形成良好的诚信氛围,使得全校教职工和学生都能沐浴在诚信的文化氛围中,形成人人争做诚信行为的良好风范。二是促进广大教职工和学生自我约束,在诚信保障机制的作用下,不诚信的行为就会严格杜绝,在这种情况下,人人都会自我严格要求。三是有效的确保学生的学风考风建设,通过诚信保障机制的作用,教职工会养成良好的诚信工作意识,学生会养成良好的诚信学习意识,那么久而久之,良好的学风和考风就会逐渐形成。

2.1.3建立完整的个人诚信档案

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建立个人诚信档案,这对于保障社会诚信,形成良好的诚信风范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建立全校范围内的学生的个人诚信档案,以个人诚信档案为抓手,对学生进行考试诚信意识的教育。

一是建立个人诚信档案数据库。传统的个人诚信档案是纸质化的,把个人的诚信行为记录在内,并装入个人档案里。这种做法是基本符合当前档案管理的基本情况的。实际上,学院还可以在确保纸质化档案的基础上,开发个人诚信档案数据库,把个人的诚信行为输入信息库里。虽然目前数据库类型的个人诚信档案建设起来有些难度,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这种类型的诚信档案将会取代纸质化的档案。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如果能开拓创新,建立个人诚信数据库,将会成为引领高校个人档案的先锋。

二是个人档案的记录要实事求是。目前,学生个人档案的管理者是辅导员(班主任)。但是由于个别辅导员(班主任)可能对某些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因而在对待学生的诚信档案上抱着个人主义或者个人思想。这对于正确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利。如果辅导员(班主任)不能实事求是的记录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学生个人档案信息的记录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将学生的真实表现记录在内,而不要出现任何形式的个人偏见。

2.2学生层面

学生是被教育的对象,在诚信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学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认识到位与否、配合学院的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与否等方面的问题都直接影响着考试诚信体系的构建。

2.2.1深刻认识到考试诚信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思想层面的认识对行动起着决定作用,如果学生不能在思想上深刻意识到考试诚信的重大意义,不能认识到对自身未来发展的影响,也就不能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到学院的考试诚信体系构建过程中去。因此,学生只要在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才能够对自己严格要求,正确做到诚信考试。

一方面,学生要积极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学习到的知识战胜考试时的作弊思想。如果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那么就不会害怕考试,因而也会在考试过程中沉着答题,不会有作弊思想的产生。要做到这一点,学院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学习到知识,为考试而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另一方面,学生要树立诚信考试的良好意识。对于学生来说,因为人与人的不同,而造成了思想的不同。诚信考试意识较强的学生可以有效的帮助那些诚信考试意识较差的学生。把诚信考试的精神传递给他人,并积极的影响着身边的同学。

2.2.2积极配合学院的考试诚信体系的建设

考试诚信体系的构建需要得到学生的认同和配合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认真学习学院的考试诚信管理制度。学生只有在深刻了解了考试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才能按照制度的要求诚信考试,因此,学生要自主地积极地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种考试诚信教育活动,了解考试的基本要求。另外,由于每次考试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每次考试的要求可能也会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需要及时了解考试要求,按照考试要求认真备考,在考试过程中诚信考试。

二是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诚信考试。在学习阶段,学生要认真学习。在考试阶段,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即便是遇到难题,也不要总想着去作弊。总之,要养成良好的诚信考试习惯,让诚信考试的优良作风不断得到发扬。

综上所述,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虽然在学生的考试诚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面对存在的问题的同时,通过学院的努力和学生的密切配合,形成二者的合力,就能在构建考试诚信体系的道路上就能越走越宽,为学院的学风建设和考风建设贡献力量,也能为培养诚信的合格的人才奠定基础,更能促进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确保学生成人成才。

参考文献

[1]工莉君.论法律与诚信的一般关系[J].湖北社会科学,2003,(1).

[2]邱伟光.学校诚信道德建设的问题和方法[J].思想·理论·教育,2002,(2).

[3]赵修义.构筑现代诚信[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通讯,2002,(2).

第15篇

1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1.1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缺失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人员素质偏低的现象,由于他们的业务能力不高、责任心不强,工作中很容易出现差错,从而造成了部分档案丢失。如在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和归档工作中,管理人员因缺乏基本的档案管理知识,不熟悉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构成情况,该归档的不及时归档,或在利用工作中不按有关规定办理借阅手续等等,都可能造成档案材料收集不全或丢失。一些档案没有报送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而是掌握在个人自己手中。如受上级业务部门表彰,取得第二学历等情况下形成的档案,不及时报送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而是由自己私家珍藏起来。这些档案掌握在个人自己手中,就造成了高校干部人事档案中档案的缺失,这样,对于档案的利用是极为不利的。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缺失,破坏了档案的完整性,给全面了解干部的基本情况带来了困难。

1.2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内容陈旧,无法真实地反映高校教职工的实际情况

目前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普遍老化,长期以来,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侧重于记载和反映教职工个人的社会经历、政治面貌、思想表现、职务变化等方面的内容,而个人的知识结构、能力特点、业务专长、工作实绩等更有价值的材料则明显缺乏甚至根本没有。例如,反映教师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材料,存放在教师业务档案和部分文书档案的教学类中,而科研成果档案则存放在文书档案的科研类中或科研机构中等等,形成一人多头的局面。现有的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在评价教职工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等方面的内容时,基本上是千人一面,使用的都是固定的、笼统的政治性术语、套语,反映历史情况的多,反映近期情况的少,反映过去面貌的死材料多,反映现实活动的活材料少,根本无法反映教职工的真实情况和个性特点。从而使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只能提供一些肤浅的内容,在人才的选拔、利用、考评、管理等方面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参考价值。

1.3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方法单一,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水平低

有的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储存、检索以及提供利用等一系列业务环节,仍沿用单一的传统管理手段,档案材料的收集靠行政命令,档案材料的整理靠小作坊式加工,档案材料的利用靠手工检索等等。由于受种种旧观念和人力、物力的影响,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仍然比较落后。有的还没有配备计算机及其专业人员,或管理人员缺乏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工作基本上靠手工操作,缺乏基本的管理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有的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低,习惯于默默无闻的保管员角色,缺乏积极探索开拓新路子的精神。美国学者莫斯说:“开放和利用档案是档案工作的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如果没有利用,档案也就没有了实用价值。”

上述问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于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开发利用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可以说,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严重滞后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由上述问题可知,目前高校干部人事档案还远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2提高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益的举措

改革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是进一步开发高校干部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需要。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应该为高校人才的培养、选拔、管理、利用,为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科学的、有效的、完备的信息,从而促进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高校事业的加速发展。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加强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基础工作,提高服务意识

要全面、系统的进行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与鉴别工作,将收集到的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严格把关,确保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内容齐全、完整、系统、真实、准确、精练和可靠。要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要求,结合工作实践,建立健全七项制度、七种簿册,规范档案的管理。要充分利用七种簿册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做好咨询、借阅、利用等服务,为更好地适应新时期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利用的需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提高对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地位的认识,加强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建设,用科学的理念、体制和手段对高校干部人事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做好扎实的基础工作,为组织人事部门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有关信息服务,为高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转变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的侧重点

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不同于国家机关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不应过于突出政治性和保密性的一面,而是必须以高校的发展为中心,为高校的人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首先,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注重个人社会经历、学历、思想表现、自我鉴定等历史性内容的侧重点,更多地突出个人的一些现实的、真实的工作业绩和能力。其次,针对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特点和要求,要客观地综合反映和合理利用教师的能力,必须强调增加教师的能力表现、教学效果反应、教学科研成果等材料内容,包括科研课题的立项与完成情况、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情况、学术论文成果与获奖情况等等。再次,在通过详尽的个人档案材料来综合、全面地反映其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树立档案材料的开发利用意识和利用实效,将相关内容进行分类整理、比较、汇总,简化手续,为学校建设发展规划、人才预测与利用等方面提供及时、全面、公正、客观的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