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劳动教育课题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特质
新时代背景下,要落实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其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劳动教育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特质,才能胜任劳动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特质的内涵
从事不同行业的人,有着不同的专业特质。所谓特质是指一种可表现于许多环境的、相对持久的、一致而稳定的思想、情感和动作的特点,它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倾向,具有抽象性、稳定性、相对性和结构层次性等特征[1]。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特质就是指劳动教育教师所具有的稳定、持久而独立于情境的心理特征[2]。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只有具备从事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特有的品质,才能胜任劳动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有所作为。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专业特质的主要表现
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特质是由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新时代对劳动教育的要求所决定的。根据劳动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特点和符合的要求,笔者认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特质主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强烈的学习意识,以下展开具体论述。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应遵循的基本规范。教育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事业,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劳动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主要表现如下。1爱岗敬业能够充分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高度认同劳动教育教师职业,热爱劳动教育教学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2关爱学生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全身心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差异,相信学生的潜能,努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3育人为本,因材施教牢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努力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二)丰富的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不仅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学习[3]。劳动教育教师要具备的专业知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1扎实的教育知识
劳动教育教师的教育知识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是开展劳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基本原理,特别是要把握好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劳动价值观形成规律,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活动,还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因材施教。
2精深的学科知识
劳动教育学科知识主要指劳动教育教学的概念、原理、理论、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包括劳动教育的历史发展、劳动教育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劳动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劳动教育的途径与评价、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劳动的相关知识等。它是教师进行正常教学、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要精准掌握劳动教育相关学科知识。
3丰富的学科教学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运用学科知识进行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基础,具有实践性、工作性、情境性、隐蔽性、综合性的特点,是教师专业知识最核心的表现。劳动教育教师要从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系统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本质要求,掌握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方法和教学策略,充分了解学生劳动教育的认知特点,然后将这些学科知识、教育教学方法知识及学生知识加以内化,融合于自己的思考中,运用于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
(三)过硬的专业能力
1课程规划设计能力
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不像其他学科教学那样,有课程标准、教学用书、教学参考书等可以依据和参考。也就是说,劳动教育课程没有具体的体系化或校本化的目标和内容设计,它只有《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作为指导。那么如何确定校本化的劳动教育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实施模式和评价策略?这就需要劳动教育教师进行规划和设计。劳动教育课程规划能力就是教师在《纲要》指导下,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以及对学生学习需求和可以得到的校内外课程资源分析,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能力。其既包括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规划设计,也包括对学年(学期)课程和具体劳动项目的规划设计。课程规划设计能力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能准确把握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二是能准确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劳动素养现状及需求,并能对校内外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进行价值分析,做到充分利用;三是能确立校本化的劳动教育目标,包括学校目标、学期目标、主题目标、活动目标等;四是能构建基于目标的课程内容体系,做到科学安排、有所侧重、因地制宜、凸显特色;五是能探索出适合学校实际、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实施和评价模式。
2课程实施能力
课程目标的达成关键在于课程的有效实施。课程实施能力是指教师在《纲要》指导下,将劳动教育的相关要求付诸行动,并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劳动教育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主要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和活动指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是劳动教育教师应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因为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精心组织活动和及时协调各种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能创设有效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能及时发现学生劳动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学生有序有效开展劳动;三是能及时协调学科间、校内校外间,以及家庭、学校、社会间的关系,确保劳动教育顺利进行。活动指导能力是指教师在学生劳动中,能对学生的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等及时给予指导,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发展。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活动指导能力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能熟练掌握各种劳动技能,即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做劳动教育的行家里手;二是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恰当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四是能指导学生及时进行交流反思,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3劳动实践能力
劳动实践能力主要指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劳动素养。从一定程度上讲,教师的劳动实践能力决定了学生劳动素养的高低。教师的劳动实践能力主要表现在:一是能清晰地讲解劳动的意义、价值,以及劳动的知识技能;二是能正确、规范地使用劳动工具;三是能熟练掌握劳动技能,即能熟练掌握所指导的劳动项目的流程和技能;四是示范操作要科学规范,即能按照技术规范和流程进行示范操作,做到科学规范。
4课程评价能力
课程评价能力是指劳动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自身课程实施情况的诊断评价能力,包括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和自我评价与改进的能力。劳动教育教师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与发展结果的诊断评价能力。教师要能利用多种方式、渠道收集评价信息,对评价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作用;能做到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自我评价与改进的能力是指教师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认识和反思,从而实现自我素质的提高和专业自主能力的发展。教师要能制订出具体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自我评价指标体系;能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诊断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能充分利用自我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学,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5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是指劳动教育教师在校本化的劳动教育目标指导下,在分析学生年龄特点和需求基础上,对校内外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进行分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劳动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它没有现成的教学内容,它的课程资源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之中,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和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因此,教师要具有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及时发现课程资源,并能合理利用,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的重要条件。
6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是指劳动教育课程教师在劳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课程实施和实现自身专业成长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劳动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关键能力。教师要能善于发现课程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及时将问题转化为要研究的课题;能对研究课题进行规划,制订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案;能进行文献综述与分析,找到已有成果的优点与不足;能在劳动教育教学实践中利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整理分析信息得出研究结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达到改进教学、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目的。
(四)强烈的学习意识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劳动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劳动教育教师不愿从事劳动教育教学工作,对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思考得少、研究得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水平低。而新时代劳动教育对劳动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样就形成了劳动教育教师专业水平不高与新时代劳动教育对教师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为了全面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教师应具有强烈的学习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把学习当作一种不懈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4]。劳动教育教师要认真学习关于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各种指导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实施策略、评价方式等,积极探索全面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路径和方法;要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要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等,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努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总的来说,劳动教育教师要肩负起新时代劳动教育赋予的使命,就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强烈的学习意识。这就是新时代劳动教育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特质。
参考文献:
[1]成有信.十国师范教育和教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一项针对上海全市高二年级学生课题研究活动的调研显示,上海目前高二学生拥有课题12 057个,188所高中的高二学生做到了人人有课题,约占全市总数的74%。除本校教师外,这些学生还拥有1 101名校外辅导教师。75%的上海公办高中已建立了创新实验室。学生研究课题除聚焦科技创新和社科人文领域外,还涉及艺术、体育、环保、金融等诸多学科。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海1998年在全国率先提出研究型课程学习,2003年了课程指南,为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3类课程的协调发展制定准则。2017年,上海将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作为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的参考,包括4个方面: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上海许多高中学校已在实践中形成多样的实践创新形式。如七宝中学从1998年起探索研究性学习的系统实验,建设多个创新实验室,今年就有8名高中学生获得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称号;吴淞中学、市西中学等成立创客教育联合体,与高校合办创客教育体验夏令营;建平中学每年要求高一新生3年中完成至少两项课题研究,并纳入学生高中的绩点排名;各个示范性高中大都布置有形式多样的暑假研究性学习作业。
上海市电化教育馆还开发了研究性学习自适应学习系统,为课题找专家,为学生找导师,适时推送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教学资源,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性数据能一键导入综合素质评价系统。
广西:要求中小学生校内劳动每天不少于半小时
《中国教育报》消息 广西近日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保障中小学生平均每天劳动一小时,形成多方联动的劳动教育新格局。
广西提出,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三至九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普通高中阶段严格落实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各地各校可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民族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相关课程。
广西要求,要保障中小学生平均每天劳动一小时。校内劳动平均每天不少于半小时(含劳动教育课时)。校园保洁原则上由学校组织学生完成,做到“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家庭劳动平均每天不少于半小时。小学低年级学生家庭劳动以整理内务为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中学生以整理、煮饭、炒菜、洗碗、洗衣等日常家务劳动为主。
福建:考级证书不作为招生入学和学生编班依据
《中国教育报》消息 《福建省义务教育条例》近日颁布,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学校不得采取考试或变相考试的方式选拔招收学生,不得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书作为招生入学和学生编班的依据。
【关键词】劳动教育 素质教育 劳动价值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在我国全面走向小康时期,一些独生子女,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父母代办,缺乏自理能力,导致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使这些独生子女只会读书,不会劳动,这样就会影响一些人将来的素质问题。于是,笔者认为,小学阶段抓好劳动教育相当重要。劳动教育是我国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人从小培养好的劳动习惯,树立强烈的劳动观念,将来才会有所作为。才能加勤劳才等于力量,所以,小学阶段应该把劳动教育作为全面提高一个人的素质的基础。
一、用劳动去激发学生追求
追求是人的个性。然而,个性中的追求并非积极,追求只能在某种欲望中产生。当形成一种没有压抑的喜悦感时,才能激励人去追求,去实践。
劳动确能激发人的喜悦感,培养人的个性。因为,人从劳动中得到启迪,有模仿性劳动到创造性劳动,使追求更进一层。没有追求,何谈创造发明。
组织学生参加劳动,能使学生产生取得劳动成果的喜悦感。喜悦的劳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从而摆脱了青少年个性所表现的脆弱性和依赖性,形成强大的自我束缚力。学生自我的约制力一旦形成,才能变空虚为追求,变盲目为目标。另一方面,学生一天中从事的读写、记忆、课外活动、业余制作、实验操作、清洁打扫、体育锻炼……使自己感到同学们时时刻刻注视着自己的劳动,这敏感的个性道德评价,似乎通过别人的目光看清自己,从而形成了有力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做到自我认识中的自我肯定后,才能激发他们的愿望,从而去追求尚未实现的美好理想。
二、通过劳动,引导学生去体验劳动的价值
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机器生产代替人力劳动,体力劳动在人们的意识中似乎淡化了,现在许多地区的大片田地荒芜就是例证。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下,使人们的生育观念转变,在一些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哪舍得让孩子干活,这样一来,孩子就不可能懂得要承担家务的责任,不能明白盆中之餐来之不易,更不明白劳动有何价值。日本的教育,规定小学生每周干家务的时间,这不但使儿童明确了劳动的义务,又培养了儿童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而我们的国家有要求开足开齐课程,可有些学校人手不足,没有按要求开设劳技课,又不能安排学生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国家要求每门学科开设实践活动课,一些学校往往没有落实好,还是把实践活动课上成落实知识课。这样,学生就没有机会参加那些五花八门的劳动,试问怎能去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兴趣?学生怎么会在劳动中去思考、创造,也就体会不到在劳动中所取得的快乐,在劳动中体会不到人生的价值。
劳动不但锻炼人的意志,增强人的体质,也能帮助人提高对美的欣赏力。比如,让学生去学种菜:这要经过挖地、做菜畦、播种、施肥、治虫、锄草等工序。做菜畦简单吗?不!对于没有劳动过的学生不那么容易。做成的菜畦,有的会是弯曲不平整的“S”型,有的是两棱修直的长方形等不同的形状。但当他们完工,欣赏自己的杰作时,心里一定会产生一种美的享受,收获的是快乐与满足,以及对劳动价值的品味。
只有让青少年亲自参加劳动,尝尝汗湿、腰酸、手疼的滋味,才能觉得劳动的辛苦,懂得劳动的分量,才能理解农民为城市居民提供粮食、蔬菜或者农副产品,工人为社会提供日用品,输送水电是为了什么,才会真正明白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劳累,是为了人们的幸福,是在为社会创造财富。更能激发对那些好逸懒做、不劳而获、窃取别人的劳动果实的人的厌恶感,做到加倍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果实。
三、在劳动中培养人的素质
所谓素质可视为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个性四个维度。对人的素质培养方法是多方面的,其中以劳动去培养人的素质更不可忽视。就拿学校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来说吧,部分学生损坏公物肆无忌惮,随地扔果壳、纸屑,对吐痰习以为常,打骂同学,欺侮弱小,反自以为光彩,明里吸烟,暗里赌博,粗话脏话成为不少学生的口头语,诸如此类,均表现出了学生道德、思想、政治和知识修养的低下,情感意志的脆弱和性格的变态。
分析其原因,在于学校的教育忽视了引导学生把精力用于进行热情的高尚活动和劳动之中去,没有使学生找到那热情而高尚的活动和劳动空间。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种种道德紊乱状态。
应创造一个怎样的环境,让学生去陶冶情操呢?笔者认为,学校需争取一个以劳动教育为基础,不同形式的能吸引学生的基地。诸如,养殖、栽培、养花、编织、雕刻、书法、美术、编写、宣传、体育等。把学生从“为生存而斗争”引到趣味性、知识性、技巧性、实用性的高尚而又文明的环境中去。
劳动给人以聪明才智,劳动陶冶人的情操,劳动锻炼人的意志,劳动创造财富,要让小学生在劳动中进一步理解和接受。当学生在一次次劳动中大显身手时,那就是他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这样,学生不至于在“为生存而斗争”的环境里“拼搏”,不至于成为性格偏激、铁石心肠的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力量未能用高尚的活动发挥出来,他的精力未能通过人的高尚的活动发挥出来,这正是儿童和青少年犯罪的根源之一。”可见,创造一个高尚活动的环境加强劳动教育,是多么重要。
总之,人的素质要在劳动中培养,劳动对树立小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技能特别重要。劳动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学习管理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桂生等.教育理论的性质与研究取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李少华.农村教育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历时九天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主要就是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对表现突出的班级和学生进行表彰。刚才,大家听到了整个活动情况的通报,表彰了六个成绩突出的班级和90名优秀学生,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请大家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他们,同时,也希望我们这次还做得不够好的班级和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查找自己的问题,诚心诚意地向他们学习,努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富有激情,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光彩夺目。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没有必要的劳动教育,学生就不可能得到完整的教育,这是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并且在课程计划中也规定初中学生每年应该有144学时的劳动教育课,这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可现实的情况告诉我们,在近20年的中国教育活动中,劳动教育已逐步走出了校门,目前,有很多有识之士已经发出了强烈的呼声缺少劳动教育是中国目前教育中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的大学生毕业后就失业?就是因为我们的劳动教育没有跟上,在人们心目中没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大多数青年人,鄙视劳动,厌恶劳动,把自己看来太高,都不愿意踏踏实实地做事,实实在在地从基础做起,其实有很多人,他根本就不会做事。中国真的没有就业岗位吗?根本不是。
我们应该知道,劳动是人生存的最基本的方式,一个不能劳动的人,他只能寄生一生;一个不愿劳动的人,他只能乞讨一生;一个不会劳动的人,他只能贫困一生。劳动只有简单和复杂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别。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很多成功人士都是从简单劳动开始的。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一个人如果他连简单劳动都做不好,那么他还哪有能力做复杂劳动呢?所以,在这里,我请同学们记住,你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全面打基础的阶段,你们应该抓住每一个劳动锻炼的机会,从简单的劳动做起。
首先,我们应该做一名愿意劳动的人。
其次,我们应该珍惜目前的大好时光,把学习搞好。我们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劳动,学习成绩也是检验我们劳动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吃苦精神。
第三,我们应该懂得我们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今后的劳动。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让自己聪明起来,心灵手巧起来,就是让自己成人以后会劳动,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富有,让生命的质量得到提高。
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我在一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书村网 shucunwang.com )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4)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早在20世纪80年代,劳动教育就被列入基础教育的课程表。进入新的世纪,我们对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对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提高的价值认识都有了前所未有的觉悟。但由于升学指挥棒的负面影响,学校、家庭不重视甚至轻视劳动与技术教育,导致我们的学生劳动观念单薄,劳动认识片面,劳动态度消极,劳动习惯不良,劳动技能低下,许多农村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不但不爱劳动,而且轻视劳动,少数学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进入社会后往往难以独立生活,“高分低能”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一实际,我校决定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特色项目应运而生,学校开发了《劳动与技术教育》校本课程分册――《烹饪》,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学生在真正的身体力行中爱劳动、会劳动、善思考、能创造,通过把劳动技术的教育与道德情感教育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健康和谐个性的养成。
二、烹饪课程开发的理念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劳技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小学的一个必修的基础性学习领域。烹饪课程充分体现了手脑结合、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原则。在强调其基础性、探究性、参与性、实践性等特征的同时,我们尤其要重视理解以下理念,并付诸实施。
1.动脑与动手结合。烹饪领域的学习是以操作为基础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即建立在操作学习基础上的知识、技能、态度、方法与习惯的综合性学习。
2.以项目为引导的课堂教学模式。烹饪教学以项目为载体(如:进行一项设计,完成一件产品、一个任务、一样制作等),先后展开“决定――计划――实施――检验”这一系列教育过程。
3.以学生为中心。这是真正贯彻项目引导教学法精神的核心要素。烹饪教师要扮演另外一种角色,即由原来单纯的讲授,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建议者。学生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小组式、伙伴式或个人式。
4.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课程的设计以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的大小环境为基本背景,选取其中对学生发展有益、对未来生活有用的内容(如:环保观念与行为措施)来组织教学。烹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取之生活、用之生活。
5.学习领域充分开放。烹饪课程其鲜明的生活性、现实性特征要求教学应尽可能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三、烹饪课程实践的措施
烹饪贵在实践,在黑板上学炒菜,是绝对不能体验情趣、感悟真知,掌握技术的。要真正实施烹饪教学,必须要有充实的设施设备,才能保证以实践为主要特征之一的劳技教育特色的健康运作。
加强领导。成立劳技教育研究工作室,建立学校《烹饪》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管理领导小组,确定一名分管负责人,把《烹饪》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推进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从实际出发,多方面、多途径组织和实施。根据劳动与技术教育指南,结合本校实际,落实课程计划。积极、稳妥地组织学校教师和相关人员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烹饪》教育校本课程,使其内容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上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编写教材。我们除了以省编劳技课教材为主要内容组织教学外,还结合学生实际和本地经济发展实际,根据安全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迁移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编写了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烹饪教材。
设置课程。根据江苏省课程设置的要求,我们依据中德合作项目要求开设、开全、开足课时,从地方课程中拿出一节课,每周比我国现行课程计划多1课时,即每周2节劳技课,且连排,烹饪课3-6年级学生每月到烹饪专用教室实践一次,实行小组合作、探究式上课,烹饪课是我校学生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培训师资。为培训劳动师资,我们一方面选送骨干教师到省劳技师资培训中心短期进修,一方面立足于校本培训,学校定期举行专题知识讲座,并以市级课题“学校、家庭、社区力量的整合促进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研究”为核心,定期举办劳动教育学术沙龙,编印教师劳动教育论文专集。同时还邀请校外厨师到校对劳技教师进行烹饪指导,我们对教师提出了“专一会二学三”劳技教学基本功要求。近两年来教师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劳技专题论文或获奖40多篇。烹饪课教学故事《幸福的感觉》发表在中央教科所主办的《劳动与技术》上。
装备教室。校内装备了“三室一厅”(烹饪室、缝纫室、农具室、劳技成果展览厅),德方资助使得我校的烹饪教室设备日趋完善,走进烹饪教室就如走进具有本地区现代化的家庭厨房,电饭煲、、电冰箱、微波炉、电磁炉、消毒柜等应有具有,学生操作台由原先的5组增加到10组,满足了小组教学的需要,学生兴趣极高,社会影响极好。
实践基地,充分挖掘学生丰富的闲暇时间来进行劳动与技术的学习与实践,“学校学习――家庭实习”将成为劳技学习的主要途径与方式。学生在烹饪课学到的家常菜回家后自己买菜、洗菜、炒菜,让辛劳了一天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歇歇,学生不仅学会了劳动技能,而且逐渐帮持家务、养成孝敬长辈的美德,培养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德,体现我校劳技思想的内涵――以劳辅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溢美。
关键词:劳动实践;综合能力
我校占地面积约10亩,校园里树木葱郁,绿草如茵,大桥相伴,古樟辉映,校园面积宽阔,环境舒适优雅。2009年,我校被确定为桂林市、资源县教育局劳动实践基地,学校通过基地实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从而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育人之路。
一、以基地为依托,为师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搭建舞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变革,它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职能的变化和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使教育教学从片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笔者结合实际,确立了《开辟劳动实践基地,培养小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旨在通过劳动实践基地,指导教师合理组织并采用多种活动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
(一)采取分级管理模式,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
基地菜园18块菜地都分配到每个班级,每个班分为4个小组,轮流管理。为了使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真正发挥育人作用,基地的打理、翻耕、播种、浇水、除草等都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完成,要求学生每次劳动后都要写日记,并做好观察、记录蔬菜生长过程,及时总结经验。
(二)开展行动研究,上好研究课
我严格做到:在教学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深化教学,认真听取学生意见,积极进行总结并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研讨,概括出研究结果,形成教学反思,引发新的问题,使研究具有动态性,突出指导性。从沙地整理的要求、栽种时要成线、对称、品种种植成片、完工后工具收集摆放等方面加以引导,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培养学生探索能力方面,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一次菜地负责人在几次喷药后发现没有效果,蔬菜一天天枯萎下去。我知道后,随即组织学生观察、探索,终于弄清是蜗牛在作怪,于是学生就去找消灭蜗牛的药剂。虽有但很难买到,于是又另想他法,最后根据蜗牛的生活习性,利用早晚的时间捉了几天,使蔬菜长势逐渐好转。
二、加强过程指导,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供熔炉
小学新课程标准在实施意见中指出:“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小学生能大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不要把上课下课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孩子眼中的科学世界永远是妙趣横生的。”劳动实践基地的创建,更便于学生在种植、观察、体验、交流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在蔬菜基地中培养小学生的劳动习惯,对开发智力、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健康成长、综合能力的培养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利用基地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劳动教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动手、动脑的能力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当“菜农”,种植各种花卉、蔬菜、果树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播种、育苗、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花期管理、种子收藏等生长全过程的栽培管理技术。教师可组织学生从播种、发芽、开花到结果长达5个月的亲历种植、观察过程,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延伸到劳动实践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品味劳动成果的喜悦,使“劳技”教学真正拥有自己的一片实践空间,实现教学资源互补之目的。
例如,在进行地瓜“翻秧”的教学实践时,开始学生们争论不休,因为有的学生说不用翻秧,有的说必须翻秧,否则就会影响产量。为了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我让学生多咨询农民再下结论。几天后,学生进行交流后才知道:原来在水分充足的情况,茎节处有次生根生成,次生根能大量吸收养分和水分,从而造成红薯产量低,在这种情况下,红薯藤蔓就要经常翻动。而在干旱缺水的情况下,要少翻动或不翻动红薯藤蔓,让茎节处的次生根生成,为植株的生长提供更多的水分和养分,这有利于植株生长和生存。学生在了解到正确的知识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小心翼翼地开始了翻秧实践。
(二)形成良好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小学教师是实施小学素质教育的主体,教育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展,要落实小学素质教育,搞好课程改革,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长期以来,小学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是以一张考卷的考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严重地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
(2)抓教育技能训练,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素质教育的落实程度。要使教师的素质提高,必须抓好教师的基本技能。因为,教师基本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搞好素质教育、落实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教师除了要具有“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思想教育”“电教知识”等一般小学教师的基本功以外,尤其要加强“语言”“板书”“教具学具的使用与制作”“组织管理”与他人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及“教学机智”等基本技能。
(3)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①改革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义务教育教材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科课程的改革主要应围绕下列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学科课程必须坚持德育首位。现代教育必须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使学生既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又有全面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都必须渗透思想教育。
第二,把原来单一的学科课与活动课程结合起来。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获取新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只有通过活动课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才能使学生动静结合,书本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发展语言与认识事物相结合,掌握基础知识与发挥特长相结合。
第三,国家统一课程与地方课程配合进行。学校必须开足国家规定的全部课程,不能削弱音、体、美课程,适当增加一些地方课程,把劳动教育与地方课程挂起钩来,既有育人性,又有社会性。
②把活动课程落到实处。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③创设环境课程。环境课程是一门新型的、比较隐蔽的课程。它包括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4)改进教学方法。要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发展,体现素质教育,除了有一套良好的教材外,更重要的是有一套先进的、合理的教育方法,才能使教学取得良好成效,体现素质教育。所谓教学方法,是教师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方式。但方法不能只限于几种,它应随教学任务、教材及教学对象而不同,如讲解法、练习法、实验法、启发式谈话或发现法等,都是在一定情况下适用的。总之,无论哪个学科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既要重视学习的结果,又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重视传授知识,又要重视培养能力,体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性质;价值定位和目标
农村小学初中阶段的教育是什么性质的教育?如何定位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价值取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实际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因为,对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性质的规定是把握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价值定位的基础和本真,而对其性质和价值定位的规定,又是发展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逻辑的起点,同时,也是研究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办学模式等诸多问题的基本依据。
一
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性质是什么?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究其原因,同人们的思维方式有关。只有用立体的、系统地、结合的思维方式,才能全面把握和回答这个问题。立体的、系统地、结合的思维视角,具体说,就是从三个维度及其结合中思考规定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性质。
第一,法律维度。从法律维度考察,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1986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义务教育的表征主要有:一是强制性。法律规定的义务教育是一种强迫性的教育制度,是由国家强力保证实施的教育。义务教育的强制性,不仅指向作为教育主体之一的家庭(或公民个人),也指向作为教育主体的国家、相关社会组织。就是说,无论是家庭还是政府机关、社会组织,任何妨碍或破坏义务教育实施的行为都是违法的,都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制裁。二是免费性。义务教育的经费由国家承担,对其受教育者实行免费教育。免费是完整的义务教育的必要条件,免费性是实施义务教育强迫性的基础。否则,一个家庭经济拮据,衣食住行都难以维持,义务教育强迫性又能奈何呢!三是普及性。义务教育要求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除按法律规定办理缓学或免学手续外,都必须接受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四是基础性。义务教育就是国民基础教育,小学初中教育就是通常说的基础教育。五是公共性。义务教育是社会的公共事业,由国家设立或批准的学校实施,学校是基层公共服务机构。义务教育的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利益。义务教育由国家对其实施进行监督和管理,全社会都关心、参与和支持的事业。六是平等、公平性。义务教育赋予一切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出身阶层,平等的享有和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由国家向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平等的实现义务教育权利的条件。义务教育对每个适龄者都一样,是公平的教育。
第二,教育自身维度。从教育自身维度考察,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通常人们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包括初中和高中阶段)称为基础教育。也有的学者撰写的文章指基础教育为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基础教育的突出表征是基础性。小学和初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也可以说是为非基础教育奠定基础的教育。就受教育者自身而言,是接受高中教育、中专教育、高等教育的基础,也是接受终身教育的基础。人类社会将从政治型、经济型社会向学习型社会发展,小学初中教育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
第三,社会维度。从社会维度上考察,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是农村教育。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是农村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一方面要受其他系统的制约和支持,另一方面又要为其他系统服务。农村教育性质的表征主要是支农、富农和为农,概言之,就是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制定决定的目的是为“加强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城市协调发展”。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规定“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就世界而言,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都是如此,例如印度学者在谈到小学课程计划时,指出:“应该与社会的需要相适应、相联系,最终使学校成为重建印度农村的工具”。
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三维性质集于一身,既是义务教育,又是基础教育,也是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三者虽有各自的内涵,但是统一的,是相结合的,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彰显其中的一维而否定或排斥另两维中的任何一维,都是片面的,都会割裂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性质的完整性。我们应当抑简单性思维而扬复杂性思维,也就是说“要求我们的思维是永远不要将概念封闭起来,要粉碎封闭的疆界,在被分割的东西之间重建联系,努力掌握多方面性,考虑到特殊性、地点、时间,又永不忘记起整合作用的整体”真2f。只有运用复杂性思维,才能从全局上,三维地把握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整体性质,也才能对其价值给出准确的定位。
二
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是干什么的?理论的表述就是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价值定位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学者们有许多阐释,其中不乏真知卓见,但也有偏颇之处。有学者指出:义务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制度的基础,文化科学知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和轴心。教育的基础地位就是要为高一级学校、专门人才的培养奠定好基础,也就是,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升学打好基础,所以,升学率的目标也是基础教育中基础的目标。同样的观点,有的学者阐释为:基础教育,从性质上说,走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因此,应对全面的基础教育实行统一的政策,要让农村的中小学校集中精力办好义务教育,让农村中小学生集中精力学好国民基础教育阶段的各种知识,让农村中小学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一样集中精力修完完整的国民素质教育课程。也有的学者从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是农村教育这一维度出发直截了当地把农村教育定位于培养农民的教育。也有的学者由此出发提出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地方化”、“职业化”的结论。
从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局部来看,从一个维度考察,上述对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价值的定位的阐释是很精辟的。但是,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规定。因此,只有从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整体性质出发,才能引伸出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价值正确的定位。否则,就会把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价值引向偏斜。
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三维性质决定了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价值定位和目标应该是三维一体的,即培养受教育者具有国民的基本素质;具有普通文化科学知识、职业知识和技能基础;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性人才。这里重点谈谈对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农村小学初中教育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小学初中学校的辐射作用,即向农村传播文化知识、科学技术、劳动技能、文明素养等,另一更重要的方面是按照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价值定位和目标培养学生,使之成为具有文化科学知识基础、职业知识和技能基础,具有基本的文明素养,成为新农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建设者和劳动者。有些人否定农村小学初中教育要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观点,其理由是,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是为当下的比较落后的农村经济社会服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普通农民,因此教育就失去了前瞻性、进步性。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个概念是个动态的概念,要做动态的理解,既包含有对当下的农村服务,也包含为发展过程中的农村服务,更包含对未来时期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概念,其含义是非常宽泛的,从产业而言,不仅仅是农业,还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从就业岗位的类别而言,与城市没有什么两样,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农村剩余劳动力一部分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参加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一部分要从农业生产转移到小城镇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建设,成为农村新兴行业的劳动者;相当一部分仍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成为思想素质好、有文化、懂科学、会技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他们是农村的一代知识农民。这样的农民同其他行业的人一样,同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主力军。有些人头脑中总是有些抹不掉的观念,一提起农民,就从落后、愚昧、贫穷、低人一等联系起来,轻视农民,看不起农民。实际上,无论从时间维度上看还是从空间维度上看,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都不是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历史意义上的农民,即使是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也不是一般意义的农民,而是懂科学、懂技术的新一代农民。实现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价值定位和目标不是空话,必须有教育教学和实践内容的体现和支撑,其基本内容应该有:国民基本素质教育、普通文化科学知识基础教育、职业知识基础和基本技术技能教育等诸多方面。对这些内容不应该有所偏颇、偏废或排斥任何一个方面的重要内容,都会在实践上把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引向歧途,三维价值定位和目标就无法实现。转贴于
三
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现实,同其性质、三维价值定位和目标要求存在着巨大差距,而要缩小这个差距,使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符合其性质、三维价值定位和目标要求,必须切实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发展和改革农村小学初中教育。
第一,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必须由片面教育转为全面发展教育。国家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性质、价值定位和目标也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只有全面发展的教育,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既具有文化基础知识、基本的国民素质,又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国家现代化本领、能力和品质。而现实的农村学校教育,则是一种片面的教育。当然,在现实的生活中,潜性的教育指导理念,以及教育内容和行动,则是地地道道的片面教育。现实的农村教育是一种以文化知识为唯一内容和指向的教育。这种情况高中甚于初中,初中甚于小学,小学甚于幼儿园。学校的德育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思想品德课,一个是思想教育活动,前者只限于说教,缺少思想上的针对性,具体性,学生只记了一些知识,对其心理的教化成果甚微,许多学生是不得不学,而且学而不做者甚多,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各种课程中最不受重视的课程之一。许多学校没有任何思想教育活动,有些学校虽然也开展一些活动,甚至搞得有声有色,但多半图形式而无内容。有活动,没教育内容,这种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体育、美育工作缺失,音、体、美课程,也是不受重视的课程之一,不但课时很少,而且也没什么相应的活动,有的学校因为师资缺乏、质量不高,而不能正常开课,音、体、美教育严重缺失。相反,文化科学知识课或升学考试的课,则受到异常的关注,不仅课时多能得到保证,而且学生的课余时间,几乎都是文化科学知识课的延伸。课业负担越来越重,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学生压得直不起腰,喋喋叫苦。有的初二学生中考后,撕掉了教科书,用以表示向负重苦难的日子告别。片面的教育已发展到极端,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学校以文化课测评分数论英雄,上者到重点班,次者到普通班,下者到戏称的爱心班,甚至考试分数成了排座位的标尺,高分者坐前排,低分者坐后排。片面教育就是追求升学率的教育,评价一所学校优劣,升学率是最根本的指标,升学率高的学校和老师,都会得到奖励,而升学率未达到要求的,就会受到惩罚,某县委书记就是因为升学率低而向全县百姓道歉。然而这位县委书记从来也没有因为学生没有实现全面发展目标而向百姓道歉,这一事实说明某些为官者,隐性的教育理念是推行全面教育的极大障碍之一,而对片面教育则起到助推的作用。
第二,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必须由脱离实际转为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农村的广阔天地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不但没有享用这些资源,反而走上了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脱离的道路。近些年的改革虽也规定一些同生产劳动相联系的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但时间甚微,也没有很好落实。并且这一点点的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联系的课程,不仅不够稳定,也是一种形式、摆设,甚至成为某些学校创收的一种手段,学生和家长可向学校交钱或顾人顶替,学生本人未必亲自参与。有些学生虽然也参加一点儿生产劳动或社会实践,但是有劳动和实践,却没有教育,为劳动而劳动,为实践而实践,这不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由于农村教育严重脱离生产劳动、社会实践,致使农村的决大多数学生日益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厌恶农业劳动、厌恶农民、厌恶农村。致使脱离农民、脱离农村、脱离农业,成为多数农村孩子的广种价值取向和选择。陶行知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对当时中国乡村教育脱离乡村经济建设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陶行知的话虽说的是解放前,但仍适于现在。现实的这种可怕后果,不能不使人们忧虑,也不能不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农村孩子们的成长,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和民族的兴衰。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也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人的根本保障,更是培养新农村建设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唯一方法或根本途径。人的素质的形成和提高,仅靠书本知识和说教是不能实现的,而只有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就是劳动人民参加生产劳动和各种社会实践的结晶,劳动素质是各种素质的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引申出集体主义、群众观点、团队意识,创新精神,为人民服务等的思想品德,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和态度是亲自参加劳动的一种体验、一种感受。没有这种体验和感受的人,在口头上说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但永远也不会把这个情感内化在自己的血液和灵魂中。农村基础教育只有走劳教结合的道路,让学生亲自生产和社会实践,才能使他们体会到劳动、劳动人民的光荣、伟大,从而生长出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并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毕生的价值取向。正如只有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使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做到学以至用,至用促学,学用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走与劳动人民相结合的道路,成为社会主义现代√t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在教育领域有少数学校按照国家教育方针要求,坚持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创造了很多办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惜的是没有得到支持,没有认真总结,更没有自觉的推广,这不能不说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失误。
第三,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必须变精英教育为平民教育。精英教育在农村小学初中教育中普遍存在。我们对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实地考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特别是重点校或实验校的教育就是精英教育,是对少数尖子生的教育,是对权贵和富人子弟的教育。农村的重点中小学,被称为贵族学校,现又改称为优质学校,是精英教育理念的产物,其存在就是精英教育的实践,其结果辐射到全部小学中学,使精英教育理念弥漫整个教育领域。这些所谓的优质学校,是集中了国家或地方优质教育资源,培养界域中的尖子学生或权贵、富人子弟,而剥夺了大多数学生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加剧了教育的不平等。
平民教育是面向百姓的教育,面向普通百姓子女的教育,面向普通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因此,平民教育也是平等教育,应当提供给每个受教育者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享有国家提供的同等的教育资源的权利。维护每个学生的平等教育权利,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学校教育的责任。仅仅为了少数尖子学生的升学服务;而置大多数学生的后续生存发展而不顾,实在是目前学校教育的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
第四,农村小学初中教育要变单一文化知识教育的培养模式为文化知识和职业知识教育相渗透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就其教育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而言,仍然是以单一的文化知识为唯一的内容,课堂传授是培养学生的主要形式。这种教育严重脱离农村实际,脱离农业需要,脱离教师学生的诉求。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二。课题组在福建6个县的抽样问卷调查表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占本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80%以上,有96.26%的教师认为学生的职业意识、基本劳动技能、态度等应该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培养,94.17%的农村初中生认为,小学、初中阶段应该给学生一定的职业意识、技能等方面的培养,85.71%的小学生喜欢或很喜欢职业技能课,99%的初中学生希望或非常希望学校开设职业技术课。我们在吉林省东丰县调查两所初中,2004年和2005年毕业生中,分别有60.34%和55.63%留乡务农,外出打工分别占19.5%和21.2%,升入普高的分别为16%和17%,升入职高的分别为3.8%和5.5%,个别复读。就是说,农村初中毕业生大部分要留在农村就业或者出外打工参加城镇建设。而目前普遍的现象是,农村小学初中学校基本没有开设职业技术方面的课程,义务教育目标定位单一,“离农教育”“升学教育”仍占据主要地位。这样一大批初中毕业生,难道不应该在小学初中阶段学习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类课,不应该为他们的职业选择奠定某些基础吗!
近些年,通过改革,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内容,增添了某些职业教育内容的课程,但内容随机性较大,缺少吸引力,多半流于形式,有名无实。我们认为,排斥职业教育内容的渗透,是农村小学初中教育的最大误区之一。其实许多国家对中小学阶段职业教育内容的课程都非常重视,例如,美国对中小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社会需要评价标准就是: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具有动手能力,是否奠定了成为熟练工人所需要的良好基础。我们都知道,犹太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务实的民族。犹太人认为,接受教育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与义务,但学习知识、专研律法都不能代替劳动的技能。从古代开始,希伯来人就极为强调掌握一门技艺,要求儿童无论贫富贵贱等级高低,到成年时都必须掌握一门手艺。部落所有的头领也都有技术,甚至可以和街上的匠人媲美。以色列建国之前,在巴勒斯坦犹太人建立的基布兹组织中,就很重视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各种农活,掌握最基本的饲养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还经营自己的小农场、小饲养场、小植物园等。建国之后的以色列,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接受系统的劳动教育,使他们熟悉劳动的基本知识,了解主要的生产原料和加工过程,学会使用基本的劳动工具。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要掌握各种劳动技术,如材料加工、制图、制表、电子、裁剪、缝纫、家务操持、家政管理等。普通学校8年级(相当我国初中二年级)要学习“以色列工业和国民经济”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原理、国民经济的主要运行机制、产品的生产及市场营销、财政金融的基本法则等。中学高年级的劳动教育有了明显的职业化倾向,学校把劳动教育分成农业技术教育和工业技术教育两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培养一门专门技艺。这种教育方法使学生学完中学课程时,已基本上完成了基础的劳动教育训练,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学有专长,这对其选择专门化的大学教育方向以及未来的就业都很有帮助。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说过:“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像劳动,即集体、友爱、自由的劳动的力量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对于青少年而言,劳动能力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其生活自理和将来从事某一职业自食其力的重要基础。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态度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是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下关于小学生乃至大学生“高分低能”、劳动能力薄弱甚至不会生活自理的报道屡见不鲜。为深入学习贯彻有关“三爱”的谈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部2013年9月了《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的意见》,2014年1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创造有效形式、形成长效机制”,将“三爱”教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入开展“三爱”教育需要掌握学生“三爱”的基本现状。小学阶段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阶段,那么,当前小学生是否热爱劳动呢?小学生的劳动技能状况到底如何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专项调查,以期为家庭与学校开展劳动技能教育,深化国家课程改革提供实证依据。
本研究采用自编《小学生劳动技能调查问卷》,经试测修订后的问卷除学生基本情况外,包含劳动态度、劳动机会、劳动知识与技能和劳动品质四个维度,其中前三个维度涉及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学校劳动与社区劳动四个方面,劳动品质维度则以学校劳动中较为典型的值日情境为内容进行设计。在样本选择方面,考虑东中西地区分布,从北京、山东、山西、河南、广西、四川六个省(市)随机选取12所小学3~6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1681份,回收有效问卷1656份,有效率98.5%。有效被试中,男生841人,女生778人(其中有37人性别信息缺失);城市地区学生1105人,乡镇地区学生551人。此外,三、四、五、六年级有效被试分别占总样本数的22.4%、27.7%、32.4%和17.5%,问卷题型以封闭式回答为主,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排序题。
二、结果与分析
(一)小学生的劳动态度总体良好
小学生是否爱劳动呢?调研结果表明,九成小学生认同“劳动光荣”和“劳动重要”,七成小学生觉得自己爱劳动,八成小学生责任意识和助人意识较强,小学生的劳动态度总体上是良好的。本研究中,小学生的劳动态度包括小学生的劳动喜好和小学生的劳动观念与看法。首先,在劳动观念方面,九成小学生觉得劳动光荣(91%)、掌握劳动本领重要(90%);七成小学生觉得自己爱劳动(72%)(见图1);其次,在劳动喜好方面:在自理劳动方面,六成小学生喜欢洗自己的袜子(62%);在家务劳动方面,七成小学生喜欢在家拖地(72%);在学校劳动方面,七成小学生喜欢在学校做值日;在社区劳动方面,如果有机会,近七成学生喜欢参加社区里的义务劳动(68%)。这表明,当下小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与积极的劳动态度为其形成劳动能力奠定了基础。但还有两成小学生虽认为劳动光荣,可是自我报告并不热爱劳动。这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有关系,需要循序渐进引导,不能操之过急。
调研还发现,小学生在劳动活动中的责任意识和助人意识总体上也比较突出。为了解小学生的劳动品质状况,本调查以在学校值日为典型情境,分别设计了三个问题,考察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助人品质、责任心及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首先,在回答“在学校值日的时候,如果和你在一起值日的同学生病没上学,你会怎么办”这一问题时,80%的学生选择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后替同学做值日”,表现出较强的责任心;12%的同学选择了“找别的同学来帮忙”;7%的同学选择了“只管完成自己的任务”。
其次,在回答“如果你不是值日生,但是有值日生请你帮忙做值日,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时,77%的学生选择了“不管是谁请,都会热情去帮助”,表现出良好的助人品质;11%的学生选择了“如果这位同学帮助过自己,就帮助他”;6%的学生选择了“如果喜欢这位同学,就会去帮忙”;其余的学生选择其他。
最后,在回答“在学校值日的时候,如果和你在一起值日的同学去操场玩耍而没有值日,你会怎么办”这一问题时,50%的学生选择了“坚持独自做完值日”;47%的学生选择了“先把玩耍的同学叫回来,再一起做值日”;1%的同学选择了“自己也去玩,不值日了”,其余的学生选择其他。
在完成小组值日任务时,五成同学不会被其他人的缺席干扰,表示会坚持完成任务。另有接近一半的同学选择“先把玩耍的同学叫回来,再一起做值日”,这表明这部分同学考虑到了管理、监督和提醒不完成任务的同学,具有一定的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生的劳动机会整体缺乏
小学生的劳动机会是否充足呢?调研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劳动机会整体缺乏,其中,传统手工劳动机会严重缺乏。围绕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学校劳动(包括值日和手工劳动)和社区劳动,本次调研设计了部分劳动机会问题对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在自理及家务劳动、学校劳动和社区劳动几方面共有22个项目。小学生“经常”参与比例达到与超过六成的项目仅有4项。此外,半数以下的小学生“偶尔”或“从来没有”参与的项目有15项。可见,小学生劳动机会总体上是缺乏的,而且手工劳动机会严重缺乏。相较而言,小学生在学校值日的机会、自理及家务劳动机会多于其手工劳动机会和社区劳动机会。(见图2)
小学生整体劳动机会缺乏,这与长期以来劳动技术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有关系。同时,与家长重视孩子的学科成绩,忽视对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有意或无意地剥夺了孩子们自理劳动及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有关系。
(三)小学生的劳动技能不均衡
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怎么样呢?调研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劳动技能不均衡。小学生对贴近生活且技能简单的劳动技能掌握较好,如会独立扫地、拖地、整理房间的学生接近或超过了90%,而对与自身生活联系不太紧密或技能较为复杂,需要专门设备与工具、同时涉及安全问题的技能,如切菜炒菜、使用针线及缝纫机、十字绣等技能,掌握状况不佳。例如,66%的学生会做一些剪纸手工,64%的学生会用螺丝刀拧东西,54%的学生会用针线缝沙包,50%的学生会用针线钉扣子,而会编一些中国结、使用缝纫机及做一些十字绣的学生不足30%。(见图3)
此外,与小学生的自评状况相比较,实际技能掌握状况并不乐观。例如,91%的学生自我报告会独立拖地,但仅有44%的小学生将拖地步骤正确排序。当然,我们不排除,其中有一部分学生会受到阅读能力的限制,知道怎样做但没能正确排序,这一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我们还需要注意,会拖地和能把地拖干净也有差距。“会”说明其基本知道相关劳动常识,但不等同于完全掌握该项劳动技能。因此,不能简单将小学生自我报告的劳动技能掌握状况等同于其真实的劳动技能掌握状况。
(四)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掌握状况具有城乡、性别差异
调研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掌握状况具有城乡、性别差异,女生的劳动技能好于男生,城区学生的劳动技能好于乡镇地区的学生。本研究选取了小学生自评问卷的第三部分“以下事情你会做吗”,即劳动技能自我报告部分,将20道题目的选项赋分,“会,可以独立做”赋3分,“需要大人协助”赋2分,“完全不会”赋1分。赋分后将各题目得分加总,即为小学生劳动技能得分。以城乡、性别为自变量,进一步考察了部分影响小学生劳动技能的因素。
1.城区优于乡镇。调研以小学生家庭来源(城区、乡镇)为自变量,以其劳动技能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城区小学生的劳动技能显著优于乡镇地区小学生的劳动技能(城区平均数54.82,标准差7.66,标准误0.23;乡镇平均数51.72,标准差7.47,标准误0.32;T值为7.807***,***p
2.女生高于男生。调研以小学生性别为自变量,以其劳动技能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女生的劳动技能显著高于男生的劳动技能(男生均数52.33,标准差8.06,标准误0.28;女生均数55.31,标准差7.04,标准误0.25;T值为-7.933***,***p
三、对策与建议
(一)引导家长放手还孩子劳动的机会
调研发现,小学生的整体劳动机会比较缺乏,尤其是家务劳动、手工劳动机会严重缺乏。我们的孩子知道劳动光荣,知道掌握劳动本领重要,但是参与劳动的机会却太少,真正掌握的劳动技能也不足。目前,不少家庭存在剥夺孩子劳动机会的现象,当孩子们主动选择做家务的时候常常会碰壁。调研访谈中有孩子们反映,当自己兴致勃勃想学十字绣、编中国结的时候,家长往往是婉言劝阻而让孩子们去学特长班或者英语、奥数班,这就自然减少了孩子们体验与学习劳动技能的机会,长久下去,孩子到了中学、甚至大学仍然不能自理就积重难返了。因此,学校有责任做好家长的引导工作,一是引导家长明确劳动重要的观念,把培养孩子的劳动品质和劳动技能置于孩子全面发展和立足社会的高度;二是引导家长及早放手,把收拾书包、整理房间、洗衣做饭等日常劳动机会适时还给孩子,在生活中养成孩子勤于劳动的习惯。同时通过小步子、多循环、及时表扬的方式教孩子逐渐学会相关劳动技能。
(二)开发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
小学阶段劳动技术教育缺乏的现象客观存在。无论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还是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乃至拔尖创新人才,都应以加强中小学生职业陶冶教育,提高中小学生基本的劳动能力为基础。学校教育首先要从立德树人和民族复兴的高度重视劳动技术教育,其次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探索新时期小学生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学校在开发劳动课程内容时可结合以下几点:一是阶段性,即各学段各年级的劳动课内容要与各年龄段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相结合;二是生活化,即在劳动相关课程中体现学生当下和未来生活所必需的劳动知识与技能;三是因校制宜,即在国家和地方课程基础之上,结合城乡地域特点和文化传统,将某些劳动技术教育项目如串珠、编中国结、茶艺、刺绣、蔬菜种植、果园劳动等开发为校本教材。当然,学校还要结合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和开展劳动技术教育,配备必要的场地、设施、设备、材料以及劳动技能教育专兼职教师,并保证适当的劳动技术教育课时。
(三)探索学生劳动品质与技能形成的有效途径
在劳动技能教学中,教师的示范、讲解与学生的自主体验有机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学校的实践经验表明,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积极开展实地考察、参观访问、见习与模拟以及利用手工制作、产品推介、养殖种植等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和劳动热情,并使学生体验运用自己的劳动技术和本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当然,一些学校通过组织班级、年级和校级“劳动技能小能手”“值日明星”等技能大赛和评比,在活动中及时表扬爱劳动的孩子,并注意在劳动课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和助人为乐等品质的做法也是值得推广的。■
一、“以爱为魂”的校本课程结构赋予爱的情感
爱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有了爱,人们不再冷漠,人们不再猜疑。从小使孩子埋下爱的种子,铸就了学生爱的灵魂和扎实的情感基础。学校最醒目的位置,横放着硕大的巨石,赫然镌刻着冰心老人的名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学校以此为办学理念,把“爱的教育”赋予教育哲学意义。这不禁让人想起中国传统的仁爱思想、“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西方智者也留下了很多关于“爱”的名言,查普曼说:爱是自然界第二个太阳;但丁说:爱是美德的种子;雪莱说: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爱;梵高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欣欣向荣。可见,爱是生命之源,是教育之魂。于是,学校坚持“以爱育爱”的理念,依托北部新区自然生态和地域资源优势,开发了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走出了一条农村学校课程特色发展的创新之路。
毛向军校长不大用“滔滔不绝”的话语诠释学校的办学理念,而是不断地以自己独到的方式,用爱的诗篇和爱的行动播下一粒粒爱的种子,正是这种深邃、平实和真切的情怀,才使学校“以爱为魂”的文化追求根深叶茂,调出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色彩。
学校现有644名学生,爱的教育使来自祖国各地的孩子与北京的师生融为一体,在同一片蓝天下感受爱的温暖,也共同体验校本课程的魅力。学校根据生本情况需求和资源条件,初步形成了校本课程的基本框架。一是爱自然;二是爱他人(含自我);三是爱社会。围绕“爱自然”设计、开发和实施了“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围绕“爱他人(含自我)”开发和实施“少儿驾校、警校”校本课程;围绕“爱社会”设计了主题教育课程和校园分区课程。这些课程正在实现着“有爱心、有智慧、自主发展、自信成长”的学校育人目标。
二、“二十四节气”彰显自然之爱和大美生态
农历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2011年6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孩子们来自农村,学校身处农村,现在我们的生活,仍然受益于二十四节气的影响和指导。可是我们的孩子们对此了解却非常少。学校以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在学校课程中增加这样的内容,使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这项优秀文化遗产和文明成果,并在学习、传承实践中进一步拓宽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丰富学生对天、地、人的认识与理解,使学生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珍惜劳动果实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打造绿色和谐校园。
为了开发校本课程,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组,制定了“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了可行性论证。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明确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体目标、课程内容、实施方式和具体学习要求,同时选取本地东南约1.5亩的空地作为校内实践基地,制订了校内外植物实践基地的规划。
“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使学生知道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基本知识,了解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民俗和文化,感受自然的变化,增加学生亲近自然的机会,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开发校园实践基地,进一步优化学校课程结构,丰富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目标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开发一套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校本教材,融知识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究性为一体。二是通过校园实践基地的开发,为相关学科提供有关植物类的课程资源,为学科教学服务。进一步加强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创新学校德育内容、途径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同时通过花卉类植物的种植活动,绿化和美化校园,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三是通过相关植物种植的专题研究,丰富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素材,提高学生的实践研究能力,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探索精神,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四是通过“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更好地实施新课标服务,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以春、夏、秋、冬四个板块,从认识节气,节气与农谚,节气与节日、民俗,节气与物候,节气与观星,节气与我们的生活等方面编写完成了“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教材内容图文并茂,充满诗意和泥土气息,生动有趣。比如:《春天的节气》一课,首先是了解“春雨惊春清谷天”这些春季的节气,随后是安排一个活动“走进春天”,然后是阅读环节“古人眼中的春天”,“清明”“春晓”“春日田家”,随着孩子们的朗朗诗句,诗情画意浮现眼前,尽显自然生态和大美情怀。
目前,该课程已经试运行近一个学期,主要实施途径是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来开展,设计了讲授讨论课、自主学习课、合作探究课、实践体验课等实施方式。学校还针对学科课程整合进行了研究,围绕科学、语文、美术、思想品德等课程整合制订了具体实施方案。经过初步试验,深受学生喜爱。
三、“少儿警校、驾校”追求关爱生命和立德情怀
学校根据毗邻海淀驾校的资源优势条件,开发了“少儿警校、驾校”校本课程。该课程立足体现对生命、他人和自我的关爱。
开发这一课程最初的想法就是让来自农村的孩子尽快适应和融入北京的生活和学习。随着课程的逐步开发,学校对该课程有了更加明确的功能定位。“少儿警校、驾校”课程开发的目的不仅局限于让更多来自农村的孩子接受交通规则的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更重要的是从小树立尊重生命的意识,尊重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不断在少儿驾校、警校的实践体验学习中增强小公民意识、锻炼小公民能力、培养小公民人格、发展小公民美德、完善小公民素养。
课程内容包括基本的交通标志的学习、交通规则的学习,以及校内、外实践基地的考察、调研和实际体验,还包括少儿警校队列训练、少儿警校规则学习、小警员体能和素养等内容。
学校专门建设了少儿驾校场地、设施,添置了少儿驾校车辆和各种设备。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遵守规则、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四年级三班的同学还创作了“驾校”小诗:驾校小车大家练,它是我的好伙伴。交通规则记心间,领到驾照笑开颜。
四、“诗意无限、处处课程”校园描绘着社会和谐的绚丽画卷
以爱为魂,诗意无限,学校处处呈现着丰富的校园课程,比如:围绕爱社会设计的校园分区课程和主题教育课程。
校园分区课程也可以叫做环境实践教育课程,分为开放大气的迎宾区,包括花坛、法国梧桐、同心椅。办学理念核心区,包括冰心塑像、爱心石、智慧石、静心潭。自然生态的中心活动区,包括圆形广场、木栈道、藤萝架……富有情趣的学生参与实践区,包括气象站、种植园、少儿驾校……主题鲜明的楼厅展示区,包括楼道、楼梯、楼厅。“一花一世界,一区一课程”,在这样的环境滋养下,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和社会性品质得到增强。
主题教育课程包括敬老、爱老主题教育,拾稻穗和磨豆腐等社会实践活动。除此之外,学校还在不断地开发多样化的社团校本课程,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总之,通过不断开发课程并赋予实践意义,学校为孩子们创造了理想的学园、乐园、家园、花园,上庄中心小学的每一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和自信。
毛校长爱写诗,学校干部和教师们渐渐地也都产生了诗意情怀。这种诗意和爱的文化也感染了孩子,孩子们也就在这诗意无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在交往中学会了理解,在社会中学会了关爱,在实践中学会了承担。学校、家长、社会有机联系在一起,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赞誉。诗意和爱心洒满校园,校内和谐,学校与家长合作,可以说,他们的校园描绘着社会和谐的绚丽画卷。
据有关部门调查表明,无论在是城市还是农村,在小学还是中学,音乐课大多都开了,教材都订了,师资力量也不是完全空白,但学生在识谱方面却令人瞠目:农村学生几乎100%不识谱,在城市中学的也仅占4%。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众所周知,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心理及身体素质等方面均可起着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尤其是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艺术素质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应试教育条件下,不仅音乐教育的应有地位受到许多学校、家长和学生不同程度的忽视,而且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的上述功能的发挥。把这样素质的学生送到师范,师范的音乐教育虽有一席之地,但面对学生实际水平与大纲严重脱节的现状,音乐教学也只有陷入补课阶段,使中师教学又面临无法达标的局面。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任务作了明确的规定。探索音乐与健美相融,把音乐、舞蹈与形体相融,这就是寓体于乐。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思考实施素质教育,正在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这是改变音乐教育现状的极好机遇。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发挥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素质中的独特作用,是当前音乐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一定要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准确把握音乐学科大纲的课程特点
首先,音乐课是一门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获得都需要练习,而且是只有扎扎实实地练习,才能达到“双基”要求。根据已经总结的教学经验和现行音乐教材的特点,要在识谱和听音两个环节中,把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生兴趣放在重要位置上,把音乐基础知识、技能和课本歌曲、课外补充歌曲结合起来。 要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记忆和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间接参与音乐艺术实践的重要内容。教材好,再配以科学的教法,相得益彰,音乐课就会更受学生欢迎。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一条适合音乐教育改革的新路,提高学生素质,要求学生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要求的基础上,能较好地掌握音乐语言能力和识谱能力,掌握科学的唱歌方法,掌握一般儿童歌曲的写作方法。
2.探索音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要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必须不断改革教学方法。1.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征,教学上必须重视形象化和直观化。2.针对儿童“好动”的特点,教学上必须重视律动性。3.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上必须重视启发性。4.抓好音乐创作教学,开发儿童智力。小学的音乐创作教学可以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动机,通过研究、探索、发现和创造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5.教书育人,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教学之中,根据音乐教学的特点,教师应注意对歌曲主题的分析,并用最饱满的感情去教唱,用艺术的形象去感染学生。少年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因此,音乐教学已 成为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创造型”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学,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实施的。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应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少儿通过自身的活动,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作为教师要精心地耕耘和栽培,让孩子们幼小心灵中播下的创作种子得以生根、开花、结果。 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中感受、想象、创造音乐
3.音乐教学应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众所周知,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心理及身体素质等方面均可起着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尤其是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艺术素质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应试教育条件下,不仅音乐教育的应有地位受到许多学校、家长和学生不同程度的忽视,而且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的上述功能的发挥。当前一个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改革热潮正在全国兴起。素质教育观的确立和实施,为确立音乐教育应有地位奠定了基础,也为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鉴于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音乐教育的位置将逐步得到提高,音乐教育的功能将得到更好的发挥。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在音乐教学中往往不同程度地打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甚至背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应该说,只有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才真正给音乐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并为改革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在北京市人杰地灵的门头沟区,圈门小学怡然静卧。学校创办于1946年,将近七十载的光阴中,守护在门头沟区这片教育沃土上,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子,为门头沟区,乃至北京市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学校占地面积8271平方米,建筑面积2459.1平方米,现有教学班级6个,学前班2个。学校配备了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教师办公设备,现有图书23014册,远程教育设备一套,多媒体教室14个,计算机教室一个。校园风景怡人,硬件设施完备,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依托综合教材 开展主题月活动
教师评价说:“学校依托《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建设了充满生命力的课程,并延伸出专题教育月的形式。其中,生命教育专题教育月让师生聆听生命的美好,感悟自然;安全教育专题教育月让师生提高安全意识,运用安全知识保护自我……
学生评价说:“在圈门小学中学习,我们仿佛畅游在专题教育的海洋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人着迷,这是外校学生无法享受到的体验,我们喜欢这里。”
众所周知,依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积极主动落实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学校提升综合办学实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圈门小学整体推进三级课程建设,合理运用课程资源、始终关注学生需求、有效进行课程实施、力求实现课程创新,使之形成合力,以促学生的全面发展、促学校的内涵发展为突破口,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13年12月11日,小学研修室“专题教育”课题组在圈门小学开展展示活动,研讨此项工作,推进工作进程。北京市课程室专家朱传世、门头沟督导室主任杨玉柱、小教科刘科长、中学研修室裴艳萍副校长出席研讨会,全区小学主管专题教育的领导和教师40余人参加研讨会。朱传世老师作为北京市专题教育的负责人,他希望更多学校从关注人的教育、社会的教育、人类的教育的角度,落实好专题教育,形成自己的特色。刘科长介绍了门头沟各个项目研究推进的情况,就项目推进落地的举措给予了指导。督学室杨主任对全体人员提出希望,希望大家关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关注知识的呈现方式,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扎扎实实做好课程与课堂研究。此次研讨会,对学校开展工作起到了启迪和借鉴作用。
圈门小学为落实好专题教育,实现“建设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培养充满生命活力的师生,营造充满生命活力的校园”的目标,结合教材设定的四个专题,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变传统的讲授模式为“讲授+综合实践活动”的模式,课上、课下结合,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学习知识、开拓眼界,丰富体验、浸润情感。结合教材编排特点,圈门小学采取“主题教育月”的形式开展活动。先后开展了“生命教育专题教育月”“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月”“安全教育专题教育月”“国防教育专题教育月”活动。下面以生命教育专题教育月活动为例,讲述圈门小学如何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学校结合生命教育教材,将类似题材归类,确定周教育主题。第一周为健康教育,包含了生命起源、健康的生活方式、护齿、饮食、发育、环境卫生、青春期教育、疫苗、传染病、疾病预防等;第二周为教育;第三、四周为礼仪教育,涉及了个人礼仪、社交礼仪、公共秩序、礼貌用语、节日礼仪、演讲礼仪和涉外礼仪等。
从出台方案到具体落实,学校多次召开班子会、教师会、学生会,宣传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确开展教育月活动的目的。学校邀请主管此项工作的赵薇校长、艾艳敏研修员来校指导工作。为了保障活动落实,进行了细致分工。班主任为牵头人,制作小报,讲授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带领学生开展讲座、观察、采访、小调查、竞赛答题、故事会、演讲、搜集资料、班会活动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美术教师还协助制作了手抄报。
为将生命教育与国家课程整合,学校组织教师,寻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语文学科中与生命教育的共通点,让老师们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实现知识融合、内容迁移。学校还将生命教育与各种活动整合。少先队辅导员组织各班开展“生命感恩”主题读书活动,轮流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时间进行展示。学校积极营造教育氛围,借来展板、播放专题片,让大家看、听、体验、了解。学校专门安排全校师生来到了昌平区“生命教育馆”,让孩子认识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帮助少年儿童正确认识生命意义,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努力实现生命价值。借新厕所建成之机,安装了“小故事大道理”小板画,《品味人生》《不要开错窗》《生命的价值》《人生的光彩在哪里》《追求忘我》等20多个小故事,让孩子体味人生,健康成长。
学校开展的一节节教育课各有特色,令学生沉醉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灵溪基地辅导员李正文老师的《生命、责任、感恩》开篇大讲堂,为全校学生上了生动的一课。康老师组织全体少先队员观看《生命起源》视频,让大家惊叹自己的成长。岳老师在生命教育课上,首先播放视频《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让学生谈出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学生积极发言,有的说,生命就是一切具有生命的动物、植物,还有的谈到,父母给了自己生命,要感谢父母……之后,选择、判断、简答,一道道教师精心编制的题目让孩子们收获更大。学生们参与积极性高,踊跃回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活动教育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能产生寓教于乐的教育大效果。圈门小学在不同的年级开展不同活动,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在六年级学生的协助下,制作了手抄报,内容丰富,涵盖了教材中生命教育的内容,自编报的制作,使一年级小同学了解了有关生命的知识。二年级:开展了小调查,统计学生从出生到现在接种过多少种疫苗,都是预防什么疾病的;设置“过马路、地震了、下课时、发烧了”四种情境让学生体验,应该怎样处理;还开展了礼貌用语知识小竞赛。三年级:开展视力调查、采访,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利用班会时间把相关的知识内容向学生传授;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结合课程内容给学生布置综合实践活动,搜集了很多资料;采取闯关积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四年级:制作手抄报13份;学生搜集关于健康睡眠的资料,并制作自己在家的健康作息时间表;将7课书的内容制作成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拓展知识,发散思维。五年级:每课制作手抄报;根据生命教育课内容制作了思维导图,内容涉及预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青春期生理知识、文明礼仪、传统节日等内容,学生精心制作,认真选材;用好看的信纸做民族资料卡;用彩纸做文明提示牌;结合第3课内容做了问卷调查,画画自己的梦想,将来想干什么;还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开一次小型班会,做一个营养知识小讲座,完成一个采访任务,以“是否该给压岁钱”为题召开一个小型的辩论赛。通过活动,学生增长了知识,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学校专门设计了评价表,根据开展活动的内容设定评价要素,教师、家长、学生参与多元评价,书写参加活动的体会。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做评委,评选单项优秀、全能优秀和班级优秀,给予奖励。
如今,专题教育月活动成为地方课程建设的载体。学校将专题综合教材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灵活使用教材,形式新颖,以学生为主体,目的明确,教育效果明显。广大教师全员参与,提升了认识,提高了课程建设的自觉性。他们精心备课,指导学生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素质。学生们动起来了,制作小报认真细致,开展调查积极主动,小组合作互帮互助,搜集资料动员家长参与,俨然成了小小宣传员,不良习惯得以改善,各方面能力不断增强,重要的是他们把自己融入其中,留下了生命成长的痕迹。
学校还开展了其余的专题教育月活动。其中,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月,让师生了解环境问题,注意环境保护;关注世界文化领域,尊重文化多样性;在社会领域,师生了解人类和平与安全问题,在经济领域,了解循环经济、需持续生产与消费的知识。安全教育专题教育月,师生了解了安全知识,注意自我保护。国防教育专题教育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合格的接班人……
推进课程建设 开发主题课程
门头沟区圈门小学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在校园内开发了“活力中成长”主题课程,促进了师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圈门小学打造以“活动课程”为载体的养成教育校园环境,让师生在充满生命活力的校园里快乐成长,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新课程的多样性和多选择性使学校与教师建立了新的课程观,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课程结构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还提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和研究,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推进课程改革,圈门小学依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写的《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落实地方课程,在学校内进一步开发了主题课程。
开发主题课程的意义及过程 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开放式专题综合教育实践活动主题课程是利用中小学专题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素养相结合,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以一个个主题为研究的线索,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实践、体验、感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那种学生单纯的被动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方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形成对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是:以学生活动的主题来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以“综合实践型课程”方式来开发课程,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活动为形式,激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与条件,参与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调查、访问、观察、资料搜集等,让学生通过主动实践、主体探索、积极思考等方面的锻炼,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成功,形成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问题进行积极主动地探究的基本素养。
圈门小学以“让师生在充满生命活力的校园里快乐成长”为教育思想,全面而深入地实施“活力教育”,以活动唤醒活力,以活力提升素养,以活力教育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构建活力管理、活力队伍、活力教学(活力课程、活力课堂、活力作业)、活力德育、活力后勤特色体系,促进学校和师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自信、友爱、全能、充满活力的优秀学子,学校以“活力德育”奠基其“德”,以“活力教学”培养其“才”,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开发主题课程的原则 “生活即教育”,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主题课程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学校生活,还包括学生的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要建构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世界的课程领域,就必须充分关注直接生活经验。只有来源于学生生活的主题,学生才会倾注热情,活动的实施才会取得好的效果。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主题课程是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直接体验来设计、实施的。学校应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坚持综合实践活动源于生活、指向现实的原则。开发课程时,需要充分依托学校资源,利用教师丰富的知识积累和深刻的人生经验,带着发现身边资源的眼睛,将各类资源进行及时加工、转化成为课程资源,充实主题课程。
圈门小学在开发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主题课程时,不是单纯地从知识着眼来动手做,而是从人的发展着眼,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情意、能力和认识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结合社会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和学科间的渗透,重视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发展,在体现课题研究的同时也应突出课程内容综合性和专题性,着力体现内容的专题性和系列化,真正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综合实践教育活动按教育内容和教育主题来分,有劳动教育型、科技教育型、环保教育型、生活教育型、艺术教育型;按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分,有自主参与型、小组合作型、问题探究型;按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来分,有参观访问型、调查考察型、上网合作型、问题探究型;按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来分,可以有参观访问式、调查考察式、上网搜索式、作品展评式、观察图像(图片)式等等。
■我理解,“特色高中”的“特色”主要还是学生的特色,打造特色学校的关键是培养有特色的学生。一所学校建设得再好,课程的种类再多,如果不能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搭建平台,学生不能从中受益,也不能称之为学校的特色。历经60年的积淀与发展,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发展不应该是线性的,而应该是立体的,不应该是片面的,而应该是全面的,只有坚持“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一核心价值理念,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和时代教学改革的要求,才能办出学校的特色。为此,在学校核心价值理念的指引下,结合我校教育资源、教师队伍特征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我们着力建设校本课程、优化课程结构,逐步形成了“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特色教育的“雏形”。我们发展“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的教育特色,不仅是为了形成较高的办学品质,把学校办成内涵厚重、特色突出的品牌学校,更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的特长,使学生真正受益。
如何理解您提到的“技术立身、艺术修心”?
■“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的特色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前提。素质教育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 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优势,我们决心创办以培养学生技术素养、艺术素养为龙头,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特色学校。强化学生的技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理自立意识、劳动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个人生活角度看,劳动是立身之本,而技术是立身的保障。从学生发展来看,开展技术教育,体会创造的快乐和幸福,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技术课程是对学生实施技术教育的重要途经。《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技术课程强调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通过“动手做”,学生的技术设计与制作能力、技术试验与技术探究能力以及利用所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将得到增强。我校多年坚持为学生开设技术课程的实践经历和育人成果,充分证明了技术课程是强化学生手脑并用,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良好载体,不可或缺。
进行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一个人的气质和生活品位,塑造美的心灵,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人的发展会催动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需要有质量、有品位的生活,而有质量、有品位的生活来自人自身的修养。我校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一个人的气质和生活品位,塑造美的心灵。当然,如果某些学生在艺术上很有天赋和潜能并具有浓厚的兴趣,这样的学生也可能将来从事艺术职业,在艺术上有所作为。总之,通过提升艺术素养,修心养性、享受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当前,虽然应试教育思想有所弱化,但将技术、艺术等课程提到这样高度的学校并不多见,对此,您是如何考虑的?
■我校也曾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也曾为开设劳技、美术等课程在痛苦中徘徊。但是,令人忧虑的学生综合素质使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发展不应该是线性的,而应该是立体的,不应该是片面的,而应该是全面的。唯有如此,学生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全面发展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的全面满足,是人的能力的全面提高,是人的个性的全面丰富和完满。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实施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就是要把教育看作由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美育五部分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本质上就是要提高人的素质,增加人的才能,健全人的人格,升华人的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以来,随着对全面发展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我们深刻体会到“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的重要作用,体会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一核心理念的时代价值。实践表明,技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学会生活”的重要实现方式,是使每个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教育形式,是为“人尽其才”提供的良好基础训练,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我校已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天津市第一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我们始终立足学生终身发展,技术课、艺术课与文化课并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时培养,以科研为引领,促进技术教育、艺术教育不断发展。同时,不断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课程结构,不但保证了我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而且在培养学生技术、艺术素养上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构建了特色学校的雏形。
我们提出的“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的办学特色,不单是技术学科教师和艺术学科教师的事,全校教职员工都要参与;不单是几个兴趣小组和部分有特长的学生的事,全体学生都要参与。只有广大教师和学生都参与进来,才能形成学校的特色;只有学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学校才会成为有特色的学校。
学校通过何种途径实现“技术立身、艺术修心”?请您具体谈一谈。
■一是学校课程管理制度的重建。首先,学校课程管理者转变观念,变“领导”为“指导”和“服务”;其次,做好学校《年度课程实施方案》并严格执行,切实保证课程实施过程与课程实施方案的一致性,开足开齐各类课程。再次,我们立足本校具体情况,挖掘、利用校内外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合理进行资源配置。例如,在铜版画藏书票模块教学中请来天津美术学院沈延祥教授,讲民间美术时请民间艺人传授制作技巧,铜管乐社团请来天津交响乐团八位优秀乐手来校指导。
二是建立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在确保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资源实际状况,我们开发了多门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灵活多样的,以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为指向的校本课程。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我们明确课程目标,细化课程标准,优化课程结构,编制课程教材,强化课程管理,重视课程实施与评价。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流程,从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等方面逐一把关,从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加强监督与管理。到目前为止,我校已开发并实施了技术类如《服装欣赏与结构设计》,艺术类如《陶艺与泥塑》,科学类如《趣味魔术》,健康类如《家庭保健》,综合实践类如《家政课堂》等30门校本课程。
三是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首先,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真正实现教师的教研是“在学校中,通过学校,为了学校”,达到理论实践化、实践理论化,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其次,立足课堂,狠抓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其中包括健全教学常规制度,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建立名师工作室,开展骨干教师作课评课、教学沙龙、信息技术培训等活动。最后,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考评制度,从单纯的量化转向质、量的结合。每位教师制定专业发展三年规划,教学处建立教师教学成长档案,促进教师的反思和发展。
四是加强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建设。为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使学科教师人人成为业务精良、特色鲜明的专业化教师,我们尊重教师个性,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创造专业培训机会,发展教师特色,搭建发展平台。我们分别请北师大校长钟秉林教授、《人民教育》主编傅国亮、教育部技术课标组组长顾建军、天津市教科院教授王敏勤等多位专家来校讲座;我们也多次派教师外出学习、交流,例如,美术、音乐教师参加北师大相关专业的暑期培训;部分骨干教师赴华东师范大学培训;通用技术处全体教师参加2012年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观摩北京市高中生创意设计大赛。
五是投入财力,加强技术教育中心和艺术教育中心建设。配齐、配好教学中必要的设施和器材,配备教学专职管理人员,加强实验室、工作室的管理,为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到现在为止,技术教育中心已完成十五间“项目型”特色技术实践室建设,艺术教育中心已完善六个美术工作室、四个音乐工作室、一个机器人工作室,建设了一个国学馆,一个外文阅览室和一个高端学术交流报告厅。同时,我们还由工作室领衔人精心设计并实施工作室与对应楼道的文化建设,进一步彰显工作室的文化特征。
六是开辟多种渠道,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和提升提供平台。我们整合教育资源,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保证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举办18岁成人仪式、迎新年文艺联欢会,与考入大学或参加工作的校友对话、交流。此外,我们组建铜管乐团、合唱团、藏族学生舞蹈团、机器人DIY、电子爱好者、服装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个学生社团,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今后,我们还将创建“青少年科技发明研究院”“青少年艺术研究院”,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刚才我们在参观学校的工作室和技术实践室时,教师和学生的作品给我们非常深刻的印象。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学校在“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特色教育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目前,附中的“技术立身、艺术修心”特色教育初具规模,成为天津市“265工程”技术和艺术课程教学实践基地。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中央电视台网站、香港大公网、中央电视台、天津电视台、《天津教育报》、《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杂志等媒体多次对我校特色高中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介绍。一年来,技术和艺术教育课程覆盖学校2010级至2012级高中生共1362人、2161人次。不仅学生的技术、艺术素养培养初显成效,而且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实现了学生全面发展,坚定了全校师生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一核心价值理念的认同。
在技术教育方面,依托技术实践室的资源,基本形成了以技术实践为特征的学习项目结构和必修与选修相呼应的课程设置框架。学生的学习成果经过后期优化,“A字型椅”设计获得第六届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金奖,“担架救护八足机器人”和“木流牛马步行机器人”作品获得2012年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创意项目一等奖。通过丰富的技术设计实践活动,学生更加注重观察生活,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进一步提高,所设计的“秋之韵校园装”“运动会DV集锦”“班班说书海报”“USB风扇调速器”“防丢报警器”等方案向我们展现了青少年的创造热情和能力。与此同时,技术课教师队伍整体实现专业发展,教学论文获全国一等奖3篇、杂志发表3篇,2人被评为科研课题研究先进个人,通用技术教研组被评为河西区学科育人先进集体,学校被评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先进学校。编写了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软件》中的“家庭与生活技术”模块并制成电子平台资源光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综合实践――劳动技术教育》杂志刊登了我校技术课教师多篇文章,3名教师被评为年度优秀作者。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小学教师是实施小学素质教育的主体,教育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展,要落实小学素质教育,搞好课程改革,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长期以来,小学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是以一张考卷的考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严重的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导致小学
二、抓教育技能训练,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素质教育的落实程度。要使教师的素质提高,必须抓好教师的基本技能。因为,教师基本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搞好素质教育、落实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教师除了要具有“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思想教育”“电教知识”等一般小学教师的基本功以外,尤其要加强“语言”“板书”“教具学具的使用与制作”“组织管理”与他人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及“教学机智”等基本技能。
1.语言。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能力可以直接决定教育效果的好坏,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小学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炼、有条理、生动形象。例如,数学语言是利用一些数学的名词术语、关系符号来表达数学概念、结论或说明解题思路的语言。教师不仅自己要做到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而且要求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也能逐步学会使用数学语言。例如,把算式(65+35)÷(40-35)读作“65与35的和除以40与35的差,求商是多少”。这样,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总之,语言修养是与思想修养分不开的,每一个教师都要下功夫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2.板书。板书是小学教师的第二基本功。教师的板书对学生理解概念、系统掌握知识有极大的影响,并对学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的板书应规范、有条理、重点突出、简练明确、布局合理。板书的方式要不拘一格,有的用表格式,有的用提纲式,有的边讲边板书,也有的在新课结束时系统板书。不管以何种形式进行,一节好课的板书,在教学时犹如一幅具有整体结构的蓝图,把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鲜明而又形象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起到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
3.教具、学具的使用和制作。在小学教育中,有些学科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又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要解决这个矛盾,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就十分重要了。使用和制作教具、学具也成为小学教师的另一个基本功。首先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具和学具。例如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时,低年级可多用大小、颜色不同的纸或其他材料剪几何图形;中年级可多用钉子板;高年级可发动学生自制教具。其次,使用教具要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或发展过程,使用时要注意恰当的时机,做到适时、适量、适度,以达到直观的目的。教师还要具有操作使用电化教学手段的基本功。
4.教学中的组织管理。教学中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不仅表现在课内的教学环节中,如收发作业本、使用学具、订正作业等都应有统一的常规,反映在教师敏锐的视察力、说话的感召力和行动的感染力方面。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神情、言语、气氛上洞察学生的内心活动,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正确解决问题。教师的讲话要有鼓舞力,要有激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以教师自己谦虚好学的精神、自信和不怕困难的乐观情绪来感染学生,以自己的一切行动来有效地组织学习。
5.课程资源的开发。在未来的新课程中,将出现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三、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1.改革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义务教育教材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科课程的改革主要应围绕下列3个方面进行。
(1)学科课程必须坚持德育首位。现代教育必须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使学生既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又有全面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都必须渗透思想教育。那么,各门学科又怎么渗透呢?这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①注重挖掘各门学科的思想教育内容,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②注重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③注重“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2)把原来单一的学科课与活动课程结合起来。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获取新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只有通过活动课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才能使学生动静结合,书本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发展语言与认识事物相结合,掌握基础知识与发挥特长相结合。
(3)国家统一课程与地方课程配合进行。学校必须开足国家规定的全部课程,不能削弱音、体、美课程,适当增加一些地方课程,把劳动教育与地方课程挂起钩来,既有育人性,又有社会性。
2.把活动课程落到实处。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活动课程落到实处,必须从几个方面去抓:①学校要成立活动课程领导小组;②学校要把活动课程排入课表;③活动课程有专人指导,检查、落实;④活动课程要做到有组织、有目的、有内容、有计划、有场地。通过活动课程的改革,使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道德情操、知识能力、身体心理全面地、和谐地发展。
3.创设环境课程。环境课程是一门新型的、比较隐蔽的课程。它包括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校开发环境课程的途径有:(1)加强学校环境教育。学校环境教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经常的、大量的教育,利用学校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例如:①留心观察学校周围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写有正面教育意义的文章或小评论;②利用黑板报、壁报、画廊、宣传栏等,搞好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③利用小记者、小编辑,充分发挥课间一分钟新闻的作用;④利用升降国旗仪式,进行国旗下的讲话活动;⑤张贴名人画像、名言、宣传标语、举办各种展览;⑥开展使用礼貌用语,净化学校教育环境。(2)开展社会环境教育。社会环境教育应是一种比较广泛的、长期的、普遍的教育,利用社会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例如: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深入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了解国情,了解工农业生产、科技卫生、教育事业改革创新、发展腾飞的大量的社会信息。(3)进行家庭环境教育。家庭环境教育应是直接的、随时的、经常性的教育。好的家庭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
的生活、行为习惯。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场所,孩子的成长、培养、成才都与家庭教育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必须要创设一个很好的家庭环境。
四、改进教学方法
要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发展,体现素质教育,除了有一套良好的教材外,更重要的是有一套先进的、合理的教育方法,才能使教学取得良好成效,体现素质教育。
所谓教学方法,是教师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方式。但方法不能只限于几种,它应随教学任务、教材及教学对象而不同。如:讲解法、练习法、实验法、启发式谈话或发现法等,都是在一定情况下适用的。总之,无论那个学科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既要重视学习的结果,又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重视传授知识,又要重视培养能力,体现素质教育。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小学教师是实施小学素质教育的主体,教育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展,要落实小学素质教育,搞好课程改革,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长期以来,小学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是以一张考卷的考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严重的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导致小学
二、抓教育技能训练,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素质教育的落实程度。要使教师的素质提高,必须抓好教师的基本技能。因为,教师基本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搞好素质教育、落实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教师除了要具有“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思想教育”“电教知识”等一般小学教师的基本功以外,尤其要加强“语言”“板书”“教具学具的使用与制作”“组织管理”与他人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及“教学机智”等基本技能。
1.语言。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能力可以直接决定教育效果的好坏,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小学教师的语言必须准确、精炼、有条理、生动形象。例如,数学语言是利用一些数学的名词术语、关系符号来表达数学概念、结论或说明解题思路的语言。教师不仅自己要做到正确使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而且要求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也能逐步学会使用数学语言。例如,把算式(65+35)÷(40-35)读作“65与35的和除以40与35的差,求商是多少”。这样,不仅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总之,语言修养是与思想修养分不开的,每一个教师都要下功夫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2.板书。板书是小学教师的第二基本功。教师的板书对学生理解概念、系统掌握知识有极大的影响,并对学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的板书应规范、有条理、重点突出、简练明确、布局合理。板书的方式要不拘一格,有的用表格式,有的用提纲式,有的边讲边板书,也有的在新课结束时系统板书。不管以何种形式进行,一节好课的板书,在教学时犹如一幅具有整体结构的蓝图,把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鲜明而又形象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起到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
3.教具、学具的使用和制作。在小学教育中,有些学科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又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要解决这个矛盾,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就十分重要了。使用和制作教具、学具也成为小学教师的另一个基本功。首先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具和学具。例如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时,低年级可多用大小、颜色不同的纸或其他材料剪几何图形;中年级可多用钉子板;高年级可发动学生自制教具。其次,使用教具要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或发展过程,使用时要注意恰当的时机,做到适时、适量、适度,以达到直观的目的。教师还要具有操作使用电化教学手段的基本功。
4.教学中的组织管理。教学中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不仅表现在课内的教学环节中,如收发作业本、使用学具、订正作业等都应有统一的常规,反映在教师敏锐的视察力、说话的感召力和行动的感染力方面。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神情、言语、气氛上洞察学生的内心活动,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正确解决问题。教师的讲话要有鼓舞力,要有激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以教师自己谦虚好学的精神、自信和不怕困难的乐观情绪来感染学生,以自己的一切行动来有效地组织学习。
5.课程资源的开发。在未来的新课程中,将出现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三、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1.改革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义务教育教材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科课程的改革主要应围绕下列3个方面进行。
(1)学科课程必须坚持德育首位。现代教育必须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使学生既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又有全面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都必须渗透思想教育。那么,各门学科又怎么渗透呢?这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①注重挖掘各门学科的思想教育内容,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②注重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③注重“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2)把原来单一的学科课与活动课程结合起来。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获取新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只有通过活动课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才能使学生动静结合,书本知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发展语言与认识事物相结合,掌握基础知识与发挥特长相结合。
(3)国家统一课程与地方课程配合进行。学校必须开足国家规定的全部课程,不能削弱音、体、美课程,适当增加一些地方课程,把劳动教育与地方课程挂起钩来,既有育人性,又有社会性。
2.把活动课程落到实处。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活动课程落到实处,必须从几个方面去抓:①学校要成立活动课程领导小组;②学校要把活动课程排入课表;③活动课程有专人指导,检查、落实;④活动课程要做到有组织、有目的、有内容、有计划、有场地。通过活动课程的改革,使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道德情操、知识能力、身体心理全面地、和谐地发展。
3.创设环境课程。环境课程是一门新型的、比较隐蔽的课程。它包括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校开发环境课程的途径有:(1)加强学校环境教育。学校环境教育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经常的、大量的教育,利用学校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例如:①留心观察学校周围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写有正面教育意义的文章或小评论;②利用黑板报、壁报、画廊、宣传栏等,搞好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③利用小记者、小编辑,充分发挥课间一分钟新闻的作用;④利用升降国旗仪式,进行国旗下的讲话活动;⑤张贴名人画像、名言、宣传标语、举办各种展览;⑥开展使用礼貌用语,净化学校教育环境。(2)开展社会环境教育。社会环境教育应是一种比较广泛的、长期的、普遍的教育,利用社会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例如: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深入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了解国情,了解工农业生产、科技卫生、教育事业改革创新、发展腾飞的大量的社会信息。(3)进行家庭环境教育。家庭环境教育应是直接的、随时的、经常性的教育。好的家庭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场所,孩子的成长、培养、成才都与家庭教育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必须要创设一个很好的家庭环境。
四、改进教学方法
要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发展,体现素质教育,除了有一套良好的教材外,更重要的是有一套先进的、合理的教育方法,才能使教学取得良好成效,体现素质教育。
所谓教学方法,是教师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方式。但方法不能只限于几种,它应随教学任务、教材及教学对象而不同。如:讲解法、练习法、实验法、启发式谈话或发现法等,都是在一定情况下适用的。总之,无论那个学科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既要重视学习的结果,又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重视传授知识,又要重视培养能力,体现素质教育。