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244-01
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家对于教育事业也开始提高重视程度,尤其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更是提高了教学标准。而个性化教学方法的提出,可以有效的改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使得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但是,由于个性化教学法比较特殊,致使很多学校对其的应用程度还存在差别化,从而导致个性化教学法的实际应用受限,导致学生并没有在个性化教学中获得较多的知识,这些应该引起学校和教师的充分关注。
一、个性化教学的基本涵义
所谓个性化教学,就是尊重学生自身个性而施展的教学形式,即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等,进行因材施教,也就是说,学生真正需要哪些知识内容,教师就根据学生的需求去开展哪些内容的教学,从而锻炼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利用这样个性化的教学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取得身心和学习双重发展的目的。而个性化教学模式,其本质就是更好的体现素质教学的目的,强调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方式的个性化,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学习生活的丰富多彩,使得学生很多优势的个性得以发扬,从而让学生朝着阳光、积极向上的方向去发展,教师通过个性化教学模式,让每一名学生都具备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初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理论研究的作用意义
初中物理学科实行个性化教学,可以极大的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对于教学理论研究有着非常好的促进意义。首先,从理论上而言,个性化教学就是针对个别学生或者个别群体,而实行的一种教学手段,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其次,个性化教学是值得教师深入推广的一种教学理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全面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以提高其学习能力;最后,个性化教学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带给学生新颖的教学形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改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全面的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三、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手段传统化、忽视个性化教学优点
初中物理是学生开始入门的阶段,所以教师要重视教学手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个性化的教学手段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很多物理教师仍是沿用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化的讲课模式,使得课堂教学质量无法提升,而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不到有效提高;还有的教师忽视个性化教学的优点,认为传统的教学理念更好,从而造成学生的个性被压制,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无法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得不到提高。
2、教学重点突出不足、个性化教学无法体现
初中物理知识相对复杂,其带给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比较大,如果教师对于物理知识的重点突出不足,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有的教师将所有的知识都作为重点,要求学生必须记忆很多概念,掌握很多公式,经常让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物理知识,而忽视了个性化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每天面对枯燥的物理课堂,很多自身的学习优势得不到发挥,这样教学重点突出不足的现象经常存在,也是教师对个性化教学法理解不足,学生自身需求关注较低带来的教学弊端。
四、增强个性化教学实践水平、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1、教学手段实践化、发扬个性化教学优势
初中物理教师必须将个性化教学法做到实践化,即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应用个性化教学,充分的突出个性化教学的优势,从而保证物理课堂变得丰富有趣,针对每一名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类别,针对每组的特点进行授课,这样就会均衡发展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得学生自身的优势得以发挥,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团结意识,自主思考能力,通过这样个性化分组教学的方法,教师可以更好的掌握学生的真实水平,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
2、教学重点明确化、凸显个性化教学特点
初中物理教师要争取区分知识内容的轻重,即将重点与非重点知识合理的划分,明确的传授给学生,不能要求学生掌握全部的知识内容,这样的范围性的授课,是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物理知识的。教师应该利用个性化教学的特点,将教学重点分为不同的层次,把重点知识串联起来,设定为特殊的问题,从而考验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针对每组或者每名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让学生在掌握重点知识内容的同时,获得更多学习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是学生物理知识打基础的阶段,也是学生开始学习物理的入门时期,所以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物理知识水平的发挥和学习。而个性化教学就是主张因材施教,一切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将教学模式转变为服务性教学体制,从而让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树立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意识,使得学生在个性化教学课堂中,体验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保证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其自身的学习能力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孙敦福.物理课堂个性化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13,72:142-143.
内容摘要: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确立生态文明新目标,这是党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科学发展道路上的重大新认识、新理念、新任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前提,着重从人们的思想观念、生产发展方式、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着手,重点抓好“三个体系”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报告把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上升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这是党的生态观、文明观的升华。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厘清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重大意义、实践基础和现实路径等几个层面的问题。本文就这些基本而重要的问题展开探讨。
从生态文明运行轨迹把握其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既有特殊的运行轨迹,同时又具有丰富的内涵。
从运行轨迹看,坚持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协调发展,实现新一轮的“生态革命”,逆转人类生态与自然生态的退化趋势,恢复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际和代际之间的和谐协调,运行的是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演变的生态轨迹,贯穿的是能量转化、物质循环、信息控制和生态平衡的生态规律。从社会线形繁荣走向以人为核心的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立体繁荣;从高能耗、低产出、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走向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和基本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陈寿朋在《生态文明建设论》中指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整个生态关系问题方面的积极成果,包括精神成果和物化成果,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实现人类自身的进步和改善,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另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是: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把追求知识、智慧和环境质量看作是人生的目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化要求人与人关系的生态化;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念在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的同时,更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辩证关系,主张人对自然的依赖是永恒的、全面的,人类要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生态文明价值观强调人际公平、种际公平和代际公平。生态文明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谋求基本的生活需要,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既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也是一种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同时还是一种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
发展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报告。这一理论创新具有巨大实践意义,它把环境建设从技术层面和就事论事的操作层面,上升到党和国家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高度,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代表了当今世界和国内发展的大势。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生态文明是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的提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迎来一个新的建设。“四大文明”和谐协调统一发展,相互促进和制约,这样的文明体系才是完整而全面的体系。四大文明系统中,生态文明是基础和根本,有健康的生态文明,才有健康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非文明的物质、精神、政治等行为的过错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损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
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关系紧密。生态良好、生态平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一是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基础保障。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保障。而没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难以提供人际关系和谐的保障。二是为和谐社会提供资源支撑。没有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没有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发展就失去推动力。三是为和谐社会发展创造稳定的条件。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公平享用是国际和国内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
总之,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个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从生态文明的实践基础构筑发展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
生态危机的出现来自于工业化生产方式所产生的消极环境成果,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消除这种消极的环境成果,为此就需要对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进行变革,以形成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生态化生产方式。生态文明所要求的生产方式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生产和社会发展中,始终把自然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并以实现和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宗旨,使人及社会的发展更符合生态发展的规律。因此,生态文明的实践基础―生产方式,实际上是对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生态化改造过程,表现为一种生态化的生产方式。由此就决定了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一个指标性问题,而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方略。结合我国的国情,生态文明建设应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前提,着重从人们思想观念、生产发展方式、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着手,重点抓好“三个体系”建设。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培养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价值体系。
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尊重自然,树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体系。首先必须深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要加快农业发展,侧重发展能够节能、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提供无污染食品的生态农业,将畜牧、蔬菜、水果、水产等产业纳入生态轨道。其次,改变过去那种靠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传统的工业化路子,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生态工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通过科技改造落后工业生产方式,实现生态化改造。再次,把循环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流模式,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导模式。最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消费方式,开展生态旅游和生态休闲,培育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观念,完善旅游市场体系,注重旅游业的生态开发和生态管理。
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法律保障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和法律体系。当前应特别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保的责任审计,要把生态绿化、生态环保、生态修复等绿色GDP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生态目标责任制,使他们更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观。就政策制度方面来看,首先,要理顺资源产权关系,制定可行的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其次,国家要实行补贴制度。对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企业和个人可以尝试进行各种形式的补贴,以带动他们投资环保产业的积极性。同时国家还应拨出更多的专项资金来资助生态产业和绿色产业,使得生态产业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科研和技术创新,从而推动生态产业的尽快成长和壮大。再次,确实贯彻实施绿色GDP生态核算制度。就法制建设层面来看,根据环保立法的趋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逐步完善现行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立法空白,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显得尤为必要。
一些学者特别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必须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我国的国情与公民的实际,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路径。生态文明的诞生,是人类文化战略的转变,是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也是人类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转变。实现这种转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渐进过程,是一场技术、体制、文化领域的社会变革,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协作、潜心学习、锐意奉献和持续推进。
参考文献:
1.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跳远 起跳 力量训练
【中图分类号】G8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7-0200-02
一、前 言
根据运动训练学中对项目的划分,跳远属于速度力量型项目,起跳动作是连接跑跳的中间环节,起跳效果对运动员的跳跃成绩起决定性作用,而高质量的起跳动作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力量素质。在运动实践中,许多运动员的技术给人的感觉是“跑得快,跳不起来”,通过运动学的分析发现,这是由于助跑速度与起跳能力不相适应造成的。因而跳远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是跳远成绩重要的限制因素。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以及在互联网上搜索与跳远力量训练相关的信息。
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文研究的方向设计问卷,对省一级的跳远专项教练员进行问卷调查。
3.分析法
对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讨论。
三、分析讨论
1.力量的分类及不同力量之间的关系
按训练学划分,力量包括: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反应力量和力量耐力。无论发展一般力量还是专项力量,都要用到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反应力量和力量耐力。在探讨专项力量时,不能抛开力量谈技术,或抛开技术谈力量。一方面专项力量是运动员具有的力量,要和特定专项相结合,在特定的技术环境下发挥的力量;一方面不同项目对各种力量的需求不一样,专项力量的训练包括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反应力量与力量耐力的训练,只是它们在各专项训练中应占的比例和转化的比例不一样,以及与专项特点相应的训练形式不一样,这是由项目的自身特点决定的。各专项应本着为我所用的思想原则,结合自身专项动作特点,合理的安排各种力量练习在训练中所占的比例、训练的形式和手段。
2.跳远起跳腿肌肉收缩形式的分析
在起跳过程中,运动员的下肢肌肉先被积极拉长,然后快速有力地收缩结束的动作过程,肌肉实际是完成了一个拉长—缩短周期的反应力量收缩形式。德国的比勒教授称之为超等长收缩形式6。反应力量是一种参与活动的肌群在快速的拉长—收缩周期中爆发出的巨大力量。反应力量从收缩过程上是指神经肌肉系统先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离心收缩,紧接着迅速转为向心收缩的整个过程中所发挥出快速力量的能力;在运动过程中冲击性大负荷作用下,肌肉快速完成拉长—缩短的过程。跳远的起跳动作是一种反应力量收缩形式,反应力量理应是跳远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的主要成分,而跳远运动员的训练也应更多的围绕反应力量进行训练。至于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应作为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的补充,而力量耐力与跳远基本上没有关系。
3.跳远专项力量研究现状和训练现状
(1)跳远专项力量理论研究的现状。第一,跳远专项力量训练的思想体系。就目前跳跃项目的先进国家来讲,从力量训练的指导思想上可分为两大阵营:一是以苏联为首的力量训练思想,主要国家是苏联解体后的国家和保加利亚。他们针对运动员的最大力量训练,从早期的苏联文献上也可以看到,某运动员每天的力量训练达到多少吨,使人感觉很像举重训练,这种思想是着重培养运动员的起跳力量和支撑能力,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培养出的优秀运动员如:苏联埃米杨、保加利亚的马尔科夫;二是德国、瑞典等西欧国家。他们在负重力量练习上要比前者少的多,强调肌腱(特别是跟腱)与肌肉的训练并重,重视运动员的反应力量训练,着重培养运动员的快速起跳能力。第二,目前我国跳远运动员的专项力量主要的研究方向。在我国“奥运争光计划科技工程”中明确指出,田径各项目的专项力量训练研究是目前科研的重点。我国广大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对跳远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做过许多研究,但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手段运用效果的评定上,而且较多地采用训练对比实验,以一些常用的爆发力指标和跳远专项成绩作为评价的指标体系,而多学科参与的综合研究较少。
一、厘清三个基本概念
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这是三个彼此关联又有区别的概念,厘清三者间的关系,而后才能有较为清晰的思路去研究和实践。
生活教育是一种生活形态,也是一种教育形态,是教育与生活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一种形态,它永恒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全过程。按照陶行知的观点,就人类群体而言,人类有了生活就有了教育,处处是生活,处处即教育,这就是生活教育。它存在于学校教育出现之前,也存在于学校教育出现之后。就生命个体而言,出世便是开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即便没有进过学校,没有受过学校教育,他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这样的生活教育伴随生命的始终。从上述意义上说,生活教育就是教育与生活二元一体,是自然而然的、原生态的。
生活教育理论产生于学校教育出现以后,是为解决学校教育脱离实际生活而建构的教育学说。学校教育产生以后,专司传承和教授人类累积的共性知识,并建立了丰富而繁杂的学科门类和课程体系,学校教育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扩张,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学校教育因此获得了独立的存在形态,被视为正式教育,而原始的二元一体的生活教育则让位成了非教育。与此同时,教育家们也注意到学校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实际生活日益严重的分离给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所造成的障碍。1900多年前古罗马教育家塞南加就呼吁:青年之于学校,为生活而学,非为学校而学。然而,这种日益严重分离的现象不仅没有得到遏止,反而渐行渐远。近世著名教育家裴斯泰诺齐、福禄倍尔、杜威、陶行知等,在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方面有着共同的认识。他们提倡生活教育,既不是要取消学校教育,也不是要全然复活原初状态的二元合一的生活教育,而是基于生活教育永恒地存在于人类生活全过程的基本事实,旨在发挥教育与生活不相分离的能动作用,克服学校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生活的危险。因此,他们建构生活教育理论学说,创办实验学校,以探索学校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实现路径。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诸多生活教育理论之一种,他的理论主要来源于实践杜威理论的启发。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新教育思潮涌向全世界,世界各国积极迎受这一新思潮。杜威是引领这一新思潮极为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两条主要的路径:一是他本人应邀在1919年来华讲学,历时两年有余,广泛宣讲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二是他的中国学生相继回国服务,运用他的教育思想改造中国教育。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也是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思想的接受者和实践者,但是他不同于杜威其他的中国学生,他很快发现并且反省杜威思想在改造中国教育的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而开始建构自己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论体系。可以这样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杜威教育理论影响中国教育的逆向成果。
中国哲学中体与用这一对重要范畴,是认识生活教育与生活教育理论关系一把非常方便的钥匙。生活教育是体,具有解释评判学校教育的内在价值;生活教育理论是用,具有指导改造学校教育的能力和功用。如果把世界众多教育家所建构的各种生活教育理论包括进来,那就是一体多用。形象地说,这就如同一体多面的棱镜,棱镜的任何一面都有其鉴照学校教育的价值,任何一面都不应该被忽略和轻视。
厘清上述三个概念的基本关系,其认识意义在于:(1)无论是裴斯泰诺齐、福禄倍尔、杜威,还是陶行知,他们建构生活教育理论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学校教育脱离实际生活的问题;(2)解决学校教育脱离实际生活的路径有多条,理论有多种,没有是与非,只有合适与不合适;(3)国内研究者普遍地认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最符合中国国情,是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这个认识是正确的,同时也是狭隘的、偏颇的,缺乏广阔的学术视野。
二、转换研究范式
众所周知,新造的房屋是设计图纸的实物呈现,建筑工人的工作就是按照建筑师的图纸依样画葫芦。教育实验活动可不是依样画葫芦那样简单,它虽然要按照教育家的理论设计进行,但往往不可能完全呈现理论的预设:或者有所不及,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或者有所突破,超出了理论的构想。因此,教育实验活动较之于理论设计更为丰富,研究教育实验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往往比研究单纯的理论文本更重要。教育实验活动能够起到修正理论、创新理论的能动作用。
周洪宇教授曾就教育史学范式转型提出自己的见解。他特别重视教育活动的研究,认为:教育活动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各种方式参与教育过程并进行互动的历史,是影响人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发展过程的关键性因素。它既是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的起源,又是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还是连接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的中介和桥梁。教育活动史与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构成一种倒三角关系,教育活动史是起源、前提和基础,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是派生物和结果。没有活动史,就没有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他的见解对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的范式转型,亦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即要重视陶行知教育实验活动的研究。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著述,除了早期富有学院派的特征外,主要是他丰富的教育活动的经验总结。他抛弃早年对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学说的信仰,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他终生贯彻这一主张,通过行以求知知更行实现新知识的不断创造。譬如,他在中国的土壤里播种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种子,收获的是生活即教育的果实。此正所谓桔生南为橘,生北为积。陶行知对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充满了自信,并以此指导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晓庄师范废除了传统学校分门别类的学科课程以及每日的课程表,学生从早到晚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全部的生活就是全部的课程。陶行知试图在回归生活与教育二元合一的原初状态中,探寻学校教育改造之路。他自己评价晓庄师范说:我们这里的教育是从野人生活出发,向极乐世界探寻。他称这段教育实验为摸黑路。
晓庄师范的实验是相当成功的,同时又暴露出陶行知所未曾预料的问题:晓庄师范全部的生活课程,忽视了系统的学科知识,一度被视为反智主义而受到质疑。全国各地兴起的乡村师范和乡村简易师范虽然借鉴和运用晓庄师范生活教育理论,同时又保留了被晓庄师范抛弃的学校教育固有的课程体系和学科门类。晓庄师范的办学思想,也没有完全延伸到陶行知后来在重庆创办的育才学校。育才学校回到了按学科分组教学的传统,聘请战时撤退到重庆的知名学者担任教授,不再提及晓庄师范时期所信仰的农夫樵子、猪狗牛羊,皆能给予知识。这应该是陶行知对晓庄师范办学思想的修正,也是对杜威生活教育理论一定程度上的回归。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立足文本固然重要,考察他的教育实验活动及其产生的实际效果更为重要。因为教育实验活动是他教育思想理论的真正源头。在那些教育实验活动中,我们可能会发现陶行知预设的理论没有实现的内容,更可能会发现超越了他预设的东西。加强陶行知教育实验活动的研究,傅有助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三、树立问题意识
理论研究不同于理论宣传,理论宣传是平面的介绍,理论研究是纵深的探索。理论研究的前提是问题,没有问题的发现,就不会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创立于1920年代,在当时教育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合时势的问题,这些可能成为创新和发展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动因和动力的重要问题,往往总是被研究者避而不论。譬如,他在1926年底对于乡村教育的批评: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造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更弱。这个批评在当时成为经典名言,被1930年代有关乡村教育的著述和教科书广泛引用。然而,现在拿它来批评当代中国农村教育,特别是工商业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其合理性就值得怀疑了。
这一现象警示我们,问题意识应该而且必须贯穿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陶行知本人就强调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试列举几个重要问题,以供同仁批评。
(一)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思想是美国工商业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1920年代的中国主要还处在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阶段,工商业经济虽然己经起步,但远没有长足的发展。因此,杜威的理论虽然在中国播下了种子,但是不同地区生长发育得不平衡,工商业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城市可能生长得要好些,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五的传统农村则要差很多。陶行知是基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对杜威理论进行了改造,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且首先在乡村进行实验,创办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形态己经或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传统农业社会形态正在衰退,工商业社会形态己经或正在形成,当时不适于中国的杜威生活教育理论,现在是否切合于用?当年适合中国国情的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现在是否会显现出局限?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二)陶行知把生活教育的历史分为四个阶段:生活与教育合一;生活与教育分离;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这个四阶段论是否科学,生活即教育是否代表人类生活教育发展的最新阶段?如果我们承认农业社会经济形态落后于工商业社会经济形态,那么适切于农业文明的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果真比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更加进步?
(三)陶行知曾用鸟笼教育批评杜威的理论。他说:社会里的东西拣选几样,缩小一下搬进学校里去,就像把一只小鸟笼扩大一些,放进去一些花花草草。鸟笼还是鸟笼,没有根本性改变,这不是真正的生活教育。他说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就是要将鸟笼打破,把学校的围墙拆公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根据陶行知的这一论述,全国许多挂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验学校,他们所开展的更像是杜威教育即生活理论的实践。
关键词: 双语教学 2+2模式 理论研究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被纳入全球经济发展轨道,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与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各行各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逐渐加快,我国迫切需要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掌握专业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人才是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1]。
我校是一所三本院校,学校的定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即培养学生在毕业以后成为技能型人才,而我校地处西北、各方面相对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很难满足现有的需求,在此形式下我校与国外和国内的名校合作办学,如美国的西北理工大学,国内的东北大学等,合作模式是二加二的模式,即前两年在本校学习,后两年送学生到合作院校就读,因此就我校而言,开展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
2.双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1)双语教学的定义及目的和意义。
双语教学活动就是用两种不同的语言进行学科教育的教学活动,一般是指在用母语进行部分学科教学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者全部非语言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母语是主要教学语言,另一教学语言为第二教学语言,就目前我国开展双语教学的高校而言双语就是指汉语和英语。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双语教学的目标也是各不相同的。国外实施双语教育大都是源于多元文化的需要,他们的目的不仅涉及语言水平的提高,而且涉及多元文化的认同和社会的和谐共处。目前我们所实施的双语教学的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从我校的情况出发,我们所实施的以英语和汉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言的双语教学,客观地说,并不是源于多元文化的需要,更多的是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来进行的,因此它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去美国西北理工大学就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双语教学具备的条件。
①双语教师的素质[4]:双语教师是具体实施课堂双语教学的人,也是引导学生进行双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双语教师的双语能力,特别是用外语表达学科知识的能力影响着整个双语教学的开展。因此,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且英语纯正流利的复合型教师,是双语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教师素质影响到整个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等;没有教师或者教师的素质不高,双语教学的实施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我校目前的老师大部分是研究生毕业,从学历上看,他们都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和丰富的学科知识,外语水平都是六级,有的老师还具有雅思和托福的证书。教师花时间备课,应该还是可以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的。
②学生的特征:双语教学的基本对象是在校学生,双语教学的实施是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与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和学科知识基础密切相关的。具有较扎实的英语知识和学科知识基础,是进行双语教学的前提条件。因为一方面双语教学是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来开展英语语言学习的,另一方面,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须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例如具备一些简单的句型、语法,并能听懂老师的基本课堂会话等。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与老师之间才能有基本的交流,课堂双语教学才能得以顺利开展下去。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南方城市,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一般在大二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能拿到英语四级证书。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师生双方都有双语的生活背景,开展双语教学自然会顺利一些。
3.双语教学实施考虑的因素
(1)学生的学习能力[3]:双语教学的开展,也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密切相关。
较好的外语学习能力和学科学习能力,是学生进行双语学习的必要条件和手段,是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保证,有效双语教学的实施也会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但是反过来,如果缺乏较高的学习外语及学科知识的水平和能力,学生不仅不能进行基本的英语学习和学科学习,反而更难确保双语教学顺利及有效地开展和实施,还会造成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保证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因素。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要: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和需求程度,影响到双语教学的实施程度。
每个在学校学习的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对学习的态度、学习状况等都是各不相同的。例如一部分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英语知识和学科知识基础,具备较好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能较好地进行学科知识和英语知识的学习,他们还对双语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能意识到,有进行双语学习的需要。针对这部分的学生,双语教学的实施也是满足他们自我发展和未来发展需求的举措;但是,对另外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在学科知识和基本的英语知识的学习本身可能还有待提高,或者他们对双语教学不感兴趣,也没有对双语能力的需求,针对这部分的学生,双语教学的实施则应量“学生”而行,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有重点地实施双语教学,或者选择不实施。
4.结语
本文阐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和社会对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开展双语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和老师的整体水平,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就我校的情况而言还存在以下问题,师资力量、教材的选用、课堂信息量的不足,以及什么样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等,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进一步提出双语教学合理的方案[5]。
参考文献:
[1]冯月春,张翠玲.关于本科学生专业英语能力培养方式的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1.
[2]张志刚,万朝阳.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
[3]维佳.双语教学的性质、条件及相关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
论文摘 要: 本文根据应用型本科的定位目标及我校与国外的院校的签订合作关系,主要讨论了目前我校采取双语教学的意义及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践的探索,指明了我们在实施中应该考虑的问题及采用双语教学的优缺点。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被纳入全球经济发展轨道,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与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各行各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逐渐加快,我国迫切需要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掌握专业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这种人才是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1]。
我校是一所三本院校,学校的定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即培养学生在毕业以后成为技能型人才,而我校地处西北、各方面相对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很难满足现有的需求,在此形式下我校与国外和国内的名校合作办学,如美国的西北理工大学,国内的东北大学等,合作模式是二加二的模式,即前两年在本校学习,后两年送学生到合作院校就读,因此就我校而言,开展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
2.双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1)双语教学的定义及目的和意义。
双语教学活动就是用两种不同的语言进行学科教育的教学活动,一般是指在用母语进行部分学科教学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者全部非语言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母语是主要教学语言,另一教学语言为第二教学语言,就目前我国开展双语教学的高校而言双语就是指汉语和英语。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双语教学的目标也是各不相同的。国外实施双语教育大都是源于多元文化的需要,他们的目的不仅涉及语言水平的提高,而且涉及多元文化的认同和社会的和谐共处。目前我们所实施的双语教学的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从我校的情况出发,我们所实施的以英语和汉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言的双语教学,客观地说,并不是源于多元文化的需要,更多的是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来进行的,因此它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去美国西北理工大学就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双语教学具备的条件。
①双语教师的素质[4]:双语教师是具体实施课堂双语教学的人,也是引导学生进行双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双语教师的双语能力,特别是用外语表达学科知识的能力影响着整个双语教学的开展。因此,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且英语纯正流利的复合型教师,是双语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教师素质影响到整个双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等;没有教师或者教师的素质不高,双语教学的实施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我校目前的老师大部分是研究生毕业,从学历上看,他们都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和丰富的学科知识,外语水平都是六级,有的老师还具有雅思和托福的证书。教师花时间备课,应该还是可以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的。
②学生的特征:双语教学的基本对象是在校学生,双语教学的实施是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与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和学科知识基础密切相关的。具有较扎实的英语知识和学科知识基础,是进行双语教学的前提条件。因为一方面双语教学是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来开展英语语言学习的,另一方面,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须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例如具备一些简单的句型、语法,并能听懂老师的基本课堂会话等。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与老师之间才能有基本的交流,课堂双语教学才能得以顺利开展下去。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南方城市,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一般在大二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能拿到英语四级证书。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师生双方都有双语的生活背景,开展双语教学自然会顺利一些。
3.双语教学实施考虑的因素
(1)学生的学习能力[3]:双语教学的开展,也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密切相关。
较好的外语学习能力和学科学习能力,是学生进行双语学习的必要条件和手段,是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保证,有效双语教学的实施也会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但是反过来,如果缺乏较高的学习外语及学科知识的水平和能力,学生不仅不能进行基本的英语学习和学科学习,反而更难确保双语教学顺利及有效地开展和实施,还会造成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保证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因素。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要: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和需求程度,影响到双语教学的实施程度。
每个在学校学习的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对学习的态度、学习状况等都是各不相同的。例如一部分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英语知识和学科知识基础,具备较好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能较好地进行学科知识和英语知识的学习,他们还对双语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能意识到,有进行双语学习的需要。针对这部分的学生,双语教学的实施也是满足他们自我发展和未来发展需求的举措;但是,对另外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在学科知识和基本的英语知识的学习本身可能还有待提高,或者他们对双语教学不感兴趣,也没有对双语能力的需求,针对这部分的学生,双语教学的实施则应量“学生”而行,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有重点地实施双语教学,或者选择不实施。
4.结语
本文阐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和社会对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开展双语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和老师的整体水平,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就我校的情况而言还存在以下问题,师资力量、教材的选用、课堂信息量的不足,以及什么样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等,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进一步提出双语教学合理的方案[5]。
参考文献
[1]冯月春,张翠玲.关于本科学生专业英语能力培养方式的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1.
[2]张志刚,万朝阳.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
[3]维佳.双语教学的性质、条件及相关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
一、美国翻译研究派的理论观
1 从翻译史来看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勒菲弗尔认为,“不同的各种文化常把翻译视为理所当然。更确切地说。不同的各种文化常把自己演化中某一时期流行的翻译技艺视为理所当然。”比如:中国中古时期的佛经翻译,起初是“偏于质”(直译),因为,当时的许多外国译者不怎么懂汉语;但到了两晋时期。译者大多数熟悉梵文与汉语,译文就趋于“达”而“雅”了。讲究词藻,与当时的文风相近。当然,一方面的原因是人们容易接受这种文风,但更多的潜在原因恐怕是中国始终自以为处于世界文化的中心地位,缺乏重视另外一种文化的自省意识而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的方式是最好的方式。由此可见。翻译一方面绝不仅仅是语言代码的转换,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息息相关:另一方面。翻译技艺多个世纪以来都在不断变化。
2 制约翻译的七大文化因素。翻译研究派认为,翻译研究不应局限于翻译本身,而应把它看作是一种文化发展的策略来研究。勒菲弗尔从七个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和分析。(1)思想意识在形成翻译中的作用:勒菲弗尔认为,翻译是在两种文学传统的语境下进行的。译者处于特定时间的特定文化中。他对自己和自己文化的理解。即译者自身的思想意识是影响其翻译方法的诸多因素之一。(2)赞助人的力量:赞助人依靠自己或团体的经济和地位,通过翻译工作者使文学系统纳入自己的思想意识,为自己服务。(3)诗学:由一系列文学要素(文学手段、文学样式、主题、原型人物、情节和象征等)和文学在社会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两种因素构成。译者在原作诗学和自己文化的诗学之间进行妥协,以自己的译作影响着所处时代诗学的发展。(4)论域:指原作者和译者所属的特定文化的一整套概念、思想意识、任务和事物。原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地位、形象、目的语文化可以接受的文本类型、措辞、阅读对象及其所习惯的行为模式等都会影响到译者的翻译策略。(5)翻译、语言发展和教育:首先,翻译丰富了母语表达的方式,如:词汇、修辞手段等;其次,翻译是学习外语的有效办法:但翻译教学不是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而是教会他们使用语外策略以制造译者头脑中的原文形象等。(6)翻译技巧:勒菲弗尔认为,翻译是一个复杂的学科,想给出具体的规则技巧是不可能的,因为翻译的忠实决不能单纯从语言方面来解决。(7)中心文本和中心文化:代表了某一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翻译文本必会受到严格的检查,如《圣经》在不同时期的译本,势必被要求符合目的语文化的思想意识、诗学和论域等。
3 翻译是改写文本。长久以来,翻译都处于非创造性的文学边缘地位。相对源文本和原作者而言。翻译文本和译者似乎永远是次要的、第二位的和从属的。翻译也因此处于尴尬的非学科地位。然而。翻译研究派认为。翻译是改写文本:如同文学批评、传记、电影、戏剧、编纂文集等一样,翻译是创造,是创造另一个文本形象的一种形式。勒菲弗尔在他的专著《翻译、改写及文学名声的摆布》中通过对历史上一些文学作品的分析,对这一思想进行了论证。
4 翻译研究的地位。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美国翻译研究派突破了语言学和传统美学的翻译研究范畴,提出了文化翻译的系统思想。勒菲弗尔和其他代表人物,如霍尔姆斯(James Holmes)、苏珊・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等一起,各自或共同和专著,主编“翻译研究丛书”,传播该派学说,力主提高翻译和翻译研究的学术地位。
二、美国翻译研究派的实践评析
勒菲弗尔在《文学与翻译:比较文学语境中的实践与理论》尤其是第二章中,尝试着把自己的翻译理论用于具体教学,就语言使用的言外之意在翻译中的处理方法分别举例并进行了论证,包括头韵、典故、比喻、新词、拟作、双关语、语域、情景和时间等。然而,遗憾的是。这些例子都是孤立的,未能和自己的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他认为:理想的翻译是既能表达原文的意义,又能表达原文的言外之意。但他也承认,在翻译实践中。一般往往只能完成第一个任务。他建议译者应学会自上而下的处理过程。即:文化-文本-文本结构-段落-句子-短语-词:也就是说从宏观到微观。在微观层次上,译者可以运用他所学到的一切语言手段和阐释手段,但其最终目的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的文本,而不是斤斤于词和句,要注重目的语读者的诗学和思想意识。
一、课题论证
1.问题的提出
时代背景: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信息、通信的时代,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繁荣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全球化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革命意味着有必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上述经济形态的变化将至少涉及以下问题:新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出现;劳动力和资本流动增加;新的农村经济和工业经济出现;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些社会和经济发展趋势预示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在这个模式中爱好和平的文化和保持良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核心特征。因此,技术和职业教育的价值观、态度、政策与实践必须以这个模式为基础。这个模式的特点还有:技术与职业教育受教育的对象更广,受教育的机会更大,更为重视人的发展需要,使受教育者获得有效参与劳动世界的能力。"
我国开展远程职业教育: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正以最快的速度发展经济,而其中工业和服务业的增长更快。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劳动力聘用上得以反映,服务行业和工业行业服用人数的比例不断上升,在发展较快的地区和企业中,劳动力很短缺,尤其是技术型劳动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结构的急剧变化,与国营企业的改革一起,对劳动力大军的技术及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样,也对国家的教育和培训体制提出了要求。中国劳务市场的发展及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对缺乏竞争力及亏损国营企业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一个高效率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技能培训系统。
所以,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响应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推进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信息化,促进职成教育面向新世纪,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新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整合全国教育资源,培养数量足够、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和高水平的专门人才,教育部职成司开始了大范围的远程教育实践,包括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项目、制定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建设中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网站等工作。同时地方上,也通过积极建立职成教网,推动当地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并积累了许多经验,同时也遇到许多问题。
遇到的问题:现代远程教育在我国开展的历史还很短,在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领域也是刚刚起步。这种使用新手段、新技术的教育方式具有很多优越性,如资源共享、提高教学和培训的质量、增加教育的投入产出比等等。但是这种方式也是一种高技术、高投入的教育形式,如果没有理论研究作指导,非常容易在普及的过程中造成程度不同的失败而导致高投入,低产出。
基于目前在职成教信息化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我们从发展远程职业教育实际工作需求出发,针对其中一些指导性、规范性等管理层面上的问题,对其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和研究,重点突出,在核心理论和实践上把握住主要内容及整个体系,即把握住原创的东西,同时,又做到针对需求对象有的放矢,不做空泛的研究。通过研讨,发现几个问题比较突出,即教育信息化平台──网站建设和发展、远程教育基础设施校园网建设和使用、资源开发、远程职业教育的专业队伍建设、职业教育本身专业特点决定的远程教学中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问题、学生成绩考核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急需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实践上的参考模式,是值得研究的。
研究内容:针对我们开展远程职业教育的经验不足,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的职业教育发展体制及国内其他教育领域(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远程教育开展经验,并且,关键是从我国职教现状和教育需求出发,针对以上的几个问题,从课题研究的角度,对以上几个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系统组织,并界定为如下几个研究子课题。①对教育信息化平台行政管理研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成网的建设和发展)和远程职业教育基础设施──校园网建设和使用的管理研究;②对远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研究③对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开发和管理研究④对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系统开发和管理、及对学生评价方式的研究⑤国外相关专题的研究。
2.研究意义(现实意义、理论意义)
希望通过参加职成教网站、职成教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对国内外远程教育的现状考察和研究,为实际的远程职业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并为领导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本课题成果对我国远程职教工作开展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双重意义。
在实践方面,本课题要通过在国家级网站上实施远程教育,对职业学校校园网环境下进行网络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并在全国范围内选择试验基地,通过试验开展研究,找到利用卫星数据广播开展职业培训的方法,积累经验;通过网站远程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和培训的实施,对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项目下开发的素材库及网络课程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归纳出适用于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素材库与网络课程开发方法;通过对目前较为流行的网络课程支持系统的使用,研究并提出适合于远程职业教育的网络教学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此外,通过中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网站的运行,以及远程职业技术教育的开展,与公司一起研究现代远程职业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开发、试用以及改进和推广,由项目办公室组织评估,形成一整套对现代远程职业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研究成果。同时,通过建立师资培训基地,形成一套培训远程职业教育师资的体系和管理办法。
在理论方面,基于上述实践内容,利用第一手的数据和经验,结合国际上已经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对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宏观、中观层面研究课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大范围实践的环境下,尤其是通过校园网环境下的职业教育网络课程教学和利用卫星数据广播开展职业培训,摸索出不同类型的专业、课程、教学或培训目标与远程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试图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归纳出现代远程职业教育系统的设计流程和框架以及系统中主要两大模块学生和课程的构建,还有系统的组织实施方案,即教学系统的设计等子系统的规划,从中概括出几种系统模式,总结其推广的可能性及困难,形成我国远程职教的典型及通用模式和相应的学习策略。
二、文献综述
首先来探讨关于职业教育的概念问题。长期以来,各国和国际职教界各执己见,有的称职业技术教育,有的称职业教育。狭义来讲,职业技术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主要是指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1999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和职业教育大会的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概念。职业教育被确定为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培训。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被拓展了。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并行的两种教育系统,它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专门的技术人才,所以有更大的实践性和专业性。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关系,经济发展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规模和质量,反过来,职业技术教育又对经济发展起一种促进作用。社会需要职业技术教育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一支能满足经济发展、懂技术和管理的高素质的人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明显的与经济发展需求相脱节,或滞后,无法及时更新人才结构,提供人才素质,扩大人才种类和数量,满足许多新兴的职业技术行业的人才需求。
其次来看一下成人教育的概念,依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成人教育的定义为为不在正规学校和大学系统学习、通常年龄在15岁或15岁以上的人们的需要和利益而设计的有组织的教育计?quot;。而发达国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成人教育的定义为:任何专门为满足已超过义务教育年龄而且其主要活动已不再是受教育的公民一生中任何阶段的学习需要和利益所提供的学习活动和计划,其范围包括职业的、非职业的,普通的、正规的或非正规的学习以及带有某种社会目的的教育。
下表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分类:
对象 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 基础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教育 大学后继续教育 专业证书教育 各类岗位培训 社会教育等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职业高中 中专教育 中技 高职教育 大学本专科 研究生教育 普通教育 未成年人 义务教育/普通初等教育 中职 高职 普高 - 成人教育 成年人 - - - 学历补偿教育 面向成人的教育 主管 基教司 职成司 高教司 职成司
我们来分析一下职教发展所面临的新的形势和背景。第一,经济全球化导致人才结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将使中国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中国的西部、中部、和东部将分别处于半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不同的阶段,由此中国的产业结构也要作相应的调整。从而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也要做相应调整,但无论怎样调整,从各方面统计数字看,中等人才仍占大部分比例,对发达国家也一样。第二、知识社会引发的职业资格的变化。在这个时代,把能力看得要高于学历,人们的能力将是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综合。所以职教的培养目标将是既适应市场动态性需求,又满足个人生计发展要求。从以上两点都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必须适应社会发展、人类发展需求,在人才培养方向和方式上都应该做创新性改革。其中的核心,在于专业改革的观念转变和教育方式、管理方式的转变。由此引发的新的思考有,关于职业教育结构的系统化层次定位、关于职业教育管理的服务型职能转变、关于职业教育资源的国际化重组整合、关于职业教育办学的开放型体制模式以及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前瞻性预警机制等五个方面。在这些新的发展需求的引导下,能否借助远程教育,利用它的开放性、资源多元性、管理灵活性、规模效益等诸多优势,适应职教的改革趋势,开创一种全新的远程职业教育新局面呢?
我们有必要对远程教育做一个了解。远程教育使用的概念在国外和国内都经历了许多演变。
1980年,基更给出远程教育一个描述性定义,远程教育是具有一下特征的教育形态:
(1)教师和学生分离,学校和学生分离;
(2)有教育机构组织实施远程教育,即提供学习计划、学习材料。这种材料应比常规教育的材料准备得更充分;
(3)应用包括计算机在内的多类教育技术和媒体。技术媒体的作用为:承载教学内容和联系师生;
(4)在师生间提供双向通信交流;
(5)为社交和教学目的,组织必要的会见和讨论。即学生除独立学习外,还应有小组讨论,但以个别化教学为主,小组集合活动为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准永久性"地不设学习集体;
(6)工业化的教和学的形式。
1986年,基更在《远程教育基础》中,去掉了最后一个要素。
丁兴富在《远距离高等教育学导论》(1988年)中给出的远程教育的定义为准,它做了五项描述性定义:
* 学生和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
*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媒体教学占有主导地位;
* 有组织的系统工程;
* 自学为主、助学为辅;
* 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双向通信和反馈机制。
远程教育的发生在产业革命后的工业化社会中、并且随着近代科学发展带来的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那么这背后支撑远程教育发展的动力是有哪些呢,丁兴富提出了远程教育发展的动力基础理论的'五原理'说,由这几个动力,我们可以论证职业教育开展远程教育的必然性和与优势。具体分析来看:第一,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对各级各类大量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大军的需求构成了远程教育发展的社会历史动力。而最直接培养这些专业人才和劳动大军的职业教育更是尤为有必要引入远程教育方式,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第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为远程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从印刷术、交通运输、邮政业的兴起开创了远教的先河,再到电视广播、录像录音等大中媒介的普及掀起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期,直至世纪之交,以微电子、计算机和电子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这些技术发展而来的交互式网络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也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革新提出了挑战、提供了机遇。同样,职业教育体系也面临这样的机遇。第三,教育民主化和学习终身化成为各国教育决策的指导原则之一,并构成发展远程教育的思想理论基础。由于职业教育内涵和外延的拓展,职业教育也将覆盖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领域,所以职业教育开展远程教育也是教育需求所带来的必然结果。第四,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压力和构建包括远程教育在内的终身学习的共识成了发展远程教育的政治决策基础。人力资源开发及其对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提高了国际社会对教育投资的认识。教育经济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然而,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压力于教育投入的不足依然困扰着各国政府和教育界。传统学校校园教育因其课堂面授性质和成本结构特点需要投入大量高水平教师和巨额资金,这就局限了传统教育在短期内大规模发展的可能性。传统校园教育也难以实施在职成人教育和面向全民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这些基本矛盾使各国政府和教育界增强了优先发展远程教育的共识,优先投资发展远程教育正在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教育发展决策的战略方向。我国政府教育部职成司也积极发展我国职成教系统的远程教育,开展了一系列实践和研究项目,以此探索我国的职成教的远程教育发展道路。第五,现代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发展,也构成了发展远程教育的当代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基础,为实施远程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以上分析,就构成了职教系统开展远程教育的原动力。所以我们有必要开展远程职成教育,同时,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已经开展远程教育的教育类型如下表所示:
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 基础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教育 大学后继续教育 专业证书教育 各类岗位培训 社会教育等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职业高中 中专教育 中技 高职教育 大学本专科 研究生教育 普通教育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无 无 无 成人教育 有 有 无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从该表可以看出,我国远程教育主要分布在学历教育的成人高等教育(以大学本专科为主)和职业技术教育以及非学历教育和培训,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社会经济依然不发达并且发展极不平衡的穷国办大教育,远程教育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密切关系,更有必要开展远程教育,为全国各地、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村、基层和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适合当地需求的各类职业技能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最重要的人力资源。
我国目前的远程教育体系是一种三重体系;单一模式的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双重模式的普通高校函授高等教育和标准模式的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这三种体系均面向成人教育,而只有电大开展远程职业教育,可以说远程职业教育的专门体系还没有发展和建立起来。而且随着第三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变革和突破,所以,职业教育如何利用已有的远程教育体系,再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下新一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根据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探索远程职业教育的实践模式,建立远程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是职教领域应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本课题定位于需求应用型研究。目的是为推行远程职业教育的领导提供科学决策的基础。所以主要是从管理的层次,就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队伍建设、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开发和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开发等方面进行研究。按远程教育体系的结构和功能来看,各个子课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最基础的要求,教育管理部门(主要指国家教育部和地方教育厅、教育局等部门)必须建立起信息化办公、协作式管理的基础设施;若具体到指导和管理远程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职成司和地方教育厅职成处就需要建立起本系统的信息化教育平台,来指导和规范职业教育的发展。所以,基于本课题主要研究的问题──现代远程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我们首先来探讨管理部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之一──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的一种实用、高效的信息平台的有关问题,包括建设规范、功能定位、运营机制,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协调,对全国远程职业教育所起的作用、如何实施管理等方面,并结合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将这个教育信息平台拓展为当地的一个信息资源中心,积极发挥教育对经济的先导作用。因此,这个信息平台就构成研究的起点。同时,在推进教育信息化中,由校校通工程所带动的一批职业学校校园网的建设,也为实施校园管理,提供了一个信息平台。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学校网是建了,可不知道如何利用,所以,为了全国范围内推进职教信息化,为实施远程职教铺路,我们也有必要,就如何规范和指导职业学校的校园网建设,如何使用校园网,探讨出多种可行性较好的模式,在充分利用资源的情况下,满足学校管理、教学、交流等方面的需求。
有了最基本的管理信息平台,我们就从远程职业教育管理层面来探讨有关问题。从丁兴富所著的《远程教育学》中了解到,这个层面内容主要包括:远程教育行政管理、远程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管理、远程教育教学管理、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具体分类框架如下所示:
教育行政管理(政府对教育行政部门和远程教育院校的管理) 远程教育学校管理
(远程教育院校内部管理)
学校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决策、控制、评估) 后勤管理 教学管理 课程设置、课程资源开发的管理 学生学习支助服务的管理 人员管理 学生管理 教师管理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就放在远程职教的行政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远程职教教学开发和管理,远程职教的质量保证体系这几个方面。
第一,远程职教的行政管理,包括国家行政管理部分和学校行政管理部分,前者指国家对远程教育院校的行政管理体制,主要包括政府分权体制和对院校的分类管理体制,主要讨论体制、机制、立法和财政等专题;后者依据对世界各地远程教育院校和组织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讨论不同模式院校的组织机构设置、规划决策和财务管理等主题。从教育部职成司职责来看,这个问题应该是值得研究的。它对规划和管理我国远程职业教育,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第二,对师资的培训与管理,在远程教与学中,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地位、强调对学习资源过程设计和开发,然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并实现了角色和职能的转换,同时远程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是实现高质量的远程教学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师资培训与管理展开研究。首先要对远程教师的职能和职责进行界定和分析。其次,研究培训的目标、方法和考核及管理的办法。通常,远程教育教师队伍分为两科专家,即所属专业的学科专家和远程教育专家。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专家探讨其培训方案。另外,在世界各国,远程教育教师队伍通常由两部分组成:远程教学院校的在编的专职教师和外聘的兼职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有不同的职能、不同的管理体制。作为职教领域,传统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就很灵活,没有统一的培训模式。所以,在培养和培训远程职教教师的方式和管理体制上,也就更有其特殊的地方。所以,研究这个问题,就成为实施远程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三,远程教学管理,这是指对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的管理。作为远程教育系统的核心部分──教和学系统,主要强调的两大功能就是以课程为核心的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发送,以及包括双向通信交互在内的对学生远程学习的各类学习支助服务。所以,远程教育的教学系统管理主要包括对课程教育资源开发与发送的管理,以及对学生学习支助服务的管理。在教学(仅指教)子系统中这部分,结合职成司已经进行的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建设项目的实践经验,我们主要研究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开发和发送的管理,制定相应的资源开发规范和管理办法,并协调相关的电信、交通部等部门,为资源的发送提供基础设施条件,并进行管理。另外,针对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特殊性,许多实操能力的培养如何通过远程手段得以实现,是实施远程职业教育尤为需要突破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学习子系统中,主要研究实操能力的培养系统的开发和管理。
第四,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远程教育的发展史来看,远程教育从其最初的函授教育的边缘地位和质量声誉较差,到20世纪末成为有地位、有声誉的教育大家庭成员,以至到现在,基于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的第三代电子远程教育能否保证提供高的质量的教育和培训并保持令人信服的地位和声誉呢?远程教育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表明:应用技术于高等教育领域对传统教育质量观念的挑战比应用技术于社会其他领域引发的变革更深刻。其次,高质量和高效益的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是可以实现的,但这从来不是依靠任何一种技术或媒体自动赐予的,而是同人类活动的其他领域一样,远程教育的质量只能是精心设计、精心计划、专业实施和精细评估的结果。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职成司管理部门研究的问题。通过初步了解,由于各国的远程教育体制不一样,所以质量保证体系也各不相同,但其评估内容却不会脱离远程教育系统及其与外部环境等的相关性。
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具体每个课题的研究都是从理论分析、比较研究和实践研究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的。
(一)基于网络的教育信息化平台:网站的发展和管理政府教育网站
理论分析:
1.对教育网站的定义。
2.网站的建设规范
3.网站的功能设计。
4.网站的运作机制和经营机制的
比较研究:
1.国外网站的相关资料
实践研究:
1.调研国内相关网站的设计和运营策略。
2.教育部职成司主办的中国职成网的设计和发展状况,研究国家级网站的功能设计,运营机制,探讨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学校的关系,并如何利用网站来统筹全国整个职成教系统信息化和远程教育的工作。尤其是对西部地区如何进行指导。
3.地方省市的职成网建设和经营发展情况,探讨地方级网站的功能设计,运营机制,探讨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学校的关系,并如何利用网站来统筹本地区职成教系统信息化和远程教育的工作。尤其是西部地区,如何利用职教网的建设,建设当地的信息中心,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
校园网建设
理论分析:
1.校园网的定义
2.校园网的建设规范
3.校园网的建设模式
4.校园网的应用
比较研究:
1.国外的相关研究
实践研究:
1.通过全国职业学校的校园网实际建设和运作及使用情况,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比如,如何引入外来资金,并合理利用资金建设校园网,以及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等进行探讨,形成一套规范的,可借鉴的职业学校校园网运作机制和建设规范。
2.利用校园网的信息、教学、交流等功能,高效、切合实际地将校园网利用起来,为学校的管理、教学、后勤等服务,从而探讨某些可行度较高的校园网使用模式。
(二)远程职业教育师资培训
理论分析:
教师相关素质、专业能力的分析
比较研究
国外职业教师的培训方式、管理方式经验
实践分析:
1.分析远程职业教育教师的基本知识和素质要求
2.结合国家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通过建设当地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联合企业、高校和学校的力量,针对当地的职教发展需求,培养和培训发展远程职教的教师。
3.培训资源建设,结合企业的需求和职业知识、相关的专业理论和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层次,来设计和制作远程职教所需专业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资源。
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规,建立一套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管理规范和标准。
(三)远程职业教育教学系统开发和管理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针对远程教育系统设计、开发和管理进行的研究,针对职成教系统的特点,分别针对东中西部地区的特点,通过不同的远程教育实践模式的探索,归纳和总结出适合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远程教学模式和管理办法。
首先,我们有必要对远程教育系统进行一般的分析。即通过对远程教育系统和传统教育系统进行比较,探讨这两种教育系统在构成因素、结构和功能特征上的主要差异,进而讨论远程教育系统的设计。这里的系统设计是指在对社会环境、市场、教育需求、学生、课程和资源等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决定采用哪种类型的远程教育系统。然后讨论远程教育的规划,即在对远程教育系统设计和决策的基础上具体规划远程教育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及其构成成分,并制定系统开发的组织实施方案。远程教育系统的主要本课题主要对其中的两个核心系统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远程职成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和管理理论分析
1)设计媒体教学模式(远程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技术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在远程教育中,基于信息技术的媒体教学代替教师课堂联系面授成为远程教与学的主体,媒体教学模式成为远程教与学模式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在远程教与学中应用的信息技术和以教学媒体为核心的教育资源的利用方式及其与学生和教师教学的交互作用关系。在每一代远程教育中,由于以教学媒体为核心的教育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特征的不同,会有多种不同的媒体教学模式。
2)远程教育的课程设置、开发和教学系统设计开发模式(远程教育的教学子系统的设计)
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重大进步就在于教学思想、理论和实践突破了原来的教材设计的局限,发展为课程设计并进而发展为教学系统设计。就是说,教育革新的方向,包括远程教育,不再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而要以教与学的全过程、整个教与学的系统为对象,以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为核心,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要将课程和教材(课程学习材料)的教学设计和开发放在整个教学系统的整体设计和开发之中。
①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开发
②远程教育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
③远程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和教学开发模式设计和分类
3)远程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资源开发管理
比较研究
主要是国外的资源开发机制、管理体制、评估体系等方面的经验
实践模式
1)通过这次资源建设,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2)通过教学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实践,探讨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2.远程学习系统(远程学习、远程学生和学习支持服务子系统的设计)开发与管理
理论基础
1)远程学习和远程学生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主要对远程学习的三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探讨了远程教育学生的分析方法以及远程教育学生的共同特征,来论述远程学生特征信息与远程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和运行管理的关系。
2)学生学习支持服务总论──以学生为中心和双向通信的概念和原理
对远程学习和学习支持服务中的双向通信和人际交互进行考查,并对它们与学生自治和自主学习的关系进行讨论。
3)远程学习组织模式和基础设施建设
讨论远程学习的组织模式(个别学习和班组学习)和包括社区学习中心,网络教育环境在内的学习支持体系的技术设施建设,并分类讨论各种类型的学习支持服务。
比较研究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和案例
实践研究
1)通过在远程教学实验基地的试行,总结各种不同远程学习开发模式,并对其适用范围进行探讨。
2)通过探索不同的管理体制(比如学习中心或社区中心,当地教学站、教学点或教学班,当地教育院校或机构)的实践效果,来为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远程教育实施提供不同的学习模式。
(四)现代远程教学模式的研究(突出实操能力培养)
理论分析
1)远程教学模式分析
2)远程职业教育的优势
3)用远程职业教学模式解决实操能力培养问题
比较研究
国外的实操能力培养和远程职业教学模式
实践研究
如何用远程职业教学模式解决某些实操能力培养问题。对利用仿真技术实施实践教学的研究。
(五)远程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理论分析
4)质量保证体系的含义、分类
5)远程职业教育系统分析
6)远程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开发与管理
比较研究
国外的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实践研究
试开发并试点适用于我国的远程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六)远程教育的学习策略研究(比较研究)
理论分析
1)学习策略理论分析
2)e-learning学习策略分析
比较研究
国外的相关理论和案例研究
实践研究
根据职成司的目前多个远程职教项目开展情况,从实践上对学习策略进行探讨。
(七)典型案例的分析与研究
理论分析
从典型案例入手,经归纳、分析将其中涉及的远程职业教育理论提炼成专题
比较研究
国外的典型案例
实践研究
根据各地区、各学校或单位的实践情况,选择其中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分析。
四、课题组成员
姓名 性别
工 作 单 位 及 职 务(职 称)
负责人 组长 余祖光 男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副所长(研究员)
副组长 王文槿 女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信息室 副主任(副研究员)
课题组主要成员 刘培俊 男 教育部职成司学校管理处 副处长
包宇宁 男
教育部职业技术中心研究所信息室(助研)
罗辉 男
四川农业大学信息中心 主任(副教授)
陈东 男
清华同方网络事业部企业发展部经理
畦平 女
北京市教委(副处长)
欧阳河 男
湖南省职教研究所(研究员)
安宝生 男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
课题组其他成员 李晓苓 女 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讲师)
于双和 男
大连海事学院 (教授)
张少刚 男
中央电大 (校长助理)
武怀海 男
北京市教委职成处
薛建国 男
上海职成教育在线副总经理
殷崇德 男
宁波市教育科研研究所
刘以群 男
大连市教委职成处
余中俊 男
四川省教委《当代职校生》总编、职教网站负责人
廖丽娟 女
广西易龙信息产业公司董事长、职教网站总策划
王秋生 男
宁夏教育厅职成教处(调研员)
潘鸣 女
科利华公司职教所 副所长
武马群 男
北京市计算机工业学校 校长
邬宪伟 男
上海化工学校 校长
荀莉 女
北京师范大学 硕士研究生
五、课题分解
子课题 成果形式 承担人单位 负责人 职教信息化管理平台──网站的建设与管理 方案及报告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王文槿、陈东 职业教育师资的远程培训与管理 文章及方案、案例 北京师范大学 安宝生 远程职业教育资源开发模式及研究 课程案例及论文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包宇宁 现代远程职业教学模式的研究(突出实操能力培养) 调查报告 中央电大 张少刚 远程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案例和论文 四川农业大学 罗辉 比较研究 案例和调查报告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王文槿 典型案例的分析与研究 报告及论文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余祖光
六、参考文献
专著:
1. 《远程教育学》丁兴富 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1
2. 《网络教育应用教程》祝智庭 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1
3. 《国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 上海教育出版社 黄清云 主编 2000.4.1
4. 《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乌美娜 主编 2001.1
5. 《职业技术教育学》张家祥 钱景舫主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6
6. 《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黄克孝 主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3
7. 《比较职业技术教育》石伟平 著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3
8. 《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嘉格伦 [美]著
9. 《学习策略》蒯超英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1
10.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顾英伟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10
11. 《与时代共振──企业知识经济攻略》郭志强等 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7
12. 《e-learning》 Marc J.Rosenberg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Magazine Series 2001.
13. Ruth Clark, Intellectual Capital: The New Wealth of organizations. New York: doubleday,1999,p.165.
14. Educational Technology _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论文:
1.伟平. STW:世纪之交美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策略的抉择[M].《全球教育展望》2001(6)
2.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概览[M]. edu.cn
3.王希文. 边远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思考[M]. 《中国高等教育》
4.德国职业教育的做法和经验[M]. edu.cn
5.李士杰. 多媒体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与模式[M].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6.江伟.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新理念[M]. 《教育与职业》
7.孙琳. 发展我国民办职业教育思考[M]. 真源在线
8.张社字.高职的发展:任重道远[M]. 中国教育报
9.李建求. 工业化、信息化与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M]. 中国职业教育网
10.于洪文. 构建开放性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M]. 《教育与职业》2001(5)
11.黄尧 刘京辉./edu.cn
12.陶文庆. 简析职教的现状和对社会的特有价值等特点及其发展思路[M]. 中国教育先锋网
13.科林 鲍维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技术[M]. 中国职业教育网
14.张晓明. 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产教结合[M]. 成都教育信息网
15.苏民. 面向21世纪社区教育模式探索M].《北京成人教育》2001(7)
16.杨启亮. 适应与改造:学习化社会的职业教育M].《职业技术教育》2001( 6)
17.许卫.校企合作发展高职教育M].《北京成人教育》
18.[德]Volker Ihde./edu.cn
19.王兰.英国大学成人教育模式的演变及现状M].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
20.Margaret Driscoll, "Industry Repaot:1999", Training Magazine, October 1999,p.46
21.1998 ASTD State of the Industry Report.
22.Gloria Gery, "What is Your Web-Based Learning Strategy?" Learning Circuits, an ASTD Webzine about digital learning, Feb. 2000
23.Brandon Hall,Opinion and Arts Section,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Vol.48,Aubust 1999,p.B8
24.Marc J. Rosenberg, E-Learning Strategies for Delivering knowledge in the Digital Age, McGraw-Hill, 2001
25.William Horton, Inside Technology Training, January 2000,p.17.
26.Roger Schank, "The Attack on ISD", Training Magazine, April 2000,p.48
27.Online Learning(kmworld.com)
28.E-Learning_Advanstar Publications(elearningmag.com)
29.Knowledge Management Magazine(kmmag.com) and KM World(kmworld.com)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 意义劳动 实践策略 问题
1.前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教育部,2001)多次强调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新课标》前言部分在谈到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时指出:“……强调课程从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论,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以期达到较好学习效果的教学策略体系。
2.合作学习理论的探究
Robert E.Slavin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合作学习”理论,到80年代中期,该理论取得实质进展并形成体系。随后它迅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几十个国家的课堂教学中。D.W.Johnson &R.T.Johnson兄弟提出“社会互赖理论”(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它假定:“社会互赖的结构方式决定着个体的互动方式,因此也决定着活动结构。积极互赖(合作)产生积极互动,个体之间相互鼓励和促进彼此的学习努力。”[1]Johnson兄弟也提出“合作学习”的五个基本构成要素:①积极性相互依赖(Positive Inter-dependence):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目标,每个成员都依赖整个小组的成绩而受到奖励;②建设性直接交流(Face-to-Face Promotive Interaction):共同讨论任务的性质,决定最佳工作学习方案,特别强调互相帮助;③个人与小组责任(Individual and Group Accountability):每个成员都对小组负责;④小组协作技巧(Small Group Cooperative Skills):学习必须的社交技巧,同伴间形成和谐的工作学习关系;⑤小组评价(Group Processing):共同讨论和评价学习的进展情况。
我国“合作学习”领域的著名学者王坦把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概括为互动观、目标观、形式观、师生观、情景观和教价观。他认为:“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2]
2.“合作学习”运用于英语教学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丰富了教学互动理论,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合作学习的倡导者斯莱文在《教育中的合作革命》一文中呼吁:“应该把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纳入整个学校系统的运行轨道中,其中包括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行政人员、学校与家庭和社区、一般教育与特殊教育的全面合作……合作革命的前景十分诱人,学校将成为更人道、更愉快的工作与学习场所。”[3]合作学习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生生互动的创造性运用,它将生生互动视为尚未开发的宝贵的教育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2)改变传统的评价观,着眼于小组各成员的进步。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学习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将常模参照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以小组的整体成绩决定奖励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向大家合作达标的转变。指导学生的着力点定位在争取不断地进步和提高上,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比,只要比自己的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目标,这种评价标准尤其为学困生的进步给与了合理、公平的评价,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不断取得进步。
(3)建立师生角色的科学定位,重塑学生的主题意识。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更加注重学生的活动,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从表面上看,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确失去了许多所谓的“权威”,但实际上,教师的作用更重要,责任更大。教师要当一个优秀的导演,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还要善于跟学生进行交流,协调小组的活动,对学生和小组进行认可和鼓励,促使学生主动掌握知识,通过这些活动,教师把自己的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切实发挥其真正的主导作用,成为咨询人、顾问。
(4)合作学习促使学生进行不断的自我修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并非被动地接受的,而是有自主认知能力的学生个体在具体的合作情境中建构出来的,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拥有。学生建构知识可以对其经验进行可能的解释,这种解释不是绝对的,而是暂时的,它会不断被修正和发展。因此,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应是无条件接受教师或书本的传授,而是通过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协作进行主动选择、建构,并将知识纳入自己的经验世界。[4]
4.英语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实践策略
以下将以“The Taiwan Earthquake”教学片段来探讨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意义。老师在屏幕上呈现以下内容的动感画面场景:Some houses are shaking,some people are screaming in fear;Some people are running wildly in all directions;Some people are trapped under the bricks and stones.T:There was an earthquake in Taiwan in 1999.Many people lost their lives in the earthquake ,but a boy called Timmy survived.
T:Was Timmy badly hurt?
Ss:(一部分学生)Yes.
T:Yes?
Ss:(另一部分学生)No.
T:No?OK,Now let’s listen to the story to see what happended to him.(在屏幕上呈现问题)
a.What was Timmy doing when the earthquake started?
b.What happened to the buildings?
c.Where was Timmy when the shaking stopped?
d.How did Timmy feel?
e.What did Timmy do while he was waiting for the help?
f.How was he saved?
(学生听录音大约五分钟,然后回答。)
T:Have you got the answers?
S1:Yes.
T:All right.I’m sure most of you have done a good job.
S2:I can’t read this text.So I don’t know how to answer it.
T:Let me help you.OK?
(老师指导这两个学生读单词,读课文。)
Now please open your books and read the text by yourselves,then check your answers.
(学生个别学习,勾画单词、词组、重点句,思考问题。)
点评:围绕有深度的问题,学生先独立学习、思考,完成对信息群的归类,产生自己的想法,这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
T:I’m sure you have your own ideas now.let’s share them together in groups.(学生按各自的小组开始合作学习,每组六人,学生相互讨论、核对答案,气氛活跃、热烈。老师深入到每个小组,先是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发言,特别强调每个人都要发言。然后,针对不同情况加以引导,使各组的讨论既热烈又深入。)
T:All right.Let’s come to Questions 1 and 2.Which group will come first?
Group 1:……(老师在合作学习中参与其中,并给予及时的指导)(The teacher hands out a set of pictures to each group.)
T:Well.You all did a good job in the discussion.Now let’s put the pictures in the right order.(老师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顺序打乱,小组成员合作交流后将图片重新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并根据所提供的Key words叙述图片的内容。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开展合作学习,老师深入到各组巡视,在一个小组发现学生正把图片按正确的顺序排列时就给予适当的表演,同时告诉他们Key words列出来后要工整地写在图片的下面,以备交流时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
点评: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参与其中,并给予及时的评价和鼓励。
(老师又来到另一小组,发现两个学生没有和大家一起讨论。)
T:Why don’t you discuss with others?Do you have any problems?
S1:I don’t know how to say these words.So I can’t say anything about the pictures.
S2:I can’t read this text.So I don’t know how to retell it.
T:Let me help you,OK?(教师指导这两个学生读单词,读课文。)
T:Can you read the text now?
S:Yes.(学生继续参与交流活动。)
T:Time is up.I’d like the speakers from each group to give a report to the class.Which group will try first?
(各组发言人纷纷上台展示完成的作品,并叙述图片内容。)
点评:本片段从多角度体现了合作学习全过程。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教学的“管理者”、“咨询者”、“顾问”、“参与者”和“裁判”,而学生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小组活动、讨论、个别学习、展示等)共享资源,互助合作,达到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
5.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运用要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1)科学分组。合作学习宜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切忌分组不科学。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小组时应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形成一种互补。每个小组由4―6人组成,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由于教师注意学生的合理搭配,使学生分工明确,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因此,合作完成的任务又快又好。
(2)合理分工。小组合作学习需要重视强调实施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注重个体的责任。当小组在共同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时,往往分工是非常重要的。严于律己的学生担任小组纪律监督员的职务,随时提醒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随意讲题外话或做其他与讨论无关行为的学生;语言表达条理清晰的学生充任小组“发言人”的职务,对小组学习结果向外信息,并随时解答别人提出的疑问;文笔优美者充任小组文书工作,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文字加工;绘画特长者充任小组美工工作,为展示小组的学习结果进行美化加工,以期图文并茂一目了然;当小组进行实验时,从实验的任务分配、现象观察与讨论、撰写实验报告、整理等都需要专人负责;当共同完成作业时,在各自独立完成的基础上有专人负责对有疑问且共性的问题进行分工协作,或对独立完成作业有困难的成员进行帮助……成员职责的分工不是固定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否则小组间就不存在合作的可能了。而由于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成员之间的分工任务可经常性地进行轮换,以期以每一位学生能感受小组每一份“工作”的艰辛与乐趣。
(3)适当时机。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盲目地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处设计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或动手实践处安排小组交流,有的教师在适合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处组织小组探究,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由于组织时机不当,收效甚微。教师一定要选择适当时机,让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4)明确角色。合作学习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一方面,学生是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尽量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表达意义,做到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结合。另一方面,学生是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教师应根据全班的综合情况和个体差异,设置多种选择的教学活动,使他们的学习目标落到实处。但是,平等的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丧失了作用,而是教学理念的根本转变,也就是说,不论教师是示范者、组织者,还是监督者,在教学全过程中的整体作用都应是:①规范行为。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个别学生不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教师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的开展,并且不流于形式。②发现火花。交流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也可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③排除障碍。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时常会出现因为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指导,才能使学生很快地排除障碍。④引导深入。在开始采用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时,小组的交流和讨论往往容易出现浅层次、表面化而忽略深层次独特性的探究。在这一阶段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合作技巧,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他们获得认知的、情感的和技能的综合发展。
(5)公平评价。教学评价是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②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这些不科学的评价方法往往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法:一要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要重视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重视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式、参与程度的评价。
6.结语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新意识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共同达到教学目的的活动。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团队精神,为构建合作学习型和谐社会做出努力。当然,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地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Nu nan D.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234.
[2]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37.
[3]Slavin,R.E.Cooperative learning[M].New York,Longman,1991.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中国 重庆 401520)
【摘要】高校针对社会和企业对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需求,制定了关于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方案,对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做出相应的改革。本文提出的理论、实践和创新结合的教学方法从理论、实验和实训和创新课堂教学三个方面论述了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的方法,通过该方法的实施意在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和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
目前针对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校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本文提出的理论、实践和创新结合的教学方法,克服了以往理论和实践结合不紧密、创新能力培养不充分的教学方法的缺点,实现全方位地人才培养,为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和竞争力,培养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为一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借鉴。
1 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活动的第一步就要明确教学目标。第一,知识目标。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本课程理论知识,明确知识理论原理与应用原理,熟悉课程中的概念和定理。第二,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具备独立操作实验实训课题的能力,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大型项目,对相关知识运用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提出创新的设计思想与设计理念。第三,情感目标。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能积极参与各项创新活动,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
2 教学方法的选择
理论、实践和创新结合的教学方法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三个方面的学习的紧密结合来设计。
2.1 理论教学方法
理论知识是学生继续学习研究的基础,是实践和创新开发的基础,主要以讲授法为最佳。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它是教师使用最早的、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 可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都需要同讲授法结合进行”[1]。讲授法并不是意味着老师讲,学生听这一简单的行为活动。言语的理解是一系列积极的、在经验知识指导下的操作活动[2]。在讲授法的条件下,学生不是消极的接受知识,而是对教师语言的分析、理解和存储的整体的过程[3]。综合看来,讲授法具有在短时间内提供给学生大量知识的优点,使学生能够快速地理解掌握本学科需要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实践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4]。在《教育大辞典》中解释: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工程测绘、社会调查等。旨在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各类型高等教育共有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习、工程训练、实训、课程设计等[5]。实践并不是理论教学的简单的延伸,而是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将所学理论课知识得到感性的认识,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2.3 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作,使学生有思想、有智慧、有能力进行创新。创新教学方法就是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贯串在整个培养过程当中。
2.4 理论、实践和创新结合的教学方法
理论、实践和创新结合的教学方法把三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教学过程中各占一定的比例,不否定传统的讲授法和实验环节,在此基础上添加创新环节,进行合理的安排与调节,具体如表1:
表1 各种教学方法所占比例
以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创新设计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2.4.1 案例让学生找
教师将理论知识的应用案例布置给学生,学生课下查找资料举出合适案例。首先学生只有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才能找到合适的案例。其次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最后,由于所占的角度不同,同学的讲解更容易理解的掌握,同时促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习兴趣。
2.4.2 疑问让学生答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问,教师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给予学生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并在总结答案的过程中提出新的想法和问题,再通过进一步的查找资料和相互讨论得到综合性的结果。通过这种方法促进学生动脑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2.4.3 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思想,进行创新创作
鼓励学生依靠所学知识进行扩展,提出新的想法和新的理解,在课本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组织创新知识的演讲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并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思考、参与教学的乐趣;对学生的想法与创作进行记录备案,给学生奖励。通过这样微小的积累过程,可能刚开始学生并不能提出多么有创意的制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习惯了创新思维之后,就后收到很大的效果,使课堂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课堂,课堂教学方法不再单一,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3 教学过程的实施
首先,教师必须熟悉课程知识和相关行业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快速地理解掌握本学科需要的知识,对学生创新设计提出指导意见,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学生的创作给予评价和提出修改方案;对学生有耐心,课上讲解,课下交流,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及时沟通,鼓励学生坚持下去,对学生的研究能给予正确建议;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学生一起研究探讨相关知识的发展与创造,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第二,学生不再是倾听者,而是课堂的参与者。课堂上积极思考,课下查找相关资料、讨论总结所学内容,搜寻相关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大胆提出新的想法,新的见解,并经过实践发明创新。
第三,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估体系。
调整理以往考核比例,改为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创新成绩三部分考核的模式。理论考核仍以期末考试为考核形式;实践成绩根据学生平时的实践过程表现给予打分,成绩由教师、学生代表和学生本人三部分取平均值,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能力;创新成绩由班级组的评估小组依据学生在课堂及课下的创新思想和创新作品打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形成规范的实践过程和创新设计的归档材料,以便作为考核依据和今后学生学习和借鉴的依据。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果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更加认真去研究和实践,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标准。
4 结论
通过对理论、实践和创新结合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得出,一是从讲授、实践和创新三个方面综合开展教育,使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拥有熟练的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取得创新的想法成果;二是该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付出比较多的努力,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个挑战;三是通过新方法的使用,教师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学生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创新性思想得到了培养,对所学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总之,该教学方法的对高校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42-143.
[2]柏舟.言语理解过程中的记忆[J].现代外语,1989 ( 3):2-3.
[3]丛立新.讲授法的合理与合法[J].教育研究,2008(7):64-72.
[4]于 恒,张幼琴,王惠丽.浅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J].实验室科学,2006(4):125-126.
[关键词]慈善事业 伦理根基 生态模型 共同行动 社会亲和
[中图分类号]C979;C92-0;C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1)12-0085-07
一、何为“慈善”和“慈善事业”
慈善活动古已有之。历史上,人们通常将“慈善”理解为富人对穷人的施舍或君主对子民的恩赐;日常生活中,它又容易被人们简化为一种纯粹的救助救济行为。随着文明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随着社会风险的种类增加和程度加深,人们无一例外地都有可能遭受风险而“沦为”受人恩惠者,故此原来消极的慈善观念逐步得到改观,慈善的含义也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
慈善是一种美德、善心,其本质是人性利他的表现与标志,是人类最需要、最应具备的基础性道德。元论是西方世界的“爱人如己”还是我国传统道德中的“推己及人”,都是慈善在日常生活态度或行为中的彰显。著名慈善学者罗伯特・佩滕将“慈善”定义为“为公众谋福利的志愿行为”,强调慈善“志愿性”,也通过“减轻他人痛苦”和“改善社区成员生活质量”两个维度揭示了慈善的目的取向;尤其是“改善社区成员生活质量”维度更是给慈善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慈善是一种德性、态度,亦是一种外显的行为。慈善事业则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现代慈善事业实质上是建立在社会捐献基础之上、由专门的慈善团体来推动的民营社会保障事业,已经突破了传统救灾扶贫的领域,拓展到了文化、教育和环境保护等诸多公益领域。因此,可以将“慈善事业”概括为社会个体、团体或组织在自愿基础上所进行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公众福利改进的各种公益活动,包括自愿捐赠和志愿服务等。
二、慈善的伦理根基:个体与共同体的天然职责
“当我们试图解释一种社会现象时,必须分别研究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和它所具有的功能。……一般来说,应该先研究前者,然后研究后者。”只有这样,才既科学又符合逻辑。通过研究发现,慈善的伦理根基主要存在于三个层次:微观层面上,可概括为人性、人情、人道和人权;中观组织上,包括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第三部门的社会责任;宏观层面上,则主要体现在收入再分配及其社会有机体调适功能方面。其中,微观和中观层面阐述慈善这一社会事实产生的原因,而宏观层面侧重于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考察慈善的伦理根基。
(一)个体层面:慈善事业焕发人性光彩
1、人性:蕴含“利他”的倾向。利他,是人性的本质属性之一。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富于同情心;他们全无虚荣和利己的动机,对在周围播撒快乐感到愉快,对别人因他们的工作而满足感到欣慰。“利他”(altruism)一词的出现,源于社会学家孔德用它来代表一个人有利于他人的无私行为或者说为了他人的福利改进而牺牲自己福利的行为。
其实,作为一种伦理规范,“利他”早已得到了先贤们的系统论述,如以“孔盂”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人之初,性本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等,都是人性中利他倾向的经典概括。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更是儒家学说中的最高道德境界。据《论语・雍也》中记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之后,孟子把“仁”建立在“恻隐之心”的伦理基础上,把由“恻隐之心”产生的道德感情直接发展成道德行为;并指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使之成为一种趋善的道德价值,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儒家学说的慈善观念。如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除儒家的“仁爱”思想之外,传统文化中还有墨家的“兼爱”、道家的“积德”和佛教的“慈悲为怀”等慈善思想:它们一道不断塑造了中华民族“乐善好施”之性格,成为我国社会慈善事业兴起、发展的重要思想渊源。
2、人情:共同体中的责任。有人认为,无论人性善或恶,利人(亦即“利他”)都会存在为己利人和无私利人之分。但实际上,由于“社会”是由众多个体组成的共同体,人们在共同体里与同伙一起,从出生之时起,就休戚与共,同甘共苦;无论利他的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总会带来“利己”的结果,因此,可以说“利他”是人们的理性选择之一,是人性外显的基本轨迹。
在儒家思想中,“仁”是无私利人的,只有无私才是仁。如“仁者,心之德。心不远仁者,无私欲而有其德也”。儒家学说通过“推己及人”的“差序格局”(或称“圆心定律”)进一步揭示了在中国社会中“利人”行为的实施途径或者说“仁”的实现方式,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此可见,履行人情“债务”以利他,已成为一种基本的道德义务和日常行为规范。
在西方,康德则把“利他”称为“责任”:尽自己所能对他人好,是每个人的责任。阿尔森・古留加在《康德传》中指出,康德所说的“责任”就是应该为别人谋福利。总之,无论是儒家“无私利人以求成仁”的思想,还是康德“出于责任以无私利人”的观点,都认为人们应该懂得其个人利益都是社会和他人给的并应怀抱“报恩之心”,以帮助他人改进福利,实现全社会的福利最大化。
3、人道:人文关怀的复兴。人道早已有之,但“人道主义”最早兴起于欧洲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最初是一种用来反对神学束缚的精神武器,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为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利器,并逐步形成了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基本内容的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人道主义主张“天赋人权”,否定“君权神授’’;用人性反对神性,人道反对神道,人权反对神权:其核心在于尊重人的价值、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从广义上讲,人道主义是指一切以人、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利益、人的幸福、人的发展或人的自由为主旨的观念或哲学思想。人道主义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精神,要求人们对需要援助的人乐于伸出援助之手,尊重他人生命、存在和价值,富有人文关怀精神和同情心,履行关爱他人的义务。
4、人权:福利请求权。人道主义提倡自由、平等和博爱等人文关怀精神,尤其是“天赋人权”的主张催生了以“自然权利”为代表的人权思想和理论,从而赋予了人们以“福利请求权”――身处困境或绝境的人们“向他人或社会组织请求援助”的权利。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权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逐步上升为一种道德规范甚至通过共同宣言或法律法 规的形式固定为一种行为规范。如198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中就明确规定:“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在遭到失业、疾病、残废、守寡、衰老或在其他不能控制的情况下丧失谋生能力时,有权享受保障。”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社会中的个体――每一个人都有慈善享受权或者说福利请求权;另一方面《世界人权宣言》也指出:“人人对社会负有义务,因为只有在社会中他的个性才可参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
至此,如果说“人性利他”主要是从爱心、同情和人文关怀等情感因素来论述慈善的人性根源,“人情责任”则从休戚与共、推己及人等角度来论述慈善的人情依据;但真正把慈善上升为一种道德义务来加以阐述的当属“人道主义”。同时,“人性利他”和“人情责任”是从“慈善供给”(慈善捐赠)端来探讨的;而人道主义及其衍生物――“人权”,尤其是后来被法律化了的“公民权利”则第一次从“慈善需求”端论述了慈善事业的必要性。
(二)中观层面:慈善事业彰显第二部门和第三部门的社会责任
1、“企业公民”:企业社会责任的回归。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源泉。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目的必须在企业本身之外,事实上,企业的目的必须在社会之中,因为工商企业是社会的一种器官。进入21世纪,“企业公民”一词的出现明确表示企业是社会的公民,在享受社会赋予的条件和机遇时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以符合伦理、道德的行动回报社会。这一概念体现了人们对企业的期望已发生了变化:企业不仅应当承担解决就业、赚取利润和缴纳税收等经济功能,还应在关心环境和生态、扶助社会弱势群体、参与社区发展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上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其实,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渊源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诸子百家所进行的“义利之辨”,就已经涉及了商人在个人私利和社会公益之间的取舍问题;古希腊时期也要求商人在经商时关注社会福利和公共道德。卡内基在1889年的《财富的教义》一文中主张企业必须追求利润,但企业财富应该用于社区福利;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首先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概念;1953年鲍恩出版《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一书,“企业社会责任”自此广为人所知。此后,随着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基思・戴维斯和罗伯特・布洛姆斯特朗指出:“社会责任是决策者在考虑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也有义务采取措施以保护和改善社会福利”。詹姆斯・E・波斯特等直接通过“慈善原理”来阐述“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应主动帮助社会上任何贫困的团体,包括企业慈善事业和促进社会福利的志愿活动两种类型。企业社会责任专家、佐治亚大学教授阿尔奇・卡罗尔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和分类的建构极具代表性:企业社会责任意指“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组织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善)的期望”;它包含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自主决定其履行与否的责任(慈善责任)四方面。他还用金字塔图形对企业社会责任给以形象的说明:慈善责任位居金字塔的最高层,它表达了社会期望企业成为出色的社会公民的愿望,也就是说期望企业履行慈善责任,为社区生活质量的改善作出财力和人力资源的贡献。
诚然,关于企业是否应该和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存在一些争议,但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企业公民”),企业必须同其所在的社会环境进行联系,对社会环境的变化作出及时反应,成为社区活动的积极参加者;企业只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与所在社区建立和谐融洽的相互关系,维护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对社区的责任就是回馈社区――通过适当的方式把利润中的一部分回报给所在社区是其应尽的义务,如为社区提供就业机会、为社区的公益事业提供慈善捐助等。慈善责任作为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一种,有助于塑造一种良好的社会公益形象,在企业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日渐被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
2、第三部门的社会责任:公民社会的天然使命。第三部门是一个相对的统称概念,泛指除政府和企业以外的第三种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公民社会、志愿部门和利他部门等均归于其名下或作为它的别称。第三部门具有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等显著特征;它与政府、企业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社会有机体,一道维护社会的正常运作。
在传统社会中,社会分工不发达,社会自身的功能发展程度低,社会成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弱,社会组织数量少;加之政府对整个社会实行集权制管理,扮演着“全能”的角色,非政府组织没有充分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群众基础。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发达,社会组织不断增多,尤其是在第一部门(政府)和第二部门(企业)向社会提供物品或服务(尤其是公共物品)存在先天的不足或缺陷时,第三部门也就日渐发展壮大起来了。第三部门在扶贫开发、灾害救助和慈善事业等社会公益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追根溯源,第三部门的生存、发展是与社会成员的利他倾向和无私奉献分不开的,尤其是专门从事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的第三部门,其产生与发展更是依仗个体的奉献精神及利他行为:首先,社会成员的仁爱、慈善、互助之心为其提供了坚实的道德基础;其次,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捐赠和服务为其供给了丰厚的物质保障;再次,多种形式的非营利性公益团体为其提供了必要的组织载体;最后,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群众基础。可见,公益性和志愿性是第三部门的核心伦理属性和行为准则所在。汇聚个体的利他精神,对弱者实施人道主义关怀,无私奉献、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追求社会(社区)总体福利改进是第三部门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天然使命所在。
(三)宏观层面:慈善事业具有收入再分配及社会调适功能
慈善事业素有“第三次分配”的美誉。它能够克服第一次分配(市场分配)的弊端,弥补第二次分配(政府主导的收入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障等)的不足,是托起社会的第三只手。其实,慈善事业的这种分配功能远在政府和市场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以慈善事业为主体的第三次分配是完全出于自愿的、相互之间的捐赠和转移收入。它按照“道德原则”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分配,是出于道德力量的分配,无需市场规则和国家机器作为先决条件。
慈善事业具有社会调适功能。慈善事业的社会功能固然有很多,但是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化的今天,慈善的收入再分配功能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因为市场主导的第一次分配通常注重效率,社会分配格局不足和个体能力的差异又客观存在,这样就难免造成初次分配之后社会成员对财富占有过多、贫富差距过大的现象,势必会违背人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政府主导的第二次分配侧重于讲究公平,主要关注人们的普遍权利,很难面面俱到、完全照顾好部分特殊个体甚至群体的客观需求。因此,在前两次分配之后社会分配格局仍须作出一定的调整和整合,慈善事业正好填补了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之间的“真空地带”,有助于照顾到弱势群体的需要和社区进一步改善福利的 需要。另外,当社会出现某种突发事件或个体突然遭遇不测需要帮助(如“汶川地震”)时,慈善组织能够作出迅速的反应并提供相应的援助,犹如生物体的自我防御和恢复组织一样,对社会有机体进行较好的功能调适可弥补市场和政府的不足,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稳定,保障社会各子系统的正常运作。
总之,发展慈善事业,通过民间捐赠和志愿行动汇合社会各界力量,对于应对突发事件、缓解人们的生存危机、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一种“道德产业”,慈善事业的良性发展和运行还有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富有人文关怀精神的社会风尚,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流价值的形成,对于提升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与融合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和谐社会中慈善事业的理性建构:“生态模型”及其政策寓意
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要想充分发挥慈善事业的社会功能,在剖析慈善事业的伦理根基之后,还应当分析慈善事业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社会环境,理性建构慈善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选择正确的战略战术,来推动慈善事业进一步向前发展。
(一)慈善事业的“生态模型”建构
慈善事业是诸多社会事业中的一种,与其他各种事业一样,受到外在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影响慈善事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法制法规、社会文化和伦理道德等。宏观环境为慈善事业提供了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客观基础,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所在。除了宏观环境之外,慈善事业更是受到其自身内在微观机制的制约。依据慈善事业的“生态模型”图可知,在天平的左端。是慈善事业的供给机制。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企业和社会组织都是慈善事业的“主人”,是慈善事业的参与者和奉献者;他们在慈善事业中的付出共同汇成一股“社会亲和”的力量。这股力量让慈善事业的需求端(受益者)感受到一种人文关怀,并帮助其渡过难关或谋得更好的发展。
(二)发展慈善事业的基本原则
1、公益性。公益性是慈善事业的生命线,是一切社会慈善事业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属性。公益性主要体现在“非营利性”和“捐赠分离”两个方面。首先,非营利性是关键所在。如果将慈善基金用于营利,就会违背慈善“无私利他”的伦理根基和捐赠者的初衷,遭受各方的唾弃,失去必要的道德基础,慈善事业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其次,公益性还体现为“捐赠分离”――让捐助者和受助者分离,即让捐助者不知道受助者是谁、受助者也不知道捐赠是谁。只有这样,才能使捐赠者少一些怜悯恩赐的色彩,受捐助者少一些感恩戴德的负担,多一些回报社会的意识;才能保证捐赠者和受助者的人格平等,才能保障慈善事业真正的公益性。
2、志愿性。社会成员的仁爱、互助之心是慈善事业的道德基础。个体出于仁爱之心、人道主义精神对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各种帮助或作出捐赠行为,并非履行法定义务,因为法律上没有也不应该有相关的强制规定。慈善捐赠这种利他行为是个体道德修养或素养的体现,是一种由捐赠人自主实施的道德行为,不得强行摊派或者变相摊派。如果违背志愿性而加以强制,就会违背慈善本身的伦理基础和客观规律,导致慈善行为的异化和慈善事业的萎缩。
3、自治性。善是一种德性,在于个体的自我修养,而非外界干预所能主导的;慈善事业的主体是第三部门,这些都决定了慈善事业是一种具有较强自治性的社会事业。如果政府对其干预太多或者直接举办,就会产生角色错位,使得慈善事业的效率丢失,影响到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性,甚至造成第三部门的发育不良或者萎缩,结果导致慈善事业组织载体的弱化;还可能会造成税收的强制性和捐赠的自愿性相悖,会影响到社会个体的捐赠意愿(个体还兼有“纳税人”的角色),从而影响到慈善事业的群众基础和经济支撑。
4、大众性。慈善事业是提倡全民参与、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社会化爱心事业,并非部分“超级个体”(大笔钱物捐赠者)所能主导和支撑的。全体社会成员是慈善事业良性发展的群众基础。俗话说,一根竹蒿难渡海,众人划桨开大船。如果过分仰仗少数人,就导致慈善事业的道德基础和经济支撑过于单薄,同时也会给捐赠者带来过大的压力,影响到超级个体和普遍个体(非大笔钱物捐赠者)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最终影响到慈善事业的良性运行。
(三)慈善事业的战略战术
慈善事业是一种民营化的社会事业,满足客观的社会需求是其存在的理由,其宗旨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通过社会组织的参与和主导来协调社会成员对慈善的需求和供给,在共同体内部调剂资金和服务等社会资源,从而保障社会正常运行、促进社会和谐。因而,发展慈善事业除了塑造优质的宏观社会文化环境之外,应该主要从需求端、供给端和中介组织等方面着手。
1、需求端:有效满足慈善需求,合理引导慈善需求,夯实慈善事业的社会基础。“需求端”意指慈善的受赠者,他们的相关需求是慈善事业得以存在的客观基础。为此,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珍视社会慈善需求,保护受赠者的权益。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社会成员对慈善的需求,慈善事业就会偏离正确的航道;如果不能保护好受赠人的权益,不能维护其应有的尊严,就会违背慈善的人道主义精神,遭到受赠者的抵制,最终影响到慈善事业的良性发展。二是防止骗取和冒领慈善财物现象,保证慈善事业健康运行。慈善事业是一种利他主义的产物,社会诚信至关重要。如果出现部分人骗取或冒领慈善事业的钱物,或利用这种社会资本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不仅会降低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还会打击捐赠者的积极性,严重影响到慈善事业的经济来源,从而导致慈善事业的萎缩。
2、供给端:创新激励机制和运行模式,合理挖掘社会潜在的慈善资源。一是加强捐赠渠道、机制的建设,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利他”是人性客观存在的一种倾向,如何引导这种倾向,让社会大众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是一门价值重大的社会艺术。而其中的关键在于捐赠渠道的开发和捐赠机制的创新,以便公众放心地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二是创新税收减免机制和慈善事业运行模式,保护公众慈善捐赠的积极性。全面落实法律法规关于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志愿捐赠财产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规范、公开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捐赠款物的追踪、反馈机制和公示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使用情况。另外,有必要开征遗产税,推动“家庭利他”部分地向“社会利他”的转变,让先富起来的少数人群进一步“反哺社会”。三是广泛开展志愿活动,大力发展志愿组织。在发展慈善文化、营造良好社会气氛的基础上,创新志愿服务方式和平台,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社会成员参加志愿者活动,如推广义工登记制度等,促进志愿服务规范化、经常化和制度化。
关键词:水利工程;合同管理;对策
1、施工合同管理的概念
施工合同是指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是建设项目的主要合同,是由具有法人资格的发包方和承包方为完成商定的建筑安装工程,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合同。合同的管理是指水利建设主管机关、相应的金融机构,以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企业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规章制度,采取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对施工合同关系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保护施工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处理施工合同纠纷,防止和制裁违法行为,保证施工合同法规的贯彻实施等一系列活动。
2、合同管理的作用
施工合同作为约束发包方和承包方权利和义务的依据,合同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使施工合同的双方在相互平等、诚信的基础上依法签订切实可行的合同,二是有利于合同双方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进行相互监督。以确保合同顺利实施;三是合同中明确的规定了双方具体的权利与义务,通过合同管理确保合同双方严格执行;四是通过合同管理,增强合同双方履行合同的自觉性,调动建设各方的积极性,使合同双方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共同维护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
3、当前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3.1 招标不够规范。为合同管理埋下了隐患
随着“三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市场已逐步规范,但由于施工合同的双方在利益上存在矛盾,表现在合同上,如某些工程在招标过程中,利用僧多粥少的心理对承包人提出一些苛刻条件。迫使承包人压级压价,给承包人增加额外负担,甚至直接压低中标价格。使承包人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为顺利承包到工程,且迫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大多数承包人面对不够公正的合同条款也只能委曲求全。同时,有的承包人为提高中标率,搞联合投标,甚至恶意串通,抬高中标价,造成不正当竞争,扰乱建设市场,造成施工力量强、管理水平高的承包人不能中标,项目不能顺利实施,工程建设质量得不到保证,给施工合同管理带来被动。
3.2 合同一方的承诺不能兑现,造成工程无法顺利实施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某一方应提供的资源没有及时提供,或者根本无法提供,造成工程项目无法开工或实施被动,特别是一些中小型项目,由于前期工作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工作开展比较困难,进展缓慢,造成工程项目被动拖期。有的承包方在施工过程中人员资格和数量,设备的数量及型号,工程工期等与合同内容不相符,甚差异很大。特别是投标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与标书内容不一致,标书中的承诺不能完全兑现,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造成负面影响。另外一些应急度汛的水利工程,工期短,时效性强。如工程不能按期竣工,可能造成防汛抢险的被动,并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3 合同条文不够完善,对合同双方不能很好的进行约束
主要表现在工程招投标不规范,有的招投标过于简单,邀约及承诺不能构成合同签定的依据。建设双方有的不使用合同范本,而是由双方商定形成一个合同,有时由于经验不足或缺乏对工程的细致分析,造成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一些合同涉及不到的问题,合同的预见性较差,双方需要重新进行协商,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有的合同条款不够严密,有歧义,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容易产生不必要的争执。
3.4 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转包或分包现象,给合同管理带来麻烦
根据合同法规定,承包人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第三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第三人。禁止承包人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承包人自行完成。但在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非法转包或分包的行为仍然存在,造成合同履行起来困难重重。工程质量很难保证,出现一些债务纠纷,造成工期拖延,给合同管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对加强合同管理的对策
4.1 增强法律观念。依法进行合同管理
目前,我国建设行业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备,尤其是《招标投标法》,《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工程招标及合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各行各业也根据国家法律制定了有关条例。因此,合同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当认真阅读有关法律法规,并对所签合同的标的、计量标准、质量要求、价款支付方式、合同履行期限、地点、违约责任以及合同条文的释疑等内容,应作出明确具体的解释,防止出现歧义,增强合同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
4.2 积极推广使用合同示范文本
“三制”改革后,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经过一定时期的运行。已形成了自身的建设合同范本,使用合同范本有助于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防止合同缺项、漏项和不平等条款的出现,因此应积极推广使用。
4.3 坚持合同审查制度,严格招标时企业资格审查
坚持合同审查制度,是合同能否顺利履行的前提与保证。一般情况下,合同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建设项目是否具备合同签订的条件,合同内容是否符合法合规。合同条款是否详尽明确,工程等级和技术要求是否具体,是否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合同签定是否具有完备的合同手续。此外,在工程招标时还应该对施工企业的主体资格、企业信誉、注册资金、隶属关系、财务经济状况、设备及技术条件、履约能力,与招标工程相类似的工程施工经验等进行严格审查,以确保投标企业的内在质量。
4.4 加强对合同执行情况跟踪检查,督促合同双方自觉履行合同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应定期检查合同执行情况,并建立完善的合同检查考核制度。对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问题,认真进行分析、纠正,对随意违反合同条款的行为要认真查处,使合同管理步入正规化、规范化管理渠道,防止因合同违规而造成不良后果。
4.5 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选派具有丰富工作实践经验、懂经济、业务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人员负责合同管理。对于合同管理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对执行人员进行交底,使他们熟悉合同内容,做到有理、有据、有节的执行合同,变被动执行合同为自觉执行合同。
4.6 选择好的监理队伍是做好合同管理的重要保证
一、究理尽性以至于命
道教中一般将《周易参周契》和《悟真篇》视为丹经之祖,特别是南宗更将《参同契》与《悟真篇》作为隐有丹法秘诀的宝典,这是对的。但在内丹学的圈子里,丹家似乎更加推崇老子《道德经》和《黄帝阴符经》,认为此二书也隐有内丹法诀,特别是南宗法诀。老子《道德经》和庄子《南华经》,一偏于阴阳双修,一偏于清净孤修,分别为内丹学南北二宗丹家所喜爱。《悟真篇》绝句云:“《阴符》定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由此可知内丹学南宗创始人张伯端是如何重视《道德经》和《阴符经》的。《道韵》第五斯所载拙作《内丹学南宗入室修炼理事举要》一文,皆从《道德经》立论揭示内丹法诀,便是遵循丹家的这种传授。在内丹家的传授中,不仅《道德经》、《南华经》、《阴符经》被视为丹经,连《黄帝内经》和《周易》(包括《周易》和《易传》)这两部书也被看作丹家的宝典,是指导内丹修炼的著作。丹家修炼讲理、事、法,理上以《周易》、《道德经》、《典帝内经》等为主,是统一的,事和法上各派传授颇有分别,入室修炼各有各的法诀。《黄帝内经・素问》首卷《上古天真论》、
《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金匮真言论》及《阴阳应象大论》等,诚为修道炼丹之通理。《参同契》云:“若夫至圣,不过伏羲,始画八封,效法天地。文王帝之宗,循而演爻辞。夫子庶圣雄,十翼以辅之。三君天所挺,迭兴更御时。”显然以为丹道之理,首以大易为根基。《参同契》讲“大易性情,各如其度;黄老用究,较而可御;炉火之事,真有所据。三道由一,俱出经路”,理是以大易奠定内丹学的理论体系,以黄帝和老子的著作为修炼法诀。《周易》、《老子》、《庄子》号称“三玄”,既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也是丹道文化的要籍。在道教中,《周易》一书多为占验派所宗,丹鼎派对《周易》的探讨尚不深入,这是今后丹道学需加强研究的课题。《周易》中隐藏着破解中国性命之学的密码,清代内丹家齐一明也曾意识到这一点,故著有《周易阐真》一书。
《易・说卦》讲“究理尽性以至于命”,这句话实际上是中国性命之学的纲要,是人体生命系统工程的基本步骤,是内丹学的修炼法诀。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教,其核心皆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之学,不过层次深浅有所不同而已。儒家罕言性命,其重点只在“穷理”,故只能以儒家伦理规范其行为,以“内圣”的道德修养而求治国天下的“外王”之道。佛教禅宗以“明心见性”为究竟,道家内丹学在“见性”之后,还有大事做,将性功修成称作“玉液还丹”,命功继之完成才叫“金液还丹”,由此完成“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丹道程度。以上所论,实是一般而言,因为三教中皆别有真传,从“穷理”中切入性命之学,如忠孝净明道以“忠孝”之儒家伦理入道,亦可达圣人境界。李涵虚《道窍谈》云:“性命双修,此本成仙、作佛、为圣之大旨。或谓佛修性,仙修命,儒治世,分别门户,盖不深究其宗旨也。愚按佛重性,而其中实有教外别传,非不有命也,特秘言耳。其重性功者,盖不深究其宗旨也。愚按佛重性,而其中实有教外别传,非不有命也,特秘言耳。其重性功者,盖欲人从性立命,能使性量恢宏,照十方而无边无际也。”自其同者言之,三教一家;自其异者言之,毕竟各有偏重,然都离不开“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大纲。要之,内丹学就是性命之学,在学问上分为性学与命学,在修炼上分为性功和命功,以修炼人元大庆为基本功法。
何谓性命?张松谷《丹经掼》云:“灵光一点,浩气常存,本来面目,性也。玄关一窃,先天至精真一之气,命也。性即神也,命即气也。神凝则气固,气聚则神灵。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真人云:‘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渐定。本来二物互相亲,失却将何为把柄?”丹家讲“参透性命二字,胜读丹经千卷”。我为此遍阅丹经,私以为三阳道人张松谷这几句话,实是说到点子上,其中“凝神”之法,则是由性功转入命功的关键。丹家以“玉液还丹”了性之后,须以“金液还丹”了命。以完成“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工程。在这项工程中,命功做起来不容易,往往先从性功入手。故曹文逸《灵源大道歌》云:“形神虽曰两难全,了命未能先了性。”性功纯熟,于静定之中,生出真,真如原始星云般旋转,中心一穴,称作穴。丹家讲“昔日遇师真口诀,只是凝神入穴”。如此神2中,神相抑,如入穴中,即是穴,也是玄窍。张三丰《道言浅近说》云:“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即是道家层次,一步赶步功夫。何谓穷理?读真函,访真诀,观造化,参河洛。趁清闲以保气,守精神以筑基。一面穷理,一面尽性,乃有不坏之形躯,以图不死之妙药。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为一,则大道成矣,‘以至于’三字,明明有将性立命、后天返先天口诀在内。特无诚心人,再求诀中诀以了之也。”
二、丹经篇篇说阴阳
关键词: “国培计划” 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 远程教育
一、理论提出与“国培”项目实施
现代社会是知识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传统的面授教育已难以满足人们对知识体系的更新需求,现代远程教育可以解决此问题。基更于1986年初版、1990年再版的《远程教育基础》一书中指出要将远程教育中相互分离的教学行为重新整合起来,就必须人为地重新创造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的关系,重建师生相互交流和影响的机会,其核心是把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他提出远程教育是以学的行为和教的行为在时空上分离为特征的,远程教育“教的行为与学的行为的时空分离”的本质,一方面,为远程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开放特征,成为其吸引众多潜在社会学习者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成为远程教育提供高质量教学,保证远程学习者获得成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远程教育理论必须重新构建教师与学生内在的主动性重新构建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情景,远程教育必须将这种分离的教与学再度综合,重新链接起来。他认为,对远程学生来说,教与学的重新整合必须通过人际交流来实现。
我主要是通过对宁夏2011年“国培计划”进行实例分析,阐述远程教育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合理结合,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基更的远程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对“国培计划”的实施进行说明。旨在说明在远程教学中必须重新创造教师与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和跨越时空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情景。远程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将这种互相分离的教授与学习活动再度综合起来,使其重新连接在一起。在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中,将学习材料与学生的学习行为结合起来是所有设计的中心。
二、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分析
在教育部、财政部的共同努力下,“国培计划”在《纲要》的第一时间就全面组织实施了,中央财政安排了5.5亿元专项资金,其中5000万元支持“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希望通过国家的示范性举措,加强和改进教师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扩大教师参训的覆盖面,促进各地进一步加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大幅度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通过2011年宁夏“国培计划”的具体实施,我们取得了各方面的成果,在项目管理方面、培训模式方面、网上教学质量检测和评价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们就2011年宁夏“国培计划”的具体实施来深入分析基更的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在本项目中的实践应用。
在线视频模块在指定的时间进行专家在线讲座直播,学员可以在观看视频时在页面中的交流区提出自己的学习问题,专家们会就某些问题与学员进行深度交流或者学员进行互相讨论。在这种环境下,学员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以基更的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为理念,在师生永久分离的情况下,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将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相结合,更加优化了教师培训的整个学习过程。
整个“国培计划”在远程教育的平台上,以学员学习为中心,通过将自主学习和以“班级模式”下的合作学习相结合,在教与学的再度综合理论为思想的引导下,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学习方式与网站建设,并达到了超预期的培训成果。整个“国培计划”中,教与学的再度综合理论深入融合在各个模块、评论聊天专区中,并要求学员以班级为单位组建QQ群,进行及时的评论与讨论,培训单位并派出辅导教师以“客服小研”为昵称在QQ群中为学员们作指导。
通过上述对“国培”学员的学习方式及“国培”网站的深入分析,可看出基更的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对现代远程教育有领导性的作用,将教与学的再度综合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远程教育模式。
三、存在问题及完善的对策
1.机构运行配合不当,部分学员专业不对口。“国培”项目主要针对中小学老师继续教育方面的培训项目,主要通过假期集中面授和网络渠道的远程教育自学,每个批次的培训都提前限定了此次培训专业方向和人数,以便基层学校及相关部门上报相关专业方向的教师进行培训,但在此次培训过程中,出现参加培训学员专业方向与培训专业方向不一致的现象,如部分美术老师被上报到体育项目的培训中去参加体育培训。虽然不影响合格证书的取得,但这对老师的继续教育没有任何帮助。
2.网站设置不灵活,学员容易蒙混过关。在此次“国培”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员平时在通过网络渠道的远程教育网站进行学习时,网站设定了每个学员登录网站学习每个学习项目的次数和在线登录时间的下限,登陆次数和在线时间达到下限规定时便可取得相应学分,这种设置表面上可以让学员被动地进行规定项目的学习,但实际上忽略了学员的个体差异和个体条件,学员很容易像挂QQ一样,登录网页打开学习项目的页面直至达到相应最低学习时限。这样达不到学习效果,学员也很容易蒙混过关。
因此,“国培”项目的实施应严格遵守教与学再度综合理论的基本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个体差异,重质不重量,在远程教育部分,重新构建教师与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创造跨越时空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情景。
一、复合伙
所谓复合伙,是指一个合伙人同时参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企业。复合伙问题在我国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早在制定《民法通则》时,围绕我国是否禁止复合伙就曾展开过激烈的争论。[1]《民法通则》实施以后,复合伙问题大量出现,特别是在合伙型联营中一个企业同时参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进行联营的现象更为普遍,由于法律并未明确规定这一问题,致使发生纠纷后审判人员处理这类案件无法可依,由于审判人员对复合伙问题理解的不同,导致了同一性质的复合伙纠纷却出现了不同的判决结果;有的审判人员认为复合伙合乎法律的规定,据此判决复合伙合同合法有效;而有的审判人员则认为为了保护初次合伙债权人的利益,应当禁止复合伙,于是判决复合伙合同无效,从而对复合伙按无效合同处理。由于审判人员自由栽量权过大,这就极有可能损害合伙人的合法权益。
从世界范围上看,多数国家法律并不禁止复合伙。例如,美国《统一合伙法》第6条规定:合伙是两个或更多的人作为共有人为营利进行营业的团体。该法第2条规定:“人”包括个人、合伙、法人及其他联合体。[2]可见,在美国,合伙是可以作为另一个合伙的成员的;在德国,普通商事合伙的合伙人并不局限于自然人,诸如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公司这样的法人,以及其他普通商事合伙或有限合伙,都可以成为普通商事合伙的合伙人。“《法国民法典》第1844-4条也允许成立复合伙。从我国目前颁布的法律法规看,《深圳经济特区合伙条例》明确禁止复合伙,《条例》第7条规定:”合伙不能成为其他普通合伙的合伙人或有限合伙的普通合伙人“;《合伙企业法》第8条规定:”设立合伙企业的条件之一是有2个以上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者“。这一规定只是排除了负有限责任的法人不能成立合伙,而允许负无限责任的自然人、合伙、独资企业(主要是个体工商户)成立合伙。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合伙企业法》允许自然人、合伙、独资企业成立复合伙。我们认为,复合伙在增加交易机会,拓宽经营渠道和范围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在我国法律不完善,特别是破产法尚未对自然人、合伙企业和独资企业的破产问题作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允许复合伙的存在弊大于利,应当禁止复合伙。
首先,根据《合伙企业法》第2条的规定,合伙成员必须对合伙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 任,这一规定是符合合伙的基本特征的。同公司相比,合伙并不向公司那样有最低资本限额作为合伙债务清偿的担保,而且合伙盈利后也不提留部分盈利作为企业的储备基金,这一方面导致了合伙财产作为一种变量而处于不稳定状态,从而大大降低合伙承担财产责任的程度,另一方面合伙财产不完全独立于合伙人,当合伙财产不足以清偿合伙债务时,合伙人还必须以个人财产对合伙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这些法律规定表明,合伙人个人财产是合伙债权得以实现的最后担保。因此,当合伙财产不足以清偿合伙债务时,合伙债务的清偿责任最终将由各个合伙人个人承担。如果法律不禁止复合伙,那么将会发生某一合伙人以自己的个人财产承担两个以上的合伙债务的无限连带清偿责任的情况,换言之,在复合伙中,初次合伙对复合伙的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事实上是初次合仇人对复合伙的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而初次合伙人对初次合伙的其他债务仍要负无限连带责任,这样,初次合伙人要承担双重和多方的无限连带责任,[4]以合伙人个人极其有限的个人财产同时满足两个以上的债权将是极其困难的,这最终会导致债权人的债权无法得到清偿。
其次,允许成立复合伙,不仅会大大加重合伙人个人的债务负担,而且会使合伙相对人难以了解和掌握合伙企业的资信情况,从而影响交易安全。众所周知,合伙是人的集合体,合伙的人合因素远远超过合伙的资合因素,对一个合伙而言,合伙的资信声誉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合伙得以存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如果允许自然人,负无限责任的企业成立复合伙,那么必然会使本已不十分明确的合伙的资信情况变得更加复杂,造成合伙企业的财产分散,降低合伙企业的相对独立性,最终导致合伙信誉度的降低,从而大大减少合伙企业与他人进行交易的机会,甚至危及合伙企业的存续发展;与此同时,有限的财产多重用以作为债务清偿的担保,极易为合伙人逃避债务、转嫁经营风险创造便利条件,这对合伙事业的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二、清偿合伙债务与合伙个人债务的先后顺序
《合伙企业法》第43条规定合伙人个人财产不足清偿其个人所负的债务时,该合伙人只能以其从合伙企业中分取的效益用于清偿;债权人也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但是,如果合伙人个人的债务与合伙的债务同时存在,合伙人个人的债权人和合伙的债权人都要求以合伙人个人的财产和他在合伙财产中的应有份额来满足自己的债权,应当如何确定履行债务的先后顺序?《合伙企业法》对这一问题并没有做出规定。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规定,概括起来,主要有并存债权原则和双重优先权原则。
我国台湾地区的司法判例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实行的是并存债权原则。[5]所谓并存债权原则指合伙债权人就合伙财产优先受偿,不足部分,与合伙人个人债权人就合伙人的个人财产共同受偿。而英美等国家的合伙法,大都采取双重优先权原则,即合伙人个人的债权人优先于合伙的债权人从合伙人的个人财产中得到满足,合伙债权人优先于合伙个人的债权人从合伙财产中得到满足。[6]合伙的债权人立足于合伙的财产,个人的债权人立足于个人的财产,换言之,合伙财产优先用于清偿合伙债务,个人财产优先用于清偿个人债务。[7]
目前,双重优先权原则已为许多国家所肯定,美国的《联邦破产法》已明确接受了双重
优先权原则,该法第5条第7款规定:“来自合伙财产的:争收益应用以清偿个人债务,”“合伙人清偿了全部个人债务之后还有剩余财产的,其剩余部分得于必要时添加到合伙财产中,用以清偿合伙债务。”[8]美国《统一合伙法》第40条A项也规定了双重优先权原则,这一规则,把合伙债权和合伙人个人的清偿置于平等的清偿顺序,同等地得到清偿,无疑是受到了“对等即公平”这个古老的衡平法原则的深刻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对双重优先权原则一贯持反对立场的大陆法系国家,已经逐渐摈弃了并存债权原则,转而规定了双重优先权原则,大陆法系的德国就采用了与此类似的原则,“合伙尽管不具有法律人格,但它可以作为诉讼当事人,而由此产生的一个结果就是合伙可以被宣告破产,这对合伙的债权是有利的,他可以先于合伙人个人的债权人从合伙财产中得到清偿。”[9]
我国现行立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双重优先权原则,但是在司法解释中,我国已经采用了这一原则,1957年最高人民法院第1480号文件曾规定:”关于合伙经营的企业与独资经营的企业均负有债务,独资企业无力偿还时,拍卖合伙企业的财产,应先清偿合伙企业所负债务,然后才能就各合伙人按比例分得部分,清偿其独资企业所负债务。“1990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联营合同若干问题的解答》中也规定了双重优先权原则,该《解答》明确规定:”联营体是合伙经营组织的,可先以联营体的财产清偿联营债务,联营体的财产不足以抵债的,由联营各方按照联营合同约定的债务比例清偿。“从债权人的角度讲,合伙的债权人对合伙财产享有优先受偿权,即有权主张就合伙财产优先满足自己的债权。 当合伙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只有在合伙人的个人债务分别得到满足并且合伙人还有剩余的个人财产可用于偿还合伙债务的前提条件下,合伙的债权人才能求偿于合伙人的个人财产。相反,合伙个人的债权人就合伙人的个人财产享有优先受偿权,即有权主张就合伙人俱财产优先满足自己的债权,当合伙人个人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只有在合伙的债权人已经得到满足,合伙人共有财产还有剩余的条件下,合伙人个人的债权人才能就该合伙人在合伙共有财产中的应有份主张求偿权。在合伙债权人就合伙财产满足债权之前,合伙人个人的债权人无权要求该合伙人以他在合伙共有财产中的应有份来偿还债务;在合伙人的就该合伙人个人财产满足债权之前,合伙的债权人无权要求该合伙人以他的个人财产来偿还债务。[10]
不可否认,并存债权原则着眼于充分、全面地保护合伙债权人的债权,当合伙人同时承担合伙债务和个人债务时,合伙债权人就合伙财产优先受偿,不足部分与合伙人个人债权人就合伙人个人财产共同受偿,体现了合伙债务清偿的彻底性和无限连带性。但是,这种保护是以牺牲、损害合伙人个人债权人的利益为前提的,这种彻底性和无限连带性,是建立在合伙人个人债权人债权无法实现的基础上的。过分强调合伙人对合伙债权人的无限连带责任,由于合伙债务常常大干个人债务,那么合伙人个人的债权有可能永远无法从合伙个人财产中得到全部清偿。因此,并存债权原则漠视合伙人个人债权人的债权利益,对于合伙人个人债权人是不公平的,相反,双重优先权原则强调合伙的债权人立足于企业财产,个人的债权立足于个人财产,区分了合伙债务和合伙人个人债务的不同,划分了两种财产的性质,则公平合理地维护了合伙债权人和合伙人个人债权人双方的利益,使两者都有均等的机会从合伙财产和合伙个人财产中得到清偿,因此,我国法律应当规定双重优先权原则,以解决当前清偿合伙债务与合伙人个人债务的先后顺序不确定、债务清偿责任。
三、合伙企业税收问题
税收问题一直是困状我国合伙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讲,合伙的高税制一直制约着合伙事业在发展, 《合伙企业法》施行后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仍是合伙企业的税收。依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企业是非法人营利性经济组织,不适用有关法人的有关规定,同时也不能享受法律赋予法人的种种优惠待遇,如税负减免、低息贷款等。按照我现行税法的规定,我国实行的是企业所得税而不是法人所得税,按照这一规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份企业是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主体,而按照《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合伙企业是私营企业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根据上述规定,合伙企业是当然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主体,应当按照税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勺33%,[11]与此同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3条第5款的规定,合伙人还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这意味着一个合伙企业的合伙人,首先由合伙企业缴纳33%的企业所得税,然后合伙人还必须就合伙分得的利润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据11l,经过两次重复纳税。合伙人所应承担的税负合计负担率约为46%,这表明合伙人所承担的税负与公司股东所承担的税负相同甚至重于后者;与此相反,如果合伙人不成立合伙而是由个人独资从事生产经营,那么该合伙人只作为个体工商户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其所承担的税负要比他作为合伙所承担的税负低得多。通过简单的比较我们会发现现行税法将合伙企业置于一种十分不平等的境地,同公司相比,合伙人承担的税负与公司股东相同甚至重于股东,而公司股东对公司债务所承担的有限清偿责任却远轻于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所承担的无限连带清偿责任;同个体工商户相比,合伙人同个体工商户一样,对经营所负债务承担无限清偿责任,但合伙所承担的税负却比个体工商户重得多。 合伙企业处于如此的境地,它还有存在的价值吗?近年来我国合伙企业发展缓慢也就不难理解了,恨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统计资料统计,1994年,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的合伙企业汉为8、7万户,而公司和个体工商户的增长幅度却比合伙快得多(资料来源:国京工商行政管理局统计资料),但这一统计数字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的实质,因为在同一年,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清理发现,共有23万户的私人合伙注册为“集体企业”,相当于同期注册的“私营合伙企业的4倍”[12]而且,这不仅仅是被工商局清理出来的数字,实际上,名为集体,实力私人合伙的挂靠现象普遍存在,工商局和人民法院不得不用个案行政甄别的办法来重新确定有关企业的性质,对于那些名为集体,实力合伙的组织,一律按合伙处理。为此,工商局和人民法院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合伙企业之所以注册为集体企业,这是法律上的差别待遇所造成的不可避免和不可消除的现象。 因为只有挂上集体企业的牌子,合伙企业才能获得低息银行贷款,才能有可能进入那些只对公有制企业开放的经营领域,而最为重要的,在于挂上集体企业的牌子以后,合伙企业可以减免许多税收,而且还只对经营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于是,借助集体企业的外壳,合伙企业逃避了高额税负。诚然,这种情况的发生,合伙企业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但从制度上讲,我国税法对合伙企业所谓的不合理的重税乃是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不容忽视的客观原因。 由于税法将合伙企业作为双重纳税主体,致使合伙企业税负增多,严重制约了合伙企业的发展。 目前,人们已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我们正处于市场经济主体构筑初期,法律应当鼓励各种市场主体的设立,只有这样,才能与我国目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制度相适应,在税收上采取差别待遇,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税负不均,势必造成不同市场主体在市场中的地位不平等,这必然阻碍非国营性质的市场主体的积极作用的发挥。合伙企业是一种重要的市场主体,它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促进合伙企业的迅速发展,进行税收制度的改革已是当务之急,同时也是一个较为明智的选择。
从国外立法看,大多数国家税法均规定合伙是单一纳税主体,即合伙组织作为企业,并不需要纳税,而是由合伙人根据合伙分得利润缴纳个人所得税,例如,在加拿大,合伙不是税法上的纳税人,而是由合伙人依照他们在合伙中享有的所得比例纳税,加拿大学者布赖恩。斯科菲尔德指出:“以合伙代替公司,税收上的有意义的益处在于:仅有一重税收,现金和亏损可以直接流入合伙人名下,相反,采纳公司制的话,公司以所得(为基数)纳税,而股东以红利(为基数)纳税。公司的亏损不能直流入股东名下,因此采纳公司制时有双重税收。”[13]加拿大税法的规定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认为,我国税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确立纳税主体,废除目前以所有制划分纳税主体的办法,改为按市场主体划分纳税主体,将纳税主体由企业和个人改为法人和非法人,实行法人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并立的模式,对非法人经济组织,不论是集体经济组织,还是合伙企业、独资企业,一律实行直流性税收体制,征收个人所得税,不再征收企业所得税。如果我国的税制做出这样的改革,这将会促进合伙的发展和不同主体间的公平竞争。
注:
①江平等著《民法通则讲座》,人民法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110页。
②徐国栋译、谢怀栻校《美国统一合伙法》
③海因·科茨等着《德国民商法导论》,中固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8页。
④钟元茂《关于合伙形式几个问题的理沦探讨》,《广东法学》,1989年第5期第21页
⑤刘友著《民法债编通分则实用》(台)第681页。
⑥郑立等著《企业法通论》中国人居学出版社1993午版第324页。
⑦Rate,Howell.Business Law 539.
⑧Raseoet Stettent.Agency-PartnershipP275.
⑨《International Encydopedia Of Comparative Law》,VOl.XIⅢ Chapert,P161.
⑩王利明等著《民法新论》(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36页。
[11]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2条第(六)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