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范例教学的基本特征范文

范例教学的基本特征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范例教学的基本特征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范例教学的基本特征

第1篇

 

在实践上,由于缺乏重要性的认识,研究性活动没有典型的范例可供参考,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混乱。因此,从一般的模式探究出发,总结相对稳定的教学策略,于同行分享。

 

随着近几年教育改革的深入,研究性教学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这多集中在城市的高中,而农村的高中研究性教学相对比较落后,不管是从教学的硬件设施、经济条件、社会条件来看与城市都有很大的差距,这就导致教学的落后,教学质量差。

 

所以,在农村的高中教学中我们必须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找到适合农村高中发展的教学模式,下面我们就结合当前的农村教学状况进行分析,解决教学的诸多问题,真正地在农村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

 

一、农村的高中教师一定要了解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的基本特征

 

要想在农村的高中教学中进行研究性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熟悉、了解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研究性教学有四个基本特征:(1)一定的探究性。这主要是化学生的被动为主动,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观察发现问题,深入研究解决问题;

 

(2)一定的开放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还是来源于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如果教学时只是一味地按部就班,即使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学生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主动学习,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一定的合作性。合作学习学生可以进行思想的交流,思维的发散,能够产生新的思想火花;(4)一定的创造性。高中生的思想比较丰富,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喜欢联想,重组知识框架,这样就会发现新的知识点,新的问题,并且可以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

 

二、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的一般策略

 

1.培养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思考。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的课程。但我国学生比较缺少问题意识,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有自觉必要的思考,从而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个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的问题意识,愿意带着问题去学习,自然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问题的研究,加强对问题的思索,最终会把学习变成一个互动的过程,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2.我们如能建立完善的“自主学习机制”,那么班级就会团结,上下就能协调,群体环境就有民主、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亲自实践、动手操作是学习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研究性学习的每一个阶段,教师都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自己研究课题的价值。

 

3.完善课题的简单评价机制,充分利用表格进行形式与内容的对比,在研究开始之初,就建立课题研究用的表格,通过让学生填表,完善研究内容,组织小组评价,同时,利用课题开题报告会、课题结题报告会,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校评价,适时向年级和校外扩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研究性教学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而且还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要想在高中课堂中进行研究性教学模式就必须将实践和理论有效结合,虽然研究性教学模式在我国实行一段时间,但还需要不断地探索研究,促进我国农村高中的研究性教学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第2篇

[论文摘 要]根舍因与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理论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发展学生的能力,提出了一系列基本的原则和教学程序,其核心在于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典型事例,教材中关键问题的探索。这一教学理论对于学生建立整体系统的观念,减轻负担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加重教师负担,在教学实践中难以达到应有效果等负面作用。

德国根舍因与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理论兴盛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与苏联赞可夫的发展教育理论和美国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并称为教学理论界的三架马车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它的宗旨是为教师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繁杂的知识学科,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增强其科研能力。

一、关于根舍因与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理论的综述

范例教学的中心在于“范例”二字,根舍因认为范例就是隐含着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事例,另一代表人物克拉夫基认为“范例”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例子,更确切的说是好的例子、典型的例子,抑或是特别清楚言简意赅的例子。所以综合看来,所谓范例教学就是指通过典型的事例教材中关键性问题的探索,通过教学来推动学生理解普遍意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判断的技能。那么在教学中如何选择范例,如何进行范例教学就成为了范例教学理论进一步阐述的内容。

如何更好的选择范例,根舍因和克拉夫基提出了三项基本原则。一是基本性。基本性是就学科的内容而言,强调教学应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科学规律或知识结构等。二是基础性。基础性是就受教育者接受教学内容来说的,强调教学内容适应学生的基本经验和生活实际,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最后一项原则是范例性,也是最关键的一项原则。范例性是指从已选定的学科内容中,再精选范例性的或典型性的材料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同“范例”的接触,训练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使学生透过“范例”,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论。

如何在教学中实行这一理论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范例教学理论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四个程序。第一阶段: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即要求以某一个别事物或对象来说明事物的特征,从具体直观的“个”的范例中抓住事物的本质。第二阶段:范例性地阐明“类型”、“类”的阶段。即从第一阶段所掌握的“个”的范例中,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置于类型概念的逻辑范畴之中进行归类。第三阶段:范例性地理解规律性的阶段。将“个别”抽象为“类型之后”,找出隐藏在“类型背后”的某种规律性的内容,范例的阐明“类”的规律和范畴。第四阶段,范例性地掌握关于世界的经验和生活的经验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不仅认识了世界,也认识了自已。而这正是教育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简而言之,即为通过“个”“类”“规律”范畴在回到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二、根舍因与克拉夫基范例教学理论的意义

(一)以点带面,真正的以整体系统的观念武装了学生的头脑

传统的学科教学中,人们在不知不觉当中就形成了一种求全责备的思想,认为每一门学科的结构都是非常严密的,所以在教学中就必须按部就班,一点一滴的全部教给学生。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往往会发现事与愿违,所谓的系统整体的概念非但没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反而扰乱了学生先前已经掌握的一些知识,并且知识之间因为缺少必要的实质性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很难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针对这一情况,范例教学理论提出了促进学习者的独立性,让学习者从选择出来的有限的例子中主动的获得一般的、本质的、结构性、典型性的,以及规律性的跨学科的东西。这一教学方法突破了以前程式化的按部就班式的模式,所挑的范例不仅是学科中的重点,而且各种范例是相互关联的,准确了反映学科的全貌。  (二)从个别到一般的教学比一般到个别的教学方法更成功

范例教学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实行从个别出发的策略。由于范例教学中的例子都是由教师根据三大原则精心选择的,所以既具有代表性,又和其他的学习内容具有很强的内在逻辑联系性。同时学习一个个例子对学生们来说既显得生动有趣,又觉得负担不大,所以就特别容易接受。即使学习的内容比较晦涩难以理解,但是通过具体例子的学习可以使得抽象的理论不再难以掌握,并且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了类推的能力。因为每个例子之间都是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所以学生可以将知识点扎实掌握进而发现学科知识发展的规律。而一般到个别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为当大量庞杂的知识放在学生的面前,无所适从不知从哪里下手的感觉就油然而生。

(三)有利于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科研

能力范例教学具有两大基本特征:教学是以学生为方向,从学生实际出发,牢牢的把学生的兴趣与关心的问题紧扣在一起;教学是非定向的,不带有框框的定式,帮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追求。所以我们可以发现通过范例教学,可以通过丰富的例子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需要运用自身的能力将这些例子类推到一般中去,类推的过程也是需要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而当学生有了提问的能力以后,就可以不再依赖别人的意见,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使独立思考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

三、根舍因与克拉夫基范例教学理论的缺陷

(一)教师负担过重,使其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根舍因与克拉夫基范例教学理论提出的背景是针对当时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并且在初期也起到了一些效果。但是,范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即在于范例的选择,根据根舍因与克拉夫基的要求,范例的选择必须符合三大原则,而一旦要寻找这些符合原则的范例势必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当每堂课都需要的时候由于频率过高,教师们精力有限,最后在课堂中呈现的范例也许不在符合这些原则,从而导致整个教学质量的下降。

(二)完全否定从一般到个别的教学方法有失偏颇

范例教学模式侧重于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使学生通过范例性材料,举一反三的理解基本性、基础性的知识,训练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但是从个别到普遍规律的认识序不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唯一途径。特别当学生到了高中阶段以后,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获得跳跃式的发展,因此归纳能力也进一步增加。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讲,实行一般到个别的教学方法也是切实可行的。并且针对不一样的教学内容也应该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够和需要用范例形式来获得的,在这一点上连克拉夫基自己都不得不承认。

参考文献

[1]《德国教学论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李其龙

[2]《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9年出版,施良方

[3]《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考》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钱伟长

[4]《 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出版,顾明远,孟繁华

第3篇

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大多数来源于古代的书面语,其中有的是古代寓言和历史故事的结晶,有的是古典作品中名言警句的浓缩。虽然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但它依然保留着文言文的一些基本特征。所以,我们如果对这些成语中保留着的文言文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不仅对学习和运用现代汉语有帮助,而且对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我们就一些成语试作分析。

一、有些成语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实词的古义、通假、一词多义和活用等语言现象

1.成语中的古义现象

例如:“休戚与共”“走马观花”“春华秋实”“不速之客”,其中的“休”“走”“华”“速”,它们的古义分别为“喜悦”“跑”“花”“邀请”,这就和现代汉语中的含义相差很远。

2.成语中古词通假现象

比较常见的有“仓卒从事”“再接再厉”“图穷匕见”等成语,其中的“卒”“厉”“见”,就分别是“猝”“砺”“现”的假借,通过这些成语,又可以了解古词通假的现象。

3.成语中一词多义现象

这方面的成语也不少,例如“负荆请罪”“如释重负”“忘恩负义”等成语中的“负”字,在不同的成语中,含义不相同。它们的意思分别为“背”“负担”“背弃”。在“三令五申”“利令智昏”等成语中的“令”字,在各个成语中含义也不相同。它们的意思分别为“命令”“使”。因此,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就可以通过这些成语加以区别。

4.关于词类活用的现象,在成语中更是屡见不鲜

例如:“报仇雪恨”“衣锦还乡”等成语中的“雪”“衣”等词,在现代汉语中都是表现人或事物的名词,但在这些成语中其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都属于动词性的。又如“隐恶扬善”“取长补短”中的“恶”“善”“长”“短”等词,在现代汉语中均为形容词,然而在这些成语中,都活用为名词。

二、有些成语,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

1.成语中的词法现象

如“之”字,在文言文中,既可作代词,又可作助词。在“绳之以法”“呼之欲出”“等闲视之”等成语中“之”就是代词;而在“一丘之貉”“逃之夭夭”等成语中,“之”就是助词,有的相当于“的”,有的就纯属语助词。

又如“然”字,在文言文中,既可作代词,相当于“如此”“这样”,又可以附在描形绘声的情态动词后面,作为形容词的辅助成分,相当于“的”“地”“……的样子”。“在不以为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等成语中,“然”就是代词;在“肃然起敬”“恍然大悟”“悠然自得”等成语中“然”就只是个词尾。

再如“而”,在文言文中一般作为连词,但可以表示多种不同的连接关系。在“一而再,再而三”中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又”;在“忘而生畏”“揭竿而起”等成语中,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来”;在“华而不实”“引而不发”等成语中表转折关系,相当于“可是”“却”;在“侃侃而谈”“不欢而散”等成语中表示修饰关系,连接动词和它的修饰语,相当于“着”“地”。

此外,还有“则”“于”“以”等,如“不进则退”“欲速则不达”“既来之,则安之”等成语中的“则”,做连词,主要表示相承关系,相当于“就”“那就”等,如“人浮于事”“无动于衷”“重于泰山”等成语中的“于”作介词,相当于“在”“从”“比”等。

2.成语中的特殊句式

先说判断句:在文言文中,判断句不用判断词,有的用语气助词“者”作为判断的标记,有的用“为”表判断,有些成语的判断方式也是这样,像“士者国之宝”“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等。又如倒装句:“无动于衷”“无济于事”“嗤之以鼻”等成语,都是介词结构后置。“时不待我”则是否定句的代词宾语提前。“唯命是从”“唯利是图”等,都是用“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被动句:有些成语还保留了文言文有的用“于”“见”表示被动的方式,像“疲于奔命”“见笑于大方之家”等成语就是这样。

3.成语中的省略现象

成语中除了上述出现的两种情形外,不少成语还出现了文言文中所特有的省略现象。如“石沉大海”“养尊处优”,就在“沉”“处”的后面省略了“于”。“习以为常”“不以为然”便是“习以之为常”“不以之为然”的省略。“车水马龙”“龙腾虎跃”,便是“车如水,马如龙”“如龙腾,如虎跃”的省略。

从以上的举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有些成语中确实还保留着文言文的一些基本特征,它确实可以作为我们研究文言文的各种语言现象的“活化石”。因为学习某种语言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掌握和积累大量的典型范例。我们学习文言文也不例外。如果我们在讲到文言文的某一语言现象时,适当地配上一两个成语,无疑会使学生加深对于文言文的一些基本法则的记忆和理解。况且,我们在长期的现代汉语教学中,早已积累了大量的成语词汇,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去发掘和利用这些丰富的词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